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2机型理论试卷

172机型理论试卷

172机型理论试卷
172机型理论试卷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范文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其答案范文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 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20、在接地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加履带长度和增加履带宽度两个方法中,更能减小压实阻力的是增加履带长度。 21、对于具有弹性的车轮,在侧向力未达到地面附着极限的情况下,车轮行驶方向依然会偏离其中心平面的现象称b为轮胎的侧偏现象。 22、车辆土壤推力与土壤阻力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二、选择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C) A、最高车速、最大功率、加速时间 B、最高车速、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C、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D、最大功率、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 2、同一辆汽车,其车速增加一倍,其空气阻力提高(D)。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汽车行驶的道路阻力包括(A) A、滚动阻力+坡度阻力 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 D、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4、下列关于改善燃油经济性说法错误的是(B) A、缩减汽车总尺寸 B、减少档位数 C、降低汽车总质量 D、尽量使用高档 5、峰值附着系数对应的滑动率一般出现在(C)。

现代控制理论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为了帮助大家在期末复习中能更全面地掌握书中知识点,并且在以后参加考研考博考试直到工作中,为大家提供一个理论参考依据,我们11级自动化二班的同学们在王整风教授的带领下合力编写了这本《现代控制理论习题集》(刘豹第三版),希望大家好好利用这本辅助工具。 根据老师要求,本次任务分组化,责任到个人。我们班整体分为五大组,每组负责整理一章习题,每个人的任务由组长具体分配,一个人大概分1~2道题,每个人任务虽然不算多,但也给同学们提出了要求:1.写清题号,抄题,画图(用CAD或word画)。2.题解详略得当,老师要求的步骤必须写上。3.遇到一题多解,要尽量写出多种方法。 本习题集贯穿全书,为大家展示了控制理论的基础、性质和控制一个动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步骤,即建模、系统辨识、信号处理、综合控制输入。我们紧贴原课本,强调运用统一、联系的方法分析处理每一道题,将各章节的知识点都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力争做到了对控制理论概念阐述明确,给每道题的解析赋予了较强的物理概念及工程背景。在课后题中出现的本章节重难点部分,我们加上了必要的文字和图例说明,让读者感觉每一题都思路清晰,简单明了,由于我们给习题配以多种解法,更有助于发散大家的思维,做到举一反三!

这本书是由11级自动化二班《现代控制理论》授课老师王整风教授全程监管,魏琳琳同学负责分组和发布任务书,由五个小组组组长李卓钰、程俊辉、林玉松、王亚楠、张宝峰负责自己章节的初步审核,然后汇总到胡玉皓同学那里,并由他做最后的总审核工作,绪论是段培龙同学和付博同学共同编写的。 本书耗时两周,在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是二班大家庭里又一份智慧和努力的结晶,望大家能够合理使用,如发现错误请及时通知,欢迎大家的批评指正! 2014年6月2日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和答案

三、名词解释 1、坡度阻力与道路阻力 2、等速百公里油耗 3、动力因素 4、后备功率 5、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 6、制动效率与利用附着系数 7、制动器抗热衰退性与抗水衰退性 8、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 8、接近角与离去角 10、牵引系数与牵引效率 11、附着力与附着率 12、同步附着系数 13、滑水现象 14、制动跑偏与制动侧滑 15、滑动率与制动力系数 四、简答题 1、滚动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2、在高速路上行驶时,轮胎气压高些好还是低些好?为什么?若在松软的沙土路面或雪面上又如何? 3、为追求高的动力性,应如何换档?若追求低油耗,又该如何换档? 4、在设计传动系各档传动比时,应遵循怎样的基本原则? 5、为降低空气阻力可采取哪些措施? 6、从保证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出发,对制动系的要求是? 7、汽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分为哪三种类型?一般汽车应具有什么样的转向特性? 8、汽车满载和空载时是否具有相同的操纵稳定性? 9、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VSC)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10、在制动过程中,若只有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会出现什么情况?如

果只有后轴抱死或后轴先抱死又如何?最理想的制动情况是? 11、纵向通过角和最小离地间隙对汽车通过性有何影响? 12、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其装在前悬架与后悬架效果有何不同?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3000kg,C D =,A=3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坡度角α=5°,f=,车轮半径r=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加速度 du/dt=0.25m/s2,u a =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g=9.81m/s2)。 2、设一驱动轿车轴距L=2.6m,质心高度h g =0.57m,其前轴负荷为总重的%。确定其在?=和?=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最高车速与极限最大爬坡度及极限最 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 W =0)。其它有关参数为: m=1600kg,C D =,A=2m2,f=,δ=1。 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m=2000kg,L=4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5m, 离后轴的距离为b=1.5m,质心高度h g =0.6m,在坡度i=%的良好路面上下坡时, 求前后轴的轴荷分配系数(注:前轴荷分配系数m f1=F z1 /F z ,后轴为m f2 =F z2 /F z )。 4、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 =2Hz,行驶在 波长λ=5m的水泥接缝路面上,求引起车身共振时的车速u。若该车车轮部分的 固有频率f 1 =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的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波长λ=? 5、已知某型货车满载时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m=9290kg,质心高度 h g =1.17m,轴距L=3.95m,质心到前轴距离a=2.95m,制动力分配系数β=。 1)求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表达式(制动强度z的函数),并求出同步附着系数; 2)求当行驶车速u=30km/h,在?=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计算

(完整word版)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考试题 西北工业大学考试题(A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院:专业: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共27分,每空1.5分) 1.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的系统分析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是系统松弛时,输出量、输入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3.线性定常系统齐次状态方程是指系统___________时的状态方程。 4.推导离散化系统方程时在被控对象上串接一个开关,该开关以T为周期进 行开和关。这个开关称为_______。 5.离散系统的能______和能______是有条件的等价。 6.在所有可能的实现中,维数最小的实现称为最小实现,也称为__________。 7.构造一个与系统状态x有关的标量函数V(x, t)来表征系统的广义能量, V(x, t)称为___________。 8.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其BIBO稳定的充要条件是传递函数的所有 极点具有______。 9.控制系统的综合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综合保证系统稳定,有满意的 _________、_________和较强的_________。 10.所谓系统镇定问题就是一个李亚普诺夫意义下非渐近稳定的系统通过引入_______,以实现系统在李亚普诺夫意义下渐近稳定的问题。 11.实际的物理系统中,控制向量总是受到限制的,只能在r维控制空间中某一个控制域内取值,这个控制域称为_______。 12.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两个相并行的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重要方法。二.判断题(共20分,每空2分) 1.一个系统,状态变量的数目和选取都是惟一的。(×) 2.传递函数矩阵的描述与状态变量选择无关。(√) 3.状态方程是矩阵代数方程,输出方程是矩阵微分方程。(×) 4.对于任意的初始状态) ( t x和输入向量)(t u,系统状态方程的解存在并且惟一。(√) 5.传递函数矩阵也能描述系统方程中能控不能观测部分的特性。(×) 6.BIBO 稳定的系统是平衡状态渐近稳定。(×) 7.一个系统能正常工作,稳定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8.如果系统的状态不能测得,只要系统能观测,可以采用状态观测器实现状

汽车理论 期末考试试题 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 1、汽车动力性主要由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三方面指标来评定。 2、汽车加速时间包括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 3、汽车附着力决定于地面负着系数及地面作用于驱动轮的法向反力。 4、我国一般要求越野车的最大爬坡度不小于60%。 5、汽车行驶阻力主要包括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和加速阻力。 6、传动系损失主要包括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 7、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小,燃油消耗率越大。 8、在我国及欧洲,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L/100KM,而在美国燃油经济性指标的单位是mile/USgal。 9、汽车带挂车后省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率,二是增大了汽车列车的利用质量系数。 10、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效能、制动效能恒定性和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11、评定制动效能的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12、间隙失效可分为顶起失效、触头失效和托尾失效。 12、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车身固有频率为,驶在波长为6米的水泥路面上,能引起车身共振的车速为54km/h。 13、在相同路面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就越高,燃油消耗率越低。 14、某车其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β=,若总制动器制动力为20000N,则其前制动器制动力为1200N。 15、若前轴利用附着系数在后轴利用附着系数之上,则制动时总是前轮先抱死。 16、汽车稳态转向特性分为不足转向、中心转向和过多转向。转向盘力随汽车运动状态而变化的规律称为转向盘角阶段输入。 17、对于前后、左右和垂直三个方向的振动,人体对前后左右方向的振动最为敏感。 18、在ESP系统中,当出现向左转向不足时,通常将左前轮进行制动;而当出现向右转向过度时,通常将进行制动。 19、由于汽车与地面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起、无法通过,称为间隙失效。 20、在接地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在增加履带长度和增加履带宽度两个方法中,更能减小压实阻力的是增加履带长度。 21、对于具有弹性的车轮,在侧向力未达到地面附着极限的情况下,车轮行驶方向依然会偏离其中心平面的现象称为轮胎的侧偏现象。 22、车辆土壤推力与土壤阻力之差称为挂钩牵引力。 二、选择题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C) A、最高车速、最大功率、加速时间 B、最高车速、最大功率、最大扭矩 C、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最大爬坡度 D、最大功率、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 2、同一辆汽车,其车速增加一倍,其空气阻力提高(D)。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汽车行驶的道路阻力包括(A)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考试题A卷及答案

即 112442k g k f M L M ML θθθ??=-+++ ??? && 212 44k k g M M L θθθ??=-+ ??? && (2)定义状态变量 11x θ=,21x θ=&,32 x θ=,42x θ=& 则 一.(本题满分10分) 如图所示为一个摆杆系统,两摆杆长度均为L ,摆杆的质量忽略不计,摆杆末端两个质量块(质量均为M )视为质点,两摆杆中点处连接一条弹簧,1θ与2θ分别为两摆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当12θθ=时,弹簧没有伸长和压缩。水平向右的外力()f t 作用在左杆中点处,假设摆杆与支点之间没有摩擦与阻尼,而且位移足够小,满足近似式sin θθ=,cos 1θ=。 (1)写出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2)写出系统的状态方程。 【解】 (1)对左边的质量块,有 ()2111211 cos sin sin cos sin 222 L L L ML f k MgL θθθθθθ=?-?-?-&& 对右边的质量块,有 ()221222 sin sin cos sin 22 L L ML k MgL θθθθθ=?-?-&& 在位移足够小的条件下,近似写成: ()1121 24f kL ML Mg θθθθ=---&& ()2122 4kL ML Mg θθθθ=--&&

2 / 7 1221 334413 44244x x k g k f x x x M L M ML x x k k g x x x M M L =?? ???=-+++ ???? ? =????=-+? ????? &&&& 或写成 11 223 34401 000014420001000044x x k g k x x M L M f ML x x x x k k g M M L ? ? ?? ?????????? ??-+???? ???????????=+???? ????? ??????????????????? ????-+?? ? ? ?????? ? &&&& 二.(本题满分10分) 设一个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方程为=x Ax &,其中22R ?∈A 。 若1(0)1?? =??-??x 时,状态响应为22()t t e t e --??=??-?? x ;2(0)1??=??-??x 时,状态响应为 2()t t e t e --?? =??-?? x 。试求当1(0)3??=????x 时的状态响应()t x 。 【解答】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为()t t e =A Φ,根据题意有 221()1t t t e t e e --????==????--???? A x 22()1t t t e t e e --????==????--???? A x 合并得 2212211t t t t t e e e e e ----????=????----?? ??A 求得状态转移矩阵为 1 22221212221111t t t t t t t t t e e e e e e e e e -----------?????? ?? ==????????------???? ????A 22222222t t t t t t t t e e e e e e e e --------?? -+-+=??--??

汽车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和答案

五、计算题 1、已知某汽车的总质量m=3000kg,C D=0.75,A=3m2,旋转质量换算系数δ=1.06,坡度角α=5°,f=0.015,车轮半径r=0.367m,传动系机械效率η=0.85,加速度du/dt=0.25m/s2,u a=30km/h,计算汽车克服各种阻力所需要的发动机输出功率?(g=9.81m/s2)。 2、设一F.F驱动轿车轴距L=2.6m,质心高度h g=0.57m,其前轴负荷为总重的61.5%。确定其在?=0.2和?=0.7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极限最高车速与极限最大爬坡度及极限最大加速度(在求最大爬坡度和最大加速度时可设F W=0)。其它有关参数为:m=1600kg,C D=0.45,A=2m2,f=0.02,δ=1。 3、已知某车总质量为m=2000kg,L=4m(轴距),质心离前轴的距离为a=2.5m,离后轴的距离为b=1.5m,质心高度h g=0.6m,在坡度i=3.5%的良好路面上下坡时,求前后轴的轴荷分配系数(注:前轴荷分配系数m f1=F z1/F z,后轴为m f2=F z2/F z)。 4、设车身—车轮二自由度汽车模型,其车身部分固有频率f0=2Hz,行驶在波长λ=5m的水泥接缝路面上,求引起车身共振时的车速u。若该车车轮部分的固有频率f1=10Hz,在砂石路上常用的车速为30km/h,问由于车轮部分共振时,车轮对路面作用的动载所形成的搓板路波长λ=? 5、已知某型货车满载时有关参数如下:总质量m=9290kg,质心高度 h g=1.17m,轴距L=3.95m,质心到前轴距离a=2.95m,制动力分配系数β=0.38。 1)求前后轴利用附着系数表达式(制动强度z的函数),并求出同步附着系数; 2)求当行驶车速u=30km/h,在?=0.8的路面上车轮不抱死的制动距离。(计算时取制动系反应时间τ1=0.02s,制动持续时间τ2=0.2s,制动距离

汽车理论试题及答案2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汽车理论A 姓名 学年学期:学号 考试时间:班级 一回答下列问题( 1/ 汽车的瞬态响应中有那几个参数来表征响应品质的好坏? 2/ 什么是中性转向点?什么是静态储备系数? 3/ 请指出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坐姿受振模型中的输入点和轴向振动。 4/ 什么是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如何利用等速行驶百公里燃油量曲线来评价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5/ 汽车制动器制动力分配合理性的评价方法有几种? 6/ 横向稳定杆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有的车装在前悬架,有的车装在后悬架? 7/ 什么是汽车的动力性?其指标有哪些?它们是否关联? 8/ 什么是汽车的旋转质量换算系数,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9/ 座椅支撑面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最敏感的频率范围是多少?机械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取决于哪些因数? 10/ 汽车通过性的几何参数有哪些?什么是汽车挂钩牵引力? 二简答题 1/ 从受力情况分析汽车制动时,前轮抱死拖滑和后轮抱死拖滑两种运动的制动方向稳定性。 2/ 请画出车身与车轮双质量两个自由度振动系统,并写出偏频,刚度比,质量比。 3/ 如何选择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如何确定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 4/ 画出轮胎坐标系,并标出正侧偏角,正侧倾角,回正力矩等? 5/ 请分析左右车轮载荷的重新分配对轮胎的侧偏刚度与稳态转向性的影响?

三分析/计算题 1 什么是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试用驱动力和行驶阻力平衡图来分析汽车的动力性(以四档为例)。 2 某一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φ0=0.65,用Ⅰ曲线β线f组和r线组来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φ=0.5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 已知某一车辆,其总质量=1395,质心高度为0.502 ,轴距为2.37,质心到前轴距离1.14,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为=0.68.试计算: (1)同步附着系数φ0 ? (2)当制动强度为0.7时,那个车轮先抱死?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及答案..

汽车理论模拟试卷四 1、 (1)什么是纵向滑动率?作出附着系数与纵向滑动率的关系曲线,并描述该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什么是轮胎的侧偏特性?试分析轮胎侧偏特性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汽车使用因素与轮胎自身结构与特性的因素)。 (3)结合下图(包括轮胎的侧偏特性)说明:转弯时汽车滚动阻力大的原因,并说明滚动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2、 (1)动力性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三个?各个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的? (2)结合公式及绘图,说明后备功率的概念。 (3)确定汽车的动力性,可通过作图法,具体可用哪几种

特性的图?大致过程怎样? 3、 (1)画图并说明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2)已知某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试结合线、I 曲线、 f 和 r 线组分析汽车在附着系数ψ2=0.8 的路面上进行制动时的全过程。 (3)在图上标明:在ψ1=0.3 和ψ2= 0.8的路面上车轮抱死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地面制动力的差别。 4、 (1)较常用的汽车百公里油耗有哪些? (2)汽车的等速百公里油耗与车速间具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5、 (1)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有关公式,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稳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2)定性分析汽车操纵稳定性动态特性的影响因素。 (3)驾驶员的不同转向操作对汽车的转向与操纵稳定性特性有怎样的影响?为什么? (4)曲线行驶时,对于前轮驱动的汽车,在驱动与制动时,

纵向力对其稳态特性的影响是否有差异,试分析产生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 6、 (1)进行汽车平顺性分析时,一般对哪几个振动响应量进行分析?以车身单质量振动系统为例分析频率比、阻尼比及其相关的质量,刚度,阻尼对三个振动响应量的影响。 (2)在车身与车轮的双质量振动系统中,已知车身部分偏频为π,车身与车轮的质量比、刚度比分别为8和9, 试计算车轮部分偏频,并说明主频与偏频的定义及其大小的关系(用“<”号表示)。 答案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拟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考试科目汽车理论[I] A 卷闭卷共页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分,共10 题,每题1 分) 得分评卷人 1. 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 【B 】 A.25% B.15% C. 5% D.35% 2. 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3. 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 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路 面附着系数 C. 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 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 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 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 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 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 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 A. 低速 B.高速 C. 中速 D.减速 6. 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 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 A.匀加速B.匀速

C.怠速D.减速 7. 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 B 】 A.小于7.35kW/t B.10kW/t 左右 C.14.7 ~20.6kW/t D.大于90kW/t 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 A 】A.15% ~20% B.0 C.50% D.100% 10 .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附着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 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 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 一、多项选择题(共10 分,共10 题,每题1 分) 得分评卷人 1. 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超车行驶时,受到的行驶阻力有【BCDE 】A.驱动力B.加速阻力 C.坡度阻力D.空气阻力 E.滚动阻力 2. 能够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结构方面的因素有【】 A.保证发动机与底盘良好工作状态B.采用子午线轮胎 C.减轻汽车的总质量D.尽量在高档位行驶 E.采用多档手动变速器或高效率无级变速器 3.在初选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以下原则正确的有【】A.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B.满足最大爬坡度 C.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D.满足后备功率的要求 E.满足驾驶性能的要求 4.下面说法中,可能发生汽车后轴侧滑的有【】 A.前后轮同时抱死B.汽车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 C.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D.后轮抱死,前轮不抱死 E.前后轮都不抱死

汽车理论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新整理)1月.doc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汽车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2583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轮胎侧偏特性的主要因素有轮胎的结构、轮胎垂直载荷、轮胎充气压力、路面种类 状态、汽车行驶速度和() A. 主销内倾 B. 低压轮胎 C.轮胎外倾角 D. 子午线轮胎 2.汽车的驱动力值只等于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之和时,说明不满足汽车行驶的()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附着条件 D. 充要条件 3.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该条件是() A. 水平良好路面空载 B. 水平良好路面满载 C.任意良好路面空载 D. 高速公路半满载 4.在动力特性图上,D-u a和 f-u a曲线间距离的g/δ倍就是汽车各档的() A. 加速度 B. 最高车速 C.最大爬坡度 D. 最大动力因素 5.在汽车功率平衡图上用来加速或爬坡的参数是() A. 后备功率 B. 发动机功率 C.阻力功率 D. 最高车速 6.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百公里油耗 增加? () A. 低速 B. 高速 C.中速 D. 减速 7.在使用方面,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有行驶车速、正确保养与调整和() A. 节气门全开 B. 增加燃油压力 C.增大后备功率 D. 档位选择 8.提高汽车的平顺性,轮胎的以下措施哪个是正确的?() 1

控制理论基础试卷及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 燕山大学(威县函授点) 2016级第三学期《控制理论基础》考试试卷 姓名 专业 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 15分) 1、自动控制系统由 、 、 、 、 、 和 、 组成。 2、经典控制理论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 、 、 。 3、在框图运算中,若有n 个环节串联连接,则总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 ,若有n 个环节并联,则总的传递函数为各环节传递函数的 。 4、按有无反馈划分,控制系统可分为 和 。 5、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奈氏判据及其辅助函数 F(s)= 1 + G(s)H(s),错误的说法是 ( ) A 、 F(s)的零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B 、 F(s)的极点就是开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C 、 F(s)的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 D 、 F(s)的零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 2、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21 ()6100s G s s s +=++,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 A 、261000s s ++= B 、 2(6100)(21)0s s s ++++= C 、2 610010s s +++= D 、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 3、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S 平面原点,则 ( )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 C 、响应速度越快 D 、响应速度越慢 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0 (0.11)(5)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100 B 、1000 C 、20 D 、不能确定 5、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的: A 、闭环零点和极点 B 、开环零点 C 、闭环极点 D 、阶跃响应 6、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 )。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210.51s s ++ D 、0.11101s s ++ 7、关于P I 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A 、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 B 、 积分部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 C 、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 D 、 只要应用P I 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 8、关于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 、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都为正数; B 、 无论是开环极点或是闭环极点处于右半S 平面,系统不稳定; C 、 如果系统闭环系统特征方程某项系数为负数,系统不稳定; D 、 当系统的相角裕度大于零,幅值裕度大于1时,系统不稳定。 9、关于系统频域校正,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一个设计良好的系统,相角裕度应为45度左右; B 、 开环频率特性,在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斜率应为20/dB dec -;

《汽车理论》清华大学余志生版-期末考试复习题

汽车理论习题集必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 写在该小题后的括号内) 1、评价汽车动力性的指标是(A ) A.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 B.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大传动比 C.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传动系最小传动比 D.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时间和最大驱动力 2、汽车行驶速度( B ) A.与发动机转速、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 B.与发动机转速和车轮半径成正比,与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C.与发动机转速和传动系传动比成正比,与车轮半径成反比 D.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与车轮半径和传动系传动比成反比 3、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加速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B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等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A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5、汽车加速上坡行驶时,其行驶阻力包括( D )。 A.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B.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 C.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D. 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 6、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包括(D )。 A.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 B. 摩擦阻力和干扰阻力 C.形状阻力和干扰阻力 D. 摩擦阻力和压力阻力 7、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B )。 A. 与车速成正比 B. 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C. 与车速的3次方成正比 D. 与车速的4次方成正比 8、汽车行驶时的空气阻力(C )。 A.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成正比 B.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成正比 C. 与迎风面积和车速的平方成正比 D. 与迎风面积的平方和车速的平方成正 比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考试题B卷及答案

-----好资料学习 分)一.(本题满分10请写出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其中状L态变量的设置如图所示,系统的输出变量为流经电感的电流强度。2

【解答】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得:uLx?Rx?x??3111 ?x?Lx?Rx?3222 ?xx?Cx??213 1R1?ux?x??x?? 311LLL ?1111R?x??x?x?232x?y,输出方程为改写为LL ?222?11x?x?x? 123CC? 写成矩阵形式为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R1??1??0?????LL?????11Lxx??????111 ?1R??????u?x?0?x0?????????22LL ?????22????0xx???????33??11

???0????? ?CC???x???1?????x1y?00???2???x???3 10分)二.(本题满分单输入单输出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 为)k2r(r?3y(k)?(k?1)??y(k2)?5y(k?1) 回答下列问题:)求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1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2)y?(kx(k))r(kx(k)?x(k?1)?,,(3)取状态变量为求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112(4)分析系统的状态能观性。【解答】z变换有:1()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2 )z?2)?zRz(?5z?3zY(2?(Yz)z?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3R(z)z?5z?(2)系统的特征方程为20?5?z?3zD(z)? 1z?0.7?z?4.3??z,,所以离散系统不稳定。,特征根为211)(k1)?rx)?y(k)x(k)?(k?(xk 3)由,,可以得到(1211)(k??(k?1)y(k?2)?r?kx(?1)?x(k2)?r12由已知 得)?1)?3x(kk(?2rk)?5x()k3?1)?y(k?r??(yk?2)r(k1)?2(k)5y(11??)x(k?5)x(k?r(k)3?)2?r(k)(x ?5(k)?3rkk3??x()2112于是有:)k3(?(?1)?3xk)5xk)?r(?(xk221又因为)?k(??(xk1)x)r(k21所以状态空间表达式为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x(k?1)x(k)101????????11??r(k)?????????x?3?3?5(x(k)k?1)?????????22 ?x(k)?????101y(k)????x(k)???2(4)系统矩阵为0101??????????,输出矩阵为0c?110?0G?cG?1,?????3?5?3?5????c10????能观性矩阵为,,系统完全能观。2Q?rank??Q????oo cG01???? 三.(本题满分10分) 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线性系统的对偶原理; (2)简述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稳定性与输出稳定性的相互关系; r?2rr阶线性解耦系统等效于多少个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输出(3)输入【解答】 (1)若线性系统1与线性系统2互为对偶,则系统1的能控性等价于系统2的能观性,系统1的能观性等价于系统2的能控性。 (2)若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稳定,则输出必稳定,反之,若线性定常系统的输出稳定,则状态未必稳定。当且仅当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没有零极点对消现象时,其状态稳定性和输出稳定性才是等价的。 r?2rrr个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输入)输出阶线性解耦系统等效于(3 四.(本题满分10分) x?x?x cos x?2211?,判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考试题B卷及答案

一.(本题满分10分) 请写出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其中状态变量的设置如图所示,系统的输出变量为流经电感2L 的电流强度。 【解答】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得: 1113222332 1L x Rx x u L x Rx x Cx x x ++=?? +=??+=? 改写为1 13111 223 22 31 211111R x x x u L L L R x x x L L x x x C C ? =--+?? ? =-+???=-?? ,输出方程为2y x = 写成矩阵形式为

[]11 111222 2 331231011000110010R L L x x L R x x u L L x x C C x y x x ??? -- ???????????????? ???????=-+???? ??????? ??????????????? ? ???-?????? ? ? ??? ?? ?=??? ?????? 二.(本题满分10分) 单输入单输出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2)5(1)3()(1)2()y k y k y k r k r k ++++=++ 回答下列问题: (1)求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取状态变量为1()()x k y k = ,21()(1)()x k x k r k =+-,求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4)分析系统的状态能观性。 【解答】 (1)在零初始条件下进行z 变换有: ()()253()2()z z Y z z R z ++=+ 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2()2 ()53 Y z z R z z z +=++ (2)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2()530D z z z =++= 特征根为1 4.3z =-,20.7z =-,11z >,所以离散系统不稳定。 (3)由1()()x k y k =,21()(1)()x k x k r k =+-,可以得到 21(1)(2)(1)(2)(1)x k x k r k y k r k +=+-+=+-+ 由已知得 (2)(1)2()5(1)3()y k r k r k y k y k +-+=-+-112()5(1)3()r k x k x k =-+- []212()5()()3()r k x k r k x k =-+-123()5()3()x k x k r k =--- 于是有: 212(1)3()5()3()x k x k x k r k +=--- 又因为 12(1)()()x k x k r k +=+ 所以状态空间表达式为

汽车理论试卷

汽车理论》课程复习思考题一一、填空题(每空 1 分,本题共20 分) 1、某小轿车在实验场地上侧的结果为中性转向,若将后轮气压降低,则可变为(过多)转向特性,并存在一个(临界)车速。 2、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通常由以下四部分组成:(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空气阻力的 表达式为(Fw=CDAua2/21.15 )。 3、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有:(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力)。 4、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5、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悬架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 滤波器)。 6、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和(起始制动车速)。 7、汽车的加速能力通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 二、判断题(每小题 1 分,本题共15 分) (对) 1 、具有不足转向特性的汽车,其后轮侧偏角的绝对值大于前轮侧偏角的绝对值。 (错) 2 、最小离地间隙表示汽车无碰撞地越过小丘和拱桥的能力。 (对) 3 、汽车的动力特性图可以比较不同车重和空气阻力的车辆动力性能。 (对) 4 、为了降低吨公里耗油量,提高汽车燃料经济性,应尽量增加汽车载重量,以提高负荷率。 (对)5、利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不仅可以评价不同类型汽车的动力性,还可以确定该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上坡能力。 (对) 6 、只要汽车的动力因素相等,汽车都能克服同样的坡度,产生同样的加速度。 (错)7 、变速器在不同档位时,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不同。 (错)8 、汽车拖挂运输可使汽车的百公里油耗下降,从而起到节油效果。 (错)9、试验表明,一般发动机在较低的转速范围和低负荷率时,其经济性较好。 (对)10 、为了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变速器档位设置应采用适当增加档位数。 (错)11、汽车在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随制动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道路附着系数的增大而增大。 (错)12、对于普通行车制动系统来讲,汽车制动时的最佳状态时后轮先抱死,然后前轮抱死。 (对)13 、轮胎侧偏刚度绝对值越大,在同样侧偏力作用下,产生的侧偏角越小,相应的操纵稳定性越好。 (对)14、对于有过多转向的汽车,当其车速超过临界车速时,转动转向盘汽车会发生激转而侧滑或翻车。 (错)15、在进行机动车制动检测时,发现制动效能不合格,应从增大制动力及降低制动初速度两方面解决。 三、简答题(每小题各8 分,本题共40 分)1、如何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答: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减小悬架刚度C,可降低固有频率fO,可减小车身振动加速度,这是改善平顺性的一个基本措施。 (2)为了防止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经常冲击缓冲块,悬架应有足够的动挠度fd。 (3)采用变刚度特性曲线的悬架,对于载荷变化较大的货车而言,可明显地改善行驶平顺性。 (4)对于不同悬架结构型式及不同的使用条件,满足平顺性要求的相对阻尼系数的大小应有所不同。即应选择适当的阻尼。(5)减小非悬挂质量,增大悬挂质量。非悬挂质量与悬挂质量之比,比值越小,平顺性越好。 2、试作等速行驶的汽车在方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曲线简图,标出汽车瞬态响应品质的几个参数值,并加以说明。 答:(1)反应时间T。它是汽车横摆角速度第一次达到稳态横摆角速度3 rO的时间。反应时间T越短,转向响应越迅速、及时。 (2)超调量3 r1/ cdrO X 100%。反映执行指令误差的大小。 (3)横摆角速度波动。 (4)进入稳态所经历的时间。越短越好。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精品文档-------------------------------------------------------- 模拟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页共闭卷汽车理论[I] A 卷考试科目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共10题,每题1分) 得分评卷人 1.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 【B 】 A.25% B.15% D.35% C. 5% 2.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3.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 A.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 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

最低路面附着系数 C.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 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 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 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 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 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 B.A.低速高速 D.减速中速C.6.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匀速B .匀加速A. C.怠速D.减速 7.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 A.小于7.35kW/t B.10kW/t左右 C.14.7~20.6kW/t D.大于90kW/t 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