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投资者⑵债权人⑶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反映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假设基本含义具体内容

会计主体“人”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不是

投资者),空间范围

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子公司、集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

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长生不老,不会破产清算固定资产进行历史成本和折旧的基础附注说明持续经营能力

会计分期人为划分核算的区间段会计年度=1年会计中期<1年

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度量(实物量度、

劳动量度)

记账本位币:一般是人民币

外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四、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1、会计确认基础: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计量基础含义举例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取得或制造所需要发生的各项支出

通常情况下采用

固定资产购进时买价及相关杂费作为

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按当前条件重新取得,同样资产所需支出

⑴存货盘盈

⑵固定资产盘盈

可变现净值将其变现后获得的净价值⑴存货的期末计价

⑵资产减值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现值(P)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价值⑴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⑵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⑶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

⑷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⑸资产减值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要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公允价值(市价)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

⑴交易性金融资产

⑵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⑶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

⑷股份支付

⑸生物资产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很可能: 50%<X≤95% 极小可能:0<X≤5%

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

⑸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

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

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A C )

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

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

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

D、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可比性)

六、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七、利得和损失

利得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非日常活动/偶然活动

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

收入

日常活动

费用

例:下列关于会计要素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负债的特征这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例:企业发生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均应记入当期损益(×)

要素名称定义构成特征确认条件

资产过去、拥有或控制

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流动资产<1年

非流动资产>1年

①预期经济利益

②拥有或控制

③过去时

①很可能流入

②成本或价值能可

靠计量

负债过去、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

义务(义务包括现时义务、

潜在义务)现时义务又包括

推定义务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①承担的现时义务

②经济利润流出企业

③过去时

①经济利润很可能

流出企业

②能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资产减去负债后由所有者享

有的剩余权益

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其他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盈余公积10%

未分配利润

90%

/

①依赖资产、负债

确认

②价值可靠计量

收入日常活动,最终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上升,与所有者投入

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商品销售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①日常

②与投入资本无关

③最终导致所有者权

益增加

①经济利润很可能

流入

②会导致资产的增

加,负债的减少

③流入额能可靠计

费用日常活动,最终会导致所有

者权益减少,与向所有者投

资分配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

成本费用

期间费用

①日常

②与分配利润无关

③最终导致所有者权

益减少

①经济利润很可能

流出

②会导致资产的减

少,负债的增加

③流出额能可靠计

利润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的经

营成果

收入

费用

记入当期损益的利得

记入当期损益的损失

/ 同收入、费用

第二章存货

一、存货的概念

1、定义:存放在企业货物

2、特征:⑴持有目的:生产领用、出售、出租、管理耗用

⑵持有时间:≤1年

⑶在生产耗用中可能改变实物形态

3、确认条件:⑴很可能流入企业⑵价值可靠计量

4、内容:

购进: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加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委托加工物资

销售: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存货跌价准备不包括:

⑴工程物资:房屋、建筑物(含税)

生产线、生产用机器(不含税)

⑵代其他企业保管的存货

二、存货的增加业务

1、外购原材料、周转材料

入账价值

项目包括不包括

买价发票金额

相关税金①不能抵扣的进项;②进口关税、消费税;

③城建税、教育费附加;④资源税

一般纳税人取得专票,取得认

相关杂费①运输费;

②装卸、保管、包装、仓储费;

③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④入库前的挑选费

7%作进项

非正常损耗

入库后的挑选、整理、押金

商品流通企业进货费用:

⑴记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已售: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⑵先归集→期末

未售:转入存货的成本

⑶金额小→记入当期损益的销售费用

例:一般纳税人购原材料200公斤,货款6000元,增值税1020元,保险费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130元,入库时短缺10%属合理损耗,问入库的单位成本是(D )

A、32.4

B、33.33

C、35.28

D、36

2、委托加工物资取得存货

材料的成本+加工费+运输费+税费

⑴发出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⑵支付往返的运输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⑶支付加工费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⑷支付相关的税费

税种允许抵扣不作成本不允许抵扣作成本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加工费×17%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消费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

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

用于销售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消费税

=(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⑸加工收回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贷:委托加工物资

3、自制:材料成本+加工费用+其他成本

4、接受投资(协议价,不公允的按公允价)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接受捐赠

借:原材料

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

6、提供劳务取得

按照劳务的直接成本+其他直接费用+该存货的间接费用

7、非货币资产交换(以物换物)

8、债务重组

9、企业合并取得

三、存货的期末计价

1、计量原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2、相关概念

成本: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账面余额)

可变现净值=市场价(合同价)—至完工时发生的成本—预计的销售费用—预计的税金

3、确认可变现净值时考虑的因素:

⑴售价要有确凿的证据

⑵原材料直接出售

原材料(加工)→库存商品→出售

⑶日后事项

4、可变现净值确定

库存商品:

合同部分:合同价(合同单价×合同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无合同部分:市场价(市场单价×数量)—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部分合同、部分无合同:分别按有合同、无合同进行处理

原材料:

直接出售:同库存商品,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生产成库存商品后出售:库存商品成本=原材料实际成本+进一步加工费用

库存商品可变现净值=合同价/市场价—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只有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才考虑材料是否减值

材料实际成本:历史成本

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库存商品的合同价/市场价—进一步加工

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金

总结:①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

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计提减值

②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

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

③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

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

④库存商品成本<可变现净值

材料成本<可变现净值不计提减值

5、计提存货的减值方法

⑴按单项存货计提:最精确,最复杂

⑵对数量多、单价低、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相同,具有同等的风险和报酬,可以合并按类别计提

单项计提减值≥按类别计提的减值

6、减值迹象的判断

部分的减值:

①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②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③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

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④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

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⑤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全部的减值:

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④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7、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转销

存货跌价准备转回:存货发生减值后,继续持有期间价值回升与下降的原因相同时,在计

提的限额内恢复存货的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转销:已经出售处置的存货,其原先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一并从账上注销(直接或按比率注销)

例:某企业月初购进原材料,买价100万元,运费10万元,材料已入库,款项已支付,第一个月末,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110万元;第二个月末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89.3万元;第三个月末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为99.3万元;第四个月初,出售该材料一半,售价50万元,税率17%。

购进时:

借:原材料109.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7

贷:银行存款127

第一月末账面余额为109.3万元,可变现净值110万元,成本<可变现净值,按109.3万元计量

第二月末账面余额为109.3万元,可变现净值89.3万元,成本>可变现净值,发生减值2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0

贷:存货跌价准备20

账面价值:89.3万元第三月末账面余额为109.3万元,可变现净值99.3万元,发生减值10万元,已计提20万元,应转回10万元(计提的限额内,上升的原因相同)

借:存货跌价准备1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

账面价值:109.3-20+10=99.3万元第四月初,出售价50万元

借:银行存款58.5

贷:其他业务收入5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结转已销材料的账面余额

借:其他业务成本54.65(109.3/2)

贷:原材料54.65(109.3/2)

转销已计提的减值:

借:存货跌价准备5(10/2)

贷:其他业务成本5(10/2)

或:

借:其他业务成本49.65

存货跌价准备 5

贷:原材料54.65

第三章固定资产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1、定义:价值大、使用期限长、使用中保持原有形态

2、特征:

⑴持有目的:生产经营、管理、出租、提供劳务,不是为了出售(营业外收入)

⑵使用寿命长于1年,单位价值较大,区别于低值易耗品

⑶有实物形态,并保持原态,区别于无形资产和存货

3、内容

⑴自用的房屋建筑物

⑵自用或经营出租的机器设备

⑶工具、器具

⑷交通工具

⑸环保的设备、安全设备

⑹高价周转件

⑺价值较大的备品备件、维修设备

⑻飞机的引擎、单独入账作为固定资产

不包括:

⑴经营出租的房屋、建筑物,应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⑵房地产行业开发的商品房及土地使用权(开发产品)

⑶生物资产

⑷处于处置状态,没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增加业务

1、外购:不需安装

需安装

入账成本=买价+进口的关税+消费税+装卸费+运输费+专业人员服务费+不允许抵扣增值税

例:某企业购进一批设备,买价100万,进口关税50万元,增值税税率17%,运输费10万元,其他的杂费0.7万元,该批设备中A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0万元、B设备的公允价值为30万元、C设备的公允价值20万元,不需要进行安装

入账价值=100+50+10×(1-7%)+0.7=160万元

⑴共同成本=160万元

⑵分配标准之和=50+30+20=100万元

⑶分配率=160÷100=1.6

⑷分配:

A设备:50×1.6=80万元

B设备:30×1.6=48万元

C设备:20×1.6=32万元

⑸分录:

借:固定资产—A 80

B 48

C 3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2 (150×17%+10×7%=26.2)

贷:银行存款186.2

2、自建

自营工程:工程物资(建机器设备不含税,建房屋含税)→工程领用物资→工程领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工程人员工资(劳务费)→完工→多余物资转为原材

出包工程: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待摊支出(共同的间接成本)

待摊支出:工程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税金、资本化借款利息、建设时期盘亏、联合试车费

通过在建工程核算:

⑴外购需要安装

⑵自建的自营工程

⑶自建的出包工程

⑷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⑸购安全生产设备

3、租入的固定资产

⑴融资租入: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现值)借:财务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

⑵经营租入:不作为固定资产

借:预付账款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贷:预付账款/银行存款

4、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协议价、不公允的按公允价入账)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5、接受捐赠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

6、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的差错)

借:固定资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7、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

不同于清理费用,主要用于油气资产、核设施

⑴购买: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预计负债(现值)

⑵计提利息: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

⑶支付弃置费用:借:预计负债

贷:银行存款

8、安全生产设备、安生生产费(新增)

⑴计提安生生产费

借:生产成本

贷: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理解专用基金)

⑵购置安生生产设备

借:在建工程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⑶完工投入生产用

借:固定资产—安生设备

贷:在建工程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累计折旧(全额一次计提折旧,今后不计提)

⑷用于平常的费用化支出

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

贷:银行存款

例:下列关于高危行业企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处理中不正确的是( D )

A、企业提取安全生产费时,应当记入“专项设备”科目中

B、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化支出的应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C、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照形成固定资产冲减专项储备

D、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按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分期计提

折旧

二、固定资产使用期间

1、累计折旧:先考虑折旧,再考虑减值

2、折旧的范围

包括:

⑴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

⑵没有竣工,但达到使用状态,暂估入账,竣工后调账,不调折旧

⑶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⑷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

⑸不需用、未使用、闲置的固定资产,记入管理费用

⑹季节性的停用,大修理期间,记入相关资产或期间费用

⑺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行业设备投入使用时全额计提折旧

不包括:

⑴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⑵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固定资产

⑶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⑷单独入账的土地

⑸融资租出的固定资产

⑹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改良支出期间

3、折旧的方法

①年限平均法②工作量法③年数总和法④双倍余额递减法

4、折旧分录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折旧

5、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一旦计提,不得转回,处置时可以转销

减值后再计提折旧时,按减值后的账面价值重新计提折旧

6、后续支出

⑴资本化支出:

①固定资产投入改造: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②换下旧零件(账面价值)借:营业外支出

贷:在建工程

③换上新零件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④工资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⑤完工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⑵费用化支出

车间或厂部管理上修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销售部门修理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不符合资本化条件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例:购买飞机一架10000万元,其中发动机3000万元,预计使用20年,直线法,无残值,第三年末,飞机可收加金额7000万元,可使用年限变更为13年,第五年,换下旧发动机,换上购买的新发动机4000万元,支付安装人员工资100万元,更新改造完毕投入使用。

①购进时:借:固定资产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②前三年每年计提折旧 10000÷20=5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500

贷:累计折旧 500

③第三年末,计提前的账面价值=10000-500×3=8500万元,

可收回金额7000万元,减值15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5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0

减值后的账面价值=10000-500×3-1500=7000万元

④第四年末计提折旧7000-(13-3)=7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700

贷:累计折旧 700

项目飞机发动机(30%)

原值10000 3000 前三年折旧1500 450

第四年折旧700 210

减值1500 450

账面价值6300 1890

⑤投入更新改造

借:在建工程6300

累计折旧2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0

贷:固定资产10000

⑥换下旧发动机

借:营业外支出1890

贷:在建工程1890

⑦换上新发动机

借:工程物资4000

贷:银行存款4000

借:在建工程4000

贷:工程物资4000

借:在建工程4000

贷:银行存款4000

⑧支付安装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100

⑨投入使用

借:固定资产8510

贷:在建工程8510

四、固定资产的减少

1、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

发生时:经批准: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折旧其他应收款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固定资产

2、出售、报废、毁损、对外投资、转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通过“固定资

产清理”

①转入清理:②残值、残料收入:

借:固定资产清理借: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原材料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清理

贷:固定资产

③支付清理费用:④支付相关税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原材料—应交营业税

应付职工薪酬

⑤赔偿收入:

借: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⑥结转清理净损益

收>支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收<支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

一、概念

1、定义→投资:出租、增值

房地产:房产、地产

2、核算范围

⑴经营租赁方式,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⑵经营租赁方式,经营租出的房屋建筑物(产权)

⑶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土地使用权(不是建筑物)

⑷空置的建筑物

⑸出租加物业

⑹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自用,该部分能单独计价(计量)

不包括:

⑴计划出租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

⑵经营租入再转租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

⑶经政府认定的闲置的土地

⑷生产经营用的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

⑸生产经营有的土地使用权(无形资产)

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品房及土地使用权(开发成本→开发产品→存货)

⑺企业出租给职工居住的宿舍(固定资产)

⑻企业自行经营的旅社、酒店

⑼融资租出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相当于卖房屋,款是分期收回)

⑽经营出租,融资出租的机器设备(不是房地产)

⑾部分用于出租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另一部分自用,自用部分、出租部分不能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作固定资产,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A C )

A、已出租的建筑物

B、待出租的建筑物

C、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后,再转租的建筑物

二、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

项目成本模式(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模式(同交易性金融资产)

核算原理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

计提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房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地产)

需进行减值测试,不采用公允价值,采用

账面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同“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考虑减值,采用

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外购时

(成本+相关税费)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自建

(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的必要支出)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在建工程(一般企业)

开发产品(房地产企业)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在建工程(一般企业)

开发产品(房地产企业)

经营出租的租金收入借: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同左

租金收入交税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5%)

同左

折旧、摊销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不作分录

计提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一旦计提,不得转回,处置时可以转销

不作分录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上升不作分录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理论上的收益)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下跌不作分录,严重下跌时要考虑减值准备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理论上的亏损)

资本化后续支出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①转入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原值)

②继续投入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不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①转入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or借方)

②继续投入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③完工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③完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项目

成本模式

(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公允价值模式

(同交易性金融资产)

费用化后续支出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同左

处置时(出售时)①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②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①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②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or借方)

③结转理论上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④结转理论上的亏损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⑤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公允模式投资

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贷方)

记入所有者权益利得,处置时冲减其他

业务成本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其他业务成本

备注:⑴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

⑵成本模式条件符合时可以转成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成成本模式

⑶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变更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

异应调整留存收益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盈)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值)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公允价值<账面价值(亏)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

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值)

三、举例

某企业2006年12月31日购进生产用建筑物一栋,价值1000万元,预计可使用20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8年12月31日该建筑物可收回金额为800万元,2009年1月1日将其对外经营出租,年租金80万,营业税税率5%,采用成本模式核算,预计使用年限16年,2010年1月1日将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公允价值为900万元,年租金和营业税不变,2010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2011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950万元,2012年1月2日将其出售,收入为800万元,写出所有会计分录。

⑴ 2006年12月31日购进

借:固定资产 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⑵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当年折旧 1000÷20=50万元

借:制造费用 50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50

⑶ 2008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同2007年的折旧

计提折旧后的账面价值=1000-50×2=900万元,可收回金额800万元,减值10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

⑷ 2009年1月1日,将固定资产→成本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1000

累计折旧 1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

贷:固定资产 1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00

⑸ 2009年12月31日收租金

借:银行存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交营业税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

计提2009年折旧 800÷16=50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5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50

⑹ 2010年1月1日,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

账面价值=1000-100-100-50=750万元,公允价值900万元

公允价值>账面价值调增留存收益15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5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1000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 (15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5 (150×90%)

⑺ 2010年12月31日,收租金、交税、公允价值上升1000-900=100万元

收租金借:银行存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交营业税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4

公允价值上升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⑻ 2011年12月31日,收租金,交税、公允价值下降1000-950=50万元

收租金、交税同2010年

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⑼ 2012年1月2日出售,收入80万元

借:银行存款 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80

结转成本借:其他业务成本 95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900

—公允价值变动 50

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 (理论上的收益转为实际收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50

四、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1、内部转换

成本模式在条件符合下可以转换成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模式不能转换成成本模式

2、外部转换(重分类)

非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成本模式

无形资产

开发产品公允价值模式

固→投(成本模式)成本模式投(成本模式)→固

借:投资性房地产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

固→投(公允模式)投(公允模式)→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借: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公允价值变动贷:固定资产(or借方)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盈利)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盈利)

公允价值模式

无→投(成本模式)成本模式投(成本模式)→无

借:投资性房地产借: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贷: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

无→投(公允模式)投(公允模式)→无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借:无形资产

累计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公允价值变动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中级会计实务重点内容 第一章总论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等内容。 本章应重点掌握如下知识点: 1.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务应用; 2.资产、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实务辨认; 3.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适用范围; 4.会计要素变动的实务辨认。 第二章存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存货在购入方式、委托加工方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债务重组方式、自行生产方式及盘盈方式下初始计量原则及会计处理方法,继而对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作了相应地案例解析,着力解析了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及减值的账务处理。 考生应重点掌握: 1.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特别关注外购方式、债务重组方式、非货币性交换方式、委托加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指标计算; 2.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及减值准备的计提; 3.存货盘盈、盘亏的科目归属 第三章固定资产 本章内容提要: 本章阐述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从购入方式、自行建造方式、租入方式、投资转入方式、非货币性交易方式和债务重组方式逐项解析了其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账务处理,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则重点案例解析了折旧的计算及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修理支出的会计处理,最后讲解了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考生应重点关注如下考点: 1.固定资产购入方式下入账成本的构成因素及数据计算,尤其是购入生产设备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2.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时各单项固定资产的分拆处理原则; 3.分次付款方式购入的固定资产入账成本的计算、各期利息费用的计算及期末“长期应付款”现值的计算; 4.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时入账成本的推算,尤其是挪用生产用原材料或产成品时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5.高危行业企业专项储备的会计处理; 6.经营租入固定资产各期租金费用的推算; 7.弃置费用的处理原则; 8.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下折旧的计算,尤其是减值计提与年限平均法的结合处理; 9.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复核的会计处理原则; 10.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理原则及改良后固定资产原价和折旧额的推算; 11.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原则;

备考中级会计实务笔记总结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八部分: 1:总论 2:资产类: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 3:收入负债类:收入、负债及借款费用; 4:特殊业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或有事项、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外币折算; 5:事业单位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6:最重要税务类:所得税; 7: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8:财务报告; 第一章《总论》 1.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不再是满足国际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主体(空间范围,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是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只要是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比如一个经济上独立核算的车间、企业、企业集团、事业单位等)、持续经营(时间范围)、会计分期(时间范围)、货币计量(计量手段); ★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为了弥补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我们现代会计编制了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就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弥补了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实际发生)、相关性(经济决策相关)、可理解性、可比性(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重要性(金额、性质)、谨慎性(不得高估资产和收益,不得低估费用和负债)、及时性等; 3.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及计量原则: ★资产:(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确认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负债:(特征)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确认条件)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主要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合收益)、留存收益等(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收入:(特征)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确认条件)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该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费用:(特征)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确认条件)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日常活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非日常活动); ★利得损失:分为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损失(营业外收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损失(其他综合收益-资本公积);利的损失可能影响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影响当期损益,但是最终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 价值、重置成本(盘盈); ★计量属性都是按照购入以后的后续计量,购入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公平交易价购入的,后续如果每期期末体现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就是公允价值计量,期末账面价值会调整为期末公允价值,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等期末都是公允价值计量;其他资产期末不按照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的,就是按照购入成本持续核算是历史成本计量; 第二章《存货》 1.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全

2007中级会计实务第一讲 第一次课程的内容2007年教材变化比较大的地方 教材变化对中级会计实务的影响: 第一次:93年7月1号,新旧会计制度接轨 第二次:2001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第三次:2007年1月1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针对上市公司的。中级会计实务的学习方法: 1.课程听两遍就可以了,联信网络课程的特点就是随面授来录制的; 2.不主张在单位看书,上班有闲暇时间就回忆老师讲课的内容; 3.老师在课堂上会结合书上的习题和课外的习题在课堂上讲,学员课外做的习题就一套就可以了,到时候老师会推荐 新准则对中级教材突现的变化: 难点有三个: 第一层:所得税会计,在企业核算中,抛弃了应付税款法,必须是纳税影响债务法; 第二层:企业合并与长期股权投资的结合,难度比较大; 第三层: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2007中级会计实务第二讲 接上一讲内容: 新旧会计准则的变化: 9号准则产生的前提 和财务管理内容的结合 2007中级会计实务第三讲 接上一讲内容: 例:购买一处房产,合同总价的300万,合同约定每年年末支付100万,银行的贷款利率(折现率)为6.5%,折现的总额为260万:

借:固定资产 260万 未确认的融资费用 40万 贷:长期应付款 300万 分析:40万是3年的财务费用,每年进财务费用要采取实际利率法来摊销财务费用,原来是采取直线法来摊销财务费用 债务重组:按照市场价值,在原来的会计制度下就认账面价值,按照新的准则导入了公允价值。 例:甲有房产一处,不考虑折旧,购入价为50万,现在的市场价值为80万,甲欠乙 110 万,双方达成了一个债务重组的协议:甲用房产抵110万应付乙的欠款。 按照以前的会计处理方面(不认市场价值): 甲方:借:应付账款 110 乙方:借:固定资产110万 贷:固定资产 50万贷:应收账款 110万 资本公积 60万 按照新的准则,换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必须要按照公允价值 整个损益:110-50万 债务重组收益:110-80万 处置资产的损益:80-50万 债权人(换入资产的价值必须按照公允价值来计算): 借:固定资产 80 万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30万 贷:应收账款 110万 企业合并(20号准则): 掌握三层意思: 1、站在公司法的角度来谈企业合并 第一种合并吸收合并,A+B=A(B灭失,B相关的资产和负债转入A) 第二种合并新设合并:A+B=C(A、B 灭失,产生新公司C) 第三种合并股权合并:A作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卖给了B公司,A成为B公司的 全资子公司。会计处理:只需要做实收资本和股本明细账的转换。 借:实收资本-甲 贷:实收资本-B 图例:甲-100%---A-100%---B 重点注意:合并报表主体发生了变化2、站在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的角度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全.doc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 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2017中级会计师考试 中级会计实务 个人学习笔记【呕心沥血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财务报告目标 一、财务报告的目标: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1、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2、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4、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立场和空间范围 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持续经营:持续经营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会计分期:界定了会计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时间范围。 注意两个时间范围的区分 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应以币值稳定为假设 三、会计基础 企业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即应依据权责关系,而不是现金的收付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归属的期间。注意: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记账基础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如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具体要求:1.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 2.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平衡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3.会计信息应当是中立的、无偏的。 二、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三、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晦涩难懂,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四、可比性(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具体要求:1.纵向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 2.横向比较: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具有可比性。(会计政策) 五、实质重于形式(售后回租、融资租赁、企业集团) ●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大多数的业务交易,其法律形式反映了经济实质;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法律形式没有反映经济实质,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作出职业判断,按照业务的经济实质进行账务处理。 六、重要性(性质和金额(净利润为1)) 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完整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和事项,要求将所有重要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完整、全面的计量、报告。 重要性的判断取决于性质和金额两个方面,相同的金额对于规模不同的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的重要性理解。 七、谨慎性(加速折旧和计提减值、存货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不确定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费用和损失。

《中级会计实务》的无形资产之读书笔记

第四章:2007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学习笔记(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掌握)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够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属于本章所指无形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自创商誉以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三)土地使用权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提取折旧,但下列情况除外: 1、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2、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地上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企业改变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停止自用土地使用权而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时,应将其账面价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掌握) (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项目的研究开发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1、研究阶段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是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开发阶段

(完整版)初级会计实务讲义笔记

一、资产的概念 1、含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1)过去时(不是将来时) 财务会计(过去时) 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计划购买的原材料不属于资产 (2)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3)能带来经济利益 (4)经济资源(不是人力资源,政治资源) 例:下列属于企业资产的有( B ) A阳光和空气 B 存放在第三方的原材料 C经营租赁方式租入机器 D 计划采购的物质 3、分类:(1)根据有无实物形态分有形资产如库存现金及有价证券,存货,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如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2)按来源不同分自有资产外购 自制 经营租入(不属于资产) 租入资产 融资租入(属于资产)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帐款和应收)票据) (3)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 存货、预付帐款、其他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待摊费用) 下列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C ) A应收帐款 B 预收帐款 C 交易性金融资产 D以公允价值模式计价投资性房地产 二、货币资金 1、含义:以货币形态存在的流动资产 2、内容: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存款、银行汇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 不包括 (1)备用金(其他应收款) (2)商业汇票(可能在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 (3)现金等价物(三个月到期的债券投资) 例:下列各项中是其他货币资金(BCD ) A企业持有三个月到期的债券投资 B为购股票存出投资款 C外埠存款 D 向银行申请银行汇票时的存款

中级会计实务总论练习题

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 A.计划购买的原材料 B.待处理财产损失 C.委托加工物资 D.预收款项 2. 下列项目中,使负债增加的是()。 A.发行公司债券 B.用银行存款购买公司债券 C.发行股票 D.支付现金股利 3. 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 A.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流入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 4.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基本前提是( )。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5. 会计分期的前提是( )。 A. 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6.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及时性 B.可理解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7.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8. 强调某一企业各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可理解性 9. 企业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这是为了满足( )要求。 A.可靠性 B.可比性 C.相关性 D.重要性 10.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体现的是( )。 A.及时性 B.相关性 C.谨慎性 D.重要性 11.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这体现的是( )。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及时性 D.可理解性 12. 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于( )会计核算质量要求。 A.重要性 B.可比性 C.谨慎性 D.可理解性 1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 )为基础。 A.权责发生制 B.实地盘存制 C.永续盘存制 D.收付实现制 14. 企业确认资产或负债应满足有关的经济利益( )流入或流出企业的条件。 A.可能 B. 基本确定 C. 很可能 D. 极小可能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项目中不应作为负债确认的有( )。 A.因购买货物而暂欠外单位的货款 B.按照购货合同约定以赊购方式购进货物的货款

中级会计实务最实用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投资者⑵债权人⑶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⑷社会公 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 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反映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假设基本含义具体内容 总公司与分公司、母公司、子公司、集 会计主体“人”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不是 投资者),空间范围 团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 体一定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假设企业长生不老,不会破产清算固定资产进行历史成本和折旧的基础附注说明持续经营能力 会计分期人为划分核算的区间段会计年度=1 年会计中期<1 年 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度量(实物量度、记账本位币:一般是人民币

劳动量度)外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四、会计基础 1、会计确认基础: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 现值 公允价值 计量基础含义举例 历史成本(实际成本)取得或制造所需要发生的各项支出 通常情况下采用 固定资产购进时买价及相关杂费作为 入账价值 重置成本(现行成本)按当前条件重新取得,同样资产所需支出 ⑴ ⑵ 存货盘盈 固定资产盘盈 可变现净值将其变现后获得的净价值⑴ ⑵ 存货的期末计价 资产减值时,可收回金额的确定 现值(P)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价值⑴ 固定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⑵ 无形资产以分期付款方式取得 ⑶ 分期收款方式实现的销售收入 ⑷ 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⑸ 资产减值中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⑹ 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要考虑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 ⑴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市价)在公平交易中双方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 ⑵ ⑶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 ⑷股份支付 ⑸生物资产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 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初级会计实务-自己整理全套笔记考试重点

第一章资产 1. 特征3个:过去交易事项形成,拥有或控制,预期带来经济利益 2. 库存现金:盘盈一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盘亏一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库存现金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 3. 其他货币资金:银汇,银本,信用卡,信用证,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 5. 应收账款:入账价值=主营业务收入+增值税+代垫费 ⑴确认收入应扣除已发生商业折扣,确认入账价值不考虑现金折扣。 ⑵应收账款=扣除商业折扣的收入x(1 + 17%) ⑶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一收入x 2/10,1/20,N/30, 现金折扣(考虑增值税)一入账价值x 2/10,1/20,N/30 ⑷收回金额=入账价值-现金折扣(10天2%,20天1%,30天无) ⑸不会引起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发生变化:应收不能收回确认坏账损失 6. 其他应收款:应收赔款,帮职工垫付款,出租包装物租金,存出保证金,差旅费,备用金 7. 应收账款减值:⑴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借方)+发生应收(借方)-发生应收(贷方) ⑵期末坏账准备=期初坏账(贷方)-发生应收(借方)+发生应收(贷方)⑶期末计 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x估计比例-期末坏账准备 ⑷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确认坏账一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8. 交易性金融资产:⑴入账价值=公允价值 已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应收股利,发生交易费用-投资收益单独确认⑵出售确认 投资收益=出售的公允价值-初始入账价值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为正数,交 易费用为负数确认投资收益=出售确认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利息-交易费用 9. 存货:⑴入账价值=买价+运输/装卸/保险/包装/仓储费+ 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挑选费 不包括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增值税),入库后发生费用,自然灾 害 ⑵单位实际成本=入账价值讯材料公斤-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公斤) ⑶不利于存货日常管理与控制的存货发出计价法一一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一一上涨则期末存货升高,利润增加 ⑷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差异额_+入库差异额—(差异额节约为负数,超支为正 数) 期初计划成本+入库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差异额=发出计划成本x材料成本差异率 ⑸包装物出租or随商品出售且单独计价计其他业务成本, 出借or随商品出售不单独计价计销售费用 ⑹委托加工物资入账价值: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计入,小规模纳税人计入 消费税:收回直接销售计入,收回连续加工再销售不计入 ⑺库存商品毛利率法: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x(1-毛利率)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成本+购入成本-销售成本 库存商品售价金额法:进价率=期初进价+入库进价 期初售价+入库售价 销售成本=收入x进价率 ⑻存货盘盈一管理费用,存货盘亏一原材料/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 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已发出商品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中级会计实务,总论,章节练习-

中级会计实务,总论,章节练习|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B.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C.会计分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D.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2.下列关于会计基础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B.权责发生制是指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C.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D.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都必须采用收付实现制 3.企业于7月初用银行存款3000元支付第三季度房租,7月末仅将其中的10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 A.配比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收付实现制原则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4.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A.商誉 B.预付的货款 C.经营租入的设备 D.融资租入的设备5.下列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来源的是()。 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B.留存收益 C.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D.企业借入的长期借款6.以下事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A.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 B.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D.出租机器设备取得的收入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加权平均法 B.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 C.固定资产折旧 D.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8.下列不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A.资本公积 B.投资收益 C.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资产减值损失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会计分期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会计分期就是企业生产周期 B.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C.会计分期假设的主要作用在于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 D.折旧和摊销的会计处理体现了会计分期假设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是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与灵魂 B.在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更多地强调相关性,如果可以采用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相关信息的,会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 C.因为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存在,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采用一定的方法计提折旧 D.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3.下列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实质重于形式的有()。 A.企业对售后按照固定价格回购的业务在会计核算上一般不确认收入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资产进行核算 C.期末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D.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4.下列各项中,体现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要求的有()。 A.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B.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 C.固定资产大修理期间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D.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5.下列各项中,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

01 第一章总论 知识点一、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前提) 知识点二、会计基础——主要解决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的问题 1.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2.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除此之外的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知识点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8项) 知识点五、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一、资产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资产的定义 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用)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没有所有权,融资租入)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特别提示】 ①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那么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②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③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中大奖) (二)资产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货币计量)

其中: 二、负债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一)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法定义务、推定义务:习惯的做法、公开的承诺、公开宣布的经营政策)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现金、实物资产、提供劳务、转为资本等)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特别提示】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二)负债的确认条件 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并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或股东权益)的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初级会计实务自己整理全套笔记考试重点

第一章资产 1.特征3个:过去交易事项形成,拥有或控制,预期带来经济利益 2.库存现金:盘盈—其他应付款/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盘亏—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库存现金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 3.其他货币资金:银汇,银本,信用卡,信用证,外埠存款,存出投资款 5.应收账款:入账价值=主营业务收入+增值税+代垫费 ⑴确认收入应扣除已发生商业折扣,确认入账价值不考虑现金折扣。 ⑵应收账款=扣除商业折扣的收入x(1+17%) ⑶现金折扣(不考虑增值税)—收入x 2/10,1/20,N/30, 现金折扣(考虑增值税)—入账价值x 2/10,1/20,N/30 ⑷收回金额=入账价值-现金折扣(10天2%,20天1%,30天无) ⑸不会引起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发生变化:应收不能收回确认坏账损失 6.其他应收款:应收赔款,帮职工垫付款,出租包装物租金,存出保证金,差旅费,备用金 7.应收账款减值:⑴期末应收账款=期初应收(借方)+发生应收(借方)- 发生应收(贷方) ⑵期末坏账准备=期初坏账(贷方)-发生应收(借方)+ 发生应收(贷方) ⑶期末计提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x估计比例-期末坏账准备 ⑷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确认坏账—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 8.交易性金融资产:⑴入账价值=公允价值 已宣告尚未发放现金股利-应收股利,发生交易费用-投资收益单独确认 ⑵出售确认投资收益=出售的公允价值-初始入账价值 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为正数,交易费用为负数 确认投资收益=出售确认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利息-交易费用 9.存货:⑴入账价值=买价+运输/装卸/保险/包装/仓储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挑选费 不包括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含增值税),入库后发生费用,自然灾害

2020年中级会计实务章节试题:总论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财务报告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C. 财务报表仅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D. 财务报告外部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2. 关于收入和费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B. 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C.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D. 符合收入和费用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 下列各项业务中,不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 A. 支付借款利息 B.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 C. 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期末确认的享有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份额 D. 接受投资者投入的一台固定资产 4. 某企业2011 年8 月份购入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因暂时不需用,截至当年年底该企业会计人员尚未将其入账,这违背了( ) 要求。 A. 重要性 B. 客观性 C. 及时性 D. 明晰性 5. 关于会计基本假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B. 法律主体不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 C. 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D. 货币计量为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6. 下列各项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不能体现谨慎性原则的是( )。 A. 在物价下跌时,发出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计量 B. 对企业的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C. 对购入时准备随时变现的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严重下跌时计提减值准备 D. 以托收承付方式销售商品,商品已经发出且办妥托收手续,但是风险和报酬实质上未转移,因此未确认收入 7.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 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也可能源于日常活动 B. 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 C. 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应确认为收入 D. 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8. A公司拥有B 公司30%的股权,但根据章程、协议等有权任免B 公司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A公司能够对B 公司实施控制。企业会计准则的上述规定主要体现了( ) 要求。 A. 重要性 B. 实质重于形式 C. 相关性 D. 谨慎性 9. 根据资产定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 ) 。 A.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B.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D. 资产的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多项选择题 10. 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有( ) 。 A. 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 一个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

2018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资产 2017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库存现金(一)现金管理制度 包括现金使用范围、库存现金的限额和现金收支规定。现金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到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确定,交通不便地区可按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 现金收支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现金。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 (三)现金的清查 如果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为以下情况处理: 1.如为现金短缺: (1)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或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 (2)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 2.如为现金溢余: (1)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

2017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应收票据(一)应收票据概述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债权人:应收票据,债务人:应付票据) 比较: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应付票据 银行汇票:其他货币资金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 (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 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 (2)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

中级会计实务(2019) 章节练习 第01章 总论

直接打印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财务报告目标的是()。 A、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 C、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要 2、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将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及其确认条件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如实反映在财务报表中,体现的是会计的()要求。 A、可靠性 B、可比性 C、重要性 1

D、谨慎性 3、 确定会计核算工作时间范围的前提条件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4、 下列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实质重于形式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由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 B、某公司持有35%股份,但能够控制该公司,对于持有的股份作为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对 C、期末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5、 2

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负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承担的潜在义务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企业一定期间内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D、收入是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6、 下列关于会计要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金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B、资产的特征之一是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C、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D、所有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都应该确认为收入 7、 下列各项会计科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是()。 A、其他收益 3

中级会计实务笔记讲义

中级会计实务讲义 第一章 总 论 一、会计 管理会计(将来时) 企业会计 → 权责发生制 财务会计(过去时) 行政单位:收付实现制 预算会计 → 事业单位:事业活动(收付实现制) 经营活动(权责发生制) 非营利组织:权责发生制 二、财务目标 1、目标: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帮助。 2、两种观点: ⑴ 受托责任观:更多强调可靠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站在经营者角度。 ⑵ 决策有用观:更多强调相关性(有用),采用其他的计量方法,站在投资者角度。 3、使用人: ⑴ 投资者 ⑵ 债权人 ⑶ 政府(工商、税务、银行、财政、证监会、保监会) ⑷ 社会公众 三、会议基本假设(4个):是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 确认 → 确定认可,是不是收入 计量 → 计算、量化、是多少 报告 → 反映 主营业务收→营业收入

更多会计实务精品:点击阅读>>> 四、会计基础 收付实现制 1、会计确认基础: 权责发生制 历史成本计价 重置成本 2、会计计量基础:可变现净值 现值 例:下列项目中,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有(B D ) A、商誉 B、交易性金融资产 C、无形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无权责发生制) 1、可靠性:真实、受托责任目标、是会计的灵魂 2、相关性:有用性、决策有用目标,相关性以可靠性为基础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横向可比→同一时期,不同企业(可比性) 纵向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一贯性) 更多会计资料下载:点击下载>>> 5、实质重于形式:经济实质、法律形式 ⑴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⑵售后回购不确认收入 ⑶售后租回不确认收入 ⑷分期付款购买商品 ⑸长期股权投资中,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判断标准 6、重要性:通过性质、金额大小来判断 7、谨慎性: 不高估资产、收入和利润,不低估负债、费用和亏损 或有资产:基本确定 或有负债:很可能 ⑴减值准备的计提 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加速折旧摊销 ⑶预计负债的确认 基本确定:95%<X<100% 可能: 5%<X≤50% 很可能: 50%<X≤95% 极小可能:0<X≤5% ⑷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 ⑸无法估计销售退回可能性 8、及时性:收集、处理、报告及时 例:下列属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有(A C ) A、商品销售后以固定的价格回购,不确认收入 B、单位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合并进行减值测试(重要性) C、将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企业的资产入账 D、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在所有上市公司执行(可比性) 六、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七、利得和损失 利得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非日常活动/偶然活动 记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损失记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 收入 日常活动 费用

2018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2018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整理版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整理版 第一章资产 2017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库存现金,一,现金管理制度包括现金使用范围、库存现金的限额和现金收支觃定。现金限额一般按照单位3到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确定,交通不便地区可按多于5天、但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确定。现金收支不得从本单位的现金收入中直接支付,即不得“坐支”现金。 ,二,现金的账务处理 企业应当设置“库存现金”科目,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单独设置“备用金”科目核算。 ,三,现金的清查 如果账款不符,发现的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戒溢余,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分为以下情冴处理: 1.如为现金短缺: ,1,属于应由责仸人赔偿戒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 ,2,属于无法查明的其他原因,计入管理费用。 2.如为现金溢余: ,1,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戒单位的,计入其他应付款; ,2,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2017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知识点: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概述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 承兑汇票。,债权人:应收票据,债务人:应付票据, 比较:银行承兑汇票:应收票据/应付票据 银行汇票:其他货币资金 ,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 1.取得应收票据和收回到期票款 ,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借:应收票据贷:应收账款,2,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借: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银行存款贷:应收票据 2.应收票据的转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