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

1难忆当时满面春,铅销粉洗色归贫。翻墙浪蝶何谈义,带雨斜风不顾仁。心结自将存果实,恩怨谁与费精神。纷纷道上寻芳客,树下徘徊有几人?

2

东君唤醒意悠悠,才笑春风又倒头。朝露方沾云卷去,晚红未落水偷流。魂随骚客埋诗冢,韵入清原伴玉钩。当信余香长曼妙,付于大地解心愁。

3

过隙白驹谁可臾,嫣红瞬息有还无。芒鞋初踏云头绿,蓑雨纷沉叶底朱。既识流光如梦矣,何嗟逝者若斯夫?且将老瓣和诗酒,酿得精魂久不枯。

4

杨柳春风二月时,花妍更是醉人儿。墙头绽蕊相争客,萼里藏蜂各恋私。怎奈黄莺啼上苑,无端赤地伴西施。任由粉蝶翻飞去,心性当持绿菟丝。

5

雨洗花坛不忍中,支持乏力怨时风。春心已赋千般绿,夏日才知一点红。荫下寻香惶载酒,岭头采萼枉偷空。可怜蜂蝶浑无觉,觅过城南又觅东。

6

富丽妖娆自率真,生成百媚仗花神。明知风雨侵来恶,暗焕容颜点缀春。落瓣有心培沃土,余香着意脱浮尘。不言桃李成蹊径,引渡多情惜玉人。

7

山雨欲来云脚横,争飞子燕入帘轻。百花漫卷知谁处,满地飘零较啥名?举盏昏昏尘障眼,吟诗落落色空城。潸然蒂老随春去,梦里唯追一水盈。

8

飞霞落鹜雨初晴,牧笛村烟暮色生。雨后寻芳多失意,贫中访客少成行。花残忍躏尘和土,巢湿难为燕与莺。逝者如斯长了了,何从昼夜讨分明?

9

桃枝斜举出高栏,夹带东风锦簇团。领略山头春片片,交辉渡口水漫漫。骄横得宠人前耀,凄惨流离那里欢?毕竟夭夭时有限,玄都观里菜花安。

10

繁华过后相归空,百物天成大致同。明晦当知旋北斗,荣衰莫再怨东风。任由梦境三更皂,只驻心头一份红。记取春光曾爱抚,长留美好入诗中。

11

谷雨时过日见惔,桑枝叶涩小荷添。青蛙水面多离偶,紫燕檐前少入帘。容换新仁花已老,酒开旧瓮意方恬。有情莫忘寻芳处,收拾残红仔细拈。

12

绿老红残急子规,啼风泣露断肠时。难留光影西沉早,唯唤水流东去迟。草满荷堤蛙懒唱,云遮暮色柳低垂。长河日落扬帆远,一把春情付与谁。

13

荆阻藤缠不兴游,沾衣草乱履跟愁。杏花枝上纷离蒂,布谷风中急啭楼。一路残红谁忍踏,三春好景世难留。山泉掬把当清酒,酹向丛间奠土丘。

14

飞红过眼聚成堆,愁向心头意自颓。未索丛中诗几句,已伤梦里酒空杯。难留月影相依拥,唯劝鹃声莫乱催。花事如潮原有信,来年春暖又还开。

15

秀色何須刻意夸,西施原本苎萝家。虽然复国扬丰彩,难免经年失丽华。万物三春千样好,繁花百日一般斜。自当开落平常看,留得闲心听夜蛙。

16

静坐林间谁与陪,山溪九转又还回。风来簌簌春摇落,鹃泣声声夏督催。稚子无邪追絮去,新蝉有意葬花来。释怀万象归平澹,且就蹊旁饮几杯。

17

时入春深懒上台,落英满地岂悠哉。何堪碎玉成蹂躏,不忍招风再搡推。有兴当如行酒去,无由暗许肆伤来。几多事故阴阳里,向日花残养绿苔。

18

凋零应谢旧时荣,培育根基落瓣争。早许精灵和蜜酿,暗将绮梦向笺倾。风流春去少疏放,骚客痴来多醉生。天地终归存道德,花开花落总传情。

19

风起河池暗皱眉,田间杜宇泣红时。可怜南苑添新冢,落魄东皇无好诗。泉水溪中情挽曲,蜘蛛叶底泪成丝。缤纷耀眼难成再,唯有青枚涩满枝。

20

毛桃结子槛前新,蒂老由来叶底陈。赏景虽无招蝶貌,吟诗却有醉心人。日前五彩堪濡墨,眼下三才足志春。色色空空皆好赋,其中得意任欢嗔。

21

花繁子密得双全,渡得风调雨顺缘。宿露餐风莺和唱,枝头萼里月相眠。春归咏客余三两,梦忆飞红幻百千。荣辱从来花底事,空明且乘夜航船。

22

冰心片片尽归春,谢谢开开莫喜嗔。桃下曾陪清雅客,柳间已送远尘人。香魂付与刘伶酒,风采洽濡诸葛巾。相别无须多嘱咐,陂头夏日看新茵。

23

木棉夹岸映柴门,曲水低回碧草园。扰乱晨风牧童笛,招徕雅友杏花村。春红收拾添诗话,夏日将来续梦魂。送别芳华尘与土,且随鸥鹭逐航幡。

24

晚雨销华不着痕,千红一夜暗收存。黄鹂醒后啼追梦,墨客吟中忖对轩。绽蕊未随流水意,归根谨记沾霖恩。春深草浸家山绿,个里青梅也蚀魂。

25

山城三月絮翩飞,步入园林乱草迷。偶见池莲浮水出,难闻家燕啄泥啼。温馨不再前庭苑,冷落分明旧畈傒。拾片残红用心嗅,肠回缱绻与春携。

26

开开谢谢梦乡游,莫驻心头半份愁。舞絮风中谁可止?浮云雨后自然休。花为结果皆丢色,人不争名少患忧。眼底和谐调万象,以观鹜远再登楼。

27

欢欢闹闹又何匆,蝶舞蜂追一刹空。渡口红颜今结子,诗中墨迹古遗风。难重花下操琴瑟,唯向灵台索紫红,愿与东皇新约定,明年把盏瘦肥中。

28

伯劳高阜唱山城,催起落花流水声。满涧漂红鱼泳跃,半分疑惑半分惊。千山挂果朋邀饮,一盏丰盛一盏盈。对酒当歌能几许,青春应付博亨赢。

29

知了初鸣驿路边,送春饯酒榭亭前。山泉漱泪流悲切,杜宇啼红诉可怜。点点繁华归昨梦,星星甜蜜赠明年。尘中认准三生石,桃李芬芳续旧缘。

30

谁家玉笛向风吹,惹我春怀久不遗。花落每思唐伯虎,兴来再步竹枝词。章成三十濒临夏,性近寻常俱与时。心事悄然诗和就,酸甜草木自相知。

唐寅《落花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唐寅《落花诗》 1、风雨突至的愤慨 《落花诗》的许多篇章即展现了风雨对美丽和生命活力的摧残,融入了诗人的极大愤慨,诗中风雨意象频繁出现,象征着恶劣的外部环境:“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落花诗》第二首: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流。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愁。 2、悲怆沉郁的生命感伤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光阴易逝、年华易老,诗人对此有无限的感慨。较之《白发诗》的“怆然百感兴”,《落花诗》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

诗中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作为一个社会人,他需要世俗的认同,社会的承认,需要掌声。而现实的无奈带给他的是无法排遣的寂寞心境。“烧灯坐尽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满堂欢笑强相陪,别有愁肠日几回”;“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 3、颓放与自由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里流露出某种自我调侃的情绪,颓放中洋溢着对个性自由

落花双璧照史册

落花双璧照史册 落花双璧照史册 ——唐伯虎与梁晗曦《落花诗》之对比 樊兴国 一·古今才子才女——有趣的同题诗赛 赫赫有名的明代大才子唐伯虎的《落花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落花最宏大优美的一组诗作。 唐寅(1470~1523年),苏州人。字伯虎,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有“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之美称,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比曹雪芹早两個半世紀的唐伯虎,因被受賄案牵连,落拓江

湖,筑室桃花庵,诗酒放浪,写过不少以落花为主题的诗篇。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春,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外,文徵明、徐祯卿等皆有和诗。 唐伯虎之后490年的今天,在这大白话和现代诗统治文坛诗坛的今天,竟然有个年轻女子用七言律诗步韵唐伯虎的30 首《落花诗》,这不能不令人惊叹。这女子是谁,她的芳名叫梁晗曦。 梁晗曦,创作颇丰,现代诗和古体诗词无不涉及,文集诗集不断问世。特别是七言律诗,以“救救美人鱼”为名,从《诗中国》、《中华诗人》等网络诗坛一路赛来,喝彩连连,掌声不断,赢得了“当代才女”的美名。为了飞得高远,便跟古人竞技:《次韵红楼梦菊花诗》12首《莲花诗》七律;次韵清人黄仲则《绮怀》16首七律等,后来看上家喻户晓风流才子唐伯虎的《落花诗》30首七律,便上演一场明代才子和当代才女的“同题诗赛”,一场诗坛高手别开生面的心智和才气地比拼。结果如何,请看笔者评析。 二·佳词丽句,妙语如珠;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总体来看,唐伯虎和梁晗曦的《落花诗》主要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且表现深刻,感人肺腑。 1·叹花开花落,时光易逝,青春难再,佳人命薄 唐伯虎《落花诗》佳句: 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中愁。(第2首) 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逃风雨葬西施。(第4首) 国色自来皆命薄,桃红又见一年春。(第6首) 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第13首)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第15 首) 名薄错抛倾国色,缘轻不遇买金人。(第20首)

诗词鉴赏:【明】唐寅《一剪梅》

诗词鉴赏: 《一剪梅》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上阙:从“深闭门”我们得知这位女子独守空闺,大门阻挡了她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起笔就将女子的孤寂处境渲染了出来。这位与世隔绝的女子也只能听着窗外雨点敲打梨花的声音了,但经历了风儿、雨点蹂躏过的梨花还会在吗? 显然不会,就像才女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所说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了,将女子心中的哀怨表达了出来。如此妙龄的女子却身处深闺之中,又怎能不是虚度了青春呢?纵然再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呢?那片片凋零的花儿,朦胧的月光又再次勾起她的伤心事,不免让她黯然心伤。 上阙中诗人唐寅所描绘的是一幅花前月下,一女子独守空闺的画面。彼时的她聆听着雨打梨花的声音,那皓白如水的月光撒向这间庭院,将她孤单的身影照的雪亮、刺眼。 下阙:如水的月光将她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的模样照得很是显眼。此时的她因为思念脸上留下了千万点泪痕。此时的她思念着远方的夫君,她的这般娇弱、孤寂的模样着实让人心疼!“晓看天色暮看云”,则写出了女子从早晨醒来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

这般的无所事事再次衬托出了她的无尽哀怨之情,所以才有了“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她走路时会想念夫君,坐着时也会想念夫君,此时的她满脑子里都是对夫君的无尽思念,这思念如此的彻骨,可以说是将思念写到极致。 纵观唐寅的这首《一剪梅》,词中诗人化身一位思君女子,通过身处深闺,聆听雨打梨花声音,花前月下无佳人的落寞处境,将心中的思念之情写得淋漓尽致,不免让读者为之心疼不已!

落花诗点评

岁月无情人有情落花不落传千古 一、落花人 花开花落。得意之时如桃花绽放,落魄之时飘零落寂!恰如唐寅的人生路。唐寅,明中期诗书画三绝的江南艺术家。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赴南京乡试,中第一名解元。不料明弘治十二年,唐寅进京会试,因涉嫌程敏政受贿案,贬谪往浙江为吏。唐寅耻不就官而归家。此后.他不但功名无望,且生计日薄,与妻子反目仳离,不久又与弟申异炊.可以说他落魄之极,其“胸中块垒郁勃之气,无由自泄,假诸风云月露以泄之”。 花神相伴迷佛门。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的宋人章庄简废园址上筑室桃花坞,有学圃堂、梦墨亭、竹溪亭、蚊蝶斋等(遗址在今桃花坞大街)他俨然是一位与自然相 伴的桃花园主人。唐寅晚年,精神空虚,“皈心佛乘, 自号六如”,思想趋向解脱颓唐,又将自己的屋舍改称为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 明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去世,享年54岁,最终落花飘零水东流,桃花有情伴终老。 二、落花情 唐寅的和作七律《落花诗》,诗书益彰,华美感 伤,首首抒怀,“柔情绰态,如泣如诉”,情作线亦 成珠,晶莹剔透,光耀千古,是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哀伤如雾霾,一种英雄落寞的暮气滋润着江南的朵朵“落花”。落花诗看似伤春,实则自摅其才情。诗中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伤”字当头,知己难觅和友人别离,华年易逝又真情退去,身老体衰兼怀才不遇,瞬间高歌却无以报国……感伤抑郁,真情累牍,千重重雾障障,不见光明不能释怀。遭遇误解,他只能以诗真实地袒露自己内心的隐秘情感,让世人看到自己的任情狂放和洒脱背后的巨大不平。才情多悟得,罹后有新知,人生无常,心中了了,当超脱旷达,而这恰又是不能超脱的呼告! 三、落花韵 《落花诗册》结字萧散疏朗、斜中求正、向背得宜、外廊方正;用笔虚实相生、方圆互见、粗细相称、笔势回环、洒脱随意。用笔结 体皆为上品,流动有深意,娴熟有余韵。举例如下:上有天下 有地,凡事必须敬,人卑微如拜到脚下的微尘,当如“神”;波光潋 滟中水流,外柔中刚破空来,当如“水”;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身居寒宫如美娥,当如“月”;眉开眼笑尽欢颜,泪落 东吴不言愁,当如“笑”;月当空太阳升,雾霭沉沉上朝 早,当如“朝”;北斗悬空定南北,耸立若山身下虚, 当如“北斗”星空闪;大道两旁翠荫生,潺潺流水罅 隙涌,当如“绿”;展翅欲飞送吉祥,负重前行亦如轻,当如“凤”。 不难发现,《落花诗》结体用笔具晋人韵味,疏放蕴精致,流美

袁枚《落花诗》十五首

袁枚《落花诗》十五首 一 江南有客惜年華,三月憑欄日易斜。春在東風原是夢,生非薄命不為花。仙雲影散留香雨,故國臺空賸館娃。從古傾城好顏色,幾枝零落在天涯? 二 也曾開向鳳皇池,去住無心鳥不知。掃逕適當風定後,卷簾可惜客來時。肯教香氣隨波盡,尚戀春光墜地遲。莫訝旁人憐玉骨,此身原在最高枝。 三 風雨瀟瀟春滿林,翠波簾幕影沉沉。清華曾荷東皇寵,漂泊原非上帝心。舊日黃鸝渾欲別,天涯綠葉半成陰。榮衰花是尋常事,轉為韶光恨不禁。 四 小樓一夜聽潺潺,十二瑤臺解珮環。有力尚能含細雨,無言獨自下春山。空將西子沉吳沼,誰贖文姬反漢關。且莫啼烟兼泣露,問渠何事到人間。 五 不受深閨兒女憐,自開自落自年年。青天飛處還疑蝶,素月明時欲化烟。空谷半枝隨影墮,闌干一角受風偏。

佳人已換三生骨,拾得花鈿更黯然。 六 后土難埋一瓣香,風前零落曉霞妝。丹心枉自填溝壑,素手曾經捧太陽。疏雨半樓人意懶,殘紅三月馬頭忙。莫嫌上苑遮留少,宰相由來鐵石腸! 七 似欲翻身入翠微,一番烟雨寸心違。粗枝大葉無人賞,落月啼鳥有夢歸。垂釣絲輕飄水面,踏青風小上春衣。勸君好認瑤臺去,十二湘簾莫亂飛。 八 玉顏如此竟泥中,爭怪騷人唱《惱公》?茵溷無心隨上下,尹邢避面各西東。已含雲雨還三峽,猶抱琵琶泣六宮。花總一般千樣落,人間何處問清風? 九 不妨身世竟離群,開滿香心已十分。小院來遲烟寂寂,深春坐久雪紛紛。人間歌舞消清晝,天上神仙葬白雲。飄落洞庭波欲冷,一枝玉笛吊湘君。 十 裁紅暈碧意蹉跎,子野聞歌喚奈何。早發瓊林驚海內,倦開江國厭風波。漢宮裙解留仙少,梁苑妝成墮馬多,

天女亭亭無賴甚,苦將清影試維摩。 十一 金光瑤草兩三莖,吹落紅塵我亦驚。讓路忍將香雪踏,開窗權當美人迎。蛛絲力弱留難住,羊角風狂數不清。昨夜月明誰唱別,可憐費盡子規聲。 十二 紅燈張罷酒杯殘,不照笙歌月亦寒。此去竟成千古恨,好春還待一年看。金鈴繫處堤防苦,玉匣開時笑語難。擬囑司風賢令史,也同修竹報平安。 十三 剪彩隨宮事莫論,天涯極目總消魂。旗亭酒醒風千里,牧笛歌回水一村。游子相逢終是別,美人有壽已無恩。流年幾度殘春裏,潮落空江葉打門。 十四 升沉何必感雲泥?到眼風光剪不齊。愛惜每防鶯翅動,飄零只恨粉墻低。高唐神女朝霞散,故國河山杜宇啼。最是半生惆悵處,曲闌東畔畫堂西。 十五 怕過山村更水橋,休論鳳泊與鸞飄。容顏未老心先謝,雨露雖輕淚不消。小住色憑芳草借,長眠魂讓酒人招。

描写元宵节的经典古诗词

元宵佳节欢乐渡,张灯结彩花拥簇。一夜鱼龙酣畅舞,银花闪烁映火树。邀约亲友齐欢聚,美景怡人悦心目。此时此景情意浓,万事和乐沐幸福。整理了相关内容,快来看看吧!希望能帮助到你~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篇一】描写元宵节的经典古诗词词 《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篇二】描写元宵节的经典古诗词词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折桂令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篇三】描写元宵节的经典古诗词词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论沈周、唐寅的《落花》组诗

【内容提要】落花”主题,乃是中国古代咏物诗的重要品类。明代沈周、唐寅的《落花》组诗,无疑自标一格。他们的作品缘情尚趣、不计工拙,真率地抒发自我情感,既摆脱了白居易、李商隐写作范式的影响,拓展了该主题写作的内容和手法,又表现出与同时的“格调派”截然不同的审美理想,从一个侧面揭示出明中叶诗界多样共生、复线发展的特征;不仅在明代诗坛,而且在中国古代咏物诗史中,均具有不能忽视的价值。【关键词】沈周唐寅落花组诗价值 弘治十七年春,七十八岁的沈周赋《落花》诗十首;自此以后,其弟子、友人纷起倡和。一时间,吟咏落花,令吴门诗坛热闹非常①。最终,堪称吴门文苑领军人物的沈周、唐寅皆写成七律三十首,数量之多,非他人可比;在此项文事中,无疑最为引入瞩目②。所谓“落花”主题,乃是中国古代咏物诗中的重要品类。无论唐之白居易、李商隐、韩偓,还是宋之宋庠、宋祁,皆有佳篇传世。不过像沈周、唐寅这样的大规模写作,似乎并不多见。我们不由得提出疑问:沈、唐这些作品,在写作上表现出哪些特点?与前人名篇相比,体现出哪些异同?而此种写作所表现出的审美旨趣和创作风貌,又在诗史流程及其特定时代中有何意义?尝试解答这几个问题,也就构成了本文的主旨。一在三十首《落花》诗的最后一篇,沈周写道:盛时忽忽到衰时,一一芳枝变丑枝。感旧最关前度客,怆亡休唱后庭词。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莫怪留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不难看出,诗中的情感,是颇为曲折的。一方面,沈周写得出“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这便是故作达观之语,承认死生循环乃生命世界不可违抗的规律;而另一方面,他终归以“莫怪留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收束全篇,可见至少在这首诗中,伤感战胜了豁达。而此篇又似乎是有给整个三十首作总结、定基调的意味。如此收束,恐怕便是多少要将整个组诗的主旨引到伤时叹逝、怜香惜玉上了。应该承认,在沈周的组诗中,表达这种感伤情绪,的确是主题之一。细加分析,此种表达,对于他来说,实有两种途径。其一便是借吟咏落花散乱飘零的形态而生发出对“美好事物难久存”的叹息。落花在这里,自然不仅仅是物象,更是美丽而脆弱之生命的象征:芳华别我漫匆匆,已信难留留亦空。万物死生宁离土,一场恩怨本同风。株连晓树成愁绿,波及烟江有倖红。漠漠香魂无点断,数声啼鸟夕阳中。而另外一种途径,便是在诗中将自然物之永恒有序与人生的变幻无常对比写出。如此下笔,便是把落花之“落”看作自然生命周而复始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样,“落”便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给下一次新生做好准备。可是,与自然之物的生生不息相反,人的生命流程,却是一去不回的。有此比照,诗人就将对容颜易老、青春难留的感叹,更刺目地表现出来了: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消绿长物无私。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已鬓如丝。然而,沈周的洋洋三十章落花诗,其内蕴仅在于此吗?如果这全部作品皆不过是咏叹“感伤”二字,则对它们,读者恐怕也就再无详析的必要。事实并非这样,沈周的这组作品,实还有更值得玩味之处。细读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沈周以“老夫伤处有谁知”收束组诗,可他在具体的吟咏中,却常常自然地流露出另外一种意识,那便是随顺自然、委运观化。前引组诗末篇中的“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最终被伤感吞没;不过在组诗的其他地方,此种开通、豁达的念头,是随处可见的。它们的时时出现,其实冲淡了前几篇作品制造的浓重感伤,从而也就调节了整个组诗的气氛,令其面貌不再单一了。我们先看此首:香车宝马少追陪,红白纷纷又一回。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只从个里观生灭,再转年头证去来。老子与渠忘未得,残红收拾掌中杯。相比前面引过的几篇作品,此诗的伤感,就远不是那么浓重。“只从个里观生灭”中的一个“观”字,清楚地拉开了吟咏者与物象之间的情感距离。此处,“落花”不再与诗人主体情感紧密地相系,而更近于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而在这样一个整体语境中,所谓“昨日不知今日异,开时便有落时催”,也就更近于一种对生命循环过程的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

步韵唐伯虎落花诗三十首 1难忆当时满面春,铅销粉洗色归贫。翻墙浪蝶何谈义,带雨斜风不顾仁。心结自将存果实,恩怨谁与费精神。纷纷道上寻芳客,树下徘徊有几人? 2 东君唤醒意悠悠,才笑春风又倒头。朝露方沾云卷去,晚红未落水偷流。魂随骚客埋诗冢,韵入清原伴玉钩。当信余香长曼妙,付于大地解心愁。 3 过隙白驹谁可臾,嫣红瞬息有还无。芒鞋初踏云头绿,蓑雨纷沉叶底朱。既识流光如梦矣,何嗟逝者若斯夫?且将老瓣和诗酒,酿得精魂久不枯。 4 杨柳春风二月时,花妍更是醉人儿。墙头绽蕊相争客,萼里藏蜂各恋私。怎奈黄莺啼上苑,无端赤地伴西施。任由粉蝶翻飞去,心性当持绿菟丝。 5 雨洗花坛不忍中,支持乏力怨时风。春心已赋千般绿,夏日才知一点红。荫下寻香惶载酒,岭头采萼枉偷空。可怜蜂蝶浑无觉,觅过城南又觅东。 6 富丽妖娆自率真,生成百媚仗花神。明知风雨侵来恶,暗焕容颜点缀春。落瓣有心培沃土,余香着意脱浮尘。不言桃李成蹊径,引渡多情惜玉人。 7 山雨欲来云脚横,争飞子燕入帘轻。百花漫卷知谁处,满地飘零较啥名?举盏昏昏尘障眼,吟诗落落色空城。潸然蒂老随春去,梦里唯追一水盈。 8 飞霞落鹜雨初晴,牧笛村烟暮色生。雨后寻芳多失意,贫中访客少成行。花残忍躏尘和土,巢湿难为燕与莺。逝者如斯长了了,何从昼夜讨分明? 9 桃枝斜举出高栏,夹带东风锦簇团。领略山头春片片,交辉渡口水漫漫。骄横得宠人前耀,凄惨流离那里欢?毕竟夭夭时有限,玄都观里菜花安。 10 繁华过后相归空,百物天成大致同。明晦当知旋北斗,荣衰莫再怨东风。任由梦境三更皂,只驻心头一份红。记取春光曾爱抚,长留美好入诗中。 11 谷雨时过日见惔,桑枝叶涩小荷添。青蛙水面多离偶,紫燕檐前少入帘。容换新仁花已老,酒开旧瓮意方恬。有情莫忘寻芳处,收拾残红仔细拈。 12 绿老红残急子规,啼风泣露断肠时。难留光影西沉早,唯唤水流东去迟。草满荷堤蛙懒唱,云遮暮色柳低垂。长河日落扬帆远,一把春情付与谁。 13 荆阻藤缠不兴游,沾衣草乱履跟愁。杏花枝上纷离蒂,布谷风中急啭楼。一路残红谁忍踏,三春好景世难留。山泉掬把当清酒,酹向丛间奠土丘。 14 飞红过眼聚成堆,愁向心头意自颓。未索丛中诗几句,已伤梦里酒空杯。难留月影相依拥,唯劝鹃声莫乱催。花事如潮原有信,来年春暖又还开。 15 秀色何須刻意夸,西施原本苎萝家。虽然复国扬丰彩,难免经年失丽华。万物三春千样好,繁花百日一般斜。自当开落平常看,留得闲心听夜蛙。 16 静坐林间谁与陪,山溪九转又还回。风来簌簌春摇落,鹃泣声声夏督催。稚子无邪追絮去,新蝉有意葬花来。释怀万象归平澹,且就蹊旁饮几杯。

经典古诗词100首

经典古诗词100首古代童谣(1) (1)一去二三里(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汉乐府(2) (28)江南(情趣)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4)长歌行(惜时)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国(1)(85)七步诗(咏物抒情)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北朝民歌(1)(17)敕勒歌(景)敕勒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唐代(56) 1、李白(5)静夜思(思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4)赠汪伦(送别/友情)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8)望庐山瀑布(山水/景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35)古朗月行(景)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玉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47)望天门山(山水/景色)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0)独坐敬亭山(山水/景色)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4)早发白帝城(山水/景色)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友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李绅(6)悯农(节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3)悯农(忧国忧民)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 唐伯虎——《桃花庵歌》诗词赏析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作者简介】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

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悠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赏析】: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关于这首诗的赏析还是与唐伯虎的个人背景相关。在中国世俗社会中,唐伯虎这个名字称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诗词风格 唐伯虎的诗和绘画作品都很出名,被后世广为阅读品味,他的诗都有怎样的特点让人如此着迷、和下面由列举了几个关于他诗词的特点,希望你喜欢。 唐伯虎诗词特点 唐寅诗风相当特别,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昭明文选》,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很接近六朝的气息。泄题案以后的诗作,多描写自己的处境,写起来情真意挚,自然流畅,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 唐寅文学上亦富有成就。工诗文,其诗多纪游、题画、感怀之作,能表达出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俚语、俗语入诗,通俗易懂,语浅意隽。著《六如居士集》,清人辑有《六如居士全集》。 唐寅诗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清新,对人生、社会常常怀着岸傲不平之气。如《把酒对月歌》中: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枝桃花月满天。又如诗云: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需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时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除诗文外,也能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于唐寅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历坎坷,见闻广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较深,所以作品雅俗共赏,声名远播。 唐伯虎绘画风格 在绘画上,他是一个取材广博的画家。山水多取法于南宋李唐、刘松年,一变斧劈皴为细长清劲线条皴法,并兼及元人法。画人物工笔,写意俱佳。画花鸟喜用水墨,清隽峭利,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画家。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兼善书法,工诗文。晚年好禅学,。思想趋向解脱颓放。自号“六如居土”(谓人生如幻、梦、泡、影、露、电),著有《六如居士全集》。唐寅是典型的江南才子,诗书画无所不精。尤以画的成就最高,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其书上学魏晋,得益北海,形成具有丰润灵活,俊秀挺拔,藏筋抱骨的独特艺术风格,成就可以比肩当世著名书家祝允明、文徵明。其诗词散文,个性鲜明,感慨怀才不遇,讽刺世俗时弊,具有相当高的成就,有《六如居士全集》。 他的书画形迹放纵,性情狂放不羁。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

唐伯虎诗词作品

诗词作品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谁共论?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绝笔》 一日兼他两日狂,已过三万六千场。他年新识如相 唐寅诗词 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题落霞孤骛图》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叹世》之二

万事由天莫强求,何须苦苦用机谋?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感怀》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诗赠宁王》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怅怅词》 怅怅莫怪少时年,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 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程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 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盏院门前。 《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 唐寅祠

78赋得落花诗十首

78赋得落花诗十首 78赋得落花诗十首 赋得落花诗十首;富逞秾华满树春,香飘落瓣树还贫;红芳既蜕仙成道,;飘飘荡荡复悠悠,树底追寻到树头;赵武泥涂知辱雨,;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懊恼夜生听雨枕,;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昨日繁华焕眼新,今朝瞥眼又成尘;深关羊户无来客,;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夕阳无那小桥西,春事阑珊意欲迷;锦里门前溪好。 赋得落花诗十首一富逞秾华满树春,香飘落瓣树还贫;红芳既蜕仙成道,绿叶初阴子养仁。偶补燕巢泥荐宠,别修蜂蜜水资神;年年为尔添惆怅,独是蛾眉未嫁人。二飘飘荡荡复悠悠,树底追寻到树头;赵武泥涂知辱雨,秦宫脂粉惜随流。痴情恋酒粘红袖,急意穿帘泊玉钩;欲拾残芳捣为药,伤春难疗个中愁。三是谁揉碎锦云堆,着地难扶气力颓;懊恼夜生听雨枕,浮沉朝入送春杯。梢旁小剩莺还掠,风背差池鴂又催;瞥眼兴亡供一笑,竟因何落竟何开。四玉勒银罂已倦游,东飞西落使人愁;急搀春去先辞树,懒被风扶强上楼。鱼沫劬恩残粉在,蛛丝牵爱小红留,色香久在沉迷界,忏悔谁能倩比丘。五昨日繁华焕眼新,今

朝瞥眼又成尘;深关羊户无来客,漫藉周亭有醉人。露涕烟洟伤故物,蜗涎蚁迹吊残春;门墙蹊径俱零落,丞相知时却不嗔。六十二街头散冶游,满街红紫乱春愁;知时去去留难得,悟色空空念罢休。朝扫尚嫌奴作践,晚归还有马堪忧;何人早起酬怜惜,孤负新妆倚翠楼。七夕阳无那小桥西,春事阑珊意欲迷;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女奚,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直欲满筐携。八一园桃李只须臾,白白朱朱徹树无;亭怪草玄加旧白,窗嫌点易乱新朱。无方漂泊关游子,如此衰残类老夫;来岁重开还自好,小篇聊复记荣枯。九芳菲死日是生时,李妹桃娘尽欲儿;人散酒阑春亦去,红销绿长物无私。青山可惜文章丧,黄土何堪锦绣施;空记少年簪舞处,飘零今日鬓如丝。十供送春愁上客眉,乱纷纷地佇多时;儗招绿妾难成些,戏比红儿杀要诗。临水东风撩短鬓,惹空晴日共游丝;还随蛱蝶追寻去,墙角公然隐半枝。再和征明昌榖落花之作一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二阵阵纷飞看不真,霎时芳树减精神。黄金莫铸长生蒂,红泪空啼短命春。草上苟存流寓迹,陌头终化冶游尘。大家准备明年酒,惭愧重看是老人。三扰扰纷纷纵复横,那堪薄薄更轻轻;沾泥蓼花无狂相,留物坡翁有过名;送雨送春长

digao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Microsoft Word 文档

生命的悲歌——唐寅《落花诗》赏析 盛敏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河南,郑州450005) 摘要:唐寅的三十首《落花诗》以绮丽的语言书写生命寂寥的感伤,记录了一个美好的生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挣扎与奋进的过程。该组诗是对知己友人的唱和,它真实地袒露诗人内心的隐秘情感,隐隐传出梦醒之后的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落花诗》与《葬花吟》情绪格调极其相似,二者之间实传递了某种共同的时代精神。唐寅的人生追求渗透了一位末世士子的失意与感伤、无奈与落寞,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桀骜不驯的江南才子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怀疑与否定,对新的价值实现的个性追求,在中国历史上率先实现了文人的真正自由。关键词:唐寅《落花诗》感伤颓放与自由 [正文] 唐寅,明代中后期江南极具个性的文学家,兼擅书画。惜其流传下来的诗文作品不多,七律《落花诗》三十首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传世经典。唐寅对自己所作的落花诗十分喜爱,曾多次书写,诗与书相得益彰,带给世人一份华美的感伤。 《艺圃撷馀》有云: 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征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恸哭。至花落,遣小僮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寅和沈石田韵三十首。1 沈石田即沈周,苏州著名的书画家和诗人,唐寅的老师。明弘治十七年(1504)春,沈周丧子,作落花诗七律十首,唐寅葬花而想起此诗,唱和了三十首。唐寅在自跋中说:“石田先生尝咏落花十篇,人情物态,曲尽无遗,而用意炼语,超越前辈……间以示予,读之累日,不能释手。顾予方被翳林樾,自付陈朽载。瞻飞英辞条,委厕有不撄怀者哉.勉步后尘,政不自知其丑也。”2于暇日书之,并附有小图。在这段话中,诗人回首往事,仍有一种酸涩的情绪挥之不去,可见其书写落花诗时的复杂情感。各种唐寅的诗文集刻本都收录了《落花诗》,但根据 1《唐伯虎诗文书画全集》附录,中国言实出版社,2005.1 2《落花诗》,辽宁博物馆藏本

几首趣味十足的唐寅诗

几首趣味十足的唐寅诗,大家共赏 妒花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娇嗔软语,其人其声仿若亲见。可爱滴有个性滴佳人)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劝世之语。开头几句绝倒,和“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爱秋香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标题够吸引人眼球……嵌头。没想到的是古人也这么豪放的……火辣辣,有味儿!)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像儿歌)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尽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角度新颖。将花喻人。) 爱菜词 菜之味兮不可轻,人无此味将何行? 士知此位事业成,农知此味食廪盈, 技知此味艺业精,商知此味货利增。 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别苍生? 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入贤人腹。 厨中有碗黄齑粥,三生自有清闲福。 (呜呼哀哉……我爱菜,人爱肉……唐先生果然下笔不凡……笑翻!率性可见一二:)把酒对月歌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当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喜欢最后一句,万树桃花月满天。无限浪漫的景致。)一年歌 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 冬寒夏热最叹当,寒则如刀热如炙。 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 一年细算良辰少,况且叹逢美景何。 美景良辰淌遭遇,又有赏心并乐事。

唐伯虎的诗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性颖利,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祝允明规之,乃闭户浃岁.举弘治十一年乡试第一,座主梁储奇其文,还朝示学士程敏政,敏政亦奇之.未几,敏政总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其家僮,得试题.事露,言者劾敏政,语连寅,下诏狱,谪为吏.寅耻不就,归家益放浪.宁王宸濠厚币聘之,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筑室桃花坞,与客日般饮其中,年五十四而卒.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花前酌酒唱高歌。枝上花开能几日。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少年易过不重来。人生不向花前醉。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经典诗词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丹表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5、田家供客无兼味,手摘黄柑换白鱼。李念慈飞车精灵 6、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阑干看落晖。黄巢 7、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9、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仇远 10、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11、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经 1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1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14、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裴休 15、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古歌谣

16、如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查为仁 17、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潜 18、未晚人家门户闭,鹭鸶闲立钩鱼船。徐照 19、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贾至 20、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21、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22、今宵剩把银缸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 23、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谢胱 24、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林抒 25、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 26、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2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 29、老天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位新亭。陆游 30、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京木通俗小说

唐寅《落花诗》

唐寅《落花诗》 1、风雨突至的愤慨 《落花诗》的许多篇章即展现了风雨对美丽和生命活力的摧残,融入了诗人的极大愤慨,诗中风雨意象频繁出现,象征着恶劣的外部环境:“刹那断送十分春,富贵园林一洗贫。”“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纵使金钱堆北斗,难饶风雨葬西施。”“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可怜窗外风鸣树,辜负尊前月满轩。”“花朵凭风着意吹,春光弃我竟如遗。”《落花诗》第二首: 夕阳黯黯笛悠悠,一霎春风又转头。控诉欲呼天北极,胭脂都付水流。 倾盆恠雨泥三尺,绕树佳人绣半钩。颜色自来皆梦幻,一番添得镜愁。 2、悲怆沉郁的生命感伤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椽,堕溷翻成逐臭夫。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光阴易逝、年华易老,诗人对此有无限的感慨。较之《白发诗》的“怆然百感兴”,《落花诗》更添了几分英雄落寞的暮气。诗中多处暗示了自己痛苦的遭遇:“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无疑是其经历的写照;而“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等句则借“落花”之意象,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作为一个社会人,他需要世俗的认同,社会的承认,需要掌声。而现实的无奈带给他的是无法排遣的寂寞心境。“烧灯坐尽千金夜,对酒空思一点红”;“长洲日暮生芳草,销尽江淹黯黯魂”;“满堂欢笑强相陪,别有愁肠日几回”;“恻恻凄凄忧自惔,花枝零落鬓丝添”, 3、颓放与自由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里流露出某种自我调侃的情绪,颓放中洋溢着对个性自由的坚持,这实质是在政局的威慑挤压下,在不能直接实现“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后,对自我价值实现进行的一种调整。《桃花庵歌》中的思想情绪在《落花诗》中也有着较多的表现。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里,鸳鸯一对共当中。 花落花开总属春,开时休羡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髅冢,就是红楼掩面人。 山屐已教休泛腊,柴车从此不须巾。仙尘佛劫同归尽,坠处何须论厕茵。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尾联“绕树百回心语口,明年勾管是何人? 4、孤独前行的寂寞与悲凉。唐寅毕竟是一个儒士,经历了太多风雨的他虽然对生命价值有了新的体悟,但他无法也不可能真正摆脱儒家的情怀,前行中的孤寂更易使他忆起那曾经高居榜首的现实荣耀: 天涯晻溘碧云横,社日园林紫燕轻。桃叶参差谁问渡,杏花零落忆题名。 月明犬吠村中夜,雨过莺啼叶满城。人不归来春又去,与谁连臂唱盈盈? 伯虎性狂傲,除祝允明、文征明等少数几位挚友之外,可以说没人能够真正理解他。其绝笔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