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氨酯回收方法

聚氨酯回收方法

聚氨酯回收方法
聚氨酯回收方法

废旧聚氨酯PU的回收方法及技术进展据有关文献报导,全球2000年PU的产量已突破40万t,其产量和用途与日俱增。由此也导致了大量废弃物(包括生产中的边角料和使用老化报废了的各类PU材料)的产生,污染了环境,从而使得废旧PU的回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物理回收,②化学回收,③燃烧法。一般采取物理回收的方法回收废旧PU,但对于生产泡沫塑料的厂家来说,由于边角废料占材料的12%~20%左右(软泡占12%左右,硬泡占20%左右),常采用化学方法回收单体。

二:回收方法详解

1. 物理回收

物理回收,即直接回收。它是在不破坏高分子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采用物理方法加以直接回收利用。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包括热压成型、粘合加压成型、挤出成型和用作填料等,而以粘合加压成型为主。

1.1 加压成型

加压成型法是将PU废料在常压下切割成0.5~3mm的颗粒,于140~200℃预热2~12min,然后在高温(185~195℃)、高压(30~80MPa)、高剪切力作用下1~3min,PU分子间的氨基甲酸酯链节(-NHCOOR)和脲素链节

(-NHCONHR)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键,或通过配位键或氢键的方式粘接起来,使PU颗粒结合,压制成成品或半成品。

热压成型废旧PU所得的再生制品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大,而硬度抗撕裂性下降较小,且制品的表面光洁度较差,因此只适用于对断裂伸长率与表面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如车轮罩、备轮罩、挂泥板、翼子板衬里、小工具箱等客车部件,一般只要求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热压成型法中还有一种热机械降解捏合回收废旧PU的技术,即在热和机械剪切力的作用后,与某些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树脂)混炼,最后再热压成制品。该技术的要点是,将回收的废旧PU在捏合机中加热到150℃,使其转化成软化的塑料态,由于捏合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温度达200℃时,PU发生分解,随后冷却到室温,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再与聚异氰(PI)粉末混合,于150℃,20MPa下压制成品。这种技术中发生了热机械降解,使聚合物结构高度立体支化,带有很多官能团,因而易与高浓度P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高硬度制品,其性能类似于硬质橡胶,可制作外壳、工具箱、封装品、底架等厚壁或薄壁产品。

1.2 粘合加压成型

这是废旧PU回收利用中最普遍的方法。其要点是:先将废旧PU粉碎成细片状,涂撒PU粘合剂等,再直接通入水蒸气等高温气体,使PU粘合剂熔融或溶解对粉状的废旧PU粘接,然后加压固化成一定形状的泡沫。

粘合加压成型法对各种废旧PU的回收利用都有效,但用于回收利用废旧软质PU泡沫塑料的历史最长,最近也有将此法用于半硬质

泡沫塑料、硬质泡沫塑料、反应型聚氨酯(RIM)等废PU的回收再生。这种方法最大的缺陷是再生后的泡沫制品性能下降,只适用于做家俱及汽车衬里等低档部件,应用面窄,而且工艺繁琐、劳动量大,经济价值也不高。此外,该技术还开始用于废聚烯烃塑料的再生。1.3 挤出成型

将带皮的PU废料与EPDM(三元乙丙橡胶)、NBR(丁腈橡胶)、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三类热塑性弹性体混合后,通过挤出机造粒,再采用注射成型、挤出成型或压延成型进行加工,即得成品。文献报导,EPDM、NBR、SBS这些烯烃类多元共聚的橡胶弹性体在制品中对PU起改性作用,由于PU材料的强度主要由氢键力和微晶提供,在高温下氢键完全破坏,材料形成熔体状态,因此,当加入的橡胶弹性体含量较少时,橡胶弹性体与PU以“互穿网络”(IPN)结构起主要作用,导致物理机械性能随弹性体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弹性体含量较高时,PU材料强度的氢键力削弱起主导作用,制品的性能随之下降。对于NBR而言,研究表明,这一转折点时NBR的含量为PU量的15%。文献还同时报导:NBR与PU的相容性最好,SBS使用方便且成本较低,而抗老化性和综合性能好的是EPDM,这是因为其分子链中无不饱和双键,且常采用酚醛树脂进行交联。

1.4 用作填料

这种方法是将各种PU废料经过筛选、清洗后先粉碎成粒径为3mm左右的粒子,然后研磨成180~300μm的粉末,作为填料,混

入新鲜的PU原料中制成成品。据美中化学公司报导,废PU作为填料主要用于生产RIM(反应注塑)制品,吸能泡沫和隔音泡沫。文献报导,如果将得到的废PU粉末投加到生产原部件的原料中,再次生产相同部件,则由于粉末具有与原料相同的结构,用量可达20%,而最终制品的机械性能没有明显的削弱。在日本,已将废硬质PU泡沫塑料用作灰浆的轻质量料。另外,废PU弹性体粉碎后可用作田径赛场,多用途场地等的弹性层或表面材料。

此外,PU废料的粉末作为填料还可用于热塑性的塑料中。例如,将PP与PU按1:1的重量比制成成品,在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弹性模量均为850N/mm2,但混合料成品的拉伸强度由25MPa降低到9.4~13.8MPa,断裂伸长率由250%降低到25%~35%。

2. 化学回收

PU废料的回收技术归纳起来有六种:醇解法、水解法、碱解法、氨解法、热解法、加氢裂解法。各种方法所产生的分解产物不同。

在所有化学法回收利用PU废料的研究中,醇解法研究得最多,技术比较成熟,且已形成了一定的工业规模。

2.1 醇解法

2.1.1 原理:以醇类化合物为分解剂,在加热的情况下,PU废料被分解为聚醚多元醇的方法,即为醇解法。

由于在聚氨酯的化学结构中,除含氨基甲酸酯-NHCOOR-外,还存在脲基甲酸酯-NHCONHR-,因此,其醇解反应式有以下两种形式:a) 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醇解反应

b) 脲基甲酸酯基团的反应

同时还有氨基甲酸酯和脲基甲酸酯基团的热降解等副反应

醇解法的特点是再生的聚醚多元醇可以直接用于二次发泡制备PU泡沫塑料

根据醇解所用醇解剂、助醇解剂的不同,醇解法又可分为二元醇解法、醇胺法、醇涂法和醇磷法,而又以二元醇法较为普遍。

二元醇法中所用的主醇解剂常为低分子量的二元醇,如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乙二醇,一缩丙二醇等。助醇解剂为叔胺。醇解反应中,用金属有机化合物作催化剂有效地促进醇解反应的进行,减少产物中多元胺的含量。得到的产物羟值和粘度较适中,不仅可以用来制造硬质泡沫,还可以用于制造软质泡沫以及其他用途的PU制品。

2.1.2 醇解法分类

为了提高醇解反应速度,降低反应温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醇解反应能力,降低醇解剂的用量。在醇解反应中往往加入助醇解剂或称改性醇解剂。在有些工艺分类中,把醇解剂和助醇解剂的配合分类为二醇法、醇胺法、醇涂法(亦称醇碱金属氢氧化物法)、醇-磷酸酯法。综合比较4种工艺方法可看出,醇涂法分解温度低,反应时间短,分解泡沫体比例倍数高,且醇解产物可直接用作发泡原料,而不必与新鲜聚醇掺混使用。

1. 二醇法表一中二醇法工艺就是利用二醇作醇解剂,在加热条件下,借助酯交换反应使PU链断裂。醇解液分为两层,上层以聚醚

多元醇为主,下层以氟基化合物为主。不同的PU品种结构和醇解剂类型所产生的醇解效能也不尽相同,加入少量叔胺化合物可有效地促进醇解,为了获得均相的聚醚多元醇,可使用含有支化甲基的二醇,如3-甲基戊二醇等。表二中列出不同醇解剂的醇解作用。例如下列配方1的PU半硬质泡沫体使用一缩二丙二醇的醇解剂,回收泡沫与醇解剂比例为50:50,甚至可达60:40,回收生成的聚醚二醇羟值为130,25℃时的粘度为3000mPa·S。

以TDI为基础的PU软质泡沫(配方2)废料,可用丙二醇、1,4-丁二醇或3-甲基戊二醇作醇解剂,与泡沫体比例可达50:50,回收的聚醇羟值约为80~120,可以用于再发泡工艺。

二醇法回收产物将产生分层,占多数量的上层是聚醇,少量的下层浆状物是二胺类化合物,在两层之间有部分互溶现象,分离较为困难,故二胺化合物只能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等方面。回收的聚醇可供掺合到新聚醇中使用。

2. 醇磷法针对二胺化合物回收难度大的缺点,设想醇解生成液为液-固态的产物,大大地便利了分离回收,这就是醇磷法,它是使用分子量较大的聚醚多元醇,如分子量400~3000的聚丙二醇醚取代低分子量二醇化合物作醇解剂,以卤代磷酸酯如三氯乙基磷酸酯或三氯丙基磷酸酯作助醇解剂,如此,醇解产物是液体聚醚二醇和固体沉淀磷酸铵,从而使回收分离更易进行。

此外,在许多阻燃性PU泡沫中,已添加了卤代磷酸酯阻燃剂,在回收中可不必另外添加卤代磷酸酯助醇解剂,使回收操作更加简

便。

以聚酯或以聚醚多元醇为基础的PU鞋底废料,也可以使用普通的亚烷基二醇作醇解剂,加热醇解,回收的多元醇可重新使用,但性能稍有降低。

3. 醇胺法使用高官能度聚醇制备的硬质PU泡沫体,其交联度较高,醇解反应条件较软质PU泡沫苛刻,获得的回收产品其粘度也较高。为此,对硬质PU泡沫的醇解多使用醇胺法,即使用90%~95%的低分子量二醇化合物和5%~10%的醇胺化合物,醇解温度通常为190~210℃,回收产物为均相聚醚多元醇,避免了回收产物分层,简化了后处理工序,回收的聚醇可按40:60之比例与新鲜聚醚掺混,再用于发泡,再生泡沫体的性能变化不大

4. 醇涂法

醇涂法亦称醇-金属氧化物法,简称醇化合物法。使用醇化合物法醇解PU硬质泡沫体。回收的聚醚可直接用于再发泡,而无需与新鲜聚醚混合使用。而且,醇解泡沫体比例高达1:1,回收温度较低,醇解时间较短,显示出很好的回收效益。

醇涂法所用的醇解剂通常是由分子量为300~400的三官能度聚丙二醇醚和KOH混合,使生成聚醚二醇钾齐聚物与二胺化合物配合使用,控制其醇解温度在140℃下醇解3~5h,降温至100℃析出K2CO3沉淀,过滤分离,获得的再生聚醚可直接用于硬泡生产工艺,或者用于再聚合生产精制聚醚。

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废料,也可以使用上述方法醇解回收,醇解剂的用量稍大,泡沫体与醇解剂的比例一般在30: 70,醇解结果能获得

羟基当量70~90、粘度(25℃)为350~700mPa·s的回收聚醚。综合以上4种醇解工艺不难看出,醇涂法有较大优势。这主要得益于醇解剂与碱金属氢氧化物生成醇碱金属化合物,称醇涂,更有利于低温醇解,同时在回收液中析出K2CO3沉淀,更利于分离,更便于再生聚醚的精制和加工。

此外,人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利用简单的化学反应获得产物制备通用型粘合物、涂料等二次产品的方法。例如,有文献介绍了前苏联曾使用聚氨酯废料与聚酯多元醇、胺类化合物以质量比100:66:6混合,然后在120~140℃的温度下,搅拌混合8~18h,直接制得褐色粘稠状物质,然后再与异氰酸酯按基团比例-NCO/-OH为2:1反应,可直接制得再生型聚氨酯粘合物。

2.1.3 醇解法影响因素

(1)醇解剂种类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用DPG(即一缩丙二醇)作为醇解剂,醇解反应速率比用DEG(即二甘醇,学名一缩乙二醇)作醇解剂要慢,得到的产物更粘稠;在产物粘度和羟值相同时,用DEG作醇解剂则可调节PU和二元醇的最佳比例。

(2)反应物料配比的影响

从醇解反应式可知,PU的比例过大,只发生部分酯化反应,产物的密度和粘度也会随之增加;如果醇解剂二元醇的比例过高,则产物中残留的二元醇较多,使产物的后处理困难,同时,含游离二元醇的醇解产物储存时间较短,在室温下有形成固体物的趋势。这种不利

的因素可通过加入高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予以解决,同时可使得到的PU泡沫具有尺寸稳定性。

(3)反应温度的影响

PU的合成是一可逆反应,反应温度的增加虽然对提高醇解反应速度和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但使最终产物中游离胺的含量增加;同时提高反应温度对氨基甲酸酯降解反应速度的增加比酯交换反应速度的增加更明显,从而又使最终产物的羟值升高,影响到产物的用途(羟值高只适合于制硬质泡沫塑料)。因此,PU废料醇解时的温度没有PU水解和热解时的温度高。一般控制在150~200℃,而以170~180℃最好。

(4)反应时间的影响

从PU的醇解反应可知,醇解反应时间越长,含羟基的醇解产物越多。由此导致最终产物具有高羟值,而高羟值的醇解物如前所述,只适合于制硬质泡沫塑料,不适合于用作其它PU制品的原料,因此,醇解反应时间一般应控制在2~3h左右。

醇解法回收的聚醚多元醇和多元胺为理论量的95%~100%。回收的聚醚多元醇可以直接用于二次发泡制备PU泡沫塑料,制造摇臂板、侧板、侧挡泥板、仪表板、车内装饰部件、包装材料、绝缘件、交通台垫块、工业用地板涂层等等;回收的多元胺可作为环氧树脂交联剂、PU泡沫塑料的增强剂以及聚氨酯橡胶的交联剂等。

实例:将PU-RRIM(增强反应注射成型的PU)研磨成粉,按PU-RRIM:DPG的质量比1:1投料,DPG和催化剂应先预热至180~

200℃并投入到反应器中,在200℃的温度和强力搅拌下反应3h,然后在醇解得到的低粘度产物中加入与PU-RRIM等量的三元醇,以降低最终产物的羟值和粘度,然后在150℃,6.5kPa的压力下减压蒸馏2~4h,除去DPG,蒸出的DPG回收使用,醇后产物的性能为:羟值(KOH用量)215mg/g,粘度(25℃)4.175Pa.s总胺值(KOH 用量)为40mg/g,游离DPG质量分数5.1%,DETDA(二乙基甲苯二胺)质量分数 1.22%,DADPM(二氨基二苯甲烷)质量分数1.51%,以所得的产物再制成PU-RRIM,与原始多元醇得到的产品比较,除弯曲模量较高(约高20%),热变形温度稍低外,其它性能基本接近,可满足汽车工业的机械性能要求。

2.1.4 醇解法的技术进展情况

在日本,目前只有很小规模的厂内废弃物回收车间运作。

Bayer公司已经用RIM废料生产出高产率的醇解多元醇,用60%的回收多元醇与40%的新多元醇混合,制得的零件与用100%新的原料制成的RIM零件具有相同的性能。这种加工方法能处理含有填料和内脱模剂及上过漆的聚氨酯制件。

BASF公司和美国一家资源回收公司Philip服务公司合资成立了化学回收法的1个“示范”工厂,该厂采用BASF公司开发的二元醇解法化学回收工艺,将聚氨酯废料分解成多元醇和异氰酸酯。对各种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及汽车RIM废旧部件的回收能力约4 500 t/a。BASF 公司称该公司研究的第二代醇解技术采用1步法就能得到残留胺含量小于0.1%的再生多元醇。该法采用一缩二乙二醇(DEG)及有机

金属催化剂,在常压和温度200℃以下进行醇解反应,再对醇解产物中的少量芳香族胺进行端羟基化,得到回收硬泡多元醇。能够采用最多100%回收多元醇制成多种具有良好物性的硬质及半硬质泡沫。该厂在1997年秋天建成投产,据BASF公司称,回收多元醇主要用于汽车部件的制造,它在价格上有竞争力。

ICI聚氨酯公司重点研究了回收汽车上的废旧软质泡沫塑料来得到再生聚醚多元醇,最近报道了全MDI聚氨酯软泡回收的“分相”醇解工艺。该工艺将废软泡颗粒、DEG及催化剂的混合物加热到200℃,使泡沫颗粒溶解,反应3

h后,停止搅拌,过滤未反应固体后静置0.5h以内,二元醇解产物分成两相。顶层主要由软泡聚醚多元醇组成,用DEG洗涤除去芳香族杂质,再蒸去DEG,即得到高质量的再生的软泡聚醚多元醇,可用于生产床具及垫材泡沫。底层主要由DEG及MDI衍生的胺组成。除去过量的DEG,得到约35%的DEG及65%的MDA组成的中等粘度的暗棕液体混合物,进行氧化丙烯化,可制适用于硬泡及半硬泡的聚醚多元醇。ICI聚氨酯公司和英国Du

Vergier公司1998年在建1个中试厂。

陶氏化学工业和Mobius技术公司在瑞士梅林的陶氏技术开发中心设置了回收利用废旧聚氨酯的示范系统,在Mobius技术公司开发的工艺中,将聚氨酯泡沫粉碎成50微米的大小颗粒,混合于多元醇再生产新的泡沫。据称,粉末状废旧泡沫替代超过12%的新的多元醇,从而可减少聚氨酯的生产费用。

2.2 水蒸汽裂解法

在高压水蒸汽和高温下,PU废料可水解成二元胺、多元醇和CO2,这种方法称为PU的水蒸汽裂解法,其反应式如下:水蒸汽裂解回收PU废料,要比热裂解法优越,这不仅仅是因为水解温度低,耗能少,更重要的是因为回收有用的化学物数量多,品种全。

水蒸汽裂解温度一般为218~399℃,最佳裂解温度是245~343℃,反应区的压力为50~150kPa。当PU废料置于高温,高压水蒸汽下时,PU迅速分解,20min后,二胺类化合物与水蒸汽一起从上部排气口排出,经冷却捕集。聚醇类化合物以滴液形式从泡沫下面捕集器收集。

文献报导,采用水蒸汽法裂解PU废料所回收的聚醇,可以5%的比例制备PU软泡,与原泡沫比较,除了撕裂强度略有下降外,其密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所提高。

2.3 碱解法:以苛性碱为废PU塑料的分解剂,回收聚醚多元醇和芳香族二胺的方法,称为PU的碱解法:PU废料碱解反应中的碱,除了可以是NaOH外,也可以是LiOH、KOH、Ca(OH)2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PU废料的碱解过程是由PU的分解、甲苯二胺分离回收,聚醚多元醇的精制回收三部分组成。

与醇解法和水蒸汽裂解法相比,碱解法分解PU废料,回收聚醚

醇和多元胺的设备要简单些,反应温度要低些(160~180℃),且不需要高压,碱解法回收的甲苯二胺纯度&;gt;98.5%,凝固点82~84.5℃,异构比2,4体/2,6体=75~80/25~20,虽然比PU所要求的TDI规格中2,4体含量偏低,但可用水重结晶制得纯品。碱解法回收的聚醚醇,其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软泡用的正规聚醚醇的技术指标,以其为原料可直接应用于软质PU泡沫塑料,再生泡沫物与正常软泡很接近,采用碱解法分解PU废料,一般1000kg软泡可回收550~560kg聚醚醇以及220~230kg甲苯二胺,回收率较高,因而具有工业价值。

2.4 氨解法

2.4.1 氨解法

在超临界状态下,用氨将PU废料(由MDI和聚酯多元醇制得)弹性体和软质泡沫的脲键与氨基甲酸乙酯键切断,回收生成的多元醇、胺(种类由所使用的异氰酸酯决定)和非取代的脲的方法,称为PU的氨解。

由于生产条件苛刻,工业技术尚不成熟,PU废料的氨解目前还只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2.4.2 氨解法技术进展情况

据报道,Dow塑料公司1992年推出一种可行的胺解法化学回收工艺。该工艺包括2个步骤:用烷基醇胺和催化剂把废旧聚氨酯分解成高浓度分散状氨酯、脲、胺和多元醇;然后进行烷基化反应,去除回收物中的芳香族胺后,得到性能较好、色泽较浅的多元醇。该法可

回收多种聚氨酯泡沫,回收多元醇可用于多种聚氨酯材料。该公司已在荷兰Terneuaen的工厂成功地采用此工艺。该公司还采用化学回收工艺从RRIM制件获得回收多元醇,重新用于增强RIM制件中,用量可高达30%。

2.5 热解法

PU废料的热解,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在惰性气体气氛或氧化气氛及高温(250~1200℃)下进行裂解,产物为气态与液态馏分的混合物。采取这种方法热裂解时,产物依热裂解温度而异。例如,在200~300℃下裂解PU废料,产物为等量的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在700~800℃下进行裂解时,产物为热解气、油和焦碳,得到的热解气用来作为热解反应的燃料,以节约热解费用,油则被加工制成新的塑料或其它化工制品。另一种形式是在燃烧炉中氧气气氛下部分燃烧,利用燃烧释放的热能分解其它未参与燃烧的废PU,以回收聚醚多元醇,制再生泡沫。氧化燃烧的裂解反应温度为400℃左右,氧气的浓度在21%左右,聚醚醇的回收率为50%~55%,回收聚醚醇的羟值与原始聚醚醇的羟值接近,以其为原料代替原始聚醚醇进行发泡试验,其发泡制品的密度、回弹性、压缩负荷(25%)等性能无变化。

由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热解PU废料以回收单体尚未达到实用化阶段。

2.6 加氢裂解法

将PU废料粉碎后置于加氢反应器中,在40MPa和500℃下反应,PU即裂解为油和气,这一方法称为PU的加氢裂解。

与热解法相比,加氢裂解废PU,不仅得到的油和气与炼油厂得到的产品类似,油的纯度高,而且避免了热解法中含碳的残余物。

加氢裂解油的产率取决于废料的类型,一般在60%~80%。

同热解PU一样,加氢裂解PU制气和油近年内很难走出实验室。

3. 燃烧法

PU燃烧时发热量约为7000kcal/kg,介于聚烯烃与PVC之间,因此,在没有其它回收利用方法可选的情况下,将PU废料粉碎成细粒,作为燃料代替煤、油和天然气回收能量,应用于焙烧水泥或发电。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使PU废料“减容”,例如在700℃时焚烧PU硬质泡沫,废料体积缩小85%,但是却带来了二次污染,在回收能量的过程中,同时还大量生成了对环境十分有害的NOx、HCl以及痕量的CHCl3等气体。虽然有文献报导正在研究PU废料和其它废塑料或煤混合燃烧的方法来处理废PU,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采取能量回收的方法处置PU废料是不可取的

聚氨酯泡沫塑料废旧物的产生及回收情况

聚氨酯泡沫塑料废旧物的产生及回收情况 软质泡沫的回收利用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理法,二是化学法。物理法回收技术是采用粘结加压成型、作填料、挤出成型等办法,对泡沫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也比较成熟,但回收来的泡沫适合作低档产品,而且老化淘汰的更快。化学法回收技术工艺相对复杂,工业化成熟较晚,直到现在新的降解方法仍不断出现,但最终回收物制得的泡沫性能较好。下文针对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这两种回收方法进行讨论 2;物理回收法 2.1;粘结加压成型 这种方法是通过粉粹机把聚氨酯软质泡沫粉粹成3—10毫米的碎料,放入带有搅拌器的容器里,喷洒反应型、单组份湿固化型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类粘合剂,粘合剂用量约为废旧料质量的5%-10%,混合均匀后,将喷上胶液的泡沫放入模具中模塑,按适当的压缩比,室温固化12小时,或150℃下保持40分钟,即得成品。得到的回收泡沫可用作包装、汽车衬里、地毯被衬、支撑物等低档部件。 粘结加压成型回收聚氨酯泡沫,是所有回收方法中最简单也是最成熟的一种方法,它工艺简单、投资少,适合中小企业应用。据报道,仅美国每年就有20万吨以上的软质泡沫废料粉碎后粘结成再生泡沫。欧洲也多由块状软质泡沫塑料生产中的边角料及旧汽车、沙发、床、座椅的软垫泡沫生产再粘结泡沫制品。ICI 聚氨酯公司用废旧汽车坐垫生产地毯被衬。1997年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用回收的旧汽车椅垫泡沫再粉碎粘结后用作隔音材料。 这种粘接加压成型回收来的再生品拉伸强度、抗撕裂性、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大,而硬度有所增加,此外由于得到的回收品表面光洁度较差,因此只适用于拉伸性能和表面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 2.2;作填料 软质聚氨酯废旧泡沫经过筛选、清洗彻底清除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后,将其粉碎成粒径为3mm左右的粒子,再在低温下或采用两辊研磨室温粉碎机将粒子再粉碎成180-300?滋m的粉末,然后再把粉末作为填料加入到新的软质泡沫组合料中去。这样不但回收了废旧的泡沫塑料,而且还降低了新制品的成本,在经济和技术上都具有可行性,很适合软泡生产厂在厂内的废料自我消化 对加入填料的多元醇,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其流动性,粘度增加主要与回收物添加的比例以及微细研磨的粒子的特性、粒径有关。然后还要考虑它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回收物加入量不超过10%时,制得的软泡的物性与常规的泡沫相比差别很小,与回收物粒径的关系也不大。但随回收物加入量以及粒径的增加会使多元醇的粘度急剧增加,可能导致发泡机混合头混合困难、混合压力过高、组合料注射入模具时不流畅等问题,为此采用这种方法回收聚氨酯废旧泡必须对发泡设备进行改进。 2.3挤出成型

聚氨酯回收方法

废旧聚氨酯PU的回收方法及技术进展据有关文献报导,全球2000年PU的产量已突破40万t,其产量和用途与日俱增。由此也导致了大量废弃物(包括生产中的边角料和使用老化报废了的各类PU材料)的产生,污染了环境,从而使得废旧PU的回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物理回收,②化学回收,③燃烧法。一般采取物理回收的方法回收废旧PU,但对于生产泡沫塑料的厂家来说,由于边角废料占材料的12%~20%左右(软泡占12%左右,硬泡占20%左右),常采用化学方法回收单体。 二:回收方法详解 1. 物理回收 物理回收,即直接回收。它是在不破坏高分子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采用物理方法加以直接回收利用。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包括热压成型、粘合加压成型、挤出成型和用作填料等,而以粘合加压成型为主。 1.1 加压成型 加压成型法是将PU废料在常压下切割成0.5~3mm的颗粒,于140~200℃预热2~12min,然后在高温(185~195℃)、高压(30~80MPa)、高剪切力作用下1~3min,PU分子间的氨基甲酸酯链节(-NHCOOR)和脲素链节 (-NHCONHR)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键,或通过配位键或氢键的方式粘接起来,使PU颗粒结合,压制成成品或半成品。

热压成型废旧PU所得的再生制品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大,而硬度抗撕裂性下降较小,且制品的表面光洁度较差,因此只适用于对断裂伸长率与表面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如车轮罩、备轮罩、挂泥板、翼子板衬里、小工具箱等客车部件,一般只要求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热压成型法中还有一种热机械降解捏合回收废旧PU的技术,即在热和机械剪切力的作用后,与某些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树脂)混炼,最后再热压成制品。该技术的要点是,将回收的废旧PU在捏合机中加热到150℃,使其转化成软化的塑料态,由于捏合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温度达200℃时,PU发生分解,随后冷却到室温,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再与聚异氰(PI)粉末混合,于150℃,20MPa下压制成品。这种技术中发生了热机械降解,使聚合物结构高度立体支化,带有很多官能团,因而易与高浓度P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高硬度制品,其性能类似于硬质橡胶,可制作外壳、工具箱、封装品、底架等厚壁或薄壁产品。 1.2 粘合加压成型 这是废旧PU回收利用中最普遍的方法。其要点是:先将废旧PU粉碎成细片状,涂撒PU粘合剂等,再直接通入水蒸气等高温气体,使PU粘合剂熔融或溶解对粉状的废旧PU粘接,然后加压固化成一定形状的泡沫。 粘合加压成型法对各种废旧PU的回收利用都有效,但用于回收利用废旧软质PU泡沫塑料的历史最长,最近也有将此法用于半硬质

废旧塑料回收方法和用途解析

废旧塑料回收方法和用途 薄膜是塑料制品中的一大烊,种类繁多,使用寿命一般较短,是回收再生利用的主要品种之一,下按用途,形态简介实例。 (1)农用薄膜,农用薄膜主要有地膜和棚膜,地膜主要为PE膜,棚模有PE,PE/EV A,PVC膜,在回收再生利用时,应将PE和PVC膜区分开来,农用薄膜一般较脏,且常夹带有泥土,沙石,草根,铁钉,铁丝等,要除去铁质杂质并清洗,回收利用的方法主要是造粒,如果,具人工分拣,清洗条件时,经清洗,干燥后的废膜即可直接用热挤压方法生产塑料制品,如盆,桶,塑料法兰等。 废农膜再生粒料用途如下 1、PE再生粒料,PE再生粒料可用来仍生产农膜,也可用来制造化肥包装袋,垃圾袋,农用再生水管,栅栏,树木支撑,盆,桶,垃圾箱,土工材料等。 2、PVC再生粒料,PVC再生粒料可用来生产重包装袋,农用水管,鞋底,等 包装薄膜,包装薄膜的材料包括玻璃纸(赛珞玢),PE,PVC,PP,EVA,PVDC,PA,PET以及各种复合薄膜。单层的一种材料的包装膜,在经分拣,清洗后,可如农用薄膜一样直接制成塑料制品或造粒后制成各种制品。复合薄膜包括不同塑料的复合薄膜和塑料与纸,铝箔,等其他材料制成的薄膜,回收后的再生处理要复杂一些如: 多层塑料复合薄膜,多层塑料复合薄膜有PE/PP,PE/EVA/PE,PE/粘合剂/PA/粘合剂/P E,PP/PVDC等,在再生利用前,首先要将不同的材料分离。分离可用溶剂分离法。 纸塑复合薄膜,纸塑复合薄膜在再生利用前需先将纸塑分离,这也是纸塑复合分离的方法,分离设备为一带有电加热的一镀铬空心料筒,料筒内装有一个带叶片的空心圆筒,料筒和空心圆筒以相反方向转动,破碎后的纸塑混合物加入料筒,在料筒中经加热的混合物上的

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山丹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调研报告 作者:文章来源:点击数:797 更新时间:2013-2-22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瓜菜、油料等作物栽培。该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推广以来,以其显著的增温保墒、抗旱节水、增产增收作用而成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关键性农业技术措施之一,被誉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但是伴随着农膜使用量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大量的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变废为宝,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有效防治农田“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基本现状 据统计,全县2011年推广地膜覆盖作物播种面积20万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4公斤左右,农膜使用量达到800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万亩,每亩使用棚膜66公斤,棚膜使用量达到吨;其它农作物农膜使用量50吨左右,全年农膜使用量达吨。据调查,我县废品收购点仅对棚膜进行回收(每公斤回收价格元),绝大部分农膜由于利润微薄而不予回收。从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农膜的使用量将逐年增加,每年至少有800吨的废旧农膜将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白色污染”问题将会日益严重。回收利用废旧农膜,既可以防治污染,又可使废旧农膜再生利用,而且对生态环境具有清洁和保护作用,对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坏境、搞好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带动农业增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都有重要作用。 目前,我县只有永福再生有限公司和盛源废旧塑料加工厂两家加工企业,而盛源废旧塑料加工厂年加工农膜500吨左右,由于属于家庭式小作坊式的企业,加工能力及自身环保等原因生产受到一定的局限。永福再生有限公司废旧塑料加工能力在2000吨以上,今年9月份建成投产,到明年预计满负荷运转可以使我县的废旧农膜全部能回收加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回收机械少,回收率低。现行的废旧农膜回收以人工捡拾为主,废旧农膜机械化回收率不到10%。

废旧聚氨酯PU的回收方法及技术进展

据有关文献报导,全球2000年PU的产量已突破40万t,其产量和用途与日俱增。由此也导致了大量废弃物(包括生产中的边角料和使用老化报废了的各类PU材料)的产生,污染了环境,从而使得废旧PU的回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一般有三种:①物理回收,②化学回收,③燃烧法。一般采取物理回收的方法回收废旧PU,但对于生产泡沫塑料的厂家来说,由于边角废料占材料的12%~20%左右(软泡占12%左右,硬泡占20%左右),常采用化学方法回收单体。 二:回收方法详解 1. 物理回收 物理回收,即直接回收。它是在不破坏高分子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组成的情况下,采用物理方法加以直接回收利用。废旧PU材料的回收方法包括热压成型、粘合加压成型、挤出成型和用作填料等,而以粘合加压成型为主。 1.1 加压成型 加压成型法是将PU废料在常压下切割成0.5~3mm的颗粒,于140~200℃预热2~12min,然后在高温(185~195℃)、高压(30~80MPa)、高剪切力作用下1~3min,PU分子间的氨基甲酸酯链节(-NHCOOR)和脲素链节 (-NHCONHR)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键,或通过配位键或氢键的方式粘接起来,使PU颗粒结合,压制成成品或半成品。 热压成型废旧PU所得的再生制品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下降较大,而硬度抗撕裂性下降较小,且制品的表面光洁度较差,因此只适用于对断裂伸长率与表面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如车轮罩、备轮罩、挂泥板、翼子板衬里、小工具箱等客车部件,一般只要求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热压成型法中还有一种热机械降解捏合回收废旧PU的技术,即在热和机械剪切力的作用后,与某些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树脂)混炼,最后再热压成制品。该技术的要点是,将回收的废旧PU在捏合机中加热到150℃,使其转化成软化的塑料态,由于捏合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温度达200℃时,PU发生分解,随后冷却到室温,在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再与聚异氰(PI)粉末混合,于150℃,20MPa下压制成品。这种技术中发生了热机械降解,使聚合物结构高度立体支化,带有很多官能团,因而易与高浓度PI发生交联反应,得到高硬度制品,其性能类似于硬质橡胶,可制作外壳、工具箱、封装品、底架等厚壁或薄壁产品。 1.2 粘合加压成型 这是废旧PU回收利用中最普遍的方法。其要点是:先将废旧PU粉碎成细片状,涂撒PU粘合剂等,再直接通入水蒸气等高温气体,使PU粘合剂熔融或溶解对粉状的废旧PU 粘接,然后加压固化成一定形状的泡沫。 粘合加压成型法对各种废旧PU的回收利用都有效,但用于回收利用废旧软质PU泡沫塑料的历史最长,最近也有将此法用于半硬质泡沫塑料、硬质泡沫塑料、反应型聚氨酯(RIM)

2020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仅供参考)

2020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仅供参考) 关于“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情况汇报 (仅供参考)按照会议安排,现将xx农膜回收情况简要汇报 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简称xx,隶属xx市,地处内XXX三省交汇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全总人口54万人,其中XX人口40万人,占总人口74%,是全国县级区域XX人口最多的县。全辖21个苏木乡镇场、街道,555个嘎查村。xx是农牧业大,全总土地面积98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1万亩、草牧场591万亩、林地327万亩,绿色农牧产业是优势主导产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5亿斤以上,是自治区产粮第一、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自治区33个牧业县之 一、全国207个肉牛优势区域规划县之一。 20xx年,全农作物播种面积470万亩,其中,覆膜面积xx、3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4、4%,农膜使用量730吨。回收面积xx、3万亩,其中利用中央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项目150万元,回收10、9万亩,种植户回收

8、4万亩,回收面积达到100%。回收残膜(含杂质)876吨,回收率达到80%以上。2020年,全预计覆膜种植面积18万亩,占播种面积的 3、8%。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xx狠抓农膜回收工作,成立了由分管副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设立专家指导组,统筹推进农膜回收利用工作。2020年3月24日,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农用地膜污染的通告》,进一步明确要求使用新国标农用地膜,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使用、谁回收”原则,压实了农用地膜回收责任,确保农膜回收及污染防治工作落地落实。 (一)推广无膜滴灌,推进农膜面积减量化。自xx年以来,我大力推进农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创新无膜滴灌种植技术,降低农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农膜用量。2020年全无膜浅埋滴灌种植面积达到174万亩,覆膜面积预计同比减少 1、3万亩。 (二)加强源头治理,推进农膜产品标准化。推广使用新国家标准0、01毫米厚度农膜,组织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农资市场农膜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生产、销售非标农膜的企业、经销商,杜绝0、01毫米以下的农膜进入田间地头,提高农膜回收率。

废旧聚氨酯的粉碎后再利用

废旧聚氨酯的粉碎后再利用 聚氨酯泡沫是冰箱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冰箱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报废塑料,市场中报废的冰箱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废旧塑料和废旧聚氨酯泡沫。因此对废旧冰箱中聚氨酯进行回收利用有重大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聚氨酯(PU)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PU制品分为泡沫制品和非泡沫制品两大类:泡沫制品有软质、硬质、半硬质泡沫;非泡沫制品有涂料、胶黏剂、合成革、弹性体和弹性纤维(氨纶)等。 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绝热材料和结构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韧,可发泡性、弹性、耐磨性,耐低温性、耐溶剂性、耐生物老化性等性能优良。 聚氨酯泡沫是冰箱制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在冰箱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报废塑料,市场中报废的冰箱中也包含着大量的废旧塑料和废旧聚氨酯泡沫。因此对废旧冰箱中聚氨酯进行回收利用有重大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拣 废旧冰箱在进入回收站后,首先通过预处理以分离其中部分有价值的组件,包括压缩机、电机、换热器、电路板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常采用破碎技术对箱体进行粉碎,然后再使用分选装置将聚氨酯泡沫与其它材料进行分离。

需指出的是在进行冰箱整体破碎时,发泡层中的CFC-11(三氯一氟甲烷,亦称R11)发泡剂会泄露到大气中,造成二次污染,因而这一破碎过程需在密闭装置内进行。 发泡剂的回收 CFC-11属氯氟烃化合物,该物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缘于其较高的臭氧消耗潜值及地球温室效应值因而在聚氨酯泡沫的回收利用过程中,需对CFC-11进行环保处理。冰箱保温层内的聚氨酯泡沫中CFC-11含量为3 %~5 %。 在聚氨酯泡沫的破碎过程中,可先通过真空挤压法排出泡孔中的CFC-11,然后再将泡沫粉碎到适当的细度,以确保CFC-11的彻底释放。破碎过程中所逸出的CFC-11发泡剂,经过滤、分离,除去粉尘后,进入发泡剂的回收装置。目前,用于回收聚氨酯泡沫中CFC-11发泡剂的方法主要为活性炭吸附法,此外还有液体介质溶解法及超临界流体吸收法。 聚氨酯的物理回收法 物理回收法是在不破坏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基本组成的情况下改变废旧料的物理形态后直接利用的方法。有掩埋法、粉碎法、粘合加工、挤出成型等方法。 1粉碎法 聚氨酯边角料及旧废料在应用前首先切割或者粉碎、筛分得到所需粒度的小块或者细粉。一般说来硬质的聚氨酯泡沫粉碎比较容易,所以其粉碎技术也比较成熟如:精密切割技术、Flachmatritsen 挤

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保护全镇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2018〕X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初步建成镇级回收站点和村级回收示范村,进一步提升农膜回收利用体系效能,“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4%以上(其中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在60%以上),到2022年力争达到92%。农民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观。 二、工作内容 (一)强化宣传培训,造浓农膜回收工作氛围。 在春播、秋播的关键时段,通过悬挂横幅、现场宣讲、发放资料等,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活动,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特别是对葱蒜类、西甜瓜、茄果类等重点种植区域,加大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开展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措施、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培训,引导农户使用合格地膜,积极主动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工作。 (二)强化基础调查,掌握农膜回收利用动态。

1、农膜应用及回收利用情况调查。一是调查不同类型作物的播种面积、覆盖的棚膜、地膜面积。二是普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调查各辖区农膜残膜回收面积、回收量。对重点园区、各专业特色村定点调查应用、回收情况。三是摸清农膜的销售主体、质量标准、回收方式、加工企业、利用途径等情况,为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2、农膜残留普查与污染监测。根据种植作物及覆膜年限的不同,开展农膜残留污染对耕地质量和农作物产量影响的定位跟踪,开展示范区农田土壤农膜残留现状调查,掌握农膜残留年际间变化规律,为农膜残留污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三)强化示范建设,提升农膜回收体系效能 1、推进镇村废旧农膜回收示范建设。 (1)建立农膜回收示范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结合,我镇拟建设一个回收站,具有固定堆放场地、有明显标识标牌、有基础台账,确定辐射区域、拉运车辆,各村根据具体情况建立村级回收网点。按照产业特色可优先在农业园区、产业特色村、交通便利处建设。 (2)建设农膜回收示范村。依据产业特色,拟建设一个回收示范村,具有固定堆放场地、有专门工作人员、有工作制度、有明显标识标牌、有基础台账,确定辐射区域、拉运

聚氨酯回收

聚氨酯回收利用 目前聚氨酯回收已经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欧洲地区,在那里可以处理垃圾的地方已经变得越来越少,而且垃圾处理费用也在疯狂地上涨。随着政府对聚氨酯产品生产周期的“闭环”性生产要求的提高,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出现了很多的创新性回收技术,而且其中的很多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商业化的应用。 什么样的特殊再生加工工艺适合于特殊的产品取决于材料的本身,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一系列的经济和环境问题。例如,将PUR费料和其他的一大堆肥料一起进行燃烧的话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如果只是对很纯净的PUR进行燃烧的话,就可以将废料通过熔融而再生成为新的PUR材料。 欧盟目前正在对包装、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用材料的再生以及能源的恢复执行很严厉的新的标准。这些新的标准无疑对通用塑料尤其是聚亚氨酯产生很大的影响。另外,在不久的将来,很多欧洲中心地带的国家将停止用填埋的方法对垃圾进行处理。 虽然在北美,再生方面的法规相对来说不是很严格,但是,越来越多的生产商及使用塑料的人群都自愿和自动地在发展再生项目。他们的目标是减少政府的强制性指令。几个商务集团,如美国聚亚氨酯工业协会(API)和欧盟异氰酸酯生产委员会(ISOPA)已经很积极地推出了PUR再生技术及再生理念。 材料和方法 一般的可以回收的PUR材料都来自于快速消费产品,如:日常用品、汽车、床垫、地毯衬垫和衬背以及装有软垫的沙发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消碎片也是PUR回收材料的另外一个主要来源。 据聚氨酯回收和再生委员会(PURRC)称,PUR占所有废塑料的5%左右。同时可以回收的产品范围也比较广。特别是PUR地毯衬垫,具有很高的可回收性。2002年,美国98%的采用PUR材料生产地毯衬垫的生产商都采用PUR泡沫碎片。而在所采用的碎片中,大概有6%来自于快速消费的产品。 PUR地毯衬背和缓冲物(来源:拜尔材料科学公司) 虽然交通也是PUR的一个主要应用领域,但是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PUR材料的回收在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因为从汽车配件或零部件中分离出PUR的成本是比较高的。但是,全球的汽车制造商开始设计易于回收和再生的PUR座椅垫。反应注塑成型可以将再生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标准版

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作者:刘欣 指导老师:赵腾飞 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日期:2015年7月

关于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调研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废旧地膜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研,对省内以及国内废旧农膜的回收及处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调研了废旧农膜回收工艺,废旧农膜普遍回收分类和方法,废旧地膜回收和加工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循环处理 前言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农业新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小麦、玉米、瓜菜、油料等作物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墒、增温、除草、防虫及增产等效果,是发展现代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寒、旱农业区更成为保粮增收的主要措施。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农膜使用量的增大,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大量的废旧农膜随意弃置,破坏自然景观,影响农村环境卫生,造成资源浪费;影响作物生长,导致作物减产。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的贯彻落实相关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政策,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对部分地区地膜使用和废旧地膜回收利

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提出来一些具体方法。 1、调查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市地膜使用量和面积不断扩大,造成了农田土壤中的废旧地膜量逐年增加,其累积到一定程度就明显阻碍农作物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废旧地膜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严重影响土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另外就是废旧地膜堆到或刮倒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纷纷扬扬,造成环境污染。如此下去,废旧地膜今后必然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抓紧时间治理其蔓延与危害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的一件大事,其工作刻不容缓。2、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参考文献 3、调查对象 山东省内

废旧聚氨酯的回收利用

第38卷第12期2010年12月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L M A T ERIA L S Vo l 38No 12 21 基金项目:2008年度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编号3150601107090410) 作者简介:刘建平(1963-),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改性与及加工助剂研究。 废旧聚氨酯的回收利用 刘建平* 王一帆 郑晓晓 周 青 雷小平 (温州大学,温州325035) 摘 要 介绍了当前废旧聚氨酯流行的处理和回收方法,并论述了相关的处理工艺和原理。详细阐述了物理、化学和能量回收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之处。并总结前人的实践与经验,指出未来废旧聚氨酯回收利用的生产及研发趋势。 关键词 废旧聚氨酯,回收,原理 The reuse of polyurethane wastes Liu Jianping Wang Yifan Zheng Xiaox iao Zhou Qing Lei Xiao ping (Wenzho u University,Wenzhou 325035) Abstract T he curr ently methods in recy cling and treatment of po ly ur ethane w ast es w ere r eview ed,and concerned pr inciple and processes w ere expounded.In additio n,physical recycling method,chemical recycling method and energ y r e cy cling metho d wer e elabor ated,and compared adv antag es and disadv antag es of var io us appr oaches.L ast ly ,the aut ho r summar ized previous ex perience and practice,and pr esented the tendency of product ion and research of the r euse of polyu r ethane w ast 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waste polyurethane,r euse,principle 对于聚氨酯(P U )通过改变其原料种类及组成,可以大幅改变产品结构及其性能,得到从柔软到坚硬的聚氨酯泡沫塑 料、弹性体、涂料及胶粘剂,其中以泡沫塑料居多[1]。 就聚氨酯应用广度而言,已跃居诸合成材料的首位[2],但与此同时,生产聚氨酯泡沫的工厂每年产生大量的边角料、模具溢料、废品,以及在聚氨酯的各应用领域中的废弃物如报废汽车中的旧聚氨酯泡沫及弹性体也需进行处理。而将废旧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能降低新制品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聚氨酯的回收利用方法主要分为物理回收法、化学回收法和能量回收法三大类。 1 物理回收法 物理回收法,是在不破坏聚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不改变其基本组成的情况下改变废旧料的物理形态后直接利用的方法。 1 1 粘结成型 粘结成型是聚氨酯回收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先将废聚氨酯粉碎成细颗粒状,喷撒反应型聚氨酯类粘合剂,混合均匀 后加热加压成型。得到的回收泡沫用作垫材、支撑物。采用的粘合剂一般是聚氨酯泡沫组合料或以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P AP I)为基础的异氰酸端基预聚体,再吹入水蒸汽等高温气体进行混合,后经加压制成一定形状。得到的回收泡沫主要用作垫材、支撑物等[3 4]。工艺流程为:软泡废料粉 碎加工 涂布粘合剂 模具内加压成型 再生粘结泡 沫。各种废旧聚氨酯均可用此法回收。 粘结成型最大的缺陷是再生后的泡沫制品性能下降,只 适用于做家具及汽车衬里等低档部件,应用面窄,而且工艺繁琐、劳动量大,经济价值也不高[5]。 1 2 用作填料 把聚氨酯废料粉碎后得到的碎片和微细粉末作为填料,运用到聚氨酯泡沫或其它制品的生产之中。这种方法不但使废旧聚氨酯得到回收,而且还可有效地降低制品成本[5]。在T o yot a 等[6]从事的P U RIM 废料回收中,多元醇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0%左右的粉末状RIM 填料,制成挡泥板,成本下降4%~5%[7]。又如A mor Ben F raj 等[8]研究了将废旧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添加到混凝土中,使混凝土密度减小,孔隙增大。在体积相同下,聚氨酯泡沫废料的添加能够使混凝土重量减少29%~36%。 1 3 热压成型 聚氨酯分子链上的氨基甲酸酯链节和脲素链节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化学键,通过配位键或氢键的方式粘接起来[5]。对于一些低交联度的热固性聚氨酯废弃物来说,它们 在100~220 之间具有一定的热软化可塑性,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加热加压,能直接粘结在一起,而不使用粘合剂。 热压成型废旧聚氨酯所得的再生制品的性能如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等均明显下降较大。因此只适用于对断裂伸长率与表面性能要求不高的领域,如车轮罩、备轮罩、挂泥板、翼子板衬里、小工具箱等客车部件,一般只要求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耐热性和耐老化性。但因加工温度的限

xxx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xxxx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xxxx县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 2、建设单位: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 3、项目期限:2010年11月——2011年11月。 4、实施地点:xxxx县x乡、x乡、x乡、x乡、x乡、x 乡、x乡、x乡、x乡。 5、项目规模:实施面积14万亩。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地膜覆盖技术自90年代开始在我县大面积推广使用,由于其技术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延长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同时可降低冰雹、干旱、风沙、及温差等自然灾害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显著特点,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为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农用地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在土壤内可存在200—400年,存留的农用膜破坏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最终导致作物难以发芽出苗,作物减产,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使农民的收入受到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从棉花发展到蔬菜、瓜类和特

色作物。现在地膜已经与种子、化肥、农药一起成为不可缺少的农资。我县地膜使用面积已达到14万亩,按现有耕地面积计算,我县每年使用560吨地膜。由于过量使用地膜,致使大量废旧农膜不能及时收回,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和作物减产,因而废旧农膜回收清理已到了刻不容缓波地步。 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当前我县废旧农膜回收仍以人工回收为主,采用人工回收只能解决地表残膜,无法回收耕作层的残膜,人工回收废旧农膜的劳动强度也大,全县人工回收残膜,要花费3—4万个劳动日。回收残膜时正是田间管理大忙李节,各种农活争劳动力现象严重。推广机械回收残膜技术完全解决以上问题和矛盾。机械回收残膜作业效率是人工回收残膜的几十倍,机械回收残膜比人工回收残膜收净率高,伤苗率低,且具有一定松土和除草功能,并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机械回收残膜能将残膜收集成卷,膜上杂草和碎土可基本清除,有利于运输,此外还有利于残膜的再生利用,用于制作再生塑料,冶炼汽油等,所得收入可再次冲减收膜费用。现我县残膜市场价格每公斤1.20元—1.50元,因此机械回收残膜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四、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是全额事业单位,xxxx县农牧机械管理局管辖:农机管理股、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安全监理

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

2020年农膜回收利用实施方案为切实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XX街道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强化准入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标准农膜。示范推广一膜多用、侧膜覆盖、适期揭膜等技术,减少农膜用量。明确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废旧农膜回收方面的主体责任。引导相关主体开展废旧农膜回收,鼓励农膜回收体系与可再生资源、垃圾处理、农资销售体系等相结合,2020年街道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二、明确回收利用原则 废弃农膜回收利用遵循“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公众参与”,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原则,废旧农膜、水果套袋物、育秧盘等农膜类产品使用者是责任主体。 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XX任组长,分管领导XX为副组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人员XX为成员的农膜回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各村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建设。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分别落实专人负责督导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加强农膜科学应用和残留污染基础数据上报,通过进村入户

走访、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拉横幅、贴标语、发宣传单、广播等形式,引导农户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使用农膜和合理回收利用,不得使用厚度小于0.01毫米的农膜,及时捡拾产生的废旧农膜,严禁随意弃置、掩埋或焚烧。 四、积极构建回收体系 建立“户收集、村回收、街道集中”的三级回收管理模式。在每个村建立1个收集点,街道设立一个回收集中点,村回收后交街道选设的集中收集点进行集中回收。街道的集中点设在XX路X号再生资源回收第X门市,负责人为XX、联系电话:XX。再生资源回收站对废旧农膜回收采取现金收购、以旧换新、以物易物等方式。做到明码标价,回收标准制度上墙,开收据建台账,店面整洁、堆放规范、及时转运。 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为促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制度化、规范化,街道每个季度组织不定期检查,并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检查情况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考核。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膜回收利用,防治农膜残留污染,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开展农膜回收行动的必要性 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在局部地区造成“白色污染”,成为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农膜回收行动,十分紧迫和重要。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2015年,我国农膜用总量达260多万吨,其中地膜用量为145万吨,全国农膜回收利用率不足2/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推进农膜回收,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耕地资源保护的需要。近年来,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4—20公斤。残留地膜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作物出苗,阻碍根系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防治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 (三)农业提质增效的需要。地膜残留降低播种质量,阻止农作物根系生长,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棉花中混入残膜,导致商品性变差,效益下降。推进农膜回收,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行动目标 (一)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以西北为重点区域,以棉花、玉米、马铃薯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完善扶持政策,加强试点示范,强化科技支撑,创新回收机制,推进农膜回收,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防控“白色污染”,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分区治理。根据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

源禀赋和地膜使用特点,分区域、分作物推广地膜残留污染治理措施。 二是典型引领,重点推进。在重点区域选择用膜大县,推进地膜回收环节补贴,构建捡拾回收加工体系,集中打造一批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发挥示范效应。 三是多措并举,严格防控。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标准规范,强化源头防控,推进机械捡拾,综合施策,严防严控农膜污染。 四是政府引导,多方发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调动地膜生产销售企业、农业生产经营者、回收利用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方积极性,共同推进农膜污染防治工作。 (三)行动目标 2017年,在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通过2—3年的时间,实现示范县加厚地膜全面推广使用、回收加工体系基本建立、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率先实现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地膜覆盖减量化 加快地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估,推进地膜覆盖技术合理应用,降低地膜覆盖依赖度,减少地膜用量。加强倒茬轮作制度探索,通过粮棉、菜棉轮作,减少地膜覆盖。示范推广一膜多用、行间覆盖等技术。 (二)推进地膜产品标准化 推动地膜新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地膜厚度标准由0.008mm提高到0.01mm,增加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地膜标准执行,严禁生产和使用不合格地膜产品。各地推动出台地膜地方标准,推进0.01mm以上加厚地膜应用。 (三)推进地膜捡拾机械化 加快地膜回收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大地膜回收机具补贴力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将地膜回收作为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需环节,推动组建地膜回收作业专业组织,全面推进机械

农工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精选资料 农工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县地膜覆盖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农膜的使用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由于农膜回收利用的相对滞后,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农田“白色污染”。 一、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统计,全县2010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20万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5公斤,农膜使用量达到1000吨;果园幼园覆膜万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2公斤,农膜使用量达到150吨;设施蔬菜覆盖面积1000亩,平均每亩使用农膜公斤、棚膜66公斤,农膜使用量达到吨;其它农作物农膜使用量400吨左右,全年农膜使用量达1600多吨。据调查,我县废品收购点仅对棚膜进行回收(每公斤回收价格元),绝大部分农膜由于利润微薄而不予回收。从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农膜的使用量将逐年增加,每年除了“一膜二用”约200吨外,至少有1400吨的废旧农膜将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白色污染”问题将会日益严重。一是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由于连年使用农膜,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甚至引起灌(降)水难以下渗,土壤次生盐碱化,妨碍农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农业增产增效。二是对牲畜健康造成危害。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混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会引起消化道疾病,轻者阻碍食道,影响消化,重者导致死亡。三是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由于回收残膜的相对停滞,农民对捡拾出的残膜,大多采用焚烧或深埋的处理办法,或者任其飘落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不仅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而且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二、切实提高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迫在眉睫,势在必行。当前,要迅速启动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工作,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回收利用保障体系。1、建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年内每个乡镇至少要建立1处废旧农膜集中回收点,确定个体流动回收员;要通过招商引资,建成1户规模在500吨以上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实现就地加工,化害为利,从根本上解决废旧农膜的污染问题。2、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资金扶持。积极争取省、市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对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农行、信用社应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给予重点信贷扶持;用足用活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将废旧农膜初加工设备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助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加工企业健康发展。3、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规划指导、协调服务,把废旧农膜及塑料包装袋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对从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利用的企业及回收点,每年根据其回收加工量,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给予适当补贴;搞好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意识,并组织乡、村开展废旧农膜收购、交售工作,开展“以旧换新”和“交旧领新”活动,形成全社会重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的良好氛围。

某市废旧农膜现状与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关于**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的 调查报告 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从2010年9月份开始,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深入七县(市、区)的部分乡村组、农户、回收中介、加工企业,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对全市农膜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膜使用的利与弊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用地膜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地膜最初仅在育苗中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市从棉花、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人们称之为“白色革命”。因为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湿、保水保肥、节劳减支、增产增收的特性,尤其在旱作农业相对集中、面积大、且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推广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更有优势:一是可使地温提前升至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有效积温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达到

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积温,可提前成熟收获,躲过夏伏旱达到高产;二是盖膜栽培保墒能力强,可减少灌溉用水,解决了水源不足的生产用水矛盾;三是减少除草、用药用工、节约生产成本;四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在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上推广普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按现行价格计算,地膜玉米亩生产成本814元,比露地栽培玉米高出128元,但膜栽玉米亩收入1500元,比露地玉米增收250元左右;蔬菜平均增产30-70%,瓜类增产30-50%,皮棉增产30-40%,甜菜等增产30-40%左右。特别是冷凉灌区亩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实践充分证明,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是“革命性”的。 但是,地膜覆盖栽培中也相应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由于现有膜栽生产技术措施不到位,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进,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造成“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首先,残膜在土壤中百年才能自然降解,它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结构,降低耕地质量,析出的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其次,残膜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作物减产;第三,以焚烧方式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第四,残膜随意弃置于田边、地头,被风吹散后,挂附在农田周围的篱笆、树枝、电杆上,飘到地头、路旁沟渠等处,影响自然景观,也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第五,残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被牲畜误食后还会引起病害甚至死亡

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某市废旧农膜现状及回收利用情况调研报告(全面详实非常值得学习借鉴)

关于**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情况的 调查报告 为尽快找准破解废旧农膜回收利用难题的突破口,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措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从2010年9月份开始,我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深入七县(市、区)的部分乡村组、农户、回收中介、加工企业,采取实地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认真分析研究,对全市农膜使用和废旧农膜回收加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提出了一些具体办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膜使用的利与弊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用地膜在我市农业生产中引进、试验、示范、推广至今已有30多年时间,地膜最初仅在育苗中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增温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市从棉花、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被人们称之为“白色革命”。因为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湿、保水保肥、节劳减支、增产增收的特性,尤其在旱作农业相对集中、面积大、且水源条件差的地区推广地膜栽培比露地栽培更有优势:一是可使地温提前升至作物生长发育的温度,有效积温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达到

作物全生育期要求积温,可提前成熟收获,躲过夏伏旱达到高产;二是盖膜栽培保墒能力强,可减少灌溉用水,解决了水源不足的生产用水矛盾;三是减少除草、用药用工、节约生产成本;四是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迅速在玉米、棉花、瓜菜等作物上推广普及,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按现行价格计算,地膜玉米亩生产成本814元,比露地栽培玉米高出128元,但膜栽玉米亩收入1500元,比露地玉米增收250元左右;蔬菜平均增产30-70%,瓜类增产30-50%,皮棉增产30-40%,甜菜等增产30-40%左右。特别是冷凉灌区亩增产增收的幅度更大。实践充分证明,地膜覆盖技术在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是“革命性”的。 但是,地膜覆盖栽培中也相应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由于现有膜栽生产技术措施不到位,治理措施未能及时跟进,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加剧,造成“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首先,残膜在土壤中百年才能自然降解,它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结构,降低耕地质量,析出的有毒物质还会污染地下水源;其次,残膜直接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和均匀分布,阻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导致作物减产;第三,以焚烧方式处理后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第四,残膜随意弃置于田边、地头,被风吹散后,挂附在农田周围的篱笆、树枝、电杆上,飘到地头、路旁沟渠等处,影响自然景观,也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第五,残膜与秸秆、牧草混在一起,被牲畜误食后还会引起病害甚至死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