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浅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浅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浅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浅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随着中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激发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而且庞大的中国市场也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特别是许多大的跨国公司也都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对于国外公司而言,面临着如何在中国进行营销的本土化策略。

一、国外公司大量进入中国

随着中国对外开发的程度日益加深和不断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的投资

环境不断优化,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进入中国。截至2003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其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达400家。而在过去两年间,11家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迁到北京,25家迁往上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比重,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了。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当时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7.1%。到了2002年,已经达到33.4%。也就是说,中国1/3的工业产值是外资企业创造的[1]。随着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法律、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和完善,外商投资的行业、地域和自由度将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显然是会进入中国。中国在世界经济一统化大潮中,不仅融入其中,而且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中外企业共同争取的庞大市场。

二、国外公司本土化的原因

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经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个:

1、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

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如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内容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各个国家都要采用本土的文字。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曾沿用在美国成功的经验,在日本推销制作糕点的原料,结果损失数百万美元。原因是当时日本家庭与美国家庭有一个最大

的不同:没有烤箱。这家公司的失败明显就是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2、树起良好企业形象。跨国公司能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在中国投资项目,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形象。例如芬兰诺基亚大举雇用中国员工,在中国本土投资项目,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其在移动通讯行业中知名度极高,现在,一提起手机,人们就会想到“诺基亚”这个牌子。

3、融入中国民族文化。跨国公司为实现经营全球化,势必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行经营本土化,利用中国人力资源,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差异,避免激烈的文化冲突,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促进管理变革的实施。

4、降低综合性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能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减少总成本,提高总效益,以至于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5、适应企业市场环境的需要。很明显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面临的市场环境跟自己的东道国肯定不一样,消费者的人文环境和消费观,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倾向、地理自然条件的差异、原材料的供应、市场替代者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跨国企业只有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才可以更好的生存进而盈利。

三、国外公司本土化营销策略

(一)本土化的定义

本土化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反映,它的核心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以消费者为核心,而不是以商家的喜好、习惯为准绳,企业规范必须随地区性变化引起的顾客变化而改变。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它有利于跨国公司

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管理变革、加速与国际接轨。

跨国公司的入乡随俗实际上是一种趋于本土化的营销战略。应该说,跨国公司之所以能

成为跨国公司,其背后肯定有特色卓著的产品或服务作支撑,而这些特色最初形成和以后的逐渐成熟,绝对体现了母土特色。它们在外国的分支机构应该而且必须保持这种母土特色,但又不能完全不变地“克隆”,必须根据分支机构所在国的地理、人文状况作适当的调整。否则,很难在当地立足和发展。这是因为,分支机构面对的消费者有别于母国的消费者。虽说市场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然而消费口味、消费习惯等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实现趋同。采取趋于本土化的营销战略确是一种明智的经营思路。趋于本土化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化,完全的本土化就矫枉过正了。比如,麦当劳经营的只能是西式快餐,如果经营中国北方的羊肉泡馍、水饺之类,恐怕不会出现什么经营奇迹。趋于本土化,指的是在保持、巩固母土产品、服务基本特质内涵的前提下,对经营形式作适当的处理,以营造一种与所在国自然、人文环境相近的经营氛围。麦当劳、诺基亚、可口可乐就是实践这种经营战略的成功代表。(二)本土化的具体策略

综观外国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最成功的要算本土化战略,包括关系本土化、产品本土化、市场本土化、人员本土化以及研究本土化。

1、关系本土化是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核心。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组织资源。关系本土化保障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的成功,并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赢得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信任。例如,作为第一个在中国实现整车本土化生产的跨国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的合资生产,就充分地与中国政府合作,大打“政府牌”,实施关系本地化的策略,把“桑塔纳”打扮成近乎100%的中国车,此番用意深得中国政府赞赏和民众信任。目前跨国公司关系本土化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与高层政府公关、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支持中国体育事业、支持中国西部建设、热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等策略。

2、产品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主要产品在中国生产,或配件国产化和原材料本土化。产品本土化战略带给跨国公司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包括确立在中国市场得以长期发展的“合法”地位;奠定低成本扩张的基础;建立在中国的最佳合作伙伴和供应链,使之成为跨国公司实施全球化供应链的重要一环。诺基亚(中国)公司通过对本地合资或合作厂商的培养,使得大部分配套元件能在国内采购。由于在中国本土的生产成本和元件价格很低,诺基亚借此不仅赢得了中国本土市场,同时也为自己在世界其它市场获取了很高的利润回报。对于在中国市场的全球零售商来说,产品本土化意味着采购本土化。法国的家乐福是世界第二大零售商业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的采购比例已高达90%。产品本土化的高层次就是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本土化,如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已实施原材料采购和设备本土化,1982年至2003年,百事在华原材料采购成本已超过200亿元。

3、市场本土化针对的则是消费者。跨国公司并非简单地把国外的先进产品移植到中国市场,而是注重开发能够满足本地消费者需求的适销对路的产品。跨国公司实施市场本土化的营销策略,是在充分理解中国本土文化特征、消费心理和情感需求的基础上,以保持强势国际品牌形象的原有特色为前提,把洋品牌做“土”,采取亲情营销,以克服消费文化的隔阂,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4、人力资源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的开发利用,极大地帮助了跨国公司建立起与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关系,为其实施产品和市场本土化提供了智力支持。在中国市场上,跨国公司基本上普遍强调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利用本土人力资源,重用华人精英,让华人专业经理人掌控中国市场,使他们成为实施本土化战略的最重要的本土力量。而在这之中,员工的本土化又是最根本最深刻的一个环节。许多跨国公司认为,本地化的优秀员工队伍及管理层更能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更能帮助企业将其一流的科学技术及其成功的经验扎根于中国文化,为其在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2004年4月期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了高层本土化,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中国总部都换了中国本土的人员,这对推进人力资源本土化有积极作用。

5、经营方式本土化。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最大的困扰是没有自己的产品营销渠道。为此,IBM、东芝等一些跨国公司营建自己的营销渠道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IBM认为,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生产企业与经

销商之间已由单纯的利益关系上升为品牌共创、成功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此外,IBM公司认为外国企业要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解决营销手段的适地性,就离不开对中国市场消费文化的了解和把握。这为其实现市场营销策略本土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今年前不久IBM和联想进行了战略合作,联想买下了IBM的个人pc业务,IBM同时也持有联想一定比例的股份。这样IBM不仅通过联想获取了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而且还节约了成本,同样联想也通过这次合作,走出了国门。

6、研究开发的本土化。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跨国公司不仅把世界先进技术带入中国,而且十分重视与中国的研发机构和人员加强合作,积极推进技术研发的本地化,摩托罗拉、诺基亚、微软、大众汽车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无疑也得益于其坚持实行的技术研发本土化的策

略。“本土化”作为跨国公司解决异国环境障碍的利益衔接核心,已经成为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采取的一个普遍战略。仅从1998年至今,各大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的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就有20多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比尔·盖茨曾经一语道破了天机:“选择在中国设立我们亚洲的第一个研究院,是因为中国有许多优秀的人才。”外籍研究院的功能已不仅限于研究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还包括研究中国社会和变化,以更好地适应本土化的需求。目前很多跨国公司实施了“中国研发战略”,要把中国从“制造工厂”变成“研发基地。

四、跨国公司本土化在我国的最新特点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中心呈持续增长趋势,目前已超过600家。专家指出,当前跨国公司在华本地化发展正进入新的时期,其新特点值得关注。

据商务部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目前跨国公司在华本地化呈现了三方面新趋势:一是人员本地化方面,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本地化趋势明显;二是技术本地化程度不断加深,跨国公司产品的不断创新带来技术的向本地转移,而研发中心的快速增长,也带动应用技术的研发逐渐向基础技术研究的深入;三是生产配套的本地化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配套本地化还蕴藏着很大潜力,如跨国公司如何与西部资源相结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将焕发出的新的产业机遇等,都将使跨国公司在华的生产配套本地化发展进一步深入。

五、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积极意义

显然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对跨国公司在我国进行市场竞争是有很大的强化作用的。正如很多国内企业所说的“狼来了”。其实跨国公司本土化,让“狼”变动和善了。当然对于我们自己的国内企业而言,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了。但市场经济就是竞争。只有我们自己变得强大,更能适应市场,我们就无所谓“狼来了”。我们也可以从跨国公司本土化中借鉴一些有用的东西,特别是对那些正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企业更有用。

1、坚持品牌建设,创造品牌效应。很显然,大部分跨国企业都是持有很出名的品牌,其对外投资和开拓业务,往往依靠自身的知名品牌为自己带来便利和利润。跨国公司很注重自己品牌的建设,注重企业的长期投资,品牌树立起来了,企业就有强大的无形资本。进而为企业的扩展提供平台和便利。中国的海尔,一开始就以创名牌为目标。宁可砸洗衣机也要保证质量,这样的制度和要求为海尔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积极实施本土化和走出去战略。现在的全球化表明市场也全球化。只有在自身在本土市场上做大做强,才能走出去。当然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成功的跨国公司在进入陌生市场坚持全球统一标准的同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融入本地市场,正所谓“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地化”。同样是海尔,在这一点上做得也相当出色。海尔开拓海外市场采取了3个1/3策略,即1/3 的产品内销,1/3 的产品国内生产海外销售,1/3的产品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海尔在菲律宾、马来西亚、美国等地设立工厂,实行生产、设计、销售的本土化,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和风格设计来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这使得海尔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向着本土化的经营方向发展。

国际跨国企业全球化的优势在于先进的理念、雄厚的研发力量以及优质的产品,但是国际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成功必定依赖于本土化。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仍然在进行中,仍然有许多实施的策略和细节需要不断的深入和研究。

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

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

摘要: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很多跨国公司看重中国的潜在市场和在中国的巨大经济利益,纷纷在中国实行本土化战略。本文介绍了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以及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并浅析了在金融危机下,跨国公司的本土化进程。 关键字:跨国公司本土化全球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的成熟,跨国公司在产业转移布局中越来越意识到中国是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没有中国战略就不能形成其全球战略。跨国公司在中国大力实施本土化策略,以适应中国特点。 1.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在于: 第一:本土化有利于合理充分地利用生产要素。从投资者来看,跨国公司拥有先进技术、专利和充足资本、先进管理经验等优势,实施“本土化”战略可以把产品生产转移到要素价格较本国低的地方去,生产出产品迅速进入东道国或邻近地区市场销售。 第二:有利于绕过贸易壁垒。贸易壁垒使跨国公司的外销市场受到威胁,而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就可以绕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第三:可能得到东道国政策的支持。如果跨国公司生产要素的输出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一致,或者“本土化”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并适应了东道国发展民族工业的需要。那么,跨国公司不仅可以开拓东道国的市场,而且还会受到东道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第四:克服文化的差异。文化对消费者的需求具有深远的影响,不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同的顾客偏好,这样需要不同的产品满足顾客不同的需求。 2.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 2.1 关系本土化

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最大的困扰是没有自己的产品营销渠道。生产企业与经销商之问已由单纯的利益关系上升为品牌共创、成功共享的战略伙伴关系。外国企业要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解决营销手段的适地性,就离不开对中国市场消费文化的了解和把握。这为其实现市场营销策略本土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2.6 研究开发的本土化 在研究和开发方面,跨国公司不仅把世界先进技术带入中国,而且十分重视与中国的研发机构和人员加强合作,积极推进技术研发的本地化,本土化作为跨国公司解决异国环境障碍的利益衔接核心,已经成为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采取的一个普遍战略。 3.跨国公司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无论是全球化还是本土化,都是一个企业进入不同社会、市场环境中对自身的适应性调节;一个企业的本土化是其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全球化离不开本土化,本土化实质上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没有本土化就难以全球化,强烈的本土化有利于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在本土化过程中,全球化的因素必然影响到当地的价值观、文化观。许多理论表明,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必须实现本土化与全球化的融合。 跨国公司是生产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它们在其全球战略的驱动下,组建全球生产网络,为其全球市场服务。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呢? 首先,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决不只是简单的面子工程。本土化是跨国公司适应东道国环境、追逐利润最大化的竞争手段。 其次,尽管本土化是为跨国公司自身利益服务的,但在客观效果上,本土化是跨国公司自身竞争优势与当地比较优势相结合,是一种双赢发展。 第三,跨国公司在本土化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具有全球意义,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经验可能用于其他市场,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最后,本土化作为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组成部分,它贯穿在公司整体战略中。

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以肯德基为例

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以肯德基为例 摘要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不能很好经营的原因,主要是“水土不服”。本土化作为跨国公司克服“水土 不服”的主要方式,能够让跨国子公司很好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跨国子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原因,以及 本土化战略的内容;然后分析了餐饮业中本土化战略实施最为成功的肯德基公司,最后从案例中得出了几 点启示供中国企业参考。 关键字本土化战略肯德基跨国公司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除国家以外最活跃的国际行为主体。随着08年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市场趋于疲软,海外业务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越发重要。图1是艾迪顾问2013年8月公布的近年全球100家最大跨国公司跨国化指数变化。 图1 从图1可以看出,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指数不断攀升,并且占据很高的比例。这表明,国外市场对于跨国公司的重要意义。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跨国公司都能够在国外市场取得较好的成绩,很多的全球500强公司,比如百思买、芭比、菲仕兰科贝克都因在中国经营不善而相继退出中国市场。这些公司都具有管理与技术优势,他们在中国折戟沉沙的原因是未能克服“水土不服”,即没有实施本土化战略。本土化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进入某国市场后,努力融入东道国的经济体系,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经济实体的发展战略。以百思买为例,百思买的“以顾客为中心”的体验式零售模式,虽然比国美、苏宁为代表的由不同品牌的促销员围绕顾客进行推介的中国式购物体验更为舒适,但消费意识和习惯却相对滞后的中国消费者,还没有学会为优质的服务体验埋单,他们更容易被纷繁复杂的促销手段和低价所吸引。因此,实施本土化战略对于跨国公司的国外市场来说意义相当重大。 2 本土化战略实施原因 本土化战略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意义重大。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具体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降低成本 外派管理人员需要公司投入大量经费进行东道国相关知识的培训,并支付高额的津贴与补贴,而本土化战略直接聘用本地人员,可以避免了上述支出。此外,本土化不但可以使跨国企业的原料供给有保证,还可以为跨国企业节省用于进口的运费,降低了成本。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b14852935.html,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作者:刘宇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0年第08期 [摘要] 为了适应各国的不同状况,跨国公司在实行全球化战略的同时提出了本土化战略,实行本土化战略是实行全球化战略的保障和手段。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战略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对此中国要因势利导,尤其对消极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 跨国公司本土化对策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校基金“在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部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编 号:BSQD0832 1、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表现 1.1人才本土化 通常所说的人才本土化是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第一步,现实中很多跨国公司通过设立“培训中心”、“企业大学”等形式来推进人才本土化。第二是聘请当地的管理人员。现在数量众多的跨国公司优先雇用本地的管理人员。现实中,很多跨国公司主要倾向于雇佣美籍华人和有海外留 学背景的华人精英担当从事中国投资的高级管理人员。 著名的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公司即是这方面的典范。这两家公司时特别注重从高校中直接选聘,而且,在众多中国大学生心目中,这两家大型的跨国公司是理想的工作单位。这两家公司每年都直接从国内名牌大学中聘用优秀毕业生到公司工作。另外一个例子是肯德基,它一直坚持 做到员工100%的本地化而且对企业员工进行多方面各层次的培训。 1.2研发本土化 综观在华的全球500强企业,都拥有一个共同点,即趋向于中国建立研发基地,雇佣利用中国本土研究人员,由于这些研发人员更熟悉中国市场、消费心理,往往开发出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在当地设立研发机构,目的是使产品开发能好的融合于市场营销中国,使企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跨国公司全球化策略概要

跨国公司全球化策略 并不是每一个跨国企业都能够在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上找到市场机会。一些跨国企业在心态上、策略上和执行上发生了很多错误,外资企业在中国亏损、倒闭、撤资的事件屡屡发生。 根据商务部2004年中期报告,截至2004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的外商投资企业达49万家,累计使用外资5450亿元。全球500强的大多数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合资、独资企业或办事机构。但并不是每一个跨国企业都能够在中国这个新兴的市场上找到市场机会。一些跨国企业在心态上、策略上和执行上发生了很多错误,外资企业在中国亏损、倒闭、撤资的事件屡屡发生。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总体上跨国公司全球化策略在中国市场营销中存在着以下4个方面的通病: 通病之一:“全球化策略”全球统一 很多跨国企业一味地将本土成功的经验模式生搬硬套在中国市场上,在中国市场上无条件照搬和执行。这一点集中表现在盲目地推行总部认为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营销推广中坚持所谓的广告信息的统一一致,大量采用总部稿件(Adoption),而中国的营销和执行团队在上述问题上是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 西门子公司Xelibri 系列手机的失败是近年来IT跨国公司全球化策略的最大失败案例之一。2003年西门子手机在全推出颇具时尚气息的Xelibri手机,其锁定的客户群体是那些追求“时尚与科技进步的人们”。他们认为:手机已经迎来设计革命,而技术和功能仅仅是手机的基本功能。 但是以时尚和设计为卖点早已不是什么新的市场概念,Xelibri手机定价平均在2500~4200元人民币,如此之高价位,对于其锁定消费群体如在在校学生和年轻上班族来说,实在是太贵了。在营销推广上,Xelibri的全球化策略让西门子公司血本无归!在其发动全球的广告攻势中,那位男扮女装的喜剧明星出现在全球各地的电视广告和平面广告中。由意大利公司拍摄和制作的Xelibri系列广告实在无法激发起中国时尚消费群的消费热情。 同时,Xelibri在中国发布的时候,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和连接西门子公司在中国形成的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资产,在广告和印刷品通篇的文案中,没有任何一点Xelibri和西门子公司有关联,在消费者眼中,Xelibri更像一个不出名的新品牌。 2004年5月,西门子公司宣布停止Xelibri手机的生产和推广。Xelibri 的失败告诉我们:全球化策略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务必要结合各个市场的特殊性,进而制定出一套符合当地市场情况的本地执行方案。没有中国市场化的全球化策略在中国是很难成功的。 通病之二:营销歧视 “营销歧视”是指在商业行为过程中生产商直接或间接地针对不同地区的客户有意无意地采用不同的营销标准或营销行为方式。“店大欺客”是对“营销歧视”最好的理解和诠释。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营销歧视”事件不断发生。1999年3月东芝笔记本补丁事件引发了上千名中国东芝用户的集体诉讼。2001年12月波及全国的“砸大奔事件”和全国范围内对几十辆奔驰车质量问题的投诉更让人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弊端

跨国公司经营本土化路径选择的决定因素 经营本土化是跨国公司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作出的一种战略选择, 但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本土 化经营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 1. 跨国公司保持垄断优势和决策灵活性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跨国公司保持核心优势的垄断地位和决策的灵活性尤为 重要,因为跨国公司核心技术持续的内部化会导致企业决策灵活性的丧失,使得大量人力资源和资金资源锁定( Lo cked In)在自己非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域, 造成跨国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全球化浪潮中专业化分工优势的下降。所以,跨国公司利用网络管理技术将非核心竞争优势领域的生产实施本土化,充分利用当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将生产通过“合同生产”( Contr act Manufacture) 等方式分包给当地企业生产,将自己的全部资源用于核心竞争优势领域,如R&D 或市场营销等方面, 从而维持自己核心竞争优势的垄断地位,保持决策的灵活性。因此,发展中国家的“合同生产”大都来源于发达国家,当然也有一些“合同生产”来源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等。 2. 跨国公司具体的投资动机和战略。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本土化策略的实施还受投资动机 的影响。大量事实证明,以东道国内部市场为动机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比出口为动机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经营本土化的程度高,而且东道国企业与以内部市场为投资动机的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也较容易,因为这类跨国公司对本土化生产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标准要求相对较低,跨国公司这种本土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企业熟知本地消费偏好的核心竞争优势;而以出口为导向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本土化经营程度较低,它们对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及生产成本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作为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一部分的海外分支机构尤为如此,但是这类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外投资一旦与当地企业建立起稳定的一级供应关系, 当地企业就会立即融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体系,建立以全球市场为导向的生产和供应基地, 迅速提高生产设计能力, 更新生产技术,扩大产品出口。 3. 跨国公司技术的垄断程度和对市场的敏感程度。首先, 本土化经营战略受跨国公司技术优势的影响。对成熟技术、非所有权技术生产的标准化产品,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倾向于外部化生产,即本土化生产,就近采购,这样可以从许多供应商中选择有利于自己成本最小化的企业, 减少非垄断技术生产的投资;而跨国公司对自己领先的具有垄断优势的技术则倾向于内部化生产,仅选择有限的东道国企业保持生产原料供应。其次,本土化战略还受跨国公司对市场反应程度的影响,对市场价格变化和工资差异敏感的跨国公司, 其本土化经营程度较低, 往往都是自由选址( Fo ot loose)的企业,一般不愿意对当地供应商进行技术更新投资;而对技术创新和市场产品质量敏感的跨国公司其本土化经营程度相对来说较高,它们注重投资的长期性和战略性。 4. 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功能、建立时间、进入方式及规模。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自主权力的大小及建立时间的长短对本土化经营有很大的影响,一般地说来,自主权力越大、设立的时间越长的海外分支机构本土化经营程度较高,与当地企业的关系越紧密;其次,海外分支机构进入的方式也影响本土化经营的程度,在相同的条件下, 通过兼并收购进入东道国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其本土化经营程度明显比“绿地投资”要高,而且更富有效率; 再次,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的规模对经营本土化也有影响,规模较大的海外分支机构比规模小的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土化经营程度高。

跨国公司的战略分析

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启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大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资本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跨国公司已经屡见不鲜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的主体不断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作出巨大贡献,在“财富500强”中,目前已经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世界级跨国公司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在华投资。而后在华投资的几年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也遭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跨国公司也相应的调整了其在华的投资战略,由以前被动的、试探性的投资转为积极主动的战略规划。随着中国投资软硬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开放,跨国公司开始较大规模地对华投资。外商投资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外商投资的结构和质量也不断优化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加速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在华本土化趋势加强,在华投资项目去向系统化,加大对中国服务业的投资,趋向独资或合资控股的投资方式并积极开展并购。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外资 一、我国引进外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外资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据有关数据表明无论国际经济如何变化,FDI 流量如何波动,我国的FDI一直稳步增长。据统计,2016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292家,同比增长12.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90.3亿元人民币(折950.9亿美元),同比增长4.2%。 9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4家,同比增长2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2亿元人民币(折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浅谈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方式(一)

浅谈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方式(一) 【关键字】国际化,企业,战略 关于国际化问题,现有的成果多采用企业战略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割裂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之间的有机联系,往往假定整个产业结构是稳定的、可识别的,因而未来是可以预测的,战略分析的重点就是让人们关注业已存在的稳定的产业组织。传统的理论趋向于假定企业和产业之间呈没有反馈关系的简单线性关系。这种分析方法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产业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以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相互构成一种复杂关系,产业结构影响企业行为,但反过来企业行为也可以塑造产业结构。例如,从建筑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角度看,一方面建筑企业是跨国经营的主体,国际化是企业成长的战略途径;另一方面单个企业的跨国经营又离不开整个建筑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基本背景,从产业角度出发将使得对建筑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更为丰满,视野更为开阔。 经济分析可依据不同的目的运用两种研究方法,一是实证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实际上是怎样一种状态”,即对事实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不对运行结果作出价值判断;二是规范分析,研究和判断经济运行“好”与“坏”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衡量、评价经济运行“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尽管这两种方法的划分客观上反映出经济研究本身的发展。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两种方法又是相互联系的,很难严格加以区分。 对建筑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应从两种方法联系的角度入手,对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特征、战略环境以及国际竞争力等进行客观的阐述,并从国际化经营一般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其特点,从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和战略目标等规范要求出发,分析中国建筑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企业竞争策略、产业改革方向、产业创新政策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澄清有关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对于中国目前建筑业发展而言显得尤其必要。第一,理论综述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将一般性理论运用于中国建筑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研究之中;第二,对国际化一般理论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筑产业国际化的目标和过程,从而将建筑产业的国际化放在更广阔的空间来加以审视。 从世界范围看,国际化作为一种趋势很早就已经开始。目前在经济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跨国公司,就可以被看做企业和产业高度国际化发展的集中代表。但是正如在现实中所看到的,同样的跨国公司,其经营的国际化程度却有很大的差别;同样的产业,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数量、规模以及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也有显著的不同。而从不同产业的比较角度看,跨国公司不仅在数量上有差别,而且在国际化经营的规模、程度上同样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探讨有关国际化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国建筑产业的国际化战略之前,必须首先理清国际化和与之相关的概念如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等的内涵,以及它们所包含的理论意义。 一、国际化的一般理论 (一)国际化及其度量。 1.国际化的概念。简单来说,国际化可以从企业(InternationalizationofFirm)和产业(InternationalizationOfIndustries)两个角度来理解。

浅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浅谈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随着中国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激发涌现了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而且庞大的中国市场也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进入中国,特别是许多大的跨国公司也都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对于国外公司而言,面临着如何在中国进行营销的本土化策略。 一、国外公司大量进入中国 随着中国对外开发的程度日益加深和不断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中国的投资 环境不断优化,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进入中国。截至2003年底,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其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达400家。而在过去两年间,11家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迁到北京,25家迁往上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在中国的比重,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了。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当时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7.1%。到了2002年,已经达到33.4%。也就是说,中国1/3的工业产值是外资企业创造的[1]。随着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法律、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和完善,外商投资的行业、地域和自由度将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显然是会进入中国。中国在世界经济一统化大潮中,不仅融入其中,而且本身已经成为一个中外企业共同争取的庞大市场。 二、国外公司本土化的原因 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经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个: 1、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 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如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内容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各个国家都要采用本土的文字。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曾沿用在美国成功的经验,在日本推销制作糕点的原料,结果损失数百万美元。原因是当时日本家庭与美国家庭有一个最大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 上个世纪初期以来,欧美跨国公司纷纷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东道国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生产产品,向其他国家销售的同时,也就地销售,这就产生了本土化战略的萌芽.随着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制定和实施本土化战略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实施本土化战略.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主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主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名列前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200多家来华投资.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应对竞争加剧和满足东道国的要求以建立良好关系,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实施多种形式本土化战略,具体包括:技术研发本土化,产品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原料采购本土化,销售渠道本土化等. 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有多种原因,主要体现有: 1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 2树立良好企业形象.跨国公司能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 3融入当地民族文化.跨国公司为实现经营全球化,势必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行经营本土化,利用当地人力资源,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差异,避免激烈的文化冲突,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促进管理变革的实施. 4降低综合性生产成本.跨国公司在当地实行经营本土化,能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生产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和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减少总成本,提高总效益,以至于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 5适应企业市场环境的需要.跨国公司进入别国后,面临的市场环境跟自己的东道国不一样,消费者的人文环境和消费观,政府的法律制度和倾向,地理自然条件的差异,原材料的供应,市场替代者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跨国企业只有适应这些不同的环境才可以更好的生存进而盈利. 近年来,国内的海尔,海信等知名集团企业率先走出国门,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海外的品牌影响日益扩大,竞争力日渐提升.然而,由于我国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晚,规模小,生产经营能力薄弱,再加上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阻碍了他们的国际化发展. 因此,从国外其他优秀跨国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找出规律,对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重视以顾客为导向的市场调研。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是正确决策的先导.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注重对市场相关信息的收集工作,他们营销战略不断推陈出新的背后是强大的市场信息和需求调查,从中辨别和发现市场机会.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就要求跨国企业与对当地市场的消费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他们的

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定义和特征

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定义和特征 1、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含义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期达到长期总体效益的优化,即在正确战略思想指导下,在科学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条件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长远的谋略。全球战略是一个以变革为实质内容的概念。 2、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特征:全球性、长远性、纲领性、抗争性、风险性 3、全球战略决策具有如下性质: (1)决策对象复杂,没有经验(2)面对的问题突发性、难以预料 (3)决策的性质直接涉及公司的前途(4)评价困难,难以标准化 4、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提高公司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2)有效地发挥经营活动的整体功能 (3)统一跨国公司内部职工的思想行动 二、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基本内容 1、全球战略的基本结构 一项完整的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应该包括四个层次: (1)整个公司的全球总战略 (2)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经营战略 (3)子公司、分支机构层次的经营战略 (4)经营业务类别和产品类别的战略 从纵向进行分析,每种不同的战略都又都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战略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对策 2、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思想 1.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思想的基本观念 (1)全球用户观念(2)全球竞争观念 (3)全球创新观念(4)全球时效观念(5)全球系统观念 2.影响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因素 (1)符合发展现代商品济的要求 (2)要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要求 (3)要符合国际市场和资源优化组合的要求 3.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是指跨国公司在较长时期要达到的全球经营的总水平或预期效果。它是全球战略的核心,是全球战略思想的具体化、定量化。 3、全球战略目标的内容 (1)生产经营方向(2)用户和市场方向(3)自身的发展方向

企业全球化战略

国际化和全球化是当今的热点话题,看一看广告的主题、连环画杂志,还有商业印刷品,无不充满了国际化成功案例的报道。在最近的一次麦肯锡调查中,4/5的被调查者认为全球化是当前一个紧迫的问题。 在1770~1992年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从3300亿美元增长到约3.8万亿美元,同时不同民族间的需求和文化正日趋同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世界各地以相同的方式销售相同的产品。比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的日本企业以及吉列公司就是这种策略的典型代表。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尽管管理界把目光从国际化更多地转向了企业重构,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化又卷土重来。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这一浪潮的到来。那些没有利用这一新机会的公司,被认为是犯了一个战略上的错误。 尽管如此,一些研究报告也开始发出警报,对国际化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质疑,反对千篇一律的国际化。的确,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从国际化中取得了成功,一些公司已经因为国际化而陷入了困境。比如巴林银行因扩张亚洲市场而引发了巨大的亏损,并最终导致其破产,他们的大范围扩张被证明是失去了控制;当柯达进入日本试图反击富士时,由于日本的商品分销配送习惯很难改变而困难重重;盛世(Saatchi and Saatchi)公司则没有设法从国际化中获得足够的协作。事实同时证明,20世纪80年代的媒介服务业比他们原先所预想的要更加本地化。 企业实行国际化的原因 一些成功的企业用一些口号来证明其实施国际化的正确性,比如“我的消费者正走向全球”、“我们的竞争者已经在做了”、“在我们的全球商业体系中,只有几个大公司才能生存”或者“我们已经渗透了国内市场,除了进军国际市场别无选择”。但是,通过研究发现,那些最初用这些动机来证明它们的国际化行为但却最终失败的公司名单,可以和成功的公司名单一样长。 实际上企业进行国际化的理由是十分充分的,并且不止一个,关键问题是在走向国际化后,企业是否能最大化地增加自身的商业价值。对于一些企业国际化也许具有一定的商业意义,但对其他企业则完全不是这样。为了把合理的原因和不合理的分开,我们设计了一个框 架,标出了三种国际化的好处,即成本优势、网络利益和学习机会,如图1所示。 图1 1 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框架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框架企业国际化的动机框架((锥形学习框架锥形学习框架)) 成本优势成本优势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scale(scale(scale economy)economy)economy) 成本优势的一个典型表现是规模经济。企业在扩大经营规模后,其单位产品的成本就会降低。在国内市场,如果企业做不到以最低单位成本进行规模生产,并且没有诸如产品口味差异或管制等障碍的话,它们就可以考虑进行国际化运作。以欧洲的轿车生产为例,当今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一个厂商只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生产经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规模经济并不是无限制的,只有适度的规模才是经济的!

跨国企业如何本土化管理

题目:从星巴克看跨国企业如何本土化营销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发展起来,这时才开始出现少数跨国公司。当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开始跨国性经营。为了实现全球的利润最大化,许多公司都选择了成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不仅可以使母子公司相互学习共同发展,而且在一方遇到困难的时候另一方可以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减少损失。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当今,经过深入的考察研究和投资试验,对跨国公司的政策、法律、市场、人文环境等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当人们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时,许多的跨国公司深感凭借自身的资源无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在竞争环境要求他们取得的绩效目标与依靠自身的能力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形成了一个战略缺口,这就证明跨国公司在经营的同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等待人们去发现,去改变。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载体的跨国公司在全球的资源配置也在向纵深发展,因此,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日趋重要,其中,营销策略的本土化是本土化战略的重中之重,但多数跨国企业都不能做到合理的运用营销策略,盲目的将企业坐落到陌生的国家,最后只能亏本而归。 1.3当今跨国企业本土化营销的动因 成本因素:在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的国家和地区,其成本会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同时,能源成本、运输成本等,都会成为降低企业成本的有利途径; 市场因素:依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当一种产品进入市场后,它的销售量和销售利润都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doc

201501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论文课题名称: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经营战略研究 学生姓名:张成峰 指导教师:薛云建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4年11月

摘要:上个世纪初期以来,欧美跨国公司纷纷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东道国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生产产品,向其他国家销售产品。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名列前茅的500多家跨国企业中有200多家企业来华投资,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纷纷贯彻“思考全球化,行动本土化” 的战略,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纷纷投资。目前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战略包括:营销本土化,品牌本土化,人员本土化,采购和生产本土化,技术研发本土化,利益本土化。跨国公司被誉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至为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本土化、跨国公司、战略

目录 一、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概述 (4) (一)、跨国公司定义 (4) (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的内涵 (4) 二、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动因 (4) (一)、外部原因 (4) 1、适应东道国环境 (4) 2、风险转移 (4) 3、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5) (二)、内部原因 (5) 1、降低经营成本 (5) 2、营销渠道的需要 (5) 3、争夺人才 (5) 三、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经营特征 (5) (一)、产品本土化 (5) (二)、营销方式本土化 (6) (三)研究开发本土化 (6) 四、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主要策略 (6) (一)、产品研究、开发与制造的本土化 (6) (二)、品牌本土化 (6) 五、附录 (8) 六、参考文献 (9)

浅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才本土化战略

浅析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人才本土化战略 二十一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经营将成为各国企业常用的经营方式。企业跨国经营必然要面对和处理交叉文化(cross-culture)问题。如何面对交叉文化和处理文化冲突是影响跨国企业管理效果和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文化冲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管理人员的本土化,即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等主要由所在国当地人员担任。近一二十年间,虽然各国在跨国经营的人事战略上各有特点,但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跨国公司可供选择的诸如人才母国化、人才国际化等人事战略中,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影响越来越大。外国学者的调查表明,44家美国跨国公司中有43家都雇用了当地人员作为高级管理者。 中国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协议使用外资高达4700亿美元,实际引进外资1700亿美元;批准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超过28万家,实际已运行14万家,从业人数达1700万。世界名列前茅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200家来华投资。为了适应中国的独特的经营环境,跨国公司不同程度上使用了本土化经营战略,而人才本土化是其主要的特征之一。管理人员本土化对于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有效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有一家中美合资企业的总经理指出,“外资企业中,管理人员本土化是一种趋势,它越来越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企业的经营实质上是市场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实质上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经济国际化,企业越来越多地从事跨国经营、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情况下,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物化资本数量不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人才已成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可见外商到中国投资办企业,管理人才本土化是成功的大前提。同时,由于中国文化有其特殊的渊源和人文背景,如何尽快的适应中国文化,也是摆在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和总经理们面前的另一个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来华投资的外国跨国公司的人事政策的实证材料也反映出这一鲜明特色。 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是日本三洋集团在中国最早创办的独资生产性企业,产品全部外销。现有中国本地员工约4500人,其中中高层经营管理干部约104人,基层督导301人。这些管理干部大都是从工人中培养提拔起来的。而北京四通松下电工有限公司每年都定期选派中国员工参加出国培训,经过培训后的中方员工很多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 管理着全世界3000多家肯德基、必胜客、塔科贝尔的全球百胜餐饮集团的亚太区副总裁苏敬轼先生,在给中国公司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写道:“我们将加速管理人才的本土化进程,在未来的五年内致力于在中国寻求合适的人才加入本公司…” 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每一项投资都遵循的指导原则中有一条就是“管理的本土化”原则。管理本土化的重要一环是员工本土化。员工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一种跨国环境中培养本地员工,使他们拥有某一职位的能力和知识,并能与世界其他地区同等职位具有相同竞争力。公司给员工很大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为公司培养一批优秀的后备管理者,这是最有利于公司自身发展的。 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经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个: 1、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如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内容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各个国家都要采用本土的文字。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曾沿用在美国成功的经验,在日本推销制作糕点的原料,结果损失数百万美元。原因是当时日本家庭与美国家庭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没有烤箱。这家公司的失败明显就是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汇总

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院系:管理学院专业:加弧姓名:陈峥指导教师:薛求知教授完成日期:2 005年4月30日米激意032025411陈峥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分析中文摘要目前,随着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在满足国内通信市场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取得成功。在这种状况下研究国内通信制造商进军国际市场的国际化 战略势在必行,而华为公司则扮演了中国移动通信制造商进军国际市场的领军角色。研究华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一方面可以帮助国内的企业确定自己现在所处的阶段和国内外 市场的现状,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应采用何种战略才雏成功地实施国际化。以及在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出现。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行业及产业链状况,进而分析了国内外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下来本文研究了华为的国际化战略,首先介绍了华为的国际化现状和国际化的背景,明确了华为国际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国际上所有的跨国通信制造业巨头都已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竞争空前激烈,而市场增长速度却逐渐放慢的情况下,华为顽强的经受住考验,首先在国内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进而将视野转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开始走出国门与跨国通信巨头们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维持了企业的高速增长速度。接 下来,本文通过研究华为的组织结构来分析华为如何实现对众多海外分公司的协调与控制,并分析了华为国际化的成功因素,以及华为在向全球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然后针对华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华为国际化下一步发展的策略和建议。在本文的晟后,基于以上对华为国际化战略的分析,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全球化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越来越多的走向全球化进程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国际化通信设备制造企业成功因素中图分类 号:C93032025411陈峥华为公训的国际化战略分析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leco mmunication manufacturing industry,moreand more China telecommunication manufact urers are actively explorin g the overseasmarket.Under this circumstance,it is imp erative to research the

跨国公司本土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前言 从改革开放我国正式引进外资开始,跨国公司在我国经历了从考察试探到扩大试办再到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新兴市场之一,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着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纷纷到中国投资。欲称霸全球,先逐鹿中国。在中国站稳脚的跨国公司的一个共同策略就是注重在中国的本土化,适应中国转型的市场环境。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即使在近几年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趋势下,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持续地增长。中国市场成为各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的焦点。加WTO入后,中国市场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WTO 的运行机制推动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加速,中国将在更广泛领域参与国际经济,中国市场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跨国公司向我国加大投资力度,输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在华本土化的步伐。因此本土化是各跨国公司适应中国市场,实现全球战略布局、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是任何一家欲在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企业都必须实施的策略。本土化战略的实施情况直接决定了跨国公司业绩的运行情况。本土化战略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战略。

目录 摘要: (1) 1 跨国公司本土化理论 (2) 1.1 跨国公司理论 (2) 1.1.1 概念界定 (2) 1.1.2 经营特征 (2) 1.2 跨国公司本土化理论 (4) 1.2.1 本土化战略产生的背景 (4) 1.2.2 本土化的含义 (5) 2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原因 (6) 2.1 满足当地政府的政策需要 (6) 2.2 消费者需求的压力 (6) 2.3 加强与当地企业的竞争 (6) 2.4 融入国家民族文化 (7) 2.5 降低综合性生产成本 (7) 2.6 适应企业市场环境的需要 (7) 3 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土化策略——以宝洁在华本土化为例 (7) 3.1 营销本土化 (8) 3.2 人力资源本土化 (9) 3.3 研发本土化 (10) 3.4 产品品牌的本土化 (10) 4 跨国公司本土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1) 4.1 本土化战略对中国的正面影响 (11) 4.1.1 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11) 4.1.2 研发(R&D)本土化,促进技术进步 (12) 4.1.3 人力资源本土化,提高了当地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12) 4.1.4 能够促进中国多种文化的交融和企业管理的变革 (13) 4.1.5 能够促进外资流入,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 (13) 4.2 本土化战略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14) 4.2.1 加剧了中国企业的人才危机 (14) 4.2.2 市场挤出效应 (14) 4.2.3 跨国公司控制核心技术,使得中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的渠道不畅 . 15 5 我国积极应对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措施 (16) 5.1 借鉴外企的人才战略,加强企业人才吸引竞争力 (16) 5.2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增强竞争实力 (16) 5.3 快速推进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16) 5.4 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实行双赢 (17) 5.5 实行“查漏补缺”策略 (17) 6 总述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概要

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战略.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不仅看中国内市场巨大消费需求,利用国内各项物质资源,也看中了市场雄厚的人力资源。针对此现象,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对跨国企业加速利用本土人力资源的现状,优势,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分析,并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等方面实施要点上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人力资源 一、跨国公司人才本土化现状 十几年前,在华跨国公司中大部分员工,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外籍人员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跨国公司人才本地化战略。在这一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本土人才在跨国公司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一,本土化程度迅速提高。总部外派人员在跨国公司雇员人数中所占比例相对于企业建立初期呈下降趋势,在招聘中本土人才的比率却在大幅增加。目前,有调查显示在华跨国公司和外资企业的本地化程度平均超过了90%。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在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员工的本土化,其中国公司16000 多员工中有99%来自当地,而所有的商店都由中方员工负责直接管理。诺基亚在中国拥有员工近4000人,其中中国籍员工数超过90%。 第二,本土化层次不断提高。在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的过程中,高层本土化趋势明显增强。其中,管理人员和研发科技人员的比例提高很快。联合利华中国区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中,中国籍人数已占90%。中国电子领域最大的外企摩托罗拉公司,其中方管理人员已从1994年的11%上升到83.3%。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12名总裁级管理人员中9名是本土人员,25名部门总监中21名是本土人员。而由美中商业与贸易委员会发布的“在华企业人力资源状况分析”调查报告显示,在华外企和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程度已超过90%,而其管理人才95%以上已实现了本土化,而在华的研发中心中,超过95%的研发人员是本土人员。[1] 二、人才本土化的优势 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管理人员和研发人员的选用上,主要选择子公司所在国的人员担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人才本土化的战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减少了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损失。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范围扩大到母国之外,这就必然会面对文化差异,不能很好处理必然会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如在对当地员工进行管理时,处理不好文化差异会极大地挫伤员工积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