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4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了解气体密度法测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的方法;

(2)了解气体的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3)熟练掌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4)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

2.实验原理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因此,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M1/M2=W1/W2=d

其中:M1和W1代表第一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M2和W2代表第二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d(=W1/W2) 叫做第一种气体对第二种的相对密度。

本实验是把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相比。这样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M co2=Wco2×M空气/W空气=d空气×29.0

式中一定体积(V)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Wco2可直接从天平上称出。根据实验时的大气压(p)和温度(t),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可计算出同体积的空气的质量:

W空气=pV×29.0/RT

这样就求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从而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3.实验仪器与试剂

启普发生器,洗气瓶(2只),250mL锥形瓶,台秤,天平,温度计,气压计,橡皮管,橡皮塞等。

HCl (工业用,6mol·L-1),H2SO4 (工业用),饱和NaHCO3溶液,无水CaCl2,大理石等。

4.实验步骤

按图连接好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和净化装置。

图6.3.1 二氧化碳的发生和净化装置

1—大理石+稀盐酸;2—饱和NaHCO3;3—浓H2SO4;

4—无水CaCl2;5—收集器

取一个洁净而干燥的锥形瓶,选一个合适的橡皮塞塞入瓶口,在塞子上作一个记号,以固定塞子塞入瓶口的位置。在天平上称出(空气+瓶+塞子)的质量。

从启普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经过净化和干燥后,导入锥形瓶内。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对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必须把导气管插入瓶底,才能把瓶内的空气赶尽。2~3分钟后,用燃着的火柴在瓶口检查CO2已充满后,再慢慢取出导气管用塞子塞住瓶口(应注意塞子是否在原来塞入瓶口的位置上)。在天平上称出(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重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和称量的操作,直到前后两次(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相符为止(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1~2mg)。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最后在瓶内装满水,塞好塞子(注意塞子的位置),在台秤上称重,精确至0.1g。记下室温和大气压。

5.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

室温t(℃)____,T(K) ____

气压p(Pa) ____

(空气+瓶+塞子)的质量A ____ g

(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B____g

(水+瓶+塞子)的质量C____g

瓶的容积V=(C-A)/1.00____ ml

____ g

瓶内空气的质量W

空气

____ g

瓶和塞子的质量D=A-W

空气

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W co 2=B -D ____ g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Mco 2____

M co 2M co 2(实)-M co 2( 理)(理)×100%= _______百分误差= 6.注意事项: ⑴ 实验室安全问题。不得进行违规操作,有问题及时处理或向老师报告。 ⑵ 分析天平的使用。注意保护天平,防止发生错误的操作。

⑶ 启普发生器的正确使用。

⑷ 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操作。

7.思考题

(1) 在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中,能否把瓶2和瓶3倒过来装置?为什么?

(2) 为什么(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要在天平上称量,而(水+瓶+塞子)的质量则可以在台秤上称量?两者的要求有何不同?

(3) 为什么在计算锥形瓶的容积时不考虑空气的质量,而在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时却要考虑空气的质量?

思考题答案:

1.不能。因为瓶3中的浓硫酸主要是用来吸收水的,而瓶2中也有水,如果调换则2中产生的水未被吸收,会带入气体中导致实验失败。

2.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很小,在台秤上称量会因为精确度低而造成较大的误差,而水的质量相比较就大一些,在台秤上称量也不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两者的要求不同就是对精确度要求不同。

3.这是因为空气的质量相对于瓶里的水的质量是很小的,在误差范围内可忽略不计,而空气的质量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差较小,如果忽略会导致很大的误差。

CO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五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得测定 一、实验目得 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分子量得原理与方法,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与阿佛加德罗定律; 2。学会大气压力计得使用; 3.巩固分析天平得使用; 4。了解启普发生器得构造与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熟悉洗涤、干燥气体得装置。 二、实验原理 阿佛加德罗定律:同T、P,同V得气体物质得量相等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nRT=mRT/M 对同T、P,同V得空气(air)与二氧化碳(CO2)有: = 式中,m,M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得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 则, [教学重点] 分析天平得使用 启普发生器得使用 分子量得测定与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天平得称量操作 启普发生器得使用 [实验用品] 仪器:台秤(电子称)、分析天平、启普发生器、洗气瓶、锥形瓶、干燥管 药品:石灰石、无水CaCl2、6mol·L-1HCl、1mol·L-1NaHCO3、1mol·L-1CuSO4 材料:玻璃棒、玻璃导管、橡皮塞(3、6、8~12号)、玻璃棉 [基本操作] 一、大气压力计得使用方法 1.首先观察附属温度计,记录温度; 2.调节水银槽中得水银面。旋转调节螺旋使槽内水银面升高,这时利用水银槽后面白磁片得反光,可以瞧到水银面与象牙针得间隙,再调节螺旋至间隙恰好消失为止; 3。调节游标。转动控制游标得螺旋,使游标得底部恰与水银柱凸面顶端相切; 4.读数方法。读数标尺上得刻度单位为hPa.整数部分得读法:先瞧游标得零线在刻度标尺上得 位置,如恰与标尺上某一刻度相吻合,则该刻度即为气压计读数.例如,游标零线与标尺上1160相吻合,气压读数即为1161、0hPa,如果游标零线在1161与1162之间,则气压计读数得整数部分即为1161,再由游标确定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得读法:从游标上找出一根与标尺上某一刻度相吻合得刻度线,此游标读数即为小数部分,如1161、5 hPa; 5.读数后转动气压计底部得调节螺旋,使水银面下降到与象牙针完全脱离; 6.做仪器误差、温度、海拔高度与纬度等项校正. 二、电子天平得使用 1.电子天平得使用精确度0、1 mg (最大载荷200 g) (1)使用前观察天平仪就是否水平,如不水平,用水平脚调整水平; (2)接通电源,预热20~30 min以获得稳定得工作温度; (3)让秤盘空载并轻按“On”键,天平显示自检(所有字段闪现等),当天平回零时,就可以称量了;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中化学中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注:下划线的建议记下来(计算题经常要用到)。 Na 2O 62 Na 2 O 2 78 NaOH 40 NaCl 58.5 Na 2 CO 3 106 NaHCO 3 84 Na 2 S 78 Na 2SO 4 142 NaNO 3 85 NaClO 74.5 KOH 56 KCl 74.5 K 2CO 3 138 KHCO 3 100 K 2 SO 4 174 KNO 3 101 MgO 40 Mg(OH) 2 58 MgCl 2 95 MgCO 3 84 MgSO 4 120 CaO 56 Ca(OH) 2 74 CaCl 2 111 CaCO 3 100 Ca(HCO 3 ) 2 162 CaSO 4 136 Ca(ClO) 2 143 Ba(OH) 2 171 BaCl 2 208 BaCO 3 197 BaSO 4 233 Ba(NO 3 ) 2 164 Al 2O 3 102 Al(OH) 3 78 AlCl 3 133.5 Al 2 (SO 4 ) 3 342 KAl(SO 4 ) 2 ·12H 2 O 474 NaAlO 2 82 SiO 2 60 H 2 SiO 3 78 Na 2 SiO 3 122 SiCl 4 170 NH 3 17 N 2 H 4 32 NO 30 NO 2 46 HNO 3 63 NH 4 Cl 53.5 (NH 4 ) 2 CO 3 94 NH 4 HCO 3 79 (NH 4) 2 SO 4 132 NH 4 NO 3 80 CO(NH 2 ) 2 (尿素)60 P 2O 5 142 H 3 PO 4 98 Na 3 PO 4 164 Ca 3 (PO 4 ) 2 310 H 2O 18 H 2 O 2 34 H 2S 34 SO 2 64 SO 3 80 H 2 SO 4 98 HF 20 CaF 2 78 HCl 36.5 HClO 52.5 HBr 81 HI 128 MnO 2 87 KMnO 4 158 K 2 Cr 2 O 7 294 FeO 72 Fe 2O 3 160 Fe 3 O 4 232 Fe(OH) 3 107 FeCl 2 127 FeCl 3 162.5 FeS 88 FeS 2 120 FeSO 4 152 Fe 2 (SO 4 ) 3 400 CuO 80 Cu 2O 144 Cu(OH) 2 98 CuCl 2 135 CuS 96 Cu 2 S 160 CuSO 4 160 CuSO 4·5H 2 O 250 Cu(NO 3 ) 2 188 AgCl 143.5 AgBr 188 AgI 235 Ag 2SO 4 312 Ag 2 CO 3 276

九年级化学上册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第3课时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看懂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一、导入新课 1.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 3O 4 ,据此你能知道关于Fe 3 O 4 的哪些信息?铁元 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2H;(2)H 2O;(3)2CO 2 。 3.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二、推进新课 1.相对分子质量 [设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具有相对原子质量,那么分子有相对分子质量吗? [讲解](1)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它的

符号是Mr,单位是一,一般省略不写。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请三位同学板演。 (1)氢氧化钙[Ca(OH) 2];(2)CuSO 4 ·5H 2 O;(3)5P 2 O 5 。 [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①“×”和“+”的应用。同种元素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不同元素之间应该用“+”相连接。②化学式中如果有括号(即含有多个原子团),不要忘记乘括号外的数字(即先算出一个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再乘以原子团的个数)。 [设问]从化学式MnO 2 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讨论得出](1)组成的元素;(2)原子间的个数比;(3)原子的总个数。 [设问]MnO 2 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指导自学]阅读教科书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了解元素间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模仿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请三位同学板演。 水(H 2O);硝酸铵(NH 4 NO 3 );碱式碳酸铜[ Cu 2 (OH) 2 CO 3 ]。 [讨论交流]计算物质组成各元素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m(O)=(14×2)∶(4×1)∶(16×3)=7∶1∶12。②查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在计算Cu2(OH)2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不能写成m(Cu)∶m(O)∶m(H)∶m(C)∶m(O)=(64×2)∶(16×2)∶(1×2)∶(12×1)∶(16×3)=64∶16∶1∶6∶24(没把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在一起)。正确计算方法为m(Cu)∶m(O)∶m(H)∶m(C)=(64×2)∶(16×5)∶(1×2)∶(12×1)=64∶40∶1∶6。 [设问]知道元素间的质量比的表示方法,我们还能知道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吗? [模仿练习]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 2O 3 ,试计算:(1) 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2)氧化铁中铁、氧两元素的质量比;(3)氧化铁中铁

相对原子质量计算题

1、下列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CO(NH2)2 B.(NH4)2SO4 C.NH4NO3 D.KNO3 2、在氧化亚铁(),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这三种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 C.D. 3、X和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和乙,甲的化学式为XY2,其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乙中Y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乙的化学式为 A. XY B. XY3 C. X2Y3 D. X3Y 4、下列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改变的是 ( ) A. CaO+H2O=Ca(OH)2 B. H2O+CO2=H2CO3 C. CaCO3CaO+CO2 D. 2CO+O22CO2 5、A、B两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在化合物中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21∶8,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 A3B4 B. A2B3 C. A3B2 D. AB 6、世界卫生组织将某氧化物R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实验测得该氧化物中R与O的质量比为71:64,则RO2的化学式为 A、CO2 B、ClO2 C、SO2 D、NO2 7、常温下,某气体可能是由SO2、CO、N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测得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可能为下列组成中的 ( ) ①SO2②SO2、CO ③SO2、N2④CO、N2⑤SO2、CO、N2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 8、某硝酸铵[NH4NO3]样品中含有一种杂质,经分析样品中的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该样品中所含杂质可能是()

A.(NH4)2SO4 B.CO(NH2)2 C.NH4HCO3 D.NaCl 9、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其式量为M,R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B.C.D. 10、某不纯的二氧化锰粉末中只含有一种杂质,经测定该不纯的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质量分数为35.8%,则其中的杂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 A.Al2O3 B.MgO C.SiO2 D.CuO 11、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计算: ⑴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 ⑵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⑶多少克高锰酸钾与71g硫酸钠(Na2SO4)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3分) 1、A 2、B 3、B 4、D 5、A 6、B 7、D 8、B 9、C

常用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氢H 1 氩 Ar 40 碳C 12 钙 Ca 40 氮N 14 锰 Mn 55 氧O 16 铁 Fe 56 氟F 19 铜 Cu 64 氖Ne 20 锌 Zn 65 钠Na 23 银 Ag 108 镁Mg 24 碘 I 127 铝Al 27 钡 Ba 137 硅Si 28 钨 W 184 磷P 31 铂 Pt 195 硫S 32 金 Au 197 氯Cl 35.5 汞 Hg 201 钾 K 39 铅 Pb 207 氢气H2 2 氨气NH3 17 氮气N228 氧气O232 一氧化碳 CO 28 二氧化碳 CO244 一氧化硫 SO 48 二氧化硫 SO264 三氧化硫 SO380 二氧化锰 MnO2 87 二氧化硅 SiO2 60 一氧化氮 NO 30 二氧化氮 NO 246 三氧化钨 WO3232 二硫化碳 CS2 76 二硫化亚铁FeS2 120 五氧化二磷P2O5142 氧化铁Fe2O3 160 氧化亚铁FeO 82 四氧化三铁Fe3O4 232 氧化铜CuO 80 氧化亚铜Cu2O 144 氧化钠Na2O 62 氧化镁MgO 40 氧化钙CaO 56 氧化铝Al2O3102 氧化汞HgO 217 氧化银Ag2O 232 氧化铅PbO 223 氧化锌ZnO 81 过氧化氢H2O234 氯气Cl271 氯化钾KCl 74.5 氯化钠NaCl 58.5 氯化镁MgCl295 氯化钙CaCl2111 氯化铜CuCl2135 氯化锌ZnCl2136 氯化钡BaCl2208 氯化铝AlCl3133.5 氯化铁FeCl3162.5 氯化亚铁FeCl2127 氯化银AgCl 143.5 氯化氢HCl 36.5 氯酸钾KClO3122.5 氯化铵NH4Cl 53.5 硫酸H2SO498 硫酸锌ZnSO4161 硫酸铵(NH4)2SO4132 硫酸铜CuSO4160 硫酸钡BaSO4233 硫酸钙CaSO4136 硫酸钾KSO4135 硫酸钠Na2SO4142 硫酸镁MgSO4120 硫酸铁Fe2(SO4)3 400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教学案

S %= 第四单元课题4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主备人 陈玉玺 审核人 使用人 备课时间 2009.10.29 上课时间 一、预习导学 1、 化学式H 2O 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 那么H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O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例如H 2O 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SO 2 Fe 2O 3 CO 2 P 2O 5 KClO 3 CaCO 3 2、化学式H 2O 表示的意义:表示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水中H ,O 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如何计算?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乘以个数之比。例如H 2O 中H :O=1×2:16×1 =1:8 计算下列各元素质量比 SO 2 Fe 2O 3 CO 2 P 2O 5 SO 3 MgO 3、SO 2是由 组成的,在SO 2中S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个数比上相对分子质量, 即元素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该原子个数 ×100% 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SO 2中, S SO 2 =32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Fe 2O 3 SO 3 CaCO 3 MgO 二、预习检测

1、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高氯精中 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但是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该毒品能使人手舞足蹈,呈癫狂状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由种元素组成,它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氮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三、学习探究 1、计算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NH4NO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18克水中含氧元素的质量 4、根据高锰酸钾的化学式KMnO4计算:多少克高锰酸钾与71 g硫酸钠(Na2SO4)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5、相同质量的SO2和SO3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分子个数相同的H2O与H2SO4之间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高分子相对分子量的测定

高分子分子量的主要测定方法 用途 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研究聚合物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数据之一。它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高聚物的流变性质,聚合物加工性能和加工条件的选择。也是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领域对具体聚合反应,具体聚合物的结构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之一。 表征方法及原理 1.粘度法测相对分子量(粘均分子量Mη) 用乌式粘度计,测高分子稀释溶液的特性粘数[η],根据Mark-Houwink公式[η]=kMα,从文献或有关手册查出k、α值,计算出高分子的分子量。其中,k、α值因所用溶剂的不同及实验温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数值。 2.小角激光光散射法测重均分子量(Mw) 当入射光电磁波通过介质时,使介质中的小粒子(如高分子)中的电子产生强迫振动,从而产生二次波源向各方向发射与振荡电场(入射光电磁波)同样频率的散射光波。这种散射波的强弱和小粒子(高分子)中的偶极子数量相关,即和该高分子的质量或摩尔质量有关。根据上述原理,使用激光光散射仪对高分子稀溶液测定和入射光呈小角度(2℃-7℃)时的散射光强度,从而计算出稀溶液中高分子的绝对重均分子量(MW)值。采用动态光散射的测定可以测定粒子(高分子)的流体力学半径的分布,进而计算得到高分子分子量的分布曲线。 3.体积排除色谱法(SES)(也称凝胶渗透色谱法(GPC)) 当高分子溶液通过填充有特种多孔性填料的柱子时,溶液中高分子因其分子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大小的流体力学体积。柱子的填充料表面和内部存在着各种大小不同的孔洞和通道,当被检测的高分子溶液随着淋洗液引入柱子后,高分子溶质即向填料内部孔洞渗透,渗透的程度和高分子体积的大小有关。大于填料孔洞直径的高分子只能穿行于填料的颗粒之间,因此将首先被淋洗液带出柱子,而其他分子体积小于填料孔洞的高分子,则可以在填料孔洞内滞留,分子体积越小,则在填料内可滞留的孔洞越多,因此被淋洗出来的时间越长。按此原理,用相关凝胶渗透色谱仪,可以得到聚合物中分子量分布曲线。配合不同组分高分子的质谱分析,可得到不同组分高分子的绝对分子量。用已知分子量的高分子对上述分子量分布曲线进行分子量标定,可得到各组分的相对分子量。由于不同高分子在溶剂中的溶解温度不同,有时需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制成高分子溶液,这时GPC柱子需在较高温度下工作。 4.质谱法 质谱法是精确测定物质分子量的一种方法,质谱测定的分子量给出的是分子质量m对电荷数Z之比,即质荷比(m/Z)过去的质谱难于测定高分子的分子量,但近20余年由于我的离子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质谱可用于测定分子量高达百万的高分子化合物。这些新的离子化技术包括场解吸技术(FD),快离子或原子轰击技术(FIB或FAB),基质辅助激光解吸技术(MALDI-TOF MS)和电喷雾离子化技术(ESI-MS)。由激光解吸电离技术和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相结合而构成的仪器称为“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 激光质谱)可测量分子量分布比较窄的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Mw)。由电喷雾电离技术和离子阱质谱相结合而构成的仪器称为“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 ITMS 电喷雾质谱)。可测量高分子的重均分子量(Mw)。

初中常用相对分子质量及计算公式

氢 气 H 2 2 五氧化二磷 P 2O 5 142 氧 气 O 2 32 氢氧化钙(熟石灰) Ca(OH)2 74 氯 气 Cl 2 71 氢氧化铜 Cu(OH)2 98 氨 气 NH 3 17 氢氧化钠 NaOH 40 氮 气 N 2 28 过氧化氢(双氧水) H 2O 2 34 一氧化碳 CO 28 碱式碳酸铜(绿) Cu 2(OH)2CO 3 222 二氧化碳 CO 2 44 盐酸(氯化氢) HCl 36.5 一氧化硫 SO 48 氯化钙 CaCl 2 111 二氧化硫 SO 2 64 氯化钾 KCl 74.5 三氧化硫 SO 3 80 氯化铁(淡黄溶) FeCl 3 162.5 二氧化锰 MnO 2 87 氯酸钾 KClO 3 122.5 碳 酸 H 2CO 3 62 高锰酸钾(灰锰氧) KMnO 4 158 碳酸钙 CaCO 3 100 硫酸铜(白固 蓝溶) CuSO 4 160 碳酸氢铵 NH 4HCO 3 79 硫酸钠 Na 2SO 4 142 硝 酸 HNO 3 63 硝酸铵 NH 4NO 3 80 硫 酸 H 2SO 4 98 甲 烷 CH 4 16 亚硫酸 H 2SO 3 82 尿 素 CO(NH 2)2 60 磷 酸 H 3PO 4 98 甲 醇 CH 3OH 32 水 H 2O 18 乙醇(酒精) C 2H 5OH 46

氧化铜(黑)CuO 80 乙炔C H226 2 氧化镁(白)MgO 40 乙酸(醋酸)CH COOH 60 3 氧化钙(白)CaO 56 四氧化三铁(黑)Fe O4232 3 氧化铁(红)Fe O3160 2 氧化亚铁(黑)FeO 72 硫酸亚铁(淡绿)FeSO 152 4 硫酸锌(白/无)ZnSO 161 4 初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一. 常用计算公式: (1)相对原子质量= 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 一个 碳原子质量的1/12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 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 B的相对原子质量×n

初中化学计算公式和方程式

初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 (1)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m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m /AmBn的相对分子质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5)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100%=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M浓×a%浓=M稀×b%稀=(M浓+增加的溶剂质量)×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M浓×a%浓+M稀×b%稀=(M浓+M稀)×c%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方程式 一、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3)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加热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2O2 MnO2H2O+ O2 ↑(实 2 验室制氧气原理2)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通电2H2↑+ O2 ↑17.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Ca(OH)2 1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 + CO2=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FeSO4 + 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加热Cu + H2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加热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高温2Cu + CO2↑ 25.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

化学式计算的典型题(2010年中考题精选) 1、求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KHCO3;(2)Cu2(OH)2CO3; (3)CuSO4·5H2O;(4)KAl(SO4)2·12H2O (5)2H2O;(6)4CO(NH2)2;(7)3Mg2+(8)5SO42-。 2、求下列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1)CuSO4;(2)C2H5OH;(3)Fe2(SO4)3; 3、三硝基甲苯是TNT黄色炸药的主要成分,它的化学式为C6H5CH3(NO2)3,求三硝基甲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4、求下列常见氮肥中的氮元素质量分数。 (1)尿素[CO(NH2)2];(2)硝酸铵[NH4NO3];(3)碳酸氢铵[NH4HCO3]; (4)硫酸铵[(NH4)2SO4];(5)氯化铵[NH4Cl] 5、3.6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是多少g? 6、25g碳酸钙[CaCO3]含有的钙元素是多少g? 7、6kg尿素[CO(NH2)2]所含的氮元素是多少kg? 8、多少g水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是1g? 9、人们常采用吃含碳酸钙药物的方法补钙,若要补钙4mg,需要食用多少mg的碳酸钙? 10、多少g水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1.7g氨气[NH3]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11、多少g硝酸铵所含氮元素与12g尿素所含氮元素质量相当? 12、多少g四氧化三铁所含铁元素质量是16g三氧化二铁质量的两倍? 13、农民用尿素给耕地的玉米施加氮肥,刚好需要120kg尿素,若改施用碳酸氢铵[NH4HCO3]达到相同的肥效,则需要碳酸氢铵的质量是多少?

14、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则碳、氢、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5、尿素[CO(NH2)2]中碳、氢、氧、氮四种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6、相同分子数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中,两者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7、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中,两者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18、各取n个二氧化硫分子和m个三氧化硫分子,两者的氧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_。 19、如果水和二氧化碳所含的氧原子个数相同,则水分子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0、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则二氧化硫分子和三氧化硫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1、氧气和臭氧所含的氧原子个数比是4:3,则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22、等质量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则两者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 23、取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则二氧化硫分子和三氧化硫所含的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 24、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是8:5时,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 2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6、若要使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则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是______; 27、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硫元素的质量比是2:1,则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________。 28、将氯化钠粉末放在水中完全溶解,测定得知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5%,则钠元素在盐水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9、某地赤铁矿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是50%,杂质不含铁元素,则赤铁矿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30、某不纯的硝酸铵[NH4NO3]化肥样品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90%,杂质不含氮元素,则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4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了解气体密度法测定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的方法; (2)了解气体的净化和干燥的原理和方法; (3)熟练掌握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4)进一步掌握天平的使用。 2.实验原理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因此,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两种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 M1/M2=W1/W2=d 其中:M1和W1代表第一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M2和W2代表第二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d(=W1/W2) 叫做第一种气体对第二种的相对密度。 本实验是把同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0)相比。这样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可按下式计算: M co2=Wco2×M空气/W空气=d空气×29.0 式中一定体积(V)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Wco2可直接从天平上称出。根据实验时的大气压(p)和温度(t),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可计算出同体积的空气的质量: W空气=pV×29.0/RT 这样就求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从而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3.实验仪器与试剂 启普发生器,洗气瓶(2只),250mL锥形瓶,台秤,天平,温度计,气压计,橡皮管,橡皮塞等。 HCl (工业用,6mol·L-1),H2SO4 (工业用),饱和NaHCO3溶液,无水CaCl2,大理石等。 4.实验步骤 按图连接好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和净化装置。

图6.3.1 二氧化碳的发生和净化装置 1—大理石+稀盐酸;2—饱和NaHCO3;3—浓H2SO4; 4—无水CaCl2;5—收集器 取一个洁净而干燥的锥形瓶,选一个合适的橡皮塞塞入瓶口,在塞子上作一个记号,以固定塞子塞入瓶口的位置。在天平上称出(空气+瓶+塞子)的质量。 从启普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经过净化和干燥后,导入锥形瓶内。因为二氧化碳气体的相对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必须把导气管插入瓶底,才能把瓶内的空气赶尽。2~3分钟后,用燃着的火柴在瓶口检查CO2已充满后,再慢慢取出导气管用塞子塞住瓶口(应注意塞子是否在原来塞入瓶口的位置上)。在天平上称出(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重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和称量的操作,直到前后两次(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相符为止(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1~2mg)。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瓶内的空气已完全被排出并充满了二氧化碳气体。 最后在瓶内装满水,塞好塞子(注意塞子的位置),在台秤上称重,精确至0.1g。记下室温和大气压。 5.数据记录和结果处理 室温t(℃)____,T(K) ____ 气压p(Pa) ____ (空气+瓶+塞子)的质量A ____ g (二氧化碳气体+瓶+塞子)的质量B____g (水+瓶+塞子)的质量C____g 瓶的容积V=(C-A)/1.00____ ml ____ g 瓶内空气的质量W 空气 ____ g 瓶和塞子的质量D=A-W 空气

有关相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有关相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陈永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2)掌握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要学会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将这部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去 重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难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教学过程: 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下面我们主要学习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计算二氧化碳CO2的相对相对分子质量. 解:CO2的相对相对分子质量=12ⅹ1+16ⅹ2 =44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四氧化三铁[Fe3O4] 五氧化二磷[P2O5]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尿素[CO(NH2)2] 硫酸铵[(NH4)2SO4] 例:计算胆矾[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CuSO4?5H2O]的相对分子质量=64ⅹ1+32ⅹ1+16ⅹ4+5ⅹ(1ⅹ2+16ⅹ1) =160+90 =250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明矾[KAlSO412H2O] 绿矾[ZnSO47H2O] 2.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计算水中元素的质量比 解:[H2O]中H:O的质量比=1ⅹ2:16 =1:8 练习:计算下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 硝酸铵[NH4NO3] 碳酸氢铵[NH4HCO3] 胆矾[CuSO4?5H2O] 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计算硝酸铵[NH4NO3]中N的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分子式的确定

北京四中 化学计算专题一 ——相对原子质量及分子式的确定 责编:顾振海 [考点扫描]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化学式的计算。 [知识指津] 1.气体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应用气体摩尔体积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等基本概念,依据气态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和气态方程式求相对分子质量,也可以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确定物质化学式的方法 (1)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物质的化学式 方法一: 先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求出元素的质量,然后直接求出各元素原子在化合物中的个数,即求得化学式。 方法二: 同样先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由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出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最简整数比即得到最简式,再求出分子式。 (2)根据物质的通式求有机物的分子式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各类有机物的通式求出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个数确定分子式。 (3)根据物质化学性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利用质量守恒等,计算推导物质的化学式(包括根据燃烧产物确定化学式)。 3.确定复杂化学式的计算。 该类题目的特点是:常给出一种成分较为复杂的化合物及其发生某些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确定其化学式。此类题目将计算、推断融为一体,计算类型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在能力层次上要求较高。其解题的方法思路:一是依据题目所给化学事实,分析判断化合物的成分;二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通过计算确定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之比。 确定化学式的计算,关键在于理解化学式的意义,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及元素的种类、个数,书写化学式还要符合化合价原则,防止出现不切合实际的化学式。 [范例点击] 例1固体A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B、C、D三种气体: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H2 的15倍,则固体A的摩尔质量是() A.30g·mol-1 B.60g·mol-1 C.90g·mol-1 D.20g·mol-1

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

高聚物相对分子量测定方法 高聚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是研究聚合物及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数据之一。它涉及到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高聚物的流变性质,聚合物加工性能和加工条件的选择。是在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领域对具体聚合反应,具体聚合物的结构研究所需的基本数据之一。科标分析实验室科研团队集成多名资深行业专家,拥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才数名,提供专业分子量测定服务,为客户提供检测数据,检测方法,检测图谱等论文需要的资料。 (1)端基分析法(end-group analysis,简称EA) 如果线形高分子的化学结构明确而且链端带有可以用化学方法(如滴定)或物理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分析的基团,那么测定一定重量高聚物中端基的数目,即可用下式求得试样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式中:m-试样质量;Z-每条链上待测端基的数目;n-被测端基的摩尔数。 如果用其他方法测得,反过来可求出Z,对于支化高分子,支链数目应为Z-1。 (2)沸点升高和冰点降低法(boiling-point elevation,freezing-point depression) 利用稀溶液的依数性测定溶质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是经典的物理化学方法。对于高分子稀溶液,只有在无限稀的情况下才符合理想溶液的规律,因而必须在多个浓度下测ΔT b(沸点升高值)或ΔT f(冰点下降值),然后以ΔT/C对C作图,外推到c->0时的值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式中:A2称第二维里系数。 (3)膜渗透压法(osmometry,简称OS)

当高分子溶液与纯溶剂倍半透膜隔开时,由于膜两边的化学位不等,发生了纯溶剂向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当渗透达到平衡时,纯溶剂的化学位应与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相等,即 或 由Floy-Huggins理论,从Δμ1的表达式可以得到 由于C2项很小,可忽略, 式中:χ) A2表征了高分子与溶剂相互作用程度的大小。 对于良溶剂,χ1; 对于θ溶剂,χ1; 对于非溶剂,χ1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教案教学目标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从微观到宏观,理解关于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依据 教学方法 学、议、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氯气Cl 2二氧化硫SO 2 尿素CO(NH 2 ) 2 碳酸氢铵NH 4 HCO 3 说出上述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是由几个什么原子构成? 2、原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在化学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分子质量也很小, 分子由原子构成,那么在化学中怎样表示分子的质量呢?(点题) 二、阅读学习目标(见学案) 1、学会求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学会求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会用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三、自学指导(1)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阅读教材84—85页内容: 1、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 2、“总和”意味着用什么运算方法? 3、自学例题,并当堂训练:求Cl 2 、SO 2 、CO(NH 2 ) 2 、NH 4 HCO 3 的相对分子质量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4×2+1×4=60 或=12+16+(14+1×2)×2=60 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一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4、强化训练:再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5、迁移发散: (1)求分子个数相等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2)求等质量的水和二氧化碳中的分子个数比。 自学指导(2): 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阅读教材85页内容 1、从字面上如何理解“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二氧化碳为例说明 2、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等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即用化学式也可以计算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自学例题,并当堂训练:求SO2、Ca(OH)2、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与学生一起纠错、点拔:“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16×2)=3:8”能否写成“=16×2:12=8:3”,为什么?注意前面所列元素的顺序与后面的计算顺序要一致。交流、讨论、纠错学会第二种计算,学会交流与合作) 4、强化训练:再求CO(NH2)2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5、迁移发散: 已知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质量比为7:4,求其化学式。 四、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课外作业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相关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公式: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例1】计算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1+16×1=18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 【例2】计算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2×1+16)=36 【练习1】计算3HNO3、NH4NO3、(NH4)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计算公式:元素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例3】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H:O=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例4】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 【练习2】计算HNO3、NH4NO3、(NH4)2SO4含各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又称为质量百分含量) 计算公式: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5】计算水中H 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式量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11%100*16 2*12 *1%100*22=+=O H H 答: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1% 【例6】计算NH 4NO 3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NH 4NO 3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H 4N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 %35%100*3 *16144*11414 *2%100*2%34=+++== NO NH N N 答:NH 4NO 3中N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 【练习3】计算HNO 3、NH 4CO 3、(NH 4)2SO 4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7】为分析某可燃物的成分,将该可燃物2.3 g 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经测定生成物中只含有4.4 g 二氧化碳和2.7g 水,此可燃物 100%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 相对分子质量

_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四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分子量的原理和方法,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阿佛加德罗定律;2.学会大气压力计的使用; 3.巩固分析天平的使用; 4.了解启普发生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熟悉洗涤、干燥气体的装置。 二、实验原理 阿佛加德罗定律:同T、P,同V的气体物质的量相等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 nRT = m RT/M 对同T、P,同V的空气(air)和二氧化碳(CO2)有: = 式中,m,M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的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则, [教学重点] 分析天平的使用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分子量的测定和计算 [教学难点] 分析天平的称量操作 启普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用品] 仪器:台秤(电子称)、分析天平、启普发生器、洗气瓶、锥形瓶、干燥管 药品:石灰石、无水CaCl2、6mol·L-1HCl、1mol·L-1NaHCO3、1mol·L-1CuSO4 材料:玻璃棒、玻璃导管、橡皮塞(3、6、8~12号)、玻璃棉 [基本操作] 一、大气压力计的使用方法 1.首先观察附属温度计,记录温度; 2.调节水银槽中的水银面。旋转调节螺旋使槽内水银面升高,这时利用水银槽后面白磁片的反光,可以看到水银面与象牙针的间隙,再调节螺旋至间隙恰好消失为止; 3.调节游标。转动控制游标的螺旋,使游标的底部恰与水银柱凸面顶端相切; 4.读数方法。读数标尺上的刻度单位为hPa。整数部分的读法:先看游标的零线在刻度标尺上的位置,如恰与标尺上某一刻度相吻合,则该刻度即为气压计读数。例如,游标零线与标尺上1160相吻合,气压读数即为1161.0 hPa,如果游标零线在1161与1162之间,则气压计读数的整数部分即为1161,再由游标确定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的读法:从游标上找出一根与标尺上某一刻度相吻合的刻度线,此游标读数即为小数部分,如1161.5 hPa; 5.读数后转动气压计底部的调节螺旋,使水银面下降到与象牙针完全脱离; 6.做仪器误差、温度、海拔高度和纬度等项校正。 二、电子天平的使用 1.电子天平的使用精确度0.1 mg (最大载荷200 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