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_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_陈竹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_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_陈竹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_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_陈竹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_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_陈竹

59【摘要】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

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

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

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

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

要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期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空间

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全面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公共领域

WESTERN THEORIES ON URBAN PUBLIC

SPACE: AN EXPLORATION FOR A COMPRE-

HENSIVE DEFINITION

CHEN Zhu; YE Min

ABSTRACT: The public space is considered as the

study target of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but a

clear definition of public space still remains absent in

domestic academic field.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ated western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ulti-

dimensional value of urban public space. Further, it

stre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

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sug-

gests building up a complete and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in the study of urban public space.

KEYWORDS: public; space; public space; public

sphere

近年来,“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这一术

语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学术讨论和大众媒体中,似

乎显示“公共空间”的概念是简单明确被普遍认

知的。然而笔者在查阅相关学术理论和研究中发

现,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共空间尚未形成统一和明

确的定义①,该方面的讨论也并不活跃。而在西

方,“公共空间”作为建筑、城市规划,以及社会、

人文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的广泛探讨显示出“公共空间”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定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复杂性首先来自于“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中包含“公共”(public)和“空间”(space)这两个重要概念。仅就“空间”这一概念而言,西方学术界就缺乏一个普遍认同和清晰简洁的定义。城市研究学者马丹尼波尔(A.Madanipour,1996) 在《城市空间的设计——社会空间的探寻》一书中在对“空间”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究的基础上指出,从根本释义而言,广义的“空间”在哲学以及物理学层面上具有“绝对空间”(absolute space)和“相对空间”(relational space)的不同定义。“绝对空间”是指“清晰的、物理上的、切实存在的”物质空间;与此相反,相对空间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通过人的主观观察所感知的空间,因而与特定的时间或背景环境相关。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似乎决定了“空间”同时具有客观和主观的双重属性。与之相对应,科洪(Colquhoun)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建成空间”(built space)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Madanipour, 1996)。这一概念表明城市空间不仅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的存在,包括视觉和使用上的功能,还包括了时间、运动等的主观体验过程;空间的发展变化蕴含客观规律性,又表现了社会机构运作的机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公共空间”概念的复杂性来自于“公共”(public)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公共/私人的定义区分实际构成近代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学科讨论的核心问题。“公共空间”中包含“公共”这一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概念,显示“公共空间”具有较一般城市空间更突出的社会价值属性。本文中的“公共空间”主要关注作为建成环境的城市学科领域的城市公共空间。为便于分析讨论,本文按照将公共空间作为“建成空间”或者“社会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

——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陈 竹 叶 珉

【作者简介】陈 竹(1973-),女,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博士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叶 珉(1954-),男,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城市设计课程主任,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8-02-03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05-0059-07【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国外规划研究

P la n n in g S t u di e s Ove

rs ea s

60

的不同研究角度,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城市规

划和城市设计学科领域的主要公共空间研究理论

从起源和发展、代表学者、主要观点等方面进行

梳理,并通过对不同理论的分析,阐述公共空间

在不同学术角度的不同属性,以期对当代西方城

市公共空间理论体系形成较全面的认识框架。

1 公共空间作为视觉与审美对象——视

觉审美研究

作为供公共活动使用的城市空间,城市公共

空间作为建成环境的物理属性首先成为城市学科

的关注对象。这一空间概念在欧洲城市中的内容

涵盖了开放空间(open space)、广场(plaza)、公

共场所(public place)、大街(boulevard)、公园

(park)、绿地(green space)等。从古希腊的集市、

罗马的广场到中世纪的市场、文艺复兴时期的城

市广场,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肌理重要的组成

部分,无论是经长期社会发展演变形成的,还是经

过规划或建筑师设计构建的,其空间形态在城市

整体环境中都占据了显要甚至是核心的地位。相

应地,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中较早出现的是从

传统的“建筑”美学理念出发,基于城市空间的视

觉质量和审美体验来探讨什么是好(美)的空间形

态。这一角度的研究将城市空间物质实体作为主

要对象,以设计或观察者的主观审美取向为标准,

而不涉及其他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

对于不同的城市空间要素,视觉领域的学者

主要运用类型学方法,通过观察总结不同空间构

成形式来归纳理解城市空间元素构成的视觉审美

规律原则,并以此为范例来指导将来的城市规划

设计。这一方向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特(C.Sitte,1889)的著作。西特通过分析欧洲

传统城市中的不同尺度、比例和形状的城市广场

的视觉审美特征归纳出一系列艺术原则,并强调

空间围合性或者封闭性(enclosure)是公共空间的

最重要的属性。20世纪50年代由卡伦(G.Cullen,

1961)开创的市镇景观学说(townscape)进一步

发展了城市景观元素和由此产生的视觉体验规律

的理论体系,使人们重新认识被20世纪初由现代

主义所推崇的功能至上、绝对理性的“机械美学”

所忽略的城市空间的视觉审美价值。卡伦在他的

“市镇景观”中引入了“序列视线”

(serial vision)

的概念,他认为人对城市空间的感知是一个动态

的、三维的、连续的过程,如同一出由一系列建

筑街道景观要素组成的戏剧,每个元素都是空间

感受的一部分,并建立了一套描述及评价这些动

态场景的景观分析方法。一些学者认为卡伦的市

镇景观学说相对西特所推崇的“静态、内向及自

足”的空间美学标准的贡献在于其揭示了城市空

间作为统一的和连续性的属性。与此相似,培根

(E.Bacon)在其著作《城市设计》中通过对欧洲

传统城市中核心公共广场系列的分析认为,经典

的城市空间的美学价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将运动

中的视觉审美体验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核心,并

提出将这一“同时运动系统”(simultaneous move-

ment systems)作为组织城市公共空间的首要原则

和形成城市整体性的方法(Bacon, 1974)。这些研

究促进了对城市空间审美价值的深入认识,从把

空间作为二维的、单纯视觉体验的对象拓展到作

为动态的、涉及时间和运动的相对的全方位的空

间体验的领域。基于空间形态美学的不同角度、

或不同视觉观察角度对城市空间的审美原则进行

研究构成了城市设计学科中主要内容之一。主要

学者如亚历山大(C.Alexander);布思(N.K.Booth);

朱克(P.Zucker); 克里尔(R.Krier)等对于城市

空间中建筑与空间的关系、空间的尺度、空间的

开放与围合、空间的整体和连续性,以及提升公

共空间视觉质量的环境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

研究 (Alexander and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1977; Booth, 1983; Krier, 1979; Zucker, 1959)。

从视觉审美角度对城市空间的研究是一种与

客观环境直接相关的,相对易于描述的研究角

度,并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中形成较为成熟的适

于操作的控制方法,因而在建筑学、景观及城市

规划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很大程度上影

响了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在英国20世纪初的

“图画式”(picturesque)城市更新运动中,视觉

原则被强调作为城市景观改造的主导控制性原则

得到广泛的运用。但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在城

市建设中片面关注城市空间的视觉审美特性的做

法遭到来自城市和相关学科的日益猛烈的抨击。

批评者认为,这一角度将美学标准建立在研究者

个人的审美意趣和主观经验主义哲学基础上,缺

乏被普遍认同的客观的环境认知的基础,而设计

师(观察者)并不能代表所有空间参与和使用者

的需求。此外,单纯强调从视觉美感来评判环境,

割裂了环境背后的精神因素,容易导致对城市空

间只停留在对表面的形式主义的追求,而空间对

人和社会的作用远不止于作为观察者审美趣味的

满足。

2 公共空间作为人主观感知的对象——

认知意象研究

公共空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不仅仅来自于它

61的实体特征形态在城市空间形态中的作用,还在于人通过在空间中的体验,能产生特定的感知和记忆。正是这些记忆的集合形成了空间的整体意象,使人能与空间产生超越物质环境的深层次联系:心理或精神上的意义(meaning)。自20世纪60年代由林奇(K.Lynch)的认知意象开始,对城市空间从认知-环境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就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这一跨学科的领域关注人对建成环境的体验,将客观物质环境与心理学、社会学和城市设计学科相结合,其目标是通过理解和掌握人对环境认知的规律,来引导创造更宜人的城市空间环境。林奇在其著作《城市意象》(Lynch and Joint Center for Urban Studies,1960)中,通过对城市空间的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发现,人对环境优劣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能被人所认知的程度,即“可识别性”(legibility)。林奇继而指出,好的空间环境应是人通过智力容易辨别的,从而能把握其整体性的环境。空间首先是要容易辨认,才能引发人的主观感受。林奇的城市意象学说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城市设计学科的核心成就之一。它对城市学科开拓性的贡献在于:一方面它突破了以往对环境的认知仅仅建立在研究者和专业人员主观审美基础之上,指出对环境的认知是环境中的人的普遍存在的体验;另一方面它使本来单一的以客观实体环境作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研究拓展到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即人对建成环境的体验(Jarvis, 1980)。然而空间仅仅是“可识别”,并不能使它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些学者认为,林奇的认知意象将人对空间的感受仅局限于人对物质空间表象的认知上,似乎仅从空间物质特征就能得出普适性的空间认知,而更重要的空间因素如环境对人的意义及其他社会和个人对不同环境的认知差异等因素却被忽视,客观上导致对城市空间仅限于对表面化的空间形象的偏重(Carmona, 2003) ②。在林奇的城市意象学说之后,西方城市学者扩展了环境认知领域的研究,试图通过掌握人认知环境要素的规律性特征来创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能产生积极的环境感受的城市空间。学者普遍认为,由空间环境所包含或者对空间中的人所引起的社会和感情上的意义起码和空间意象在表象上的意义同样重要。对城市环境的认知研究从对作为实体的物质空间的认知规律拓展到空间涵义(meaning)的研究。在对城市公共空间涵义的解读中,诺克斯(Knox)等借助了产生于语言学领域的符号学方法。符号学认为,任何文化现象都可以当作符号的系统。任何建筑环境如同语言中的文字一样反映着当时社会文化特征,而且环境的意义会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更替而改变(Knox andPinch, 2000)。同时,空间创造者给空间所赋予的环境意义和空间使用者所体验的环境意义间存在着差别,空间环境所负有的社会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空间中使用者的感受。因此,要了解空间的意义就必须了解它对于不同人所产生的意义。另一部分学者基于胡塞尔(E.Husserl)的现象学理论来研究空间环境和由人的经验感知获得的“场所感”(sense of place)。雷尔夫(E.C.Relph,1976)认为,不同的个人通过各自的生活体验赋予空间以意义,把“空间”(spaces)转变为有意义的空间——“场所”(places)。形成场所的关键在于使人们对空间有“归属感”,空间在物质和精神上具有亲和力,使人产生对空间的感情联系和从属感 (Norberg-Schulz, 1971)。其他一些学者从环境的“领域感”(territoriality)(Ardrey, 1966)、“特征性”(identity)(Meiss, 1990)、“活力”(vitality)(Montogomery, 1998)等方面对“场所”的空间特性进行了研究,将人对客观环境的感知拓展到人如何从环境中解读空间的社会、文化、经济价值,如何与环境发生深层次的精神联系等等。无论从哪种理论角度出发,空间认知研究的学者都强调建成环境在超越表象的审美特性上的文化和精神价值。对于公共空间而言,如果空间能反映空间中个人、家庭、或团体的生活体验和记忆,从而把个体与更大一层次的集体记忆和价值相关联,空间就能成为文化和精神价值的承载

物,在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中占有重要作用。由公共空间所激发的共同记忆或感受使空间中的个人产生对自我身份(self-identity)的认知(Proshansky,etc.,1983),同时也成为超越个体的维系社会和文化的纽带。基于此,卡尔(S.Carr,1992)在《公共空间》一书中指出,公共空间在意象塑造上的关键在于,它包含三个层面的“相关性”(relevance),这不仅包括公共空间应与使用者个体具有相关性,即空间能显示与使用者个人发展和个体特征的关联性;空间同样应体现群体的相关性,即能使人通过空间联系提升其群体社会关系的潜力;在更宽的层面上,公共空间还应具有社会的相关性,即空间能够表达城市文化和时代特征的意义。许多西方学者指出,近年来在城市公共空间建造方面出现了大量“非场所的城市空间”(placelessness),即失去作为特定场所意义的标准化的公共空间。除了受到全球化经济的影响外,在城市设计领域仅关注空间表象的视觉审美特征而忽视空间背后的社会文化价值也是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Carmona,2003)。

国外规划研究

P la n n in g S t u di e s Ove

rs ea s

62

3 公共空间作为公共活动的场所——行

为心理研究

公共空间与人的相互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主观

意识层面。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公共空间之所以

在城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由于它是城市

社会生活发生的场所,空间中的城市生活是人们

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它使人们联合

成社会(Carr, 1992; Tibbalds, 1992)。

针对公共空间中的城市生活,一些学者从行

为心理角度关注什么样的公共空间能鼓励好的使

用行为。盖尔(J.Gehl,1987)通过对传统城市中的

城市公共空间中以步行为基础的人的行为的观察

分析,认为人的户外活动可以分为“必须性的活

动”(necessary activities)、“选择性的活动”

(optional activities)、“社交活动”(social

activities)。后两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户外活动空

间质量的好坏。为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公共空

间的设计应是强调空间的联系性而不是造成空间

隔离,提倡紧凑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开放与相互联

通的建筑与空间关系。怀特(Whyte, 1980)开创

性地利用摄影的方法详细记录了城市中人们怎么

使用公共空间,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一些空间环

境的实体特征能鼓励空间中人的交往行为,包

括:空间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方便到达和可视

性)、与周边街道的结合、好的步行条件及良好的

提供停留的空间环境等(Whyte, 1988)。西方城

市学者普遍认为,城市街道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

间。由于人在空间中的运动是空间体验的主要行

为,是发生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许多学者通过

对街道和人在其中的运动行为的研究认为,具有

良好的人行条件的公共空间能鼓励积极的社会交

往,这也是在传统欧洲城市街道能产生丰富的城

市生活和社会文化沉淀的重要原因。法国哲学家

勒费布尔(H.Lefebvre)指出,在现代城市中,在

功能主义的现代规划下产生的由机动车主导的城

市交通破坏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将人在城市空

间中的活动由传统城市中的丰富的步行体验减低

为由出发到目的地的纯粹的交通行为(Lefebvre,

1991)。希勒(B.Hiller)通过对欧洲传统城市街道

网络的研究认为,传统城市中的城市肌理代表了

一个能产生“人际交往的机制”(Hillier, 1996)。在

其创导发展的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体系

中,希勒及其他学者通过大量经验性研究证明,

在城市街道肌理和人的运动行为方式之间存在规

律性的联系。具有好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integration)的街道网络能够鼓励形成更好的步

行条件,从而促进产生更活跃的人际交往和社会

生活。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探讨空间元素与人

的活动行为的关系。其中,亚历山大(Alexander et

al., 1977)认为公共空间的“中心”(center)和“边

缘”(edge)是公共空间中最重要的元素,“中心”

形成空间的特征和标识感,而“边缘”(由建筑围

合构成)则是产生空间中活动的来源。另一些学

者指出,公共空间的活力很大程度来源于围合空

间的建筑。利用尺度较小的、混合使用的、并具

有一定密度的建筑围合,形成积极和开放的界面

所构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更大的城市活力

(Bentley, 1985)。符合人的行为特征的城市公共

空间不仅能吸引人的使用,同时能够引导人产生

积极的空间行为。针对大城市中出现的由于治安

情况的恶化,人们安全感的降低而引起产生更多

的围合社区等封闭内向的城市空间的问题,一些

学者发现,空间的封闭并不一定带来安全,相反

一个与周围关系密切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却由于

公众的参与,在“街上的眼”

(eyes on the street)

所形成共同监督的效应下,减少空间中犯罪行为

的发生(Newman, 1973)。

尽管关注的角度不同,从行为心理角度进行

研究的学者们大都强调公共空间最需要关注的是

空间中发生的人的活动行为,或空间中的城市生

活;并从空间使用者角度出发,相信通过城市设

计的作用不仅能产生符合人的需求的积极空间,

还能通过城市空间的创造引导人的行为方式。卡

尔(Carr, 1992)把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需求分为

五种层次:“舒适”(comfort),包括人从空间中获

得基本的舒适感受;“放松”(relaxation),即更高

一个层次的舒适要求;“被动参与”(passive

engagement),包括人看人及观察的体验;“主动

参与”(active engagement)即直接参与到空间中的

活动;“发现”(discover),即公共空间具有激发产

生新的令人愉悦的空间体验的能力。卡尔认为,

很多公共空间的失败在于设计者没有把人的需求

作为设计空间的出发点。规划管理者的责任是创

造“响应性”(responsive)的,即根据使用者的需

求设计和管理的公共空间。

从行为心理角度来研究城市空间的特征,突

破了将空间作为视觉审美对象和主观感知对象的

局限,符合城市空间作为人进行活动的客观使用

对象的基本属性。环境行为领域的空间研究涉及

城市规划、社会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并成为

城市设计学科的核心内容,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兴起后对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和城市建设产生了深

远影响。然而,同前述角度一样,行为心理研究

对“公共空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空间”作为

人工建成环境的物质属性上。空间中的使用者被

63看成抽象的“人”,无法体现不同人与空间关系的差异性。仅仅从人的活动需求和城市活力等方面无法解释公共空间超越物质实体基础之上的社会意义。当人们对建成环境作为实体空间的规律性的认知在经过多年的研究接近成熟,并形成各种创建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经验策略的同时,学者们发现,只关注于建成环境的物质层面很大程度上只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而无法提供“为什么做”的理论依据。近年来西方城市学科的学者针对日趋复杂的“后资本主义”时期城市发展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讨论越来越多地集中于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社会哲学意义,试图中找到开发以及评价城市公共空间意义的理论基础。4 公共空间的社会政治意义——公共领域理论城市公共空间作为供公众活动的城市空间,其具体的空间形式如城市广场、集市、街道、公园等随着西方城市的建立就逐渐形成。但“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并不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概念,其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学和政治哲学领域③。“公共空间”进入城市研究领域首先是在19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随着由二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汽车的普及和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市出现前所未有的空间扩张的趋势,以及由空间分散化带来的不同社会阶层生活空间的分化和相互隔离,并逐渐显示出日益显著的社会矛盾,引起学术界广泛的反思。雅各布斯(J.Jacobs)是最早将“公共空间”的术语引入城市研究领域的学者之一。在其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死》(Jacobs, 1964)中,她强烈抨击了建立在功能主义之上的现代城市规划原则,认为它将传统城市中由具有活力的城市街道和肌理转变为单纯功能性的开敞空间,破坏传统城市中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使其成为相互孤立的个体,是导致许多美国城市出现衰落的重要原因。那些具有混合使用功能的、充满人气的传统城市肌理和狭窄街道比仅仅是美观整洁的现代城市空间更有价值。它不仅能符合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对于创造力和可变性的要求,其多样化和包容性也是社会和谐的需要。为此,雅各布斯指出,应该重新关注“城市空间”(urban space)中的“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把它当成重塑传统城市街区中的人际交往以及和谐而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的重要途迳和空间纽带。雅各布斯的论述使“公共空间”的概念在产生开始就同多样化的城市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意义密不可分。“公共空间”的概念在1970年代被西方城市及相关领域普遍接受而成为学术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与关注建成空间不同,社会和政治角度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首先关注“城市中为什么需要公共空间”的议题,公共空间为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社会学、政治哲学等跨学科领域探讨城市空间的社会价值提供了平台。

在许多西方城市学科的研究中,阿伦特(H.Arendt,1958)的“公共领域”(public realm)概念和哈贝马斯(J.Habermas,1989)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概念是对城市规划产生较大影响的理论。尽管从不同的哲学基础出发对于公共领域/空间的定义不同,但在社会政治领域西方学

者达成的一个普遍共识是,一个能容纳公开的、

多元的社会交流的公共领域对于形成促进社会和谐和形成一个健康的民主政体至关重要。如在哈

贝马斯看来,公共空间中的广泛和理性的辩论能

产生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由个体的私人领域集和形成的公共领域,公众交往所提供的社会交往和相互融合在社会结构中与政治权利和经济秩序的作用同样重要。这一公共领域理论成为城市学者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本质意义的理论基础。如卡尔在探讨公共空间的意义时指出,人的日常生活可以分为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而公共空间中的社会交往能帮助人获得两者的平衡:“我们认为,一个健康的生活包括公共和私人体验的平衡。……公共空间使人们在每日生活中发生的偶然接触中(不知觉地)形成同社会的联系并使生活具有意义(Carr,1992,p47)”。因此他认为,在公共空间中“公共生活的质量以及它所服务的公共目的是最重要的(p48)”。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物质平台的社会意义成为发展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思想依据。

从这一社会政治角度解释的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体现其与其他城市空间如城市开放空间、开敞空间等定义的本质差别在于它的“公共性”特征。马丹尼波尔(Madanipour, 1986)指出,公共空间的概念首先涉及“公共”(pubic)和“私人”(private)的差别。“公共性”代表了其属于所有人的为全体服务的性质,成为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基于这一观念,许多学者在公共空间的定义中强调其“公共性”的特征(Moudon,1992;Tibbalds, 1992; Madanipour, 1999等)。理想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在意识形态上完全“中立的”(即不受任何政治意识形态支配的)、提供开放而平等的社会交往、交流、信息交换、政治社会参与的平台(Loukaitou-Sideris and Banerjee, 1998)。然

国外规划研究

P la n n in g S t u di e s Ove rs

ea s

64

而现实社会中这一理想环境往往并不能完全实

现,因此在公共空间中怎样维护公共空间的“公

共性”以保障公共空间的社会意义成为许多西方

学者关注的议题。这首先涉及到如何对于公共空

间的公共性进行评价和判断这一跨学科且颇具争

议的问题。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学者普遍强调

“可达性”

(accessibility),即公共空间允许人们进

入的性质作为判定公共空间属性的最重要依据。

如卡尔在总结有关理论基础时,将“可达性”归

纳为三个方面:视觉可达性(visual access),即

空间在视觉上具有可辨性和视觉舒适感;象征可

达性(symbolic access),即空间对观察者产生空

间涵义上的吸引力;实体可达性(physical

access),即空间是否方便人进入。这一分类方法

显然比较侧重公共空间作为物质空间的属性。本

和高斯(S.L.Benn and G.F.Gaus, 1983)等从社会

科学角度研究了在社会生活中“公共性”

(publicness)和“私人性”

(privateness)的涵义,

指出,可以从“可达性”(access),即是否可以

被公众进入和利用;“经管者”(agency),即是否

由公共机构控制管理;“利益”(interest),即最终

服务与谁的利益的三个方面来分析公共性的问

题。马丹尼波尔认为可以借鉴本和高斯对于公共

性的概念,将公共空间定义为“由公共机构提供

的、对全体大众开放和服务的,并被社会所有成

员共享和使用的(Madanipour,1999,p148)”城市

空间。并以此为评判标准分析城市中的各种公共

活动场所是否是真正的“公共”空间。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公共空间的创造在城

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引起了包括学术研究、城市建

设者(开发商)、和城市管理者的广泛关注。然而,

许多学者都指出,后现代主义时期城市空间中的

公共领域正在衰败(Calhoun, 1992; Sennett, 1977)。

城市公共空间正受到来自社会和政治经济方面的

日益严重的威胁。一方面,受片面强调功能的现

代主义规划思想和工业化的影响,加剧了城市空

间的阶层分化和社会隔离 (Healey, 1995);另一

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以及社会观念和现代生活方

式的转变,公共交流的概念正在发生转变,许多

原来发生在公共领域的社会活动被逐渐转到私人

领域(Ellin, 1999)。同时,许多城市规划学者和

政策研究专家在研究随着全球化经济趋势而发生

变化的城市干预政策时指出,现有的公共政策更

倾向于为资本扩张服务,使得许多新的城市建设

在不同程度上将原本属于公共领域的城市空间转

化为私人控制。城市公共空间的私有化问题自

1990年代以来被认为是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中最突

出的问题,正受到西方学术界来自城市、社会和

人文各学科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Hull, Madanipou

and Healey,2001;Sorkin,1992; Madanipour)。

5 结语

公共空间长期以来是城市和社会学科的重要

研究对象。尤其对城市设计学科来讲,城市公共

空间不仅构成城市物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它的研究也构成城市设计学科发展的核心

内容,贯穿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人们对公共空间

的观察从最初将它作为单一的城市物质环境进行

视觉和审美研究,扩展到研究人对空间的感知,

空间与人类行为心理的相互作用,以及在更抽象

和整体层面的城市空间物质实体之上的社会价值

的研究。研究方法也从建筑、美学领域不断扩展

吸收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及政治经

济学科的思想方法,逐步趋向于多个学科的交叉

结合,体现了现代城市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社会发

展需求。以上对于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表明,公

共空间对于城市空间的重要性在于其多方面多层

次的价值:作为建成空间,它既是视觉审美的物

质对象,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景观的重要体

现者;也是人们感受城市意向,形成地域文脉和

场所认知的重要空间对象。作为社会空间,城市

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和公众交往的平台,不

可避免地承担着超越于物质实体之上的社会价

值。事实上,公共空间之所以自1960年代在西方

学术界成为备受关注的研究议题,其根本原因在

于公共空间的概念跨越了单纯的建成环境的范

畴,体现出微妙但重要的实体环境同社会的关

系,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

在过去20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快速城市

化过程中,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街道、景观带

等的兴建成为许多城市提升城市形象的重点工程。

与其旺盛的建设规模相比,国内对公共空间的理

论研究却仍然相对匮乏。相关的城市规划法规和

控制指引缺乏对公共空间的明确定义,在许多城

市研究中,城市公共空间基本上等同与城市开放

空间的定义,两者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相互替

代使用(周进, 2005)。在实际操作中,规划设计

人员大多着重公共空间中的视觉景观创造,而忽

视公共空间作为有意义的场所,作为人们活动和

交往平台,作为维系社会文化意识促进社会和谐

的重要空间媒介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方城

市领域的公共空间研究理论按照主要研究角度进

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建立公共空间的较完整的理

论框架,从而全面理解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

65注释(Notes)①如周进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指引——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一书中指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上,目前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认识”。②林奇本人也承认他在《城市意象》中的研究和方法存在问题:“原来的研究(指其早期的城市意象研究)没有关注空间的意义(meaning)而只关注它的空间特征(identity)以及空间的整体性。它当然没有成功。……人们总是经不住要将周边环境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Rodwin & Hollister, 1984)。”③根据学者L.Nadai(2000)对公共空间的概念进行的历史研究,“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最早出现是在1950年代,在英国社会学家Charles Madge在1950年发表的文章《私人和公共空间》,以及政治哲学家Hannah Arendt的著作《人的条件》中。参考文献(References)1周进.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规划控制与指引——塑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Alexander C,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A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3Ardrey R.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 : a Personal Inquiryinto the Animal Origins of Property and Nations[M]. NewYork: Atheneum,1966.4Arendt H. The Human Condition[M]. Chicago: Universityof Chicago Press,1958.5Bacon E N.Design of Cities (Rev.ed.)[M]. London:Thames & Hudson,1974.6Benn S I, Gaus G F.Public and Private in Social Life[M]. London: Croom Helm,1983.7Bentley I.Responsive Environments: a Manual for Designers[M]. 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1985.8Booth N K. Basic Elem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alDesign[M]. New York: Elsevier,1983.9Calhoun C J.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M].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92.10Carmona M.Public Places——Urban Spaces:the Di-mensions of Urban Design[M]. Oxford; Burlington, MA:Architectural Press,2003.11Carr S.Public Spa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2.12Cullen G[M].Townscape. New York: Reinhold,1961.13Ellin N.Postmodern Urbanism (Rev.ed.) [M]. 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1999.

14Gehl J.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1987.

15Habermas J.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M].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89.

16Healey P. Managing Cities: the New Urban Context[M].Chichester: J Wiley,1995.

17Hillier B.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al Theoryof Architectur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6.

18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1964.

19Knox P L, Pinch S.Urban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M].Harlow: Prentice Hall,2000.20Krier R.Urban Space[M]. London: Academy Editions,1979.21Lefebvre H.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 Blackwell,1991.

22Loukaitou-Sideris A, Banerjee T.Urban Design Downtown: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Form[M]. Berkeley: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8.

23Lynch K, Joint Center for Urban Studies.The Image ofthe City[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60.24Madanipour A.Design of Urban Space: an Inquiry into a

Socio-Spatial Process[M].Chichester; New York: JohnWiley & Sons,1996.

25Meiss P v.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from Form to Place

[M]. London: Van Nostrand Reinhold,1990.

26Newman O. Defensible Space: People and Design in theViolent City[M]. London: Architectural Press,1973.

27Norberg-Schulz C.Existence, Space & Architecture[M].London: Studio Vista,1971.

28Relph E C.Place and Placelessness[M].London:Pion,1976.29Rodwin L, Hollister R M.Cities of the Mind: Mmages

and Themes of the City in the Social Sciences[M]. NewYork: Plenum Press,1984.

30Sennett R.The Fall of Public Man[M]. Cambridge En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31Tibbalds F.Making People-friendly Towns: Improving thePublic Environment in Towns and Cities[M]. Harlow,

Essex: Longman,1992.

32Whyte W H.The Social Life of Small Urban Spaces[M].

Washington D.C.: Conservation Foundation,1980.33Whyte W H. City: Rediscovering the Center (1st ed.)[M]. New York: Doubleday,1988.

34Zucker P. Town and Square, from the Agora to theVillage Green (1st M.I.T. Press paperback ed.)[M].New York: Columbia Press,1959.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

城市设计到底是设计什么内容的,个人认为,城市设计的核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当然城市设计的涉及领域不仅止于城市的公共空间而已。 城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时要弄清楚自己的任务,在规划原理的教材上有很多关于城市规划任务的叙述,有关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很多的范畴。事实上,城市设计师所能发挥作用是有限的,这些具有抽象意义、外延性的、非物质实体的东西必须考虑,但很难单凭规划专业的一己之力来把握,规划师应该做也只能做好的还是在物质空间形态领域。落脚点只能放在空间形态之上,从物质空间中来,最后再回到物质空间之中去。 城市设计师应该把重点精力放在对空间的设计之上,而建筑的处理则是属于建筑师的业务领域。空间,应该成为城市设计师永远放在首位的问题。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而言,城市设计在我国还是属于很新的一个学科。个人认为,城市设计既从属于城市规划学科,但是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又可以是介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学之外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或者可以将城市规划分为两个大类,总规之类的归于宏观层面的规划,而城市设计等则属于微观层面的规划。 我国在城市设计领域的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起步很晚,现阶段还处于对西方等国家的研究思想的引进与消化阶段,鲜有结合我国国情的,比较成熟的本土化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城市设计的理论向实践转化中也有很严重的脱节现象,在很多所谓体现着"新思想"、"新理念"的城市设计方案,其实有许多是西方国家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就已提出的观点。 现代中国在规划或城市设计领域没有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师,即使是有些所谓的海归"牛人",也只是在对人家国外的一些思想消化基础之上,进行了本土化的包装。然后四处出书,大肆宣传,......行大师之名,少有自己的观点。 国外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思想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四个大类: 1).关于景观与意象的理论研究 景观与意象的理论是对城市空间多种形式要素在认知层面上的剖析和应用的理论。城市景观理论侧重于具体的、实在的物质形态,即城市空间中地形、地貌、建筑物、构筑物、绿化植物等组成的各种物质形态(如肌理、色彩、图案、体形、比例、风格、特色等)方面的表现,代表性的城市景观理论有F.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中提出“城市素材”及其与空间、时间、运动等的关系都是城市景观的设计内容。 Pauld Spreiregen在《城市设计:城镇的建筑》(Urban Design: The Architecture of Towns and Cities)中提出城市的形式和视觉要素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内容及其原则。英国的库论(G.Cullen)在《简明城市景观》(The Concise of Townscape)中提出视觉、场所和包括色彩、质感、比例、风格、性质、个性与特色等的城镇构成是理解环境与人之间发生感性联系的三种要素,也是使城市景观产生具有趣味性、戏剧性的方法要素。Tugnutt Anthony所著的Making Townscape: A Contextual Approach 则从城市文脉、建筑个性与感知方式三个方面讨论了城市景观的塑造方

城市发展史论文

城市发展史论文—从中国城市发展谈发展 “中国的许多城市是由国家财力建设起来的,不靠工商业者的资金。甚至某些城市的人口也有相当数目是政府强力从他处调迁过来的。例如:秦始皇迁天下富豪12万人至咸阳;汉武帝也聚天下富户于长安附近之陵县,以至长陵、茂陵、鄢陵变成了巨大城市;北魏天兴元年徙山东六州百工技巧10万余口,以充京师;明太祖从苏州、湖州张士诚旧土移徙富户45000家至新建之首都南京。其中南京之事例尤为突出。明太祖去世不数年,发生靖难之变,阎王赶走明惠帝,取得皇位,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带走了以工匠为主的27000户南京居民,使得南京城内顿时户口减半,而南京附郭首县的上元县由176图并为44坊。这些都是欧洲城市发展史上见不到的兴衰变化之事例。”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人类从分散的个体穴居,形成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再由聚落这种群体生活的方式逐步演变成为具有功能分区的区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农业的出现形成了固定的居民点。人类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使社会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阶层,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城市正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而产生的。这时城市真正出现了具体的分区,城与市的概念被明确的表现了出来。“城”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交换的场所,因此城市的出现应该具有商品经济以及防御功能的双重特征。 中国的城市发展在世界城市发展中独树一帜。中国的古代城市特征因与西方城市的特征不符,而被判定为没有城市。其实,中国在石器时代便出现了城市的基本框架,而《周礼考工记》更是给出了城市的区位结构。因为这些,从而诞生了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城市,如长安、北京、南京、开封等等。中国的城市很早以前就已经分化为明显的两大类,一类是行政区划的治所。他们通常都有城墙或加上外郭保护,城内有政府的行政机关。这一系统的最高层是京师,其中有供电及有关的衙门,以下则是各省级、府级、州县级的治所。这一系统城市的政治意义很强烈,它们是全国性的行政网点,另一系统则是州治府治县治以外的市镇,它们大多数不是政府主动设置的,而是基于经济因素而自然形成。不过,一旦发展达到规模,政府就正是在这些集聚点上设市或镇,并派官管理治安与行政。为了区别这两个系统,前者我们称之为城郡;后者我们称之为市镇。两个系统的综合,称为城市。市镇通常没有城墙,足以显示其政治军事的功能不大。除了少数例外,市镇的规模多小于城郡。 与城市对比的区域是乡村。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功能性,即政治行政机关的场所和商业和手工业的场所。而乡村属于农业和畜牧业的领地。这里保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农作物。而当每个朝代或时代出现的时候,都有自己时代的侧重点。当商业和手工业别重视并高度发达的时期,人口会出现向城市移动的趋势,人们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人口,乡村的土地被逐渐变成了城市进行商品交易和发展政治功能的场所,这是便出现了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古代便出现过城市化的进程,而当南宋时期更是达到了城市化水平的巅峰。这与当时朝代开明的政治倾向是分不开的。 一般而论,一个国家的城市化不外是受下列几类因素所推动:(一)政治因素,成事实全国或地区性的政治中心,或是行政官署所在地,作为行政网点。(二)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第四章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概念的提出是为了更清楚地将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素区别于其它。公共空间设计的成败,直接影响城市的品质和秩序,不论是设计或管理,公共空间这一系统如同城市的脊梁一般,有“纲举目张”之效。 第一节城市公共空间的定义 一、公共空间的概念 公共空间即规划区为公众开放的空间,按所有权可分为:

政府所有和其他开发商所有。 政府所有部分包括公园、广场和绿地、区内的步行道系统用地和其他公众可使用的设施(如公交车站,公共停车场等);开发商所有部分包括建筑退后红线及底层墙面退后红线外的部分及建筑室内的公众通道或空间。 二、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为了将购物、居住、休闲、观景等城市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特制定如下原则:1、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创造大型的开放空间,强

调地标性,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 2、组织空间,形成视觉景观轴线。 3、创造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街道空间,并提供文化表演的活动空间。 4、形成完善、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联系区内外各街坊和功能区,并以此系统组织展示环境品质的空间序列。 5、运用绿化种植或建筑的使用功能,塑造街道的个性。 第二节城市街道空间设计

1、综述 1)基本要求:满足交通需要,恢复街道的城市生活功能,实行综合开发,强化街道空间的特性与艺术效果,突出绿化在街道中的地位,重视街道夜景。 2)街道空间类型: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设计中城市轴线、活动路径、视线走廊的主要载体,性质明确的街道空间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基本骨架。根据交通特征,城市的街道空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车行为主导、人车都是主导、人行为主导的线性街道空间。每一种街道空间对应不同的景观界面,他的建筑尺度、

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_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_陈竹

59【摘要】指出公共空间虽广泛被认为是城市规划和 城市设计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但对于其跨学科 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国内学术界还未形成清晰的共 识。文章通过对西方城市及相关学科领域的公共 空间理论文献的回顾,对其中主要研究角度和主 要理论进行了分析,以期形成较完整的公共空间 的理论框架,并有助于全面了解公共空间的价值。 【关键词】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公共领域 WESTERN THEORIES ON URBAN PUBLIC SPACE: AN EXPLORATION FOR A COMPRE- HENSIVE DEFINITION CHEN Zhu; YE Min ABSTRACT: The public space is considered as the study target of urban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but a clear definition of public space still remains absent in domestic academic field.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of related western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ulti- dimensional value of urban public space. Further, it stre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 comprehensive under- 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sug- gests building up a complete and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in the study of urban public space. KEYWORDS: public; space; public space; public sphere 近年来,“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这一术 语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学术讨论和大众媒体中,似 乎显示“公共空间”的概念是简单明确被普遍认 知的。然而笔者在查阅相关学术理论和研究中发 现,目前国内对城市公共空间尚未形成统一和明 确的定义①,该方面的讨论也并不活跃。而在西 方,“公共空间”作为建筑、城市规划,以及社会、 人文学科的重要关注对象,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的广泛探讨显示出“公共空间”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定义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复杂性首先来自于“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中包含“公共”(public)和“空间”(space)这两个重要概念。仅就“空间”这一概念而言,西方学术界就缺乏一个普遍认同和清晰简洁的定义。城市研究学者马丹尼波尔(A.Madanipour,1996) 在《城市空间的设计——社会空间的探寻》一书中在对“空间”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究的基础上指出,从根本释义而言,广义的“空间”在哲学以及物理学层面上具有“绝对空间”(absolute space)和“相对空间”(relational space)的不同定义。“绝对空间”是指“清晰的、物理上的、切实存在的”物质空间;与此相反,相对空间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通过人的主观观察所感知的空间,因而与特定的时间或背景环境相关。从这两个基本概念出发似乎决定了“空间”同时具有客观和主观的双重属性。与之相对应,科洪(Colquhoun)将城市空间划分为“建成空间”(built space)和“社会空间”(social space)(Madanipour, 1996)。这一概念表明城市空间不仅作为城市发展的物质的存在,包括视觉和使用上的功能,还包括了时间、运动等的主观体验过程;空间的发展变化蕴含客观规律性,又表现了社会机构运作的机制,是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公共空间”概念的复杂性来自于“公共”(public)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公共/私人的定义区分实际构成近代西方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学科讨论的核心问题。“公共空间”中包含“公共”这一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概念,显示“公共空间”具有较一般城市空间更突出的社会价值属性。本文中的“公共空间”主要关注作为建成环境的城市学科领域的城市公共空间。为便于分析讨论,本文按照将公共空间作为“建成空间”或者“社会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 ——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 陈 竹 叶 珉 【作者简介】陈 竹(1973-),女,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博士生,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叶 珉(1954-),男,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副教授,城市设计课程主任,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08-02-03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05-0059-07【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城市公共空间安全规划策略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安全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广场、公园、滨水空间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将安全规划的理论引入到对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中。最后提出了一些安全规划的设计方法,力求从源头上消除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安全因素。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安全规划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ity public open space square, park, waterfront space of the existing unsaf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safety planning theory to the to the design of the public open space.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ecurity planning design method, and strive to eliminate from the source of urban public space not safety factor. keywords: urban public space of open space security pla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公园及滨水公共空间等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城市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大都只考虑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而忽视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而城市的这些公共空间却时常存在着碰撞,擦伤,溺水等意外事故,甚至常常同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将安全规划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来,迫切的需要得到我国城市规划人员以及管理者的重视。

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空间 第十章城市公共空间 §10.1概述 §10.2商业区 §10.3城市中心 §10.4城市广场 §10.5城市设计 §10.1概述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狭义的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 –广义概念:可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作用 –交通 –商业交易 –表演 –展览 –体育竞赛 –运动健身 –消闲 –观光游览 –节日集会 –人际交往 –…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和类型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 –开放空间 ?街道 ?广场 ?停车场 ?居住区绿地 ?街道绿地 ?公园 ?…… –专用空间

?运动场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及规划设计 一、构成要素 1、自然要素?a?a气候、地形、水体、植被等 2、人工要素?a?a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 环境绿化、水景、城市照明 环境设施和小品 3、人文要素?a?a交往环境、风俗习惯 二、造型要素 1、实质要素?a?a点、线、面、体、色彩、质感 2、虚质要素?a?a焦点、轴线、界面 尺度、光、时间 §10.2商业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三、中心商务区 四、步行商业街及步行商业区 五、购物市场 一、城市商业区的形成及演变 ?集市贸易(零售和批发) ?市场、商店和商业街 ?商业区 二、商业区的内容、分布及形式 ?内容: –现代城市商业区是各种商业活动集中的地方,以商品零售为主体权及与它相配套的餐饮、旅宿、文化及娱乐服务。 –商业区内一般有大量商业和服务业的用房,如百货大楼、购物中心、专卖商店、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商业办公楼、旅馆、酒楼、剧院,歌舞厅、娱乐总会等。 ?分布 –商业区的分布与规模取决于居民购物与城市经济活动的需求。 –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的地段,靠近城市干道的地方。 ?商业建筑分布形式: –沿街发展 –整个街坊 三、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 –指城市中商务活动集中的地区,是城市经济、金融、商业、文化和娱乐活动集中地。 ?一般只是在工业与商业经济基础强大,商务和金融活动量大,并且在国际商贸和

评《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城市的痕迹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读后感 摘要:“城市不止是建筑物的群集,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并经常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复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 关键词:城市刘易斯·芒福德城市的定义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在大一上城市规划导引这门课程时,依稀记得老师提过刘易斯·芒福德,因为那时的专业知识还很少,不敢去读这样的大作,因为自己弄不明白。虽然现在也还是积累的知识不够多,但是上了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外建筑史之后,再读他的大作,已经有一些眉目了。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了解了一些刘易斯·芒福德的生平。刘易斯·芒福德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特别是他在学术上的巨大贡献,他一生撰写了30多部专著,他被广泛地公认为世界上空前伟大的城市科学专家。他所涉及的学科有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科技发展史、哲学、技术、英国文学、美国研究和城市科学,所涉猎的知识很广泛。他最优秀的著作《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史》,至今仍被公认为全世界城市科学研究的经典著作。 看完这本书之后,自己对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当然,最可惜的是刘易斯·芒福德没有将中国的城市发展史列入其中。对于这本书精华的部分实在太多,凭我小小的能力,我只能选取最感兴趣的小部分做一些自己浅陋的理解了。 芒福德先生在72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中国今天的城市发展也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国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我们更应该读一读芒福德对于非理性的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对现今日益拥挤、丑陋而紧张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a11436562.html,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的方法 作者:王艺霖 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7期 摘要: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建筑学院的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写的《回归公共空间》一书,研究了 30 年间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街道和广场的发展和转变,并提出了适合当代都市公共空间设计的PSPL调研法。结合课文分析PSPL调研法,解读其中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关系,以及城市生活与空间质量的关系。阐述了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使用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数据。而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此课题的研究为我们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城市中心;公共空间;PSPL调研法;公共生活 本文以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设计为例,利用PSPL调研法对我国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公共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风景园林师、城市设计师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一、哥本哈根公共空间的变化 本文分析丹麦哥本哈根城市中的公共空间建设,随着二战以后工业增长迅速,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都越来越快。市中心的规划问题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建筑杂乱、交通混乱、环境影响等。这些问题与民众要求的高水平生活愿望相差较远。1962年在众多意见和争论中,斯 特勒格步行街在哥本哈根市中心建成。 (一)减少机动交通 中世纪的街道格局仍然保持在哥本哈根的市中心,古老建筑仍然占主导地位。伴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及机动交通工具的激增,导致一系列影响城市交通的问题。比如市中心步行环境迅速恶化,所有的广场都被用来当做停车场。而斯特勒格步行街的建立,改变了这一状况。为了不占用步行者的空间,城市广场从被汽车占领变成人们的活动空间。机动交通工具的减少,这就说明人们的公共空间就越多,城市的魅力也就越能被人们所感受到。 (二)增加步行系统 哥本哈根的交通政策一直是鼓励人们步行。步行是最保护环境、最便宜也是最低噪音的交通方式,街道可以容纳更大的交通容量。步行不仅意味着一种交通方式,它更代表着锻炼身体,散步和场地空间的增多。步行中有着很多的乐趣,城市能够改变的关键因素在于此。另一个关键是城市方式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渐变的。当更少的机动车辆出现时,街道和步行广场是增多的。在城市的其他地区,这种方法同样适用。每当一项成功的措施被执行后,人们

中外城市建设发展史论文

论中外城市广场设计 焦蕾,200827501037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城市广场并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在中国,城市广场的概念是随着近代都市规划的开展,由西方引入的。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城市广场的设计受前苏联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级城市对城市建设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城市建设的热潮更是令人瞩目,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城市广场设计深受西方设计理念和手法的影响。本文试图以比较的眼光,从中西方现代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出发,分析各自的设计特点,以指出我们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确立未来发展的应持有的态度。 【关键词】中西方;城市广场;发展;设计比较; 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中高楼大厦越来越多,道路上车来车往,给人们的城市生活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而且似的城市中的休闲娱乐空间日渐减少。所以,城市广场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形势下,探索城市广场的起源与发展、对比中西方城市广场设计等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2 中西方城市广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1)西方的城市广场发展 在欧洲人眼中,“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因此自2000多年前,真正意义的城市广场在古希腊诞生以来就一直是人们进行交流、观赏娱乐、休憩活动的重要场所。后经过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最后到17世纪的古典主义城市广场,西方城市广场设计不断发展,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2)我国的城市广场发展 西方人将城市广场视为城市的中心,而在我国古代时期,宫城为城市的中心,《考工记》有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严谨的、封闭的的宫城为中心的古代城市空间组织使得我国古代早期民众很少有公共活动空间。最早的是寺观园林前的空间为公共活动场所,到后来集市的出现增添了民众的公共活动空间,再到后来,街道相交的地方,稍稍扩展形成封闭的广场空间,这种广场面积不大,数量也很少,但都处于城市的中心地段,地位很重要。其特点是很少有人为的、统一的规划观念影响。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国城市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空间质量提上城市建设议事日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广场自此才开始在中国各个城市空间中纷纷亮相。并随着社会及经济的飞速发展,渐渐形成了一股“广场热”的设计浪潮。 (3)中外城市广场在演变上的差异 使用目的的差异 与欧洲相比,中国传统城市广场在功能类型上没有太大差异,但是,在欧洲传统城 市广场的演变中,祭祀、宗教等功能逐渐减弱,庆典和商业功能逐渐增强,广场不

理解城市空间形态价值标准理论

理解城市空间形态价值标准理论 理解城市空间形态价值标准理论 摘要:书中从价值观的角度研究并提出评价城市空间形态的价值标准理论,本文系统的理解该理论,基于城市的动态化、多元化特性,在价值观的意义及来源、城市形态理论的实践和价值标准理论的应用方法三个方面受以启示。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价值观、标准理论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空间形态多种多样,大到整个城市,如格网城市、星形城市等,小到单一的功能区,如社区商业中心、CBD、城市商业中心等,然而即使是同一种功能的城市空间也会呈现出不同形态,在诸如繁星般的城市空间形态中,到底是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确无一定论和统一的评价标准。 林奇的《城市形态》(Good City Form)是研究城市空间形态与价值标准之间的关联的著作。书中对评价城市空间形态的价值标准理论提出五项基础指标,分别是活力、感受、适宜、可及性和管理和两项辅助指标,为效率与公平。 活力:即是生命力价值。指城市空间形态在人类、自然等生命、种族的延续的过程中所起的支持作用,而其最重要的是符合什么样标准的城市空间形态的这种支持作用是最为显著的。活力性能标准所以应包含延续性、安全、和谐等子项,考虑生存条件、物质的供应与弃置、居住密度与资源的相对比例、聚居位置、建筑布局、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维持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 感受:每个居民对于所生活的城市的最为直接的认识,被问及时都针对自己或熟悉或模糊的城市空间好与坏,方便与不方便等。好的城市空间形态不仅仅是在空间能被感觉,在时间上也能被感觉,并且应该是易辨识的、心理感觉与实际功能是一致的,能够通过感觉认知该地方的某种或某些特色。

[1]城市发展史_起源、演变和前景

“对于一个想要探索欧洲文明的基础的人来说,了解中国的过去乃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城市发展史》的作者,城市建筑与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想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1938年他在《城市文化》中为世界呼吁城市规划的人文思想因素,几乎整个欧洲的城市设计规划,因他的思想而重新确定方向,而他没有到过中国。1961年66岁的他写出了《城市发展史》的时候,坚持亲身经历与观察的研究方法,令他为自己仍然没有到过中国,无法描述东方城市文明而遗憾。26年后,目光敏锐的中国学者把《城市发展史》引介中国的时候,92岁的芒福德先生已经谢绝笔墨了。没有东方城市文明的城市历史,不能不说是一部缺憾的历史。1990年芒福德先生逝世,《城市发展史》在中国正式出版。1995年纪念芒福德的百周年诞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也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之时。又过了10年,当75万字的中文版《城市发展史》再版的时候,中国的城市化已然进入令世界震惊的40%以上发展速度,芒福德先生在67年前基于西方城市发展进程的思考,对我们今天竟然有非常特别的意义。他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化朽物为活灵灵的艺术造型,化生物繁衍为社会创造。”在我们今天城市迅速发展,资源迅速枯竭,生态迅速破坏,环境迅速恶化的情形之下,重读芒福德对非理性工业文明的尖锐批判,领会他倡导生态保护运动的思想,不禁慨叹。20世纪工业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和创伤。1914至1945年间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大约有12亿人死于战争,超过了以往历史上全部战争牺牲者之和。现代技术一方面千方百计避免死亡,一方面又血腥杀戮,让人们苦苦思索人类和谐共处的文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人性化”就是强调“人”重于“物”,要求对人性及人的各种需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同时永无止境地追求无缝沟通。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提到的“以人为本”,应该是“人性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人性化设计”的概念,即把“人性化”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设计进程中的设计。然而在现实的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更多的被停留在口头上或是文字中。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由于种种原因,如部分政府大搞形象、政绩工程;不切实际,盲目跟风;为赶工期过度压缩正常的设计、施工时间;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的经济效益;设计人员的经验主义和以自我为中心等,往往造成城市公共空间不方便使用,甚至于只能看不能用等现象。例如,城市广场成为摆设,既不遮阳也不挡风避雨;公园里人烟稀少,而老人孩子却找不到合适的活动场所;草地大片,却没有人的活动空间,也带不来好的生态效益,等等。当然这种现象正在日益受到重视并有所改进,那么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时,如何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人性化设计呢? 1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1.1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符合大众的感官特性和尺度要求

了解人的知觉及其感知方式、感知范围,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能理解各种形式的直接交流和人对空间条件及尺度的感受。城市公共空间满足人们的感官特性,首先要满足人的尺度要求。对于具有相应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符合相适宜的尺度极为重要,这将直接关系到使用者对空间舒适性、场所感等的心理感受。 除了尺度以外,色彩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色彩是最大众化的审美感觉,在所有的造型要素中,色彩是最为强烈而迅速的诉诸感觉的要素。色彩具有冷暖感、涨缩感、距离感、重量感、面积感和兴奋感等。成功的运用色彩,能增强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感染力。灯光也是引起视觉快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夜间休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城市公共空间能够延长利用时间,提高利用效率,全天候地为人服务。而夜间的空间利用就必然离不开灯光的运用,黑暗中灯光下的环境可以产生与白天完全不同的生命力与意境。依据不同的环境特点,不同的空间特性,合理运用灯光,可以营造出多彩的城市夜景,构筑城市宜人的夜空间。当然,除了视觉感受外,满足人们对听觉、嗅觉、触觉等其它感官的需求,对于设计者设计城市公共空间也很重要。多感官的需求供给,能够丰富空间的艺术感受,营造多样的氛营造多样的氛围意境,最大限度的给予使用者以场所体验感。 1.2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应该符合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点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1、概述 一般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面向公众开放使用和进行各种活动的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自然、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于城市的物质形态表现。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观光旅游、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有的,也是城市的精华和本质,既可以满足人与自然和社会交流的高层次需要,也可以增强城市软环境,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空间。 (1)展示城市形象、特色与文化的窗口 不同城市的公共空间形态特征分布格局代表了不同城市的特色和品位。优美的空间景观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感染和享受,而特色鲜明的空间景观为人们营造出特有的归属感与亲切感,增添了城市的魅力,富有历史内涵的公共空间能唤起人们的记忆,强化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认同。城市公共空间在创造了宜人的空间环境的同时,往往形成地域景观鲜明地场所,成为体现城市形象与特色的“橱窗” 。

城市公共空间中承载的社会生活是形成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过去的社会生活积淀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社会生活方式特征形成了城市的地域文化;当代城市中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反映了城市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因素投影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以不同的物质形态特征表现出来,人们通过这些表象的特征可以体会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承载城市居民活动的重要舞台 城市公共空间与市民间存在着“人造空间,空间塑人”的关系,表现在城市居民对城市及公共空间产生的认同感。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前者是后者的容器,后者又是前者的内容。公共开敞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和休憩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精神体验和情感交流的场所。舒适的开敞空间给人的身心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可以增进彼此的相互理解,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完整版)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读后感 《城市发展史》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所著,着重从 人文科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展望了远景。内容包括:史前的城市,城市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诞生,古埃及城市,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城市 规划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多角度综合地研究了城市发展史,并对今后城市发展提出了战略 性意见。对学城市规划的我们,无论在理论学习上还是思想都上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城市的演变过程——起源、发展、蔓延 一、城市的起源 “为了让我们对当今世界的迫切任务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专门回溯了城市的起源。我们需要构想一种新的秩序,这种秩序能包括有机界和人,乃至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城市发展找到一种新的出路”。这正是芒福德编写此书的目的。 “远在活人形成城市之前,死人就先有城市了“。这源于古人类对死去同类的敬重心里,他们需要寻求比实际生活需要更有力的促使古人要寻找一个固定的聚会地点,并最终 促使他们形成连续的聚落。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或抚慰他们的灵魂。所以为什么在去一个 大城市的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陵墓是就可以理解了。而促使城市形成的第二个因素就是 岩洞,被认为是最早的空间,不仅是居住地也是艺术和礼俗活动发生的地方。而这两种因 素的共同协同作用便促使了最初城市的形成。 芒德福说“城市首先是具备磁体功能,而后才具备容器功能的”。村落的基础是食物 和性,而城市则该是能够:追求一种比生存更高的目的”城市或者说人类聚落的最初雏形期,往往不是源于居住而是源于祭祀活动,而这种活动地点作为一种磁体,就已经把一些 非居住着引导此地。如罗马,耶路撒冷等古城仍然是并且继续追求这写原始目的的。总之 城市一开始就是外向的,就是能够吸引和容纳陌生人和陌生因素的而不像乡村那种较为固定,内向,并敌对的对待外来事物。 在其论述中认为旧石器时代是一种具备男性性格的,粗糙的,以狩猎为主的具有强攻 击型的社会结构,而新时期时代,则是以定居为主以女性的阴柔性格为主的时代,并开始 从事农业生产。而真正的城市起源源于这两种文化的联姻,而城市作为一种包容的有磁性 的容器,使城市中生发各种活动,使城市开始慢慢发展起来。 二、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但在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中总要受 控于一些具体因素的影响,比如王权、商业、文化等,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 其结合方式。 王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空间理论

城市空间理论 空间是人类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空间的配置是人类进行各种行为的产物,依据不同的原则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配置和不同规模等级空间相互密切的有机整体,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配置和联系就组成了空间。 城市的发展和地理空间密不可分。地理空间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的最为宝贵的资源,所以城市空间发展是地理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布局是城市化的产物,城镇空间布局是区域空间布局重要内容之一。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包含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二是城镇体系的区位分布。 要实现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不损害城镇体系生态进程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特点,促使城镇体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作出持续性贡献的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其旨在以区域为基础,兼顾发展和环境两个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控城镇体系的进程。 1、理论基础 1.1空间结构理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经济(产业)地域结构,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空间结构一直是空间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地域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组织空间偏好与选择的结果,是经济均衡在空间维度下的集中体现,个人和社会选择的各种要素均会对地域空间结构产生实际的影响。1.1.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对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试验和示范。也就是说“田园城市”只是“社会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田园城市群体的组合。即“社会城市”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名称和设计各异的田园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依靠放射状和环

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以景观艺术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 关键词:公共景观开放空间空间活力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身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大,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参与度高的公共空间日渐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如何增加公共空间的参与性与艺术性,通过景观提升空间活力与价值,使之真正成为市民的活动舞台和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定义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 space) 指城市中室外的、对所有市民开放的、提供除基础设施外一定的活动设施、承载各类公共活动并以承载生活性公共活动为主的场所空间。公共开放空间是整个城市的共享空间,在城市内部使用不具有权利限制,每个人的使用是平等的,它是整个社会的公共资源;再则,这种公共性还体现在对自然界各种生物的开放上,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公共空间还体现了社会的公正与宽容;这种具有包容性的“公共空间”,是汇聚着城市的文化特质、包容着多样的社会生活和体现着自由精神的场所。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现状 二十世纪后半叶, 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而国内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技术方法、理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从而造成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一定的不足。 (1)功能单一,尺度失调 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出发点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单一功能的需要而建设的。这种宏大叙事风格的城市形象,导致许多巨大尺度, 夏日暴晒,冬日无遮挡, 空旷无物,耗资巨大而生硬的大而无当的荒废的广场、城市大道等空间的出现。单一功能的设计,导致空间难以得到有充分的利用,人们很难在公共空间获得良好的体验,从而造成了资源与空间的巨大浪费。(2)空间各组成部分间缺乏有机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一块场地都作为各自独立的一块区域,缺少对于各个空间的功能、流线、周边限制条件、人的行为规律以及建设成本和维护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考虑和分析,尤其是将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一个连续的、相互影响的因素,考虑到空间设计之中。 (3)配套不足、缺少人文关怀 许多公共空间忽略了对空间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尺度等方面缺乏合理地把握,使得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居民的行为需求。从表面上看,城市也许变美了,但城市的机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居民也不能有效地享用公共空间。 当人们忙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同时,却失去了生存之根本,丧失了场所,城市空间系统变得机械,大地景观失去了温情和生活的气息,从而也失去了自身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失去了社区参与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专题十 中外城市发展史

专题十中外城市发展史 一、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2.观察下面两幅图,与唐朝长安城相比,明朝北京城设计的最主要特点是() A.城内有“市”,具有商业功能 B.城内有宫城和皇城 C.城有三重,宫城居于中心 D.城为方形 二、材料解析题(16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 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 材料三1600年,整个欧洲只有1.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

欧洲城镇数量和城镇人口呈爆炸式增长。到1950年,欧洲城市人口比例为50%,集中了全球40%的城市人口,城市人口所占比例居世界之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欧洲各国都有重视历史传统、保护文化遗产的正面例证,巴黎、伦敦、罗马等世界名城虽然发展模式不一,但总体上保持了历史风貌,城市文化品位较高,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4分)说明了什么?(1分) (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1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2分)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叶欧洲城镇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主要原因。(6分)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的城市空间理论

艺文丛谈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的城市空间理论 谷溢,陈天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 芦原义信与黑川纪章是著名的日本现代建筑师,在世界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在大 量从事城市实体空间营建的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理论,由于他们分别处在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高潮期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旺盛期,二人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比较价值和时间指导意义。从科学观基础、空间尺度和各种空间关系的存在秩序等方面对其理论进行比较,以期在接近城市空间本质的层面,对其理论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芦原义信;黑川纪章;城市空间;建筑学 中图分类号:TU-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10(2006)03-0071-03 收稿日期: 2005-12-04 作者简介: 谷溢(1979-),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生;陈天(1958-),男,天津人,副教授。 芦原义信(1918 )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5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曾在马歇 布劳耶事务所工作,1956年在东京创建芦原义信建筑设计研究所。黑川纪章(1934 )1957年京都大学建筑系毕业,1964年在该校研究生院完成博士课程;他提倡从机械原理时代到生命原理时代的转变,成为20世纪60年代新陈代谢运动的发起人之一。芦原义信和黑川纪章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城市空间理论,这些理论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科学观:布鲁巴基体系与非布 鲁巴基体系 现代科学观是在人们对科学的总体认识,是影响人类各种科学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人们把芦原义信和黑川纪章所处时代的主流科学观分为 布鲁巴基 (B ourbaki)与 非布鲁巴基 两个存在巨大差别的体系,二人城市空间理论所反映的科学观正是这两个体系的具体表现。 所谓 布鲁巴基体系 ,即基于二元论客观主义、合理主义概念,将能够证明和无法证明的事物区分开来的科学实证主义,是人们印象中的传统 经典科学观。 非布鲁巴基体系 则包括莱布尼兹和斯宾诺沙德巴洛克自然科学、戴卫 博姆德内藏秩序、大卫 彼得的共时性、黎曼空间、凯斯特勒得整体协调、曼戴布罗特得佛拉塔尔几何学以及普 里果金的耗散结构理论等。 [1]12-13 芦原义信的理论成熟于现代主义思想最有影响的年代,他提出的城市空间理论在非此即彼的对立主客体立场中带有深刻的现代主义二元论烙印,属于布鲁巴基体系。外部空间理论基于三次元的欧几里德空间而研究其存在形式,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这个世界,同时也是当今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的主流思想。黑川纪章认为,人类社会不断向着多样化的方向扩展,其尽头是无秩序的、各种城市要素相互对立的状态。建筑师与规划师所做的原本是创造秩序,但结果却常常是破坏了平衡;但是,一旦由此而使秩序保持高度的平衡,结果将使秩序化的世界向着更加复杂化的方向发展下去。所以,他希望从新科学、新哲学所构建的非布鲁巴基体系中找到解决的方法。他称之为新陈代谢和共生。新陈代谢的过程和循环反映了变化、生长和生命形式的平衡,意味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城市空间。 第24卷第3期2006年6月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 R NAL OF HENA N UN IV ERS ITY OF S CIENC E A ND TECH NOLOGY (SOC IA L S CIENC E)Vol.24 No.3 Jun.20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