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指导教授:杨裕富研究生:江涵榛

一、前言:

设计作品分析,在不同的设计领域都是常见的,设计作品分析与式样分析或临摹有最大的重叠,或是我们可以说临摹的进一步就是设计作品分析,广义的设计作品分析就是式样分析。

1998年6、7月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推出「安藤忠雄建筑展-创造的过程」,其中一个主题为「痕迹的过程」,把安藤的手稿及创作的方法来源作一次有系统的整理,安藤不担心别人知道他的作品的出处,反而希望藉由空间的临摹来证明他建筑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要常作案例分析(case study)来体验建筑,如果没办法现场体验空间,他觉得其折衷方式就是透过做剖面模型来体会虚实感,但他仍建议亲身的体验空间是绝对必要的。

二、安藤忠雄简介

图: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返国後於1969年自行创办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审委员。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体验而来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京都庙宇龙安寺的枯山水,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义,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看似简单又有变化,让他深受感动;当他旅行至广岛参观丹下健三於1995年所设计的和平纪念公园时,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质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动。由於丹下健三的作品风格师承柯比意,他在自学建筑期间,买了一整套柯比意的作品全集来临摹,开始了「向大师学习」建筑的过程。

图:罗马万神殿

在旅游西方国家时他也体认了不同於日本的建筑精神,他说第一次感觉到建筑空间的存在是当他置身在罗马万神殿,看到穹顶中央一个直径9米的洞孔所射进的光线照亮时。在这种条件下的物体和光线,在大自然里是绝不会感觉到的,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建筑这个仲介体才能获得。

万神殿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和皮拉尼西(Piranesi)充满活力的垂直发展的

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与不规则形,存在著强烈的冲突。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就是要把这两个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合统一起来,使其独树一帜。

获奖重要作品

1979 日本建筑学会赏《住吉的长屋》

1983 日本文化设计赏《六甲集合住宅》

1985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奖,芬兰建筑师协会

1986 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新人赏《中山邸》

1987 每日艺术赏《六甲山教会》

1988 吉田五十八赏《城户崎邸》

1989 法国建筑学会,建筑金奖

1990大阪艺术赏,大阪府

1991 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

美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纪念奖

1992 丹麦卡尔斯伯格(Carlsberg)建筑奖

1995 普立兹克建筑奖

1976 住吉长屋(日本?大阪)

1982~1990 岩佐邸(日本?芦屋/)

1983 六甲集合住宅(日本?肥後县)

1986~1990 RAIKA总部办公大厦(日本?大阪)

1987~1989 夏川纪念会馆(日本?滋贺县)

1987~1989 兵库县立儿童博物馆(日本?兵库县)

1988~1990 伊东邸(日本?东京)

1988~1990 姬路文学馆(日本?兵库县)

1988~1992 直岛现代美术馆(日本?冈山县)

1989 Collezione商业中心大厦(日本?东京)

1989~1992 宫下邸(日本?神户)

1989~1992 1992万国博览会日本馆(西班牙?塞维雅)

1989~1992 熊本县立装饰古坟馆(日本?熊本)

1990~1991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水上佛寺)(日本?兵库县)

1990~1992 姬路市立青少年之家(日本?兵库县)

1991~1993 李邸(日本?千叶)

二、安藤忠雄的空间构成与自然:

他认为建筑必备之三要素:1.可靠的材料、2.几何形式、3.自然。

1.可靠的材料:也就是真材实料,如朴实无华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安藤在其作品中所运用的建材以混凝土为主,以玻璃、木材、钢材为辅。

2.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於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安藤忠雄的空间几何形式发展如下:

(1).二D平面推演:从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弧形、圆形、椭圆形到环形,由简而繁,由直而弧的渐进过程。

(2).三D立体推演:从正方体、长方体、角锥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到卵蛋体,看得出由直角六面到非直角多面的空间变化。

(3).空间组织变化:这些几何型几何体相互结合,利用分割、复制、增殖、旋转、平移、插入、重叠、对称、变形、反射等各种不同手法组织,使空间虚实有相接相含的变化,不论形式变化为何,仍在几何学的范畴下操作,是安藤忠雄的基本原则。

安藤为了使几何空间更具有生命力,改变墙壁的冰冷感,将光线引进制造阴影,他说他的墙不用挂画,因为太阳是一位神奇的画家,它时时刻刻会有不同的画作照映在墙上;在安藤的空间里有各式各样光的表情,有从上方洒下来,有从侧面射进来更有从隙缝渗透进来,产生各种变化,所以让安藤设计的建筑变成是光的容器。他也利用水的镜面效果来软化建筑的几何性与材料的坚实感,倒影的虚像呈现空间的静谧。

3.自然:在这里所指的自然并非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如抽象了的光、风和水。向自然敞

开空间之胸怀-这要通过最抽象的因素来表现。自然光、风、雨及白昼、黑夜和四季中天空变换的色彩,都是安藤忠雄建筑中的组成部分;基本的附属建筑与天空和大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的三个层次:时间在演变中流动著;光、影成为大地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交会点,这给建筑增添了深沈感,这种深沈感按空间尺度来衡量是不会枯竭的,它会超越空间去表明它在真空中存在的可能性。安藤对於自然的看法是强调自然被建筑化,是人造的自然,是可以控制的自然。他认为只有当材料、几何形和自然这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建筑才具有力量,才呈现出光辉。

三、场所精神

安藤忠雄经常描绘基地附近场所的感觉和周遭的环境事物,从基地的纹理到自然的形态,他用心的观察,将看得见的实像与看不见的虚像,找出共同的秩序,也推理出土地的新逻辑-建筑。对於环境,他提出的看法是以「风景的观照」建立自然与建筑共振的新关系。从这些观点衍生出:自然是具象的,建筑是抽象的;自然是无形的,建筑是有形的;自然是有机的,建筑是几何的;自然是虚体的,建筑是实体的;两者共振、共融。

四、安藤的建筑与自然的对话

安藤作品的关键,经常是有关建筑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他的反机能主义,是根植於对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的舒适建筑的相对立,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割裂了工业化国家里的人和自然的联系。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

早期他把自然给框进建筑物里,用虚体的天井,来享受一片天或一块地,如住吉长屋、石原邸等住宅作品。图:住吉长屋天井图:石原邸整体外观图:石原邸天井图:石原邸在安藤的建筑与自然的对话中,包含抽象的自然、包被的自然、渗透的自然、移入的自然等。

1.抽象的自然:一旦自然与建筑有了关系,自然就再也不是一个统一体了,自然就改变了原有的面貌,分化成光、风、水或天空这样的元素,光、风、水或天空成为自然的象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自然保持其属性,通过在建筑中体现的几何性所产生的共呜,自然可以成为一种抽象。案例:六甲山教会(风的教堂)、水上教堂、光的教堂等。

图:六甲山教会(风的教堂)图:水上教堂图:光的教堂

2.包被的自然:建筑对外界关闭还是敞开自己的胸怀取决於自身独有的韵律,建筑就是这样灵活地将自然融进於自己。用建筑来营造优雅的还是严肃的环境取决於建筑对自然的空透性,自然与环境保持著某种联系。案例:城户崎邸、I邸等。

3.渗透的自然:从建筑物外开的半透明墙或幕墙所渗透进来的光,具有和谐的自然特质;换一种方式来说,即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被建筑化了。而这种被建筑化了的自然,再也不是处於自然状态的自然了,而是为人类所控制的自然。正是这种被建筑化了的自然,在其形式不断变化之时,被投射到墙上和幕墙上,既可见又不可见。案例:石原邸(玻璃砖住宅)、天王寺博览会展览馆。

图:石原邸图:天王寺博览会展览馆

4.移入的自然:当代文明将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基本关系隐藏了起来,使世人难见其存在。自然,在试图移入建筑的过程中,重新唤醒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这种关系,由於经常受到暴利和文明的侵袭,这种关系已成惯性。案例:涩谷设计方案、稻叶良加工作室、AKKA购物廊。

图:涩谷设计方案

图:稻叶良加工作室

图:AKKA购物廊

五、安藤忠雄垂直性的思考空间

安藤在旅行途中受到皮拉尼西(Piranesi)充满活力的垂直发展的空间影响,而後他在处理垂直楼梯时,把它从角落拉至正面,把它当作是空间舞台的焦点,将水平的平面「重层化」,让楼梯成为空间的主角。

安藤的垂直性联络元素包括楼梯与坡道,穿梭在几何形体与墙壁之间,一边则用穿透性强的铁栏杆,在水平与垂直的空间内突显其斜线的特性,并造成视觉的动感。他喜欢将楼梯与坡道置於挑空天井内,沿著墙走,让水平动线与垂直动线在几何空间,人有如迷宫般的回旋,形成空间的趣味性、多变性。

六、案例分析

安藤最主要的建筑作品为住宅、佛寺及博物馆。

住宅《住吉长屋》图片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2b14808217.html,/prototype/proto-h/tadao-ando. htm】

案例基本资料

1.作品名称:住吉长屋4.面积:3.3m×14.1m

2.建造时间:1976 5.构造:清水混凝土、钢材、玻璃、石头等建构,地上2层楼。

3.基地:日本.大阪6.殊荣:1979日本建筑学会赏

【作品分析】

好的设计手法

(1).考量周遭环境:考量不破坏巷弄之整体感,消除突兀感,而让此建筑物依旧设计为2层楼之建筑。(图1.图2)

(2).排除基地限制:此基地本身位於小巷弄内,左右两旁皆是2层楼的住家,此基地为一个狭长的空间,原本在狭长的空间会有光线引进不均的状况,如前後光线较充足而中间较幽暗的情形产生,然而安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将空间约三等分的分割,将中央留设天井,巧妙引进光线。(图4.图6)

(3).质朴的素材:主体构造以最简朴的清水混凝土,给人坚固之安全感,不花俏的外观给人统一、简洁的美感,厚实的墙面可以阻绝东西晒的阳光,降低室内的温度以节省能源。(图2)

(4).简单的几何:在一个长方体里以垂直分割成上下2层楼,水平的分割约3等分,中间留设天井形成前後两个空间,再以天桥连接前後空间,形成简单明了的动线。把杂乱的都市景像排除在视线外,围砌出排除与外界的连结,由个人内在的经验与感知,塑造属於自己的"情感空间",这是对日渐杂乱的都市景观之反讽。(图3.图4)

(5).强调引进自然:一楼形成中庭并试图在住宅空间内巧妙地引进安藤所强调的建筑三要素之一的"自然",将四季变化的自然,引导至日常的生活空间。(图6.图8)

值得探讨的问题

(1).机能的考量:

a).浴厕:一楼的空间从中间大门入口进入起居室,穿越中庭到达餐厅,最後的空间是公用浴厕;二楼只有前後两间卧房,并没有卫浴空间。在我们习惯套房设计的方便使用之余,大概只能接受卫浴空间不是附属在同一空间,也应该设置在同一层楼,但这个设计案的唯一浴厕空间只安置在一楼,在实际使用上会有其不便之处。

b).开放的天井:一楼起居室到餐厅必须经过这个中庭,要至二楼也必须经由中庭的楼梯才能由起居室到卧室,藉由这样进出中庭的生活方式,得以使居住者

随时感受到自然风、雨、光的变化,让自然因素进入。但是因为天井并无遮蔽的屋顶,在下雨天时使用者必须撑伞经由中庭才能到达,这样的使用是不是会为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呢?(图8)

(2)构材的考量:整体以清水混凝土为主,在严寒的冬天会给人更加冰冷的感受。

(3).安全的考量:因为中庭是开放无遮蔽的屋顶,下雨时不但使用不便,湿湿的地面容易打滑会有安全的顾虑。(图7)

(4).封闭的外观:整体外观只有一个开口部,在狭长的基地上采光原本就会受到局限,而又减少开口部之开窗,减低光线的引进,且最大的问题是完全阻绝对外的视线,是太过於果断,故适度的开窗,让居住者能有眺望的机会,拉近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感。

(图2)

七、结论

无论传统建筑型式为何,安藤忠雄皆能抽象解析成几何性,发觉存在於空间的自然-光、风、水、绿等元素,他也知道建筑的技术与材料有其时代性,要不拘泥形式,唯有找寻原形,才能让建筑有生命力。

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安藤重新诠释了传统建筑上恒久却基本的特点,如:光影的效果、简约的材料运用、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然我们也可以对他提出质疑,从学习临摹的过程中加入属於自己的见解,创造出更生活化更人性化的空间。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关键词:清水混泥土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 摘要: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 1.安藤的建筑历程 2.安藤的建筑理念(例子) 2.1.建筑三要素 2.2.住吉的长屋 3.安藤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4.结语 5.参考文献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不是参天大楼奢华建筑就是最好的建筑,安藤忠雄用他的建筑告诉我们,朴实的房子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激荡。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他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和起来,使其独树一帜。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安藤忠雄论建筑

《安藤忠雄论建筑》读书笔记 序——构思的源泉 人生的终点无论落在何处,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既然如此,我们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他,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无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奋斗,也终究会有倒下去的那一天。那时,我想随他去吧,“将自己的职业作为武器,去抗争,去争取自由,要相信自己,负己之责,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与社会进行斗争。”这就是我所选择的一种游击战式的人生观,也是自我意志的一种表白。那是1965年,我24岁。 无论你是选择建筑设计还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20几岁的年龄,是左右一生的重要时期。人在感觉敏锐的20几岁,能否有紧迫感的去生活,对其以后的人生,特别是到四五十岁时,是能否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工作生活的分水岭。 对我来说,20几岁同样是自我意识形成,与人和社会交往碰撞的重要时期。 战后经过了15年的岁月,日本社会终于诞生了“市民”的概念。 真正要理解建筑,不是通过媒体,而是通过自己的五官来体验其空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旅行”不只是身体的移动,重要的是畅想、思考。我想,所谓的旅行就是离开日常的惰性生活,进行有深度的思考过程,是与自己进行“对话”交流过程。在旅行中,多余的不需要的东西被甩掉,面对轻装的自己,反反复复地进行思考,这样就会逐渐地使自己坚强起来。 从与自然对抗似的矗立着的形象中,感觉到欧洲建筑背后渗透着人的理性,存在着一种秩序感。我被它强烈的力量感所震撼了。同时,通过观赏完全不同的西欧,反而更强烈地意识到了日本。 日本的建筑设计是依靠传统的技巧与感觉,从局部开始构思。与此相反,欧洲建筑则是从逻辑构成的原理出发,即从整体出发,然后逐步向局部展开。 彼得·诶森曼认为不仅是现代主义建筑,而且建筑的历史积累可以说全部都是重复旧习的根源。甚至对我提出的,应该继承那些该继承的东西也进行了驳斥,主张应该在全新价值观的基础上,重新构筑现代建筑。 解构主义建筑师设计的共同点是赋予建筑各种各样的意义,而且与现代主义建筑显著的水平、垂直或注重简单几何形体的设计倾向相比,结构主义的建筑却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直白一点讲,设计的依据是引用哲学、语言学等理论进行武装之后,再凭借设计者的直觉进行设计。我想,他也只是将杰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理论语言中的某种有破坏性的尖锐的感觉引用于建筑形态而已。 最终,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不应该与现代主义对峙,可以说它也只是现代主义潮流中一种展开设计的形式之一。 所谓建筑的解构主义,在理论上是否真正与其语言相协调另当别论,但是他们的确提示了建筑表现的一种可能性。而且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对他们在建筑商表现出的纯粹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一:创新建筑师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

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浅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

TECHNOLOGY WIND 1安藤忠雄简介 安藤忠雄作为一个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世界著名建筑师,其一生有着非常浓厚的传奇色彩。1941年他出生在日本的大阪。他的童年时光大部分是在大街和运动场上度过的。年少的时候曾对船模和航模制作十分迷恋,并且学习过拳击和木工手艺。18岁的时候开始对日本的京都和奈良等古城的茶室、庙宇和神殿等传统建筑进行考察。之后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了欧洲古代的许多著名建筑并绘制了大量速写图。然后回到家乡大阪建立了建筑事务所,开始了自己的建筑生涯。 安藤忠雄的成名作是1979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大奖的大阪住吉区的长屋。这之后安藤忠雄获得了一系列的国际大奖:普利茨凯建筑大奖、日本文化设计奖、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奖、日本吉田五十八大奖、每日奖、布鲁诺纪念奖、法国建筑院的建筑金奖、嘉上伯建筑奖、日本艺术学院奖、帝国议会一等奖、英国的皇家金奖以及大阪公共建筑奖等。 由于一系列的获奖作品,安藤忠雄成为了美、英、德、法等多国建筑学会的荣誉资深会员,并在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多个学校当过客座教授及作过学术报告。后来一直担任东京大学的教师。安藤忠雄作为一位著名的、卓越的建筑师,其在世界多个国家的作品展览都获得了巨大的轰动。人们评价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纯粹性、复杂性、永恒性和普遍性 2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 安藤忠雄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游历了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物,他将自己的见闻和近代人类建筑观念的转变与自己独特的个人形式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思想理念。比如安藤忠雄认为,日本建筑的空间概念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这与万神庙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如何将东、西方对立的建筑观念和风格融合起来,满足近代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安藤忠雄在此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 2.1建筑与自然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理念 建筑来源于自然必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复杂的巨系统,系统内的各元素发生相互作用,风、光、水和建筑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会发生相互作用,在融合交互中相互依存、相互依托。建筑与自然有某种天然内在的联系,只有当自然引入到建筑中并与建筑相互联系时,人们才会关注自然要素,那么它才具有意义。 2.1.1对自然元素中风的运用 风给了建筑无限的活力。风使绿树的光影与建筑的阴影更加婀娜多姿,建筑的倒影也更加变化多端,建筑也成为了风的组成部分,与风共舞。我们能深刻感觉到处是缥缈、柔和、轻灵,犹如身临其境,安藤忠雄所设计的六甲山教堂就把风的特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 2.1.2对自然元素中光的运用 建筑与自然元素中的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安藤忠雄对光的运用独辟蹊径。这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首先,区别于其他大师,安藤忠雄不仅设计公共建筑时重视光在塑造内部空间环境的作用,私人住宅建筑设计中同样有所体现,比如六甲山集合住宅、住吉长屋等;其次安藤忠雄在一系列的建筑作品中充分体现和诠释用光的建筑设计理念。安藤忠雄对建筑与光的关系的理解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他最常用也是最突出的设计手法就是利用几何构图和简单的混凝土材料,创造具有动 感节奏的光影变化和大面积的明暗对比,最显著的就是利用明暗对比来反衬场所的意义和光的魅力。 2.1.3对自然要素中水的运用 同人一样,建筑也具有亲水性,由于水的存在和作用即便是静止的建筑也会而具有灵气,水也会会因为有了建筑而显得丰富。建筑与它在水中的倒影产生了对话,建筑的倒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中,水的本质便是倒影,把水与建筑间相互应在一起,水之教堂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建筑与水、自然的相互交融关系。 2.2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真正的建筑是人的建筑,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也是安藤忠雄进行建筑设计时遵循的基本理念之一,体现在他的言论和作品中,他把用户看作不仅仅是一个使用者和占有者,而是参与者或观众。与此同时,他把住宅看成是可以体验和感知的设施,而绝不是功能性的遮挡物。 2.3空间的纯粹化和建筑形体的几何化及简约化的理念 迄今为止,建筑师所追求的目标一般是是开拓和探索空间的运用和几何造型。安藤忠雄深化了现有的空间概念和几何学理论:第一,重视极少主义原则和建筑空间体形的纯化;第二,把人工化自然和几何学结合。当几何形体和简约的材质构成的建筑引入这种自然的时候,就把建筑本身抽象化了,建筑也就随之有了相对复杂的表情。并且,处理建筑形体时,他尽量使自己设计的建筑空间具有易识别性以及单纯的几何性,纯粹性是他进行建筑设计时追求的具体目标。 3安藤忠雄主要作品 作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日本当代有著名建筑师,安藤忠雄设计作品包括了光之教堂、水之教堂、泰特现代美术展览馆、芝加哥的住宅等众多世界著名建筑。这些著名作品在建筑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独特理解。比如他通过对罗马万的长期的研究,将万神庙独特的神圣感和自然因素相结合的特点运用到他以后的很多作品中,给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下通过他的作品之一的六甲山教堂,来分析其独特的建筑手法其文化意义。 安藤忠雄对六甲山教堂的空间处理是为了创造出一种静谧而神圣的空间氛围。在处理手法方面,六甲山教堂并未被设计成一个单纯的立方体体量,虽然其尺度不大,但是毫无装饰且平整的四壁将教堂的单纯性表露的一览无余。但安藤忠雄并未对空间处理仅仅停留在单纯上,而是通过采用一些手法,在单纯空间上引入了一些自然因素,并使其成为空间的视觉中心。六甲山教堂正是依靠单纯空间的一个大玻璃窗引入的室外倾斜的草坪来将空间的个性完美的塑造出来的。 通过对安藤忠雄作品如六甲山教堂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其建筑作品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特性。 4总结 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理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以人为本,才能做到真正的建筑是人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充分运用自然的基本元素,如光、水、电等;空间形体单纯化,少就是多,等等。如果我们在以后的建筑设计中能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的建筑也会迈向国际化的舞台。 浅谈安藤忠雄的建筑设计思想与作品 濮赫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1756)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本人不平凡的经历,虽然他不是建筑科班出身,却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套崭新、独特的 建筑风格,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为活跃的建筑大师之一。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了他独特的设计思想与理念,其建筑实践与理论的特征,就是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建筑形体方面他讲究空间的纯粹化、几何化和简约化,在此思想下产生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建筑,独具特色,也为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关键词]思想理念;几何化;自然元素建筑科学 177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之美

安藤忠雄建筑设计之美 安藤忠雄先生作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从他的建筑作品与设计理念来看,这一称呼是极为贴切且毫不夸张的。他虽然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但却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因此有着“没文化的鬼才”之称。 安藤忠雄先生建筑风格的形成,与他丰富的阅历有关。他曾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同时也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旅游世界各地,周游世界,漂流四方,为的就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已有的他人的设计结合。他第一次产生感觉到建筑空间的存在,是当他置身于罗马万神庙之中。他曾说道:“我所感觉到的是一个真正存在的空间。当建筑以其简洁的几何排列,被从穹顶中央一个直径为9米的洞孔,所射进的光线照亮时,这个建筑的空间才真正地存在。在这种条件下的物体和光线,在大自然里是不会感觉到的,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建筑这个中介体才能获得,真正能打动我的,就是这种建筑的力量。”他认为作为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的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两种对立的空间概念,本身存在着强烈冲突,但他却将两者融合,独树一帜,使得东西方文化进行巧妙的融合,极具才华。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建筑的和谐是现代建筑的最高追求,安藤先生的建筑设计作品也不例外。他相信构成建筑必须需要三个要素,第一就是真材实料,可以进行塑造的材料,比如光之教堂中的清水混凝土,住吉的长屋里的水泥、木材等。第二就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最后一点就是自然的因素。但是他这里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对现实的一种美化形式。他曾说过的“建筑的目的不只是与自然交谈,而是试图改造经由建筑表达出来的自然的意义。”也同时表明了这一点。 光是建筑艺术的灵魂,赋予美以戏剧性,风和雨通过他们对人体的作用给生活增添色彩。建筑是一种媒介,使人们去感受自然的存在。在他的作品中,光永远是一种把空间戏剧化的重要元素。他的成名作教堂三部曲中的光之教堂就是在

安藤忠雄的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的经典建筑分析 蔡文彬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 ) 【摘 要】文章从空间组织与布局、光色设计、形体特征三方面系统介绍了安藤忠雄的建筑代表作品——水御堂,从色彩构成的角度分析水御堂的光色设计是文章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空间组织与布局;光色设计;形体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151(2007)10-0019-02 (一)安藤忠雄简介 1995年获得世界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大奖后,安藤忠雄迈向了事业的巅峰。安藤忠雄出生在日本一个普通家庭,成年后自学建筑,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在世界建筑界得到广泛赞誉。 (二)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及建筑特征 在安藤忠雄看来,现代主义和地域主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要实现两者的结合,就必须对传统建筑进行有效的继承。在日本建筑界,对传统的继承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继承传统建筑的形式,代表人物是丹下健三。另一种是继承传统建筑中所体现的精神,安藤忠雄是这种继承的代表人物。日本传统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和审美倾向。一种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绳文文化传统。另一种是以水田农耕为中心的弥生文化传统。安腾要继承的传统便是弥生文化的精神传统。古代中国的水稻农耕文化是弥生文化的源头。只有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农作物才能顺利生长,水稻农耕文化才能得以延续。弥生文化对应的是崇尚自然和人类自我压缩的自然观,强调人和自然的结合。因此,弥生文化的本质是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对弥生文化的尊崇,决定了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中的核心部分是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安藤忠雄的建筑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几何形为最基本的建筑造型语言 2.清水混凝土作为文化的载体 3.建筑中注重对光线的表现 建筑中的几何形 几何学超越自然,是人类理性的象征。几何引入建筑空间,为建筑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和生气,使建筑获得自制和沉静,建筑之力和自然之力因此和谐共生。对纯粹几何形空间的追求和向往,形成了安腾在设计上的形式出发点。 清水混凝土作为文化的载体 安藤忠雄声称,材料本身无贵贱之分,只要能使一种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真实特征,便是对材料成功的运用。清水混凝土是安腾最欣赏的一种建筑材质。安藤忠雄将由西方国家传入日本的混凝土使用方式“日本化”,就其精确度而言类似于数寄屋中的木头,增强了空间内部的高贵与稠密。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混凝土并不给人以重量和实体感,而是塑造出均质而轻盈的表面,成功地表现日本文化中特定的文脉。 注重对光线的表现 安藤忠雄意识到 “光线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获得意义”,光线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建筑中的不同部分由此而建立相互联系。光在日本传统建筑中有生命力,为人营造出沉静和安宁的心境,具有精神性价值。现代文化中光明和黑暗是不可分割的,过分强调光明的价值就意味着空间的缺失,必须使用黑暗来反衬光明的魅力。安腾的建筑中,光线对空间的介入十分节制,光明和黑暗在动态中追求一种和谐精神上的平衡。 (三)建筑概况和场地分析 真言宗是日本北岭佛教的一个分支,真言宗在兵库县淡路岛上有一座分支寺院“本福寺”。本福寺座西面东,西面背靠一座小山丘,东面临大阪海湾。“水御堂”是本福寺的扩建工程,就坐落于本福寺西面的小山丘上。全部工程由安藤忠雄主持设计,于1991年竣工。 “水御堂”由地上部分入口引导空间和半埋入地下的椭圆形的建筑主体两部分构成。入口引导空间包括:一片直线墙体和一片曲线墙体,以及由这两片墙体所限度的空间。圆形的建筑主体包括:建筑顶部的椭圆形水池,水池底部的水御堂正厅。水御堂与本福寺的朝向基本一致,入口引导空间朝东,入口空间的西面是椭圆形的建筑主体。小山丘上有茂密的植被包围着水御堂。 (四)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布局 沿本福寺的后院小径顺山到达山丘顶部, 可见一片高3m 的直墙,由于墙体的隔断,空间在此处戛然而止。面墙而立,转过身来,便看见整个大阪海湾的壮美景色,空间完全敞开。穿过直墙左侧的长方形孔洞,便进入一个狭隘的空间,这个空间由直墙和对面的另一片等高的弧面墙体限定而成。向右转,在狭隘的空间内沿缓坡而上,随着弧面墙体弧度的增加,狭隘的空间逐渐宽阔,然后再次终止于前方的一片高大树林。到达弧面墙体的端部,左转,一个椭圆形大水池迎面呈现,池中种植着疏密有序的睡莲。道路向前延伸,顺着弧线墙体和圆形水池外壁所限定出的曲线形空间缓步前行,发现水池 【收稿日期】2007-08-03 【作者简介】蔡文彬(1978-),男,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教师。 - 19 -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安藤忠雄设计作品之分析 指导教授:杨裕富研究生:江涵榛 一、前言: 设计作品分析,在不同的设计领域都是常见的,设计作品分析与式样分析或临摹有最大的重叠,或是我们可以说临摹的进一步就是设计作品分析,广义的设计作品分析就是式样分析。 1998年6、7月韩国国立现代美术馆,推出「安藤忠雄建筑展-创造的过程」,其中一个主题为「痕迹的过程」,把安藤的手稿及创作的方法来源作一次有系统的整理,安藤不担心别人知道他的作品的出处,反而希望藉由空间的临摹来证明他建筑的本质是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他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求学生要常作案例分析(case study)来体验建筑,如果没办法现场体验空间,他觉得其折衷方式就是透过做剖面模型来体会虚实感,但他仍建议亲身的体验空间是绝对必要的。 二、安藤忠雄简介 图: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返国後於1969年自行创办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审委员。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体验而来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京都庙宇龙安寺的枯山水,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义,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看似简单又有变化,让他深受感动;当他旅行至广岛参观丹下健三於1995年所设计的和平纪念公园时,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质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动。由於丹下健三的作品风格师承柯比意,他在自学建筑期间,买了一整套柯比意的作品全集来临摹,开始了「向大师学习」建筑的过程。

安藤忠雄光影

安藤忠雄建筑中对光线的运用特点之解析(有图有真相)来源:凌强的日志 安藤忠雄是光线运用的大师,在清水混凝土的盒子中,安藤能够自由的运用自然的光线造成非常丰富的光影效果,并且能够表达一种具有文化特色甚至是带有一些精神力量特质的场所和光线环境。这种极富东方特色的光线处理和看似简单实则极具冲击力的光线处理手法受到了许多初入建筑学的孩子们的喜爱,我个人也非常的欣赏这种把光线和精神的力量紧密的联系起来的处理方法,所以借此次美术馆设计中对光线研究的专题对安藤建筑中的光线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安藤忠雄已建成建筑中对于光线和建筑实体阴影及建筑中的暗环境的关系的观点和相关的设计手法,并不涉及到安藤建筑中对体块的组织和对于水,风等其他自然元素的运用。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资料搜集分析和实体模型模拟。 要理解安藤对于光线运用的手法的来源,首先要清楚安藤对于光和影的独到理解,这一点,在他本人的文章《光》中我们可以窥豹一斑。下面引用几段文字进行分析。 1建筑空间中一束独立的光线停留在物体的表面,在背景中拖下阴影,随着时间的变换和季节的更替,光的强度发生着变化,物体的形象也随着改变。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安藤对于光和影的理解是与建筑实体分不开的,他认为,建筑实体是光和影之间变换和发生关系的媒介,另外,光线并不是匀质化的,而是应该有着自己的变化和对物体的不同塑造效果,简言之就是场所中随时间变化着的光——物体(建筑实体)——影三者之间的关系。 另外有两段话可以验证这样的分析: ~~~~~光没有变得物质化,其本身也不是既定的形式,除非光被孤立出来或被被物体吸收,光在物体的相互关系中获得意义~~~在光明和黑暗的边界线上,个体变得清晰并获得了形式~~~~ 在到处布满着匀质光线的今天,我仍然追求光明与黑暗之间相互渗透的关系,在黑暗中光闪现出宝石一般的魅力,人们似乎可以把它握在手中,光挖空黑暗并穿透我们的躯体,将生命带入“场所”。 2~~当光穿过木框之中的纸分隔时,在室内静静的漫散开,与黑暗混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单色退晕的空间。 这段话明显说明安藤的建筑中受到日本传统建筑中对于光线的独到运用的启发,另外他还说“~~~~在我的观念中,日本现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缺失是对黑暗所具有的深度和丰富性的理解。”这让我们反思,中国古代建筑空间的光线的独特处理的手法在哪里呢?又该如何总结和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呢? 3~~~~强烈的光束穿透黑暗黑暗中的沉寂,唤起崇高的感觉~~~~而穿透建筑内部的光线创造了一种坚实塑造空间,经过严格构造的洞口精确地抓住了光的运动,就像创作雕塑,空间被穿越黑暗的光束雕刻着,在其表面连续运动而产生变化。~~

全球著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全球着名十大建筑设计师及作品介绍 一:创新建筑师代表:?SantiagoCalatrava(卡拉特拉瓦) ?SantiagoCalatrava是世界上最着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Calatrava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

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作品-巴伦西亚科学城 里斯本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二“非人类的建筑语言”:开创神话园林与宇宙观念建筑的鬼才戴帆 作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设计师,戴帆(DAIFAN)以突如其来巨变般全新图景的建筑设计冲击着当代社会的定性观念和价值,其作品内容思想繁复,精确的表现、精心设计的逻辑结构、丰富的创造力及想像力将空间和感觉在建筑语法、建筑形式的各种可能性上作了多样化的呈现,。 戴帆的建筑设计倾向于冒险性,他所追求是一切多元的创造力与解放,以及与对此力量的无限肯定性。这种时间、空间的跳跃颠覆了主流建筑。他的设计和艺术从来不是被标准的知识形式把握的东西,它在概念和表现上的高度实验性和颠覆性造成观众读解的吃力。而是抓住概念的创造性在思想的制高点上飞掠、穿行,看到全新的图景,朝着不断前进的曲线飞向未来,未来是力量实践的场域。 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Manifesto)首先作为一种复杂的谜一样的建筑设计与理论、一种能量巨大的建筑语言非常震撼,这种震撼既是建筑语言上的,也是观念方面的。就观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类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与人、与世界、与社会、与政治的关系,他的“宇宙宣言”动摇了既定的有关建筑的成见,或者说,他从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之经典建筑分析 ——水之教堂 Church on the Water

目录 安藤忠雄简介 个人经历 建筑风格 影响 作品介绍 清水混凝土介绍 水之教堂分析 简介 地形分析与北海道选址 空间构成分析 功能分析 数据分析 交通流线分析 采光分析 水之教堂与基督教文化 模型制作过程 总结

一、安藤忠雄简介 个人经历 日本著名建 筑师,从未受 过正规科班 教育,开创了 一套独特、崭 新的建筑风 格,是当今最 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于1995年获得普列茨克奖。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 安藤忠雄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 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 建筑风格 可靠的材料。即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纯粹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 自然。安藤所谓的自然,并非泛指植栽化的概念,而是指被人工化的自然、或者说是建筑化的自然。他认为植栽只不过是对现实的一种美化方式,他追

求的自然是由素材与以几何为基础的建筑体同时被导入所共同呈现的。 影响 安藤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混凝土, 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丰富的设计效果。 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 的启迪。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 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 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 安藤忠雄还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和 东京大学教授,其作品和理念已经广泛进入世界各个著名大学建 筑系,成为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 安藤忠雄在当代引起广泛的赞赏不是偶然的。他的作品简约平正, 冷凝深远,含有诗意哲理,在现代建筑的物质手段中传达出日本古 典美学的情趣与底蕴。 作品介绍

安藤忠雄——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师之安藤忠雄 “建筑必须创造这样一种场所,其精神的活力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日本大阪人,日本建筑师。 安藤忠雄简历: 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开始练习职业拳击, 1959~1961年,考察日本传统建筑, 1962~1969年,游学于美国、欧洲和非洲, 1969年,创办“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住吉の长屋)”获得很高的评价,大规模的公共建筑到小型的个人住宅作品,多次得到日本建筑学会奖的肯定。此后安藤确立了自己以清水混凝土和几何形状为主的个人风格,也得到世界的良好评价。 1980年代在关西周边(特别是神戸?北野町、大阪心斎桥一带)设计了许多商业设施、寺庙、教会等。1987年- 担任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 1988年- 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0年代之后公共建筑、美术馆,以及海外的建筑设计案开始增加。

1989年- 担任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5年,获得普利策建筑奖, 1997年,执教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系。并担任东京大学工学部教授 1997年- 2003年- 从东京大学退休,转任名誉教授 2005年- 获得东京大学的终身特别荣誉教授 【传奇经历】 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 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 研究班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和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和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成绩:23战13胜3败7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安藤忠雄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那个时候,他的摄影作品被使用在建筑师路易·康的作品集中。安藤忠雄是双胞胎中的的哥哥。双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在东京开设北山创造研究所,经营企业经营顾问、商品设计。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筑师北山孝二郎(因为与美国建筑师彼得;爱森曼的合作而知名)。最初的建筑作品—Rose Garden(ローズガーデン、玫瑰花园;位在神户市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孝雄所属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合作。 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东工业高校毕业后,前往世界各地旅行,并自学建筑。1969年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其后获得日本建筑学会赏。1980年代参与关西周边地区(神戸北野、大阪心斋桥)的商业建筑设计,1990年代以后,参与公共建筑、美术馆建筑等大型计划。 之后接连发表了以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引起风潮和讨论,名声也开始快速累积,从博物馆、娱乐设施、宗教设施、办公室等,作品的领域宽广,通常都是大型规模的建筑。但也有人认为失去了安藤早期的小型建筑特有的魅力。

论安藤忠雄及其作品和影响

论安藤忠雄及其建筑作品和影响 摘要:“建筑必须创造这样一种场所,其精神的活力可以将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对建筑大师康及其作品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安藤的作品与康的作品有着一脉相承的本质,分析了住吉长屋、光之教堂、水御堂、水之教堂等安藤忠雄的作品,以提高人们对安藤忠雄建筑作品的认识,从而提高建筑师的设计水平。 关键词:建筑作品,建筑师,场所,精神性 1995年,安藤忠雄在卢浮宫前接受了象征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成为有史以来获此殊荣的第三位日本建筑师。但与其前两位同胞丹下建三和黑川纪章不同,安藤忠雄不是正统建筑教育背景出身,完全属于自学成才。他的“自我提问并寻求解答”的追寻建筑梦想的方式,格外引人注目和发人深思。以至于大奖组委会的评述中也这样说:“安藤忠雄属于那种罕见的,能以一种仅依靠个体方式将艺术和理性感悟结合起来的建筑师。他以这种方式创作的建筑,无论规模大小,都既有适用性,又富于情感。安藤具有很高的洞察力,他摒弃了那些也许是正确的学派,运动或风格。从而用与特定生活方式相关联的形态与构成创作出他自己的建筑。” 谈到安藤不得不提到另一位建筑大师——康。毫无疑问,安藤的作品与康的作品有着一脉相承的本质,康的作品一向被认为是初学者最难理解的大师作品。在康的时代,康并不列位于当时的四位大师之列。尽管赖特、柯布西耶等四位建筑大师对现今的建筑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康显然超脱这四位也高于这四位。只有康把人作为研究对象,只有康是基于这样的一个理念:场——人类精神源动力的表现。这是康在苏黎士的一段讲话:“我不曾说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希望有如等质地,有如等力量,一种无可量度的力量,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滋生于无可量度。这里所有的一切有可以量度的可能。有没有一处它们会合的门槛?是否可能有一个薄得可以的门槛,以致可称之为在这些力量,这些现象照耀下的门槛?你所做的一切都已经太厚。我甚至认为一种思想也太厚了。有人会说,由光阴到静谧,由静谧到光明,一准有某种二者浑然一体的门槛。弄清楚了,感觉到了这点,也就有了灵感。很清楚,康一直追求一种力量,一种人文的力量,一种人类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所体现的唯一手段,称之为“场”。无论从光明到静谧,还是从静谧到光明,二者浑然一体的就是场。康在作品中也是这样体现的。埃克斯特学院图书馆的洛克菲勒厅,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试验楼那无限延伸的花园都揭示了这一本质:场的精神力量。现实中人们无法莅临康的作品,但已清楚地感觉到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安藤建筑内部空间的非整体性----它们是一组有个性的空间

朴实还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和作品分析

朴实还就是奢华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与作品分析 关键词:清水混泥土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教堂三部曲 摘要:安藤认为真正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就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安藤的建筑一直就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她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就是对于具有空调与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她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1、安藤的建筑历程 2、安藤的建筑理念(例子) 2、1、建筑三要素 2、2、住吉的长屋 3、安藤对世界建筑的影响 4、结语 5、参考文献 安藤忠雄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任货车司机及职业拳手,其后在没有经过正统训练下成为专业的建筑师。正因为此,安藤素有“没文化的日本鬼才”之称。安藤忠雄就是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也顺便观察各地独特的建筑。安藤忠雄并未受过正规的建筑教育,仅在建筑公司工作过一小段时间。在高中毕业后,参加了Semi Mode研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就是一种由大学教授创立的研究班,属于大学教育的一种),Semi Mode研究班就是由已故的长泽节所创立,被称作就是“传说中的美术学校”,毕业生包括饭野与好、金子功、寺门孝之、山本耀司等人,毕业生大多都就是目前都在业界第一线活跃的创意工作者。之后独自利用各种管道学习了室内设计与制图等技巧。在成为建筑师之前,曾经担任过以关西为中心,许多茶馆或咖啡厅的室内设计。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就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就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不就是参天大楼奢华建筑就就是最好的建筑,安藤忠雄用她的建筑告诉我们,朴实的房子也可以给人心灵上的激荡。安藤飘游四方旅游世界各地,目的就是为了将其所见所闻与她个人的形式结合,安藤认为万神庙的静态几何布局形式的垂直发展的空间,与日本建筑具有明显的水平方向性的空间概念形成对比;万神庙就是西方建筑空间的典型代表,两者存在着强烈的冲突。安藤就就是要将这两种对立的空间观念融与起来,使其独树一帜。安藤的建筑一直就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她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就是对于具有空调与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她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对安藤来说,建筑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就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她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她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最新设计作品合辑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最新设计作品合辑 做过木工 当过货车司机17岁进入拳坛成了职业拳击手在迷惘的年纪因为一本柯布西耶的作品集爱上了建筑因为作品集里的一 句话:「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拿着打拳打来的奖金游遍世界看建筑1969年,28岁创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作为一个非科班的野生建筑师他半路杀进菁英主义的日本 建筑界全靠自学成才开创自己的风格流派获得建筑界的诺 贝尔——普里兹克奖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一个传奇被称为“清水混凝土诗人”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从本月26号开始 诸多关于安藤忠雄癌症晚期的消息刷爆了笔者的朋友圈 在这些报道中作者声称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已经是“癌症晚期” 安藤忠雄是笔者进入建筑领域的领路人而安藤大师的战斗 精神更是鼓励了诸多建筑业的同行者我二十岁出头四处旅 行时,就在想,这个国家真的可以这样吗?对社会或权力的问题也思考了很多。这些现在都成为我做建筑设计的动力,即使有一时的不顺利,在愤怒还没有消失之前,就想“再努力一把也许就……”这也许就是我摆脱不顺利的方法吧。——《安藤忠雄论建筑》

首先从这些文章引用的消息源开始所有言之凿凿的话都来自一篇NHK的报道这篇报道里提到安藤因为癌症被切除了胆囊和十二指肠之后又被切除了胰腺和脾脏但是这篇文章同时也提到安藤的最后一次手术是在“去年夏天”而NHK的这篇报道的时间是2015年6月也就是说安藤的上一次癌症手术是在两年前 NHK2015年的报道却被中国的自媒体们在2016年用来给安藤判了死刑更何况通读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找到“晚期”或者相应的词! 谣言止于智者!下面看看大师最新的一些设计作品!1.杭州中国最美的社区图书馆春天第一批樱花,在硬朗洁净的建筑前开得肆无忌惮,那是清晨6点钟,偶尔的鸟叫声里,第一束阳光慢慢地在玻璃上闪烁,在花瓣上闪烁,在水面的倒影上闪烁;而7.4公里之外,良渚4千多年前的灰墙,被同样的一束阳光轻飘飘地掠过。 如果我说,这不是一张效果图,而是真真实实存在的,你信吗?其实,在安藤之前,这里曾经也有一座图书馆的。这是原来的图书馆“不要破坏自然,建筑应该与自然共生。”安腾先生若有所思地说。安腾先生做的设计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水泥,有着强烈的几何感、空间感…… 如果从上空俯瞰,一万多平米的多边形建筑,就融在森林之中。而大屋顶和整个庭院上是安藤先生微妙的几何切割,艺

安藤忠雄的建筑思想与设计手法的源流

安藤忠雄的建筑思想与设计手法的源流浅析 摘要:安藤忠雄以他独树一帜的建筑思想和设计手法受到世人的瞩目和推崇。本文从安藤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住吉的长屋出发,通过安藤对材料和自然因素的运用以及建筑与环境融合的处理方法 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其建筑思想和设计手法。最后引出对安藤建筑思想与设计手法源流的思考。 关键词:安藤忠雄;住吉的长屋;光;混凝土;源流。abstract: tadao ando with his unique architectural thinking and design methods by the world’s attention and praise highly. this article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adao ando in long house, by ando on the material and the use of natural factors and fusion processing method of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 analysis,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design methods. finally leads to the tadao ando architectural thinking and design methods origin of thoughts. key words: tadao ando; in the long house; light; concrete; origin 中图分类号: tu52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一名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1.住吉的长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