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古历史】中国古代文明过程考察的不同角度及其相关问题

【上古历史】中国古代文明过程考察的不同角度及其相关问题

【上古历史】中国古代文明过程考察的不同角度及其相关问题

中国古代文明过程考察的不同角度及其相关问题

杨建华

一,考察古代文明过程的四个角度

中国的古代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古代国家。她的起源应当在国家产生以前的

史前时代去寻找。对于这一阶段的研究,考古学应起着责无旁贷的主要作用。从中国史前

的考古学现状和世界考古学的发展来看,我们认为从考古学对于文明过程的考察大体上可

以从四个角度来考察:

第一个角度:根据区系类型的方法来建立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这是科学地研究考

古遗存的基础。从当前的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现状来看,这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只是各地

建立的时空框架的尺度有粗细之分。例如黄河流域的分期和分区比较细,边疆地区的比较粗。但各地区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年代序列。

第二个角度:对每一个考古学文化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重构它的历史。在这一方面,每个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了很大的差别。以半坡文化为例,这一文化的聚落有半坡、姜寨和

北首岭三个较大规模揭露的遗址,这一文化的墓地有元君庙和横阵等较为完整的资料;相

比之下,对庙底沟文化的了解就没有这么充分的资料。要完成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有计

划地在发掘中填补空白,选择典型遗址进行若干年的重点突破,使之我们对主要的考古学

文化的社会结构方面有所了解。第三个角度:跨越时空和考古学文化,对某一方面的

演变轨迹进行梳理与研究,即对同一事物的

历史

比较。如史前时代聚落、手工业、墓地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在我们探讨中国文明起源时,常常是这一阶段用大地湾的大房子,下一阶段用大汶口的墓葬,再下一阶段用龙山时

代的城来说明中国文明因素的增长过程。目前已经有对史前聚落的较为全面的梳理。由于

并不是每个地区的各个阶段都有聚落资料,所以象兴隆洼的排房与半坡文化的环壕是地域

上的差别还是时间上的早晚,尚无法定论。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我们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发

掘来填补这些缺环,是中国史前各种文明因素的发展线索逐渐清晰起来。第四个角度:跨越时空和考古学文化,对某一时期各种文明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即对不同事物的共时

研究。从先后的角度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先后事物不一定就是因果关系,但先

后关系是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因果关系来了解进入文明过程的社会机制。这种

研究在中国尚未展开,是我们应当尝试的一个方法。

以上研究文明过程的四个角度也可以说是四个步骤,它们之间存在着先后的依赖关系。前两个步骤是历史的研究,从第三步开始是超越时空的逻辑考察。这四个步骤基本尚完成

了文明过程考察中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二、建立考古资料与社会参数之间的联系

除了考古发现上要填补空白以外,在方法上还应注意两点。首先,在探讨文明进

程时,人们往往用一些社会变化的参数来描述这个过程,正如塞维斯(Service)对社会

发展所做的阶段划分所使用的,诸如人口、战争、城市化和生产的专业化等等。这些社会

参数在考古中是怎样表现的,是需要我们在它们之间建立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应是符合中

国历史与考古的,它不仅有利于用考古资料重建中国的史前史,而且对世界的文明起源的

研究也会有很大的贡献。在这种研究中,一是要从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原本相互之

间有联系的事物做为遗存被我们发掘出来后,他们的联系已经看不出来了。这些遗存被我

们归入遗迹、遗物类;在遗物中又按照不同的质地予以整理和发表。在研究中我们应当重

要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待它们,以此来寻找它们背后的历史意义。二是要关注遗存出土的背景,无论是在发掘中、发表中还是研究中。从它们所出土的单位、所共生的器物、放置的

位置以及破碎的程度等细微的方面来分析它在当时社会中的作用。三、在比较中寻找

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

在方法上应当注意的第二点是在不同的文明起源过程的比较中寻找中国自身的特点。

世界上著名的古代文明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中东与中美洲的比较上,这对于有着悠久文明

历史的中国是很不相称的。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外学者对中国了解得比较少,

另一方面是我们中国的学者对自己研究向世界介绍得比较少。这种研究和介绍应当是在对

世界各个主要文明的了解基础上的。有些特点在我们没有把它放入整个世界的范围内加以

考虑时,只被我们当作一个地区的特点来看待。如果我们把它在各个地区出现的情况与各

区本身的发展联系起来考虑,就会对它的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印章时两河流域乃至西亚在史前时代广泛流行的器物。在与中国比较中,我开始只是

把它作为一种地区特点来看待。在公元前6000年的恰塔尔(CatalHuyuk)遗址,就已经

出现了最原始的几何纹印章。后来在伊朗的巴昆遗址发现大量的敷在门上的印纹泥块。不

同房屋的印纹形式有所不同,应当是不同所有者的标志。在公元前五千纪中叶的扎格罗斯

山区的遗址中,常常发现几十个或上百个小算筹(Tokens),形状有三角形、菱形、球形等。后来发现在一个空泥球中装有这些算筹,外面还刻有这些算筹的形状。这些形状又恰

好与最初的象形文字中的数字一样。两河流域的文字体系正是以印章这种在泥板上做记号

的方式作为文字的载体、又以算筹形状作为最初的记录形式而发展起来的。在对印度河流

域的古代文明又大致的了解后会发现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也有发达的印章系统,这个

文明中没有城墙,很少见武器,却有发达的数字系统。如果把两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的印

章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它多与一种从分工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发达而导致文明的社会有关。相比之下,中国在很晚才有印章这种确认产品的数量、种类以及制作者的标记。中国

的文明进程中生产力的进步更多地是表现在证明人身份的器物上,即礼器与武器上,正所

谓“国之大事,在与戎祀”。通过比较有助于我们把握自身特点,探讨这些特点存在的原因。

除了与那些古代文明进行比较外,世界上还有许多没有通过自身发展进化到文明状态的社会。通过与它们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寻找文明产生的契机。在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皮艾布罗人(Pueblo)的研究中我们发现,这里的居民当人口增加、资源危机时,原有的氏族组织就会一分为二,形成许多双中心聚落。这样,社会就不会用分阶层的方式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但它的前提条件是还有剩余的土地可被开发。另一方面,每一个扩大家庭都有自己的祭祀地点??基瓦(Kiva)。到了很晚的近代,才出现了社会共有的祭祀建筑。家庭祭祀的存在维系了血缘组织,起到了防止血缘组织解体的作用。这是宗教在阻碍文明进程的一个例子。皮艾布罗人的情况在进入了文明的社会中都没有发现过,所以它们有可能是导致一个社会没能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原因。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2002总第三期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考历史知识点思维导图与真题训练专题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本单元讲述中国史前时期的历史。人类起源和演进是史前史的首要问题,本单元依据在我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等讲述元谋人和北京人、山顶洞人。农业文明的起源是史前史的又一重大问题,依据出土文物提供的重要信息可以判断,我国原始农业产生于约一万年前,最早培育出来的粮食作物,在南方以水稻,在北方以粟为代表。这些事实表明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在远古传说中,介绍了以炎帝和黄帝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的远古祖先创造原始农耕文明的艰辛及其取得的成就。史前时期的历史没有文字记载,学习和探讨这一时期的历史,要充分利用考古发现的成果,从相关传说中提取信息。

生产力发展标志与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 打制石器→原始人群→采集狩猎 磨制石器→氏族公社→原始农牧业 金石并用→奴隶制建立→社会分工扩大,技术进步,劳动产品有剩余 铁制农具→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确立 1.(2015·贵州黔西南)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2.(2016·山东)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3.(2018·北京)考古工作者制作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像图 4.(2015·湖南)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5.(2019·海南)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末相,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 6.(2019·阳新县中考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部编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材料三:“上古之世,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燃人氏。” ——《韩非子》(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有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7.(2018·常州市中考模拟)如下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出现“百家争鸣” 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由君主专制到思想专制。(亚洲文化国)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佛教盛行,建筑、绘画、石窟 4、隋唐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兼容并包、全面繁荣 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外传 6、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世界历史总纲 •世界大事和分期,希腊罗马对应记;奴隶民主与法律,思想源于人主义; •宗教神学愚弄时,全部断送中世纪;航路新开近代期,文艺复兴新世纪; •近代科学哥白尼,启蒙思想创新机;立宪共和是政体,英国始建美独立; •三次革命强科技,蒸汽电气与信息;自由垄断两经济,二九全球现危机; •斯福新政挽消极,推波助澜凯恩斯;战后制度展新意,全球区域有良机; •本质揭开马克思,巴黎十月现代史;国际格局有两极,苏东巨变成多极; •和平发展两主题,世界历史最好记。 世界历史具体分期 •一、奴隶社会: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律;人文主义起源。 •二、封建社会:(475——1500)宗教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封建割据。 •三、近代社会: •(1500—1900)或(1640—1917), •一是从全球化考虑;二是传统观点,资阶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四、现代社会: •(1900—至今)或(1917—至今)一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二是传统观点,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世界史特点及知识体系 •1、上古史——奴隶社会: •小国寡民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法律的不断成熟、思想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主要是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必修三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 •解释:小国寡民的奴隶民主政治决定希腊出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精神;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反映当时的政治现状。 2、中古史——封建社会:封建时代诸侯割据,经济上的庄园经济盛行,思想上宗教神学统治时代。 解释:这一阶段历史不用掌握。 2、专题表现: •(1)政治史(一)——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的确立、发展、演变。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苏东剧变,社会主义事业受挫,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证明国家的制度要立足于国情。 •(必修一: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东剧变) •(2)政治史(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

【上古历史】中国古代文明过程考察的不同角度及其相关问题

【上古历史】中国古代文明过程考察的不同角度及其相关问题 中国古代文明过程考察的不同角度及其相关问题 杨建华 一,考察古代文明过程的四个角度 中国的古代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古代国家。她的起源应当在国家产生以前的 史前时代去寻找。对于这一阶段的研究,考古学应起着责无旁贷的主要作用。从中国史前 的考古学现状和世界考古学的发展来看,我们认为从考古学对于文明过程的考察大体上可 以从四个角度来考察: 第一个角度:根据区系类型的方法来建立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这是科学地研究考 古遗存的基础。从当前的中国史前考古学的现状来看,这一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只是各地 建立的时空框架的尺度有粗细之分。例如黄河流域的分期和分区比较细,边疆地区的比较粗。但各地区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年代序列。 第二个角度:对每一个考古学文化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重构它的历史。在这一方面,每个考古学文化的发现了很大的差别。以半坡文化为例,这一文化的聚落有半坡、姜寨和 北首岭三个较大规模揭露的遗址,这一文化的墓地有元君庙和横阵等较为完整的资料;相 比之下,对庙底沟文化的了解就没有这么充分的资料。要完成这项工作,就要求我们有计 划地在发掘中填补空白,选择典型遗址进行若干年的重点突破,使之我们对主要的考古学 文化的社会结构方面有所了解。第三个角度:跨越时空和考古学文化,对某一方面的 演变轨迹进行梳理与研究,即对同一事物的 历史 比较。如史前时代聚落、手工业、墓地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在我们探讨中国文明起源时,常常是这一阶段用大地湾的大房子,下一阶段用大汶口的墓葬,再下一阶段用龙山时 代的城来说明中国文明因素的增长过程。目前已经有对史前聚落的较为全面的梳理。由于 并不是每个地区的各个阶段都有聚落资料,所以象兴隆洼的排房与半坡文化的环壕是地域 上的差别还是时间上的早晚,尚无法定论。明确了研究的目的,我们应当有意识地通过发 掘来填补这些缺环,是中国史前各种文明因素的发展线索逐渐清晰起来。第四个角度:跨越时空和考古学文化,对某一时期各种文明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即对不同事物的共时 研究。从先后的角度寻找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尽管先后事物不一定就是因果关系,但先 后关系是因果关系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因果关系来了解进入文明过程的社会机制。这种 研究在中国尚未展开,是我们应当尝试的一个方法。

中国史前考古学发展的若干问题

中国史前考古学发展的若干问题 陈星灿如果从1921 年仰韶村的发掘算起, 中国史前考古学已经走过了70 多年的历程。通过这70 多年的工作,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中国文化的根深植于中国史前文化的沃土中。要了解历史时期的中国, 必先了解史前时期的中国; 要认识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和特征, 必先认识史前时期中国各地区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征; 要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必先研究中国史前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 甚至探索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离不开对史前文化的认识和研究。总之一句话, 史前考古学不仅在重建中国史前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使在认识和了解历史时期的中国和中国文明的总体特征方面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过去的近20 年里, 中国史前考古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说来, 这一时期科研队伍得到了空前加强; 科研组织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善; 课题意识也不断得到强化;田野工作的规模和时空范围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对史前遗址和墓葬有计划的大面积解剖为解决中国史前文化的起源、形成和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 为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探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在70 年代后期发现以来, 至80 年代后期又有新的突破, 农业起源、陶器起源、家畜起源以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有望得到解决或积累起新的线索和材料; 新石器时代的一批城址相继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上游地区发现, 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等一系列体现社会分层和等级分化的墓葬和随葬品的发现和研究, 为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各种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空前繁荣, 全国出版的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古文物专业刊物达30 多种; 地方考古队伍日益壮大, 相当一批 重要的史前文化的发现是由地方考古机构完成的, 考古力量的布局与70 年代以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此相适应, 全国各地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 许多最引人注目的考古遗存是在长江 流域、东南沿海、长城地带甚至华南和西南地区发现的, 长期以来考古工作以黄河为中心的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并最终影响到我们对中国史前文化总体认识的转变。 70 年代后期以来, 前仰韶文化首先在黄河中游地区发现并得到确认, 中国史前文化的土著性和连续发展性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由于全体考古工作者的努力, 全国各地特别是在长城地带、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的许多重要发现, 使史前文化的时空空白得到了逐步的填充, 上述各地区史前文化的编年和谱系日益明确。至80 年代中期以来, 对中国史前文化的总体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现在知道, 中国史前文化既不是外来的, 也不是从国内某一个中心向外传播的。各地史前文化是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它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或多或少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黄河中心论或中原中心论的一元论终于被多元论所取代。史前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事实证明, 在漫长的史前时期, 没有哪一个地区始终占据领先地位。黄河中游的核心地位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但只是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才突现出来, 并最终奠定了三代文明的基础, 而这与它长期处于各文化区的中间地带有很大关系。总之, 对中国史前文化的土著性、向心性、连续发展性、多元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认识, 是70 多年来几代考古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个结果对于正确地认识中国文明起源、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面临世纪之交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面前的任务无疑是很艰巨的。根据我们的理解, 在最近若干年内,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解决了, 或者有了新的线索, 就会深化我们对中国史前文化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 推动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 一、关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问题在本世纪20 年代仰韶文化发现以来, 即被提了出来。50 年代末期发现李家村等早于仰韶文化的遗存, 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华北地区, 前仰韶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探索是在磁山·裴李岗和老官台文化发现之后。原来把它视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 最近的看法主要是把它划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或中期的早段。早在60 年代, 江西万年仙人洞等洞穴遗址的发掘就提出了华南地区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问题。但由于这是个石灰岩所造成的碳十四异常区, 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70 年代以来, 湖南石门皂市下

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同步练习: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含答案解析)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 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2.“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 到熟食。”下列有可能最早品尝到熟食的古人类是() A. 圣人 B. 元谋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3.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 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 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 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世纪之首。这表明() A.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 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7.《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8.“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 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段材料表明西周初年 A. 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B. 周王分封宗亲土地并让其管理殷商遗民 C.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备战2021高考历史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3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解析版)

专题三十三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进展 【热点题型】 题型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例1、(2021·浙江文综)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提分秘籍】 常规考查角度:分封制的目的与内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分。 考查角度拓展:①“同姓不婚”或“同姓封王”中的“同姓”不仅可以体现分封制,还可以体现宗法制;②无论同姓受封还是异姓受封的诸侯,他们都有较大的独立性,他们与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有本质的区分,前者可世袭,后者的任免均由皇帝打算;③分封制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井田制瓦解,分封制也由此被郡县制取代,因此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确立是社会生产力进展的结果。 【热点题型】 题型二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例2、(2021·江苏单科)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很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消灭于河南辉县 解析:从材料中的“秦、魏等国”和大量铁农具的使用可知该现象消灭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与进展,而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精耕细作,A、C、D三项过于片面和确定化,应排解,故选B项。 答案:B 【提分秘籍】 常规考查角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小农经济、土地制度的演化、重农抑商政策等。 考查角度拓展:①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的广泛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进展,因此封建社会前期牛耕技术的推广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往往会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如西汉的二牛一人抬杠、隋唐时期的曲辕犁等;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且具有脆弱性,因此封建统治者均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会抑制土地兼并。 【热点题型】 题型三汉代儒学 例3、(2021·福建文综)《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提分秘籍】 常规考查角度:从政治与思想文化的关系角度考查儒学地位的变化。比如董仲舒对儒学改造的缘由、方法及表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缘由、途径及影响等。 考查角度拓展:①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从内容、地位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②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宋明理学从内容、实质、影响等角度进行比较;③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以民为本”等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举一反三】 (2021·重庆文综)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供应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当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解析:董仲舒吸取阴阳家、道家等的思想,宣扬“君权神授”,并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测试题 (含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元谋人以其唯一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十大名片”之首。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B.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元谋县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右图是现存于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元谋人据以命名的两颗牙齿化石,也是元谋人化石仅有的两件标本。历史学家借助“元谋人牙齿化石”可以了解到() A.元谋人生活的时间 B.原始人类的生活状况 C.聚落时期生产状况 D.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3.上古时期,人类“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这种状况的改变主要得益于() A.使用打制石器 B.狩猎和采集 C.发明磨制石器 D.懂得使用火 4.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是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遗址保留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与该遗址属同一时代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5.目前已知的研究北京人的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5个,近10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灰烬。据此可知,为我们了解北京人生活状况提供依据的是() A.神话传说 B.文字记载

C.考古发现 D.学术研究 6.下面是早期人类制造工具的方法示意图,采用这些方法制造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木质工具 D.铁制工具 7.历史课上,老师让大家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下面是小聪同学的描述,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历史事实。这一项是() A.一大群人呐喊着在追逐一只野兽 B.几个人围着火堆在烧烤捕到的野兽 C.十几个人坐在一块吃着香喷喷的米饭和烤肉 D.晚上燃着火堆来照明、取暖和驱赶野兽 8.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它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 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C.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D.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9.根据下表中的提示信息,北京人的“意义”应该填写的是() 古人类代表距今时间体质形态意义 北京人约70万—20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 B.为“从猿到人”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C.内涵较丰富,材料较齐全 D.研究人类进化有一定的意义 10.美的存在反映了人类头脑中的一切审美意识。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追寻美的步伐,

1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第1-3课)【中考历史总复习讲练学案(含解析)】

第一模块中国古代史 【时空坐标】 1.三种社会形态: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中国古代历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2.两条基本线索: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强化。 3.一个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要相适应。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的石器、奴隶社会的青铜器、封建社会的铁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4.两大群体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5.多元一体格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要自觉维护国家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6.两大历史趋势: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主流和趋势。 7.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中国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与文明的起源(第1-3课) 【时空坐标】 【考点梳理】 考点一北京人 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1.时间、地点: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见下图头盖骨化石) 2.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 3.生产情况: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火的使用意义: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见下图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和烧石、烧骨) 4.生活情况:共同劳动——采集和狩猎,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5.发现的意义: (1)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埋藏在地下的远古生物遗骸、遗迹经自然作用变成的石块,称为“化石”。北京人遗址、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的发现,为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题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课题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1)概念: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文化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与生活。 ①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 ②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③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1)概况。 (2)代表。 代表特征 仰韶文化手工业:彩绘陶器;农业: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农业:种植水稻;手工业: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龙山文化手工业:黑陶 红山文化 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3.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 (1)母系氏族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2)父系氏族社会。 ①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②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原始社会的分期及代表 (1)按社会组织划分: ·原始人群: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 ·母系氏族社会:山顶洞人、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2)按生产工具划分: ·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1.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中国古代文化遗存的分布,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征。 2.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考查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和影响: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导致了父权制确立,氏族制度瓦解,加速了阶级的形成,为文明到来开拓了道路。而且,也为后来的剥削制度奠定了基础。 二、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联盟: (1)三皇五帝: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 (2)炎黄部落:处于黄河中上游一带,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3)禅让: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确定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 2.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国家管理。 夏王是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三对特征 附中华文明的多源性与统一性

世纪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各类专项研究也层出不穷。适时地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出发, 总结、概括、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以管窥中国古史发展与演进的基因,显得愈加必要。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有“三对特征''值得注意。 多元与一体 在今天中国地域范围内,史前时期每一个地理单元或地区都有着各自区域内文明的演进,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呈现多样性特点。严文明先生曾提出“多元一体''的文明起源模式,认为中国史前文化是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多元一体结构,即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同时又是一体的。随着各个区域考古材料的不断丰富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多元”与“一体”并不完全同时存在。关于“多元一体”,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看,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既是“多源”的又是“一源”的。“多源”易于理解,主要指中国史前几个区域文化如燕辽地区、海岱地区、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中原地M等各有特色,都有着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地M以外的其他区域文化似乎分别在红山文化、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良清文化之后相继衰落,其文明化的进程或夭折或中断,只有中原地区文明得以延续发展。尽管各区域先进文化因素汇集中原,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原文化这一主体。从发展脉络上看,始终有着中原地区这样一条主脉或主根,华夏文明的主体一直是在中原地区文化的基础上连续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因此,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代文明起源是“多源”中的“一源”。所以,笔者认为,所谓的“多源”与 "一源''是从广义和狭义不同角度看问题的结果。 第二,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多元”与“一体”是文明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是一个多元演进并逐渐走向一体的过程。庙底沟文化时期是中国早期文化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龙山时代早中期是第二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阶段。在文化的互动交流中,中原地区的文化实力逐渐强大。龙山文化末期,周围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相继衰落,其文明化进程遭遇挫折,而中原地区的文明脱颖而出。至二里头文化二期以后,中原地区作为中国文明中心的地位开始确立,二里头文明向周围地区广泛辐射。周围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方向,从原来以自己独立发展为主的轨道,改变为以中原地区为核心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多元”走向了“一体”,中华文明的“一体”开始初步形成。再经商周时期,各地逐渐融入以中原为主体的华夏文明之中。 从整体上看,中华文明形成的总体趋势是从“多元”走向“一体需要强调的是,“多元” 与“••体”并非同时。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是无中心的多种区域文化的多元并存,各区域文化均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似乎不易断定哪个区域文化是当时的文化中心。而大约至二里头文化尤其是该文化二期时,中原地区成为当时的文明中心,“一体''真正形成,但同时又存在着文化的多元。所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是从无中心的“多元”到有中心的“多元一体”,这或许正是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发展演进的最大特色。 国家与王朝 一般而言,国家与王朝关系十分密切,在长期的历史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国家等同于王朝,如认为夏代国家也即夏代这个王朝。然而,就今天中国史前考古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以为国家与王朝是有区别的。国家是政治组织形态,而王朝是政治权力统治模式,出现王朝肯定是国家形态,但国家形成不一定出现王朝。王朝的控制地域较广并且跨地区,而最初的国家控制地域相对单一且有限。王朝的核心是王权,国家还有可能是以神权为核心的神权国家。 在社会长时期或杂化的基础上,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社会出现了国家形态,进入了文明社会。良渚社会宗教色彩极其浓厚,这基本上已成学界共识,除去这一表面现象的外衣,我们就可以看清其社会核心权力的实质。良渚大型墓葬虽有零星世俗王权标志物如玉钺等,但在满目祭祀神器玉壁、玉琮的笼罩下显得相时少见与渺小。文化统一到对神的认同上,信仰与神性是统一的,而主要源于军权的王权明显处于从属地位,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组织机构并不复杂有序。良渚国家虽也是初期的国家,但神权是国家统治的核心。 陶寺早期五座规格最高的大型墓规划有序地集中于一个区域,墓主均为男性,随葬品十分丰富。这表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史前时期的人类、上古人类文明

2019-2020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史前时期的人类、上古人类文明 1. 大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及文明成果 此内容要抓住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三国的文明历史并与中国古代史相联系,通过列表比较,理清大河流域文明的产生及文明成果。(如下表) 文明古国发源河流 文明产生 时间统一时间 文明成果 与制度 古代埃及尼罗河 约公元前 3500年约公元前 3000年 金字塔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 3500年公元前 18 世纪 《汉谟拉 比法典》 (续表) 古代印度 印度河、 恒河约公元前 2500年 种姓制度 古代中国 黄河、长 江约公元前 2070年 约公元前 2070年 分封制 2. 种族形成原因不是外貌体质特征,是由自然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3. 种姓制度下,刹帝利虽然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但是他属于第二等级。掌握祭祀神权的婆罗门是第一等级。 4. 雅典民主政治不是所有的公民都享有政治权利,仅适用于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无权享受这种民主。 名师点拨 1. 大河流域的文明 (1)古代埃及:约公元前3500年进入奴隶社会,约公元前3000年形成统一的国家。著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力的象征,是古代埃及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 (2)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进入奴隶社会,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其文明象征是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维护奴隶主利益。 (3)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进入奴隶社会,文明象征是种姓制度。 (4)古代中国: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奴隶制国家——夏朝。文明象征是长城。 2. 古代文明为什么首先产生在大河流域 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3. 西方文明之源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 (2)古希腊著名的城邦是雅典,雅典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与迦太基爆发了布匿战争。 4. 评价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 (1)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伯利克里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的专政。在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占雅典人口的1/6)才享有民主权利,广大的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5.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差异 古代亚非文明也被称为大河文明。西方文明则产生于海洋文明,希腊文明和爱琴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后诞生的罗马文明都属于海洋文明。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存在很多差异。 (1)地理环境:亚非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其中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如此,包括黄河、印度河、尼罗河、两河流域等,一般在北纬20度到30度之间,多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的生存。希腊等海洋文明,多山地,少平原,多优良港湾。 (2)经济特色:古代北非和亚洲的大河流域,灌溉便利,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展农耕,导致了大河文明以农业经济为主。希腊等海洋文明,在地理环境影响下,不能仅仅以农耕为生,而是借助其优良的港湾发展航海业,进行对外贸易,所以海洋文明以商品经济为主。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中的几 个问题 【作者简介】王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近年来新出土的《容成氏》等战国竹书,在增加和扩充史料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它们依然是有其局限性的,重建上古史还得靠以考古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的结合。而考古学本身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它也需要借鉴人类学的理论以及技术的、经济的、环境的、人口学的等等知识。将酋邦理论、社会分层理论与聚落形态学理论相结合是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但理论贵在创新。因而,结合中国考古新发现,从中国的材料出发,创建出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理论,才是最上乘的文明和国家起源研究。依据近年来对山西襄汾陶寺和河南新密古城寨的考古发现,将早期文明与初始国家出现的时间,划定在龙山文化时代,应该说是有着充分事实依据的。与此相关,将中国古代的国家形态划分为邦国—王国—帝国,要比称之为古国—方国—帝国,更约定俗成更合理一些。 【摘要题】历史理论 【关键词】先秦文献/酋邦/社会分层/聚落形态/邦国/王国 【正文】 一、新出土的先秦文献资料的价值与局限 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起源问题,在资料上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文化资料,即通过考古发掘所获得的遗迹、遗物、遗址之类的资料;另一是文献资料。文献资料中,又可分为传世的古籍文献资料与出土的竹简帛书、铜器铭文之类的出土文字资料。应该说,无论是考古资料还是文献资料,都有其重要价值,也都有其各自的局限性。近年来,新出土了一些文献资料,如20世纪90年代,从战国时代楚墓出土的《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三种竹书材料,以及属于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公�S”的铭文,都提供一些古史传说方面的资料。《唐虞之道》是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1993年清理被盗掘的郭店一号楚墓时所获大批竹书中的一篇,通篇讲尧舜禅让之道。《子羔》和《容成氏》是上海博物馆1994年从香港古玩市场上收购来的大批楚国竹书中的两篇。《子羔》篇采用子羔与孔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借孔子之口叙述了禹、契、后稷“三王”降生的神话以及尚贤、禅让的传说等内容。《容成氏》篇幅较长,它是战国人所写的一篇比较有系统的上古史,从渺茫难稽的容成氏、尊卢氏、赫胥氏等远古“王天下”者讲起,历述尧、舜、禹之时的社会状况,一直说到武王伐纣,篇中也有一些尚贤和禅让的内容。《公�S铭》是北京的保利博物馆2002年收购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器内铸有98个字的铭文,铭文开头就说天命禹平治水土,铭文中也讲到“为政以德”方面的内容。 上述这些新出土的文献资料都可以与传世的先秦文献对照起来,加以解读和研究。例如裘锡圭先生的《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一文[1],就使用上述四种出土文献,对“古史辨”派主将顾颉刚先生在禹的传说、各族是否同源的古帝王世系和

(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说课稿

(新)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文明的产生 与早期发展》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一单元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是世界史中上古史的内容,其要点有三个:一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文明在古代世界发生和发展的一般情况;二是认识古代文明发展的不同条件及不同特点:三是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分别表现为古代文明的扩张与帝国的建立,以及不同文明之间横向的交往。本单元设置两课,分别是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和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两课在时间和内容上前后相继。第1课叙述到公元前1千纪中后期,第2课的时间范围是公元前1 T纪中后期到公元5世纪左右,共同说明上古时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情况。两课各有侧重,第1课意在说明古代不同地区文明的不同特点。第2课意在说明不同地区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在注重织向发展的同时,也强调横向联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增强。一纵一槛,培养学生学习世界历史必须具备的时空观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1.15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二、教材分析 本课立意在于说明世界上早期人类文明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包括两个子目:第一子目“人类文明的产生”说明文明发生的过程,没有具体谈每个地区文明是如何产生的;第二子目“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说明古代文明产生后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第二子目提供了一则《历史纵横》“古代西亚文明的起源”作为例子。西亚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产生文明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具有典型性。第二子目分别说明古代西亚、埃及、印度和希腊文明的成就和特点,着重说明不同地区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本课

【上古历史】《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十讲》自序

【上古历史】《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十讲》自序 《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十讲》自序李学勤 我选取了近年一些小文,汇编成这本《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十讲》。《十讲》这种体裁,使我联想到少年时读过的李石岑《中国哲学十讲》,好久未见用同样字面的书了。我所致 力的领域,常给人以杂多的印象,其实说起来也很单纯,就是中国历史上文明早期的一段,大体与《史记》的上下限差不多。问题是对这一段的研究不太好定位,有的算历史学,有 的算考古学,还有文献学、古文字学、科技史、艺术史、思想史等等,充分表明这个领域 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质。这一领域,我想最好称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1998年, 我给《殷商历法研究》一书作序,曾乘机提出:“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应当作为一个特殊 的学科来看待。对世界上其他古代文明的研究,都有着专门的学科名称。比如研究古代埃 及的学科是埃及学,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是亚述学,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是古典研究, 等等。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没有一个单独的学科名称,这大概是由于中国文明一直绵延下来,中间没有断绝,而国际上所谓‘汉学’这个词,同埃及学、亚述学等就无法同日而语了。其实,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以至夏商周三代这一大段,既不同于史前时代的纯依据 考古,又有别于秦汉以下的文献完备,必须同时依靠文献和考古两者的研究,这与世界其 他古代文明的情形是一样的。我相信,中国古代研究将来一定会被承认是一个重要的专门 学科。”在其他地方,我也说过类似的话。这里应当引述去年初逝世的张光直先生 的有关见解。1994年,在台北举办了一次题为“中国考古学与 历史 学整合研究”的研讨会,张光直先生提供的论文是《对中国先秦史新结构的一个建议》。他指出:“我们在二十世纪的后期和二十一世纪的前期,有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来 创造一个新的学科。”这个学科,他称之为新的“先秦史”。他说:“中国的先秦史,作 为一门有系统的学科,需要从头一砖一瓦地盖造起来。有文字以前的传说古史,自《古史辨》的时代就已经知道是大不可靠的了。自从二十世纪初期以来,考古学的发现愈积愈多,愈多便出现好些以前从来没有看过、听过、想过的新文化、新民族和新问题。用考古学建 立的历史因此更得随时改变。考古学还发掘出新的文字材料,加强了古文字学这一门学问。研究夏商周三代历史,又可以使用古文字学。近百年来使用古文字学的结果,是知道了传 统的三代古史有许多处被古文字学证实了,但还有更多处被古文字全部改观了。” 张光直先生将新的学科仍称作“先秦史”,如他自己说的,是受他的老师李济先生 《中国上古史之重建工作及其问题》、《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等的影响。李济先 生“古史重建”的主要趋向,是在考古学基础上重构古史,因此历史学与考古学的关系并 非平行的。张光直先生的看法有所不同,他强调了从龙山文化时代到夏商周三代,“文字 的资料逐渐加入历史资料里去”,甚至说“传世的文献是三代历史的基本材料,其中可能 也包括时代早到龙山时代的传说”,足见以文献为主的历史学当与考古学并重,但他还是

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人类起源、上古人类文明和中古亚欧文明

第四单元世界古代史 第16课时人类起源、上古人类文明和中古亚欧文明 考点1史前人类 1. 人类的出现: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 2. 三大人种: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有三大主要人种:即__黄种______、白种和黑种人。 3. 氏族社会:(1)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氏族社会发展的过程:分为_母系_______和父系氏族社会 考点2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考点3西方文明之源 1. 古希腊:包括斯巴达和雅典,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 雅典的民主政治 雅典是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____伯利克里________当政时期,雅典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3. 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 年)→称霸地中海(公元前 2 世纪)→___屋大维_____建立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拓展延伸]为争夺地中海霸权,罗马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称为布匿战争

特别提示 大化改新属于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封建性质的改革,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考点5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1. 阿拉伯国家建立: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建立并实现统一的。 2. 伊斯兰教的诞生 (1)创始人:____默罕默德__________。 考点7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10世纪,西欧出现许多名城。 2.城市争取自治权斗争的典型事例:法国_琅城_____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3.市民阶级的形成、发展与作用 (1)形成: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 (2)发展:市民阶级进一步分化出城市各阶层,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3)作用: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考点8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