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章习题附答案

章习题附答案

章习题附答案
章习题附答案

OS 1-3章习题

3.操作系统是一种(A),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B)的工作,(C)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1)应用软件;(2)系统软件;(3)通用软件;(4)软件包。

B:(1)与硬件无关并与应用无关;(2)与硬件相关而与应用无关;(3)与硬件无关而与应用相关;(4)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相关。

C:(1)管理计算机裸机;(2)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3)管理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4)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4.在OS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A)。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B)。

A:(1)灵活性;(2)可靠性;(3)兼容性;(4)利用率。

B:(1)更大的内存;(2)更快的CPU;(3)更快的外部设备;(4)更先进的终端。

5.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B),推动微机OS发展的主要动力是(C)。

A,B:(1)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功能;(2)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A;(3)方便用户-B;(4)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C:(1)方便用户;(2)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3)便于微机联网;(4)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6.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A);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B);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C)。

A,B,C:(1)灵活性和可适应性;(2)交互性和响应时间-A;(3)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B;(4)实时性和可靠性-C。

7.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A)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B)。

A:(1)适应于内存容量的;(2)计算量大的;(3)I/O量大的;(4)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

B:(1)周转时间;(2)运行时间;(3)提交时间;(4)阻塞时间。

8.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2)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3)从影响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4)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

9.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时性)主要是根据(A)确定的,而实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是由(B)确定的。

A,B:(1)时间片大小;(2)用户数目;(3)计算机运行速度;(4)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A;(5)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B;(6)实时调度。

11. 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都具有交互性,实时系统的交互性允许用户访问(A);分时系统的交互性允许用户请求系统提供(B)。

A:(1)文字编辑程序;(2)专用服务程序;(3)专用硬件;(4)数据处理程序。

B:(1)数据处理服务;(2)资源共享服务;(3)数据通信服务;(4)多方面的服务;(5)数据处理和资源共享服务。

12. 在下列系统中,(A)是实时信息系统,(B)是实时控制系统。

A,B:(1)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2)民航售票系统-A;(3)办公自动化系统;(4)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5)火箭飞行控制系统-B。

13.在下面关于并发性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2)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刻发生。

(3)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并发性是指若干事件在不同时间间隔内发生。

14. 从下述关于模块化程序的叙述中,选出五条正确的论述。

(1)使程序设计更为方便,但比较难维护。

(2)便于由多人分工编制大型程序。

(3)便于软件功能扩充。

(4)在内存能够容纳的前提下,应使模块尽可能大,以减少模块的个数。

(5)模块之间的街口叫数据文件。

(6)只要模块接口不变,各模块内部实现细节的修改,不会影响别的模块。

(7)使程序易于理解,也利于排错。

(8)模块间的单向调用关系,形成了模块的层次式结构。

(9)模块愈小,模块化的优点愈明显。一般来说,一个模块的大小在10行以下。

(10)一个模块实际上是一个进程。

15. 采用(A)结构时,将OS分成用于实现OS最基本功能的内核和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两个部分。通常,下列模块中必须包含在操作系统内核中的是(B)模块。

A:(1)整体式;(2)模块化;(3层次式;(4)微内核。

B:(1)内存分配;(2)中断处理;(3)文件处理;(4)命令处理。

16. 在版本以前的MS – DOS是(A)操作系统,Windows 95是(B)操作系统,Windows XP 是(C)操作系统,它们都是由(D)开发的。

A,B,C:(1)单用户单任务-A;(2)单用户多任务-B;(3)多用户单任务-C;(4)多用户多任务-D。

习题

一、选择题

1.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A)、(B)、(C)三部分组成的,其中(C)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当几个进程共享(A)时,(A)应当是可重入代码。

A,B,C:(1)JCB;(2)PCB -C;(3)DCB;(4)FCB;(5)程序段-A;(6)数据段-B;(7)I/O缓冲区。

2.进程的三个基本状态是(A)、(B)、(C)。由(A)到(B)是由进程调度所引起的;由(B)到(C)是正在执行的进程发生了某事件,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而引起的。

A,B,C:(1)挂起;(2)阻塞-C;(3)就绪-A;(4)执行-B;(5)完成。

3.下列进程状态转换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A);一般不会发生的状态转换是(B)。

A,B:(1)就绪执行;(2)执行就绪;(3)就绪阻塞-A;(4)阻塞就绪;

(5)阻塞执行-B;(6)执行阻塞。

4.在一个单处理机系统中,存在5个进程,则最多有(A)个进程处于就绪队列,(B)个进程处于阻塞状态。

A,B:(1)5 -B;(2)4-A;(3)3;(4)2;(5)1;(6)0 。

5.正在执行的进程由于其时间片用完被暂停执行,此时进程应从执行状态变为(A)

状态;处于静止阻塞状态的进程,在进程等待的时间出现后,应变为(B)状态;若进程正处于执行时,因终端的请求而暂停下来以便研究其运行状况,这是进程应转变为(C)状态;若进程已处于阻塞状态,则此时应转变为(D)状态。

A,B,C,D:(1)阻止阻塞-D;(2)活动阻塞;(3)静止就绪-B-C;(4)活动就绪-A;(5)执行。

9.从下面对临界区的论述中,选出两条正确的论述。

(1)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2)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3)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4)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访问共享资源的那段代码。

(5)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6)若进程A与进程B必须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测进程A处于对应的临界区内时,仍有可能被进程B中断。

(7)若进程A与进程B必须互斥地进入自己的临界区,则进程A处于对应临界区内时,变不能被进程B中断。

10.(A)是一种只能由wait和signal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A)可用于实现进程的(B)和(C),(B)是排它性访问临界资源。

A(1)控制变量;(2)锁;(3)整型信号量(4)记录型信号量。

B,C:(1)同步-C;(2)通信;(3)调度;(4)互斥-B。

13.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应设置互斥信号量mutex,资源信号量full和empty。它们的初期应分别是(A),(B)和(C)。

A,B,C:(1)0 -B;(2)1 -A;(3)-1;(4)-n;(5)+n -C。

14.对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算法描述如下,请选择正确的答案编号填入方框中。Producer:begin consumer:begin

Repeat repeat

(A); (E);

(B); (B);

buffer(in):=m; m:=buffer(out);

in:=(in+1)mod n; out:=(out+1)mod n;

(C); (C);

(D); (F);

Until false; until false;

End end

A,B,C,D,E,F: (1) wait(mutex) -B; (2) signal(mutex) -C; (3) wait(empty) -A; (4) signal(full) -D; (5) wait(full) -E;(6)signal(empty) -F.

17.试选择正确答案,以便能正确地描述图所示的前趋关系。

Var a, b, c: semaphore:=0,0,0;

begin

parbegin

begin S1; (A); end

begin S2; (B); end

begin wait(a); wait(b); S3; (C); end

begin (D); S4; end

parend

end

A,B,C,D:(1)signal(a) -A; (2)signal(b) -B; (3)wait(c) -D; (4)signal(c) -C.

19.从下面的叙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叙述。

(1)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进程,不同进程所执行的代码不同。

(2)操作系统通过PCB来控制和管理进程,用户进程可从PCB中读出与本身运行状态相关

的信息。

(3)当进程有执行状态变为就绪状态时,CPU现场信息必须被保存在PCB中。

(4)当进程申请CPU得不到满足时,它将处于阻塞状态。

(5)进程是可与其他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所以程序段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

习题

一、选择题

1.在三种基本类型的操作系统中,都设置了(A),在批处理系统中还应设置(B);在分时系统中除了(A)以外,通常还设置了(C),在多处理机系统中则还需设置(D)。

A,B,C,D:(1)剥夺调度;(2)作业调度-B;(3)进程调度-A;(4)中级调度-C;(5)多理机调度-D。

2.在面向用户的调度准则中,(A)是选择实时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B)是选择分时系统中进程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C)是批处理系统中选择作业调度算法的重要准则,而(D)准则是为了照顾紧急作业用户的要求而设置的。

A,B,C,D:(1)响应时间快-B;(2)平均周转时间短-C;(3)截止时间的保证-A;(4)优先权高的作业能获得优先服务-D;(5)服务费低。

3.作业调度是从处于(A)状态的队列中选取作业投入运行,(B)是指作业进入系统到作业完成所经过的时间间隔,(C)算法不适合作业调度。

A:(1)运行;(2)提交;(3)后备;(4)完成;(5)阻塞;(6)就绪。

B:(1)响应时间;(2)周转时间;(3)运行时间;(4)等待时间;(5)出发时间。

C:(1)先来先服务;(2)短作业优先;(3)最高优先权优先;(4)时间片轮转。

8.系统产生死锁是指(A)。产生死锁的基本原因是(B)和(C),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互斥条件、(D)、不剥夺条件和(E)。

A:(1)系统发生重大故障;(2)若干进程同时处于阻塞状态;(3)若干进程正在等待永远不可能得到的资源;(4)请求的资源大于系统提供的资源数;(5)若干进程等待被其他进程所占用而又不可能被释放的资源。

B:(1)资源分配不当;(2)系统资源不足;(3)作业调度不当;(4)资源的独占性。

C:(1)进程推进顺序不当;(2)进程调度不当;(3)系统中进程太多;(4)CPU运行太快;

D:(1)请求和阻塞条件;(2)请求和释放条件;(3)请求和保持条件;(4)释放和阻塞条件;(5)释放和请求条件。

E(1)线性增长条件;(2)环路条件;(3)无序释放条件;(4)有序释放条件;(5)无序请求条件。

9.下述解决死锁的方法中,属于死锁预防策略的是(A),属于死锁避免策略的是(B)。A,B(1)银行家算法-B;(2)资源有序分配法-A;(3)资源分配图化简法;(4)撤销进程法。

10.死锁的预防是通过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来实现的。下列方法中,(A)破坏了“请求与保持”条件,(B)破坏了“循环等待”条件。

A,B:(1)银行家算法;(2)一次性分配策略-A;(3)资源有序分配策略-B;(4)SPOOLing 技术。

机械原理题库第一章

1 绪论 填空部分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 称为机器。 3.机组是由、、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 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了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 副将引入_____ 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 是。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 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5.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 运动副是副。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 约束是指。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 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21.在图示平面运动链中,若构件1 为机架,构件5 为原动件, 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3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4为机架,5 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

管理学第一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 B ) A.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 B.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梅奥的霍桑试验理论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B ) A.亚当·斯密 B.泰罗 C.韦伯 D.法约尔 3、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D ) A.提高工资 B.使用标准化工具 C.实行职能工长制 D.提高劳动生产率 4、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这是泰罗所提倡的( C ) A.职能工长制 B.工作定额原理 C.例外原则 D.心理革命 5、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实行了( B ) A.平均奖金制 B.差别计件工资制 C.平均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 6、管理的本质是( C ) A.是一种手段 B.是一项职能 C.是活动或过程 D.是一种资源 7、管理的核心是( B )

A.协调人力物力 B.处理好人际关系 C.建立组织机构 D.尽量减少支出 8、提出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职能的管理学家是( B)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9、广泛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众多学科的成果属于管理学的( B ) A.一般性特点 B.多样性特点 C.历史性特点 D.实践性特点 10、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 )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11、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 B )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12、( C )提出了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 A.铁锹实验 B.金属切制实验 C.霍桑试验 D.搬运生铁试验 1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人们对“管理”一词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有两种不甚规范但耐人寻味的解释;一种是“管理就是你不管,下属就不理你”;另一种解释是“管理就是先理(梳理)然后才能管”。对这两种解释,你的看法是:( B )

第一章题库2答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A选项 正确。 2.【答案】C【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 侵略。伴随军事侵略而来的是经济掠夺、文化和宗教渗透。C选项正确。 3.【答案】A【解析】《南京条约》规定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马关条约》规定割 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北京条约》规定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 《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A选项正确。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4.【答案】D【解析】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割 去中国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割去中国 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D选项正确。 5.【答案】B【解析】《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 州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辛 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驻守。 B选项正确。 6.【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清朝皇帝的离 宫圆明园。C选项正确。 7.【答案】C【解析】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1844 年中美《望厦条约》更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没有涉及 这一内容。C选项正确。 8.【答案】C【解析】《天津条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南 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并开放五口通商;《黄埔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的权利;《北京条约》 规定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C选项正确。 9.【答案】C【解析】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 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A、B、D时 间较晚,C选项正确。 10.'【答案】A【解析】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 主要矛盾有两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 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A选项正确。 11.【答案】B【解析】本题要抓住“最根本原因”这一关键词。ABC三个选项均是 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但“最根本原因”是选项B。D显然是干扰项。 12.【答案】A【解析】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洲 志》一书,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A选项正确。 13.【答案】C【解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14.【答案】C .【解析】孙中山1894年在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喊出了“振兴 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C选项正确。 15.【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都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原因之一。但 是,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社会制度的腐败则是根本的原因。D选 项正确。

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第一章

第二章 单选题 1、Windows7操作系统共包含__C___个版本。 A.4 B.5 C.6 D.7 2、在Windows7中,按压键盘上的键将__D___。 A.打开选定文件 B.关闭当前运行程序 C.显示“系统”属性 D.显示“开始”菜单 3、在Windows7中右键单击某对象时,会弹出__B___菜单。 A.控制 B.快捷 C.应用程序 D.窗口 4、在Windows7中,要关闭当前应用程序,可按__A___键。 A.+ B. C. D. 5、___A__是Windows7推出的第一大特色,它就是最近使用的项目列表,能够帮助用户迅速地访问历史记录。 A.跳转列表 B.Aero特效 C.Flip 3D D.Windows家庭组 6、在Windows系统中,“回收站”的内容___C__。 A.将被永久保留 B.不占用磁盘空间 C.可以被永久删除 D.只能在桌面上找到 7、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若要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需按__D___键+单击。 A. B. C. D. 8、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以下方法中不能新建文件夹的是__C___。 A.执行“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 B.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 C.执行“组织/布局/新建”命令 D.点击“新建文件夹”命令按钮 9、在Windows7中,选择全部文件夹或文件的快捷键是___B__。 A.+A B.+A C.+S D.+S 10、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如果希望显示经典风格的“文件”菜单,可按_C____键。 A. B. C. D. 11、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利用导航窗格可以快捷的在不同的位置之间进行浏览,但该创个一般不包括___D__部分。 A.收藏夹 B.库 C.计算机 D.网上邻居

第一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资金运动:是指企业实物商品运动和金融商品运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体现为() A 风险收益对等关系 B 债券与债务关系 C 资金结算关系 D 强制和无偿的分配关系 2.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个各方面所发生的() A经济协作关系 B 经济利益关系 C 经济往来关系 D 经济责任关系 3.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存在的问题有() A 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B 没有考虑投资的风险价值 C 企业的价值难以判定 D 容易引起企业的短期行为 4.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是() A 企业债券利率 B 市场利率 C 无风险报酬率 D 纯利率 5.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反映上市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实现程度的最佳指标是() A 总资产报酬率 B 每股利润 C 净资产收益率 D 每股市价 6.股东与经营者发生冲突的原因可归结为() A 信息不对称 B 权益不同 C 地位不同 D 行为目标不同 7.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强调的是企业的() A 预期获利能力 B 实际获利能力 C 现有生产能力 D 潜在销售能力 8.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每股利润最大化目标较之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在于() A 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B 考虑了投资风险价值 C 反映了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D 能够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9.财务管理的目标可用股东财富最大化来表示,能衡量股东财富的指标是() A 利润总额 B 每股利润 C 资本利润率 D 每股股价 10.甲、乙两个企业均投入1000万元的资本,本年获利均为60万元,但甲企业的获利已经全部转化为现金,而乙企业则全部是应收账款。如果在分析时得出两个企业收益水平相同的结论,得出结论的原因是() A 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 B 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的关系 C 没有考虑利润获得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D 没有考虑剩余产品的创造能力 三.多项选择题 1.企业财务活动主要包括()。

《统计学》 第六章 统计指数(补充例题)

第六章 统计指数 (3)由于每种商品和全部商品价格变动试该试居民增加支出的金额。 解:(1)各商品零售物价的个体指数见下表: (2)四种商品物价总指数%2.111598 .55840 .611 011== = ∑∑q p q p 四种商品销售量总指数%8.116595 .47598 .550 01 == = ∑∑p q p q (3)由于全部商品价格变动使该市居民增加支出为61.840-55.598=6.242(万元) 其中 蔬菜价格的变动占4.680-4160=0.520万元; 猪肉价格的变动占38.640-35.328=3.312万元; 蛋价格的变动占5.520-5.060=0.460万元; 水产品价格的变动占13.000-11.050=1.950万元。 通过分析可看出,猪肉价格变动影响最大,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53.1%,其次是水产品,占居民增加支出金额的31.2%。 例2、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基期和报告期的产量、单位产品成本和出厂价格资

试计算: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3)单位成本总指数 (4)出厂价格总指数 (1)以单位成本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z q z q (2)以出厂价格为同度量因素的产量总指数 %6.1155500063600 01== = ∑∑p q p q (3)单位成本总指数%2.14837100 55000 1 011== = ∑∑q z q z (4)出厂价格总指数%8.9963600 63500 1 011== = ∑∑q p q p 例3、试根据例2的资料,从相对数和绝对数方面分析: (1)总成本变动受产量和单位成本变动的影响程度 (2)销售额变动受产量和出厂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1)总成本变动: 总成本指数%4.17731000 55000 01 1== = ∑∑q z q z 增加总成本 ∑∑=-=-2400031000550000 01 1q z q z (元) 其中由于产量变动的影响: 产量指数%7.11931000 37100 001== = ∑∑z q z q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学生:冬与夏的反差测验总分96分 单选适中2分 1.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方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 粒径大小 B. 承载能力 C. 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 D. 孔隙率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2. 下列( )不属于建筑节能措施。 A.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B.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C. 结构内侧采用重质材料; D.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3. 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既有建筑; B. 仅能用于新建建筑; C. 可用于低层、中层和高层; D. 适用于钢结构建筑。 正确答案:B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4.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墙体粘结层主要承受( ) 荷载。 A. 拉(或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B. 拉(或压)荷载; C. 剪切荷载; D. 剪切荷载和集中荷载。 正确答案:A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5. 采用面砖作为饰面层时,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应( )。 A.

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B. 搭接处局部加强; C. 采用机械锚固; D. 改为镀锌钢丝网,并采用锚固件固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6.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中,在墙面和墙体拐角处,聚苯板应交错互锁,转角部位( )。 A. 板宽不能小于200mm ; B. 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C. 耐碱玻璃网格布加强; D. 板宽不宜小于200mm,并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7. 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灰施工,是采用( ) A. 一次抹灰; B. 二次抹灰;

解剖第一章测试题

解剖学第一章测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一、名词解释(4分一题,共20分) 1、解剖学姿势: 2、器官: 3、系统: 4、突触: 5、肌节: 二、填空题(1分一空,共40分) 1、人体有、、、和构成。 2、细胞是人体和的基本单位。 3、肌组织可分为、和。 4、神经组织主要由和组成。 5、股密质的骨板排列有、和 3种。 6、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和。 7、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参与细胞消化活动的细胞器是。 8、上皮组织按分布和功能可分为、、和。 9、血液由和组成。 10、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皮肤的附属器包括、、、和。 12、成熟的红细胞胞质内充满,它具有结合与运输、的功能。 13、根据软骨组织内所含纤维的不同,可将软骨分为、、和 3种。 14、突起可分为和两种。 三、选择题(2分一题,共30分)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有() A.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与核酸 C.糖类和脂质 D.脂脂、蛋白质和糖类 E、酶与维生素 2、不属于细胞器的结构是()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分泌颗粒 E.内质网 3、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近头者为() A.上 B.下 C.近侧 D.远侧 E.内侧 4、四肢近躯干者称为() A.内侧 B.外侧 C.近侧 D.远侧 E.上 5、下列不属于内脏的是() A.心 B.肾 C.肺 D.子宫 E.胃

6、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 A.食管 B.器官 C.阴道 D.胃 E.尿道 7、内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 B.气管腔面 C.阴道内面 D.胃腔面 E.心脏腔面 8、食管上皮为() A.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单层扁平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E.变移上皮 9、组织内无血管的是() A.上皮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肌组织 D.骨组织 E.神经组织 10、下列属于纤维软骨的是() A.气管软骨 B.支气管软骨 C.椎间盘 D.肋软骨 E.关节软骨11、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碱性粒细胞 12、参与生理性止血的血细胞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单核细胞 D.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 13、离开血管可变成巨噬细胞的的是()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14、微绒毛和纤毛共同的特点是() A.均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 B.其内有微丝 C.其内有微管 D.均由吸收功能 E.均有分泌功能 15、汗腺遍布全身,以何处最多() A.腋窝 B.面部 C.手掌和足底 D.会阴 E.背部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关节的基本结构、辅助结构有哪些?答: 2.腰椎穿刺经过哪些层次? 答:

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习题 已知波源在质点()0=x 的平面简谐波方程为:()cx bt A y -=cos ,c b A ,,均为常数,试求:⑴ 振幅、频率、波速和波长。 ⑵ 写出在传播方向上距波源l 处一点的振动方程式,此质点振动的初相位如何。 解:⑴ 振幅:A , 周期:b T π2= 频率:π ν21b T == 波长:c πλ2=,波速为:c b T u ==λ ⑵ l x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式为:()cl bt A y -=cos 该质点振动的初相位为:cl - 一横波的方程为:()x t A y -=νλ π 2cos ,若m 01.0=A ,m 2.0=λ,s m 25=u 。试 求:s 1.0=t 时,m 2=x 处的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解:m 01.0=A ,m 2.0=λ,s m 25=u , 频率为:Hz 1252 .025 == =λ νu 横波的方程为:()x t y -=12510cos 01.0π 位移:()m 01.0cos 01.025.1210cos 01.02 1.0-==-===ππx t y 速度:()0sin 5.1225.1210sin 5.122 1.0=-=--===ππππx t v 加速度: ()25222 1.0s m 101.5412505.1225.1210cos 12505.12?=?=-?-===πππx t a 平面简谐波的方程为:cm 10022cos 8?? ? ??- =x t y π,波源位于原点,求: ⑴ s 1.2=t 时波源及距波源m 1.0处的相位。 ⑵ 离波源m 80.0及m 30.0两处的相位差。 解:⑴ s 1.2=t 时波源的相位:()ππ? 4.801.0220 1.2=-?===x t 距波源m 1.0处的相位:()ππ?2.81.01.0221 .01.2=-?===x t ⑵ 离波源m 80.0及m 30.0两处的相位差: πππ? ? ?-=?? ? ?? --??? ??-=-=?==100302210080223 .08 .0t t x x 因此,离波源m 80.0及m 30.0两处的相位差为π。 有一频率为Hz 500的平面简谐波,在空气( ) 33 m kg 10 3.1-?=ρ中以速度s m 340=v 的 速度传播,到达人耳时,振幅为cm 104 -=A ,试求耳中声音的平均能量密度及声强。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B ) A.物质现象B.精神现象C.文化现象D.经济现象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这体现了信念的(C )。 A.阶级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科学性 4、“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战争的年代,理想是和平……”体现了理想具有(A )的特征。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前性 D.实现的可能性 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 “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 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6、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A.对真理的追求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7、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8.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

第一章测试题

第一章: 1. 若使用命令行: java Add 88 66 33 运行带有main方法的Java程序Add.,则开始运行时,args[1]中存放的内容为((1)),args[2]中存放的内容为((2))。 2.用Java虚拟机执行类名为Hello的应用程序的正确命令是: A. java Hello.class B. Hello.class C. java Hello.java D. java Hello 3.编译一个Java程序Hello.java的正确命令形式是: A. javac Hello B. Javac Hello C. javac Hello.java D. javac hello 4. 设Hello.html文件嵌入一个Applet类Hello,运行或查看这个Applet的命令是: A. appletviewer Hello.html B. 点击Hello.class C. appletviewer Hello.class D. 点击Hello.java 5. 填空 1、接口interface之间的继承采用方式。 2、所有自定义类的祖先类是________________。 3、系统System类位于_________包中。 4、标准输出流对象System.out属于________________类。 5、常量Math.PI在Math类中的定义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接口Runnable中定义了一个抽象方法,方法声明为__________________。 7、Java语言中符号常量SIZE定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Java类数据成员的访问权限,包括public、protected、_______和包权限。 9、int整型对应的包装器类是________________。 10、long型数据占用________________字节。

第6章习题详解

第6章 触发器和定时器 已知由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入波形如图所示。画出基本RS 触发器的Q 和Q 端波形。 解: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输入信号R 和S 直接改变触发器的状态,且它的特性方程是: 1n n Q S RQ +=+且1R S +=,则其波形如下: R S 图P6.1 Q Q 在图所示的输入波形下,由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会出现状态不定吗如果有,请指出状态不定的区域。 R S 图P6.2 解: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输入信号R 和S 直接改变触发器的状态,且它的特性方程是: 1n n Q S RQ +=+且0RS =,1R S ==时0Q Q ==,违反了互补关系所以如上图虚线部分 就会出现不能确定的状态。 / 同步RS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输入波形如图所示。设初始状态Q =0。画出Q 和Q 端的波形。 解:同步RS 触发器的触发时刻时在CP 的上升沿,其它的特性方程是: 1n n Q S RQ +=+且0RS =,则其波形如下:

CP S R S 图P6.3 Q Q 由各种TTL 逻辑门组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分析图中各电路是否具有触发器的功能 。 解:a)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 b)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 & · ≥1 =1 =1 =1 =1 (a) (b) 【 (c) (d) 图 & & ≥1 =1 ' =1 =1 =1 (a) (b) (c) (d) 图

c)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d)的特性方程是:1n n Q R Q +=⊕, 1n n Q S Q +=⊕ 列出真值表如下: 据真值表得以上四图都无两个稳定的状态,所以无触发功能。 — 分析图电路的逻辑功能,对应于CP 、A 、B 的波形,画出Q 和Q 端波形。

纲要2018版题库 第一章

上篇综述及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次鸦片战争后,按当时清朝的行政区划,开放口岸最多的行省是( B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 C )。 A.九连城 B.花园口 C.旅顺 D.大连 3.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成立的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 C )。 A. 联军司令部 B. 占领委员会 C.都统衙门 D.联军委员会 4.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主要是利用了( D )。A.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猖獗 B.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进行卖国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D.中国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削弱 5.“西学东渐”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B.西方思想的传人 C.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 1900年春,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实际目的是( B )。 A.招安诱降 B.控制利用 C.镇压剿灭 D.任其发展 7.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9.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D )。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11.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B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12.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3.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5.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C )。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1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D )。

第六章练习题

定积分应用练习题 A 1. 求由曲线2y x =及直线2y x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及该平面图形绕y 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 2. 平面图形由x 轴、曲线y =y =积及该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 3. 求曲线(1)(2)y x x x =??与x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并分别求该图形绕x 轴、y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4. 在曲线2y x =(0)x ≥上某点A 处做一条切线,使该切线与曲线以及x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为112 ,求 (1)A 点坐标; (2)过A 的切线方程;(3)上述平面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B 1. 求摆线(sin )(1cos ) x a t t y a t =???=?? 的一拱(02)t π≤≤与x 轴所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并分别求该平面图形绕x 轴、y 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的体积; 2. 求由两条曲线3cos ρθ=和1cos ρθ=+所围图形的公共部分的面积; 3. 求摆线摆线(sin )(1cos ) x a t t y a t =???=?? 的一拱(02)t π≤≤的弧长. 4. 设抛物线2y ax bx c =++过(0,0)O 及(1,2)A 点,且1a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华北地区 第一节北京市基本概况 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 1.在地理上,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山西省环绕。( ) 2.北京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 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人口当中,高中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高 于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例。( ) 4.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场,几乎所有北京的国内国际航班均在北 京首都国际机场停靠和起飞,其旅客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 ) 5.北京远古的历史可追溯到50多万年前的“蓝谋人”时期。(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北京有着( )余年的建城史。 A. 6000 B.5000 C.4000 D.3000 2.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 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 )。 A.大亚湾B.浅水湾C.北京弯D.北京岙 3.“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这段话 是在描绘我国的哪座城市?( ) A.天津B.北京C.重庆D.上海 4.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 )。 A.蓟B.燕京C.幽州D.大都 5.北京有国家级高速公路( )条。 A.12 B.10 C,8 D.6 6.北京是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多民族特有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的地方 性民俗,最具特色的是( )、胡同和市肆庙会。 A.弄堂B.四合院C.徽派建筑D.干栏式建筑 7.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是门头沟区清水河畔的( )墓葬。A.东胡林人B.门头沟人C.契丹人D.清水畔人 8.北京的快板书由( )演变而成。 A.相声B.数来宝C.绕口令D.京剧 9.北京是“博物馆之都”,注册博物馆多达151座,( )为世界最大博物馆。 A.故宫博物B.中国军事博物馆C.中国革命博物馆D.国家博物馆 10.北京是世界第( )大“美食之城”,居内地之首。 A.八B.一C.三D.五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1.北京市有水库85座,其中大型水库有( )和海子水库。 A.清水潭水库B.密云水库C.十三陵水库D.官厅水库E.怀柔水库2.北京的评剧,习称( )。 A.京剧B.蹦蹦戏C.落子戏D.北京梆子E.京韵大鼓 3.有北京琴书,前身是清代流行于河北安次县一带及北京郊区农村中的五音大鼓,以( )等乐器伴奏。 A.三弦B.四胡C.扬琴D.大鼓E.笙 4.有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

第6章练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6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当我们给一个帧编号的时候,帧的序号所能取的值总是有 限的。下面哪个选项是一个帧的序号所能取值的围。( A ) (A) 0~63 (B) 0~64 (C ) 1~63 (D) 1~64 2.当我们给一个帧编号的时候,帧的序号所能取的值总是有 限的。下面哪个选项是一个帧的序号所能取值的围。( D ) (A) 0~32 (B) 1~32 (C ) 1~31 (D) 0~31 3.在连续ARQ协议中,如果4,5,6号帧被正确接收,那么 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编号 为 C 的确认帧给发送方 (A)5 (B)6 (C)7 (D)以上任何一个 4.在连续ARQ协议中,如果1,2,3号帧被正确接收,那么 接收方可以发送一个编号 为 D 的确认帧给发送方

(A)1 (B)2 (C)3 (D) 4 5.对于发送窗口大小为n的滑动窗口,在没有收到确认以 前,最多可以发送 C 帧 (A)0 (B)n-1 (C)n (D) n+1 6.在滑动窗口流量控制(窗口大小为8)中,ACK5意味着 接收方已经收到了第 C 号帧 (A)2 (B)3 (C)4 (D) 8 7.HDLC中,监督帧是 ( C ) (A)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专用的控制帧 (C)确认帧和否认帧 (D)以上全部 8.HDLC中,信息帧是 ( A ) (A) 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 专用的控制帧

(C) 确认帧和否认帧 (D) 以上全部 9.HDLC中,无编号帧是 ( B ) (A) 用于传送数据的帧 (B) 专用的控制帧 (C) 确认帧和否认帧 (D) 以上全部 10.当使用同一个帧来传递数据和确认时,这种方式称为( A ) (A)捎带确认(B)封装(C)捎带封装(D)以上都不对 11. 下列不属于数据链路层功能的是___B____ (A)帧同步(B)电路管理(C)差错控制(D)流量控制 12.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实质就是调节、控制网络上( A )数据链路上的流量。 A) 相邻结点间 B) 相邻层间

第六章例题

1.精馏塔中恒摩尔流假设,主要依据是各组分的________ ,但精馏段与提馏的摩尔流量由于 ________影响而不一定相等。 2.溶液的相对挥发度等于两组份________ ,а>1则表示组分A和B________ ,а=1则表示组分A和B________ 。 3.当某塔板上_______________时,该塔板称为理论塔板。 4.精馏过程的回流比是指________ ,最小回流比是指________。 5.在设计连续操作的精馏塔时,如保持x F,D/F,x D,R一定,进料热状态和选用的操作气速也一定,则增大进料量将使塔径________ ,而所需的理论板数________。 6.塔设计中求取精馏理论板时,以过两操作线交点的那块板作为最佳加料板位置时,所需理论数量最少,其原因是________ 。 7.精馏塔操作时,若加料板由最佳位置上移两板,则x D ________,x W ________ 。(1)变小(2 )变大(3)不变(4)不确定 8.某操作中的精馏塔,维持F、q 、X D、、V′不变,但XF增大,则D________ ,R ________ 。 (1)变小(2 )变大(3)不变(4)不确定 9.填料塔设计时,空塔气速一般取________气速的60%-80%,理由________ 。若填料层高度较高,为了有效地湿润填料,塔内应设置________装置。一般而言,填料塔的压降________板式塔压降。(>,=,<=)

15.未饱和湿空气与同温度水接触,则传质方向为________。若未饱和空气中的水汽分压与水表面的饱和蒸汽压相同,则传热方向为________ 。 例6-1每小时将15000kg含苯40%(质量%,下同)和甲苯60%的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97.1%。试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及组成,以摩尔流量和摩尔分率表示。解:苯的分子量为78;甲苯的分子量为92。 进料组成: 釜残液组成: 原料液的平均分子量: 原料液流量: 依题意知: 所以:(a) 全塔物料衡算(b) 或(c) 联立式a、b、c,解得:

数据结构第一章考试题库(含答案)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北京邮电大学2000 二、3 (20/8分)】 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中科院计算所1998 二、1 (2分)】 A.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A和B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2)这三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 D. 调度方法 (2) A.可执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可执行性、确定性、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 【南京理工大学1999 一、1(2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1(4分)】4.一个算法应该是()。【中山大学1998 二、1(2分)】 A.程序B.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C.要满足五个基本特性D.A和C. 5. 下面关于算法说法错误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1(1.5分)】 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B. 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 C.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 D. 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 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南京理工大学2000 一、2 (1.5分)】 (1)算法原地工作的含义是指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空间 (2)在相同的规模n下,复杂度O(n)的算法在时间上总是优于复杂度O(2n)的算法(3)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最坏情况下,估算算法执行时间的一个上界 (4)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 A.(1) B.(1),(2) C.(1),(4) D.(3) 7.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1996 一、4(2分)】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8.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北方交通大学2000 二、1(2分)】 A.循环队列 B. 链表 C. 哈希表 D. 栈 9.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线性结构()?【北方交通大学2001 一、1(2分)】 A.广义表 B. 二叉树 C. 稀疏矩阵 D. 串

第1章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易1、对于匀速圆周运动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速率不变;(B)、速度不变;(C)、角速度不变;(D)、周期不变。 易:2、对一质点施以恒力,则;() A. 质点沿着力的方向运动; B. 质点的速率变得越来越大; C. 质点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 质点速度变化的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同。 易:3、对于一个运动的质点,下面哪种情形是不可能的() (A) 具有恒定速率,但有变化的速度; (B) 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 (C) 加速度不为零,而速度为零。 (D)加速度恒定(不为零)而速度不变 ρ≠时,下列说法中哪中:4、试指出当曲率半径0 一种是正确的 ( ) (A) 在圆周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指向圆心; (B) 匀速率圆周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恒定不变;

(C)物体作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线分速度恒等于零,因此法向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 (D)物体作曲线运动时,一定有加速度,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一定不等于零。 难:5、质点沿x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位置的变化关系为:.如在x = 0处,速度,那么x=3m 处的速度大小为 (A)(B) (C) (D) 。 易:6、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规律是 ,从时刻到间的平均速度是() (A)(B) (C)(D) 易:7、两个质量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受到水

平推力和作用,则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 (C) (D) 中:8、质点由静止开始以匀角加速度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如果在某一时刻此质点的总加速度与 切向加速度a τ成角,则此时刻质点已转过的角度 为() (A) (B) (C) (D) 。 难9、一质量为本10kg的物体在力f=(120t+40)i(SI)作用下沿一直线运动,在t=0时, 其速度v 0=6i1- ?s m,则t=3s时,它的速度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测试题

a 10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整数都是正数 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不是最小的有理数 D.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2. 12 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 ) 12 D.12 3.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1所示,那么下列式子中成立的是 ( ) >b 0 D.0a b 4.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5.如果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那么这个数必定是( ) A.是正数 B.不是0 C.是负数 D.以上都不对 6.下列各组数中,不是互为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收入200元与支出20元 B.上升10米和下降7米 C.超过与不足 D.增大2岁与减少2升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一定是负数; B.│a │一定是正数; C.│a │一定不是负数; │a │一定是负数 8.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倒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 )

D.±1 9.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除以它们的积,所得的商为零,那么,这两个有理数 ( ) A.互为相反数但不等于零; B.互为倒数; C.有一个等于零; D.都等于零 10.若0b>0 >c>a; >a>c >a>b 15.若│x │=2,│y │=3,则│x+y │的值为( ) 或1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