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二)课标具体目标

1、熟悉常见的地图类型。

2、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应用,能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2、教学难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会判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10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2、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10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大部分学生对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感到难度较大。

四、教学目标

1、熟悉常见的地图类型。

2、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应用,能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3、了解地图在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同学们,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需要有的是什么呢?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学习,既引起兴趣又引出本节知识。

【讲授新课】

活动:学地图,用地图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

活动程序:

小组活动:

1、学生查看对比教材、地图册、及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地图——注意地图的名称很重要

2、老师给出使用目的,让学生选择出所需的地图——简单说出

去济南各大公园游玩

了解日本、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去北京旅游,确定行程

去大明湖游玩

想知道世界的地形情况

3、比较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填表:

表示范围的大或小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比例尺较大

比例尺较小

【拓展交流,学以致用】

1、暑假小明去云南旅游,他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⑴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出行提供哪些服务?

⑵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⑶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旅游,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⑷小明到了某著名景区后,要确定景点的旅游路线,他需要哪种地图?

2、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并进行相互交流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活动策略:

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并根据生活中的经验,通过交流讨论选择地图的方法,以达到读图用图的目的。

目标评价:

活动结合生活实践归纳总结不同比例尺地图特点,结合实例活学活用,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综合建模】

【课堂作业】

1、临沂的小明要去南京的中山陵游玩,他最需要下列那些地图( )

A、中国交通图、南京市地形图

B、中国政区图、南京市地形图

C、中国交通图、南京市旅游团

D、南京地形图、南京市交通图

2. 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

是(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山东省地图D.东营市地图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地图的阅读》 ◆教材分析 从教材结构上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延伸,又为下面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奠定基础。对地图的考查一直是考试的侧重点,尤其是在各类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在地图上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等。读图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平面图、极地地区经纬网图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知道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方向的判别和识别常用图例; 2、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使用目的(如旅游),选择合适的不同类型、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同时懂得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课前准备 1、地图;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各类藏宝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里面蕴藏哪些信息。通过藏宝图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讲授新课】 师: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 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师: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阅读练习题

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阅读练习题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 所学的知识点呢?小编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阅读练习题,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1.(2019河南安阳梅园中学)分母越大,表示()。 A.比例尺越大 B.比例尺越小 C.面积越小 D.内容越详细 2.(2019江西新余九中)下列地图图幅相同,选用比例尺最大的是()。 A.学校平面图 B.亚洲政区图 C.世界地形图 D.中国地形图 3.(2019江西新余)下列几种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 000 B. C.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4.若A、B两地在图上量得直线距离为3厘米,比例尺为1∶60 000,则A、B两地相距()。 A.1.8千米 B.18千米 C.1 800千米 D.18 000米 5.安阳到郑州实际距离200千米,在1∶2 500 000的地图上,

图上距离是()。 A.2厘米 B.4厘米 C.8厘米 D.10厘米 6.(2019四川泸州天立国际学校)关于地图上的方向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指向标定向法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B.经纬网定向法中,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大多数地图都默认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故为一般定向法 D.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般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 7.(2019江苏姜堰)2019年9月23日,姜堰(32.34N、120.08E)有一批游客乘汽车去上海(31N、121E)参观世博会。汽车从姜堰开往上海,总体上是向哪个方向行驶?()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8.(2019广西南宁九中)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A.回归线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上 D.北极点上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上册地理地图的阅读练习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在学习上帮助到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 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课堂达标训练(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2. 3.关于丙、丁两村的比较,正确的是() A. 丙村交通更为便利 B. 丙村水源更为丰富 C. 丁村位于丙村的西南方向 D. 两村都不可能发生滑坡灾害 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5. 6.图中标出的几条支流中,有一条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其序号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如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 8. 9.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为() A. 乙处 B. 丙处 C. 丁处 D. 戊处 10.某校学生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对附近某山进行野外实践考察。读图该地等高线地形 图, 第1页/共6页

王庄与李村图上直线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A. 60米 B. 600米 C. 6000米 D. 600000米 11.有比例尺①1:100000②1:10000,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比例尺最大 B. 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C. ③图表示范围最大 D. 若其中一幅是校园平面图,最适用的是③图 12.2019年4月5日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奠活动日。张雨稀回到如图所示 的家乡踏青扫墓。 13. 14.走近村庄,抬头远望,可见到两座青翠的山峰,目测两座山峰的高度有明显差异, 两座山峰,可能相差() A. 50米 B. 110米 C. 250米 D. 422米 15.如图示意我国东南部某山区地形分布。为发展旅游业,在图中河流a~e段开设漂 流活动项目。 16.最惊险刺激的漂流河段是()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选择适用的地图 一、课标 (一)课程内容标准 1、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二)课标具体目标 1、熟悉常见的地图类型。 2、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应用,能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二、重点、难点 (一)教材重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二)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2、教学难点: 通过对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的判读,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会判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10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2、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100%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大部分学生对比较分析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详略及范围大小的关系感到难度较大。 四、教学目标 1、熟悉常见的地图类型。 2、了解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应用,能根据使用目的,正确选用地图类型及比例尺。 3、了解地图在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同学们,当我们出差或旅游来到一个陌生地方的时候,要想达到目的地,此时我们最需要有的是什么呢?那么地图有哪些种类,用途呢?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会不再顾虑去陌生的地方。 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学习,既引起兴趣又引出本节知识。 【讲授新课】 活动:学地图,用地图 活动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2 活动程序: 小组活动: 1、学生查看对比教材、地图册、及自己收集到的各种地图——注意地图的名称很重要 2、老师给出使用目的,让学生选择出所需的地图——简单说出 去济南各大公园游玩 了解日本、美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去北京旅游,确定行程 去大明湖游玩 想知道世界的地形情况 3、比较图幅相同的两幅地图,填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优秀 教案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2.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能力目标 1.能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3.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运用比例尺,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教学准备】 地图册、课本中的相关插图、小黑板上的一幅指向标地图【教学方法】 比较法、读图法、活动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 [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

城,浑身绚丽多彩。”打一事物。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活动] 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6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 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 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活动] 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第 1 页共 4 页 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启思]①比例尺的公式是什么?②表示比例尺的形式有哪

初中地理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1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三种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2、记住经纬网或指示向标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 3、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学情分析 我校为郊区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小学学习以语文数学为主,其他学科多数没有涉及过,学生社会生活经验较少,关于地图的知识更加少得可怜,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愿意去掌握相关知识。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 教学难点: 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 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迷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活动2【导入】 1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预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 2 、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 ×40 ),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学生画在黑板上 3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预期:把课桌缩小。 4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预期:缩小了10 倍 活动3【讲授】一、地图上的比例尺 5、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6、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7、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 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地形图教案《第二课时》

1-4地形图教学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等高线的定义及主要特征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并能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部位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亲自参与制作模型,绘制地形图等活动,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原理。 2、启发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识别山地的地形部位和五种地形形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个部位。 难点: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和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式引导法、活动法 学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 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 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常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 一、自学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自主学习(略读课文,建立知识树,撑起自信的天空) 1.什么是等高线及等高线地形图? 2.山的等高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断崖的等高线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 3.山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而且最弯处像箭头一样指 向_________,山谷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鞍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作交流 5.读地图册14页,思考陡坡、缓坡与地图上等高线稀疏程度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主要地理事物的颜色有何区别? 二、精讲点拨 1、地形图的判读 师:(出示等高线示意图及等高线模型,图1.28)引导学生观察并独自总结等高线的绘制方法。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判读各点的高度和判断坡度的陡缓呢? 引导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图1.28),先观察左右两个山坡哪个陡,哪个缓?并与等高线图对照,自己得出结论——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板书:坡陡——等高线密集,坡缓——等高线稀疏。 观察讨论交流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山顶:等高线闭合,从外往内数字越来越大 鞍部:两山顶之间的部位 陡崖:两条以上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的地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教案

1.3 地图的阅读 一、课标要求 学会使用地图辨别方向和在地图上量算不同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学会根据学习和生活的某些实际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并能自主查找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逐步养 成用图的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 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根据使用目的、需要,合理选择地图类型和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举例说明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和精神,逐步养成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地图的习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启发法、讲述法 七、教学时间:40分钟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 【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 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地在眼 前。”猜一地理教学用具。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地图?怎 样阅读地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阅读这一 内容。 猜谜语有利 于激发学生 兴趣;锻炼 开口表达能 力。 【讲授新课】 一、 比 例 尺 【提问】观察台湾岛地图,思考:你能在 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地图中获得哪些信 息?是怎样获取这些信息的?——由此引出地 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 记。 【思考】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五湖四 海、世界各地呢?通过“缩小”引出比例 尺。 【学生活动】找出比例尺含义及公式,思 考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读P17第一段) (分别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练一练】 1.图上距离1厘米,实际距离500米,比例尺是多 让学生开 动脑筋。 通过举 例,让学生 更轻松地理 解、接受 本节课的内 容。

人教七上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2课时)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第1课时)【核心素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学会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能够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2.对比不同比例尺地图,理解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内容之间的关系。 3.能够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进行距离的计算。 4.在地图上正确识别常见图例。 【教学重点】 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讨论、实验法、读图分析法、多边互动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谜语:①“说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说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装得了。” ②“有城没有街和房,有山没有峰和岗,有河没有水和鱼,有路不见车来往。” ③“一张画儿墙上挂,有的小来有的大,小的容纳几个县,大的可包全天下。” ④有“山不风石和崖,有地不见土和沙,江河湖海不通船,外出旅行全靠它。”——地图 提问: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上地图?怎样阅读地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阅读这一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预习,回答什么是地图?出示一组图片,提问这是地图吗?最后归纳地图的概念: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像。 任务1 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并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教师展示三类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一般地图,提问如何在这几类地图中确定方向? 指向标地图 教师提示定向方法:看指示标,一般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引导学生读图讨论,1.a在b的什么方向?2.b在c的什么方向?,初步掌握指向标地图的定向方法。 重复练习,加深学生对指向标地图定向的理解。(此处可使用答题卡的抢答和选人回答功能哦!) 拓展运用,提出问题:假设一辆汽车由A点开往到C点,汽车走的方向如何变化?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使学生达到灵活运用。 经纬网地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经纬网的知识,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归纳定向方法:看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需要说明两点:①按经线确定南北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②按纬线确定东西是相对的。 教师出示问题,观察:读经纬网图,判断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C在A的什么方向?D在A的什么方向?E在B的什么方向?(简单的经纬网地图,直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同步练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小明在图上量算得学校到居住区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两地 实际距离是4000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2019 B.1:4000 C.1:2019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19厘米 2.在比例尺为1:5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 4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 A.2千米B.0.2千米 C.20千米D.4千米 3.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用数字比例尺表示是() A.1:10 000 000B.1:100 C.1:1 000 000D.1:100 000 4.下列四幅地图的比例尺最大的是() A.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C.五百万分之一D.1:50000 5.在同一大小的纸张上,要绘制下列区域的地图,采用比例尺 最小的是() A.世界政区图B.亚洲政区图 C.中国政区图D.北京政区图 6.甲地位于东经52°、北纬47°,乙地位于西经52°、南纬

74°,甲地位于乙地的() A.西北方B.东北方 C.西南方D.东南方 7.当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选择() A.世界气候图 B.世界政区图 C.中国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地图 8.图例“”表示的是() A.居民点B.国界线C.铁路线D.河流 9.如图所示图例,表示河湖的是() A.B.C.D. 10.现代地图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下列地图属于社会经济地图的是()。 A.中国地形图B.世界气候类型图 C.中国人口分布图D.山东省水系图 11.地图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想找到某个国家的准确位置最好查找()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植被图 C.世界政区图D.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12.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使用的地图是 A.地形图 B.电子地图 C.人口分布图 D.气候分布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3.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准备: 南昌市地区地图、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学习: 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书本第16页图1.21台湾卫星影像,用尺量“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那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2.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台湾省地图”和“世界地围”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1)比例尺是一个分式。分子为1,分母愈小,比值愈大,即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值愈小,即比例尺愈小。 (2)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比例尺愈大;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大,反映的内容愈简单,则比例尺愈小。 小结:地图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 讲解:在校园的平面图上,我们教室的位置在哪儿?在校门的什么方向?有几条路可以到达?哪条路最近? 让学生到讲台前指图回答,教师给与指导订正。 板书:2.地图上的方向 引入一般地图的定向方法, 无指向标的地图,面对地图,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基础上,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举例:一张南昌市地图,八一广场位于南昌十六中的什么方位? 板书: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第二课时(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设计

地图第二时(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 设计 [内容简析]本时的学习重点是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这也是学习的难点。要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其次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从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南;从南极看,所有的经线都是指向正北。当然,辨别方向包括两个层次,其一是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包括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其二是能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这里要求学生能掌握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基本方法,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日常需要,最好不要让学生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而在世界地理的认识区域部分学习有关极地内容时,再让学生学习在极地投影的地图上辨别方向,就比较自然了。特制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学会应用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 2学会在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线判别方向。 3通过运用地图方向的方法以及实践活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技能,在有经纬网

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用具]计算机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兴趣激发,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当你在听天气预报时,你能根据卫星云图上的气旋分析推测风的走向吗,你能通过地图规划你的出行路线与前进方向吗?你想出外活动不迷路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学习地图的第三个要素──方向,好不好? 生:好。 师:那么,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我们通常会见到哪几类地图,分别怎样辨别方向吗,辨别方式一样吗?你能判别出黑板上三副地图中A点在B点的什么位置吗?(并出示三种辨别方式的地图三幅。) [用谈话法开门见山地切入主题,提高教学的导向性,并明确地向学生说明了学习内容。以习题的形式点明学生本节应达到的学习要求,增强教学目标的直观性,也为学生自主探讨指明方向。] 二、引导自学,交流合作 师:怎么做呢?请小组间合作探讨。(巡回指导学生阅读交流本第14页第2段)

1.3地图的阅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

第三节地图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4、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5、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6、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重点和难点: 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 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准备: 广州市地图和图、中国地图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示意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礼堂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 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 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学生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 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 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用公式表示就是: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 第二章地图, §1 地图的基本要素1.比例尺 提问: 比例尺有几种表示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直线 式?(由学生回答)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 线式表示比例尺。板书: 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提问: 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2、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技能目标: 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提问: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学生阅读课本或讨论得出结论) 生:人们外出旅游,需要交通图;要了解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地形及河流,需要查找该国地形图。 二、教学新课: 板书:二、选择适用的地图 1.根据目的,选择地图,获取信息 师提问:请你们当参谋,选择合适的地图(学案第9页第5题): (1)七年(3)班要搞一次郊外的山地越野活动,事先需要设计行动方案。 (2)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刘玲想知道福岛的位置。(需要日本政区图) (3)到广州想参观南越王墓。 (需要广州市交通旅游图) 学生讨论回答: 生:到郊外的山地进行越野活动需要当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 生:想知道福岛的位置,需要日本政区图。 生:到广州想参观南越王墓,需要广州交通旅游图。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22——23页,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暑假去云南旅游。在他旅游的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不同的地图与他相伴。 (1)出行前,小明找到一张中国交通图。这张图能为小明的出行提供哪些帮助? 生:查阅中国交通图,可以知道去往云南的交通线路。 (2)到了云南昆明,小明想要住宿,他需要哪种地图? 生:需要昆明城市图。 (3)小明除了要在昆明游览,还想去云南其他著名景区游览,他需要哪些地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一课时) 城郊中学赵彬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①知道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②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记住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并能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③记住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辨别方向的方法。 ④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地图上量算出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初步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对地图产生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地使用地图。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地图比例尺知识的学习、运用,以及地图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的判别。依据初中学生的认识特点,教师需要创设多种情境,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教学。 三。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准备 大地球仪1个、小地球仪6~8个、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中国交通图、校园平面图、米尺等。 投影仪、投影片 ①台湾岛的相片和"台湾岛图"; ②日本图; ③某地区平面图。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台湾岛的相片和"台湾岛图"(或让学生分组观察课本中的台湾岛图,分组展开竞赛,按小组回答),问:"你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 师:同学们在"台湾岛图"上找到很多地理事物,这一节我们一起学习怎样看地图。 教学新课 板书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师:请你动手量算,同桌同学合作,用准备好的米尺量出使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 生:长1.2米,宽0.4米。 师: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长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比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倍? 生:120倍。 教师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教师说明在比例尺的公式里,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 一、思维导图 答案:(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指向标(5)北方(6)南北(7)东西二、知识点解析

知识点梳理(基础、提升、拓展)例题解析 基础知识点一、学会阅读地图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 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辨误区:地图和照片的区别 地图和照片是有区别的,地图是把某一区域的景物进行选择和综合,并且按照一定比例缩小,用“符号”来代替真实的景物;照片是原封不动地展现景物的真实面貌。 (1)比例尺 ①定义: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③表示方式(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为例): 数字式:1∶100 000或者1/1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比较几个比例尺的大小时,可以先把不同的比例尺统一成同一形式的比例尺再进行比较。 比较数字式比例尺大小时,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例1-1】下列关于地图及其构成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图是照片的复制,二者没有区别 B.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C.地图的构成要素有比例尺、方向和大小 D.地图都是反映在平面上的图形 解析:A地图和照片是不同的,见上面的“辩误区”,B正确,这称为地图的三要素;C地图的大小不是地图的要素;D地图不一定都是在平面上,有时也做成立体地图。 答案:B 【例1-2】李阳是树园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A.西北方B.东南方

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同步试题

《地图的阅读》同步试题 1.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A.比例尺、方向、颜色B.大小、方向、图例 C.比例尺、方向、图例D.大小、图例、颜色 2.在1:5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是10㎝,则我国东西的实地距离是() A.500千米B.2 500千米C.50 000千米D.5 000千米 3.一辆汽车在下图的公路中自左向右行驶,对于图中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汽车经过村庄时是自西向东行驶B.图中河流自南向北流 C.转过弯后自西南向东南行驶D.图中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4.下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①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根据指向标辨别方向③无经纬线和指向标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④特殊地图,可根据比例尺辨别方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 5.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A.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B.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6.下图中,B位于D的什么方向?()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7.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湖”的是() A. B. C. D. 下图是张鸣同学家附近的街道简图,据此完成8~9题。 8.将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字比例尺,表示正确的是() A.1:10 000 000 B.1:10 000 C.1:20 000 000 D.1:20 000 9.张鸣经常从家出发,绕街心花园顺时针散步,他散步的方向是()A.西—南—东—北—东B.南—东—北—西—南 C.东—西—南—北—东D.南—西—北—东—南 10.实地距离为60千米的一段铁路,画在比例尺为1:3 000 000的地图上长()A.2厘米B.3厘米C.1.5 厘米D.4厘米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1~12题。 11.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③② 12.如果想了解北京在中国的位置,应该查找的地图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课时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学会阅读地图 1.小明量得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3厘米,如果他从学校到火车站,大约要走( C ) A.450厘米 B.150米 C.450米 D.45千米 2.(xx滨州)某图中甲、乙两村之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地距离是1 200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约是( C ) A.1∶6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 400米 C.1∶60 000 D. 3.甲地位于乙地的( C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4.乙地位于甲地的( A )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 5.下列表示铁路的图例是( B )

选择适用的地图 6.(xx郴州)乐乐在看新闻联播时,了解到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他想知道这两个国家在世界上的位置,应查阅( B ) A.世界地形图 B.世界政区图 C.韩国政区图 D.美国政区图 7.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D )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 C.湖南省政区图 D.怀化市政区图 某校学生去颐和园春游。下面为颐和园导游示意图(局部)和某同学身边的指示牌。读图,回答1~2题: 1.该同学的大致位置是示意图中的( B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颐和园景福阁距佛香阁的距离大约400米,图中两地距离是4厘米,则导游图的比例尺约为( C ) A.1∶10 B.1∶100 C.1∶10 000 D.1∶1 000 000 3.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 B.河流大致由北向南流 C.公路AB段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 D.公路BC段大致为南北走向 4.根据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C在B的西南方,B位于北半球 B.B在D的西北方,E位于西半球

地图的阅读第二课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第二课时 一、课标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根据需要选择地图 2、难点: 不同比例尺地图对地图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影响。 三、学情: (一)预测本班级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 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85%学生能够掌握 2、不同比例尺地图对地图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影响。:60%学生能够掌握 (二)普遍性问题: 不同比例尺地图对地图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程度的影响

四、教学目标: 1.会根据需要选择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2.会通过查找资料并进行交流来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活、生产中的用图。 五、教学过程: 【构建动场】 青岛的明明一家周末自驾游济南,对济南道路和景点的分布都不熟悉,怎样才能顺利到达济南的每个景区以及每个景区最特色的景点?你有办法帮助他吗?他应该选择什么地图? 【讲授新课】 活动1:比大小、知详略 目的:对应教学目标1 活动程序:自主学习-交流探究-总结归纳 读下面两图回答

(1)两幅图的比例尺大小你能比较吗?请说明谁大谁小。 (2)两幅图所给出的地域范围大小你能判断出来吗?请说明。 (3)就北京而言,哪个北京所出示的内容更加详细呢?请说明。 (4)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进行换算(比例尺的有关计算对于我们学校不少学生来说也是难点,要发挥小组作用) 以上问题,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长带领大家进行交流,并小结。老师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倾听。最后老师进行小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1.3地图的阅读教案(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教学目标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直线比例尺。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4.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2.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地图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 教学用具 中国地图、直尺、圆规、米尺、画有校园平面图的小黑板,计算机课件及地图册中的各种地图。 教学过程 导入:这是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谁能辨别出它们都是校园的什么教学设施?(操场、篮球场、食堂、教室,办公大楼等)请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请两位同学上来,用直尺测量一下这张图上我们教室的长和宽。请另外两位同学用米尺测量我们教室的实际长度和宽度。 活动:请大家一起计算:算一算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的多少分之一,也就是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这个数值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比例尺。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及公式。 用公式表示就是: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 板书:学会阅读地图 1.地图的基本要素 板书:1.比例尺 提问:比例尺有几种表示方法呢?地图上的比例尺用文字表示?用数字写出来?还是用直线式?(由学生回答) 打开地图册,任选三幅图,请三位同学,分别用文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表示比例尺。 板书:文字式、数字式、直线式 提问:比例尺有什么用呢? 学生活动:观察书本第16页图1.22“台湾岛地图”,用尺量“高雄”到“台北”的图上的直线距离,再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小结:根据比例尺,在地图上量出两地的距离,可换算两地的实际距离。 提问:如何辨别比例尺的大小呢? 比较课本P22“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两幅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在哪些方面的表现不同? 活动:比较下列三种比例尺的大小。 1/10000,1/10000000,1/100000000000 比较“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小结):通过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比例尺的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