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辜鸿铭的翻译思想初探_朱宝锋

辜鸿铭的翻译思想初探_朱宝锋

辜鸿铭的翻译思想初探_朱宝锋
辜鸿铭的翻译思想初探_朱宝锋

翻译理论

07本《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10.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 Dubois 12.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13.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 二、翻译标准 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通顺指的是译文的语言必须合乎规范、通俗易懂。 2. 严复对翻译曾经提出“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的标准 3. “泰特勒三原则”:(1)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2)That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at of the original;(3)That the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original composition.”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5. 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他对翻译所下的定义: 所谓翻译, 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翻译的本质和任务是用译语再现源语信息, 翻译的方法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7. Vermeer的“目的论”: 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过程的发起者(initiator)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_刘彬

收稿日期: 2009-12-16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09Y B A 005) 作者简介:刘 彬(1974-),男,湖南长沙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外语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勒菲弗尔操控论视野下的十七年文学翻译 刘 彬 (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4) 摘 要:建国初17年间(1949)1966),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文学翻译高潮。这一时期经历了从主要译介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到广泛引入以反帝反封建为主题的古典和经典英美文学作品及亚非拉反殖民主义作品的过程。从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所强调的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等因素来看,在当时翻译政策和文艺思想指导下引入的外国文学作品对于巩固新生共和国政权、传播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勒菲弗尔;操控理论;意识形态;诗学形态;赞助人中图分类号: 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 (2010)04-0093-05 0.引言 对于建国17年(1949)1966)的文学成就,许多当代文学评论家都认为没有太多评论的价值。德国汉学家顾彬(W 1Kubin)曾说道:/但以貌似客观、积极的方式来谈论1949年以后几十年的中国文学却是无益的。0(2008 :12)在国内,丁帆、王世沉认为,建国后27年文学(包括文革10年)缺乏现代性元素。(1999:58)笔者认为,翻译是文学创作的重要途径,译介则是促进本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手段。1949至1966年这17年间文学译介的发 展过程长期以来未被论及,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许多人误以为17年没有什么文学译介或译介成就不大;二是以为17年文学译介完全意识形态化了,没有什么研究价值。(方长安,2002:79)本文运用勒菲弗尔翻译即操控的宏观理论,研究建国后17年的文学翻译状况,用实证的观点来探讨该时期的基本倾向,客观地描述其中的特色和取得的成就,认为全球本土化是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必然趋势。 1.翻译即操控论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由来已久,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讨论却还是近年来的事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勒菲弗尔(A 1Lefevere)、赫曼斯(T 1H er m ans)和国内蒋骁华、王东风等学者针对意识形态对翻译,尤其是对文学翻译的操控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以翻译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 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更加系统,更加完备。勒菲弗尔明确提出,翻译当然是改写;一切改写,无论意图如何,都反映一定时间阶段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 态;改写是在权力操控下进行的,有助于一种文学和一个社会的进化。他进而提出:重写可以引进新观念、新流派、新词语;因此翻译史也是文学的革新史,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史。(L e fevere , 2004b : v ii) 勒菲弗尔操控论的详细描述体现在其 5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制控6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3 个方面的限制:意识形态、诗学形态和赞助人。在这里,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政治领域,而应理解为由用于规范我们行为的模式、惯例、信仰所形成的框架体系,它对于文学作品的形式以及主题的选择和展开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L e fevere , 2004b : 16) 意识形态可能是译者所信奉的,也可能 是某个赞助人以某种限制形式强加给译者的。(L efe -vere ,2004b :41) 诗学形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指文学技巧、文类、主题、人物原型、情境和象征;另一方面是指文学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一旦诗学形态形成,就会在文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约束其必须取得社会认同。 (Le fev ere , 2004b : 26) 赞助人是指那些可以促进或阻 碍文学的阅读、书写或重写的力量,可以是一些个人、宗教团体、政党、社会阶层、权力机构、出版 第33卷 第4期2010年7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 f PLA U n i versity o f Fo re i gn L anguages #93#

思辩的译论_介绍法国翻译理论家J_R_拉德米拉尔_俞佳乐

思 辩 的 译 论———介绍法国翻译理论家J .R .拉德米拉尔 俞佳乐 R ésum é:Il s ′agit l d ′une pr ésentation de J .R Ladmiral ,th éoricien fran ais de la traductologie .Y sont abord és les diff érents aspects et les approches de la th éorie de Ladmiral . Mots cl és :Ladmiral ,traductologie . J .R .拉德米拉尔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译界来说,应该已不陌生。早在1998年,由许钧、袁筱一编著的《当代法国翻译理论》一书就曾辟专章评介其代表坐作《翻译的理论要素》①。该书于1979年首次出版,1994年被收入著名的伽利玛出版社的TEL 丛书集,被认为是继乔治·穆南《翻译的理论问题》②之后法国翻译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可喜的是,在承袭了穆南的语言学立场之后,拉德米拉尔又从数十年法德哲学翻译体验出发,结合翻译实践教学经验,发展出了一套以思辩为特色的译论。在巴黎十大进修期间,笔① ②M ounin ,Georges ,Les Probl èmes th é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G alli -mard ,Paris ,1963. Ladmiral ,Jean -Ren é,Traduire :th éor èmes pour la traduction ,Pay ot ,Paris ,1979;《当代法国翻译理论》(许钧、袁筱一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0—86页。

从_琵琶行_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摘要:杨宪益与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译论上的差异主要是译文忠实观的差异。这一差异的产生在于两人文学翻译标准的不同。许渊冲主张为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可以破除一切限制,而杨宪益的翻译标准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原文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琵琶行》许渊冲杨宪益翻译思想差异 许渊冲与杨宪益并为我国翻译界德高望重的翻译大家。特别是两位前辈都致力于把中国优美的古典诗词译成英文,且成绩斐然。然而在翻译理念上两位大师又大相径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译风。现结合对二人都曾翻译过的七言古诗《琵琶行》的文本,对他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思想的差异作一述评。 首先,两位译者对于译文的形式美有各自不同的追求。许渊冲曾这样评价自己:“世界上唯一把中文诗翻译成英法韵文的。”中文古诗词平仄、韵律及句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就像“戴着手铐脚镣跳舞一样”。许渊冲在翻译中也自觉地戴上了这副“手铐脚镣”,他主张译诗除了要传达原诗内容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使译文拥有和谐统一与美感。在论及译诗“意美”、“音美”与“形美”这三者的关系时,许渊冲认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1](P131)这首《琵琶行》的英译也正体现了他的上述艺术追求。许译是以古法文诗的“亚历山大体”,即每行含十二个音节的抑扬格来译七言诗的。通篇成对押韵,而且对一些汉语特有的语言手法也应尽量照顾到。如把“弦弦掩抑声声思”译为“the note on note she struck with pathos deep and strong.”,连续两个“note”的叠用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形式美,而且很好地向读者传达了琵琶女在音乐中感情的起伏。再如“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许译作“but the stream seemed so cold as to congeal the string,and from congealed strings no more sound was heard to ring.”把原作的顶真格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杨宪益认为译诗并不必须要与原作诗词的形式美相契合,以诗译诗固然是可供选择的翻译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以诗译诗是以决不损害原意为前提的。在这首《琵琶行》的翻译上,杨宪益通篇用散体翻译。不过,在有些诗句的翻译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对形式美的考虑。如“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杨宪益译作:“Call for more wine,trim the lamp and re-sume our feast.”与原作句子结构一致,同时也对应了原作中欢快的情绪。可以明确的是,两人翻译理念在译诗形式美的问题上并无冲突。只是许强调形美音兼备(在三者不可得兼得的情况下,那么,可以先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而杨更强调意在形先而已。 其次,在翻译的忠实观方面,许渊冲认为翻译的忠实包括内容﹑形式﹑风格三个方面。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的形式是直译,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直译只能做到明确(意似)和准确(形似),而无法做到精确(神似)。这个缺憾要靠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不忠实于原文形式的意译来弥补,所以他提出直译、意译并用以求通顺。“如果符合对等原则的译文,不如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更能使人知之、好之、乐之,那么,应该修改或放弃的是对等原则的译文,而不应该是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2](P55)而杨宪益的翻译观大体上可归入直译一类。他强调“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3](P287-288)必须非常忠实于原文是他翻译实践中一贯的原则,从他的翻译实践来看,他对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考虑较多,而对忠实于原文的风格考虑较少或作次要处理了。两人的这种翻译观同样在这首英译的《琵琶行》中得到了体现。如“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杨译完全按原文直观的意思译出:“the host forget to turn back,the guest de-lays going.”而许渊冲译作:“I forgot go home and the guest stood spell-bound.”为什么主人忘了回家客人也不走了呢?是被琵琶曲的魅力吸引住了,所以许译就补出了原文内容所有而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这按许氏译论说来就叫传神。应该明确一点,杨译是直译,而非硬译(宁信勿顺),他对原作形式的忠实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比如起首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诗的诗眼也是翻译的难点都在最后的三个字上。“瑟瑟”,乃指风吹枫荻的声音。这句诗纯由名词短语相缀。杨宪益变通地把“瑟瑟”转成了形容词形式:“chill the autumn,red the maple leaves and in flower the reeds.”许渊冲则把“瑟瑟”转成了动词“叹息”把这句译为:“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当然,把秋天拟人化的表达更能表现秋意萧索、醉不成欢的气氛,尽管这种表达是原作所无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许渊冲翻译观中对语言美的不遗余力的追求。他认为翻译是艺术而非科学,既然是艺术,就要勇于为了语言美而突破各种清规戒律。优化的译文不仅要达意,更要传情。杨宪益主张为了达意而有限的变通,而许渊冲主张为了传情可以破除一切限制(达意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低标准)。再举两个例子。“未成曲调先有情”杨译作:“Touching our hearts before even the tune is played.”许译作:“Before a tune was played 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先有情”是说在琵琶声中听众被演奏者流露出的情感所打动。两人的译文都做到了达意。但“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显得更轻灵隽永,在传情上更胜一筹。“说尽心中无限事”杨宪益是这样译的:“as if voicing the disillusion of a lifetime.”原诗中的“无限事”在意义上涵盖了女主人公值得同情的个人遭遇,但只是含蓄地说“无限事”,就收到了不言辛酸而辛酸自见的艺术效果。而原文的这种微妙的表达形式是不可能对等译出的。杨宪益以达意为最高要求,于是就在译文中直接明确地用“生活的幻灭”替换了原作的语言形式。而许渊冲显然不愿接受以艺术感染力的丧失为代价换取的达意:“on and on to pour out her over-flowing heart.”“overflowing heart”一词既含蓄,又赋予无形的愁绪以形象感,可谓深得原诗情韵。 最后,文化信息理解的重构问题。许渊冲赞同袁霈的观点,认为中国诗词富有情韵美,而西方对等的词语只能译出这些词语本身原来的含义,无法译出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所以只能用再创作的方法才能解决真与美的矛盾。中文的优势是含意丰富,英文的优势是精确,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发挥译语的优势,把模糊的原文译为明确的英文。而杨宪益认为:“在文学中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构成原文的某些含义,要在翻译中把这些涵义传达给文化不同的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例如:对中国读者来说,中国诗词中的一棵垂柳就有某种油然而生的联想,已成另一种语言,则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引起这种联想。”[3](P287-288)既然在翻译中传达一种文化意义是不可能的,所以杨宪益反对过分强调创造性。“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是翻 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流通管理系,重庆401120) 陈丽丽 40

从_译中求异_到_异中求译_安托_省略_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与翻译_解析_李露露

96 F L C M a r . 2015 V o l.12 N o .2 (G e n e r a l S e r i a l N o .64) 安托万?贝尔曼(Antoine Berman)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由于英年早逝,他的大多数关于翻译的思考都成文于20世纪的80年代,主要代表著作有:《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与翻译》(以下简称《异的考验》)(1984)、《翻译与文字》(1985)、《翻译批评论:约翰?唐》(1995)、《翻译和文字或远方的客栈》(1999)以及《翻译的时代》(2008) 等。1984年,在巴黎国际哲学院的一次研讨会上,贝尔曼对西方翻译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的以“意义传达”为中心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批判,主张将翻译伦理研究作为今后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王大智,2012:45)。可以说,贝尔曼的《异的考验》一书在翻译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翻译伦理”的概念,最早便是在这部作品中提出的。该书出版伊始便在法国译坛引起轰动,并被书评界公推为当代翻译理 论研究的经典之作。后来有学者甚至认为,正是这部作品直接引发了继“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的“伦理转向”(刘云虹,2013)。在《异的考验》一书中,贝尔曼将研究视野聚焦于19世纪前后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程,对从路德以来各个阶段德国译事、译论的滥觞发展、主要流派和变迁趋向进行了一番史学维度的“考古”,并通过对翻译的若干基本问题的阐释和判断,最终将翻译定格为“异的考验”。 摘 要: 安托万?贝尔曼在《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将研究视野聚焦于19世纪前后的德意志民族文化进程,对从路德以来各个阶段 德国译事、译论的滥觞发展、主要流派和变迁趋向进行了一番史学维度的“考 古”,并通过对翻译的若干基本问题的阐释和判断,最终将翻译定格为“异的考验”。本文围绕文本展开归纳梳理和翻译性解读,试图从贝尔曼翻译思想的内隐逻辑出发,指出在当前译学界对贝尔曼的阅读与理解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主题词: 异;合;翻译;文化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382(2015)02-0096-07 从“译中求异”到“异中求译” —— 安托万?贝尔曼《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 化与翻译》解析 李露露 许 钧 南京大学 1 合而非同的“译中求异” 贝尔曼首先从翻译史的角度强调,正是“德国在其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所发展起来的所有翻译理论构建了现代西方翻译主要流派的基石”(Berman,1984: 279)。从A.W.施莱格尔译笔下的莎士比亚到蒂克翻译的《堂吉诃德》,从施莱尔马赫之柏拉图到福斯之荷马,再到荷尔德林之品达、索福克勒斯,“浪漫派及其他学者大量的翻译作品被视作德意志民族永久的文化遗产”(ibid:25),这是德国文化在其构成的关键时期向翻译发出的特殊召唤。德意志民族在此所形成的地位特殊、影响深远的翻译传统,使历史上翻译所形成的片片盲区逐步显形,更使得翻译这一原本被视为单纯语言转换的活动逐渐走向学术界讨论的中心。 《异的考验》从对西方文化具有奠基性质的,对希腊诗学、哲学,拉丁诗学及其他伟大作品的复译问题说起,将16世纪马丁?路德的《圣经》德译本——西方宗教史上的首部“民众的圣经”作为德意志文化史这一良好传统的开端。路德在翻译的语言上进行了双重的尝试:以“土生土长”的地方性语言为出发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进行提炼,使其成为规范语言(许钧,2004:186-187)。路德用他的实践经验向我们表明,德译《圣经》就是言说圣经的方式的本土化,而翻译的过程也就成了语言 作者简介:李露露,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与法国文学。E-mail:p o t r i a 2005@https://www.doczj.com/doc/29338237.html,。许钧,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翻译学与法国文学。E-mail:xujun@https://www.doczj.com/doc/29338237.html,。 DOI:10.13564/https://www.doczj.com/doc/29338237.html,ki.issn.1672-9382.2015.02.015

王国维简介-作文

王国维简介 王国维(年—年),世代清寒,幼年为中秀才苦读。 年赴日本留学。 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靠不住的王国维的外表也总是严肃冷峻的。 他与人交往,除了谈学问或正事,很少闲聊,更不会对人讲应酬话。 如果有人请他看一件古铜器,他看了是假的,就会说靠不住的,而请他看的人无论怎么说这个古器色泽如何古雅,清绿的如何莹彻,文字如何精致,什么书上有类似的着录,并将这些提供给他做参考,再请他仔细看一下,他看了以后依然会说:靠不住的。 他不附和,也不驳难。 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王国维性格淡泊,不喜欢与人交游,在清华除了讲书授课以外,一般不主动跟学生谈话。 从来都是上完课就走,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钻进自己的书房研究学术。

但是如果有学生登门拜访或致函,不管是求教或是辩论,从来都是一律接待,不分老幼尊卑,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甚至有当时东南大学的学生特意赴京求教,就住在王先生家里。 在他看来,学术为天下之公器,不应有门户之见,所以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门下弟子,他都有问必答。 在他执教清华的两年中,不知道有多少学子领受了他的恩泽。 在讲课之时,王国维遇到某些问题常以这个问题我不懂一语带过。 语言学家王力当年曾师从王国维,起初不理解为什么先生常说我不懂,后来悟出,这正是先生治学严谨的表现。 王力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课,是听王国维讲《诗经》。 王国维的这节《诗经》课,讲得很朴实,见解又很精辟新颖,为王力闻所未闻,他深感受益。 但是,当碰到某些问题时,王国维却常以这个我不懂一句就带了过去,有时一节课下来,竟说了几个我不懂。 起初王力感到不满足,他想,老师是传道解惑的,怎么常说我不懂呢?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实,王国维先生说的不懂并非真的不懂,课后有学生问及他说不懂的地方,他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他之所以在课堂说不懂,一是出于立言的谨慎,他认为他的见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做结论;二是出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鼓励学生去探索和研究尚未定论的问题。 王力对王国维这种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治学态度十分敬佩。

《边城》英译本中杨宪益的翻译策略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浅析《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 2 美国黑人社会地位的历史演变 3 4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 5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6 一场失败革命的反思——《动物庄园》的主题浅析 7 《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8 An Analysi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9 基于精细加工理论的英语词汇学习研究 10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背影》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1 The Horror Elements in 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 12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13 14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5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 16 从《一间自己的房间》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主义 17 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 18 简析译者文化背景对其处理习语翻译的影响--《水浒传》赛珍珠译本中的习语翻译 19 The Comparison of Diet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20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21 透析《劝导》中的新女性形象 22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rketing 23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24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5 化妆品商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26 Pragmatic Consciousnes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27 28 汉语公示语英译之跨文化交际研究 29 从《绝望主妇》各主角看美国家庭问题 30 广告语篇中的预设分析 31 从接受美学看广告翻译 32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 33 中美隐私观的跨文化视角分析 34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的调查 35 艾米丽?狄金斯诗歌死亡主题分析 36 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3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38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分析--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 39 EFL Learning Strategies on Web-based Autonomous Learning 40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法 41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42 从翻译角度浅析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

梅肖尼克翻译思想探究

梅肖尼克翻译思想探究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评介 傅晓玲程晓昆中山大学 摘要:《翻译的伦理与政治》总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亨利?梅肖尼克作为诗人、翻译家、批评思想家对于翻译的独特思考。本文旨在简约介绍梅肖尼克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翻译的节奏、翻译的历史性核心思想,分析其独具特色的历史发展渊源与特征。 关键词:梅肖尼克;伦理;节奏;历史性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3X(2013)01-0060-04 一、引言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是法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文论家亨利?梅肖尼克(Henri Meschonnic)2007年的一部重要著作。两年后,即2009年,这位法国杰出的翻译家、翻译思想家、诗人、语言学家、文论家溘然长逝。又两年后,2011年,该书英文版(Ethics and Politics of Translating)由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加拿大肯髙迪亚大学布朗热(Pier-Pascale Boulanger)教授承担了该书的翻译和编辑工作。中国翻译学界最早是从袁筱一和许钧的《”翻译诗学”辨》(袁筱一、许钧,1995)—文中看到梅肖尼克的大名和他精辟的翻译见解的,但那时他的作品还没有译成英文,英语翻译界的学者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了解这位学者的翻译思想。承蒙John Benjamins出版公司的高效运作,这部2007年的新作,这么快就翻译成英文并得以出版,从而使以英语为阅读语言的翻译学研究的读者可以在差不多第一时间里了解这位著名翻译思想家的最新的、也是最后的思想。按照为该书作序的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现代文化研究会主席瑙斯(Alexis Nuselovici, Nouss为其笔名)的说法,”我们是该思考一下梅肖尼克了”。(Meschonnic,2011:1) 作为法语翻译界精通希伯来、希腊和拉丁文久负盛名的学者,梅肖尼克的理论著述一直颇丰。初以翻译旧约圣经的《五卷》出名,后以《诗学——创作认识与翻译诗学》、《翻译诗学》和《节奏批评》等奠定了他在法国作为文论家、翻译理论家独树一帜的显赫地位。 《翻译的伦理与政治》可以视为《翻译诗学》的续篇。该作总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梅肖尼克作为诗人、翻译家、批评思想家的主要核心思想。继《翻译诗学》之后,他将研究重心转向翻译的节奏和翻译的伦理问题,认为符合伦理的翻译要求译者能够倾听到各种节奏。他关注文化问题对翻译研究的冲击与影响,认为无法倾听到语言节奏的译者一定是因为文化传播的原因而引起的失聪。他极力反对用诠释学的方法来解释语言符号的二元观,反对将能指与所指用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标签截然隔离开来,主张诗学翻译,阐释了什么是语言意义的翻译并如何做到语言意义的翻译。最后,他肯定了翻译在建立欧洲多元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历史性作用。 二、内容简介 全书十六章,就内容而言,可粗略划分为四大板块,第一,翻译伦理(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翻译评论(第四章至第八章)、第三,宗教文本翻译(第九章至第十三章)、第四,翻译节奏(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在这四个板块中,诗学、伦理、节奏等翻译理念常常纠结融合、扑朔迷离,交织于一起,从中可以看出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等人的哲学和语言学思想对作者的影响。各章篇幅长短不一,语言表达哲理思辨,忽而言简意赅忽而晦湿难懂,从而形成作者奇特独立、特色斐然的著述风格。本文拟从翻译的伦理与政治,翻译的节奏性、翻译的历史性这三个最能代表作者思想也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入口,走进梅肖尼克的译学世界。 三、翻译的伦理与政治 20世纪后半叶,西方各国涌现出一批新的翻译学观点和翻译学流派,如翻译等值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20世纪70至80年代间,一批著名的法国哲学家、语言学家巴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论文

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论文 一、诗学与翻译诗学 诗学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一书,是 指组成文学系统的文体、主题与文学手法的总和[2]。在以后的发 展中,诗学成为文学领域含义丰富的术语,既涵盖宏观层面的文 学理论和文学流派,也包括微观层面的文学创造艺术手法,尤其 强调审美性和艺术性。由于文学作品有别于科技文献,具有歧义性、伸缩性、模糊性等特点,因此也就带来了文学翻译诗学的艺 术性和创造性。译者在遵循翻译伦理的前提下需要充分发挥主动 能动性,实现文学翻译的语言转换和意义再生,达到审美的、诗 性的境界和目的。最早将“诗学”概念引入翻译研究的是捷克斯 洛伐克的一批研究者,其代表人物为利维、米科和波波维奇。他 们的翻译研究源于俄国形式主义流派的客观诗学,发展了形式主 义的诗学观[3]。1973年,法国第八大学教授、著名文论家、翻译家亨利·梅肖尼克(HenriMeschonnic)在《诗学———创作认识 论和翻译诗学》一书中最早提出“翻译诗学”这一术语。他认为 诗学是一个比语言学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论系统,是“关于作品 价值和意蕴的理论”,翻译理论应该包含在诗学之中。文学翻译 具有特殊性,文学文本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对文学 文本意义的理解必须纳入诗学轨道,而不能简单地用语言学去诠释。梅肖尼克的翻译诗学是建立在将作品理解为一个整体的理论 基础上的,所以它不是一种“实用语言学”,而是一种“实验性 诗学”;翻译是一项“超越语言之上”的活动,是一项“阅读创作”活动,是历史主题的“重新表述”,是“中心偏移”(disinterment);翻译诗学具有历史性,力求在原语与译语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种种矛盾中得到一个历史客

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国维《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原文、译文及赏析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 王国维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 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 伤流潦。 那百尺高的红楼,正临着宽阔的大路。不管黄昏还是清晨,楼外总传来轻雷似的车声。窈窕的佳人啊,孤独地凭倚着楼畔的阑干,无聊中把路上的行人一个个细数。 霎时间车子驶过,卷起飞尘,扑向树梢。唉,路上的行人和楼中的女子, 都在这红尘中不知不觉地老去了。傍晚时候,西风吹来了冷雨。到了明朝,当更为路上积满潦水而忧伤。 ①朱楼:华丽的红色楼房。 ②轻雷,喻车声。司马相如《长门赋》:雷殷殷而响起兮,声像君之车 ③不间:不间断的。 ④窈窕:形容女子的美好。 ⑤一霎:一阵。树杪:树梢。 ⑥陌上:指游子。楼头:指思妇 ⑦薄晚:临近傍晚 ⑧流潦:指雨后路上流水或沟中积水

王国维致力于填词,主要在光绪三十年(1904 )至三十三年(1907 )间这期间,他曾饱尝生离死别的滋味。如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 ),他为谋生两度北上,一次归来奔父丧,一次归来赋悼亡,都是生离之继以死别。因此他的《人间词》甲、乙两稿中有不少写离恨别苦的篇什,而由于有切身感受,往往写得极其凄惋悱侧。 词人看透了世间疾苦,生离死别,于是词人作此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词是词人也以居者之相思、行者之旅愁为抒写内容,。是词人努力跳出“人间“进行观察、思索,最终仍无法摆脱得出“悲剧”结论的体现。也是作者厌世世界观的艺术表达。 这是王国维最有名的一首词,其隐喻多义的文学意象、自然流露的哲理 思致和悲天悯人的意识形态,在《人间词》中最具代表性。 判断一首词有无言外之意,要看作者的身世经历和思想状态,还要看他所处的时代大环境,更要看作品本身的口吻和姿态。为什么说这首词不是一首传统性质的思妇之作,而是包含了哲理与意识形态之隐喻的作品?因为,当我们读到“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这一句的时候,会强烈感觉到:那“陌上楼头”之辽阔广泛,那“尘中”的痛苦,“老”的悲哀,都已超越了思妇的狭窄范围;那种悲天悯人的感情和对世界透彻的了解,已不属于作品中的思妇而属于作者本人了。当有了这种感受,再品味整首词就会发现,这首词几乎每一句都包含隐喻之义。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这是写思妇居住的环境。古人常以居处之高来象征楼内人的高洁与脱俗,所以这是在烘托人物形象。“临大道”,是为引出下一句“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轻雷”是指大道上的车马声。杜甫《乐游园歌》云“白日雷霆夹城仗”,李商隐《无题》诗云“车走雷声语未通都以雷声形容大道上的车马声。“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的是思妇,那是一个孤独寂寞的美丽女子,站在高楼上盼望爱人归来,颇有温庭筠《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公式洲”的意味。如果我们单从 这个角度看,则这上半阕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思妇词。 但下半阕中“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的口吻却提醒我们:作者在上半阕之所以这样写,是有隐喻含义的。首先,“楼外轻雷”似可代表世俗的尘嚣,而“百尺高楼”则象征一种精神境界和智慧高度,二者本来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可 以互不相干,但那闲中数尽行人小”的行为却把二者联系起来了。这种居高临下又与红尘难舍难分的意境,在《人间词》中不止一次出现过,如夜起倚危楼。 楼角玉绳低亚。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好事近》);如人间曙,疏林平楚,历历来时路”(《点绛唇》);最具象征意义的则无过于《浣溪沙》的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幵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了。其次,那思妇似乎也象 征着一种关怀着人间的精神与理念。盖因旧时养家糊口、争名逐利都是男子之事,所以往往是男子在红尘中陷溺较深。相比之下,女子对名利之事看得比较淡一些,所以古代有许多故事和神

辜鸿铭_论语_翻译思想探析_文化翻译的范例_王东波

辜鸿铭《论语》翻译思想探析* ———文化翻译的范例 王东波 摘要《论语》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和体现,自其面世以后,即开始了不断的传播历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翻译最为主要的功能是传递信息,进行文化交流。 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抛却了“形式对等”的桎梏,采用损益、衔接、类比等策略,充分实现了文 化传播这一原始和终极的翻译目的。 关键词《论语》辜鸿铭翻译思想传播 中图分类号B222.1;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11)02-0121-06 作者:王东波,男,1964年生,山东龙口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济南250100 儒学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中国,它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财富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学最为重要的思想体现在《论语》中,换言之,《论语》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作,其在世界上的影响,是中国任何一部著作都无法比拟的。因此,从明末清初开始,天主教传教士就开始了对《论语》的翻译。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上半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对《论语》的英译和传播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学术现象,而辜鸿铭作为华人独自全译《论语》的第一人,以其独步神州的英语造诣以及对儒家学说的精到的理解,在其译本中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准确的再现,充分实现了传播儒家思想的原始目的。 一、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心路历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脱离外界而孤立地存在,它必定要在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论语》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0BWXJ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与其他国家的不断交流中生存和发展。当不同民族精神之河的洪流奔涌到一起的时候,它们必将相互碰撞并不断汇合。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正是处于这样一个中西文明冲撞 交汇的特殊时期, 不仅有西学东渐的浪潮,也有东学西渐的暗流。在这两股潮流的碰撞中,翻译始终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让中国人放眼世界,让西方人了解中国。辜鸿铭正是生活在这一中西文化碰撞、交汇的年代。作为我国近代少有的精通中西文化的著名学者、翻译家,辜鸿铭倾毕生精力于阐扬传播东方文化,在当时的国际上享有盛誉,西 方人对之甚为推崇, 尊之为东方文化的“圣哲”。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惨败,被迫割地赔款,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始睁眼看世界,思索中 国的发展道路。19世纪60年代,中国兴起了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中国士大夫阶层和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在政治制度和文化观念上追逐西方的变法浪潮。而在西方游历多年、受过西方教育的辜鸿铭,对西方的政治、经济、 文化及社会风俗习惯有着深入的了解,他认为西方文明有种种弊端,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才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精髓。他指出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中国旧的秩序正在消亡,他们欢呼新知和进步文明进入中国。但我个人却不相信在中国古老的秩序会过时,因为我知道旧式秩序、中国文明和社会秩序是一个道德的文明和真正的社会秩序,它符合事 物的本性,因此不会消亡。”①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这样一种信念,辜鸿铭全力 以赴地投入到儒经的翻译中。他要让世界认识一个真正的中国。他在《论语》译序中表 达了这样一个愿望:“受过教育的有头脑的英国人,但愿在耐心地读过我们这本译书后, 能引起对中国人现有成见的反思,不仅修正谬见,而且改变对于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国 际交往的态度。 ”②“诚如托尔斯泰伯爵所言,这些人向中国、日本,如今又向遥远的西藏出口文明,他们倒是应当认真地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 ③他希望通过对儒家道德文化的推介,弘扬中华文明,改变西方人对待中国人及中国文明的蛮横态度,抛弃欧洲“枪炮”和“暴力”文明。 辜鸿铭翻译《论语》还有另外一个更加直接的动因。理雅各及其他西方传教士及汉 学家译经,其终极目的是更好地向中国传输基督教义,正如被誉为《论语》“标准译本”的 译者理雅各所称:“藉此,世界可以了解中国,在华传教工作也可以知己知彼,收到永久成 效。系统、全面译注出版儒经,必将大大惠及以后的传教工作。 ”④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是要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的真谛传播到西方。在具有中西文化背景的辜鸿铭看来,西方传教士及汉学家翻译的儒家经典并没有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他在1884年发表的· 221·孔子研究2011年第2期 ①③ ④② 辜鸿铭著,黄兴涛等译:《辜鸿铭文集》(下卷),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509—510, 346—347页。王辉:《辜鸿铭英译儒经的文化用心》,载《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第3期。转引自王辉:《理雅各与〈中国经典〉》,载 《中国翻译》2003年第3期。

异的考验_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_刘云虹

2016年3月第39卷第2期 外国语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March2016 Vol.39No.2 文章编号:1004-5139(2016)01-0070-08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D 异的考验 ———关于翻译伦理的对谈 刘云虹,许钧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构成了翻译的必要性,而翻译的根本目标就在于打破文化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了解与融合。从这个意义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就本质而言,是伦理层面的,即如何认识和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本文提出,无论从翻译的沟通与交流的根本属性来看,还是就翻译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历史使命而言,尊重他者、尊重差异正是实现翻译伦理目标的基础与核心。同时,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承载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战略意义,在目前“忠实”概念不断遭到质疑和解构的现状下,对忠实原则的坚守、对异质性的保留与传达,既是翻译伦理的要求,也是思想与文化得以继承和传播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翻译伦理;差异;他者;尊重 The Experience of the Foreign:An Interview on Translation Ethics LIU Yunhong,XU Ju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 Abstract?The necessity of translation lies in the differences among languages and cultures,while its fundamental goal is to break the cultural barriers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Therefore,many impor-tant issues involved in translation are ethical in essence,namely about how to interpret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the other.We contend that respect for the other and respect for differences are the very foundation and core for the accomplishment of translation ethics,whether in terms of the communicative properties of translation,or in terms of the mission of translation to promote cultural diversity.Meanwhile,as Chinese culture is“going a-broad”,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of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ulture.As the notion of“fidelity”is now constantly being questioned and deconstructed,its faithful adherence,and the reten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heterogeneity are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of translation ethics,but also the pre-requisit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transmission of thoughts and culture. Key words?translation ethics;differences;the other;respect 一、翻译因“异”而起,为“异”而生 刘云虹:许老师,您好!在近期的翻译研究中,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对于翻译在其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学界关注和讨论得都比较多,对翻译观念、翻译方法等涉及翻译的根本性问题甚至存在不小的争议和质疑。我也从翻译批评的角度,对翻译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面临的问题、挑战以及肩负的责任进行了反思。过去,无论翻译实践还是翻译研究,译学界主要把目光投向“外译中”,对翻译的探讨也往往基于对我国翻译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的考察与反思,而当前,在翻译路径、形式和目标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都发生显 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