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会计价值观(一)

论会计价值观(一)

论会计价值观(一)
论会计价值观(一)

论会计价值观(一)

论证会计与文化关系的八个参数(注)已风靡于整个会计界,但对这一研究课题的核心问题-会计价值观念本身的研究却探讨甚少,这对会计文化研究的深入无异是一缺憾,本文拟就此作一刍讨。

一、会计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

一提起“价值”,立刻就会使人想起“产品中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这一马克思的著名论断。其实这只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的价值范畴,是普遍的“价值”一般概念的一种具体化的特殊形式。而真正的“价值”一般概念,乃属哲学范畴,因为价值是指物对人的意义,是反映主体(人)与客体(事物)关系实质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因此,价值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事物是否适合自己目的的断定,其根源和依赖于人们的评价选择活动,如没有选择评价活动,亦就不存在价值问题。

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指指导实践主体有目的地选择某种行为或活动去实现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并去判断该种行为或活动的好坏、优劣,从而确定其价值有无、正负、大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的观点。由于价值观一般是从作为文化背景主要组成部分的哲学中衍生出来的,亦即渊源于文化结构中的精神文化的哲学观层次,是一定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在作出选择和解决争端时作为依据的一种习得的规则体系,因而价值观不是普遍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且会因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能使同一文化环境中的成员知道好坏、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甚至积极与消极,规范着实践主体的处世态度和行为趋向,而且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能将其独特的价值观从一代传到另一代,从而保持了文化的相对永久性。所以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变量,是精神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明确了以上价值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则对会计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就有了一定的把握。会计价值观就是指指导会计实践主体包括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有目的地选择某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去实现会计客体(对象)对会计主体的满足,并去判断该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的好坏、优劣,从而确定其会计价值有无、正负、大小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由于会计价值观既不是一个实体范畴,亦不是一个属性范畴,其既不是会计客体之外的第三种独立存在物,亦不是任何存在物生而有之的固然属性,而仅仅只是存在于具体的会计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会计主体和会计客体相互关系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无形的观念形态,属意识形态会计文化范畴,故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的性。会计价值观首先是一种指导会计主体有目的地选择会计行为以实现自己目的而利用会计客体的观念,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因动物虽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利用环境走向自己的目的。

2.客观性。会计价值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会计主体的一种主观意识,但实际上却产生于会计主客体的一种相互客观存在的统一状态之中,会计主体只所以能在和会计客体的关系中形成价值观念,主要是因为会计主体的客观社会存在即会计主体的需要、活动和实践体验的客观性以及会计客体及其属性的客观存在。

3.独特性。会计价值观由于只为人类所独有,而不为自然界所共有,加之会计主体结构和条件的特殊性尤其是会计人员之间的需要、利益、地位、能力和习德上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在会计价值观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

4.限度性。任何一个会计主体的需要都有一定限度的,都要受制于文化背景即会计环境,有什么样的会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会计主体的需求,同时,会计客体本身的结构和规定性亦是有一定的质和量的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会计客体就很难实现对会计主体的满足。

5.多维性。虽然任何一个层次的会计主体对外都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但在其内部的结构和规定性却又是多种的、立体的、复杂的,尤其是会计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性、情感等

都有自己的不同角度需要,因而形成了与会计客体的多维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观念。

二、会计价值观的结构与内容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怀特曾提出“行为是文化的涵数的命题,认为人类的行为包括个人与集体的行为,一方面由其生物性结构决定,另一方面又由超有机体的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所决定。由于价值观是人们个性的中心部分,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引导和知觉筛选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活动,因而显著地影响着人们的各种行动表现的方方面面。故而会计价值观的结构按其对会计主体行动的影响程度,可区分为如下几个层次:直接产生会计行动的会计价值观、间接产生会计行动的会计价值观、对会计行动可能产生但不稳固的会计价值观。

至于会计价值的内容即所包括的范围,则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将财富观、人才观、时间观、审美观、效益观、信息观、竞争观、利益等都作为会计价值观的内容,后者只包括真、善、美、德四个部分。笔者赞同狭义的会计价值观,因为其一,广义内容中的财富观、人才观等虽然都离不开价值判断,但毕竟与会计价值观的内涵不同,会计价值观只是指导会计主体选择某种会计行动,从而达到会计客体对会计主体满足的一种标志或境界的概念(观点)概括,其内容比较抽象,又属实体范围;其二,广义会计价值观所罗列的内容极其丰富,但从中都可概括和抽象出其本质一致的东西即价值判断的基本尺度-真、善、美、德,这亦就是蕴含在财富观、人才观等广义内容中的指导会计主体行动的根本观点和构成会计价值模式的基本要素,即狭义会计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而狭义会计价值观内容的具体涵义则为:真-会计主体行为同会计客体的真实性和规律性之间达到统一和谐即正确性的境界;善-会计主体行为达到了同主体的社会关系、社会需求高度统一即协调性的境界;美-会计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了会计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要即特殊性(美感)的境界;德-会计客体满足会计主体物质、精神、人际关系等多方面需求即综合性的境界。

浅论会计文化的构建及其价值取向

浅论会计文化的构建及其价值取向 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有其明确的价值取向。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提高會计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和构建会计人员的良好职业道德,从而促进会计行业的良性发展。文章着重讨论会计文化的构建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切实提高会计人员的价值观,调动会计人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扭转会计信息质量劣化和失真现象。 标签:会计文化;执业能力;职业道德 会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在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会计文化的发展。 会计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道德等社会环境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会计文化集中反映了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价值观念。会计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狭义的会计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会计职业领域内业已形成或正在形成的、为所有(或大多数)成员所接受或共同享有的会计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实施。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有关会计方面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每种社会文化的构建都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构建会计文化就是要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综合业务素质,规范会计管理活动,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有序运行。优秀的会计文化应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富有生命力,反映各种社会文化的最新变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由于会计学科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使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转为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所以会计文化也逐步成为了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作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丑闻迭起,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违背会计诚信、采取会计欺诈、伪造信息等手段谋取私利。安然、世通财务丑闻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纵观国内几桩财务造假事件也都存在着公司管理层操纵盈利,粉饰财务状况,对投资人作不实报导的情形。严重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企业的信用缺失已危及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除了企业造假谋私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个别会计人员也因为一些不良习性而丧失原则迷失方向,做假帐挪用公款,损害单位利益。为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必须加快会计文化、诚信体系建设。 建设会计文化是新形势下会计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会计文化的建设是顺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需

试论会计目标与我国的企业会计目标

兰州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总第45期)试论会计目标与我国的企业会计目标 ●雒京华 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总是服务于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之下的会计主体,通过核算 反映和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为会计主体实现其目标服务。现代社会的典型企业组织形 式是出资人按出资比例向企业投资,而将企业交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股份 制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经济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分离,从而导 致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分离。这种因经济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或相对分离而在 资源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产生的关系,通常称为受托责任,它是现代企业组织的核心,也是联系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纽带。 一、会计的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人们从事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如果把会计定义为一个经济信 息系统,那么,其基本功能是提供信息。因此,会计目标所要解决的是会计应输出什么信息问题。 西方理论界对会计目标的看法有两个代表性的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受 托责任学派认为会计应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它以客观信息为主。这是 站在委托者即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关心的是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是 否改聘公司经理或撤回权益、收回债权作为决策。会计能否达到这个目标,是与会计能对受 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个反映的职能相关的。它认为会计目标是 以恰当的形式反映受托经济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强调会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制度及会计系统 的整体有效性。而决策有用学派则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根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 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这是站在可能的投资者、顾客——或者包括股东、债权人的角度看, 他们关心的是信息的客观性和决策的有用性,能否达到这个目标,则是由会计系统是否有输 出决策有用信息所决定的。它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以 信息使用者为中心,并为之服务,强调财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而非会计制度。会计目标有以下三个特征:11客观性。会计目标是自从会计行为产生之时起,就已经存 在的,人们对它的表述只是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揭示其本来面目。21多元性。会计目标是一个多元的复数群,这为导向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实现会计目标带来了复杂性,要求我们 既要了解其共性与特性,又要弄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并通过有效的分解与组合,科学揭示不同阶段的会计目标。31层次性和系列性。层次性是指会计目标各构成要素内在的横向联 系网络;系列性是指会计目标各构成要素内在的纵向联系网络。在不同阶段划分不同层次和 系列的会计目标,有利于会计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 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反映客观经 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 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 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 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理解水平。因为会计理论 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发布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 究能够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 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 范围以及因为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 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 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当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 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绝大多数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 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实行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 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 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 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持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 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实行。会计假 设对于实行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 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 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

会计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会计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一,前言 在大学职业生涯规划的课堂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发现了自己的兴趣,了解了自己的性格,能力以及价值观,了解自己从事的职业,是自己在大学剩余的时间里能够做好规划。同时,为了获得更多就业知识,为了以后工作做好准备,于是我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会计职场人士进行采访。 生涯人物访谈记录 访谈人物1;周学姐工作单位: 防城供电公司职位:会计主管 工作时间:三年半毕业学校:湖南科技大学专业:会计 采访方式:QQ聊天 在在哪个单位上班,担任什么职位? 答:防城供电公司会计主管 2, 您当初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答: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因为应聘的人比较多,所以面试官能给自己说话的时间很少,尽量简单清楚地介绍自己在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以及兼职之类的经历,面试官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只能随机应变。 3, 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技能和经验? 答:各种报表间的稽核关系,熟悉会计科目确保能准确取数。 4, 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性格和能力对做好这份工作来讲是重要的? 答:细心认真负责有责任心较强的判断能力, 诚信, 我们电网系统是不允许假账存在的.。 5, 这份工作对学历有什么要求吗,你觉得会计专业有必要考研吗? 答:我招聘进来的时候要求不高,不过今年开始必须要有本科文凭,有必要考研,因为这份工作就是学到老的, 我们这去年还有公司组织的读研的.现在的招聘条件越来越高。 6, 公司对刚进入该领域的员工提供哪种培训,培训内容大概是什么呢? 答:新员工入职培训, 军训,南网方略学习,南网系统了解什么的,如果是会计的话,刚进入是没有特定的培训的,不过每年组织会计再教育学习。 7、您认为,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会计人员而言,除了做出纳、会计等职业,今后还可以往哪些方面发展?有什么优势? 答:除了出纳以及会计,比较对口的就是审计了,努力考证的话,比较轻松的就是老师了。 8:您能告诉我们,对于我们这些将要从事会计工作的大学生,在我们刚开始工作时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吗?我们该如何面对?

(价值管理)浅谈会计管理价值观

浅谈会计管理价值观 前言:管理会计"价值观"的转换促进了我国企业实践的发展,也给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当前,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管理行为敏捷化、管理活动层次化等客观现实冲击着管理会计的传统价值观念,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价值思维及理论体系的更新。如何将管理会计的这些价值概念及发展规律应用于我国企业,将成为今后管理会计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字:社会会计管理创新价值观 对社会价值观和会计价值观的功用研究作出贡献并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霍夫斯特德和葛雷两教授。前者的研究主要是分析不同的文化系统如何影响到与工作相关的社会价值观,并尝试提出一套能反映不同文化社会特性的社会价值观(社会文化)模式。该模式由四个价值观参数组成: (1)权力距离,表示人们对机构组织权力分配的接受程度;(2)对不确定性因素反应的强弱度,表示人们对不确定(不明朗)情况不安的程度;(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表示人们在社会中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度;(4)男性度与女性度,表示人们在社会中的男性特点或女性特点的差异度。后者的研究主要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如何影响到与会计实务工作相关的会计价值观,并将两者有机地联结起来,提出一套能反映对会计实务工作采用不同会计行为即具有不同会计对待和业务处理功用特点的会计价值观模式。该模式亦由四个会计价值观参数组成:(1)专业导向与法制管理,即在会计实务工作中依据专业为导向的会计职业判断还是依据法律规定和管制;(2)灵活性与统一性,即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强调和偏向制定和方法的灵活还是强调和偏向制度与方法的统一;(3)乐观与保守,即在会计实务工作中采用较为创新大胆的会计核算方法还是采用较为传统谨慎的会计核算方法;(4)透明与保密,即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对会计信息披露程度是倾向于对外公开还是倾向于对外保密。 虽然葛雷教授将霍夫斯特德教授的研究从社会价值观推到了会计价值观的一个更为深入具体的层次,但只是停留在建立一个套对会计实务工作产生功用的会计价值观模式的研究上,而未研究不同会计价值观对会计理论研究活动将会产生何种功用?笔者认为,会计工作一般包括会计实务处理工作和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两个层面,而会计价值观指导会计主体有目的地选择某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实际上就包括会计业务的处理行为(活动)和会计理论的研究行为(活动)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故而在两教授的研究基础上,笔者则进一步分析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如何影响到与会计理论研究相关的会计价值观,并同样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试提出一套能反映对会计理论研究采用不同会计行为即具有不

论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关系

湖南信息学院 毕业论文 论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关系 学生姓名:胡俊 学号:201204214701 年级专业:二0一二级会计电算化指导老师:谢凑多 二级学院:管理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5年5月

目录 摘要 (1) 1 前言 (1) 2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理论阐述 (1) 2.1企业目标的内涵、内容及结构 (1) 2.2.1企业目标的内涵 (1) 2.2.2企业目标的内容 (1) 2.2.3企业目标的结构 (1) 2.2.会计目标的内涵、内容及结构 (1) 2.2.1会计目标的内涵 (1) 2.2.2会计目标的内容 (1) 2.2.3会计目标的结构 (1) 3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及其动态变化的理论剖析 (4) 3.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基本关系分析 (2) 3.1.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一致性 (2) 3.1.2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不协调性 (2) 3.2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基本关系的动态变化 (2) 4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实际情况及其所存问题剖析 (3) 4.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关系之间基本关系的实际情况 (3) 4.2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基本关系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 (3) 5 协调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的现实基本对策 (4) 5.1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现实选择与定位 (4) 5.1.1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 (4) 5.1.2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角度出发 (4) 5.2协调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关系的对策 (4) 6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论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关系 作者:胡俊 指导老师:谢凑多 (湖南信息学院管理学院2012级会计电算化,长沙 410151) 摘要: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本文旨在从理论上剖析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及其动态变化和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实际情况及其所存问题,提出协调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之间基本关系的现实基本对策,以促进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目标会计目标基本关系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我国的会计目标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必须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反映管理者受托经管责任履行情况、引导投资者和债权人正确决策。此外,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在某些方面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对立。如何科学定位我国现阶段的企业目标和会计目标,使得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协调发展,对于我国企业发展而言尤为重要。 2 企业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基本理论阐述 2.1企业目标的内涵、内容及结构 2.2.1企业目标的内涵 企业目标就是实现其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没有目标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设定一个目标就等于达到了目标的一部分。企业是市场主体,其目标毫无疑问就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一个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生产和经济状态由一系列的定性或定量的指标来描述。 2.2.2企业目标的内容 企业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目标是一个目标体系,它由总目标以及具体目标组成。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包括资源配置目标(资源配置合理)、产品成本目标(成本最低)、管理决策目标(决策科学)、产品质量目标(质量最优)、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等五个子目标。它们的逻辑关系是:资源配置目标是企业的基础设施以及物质基础;产品成本目标是实现利

论会计价值观(一)

论会计价值观(一) 论证会计与文化关系的八个参数(注)已风靡于整个会计界,但对这一研究课题的核心问题-会计价值观念本身的研究却探讨甚少,这对会计文化研究的深入无异是一缺憾,本文拟就此作一刍讨。 一、会计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 一提起“价值”,立刻就会使人想起“产品中凝结的人类一般劳动”这一马克思的著名论断。其实这只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的价值范畴,是普遍的“价值”一般概念的一种具体化的特殊形式。而真正的“价值”一般概念,乃属哲学范畴,因为价值是指物对人的意义,是反映主体(人)与客体(事物)关系实质的哲学概念,在主客体关系中,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和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作用,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是价值。因此,价值是指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对事物是否适合自己目的的断定,其根源和依赖于人们的评价选择活动,如没有选择评价活动,亦就不存在价值问题。 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指指导实践主体有目的地选择某种行为或活动去实现客体对主体的满足,并去判断该种行为或活动的好坏、优劣,从而确定其价值有无、正负、大小的总体看法和根本的观点。由于价值观一般是从作为文化背景主要组成部分的哲学中衍生出来的,亦即渊源于文化结构中的精神文化的哲学观层次,是一定文化环境下的人们在作出选择和解决争端时作为依据的一种习得的规则体系,因而价值观不是普遍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且会因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能使同一文化环境中的成员知道好坏、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甚至积极与消极,规范着实践主体的处世态度和行为趋向,而且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能将其独特的价值观从一代传到另一代,从而保持了文化的相对永久性。所以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变量,是精神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明确了以上价值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则对会计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就有了一定的把握。会计价值观就是指指导会计实践主体包括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有目的地选择某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去实现会计客体(对象)对会计主体的满足,并去判断该种会计行为或会计活动的好坏、优劣,从而确定其会计价值有无、正负、大小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由于会计价值观既不是一个实体范畴,亦不是一个属性范畴,其既不是会计客体之外的第三种独立存在物,亦不是任何存在物生而有之的固然属性,而仅仅只是存在于具体的会计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会计主体和会计客体相互关系作用所产生的一种无形的观念形态,属意识形态会计文化范畴,故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目的性。会计价值观首先是一种指导会计主体有目的地选择会计行为以实现自己目的而利用会计客体的观念,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因动物虽能适应环境,但不能利用环境走向自己的目的。 2.客观性。会计价值观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会计主体的一种主观意识,但实际上却产生于会计主客体的一种相互客观存在的统一状态之中,会计主体只所以能在和会计客体的关系中形成价值观念,主要是因为会计主体的客观社会存在即会计主体的需要、活动和实践体验的客观性以及会计客体及其属性的客观存在。 3.独特性。会计价值观由于只为人类所独有,而不为自然界所共有,加之会计主体结构和条件的特殊性尤其是会计人员之间的需要、利益、地位、能力和习德上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在会计价值观上表现出各自的独特性。 4.限度性。任何一个会计主体的需要都有一定限度的,都要受制于文化背景即会计环境,有什么样的会计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会计主体的需求,同时,会计客体本身的结构和规定性亦是有一定的质和量的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会计客体就很难实现对会计主体的满足。 5.多维性。虽然任何一个层次的会计主体对外都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但在其内部的结构和规定性却又是多种的、立体的、复杂的,尤其是会计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理性、情感等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

第一章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会计目标2.受托责任观3.决策有用观4.管理活动论 5.信息系统论6.会计职能7.会计假设8.会计主体 9.持续经营10.会计分期11.货币计量12.会计对象 13.资金运动14.资金循环15.资金周转1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7.可靠性要求18.相关性要求19.可理解性要求20.可比性要求 21.实质重于形式要求22.重要性要求23.谨慎性要求24.及时性要求 二、判断题 对下列各题的正误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中。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是专职会计人员的出现。() 2.财务会计主要承担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提供企业相关信息的责任。()3.在诸多环境中,对会计各发展阶段都具有普遍影响作用的是经济环境。()4.2006年我国颁布39项会计准则,表明与国际准则实现了全面趋同。()5.经济环境会影响会计的发展,但会计对经济环境不具有影响作用。()6.会计目标是近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 7.在会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8.会计对交易和事项的管理主要是价值形式的管理。() 9.在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中,监督职能是其最基本职能。() 10.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 1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适用于非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12.会计对象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 13.一般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14.企业筹集的资金最初都是以货币资金形态进入企业的。() 15.对企业的资金筹集阶段可划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具体过程。()

财务会计论文参考题目

财务会计论文参考题目 1,论财会工作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2,效益不景气企业的财务策 3,企业筹资环境研究4,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5,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6,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成因与对策 7,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8,论企业危机的财务征兆 9,浅论企业最佳资本结构10,浅谈财务管理 11,浅谈会计核算中的主观失真12,浅谈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13,浅谈企业的资金成本与负债规模的关系14,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15,浅谈如何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16,浅析因素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17,资产评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18,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清欠 19,财务风险的特点与防范20,,企业帐外账的成因与对策 21,浅谈融资与减税22,浅议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 23,浅议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运用24,企业如何对应收帐款的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25,浅议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性26,试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27,试论责任会计核算与企业经济效益28,谈股份制企业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29,,从利润指标看财务风险30,目标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31,企业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32,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33,会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34,浅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35,试论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的挑战36,证券市场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37,会计职能新探38,论对会计行为的约束 39,试论会计关系40,如何理解会计的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41,试论成本效益原则42,试论会计确认标准 43,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44,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45,论如何加强企业财务失败的预测46,浅谈破产财产的确认与计量 47,企业无形资产刍议48,谈如何让现有的固定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益49,试析财务管理职能与组织形式50,试论成本效益原则 51,论财会工作如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新要求 52,效益不景气企业的财务策 53,企业筹资环境研究 54,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55,企业流动资金运营中的问题与对策 56,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的成因与对策 57,企业投资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58,论企业危机的财务征兆 59,浅论企业最佳资本结构 60,浅谈财务管理 61,浅谈会计核算中的主观失真 62,浅谈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63,浅谈企业的资金成本与负债规模的关系 64,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65,浅谈如何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 66,浅析因素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67,资产评估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68,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清欠 69,财务风险的特点与防范 70,,企业帐外账的成因与对策 71,浅谈融资与减税 72,浅议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 73,浅议谨慎性原则在财产清查中的运用 74,企业如何对应收帐款的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75,浅议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性 76,试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 77,试论责任会计核算与企业经济效益 78,谈股份制企业投入资本的会计核算 79,,从利润指标看财务风险 80,目标管理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81,企业财务成果的敏感性分析 82,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83,会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的作用 84,浅议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85,试论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86,证券市场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87,会计职能新探 88,论对会计行为的约束 89,试论会计关系 90,如何理解会计的目标就是提高经济效益91,试论成本效益原则 92,试论会计确认标准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新版].[新版].docx

..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单选题 1、会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会计人员的价值观 B、会计人员业务能力 C、政府扶持力度 D、会计人员学历水平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会计人员的价值观。 2、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并自觉学习准则,熟悉准则,达到职业胜任的要求,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办理各项会计事务,并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这体现了()的会计精神。 A、提高技能 B、爱岗敬业 C、客观公正 D、坚持准则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并自觉学习准则,熟悉准则,达到职业胜任的要求,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办理各项会计事务,并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这体现了坚持准则的会计精神。 3、工资资料的归档属于会计()岗位职责。 A、固定资产核算 B、材料物资核算 C、职工薪酬核算 D、税务核算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工资资料的归档属于会计职工薪酬核算岗位职责。 4、()协助财务总监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组织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 A、会计主管 B、出纳 C、财务部门 D、董事长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主管协助财务总监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汇总、编制会计报表,组织进行财务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用的数据支持。 5、会计数字中,8用中文大写数字书写为()。

A、捌 B、八 C、玖 D、零捌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数字中,8用中文大写数字书写为捌。 6、会计数字63,258读为()。 A、六万三千二百五十八 B、六万三千零二百五十八 C、六万三千二百五十零八 D、六万零三千二百五十八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会计数字63,258读为六万三千二百五十八。 7、“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数字,可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栏相应项目的数字填列。 A、期初余额 B、期末余额 C、存货 D、固定资产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年初余额”栏内各项目的数字,可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相应项目的数字填列。 8、正常记账使用()。 A、蓝黑墨水 B、铅笔 C、圆珠笔 D、红墨水 【正确答案】A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正常记账使用蓝黑墨水。 9、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 A、阿拉伯数字书写 B、中文大写 C、拼音书写 D、红笔书写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 10、进行利润的控制分析和预测分析属于()岗位职责。 A、成本核算 B、资金核算

浅谈对会计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会计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会计文化的认识 摘要:在会计实践活动中,会计文化用无形的观念和有形的制度影响着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本文探讨了对会计文化的由来、定义、特征和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会计文化特征功能 一、会计文化的由来 对会计文化的认识离不开对文化的认识,《韦氏新大学词典》对文化的概念是:“文化是包括思想、言谈、行动和人工制品在内的人类行为的综合形式,并依存于人们学习知识和向世世代代传授的能力”。 我国学者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对文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文化即通常所说的文字、文学、思想、学术、教育、出版等,而广义文化是指经济、政治等。 学者张汝伦对中外文化研究后认为,文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全部生活方式;(2)思想、感情、信仰的方式;(3)个人从别的群体中获得的社会遗产;(4)积累起来的学习;(5)伦理道德、价值标准;(6)历史积淀;(7)行为方式;(8)社会组织、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等。 劳秦汉在《会计文化学概论》中认为,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发端于1985年6月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会计与文化专题研究会,而国内其他学者一般认为关于会计文化的研究开始于1986年美国会计学会举办的会计文化研讨会。国内学者刘开瑞于20世纪90年代第一次在他的研究论文《会计文化初探》中提出了“会计文化”的概念。目前对会计文化的研究,通过CNKI检索,至2012年11月底,以会计文化为主题的公开发表的有价值的论文已有600多篇,而在2005年以前不到90篇。会计文化的热度很高,但会计文化体系构建仍在探讨当中。 二、会计文化的定义

文化的定义多种多样,同样关于会计文化的定义也有多种,不同的学者有各自不同的解释,概括国内会计学者关于会计文化的界定,主要有: 刘开瑞(1990)概括了会计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对会计影响渗透的结果,它由三部分组成:(1)会计物质文化,即会计的产品、形象等,如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形象等;(2)会计制度文化,即会计人员的思维方式,行为的准则;(3)会计精神文化,即会计人员的思想、价值观和信仰等。把源于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并结合会计本身特点,适应会计需要而形成的会计文化,重新灌输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用来统一他们的行为,就能创造出一种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组织规范,使组织成员在相互作用下,发生同化,最终取得会计管理的良好效益。 毛伯林(1993)给会计文化定义为:“会计文化,作为人类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从长期中外会计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为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它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体现民族特色,从而增进会计活力,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会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的功能。 于玉林(1994)对会计文化的表述是“会计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关会计的物质和精神的背景文化及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会计文化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 易玄(1997)将会计文化定义为“会计文化应该是一种社会组织文化,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内涵:它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多层面、多元的文化体系;它是一个社会学、自然学、经济学等相融合的边缘文化体系;它是具有历史性、国际性、规范性、综合性的社会组织文化体系。” 黄东光(2001)提出:“所谓会计文化,即是为促进社会经济、社会人员等方面全面发展,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环境、知识系统、价值体系、管理制度、教育方式等的总和。” 殷勤凡(2005)认为:“会计文化是在会计主管倡导下形成的并为全体会计员工共同认可、信奉、实践和传承的精神财富的集合,由核心层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和显现观的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谨慎、

如何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如何构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FASB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理论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 构造体系都包含在财务会计理 论框架之内,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要素、会计检验等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政策、会计基本准则等理论;财务会计环境理论,主要探讨对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 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理论 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利

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目前,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因为财务会计目标与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财务会计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环境的要求,决定会计对象,反映会计本质。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会 计目标应该是为管理型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特殊性:财务会计目标介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之间,可以称之为“双目标论”,即,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强调受托责任,兼顾决策有用。 三、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根据财务会计目标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存在区别和侧重点的。当以决策有用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报表有用,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其能够很好的揭示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当以受托责任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整体有效,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如历史成本,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情况。对于会计信息精准性的要求,前者允许偏差,而后者则要求精准可靠,即模糊的精确和精确的模糊。对于我国特色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重于相关性。基于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强调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其次才是决策有用性。因此,相应的我国的信息质量特征应强调客观、真实,即:可靠性是我国财务会计理

论会计文化精神层的建设

论会计文化精神层的建设 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会计的作用会形成特定的会计理论、会计意识、会计行为,这就形成了会计文化。会计文化是会计实践的理论为升华,是会计事业发展进步的思想结晶。当前,中国的经济建设正迈入一个新台阶,更要求会计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加快会计改革的步伐,以适应新形势下会计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仅需要会计业务的开拓,更需要会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会计文化的精神层也称会计的精神文化,这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层,其基本内容就是会计价值观或者说是会计的哲学。它主要包括会计价值观、会计的意识、精神风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方面。会计精神文化是整个会计文化有机体的神经系统。它将社会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精华与成果加以挖掘提炼,建立起会计人员工作共有的价值体系。本文就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及促进作用方面探讨会计文化的建设。 一、社会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与促进作用 中国的社会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首先集体主义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社会文化的最显著特征。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人性中的共性,而轻个性,鼓励个人遵守集体规范,忠于集体利益;其次,权力距离大。传统的中国社会法制程度比较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较多,人们发展的余地较小,思想比较封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这种状况有明显改观;三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回避程度较高,对风险、新生事物和未来的态度比较消极,形式主义比较普遍;另外柔性社会倾向明显。在这种文化环境下,我国的会计文化呈现出法律控制强于职业主义、强调统一性、偏好稳健性,信息透明性不高的特点。 文化差异对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和会计管理、会计准则的制定产生影响。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西社会文化的不断交流,为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机会。例如,借鉴美国文化中会计监管的长处,改革我国会计监管体制。在明确政府监管为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自律管理的作用,使两者各司其职,发挥最大效用而不互相冲突;对于会计准则的制订机构,应在整个准则中适当增加一些可供会计人员自行选择的弹性空间,以此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加大会计信息的披露力度,增加企业全面收益、社会责任、财务预测和公司治理信息等自愿性信息的披露,是披露的会计信息即全面又详细,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二、传统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与促进作用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深深的积淀在这个族群的心理与性格当中,并通过这个族群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在建设会计文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文化悠久渊源,博大精深的优势,吸收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促进会计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良好互动。 1.诚信

我国会计目标探讨

2012年第·3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8期 M ar2012 [摘要]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会计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文章通过了解具有代表性学说的观点,分析影响会计目标的主要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明确我国的会计目标。 [关键词]会计目标;受托责任;决策有用;综合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3-0088-02 我国会计目标探讨 梁利红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中030600) 会计目标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关系到会 计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会计实务的拓展,是我国会计政策与实务中的一个急切问题。明确会计目标,对于指导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组织和检查会计工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会计目标的概述 简单地说,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环境、一定时期会计工作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和境地。在不同历史阶段,受会计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面对会计主体的不同,会计目标会所有不同。 (一)会计目标的特性 1.会计目标具有主观性。会计目标是人们预期会计运行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反映出人的一种主观愿望,体现了主观性。 2.会计目标具有相对性。会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是和社会经济环境相联系的,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谈会计目标是不现实的。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了解会计目标的发展变化是必需的。 3.会计目标具有多元化性。会计作为一种经济信息系统,已被大多数人所论证,它与所处的环境发生关系,作用于不同的会计主体、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人们既需了解其共性,又需要了解其差异,体现了会计目标的多元化特性。 (二)会计目标的构成 1.会计目标的主体。会计目标的主体包括提供会计信息者和使用会计信息者两个方面。 2.会计目标的客体。会计目标的客体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3.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会计目标的实现方式是强调会计信息以什么方式提供及其用途如何。 二、会计目标的主要学术观点 (一)主流观点 会计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中外会计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流派观点有两种,即“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的主要观点表明:会计目标就是资源的受托者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以如实反映历史信息为主,注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决策有用观”的主要观点是:会计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合理决策的有用信息,强调会计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上述两种观点都依存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来对会计目标进行阐述,都含有会计目标是“会计信息需求”这样一个理论。其中,受托责任观重视的是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关系,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观重视的是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不但向资源委托者,而且还向包括债权人、政府等和企业有密切关系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更为强调信息的相关性。这两种观点都是从所处的会计环境进行阐述,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如果从整个会计环境的发展历程来考察,两种理论就都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 (二)我国会计目标的内容 我国在会计目标方面到底应该采用哪一种会计目标理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是可靠性为主还是相关性为主,也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焦点。1992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定位不甚明确,有学者认为准则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可视为会计目标。从该描述内容可以看出:一是过于强调“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把“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单独列出并放在突出位置,却没有突出满足投资者或信贷需要,这明显地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不符合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目标过于笼统,对实践缺乏指导意义。仅仅提到“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对企业具体应提供什么信息、信息的用途等并未作出详细的规定。三是目标涵盖面过宽,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不难看出,该准则中所述的会计目标是由当时的宏观政策来决定的,重在受托责任的目标观点。 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对我国会计目标进行了定位,将会计目标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一表述相对于旧准则而言,在会计目标上作了调整,不再从国家的笼统角度出发,而是注重从我国实际国情以及企业现实角度出发,更为重视市场的自然发展。并就IASC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将我国的会计目标定义为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并存的双重目标,体现了一种“融合”的思想。 三、影响我国会计目标的因素 (一)会计本质的决定性 88··

读《财务会计理论》有感.

读《财务会计理论》有感 “在任何思想领域中,都需要一种理论结构,以统一推理它的基本逻辑或体系,会计也不例外。理论结构中为一定的假定范围内的有关概念和程序提供依据,会计师们对经济进行鉴定、登记、分类和汇总。使之成为合乎陈报和解释经济信息时采用的方式或方法。” ——潘序伦这是我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查阅相关资料偶然间看到的,觉得特别适合我这种对会计有所了解但又不全面的学生看,就摘录了下来并作为我的读书笔记的引言。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一样,只要你读了这书,你就会发现他跟你所说的并不是教你如何如何做账,而是跟你一起探讨会计理论。对于我而已,虽然已经大三了,并且或多或少学了些会计实务方面专业知识,但是却还没有认认真真的学习或者是去思考财务会计活动是如何影响经济体制有效运作的,这也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所了解到的关于财务会计及其报告的环境。 这本书,看完之后,我将其大体的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一,以现行价值为基础的会计即理想状态下的会计环境;二,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内部信息)和道德风险(管理者的努力程度);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问题,即理想投资决策和雇佣合同借款条约;四,会计反映充分披露和“可靠的”净收益。 首先我想用一句话来说明下,为什么我觉得看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财务会计及其报告所面临的环境是很负责和具有挑战性的,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的产品是信息——一种非常有用而且重要的商品。”信息之所以会那么复杂,其原因之一是每个人对信息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对扮演不同角色的人而言,他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是不同的,类如,投资者汇能因为资产以市场价值评估有利于帮组他预测公司的前景,而对这种评估持积极态度,而另一些投资者则可能持消极的态度,同样的,由于管理然预案的工资在部分程度上是受到报告利润来衡量的,可是市场价值不受管理人员控制,因此他们对这种评估也会持消极态度。原因之二,在于他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投资决策还会影响到市场的经济活动。这种复杂的运作和影响,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专业的会计人员要来系统的了解信息的产生,运作,影响以及解决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读完这本书之后,发现其实该书要点无非是,要求会计人员能够清楚地认识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管理人员和整个经济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大大提高财务会计的生存能力和未来发展的希望。否则,会计人员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报告环境,这对于不断发展的环境而言只是一种短期策略。 总的来说,这本书从以下两个角度来研究会计理论的意义,分别是对会计实务的意义以及提高对会计环境的认识。这样的研究使我们能够认识到财务报告中管理当局法律职责的权限,以及会计人员为什么常常会陷于投资者与管理者利益冲突的困境之中。书的写作背景是以信息经济学为基础的,认为在商业交易中有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一般认为该经济机制存在信息不对称。而信息不对称的类型有逆向选择即一些人掌握了另外乙烯二所没有的信息,另一种则是道德风险即交易中的一些人不能观察到另外一些人采取的可能影响到各方利益的行为。 书中所讨论的基本点是在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问题。会计信息不对称意味着投资者最终会同时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