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红外辐射涂料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作者:王晓, 侯佩民, 徐元浩, 雷剑, 靳钊

作者单位:王晓,侯佩民,徐元浩,靳钊(海洋化工研究院,山东青岛,266071), 雷剑(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42)刊名:

上海涂料

英文刊名:Shanghai Coatings

年,卷(期):2012,50(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297378435.html,/Periodical_shtl201207009.aspx

极具发展潜力的辐射固化材料

极具发展潜力的辐射固化材料 辐射固化材料属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一般由齐聚物、活性稀释剂(包括单官能团、双官能团、三官能团)、光敏引发剂和添加剂组成。 辐射固化技术经过近30年发展,已广泛用于涂料、油墨、胶粘剂和电子产品等诸多领域。由于采用该项技术可使固化速度加快,可降低施工能耗,减少溶剂排放量,固化产品性能优异。因此,辐射固化技术及其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被誉为面向21世纪的绿色工业技术和产品。 涂料工业经过几十年发展,花色品种不断翻新,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传统涂料一般是由树脂(成膜物)、有机溶剂、颜料、填料和助剂组成。该类涂料施工时大量溶剂挥发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更对人体造成伤害,威胁人类健康。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法规强化和环保意识增强,替代或降低传统涂料中的有机溶剂,生产无毒涂料成为涂料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光固化涂料包括UV(紫外线)固化和EB(电子束)固化涂料,采用活性稀释溶剂,基本没有溶剂挥发,是重要的环保型涂料之一,也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最高的品种之一。同时,光固化涂料由于固化时间短,特别适合自动化、连续化应用,已广泛用于光纤通讯(光纤涂料)、高级木制地板和塑料地板、高档家具和乐器、光盘、高档纸张和纸板、易拉罐等领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涂料品种之一,市场潜力巨大。自光固化涂料商品化以来,便在全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由于各国政府都严格控制涂料施工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光固化涂料应用优势日益明显。 油墨和胶粘剂行业也正在向环保型产品方向发展,近几年水性化和低污染产品(包括辐射固化产品)发展很快,生产消费比重在逐步上升。尤其是电子工业和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对辐射固化材料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国外辐射固化材料生产供应模式一般为:齐聚物和活性稀释剂由辐射固化材料生产商生产,原料单体、光敏剂和其他添加剂外购,配套后供给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生产商。目前世界主要辐射固化材料生产商有比利时的UCB、德国的BASF、美国的UCC和日本的DAICEL UCB等公司,和平比较集中。在亚太辐射固化领域中,我国台湾地区的地位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台湾是亚太地区UV固化产品和原材料最大的供应商,其在辐射固化领域中崛起主要得益于日本技术的输出。 预计今后世界辐射固化材料最具市场发展潜力的领域是印刷油墨、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包装、硅酮脱膜涂料、光纤涂料和纸张涂料等方面。 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辐射固化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80年代初国内开始应用此技术,80年代后期辐射固化涂料、油墨、胶粘剂和电子产品等的市场规模每年约700~800

碳纳米管结构对红外辐射散热涂料性能的影响_张浩

上海涂料 SHANGHAI COATINGS 第54卷第 2 期2016 年 3 月Vol. 54 No. 2Mar. 2016 碳纳米管结构对 红外辐射散热涂料性能的影响 张 浩1,楼 平1,刘丰文1,赵定义2,陈名海3* (1.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浙江湖州 313000; 2.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3.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江苏苏州 215123) 摘 要:以水性聚氨酯为成膜物质,以碳纳米管为功能填料,制备了具有红外辐射增强散热功能的碳纳米管复合涂料。比较了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碳纳米管对涂料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能有效增强涂料的辐射散热性,且碳纳米管的晶格结构越完美,缺陷越少,涂料的红外辐射散热性能越优良。 关键词:碳纳米管;辐射散热涂料;水性涂料 中图分类号:TQ 6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696(2016)02-0001-05 [收稿日期] 2016-01-08 [作者简介] 张浩(1970—),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通讯作者:陈名海(1978—),男,博士/研究员,从事纳米碳材料应用研究。 0 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日益提高,电子产品正向着高功率、高集成、小型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越来越高,如果散热能力不足,将会导致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大幅上升,进而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目前电子行业都是通过在电子元器件表面粘贴散热片和加装风扇来散热,这种散热组件主要增强热的传导和对流,但会明显增加电子产品的体积,不利于产品小型化、精密化的设计[1] 。与增强热传导和热对流相比,提升散热组件的红外辐射率来增强器件的散热性能 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特别是在小型电子器件、航空航天等供散热组件安装空间比较狭小的应用领域,通过传导和对流方式的散热效果非常有限,此时红外辐射散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2-4] 。增强辐射散热主要有对散热器件表面阳极氧化处理[5-6]和涂布辐射散热涂料[7-8]这两种方法。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实施方法相对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涂布辐射散热涂料则施工简便,价格低廉,且不受器件材质的限制,此外还能起到保护器件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辐射散热涂料的关键即在于其中的辐射散热填料,目前这类填料主要有纳米炭球[9] 、炭黑[10]、碳化硅[11]等。对辐射散热涂料的相关研究表明:超细化、纳米化后的物质具有微观的松散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物体的折射系数, 探索研究

世界涂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涂料工业现状及发 展趋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内容摘要: 1. 世界涂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生产、消费现状 1997年世界涂料总产量约2200万乙价值600亿美元。产量分布见表1。表1...关键词:涂料,发展,生产,工业,产品,溶剂型,溶剂,聚乙烯 . 世界涂料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生产、消费现状 1997年世界涂料总产量约2200万乙价值600亿美元。产量分布见表1。 表1 1997年世界涂料产量分布 国家或地区产量/(万t)比例/% 西欧 北美 亚大地区 拉美 东欧 中东 其它地区 合计2200 世界各国按1997年涂料产量排序,美国第一,为517万t;日本第二,为万t;德国第三,为万t;我国第四,为165.8万t。 按销售业绩排序,1999年占全球涂料业务60%的前十位涂料生产商依次为:Akko Nobel;ICI;Sherwin-Williams;Du Pont;PPG;BASF;关西涂料;日本涂料;Valspar;RPM。 1998年全球共约销售涂料2218万t,预计到2003年将增长到2445万t。市场容量以美洲最大,占%;其次是欧洲,占%;亚大地区居第三,占%。就1998~2003年的年均增长率而论,亚大地区居首,为%;美洲为2%;欧洲为%。世界涂料市场分布及其增长情况见表2。

技术进展 在世纪之交,国外涂料工业正处于一个技术进步的重要时期。环保法规的强化,推动了涂料产品结构的调整: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渐减少,高性能、低污染涂料快速增长;限制铅、铬、锌等重金属颜料在涂料中的应用,促进了低毒性颜料的开发;有机锡防污剂的限制使用,促进了无锡低毒长效防污涂料的开发;激烈的军备竞赛又刺激了隐形涂料等特殊性能专用产品的发展。 表2 世界涂料市场分布及其增长情况 1998年市场分布2003年市场分布1998~2003年年均 地区需求量/万t 占有率%需求量/万t 占有率%增长率% 美洲 欧洲 亚大地区 其它地区 合计 所谓高性能涂料,是指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施工注能更好的涂料品种。其中包括:要求装饰性、鲜映性接近工艺品的轿车面漆;耐腐蚀性极优,具有10年以上保护期的重防腐蚀涂料;耐候性、耐久性达15年的氟碳树脂外墙涂料;电子产业、高新技术要求配套的各种涂料;塑料及橡胶制品涂料;各种功能性涂料如无锡自清洗防污涂料;防静电涂料、防火涂料、大气净化用光催化涂料、零VOC水乳胶涂料、幻觉色彩涂料;等等。 低污染涂料主要指环境适应性好的涂料,包括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其中,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已占涂料总量的55%,水性工业涂料已占工业涂料总量的26%,而且仍呈增长之势。为适应高性能低污染的发展方向,国外通过各种方法对树脂改性,不断推出水性树脂,氟碳树脂,硅树脂,高固体分树脂,超细无机填料,各种低毒高装饰耐候性颜料,水性涂料专用原材料等。 国外涂料生产企业不仅致力于涂料技术本身的提高,还特别重视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尤其对于OEM涂料施工(在线涂料涂装)的研究投入了巨额经费,远远超过对涂料产品生产本身的投入,做到了涂料技术开发与施工技术研究的紧密结合。如日本关西涂料公司研究所,就装备有能实车涂装的电泳槽(容积20m3),可大大缩短产业研发的周期,但运行费用是很可观的。 发展趋势 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涂料工业发展的最显着特点,是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通过相互收购、合资合作、技术转让等方式,使涂料生产向集团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以强化其在某一产品市场领域的竞争能力,从而达到全球化、合理化经营的目的。荷兰阿克苏公司与瑞典Nobel公司合并组建的Akzo一Nobel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涂料公司之一,最引人注目。阿克苏公司美国部分为集中力量发展其优势产品卷钢涂料(占世界市场的25%)和木器涂料等,将其汽车涂

红外辐射涂料原理及研究.

红外辐射涂料的原理及研究 (Auther:毕晨北京 57182233 大家都知道,热量的传导方式有三种:对流、传导和辐射,辐射热是热量传递一种方式。辐射传热是一种高效的非接触传热发生,红外辐射涂料涂覆在发热体表面时,能极大的提高发热体的红外发射率,强化辐射传热过程,增加单位时间内的热量传导,即提高红外辐射传热能力,并可以有效地保护基体材料,利于提高热能利用率,节约资源。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和吸收热量,但大部分集中在红外线进行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物体通过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辐射能,简称辐射,辐射量按伦琴/小时(R计算。辐射是一种非接触式传热,在真空中也能进行,辐射还有“对等性”,不论物体(气体温度高低都向外辐射,甲物体可以向乙物体辐射,同时乙也可向甲辐射。 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是一种电磁射线,位于红光外侧,一端与红光邻接,另一端与微波邻接。志盛威华红外辐射涂料研究人员总结发现,光波中的电磁辐射都具有波动性,它又可称为电磁波。因此,红外线具有和可见光同样形式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规律特点,即它既具有粒子性,又兼有波动性特征。光波中波长为0.76-1000μm(微米的区间属于红外区。从理论角度讲,一般可将红外线波长分为4个区:0.76-3μm为近红外区、3-6μm为中红外区、6-15μm为远红外区,大于15μm为极远红外区。在红外加热技术中,大体以4μm(也有人以5.6μm为界限,4μm以下的红外线称为近红外线,4μm以上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红外辐射传热就是利用红外线独特的辐射能力加热物体,使物体受热,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物体辐射出具有一定穿透能力的红外波,使被加热物体发生分子振荡,产生能级跃迁,辐射一定波段的红外线,从而产生热量。其特点一是吸热物体均匀受热,二是由内向外加热,从而减少了加热时间,提高能源利用率。北京志盛威华化工有限公司研发的ZS远红外辐射涂料系类,分为ZS-411辐射散热降温涂料和ZS-1061耐

HTEE高温红外线辐射涂1

HTEE高温红外线辐射涂料 说 明 书

一、简介 我公司根据市场需要研制的金属用高温红外线辐射涂料,是在原基础上去掉隔热材料,用金属粘结剂合成的。它具有节能明显、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施工简便、不改变原设备、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大、中型电厂、冶金、化工、机械、纺织等行业,温度从150℃至1850℃,以煤、油、气、电为能源的工业锅炉和热处理炉窑上。具有保护炉管、炉衬、防止其表面氧化、不易结礁、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特点。该产品是目前国内最理想的节能材料,其主要性和技术指标已超过《国家红外技术标准》。二、原理 我们通常把波长λ=0.76~1000微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红外线辐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在物体表面反射,一部分穿透的物体,余下部分被物体所吸收,当物体吸收了一定波长的红外线后,使物体的分子、原子加剧运动,产生激烈的共振现象,转变为热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这就是红外线加热的原理。 该产品是由多种材料组成,高温下辐射出红外线,由于红外线穿透力极强,使被加热体里外一起加热,通过电磁波的作用,远红外线辐射,直接作用于被加热介质的每个分子,使介质分子迅速获得能量,加速振动,从而提高了受热速度。 由于被加热介质—水分子获得能量后具有偶极性,使原来的链状结构的水分子变成了单水分子,并将带负电荷的碳酸根离子包围,使带正电荷铁、镁、钙等金属离子不能与其结合,这样就不能结垢,从而保证了锅炉的安全运行和高效率的传热,大大缩短了加热时间,提高了加热质量,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三、技术参数 1、粘结牢度:承受2000kg—cm冲击,涂层无裂痕、无 脱落现象。 2、耐冷热性能:加热至使用温度,冷至室温,循环五次, 涂层无异常。 3、法向全发射率:∑n=0.91 4、抗气流冲刷:≥70m/S 5、悬浮性:涂料经储存一个月后,取样搅拌均匀静置 至1小时无分层现象。 6、储存日期:放置在5℃~25℃阴凉处,可储存1~2年。 四、节能效果 以煤、油、气为能源的,可节能3~15%; 以电为能源的,可节能10%~25%。 五、型号、价格及用量 HTEE—M,260元/公斤,每平方米2—2.5公斤。 六、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锅炉水冷壁管,鳍片等金属材料。 七、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特点 1、喷、刷前必须将被涂表面表理干净。 2、喷、刷前必须将辐射涂料搅拌均匀。 3、施工时,必须将炉体降至室温。 4、禁止向辐射涂料中加水和其它介质。 HTEE高温红外线辐射涂料

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oc

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江苏兰陵化工(集团)公司--盛晔 一.前言 我国海域广阔,海洋资源丰富,为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进一步开发海洋资源,我国相继建造了大型船舶、钻井平台、港湾设施等大型钢铁结构。这些钢铁材料处于比陆地严酷5~6倍的腐蚀和污损的海洋环境中,因而开发海洋防腐和防污涂料就显得更为重要。海洋涂料需求量近年来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着。而船舶涂料占海洋涂料中的相当一部份。我国船舶涂料的生产厂不少,发展较早的有上海开林、青岛海建、宁波、广州造漆厂等,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有上海海生、江苏兰陵、常州特种、武进船舶、舟山造漆等,合资企业有上海国际、上海中涂、天津关西、深圳海虹、佐敦远洋、式玛(昆山)有限公司等。这些船舶涂料厂的兴起推动了我国船舶涂料的发展。本文就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阐述。 二.国产船舶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车间底漆 国产车间底漆以环氧富锌、环氧铁红、无机富锌三个品种为主。无机富锌车间底漆由于具有优良的防锈性,室外保养期达9~12个月,而且干燥快、机械性能好、耐热性能优异、热加工损伤面积小,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车间底漆。但焊接切割时有一定的锌蒸汽产生,不利于劳动者健康。 据英国IP、荷兰Sigma公司介绍它们都在欧洲大力推广高耐热、低锌车间底漆,这种车间底漆可耐800℃高温(国产无机锌车间底漆只有耐400℃)旨在大幅度降低焊接切割和火工校正时车间底漆的烧损范围,从而大大降低二次除锈工作量。另外含锌量纸,热加工时锌蒸汽量少,对工人健康有利。 2.船舶防锈漆 船舶防锈漆包括长期浸泡在水中的船底防锈漆和用于船舶水线以上大气曝露区域和机舱、房舱、货舱等的一般防锈漆。 2.1船底防锈漆

提高红外辐射涂料辐射特性途径的分析

钢铁研究 RESEARCH ON IRON & STEEL 2000 No.3 P.34-37 提高红外辐射涂料辐射特性途径的分析 欧阳德刚 周明石 张奇光 罗安智 摘 要 从电介质晶体的光谱吸收过程出发,综合分析了各有关因素对其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红外辐射涂料辐射性能的途径,为红外辐射涂料的理论研究和充分发挥其在工业炉窑上的节能效果提供了理论素材。 关键词 红外辐射涂料 晶格振动 自由载流子 光谱吸收 辐射特性 ANALYSIS ON ROUTE TO IMPROVEMENT IN RADIATION QUALITY OF INFRARED RADIATION PAINT Ouyang Degang Zhou Mingshi Zhang Qiguang Luo Anzhi (Wuhan Iron & Steel Corp.) Synopsis Starting from the process of spectral absorption of the electrolytic crystal the present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feature of infrared radiation and pointed out the proper route to improvement in the radiation quality of the infrared radiation paint, thus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y as well as for bringing into full play its role of energy saving in the industrial furnace and kiln. Keywords infrared radiation paint lattice vibration free charge carrier spectral absorption radiation quality 1 前 言 红外辐射涂料以其优越的辐射特性愈来愈为世人瞩目,尤其在高温工作条件下的工业炉窑中,炉内传热以辐射为主。通过合理使用红外辐射涂层,强化炉内辐射传热不仅可以提高加热速度,还能改善加热质量和炉温均匀性,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然而,由于各种炉窑实际工作温度的不同,辐射光谱峰值波长随之而变;同时由于各种红外辐射涂料的光谱吸收特性的差异,导致红外辐射涂料在工业炉窑中的应用效果高低不一[1]。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分析了电介质晶体的光谱吸收过程及各有关因素对其光谱吸收特性的影响,探讨了改善红外辐射涂料辐射特性的途径及提高其应用效果的方法。 2 电介质晶体的光谱吸收过程 电介质晶体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电子等粒子构成,其光谱吸收特性便是这些粒子与电磁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电介质晶体的光谱吸收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1)基本吸收;(2)自由载流子吸收;(3)晶格吸收;(4)杂质吸收等。以下逐一分析各种形式的吸收过程。 2.1 基本吸收过程 基本吸收过程是指晶体中电子吸收光子后,由价带跃迁到导带的过程。显然,只有当光子能量h.v大于电子禁带宽度E g时,才能实现这种电子激发过程[2,3]即: h.v≥E g (1)

远红外辐射元件及涂料

远红外辐射元件及涂料 一、远红外辐射元件的分类 1、以供热方式分 旁热式:由外部供热给辐射体产生辐射能。如电热丝 供热给辐射体。 直热式:电热元件既是发热体又是辐射体。如电阻带 2、以结构形式分 灯状辐射元件金属氧化美管 管状辐射元件碳化硅管 板状辐射元件乳白石英玻璃管 二、管状远红外辐射元件 1、金属氧化镁管 (1)结构 基体材料:常用普通碳钢 热源:电热丝,管隙充填氧化镁粉(具有良好的导 热性绝和缘性)。 基体表面涂复远红外涂料 (2)在炉体上的安装 ①金属基体,机械强度高,寿命长,更换维修方便。 ②容易制造出各种形状

③金属基体高温下(600 。C )出现可见光,使红外线所占比例减少。 ④ 1m 以上金属管高温下易产生变形,易出现烘烤不均 的现象。 ⑤远红外涂料易脱落。 2、碳化硅管 (1)结构 特点: (1)碳化硅是一种良好的远红外辐射材料,远红外区的辐射率较高,与食品的吸收光谱匹配可达到较好的匹配效果,节能较明显。 基体:碳化硅管 含碳化硅65% 粘土35% 混合、成型、烧结而成 热源:电热丝 碳化硅具有绝缘性, 所以不需要添加充填物 涂层:表面涂有远红外 涂料

(2)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涂层不易脱落。 (3)抗机械振动性能差,易断裂。 (4)隧道炉更换较困难,箱式炉用的较多 (5)热惯性较大,升温时间较长。 特点: (1)通电自热,不用电热丝。 (2)单位面积发热量大,温升快,节电效果明显。 (3)成本高。 (4)使用安装技术性强 4、乳白石英玻璃管 基体:乳白石英玻璃管 特点: (1)光谱辐射率高,ελ3~8μm,11~25μm ελ =0.92 (2)电能辐射能转化率高η=0.65~0.7 (3)热惯性小,通电到热平衡时间为2~4分钟 (4)不需涂层,基体直接辐射远红外线,无涂层脱落。(5)节电明显,优于金属管、碳化硅管。 (6)成本高,易碎。 节电机理: (1)电能辐射能转化率高η=0.65~0.7 (2)可达到最佳匹配 三、板式热元件

辐射传热涂料

辐射传热涂料 辐射传热涂料,以辐射传热的方式帮助基材降温或者提高热效率的涂料。 工业窑炉、炉膛、锅炉,通常燃烧工作温度在1000℃以上的高温,炉体结构材料主要是各种耐火材料如高砖、石英砂、粘土砖、浇注料、陶瓷纤维等,它们既是炉体的结构材料,又是隔热保温、耐磨抗冲刷材料,还参与辐射热交换过程,它们的热辐射性能和保温性能决定了窑炉的热效率,这样使用单一的材料很难达到牢固结构性、高保温性和高辐射性要求。 一般而言,当窑炉、炉膛内的温度在900℃以上时,热量传递以辐射为主,辐射传热是对流传热的15倍,占80%以上。高温辐射能量波长大多数集中在1~5μm波段,比如1000℃和1300℃时,分别有76%和85%的辐射能量集中在这一波段内,一般的耐火材料在这一波段的发射率很低,大量的热量通过炉壁向别处传递,内部物料温度降低,造成了大量的热量浪费、成本提高,甚至于物料温度达不到设定温度,造成工艺失败。 辐射传热涂料,通常采用无机硅酸盐复合体系作为成膜物质,加入过渡族元素氧化物、氧化锆、稀土氧化物等填料,使得固化成型涂膜具有良好较高且稳定的红外发射率,耐温性能稳定,高温下辐射率强、耐蚀性好、硬度高、耐磨性能优。 其工作原理并不是反射传递过来的热量,而是先吸收辐射和对流的传热,在将吸收热量的85~95%以辐射传热的形式辐射出去,被

低温内壁和加热体吸收,从而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以志盛威华的ZS-1061为例,ZS-1061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在1~15μm波谱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发射率。常温下耐火材料的发射率一般为0.6~0.8,随着炉温的升高,辐射率还会大幅度下降,高温下只有0.4~0.5,而ZS-1061耐高温远红外辐射涂料在800℃至1800℃都可以一直保持0.9以上的红外发射率。

近红外反射涂料

1 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 一些国家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曾经无节制地使用能源,但到了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先是石油大幅度涨价,遭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打击,由此掀起了节能的高潮;接着又发现地球大气环境正在因此加剧破坏,人们这才痛苦地了解到,工业化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欢乐的同时,还在给人类带来苦果。这个环境问题不仅是工业污染造成的,高耗能建筑也正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建筑用能数量巨大,以及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建筑节能事业就在世界上蓬勃兴起,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能量,大约是每秒750w/m2。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量不断地积聚在被辐射的物体表面,使其表面温度不断升高。许多深色物体,在阳光直射下表面热平衡温度可以达到很高[1]。 物体吸收太阳辐射引起表面温度过高会给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和不便。建筑物屋顶和外墙表面温度升高会引起周围环境和室内温度过高,降低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增加空调制冷用电量。城市大量的市政建设导致的绿地减少,混凝土道路、沥青道路、建筑物覆盖面积的增加使整个城市范围过多地吸收太阳辐射能量,从而使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2]。 1.2国内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 1.2.1 国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

一些能耗大国出巨资发展建筑节能事业。美国的“能源之星”计划于1992年由美国环保署(EPA)所启动,目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发电厂所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此计划并不具强迫性,自发配合此计划的厂商,就可以在其合格产品上贴上能源之星的标签。最早配合此计划的产品主要是电脑等资讯电器,之后逐渐延伸到电机、办公室设备、照明、家电等等。后来还扩展到的建筑,美国环保署于1996年起积极推动能源之星建筑物计划,由环保署协助自愿参与者评估其建筑物能源使用状况(包括照明、空调、办公室设备等)、规划该建筑物之能源效率改善行动计划以及后续追踪作业,所以有些导入环保新概念的住家或工商大楼中也能发现能源之星的标志。 1.2.2 国内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总量排在世界第二,而建筑业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建筑能耗迅速增长。所谓建筑能耗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其中采暖、空调能耗约占60%-70%。我国既有的近400亿平方米建筑,仅有1%为节能建筑,其余无论从建筑围护结构还是采暖空调系统来衡量,均属于高耗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所耗能源相当于纬度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到3倍。 另一方面在建筑业、石油及化学工业、运输业等领域,由于冬季气温

_高温红外辐射涂料的节能效果试验研究

高温红外辐射涂料的节能效果试验研究 赵立英,李雪峰,肖 鹏,刘平安 (广东省超硬与电磁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佛山528216) 摘要:分析了高温红外辐射涂料的节能原理,介绍了研制的KTW 高温红外辐射节能涂料在实验室、工业锅炉、工业炉窑上的节能试验效果。该涂料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涂层发射率稳定,耐热震稳定性良好,使用寿命长,综合效益明显。 关键词:红外辐射涂料;辐射强化传热;工业炉;节能中图分类号:TQ 63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88(2013)05-0053-03 Experiment Study on Energy Saving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Infrared Radiant Coating ZHAO Li -ying ,LI Xue -feng ,XIAO Peng ,LIU Ping -an (The Superhard and Electromagnetic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s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216,China ) Abstract :The energy saving mechanism of high temperature infrared radiant coating was analyzed ,and the energy saving experimental effect of the developed KTW high temperature infrared radiation energy saving coatings in test room ,industrial boiler and industrial kiln was introduced.The coating has low cost ,simple construction process ,stable coating emissivity ,good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long service life and obvious comprehensive benefit. Key words :infrared radiant coating ;radiant heat transfer enhancing ;industrial furnace ;energy saving 收稿日期:2013-05-07 基金项目:广东省省部产学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0901);粤港关 键领域重点突破基金资助项目(2010Z5107). 作者简介:赵立英(1978—),男,工学博士,主要从事表面涂层材料 的研究与应用工作. 工业炉窑和工业锅炉是生产中能耗量最大的设备,其能源消耗约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耗的60%[1-3]。影响工业炉能耗的因素有很多,但是节能措施一般都离不开设备改进、余热利用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等几个重要方面。 高温红外辐射节能技术是在炉内壁和吸热面涂覆高温红外辐射涂层材料,强化炉内辐射传热,以提高工业炉的能源利用率和产能,延长工业窑炉使用寿命,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4-5]。国内早期主要是将多种辐射粉体基料和粘接剂采用简单的机械混合方式制备红外辐射涂料,实际应用中出现辐射性能不佳、衰减速度快和涂层脱落等问题,使其应用和推广受到一定影响[6]。随着材料制备技 术和红外辐射机理研究的不断发展,材料设计及其复合技术给红外辐射材料的研制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红外辐射材料的构成逐步从单种物质或混合物向复合材料发展[7]。作者以过渡金属氧化物经高温固相反应形成尖晶石结构的红外陶瓷粉料和堇青石高温焙烧制备了发射率稳定的复合红外辐射陶瓷粉料,在2~25μm 波段范围内具有高的红外光谱辐射率,通过掺加堇青石后的烧结材料克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烧结料膨胀系数大的缺点,涂层具有良好的耐热震稳定性。同时开展了该红外辐射涂料节能效果的试验研究工作和节能机理探讨。 1红外辐射涂料节能机理的定性分析 对于工业锅炉来说,水冷壁管向火面吸收的热 量主要来自炉墙辐射方式传递的热量,然后以热传导的方式与水冷壁管内部流动的水进行热量交换。以前锅炉节能改造主要是强调炉壁耐火材料的绝热性能等减少热量损失,而忽视了锅炉水冷壁管直接 Industrial Furnace 2013年9月 Sep.2013 53

远红外涂料的特点及其应用

远红外涂料由专用有机硅树脂、各种耐高温颜填料及特种添加剂组成 特点: 1、可长期耐500-700℃高温并保持颜色无变化防腐蚀。 2、具有保护作用、表面辐射系数大、节能效果好 3、无毒环保。 4、可自然干燥,彻底解决了南方夏季不能自干的难题 5、施工方便,一遍成活。 用途: 用于各种管状电热元件、电热管、发热盘、其他电热元件,以及各种高温金属机械表面等。技术指标: 施工参考 施工方法:高压无气喷涂、有气喷涂、淋涂 漆膜厚度:湿膜:80um;干膜:35um 施工条件:环境温度:2℃~40℃;相对湿度:25%~75% 具体操作请联系铁木易新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表面处理 1、Remove salt and other water-soluble contaminants by fresh water hosing. 用清水冲去盐份及其它水溶性污物。 2、Degrease according to SSPC-SP1 solvent cleaning. 依照SSPC-SP1溶剂清洗标准除去油脂。 3、Remove weld spatter and smooth weld seams and sharp edges.

除去焊接飞溅并处理焊缝、毛刺使其光顺。 4、Remove dust and dirt by high–pressure air before paint application 用高压空气吹扫除去灰尘等污物。 5、Be sure that the surface is clean and dry prior to application. 施工前确认表面清洁干燥。 注意事项 在施工时将油漆搅拌均匀,不得有沉淀、色差等现象; 涂刷时要达到相应的厚度。 远红外涂,500度远红外涂料,600度远红外涂料,700度远红外涂料,发热元件远红外涂料,新型节能远红外涂料,铁红远红外涂料

国内外建筑涂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涂料315 国内外建筑涂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吴英君 建筑涂料作为涂料工业中一大门类,越来越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建筑涂料在近年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高速发展,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一定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建筑涂料产业有着令人鼓舞的前景,并为建筑涂料的研究开发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 本文在对国内外建筑涂料的产品结构、市场状况、使用情况以及建筑涂料研究开发的水平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筑涂料发展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提出几点看法。 1国外建筑涂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1.1国外建筑涂料现状 近年来,主要在美国、日本、西欧及亚太地区,尤其是亚太地区,建筑涂料无论是产品品种、使用量、质量水平以及建筑涂料的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建筑涂料成为国外涂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 美国是涂料工业发达的国家之一,建筑涂料占涂料总消费量的50%。在外墙装饰材料中,建筑涂料占45%;在内墙装饰材料中,建筑涂料占60%。80%的建筑物外墙用各种优雅的调和色涂料装饰,住宅小区的别墅基本上以涂料装饰为主,一栋建筑物常用1~2种色彩的涂料,使建筑物丰富多彩、生机盎然,而室内常用单色涂料。 日本是世界涂料生产大国之一,涂料年产量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建筑涂料产量占涂料总产量的30%。建筑涂料使用非常广泛,不仅应用于内外墙壁、天顶、地面,还包括门窗、走廓、楼梯扶手、水箱、屋面防水等建筑物所有的附属金属构件和木质件。 西欧象德国、瑞士等国家,80%的外墙使用涂料装饰,意大利、西班牙等地中海沿岸国家66%的外墙用涂料装饰。西欧的建筑涂料使用量占涂料总量的39%。 亚太地区近几年来建筑涂料发展迅速,泰国的TOA公司建筑涂料年产量为12万t,本国市场覆盖率60%PA上。亚太地区的一些国家政府从美化环境出发,颁布的相关政策法规,也为建筑涂料的消费量迅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2建筑涂料的产品结构 国外建筑涂料种类丰富,有有机的水性涂料和溶剂型涂料,也有无机涂料。就有机涂料的成膜物而言,油脂涂料、天然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沥青涂料等为低档涂料;醇酸、氨基、硝基、过氯乙烯、聚脂、环氧丙烯酸、聚氨酯、有机硅橡胶等树脂类型涂料即合成树脂涂料为高档涂料,高低档涂料的比例通常是反映涂料工业发展水平的尺度,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合成树脂涂料的比例都在90%以上。 美国建筑涂料以成膜物分类主要有丙烯酸系列、聚醋酸乙烯系列两大类,也有少量的环氧树脂和聚氨酯涂料。外墙涂料丙烯酸系列类占60%左右,聚醋酸乙烯类占30%左右,其它树脂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系列等约占10%左右。 日本建筑涂料不仅质量高,而且种类繁多。外墙涂料主要有属平滑涂装型的无光泽漆、厚质丙烯酸乳液涂料,有光泽的氯乙烯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双组份聚氨酯涂料、有机硅丙烯酸橡胶涂料、含氟树脂涂料、仿瓷涂装型的高弹性丙烯酸橡胶涂料、水性环氧树脂涂料、丙烯酸乳胶

涂料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

报告编号:15326A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29737843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326A5←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咨询电话: Email: 网上阅读: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产业现状 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是涂料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油漆和涂料工业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用途的市场,如需要满足关键的工业部门分别是建筑、钢铁、海洋、汽车和木制家具。新兴市场正显示出巨大的建筑涂料和工业涂料的增长潜力。随着涂料行业的发展,建材市场杂乱的模式慢慢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难以吸引到更大的订单,对于企业及经销商的品牌也无裨益。这种情况间接地促进了建材市场走向规范化。随着房地产的开发从中心城市向二三线城市甚至城镇市场蔓延,各地政府对建材市场都进行统一管理,有不少地方建有规范、高档、诚信的装饰材料购物地。有不少涂料企业在渠道扁平方面可以说初具规模。尤其是在湖南、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省份,企业扁平化的网点覆盖率达到50%-60%;除此之外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交通等基础设施欠发达等各方面的原因,企业的扁平化布局才刚刚启动或者在缓慢铺开。在全国各地市场,有越来越多的代理商不再只注重把涂料卖出去,而是更看重产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整体效果。当然,高端产品后面的效果,都是通过极致服务、质量、环保、产品特色、整体涂装效果来达到的,各方面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服。就涂料品牌化的发展趋势而言,厂商之间对于合作的态度更加谨慎,经销商不再盲目推崇品牌荣誉,而是更注重品牌的内在附加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变得理性化,或者说是品牌化,而不再是听从商家的忽悠;这使得其对涂料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靠价格打动消费者已成了过去式。

UV光固化 UV涂料与辐射固化技术

UV涂料UV光固化UV涂料与辐射固化技术 2007年02月09日星期五 22:30 UV涂料的组成 UV涂料因应用领域不同而成分各异,但其基本组成可归纳为: 1.活性稀释剂主要作用是溶解UV涂料中的固体组分,调节体系粘度。UV涂料中的稀释剂不是一般涂料使用的挥发性有机溶剂,而是直接参与固化成膜过程具有反应能力的无挥发性溶剂。活性稀释剂就化学结构而言,一般是分子量不大而分子内含有可聚合官能团的一类单体,成膜后成为漆膜的一部分。 2.低聚物也有称齐聚物或寡聚物,是UV涂料中的基本骨架,在紫外线光子的作用下形成具有立体结构的漆膜,并赋予漆膜的各种特性,例如硬度、柔韧性、附着力、光泽、耐老化等性能。 3.光引发剂是UV涂料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传递紫外线光子的能量,迅速引发单体和低聚物的交联聚合,促进体系的液固转换过程。根据引发机理,光引发剂可分为自由基和阳离子两大类型。 4.助剂顾名思义是为满足具体使用要求、改善漆膜性能而添加的某些辅助性组分,如流平剂、消泡剂、基材润滑剂、消光剂、分散剂、稳定剂、表面滑爽剂等。这些助剂与溶剂型涂料常规使用的助剂没有什么两样。 UV涂料的基本组成,如果配上颜料则可成为一种UV色漆。通常涂料的漆层厚度一般为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而UV色漆的厚度仅为数微米(黑色)到15微米(白色),UV色漆这样一种组成为UV油墨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此外,UV胶粘剂的基本组成也与UV涂料大同小异。由此可见,UV涂料和UV油墨,甚至UV胶粘剂在化学配方上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UV涂料的特点 UV涂料可通过浸涂、淋涂、漆涂、旋涂,甚至真空涂等方法涂布后,再经紫外线光子照射而固化成膜。与一般的溶剂型涂料相比,UV涂料的特点如下: 1.固化速度快 UV涂料在紫外线光子照射下固化,通常只需1秒钟左右或更短时间,可以进行快速连续化作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2.常温固化 UV涂料中常用低聚物,如环氧丙烯酸酯、聚氨酯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聚醚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化聚丙烯酸树脂与不饱聚酯等树脂,以及各种丙烯酸酯的单官能团或多官能团单体,都可在紫外线光子的作用下通过自由

建筑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建筑涂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陆文杰 江苏省常州市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 213000 引言:建筑涂料以不增加建筑物负重,优异的装饰功能和特殊保护功能,容易施工、维修方便、色彩丰富,在建筑装饰装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般将用于建筑物内墙、外墙、屋顶、地面、卫生间等的涂料统称为建筑涂料。在国外,将建筑物所有部位包括内外墙、门窗、楼道、屋顶、地面、配电柜等所有木制构件及金属构件所用的涂料也归属建筑涂料的范围之中。建筑涂料就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美化提高它的外观价值来表现的装饰功能,包括建筑物色彩、图案、光泽及墙体花纹设计;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环境影响和破坏来实现保护功能,包括对建筑物防霉、防火、保温隔热、耐腐蚀等的保护;对室内居住改进就是有助于改进居住条件的功能,包括空气净化性、耐沾污性、吸音性和防止结露性等。 世界建筑涂料的发展历史 在世纪之交,国外涂料工业正处于一个技术进步的重要时期。环保法规的强化,推动了涂料产品结构的调整:传统溶剂型涂料逐渐减少,高性能、低污染涂料快速增长;限制铅、铬、锌等重金属颜料在涂料中的应用,促进了低毒性颜料的开发;有机锡防污剂的限制使用,促进了无锡低毒长效防污涂料的开发;激烈的军备竞赛又刺激了隐形涂料等特殊性能专用产品的发展。 所谓高性能涂料,是指技术性能、使用性能和施工注能更好的涂料品种。其中包括:要求装饰性、鲜映性接近工艺品的轿车面漆;耐腐蚀性极优,具有10年以上保护期的重防腐蚀涂料;耐候性、耐久性达15年的氟碳树脂外墙涂料;电子产业、高新技术要求配套的各种涂料;塑料及橡胶制品涂料;各种功能性涂料如无锡自清洗防污涂料;防静电涂料、防火涂料、大气净化用光催化涂料、零VOC水乳胶涂料、幻觉色彩涂料;等等。 低污染涂料主要指环境适应性好的涂料,包括水性涂料,无溶剂涂料,粉未涂料,高固体分涂料,辐射固化涂料等。其中,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已占涂料总量的55%,水性工业涂料已占工业涂料总量的26%,而且仍呈增长之势。为适应高性能低污染的发展方向,国外通过各种方法对树脂改性,不断推出水性树脂,氟碳树脂,硅树脂,高固体分树脂,超细无机填料,各种低毒高装饰耐候性颜料,水性涂料专用原材料等。 国外涂料生产企业不仅致力于涂料技术本身的提高,还特别重视涂料施工技术的发展,尤其对于OEM涂料施工(在线涂料涂装)的研究投入了巨额经费,远远超过对涂料产品生产本身的投入,做到了涂料技术开发与施工技术研究的紧密结合。如日本关西涂料公司研究所,就装备有能实车涂装的电泳槽(容积20m3),可大大缩短产业研发的周期,但运行费用是很可观的。 我国建筑涂料的发展历史 我国建筑涂料发展始于建国初期,内墙装饰主要有传统的水质涂料如:石灰浆、何塞银、大白粉浆等。外墙装饰主要采用在石灰、黏土、水泥的混合砂浆中掺入颜料或用生石灰将桐油乳化成“油浆”一类所谓的“建筑涂料”。这些涂层的装饰效果很差,有效使用年限为2~3年。20世纪70年代我国建筑涂料得到了较大发展,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即106涂料)在上海研制成功。这种内墙涂料具有色泽鲜艳、颜色多样,与基层黏接良好、干燥快等特点,适用于公用建筑和民用住宅,由于与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在国内得到了较广泛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