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公民基本权利

【教材分析】

课程依据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内容解析:

通过活动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权利”,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了解这些基本权利的含义。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

人身自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

(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相比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无期徒刑,二审虽然同样定为故意伤害罪,却依法按照各种情节判处有期徒刑5年。于某是在人身安全面临现实威胁的情况下才持刀捅刺,且其捅刺对象都是在其警告后仍向前围逼的人,可以认定其行为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于某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决书中有一句说得好:于某及其母亲苏某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于某的防卫行为超出法律所容许的限度,依法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1.思考:

(1)于某及其母亲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该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

(1)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侵犯。

(2)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不要侵犯他人的人身自由,要学会依法维权等。

活动四:权利辨析——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某校八年级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

2.思考:张某侵犯了他人什么权利?

提示: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总结: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教师归纳:对公民的人身权利,我国宪法都有明确规定,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权利,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目标导学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活动五:情景再现——抓小偷

(阅读教材的第四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警察征用摩托车的行为涉及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

提示:财产权。

活动六:材料链接——教育公平

第一个是保基本。保基本主要是保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覆盖,重点是义务教育。

第二个是补短板。补短板包括几个方面:一是补区域不平衡的短板。二是补齐农村地区的教育短板。三是补教育体系当中的短板。

第三个是精准扶助困难群体。一是保障贫困、困难群体的孩子们有受教育的权利。二是面向残疾儿童,办好特殊教育。三是要解决好社会关心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2.思考:国家采取以上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3.总结:

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财产权: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劳动权: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物质帮助权: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受教育权: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文化权利: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及宪法是怎样保护的,知道了这些基本权利的重要性,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权利意识,能够在社会中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宪法》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概述 一、公民的条件只有一个,有国籍就是公民。国籍的取得通常有两种方式:出生国籍,是指因出生取得国籍;继有国籍,是指因加入而取得国籍。 出生国籍可以依据三种原则:出生地主义原则、血统主义原则、出生地主义与血统主义相结合的原则。 继有国籍,自愿的基础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在中国居住的或有其他情况的可以依法取得中国的国籍。 二、公民与人民的区别,一般了解即可。 三、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新发展,以往的宪法都是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章放在国家机构后面,82年宪法把它放在了前面。宪法关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条文,几部宪法不同,82年宪法规定了一些新变化,如增加了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等。 一、公民和国籍 (一)公民。 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我国从1953年选举法开始,采用“公民”取代了“国民”的称谓,1982年宪法明文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公民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具有该国的国籍,除此,并无其它的资格限制。 (二)国籍。 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一个人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它就通常被认作是该国的公民,就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必须履行的义务。另外,该国对侨居外国的本国公民有义务给以外交保护,并有义务接纳他回国。 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出生国籍和继有国籍。出生国籍是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各国采取的立法原则不一,有的采用血统主义,有的采用出生地主义;有的采用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国籍是因加入而取得的国籍,一般存在两种方式:①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而取得;②根据法律规定的一定事实的出现而取得,如跨国婚姻、收养、领土转移等而取得新国籍。 我国国籍法在出生国籍上采取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避免无国籍和多重国籍现象的产生。对于继有国籍,也规定了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以及申请手续。受理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申请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在国外为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最后的批准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二、公民与人民 在我国,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是:①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现阶段,人民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②范围不同,我国全体公民的范围要比人民的范围广,公民中除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③后果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第十三周教案第一节李海霞2015 11 25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权威; 2.了解公民的八项基本权利和六项基本义务,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现象; 3.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特点。 二、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 三、教法引导:小组讨论、案例研讨、讲授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看材料,思考问题: 1、物权法高调保护合法私产说明了什么?(小结过渡到新课) 2、杨武和妻子吴苹杨武和妻子吴苹不是来清理房子迎接大限到来后的拆迁,往屋里搬些液化气钢瓶、桶装水、炒锅、床板等生活用品,这样子,是准备与小楼共存亡,抵制法院的强制拆迁。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3、你认为开发商、房管局、法院、杨武夫妇怎么做才是最和谐的? (二)新课教学 一、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提问: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多媒体显示宪法的根本内容)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 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权利和义务——八项权利和六项义务 [教师点拨] 板书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展示材料]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刑法》第一条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体育法》第一条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学生思考]:《义务教育法》、《刑法》、《体育法》等普通法律制定的依据是什么? [教师点拨]:普通法律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其他法律的母法。它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板书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新人教版

依法行使权利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承接上一课时,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还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本课时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明白行使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在学习行使权利有界限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帮助学生理解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体系目标: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素质能力目标: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价值取向目标: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一、导入新课 读漫画,明事理。 问题:观察这幅漫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能随心所欲,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依法行使权利》这一课。 (设计意图:漫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庄于谐,在轻松愉快中让学生明白事理,直接导入课题。) 板书课题:依法行使权利

二、讲授新课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探究活动一:阅读课本P41探究与分享的案例。 问题:1.甲队球迷的行为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2.案件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规范答案: 1.危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扰乱社会秩序等。 2.(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过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PPT展示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定性规定: 教师解说法律规定: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说明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同时我们要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行使权利是有范围的。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的权利总会被他人有意或无意地侵犯。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应该怎样去维护自身权利呢?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探究一下吧。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探究活动二:阅读课本P41运用你的经验的案例。 晓明的妈妈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座椅按摩垫,却一直没有收到货。晓明建议妈妈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消协经调查发现该公司构成虚假宣传及欺诈。经调解,该公司向晓明的妈妈返还了货款,并给予赔偿。 1.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如何维护自己权益的? 2.遵守正当程序的原因有哪些? 3.公民应怎样维护自身权益?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3.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链接材料,走进生活 2017年7月16日上午,在北京飞往上海的上海吉祥航空公司HO1252次航班上,因一名四岁儿童在未购票的情况下登机,致该航班的全体乘客不得不重新安检,原计划6点55分起飞的飞机延误至11点59分起飞。吉祥航空公司对此次航班长时间延误而耽误旅客的行程深表歉意,并表示,针对当日航班旅客的补偿工作已经启动。 思考:1.假如你是这次航班的乘客你会主动维权吗? 2.维护权利时需要遵守程序吗?为什么? 提示:1.会(或不会)。 2.需要。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复习课教案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复习课教案 (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记住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知道我国公民权利的平等性的表现。 (3)知道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的表现。 (4)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的表现。 (5)懂得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表现 (6)知道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理解: (1)联系实例,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广泛性。 (2)联系实例,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真实性。 (3)联系实际,说明公民要依法行使自由权利。 (4)列举实例,说明公民要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 运用: 结合身边的实例,从权利和义务密不可分,互相依存等方面,对公民应有的公民意识 进行分析和讨论。 2.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提高判断分析能力。即判断我国公民权利的优点和特点,分析我国公 民权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真实性。 (2)通过教学,提高划清界限的能力。即分清什么是正确行使权利,什么是非法和越杈行使权利;哪些行为必须去做,哪些行为不能去做。

(3)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辩正分析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能力。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立统一,初步增强分析二者的区别、联系等关系的能力。 (4)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初步的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中, 根据所学的知识,正确地指导行为。 3.德育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我国公民权利的特点,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培养国家 观念。 (2)通过教学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内容,增强权利观念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观 念。 (3)通过教学公民权利与义务一致性内容,增强义务观念,克服不愿履行义务或想多 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教学难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三、教学方法 本课时可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即采用学生回忆,教师串讲知识框架体系,从而进一步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最后通过学生练习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四、教具及教学手段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见下表)

2019年春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1框公民基本权利教案新人教版

公民基本权利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材料中体现了刘斐享有的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一:小云家的一天 设计意图:通过描述小云一家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成员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其中体现的公民基本权利,并初步认知这些权利,体会这些权利对于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意义,帮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了解权利的广泛性,感受公民基本权利的价值。 1.指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基础上对人物具体行为所体现的权利进行自主思考,加深对公民权利的理解。 2.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答案在全班分享,提出认知疑惑,展示思维过程,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3.教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特别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行为中加以提升,准确概括和表述基本权利名称,了解其具体内容。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二: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 提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三)监督权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

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知识点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P32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 第三课公民权利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人身自由,③社会经济权利,④文化教育权利,⑤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⑥对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等。 P33 1.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 P33 2.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P34 3.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意义:我国公民依法行使这些政治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5.我国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出哪些规定?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P34 6.公民监督权的表现: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

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P34 7.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性或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P34 8.人身自由的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P35 9.人身自由的意义(作用):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0.人身自由的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1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它方式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P36 1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第二章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浅谈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概念 基本权利的概念所谓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赋予的、表明权利主体在权利体系中重要地位的权利。基本权利表明公民的宪法地位;是一国权利体系的基础;是稳定的权利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具有不可转让性;具有综合性。 基本义务的概念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对于国家的具有首要意义的义务,它构成普通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的基础。对国家来讲,公民的基本义务就是国家的权利,国家有权要求公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监督权。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和其它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

务的一致性。 公民和人民公民,通常是指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自然人。一个人具有某个国家的国籍,他就通常被认为是该国的公民,就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必须履行的义务。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籍;一种是既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在我国,“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区别是: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的范围较人民的范围更加广泛。公民中除了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4、一般而言,公民所表达的是个体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概念。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具有广泛性 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利自由,体现着民主的性质和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广大人民享广泛的权利自由,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当家作主",享受各项权利自由,行使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本质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3.1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讲课讲稿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设计 ――仙游海平中学杨棋明 2018.03.29内容简析: 本框由三目组成,第一目主要讲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第二目主要讲人身 自由,第三目主要讲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自觉培养权利观念,学会正确行使权利。 2、知识目标: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3、能力目标:能够认清公民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教学重点: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学难点:理解公民权利是广泛而平等的 新课导入 畅所欲言话权利 阅读课本P32案例一一小云一家的生活 他们享有哪些权利? 1、小云上学,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 2、妈妈当选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____________ 3、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 4、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_ 新课讲授 环节一: 小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主体:我国年满十八周岁,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问:以下的人群享受我国宪法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并说明理由? 展示图片:分别是:外国人、小学生、农民工、少数民族、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小结:政治自由展示图片 内容: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小结:监督权 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意义: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引入案例: 1、盘古市场早上蔬菜摊乱摆,甚至在马路边上摆放,严重影响了仙葫的交通秩序和 安全。(展示图片) 问:谁来管这个事情? 2、我向工商部门和城管部门反映了问题后,他们对这样的情况置之不理。(展 示图片) 结论:对他们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3、多次反映之后,工商部门全体出动,对市场的部分商户进行了罚款,有些商户对这样的罚款行为表示愤慨,认为自己并没有乱摆放,为什么还要被罚款!(展示图片) 结论:商户针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环节二 人孑自由足摑公d的人揃不曼非洼侵也開筍由.人斗白由建 杳比凰墓本覆重妥妁就利 _______________ I ____ - 11 □人身自曲遵犯 口人格肴严不受宦犯 □I住宅不査侵犯 口通佑白由利通恒極密赵律保护 小结: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内容: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知识点(全)

第三课公民权利 第一节公民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条件:年满18周岁;我国公民;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2)地位(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自由 (1)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 (1)主体:我国公民;(2)对象: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3)内容:①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②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4)要求(注意事项):①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 (5)途径(方式): a.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b.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反映。 c.通过新闻媒体进行监督。 d.新途径新方式:网络问政。 向人大反映、向媒体反映、向有关部门反映等 (6)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网上评议政府的作用/意义:(了解) a.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 b.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4.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是什么?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这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二、人身自由 含义: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地位(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1)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2)逮捕的法定程序:①批准: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②执行:公安机关 (3)侵权表现:非法拘禁、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非法搜身等。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1)含义:公民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2)内容: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3)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侵权表现) 3.住宅不受侵犯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2)侵权表现: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检查条件:除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 公民权利教案与教学反思

公民基本权利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上大附中何小龙 1 教学分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教学难点:人身自由。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1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 “我这次回家,主要是来参加村委班子的换届选举。选好村委班子,是搞好村建设的关键。

我要珍惜这神圣的一票,选好村里当家人!”从外地打工回家的某村民杨某真诚地说。为了这宝贵神圣的一票,在外打工人员有的按规定写委托书,委托他人代投,有的则借机回乡参加选举。 1.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二)政治自由 知识识记: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三)监督权 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第33页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等。 3.归纳总结: 目标导学二:人身自由 活动三:案例回放——于某故意伤害案

(最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的基本权利》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设计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享有公民权利在个人成长及参与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2.体会公民权利对个人、家庭、社会及国家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 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 三、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懂得享有这些权利的重要性。 2.知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其实现的具体方式。 重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难点: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她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她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中毕业的暑假,她参加勤工俭学,获得 1 000元收入。在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中,年满

18周岁的刘斐给自己满意的代表候选人投下了庄严的赞成票。 提出问题:请说说刘斐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案提示:姓名权、被抚养权、受教育权、著作权、荣誉权、获得劳动收入权、选举权。 【讲授新课】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1.活动一:“投上宝贵的一票”针对刘斐趁假期回乡参加选举一事。 思考:(1)公民享有选举权应同时具备什么条件?(2)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 答案提示:(1)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年满18周岁;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教师: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活动二:探究监督权的行使 阅读教材P33的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及下图。 思考: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提示:罗先生是在行使监督权。他在举报时应该注意: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要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负责,不得捏造事实、制造假证、诬告陷害他人等。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过关测试题

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第三课公民权利过关测试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 于。”是国家的主人。() A.公民人民 B.人民公民 C.人民人民 D.人民公民 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将逐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高中免除学杂费.这有力地保障了公民的() A.受教育权 B.人格尊严权C.名誉权D.隐私权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人格尊严的有() ①海鲜店老板以保证食品卫生为由要求员工小强必须将头发剃光 ②商场保安怀疑小丽偷拿了化妆品,强行对她进行了全身搜查 ③小张到银行取款,工作人员要求他站在一米线外排队等候 ④小明同学在班上热于助人,主动值日,同学们称他“活雷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我国宪法规定的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 ①劳动②受教育③纳税④休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在选举镇人大代表时,刘某为了让张某当选,先后找到一些村民,许诺如选张某每人可以得到十元钱。选举后,刘某为此支付选民报酬300余元,导致该次等额选举未能成功。据此回答5-6 题 5.该案例中,对张某的被选举权认识正确的有() A.应该有,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B.不该有,宪法赋予公民的只有选举权利 C.应该有,这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 D.不该有,被选举人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6.我们对该案中刘某行为的态度,正确的是() A.赞成,他帮助张某实现了被选举权 B.支持,他帮助选民实现了经济权利 C.反对,他妨害选民自由行使选举权 D.抵制,他支付选民的“报酬”太低 7.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这表明() A.宪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B.经济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 C.参加劳动是公民的一项宪法义务 D.为发展生产可取消劳动福利报酬 8.香港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以一元的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中央电视台,这是金庸先生在行使自己财产的() A.占有权 B.使用权 C.处分权 D.收益权 9、我国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提出议案,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向有关部门写信或电话反映,但不能采用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非法方式。这表明() A、公民行使合法权利可以随心所欲 B、公民行使合法权利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 C、公民享有的权利是难以实现的 D、公民享有的权利不需要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10、党员应当正确行使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并在( )范围内活动。 A.宪法 B.党章 C.宪法和法律 D.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11、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规定的是 A.父母让初二学生小明外出打工,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 B.李某将自己积攒的3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希望工程” C.张某把被抓住的小偷打成重伤

论中国现行宪法之公民基本权利

论中国现行宪法之公民基本权利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思政一班叶玲慧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公民也越来越深刻体会到宪法所赋予给自己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性。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一些案例对我国现行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一些应当纳入宪法之中的一些权利。 关键词 宪法尊严权利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现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自由公民的大宪章。宪法规定的权利叫基本权利,它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是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最主要、最根本和不可缺少的权利。这些权利理应也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否则将对宪法的权威以及尊严造成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会阻碍我国依法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目前我国现行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不够周密,体系也不完备,许多基本的公民权利并没有被列入宪法典之中,虽经多次修宪但始终为能触及筋骨。所以针对一些案例,对此问题做出一些分析。 首先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采用的是列举的方式,使公民基本权利的种类更明确,保护起来更方便,可以根据宪法进行立法或者直接适用对基本权利加以保护。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现实等原因,

我国宪法对基本权利种类规定还有不足之处,与其他国家宪法和世界公约相比,我国宪法对一些基本权利还没有规定,因此在宪法中增加一些公民基本权利很有必要。记得2009年十大宪法案例中有个“躲猫猫”事件。大致是说24岁的玉溪北城镇男子李乔明死在了看守所,死因是“重度颅脑损伤”。晋宁县公安机关对此事件的解释是,李乔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而导致。结论遭网民一片质疑,后经调查系被牢头狱霸殴打致死。对于这件事,可以反映出一系列宪法本身存在的漏洞。第一,是关于人犯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权利的保障,包括宪法保障、法律保障。因为根据《看守所条例》的规定,看守所仅仅是依法羁押人犯的机构,它的任务就是羁押并且保证犯罪嫌疑人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人犯一旦进入看守所以后,他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等等都应该受到保障。李荞明仅仅是一个犯罪嫌疑人,即使法院宣告他有罪,他的生命权、健康权仍然要受到保障,而保障人犯的生命权是监管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宪法》第38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人格尊严权存在具有普遍性,不能因为公民触犯了法律而丧失,也就是说即使是罪大恶极的犯罪人也不能够剥夺其基本的人格尊严权,然而李荞明只是受犯罪嫌疑暂时被羁押而已,他涉嫌盗伐林木的行为是否确实构成犯罪都没有确定,却遭到了非人的待遇,乃至死亡,其依据宪法所享有的人格尊严,已经在“躲猫猫”事件当中被践踏殆尽。按照云南省检察院新闻发言人的说法,李荞明是被看守所的一个牢头、狱霸,以玩游戏的名义殴打致死,《看守所条例》明文规定,看守所里,有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该坚守岗位,随时巡视监房。怎么会出现严重的伤及、危及他人生命健康的游戏呢?所以其中反映出坚守工作中暴露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集中的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担当。比方说,管理层的疏松,以及玩忽职守,基宁咸看守所的管理既不严格,也不文明,而且漏洞很多,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助长了牢头狱霸的这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 执教者:张振东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三、教学难点 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 四、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 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成为你们的习惯,因

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 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3、权利的范畴 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 师:描述案例1情景 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 4、义务的范畴 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2,课件出示案例2。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 5、知识拓展 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际上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 课件出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名读。 6、知识梳理 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触,希望法律改变你们的生活。 7、巩固升华 最后送给同学们几首关于法律的小儿歌(课件出示)指名读。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教案 教学目标 1、树立权利意识,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2、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公民的权利如何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刘斐,一个很可爱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和他做朋友?别急,我们先看看刘斐的介绍。 一个女婴降临人间,父母给他起名叫刘斐。小斐在父母呵护下健康成长。她6岁上小学,12岁步入中学校园。刘斐喜欢绘画,升入初中后,她的两幅作品被一家出版社采用。刘斐品学兼优,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的称号高二寒假参加勤工俭学,获得320元收入。2003年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刚满18岁的刘斐对自己满意的候选人投下庄严的赞成票。 师:刘斐享有法律赋予的许多权利,大家都说说刘斐都享有什么权利? 生:选举权和被选择权、出版权、劳动权、受教育权、姓名权、荣誉权。 师:这些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今天我们就来研讨公民的基本权利问题。 二、讲解新课 活动一:致小泉的一封公开信 背景材料:2006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东京悍然第六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八年级(1)班的同学对“小泉拜鬼”一事,深感气愤。 活动内容: 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笔,就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写一封致小泉首相的公开信,以示中国人民对小泉这一行为的强烈抗议。 学生列出提纲,小组内交流。 教师引导:针对学生写的内容进行引导评价。我们进行的这个活动,都直接或间接的行使了哪些政治自由权利呢?

教师小结:我们行使了言论、集会、游行、示威的政治自由的权利。 活动二:小剧场 我们的新朋友刘斐遇到这样一件难事,请你帮助他她。 开学的第一天,刘斐和小周到文具商场选购文具。文具店里熙熙攘攘,购买文具的人很多。她们反复挑选后,觉得没有合适的,准备到别处选购。这时商场的女经理和保安走过来,对刘斐说:“请跟我们到办公室。”“为什么要到办公室?”“我们怀疑你偷东西。”“我没有……”不容刘斐分辨,经理和保安已经连拉带推的把她拉到办公室。这时刘斐委屈的哭了起来。经理叫保安在门口守着,然后恶狠狠地对刘斐说:“怪不得商场老丢东西,原来是你们这群小毛贼做的好事。”说着便强行搜身。这件事给刘斐带来了很大的心理伤害,整天忧心忡忡,无心学习。 探讨: (1)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刘斐的什么权利?为什么? 教师归纳:商场工作人员的行为主要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因为非法搜查公民身体,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我国宪法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假如你是刘斐,你准备怎样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教师归纳:要懂得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究商场的法律责任。要求商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 (3)从这一案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教师归纳: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因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公民只有具备人身自由,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要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活动三:漫画赏析 爷爷:“二丫头,女孩能看懂这个就行了!你今年已经14岁了,要早点外出打工挣钱了。” 师:请评析爷爷侵犯了孙女的哪些权利? 生:我国宪法规定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公民享有文化教育权利。 师:假如学校让你去做爷爷的工作,劝说他让孙女读书,你会怎么说? (提示:从受教育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意义来说) 活动四:论坛是与非 奥运会上,刘翔夺冠,女足失利,小刚等奥运迷在互联网上对女足教练张海涛肆意辱骂,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重点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特定主体权利的保护;监督权。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照法律纳税和其它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有: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广泛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具有广泛性 宪法确认和保障的公民权利自由,体现着民主的性质和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人民,广大人民享广泛的权利自由,能够通过各种途径 " 当家作主" ,享受各项权利自由,行使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自由的规定具有广泛性。这种广泛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享有基本权利自由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我国公民权利自由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享受公民权利自由的主体极其广泛。在我国,被依法剥夺部分公民权利自由的公民,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自由。 在政治权利方面,据统计,我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占 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 99.97%,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到千分之一。剥夺政治权利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附加刑,必须经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判处才能适用。没有被适用该附加刑的被关押的罪犯,其在服刑期间,仍然享有选举权。 在人身自由方面,据统计,到 1994年底,我国监狱在押犯总数为128.7万人,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万分之十点零七,比某些西方发达国家(万分之五十六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