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与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

1、什么是普遍性防护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也不论他(她)是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

2、普遍性防护原则主要内容是什么?

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内容:

(1)安全处置锐利器具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2)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HIV、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推荐的规范消毒标准见下表:

表推荐的规范消毒标准

温度(℃)时间(分钟)

蒸汽高温消毒

115 30

121 15

126 10

134 3 干空气高温消毒

160 120

170 60

180 30 常用的灭菌方法足以使HIV灭活。常用的两种灭菌方法是煮沸和化学灭菌。

煮沸是有效的灭菌方法。已清洗过的器具应煮沸20分钟。

化学灭菌法主要用于不能采用加热法灭菌的器具。以下三种常用的化学灭菌剂足以灭活HIV:

含氯灭菌剂,如漂白粉;

2%双氧水;

70%酒精。

(3)认真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常常带有病原微生物,这也是造成病原体在病人中传播和主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手上沾着的体液,可以很容易地用肥皂和水清除干净。

(4)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

根据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常用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5)安全处置废弃物

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

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

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

3、为何应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

在医务工作中提倡普遍性防护原则,将医疗卫生人员接触到病人血液和感染性体液的危险性减少到最低程度,是预防因职业暴露而发生的HIV感染的关键。这是因为:第一,与其它传染病相比,艾滋病的传染期长且不易发现传染源。感染者可在数月到数年甚至10余年后不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当HIV感染者因其他原因到医院就诊时,不易被发现而成为潜在的传染源。

第二,艾滋病人的临床表现多样且非特异性,很容易造成误诊,没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会将这些病人误诊为一般的感冒、肺炎、结核等忽视其传播HIV的可能。

第三,大多数感染者是隐匿的,甚至本人也不了解自己是否感染了HIV。目前,我国报告已发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仅3万多例,而专家预测我国的感染人数是100万!

另一方面,因为大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存在偏差,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一旦暴露于公众会受到严重的歧视,使HIV感染者不愿意向他人甚至医生说明自己的HIV感染情况。

所以,在医疗工作中应把接触到的所有HIV情况不明的患者和物质都看作潜在的传染源进行防范,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

4、为避免职业暴露应做哪些工作?

为避免发生HIV职业暴露,保证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艾滋病论坛建议各医疗单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管理和保障:

(1)制订、实施医疗实验室安全操作和普遍性防护措施。

制订安全操作指南以及必要的规章制度是预防HIV职业暴露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验室可按“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中的要求执行。例如:实验室常备有消毒液体,由值

班人员及时更换保证其新鲜有效;实验室内不可有锐器(刀、针、碎玻璃等)暴露。剪刀用完后立即放回盒中,一次性注射针具用后要毁型、放入废物桶内等。各医疗单位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通过严格管理,避免发生HIV职业暴露,为本部门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具体说,就是在工作中遵循普遍性防护原则,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遵守医疗操作规程,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特别是要落实有关防护措施,严格管理血液和血制品,认真执行消毒制度,加强消毒设置的配备使用。同时,对相关制度的落实情况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自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此外,应保证医疗单位的合理布局,并为医务人员提供必须的消毒和隔离设施。

医院建筑布局合理与否对职业暴露的预防至关重要。传染病房、超净病房、手术室、监护室、观察室等,在设置上应按有关规定布局,避免因不科学的科室布局导致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的增加。

各单位应为医务人员提供必要的隔离、消毒设备和包括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针具及防护眼罩和口罩等在内的个人防护用品,加强职业防护。

(2)对有关人员(包括医务人员、警务人员等)加强艾滋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的宣传教育以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及自我防护能力,让他们了解HIV职业传染的危险性和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的益处,使其能客观、科学地面对职业暴露的问题。既不能过度恐惧,也不能无所谓。

各医疗单位应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训重点包括怎样正确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HIV污染物的处理、消毒,正确使用注射、牙科手术等刺入性器械;同时帮助他们知道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采取什么方法避免HIV感染。

(3)设有专门的组织和管理系统。

为加强对职业暴露预防,规范职业暴露处理程序,各医

疗单位应设立常规机构负责预防和处理HIV职业暴露工作。

(5)出现事故时要及时报告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评估。

5、医务人员应怎样避免暴露发生?

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主要的接触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者,包括各类传染病患者,在治疗护理时往往会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等,如果不注意防护,职业暴露难以避免。对于艾滋病,医务人员应在医疗操作中采取普遍性防护原则,才能保证工作中的安全,避免职业暴露发生。例如:

凡是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感染性体液时应戴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必要时还要戴一次性眼罩,避免污染的体液溅到眼睛里;

如果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如果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口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

不要用戴着手套的手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治疗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移液器、试管、手套、隔离衣等;

用后的污物必须进行及时统一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6、外科妇产科医生防护要点是什么?

在普遍性防护原则的基础上,外科、妇产科医生还应注意:

(1)对患者进行手术、穿刺、静脉切开、静脉注射和其他侵入性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实施安全防护措施;

(2)当进行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感染性体液、粘膜的操作时应戴手套,穿隔离衣,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的手套;

(3)对血液有可能外溅或可能形成气溶胶时,应戴眼罩和口罩;

(4)在操作中过程要防止被器械损伤皮肤;

(5)尽量减少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口对口呼吸,而借助使用口器、人工呼吸用的皮球或其它辅助呼吸用具。

7、口腔科医生防护要点是什么?

在实施普遍性防护原则基础上还要做到:

(1)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血液、唾液的飞溅和产生气溶胶;(2)操作完毕时应对有血液或唾液污染的环境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3)每位病人用过的器械均应经过消毒后才能重新使用;消毒的方法有用消毒液擦拭、浸泡、冲洗,高压灭菌消毒等,要注意消毒剂应保持需要的浓度,消毒时间要足够;(4)防止将病人口腔的液体抽入牙科机头或水管,应安装止回控制阀;

(5)对器械难以消毒的部位如手柄把等,可用表面光洁易擦拭的材料覆盖。

8、护理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

艾滋病论坛认为在临床服务工作中,护理人员接触艾滋病人的机会较多,日常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操作(如注射、抽血等)也较多,因此要特别注意做好预防HIV职业暴露及医源性感染工作。

(1)实施护理时护士需穿隔离衣,戴一次性手套。因为手是接触HIV感染的第一屏障。护理病人之后及护理另一个病人之前必须洗手。

(2)护士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合作,对不合作的病人或污染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应由技术熟练的二人配合,操作可尽量集中安排,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程序进行。

(3)当进行侵入性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如手术、穿刺、注射等,要注意使用锐利针具不要误伤自己。使用注射器时,要保证针头安牢在针管上,采血后不要将注射器针套套回去。有条件的单位最好使用真空采血管及相应蝶形针具等,以保护抽血者不直接接触血液标本。用过的利器必须放到特殊的容器中。

(4)如果手套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则必须及时更换手套或洗净手套,防止通过污染的手套将病毒传给其他病人;

(5)用后的针具应置于坚硬的厚塑料容器内,统一消毒毁形处理。

9、实验室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

(1)实验室检测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并实施普遍性防护措施;(2)实验室应备有必要的消毒剂和消毒设备;

(3)把所有标本都应看作潜在的HIV传染源;

(4)病人的标本应放在固定的容器里,避免污染到容器外,如果泼洒出来,应尽快用消毒剂进行处理;

(5)标本的运送均应放入有盖的容器内;

(6)离心、搅拌、超声、吸吹标本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这些操作应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

(7)尽量避免使用锐器,如果确实需要使用锐器,建议在使用锐器前更换两副新的手套,并小心操作,避免戳伤;

(8)操作时如有标本、检测试剂外溅时应及时消毒;

(9)工作结束后,在收检和消毒工作台面时应小心避免被利器损伤。

10、其他医务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

(1)眼科直接接触病人眼睛的器械要经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2)进行内窥镜检查、动脉造影和透析操作时,要戴手套,穿隔离衣,用过的各类器械要消毒;

(3)对尸体做病理解剖或处理病人遗体时,要戴手套,穿一次性隔离衣,必要时应戴眼罩和口罩,注意防止被流出的血液、体液污染,完毕后将隔离衣和其他污物一同处理。

11、警务人员防护要点是什么?

警务人员在执行任务例如抓捕嫌疑犯、搜身等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皮肤黏膜破损、被对方针刺、刀割伤等,同时又接触到对方HIV感染的血液的情况,因此也有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为此,警务人员应该具有艾滋病基本知识、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具体做法有:(1)了解艾滋病传播途径与预防措施,持正确态度,在日常工作中既不能过度恐惧,以

为一碰就传染艾滋病,也不能无所谓,不注意;

(2)工作中应注意采取一些可以保护自已不被对方刺伤,或避免直接接触工作对象血液的方法。尤其在接触对象是吸毒者、非法卖血者等可能是HIV感染者时,要特别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例如戴手套,小心搜身或检查对方衣物等;

(3)一旦发生意外刺伤等职业暴露,应争取现场进行紧急局部处理,如用肥皂和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如有伤口轻轻挤出血液,清洗、消毒及包扎伤口。并立即向单位负责人和当地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以及请专家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确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等。

本文由艾滋病论坛分享。更多艾滋病知识人,可登录艾滋病论坛官网咨询。

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这种概率很低,一般不超过0.3%。 给艾滋病患者采血时应该采用安全的蝶形真空针具,以降低直接接触血液的危险性。 职业暴露者应该在暴露1-2小时内,进行连续4个周的预防性治疗。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工作者,实验室工作人员及有关监管人员由于工作的需要,在从事HIV/AIDS(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诊断、治疗、护理、预防、检验、管理工作过程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和实验室培养液的情况。近几年,在我国随着感染人数和病人的快速增加,艾滋病预防与治疗任务日益加重,职业暴露不断出现,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一、职业暴露及导致感染的危险性 职业工作者可以通过皮肤损伤的黏膜直接暴露于HIV。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时注入了HIV感染的血液,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HIV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为常见。不完整的皮肤接触HIV,感染HIV的危险性相当低。所谓黏膜暴露,是指黏膜接触HIV或含有HIV的血液、羊水等溅入眼、鼻等部

位。 职业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是存在的,但这种概率很低,一般不超过0.3%。 美国CDC研究结果显示,针头刺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其导致血清阳转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1)医护人员刺伤的伤口很深;(2)在针具上有可见的血液,或有血液从伤口溢口;(3)针具刺伤病人的静脉或动脉(例如用于采血的针具);(4)污染来自于晚期AIDS病人(病人在事故后2个月之内死于艾滋病,推断艾滋病病素载量很高)。 二、临床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 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数据分析表明,医务工作者在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从事医疗和实验检测活动的过程中,若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职业暴露事件基本是可以避免的。但如果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传播。因此必须强调普遍性防护原则。 预防传播最有效的方法是采取普遍性防护原则。严守通用的安全防护措施和采用安全的真空蝶形针具,可以减少直接接触血液和/或体液的危险性。 1、保护屏障 (1)手套: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以及接触黏膜和不完整的皮肤,都应戴手套。当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也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及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泰安市中心医院特检科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考试题(2015-10) 科别:姓名: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4分) 1.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自年6月1日起实施。 2.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 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 二、是非题(是√非×)(每题4分) 1. 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 () 2. 医务人员接触到患者的唾液、泪液、汗液和尿液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以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3. 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后放入医疗废物收集箱。() 4.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 5.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6.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2级。() 7.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 )

三、选择题(每题4分) 1. 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A.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B.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D.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2.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 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C.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D.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3.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A.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B.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C.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D.以上都是。 4. 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类型:() A.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 细胞计数低者; D.以上都是。 5.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 A.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暴露方式; C.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6.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随访和咨询的内容包括:() A.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B.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 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总则 一、目的 为了保障我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定义 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执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从而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三、适用范围 卫生、公安、司法等系统有关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从事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实验室人员,负责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负责抓捕和监管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嫌疑犯、犯人、吸毒人员以及性罪错人员的公安、监狱、劳教等系统的工作人员。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总指挥:韩震霖 副总指挥:赵秀红、赵春兰、翟晓光、张捷敏、王彦玲 下设应急办,成立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毒处理组、采样组、检验组。 二、各组成员及职责

(一)流行病学调查组 组成:艾滋病防治科、传染病控制科、计划免疫科等科室成员 职责:负责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二)消毒处理组 组成:消毒科成员 职责:负责组织指导职业暴露现场消毒处理和应急处理工作。 (三)采样组 组成:检验科病原微生物室人员 职责:负责对职业暴露采集血样送检,指导职业暴露监测工作。 (四)检验组 组成:检验科艾滋病初筛中心实验室人员 职责:负责对职业暴露人员采集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和业务指导。 第三部分预警及分级 医(技)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急领导小组应对其职业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一、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三级。 1、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短。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HIV职业暴露后处理流程图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洗粘膜。 2.轻轻挤压伤口旁端,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冲洗后,用75%乙醇或%碘伏进行消毒,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报告医院领导,填写报告卡,到疾控中心就诊咨询由本单位专人和/或当地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完成:暴露的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暴露源类型: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 在充分了解利弊的基础上,在暴露后尽快由被暴露者自愿选择按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使用预防性药物。 医疗机构应在暴露发生后抽血留底,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HIV 本底检测,并于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做好相关人员的咨询和心理支持。 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登记按要求汇总上报 登记与上报随访与咨询预防性用药评估与分级马上报告专人负责严格保密报告医院领导,填写报告卡,到疾控中心就诊咨询由本单位专人和/或当地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完成:暴露的级别:一级、二级、三级暴露源类型: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登记按要求汇总上报医疗机构应在暴露发生后抽血留底,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HIV本底检测,并于第4周、

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等;做好相关人员的咨询和心理支持。在充分了解利弊的基础上,在暴露后尽快由被暴露者自愿选择按基本用药程序或强化用药程序使用预防性药物。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试题与答案

《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试题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单选,每题3分) 1、艾滋病是( ) A、一种肿瘤B一种血液病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D性病 2、当HIV侵入机体后,未进入发病期者被称为( ) A、艾滋病病人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C、窗口期 3、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是根据( )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4、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 A、性接触 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C、蚊虫叮咬 D、母婴垂直传播数 5、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哪个系统损害( ) A、消化系统 B、免疫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胳系统

6、HlV不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杀灭( ) A、37度,10%漂白粉处理30分钟 B、56度,30分钟 C、焚烧 D、温室,3天 7、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性接触 C、日常生活接触 D、母婴传播 8、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 ) A、1—2年 B、2—3年 C、3—4年 D、7—10年 9、职业暴露的原因有:( ) A.针刺 B.切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10、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 A.一般预防 B.标准预防 C.直接接触 D.以上都对 1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戴手套 B.戴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 C.戴防护眼镜 D.不用戴手套 12、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者 C.静脉吸毒者 D.医护人员 13、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 A. 6月1日 B. 8月1日 C. 12月1日 D. 11月1日 1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 )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理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15、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 ) A.72小时内 B.36小时内 C.24小时内 D.4小时内 二、多选题(单选,每题3分) 1、体液包括:() A.胸腔液 B.羊水 C.心包液 D.阴道分泌物 E.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

医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医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鉴于目前我区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为了有效防止医务人员、实验室及消毒供应等工作人员有从事HIV/AIDS诊断、治疗、护理、检验、消毒、管理等工作中,暴露于含有HIV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情况,我院特制定以下有关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一、成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小组: 应急处理小组职责: 1、负责制定中心内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细则和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2、负责检查监督艾滋病医疗救治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组织有关人员对中心内HIV职业暴露及时进行暴露级别、暴露源头的评估; 4、负责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和相应药物预防措施的实施; 二、医务人员安全防护措施和要求: 1、直接接触和可能接触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其他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粘膜和不完整的皮肤时,应戴手套。在接触每位病人后应更换手套; 2、当处理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可能溅出时,特别在进行气管内插管、支气管镜及内窥镜检查或手术时应戴口罩和防护眼镜。一般接触病人不需戴口罩和防护眼镜; 3、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施行手术时或衣服有可能被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时应穿隔离衣; 4、检查完病人和每次接触病人或接触病人污染的物品后都要洗手,即使戴手套亦应在流水下或肥皂流水冲洗。医护人员如有皮肤破损应用防水绷带包扎; 5、病人污染的针头和其它一次性物品一律放入专用污物回收桶内,由消毒:供应科负责统一处理; 6、使用后的医疗器械(不能销毁的),应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及时消毒处理(浸泡、擦试、熏蒸、高压等); 三、艾滋病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程序: 1、如在艾滋病诊疗过程中出现职业暴露,如皮肤污染、针刺和切割伤、眼睛溅入液体、衣物污染、实验室重大损失或泼溅、严重损伤和暴露时,应在第一时间内以最快速度通知中心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小组成员; 2、中心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小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暴露后的评估,及时采取应急预防措施,在同一时间内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暴露后的处理;根据评估结果,力争暴露后最短时间内(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开始预防性用药和暴露后的定期检测; 3、出现职业暴露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1)皮肤污染;皮肤污染部位用流水和肥皂或液体肥皂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和擦试(70%乙醇或碘酊); (2)针刺和切割伤:尽量从损伤远端向前挤出损伤处世哲学的血液,立即用流水和肥皂冲洗伤口,使用70%乙醇、碘酊或皮肤消毒剂消毒;(3)眼镜溅入液体:必须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避免揉擦眼睛,

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手册 .doc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关于举行2019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学生素养类)“创新创业”赛项的通知 浙职赛委办〔2019〕33号 2019-03-20 09:49:56信息来源:浙江教科院浏览次数:182 各设区市教育局、有关学校: 根据《关于做好2019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的通知》(浙中职赛〔2019〕2号)的要求,经研究,决定于2019年4月在杭州举办2019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学生技术技能类)“创新创业”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内容和要求 (一)比赛项目: 创新创业。 (二)分赛项目: 创新(发明创造)、创业计划书、网络虚拟创业。 1.创新(发明创造) (1)内容: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具有专业性,能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由学生自行设计、自行创作、自行制作的作品,特别是在生产工艺革新、工业设计和制造领域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的作品。

(2)要求:提交阐明作品构思、原理、特点等的简要文字说明及作品照片一式10份,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2.创业计划书 (1)内容:包括创办企业、创办项目、电子商务等创业方案。 (2)要求:具有规范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的创业计划。创业计划需提交文字方案一式10份,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3.网络虚拟创业 (1)内容: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结合严密和精心设计的商业模拟管理模型及企业决策博弈理论,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开展仿真经营,在互相竞争对抗中评选优秀团队。 (2)要求:本项目以团队形式参赛,每个参赛团队人数限3人(竞赛规程见附件5) 二、参加对象 2019年度全日制在籍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学校、成人中专)学生。 三、比赛程序 经学校初赛选拔出来的作品及团队经市级选拔推荐上报参加省级比赛。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附件: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令狐采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 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

全省卫生系统医院感染管理岗位技能竞赛 理论测试试题 艾滋病职业暴露试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什么原则(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乱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艾滋病毒不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播(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 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不用戴手套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 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 长 B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 短 C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 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0题) 1、体液包括:(ABCDE)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

第十一章 HIV职业暴露的处理 一、HIV职业暴露的定义及风险评估 HIV职业暴露是指卫生保健人员在职业工作中与HIV感染者的血液、组织、体液或HIV污染的医疗器械及设备等接触而具有感染HIV 的危险。确定具有传染性的暴露源包括血液、体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脑脊液、关节液、胸水、腹水、心包积液、羊水也具有传染性,但其引起感染的危险程度尚不明确。粪便、鼻分泌物、唾液、痰液、汗液、泪液、尿液及呕吐物通常认为不具有传染性。 发生职业暴露的途径有:针刺伤、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接触暴露源。如暴露源为血液,经针刺暴露感染HIV的风险约0.3%,经黏膜暴露为0.09%,经不完整皮肤暴露的危险度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比黏膜暴露低。以下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深度针刺伤(尤其是空心针)、暴露量大(晚期AIDS患者或未经治疗,体内病毒载量高)、污染器械直接刺破血管等。 二、HIV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 发生HIV暴露后,要及时进行局部污染皮肤或黏膜的处理:轻柔挤压伤处,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用75%的酒精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和包扎处理。 三、职业暴露危险评估及预防用药

发生HIV暴露后要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如感染风险较高,一般需要暴露后药物预防,如感染风险较低,则应权衡感染风险和用药不良反应后慎重做出决定。具体处理原则和预防用药方案分别参见表11-1与表11-2。在发生HIV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预防性用药。基本用药方案和强化用药方案的疗程均为28天。 表11-1. 发生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原则。 暴露途径暴露程度 暴露源 HIV阳性 (低传染性) # HIV阳性 (高传染性) $ HIV感染状态不明暴露源不明 皮肤损伤暴露 暴露量较 少(二级暴 露) 基本用药强化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如暴露源来源于 HIV高危者则采取 基本用药方案预 防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有可能暴露 于HIV感染者时 采取基本用药方 案预防 暴露量较 多(三级暴 露) 强化用药强化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如暴露源来源于 HIV高危者则采取 基本用药方案预 防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有可能暴露 于HIV感染者时 采取基本用药方 案预防 不完整皮肤或黏膜暴露 暴露量较 少(一级暴 露) 基本用药基本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用药 暴露量较 多(二级暴 露) 基本用药强化用药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暴露源存在 HIV感染风险时采 取基本用药方案 预防 通常不进行预防; 对于有可能暴露 于HIV感染者时 采取基本用药方 案预防 注:# HIV阳性(低传染性):无症状,低病毒载量(﹤1500copies/ml); $ HIV阳性(高传染性):有症状性,艾滋病期,急性血清转换,高病毒载量;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58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5题) 三、填空题 (18题) 四、判断题(13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 A 共用针头或注射器 B 性接触 C 日常生活接触 D 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 戴手套 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 C 戴防护眼镜 D 戴纱布口罩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 A 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 于轻度的是(A)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 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 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 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 72小时内 B 36小时内 C 24小时内 D 4小时内 二、多项选择(15题)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 (ABCDE) A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B 暴露方式 C 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 D 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E 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 3、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ABCD)

血透室制度-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标准流程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标准流程 定义: 本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被艾滋病病毒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物刺破皮肤,而具有被感染HIV的可能性的情况。 一、预防原则: 医务人员预防HIV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即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污染的物品均应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职业暴露评价——暴露源评价和暴露级别评价 (一)暴露源的评价 分为0级(阴性)、1级(轻度)、2级(重度)和暴露源不明4级。 阴性(0级):指暴露源HIV阴性, 暴露源1级:指暴露源阳性,但HIV滴度低(处于无症状阶段、CD4计数高), 暴露源2级:指暴露源阳性,且滴度高(处于有症状阶段、CD4计数低)。 暴露源不明: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HIV阳性者。

(二)暴露级别评价 分为0级、1级暴露、2级暴露、3级暴露。 0级暴露:指污染物仅污染完整的皮肤, 1级暴露:指污染物污染粘膜或可能有破损的皮肤,且暴露量少、时间短。 2级暴露:指污染物污染粘膜或可能有破损的皮肤,但量多,时间长;或皮肤有刺、割伤,但仅表皮擦伤,浅刺伤。 3级暴露:指皮肤的刺、割伤,且伤口较深,刺、割表面有可见血液。 (三)HIV职业暴露后应根据暴露评价,给予暴露者相应的药物预防。 暴露源级别和暴露级别均为0级:不必服用药物。 暴露源级别和暴露级别在1—2级范围:采用基本用药程序。 暴露级别为3级:不论其暴露源级别应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对暴露源级别不明的:给予基本用药程序。 三、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2020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课件)

2020年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课 件) 附件: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 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感谢聆听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案

镇赉县中医院医疗卫生人员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 工作方案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近几年来,艾滋病感染率在国内外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成为医疗卫生部门一项刻不容缓复杂而长期的工作任务。为此,特制定具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标本兼治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在控制上以预防为主,在预防上以宣传教育为主,在实施上以经常性工作为主,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增强全社会抵御艾滋病的能力,减轻艾滋病给人民健康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二、防护措施 1、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2、在诊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必要时还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5、医疗废物应按照类别分类收集并做好登记。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散的专用运输工具,将医疗废物送至指定地点暂时存或焚烧。 6、医疗人员一旦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

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报告。报告具体内容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的具体损伤程度;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等等。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领导,院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 组长:杨业田 副组长:边敬会袁金生 成员:陈永刚李玉成张国福郭义环 张立军党秀梅荆桂华张尽辉 20005年11月25日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技术操作流程

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局部伤口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 水反复冲洗粘膜 2.伤口处理与针刺伤应急处理技术同 3.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的评估 1.立即查患者有关HIV的检验结果 2.事故发生单位及时向有关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库(点)——当地卫生防疫站(或疾控中心)报告,储备库(点)负责人联系当地有关专家,根据情况共同进行风险的评估,确定用药的必要性,预防药物和用药程序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3级 2.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3种类型 预防性用药 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1.患者为可疑或确定HIV(+),操作者HIV抗体(-),经过专家评估后预防性用药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最好在意外事故发生后1~2小时之内,连续服药28天2.医学观察一年:在暴露后的第四周,第八周,第12周,第6个月及第12个月时对艾滋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 给予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者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对职业暴露者的相关信息,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每一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均应严守秘密 上报 与针刺伤同当地卫生防疫站为事故处理单位,应建立“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对事故情况进行登记和保存。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病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情况,用药的依从性状况。

职业暴露与防护习题(58题)

精心整理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58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二、多项选择(15题) 三、填空题(18题) 四、判断题(13题) 五、简答题(2题) 一、单项选择(10题)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针刺B切割C直接接触D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一般预防B标准预防C接触隔离D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同性恋者???B性滥交者??C静脉吸毒者??D医护人员 4、以下哪项不是艾滋病毒的传播方式?(C) A共用针头或注射器B性接触C日常生活接触D母婴传播 5、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 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以下那种做法是错误的(D) A戴手套B防渗透性能的口罩C戴防护眼镜D戴纱布口罩 6、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7、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下列哪项确定为三级暴露(C) A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 B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C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D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8、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属于轻度的是(A)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上述都不对 9、艾滋病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以下 属于重度的是(B) A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 症状、CD4计数正常者 B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 症状、CD4计数低者 C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D上述都不对 10、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多久应用最好(D) A72小时内B36小时内C24小时内D4小时内

艾滋病职业暴露规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 第二章预防 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第五条医务人员接触病源物质时,应当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第六条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第七条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头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第三章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第八条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闰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第九条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第十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 (一)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 (二)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序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答案

职业暴露与防护试题成绩日期姓名 一、单项选择 1、职业暴露的原因有(D) A 针刺 B 切割 C 直接接触 D 以上都对 2、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控理念是什么(B) A 一般预防 B 标准预防 C 接触隔离 D 以上都对 3、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D) A 同性恋者 B 性滥交者 C 静脉吸毒者 D 医护人员 4、为防针刺伤,错误的做法是(D)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针头用后立即套回针套,以防扎伤别人 二、多项选择 1、体液包括:(ABCDE) A 胸腔液 B 羊水 C 心包液 D 阴道分泌物 E 脑脊液 2、为防针刺伤,正确诊疗操作是:(ABC) A 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B 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 C 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D 将针套套回针头,以防扎伤别人

E 针头做为医疗废物放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收集 3、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正确的是(BCDE ) A 使劲挤压伤口,尽量多挤出血液 B 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C 有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后,用消毒液如75%的乙醇、%的碘伏进行 消毒 D 粘膜暴露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污染的粘膜,直至冲洗干净 E 眼部暴露时用洗眼器对眼睛进行彻底冲洗 4、暴露源患者HBsAg(+)时对暴露者的处理(ABCD) A 暴露者抗-HBs阳性,不必处理 B 暴露者抗-HBs阴性,立即注射HBIG200—400U,并同时不同部位注射乙肝 疫苗(20μg),1个月、6个月分别复查第二针、第三针 C 暴露者抗-HBs阴性,暴露后3个月、6个月检查HBsAg、抗-HBs、肝功 D 暴露者抗-HBs不详,按照抗-HBs阴性处理 E 暴露者抗-HBs不详时不必处理 三、填空题 1、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 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 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XX医院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为维护我院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其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降低职业暴露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员则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通知》指定本预案。 一、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原则 (一)及时处理原则 意外暴露后应立即对暴露部位进行紧急局部处理。如需服用抗病毒药物,则越早越好。职业暴露事件的处理最好在24小时内完成。 (二)报告原则 发生职业暴露的科室和个人要立即向院感科报告,院感科接到报告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获取医疗和心理支持,并在一旦发生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下,对个人及家庭生活予以救助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 (三)保密原则 当事人发生暴露后,有关知情人员应当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要求,为当事人严格保密,不得向外界和无关人员泄露任何相关情况。 (四)知情同意原则 如经过职业暴露评价需服用抗病毒药物,有关人员应告知当事

人有关利益和风险,在知情同意和充分考虑利弊的基础上自愿选择是否使用。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在履行职业的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胃肠道黏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而具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的情况。 三、部门职责 我院各科室要重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问题,按照或参照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员则》做好防护工作: (一)根据科室特点,制定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操作规程。 (二)相关部门组织培训,正确掌握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防护技术。 (三)为科室可能暴露的员工提供合格的防护物品。 (四)采用有利防止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安全技术设备。 (五)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好经常性监督和评估,评估设备的安全性能和人员安全操作情况。 (六)对有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进行定期的艾滋病病毒抗体监测,建立健康监督制度。 (七)建立规范的暴露事件报告制度,对每一次意外暴露情况做详细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