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ATF16949 外审 可能会问最高管理者的问题 (Questions to TOP)

IATF16949 外审 可能会问最高管理者的问题 (Questions to TOP)

IATF16949 外审 可能会问最高管理者的问题 (Questions to TOP)
IATF16949 外审 可能会问最高管理者的问题 (Questions to TOP)

IATF16949审核可能会问到最高管理者(也有可能是管代)的问题

1.公司的经营计划;The company's business plan;

Yes, we have for year 2017 and 2018.

2. 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如何编制的(制订计划的依据)?质量目标有没有考虑到计划中?

根据总公司的规定?根据过往的实际、行业的水平、市场的需求等参考要素,包含质量目标(如:内部质量成本)

2.What’s the company's business plan based on? IF The company's business plan comtain quality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general company? The quality objectives (such as internal quality cost) are included in the reference elements of past reality, industry level, and market demand.

3. 公司的相关方有哪些?具体有什么要求和期望?如何满足相关方的期望?

我司进行过相关方识别评审活动,详见《相关方与期望要求识别表》、《相关方需求与期望评审表》

What are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company's interested parties? What are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How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How to meet it?

We have conducted relevant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review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relevant party and expectation requirements identification form, the relevant party's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assessment table.

4. 如何理解公司的环境(介绍一下)?How to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mpany? 我司进行过公司环境分析详见SWOT分析。--john

5. 公司面临哪些风险和机遇?针对这些风险和机遇有没有制订什么措施?

What are th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the company faces? Are there any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s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我司进行过风险和机遇评审活动,针对风险和机遇制作了《风险和机遇分析表》

We have conducted risk and opportunity assessment activities and made the "risk and opportunity analysis list" for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6. 公司为达成目标,制订了什么样的激励措施?有没有对目标进行定期的评审?

What incentive measures have been made by the company to achieve its goals? Is there a regular review of the target?

人力资源部制定了一系列的员工激励措施来促使公司目标达成,我们每月会回顾KPI指标的完成情况。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has set up a series of employee incentiv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company. We will review the completion of the KPI indicators each month.

7. 公司的客户有哪些?这些客户的特殊要求是什么?如何获取客户的特殊要求?如何将客户的要求转化为公司内部的要求?

公司主要的客户是SGM&CJLR,SGM的客户特殊要求是《上汽通用汽车对供应商质量要求的规定》;CJLR的客户客户特殊要求是《供应商质量要求手册》

8. 针对体系的变更是如何管理的?How to manage the change of quality system?

除了IATF16949转版外,公司目前没有体系方面的变更,但策划了相应的变更流程,针对顾客及其要求的变更、公司组织架构、公司管理层或者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一旦发

生变更会进行相应的措施,如职责权限重新分配,体系文件重新调整,经营环境重新策划等。In addition to the IATF16949 transition, the company has no system change, but the change planning proces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our customers and their requirements chang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or the company's, once a change occurs will b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uch as the authority of re allocation system the file to re adjust the operating environment, re planning.

9. 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吗?

What is the quality policy of the organization? How did it come out? What is the basis for making? Do you have a written quality policy? Do you communicate to all employees of the organization?

我司的质量方针是玛汀瑞亚致力于Martinrea is dedicated to maintaining a Quality Culture with:运用精益工具进行持续改进Continuous improvement using lean tools

使用积极主动的绩效评估Using proactive performance measures

主导产品和制程创新Leading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组建团队以解决问题Team based problem solving

利用文件化系统Utilizing documented systems

激励员工参与Rewarding employee involvement

超越客户期望Exceeding customer expectations

制定依据martinrea honsel 的愿景以及集团总部给予的要求。

我司新员工培训的内容中包含质量方针内容,并且在一些公开场合进行悬挂宣传如走廊、食堂。

10. 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个层级的目标?制定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达到?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

What are the quality objectives of the organization? Does it contain the overall organizational goal? The objectives of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the goals at all levels? What is the basis for making quality goals? Can the target be measured? Are the quality goals set up within the deadline? Are the quality goals set 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customers?

质量目标包括:“内部质量”“外部质量”“顾客抱怨”“售后问题”“及时反馈率”等,包含组织总目标。我司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制定目标依据过往实际和集团公司要求,指定的目标我司会定期评审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我们持续满足顾客要求。

The quality objectives include: "internal quality", "external quality", "customer complaint", "after-sale problem", "timely feedback rate", etc., including the overall organizational goals. Our quality objectives are decomposed to all departments, and the objectives are set out according to past requirements and group requirements. Our company will regularly review and formulate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 continu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our customers.

11. 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

我司的愿景中有一条customer is king 我们把它作为公司的核心文化进行推行,每年我们会分发供应商调查表调查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的抱怨、退赔以及服务等要求,我们致力于第一时间解决整改答复顾客。

12. 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

我司有例行的安全、质量、环境等会议,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会在会议上传递给部门负责人,

再由他们向基层员工传递。会上我们还会展示一些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让我们的员工学习。

13.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

最高管理者委派采购部对各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收集(PR),最高管理者会对这些需求进行审批。最高管理者致力于提供满足要求的资源。

14.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理解持续改进?有哪些地方需要持续改进?是否有具体规划?持续改进的有效性如何?

14. How do the top managers underst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Where do we need to continue to improve? Are there any specific plans? What is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1、精益生产、

2、质量6Sigma项目(A3报告)、

3、8D活动等都是我司持续改进的方法。目前我司“内部质量”指标未能达标需要持续改进。改进计划。。。。。

15. 顾客投诉如何处理?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着顾客满意呢?

我司由顾客代表、质量部作为顾客方的对接人进行沟通,若发生客诉时,由这两个部门进行对接并向内传递,组成问题解决小组,在顾客要求的时间的完成分析整改。就算没有顾客投诉,我司也致力于不断改进,朝着我们的愿景去努力。

16. 是否设置了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什么?管理者代表参与了哪些质量活动?

我司任命“张科”作为管理者代表。职责为

1.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To ensure that the process of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maintained;

2. 向公司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Report to the general manager of the company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need for improvement;

3. 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onsciousness of customer requirements throughout the organization;

4. 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17. 最高管理者是否认为需要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开展了管理评审吗?评审了一些什么内容?有无评审输出,是否包括资源需求与改进建议?

需要定期开展管理评审,已完成2017年管理评审。评审内容和输出详见《管理评审报告》

18. 是否设置了顾客代表?顾客代表的职责是什么?顾客代表是否参加了组织内一些质量会议或质量活动?顾客代表是否就选择特殊特性、制定质量目标、实施纠正与预防措施、产品的设计等方面发表过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采纳了吗?

我司任命“冷俊生”为顾客代表,代表顾客参与汽车产品的生产、工程等方面的有关评审或决策。顾客代表也参加内部的质量改进、质量策划等活动,顾客代表就特殊特性选择、质量目标、产品设计等方面发表了意见。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ATF16949 system to ensure that meet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objectives and related training, improvement of process measures, the process of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specially appointed Junsheng Leng is our customer representative, on behalf of the customer participation of automotive products production, engineer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ssessment or decision.

19.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产品质量的?监控的结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IT提供的产品质量信息实时数据监控产品质量,目前我司产品质量未能达到预定目标,正在持续改进过程中。

20. 组织是否有产品分包?分包活动是如何控制的?

21.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监控员工的工作质量?又是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

我司人力资源行政部会开展一系列考评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监控,并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提升员工工作技能。

22.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

JOSE回答建议按照过程分配工作。

23. 组织决定实施16949的初衷是什么?最高管理者在推行16949时参与了哪些活动,遇到了哪些困惑的问题?

初衷应该是满足顾客要求,适应市场,持续改进,减少内耗,树立产品品质形象等。参与了管理评审会议、转版启动会、转版培训活动。困惑JOSE回答。

3.

4.

5. The company faced to which risks and opportunities?HOW to deal with thes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6. If we have some kind of incentives to achieve the goal?and Regularly review the target?

7. WHO is our company's customers?If there are customerspecific requirements;?How to get these information ?How to convert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to internal requirements?

8.

9. What is the organization's quality policy?How is worked out? basised on what?Have a written quality policy?Whether the organization train all the staff?

10. Does quality policy include organisation's goals?all levels of various functional departments has its Target?What is the quality goal basised on?if The target can be measured?how to reach the target before deadline?if the quality objectives meet customer expectations?

11.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customer-oriented?Is what, by what way to get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formatiin? how to deal with the customers comlian?

12. by what way put the customer's requirements and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communication to the organization all staff?How did we abide by the laws ?

13. how to know the organization's resources requirement?Provide the suitable resource?

14. how to underst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What parts of our company need continuous improvement?Is there any plan?how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15. How to deal with Customer complaints?DO you think no customer complaints occur means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16. Do we Set up a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What are the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if The management representative to participate in quality activities?

17. DO you think company should carry out the management review regularly?have you carried out the management review recently?what is the management Review content ?is there Any review output, including resource require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18. Set the customer representative?What is the duty of the customer representative?Whether the customer representative attended some quality meeting or quality activities in the organization?Whether customers on behalf of the choice of the special features, developing quality target, implementing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product design, etc, have published their opinions or Suggestions?Adopted?

19. how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The results of monitoring can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20. If The organization have the subcontract products?how to control The subcontract activities?

21. how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staff work? And how to improve the employee's job skills?

22. how to allocate the functions of each department?How to allocate all levels of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23.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organization decided to implement 16949? Do you have any puzzled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mplement 16949 activity?

管理者代表职责

管理者代表职责 管理者代表的作用是代表最高管理者对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qms、ems、ohsms)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进行策划和管理。因此,管理者代表既是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的领导者、策划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推进者、还是效果的督查者、改进的决策者及处理各种关系的协调者。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者代表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组织体系运行的成败。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归纳起来有四项:一是确保按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体系;二是确保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体系业绩和改进绩效的需求;三是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法律法规、顾客、相关方要求的意识;四是负责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在深刻理解标准各项要求内涵和实质的基础上,管理者代表要充分结合本组织产品、生产、管理的特点和实际,抓好以下6个方面的策划: 1、目标建立、展开和测量的策划。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突出重点,体现持续改进、预防为主的承诺;目标要尽可能量化、具体,可考核,可测量;在相关职能和各层次分解展开;定期考核,测量。 2、职能分配的策划。根据体系标准各要素(求)的内涵,结合组织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工作任务,将标准中各要素(求)利用矩阵表对应地分配到相关职能部门。一般而言,一个要素最好只有一个归口部门,以避免“真空”和“重叠”、相互推诿、扯皮现象。《职能分配表》确定后,在各部门职责和权限中,对归口要素必须有相应的描述,即用文字准确无误地规定下来,避免《职能分配表》与文字描述相互不一致,接口不统一问题。 3、资源需求的策划。要随时了解、掌握体系建立、实施、改进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情况,对缺口、“瓶颈”问题及时向最高管理者建议、报告,提出可行性方案。 4、建立必要的技术和管理作业文件的策划。做好统筹策划,确定编制/建立哪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作业文件,严格审查把关,发放到有关部门、岗位人员付诸实施,并定期组织评审。 5、重大改进活动/项目的策划。如涉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技术改进、技术改造、方针目标调整、管理职能变更、管理体系调整等活动/项目,管理者代表都应首先策划一个或多个具体方案,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实施。 6、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策划。一般相邻两次评审的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组织和督促职能部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内审员的培训与组织,各部门输入信息的提供,时间、地点的策划,输出结果处理的策划等。 在内部审核的组织实施中,管理者代表首先要对内审计划进行审查,包括内审员的资格与审核组的组成、时间及日程安排,审核部门与要素分配等;其次是组织或参加首、末次会议,树立审核组的威信;三是关注审核进程,掌握审核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审核中发生的问题;四是对审核中开出的不符合报告责成有关责任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对整改效果实施跟踪验证。 在管理评审的组织实施中,一是抓好前期准备,即按标准或程序文件的规定将需要输入的内容及期限分别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或委托归口部门按期收集输人资料,并进行汇总分析,特别是对各部门提出的改进建议的梳理汇总;二是组织召开管理评审会议,会议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并最终作出管理评审结论和改进决定,但管理者代表应对体系运行的绩效、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作总结(综合)性发言;二是抓好后期改进措施实施的组织和效果跟踪验证/评价。

高级管理者的能力要求

高级管理者的能力要求 管理者就是负责某项工作而使其顺利进行的人,而某项工作的完成需要的资源有大小,那 么管理者有时充当领导者,有时充当执行者。 那么,在企业里,对于管理者有哪些能力上的要求呢 ?下面就随爱汇网一起来了解下吧! 高级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分析成功的管理者一般分为五个层级,第一层,能力突出的个人,用自 己的知识、智慧、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作出巨大贡献。 第二层,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 为实现集体目标奉献个人才智、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 第三层,富有实力的管理者。 组织人力和资源,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 第四层,坚强有力的领导者。 全身心投入、制作追求清晰可见、令人奋发的远景,向更高业绩标准努力。 第五层,长青的管理者。 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 这五种管理者都必须具备五种核心能力:第一层是学习能力(扬弃经验与创新智慧,海纳 百川,组合创新),第二层是制度设计能力(我们东方企业相对西方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最为短 的木板,相互制约的科学制度需要我们东方人学习),第三层是战略设计能力(我们由于受儒道 佛等思想的影响,这一点我们东方人有优势 ),第四层是文化塑造能力我们的能力来自哪里 ? 来自学习,来自求学与锻炼。 掌上能握四海书,胸中自有百万兵。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很多问题,前人其实也遇到过,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创新的知识与灵感。 张老师给予我们学员两只手表,要求我们在 3 分钟内找到区别,三个学员都没有发现两只 手表的区别,张老师告诉我们一只是顺时针走,另外一只是逆时针走,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 没有发现,因为我们观察不仔细,或者停留在我们固有的经验,如品牌,颜色和形状等。 第二次张老师又邀请三个学员来找另两只手表的区别,同样三个学员没有找到,张老师告 诉我们,一只是普通的手表,另一只在侧面有个插孔,它是带有 MP3 功能的手表。 由于我们受到第一次看表的经验影响,在有限的时间内也没有找到差异,即使有人看到了 插孔,也不敢说出来这是差异。 表的实验告诉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谁的学习能力强,谁的创新能力就会强,谁就会在市 场上领先一步。 不仅要个人学习能力强,还要团队学习能力强。 制度设计能力,我个人的管理生涯中需要去不断地提高,虽然我在公司制度的范围内,制 定过很多合理规则,强调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可汗犯法,与民同罪。 促使了团队健康快速的发展。

各类人员质量管理职责

各类人员质量管理职责 RS/QC-02 一、质量负责人职责和权限 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4.确保认证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并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样品一致; 5.了解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的使用要求,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注销、暂停、 撤销的条件,确保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标志的正确使用。 6.认证联络员要求及时跟踪、了解认证机构及相关政府部门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的 要求或规定,并向组织内报告和传达。 包括:a)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换版、产品认证标准换版及其他相关认证文件的发布、 修订的相关要求; b)证书有效性的跟踪结果; c)国家级和省级监督抽查结果。 二、综合办主任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1.编制各类管理文件。 2.负责对人力资源的培训工作。 3.负责全厂所有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4.负责全厂的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 5.负责对采购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6.做好对供方的选择评定工作。 7.负责对销售员的领导和管理工作,教育销售员必须遵循合同法的原则。 8.认真进行对销售合同的评审和管理工作。 三、生技部长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1. 负责编制和完善技术性文件,对产品技术负主要责任。 2.负责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和工艺要求。 3.负责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控制及标识和追溯性控制。 4.负责对生产实施进行管理。 5.负责数据分析和统计技术的应用。 6.负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 四、质检部长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1.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管理。 2.负责对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作。 3.负责对不合格品的管理和控制。 4.协助物管部做好对供方的选择评定工作。 5.负责对检验员进行检验技能的培训工作。 6.负责数据分析。 五、采购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1.格按标准或合同要求采购合格的原辅材料,零碎配件等。 2.采购物资的短缺、搬运损坏、变质而影响质量问题负责。 3.保证原材料质量的情况下,价格要优惠,到厂要及时,不能影响生产。 4. 积极参与选择和评定合格供方。并提供有关资料。 六、计量管理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1.负责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管理工作. 2.建立计量检测器具的台帐和周检检定计划。 3. 负责计量检测器具的周期检定的送检工作。 4. 负责做好计量检测器具的合格标识工作。 七、车间主任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1.合理组织安排生产进度,及时完成生产任务。 2. 经常组织本车间员工,进行“质量第一”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活动。 3.支持质量检验工作,积极开展自检、互检、并做好记录。 4.负责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管理 5.对由于管理责任造成的物资损坏、变质、混乱而影响产品质量负责。

最高管理者的审核要点

最高管理者的审核要点 1)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吗? 公司的质量方针见质量手册中的质量方针,在制定公司质量方针时考虑了公司的经营性质以及体系中规定的要体现持续改进和满足法规和顾客的要求。质量方针通过培训、张贴让公司员工都能了解。每年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 2)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个层级的目标? 制定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达到?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 公司在质量方针的框架下以及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顾客要求制定了质量目标,目标见质量手册中的规定。质量目标分解到了相关部门。 3)目前质量目标的达成状况如何?对于未达到的质量目标是否采取了有关措施? 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见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监控表,对未完成的质量目标有具体的分析 4)最高管理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把顾客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沟通到组织的各个层级和全体员工的?我们是如何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的? 总经理通过会议的形式、培训方式向公司员工贯彻满足顾客要求和法规的重要性。 公司严格按照产品法规要求和安全法规的要求进行生产。 5)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知道组织的资源需求?是否提供了适用的资源? 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施、工作环境等。根据体系的要求和公司实际的需求提供了相关的资源,如招聘人员,添置设备等 6)最高管理者如何理解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于顾客不满意项是如何处理的? 公司及时了解顾客要求和需求,按顾客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通过培训、会议向员工贯彻满足顾客要求的重要性。公司通过调查表、问讯等方式了解顾客的满意度,对顾客不满意项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措施。 7)顾客投诉如何处理?如果没有发生顾客投诉,是否就意味着顾客满意呢? 受到顾客投诉后在需要的情况下由销售部去顾客生产现场进行解决。对于顾客的所有的投诉均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 8)组织有哪些激励员工的措施?最高管理者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吗? 见公司员工激励措施。公司每年对员工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员工的需求。 9)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分配各个部门的职能?如何分配各级管理人员权责? 公司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了规定,并进行了培训。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岗位职责

最高管理者职责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其职责如下: a) 组织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 b)制定并颁布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目标的落实; c) 设置组织机构,确定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确保内部沟通; d) 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供适宜的、充分的资源; e) 任命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质量手册; f) 主持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明确,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并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ISO9000:2000的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其中有个重要原则就是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最高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最高层领导,有权制定组织政策,赋予员工的职责和权限,提供必要的资源,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是否到位,往往关系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成败,决定着组织的命运。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是攻破“技术壁垒”的有力武器,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走向国际市场。所以,最高管理者在建立、保持、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我认为,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是组织总的经营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龙头,是组织质量管理的一面大旗。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好坏,决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质量方针是全局性的,战略方向性的,是全体员工的座右铭,是处理质量问题所依据的最高准则。制定质量方针必须满足: 1、遵循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八项管理原则是形成ISO9000主要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始终贯穿整个ISO9000标准,是指导人们的行为准则,帮助组织准确地应用ISO9001,同时也为最高管理者提供了管理理念。 2、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适应 组织必须依赖顾客而生存,没有顾客的组织是不存在的。因此,组织应识别顾客当前的需求和期望,争取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为顾客提供附加值的服务。所以,最高管理者在制订质量方针时,应考虑顾客的当前和未来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分析,把顾客的需求融入到质量方针中去。 3、与组织宗旨相适应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应与组织经营、发展战略、职业安全、行业法规等方面相适应。 4、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 管理者应当积极鼓励组织内人员就质量方针进行沟通,达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目的。沟通可采用会议、小组简报、布告栏、内部刊物和横幅标语,使组织内人人都知晓和理解质量方针。 5、突出持续改进精神 由于顾客的需求是动态的,组织只要通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才能不断增强顾客的满意,所以最高管理者应把持续改进内容纳进质量方针作为企业管理所追求的理念。质量方针为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所以质量目标应在质量方针的框架中展开,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质量目标是在组织内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的,组织根据自身特点,把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和落实到班组或个人,以便于实现。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应具体化,可测量性。目标应切合组织的实际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二、确保全组织关注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最高管理者应经常不断地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努力提高整个组织的质量意识和以顾客为中心的意识。组织依存于顾客,组织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是否理解并满足现有及潜在顾客和最终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组织的经营管理始于顾客的需求,终于顾客的理解。因此,一个组织应始终关注顾客,最高管理者应向员工灌输“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在组织经营的全过程中营造“让顾客满意是最重要的”的氛围,让员工树立市场意识,将理解和满足顾客的要求作为首要工作来考虑,重点安排与此有关的活动,并争取超越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组织对产品或服务的承诺与顾客的期望要一致,增强顾客的喜悦。只有顾客高度满意了,才会不断地、重复地购置你的产品和/或服务,才能真正成为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三、确定组织结构,明确职责和权限,合理地提供资源 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组织保证,首先最高管理者在高级领导层指定一人任管理者代表,并予以特别的授权,代表一把手来具体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因此,质量管理体系中其他各层次的负责人,都应接受其指导。其次,质量管理部门应是质量管理体系的参谋和信息中心,它必须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了如指掌,并及时反馈到有关领导。因此,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不

对管理者的几个基本要求

对管理者的几个基本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经济形态也向前演进着,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到了商品经济。人类的交往逐步扩大,特别是经济上的交往,更是一日千里,迅速向前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但是它又无时无刻不处在交往之中,不论是内部的生产还是外部的采购、销售活动,都不能孤立存在。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企业管理逐渐过渡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因而,对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者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以德服人,以礼服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明礼貌历来为人所重道,不论各种环境之中,德礼都是必不可少之条件。在《逸周书﹒保》中曾谈到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周礼》、《仪礼》、《礼记》中谈到了人生礼仪、生产礼仪、交往礼仪等等。虽然说这些并不完全适合于当今之中国,但也八九不离十,相去不远。“为人重德、待人重礼”在这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来说,她一直处于内外各种联系之中,因而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企业管理者就更应该注重德、礼的修养。小小的一个“德”字,一个“礼”字,他关系到企业内部的团结与协作,关系到企业的整个文化素养,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声誉问题;关系到企业内部员工积极拼搏、向上奋进的精神;关系到企业争取投资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购、产、销流程线平衡等等。 “德、礼”的修炼是一个过程,需要从多方面的着手:①明确“德、礼”修炼的重要性,从自身思想上主动要求加强“德、礼”修炼。这是加强“德、礼”修炼的基本条件。②多学习“德、礼”方面的知识,如《周礼》,把握住“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等。③从实践上把握“德、礼”的修炼,从行为上提高“德、礼”。 提高“德、礼”的修养,只是一个前提,更重要的是使之应用于实际。人心都是“肉”做的,用“德、礼”能够服人,达到期望的效果,使别人敬你而不是畏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体现出“德、礼”:①深入基层,使自己成为普通员工中的一员。②自己首先做到遵纪守法,然后才要求部众遵纪守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起到身先士卒的作用。③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做到“忠言逆耳利于行”。④服装干净整洁,挺拔有力。⑤待人接物、热情大方,不骄傲,但要有自信。⑥谈判桌上保持君子风度。⑦实事求是。⑧言必行,行必果。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有可能战胜对手,统率部属,领导企业,彻底从心理上赢得对方的尊敬而不是畏惧,从而获得各方面的胜利。 二、管理者的魅力 企业管理者的魅力的一般价值在于,它是企业管理活动过程中的一种最普遍关系,体现管理者与广大员工的关系,即管理者与广大员工的关系,管理者与广大员工的关系的内在结合的力量。管理者的魅力在企业的各种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着无穷的力量——凝聚力、感召力、企业形象力等,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把各种关系、活动紧紧捆在一起。企

最高管理者李局长讲话

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确保局(公司)管理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最高管理者在管理体系文件发布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今天,局(公司)管理体系文件正式发布,标志着局(公司)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框架初成,效果初显,管理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从今年年初提出开展管理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以来,局(公司)上下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众志成城,目前已完成局(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和发布工作,局(公司)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创新了管理体系的运作模式。按照国家局管理体系建设“四个符合”的总体要求,和国家局李克明副局长提出的通过管理体系建设“形成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清晰地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严格的绩效管理”的要求。我局(公司)经过充分调研,确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一体化运作模式,即以局(公司)机关管理体系为核心体系,各基层单位作为子体系,核心体系与子体系、子体系与子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局(公司)管理总体系,在局(公司)管理方针统领下,实行一体化运作,共同实现局(公司)管理目标。这种自上而下、一体化运作的模式符合局(公司)运作和长远要求,体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基本要求,通过建立“以我为主”,能满足工作生产质量要求的体系文件,将“写我所做,记我所记”变为“写我应做、记我应记”,

实现“三个突出”,即:突出运营效果,突出创新,突出重点工作。 二是搭建了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广泛征集员工建议的基础上,局(公司)领导班子研究提出了的管理方针,确定了管理目标。以此为统领编制完成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手册,明确了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拥有的职权、遵循的程序、依据的标准、承担的责任等,构成了局(公司)管理的文件化体系,为实现工作目标清晰、程序路径简洁、运转有序高效的目标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是深化了局(公司)工作流程。为推进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推行管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运用了“过程控制”、“预防为主”的方法,对目前工作流程再梳理、再优化,确立了局(公司)产品实现的关键过程,同时对职能尚未到位、界面有待进一步清晰的个别管理流程,通过制定程序文件进行了健全和完善,体现了持续改进的管理思想。 四是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对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用文件规范企业活动,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在规范制度文件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率、高水平、高标准,充分运用过程方法,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发挥体系运行的整体协调能力,夯实企业管理基础,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行业竞争力。 五是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管理知识的培训,干部员工对管理的作用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通过管理过程的识别分析和流程的梳理,干部员工对管理的现状和差距更加清醒。特别是各级领导身体力行倡导和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各位内审员积极编写体系文件,把管理思想变为工作要求,把有效经验变为明确标准,工作无标准、管理随意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这沉甸甸的管理管理体系文件,蕴涵着同志们智慧的思想和辛勤的汗水。在此,我代表局(公司)党组,

IATF16949 外审 可能会问最高管理者的问题 (Questions to TOP)

IATF16949审核可能会问到最高管理者(也有可能是管代)的问题 1.公司的经营计划;The company's business plan; Yes, we have for year 2017 and 2018. 2. 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如何编制的(制订计划的依据)?质量目标有没有考虑到计划中? 根据总公司的规定?根据过往的实际、行业的水平、市场的需求等参考要素,包含质量目标(如:内部质量成本) 2.What’s the company's business plan based on? IF The company's business plan comtain quality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of the general company? The quality objectives (such as internal quality cost) are included in the reference elements of past reality, industry level, and market demand. 3. 公司的相关方有哪些?具体有什么要求和期望?如何满足相关方的期望? 我司进行过相关方识别评审活动,详见《相关方与期望要求识别表》、《相关方需求与期望评审表》 What are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company's interested parties? What are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How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How to meet it? We have conducted relevant party identification and review activities, including the relevant party and expectation requirements identification form, the relevant party's requirements and expectations assessment table. 4. 如何理解公司的环境(介绍一下)?How to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 of the company? 我司进行过公司环境分析详见SWOT分析。--john 5. 公司面临哪些风险和机遇?针对这些风险和机遇有没有制订什么措施? What are th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that the company faces? Are there any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s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我司进行过风险和机遇评审活动,针对风险和机遇制作了《风险和机遇分析表》 We have conducted risk and opportunity assessment activities and made the "risk and opportunity analysis list" for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6. 公司为达成目标,制订了什么样的激励措施?有没有对目标进行定期的评审? What incentive measures have been made by the company to achieve its goals? Is there a regular review of the target? 人力资源部制定了一系列的员工激励措施来促使公司目标达成,我们每月会回顾KPI指标的完成情况。 The human resources department has set up a series of employee incentive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company. We will review the completion of the KPI indicators each month. 7. 公司的客户有哪些?这些客户的特殊要求是什么?如何获取客户的特殊要求?如何将客户的要求转化为公司内部的要求? 公司主要的客户是SGM&CJLR,SGM的客户特殊要求是《上汽通用汽车对供应商质量要求的规定》;CJLR的客户客户特殊要求是《供应商质量要求手册》 8. 针对体系的变更是如何管理的?How to manage the change of quality system? 除了IATF16949转版外,公司目前没有体系方面的变更,但策划了相应的变更流程,针对顾客及其要求的变更、公司组织架构、公司管理层或者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一旦发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职责 (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本工程的最高管理者,是法定代表人的委托代理人,是施工项目目标实现者,对工程项目负总责。主要有以下职责: 实现各方关系的协调,对工程合同承担全部履行责任。 对项目实施总体控制,确定各项作业计划如期完成。 调查研究解决工作中重大问题,对重大决策进行决断。 组织学习新技术、新工艺。 确定项目管理部组织机构和各种资源配备。 确定管理总目标和对阶段目标进行分解,检查落实。 贯彻执行各项法规政策,执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并加强管理,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有人事财务决策权,进度计划控制权,技术质量决策权,设备物资采购决策权。 考察、劳务队签订分包劳务合同。 (2)技术负责人 为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全面落实设计意图,对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负责。 组织相关人员研读工程图纸、文件。 负责组织对深度不够的施工图纸进行深化设计。 负责工人、管理人员必要的技术培训,并编制培训计划。 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工艺的应用推广。 负责组织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其中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等。 组织工程技术方案研讨会议,对技术方案决策决断。 组织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验收。 直接领导专业工长、试验员、资料员、测量员的工作。制定实验计划,并负责试验交底。 (3)项目副经理

领导部门员工完成对项目部工程建设过程中前期、中期、后期所有技术工作指导、检查、管理工作及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事项。 负责组织本部门质量体系相关工作的贯彻实施和过程控制。 负责质量控制手段及质量记录工作。 负责组织员工学习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做好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在本部门的贯彻、实施工作,并对其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根据质量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提出合理化意见,并审核部门员工提出的合理的纠正措施及改正事项。 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学习国家现行新规范,并积极组织推行四新技术。 负责指导项目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并对文件的执行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指导项目部拟定重要工序、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及重大质量事故处理预案,并检查其实施情况。 协助技术主任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施工工艺进行现场指导。 (4)合同商务负责人 贯彻执行编制工程预算的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主持项目日常经营工作。 协助项目经理控制各项经营指标。 负责合同管理、施工预算、成本核算、负责商务洽谈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 (5)生产负责人 协助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工程进度,提高经济效益。 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编制并落实分段作业计划。 制定内部供需、租赁合同,考察各分供方资质向经理提出报告。 对各种资源利用进行协调。 组织制定各部门管理职责并检查落实。 对工程进度负重要责任。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一、在质量管理体系的八项原则中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确保组织的目的和方向一致 也就是说最高管理者应确保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来体现组织在质量方面的追求的方向和目的,并通过组织全体员工的充分参与和努力来实现。 2、为员工创造一个能充分参与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氛围和环境 具体来说就是: ①明确规定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②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自 我价值激励等); ③为员工提供提高技能、增长知识的资源和条件; ④创建组织文化以提高员工企业自豪感和使命感; ⑤保持员工个人与企业共同发展; ⑥保持上下沟通渠道的通畅等等。 二、在ISO9001:2008版标准中,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9个方面: 1、最高管理者应对质量管理体系作出管理承诺,即: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标准5.1管理承诺) 2、最高管理者应将满足顾客要求并不断增强顾客满意作为组织追求的目的;(标准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最高管理者通过正式发布质量方针,确定组织在质量方面的统一宗旨和方向;(标准5.3质量方针) 4、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目标的建立、贯彻和实施负有重要职责;(标准5.4.1质量目标) 5、最高管理者应领导组织实施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活动(包括建立和实施质量体系的初始阶段的策划和体系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其变更的策划);(标准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6、最高管理者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各职能层次、部门和岗位的设置,明确各职能层次、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通过适宜的方式(如会议、培训等)使员工都知道并理解自己的质量职责和权限以及接口关系;(标准 5.5.1职责和权限) 7、最高管理者应在本组织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担任管理者代表,承担起管理和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责任;(标准5.5.2管理者代表) 8、最高管理者应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内部沟通的制度和渠道(如质量例会、小组简报、会议、公告、电子邮件、局域网和网站等),重点就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方面的内容进行内部沟通,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标准5.5.3内部沟通) 9、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亲自主持实施,并主持做出评审决定,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标准5.6.1~5.6.3管理评审)

对管理者的工作要求汇总

对管理者的工作要求汇总,供各位学习和改善。 1、管理者解决问题的思路:控制异常——及时报告——查找——分析——对策——标准化; 2、管理者必须要有实操技能和经验,要不断在实践工作中完善各工序的操作指南和规章制度; 3、管理者的角度、素质要高,做事讲原则、讲标准、讲技巧,不能存在区域意识、老乡意识和本位主义; 4、管理者要是有快速反应的能力和本能,要高效率完成工作; 5、管理者要有危机意识、紧迫感,多动脑筋、多工作、多思考、多总结; 6、各阶层管理者要站在上司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问题和工作; 7、管理者每天下班前要进行总结当天的工作并规划好明天的工作; 8、管理者每月必须与自己的每一位下属进行一次“一对一”的面谈工作,了解员工需求、想法,收集员工建议和意见,并贯彻公司政策、制度和要求,通过广泛沟通和交流与下属达成共识,消除误解,增强管理者与员工的信任度,提高团队凝聚力和作战力; 9、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安全和质量”,要将安全和质量渗透至每一个角落; 10、管理者的报告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提高: 策略——思路——创新——差异化——突出重点 11、管理者要建立“礼让、帮助、尊重和服务”的文化; 12、管理者以结果论英雄,管理不于“知”而在于“行”,不在于“逻

辑”而在于“成就”; 13、管理者要遵守承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14、管理者要清楚标准和现状,清楚问题的真正原因,寻找原因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15、管理者要不断去做“规范动作”的事,少做“自由动作”的事; 16、管理者要敢于承担责任,不抱怨和推卸,做任何事情不要说“不行”,而要说完成此项工作需要什么资源; 17、管理者要敞开心扉,虚心接受各部门、各阶层人员的建议和意见; 18、形象、态度、品德是成功管理者的关键; 19、执行力就是制定规范的能力+检查的能力; 20、解决问题不是能力,而是一种态度; 21、纵容他人就失职。

高级管理者岗位职责

高级管理职位职位说明书位 1.总经理(总裁) 工作内容: %根据董事会或集团公司提出的战略目标,制定公司战略,提出公司的业务规划、经营方针和经营形式, 经集团公司或董事会确定后组织实施。 %主持公司的基本团队建设、规范内部管理; %拟订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方案和基本管理制度; %审定公司具体规章、奖罚条例,审定公司工资奖金分配方

案,审定经济责任挂钩办法并组织实施; %审核签发以公司名义发出的文件; %召集、主持总经理办公会议,检查、督促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进展,主持召开行政例会、专题会等会议,总结工作、听取汇报; %主持公司的全面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 %向董事会或集团公司提出企业的更新改造发展规划方案、预算外开支计划; %处理公司重大突发事件; %推进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 任职资格: 教育背景: ◆企业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等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 培训经历: ◆接受过领导能力开发、战略管理、组织变革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经验: ◆10年以上企业管理工作经验,至少5年以上企业全面管理工作经验。 技能技巧: ◆熟悉企业业务和运营流程;

◆在团队管理方面有极强的领导技巧和才能; ◆掌握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及精要,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善于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及具备把握企业发展全局的能力; ◆熟悉企业全面运作,企业经营管理、各部门工作流程; ◆具有敏锐的商业触觉、优异的工作业绩; ◆良好的中英文写作、口语、阅读能力; ◆具备基本的网络知识; ◆熟练使用办公软件。 态度: ◆具有优秀的领导能力、出色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能力; ◆善于协调、沟通,责任心、事业心强; ◆亲和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计划能力、谈判能力强; ◆为人干练、踏实; ◆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操守,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工作条件: 工作场所:办公室。 环境状况:舒适,无明显的节假日。

最高管理者内部审核清单

XXX公司对最高管理者内部审核清单 质量管理课 标准条款审核要点 5 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 1). 最高管理者的管理承诺是什么 2) .最高管理者如何认识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3). 最高管理者是否组织制定了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形成 文件并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和颁布) 4). 最高管理者是否确保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QMS所 需的资源是否有实例佐证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1). 最高管理者如何关注顾客满意,并使其实现 2). 最高管理者如何识别、确定顾客(包含现在的和潜在的) 的要求(包含明显的或隐含的) 3).“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经营理念是否在组织中得到树立 4). 有无将顾客要求转化为质量目标、产品标准的事例及证据,顾客是否满意 质量方针 1). 质量方针是否与经营方针协调一致 2). 采取了什么措施使质量方针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3). 最高管理者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持续性、适宜性方面如何评审 策划 质量目标 1). 是否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了质量目标是否进行了层层分解 2). 质量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如目标未达到要求,采取了什么措施去实现 质量体系策划 1). 质量管理体系是如何策划的 2). 质量体系的变更能否保持体系的完整性 职责、权限与沟通

职责和权限1).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是什么 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提供证据) 管理者代表1). 最高管理者是否明确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内部沟通 1). 企业内部都有哪些沟通方式(如质量例会、报告制度等) 2). 各类人员是否了解质量体系的运行状况 管理评审 1)..最高管理者对管理评审是如何策划的如何认识管理评审的 作用和重要性 2). 管理评审是否评价了QMS (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变更的需 要 3). 管理评审是否对QMS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作出了评价,管 理评审是否 包括评价QMS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 资源提供 (1)人力资源 (2)基础建设 (3) 工作环境1). 目前质量体系是否满足公司要求,为了改进质 量体系,最高管理者有何打算 2). 目前体系推进人员的能力、资源能否满足体系的有效运行

ISO9000审核中最高管理者和管理者代表的审核要点

ISO9000中最高管理者的审核要点 对最高管理者的审核至少应审核4.1、5.1~5.6和6.1这些条款的内容。一般采用与最高管理者交谈,并收集证据的方法来确定最高管理者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对4.1总要求的审核 要审核最高管理者对建立QMS目的是否清楚(实施的意义),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因为标准0.1总则中明确,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当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要审核最高管理者对本组织QMS范围(包括体系覆盖的产品、过程和领域)是否清楚 有无删减过程及其理由 有无外包过程及其对其控制的方法 要审核最高管理者对组织建立QMS进行策划的方法是否符合PDCA要求(可以结合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一并审核) 二、对第五章的审核 整个第五章均有最高管理者负责,但审核时重点应抓住对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1质量目标、5.5 职责权限与沟通和5.6管理评审的审核。因为5.1管理承诺具体均反映在5.2~5.6要求之中,5.4.2条款可合并在4.1中进行审核。 1.对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审核,在对最高管理者进行审核时应通过交谈要了解: 组织的主要顾客是谁? 组织通过什么方法来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的。 组织是怎样来满足顾客要求的,又是怎样来争取超越顾客期望的。 最高管理者是如何确保整个组织、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能关注顾客要求的,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给组织的成员 2.对5.3“质量方针”的审核需要了解: 质量方针是否是最高管理者亲自制订的。 质量方针制订的依据是什么,能否满足标准中a)b)c)三条要求。 对“质量方针”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对质量方针在组织内部是如何沟通的,如何使每个员工都能理解并认真贯彻执行的,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是如何进行评审的(可以同管理评审审核结合进行)。 3.对5.4.1“质量目标”的审核需要了解 质量目标制订的依据,是否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质量目标内容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质量目标能否测量。

最高管理者职责

最高管理者职责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其职责如下: a) 组织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公司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负责; b)制定并颁布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目标的落实; c) 设置组织机构,确定公司高级管理层和各职能部门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确保内部沟通; d) 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供适宜的、充分的资源; e) 任命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质量手册; f) 主持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明确,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提供必要的资源,并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ISO9000:2000的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其中有个重要原则就是领导作用,“领导者确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最高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最高层领导,有权制定组织政策,赋予员工的职责和权限,提供必要的资源,在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最高管理者的职责是否到位,往往关系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成败,决定着组织的命运。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质量管理体系是攻破“技术壁垒”的有力武器,产品可以畅通无阻地走向国际市场。所以,最高管理者在建立、保持、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我认为,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制定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质量方针是组织总的经营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龙头,是组织质量管理的一面大旗。一个组织的质量方针好坏,决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质量方针是全局性的,战略

IATF16949外审 可能会问最高管理者或管代的问题

IATF16949外审可能会问到最高管理者 (也有可能是管代)的问题及参考答案 1.公司的经营计划; 有的,我们有2018年的和2019年的经营计划(详见经营责任制白皮书)。 2. 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如何编制的(制订计划的依据)?质量目标有没有考虑到计划中? 根据总公司的要求、客户的要求、根据过往的实际、行业的水平、市场的需求等参考要素,包含质量目标(如:内外部ppm目标) 3.如何理解公司的环境(介绍一下)? 我司有商业计划,其中就有经营总结与回顾,涉及了公司的环境等。 4. 公司面临哪些风险和机遇?针对这些风险和机遇有没有制订什么措施? 我司有商业计划,我司进行过风险和机遇评审活动,针对风险和机遇制作了经营思路和策略等。 5. 公司为达成目标,制订了什么样的激励措施?有没有对目标进行定期的评审? 人力资源部制定了一系列的员工激励措施来促使公司目标达成,我们每月会回顾KPI指标的完成情况。 6. 公司的客户有哪些?这些客户的特殊要求是什么?如何获取客户的特殊要求?如何将客户的要求转化为公司内部的要求? 公司主要的客户是北汽新能源,上海郡正,上海大郡和苏州凯博。客户的特殊要求从质量协议,技术要求和合同等获取。每个部门对相关的客户要求进行审阅和转化。 7. 组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是如何制定出来的?制定的依据是什么?有书面的质量方针吗?是否沟通到组织的全体员工吗? 我司的质量方针是: 通过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员工,努力向我们的客户提供能充分满足其要求的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制定依据公司的愿景以及集团总部给予的要求。 我司会对全体员工进行质量方针宣贯。 8. 组织的质量目标有哪些?是否包含组织总目标?各职能部门目标和各个层级的目标?制定质量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目标是否可以测量?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在期限内达到?制定的质量目标是否符合顾客的期望? 外部质量目标: 零公里PPM值。 内部质量目标: 质量损失率,各车间质量损失率和一次交检PPM,生产过程报废率,检验(装配)合格率,成品返修/报废成本率,来料合格率,各关键部件过程中PPM(铝铸件,转轴,定转子冲片,旋变,磁钢),生产过程报废率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