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药学公开课课程: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最新中药学公开课课程: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最新中药学公开课课程: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最新中药学公开课课程: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学习要求】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

2、掌握茯芩、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的性能、功效和应用,熟悉配伍和使用特点。

3.了解其它利水渗湿药的功效特点。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能使尿量增多,小便通畅,使滞留体内的水湿排出,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得以解除,故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病等。此外有些药物可用于黄疸、湿疮、湿温病、湿痹以及妇女白带等湿证。

利水渗湿药按其药性及功效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二类:一类味甘淡,性平或微寒,长于利水消肿,主要适用于水肿、痰饮等。习称淡渗利湿药,如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滑石等。另一类寒性(苦寒或咸寒)长于清湿热,通淋浊(有的能排结石),主要适用于各种淋病,以热淋、石淋为多用。习称利尿通淋药或清利湿热药。如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石韦、海金沙、金钱草等。其中有的药物既能利水消肿,又善清热通淋,难于截然划分。

脾弱生湿,脾虚不能制水;或肾阳衰微,火衰不能生土,而致水湿泛滥者,应健脾温肾以治其本,适当配伍利水渗湿药,不宜单用渗利之品。再如水肿初起有表证者,当配宣肺发汗药;膀胱气化不利而小便少者,需配通阳化气药。至于下焦湿热淋病,常配清热泻火药;若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等。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茯苓

《本经》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 oria cocos (Shcw. ) Wolf 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与应用】

1.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证。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凡水湿、停饮均适用。常与猪苓、泽泻同用以加强利水渗湿作用,并随湿热、寒湿等不同性质,配伍有关药物。如湿热配车前子、木通;寒湿配附子、干姜等。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故脾虚停湿者用之,有标本兼顾之效,停饮所致的头眩、心悸、咳嗽,亦持为要药。本品与白术同用,其健脾利湿之功益彰,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均有茯苓、白术配伍。

2.健脾止泻,用于脾虚证。茯苓能健脾,脾虚体倦、食少便溏者,每与党参、白术、甘草等补脾药同用,即四君子汤。

3.宁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心脾二虚,气血不足的心神不宁,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若水气凌心之心悸,多与桂枝、白术、生姜同用,如茯苓甘草汤。

【用法用量】煎服,9~15g。

【现代研究】本品含茯苓聚糖、茯苓酸、乙酰茯苓酸、麦角甾醇、蛋白质、卵磷脂、胆碱等。具有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镇静、保肝、抗炎、降血糖、抑菌等作用。

薏苡仁

《本经》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的成熟种仁。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与应用】

1.利湿健脾,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及脾虚泄泻等。本品甘补淡渗,功似茯苓。对于脾虚湿滞者尤为适用。若脾虚湿盛之水肿腹胀,食少泄泻,脚气浮肿等,多与茯苓、白术、黄芪等药配伍。又因其性偏凉,能清利湿热,亦可用于湿热淋证,如《杨氏经验方》单用薏苡仁煎服,治疗砂石热淋。

2.除痹,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挛急。本品既能渗湿,又能舒筋脉,缓和挛急。如配伍麻黄、杏仁、甘草,治风湿病人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者,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对湿热下注所致的痿弱无力,常与苍术、黄柏、牛膝配伍,即《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四妙丸。

3.清热排脓,用于肺痈、肠痈。薏苡仁能清热排脓,治疗内痈。治肺痈咳吐脓痰,可与苇茎、冬瓜仁、桃仁配伍,即苇茎汤。治肠痈,可与败酱草、丹皮、桃仁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9~30g。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本品力缓,用量宜大,除入汤剂、丸散外,亦可煮粥食用,为食疗佳品。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薏苡仁油、薏苡仁酯、脂肪油、氨基酸等。具有抑制横纹肌的收缩、镇静、降温、解热、镇痛、抗肿瘤、降血糖、降血钙、保肝、抗炎、增强免疫力等作用。

泽泻

《本经》

为泽泻科多年生沼泽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is (Sam.) Juzep. 的块茎。麸炒或盐水炒用。产于福建者名建泽泻,质量较好。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及痰饮等证。本品甘淡渗湿,利水作用与茯苓相似,为水湿证所适用。常与茯苓、猪苓、薏苡仁等同用,以加强利水渗湿作用。若水湿痰饮所致的眩晕,可与白术配伍,如泽泻汤。

2.泄热,本品性寒能清泄肾与膀胱之热,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若用于湿热泄泻,带下,小便淋涩,配木通、车前子。若肾阴不足,虚火亢盛,遗精,配熟地、牡丹皮【用法用量】煎服,6~9g。

【现代研究】本品主要含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生物碱、天门冬素脂等。具有利尿、降血脂、降血糖、抗炎、抑制细胞免疫、抑菌等作用。

猪苓

《本经》

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 olyporus umbellatus (Pers) Fr. 的菌核。春秋二季采挖,去泥沙,晒干。切片入药,生用。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证。本品甘淡渗泄,利水作用较茯苓为强,凡水湿潴留者均可选用。若脾虚水肿,小便不利,常与茯苓、泽泻、白术同用,如四苓散。若水湿泄泻,配苍术、厚朴、茯苓等,如胃苓汤。阴虚有热小便不利,淋浊等证,又可与泽泻、滑石、阿胶等配伍,如猪苓汤。古方有单用一味猪苓以取效的,如《小品方》猪苓一味为末,热水调服,治妊娠子淋。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无水湿者忌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有麦角甾醇、生物素、多糖等。具有利尿、抗肿瘤、保肝、抗菌、抗诱变、抗放射、增强血小板聚集、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猪苓多糖是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车前子

《本经》

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P lantago asiatica L. 或平车前P lantago depressa Willd. 的成熟种子。生用或盐水炙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与应用】

1.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病。本品甘而滑利,寒凉清热,有利尿通淋之功。为治疗湿热淋证的常用药。常与木通、滑石、萹蓄等清热利湿药同用,如八正散。

2.渗湿止泻。用于暑湿泄泻。本品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亦即利小便以实大便,以治湿盛引起的水泻为宜。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或与白术、茯苓、泽泻等同用。

3.清肝明目,用于目赤,内障,视物昏暗。本品能清肝明目。若肝热目赤肿痛,可与菊花、龙胆草、黄芩等清肝药配伍。若久患内障,肝肾阴虚,可与生地、麦冬、枸杞子等养阴药同用。

4.清肺化痰,用于痰热咳嗽。本品入肺经,能清肺化痰止咳。用治肺热咳嗽痰多,多与瓜蒌、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此外,治疗高血压病,用本品煎汤代茶饮。

【用法用量】煎服,9~15g。入煎剂宜包煎。

【现代研究】本品多含粘液质,此外尚含车前烯醇酸、琥珀酸、车前糖、蛋白质、脂肪酸等。具有利尿、抗菌、祛痰、镇咳、抗炎等作用。

滑石

《本经》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含水硅酸镁[Mg3. (Si4O10)(OH)2]。研末或水飞用。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效与应用】

1.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本品性寒滑利,寒凉清热,滑能利窍,能清膀胱热结,通利水道,为治疗湿热淋证的常用药。如滑石散,即用木通煎汤送服滑石粉治热淋。若用于石淋,可与海金沙、金钱草、木通等配用,如二金排石汤。

2.清解暑热,用于暑湿,湿温。本品甘寒,既能利水,又解暑热,是治暑湿之常用药。若暑热烦渴,小便短赤,可与甘草同用,即六一散;若湿温,胸闷,气机不畅,可与薏苡仁、白蔻仁、杏仁等配用,如三仁汤。

3.收湿敛疮,用于湿疮,湿疹,痱子等皮肤病,外用有收湿敛疮作用。可单用,或与石膏、炉甘石、枯矾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10~20g。外用适量。

【现代研究】本品含硅酸镁、氧化铝、氧化镍等。具有保护皮肤粘膜、抗菌等作用。

川木通

《本经》

为毛莨科植物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 或绣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 –Ham. 的干燥藤茎。生用。

【性味归经】淡、苦,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利尿通淋,用于热淋涩痛,心烦尿赤,水肿脚气。本品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下行从小便排出。如用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或心火下移小肠而致的心烦尿赤等症,多与生地、甘草、竹叶等配用,如导赤散。若治膀胱湿热,淋沥涩痛,常与瞿麦、滑石、萹蓄等清热利湿药同用,如八正散。

2.通经下乳,用于经闭乳少,湿热痹痛。本品通经下乳,并能利血脉通关节。若用治乳汁短少或不通,可与王不留行、穿山甲等同用,或与猪蹄炖汤服。用治血瘀经闭,配红花、桃仁、丹参等同用,尤以血热经闭为宜。若治湿热痹痛,多配秦艽、防己、薏苡仁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

【现代研究】本品主含三萜及其苷、甾醇等。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茵陈蒿

《本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滨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 或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与应用】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本品苦泄下降,寒能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的湿热,使之从小便排出,故为治黄疸要药。若湿热阳黄,可配伍大黄、栀子,即茵陈蒿汤。若寒湿阴黄,多与附子、干姜等配用,如茵陈四逆汤。

此外,本品亦可用于湿疮瘙痒,流黄水,乃取其清湿热之功。可煎汤内服或外洗。

【用法用量】煎服,6~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

【使用注意】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慎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β-蒎烯、茵陈烃、茵陈酮及叶酸等。具有保肝、利胆、抗菌、降血压、降血脂、扩张冠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解热、镇痛、镇静、抗炎、增强免疫功能、抗放射等作用。对化学抗癌药的毒性有减毒作用。

金钱草

《本草纲目拾遗》

为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晒干切段生用。

【性味归经】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与应用】

1.除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本品清肝胆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常与茵陈蒿、栀子、虎杖等同用。

2.利尿通淋,用于热淋,石淋。本品能利尿通淋,排除结石,故治石淋尤为多用。可单用大剂量煎汤代茶饮,或与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等同用。

3.解毒消肿,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本品有解毒消肿作用,可用鲜品捣烂取汁饮,并以渣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15~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现代研究】本品含黄酮类、苷类、鞣质、挥发油等。具有利胆排石、利尿排石、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

部分利水渗湿药简表

【复习思考题】

*1.试述中医常用的祛湿方法有几种,每种祛湿法的主要适应症是什么?代表药物有哪些?

*2.比较茯苓与薏苡仁,茯苓、猪苓与泽泻性能、功效与应用之异同点。3.茯苓配白术,茵陈配山栀各有什么意义。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一、A1型题? (1)扁蓄的功效是:? A利水消肿、化痰止咳? B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C利水通淋、清心除烦? D利水渗湿、止泻明目?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2)冬瓜皮与葫芦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性水肿? B阴虚水肿? C脾虚水肿? D寒性水肿? E阳虚水肿? 答案A? (3)常用来治皮肤湿疮瘙痒的利水渗湿药是:? A草薢? B苦参? C白鲜皮? D地肤子? E蛇床子?

答案D? (4)治膏淋的要药是:? A滑石? B石苇? C扁蓄? D萆薢? E泽漆? 答案D? (5)石苇除能利水通淋外,还能:?A止咳? B止泻? C止痒? D止吐? E止痛? 答案A? (6)治疗淋证的常用药是:? A茵陈蒿? B地肤子? C海金沙? D薏苡仁? E猪苓? 答案C?

(7)海金沙的药用部分是:? A种子? B孢子? C果实? D全草? E花穗? 答案B? (8)除哪一项外,均为金钱草的适应证:?A热淋、砂淋? B湿热黄疸? C肝胆结石? D恶疮肿毒? E肺热咳喘? 答案E? (9)金钱草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淋、砂淋? B膏淋、石淋? C血淋、热淋? D砂淋、膏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0)通草的药用部分是:?

A全草? B藤茎? C茎髓? D根茎? E果实? 答案C? (11)心烦尿赤、口舌生疮之证,可选用:? A篇蓄? B茯苓? C滑石? D木通? E金钱草? 答案D (12)内服能通淋解暑,外用能清热收湿的药是:?A滑石? B车前子? C枯矾? D木通? E石膏? 答案A? (1)车前子入汤剂须:? A先煎?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讲课教案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茯苓的性味是: A.甘,寒 B.甘、淡,凉 C.甘、淡,平 D.辛、苦,温 E.甘、酸,平 答案:C 2.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E.香加皮 答案:C 3.用治水肿,肺痈,肠痈,宜选: A.猪苓B.茯苓 C 薏苡仁 D.葫芦E.冬瓜皮

答案:C 4.猪苓的入药部位是: A. 块根 B. 菌核 C. 果实 D. 全草 E. 块茎 答案:B 5.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的药物是:A.荠菜 B.泽泻 C.蝼蛄 D.冬瓜皮 E.泽漆 答案:B 6.既能利水消肿,又可清热解暑的药是: A. 葫芦 B. 泽泻 C. 冬瓜皮 D. 薏苡仁 E. 猪苓 答案:C 7.具强心利尿作用,但有毒,不宜多用的药是:A.南五加皮 B.香加皮C.茯苓

D.玉米须E.薏苡仁 答案:B 8.能利水消肿、解酒毒,治疗饮酒过度,成痨吐血的药物是:A. 茯神 B. 玉米须 C. 泽漆 D. 枳椇子 E. 薏苡仁 答案:D 9.能治疗肝热目赤,目生翳障的药是: A. 荠菜 B. 蝼蛄 C. 薏苡仁 D. 泽泻 E. 泽漆 答案:A 10.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的药是:A.滑石 B.木通C.荠菜 D.车前子E.金钱草 答案:D 11.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的药是:

A.滑石 B.车前子C.地肤子 D.木通 E.石韦 答案:A 12.海金沙的入药部位是: A.根B.根皮 C.根茎 D.全草E.孢子 答案:E 13.善清小肠、膀胱湿热,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之要药的药是:A.地肤子B.海金沙C.车前草 D.蝼蛄E.冬葵子 答案:B 14. 能利湿退黄,解毒疗疮的药是: A.鸡骨草B.茵陈C.地肤子 D.薏苡仁E.萆薢 答案:B

利水渗湿药习题集

利水渗湿药习题集 1. 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A 泽泻 B 猪苓 C 茯苓 D 车前子 E 香加皮 2. 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药物是() A 泽泻 B 茯苓 C 五加皮 D 防己 E 猪苓 3. 治水饮心悸宜选(〕 A 车前子 B 茯苓 C 薏苡仁 D 五加皮 E 泽泻 4. 用治脾虚湿泻小便不利宜选() A 茯苓 B 车前子 C 泽泻 D 防己 E 五加皮 5.功能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药是() A 猪苓 B 泽泻 C 车前子 D 香加皮 E 薏苡仁 6. 清补淡渗的药物是() A 猪苓 B 薏苡仁 C 车前子 D 香加皮 E 五加皮 7. 用治脾虚水肿泄泻宜选() A 茯苓 B 猪苓 C 防己 D 五加皮 E 车前子 8. 用治水肿,湿痹拘挛宜选() A 车前子 B 羌活 C 薏苡仁 D 猪苓 E 独活 9. 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及脾虚泄泻宜选() A 薏苡仁 B 泽泻 C 猪苓 D 滑石 E 关木通 10. 用治肺痈,肠痈宜选() A 猪苓 B 地肤子 C 薏苡仁 D 滑石 E 海金沙 11. 功能利水渗湿的药物是() A 桑寄生 B 猪苓 C 木瓜 D 防风 E 玄参 12. 功能利水渗湿泄热的药物是() A 猪苓 B 香加皮 C 五加皮 D 茯

苓 E 泽泻 13. 功能利水渗湿又能泻肾火的药物是() A 泽泻 B 猪苓 C 车前子 D 关木通 E 滑石 14. 功能利尿消肿,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是() A 五加皮 B 防己 C 独活 D 木瓜 E ? 莶草 15. 功能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又能清肺化痰() A 车前子 B 瞿麦 C 海金沙 D 关木通 E 地肤子 16. 用治湿盛于大肠而小便不利之水泻宜选() A 五加皮 B 车前子 C 泽泻 D 地肤子 E 海金沙 17. 用治肺热咳嗽痰多兼目赤肿痛目暗昏花宜选() A 黄芩 B 知母 C 车前子 D 泽泻 E 桑寄生 18. 功能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的药物是() A 佩兰 B 滑石 C 猪苓 D 虎杖 E 关木通 19. 用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兼能外治湿疮者宜选() A 滑石 B 车前子 C 猪苓 D 泽泻 E 关木通 20. 功能利尿通淋,通经下乳的药是() A 滑石 B 关木通 C 猪苓 D 车前子 E 香加皮 21. 用治心火下移小肠而致的心烦尿赤宜选() A 关木通 B 滑石 C 泽泻 D 车前子 E 猪苓 22. 用治热淋涩痛,心烦尿赤,水肿脚气宜选() A 滑石 B 车前子 C 香加皮 D 地肤子 E 关木通

中药学之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之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定义: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水湿内停证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功效:本类药物味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具有渗利水湿、利水消肿、利尿通淋、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等功效。 主治:主要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淋证、黄疸、痰饮、泄泻、带下、湿疮、湿温等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病证。 分类: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利水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多,具有利水消肿作用。主要适用于水湿内停而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茯苓 【主要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1、水肿2、痰饮3、脾虚诸证4、心悸,失眠【用法用量】煎服,9~15g。 ▲猪苓 【主要性能】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2、泄泻3、淋浊,带下【用法用量】煎服,6~12g。 【使用注意】无水湿者忌服。 ★泽泻

【主要性能】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2、痰饮3、泄泻4、湿热带下,淋浊 【用法用量】煎服,6~9g。 ★薏苡仁 【主要性能】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2、脾虚泄泻3、肺痈,肠痈4、痹证,脚气 【用法用量】煎服,9~30g。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本品力缓,用量宜大。除入汤剂,丸散剂外,亦可作粥食用,为食疗佳品。 冬瓜皮 【主要性能】甘、淡,微寒。归肺、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

中药药理学(课后习题)

《中药药理学》习题集 第01章绪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二、填空题 1.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2.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和()两个方面。 三、问答题 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3.简述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 4.有人认为中药是天然产物,所以毒副反应低,请简述你对此的看法。 5.请例举几种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的中药或中药的活性成分,并简述其研究概况。 6.什么是中药药理学、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 第02章中药药性理论 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连续使用温热药会使下列何种机体的递质增加: A.NA B.Ach C.5-HT D.GABA E.NO 2.辛味药主要含有以下何种相关成分: A.挥发油B.生物碱C.无机盐D.有机酸E.糖类 二、填空题 1.有抗肿瘤活性的中药多属于药性( )的药物。 2.在中药中,( )、( )等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 三、问答题 1.中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安全可靠“的观念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中药药动学与归经有什么关系? 3.中药归经的实质是什么?举例说明。 4.简述四性与内分泌系统的关系。 5.中药四性的药理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五味”所含成分与中药的“功效”、“归经”间有何规律性? 7.简述中药五味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 第03章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作用特点 一、选择题

中药学 利水渗湿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一、一、选择题 (一)A型选择题 1、1、利水渗湿药的性味多甘平 A、甘平 B、甘辛 C、甘寒 D、甘淡 E、甘苦 2、2、茯苓的药用部分是 A、块根 B、孢子 C、鳞茎 D、菌核 E、子实体 3、3、既利水又健脾的药是 A、猪苓 B、泽泻 C、茯苓 D、冬瓜皮 E、葫芦 4、4、既利水又安神的药是 A、茯苓 B、猪苓 C、泽泻 D、冬瓜皮 E、葫芦 5、5、脾虚水肿的首选药物是 A、茯苓 B、猪苓 C、泽泻 D、冬瓜皮 E、葫芦 6、6、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而致心悸,失眠当首选 A、薏苡仁 B、茯苓 C、猪苓 D、泽泻 E、车前子 7、7、茯苓的性味是 A、甘苦凉 B、甘淡平 C、甘淡凉 D、甘辛寒 E、甘寒 8、8、既能健脾渗湿,又能清热排脓的药物是 A、茯苓 B、薏苡仁 C、泽泻 D、白芷 E、天花粉 9、9、既利水渗湿,又能舒筋缓急的药物是 A、木瓜 B、车前子 C、茯苓 D、薏苡仁 E、蚕沙 10、10、既能健脾渗湿,又能除痹的药物是 A、茯苓 B、薏苡仁 C、苍术 D、独活 E、羌活 11、11、既能用于肺痈,又能用于肠痈的药物是 A、红藤 B、鱼腥草 C、薏苡仁 D、桔梗 E、丹皮 12、12、薏苡仁取清利湿热之功宜 A、生用 B、炒用 C、炙用 D、煨用 E、烘焙用 13、13、薏苡仁用于健脾止泻宜 A、炒用 B、生用 C、炙用 D、煨用 E、烘焙用 14、14、具有健脾渗湿作用的药物是 A、猪苓,泽泻 B、冬瓜皮,玉米须 C、葫芦,泽漆 D、车前子,滑石 E、茯苓,薏苡仁 15、15、猪苓的药用部分是 A、孢子 B、子实体 C、鳞茎 D、块根 E、菌核 16、16、猪苓的功效是 A、芳香化湿 B、利水消肿 C、利水渗湿 D、祛风胜湿 E、清热燥湿 17、17、既能利水渗湿,又能泄热的药物是 A、茯苓 B、薏苡仁 C、猪苓 D、泽泻 E、葫芦 18、18、泽泻的药用部位是 A、菌核 B、块茎 C、鳞茎 D、孢子 E、子实体 19、19、冬瓜皮的功效是 A、利水渗湿 B、利水消肿 C、利水通淋 D、清热燥湿 E、芳香化湿 20、20、既能利水消肿,又性凉能清热的药物是 A、茯苓 B、薏苡仁 C、冬瓜皮 D、葫芦 E、猪苓

最新中药学公开课课程: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学习要求】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类及各类性能特点。 2.掌握茯苓、泽泻、惹该仁、车前子、滑石、木通、金钱草、茵陈的性能、功效和应用,熟悉配伍和使用特点。 3.了解英它利水渗湿药的功效特点。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能使尿量增多,小便通畅,使滞留体内的水湿排出,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得以解除,故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病等。此外有些药物可用于黄疸、湿疮、湿温病、湿痹以及妇女白带等湿证。 利水渗湿药按其药性及功效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二类:一类味甘淡,性平或微寒,长于利水消肿,主要适用于水肿、痰饮等。习称淡渗利湿药,如茯苓、猪苓、泽泻、慧该仁、滑石等。另一类寒性(苦寒或咸寒)长于淸湿热,通淋浊(有的能排结石),主要适用于各种淋病,以热淋、石淋为多用。习称利尿通淋药或淸利湿热药。如木通、车前子、蔚蓄、瞿麦、石韦、海金沙、金钱草等。其中有的药物既能利水消肿,又善淸热通淋,难于截然划分。 脾弱生湿,脾虚不能制水;或肾阳衰微,火衰不能生上,而致水湿泛滥者,应健脾温肾以治英本,适当配伍利水渗湿药,不宜单用渗利之品。再如水肿初起有表证者,当配宣肺发汗药:膀胱气化不利而小便少者,需配通阳化气药。至于下焦湿热淋病,常配淸热泻火药;若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等。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茯苓 《本经》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hew. )Wolf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而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 及“茯苓块” °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与应用】 1.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及停饮等水湿证。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药性平和,为利水渗湿要药。凡水湿、停饮均适用。常与猪苓、泽泻同用以加强利水渗湿作用,并随湿热、寒湿等不同性质,配伍有关药物。如湿热配车前子、木通;寒湿配附子、干姜等。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故脾虚停湿者用之,有标本兼顾之效,停饮所致的头眩、心悸、咳嗽,亦持为要药。本品与白术同用,其健脾利湿之功益彰,如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均有茯苓、白术配伍。 2.健脾止泻,用于脾虚证。茯苓能健脾,脾虚体倦、食少便澹者,每与党参、白术、甘草等补脾药同用,即四君子汤。 3.宁心安神,用于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心脾二虚,气血不足的心神不宁,多与黄罠、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若水气凌心之心悸,多与桂枝、白术、生姜同用,如茯苓甘草汤。 【用法用量】煎服,9~15g。 【现代研究】本品含茯苓聚糖、茯苓酸、乙酰茯苓酸、麦角笛醇、蛋白质、卵磷脂、胆碱等。具有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镇静、保肝、抗炎、降血糖、抑菌等作用。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部分——第六章 利水渗湿药

凡以通利水道、渗湿利水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味多甘淡或苦,性多寒凉或平,多入膀胱、脾及小肠经,功能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辨证信息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浊、黄疸、水泻、带下、湿疮、痰饮等水湿内盛之病证。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虚津伤者宜慎用。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脾、心、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既往安神常以朱砂拌用,今则极少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故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 猪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甘淡渗利,有伤阴之虞,故水肿兼阴虚者不宜单用。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肿痛。

(3)湿温病邪在气分。 (4)湿痹筋脉拘挛。 (5)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亦可作羹,煮粥饭食,或入丸散。清利湿热、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力缓,宜多服久服。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泽泻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主治: (1)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 (2)湿盛泄泻,痰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肾虚精滑无湿热者禁服。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性味归经:甘,寒;归肾、肝、肺经。 功效: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主治: (1)湿热淋证,小便不利,水肿兼热。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 一、 A1 型题 (1)扁蓄的功效是: A利水消肿、化痰止咳 B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C利水通淋、清心除烦 D 利水渗湿、止泻明目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2)冬瓜皮与葫芦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性水肿 B阴虚水肿 C脾虚水肿 D寒性水肿 E阳虚水肿 答案 A (3)常用来治皮肤湿疮瘙痒的利水渗湿药是: A草薢 B苦参 C白鲜皮 D地肤子 E蛇床子 答案 D (4)治膏淋的要药是: A滑石 B石苇 C扁蓄 D萆薢 E泽漆 答案 D (5)石苇除能利水通淋外,还能: A止咳 B止泻 C止痒 D止吐 E止痛 答案 A (6)治疗淋证的常用药是: A茵陈蒿 B地肤子 C海金沙 D薏苡仁

E猪苓 答案 C (7)海金沙的药用部分是: A种子 B孢子 C果实 D全草 E花穗 答案 B (8)除哪一项外,均为金钱草的适应证: A热淋、砂淋 B湿热黄疸 C肝胆结石 D恶疮肿毒 E肺热咳喘 答案 E (9)金钱草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淋、砂淋 B膏淋、石淋 C血淋、热淋 D砂淋、膏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10)通草的药用部分是: A全草 B藤茎 C茎髓 D根茎 E果实 答案 C (11)心烦尿赤、口舌生疮之证,可选用: A篇蓄 B茯苓 C滑石 D木通 E金钱草 答案 D (12)内服能通淋解暑,外用能清热收湿的药是:A滑石 B车前子 C枯矾 D木通 E石膏 答案 A

(1)车前子入汤剂须: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打碎 答案 C (2)除下列哪项外,均为车前子的适应证: A小便不利、水肿、淋证 B暑湿泄泻 C目赤、内障、视物昏暗 D肺热咳嗽痰多 E湿疹疥癣 答案 E (3)利水渗湿药中的清补淡渗之品是指: A泽泻 B茯苓 C薏苡仁 D车前子 E通草 答案 C (4)既能治疗肺痛,又能治疗肠痈的药是:A鱼腥草 B薏苡仁 C桔梗 D丹皮 E紫花地丁 答案 B (5)治痰饮所致的眩晕,常选用: A苡仁、猪苓 B茯苓、厚朴 C滑石、半夏 D车前子、陈皮 E泽泻、白术 答案 E (6)茯苓与薏苡仁除能利水渗湿外,还可:A清肺 B排脓 C除痹 D安神 E健脾 答案 E (7)脾虚水肿,首选: A泽泻

利水渗湿药习题集汇总

利水渗湿药习题集1.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A泽泻B猪苓C茯苓D车前子E香 加皮 2.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药物是() A泽泻B茯苓C五加皮D防己E猪 苓 3.治水饮心悸宜选(〕 A车前子B茯苓C薏苡仁D五加 皮E泽泻 4.用治脾虚湿泻小便不利宜选() A茯苓B车前子C泽泻D防己E五 加皮 5.功能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药是() A猪苓B泽泻C车前子D香加 皮E薏苡仁 6.清补淡渗的药物是() A猪苓B薏苡仁C车前子D香加 皮E五加皮 7.用治脾虚水肿泄泻宜选()

A茯苓B猪苓C防己D五加皮E车 前子 8.用治水肿,湿痹拘挛宜选() A车前子B羌活C薏苡仁D猪 苓E独活 9.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及脾虚泄泻宜选() A薏苡仁B泽泻C猪苓D滑石E关 木通 10.用治肺痈,肠痈宜选() A猪苓B地肤子C薏苡仁D滑 石E海金沙 11.功能利水渗湿的药物是() A桑寄生B猪苓C木瓜D防风E玄 参 12.功能利水渗湿泄热的药物是() A猪苓B香加皮C五加皮D茯 苓E泽泻 13.功能利水渗湿又能泻肾火的药物是() A泽泻B猪苓C车前子D关木 通E滑石 14.功能利尿消肿,祛风湿,又能强筋骨的药是

() A五加皮B防己C独活D木瓜E? 莶草 15.功能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又能清肺化痰() A车前子B瞿麦C海金沙D关木 通E地肤子 16.用治湿盛于大肠而小便不利之水泻宜选 () A五加皮B车前子C泽泻D地肤 子E海金沙 17.用治肺热咳嗽痰多兼目赤肿痛目暗昏花宜 选() A黄芩B知母C车前子D泽泻E桑 寄生 18.功能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的药物是() A佩兰B滑石C猪苓D虎杖E关木 通 19.用治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兼能外治湿疮者 宜选()

2019主管中药师-专业知识练习-中药药理学 第七单元 利水渗湿药

中药药理学第七单元利水渗湿药 一、A1 1、下列药物具有抗实验性肾结石作用的是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茵陈 E、厚朴 2、茵陈可用于治疗 A、梅尼埃病 B、高胆固醇血症 C、精神分裂症 D、冠心病 E、支气管哮喘 3、以下关于茯苓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B、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C、抑制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 D、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E、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4、茯苓素抗肿瘤作用的机制是 A、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B、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 C、直接杀灭癌细胞 D、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 E、抑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5、与茵陈的临床应用不符的是 A、高胆固醇血症 B、胆石症 C、胆道蛔虫症 D、精神分裂症 E、痤疮 6、以下有关泽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泽泻对健康人无利尿作用 B、泽泻可降低血脂 C、泽泻可治抗炎 D、泽泻可抗血栓 E、泽泻可降低血压 7、茯苓现代用于治疗 A、支气管哮喘 B、感染性休克

C、高脂血症 D、冠心病心绞痛 E、精神分裂症 8、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 A、钾盐 B、茯苓多糖 C、卵磷脂 D、茯苓酸 E、组氨酸 9、茯苓不具有下列哪项药理作用 A、利尿 B、免疫调节 C、抗肝硬化 D、抗肿瘤 E、增强胃肠道蠕动 10、利水渗湿药不具有下列哪些作用 A、利尿 B、保肝 C、利胆 D、升血压 E、抗病原微生物 11、以下哪项是茯苓抗肝硬化的有效成分 A、茯苓素 B、泽泻醇 C、泽泻素 D、茯苓醇 E、茯苓多糖 12、以下哪项是猪苓增强免疫功能的主要成分 A、猪苓酸C B、角甾醇 C、猪苓醇 D、猪苓酸A E、猪苓多糖 13、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茯苓素 B、6,7-二甲氧基香豆素 C、天门冬酰胺 D、茵陈炔酮 E、β-茯苓聚糖 14、不是茵陈利胆成分的是 A、6,7-二甲氧基香豆素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答案:利水渗湿药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试题及答案:利水渗湿药 一、A1 1、善于治疗血淋、尿血的药物是 A、车前子 B、泽泻 C、石韦 D、萆薢 E、木通 2、下列何药具有能利小便以实大便之作用 A、冬瓜皮 B、滑石 C、猪苓 D、茯苓 E、车前子 3、虎杖的功效是 A、活血调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疮,化痰平喘 B、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C、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毒通便,化痰止咳 D、活血通络,祛湿退黄,清热解毒,利尿通便 E、活血消瘕,利湿退肿,解毒疗疮,化痰通便 4、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金钱草的功效

A、利尿通淋 B、软坚排石 C、利湿退黄 D、疏肝利胆 E、解毒消肿 5、既可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又可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的药物是 A、泽泻 B、茯苓 C、车前子 D、金钱草 E、猪苓 6、均有清热利湿,退黄疸功效的药物是 A、葫芦、冬瓜皮 B、茯苓、赤小豆 C、金钱草、石韦 D、茵陈、冬葵子 E、茵陈、金钱草 7、茵陈的功效是 A、利水渗湿,安神 B、清利湿热,解毒 C、利水渗湿,除痹

D、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E、利水通淋,祛风湿 8、具有清肺止咳功效的利水渗湿药物是 A、海金沙 B、石韦 C、冬葵子 D、灯心草 E、赤小豆 9、海金沙的功效是 A、除湿退黄 B、利水通淋,解暑 C、利水渗湿 D、清热利水,杀虫 E、利尿通淋,止痛 10、滑石入煎剂其用法是 A、冲服 B、包煎 C、另煎 D、先煎 E、久煎 1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滑石的主治病证 A、湿热、淋痛

B、暑温、湿温 C、湿疹、湿疮 D、暑热、痱毒 E、寒湿带下 12、车前子入汤剂时,其用法是 A、先煎 B、后下 C、另煎 D、烊化 E、包煎 13、可用于暑湿泄泻,利小便以实大便的药物是 A、通草 B、车前子 C、海金沙 D、茵陈 E、瞿麦 14、下列不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药物是 A、茯苓 B、猪苓 C、白术 D、薏苡仁 E、苍术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概述 【性能特点】味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适应范围】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内停所致的各种病证。 【使用注意】 1.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 2.有些药物有较强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茯苓 【药性】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性能特点】甘淡渗利,性平不偏,并兼补虚,入脾肾心经。既渗湿利水,又健脾宁心,凡水湿、停饮,无论寒热或兼否脾虚皆宜。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消肿之要药。 (2)脾虚诸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3)心悸,失眠。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配伍】茯苓配猪苓:茯苓甘淡性平,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猪苓甘淡性平,功专利水渗湿,两药合用,利水渗湿力强,治水湿内盛兼有脾虚者。 【用量】10~15g。 【药理】本品有利尿、调节免疫功能、调整胃肠功能、镇静、抗肿瘤、保肝、抗菌、促进造血功能等作用。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性能特点】甘淡微寒,渗利清补,入脾胃肺经。具有利水而不伤正、健脾而不滋腻,主以健脾,兼以渗湿止泻,脾虚湿盛者宜用。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主治病证】 (1)小便不利,水肿,湿热淋痛,脚气肿痛。 (2)脾虚泄泻。 (3)湿热病邪在气分者。 (4)风湿痹痛,经脉拘挛。 (5)肺痈,肠痈。 【用量用法】9~30g。清热利湿、除痹排脓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 一、 A1 型题 (1)扁蓄的功效是: A利水消肿、化痰止咳 B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C利水通淋、清心除烦 D 利水渗湿、止泻明目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2)冬瓜皮与葫芦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性水肿 B阴虚水肿 C脾虚水肿 D寒性水肿 E阳虚水肿 答案 A (3)常用来治皮肤湿疮瘙痒的利水渗湿药是: A草薢 B苦参 C白鲜皮 D地肤子 E蛇床子 答案 D (4)治膏淋的要药是: A滑石 B石苇 C扁蓄 D萆薢 E泽漆 答案 D (5)石苇除能利水通淋外,还能: A止咳 B止泻 C止痒 D止吐 E止痛 答案 A

. (6)治疗淋证的常用药是: A茵陈蒿 B地肤子 C海金沙 D薏苡仁 E猪苓 答案 C (7)海金沙的药用部分是: A种子 B孢子 C果实 D全草 E花穗 答案 B (8)除哪一项外,均为金钱草的适应证: A热淋、砂淋 B湿热黄疸 C肝胆结石 D恶疮肿毒 E肺热咳喘 答案 E (9)金钱草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淋、砂淋 B膏淋、石淋 C血淋、热淋 D砂淋、膏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10)通草的药用部分是: A全草 B藤茎 C茎髓 D根茎 E果实 答案 C (11)心烦尿赤、口舌生疮之证,可选用: A篇蓄 B茯苓 C滑石 D木通 E金钱草 答案 D (12)内服能通淋解暑,外用能清热收湿的药是: A滑石

C枯矾 D木通 E石膏 答案 A (1)车前子入汤剂须: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打碎 答案 C (2)除下列哪项外,均为车前子的适应证: A小便不利、水肿、淋证 B暑湿泄泻 C目赤、内障、视物昏暗 D肺热咳嗽痰多 E湿疹疥癣 答案 E (3)利水渗湿药中的清补淡渗之品是指: A泽泻 B茯苓 C薏苡仁 D车前子 E通草 答案 C (4)既能治疗肺痛,又能治疗肠痈的药是:A鱼腥草 B薏苡仁 C桔梗 D丹皮 E紫花地丁 答案 B (5)治痰饮所致的眩晕,常选用: A苡仁、猪苓 B茯苓、厚朴 C滑石、半夏 D车前子、陈皮 E泽泻、白术 答案 E (6)茯苓与薏苡仁除能利水渗湿外,还可:A清肺 B排脓 C除痹

中医综合-利水渗湿药模拟题

中医综合-利水渗湿药 (总分:67.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19,分数:28.50) 1.以下除何药外,在汤剂中都应包煎 ?A.滑石 ?B.车前子 ?C.木通 ?D.海金沙 (分数:1.50) A. B. C. √ D. 2.下列药物中,治疗脾虚湿盛者最为适宜的是 ?A.泽泻 ?B.通草 ?C.猪苓 ?D.木通 ?E.薏苡仁 (分数:1.50) A. B. C. D. E. √ 薏苡仁既利水渗湿,又健脾,故尤宜于治疗脾虚湿盛病证。 3.具有润肠功效的药是 ?A.车前子 ?B.地肤子 ?C.冬葵子 ?D.酸枣仁 (分数:1.50) A. B. C. √ D. 4.能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 ?A.薏苡仁 ?B.猪苓

?D.茯苓 (分数:1.50) A. B. C. D. √ 5.功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 ?A.滑石 ?B.车前子 ?C.通草 ?D.木通 (分数:1.50) A. B. √ C. D. 6.治黄疸之要药,阴黄、阳黄皆可配伍使用 ?A.虎杖 ?B.金钱草 ?C.栀子 ?D.茵陈蒿 (分数:1.50) A. B. C. D. √ 7.大剂量使用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入汤剂常用量为3~6g的药物是 ?A.猪苓 ?B.通草 ?C.石韦 ?D.瞿麦 ?E.关木通 ? E (分数:1.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具有渗利兼补益特点的药物是 ?A.木通 ?B.通草 ?C.泽泻

中药药理学课后题

五.解表药 1、麻黄发汗特点及机理? 2、麻黄平喘机理? 3、麻黄利尿机理? 4、桂枝降温机理是什么? 5、柴胡保肝利胆机理? 6、葛根抗冠心病、降压机理是什么? 7、葛根抗心律失常机理? 六.清热药 1、你对清热药相当抗生素之说有何看法? 2、黄芩对心血管系统有何作用? 3、黄芩抗炎机理是什么? 4、黄连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5、苦参抗肿瘤作用机理。 6、为什么称金银花为“阳疮要药”? 七.泻下药 1、大黄泻下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2、大黄止血机理是什么? 3、试述大黄治疗氮质血症的机理。 八.祛风湿药 1、试述秦艽的主要药理作用。 2、理解雷公藤的免疫抑制作用。 九.芳香化湿药 1、试述厚朴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2、如何理解苍术对胃肠运动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 十.利水渗湿药 1、试述茯苓的药理作用。 2、泽泻如何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3、茵陈保肝利胆机理。 十一、温里药 1、试述附子炮制的现代药理学意义。 2、附子回阳救逆作用的实质是什么? 3、附子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作用? 4、干姜对消化系统有哪些作用? 十二。理气药 1、试述枳实(枳壳)对平滑肌的作用。 2、枳实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作用? 3、青皮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如何? 十三。消食药 1.山楂降血脂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山楂对心血管系统有哪些作用?十四。止血药 1、止血药的止血途径有哪些? 2、中医认为三七“止血而不留瘀”的药理学依据何在?

3、三七对心血管系统有何作用? 十五。活血化瘀药 1、活血化瘀药如何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 2、川芎治疗冠心病的药理学基础是什么? 3、丹参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有哪些? 4、丹参对血液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5、延胡索止痛作用特点。 十六。化痰止咳平喘药 1、化痰止咳平喘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什么? 2、简述桔梗的祛痰机理。 十七。安神药 1、简述安神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2、酸枣仁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3、酸枣仁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如何? 4、如何理解灵芝的抗衰老作用? 十八。平肝息风药 1、简述天麻降压作用的药理学依据 2、简述天麻镇静、抗惊厥作用机理 十九。开窍药 1、试述麝香的主要药理作用。 2、简述开窍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二十。补虚药 1、试述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2、阐述人参“大补元气,补益脾肺,安神益智”功效的药理学基础。 3、黄芪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4、如何理解甘草的解毒作用? 5、简述当归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3.1 利水消肿药(13.利水渗湿药)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物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至于泄泻、痰饮、湿温、黄疸等,则应分别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药配伍。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根据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将本章药物分为利尿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和利湿退黄药三类。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本节药物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偏于利水渗湿,服药后能使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故具有利尿消肿作用。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临证时则宜根据不同病证之病因病机,选择适当配伍。 茯苓《本经》 为多孔菌料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野生或栽培,主产于云南、湖北、四川等地。7~9月采挖。堆置“发汗”后摊开晒干,再行“发汗”、晾干,如此反复3~4次,最后晾至全干。生用。 [性味归经] 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 1.用于各种水肿。本品甘补谈渗,性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故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若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证,或水肿、小便不利,多与猪苓、白术、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若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可与滑石、阿胶、泽泻同用,如猪苓汤。若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 2.用于脾虚诸证。本品能健脾补中,若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如四君子汤。若脾虚停饮,常与桂枝、白术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脾虚湿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 3.用于心悸,失眠。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宁,多与黄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若水气凌心之心悸,与桂枝、白术、生姜同用,如茯苓甘草汤。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 备述 1《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本草衍义》:“此物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本草纲目》:“后人治心悸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尝不治心病也。” 2.茯苓含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脂肪、卵磷脂、胆碱、组胺酸、麦角甾醇等。茯苓具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钾、钠、氯等电解质的排出。此外,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作用。

中药药理学试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 1.名词解释 (1)中药药理学 (2)中药药效学 (3)中药药动学 2.填空题 (4)我国首先对麻黄的化学成分______进行了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有拟肾上腺素样药理作用。 (5)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3.单项选择题 (6)20世纪20-40年代,陈克恢对下列何种中药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A.麻黄 B.当归 C.草乌 D.延胡索 (7)结合中医理论研究中药方剂的药理作用始于: A.2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E.90年代 (8)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是: A.提取中药的成分B.鉴定中药的种属C.研究中药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 D.确定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E.提取中药的有效部位 4.多项选择题

(9)在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史中,曾出现过的研究思路: A.植物药的研究模式 B. 中药防治重大疾病如呼吸、心血管、肿瘤的定向筛选 C.中药复方研究 D.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E. 植物药模式+复方研究 5.是非题 (10)中药药理学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 ( )理由 6.简答题 (11)学习中药药理学的目的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1.填空题 (1)目前,归经的现代研究主要是从与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2)寒凉药或温热药通过影响_________功能和细胞膜_________活性,而纠正热证(阴虚证)或寒证(阳虚证)异常的能量代谢。 (3)单酸味药主要含_________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_________。酸涩药也含有大量的_________。 (4)辛味药主要含_________,其次为_________、_________等。 (5)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为主。 (6)苦味药中的苦寒药以含_________和_________成分为多。

中药学—利水渗湿药考点总结

中药学——第十一单元利水渗湿药 细目一概述 要点一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作用趋向偏于下行。 要点二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具有利水渗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 要点三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 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要点四利水渗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本类药易耗伤津液,阴亏津伤、肾虚遗精尿少者应慎用或忌用。 个别药物有较强的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要点五各类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 利水消肿药: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 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或甘淡而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热,善走下焦。 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主入脾、胃、肝、胆经。苦寒能清泄湿热。 要点六各类利水渗湿药的功效 利水消肿药:具有利水消肿作用。 利尿通淋药:具有利尿通淋作用。 利湿退黄药:具有利湿退黄作用。 要点七各类利水渗湿药的适应范围 利水消肿药:主要适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利尿通淋药:主要适用于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 利湿退黄药:主要适用于湿热黄疸、目黄、身黄、小便黄。部分药物还可用于湿疮痈肿等证。 细目二利水消肿药 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为利水消肿之要药。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薏苡仁 性能: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2.脾虚泄泻。 3.湿痹拘挛。 4.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煎服,9~30g。 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津液不足者慎用。 鉴别用药:薏苡仁与茯苓 同: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具有利而兼补的特点,故脾虚湿盛者尤为适宜。异: ┌性平和缓,健脾作用较强; 茯苓┤为利水渗湿之要药。 └并能宁心安神。 ┌性微寒,祛湿作用较强。 薏苡仁┤ └又能除痹舒挛,清热排脓。 猪苓 性能: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 应用: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精心整理)

《中药学》习题:利水渗湿药 一、A1 型题 (1)扁蓄的功效是: A利水消肿、化痰止咳 B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C利水通淋、清心除烦 D 利水渗湿、止泻明目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E (2)冬瓜皮与葫芦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性水肿 B阴虚水肿 C脾虚水肿 D寒性水肿 E阳虚水肿 答案 A (3)常用来治皮肤湿疮瘙痒的利水渗湿药是:A草薢 B苦参 C白鲜皮 D地肤子 E蛇床子 答案 D (4)治膏淋的要药是: A滑石 B石苇 C扁蓄 D萆薢 E泽漆 答案 D (5)石苇除能利水通淋外,还能: A止咳 B止泻 C止痒 D止吐 E止痛 答案 A (6)治疗淋证的常用药是: A茵陈蒿 B地肤子 C海金沙 D薏苡仁 E猪苓 答案 C (7)海金沙的药用部分是: A种子 B孢子 C果实 D全草

E花穗 答案 B (8)除哪一项外,均为金钱草的适应证: A热淋、砂淋 B湿热黄疸 C肝胆结石 D恶疮肿毒 E肺热咳喘 答案 E (9)金钱草的最佳适应证是: A热淋、砂淋 B膏淋、石淋 C血淋、热淋 D砂淋、膏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10)通草的药用部分是: A全草 B藤茎 C茎髓 D根茎 E果实 答案 C (11)心烦尿赤、口舌生疮之证,可选用: A篇蓄 B茯苓 C滑石 D木通 E金钱草 答案 D (12)内服能通淋解暑,外用能清热收湿的药是: A滑石 B车前子 C枯矾 D木通 E石膏 答案 A (1)车前子入汤剂须: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E打碎 答案 C (2)除下列哪项外,均为车前子的适应证: A小便不利、水肿、淋证 B暑湿泄泻 C目赤、内障、视物昏暗 D肺热咳嗽痰多 E湿疹疥癣 答案 E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中药药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利水渗湿药 型题(单项选择题) (一)A 1 1、下列哪种药物成分的利尿作用与其抗醛固酮活性有关() A 半边莲 B 泽泻 C 木通 D 茯苓 E 猪苓 2、茵陈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 茵陈烯酮 B в-蒎烯 C 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 茵陈炔酮 E 胆碱 3、泽泻利尿作用的机理是() A 增加心钠素(ANF)的含量 B 具有去氧皮质酮作用 C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D 增加肾小管对Na+的再吸收 E 以上均非 4、茯苓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有效成分是() A 钾盐 B 茯苓多糖 C 卵磷脂 D 茯苓酸 E 组氨酸 5、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 A 泽泻 B 扁蓄 C 玉米须 D 瞿麦 E 金钱草 6、泽泻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具有明显降血脂及抗脂肪肝作用() A 春季采收作用强 B 秋季采收作用强 C 夏季采收作用强

D 冬季采收作用强 E 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 茵陈炔酮 B в-蒎烯 C 6,7-二甲氧基香豆 D 茵陈色原酮 E 蓟黄素 8、茵陈保肝作用的机理主要是() A 生物摸保护作用 B 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C 水解生成葡萄糖醛酸 D 降血脂和防止脂肪肝形成 E 抑制葡萄糖醛酸酶,减少葡萄糖醛酸分解,加强肝脏解毒能力 9、猪苓利尿作用的机理主要是() A 增加肾小球的滤过率 B 抑制肾小管对水和电解质的重吸收 C 抗醛固酮作用 D 直接抑制K+-Na+交换 E 含较高量的钾盐 10、茯苓所含茯苓素的利尿作用机理主要是() A 促进肾小球的滤过 B 醛固酮受体拮抗作用 C 抑制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D 抑制髓袢升支对钠离子的重吸收 E 以上均非 11、下列哪项不是茯苓的药理作用() A 抗休克 B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