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脉冲星的辐射区域概论

脉冲星的辐射区域概论

《普通物理》考试大纲

《普通物理》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通过对《普通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学会用于解决问题的物理学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为后续研究生课程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参考书目 (1)《物理学基础》(第6版) ,[美]哈里德等著,张三慧,李椿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 (2)《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系列,钟锡华,陈熙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3)《热学》(第3版),李椿,章立源,钱尚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4)《电磁学》(第三版)赵凯华,陈熙谋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

一、量子力学的诞生背景 1、原子论的建立 2、黑体辐射与光电效应 3、原子核式结构的探索 4、波尔氢原子模型 二、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一 1、波粒二象性假设 2、波函数及统计解释 3、薛定谔方程及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 三、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二 1、算符的引入 2、算符的性质与运算规则,算符的对易关系 3、算符的本征态与本征值 4、测量与量子坍缩 四、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三 1、全同性原理 2、单粒子自旋与双粒子自旋态 3、多粒子波函数 五、量子力学的应用 1、中心力场下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 2、氢原子定态薛定谔方程求解 3、静电磁场中粒子的薛定谔方程 4、角动量算符与角动量耦合 六、量子力学的表示理论 1、表象的引入 2、表象变换 七、量子力学方程的近似求解方法 1、定态微扰论 2、含时微扰论 3、变分法

基本要求: 1.掌握原胞、晶胞等关于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倒格子和正格子及布里渊区等 概念,倒格子与正格子的关系,晶向及晶面的表示方法,面间距等的相关计算。了解晶体学中14种布拉菲格子及其基本特征。 2.了解晶体结合的种类及各种结合的物理特性;掌握平衡间距、结合能等的计 算。 3.深刻理解处理晶格振动的简谐近似、最近邻近似及周期性边界条件;掌握一 维单原子和双原子链在简谐近似下的色散关系的计算,声学波和光学波的物理意义;掌握确定晶格振动谱的实验方法;掌握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模型、德拜模型)、晶格振动模式密度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晶格的热膨胀和热传导。 4.深刻理解能带论的三个基本近似;深刻理解并掌握布洛赫定理及其应用,近 自由电子近似下电子运动的特征,紧束缚近似下计算能带的方法,费米面、费米速度、费米半径和能态密度的概念和计算。 5.理解电子准经典运动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掌握准经典运动下电子的平均速 度、加速度和有效质量的计算,掌握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论解释。 6.理解金属自由电子气的概念,熟练掌握电子热容的计算方法,了解金属的电 导过程,磁场中金属电子的输运性质。 参考书目: 黄昆,韩汝琦《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方俊鑫、陆栋,《固体物理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天体物理学

天体物理学 2008.9-2009.2 袁业飞董小波 1.【天文思维。】a. 一个致密天体位于银河系内,我们在0.1秒钟之内观测到它增亮了二倍。请估计它的物理尺度不能超过多少?如果增亮的幅度只有10%,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b. 某种类型的活动星系在所有星系中的比例大约为1/100。那么,这种类型星系的活动期至少是多长? 2.【视超光速。】我们对一个遥远天体作了两次观测(相隔一段时间),发现它在高速运动。我们可以测得它在天球上走过的角距离,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测得它的宇宙学红移从而确定它离地球的距离,这样我们可以算得它的横向速度。请推导这个速度和它的真实运动速度的关系;什么情况下我们测得的横向速度会超出光速? 3.【位力定理;辐射压。】大质量黑洞(M BH > 106 M⊙)吸积周围气体释放引力能产生电磁连续谱辐射,连续谱辐射又电离周围气体从而产生发射线(e.g. H-beta 4861?,半高宽度大概几十?);另外,由于吸积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性,连续谱的光度会有变化。这就是在活动星系核中发生的基本过程。假设周围的电离气体运动被黑洞引力所主导并处于Viral平衡,而且呈球对称分布。 请设计一种方案来测量黑洞质量;如果忽略电子散射引起的效应,那么基于Viral定理估计的黑洞质量的系统偏差是怎样的? 4.【辐射拉拽。】一颗尘埃颗粒质量为10-11克,在1AU处绕太阳作近似圆周运动。它吸收太阳光并以红外方式再辐射出去,保持温度一定。尘埃吸收太阳光的截面为10-8 cm2。请计算需要多长时间它将掉入太阳表面?假设1/108的太阳光被绕太阳运动的尘埃所吸收,那么每秒钟掉入太阳的尘埃总质量是多少? 对于绕太阳运动的电离气体(电子-质子对),这种效应显著吗? 5.【*optional: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推理思辨能力】 请基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作推理(没必要做复杂的数学计算推演),证明:如果质点速度不存在上限,则惯性系之间由伽利略变换相联系(牛顿时空观);否则,洛仑兹变换(狭义相对论)。 6.【星等、绝对星等;流量、光度;面亮度(Flux/α2)、面光度(L/S)】 一个星系距离地球1Mpc,面亮度为 27mag/ascsec2。请问1”的角距离对应这个星系多大的物理尺度(pc)?星系单位面积(1pc2)的发光功率是多少?如果另一个星系的单位面积发光功率与上一个星系相同,但距离地球10Mpc,请问它的面亮度是多少? [*optional: 设一个位于较高红移z处(这时要考虑宇宙膨胀效应)的星系的光度为L,固有的物理直径为D。请推导它表面亮度公式I(L,D,z)。]

哪些地方有核辐射

哪些地方有核辐射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那么,哪些地方有核辐射呢?就让的切尔诺贝利曾经被认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1986年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当年4月26日,位于今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 事故共造成31名消防人员死亡,数千人受到强核辐射,数万人撤离。保守估计苏联共花费了180亿美元,以及50万军民处理此事件,但是现在看来事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 白血病

在维拉队长斯蒂利安·彼得罗夫于3月31日因患急性白血病而宣布挂靴之后,他在保加利亚国家队的队医在昨日向《太阳报》爆出猛料,称导致彼得罗夫患病的真正原因竟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高辐射物质抛出并被风吹散,位于乌克兰周边的国家全部都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距离切尔诺贝利只有1046公里,因此该国成为受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彼得罗夫出生在保加利亚北部的蒙塔纳地区,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时,他年仅6岁。“当时他家所处地区的核辐射指数,已经超过正常值的1000到1300倍。”已经担任保加利亚国家队队医长达20年之久的米哈伊尔·伊利耶夫医生在日前接受《太阳报》采访时表示,彼得罗夫很可能是受到了高强度辐射或是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导致其患上急性白血病。 至于为何会判断彼得罗夫是受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的影响,伊利耶夫医生进一步解释道:“斯蒂利安的家族没有白血病病史,所以我认为他是那次核事故的又一个牺牲者。时任保加利亚政府应该对此负责。无论是切尔诺贝利发生爆炸,还是污染云飘散到保加利亚,政府都没有通知我们。”

聚乙烯辐射交联发泡

聚乙烯辐射交联发泡 聚乙烯泡沫塑料继承了原材料聚乙烯树脂的所有优点:强韧、有挠性、耐摩擦、有优异的绝缘、隔热性和耐化学性,还具有飘浮性和缓冲性。PE泡沫多为闲孔,无毒,有优良的二次加工性能,可以进行切削切断,可热成型、真空成型、压花成型,还可与其他材料复合。 PE泡沫分为交联和无交联两种,交联又分为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化学交联PE最早由美国于1941年研制成功,其生产方法是非连续的。辐射交联PE泡沫由日本于1965 年首先实现工业化,其他从事PE 辐射交联泡沫生产的主要厂家有美国V oltex,德国的Basf及英国的发泡橡胶和塑料公司,而我国在这方面几乎属于空白。 本文将主要就聚乙烯辐射交联发泡的机理和工艺,交联剂的种类,交联方式等展开综述。 1.辐射交联的优点 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的泡沫塑料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由辐射交联得到的泡孔质量更好一些。由于生产过程中辐射交联先于发泡所以辐射交联法对于发泡板材的厚度有一定的要求,通常以薄型发泡制品为主。另外,过量的辐射也会导致泡孔破裂并得到高密度制品。而化学交联体系,交联同时在片材的中间和两面发生交联,所以对发泡板的厚度无限制[3]。 化学交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而辐射交联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完成,辐射反应便于精确控制,重现性好,均匀性优于化学交联。如,辐射交联产品用于电线电缆时,质量好,绝缘层交联均匀性佳,无烧结,无气泡,绝缘层不粘导体,易剥离,消除了由于熔融造成的偏心和变色。 另外,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辐射交联比化学交联应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创效大,节能节材[5]。 因此,PE泡沫塑料的辐射交联正在被广泛的应用和研究着。 2. 聚乙烯辐射交联发泡交联机理 高分子辐射交联技术就是利用高能或电离辐射引发聚合物电离与激发,从而产生一些次级反应,进一步引起化学反应,实现高分子间交联网络的行成,是聚合物改性制备新型材料的有效手段之一。 高聚物的辐射交联是一个伴随着交联和主链降解的过程。它的基本原理为:聚合物大分子在高能或放射性同位素作用下发生电离和激发,生成大分子游离基,进行自由基反应;并产生一些次级反应。其反应终止机理大致如下[5]: (1)辐射产生的邻近分子间脱氢,生成的两个自由基结合而交联 (2)产生的两个可移动的自由基相结合产生交联 (3)离子—分子反应直接导致交联 (4)自由基与双键反应而交联 (5)链裂解产生的自由基复合反应实现交联 (6)环化反应导致交联 3. 聚乙烯辐射发泡的工艺 辐射交联的工艺流程为: 将聚乙烯和发泡剂以低于发泡剂分解温度的温度混炼并成型为初坯,接着以剂量1~200kGY的射线辐射,使之交联,然后再加热到发泡剂的分解温度以上,是发泡剂分解放气,就制成了泡沫塑料制品。 PE发泡成型可以采用的化学发泡剂比较多,如偶氮二甲酰胺(AC),偶氮二甲酸二异丙酯,对甲苯磺酰氨基脲等。[3] 对于PE泡沫来说,AC是较理想的发泡剂。研究表明,AC的分解温度很高,约200°C左右,远高于聚乙烯的熔点,发气量大,无毒。氧化锌、硬酯酸锌是促进AC分解的首选助剂,可以使其有较大的发气量和较快的分解速率。为了制备发泡率高,泡孔细小均匀致密的高质量聚乙烯泡沫塑料,要求AC发泡剂在聚乙烯树脂中分解温度要低,AC在聚乙烯中的分解速度要快,分解产生的气体量要大。单纯AC在聚乙烯树脂中的分解温度范围较宽,而含复合助剂的AC在聚乙烯树脂中的分解温度范围较窄。

区域辐射能力、辐射区产业规划与特定地区产 业定位评价

区域辐射能力、辐射区产业规划与特定地区产 业定位评价 ——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例 范巧 (重庆科技学院 法政与经贸学院,重庆 401331) [刊名]:开发研究 [英文刊名]:Research On Development [主办单位]: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年(卷)期]:2013年(29卷)第 2 期 [起止页码]:26-29 [摘要]: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政府促进贸易发展的主要依托平台,其产业定位的科学性对属地省区和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例,基于两个特定地区对中国31个大陆省份和市内38个区县的辐射能力研究,和辐射区域的产业体系发展趋势和特征的分析,对其产业定位科学性做出了评价。结论显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定位与其辐射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产业定位比较科学。 [关键词]:区域辐射能力;产业发展定位;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重庆市科委软科学研究项目“促进重庆保税港区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兴古典经济学重构”(编号: CSTC2011CX-RKXA013)的阶段性成果。

区域辐射能力、辐射区产业规划与特定地区产业定位评价 ——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例 摘要: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政府促进贸易发展的主要依托平台,其产业定位的科学性对属地省区和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为例,基于两个特定地区对中国31个大陆省份和市内38个区县的辐射能力研究,和辐射区域的产业体系发展趋势和特征的分析,对其产业定位科学性做出了评价。结论显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的产业定位与其辐射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产业定位比较科学。 关键词:区域辐射能力;产业发展定位;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 中图分类号: F424.1;F712.9 文献标识码:A Later Evaluating on Industry Positioning of Special Zones Based on Analyses of Their Influence Abilities and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ir Influenced Areas: Evidence from Chongqing Abstract: Bonded Port Areas (abbr. BPAs) and Integrated Bonded Zones (abbr. IBZs) are two important kinds of platforms to develop international trad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industry positioning of these zones, which decides the trade development of both local administrative regions and other regions close to them. However, little literature has paid attention to the later evaluating on industry positioning of such zones. Based on analyz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utlin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31 provinces in China and 38 counties in Chongqing, This paper made a later evaluation on industry positioning of BP As and IBZs in Chongq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ir influence abilities and their influenced areas’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s. Conclusions revealed that the industry positioning of BP As and IBZs in Chongqing are both scientific. Keywords: Influence Abilities of Special Zones; Industry Positioning; BP As; IBZs JEL Classification: L52; F14

课程名称-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物理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代码:3293课程名 称: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物理污染控制技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物治理方向)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所介绍的的物理污染控制技术是环境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从事环境工程领域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本课程重点论述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辐射、光、热等物理性要素的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及治理、防范技术措施;介绍了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利用的最新科研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的认识,达到全面了解和掌握环境物理性污染的产生、控制和治理技术,为从事环境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打下基础。 该大纲的制定是根据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编制要求(修订稿)进行的,立足于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环境保护工作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纲内容尽可能突出叙述简明,便于自学的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掌握环境声学、环境振动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和环境电磁学等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物理性污染的控制技术,并了解环境物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物理性污染的范围、特点、现状及发展动态。 2、熟悉噪声的度量、评价和控制标准,掌握噪声污染的控制技术。 3、熟悉振动的测量方法、评价和控制标准,掌握振动污染的控制技术。 4、了解辐射学的基础知识,熟悉放射性监测与评价,掌握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技术。 5、了解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熟悉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评价和控制标准,掌握电磁辐射污 染的控制技术。 6、了解环境热污染的基础知识,熟悉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掌握环境热污染的 防治方法。 7、了解光学的基础知识,熟悉照明单位及度量,熟悉光环境的评价标准,掌握光污染的危害 和防治。 8、熟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规律。 9、了解物理性因素的利用和进展。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课,是在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后具有面对工程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工程应用课程。起到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用于环境工程实际的作用。此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电工学等。

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阻燃原理及特点

https://www.doczj.com/doc/297535394.html, 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阻燃原理及特点 低烟无卤聚烯烃是以聚乙烯为基体,将被EVA(乙烯-醋酸乙烯酯关聚物)活化了的大量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捏合在聚乙烯基体中,利用氢氧化物被燃烧受热时,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水。低烟无卤聚烯烃主要是采用氢氧化物作为阻燃剂。 1.阻燃原理: 因此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原理如下:氢氧化物被燃烧时是分解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吸收周围空气中的大量热量,降低了燃烧现场的温度,此为阻燃机理之一;生成的水分子,也吸收大量热量,此为阻燃机理之二;产生的金属氧化物结壳,阻止了氧气与有机物的再一次接触,此为阻燃机理之三。所以低烟无卤聚烯烃是采用吸热与金属氧化物隔氧的方法进行阻燃的。 2.辐照交联工艺在低烟无卤电线电缆中的应用 低烟无卤聚烯烃阻燃剂主要是氢氧化物。它具有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特点,即潮解。潮解会使绝缘层的体积电阻系数大幅度下降,由原来的17MΩ/km可降至为0.1MΩ/km。如要阻止潮解,只有将基体--聚烯烃的分子结构予以改变,形成致密层以阻止空气中的水分子与阻燃剂氢氧化物相结合从而形成潮解现象,人们称此为交联。 交联的方式分为两大类,即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而化学交联又分为干法交联和温水交联二种。由电线电缆特殊要求,电缆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只能采用辐照的方式交联 3.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电线电缆的特点 A、载流量大 辐照交联电缆,经高能电子束辐照后,材料的分子结构从线形变成三维网状分子结构,耐温等级从非交联的70℃提高到90℃、105℃、125℃、135℃、甚至150℃,比同规格的电缆的载流量提高15-50%。 B、绝缘电阻大 由于辐照交联电缆避免了采用氢化物作为阻燃物,因此防止了交联时出现的预交联和因绝缘层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绝缘电阻下降现象。从而保证了绝缘电阻值。 C、使用寿命长,过载能力强 由于辐照交联后的聚稀烃材料的耐温等级高,老化温度高,所以延长了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循环发热的使用寿命。 D、环保、安全 由于电缆所采用的材料都是无卤环保材料,所以电缆的燃烧特性符合环保要求。 F、产品质量稳定 传统的温水交联电缆的质量受水温度、挤制工艺、交联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质量不稳定,而辐照交联电缆的质量取决于电子束的辐照剂量,辐照剂量是由计算机控制,少了人为的因素,所以质量稳定。 4. 辐照交联低烟无卤电缆的阻燃等级

浅谈电缆交联技术

电缆交联技术 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第一根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在美国问世,此后,以其电气性能优异、传输容量大、机械性能高、结构轻便、附件简单等优点在其他各国得以快速发展。我国发展相对较晚,约在80年代末,但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许多厂家已具有500KV 超高压生产能力。交联聚乙绝缘电缆的产生,结束了油浸纸绝缘时代,并在逐步取代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优越性能源与聚乙烯材料分子链结构的变化。低密度聚乙烯分子链成线状,但带有很多甲基支链;中密度聚乙烯分子链成线状带有较少的甲基支链;高密度聚乙烯分子链也成线状但不带甲基支链。这些聚乙烯在物理或化学交联剂作用下,分子链由线形变成网状结构,使聚乙烯由热塑性材料变成热固性材料,即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从而提高了聚乙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耐老化性等,这就是交联聚乙烯电缆的交联机理。 20多年来,为提高产品质量,人们对聚乙烯交联技术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形成了多种交联方式,按其交联实质和交联介质的不同可概括为两类:一、物理交联;二、化学交联。详细分类见下图。 在交联电缆产生初期,人们主要采用饱和蒸汽加热的方法使聚乙烯交联,但在实践中发现,此法中制品在高温高压下要与水气接触,材料内部将吸收较多的水分,冷却时过饱和水析出,形成大量的微小气孔,在较高电压下容易发生水树击穿;另外,饱和蒸汽温度与蒸汽压力有关,压力大温度高,但在高蒸汽压力下,温度随压力上升而增加的速率显著降低,这就决定了此法交联温度不是很高,继而限制了交联速度。由于上述原因饱和蒸汽交联一般用于10KV 及以下电缆的生产。

惰性气体保护热辐射交联方法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饱和蒸汽交联,但并没完全取代,目前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还大多采用这一方法。惰性气体保护热辐射交联方法又称为干法交联,是当前生产500KV及以下塑料绝缘电缆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该方法克服了饱和蒸汽交联的所有缺点,并在惰性气体的压力下还能使制品表面致密、防止氧化。 硅烷交联又称为温水交联或低温交联,电缆在70℃~90℃的温水中交联,绝缘中的交联剂—硅烷在吸水后,线形结构反应生成网状结构。目前主要用在10KV及以下交联电缆的生产中。 物理交联又称为辐照交联,分为电子辐射和γ射线交联两种方法。 (1)电子辐射交联,利用电子加速器配合束下辐照装置,采用高能电子束(一般能量仔1.0~3.0MeV之间)对电线电缆绝缘层进行照射,引发高分子材料产生自由基,形成C-C交联键,生成三维网状结构。 (2)γ射线交联由于剂量率低,照射过程中无法穿透线缆的芯线,所以,目前只是在热塑性材料的交联中有应用,而电线电缆生产中一般不采用γ射线交联。 物理交联电线电缆的交联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控制加速器及束下设备的运行参数,可以获得重复性非常好的交联度值。同时,由于物理交联是在常温常压下交联,辐照过程中不存在高压力和高温度,不需要加水或加热,交联中没有水和气体生成,因此,长期使用中不会发生水树、电树等影响电线电缆寿命的老化,不存在电线电缆内部结构变动或熔化或降低电线电缆的拉断力,但由于受电子加速器能量以及束下设备的限制,物理交联一般适用于10KV以下630㎜2以内的电线电缆的生产。 熔盐交联、硅油交联和长承模交联技术在国内使用较少。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稳定的增长,国际经济技术交流的加快,其他各行业对线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但要求阻燃、耐火,还要求燃烧时具有低烟无氯等性能,同时出口的产品还要符合进口国严格、苛刻的安全指标,这就促使我们在电缆交联技术等方面不断前进,不断攻克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噪声控制工程自学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代码:0661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课程主要论述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光、热等物理性污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控制原理与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危害及其评价方法和标准,理解和掌握物理性污染的基本规律、测试和监测方法、控制方法和技术等,具备解决环境物理性污染问题的实际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物理性污染的成因、传播规律、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基本控制技术等,并初步具倍分析和解决一些环境噪声控制、电磁污染控制、放射性防治、振动防治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专业工作、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要求如下: 1. 了解物理性污染的危害、特征。 2.了解热污染、光污染的评价方法及防治技术。 3.理解和掌握声学基础知识和噪声测量方法,熟悉噪声和振动控制有关规范、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噪声和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4.理解和掌握电磁辐射基础知识,熟悉电磁辐射防护标准,了解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技术。 5.了解放射性废物的来源和特点,理解和掌握辐射剂量学的基础知识,了解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为环境工程与管理的专业主干课程,与本课程平行进行的课程有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等,分别从环境各不同要素介绍污染控制的原理和工艺。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基本危害,了解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研究内容。(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 物理环境、环境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环境物理学的学科体系、环境物理学的研究特点。 第二节物理性污染及其研究内容 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1、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 2、物理性污染的研究内容 (四)考核要求 1、物理环境与环境物理学 ⑴识记:物理环境的定义 ⑵理解:无 ⑶应用:无 2、物理性污染及其特点 ⑴识记:物理性污染的概念及特点 ⑵理解:物理性污染的概念 ⑶应用:无 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噪声的概念、危害,理解和掌握声学基础知识和声波的传播规律,掌握噪声测量技术和评价方法,熟悉噪声控制有关规范、标准的基本内容,掌握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二)课程内容

聚氯乙烯的辐射交联

聚氯乙烯的辐射交联 朱志勇,张勇,张隐西 摘要:PVC经交联后,其热性能、电性能、机械性能均大幅度提高,材料使用耐温等级亦相应提高.与传统的化学交联相比,采用高能电子射线进行的辐射交联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等优点.文中综述了在多官能团单体交联剂存在下,以高能电子射线对PVC进行辐射交联的基本原理、交联产品的性能及交联生产的工艺特点,比较了辐射交联与化学交联之间的优缺点,总结了近年来PVC辐射交联技术在理论及工业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并介绍了辐射交联PVC材料在电线电缆、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聚氯乙烯;辐射;交联 分类号:O 644.2 Radiation Crosslinking of PVC Zhu Zhiyong,Zhang Yong,Zhang Yinxi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Abstract:The radiation crosslinking of plasticize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was reviewed, which include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rosslinking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linked products, handling technology in industrial processing and advantages of radiation crosslinking over chemical crosslinking method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PVC radiation crosslinking in theory and industry application was summarized. The uses of radiation crosslinked PVC materials in some fields, such as wire and cable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materials etc., were also introduced. Key words:polyvinyl chloride; radiation ;crosslinking 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塑料,它成本低廉,成型方便,力学性能优异,耐腐蚀,电绝缘性优良,表面印刷性好,广泛应用于建筑、轻工、化工、电器、电线电缆等领域.PVC材料的主要缺点在于耐温性差,耐候性、耐磨性也较差,并且增塑剂的析出使得老化性能变劣,限制了PVC在苛刻条件下的使用,也不能满足某些特种线缆的要求.交联是克服这些缺点的有效途径之一.PVC材料交联后,耐温等级显著提高,耐老化性、耐候性、耐磨性、耐化学性也同步提高,综合性能大大增强.PVC 交联主要有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两种.与化学交联相比,辐射交联工艺简单,能耗低,产率高,无污染,具有更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 普通PVC材料在辐射作用下并不交联,主要发生脱氯化氢反应与降解反应,产生共轭双键使产品变色.1959年,Pinner与Miller首先发现,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能够强化PVC辐射下的交联反应,从而使PVC辐射

放射源安全基本知识

放射源相关知识介绍 第1章 放射性基本知识 1.1原子核的放射性 现在知道,有许多原子核都能自发地发射某种射线。有的发射α射线,有的发射β射线,有的发射γ射线,有的在发射α射线或β射线的同时也发射γ射线,有的三种射线均发射。原子核还有发射正电子、质子、中子、重离子等其它粒子以及自发裂变的情况。原子核自发的变化而放射出各种射线的现象,称为原子核的放射性。能自发地放射各种射线的核素,叫放射性核素。 1.2放射性活度 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叫做放射性活度,通常用A 表示(即A=dN/de )。 在国际单位制中,放射性活度的单位为贝可勒尔,简称贝可,其表示如下:1Bq=1次衰变/秒 1.3放射性衰变的种类 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主要有三种类型,它们分别做α衰变、β衰变和γ衰变。 1.3.1α衰变 α+--→ Y Z A X A Z 2 4 如:α+→n a R R 222 8622688

1.3.2β衰变 原子核的β衰变有三种形式: ++-→ βY Z A X A Z 1 -++→ βY Z A X A Z 1 Y Z A e X A Z 1-→ +- 1.3.3γ衰变 γ+??→?Cd Cd m m 48 111481116.48 1.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4.1放射性核素的衰变常数 放射性核素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叫做该核素的衰变常数,符号为λ;它的单位为1/秒。λ的大小决定了放射性核素衰变的快慢。 1.4.2指数衰减规律 原子核的衰变数量与原子核的衰变常数成正比,与t 时刻的原子核数量成正比,也与时间间隔成正比;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dN=-λNdt 上式求积分,可以得到 N=Noe -t λ 放射性核素指数衰减规律。 1.4.3半衰期

Crab脉脉冲星巨脉冲研究进展

第33卷 第3期天文学进展Vol.33,No.3 2015年8月PROGRESS IN ASTRONOMY Aug.,2015 doi:10.3969/j.issn.1000-8349.2015.03.03 Crab脉冲星巨脉冲研究进展 吴理歌1,闫振1,沈志强1,龚奥博1,2,韩发新1,3 (1.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 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3.上海市应用技术学院,上 海200030) 摘要:巨脉冲是一种持续时间很短的射电爆发现象,它们的流量密度往往比平均脉冲大几十倍、 百倍,甚至千倍以上,成为脉冲星射电辐射中最显著、最突出的现象。Crab脉冲星自发现以来一 直受到广泛关注,它是极少数能够发射巨脉冲的脉冲星之一。射电巨脉冲轮廓形状、微细结构、 能量分布的充分研究,对揭示脉冲星辐射机制和具体辐射过程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Crab脉冲星;巨脉冲;脉冲微结构;等离子体扰动 中图分类号:P145.6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脉冲星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之一。脉冲星自身极端物理环境和其表现出的不同于大多数恒星的物理性质吸引了众多天文科学家对其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从1967年发现脉冲星至今,与脉冲星相关的研究成果已经荣获两次诺贝尔奖。 脉冲星是一种高速旋转,具有极强磁场的中子星,其典型半径仅有几十千米,甚至更小。中子星表面的带电粒子被加速接近光速并产生曲率辐射,这种辐射从脉冲星的磁极处以强射束形式释放出去。而脉冲星磁轴和自转轴并不重合,每自转一周,辐射束便会有规则地扫过地球,这时地面望远镜即可检测出一系列间断的脉冲信号,这种辐射模型被形象地称作“灯塔模型”。 对脉冲星的研究主要基于其积分轮廓和单脉冲的特性。脉冲星的积分轮廓十分稳定,反映出脉冲星辐射区的几何结构和辐射强度。但对于脉冲星的单个脉冲而言,它的强度、轮廓以及偏振特性等在不同的周期上都有很大的变化,短时标内几乎杂乱无章。单脉冲的观测结果更能够直接反映出脉冲星的物理本质。在射电频段中,每个周期的单脉冲是由子脉冲构成,其时标在微秒量级。这种强度在微秒级别上发生变化的子脉冲结构被认为是脉冲星射 收稿日期:2015-04-20;修回日期:2015-06-26 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03073);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3ZR1464500) 通讯作者:吴理歌,wulige@https://www.doczj.com/doc/297535394.html,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完整版

陕西延长石油安源化工有限公司辐射相关管理制度 二〇一四年二月

放射源装置维护、维修制度 1、对放射源装置进行维修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必须有防护用品(铅服、防护眼镜、手套等);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拆装、移动或变动相关设施,对违反规定而造成设备和人身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主管人员的责任。 2、源窗口上方剂量偏大,操作中尽量使身体特别是眼睛避开该处。 3、安装操作时配带防护眼镜,穿防护服,源窗口放置厚2~5mm塑料板和铅板遮挡。 4、禁止擅自修理放射源快门以及电磁控制阀的修理和更换或其它作业;禁止将手指等身体任何部位伸入定量传感器的测量间隙内。 5、应急处理过程必须佩戴辐射剂量计,最好为具有报警功能的剂量计,无剂量计,禁止进行任何操作。 6、在发生密封源丢失,应立即安排人员采取各种途径尽快寻找被丢失的密封源,并及时将事故情况上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安部门,并联系密封源生产厂家。 7、技术人员处理被丢失的密封源时,应配备铅衣、铅手套、防护眼镜等防护措施和必要的剂量监测设备,并严格控制与被丢失的密封源近距离接触时间。将距被丢失的密封源至少5m的范围设为警戒区,设置明显的电离辐射标志,禁止公众入内。 经过以上措施,能够有效加强放射源的环境安全管理。

放射源装置操作规程 1、放射源装置必须有专人进行操作。 2、使用前点检放射源装置各项技术性能与安全防护装置运行是否正常,异常时不能使用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3、每周对放射源装置各项装置与安全防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与校对,并做详细的检查与校对记录备案。 4、放射源装置的使用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严禁和杜绝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违反者予以教育、检查、处罚。 5、放射源装置使用完毕前要及时对数据进行备份,使用完毕后也须有使用记录备案。

辐射剂量学作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给出N 、R 、φ、ψ和r 的微分谱分布和积分普分布的定义,并写出用βE 表示这些辐射量的表达式。 解:N 、R 、φ、ψ和r 均存在着按粒子能量分布,如果用Q 代表这些辐射量,用 E 代表粒子能量(不包括静止能),则Q(E)是Q 的积分分布,它是能量为0—E 的粒子对Q 的贡献,QE 是Q 的微分分布,它是能量在E 附近单位能量间隔内粒子对Q 的贡献,用P E 表示以上辐射量。 dE d P E E Ω=??Ω ? ψ=dE d EP E E Ω??Ω R=ααdEd dtd EP E t E Ω????Ω r=dE EP E E ? N=ααdEd dtd p E t E Ω??? ?Ω 2.判断下表所列各辐射量与时间t 、空间位置γ、辐射粒子能量E 和粒子运动方向Ω之间是否存在着函数关系,存在函数关系者在表中相应位置处划“”,不存在则划“”号。 解:如下表所示 3.一个60C 0点源的活度为3.7×107Bq ,能量为1.17Mev 和1.13Mev 的γ射线产额均为100%。求在离点源1m 和10m 处γ光子的注量率和能量注量率,以及在这些位置持续10min 照射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 解:先求在离点源1m 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1 262 721.10892.51 14.34%100107.34%100--?=????=?=s m r A π?

2 131372 211114.34%)10010602.133.1%10010602.117.1(107.34% 100)(?????+?????= ?+= r E E A πψ 220.10108.1m w ?= 在离点源10m 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率 1242 722.10892.510 4%100103074%100--?=???=?=s m r A ππ? 2 182 1372 212.10108.1104%)10010602.133.117.1(107.34% 100)(--?=????+??= ?+= m w r E E A ππψ 由于 o c 60 半衰期比较长,可以忽视为10min 内无衰减 则:在离点源1m 处持续10min 照射的γ光子注量和能量注量 286210532.560010892.5-?=??==Φm t ? 222182.1000.760010108.1-?=??==ψm J t ψ 4.平行宽电子束垂直入射到散射箔上,其注量为Φ0,设电子束无衰减的穿过散射箔后沿与入射成600角的方向射出。在散射箔前后用平行板探测器和球形探测器测定注量,用平面探测器测定平面注量,如图所示。试根据定义(1.48)、(1.5)和(1.43)计算这些探测器的响应。

课程名称-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污染控制技术课程代码:329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物理污染控制技术》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物治理方向)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所介绍的的物理污染控制技术是环境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是从事环境工程领域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本课程重点论述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噪声、振动、放射性、电磁辐射、光、热等物理性要素的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及治理、防范技术措施;介绍了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人们对物理性污染利用的最新科研动态,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对上述内容有系统的认识,达到全面了解和掌握环境物理性污染的产生、控制和治理技术,为从事环境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打下基础。 该大纲的制定是根据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编制要求(修订稿)进行的,立足于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环境保护工作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大纲内容尽可能突出叙述简明,便于自学的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和辅导考试,掌握环境声学、环境振动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和环境电磁学等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物理性污染的控制技术,并了解环境物理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了解物理性污染的范围、特点、现状及发展动态。 2、熟悉噪声的度量、评价和控制标准,掌握噪声污染的控制技术。 3、熟悉振动的测量方法、评价和控制标准,掌握振动污染的控制技术。 4、了解辐射学的基础知识,熟悉放射性监测与评价,掌握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技术。 5、了解电磁辐射的基础知识,熟悉电磁辐射的测量方法、评价和控制标准,掌握电磁 辐射污染的控制技术。 6、了解环境热污染的基础知识,熟悉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的成因和防治,掌握环境热 污染的防治方法。 7、了解光学的基础知识,熟悉照明单位及度量,熟悉光环境的评价标准,掌握光污染 的危害和防治。 8、熟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规律。 9、了解物理性因素的利用和进展。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被列为专业课,是在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后具有面对工程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工程应用课程。起到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应用于环境工程实际的作用。此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电工学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 绪论

光交联原理和技术特点

光交联原理和技术特点 发布时间:2008-6-11 信息来源:中国电线电缆网信息中心 紫外光交联原理:以聚烯烃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的光引发剂,用紫外光照射,通过光引发剂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引发产生聚烯烃自由基,从而发生一系列快速聚合反应,生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交联聚烯烃。经过交联的聚烯烃材料具有优良耐高温性、抗溶剂性,优异的电气性能和明显增强的力学性能等。 本成果包括电缆专用料和工艺设备流程等工业生产光交联聚烯烃绝缘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一整套新技术。与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高能辐照(γ射线、电子束、中子束等)和化学法(过氧化物和硅烷法)相比较,紫外光交联法在技术原理上类似于高能电子束辐照法;在工艺流程上又类似于过氧化物热引发的化学交联法,采用连续生产工艺。高能辐照交联效率高、产量大,但设备昂贵、工艺复杂和防护苛刻;而过氧化物化学交联比较适合于大尺寸高压电缆的生产,但热效率低、投资大、工艺控制复杂和专用厂房庞大;硅烷化学交联法除了生产效率和能耗利用率都较低外,产品的耐温等级也较低。紫外光交联技术在投资、工艺技术和安全防护诸方面都得到了大大的改进,使用的设备简单、操作机动灵活,也无需象过氧化物化学交联那样上百米长的高温高压管道和庞大的专用厂房。而且,光交联法仅需在原有的普通生产线上稍作改动,安放占地面积不大的光交联专用设备就可生产光交联聚乙烯电线电缆产品,非常适合中小规模电缆厂老产品(如国际上正在淘汰的PVC电缆)的升级换代,既可提高产品的耐温等级和使用性能,而又不明显增加高档次交联产品的成本,它是一种投资小,产品质量优异,收效快的交联新工艺。应用紫外光辐照方法可生产中、低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通信电缆和电子线缆。因此,紫外光交联技术是继化学交联和辐射交联之后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新交联技术,对两种传统技术起着取长补短的作用。 二、光交联设备和工艺流程 紫外光交联法设备工艺流程如下:采用紫外光作为辐射源,将混炼好的光交联聚烯烃配料挤塑包覆在导电线芯上,然后立即进入本发明的光照设备中进行熔融态光交联。光照过的电线电缆经过温水退火处理和其它的后续加工即可获得光交联聚烯烃绝缘电线电缆产品。 光交联法的设备工艺特征有: 光照设备采用均匀配置和特殊设计的反射聚焦的紫外光源,由控制系统来确保光照箱内的紫外光强、辐照温度等最佳工作条件; 高效的光引发体系在紫外光照下快速引发聚烯烃交联反应,从而使每台光照设备达到每分钟数米-数十米的连续生产速度; 无需新建专用厂房,可利用原有电缆厂的生产设备。 三、技术指标和成本估算 紫外光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经“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表明:其各项性能优良,如体积电阻率、击穿电压和介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和热氧老化性能等,均达到35KV及以下交联聚乙烯电缆用绝缘料的各项技术指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