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压滤波补偿装置设计方案

低压滤波补偿装置设计方案

低压滤波补偿装置设计方案
低压滤波补偿装置设计方案

低压滤波补偿装置方案设计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前言

低压谐波滤除装置是专用于低压电网3次、5次、7次、11次、13次及以上的谐波无源滤波装置。适用于中频冶炼、变频、轧钢、整流设备等的环境。该装置采用了电感和电容器组成串联谐振吸收回路,有效的将负载产生的谐波加以吸收,从而避免将谐波电流返送到电力变压器,大大降低电网的谐波量,同时有利于用户电力变压器的运行,降低功耗,提高设备和其它电器组件的可靠性。此外该设备还提供一定容量的无功功率补偿,提高用户负载的运行效率。该装置分综合控制柜和电抗柜,视用户要求不同,配置的滤除谐波次数也不同。通常一套ZRTBBL系统可滤除4种谐波。系统的操作可分自动运行和手动操作。

1.2谐波的基本定义及基础知识

1.2.1领域内关键词语的基本概念

★ 谐波:(harmonic)对周期性交流信号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得到频率为基波频率大于1的整数倍的分量。我国供电系统频率为50Hz,所以5次谐波的频率为250 Hz。7次谐波的频率为350 Hz。11次谐波的频率为550 Hz,13次谐波的频率为650 Hz。

★ 公共连接点:(PCC)用户接入电网的连接处。

★ 总谐波畸变率:(THD)周期性交流量的谐波含量的方均根值与基波分量的方均根值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以THDU表示,电流总谐波畸变率以THDI表示。

★ 谐波源(harmonic source):向公用电网注入谐波电流或在公用电网中产生谐波电压的电气设备。

★ 感性无功:电动机,变压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这种功率叫感性无功功率。

★ 容性无功电容器在交流电网中接通时在一个周期内,上半周期的充电功率和下半周期的放电功率相等,不消耗能量,这种充放电功率叫容性无功功率。

★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称为功率数。

★ 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实行两部分电价制度的用电企业,供电部门根据用户平均功率因数而加收或减免的电费,称为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1.2.2谐波的产生和危害

● 谐波的产生

谐波主要是由于大容量整流或换流设备以及其它非线性负荷,导致电流波形畸变造成的。我们对这些畸的变交流量进行傅立叶级数分解,即可得到50Hz的基波分量和频率为基波分量整数倍的谐波分量。

● 谐波的危害

★ 影响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线路与电力变压器,一般采用电磁继电器,感应式继电器或新式微机保护进行检测保护,在系统中这些属于敏感元件,继电器受到高次谐波的影响容易产生误动作,微机保护由于采用了整流采样电路,也及易受到谐波的影响导致误动或拒动,这样谐波严重威胁供电系统的稳定与安全运行。

★ 影响电网的质量:高次谐波能使电网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发生畸变,另外相同频率的谐波电压与谐波电流要产生同次谐波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降低电网电压,增加电路损耗,浪费电网容量。

★ 影响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设备:供电系统变电站均有无功补偿设备,当谐波注入电网时容易造成高压电容过电流和过负荷,使电容异常发热:另外谐波的存在还会加快电容器绝缘介质的老化,缩短电容的使用寿命。

★ 影响电力变压器的使用:谐波的存在会使电力变压器的铜损和铁损增加,直接影响变压器的使用效率;还会造成变压器噪声增加,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 影响用电设备:谐波的存在会造成异步电机电动机效率下降,噪声增大;使低压开关设备产生误动作;对工业企业自动化的正常通讯造成干扰,影响电力电子计量设备的准确性。

1.2.3治理谐波及补偿无功功率的重要性

采用专门的滤波装置能够有效的滤除高次谐波,同时向电网提供容性无功功率,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滤除高次谐波能够定化用电环境,降低视在功率,减少谐波电流在用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中的发热,直接节省有功功率;消除由于谐波产生的震动,延长电器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消除对敏感元件的影响。

★ 由于滤波回路是由电抗器和电容器串联形成的,所以在滤波的过程中能向电网注入容性无功,提高了功率因数,这样就能避免供电部门高额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由于无功电流的抵消,也相当于提高了配电设备的容量,减少了线损。无功功率补偿还能提升末端的电网电压,对优化用电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设计滤波器时,首先应满足各种负载水平下对谐波限制的技术要求,然后在次前提下,使滤波器在经济上最为合理。除以上经济分析外,设计滤波器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单调滤波器的谐振频率会因电容,电感参数的偏差或变化而改变,电网频率会有一定的波动,这将导致滤波器失谐。设计时应保证在正常是谐的情况下滤波装置仍能满足各项要求。

2)电网阻抗变化对滤波装置尤其是其中的单调谐滤波器的滤波效果有较大影响,而更为严重的是,电网阻抗与滤波装置有发生并联谐振的可能,设计时应充分予以考虑。

1.3项目业主有关情况

根据用户提供的供电系统资料可知,该配电系统整流控制设备生产线上现有供电变压器1台,容量为1250KVA,电压变比为10/0.4,带11台单相380V整流变压器设备。由于整流变输出控制设备采用的是晶闸管整流技术,在工作时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一定的谐波发生量,根据用户提供的参数及我公司对其它同类型项目的谐波测试数据分析可知,整流变工作时,在用户配电系统中,5次谐波电流含量可达到17%以上,7次谐波电流也可达12%以上,谐波电流及谐波电压畸变率将会远远超出国标《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4549-93的国家标准限值。高次谐波电流注入上端10KV电网,将导致电力系统中高次谐波含量迅速增长,引起供电电压波形畸变,增加了线损和用电设备的损耗,造成了多余的能耗,同时影响电网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降低了电能质量,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了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设备运行时随着负荷的变化功率因数变压也较大,低负荷时只有0.8~0.85左右,这将产生多余的无功损耗,给用户造成较大无功罚款,使用户蒙受了较大的电费损失。

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供电系统可靠供电和节约电能,需要对该设备采取抑制谐波电流的技术措施,同时考虑补偿基波无功功率。根据我国有关电网电压质量的标准规定,以及目前国内外在谐波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滤波兼动态补偿技术方案,针对该整流产生的特征谐波分别设置滤波回路,吸收谐波电流,同时也起到补偿基波无功功率、节约电能的作用。乐清市中容电力补偿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谐波治理设备具有动态跟随负荷的变化的特性,能有效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功率因数和节约电能,同时提高整个用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设备维护费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给用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1.4整流负载产生的谐波对电网及设备的影响

电源根据整流脉数可以分为6脉整流,12脉甚至24脉,根据工作时的功率因数可以分为恒功率机与普通机。整流的相数越高,产生的谐波量就越低,对电网的影响就越小,危害大大降低。

电源由于采用的电气传动为晶闸管整流技术,所以在工作时除了功率因数较低外,同时也产生高次谐波,若中频电源变压器单个绕组侧采用的是六脉动整流技术,则产生的谐波主要以5,7,11,13次为主。

高次谐波对电网主要影响:引起电气设备发热,振动,增加损耗,缩短寿命,干扰通讯,使可控硅误触发,部分继电保护误动作,电气绝缘老化损坏等。

以下作出单边(一个绕组)六脉整流方式工作时的硬件仿真原理图及电压电流波形:

电源接入系统后的硬件工作仿真图

图二、电源工作时的高压侧及低压侧的电压电流波形

第二章方案设计

2.1 设计依据

2.1.1 业主提供的现场技术数据

l 供电系统一次图

l 变压器参数

1250/10 10/0.4KV D,yn11 取Ud=4.5%1台

国标GB1027 《电压互感器》

国标GB/T5356 《电压互感器试验导则》

国标GB1028 《电流互感器》

国标GB16847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

国标JB/T5356 《电流互感器试验导则》

国标 GB11032-1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 15291-94 《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

2.3.2电容器

电工术语电力电容器GB/T 2900.16-1996

低压并联电容器GB/T 3983.1-1989

2.3.3电抗器

电抗器GB10229-88

电抗器IEC 289-88

2.3.4控制器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定货技术条件DL/T597-1996

2.3.5施工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成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5013.1-19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7251.1-1997

低压电器电控设备GB4720-1984

2.4 方案设计、仿真分析及设备选型

2.4.1滤波方案设计、仿真分析及设备选型(单个绕组侧)

2.4.1.1基波补偿容量及安装容量的确定

根据用户提供数据显示目前中频机以及部分生产装置功率因数,以如下公式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总功率P取1000KW,PF=0.8)。

Q=P(-)

计及滤波电抗的滞后无功作用,取补偿后的COS =0.96 得到需补偿460kVar。

根据用户提供的现场技术数据、技术要求,以及我公司谐波数据分析,结合我公司以往对其它同类型项目的设计经验,通过计算、修正及仿真,本方案设计在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侧加装一套滤波补偿装置,设计单套滤波装置基波补偿容量为460kvar(能满足用户月平均功率因数在0.95以上),装置共分为5,7,11次3条滤波支路。由于考滤到滤波装置投入后吸收大量谐波电流注入各滤波支路,因此滤波装置在满足基本补偿容量的同时,必须得加大安装容量,本方案设计系统总安装容量为775kvar。

滤波装置的一次接线图如下图所示:

2.4.1.2仿真分析及校验

采用滤波补偿方案,由于系统中的实际谐波发生量非常大,在相同基波的补偿容量下,采用5,7,11组合有利于对系统的实时无功补偿及最大限度吸收5,7,11次谐波电流,同时避免对其它次谐波产生放大。仿真给出系统谐波阻抗图,对于3次谐波稍微有大约1.3倍的放大,由于系统中3次谐波分量本身就比较小,故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l 环境温度:-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安装环境:室内,等级要求同配电间

l 补偿系统接入变压器的二次侧的进线开关下端

l 补偿系统能动态跟踪补偿负载无功功率的变化

l 谐波电流平均吸收率达到50~80%以上,相应次的谐波电压均满足国标

GB/T14549-93要求

l 补偿的平均功率因数≥0.95

l 补偿过程中电网电压波动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l 系统具有以下安全运行措施:

系统:过电压保护、失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电流速断保护、低电压保护、接地保护、氧化锌避雷器抑制过电流保护、放电电阻放电保护;

电容器:过压、过流、过热保护及缺相保护;

电感(电抗):过流、过热保护。

l 补偿装置系统总功率损耗:P损小于2%Q总(Q总为补偿总量)

l 系统不产生无线电(射频)电磁干扰。

l 运行方式:全自动,连续工作。

l 显示参数:PF,U,I,S,Q,P,工作状态指示。

l 装置内设温度自动排风装置,实实监测柜内温度自动开启风机;

3.2 关键元器件性能

3.2.1 滤波电容器

滤波电容器采用材料为滤波专用电容膜,其性能为:

(1)线电流密度为0.12A/米或相当于0.4KVar容量(0.82KV)允许最大电流为2Ar.m.s,可承受冲击短路电流能力为60A,使用环境温度为-25℃~+55℃,温度系数为0.015%,以环境温度20℃为基准,温度从-20℃~+55℃,其电容量变化不超过±0.006;

(2)电容损耗小于0.001(tgδ);

(3)电容量年衰退率不大于0.02%;

(4)具有过电压保护性能:当过电压产生时,电容器不击穿,并自动将瞬间过电压的能量释放;

(5)具有过流保护性能:当电流超出允许值时,内部压力保险将切断电源;

(6)过热保护:同过流保护;

3.2.2滤波电抗(电感器)

滤波电抗器采用三相铁芯式电抗, 有良好的线性度,采用取向硅晶片及合理的气隙,电感器采用多层绕制而成,以保证每根电感量之间的偏差不大于1%,工作时确保最高温升不超过60 °K,电感器内置温度保护开关,在工作异常时(温度达到105°C)由主控器控制,予以切断电感器电路。

3.2.3 电容器专用投切开关

高性能真空开关作为开关器件,快速通断滤波回路,因此应合理选择响应快速无拉弧的平均通态电流及反向阻断电压,我司采用静态模拟高性能开关电路的工作状态(如图为单元结构),图中为投切开关内部结构及构造。

图6 单元结构图

3.2.4控制器及保护模块

选用ZRKWN型自适应滤波测控仪

(1)响应时间≤20ms,驱动电平0-12V或无源继电器模块;

(2)驱动能力200mA314;

(3)自适应功能,一步到位功能;

(4)自动判则电容组状态,当电容组出现故障,自动开除出局;

(5)具有缺相保护、过电压、欠电压保护,谐波超标保护;

(6)抗谐波能力强,能在大谐波、大冲击性负荷环境下可靠运行。

3.2.5 大功率投切开关

采用高性能真空开关,该真空灭弧室的触点属电流扩散型,即需要较高的瞬时响应速度,以真空开关灭弧室电流均匀一致,本公司与外协共同研制的以快速控制仪能保证投切开光投切时电流的一致性,因此能保证开关的长寿命使用.

该开关具有拍合式,单断点结构,真空灭弧室的外壳为陶瓷材料,波纹管采用不锈钢挤压成型,所有元件组装于产品内部,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寿命。

节能环保-无声运行

采用直流双线圈,双绕组结构,运行时无燥声,线圈损耗较低,节能效果明显;

真空灭弧室采用新型高分断能力触头材料,耐磨损,寿命高,电弧不外露,没有镉蒸汽对人体及环境的污染。

3.2.6 柜体

GGD柜型板材采用2mm厚冷轧薄板组装而成,立柱用8FM型材。柜顶加装吊环和防尘盖板,吊环可承重1.5吨。柜体前、后门下部冲有散热孔,两侧装有护板。柜内设有铜制接地端子。尺寸公差满足国标GB1804-m级。

第四章滤波效果分析

4.1 滤波效果分析

滤波装置投入后,注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电压及谐波电流均能满足国际《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的标准限值。(详见以上各变压器仿真和校验分析)

4.2 节电效果分析

(1)线路补偿后的节电

设单台1250KVA变压器按平均功率1000KW计算,每天正常工作10小时,一年工作250天,最大负荷全年耗电时间为2500小时(τ),假设每度电费为0.58元,线路电能损耗与传输电能比为0.03,以δ表示.则,线路补偿后的全年节电量:

△WL=SL*co sφ1*δ*τ*{1-[cosφ1/cosφ2]2}

=100030.830.03325003[1-(0.8/0.95)2]

≈17451(kw2h)

注:SL为主变负荷,cosφ1: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2:补偿后功率因数。

(2)补偿后变压器全年节电量:

△WT=△Pd*(S1/S2)2*τ*[1-(cosφ1/cosφ2)2]

=12.83123250030.29

≈9280(kw2h)

式中Pd为变压器短路损耗,约为12.8KW

(3)补偿投入后的全年总的节电效果:

△W=△WL+△WT=17451+9280=26731(kw2h)= 26731x0.58元≈1.55万元

式中:电费按0.58元/度,最大负荷1年工作时间按2500小时计算

(4)力率电费的节约:

根据用户地区的电费计价方式,用户全年应交纳的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约为:(以当地供电局功率因数考核点为0.9计算,补偿前用户系统的功率因数为0.8,则功率因数罚款力率为

+5%。)

力率罚款电费=有功电费*力率=有功功率*全年工作小时*电费单价*力率

=1000*2500*0.58*5%≈7.25万元

因无功补偿装置投入后,系统功率因数达到了功率因数考核点0.95以上,故不会再产生功率因数罚款电费,反而还会有部分电费奖励。(COSφ≥0.95,奖励力率0.75%)

力率奖励电费=有功电费*力率=有功功率*全年工作小时*电费单价*力率

=1000*2500*0.58*0.75%≈1.08万元

(5)合计全年节约电费:1.55+7.25+1.08≈9.885万元

以上计算未将谐波对系统的影响计算在内。谐波电流会导致变压器的铁损和铜损增加,及引起导线、电机等附加损耗的增加。在变压器二次侧接入滤波将明显降低电能损失。由于该计算复杂,不作定量分析。

第五章施工及验收基本要求

5.1 施工要求

5.1.1 用户方应保证滤波补偿装置的正常安装现场环境(电源、叉车、运输通道、具有等同配电间要求的防潮、防尘等的室内安装场地等)并提供现场安装材料(包括柜外电缆、取样互感器、户外断路器)和相关安装协助人员。

5.1.2 本项目无功补偿兼滤波装置设备因为是独立安装,因此本项目施工可以在不影响业主日常生产计划前提下完成,但为了避免中频机产生的谐波电流在厂区内其它母线上环流,因此建议滤波装置安装在离中频机线路最近的母线上,就地吸收谐波。

5.2 验收要求

滤波装置投入运行后,需要对其效果进行考核,厂家可以免费提供滤波装置投入前后的电能质量测试分析报告,具体考核可以按照双方签定的技术协议以及合同进行。

第六章设计、生产和售后服务

服务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设计、设计联络与设计审查;外购件质量监督和采购;生产;质量保证;供货进度管理;试验、检查、安装、调试与验收;运输方案;现场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

6.1 运行的质量体系:

ISO9001:1000质量保证体系

6.2 项目管理及分工

项目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在工程全过程的各项工作,如工程进度、设计制造、图纸文件、设备催交、现场安装、调试等

技术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设计、设计联络和设计审查

采购负责人:负责外购件的采购和进厂检验

生产负责人:负责相关生产

质量检验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试验及出厂调试

现场安装及售后服务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现场安装、调试和售后服务

培训负责人:指定专人,负责相关技术培训

运输负责人:负责运输事宜

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产品介绍—安科瑞 胡烨

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产品简介 安科瑞胡烨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江阴214405 摘要:本文从产品功能和适用场所方面介绍了安科瑞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产品,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市场需求前景并分析了其产品应用优势。 关键词:安科瑞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基本原理,市场需求,优势 1、引言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中出现了大量非线性负载和不平衡负荷(如LED灯、UPS、变频器等)以及新的发电方式与储能方式的推广使用(其中有大量的整流与逆变器)。这些设备的使用导致了电能质量问题的产生,并时刻影响着日常生产工作。因此有许多场合在无功补偿的同时,必须进行谐波治理。如使用静止无功发生器+有源滤波器两种设备来治理,不仅投入成本高,占地面积也较大,而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正是将此两种产品功能有机结合在同一个产品中形成的,此时用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来进行治理的优势就十分明显。 2、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原理介绍 混合动态滤波补偿装置的特点在于可将静止无功发生器与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功能有机组合在同一个模块中,使用一个控制器控制无功+谐波两种输出。 它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系统应用于电力系统,通过对装置输出电流相位的控制,从感性到容性整个范围进行连续的无功调节,快速补偿系统对无功功率的需求;同时采集并计算出线路中的谐波电流分量,通过调节三相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与电网中谐波幅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补偿电流从而达到谐波治理的目的。其应用可克服LC补偿器等传统的无功补偿器响应速度慢、补偿效果不能精确控制、容易与电网发生并联谐振和投切震荡等缺点;还可避免传统电容柜对有源滤波器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它在一个单柜内可同时实现有源滤波及SVG型无功补偿,并将两种功能结合在一个模块中智能调节输出比例,最大限度利用了各自的优点,大幅提高了应用效率。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Q/……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0.4kV低压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规范 2006-9-17发布 2006-9-17实施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使用条件 (1) 3.1 环境条件 (1) 3.2 运行条件 (1) 3.3 系统条件 (1) 4 技术要求 (1) 5 装置功能 (2) 6 试验 (2) 7 技术服务 (2) 8在卖方工厂的检验、监造 (3) 9包装、运输和贮存 (3)

前言 为规范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配电网设备、材料的技术要求,保证入网产品的先进、可靠、安全,依据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规程、标准等,结合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设备运行经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生产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树东、陈学宇、马卫平、陈文义、谷明远、岳建国、杨万成、郑金鹏、任有学、宋庆秋、徐晓丰、孙静

0.4kV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0.4kV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使用条件、主要技术参数和要求、试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0.4kV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招标通用订货,是相关设备通用订货合同的技术条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15576-1995 低压无功功率静态补偿装置总技术条件 DL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JB7113-1993 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3使用条件 3.1环境条件 3.1.1海拔高度:≤1000m 3.1.2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40℃ 最低温度:-40℃ 最大日温差: 25K 3.1.3最大风速: 35m/s 3.1.4最大覆冰厚度:10mm 3.1.5月相对湿度平均值:≤90% ;日相对湿度平均值:≤95% 3.1.6日照强度:≤1.1kW/m2 3.1.7抗震能力:8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两种加速度同时作用。分析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小于1.67)。 3.1.8污秽等级:级 a)Ⅲ级 b)Ⅳ级 3.2运行条件 安装方式:户内/户外 3.3系统条件 3.3.1系统额定电压:0.4kV 3.3.2系统额定频率:50Hz 4主要技术参数和要求 4.1名称:配电监测与动态无功补偿箱 4.2外形尺寸:600(宽)×400(深)×600(高) 4.2.1地角尺寸:按深度方向打长孔320-340mm,ф14孔。 4.2.2柜体颜色:灰白色 4.3主要订货参数: 4.3.1输入电压:0.4kV(安装点电压) 4.3.2负荷特性:较重

无功补偿及低压补偿装置原理简介

无功补偿及低压补偿装置原理简介 一、一次电路 一次电路的构成如下图所示,包括隔离开关QS、10组熔断器FUI~FUIO、接触器KM1~KMIO、热继电器FRl~F'R10、补偿电容器CI~CIO.另外还有电流互感器TAa、TAh和TAc.避雷器BLI、BL2和BL3。其中熔断器和热继电器用于对电容器进行短路及过电流保护;接触器是对电容器进行手动或自动投入、切除的开关器件;电流互感器获取的电流信号用于测量无功补偿柜补偿电流的大小:避雷器用子吸收电容器投入、切除操作时可能产生的过电压,是一种额定电压为AC220V的低压避雷器。 二、二次控制电路 包括一个物理结构分为7层的转换开关2SA、无功补偿自动控制器(以下简称补偿控制器)等元器件。转换开关2SA用来手动控制投入或切除1~10路补偿电容器,并完成自动控制器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的接人或退出。补偿控制器可以根据功率因数的高低或无功功率r与用蠛的大小自动投入或切除电容器,并在系统电压较高时自动切除电容嚣。具体电路见下图。 转换开关2SA有一个操作手柄,出下图可见,该手柄有自动、零位和手动l~lo共12个挡位,每旋转30°即可转换一个挡位。 在每个挡位,会有桐应的转换开关触点接通.2SA共可转换13对触点,分别是(7)、(8)、(9)、(10)等等,一直到下部的(1)、(2)触点。为了标示出转换开关2SA在不同的挡位与各组触点之问的对应关系,与12个挡位相对应的有12条纵向虚线,虚线与每一组触点(略偏下、无形相交的位置,可能标注有圆点或不标注圆点。标注有圆点的,表示转换开关旋转至该档位时,圆点(略偏上)位

置的一组触点是接通的,否则该组触点星开路状态。例如,在触点(7)、(8)略偏下位置,手动1.手动IO挡位时均标注有圆点,表示这10个挡位时触点(7)、(8)均接通。而在手动l挡位,只在触点(7)、(8)和(1)、(2)位置标注有圆点,说明在该挡位这两组触点是接通的。 无功补偿屏如欲进入自动控制投切状态,需给补偿控制器接人进线柜或待补偿电路总进线处A相电流互感器二次的电流信号I^,B桐、C相电压信号,以及接触器线圈吸合所需的工作电源。具体接线见下图中补偿控制器接线端子图。 图中US1、US2端干连接的103、104号线即是B相、C相电压信号(转换开关2SA在自动挡位时,103号线经2SA的(3)、(4)触点、熔断器FU13、X12端子、隔离开关Qs,连接至B桐电源;104号线沿类似线路连接至C相电源);ISI、IS2端子连接的即是进线柜的电流信号(经由转换开关2SA转接).COM端连接的l 号线即是接触器线圈吸合所需的丁作电源(1号线经熔断器FU11、XI1端子、隔离开关Qs,连接至A桐电源)。B相、C桐电压信号及A相电流信号在补偿控制器内部经过微处理器运算判断后,计算出功率因数的高低、无功功率的大小,一方面经过LED显示器显示功率因数值,同时发送电容器投切指令,例如补偿控制器发出投入电容器CI的指令时,其接线端子中的1号端子经内部继电器触点与COM端(1号线.A相电源)连通,该端子经3号线连接至接触器KMI线圈的左端,线圈的右端经热继电器FR1的保护触点接至2号线.即电源零线N。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后,主触点闭合.将电容器CI投入,实现无功补偿。此同时.KMI的辅助触点闭合,接通指示灯HL1,指示第一路电容器已经投入.如果无功功率数值较大,补偿控制器则控制各路电容器依次投入,直到功率因数补偿到接近于1。每一路电容器投入时的时间间隔是可调的,通常将其调整为几秒至儿十秒之间。补偿控制器遵

低压无功补偿柜操作规程

低压无功补偿柜操作规程 1.在成套装置接线正确无误、供电电源正常的情况下,将电容补偿柜的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暂时置断开位置(OFF位置),成套装置各柜体里面的其他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 2.将成套装置1#进线柜里面的主电路开关(塑壳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进线开关柜(1#柜)内的主断路器(QF1)为电动预储能合闸方式,其合闸过程请按下面的3操作。 3.首先按下“储能”按钮,主断路器储能电动机动作并带动弹簧开始储能,储能结束后(此时储能指示灯亮),按下“合闸”按钮,弹簧储能释放,使主断路器(QF1)完成合闸动作。主断路器合闸后,合闸指示灯亮,分闸指示灯灭,储能指示灯也灭。 4.在1至3操作完成之后,且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转换开关切换到手动状态(非自动状态)后,旋转转换开关,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此时可检测整个系统中各个电容的回路是否正确。 5.在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接通电容柜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置ON位置),控制器接通电之后显示“CAL”,5秒后进入自动工作状态,如输入电流符合最小要求(大于150mA),将显示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此时可设置控制器的参数,可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大),同时设定模式设置为人工设定模式。将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状态,将“投切允许”打至右位即(ON位置),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将投入正常工作。此时可以手动按下无功补偿控制器上的”增加”按钮来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直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预定的设置为止,而相反按“减少”可切除相应电容。当设定参数时,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大),可将设定模式设置为全自动设定模式。此时将“投切允许”打至右位即(ON位置),将转换开关切

低压无功补偿的几个问题

低压无功补偿的几个问题 1、补偿柜有那些标准?电容器有那些标准? 2、为什么要在系统安装电力电容补偿装置? 3、用于补偿的电力电容器现行的标准是什么? 4、为什么电容器的保护控制电器和导线要求按照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倍来选择? 5、补偿柜中熔断器为何不能用微型断路器来代替? 6、补偿柜中热继电器何种情况下可省略? 7、XD1电抗器与滤波电抗器一样吗? 低压无功补偿的几个问题 1、补偿柜有那些标准?电容器有那些标准? (a)机械部相关标准: JB7115-1993低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 JB7113-1993低压并联电容器装置 (b)电力部相关标准: DL/T 597—1996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有效版本 (c)国标 GB 12747.2-200410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老化试验、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有效版本 GBT 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有效版本 2、为什么要在系统安装电力电容补偿装置? 工业生产广泛使用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电焊机、电磁炉等设备都是感性负载,这些感性的负载在进行能量转换过程中,使加在其上的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度,这个角度的余弦cosΦ叫做功率因数。当功率因数即无功功率很大时,会有以下危害: (1)增大线路电流,使线路损耗加大,浪费电能; (2)因线路电流增大,一旦输电线路较远,线路上的电压降就大,电压过低就可能影响设备正常使用; (3)对变压器或者发电机而言,无功功率大,变压器或者发电机输出的电流也大,往往是输出电流已达额定值,这时负荷若再增加就需要加多一台变压器或者发电机组,浪费资源;补偿了电容后,同样负荷下变压器或者发电机输出电流大大降低,再增加负荷机组也能承受,无需再加一台变压器或者发电机,可节省资源。 (4)月平均功率因数工业用户低于0.92、普通用户低于0.9要被供电管理部门处于不同额度的罚款。 增加并联电容补偿柜是补偿功率因数的方法之一(另外还有采用过激磁的同步电动机、调相机、异步电动机同步化等方法)。 3、用于补偿的电力电容器现行的标准是什么? 现行的两个标准是: GB 12747.2-200410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老化试验、自愈性试验和破坏试验-有效版本 GBT 12747.1-2004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有效版本

0 4kV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0.4kV无功补偿装置 技术规范书 买方: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卖方: 2015年月 一、总则 1.1 本技术协议适用于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环保搬迁转型升级绿色轮胎智能化示范基地电气配套建设项目。它提出了0.4kV无功补偿装置及附属设备功能设计、选材、制造、检测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为避免无功补偿导致的谐波放大及电容器过电流,采用串联7%电抗器设备,防止五次以上谐波的放大,同时起到分流谐波电流的作用。 1.3 卖方提供的所有图纸、文件、铭牌均用中文,每颗电容应有铭牌,标明:厂名、额定电压、频率、容量等。 1.4 本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有关最新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5 本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标准不一致时,应按水平较高标准执行。 1.6卖方要提供关键元器件清单及供应商质保书和供应能力承诺。 1.7卖方要提供国家权威部门出具的半导体电子开关控制投切电容器成套设备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报告。 1.8本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文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随合同一起生效。本协议书未尽事宜,双方协商确定。

1.9卖方需根据图纸中标注的实际容量对无功补偿设备进行合理分组配置。补偿柜外观颜色与低压柜一致(RAL7035)。 二、技术标准 应遵循的主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GB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71-20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2747.1-2004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GB/T 12747.2-2004 《标称电压1k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GB/T 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GB/T 22582-2008 《电力电容器低压功率因数补偿装置》 GB/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波动和闪变》 GB/ 15543-1995 《电能质量电压允许允许不平衡度》 GB/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12325-90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JB/T 7115-2011 《低压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装置》 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 GB /T 14048.1-2006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NB/T 41003-2011 《标称电压1000V及以下交流电力系统用自愈式并联电容器 质量分等》 DL /T 842-2003 《低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 以上仅列出主要标准但不是全部标准。

低压无功补偿柜操作规程

1.在成套装置接线正确无误、供电电源正常的情况下,将电容补偿柜的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暂时置断开位置(OFF位置),成套装置各柜体里面的其他电源开关(微型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 2.将成套装置1#进线柜里面的主电路开关(塑壳断路器)均置接通位置(ON位置)。进线开关柜(1#柜)内的主断路器(QF1)为电动预储能合闸方式,其合闸过程请按下面的3操作。 3.首先按下“储能”按钮,主断路器储能电动机动作并带动弹簧开始储能,储能结束后(此时储能指示灯亮),按下“合闸”按钮,弹簧储能释放,使主断路器(QF1)完成合闸动作。主断路器合闸后,合闸指示灯亮,分闸指示灯灭,储能指示灯也灭。 4.在1至3操作完成之后,且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转换开关切换到手动状态(非自动状态)后,旋转转换开关,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此时可检测整个系统中各个电容的回路是否正确。 5.在各种指示均正常的情况下,接通电容柜智能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电源开关(置ON位置),控制器接通电之后显示”CAL”,5秒后进入自动工作状态,如输入电流符合最小要求(大于150mA),将显示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φ。此时可设置控制器的参数,可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φ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φ大),同时设定模式设置为人工设定模式。将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状态,将“投切允许”打至右位即(ON位置),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将投入正常工作。此时可以手动按下无功补偿控制器上的”增加”按钮来投切相应电容,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直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达到预定的设置为止,而相反按“减少”可切除相应电容。当设定参数时,将控制器的“功率因数值”cosφ设置为0.95或者0.96(要比所测电网功率因数cosφ大),可将设定模式设置为全自动设定模式。此时将“投切允许”打至右位即(ON位置),将转换开关切换至自动状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将投入正常工作。此时控制器将进行“自学过程”,在数据初始化过程中,控制器按既定“功率因数值”与现配电系统作比较,并系统地启动电容器,改善功率因数,同时记录所接入电容器组的值,寻找到最小电容器组作为无功投入门限。此时对应的回路指示灯亮,接触器线圈吸合,主回路中接触器接通后其下接电容投入到电网中,直到投入电容器组达到投入门限为止。此时按下“增加”键可调出动态参数显示代码:I(电流),U(电压),Q(无功功率),P(有功功率),再按“减少”键可调出动态参数对应显示值,按”菜单设置”键可返回主显示值:功率因数cosφ。

低压无功补偿配置方案

低压无功补偿配置方案 把具有容性功率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装置吸收能量,能量在相互转换,感性负荷所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在电网运行中,因大量非线性负载的运行,除了要消耗有功功率外,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负荷电流在通过线路、变压器时,将会产生电能损耗,由电能损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出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就越多,线损就越大。因此,在受电端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可减少负荷的无功功率损耗,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损耗。 接入电网要求 安装地点和装设容量,应根据分散补偿和降低线损的原则设置。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全国供用电规则》的规定(一般不低于0.9)。 无功补偿的作用 功率因数低,电源设备的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负载功率因数越低,通过变压器送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小,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功率在电源和负荷之间来回传输,这部分功率不能做有用功,变压器不能被充分利用。功率因数偏低,在线路上会产生较大的压降和功率损耗。线路压降增大则负载电压降低,有可能使负载工作不正常。 补偿方式 1)集中补偿:电容器组集中安装在总降压变电所6—10kV母线上,提高整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这样可减少高压线路的无功损耗,提高变电所的供电电压质量。 2)分组补偿:电容器组安装在终端变电所的高压或低压线路上。 3)就地补偿:将电容器安装在感性负载附近,就地进行无功补偿。 4)静态补偿:电容柜的控制器测出电路的功率因数并决定要补偿的电容器,并投入电容器补偿,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某个或几个电容器从电路中切除后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放电,才可以再次投入。有的负载变化快,这时电容器的切除、投入的速度跟不上负载的变化,所以称为静态补偿。静态补偿的优点:价格低,初期的投资成本少,无漏电流。缺点:涌流大,即使采用了限流接触器,涌流仍可达到电容器工作电流的十几倍。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多。 5)动态补偿:采用晶闸管控制电容器的接入和切除,选择电路上电压和电容器上电压相等时投入、切除,此时流过晶闸管和电容器的电流为零。解决了电容投入时的涌流问题。动态补偿的优点:涌流小、无触点、使用寿命长、维修少、投切速度快(≤20ms)。缺点:价格高、发热严重、耗能、有漏电流。 低压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回路配置 总回路刀开关和分回路交流接触器或功能相同的其他的元件:保护用避雷器:熔断器,热继电器(装设谐波超值保护时可不装》限制涌流的限流线圈(交流接触器或电容器本身具备限制涌流的功能时可不装》放电元件:动投切控制器、保护元件、信号和测量表计等配套元件,谐波含量超限保护,在电容器前装上HFX消谐波磁环,阻止谐波进入电容器,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1)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分组回路的电器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 2)开关:额定电流不能小于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35kV SVG型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技术规范 1总则 1.l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XXXX工程XXkV 动态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装置,它提出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协议要求的优质产品。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l.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2工程概况 2.1环境条件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 37.8 最低温度 ℃ -37 最大日温差 K 25 1 日照强度 W/cm2 (风速 0.5m/s) 0.1 2 海拔高度 m 1805 最大风速 m/s 23.7 3 离地面高10m处,30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风速 4 环境相对湿度(在25℃时)平均值 65% 地震烈度(中国12级度标准) 8 水平加速度 g 0.30 垂直加速度 g 0.15 5 地震波为正弦波,持续时间三个周波,安全系数1.67 污秽等级 III 泄漏比距 3.1cm/kV 6 最高运行电压条件下,制造厂根据实际使用高海拔进行修正,并提供 高海拔修正值 7 覆冰厚度(风速不大于15m/s时) 10 批注 [s1]: 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第1页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的技术要求 xx致维电气有限公司,品牌名称: 致维电气 型号: INIX C7-LC 2.环境及系统条件 2.1环境条件 2.1.1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65℃(24小时内平均值≤45℃)最低温度: -40℃ 最热月平均温度:40℃ 最大日温差: 25K 2.1.2xx: ≤4000m 2.1.3环境湿度: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日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 2.2kPa,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月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1.8kPa 2.1.4地震烈度:7度 2.1.5污秽等级:

2.1.6安装场所: 户内、户外 2.2系统条件2.2.1系统额定电压:0.4kV 2.2.2系统额定频率:50Hz 3.主要配置参数及电气要求 3.1主要配置参数 容量 补偿方式(三相共偿) (kvar) 30 60 901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 2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 3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20+10 kvar(自动)1x(20+20)+1x (10+10)(自动)3x(20+10)(自动)共补分组容量设计120 150 1804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 4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 5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2x(20+20)+2x (10+10)(自动)3x(20+20)+1x (20+10)(自动)4x(20+20)+1x (10+10)(自动)4x(20+20)+1x (20+10)+1x (10+10)2106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 (自动)

3007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 9组模块、两种电容/共补5x(20+20)+2x (10+10)(自动)7x(20+20)+1x (10+10)(自动)备注: 1、投切低压电力电容器采用基于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为开关元件的“同步开 关”,同步开关中杜绝使用可控硅以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2、户内装置若配电房内有开关柜时,卖方提供设备要求与原开关柜同尺寸同 颜色采用硬母排可靠塔接。 3.2电气要求 3.2.1电器元件: 为保证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补偿作用,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特制定本要求。 3.2.1.1补偿装置 A 功能要求 A-1智能网络控制: 自动检测功率因素,根据用户设定目标功率因素智能决策。 容量相同的电容器补偿装置按循环投切原则,容量不同的电容器补偿装置按适补原则。电容器补偿装置先投先退,先退先投;补偿工况恒定时,电容器补偿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循环投切,避免单只电容器补偿装置长时间投运。所有电容器补偿装置均能执行以上投切原则。 A-2智能通讯:

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装置形式试验报告ZRTBBX

资 质 证 书 ISO9001质量认证企业 乐清市中容电力补偿设备有限公司ZhongRong Compensation Power Equipment Co.,Ltd

目录 1.公司简介 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7.高压无功补偿成套装置试验报告 8. 低压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3C证书 9.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承诺书

1.公司简介 中容电力补偿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提供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监测控制、无功补偿、谐波治理和电力安全保护设备为核心事业的高科技企业。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节能创造价值、保护构建和谐”的理念,致力于为各领域的用户提升电能质量、优化控制、节能降耗和保护电网安全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 公司座落于温州市柳市镇。拥有现代化的办公楼、标准厂房、整机设备生产线等设施。目前中容旗下拥有电能质量和电力安全保护两个事业部,分别致力于电能质量系列产品(高、低压无功动态补偿装置SVG,SVC/TCR/TSC/MCR,电力有源滤波器APF,高、低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高压调压式无功补偿,高压无功就地补偿装置、高压无功集中补偿装置、高、低压电力系统谐波滤波装置、,智能电容器一体式投切模块,高压综合测控仪、低压综合测控仪)和电力安全保护系列产品(动态消弧装置、高速限流熔断装置、配电聚优柜,过电压仰制柜,微机消谐器、)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多年来,形成了集科研、培训、开发为一体的“科技链”,掌握行业最新科研发展动态,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与应用效率。 公司拥有先进的电能质量测试仪美国FLUKE434,德国GMC30。 中容电力补偿设备有限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经验丰富的管理、技术支持和营销团队。我们已通过了IS0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并确保其有效运行,为进一步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产品分别通过了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测中心、国家高压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苏州电器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专业检测。目前我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建材、能源等行业。产品运行稳定,质量状态良好,深受用户好评。 “节能创造价值,保护构建和谐”,中容将以为客户创造价值和保护电力安全为己任,全心打造行业最有价值品牌!

补偿器安装要求和方法

管道补偿器安装要求和方法 补偿器安装要求安装前应检查补偿器是否完好, 内套管的工作表面不得有影响 性能的损伤;安装前检查内套管的伸出长度,要保证其满足管道系统的补偿要求;补偿器在管道中安装使其与两端的连接管处于同一轴心上,其轴心线偏移应小于0.3%DN安装方法 通常采用将管道连接好后,根据补偿器的长度截掉同长度管段的方法来安装补偿器;补偿器的固定端要与管道的固定支架相连接,并与补偿器的固定端与固定支架间距离尽可能短。 1、补偿器在安装前应先检查其型号、规格及管道配置情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对带内套筒的补偿器应注意使内套筒子的方向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铰链型补偿器的铰 链转动平面应与位移转动平面一致。 3、需要进行“冷紧”的补偿器,预变形所用的辅助构件应在管路安装完毕后方可拆除。 4、严禁用波纹补偿器变形的方法来调整管道的安装超差,以免影响补偿器的正常功能、降低使用寿命及增加管系、设备、支承构件的载荷。 5、安装过程中,不允许焊渣飞溅到波壳表面,不允许波壳受到其它机械损伤。 6、管系安装完毕后,应尽快拆除波纹补偿器上用作安装运输的黄色辅助定位构件及紧固件,并按设计要求将限位装置调到规定位置,使管系在环境条件下有充 分的补偿能力。 7、补偿器所有活动元件不得被外部构件卡死或限制其活动范围,应保证各活动部位的正常动作。 8、水压试验时,应对装有补偿器管路端部的次固定管架进行加固,使管路不发生移动或转动。对用于气体介质的补偿器及其连接管路,要注意充水时是否需要 增设临时支架。水压试验用水清洗液的96氯离子含量不超过25PPM 9、水压试验结束后,应尽快排波壳中的积水,并迅速将波壳内表面吹干。 10、与补偿器波纹管接触的保温材料应不含氯。 方形补偿器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时,伸缩臂应水平安装,水平臂的坡度应与管道坡度一 致。 2)方形补偿器垂直安装时,不得在弯管上开孔安装放气阀和泄水阀。

浅谈10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b1207012.html, 浅谈10KV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作者:李晓林 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24期 摘要:近年来,大功率高压电机在神东矿区被广泛应用,一部运量4000T/h的胶带机就需要8台500KW或5台1000KW驱动电机,总功率达到4000到5000KW。一个6.3米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装机功率约在8000KW左右,单靠静态投列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已无法满足稳定生产供电需要,因为在设备运行与停机检修时感性负荷(电动机)变化较大,在运行时投入适 合容量的电容器使功率因数达到0.95以上,在停机检修时将导致10KV母线电压升高,导致其他设备无法使用。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应用即可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无功功率补偿;电力电容器;tcr+fc型svc系统 1功率因数和无功功率补偿的基本概念 1.1功率因数:电网中的电气设备和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感又有电阻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相位角的余弦COSφ即是功率因数,它是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即COSφ=P/S。功率因数是反映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合理使用状况、电能利用程度及用电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1.2无功功率补偿:把具有容性功率的装置与感性负荷联接在同一电路,当容性装置释放能量时,感性负荷吸收能量,而感性负荷释放能量时,容性装置吸收能量,能量在相互转换,感性负荷所 吸收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装置输出的无功功率中得到补偿。 2无功补偿的目的与效果 2.1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在电网运行中,因大量非线性负载的运行,除了要消耗有功功率外,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负荷电流在通过线路、变压器时将会产生功率与电能损耗,由电能损耗公式可知,当线路或变压器输送的有功功率和电压不变时,线损与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

低压智能无功补偿的技术要求 上海致维电气有限公司,品牌名称:致维电气 型号:INIX C7-LC 2.环境及系统条件 2.1环境条件 2.1.1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温度: 65℃(24小时内平均值≤45℃) 最低温度: -40℃ 最热月平均温度: 40℃ 最大日温差: 25K 2.1.2 海拔高度: ≤4000m 2.1.3 环境湿度: 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日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2.2kPa,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0%,月平均水蒸汽压力值不超过1.8kPa 2.1.4 地震烈度:7度 2.1.5 污秽等级:Ⅲ级 2.1.6安装场所:户内、户外 2.2系统条件2.2.1 系统额定电压:0.4kV 2.2.2系统额定频率:50Hz 3.主要配置参数及电气要求 3.1主要配置参数

备注:1、投切低压电力电容器采用基于大功率磁保持继电器为开关元件的“同步开关”,同步开关中杜绝使用可控硅以提高安全性及可靠性。 2、户内装置若配电房内有开关柜时,卖方提供设备要求与原开关柜同尺寸同 颜色采用硬母排可靠塔接。 3.2电气要求 3.2.1电器元件:为保证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补偿作用,提高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特制定本要求。 3.2.1.1 补偿装置 A 功能要求 A-1智能网络控制:自动检测功率因素,根据用户设定目标功率因素智能决策。容量相同的电容器补偿装置按循环投切原则,容量不同的电容器补偿装置按适补原则。电容器补偿装置先投先退,先退先投;补偿工况恒定时,电容器补偿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循环投切,避免单只电容器补偿装置长时间投运。所有电容器补偿装置均能执行以上投切原则。 A-2 智能通讯:模块上电自动检测通讯网络,并产生主机,执行智能网络里的投切原则;故障时自动退出网络,由其他补偿装置递补为主机;故障排除后自动加入网络,补位主机退出。同时还可用于计算机综合管理。 A-3 通信功能:设备之间采用RS485通讯连接,用于设备间数据交换以及和监控终端信息交换,构成智能通讯网络。

什么叫无功补偿装置

什么叫无功补偿装臵 总的来说“无功补偿装臵”就是个无功电源。 一般电业规定功率因数为低压0.85以上,高压0.9以上。为了克服无功损耗,就要采用无功补偿装臵来解决。 电力系统中现有的无功补偿设备有无功静止式补偿装臵和无功动态补偿装臵两类,前者包括并联电容器和并联电抗器,后者包括同步补偿机(调相机)和静止型无功动态补偿装臵(SVS)。 并联电抗器的功能是: 1)吸收容性电流,补偿容性无功,使系统达到无功平衡; 2)可削弱电容效应,限制系统的工频电压升高及操作过电压。其不足之处是容量固定的并联电抗器,当线路传输功率接近自然功率时,会使线路电压过分降低,且造成附加有功损耗,但若将其切除,则线路在某些情况下又可能因失去补偿而产生不能允许的过电压。

改进方法是采用可控电抗器,它借助控制回路直流的励磁改变铁心的饱和度(即工作点),从而达到平滑调节无功输出的目的。 工业上采用 1.同步电机和同步调相机; 2.采用移相电容器; 目前大多数采用移相电容器为主。 无功补偿对于降低线损有哪些作用? 电网的损耗分为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管理线损通过管理和组织上的措施来降低;技术线损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降低。无功补偿是利用技术措施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有功功率合理分配的同时,做到无功功率的合理分布。按照就近的原则安排减少无功远距离输送。对各种方式进行线损计算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合理调整和利用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 1、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

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大为降低,而且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2、装设无功补偿设备 应当根据电网中无功负荷及无功分布情况合理选择无功补偿容量和确定补偿容量的分布,以进一步降低电网损耗。 农村低压客户的用电现状以及无功补偿在低压降损中的作用有哪些? 90年代以前,农村低压用电以居民生活用电为主,其负荷主要是照明用白炽灯,不仅用电量少而且负荷性质基本是纯电阻性(COSφ≈1),而低压动力用户的负荷功率因数虽然较低,但其用电量占总售电量的比例较小,故影响不大。近些年来,由于各种现代家用电器的迅速普及和大量使用,居民生活用电不仅用电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其负荷性质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此同时,低压动力客户电量增长迅速,近几年已经占到了农村总用电量比重的60%~70%,主要以纺织行业、机械加工为主,而且动力客户的用电量明显呈现出继续增长趋势。这些动力客户,其设备自然功率因数较低(COSφ=0.6~0.7),且经常处于低功率因数运行状况。

低压动态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招标本书

低压动态无功补偿及滤波装置招标本书 一、我公司欲购置下列设备,现准备进行招标,请按下列要求进行投标。 二、设备名称和数量 三、商务条款 1、付款条件:30%预付,40%提货,验收合格支付20%,10%质保在验收合格正常运行一年付清,付款方式:商业承兑。 2、质保期:质保期为验收合格后壹年,其中易损件要有足够备件或免费更换。电容、电抗、控制器等非易损件的质保期为叁年,若出现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由供方负责。 3、售后服务承诺:设备出现问题供方接到需方通知后,必须于24小时内到达需方现场。否则,每拖延一天扣罚其合同金额的1‰。 4、调试周期:供货方的有关设备调试人员必须在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到达调试现场,并且必须于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将设备调试完毕,否则每拖延一天扣罚其合同金额的 1‰。 5、交货期:供方要在合同签订后45天交货,否则,每拖延一天从提货款中扣罚其合同金额的1%。 6、供货方要免费指导安装并负责调试。 7、供货方要免费为需方培训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 8、价格内含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 9、技术资料齐全,如合格证、装箱单、说明书、出厂检测证明、维修用的部件图、易损件图、外购件说明书、基础图、总装图、电器原理图、电器外部接线图等,其中基础图、使用说明书至少要有四份。PLC梯形图、电器原理图、电器外部接线图、设备说明书等要提供电子版资料。设备的程序软件不得设有密码,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损失皆有供方负责。 10、设备上要带有各种标识,如电器接线的线号、安全警示标志等。 11、设备验收按技术协议的有关条款和国家的有关标准执行。

12、设备交货地点为广西玲珑轮胎有限公司。 13、如有纠纷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裁决。 四、投标要求 1、标书要注明所投设备的技术参数、设备结构说明、供货范围、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厂家。 2、标书中要注明所投产品的交货期、调试周期、售后服务承诺。 3、所投设备要分项报价。 4、标书中要有必要的资质证明和近三年的销售业绩、业主的联系和联系人。要求投标厂家必须具有不少于5个轮胎行业的同类产品业绩,提供合同复印件。 5、技术标书提供电子版标书 6、投标时间 7、投标时必须将技术标书和商务标书分开提供。 五、技术要求:详见附件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规格书.doc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规格书

低压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要求 1、总则 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变电所内配置的RNT低压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它提出了该动态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调 试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格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供方须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规格书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 务,以保证的安全可靠运行。 1.3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有矛盾时,按技术要求较高 的标准执行。主要的标准如下: GB/T 15576-2008 《低压成套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GB50227-95 《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设计规范》 JB5346-1998 《串联电抗器》 GB191 《包装贮运标准》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 GB/T 2681-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导体颜色》 GB/T 2682-1981 《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 GB1028 《电流互感器》 GB10229 《电抗器》 DL/T620-1997 《装置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 GB/T14549-93 《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 另外,尚应符合本技术规格书规定的技术要求和买方的要求。 1.4 、未尽事宜,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2、设备环境条件 2.1 、周围空气温度 最高气温:38.4℃

技术协议 最低气温:-29.3℃ 年平均气温: 6.8~10.6℃ 2.2 、海拔高度:不大于1500米 2.3 、地震烈度:6度区,动峰值加速度:0.05g 2.4 、安装地点:户内 3、电容补偿柜技术参数 1)额定电压: 400V 额定绝缘电压:AC 660V 1min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2500V 冲击耐压:8kV 2)主母线: TMY PE 母线: TMY 3)系统容量与无功补偿设备等应达到设计要求; 4)外形尺寸:具体见附图 5)无功功率补偿全部采用动态补偿方式:采用380V电压等级下的动态电容无功补偿柜,补偿容量具体见附表。 6)对控制器、电抗器、驱动器进行特殊设计,要求选用7%的电抗器,从根本上解决与系统发生串联、并联谐振,避免使谐波放大,实现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并举的功能; 7)控制应具有高可靠性,而且操作简单,与系统联结时,不需要考虑交流系统相序,不会因为相序接错而带来烧坏可控硅或其他器件的现象; 8)实现电流过零投切,电容投切过程中无涌流冲击、无操作过电压、无电弧重燃现象,使用寿命长; 9)控制器实现全数字化,液晶显示,具有联网通讯功能; 10)根据负载无功和负荷波动情况,在规定的动态响应时间内,多级补偿一次到位;补偿器保护措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能在外部故障或停电时自动退出

低压无功补偿系统硬件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案以及硬件方面的选型和设计。 该补偿系统采用TI公司的定点TMS320LF2812系列DSP和MCU的双控制器进行控制,TMS320LF2812为补偿装置的总控制器,具有自动采样计算、无功自动调节、故障保护、数据存储等功能。同时具备指令运算速度快(约100MIP)、运算量大的优点,同时MCU与外部设备进行通讯,互不干扰,更好的满足了实时性和精确性的要求。采用晶闸管控制投切电容器、数字液晶实时显示系统补偿情况,可以实现快速、无弧、无冲击的电容器投切。为了更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在论文第四章设计了比较完整的各功能模块的硬件电路图,其中包括电源模块、信号变换及调理模块、AD采样模块、锁相同步采样模块、通讯模块等。 关键字:低压无功补偿;晶闸管投切电容器;DSP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low-voltag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device, control scheme and hardware selection and design. The compensation system by TI company's fixed-point tms320lf2812 series DSP and MCU dual controller control, tms320lf2812 compensation device controller with automatic sample calculation, automatic reactive power regulation, fault protection, data storage and other functions.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struction operation speed (about 100MIP),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amount of computation. At the same time, MCU and peripheral equipm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