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庐山植物资源研究

庐山植物资源研究

庐山植物资源研究
庐山植物资源研究

庐山植物资源初探

摘要: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36科62属121种,观赏蕨类大约102种,土壤指示蕨类植物11科15属25种。庐山蕨类植物种的地理分布以东亚分布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显示出较明显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特征,将它们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4种生态类型,同时该区的优势科、优势属较为明显,并探讨了该区蕨类植物在观赏、药用和食用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一些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的建议。关键字:蕨类植物;资源;庐山

全球有蕨类植物约112万余种,我国有2600余种,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蕨类植物开始被人们接受并应用[2]。虽然有不少学者对庐山的植物资源和地理作过研究(黄义雄,1989;周兴文等,1999;常红秀等,1989),但是针对庐山蕨类植物开展系统的研究,至今还未见有详细报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中国植物志编委会;江西植物志编委会,1993),对该区野生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用途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蕨类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九江的南面,西临长江,东南滨临鄱阳湖,地理位置为东经115b50c~116b10c,北纬29b28c~29b45c。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最高的大汉阳峰海拔高度为1474m,相对高度1450m。

其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山麓海拔在800 m以下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为红壤、黄壤、山地黄壤;海拔在800~1100 m的植被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海拔1100 m以上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土壤为山地棕壤。土壤偏酸性。气候上表现出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年均温度11.5e,极端最高温32e,极端最低温-16.8e,年降水量1834 mm,年平均蒸发量1008 mm,相对湿度80%。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和优越的气候等条件,为各种蕨类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繁衍场所。

2 蕨类植物资源的特点

2.1 种类多样性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3-5],按照秦仁昌分类系统[6],可分为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分别占我国蕨类植物[7]科、属、种的61.94%,37.72%,9.51%,占江省蕨类植物(49科114属433种)[3]科、属、种的79.59%,76.32%,57.04%。

该区39科蕨类植物中,大于5属的科有5个,分别为水龙骨科 (11属,下同)、蹄盖蕨科(10)、金星蕨科(9)、鳞毛蕨科(6)和膜蕨科(5),共41属147种,分别占总科、属、种的12.82%、47.13%和59.51%。中国蕨科含有4属,其余33科都为仅1个属或2个属的科,占总科数的84.62%。

庐山分布有39科蕨类植物,如以科所含的种数进行统计分析,含10种以上的科有5个:鳞毛蕨科50种、蹄盖蕨科30种、水龙骨科30种、金星蕨科28种、铁角蕨科22种。含有5-9种的科有5个,含2-4种的科有16个,其余13科均只含1属1种。这表明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优势科(表1),其中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等各科的种数>22种,是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也是该区森林植被中最常见的蕨类植物,在植被草本层的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表格1 庐山蕨类植物优势科统计

优势种Superiority family

属数

Numbers of genera

比例%

Pescent in total genera

种数

Numbers of species

比例%

Pescent in total species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6 6.90 50 20.24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11 12.64 30 12.15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10 11.49 30 12.15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9 10.34 28 11.34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

2 2.30 22 8.91

总计

Total

38 43.67 160 64.79

若以属所含的种数进行统计分析,种数>5个的属有鳞毛蕨属(27,种数,下同),铁角蕨属(21),复叶耳蕨属(8),蹄盖蕨属(8),金星蕨属(8),卷柏属(7),耳蕨属

(7),瓦韦属(7),凤尾蕨属(6),贯众属(6),毛蕨属(6),短肠蕨属(6),假蹄盖蕨属(5)。其中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复叶耳蕨属、蹄盖蕨属和金星蕨属,这5属共有72种,占总种数的29.15%,是该区蕨类植物中的优势属(表2)。

2.2 单型科和单种属多

该区蕨类植物的组成有单型科(1属1种,13科)和寡种科(含2-4种,16科),两者占总科数的74.36%。单型科分别是瘤足蕨科,海金沙科,姬蕨科,鳞始蕨科,铁线蕨科,球子蕨科,三叉蕨科,舌蕨,骨碎补科,槲蕨科,苹科,槐叶苹科,满江红科。单种属有39属,占总属数的44.83%。说明该区蕨类属内的种数很贫乏,究其原因,可能与该区地质与气候长期稳定,从而使蕨类植物分化较弱有一定的关系。

表格2 庐山蕨类植物优势属统计

优势属Superiority genera

种数

Numbers of species

比例%

Pescent in total species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27 10.93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

21 8.50

复叶耳蕨属

Arachniodes

8 3.24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

8 3.24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8 3.24

总计

Total

72 29.15

表格3 庐山蕨类植物的群落类型

群落类型构成的蕨类种数占总种数比例(% )

水生群落 5 2

附生群落38 15

土生群落204 83

2.3 生态类型多样性

庐山蕨类植物群落划分为水生群落、附生群落和土生群落等3个类型(表3),其中以土生群落所含蕨类植物最多,且结构最为复杂[8]。

庐山蕨类植物垂直分布现象也很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植被类型的不

同、生境及土壤的改变而有较大差异[8]。海拔300m以下的湖滨沼泽及水塘、水溪、水田边主要分布有水蕨、菜蕨、苹、槐叶苹、满江红等10余种蕨类植物;此海拔区域内的马尾松林内、矮灌丛中主要分布芒萁、里白、蕨、海金沙、井栏边草等蕨类植物。海拔300-1000m区域,由于植被条件较好、土壤肥沃、环境优越,分布的蕨类植物种类较丰富,其中涉及30个科,约200余种,占全山种类的80%,最多见的有金星蕨科、鳞毛蕨科、蹄盖蕨科和水龙骨科等。1000m以上区域,主要分布红盖鳞毛蕨、假异鳞毛蕨、阔鳞肋毛蕨及矩圆石韦、远叶瓦韦等种类。由此看出,随着海拔的升高,蕨类植物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2.4 地理成分相对复杂

庐山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十分复杂,根据江西植物志及已出版的关于分布区类型的分类方法,按照种的地理分布可将庐山蕨类植物划分为12种地理分布型[9-10]。其中以东亚成分为主,有138种,占该区的55.88%;其次为中国特有分布种,有52种,占该区的21.06%;分布在热带、亚洲的有40种,占该区的16118%;北温带分布的有4种。

3 蕨类植物资源概述

3.1 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庐山蕨类植物共有247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种类为121种,隶属于36个科和62个属,约占庐山247种的49%,占全山87个属的71%,占全山39个科的92%,其中清热解毒药42种,止血活血药33种,止咳祛痰药4种,解表清热利湿药19种,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药10种,补中益气、理气止痛药5种,润肺化痰、利尿通淋药11种,其他功能药5种。这些药用蕨类植物中含有各种类型的黄酮类、多元酚类化合物、三萜及生氧甙、蜕皮激素等。它们的孢子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对人体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及抑制血糖上升都有一定的作用[11]。

3.2 观赏蕨类植物资源

构成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的种类比较难以界定,根据目前国内外实际应用情况,初步认定庐山地区约有观赏蕨类植物102种。其中庐山野生种类为43种,实际引种为24科40属59种,其中对30余种进行了繁殖技术的研究,并对其生

长情况进行了观察。随着海拔的变化观赏蕨类的观赏时间也有很大的变化,总体上是海拔越高观赏时间越短,一些在低海拔地区的常绿种类,来到庐山后会在冬季休眠,但基本能正常生长[12]。

3.3 环境指示蕨类植物资源

土壤与蕨类植物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蕨类植物只能在酸性土壤上得到其生长所需的生长条件,而另一些种类却只能在钙质土壤上生长发育良好。因此,蕨类植物可作为可靠的土壤指示植物。现已知庐山地区有该类蕨类植物11科15属25种。如喜酸性的蕨类植物有:石松、华东足蕨、海金沙、芒萁、乌毛蕨、东方荚果蕨等。喜钙质土壤的蕨类植物有:凤尾蕨、粉背蕨、华中铁角蕨、贯众等[8]。

4 小结

在区系的基本组成中,含种类最多的优势科分别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基本上和中国蕨类植物的优势科一致,共有38属160种,分别占总属数的43. 7%和种数的64. 8%,是本区系的主要成分;含种最多的优势属分别为鳞毛蕨属和铁角蕨属,共有48种,分别占总属数的10. 8%和8. 4%,组成庐山森林植被草本层的重要成分。中国特有属缺乏,但中国特有种丰富。

从蕨类植物地理成分分析可见,科、属的热带成分多于温带成分,具有一定的热带亲缘,和江西被子植物区系成分基本一致,但蕨类植物种的区系成分温带性明显高于热带性,且以东亚分布为主。

就观赏蕨类植物而言,人们对其知识还缺乏了解,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因此,在充分了解物种的生境和生长习性的基础上,选择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原生蕨类品种进行研究,对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的观赏蕨类进行引种驯化栽培、生物生态学或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不断挖掘观赏蕨的新用途,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一些极具开发潜力的种类进行资源产业化,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吴国芳,冯志坚.马炜梁.植物学(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30-131.

[2]申敬民,李茂,杨成华,等.贵州野生观赏蕨类资源及园林应用前景[J].中国园林,2010,26(8):96-100.

[3] 江西植物志编委会.江西植物志(第一卷)[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357.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等植物图鉴(第二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5]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6]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J].植物分类学报,1978,16(3):1-19; 16(4):16-37.

[7]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1-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面向21世纪的中国多样性保护[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252-258.

[9]吴兆洪,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80-566.

[10]刘鹏,吴国芳.大别山马鬃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1995 (2): 93-100.

[11]詹选怀,徐祥美.江西省庐山药用蕨类植物资源[J].中国植物园,2000(5):195-202.

[12]詹选怀,桂忠明,徐雪峰.庐山地区观赏蕨类的引种及其繁殖技术的研究[J].中国野生植

物资源, 2006, 25(1): 61-63, 65.

《庐山的云雾》阅读答案

《庐山的云雾》阅读答案 庐山云雾,天下闻名。初次上庐山,便在雾中行。车在山间盘旋,路沿山势蜿蜒。城市的炎热、喧嚣,统统被甩在车后。迎接我们的是:满山的绿,凉爽的风,还有守在半山、频频招手的白云。我闭上眼睛,任由身体随着车子摇晃、颠簸,嗅着混杂一点汽油味的山野气息,进入半梦半醒状态。猛一睁眼,发现四周已被云雾包围,恍然是浮在云海之上了。 原来,那半山上的云,已成了身旁弥漫的雾。到底哪儿是云,哪儿是雾,谁也分不清了。就这么穿云破雾行到了住处。住处在半山坡,有小溪在旁边潺潺流过。傍着小溪,一条石阶小径通到山下。周围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里面隐隐地隆隆作响,似有仙人在作法,远远听来,像是有犬雨倾盆一般。于悬戎好奇地走入松林。雾气罩在身上,湿湿的。偶尔有几滴水珠从树上落下,却分明没有下雨。以前听过“松涛”这个词,在此亲身体验,原来不仅是”形似”,也是“声似”。如果说,溪流“哗哗”声有如“小弦切切如私语”,那么,这雾罩松涛的隆隆声真是“大弦嘈嘈蜘急雨”了。 * 有声,古时就有记载,其成因至今尚不明。有种说法是认为“风作鬼”,使雾中水汽在树叶阊激荡出声,可我感受了雾的抚摸,却并没有觉得有风的吹拂。这耐人寻味的自然之谜更为庐山云雾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 著称于世,不仅因为它四季常有,扑朔迷离,更由于它形态万千,瞬息万变。雾起时,那蓝天、绿树、红屋顶、

青石壁,全部脏脏腑俄,半逐半露,犹如画家信手涂抹出的斑斑色决,又像梦境中随意组合的点点断片。 奇峰秀岭一时变得虚无鳔缈,若有若无。 而雾散后,天高气爽,阳光明媚。群峰傲然挺立。枯岭上,白色铁皮屋顶银光闪耀。山谷下,阡陌交通,良田美宅,尽收眼底。身处望江亭,更可见天际阃横着一线苍茫水色,那便是长江了。 * 四时常有。正是夏日旅游旺季,我在山上小住几日,已为 * 的多姿多彩所折服。若是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候。雾天更为多见。那时,云掩雾锁的庐山又该有怎样的神韵呀。 阅读题及答案 (1)作者“ * 中行”是在什么季节?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表明季节的语句。 答案:夏季。“城市的炎热、喧嚣,统统被甩在车后。”“正是夏日旅游旺季。” (2)“猛一睁眼,发现四周已被云雾包围,恍然是浮在云海之上了”一句中“恍然”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仿佛) (3)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回答什么叫“松涛”? 答案:“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其间隆隆响声就是“松涛”。 (4)用括号在文中标出与“这雾罩松涛的隆隆声真是‘大弦嘈嘈如急雨”’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庐山资料

《庐山资料》 景点简介:含鄱口海拔1286米,是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形成的一个巨大壑口,大有一口吸尽山麓的鄱阳湖水之势,故得名。 含鄱口西侧是著名的冰川角锋“犁头尖”,对面为庐山最高峰“汉阳峰”,北面是庐山第二高峰“大月山”,南面为庐山第三高峰“五老峰”,山脚下是“鄱阳湖”,湖光山色,景色宜人。 含鄱岭上有一座方型楼台,它就是庐山观日出的胜地“望鄱亭”。游客踏着熹微的晨光登上望鄱亭,依栏远望呈现鱼肚白的天际。一会儿,鄱阳湖上的天幕金光万道,紫霞升腾,蓦地,一轮旭日从烟波浩渺的湖面喷薄而出,染红了蓝天绿水和远山近岭,景象十分壮观。 雄伟、瑰丽、云浓雾密,莽莽苍苍,状如鱼脊的含鄱岭,像一座屏界屹立在庐山的东南方。它势如奔马,又宛如游龙,神气活现的横亘在九奇峰和五老峰之间,张着大口似乎要鲸吞鄱阳湖水,因此得名。含鄱口的奇妙就在于一个“函”字,造成“千里鄱湖一岭函”的气势。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低舒的葱茏,山的静止,水的流动等种种情致极度不相同的美相互对照、相互辉映、相互连接成为一体,幻妙与旷达是这里的精妙所在,魅力所在。含鄱岭上有4处建筑。岭南端建有一石坊,四柱三门,坊中央镌有“含鄱口”字样,其左右分别刻有“湖光”、“山色”四字。坊后山脊上有一伞顶圆亭,红柱绿瓦分外醒目,名含鄱亭。岭中部有一座雕梁画柱的方形石亭,名望鄱亭。望鄱亭往北40米还有一座半隐的“忘归亭”。这组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藏”、“露”结合的特色,高高耸立在岭脊上,但又被山脊、林木所排映,显得格外和谐自然,达到了“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漫步在岭脊上,北可望五老峰,东可瞰鄱阳湖,南可眺大汉阳峰,西可观庐山植物园,这大概便是游人若鹜的主要原因。登上含鄱亭,极目四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特别是观着云海和日出,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乍雨乍晴云出没,山雨山烟浓复浓”。下当你兴致勃勃地观看岭下风光时,霎时间,薄薄的雾自湖中缓缓升起,越来越浓,越来越大,转而变成白絮,变成云烟向山岗上涌来,攸忽间,峰隐湖失,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伸手可触。人在雾中行,仿佛进入了一个混浊世界,使你感到迷蒙,茫然。明代诗人王世懋对此深有体味,他在《度含鄱口》诗中云:苍虬绛节度峥嵘,下界微茫勺水明。最爱他山云似絮,不知身在絮中行。至于含鄱口的险要,则要数清代诗人曹树龙写得时最真切:高空谁劈紫金芙,远水长天手可揄,拟似巨鲸张巨口,西江

河南尧山旅游资源单体调查报告

河南尧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单体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 表B.1 (单体序号单体名称)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 基本类型:山丘型旅游地(山岳景观)

单体调查表填写要点 a.基本类型、代号; b.单体名称、行政位置、地理位置; c.性质与特征; d.旅游区域与进出条件、保护与开发现状。 D、填写项目:基本类型、代号 “基本类型” 依照标准“表1 旅游资源分类表”的名称和代号填写。 “单体代号” 调查区如果是省级行政区,则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地区级区域代号-县级区域代号-景区代号)-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旅游资源单体序号”的方式设置,共13位数。 调查区如果是地区级的行政区,则旅游资源单体代号按“国家标准行政代码(县级区域代号-景区代号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代号-旅游资源单体序号-”的方式设置,共11位数。 旅游资源单体代号:表示单体在区域中的位置,其表达范围可分为四个层次,从高到低分为一层、二层、三层、四层区域。 “单体名称” 填写单体的实际名称。名称与所属基本类型相符;一般使用当地沿用名称,必要时加注地域名称或类型名称以避免重复。 “行政位置” 填写到单体所在的最小行政区名称,区(县、市)、乡(镇)、村(从高到低)。 “地理位置” 填写旅游资源单体主体部分的经纬度(精度到秒)。GPS与地形图结合定位;面状单体

的GPS定位应以单体中央部位。 性质与特征 第一段:旅游资源单体性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第二段:成因、演化过程(历史)。 第三段:人事与事件、周围环境。 旅游区域与进出条件、 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 进出交通 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的关系 “保护与开发现状” 保存现状 保护措施 开发情况

庐山植物学

庐山及庐山植物园简介 庐山: 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为保存古老类型,如鹅掌楸、擦木(Sassafras tsumu)、大血藤、紫树等和引进新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有利条件。庐山植物园自1 934年建立以来,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使庐山植物增添了许多外来成分,总数达到3000余种。其中,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便有30科40种之多。 庐山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东部常绿阔叶林亚区域,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被上显示出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过渡特征。植被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Japan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地区,分别与华南、华中、华北三地区毗连。 庐山植物区系中,中国特有成分,目前已知的主要有:青钱柳、大血藤、八角莲、鹅掌楸、血水草、牛鼻栓、杜仲、山拐枣、喜树、香果、长年兰等。其它残遗种,裸子植物中有银杏、金钱松、柳杉、三尖杉、粗榧等;被子植物中尚有连香树、枫香、玉兰、糙叶树等。从以上概述,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征。庐山植被垂直带谱的基本特征: 常绿阔叶林带:常绿阔叶林带是庐山植被的基带,分布于海拔600 米(西北坡)或700米(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宽度和面积。常绿阔叶林是这一带稳定性较大、广泛分布的植物群落。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庐山海拔600米(西北坡)或700米(东南坡)--900米(西北坡)或1000米(东南坡)之间,以常绿、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在这一带下部和沟谷中,常绿阔叶成分往往占优势,向上和山坡则逐渐为落叶阔叶成分占优势。这一带是常绿阔叶林与落叶带之间的过渡性地带。 落叶阔叶林带:这一带海拔高度,东南坡大致在1000--1300米之间,西北坡则在900--1250米左右,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局部地方亦有针叶林--山松出现,有些地区已营造了成片的针叶林,如Japan柳杉林、Japan扁柏林等。 针叶林带:在海拔1250米(西北坡)或1300米(东南坡)以上,气温偏低,湿度较大,云雾多,风力大,所以这里出现了较为耐寒的针叶林。黄山松是本带内相对稳定的垂直地带性类型。少量的灌丛和草甸,是非地带性的植被类型。 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有两大特色:一是裸子植物丰富,庐山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二是杜鹃花种类繁多,庐山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 庐山植物中,Nation重点保育的珍贵、稀有、濒危植物44科57属9 3种(包括引种部分)。其中,列为一级保护的5种,二级保护的3 6种,三级保护的52种。 早在本世纪之初,中国植物学奠基人之一的胡先啸教授,便对庐山的植物Society进行过调查;尔后,秦仁昌、陈封怀等教授也相继作过研究。他们三人于1934年在庐山建立了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研究的植物园--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是国我著名的亚高山植物园。它的创建为庐山的植物区系增加许多外来成分,为中国的植物科学研究增添了一支生力军,也为庐山平添了一道风景。 今天,在庐山植物园300公顷土地上,3400余种植物飞翠溢绿,郁

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

庐山植被特点与垂直分布 摘要本文通过在庐山内实习观察观察庐山植被和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分析了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特点,主要包括植被的类型、分布情况、和受气候和土壤垂直分布条件下形成的植被垂直带谱,具体将庐山自下而上分为:1)600 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2)400 m-900 m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3)800 m-1200 m为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和灌木丛;4)1100 m以上为落叶阔叶林、针叶林、次生灌木丛和次生草丛。 关键词庐山;植被垂直带谱;植被类型;垂直气候带;土壤垂直带谱 1 庐山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包括庐山风景区、九江及庐山南麓星子县的大部,位于东经115°52′-116°10′与北纬29°24′-29°46′之间,总面积约800平方公里。 庐山在地势上属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北至长江,南至星子县,东至鄱阳湖东岸,西至瑞昌县,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长约25 km,宽约10 km。庐山是一座中山,平均海拔1000 m以上,最高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 m,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山上与山下处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相比,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 庐山在气候上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温湿气候区,四季分明,具鲜明的季风气候特征。水气充足,雨量丰沛,云雾弥漫,每年7至9月平均温度16.9℃,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冬季最低气温低至-16.8℃;庐山夏季受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偏南气流,多为偏南风,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偏北气流为主,盛行偏北风。夏短、冬长、春长于秋,年平均降水量1833.6 mm,雨日年平均167.7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 2 庐山的植物概况 虽然人类的活动对植被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庐山的植被资源依然非常丰富,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统计,庐山植被种类有2000多种,1000多属,其中维管束植物计有210科,735属,170种;种子植物175科,661属,1 517种;蕨类植物35科,73属,149种。 1)物种资源丰富。庐山植被以热带、亚热带植物为主,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重要成分,其中又属壳斗科、樟科、木兰科、山茶科最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分布有野生观赏植物528种,,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种,藤木类52种,草本类198种。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毛竹林、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灌木丛、草丛、草甸、沼泽植被等,主要植物种类有:枫香、日本扁柏、庐山厚朴、三角枫、金钱松、日本冷松等。

《庐山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

《庐山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登山路上,山岭,大天池等处的云雾的形态,颜色的描写,赞美了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抒发了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纵观全文的内容,可按"古人的赞美——特点的描述——原因的探索"分为三大段.陈老师用了美文美读的方法,通过以读促悟的手法,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听了陈老师的课感受也是颇深的,下面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1,以读为本. 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它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蕴藏情感的最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此,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地诵读,直到悟出尽凭语言分析难以理解的思想内容. 在这堂课上,学生的读是比较充分的,有自由读,指名读,合作读等等.特别是对"雾来是……雾去时……;雾浓时……雾稀时……"这句话的朗读指导,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结合自己经验谈了对这句话的理解,品读了语言文字,体会其间的情感.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我们也确实真切的感受到了 "雾来时"的 "风起云涌", "雾去时"的"轻轻柔柔","雾浓时"的"遮遮掩掩"以及"雾稀时"时的"隐约之色".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读得非常到位,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而教师的朗读指导却不着痕迹,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2,以人为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只有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且只有在这样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学习的效果可见一斑.在本课的导入部分,陈老师引用学生以前学过的古诗《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为导入手段,这样做,不仅有效联系了与课文有关的旧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此外,在朗读训练中,陈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也注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和感受. 3,不局限于文本. 陈老师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资源,注意引进课外资源来丰富文本,真正体现了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的新理念.比如在课堂的最后环节中,陈老师把学生的同龄人作的一首诗歌《庐山赞》引入了课堂,这不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庐山的神奇与神秘,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写诗的欲望,为接下去的"写一首小诗或写一条广告语"的拓展练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商榷的是,本人觉得这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以致了第五自然段的学习效果.

庐山自助游攻略

武汉庐山旅游自助攻略第一天:武汉—庐山—宾馆—牯岭街—如琴湖—花径—锦绣谷景区—圆佛殿(滑索)—天池塔天池寺—文殊台—大天池—龙首崖—悬索桥—星龙索道—电站大坝—吴楼别墅—宾馆第二天:住宿—毛泽东同志旧居—含鄱口—天河谷景区—大口瀑布—望鄱亭—植物园—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牯岭街第三天:住宿—庐山电影院—基督教礼拜堂—美庐别墅—芦林湖—离开庐山到九江—南湖—甘棠湖—浔阳楼—锁江楼—回武汉火车票:武汉到庐山站76 九江站到武汉76(动车二等座)硬卧38 元住宿:200 元左右/晚门票:滑索60元,星龙索道60元天合谷76元大口瀑布52元地图8 元特产:庐山茶饼、石鱼酥、石耳酥、石鱼、庐山云雾注意: 1.牯岭街上吃的很贵,而且味道不好。 2.不要相信那些黑车的人,说淡季无旅游观光车,就算在淡季,也是一辆接一辆,而且旅游观光车都到景点里面的。 3.买饮料不要在小店买,价格随便开,牯岭街上有大型超市,价格还是容易接受的。 4.在含鄱口看不到鄱阳湖,庐山的雾气真心很重,果然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5.冬天庐山上比较寒冷,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帽子围巾手套都不能少。 6.庐山上的人很欺人,本来去九江的长途车只要15 元,硬要我们20 元每人,还不给坐长途 车,硬坐的黑车。 7.庐山很大,要计划好怎么走,否则晚间会没车回宾馆。 8.庐山的宾馆比较差,冬天在山上没空调,晚上还是挺冷的,幸好有电热毯,而且价格比较贵,不要看价格牌,一定要自己去谈。 9.庐山天气一直雾蒙蒙的,景色这样,人也这样,心情好了,一切都好了,旅游最主要开心,碰到觉得不爽的事情,也就算了,开心最主要,做好心理准备,那是个很坑爹的地方。

庐山旅游资源开发

庐山旅游经济开发摘要:深度开发庐山文化资源旅游、修学资源旅游、建筑博览旅游和地理水文资源旅游,彰显文化品味,盘活传统工艺;做大山水文章,奏响司机之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 一.庐山基本概况 (一)位置与范围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临鄱阳湖和长江,“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海拔1474米,山体面积280平方米,山体面积280平方公里,以雄、奇、险、秀闻名。1982年国务院批准庐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6年冬联合国批准庐山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自然条件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

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历史沿革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河渠书》中首载“庐山”,并记录秦始皇、汉武帝南巡时“浮江而下”、“过彭蠡,祀其名山川”以来,庐山在国家政治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唐玄宗建太平宫于庐山,并御书“九天使者之殿”匾。南唐中主李璟在庐山隐居读书,登基后舍宅为寺取名开先。南唐后李煜又建圆通寺。宋太祖赐白鹿洞书院国子监印本《九经》,敕书院为“白鹿国学”。又赐额开先寺“开先华藏”。明太祖朱元璋封庐山为“庐岳”,“爵以尊号,禄以秩祀”。明太祖、成祖、宣宗又三次分别为天池寺敕额。清太祖赐开先寺御书《般若心经》等。 庐山历代发生的重大的的文化演变、政治事件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古代至近代,庐山曾经有三个时期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著名学者胡适1928年指出:庐山有三处古迹代表三大趋势: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3年夏,周恩来两度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提出了著名的《中共中央国共合作宣言》,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之一的中国战场。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有关抗日战争的重要讲话。1959、1961、1970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影响的三次会议。 庐山和中国历史,特别是现代历史紧密相连。它与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信仰、事件和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为世界瞩目。 二.庐山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发展成就 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总体运行良好 1.国内国际人气向旺 2.商品市场销售旺盛 3.固定资产投资略有回落 4.预算内财政收入稳步增长,支出增加 5.金融形势继续保持平稳

庐山植被与土壤

浅析庐山的植被与土壤 08地理科学一班张丹 0810030118 实习地点: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 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主要内容:庐山的植被与土壤。庐山植物概况、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 动态和分布规律。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区系特征。庐山植物分布种类及丰富,据初步统计有2231种,1019属,其中蕨类植物41科83属217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4种,被子植物154科902属1017种,庐山野生植物中有不少的稀有和珍贵的植物,野生种的比例相当高,达91.8% 。由表 1 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1)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丰富,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主要成分。 2)温带、热带区系成分的渗入,反映了庐山植物区系过渡性的特点。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阔叶林和针叶林。 (一)、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

有关庐山瀑布的诗句

有关庐山瀑布的诗句 1、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2、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3、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4、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6、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7、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 8、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 9、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1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1、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12、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13、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6、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17、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18、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云天。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9、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 20、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关于庐山的诗

关于庐山的诗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钱起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苏轼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彭蠡湖中望庐山 孟浩然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庐山诗 朱元璋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庐山诗四首易中天 其一 云养精神雾暖魂,无垠绿浪涤红尘。 千株古木参天出,百孔新泉夺地陈。 好汉坡前多好汉,仙人洞外有仙人。 名山面目由君识,万丈高梯一步登。 其二 风骚独领赖天成,云有茶香雾有声。 山雨山烟山涧水,铁船铁壁铁人心。 花开草径通幽径,虎守松门望国门。 影落明湖浑不觉,回眸却见大江横。 其三 僧言此地无荣辱,老蒋拿来作夏都。 覆雨翻云称净土,开山辟路是浮屠。 石人峰下栖贤寺,佛手岩前得道庐。 进退盈虚谁省得?请君去问鄱阳湖。 其四 俗人能有几多闲?遭遇名区便是缘。 未近山门先拜佛,才临溪畔已成仙。 唯将风月酬知己,懒用文章换酒钱。 最爱东林晚课后,一泉清水半坡烟。

庐山旅游资源调查

庐山旅游资源调查 庐山地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 自然旅游资源的‘山、水、峰、洞’、气象和气候景观独具风韵,山以险、峻、秀、美的集成性享誉国内;水以湖、江、瀑布共存为内在美,峰以山为基,有独具形象化的韵律;洞则与‘仙’同在。庐山气候的旅游价值体现在亚热带与温带在垂直空间的并存,人体对温度的感受是一方面,植物的变化具有直观性是另一方面。气象的旅游功能主要为云的景观:云海、‘乱云飞渡’、雾弥万物。庐山的自然旅游资源处在边开放、边投资建设中,资源利用方向以自然为主。 人文旅游资源概括为历史古迹、历史建筑、政治风云、科学秘密。历史遗迹,近代现代的保存尚好。古代的除白鹿洞书院、东林寺、观音桥、能仁寺等留存至今外,皆毁于日寇侵华战争中,且由日军炮火所为,实不能不让人痛心和愤慨。目前,已有多处部分或者全部维修或者重建。近代人文旅游资源以国民党、共产党两党包括领袖人物的活动点和住处享誉世界,独一无二。近代西方国家、东方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数百座名人别墅留下了灿烂的建筑文化,也是外国侵略中国的真实写照。庐山作为旅游目的地,部分自然和人文资源已经开发用于旅游,应该还有自然的、人文的、历史的、近代的资源有待开发。 庐山文化历史悠久。自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始,历代名人就络绎不绝登临庐山采幽索奇,例如,陶渊明、谢灵运、李白、李渤、白居易、苏东坡、沈周、唐寅、王守仁、徐霞客、紫霞真人、康有为、石涛、许从龙、康熙大帝。近代,西方国家英国、法国、荷兰等国殖民者曾在庐山活动,美国将军马歇尔曾多次到庐山与蒋介石会面,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高级官员,毛泽东及其中共的高级领导人,都曾为庐山的自然风光所倾倒,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诗篇、题记、名画、碑刻、轶文趣事,汇集成了庐山灿烂的文化景观。 庐山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由地貌、水体、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是天然赋存的。 山俊庐山是一座由近期断裂作用而抬升的断块山,挺拔于江湖平原之上,气势雄伟,景色秀丽。这个景观的最佳观赏点在庐山东麓为高垅、海会、观音桥、秀峰寺、星子县城;庐山西麓为赛阳,东林寺等处。 庐山山体高大,垂直断裂发育,山峰俊美、山坡陡峭、悬崖峭壁险峻、岩石怪异,具有雄、险的美感;山势起伏蛇蜒,植被良好,具有秀、丽美感;谷地山环水美,植物葱郁,具有幽、深美感。因此,庐山的山极富形态美,这可从山峰名称上窥见一斑,如虎背岭、佛手

庐山实习报告——资环复习资料

庐山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庐山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21年8月24日至2021年8月30日 二、实习地点:江西省九江市庐山 三、实习目的: 1)、深入观察了解庐山的地貌、地质、土壤、气候、植物、人文、规划等方面,增强感性认识。 2)、验证和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基础知识,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观察庐山的自然和人文情况,并增强观察、解释、分析能力。 4)、培养学生野外动手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5)、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生存能力,锻炼意志,强健体魄。 6)、学会欣赏大自然,进而进一步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实习路线: D1(8.24) 武汉→庐山→牯岭镇→午餐→小天池(诺那塔寺)→牯岭镇 D2 (8.25)牯岭镇→合面街→柏树路→汉口峡路→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大校场→庐山博物馆→牯岭镇 D3(8.26) 牯岭镇→合面街→中路→河西路→庐林水库→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牯岭镇 D4(8.27) 牯岭镇→合面街→中路→中八路→上中路→上中南路→天狗洞→植物园→含鄱口→牯岭镇 D5(8.28)牯岭镇→东谷→大林路→如琴湖→白居易草堂→大天池→龙首崖→悬索桥→牯岭镇 D6 (8.29)牯岭镇→月照松林→庐山气象站→锦绣谷→牯岭镇 D7(8.30) 牯岭镇→五老峰→三叠泉→庐山东门→武汉 五、实习内容: (一)、气象气候方面: 1、庐山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牯岭7月份平均气温为22.6℃;牯岭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气候潮湿,多雨多雾,比九江市气温降低7~8度,降水量多500mm以上,蒸发量少600mm以上,平均湿度在70%以上。造成庐山多雨的原因主要为:鄱阳湖那边蒸发大量水汽,形成积状云,抬升后形成积雨云,与东南季风汇合,逐步上升,到达中流层,又受到高空盛行西风影响,向东移动,到达庐山后,就会形成地形雨。多雾的原因主要为:庐山山地隆起,春夏季节,南下的冷空气,遇庐山,被迫环绕庐山过去,与鄱阳湖的暖湿水汽汇合,形成雾;剪刀峡与石门涧峡谷、王家坡三个开阔的谷地,鄱阳湖水汽在此上升,温度降低,凝结成雾。 2、庐山气象站:海拔1164.5米,这里的气象观测仪器主要有百叶箱、干(湿)温度计、风速风向仪、雨滴谱仪、大气电场仪等,来进行气象要素的自动和人工观测、酸雨监测、太阳辐射自动观测、空气质量及大气成分的自动观测等。 (二)、土壤地理方面: 一)、五大成土因素(生物、气候、母质地形和时间)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1)、地形影响母质的重新分布 不同地形部位母质类型不同:如山顶为残积母质、山坡为坡积母质、山口山麓前沿为洪积母质、河流阶地、冲积平原为冲积母质,湖泊周围为湖积母质、海滨地带为海积母质。不同地

庐山植物资源研究

庐山植物资源初探 摘要: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36科62属121种,观赏蕨类大约102种,土壤指示蕨类植物11科15属25种。庐山蕨类植物种的地理分布以东亚分布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显示出较明显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特征,将它们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4种生态类型,同时该区的优势科、优势属较为明显,并探讨了该区蕨类植物在观赏、药用和食用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一些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的建议。关键字:蕨类植物;资源;庐山 全球有蕨类植物约112万余种,我国有2600余种,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蕨类植物开始被人们接受并应用[2]。虽然有不少学者对庐山的植物资源和地理作过研究(黄义雄,1989;周兴文等,1999;常红秀等,1989),但是针对庐山蕨类植物开展系统的研究,至今还未见有详细报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中国植物志编委会;江西植物志编委会,1993),对该区野生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用途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蕨类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九江的南面,西临长江,东南滨临鄱阳湖,地理位置为东经115b50c~116b10c,北纬29b28c~29b45c。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最高的大汉阳峰海拔高度为1474m,相对高度1450m。 其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山麓海拔在800 m以下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为红壤、黄壤、山地黄壤;海拔在800~1100 m的植被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海拔1100 m以上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土壤为山地棕壤。土壤偏酸性。气候上表现出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年均温度11.5e,极端最高温32e,极端最低温-16.8e,年降水量1834 mm,年平均蒸发量1008 mm,相对湿度80%。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和优越的气候等条件,为各种蕨类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繁衍场所。

庐山实习报告范文

xx实习报告xx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 实习地点:xxxx 实习内容:xx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地理系XX级本科函授班xx [一]、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阻与娟秀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光鲜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衡降水1917毫米,年平衡雾日191天,年平衡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衡温度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优良的气候和柔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出名的避暑胜地。 [二]、分述: xx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8日 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捷公路——植物园——含鄱口。沿途认识植物。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捷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8月8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丰盛。森林覆盖率达%。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娟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1、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捷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 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 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 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 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青杆: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用途:材用及观赏。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产日本,用于观赏。⑩、么锦杜鹃: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用途:观赏、花作为药用。 二、xx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一)、针叶林: 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有两个点,一个是日照松林——黄山松群落。另一个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龙路1000米处的扁柏林——线状植被。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

庐山景观鉴赏

班级:20092712 姓名:郑明霞学号:2009276105 庐山景观鉴赏 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她耸峙在九江市区南面。气吞壮阔的扬子江,影落浩渺的鄱阳湖,控大江与大湖交汇之处,东下直达宁、沪,西上可通汉、渝。庐山的自然风光以绚丽多姿著称,危峰秀峦,奇云诡雾,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盛夏如春凉爽宜人。庐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古人云“匡庐奇秀甲天下”,苏轼所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绘了庐山的景色,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篇。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说,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云雾弥漫。庐山的年平均雾日多达191天,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 庐山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这里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为其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晋代高僧慧远(公元334~416年)在山中建立东林寺,开创了佛教中的“净土宗”,使庐山成为中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宗教胜地。遗存至今的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和理学的中心学府。庐山上还荟萃了各种风格迥异的建筑杰作,包括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教堂、融合东西方艺术形式的拜占庭式建筑,以及日本式建筑和伊斯兰教清真寺等,堪称庐山风景名胜区的精华部分。庐山不但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 一、庐山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一)庐山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庐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沙河县中心花园附近。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 2.地形构造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

庐山旅游业现状调研

庐山旅游业现状调研 alicia wen 一、庐山的概况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鄱阳湖盆地,九江市庐山区境内,滨临鄱阳湖畔,雄峙长江南岸,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自古以来,庐山以其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雅士前来一睹其迤逦的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庐山,她是风景名山,“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襟江带湖,刚柔并济,岚影波茫,苍润高逸。庐山,她是文化名山,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教育文化垂范千古,宗教文化空灵玄异,建筑文化中西合璧。庐山,她是政治名山,既曾作为国民政府的“夏都”,也是共产党三次重要会议的召开地。庐山的历史遗迹,代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处处闪烁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光华,充分展示了庐山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美学价值。 二、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天时地利,因而旅游业也便成为庐山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近代时庐山旅游业的繁荣 近代江西旅游业开发从庐山开始,庐山是江西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而避暑地的开辟则是其发展的起点。九江开埠,外国资本主义国家以九江为突破口,势力渗透到庐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同时客观上刺激了庐山近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庐山近代旅游业兴起、发展,并一度繁荣,为庐山现代旅游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后庐山旅游业的低迷 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庐山还只是一座以会议、避暑而闻名于世的政治文化名山,旅游业一直以接待任务为主,并不存在旅游产业。旅游业的兴起,来源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经济条件的好转。居民陈先生回忆说:“七八十年代时,生活并不如现在这般富足,大家能保证温饱就不错了,更别提什么去旅游之类的了!” (三)改革开放后庐山旅游业的腾飞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江市政府加强了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1980年电影《庐山恋》的推出,使庐山在海内外一炮走红,实现了由“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跨越。1984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成立,切实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1991年12月,海会镇借鉴沿海城市发展旅游的经验,开发了三叠泉风景区并开始收取门票,成为了历史上庐山区旅游业赚得的第一桶金。上世纪90年代末,庐山区委、区政府提出“旅游兴区”和“打好庐山牌”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思路,大力鼓励发展旅游业,拉开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大幕。1996年,庐山区旅游局正式挂牌成立,这为全区旅游市场规范运行、科学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旅游观光的带动下,全区旅游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吃、住、行、娱”一体的旅游服务网络。 (四)如今的庐山旅游业 如今的庐山已获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

庐山旅游攻略

庐山旅游攻略 庐山上的风景锦绣谷、黄龙潭、芦林湖、三叠泉、五老峰、含鄱口、石门涧好看,其他的不好看。其中最美的是三叠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庐山的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一、庐山线路: 坐火车到九江更方便些,然后再坐车上庐山。 如果容易晕车的话,最好不要坐车上下山,尤其是下山,都是盘山公路,我去一次晕一次。九江火车站下车,到庐山还有一段距离,可以坐车到山脚下。 有以下几种上山方法: 打车到汽车站(7元左右),打的的时候告诉司机是去有去庐山车的那个汽车站,因为8月1号开始,去庐山的汽车好像改到新汽车站了,不管是去老的汽车站还是新的汽车站,从火车站过去都差不多7、8元够了,汽车站坐到庐山北门,车票12元每人。直接到山顶的,庐山门票180,下车的地点是枯岭镇,这个地方的景点比较多,但是风景一般。从这里可以包车(140送到所有景点)到其他景点。 也可以从火车站出来到马路上拦的士,直接让司机送上庐山, 100元包车。多了不给。从火车站到庐山顶也就40公里。不过的士可能只送到庐山门口,从庐山门口到第一种方法中提到的牯岭街还要走一段路,你也可以提前和司机商量好,看能不能不加钱送进去,如果不能,

那么到了庐山门口再打的士,就一条路,过了隧道口就到牯岭街了。我没打过的,都是走过去的,不是很远,当然如果打的,也不会超过10元的。 以上两种是坐车上山,坐车上山快(40分钟),可是对晕车的人不好,下面说爬上山的。 从好汉坡爬上庐山(年轻人要2小时),沿途风景一般,要先从火车站坐公交或打的到十里大楼下(7元左右),再做联庐公交到庐山山 脚下(10来分钟吧),也要花钱买门票的,到了山上走一会就可以到枯岭镇(也就是和第一种方法一样的位置) 从石门涧上山,这段景色也不错,和三叠泉有得一比,也可以从石门涧上山,从三叠泉下山,(走到三叠泉不累,从三叠泉往上走上山那还是蛮累的,所以可以选择从三叠泉下来)在山上可以包车玩含鄱口、五老峰、锦绣谷、芦林湖,其他的没什么好玩的。 从石门涧附近的一条路上山(注意:是附近一条上山的路,不是从石门涧上山),那条路人少一些,大多是本地人从那走,一般2小时上山。 在火车站出来后的马路上附近坐去海会镇的汽车,汽车5元/人, 到了海会镇后,你可以打车到庐山东门,也可以自己走到庐山东门,不是很远,门票45,至U头就是三叠泉,沿途的风景很美。至打三叠泉继续往上走(用第一种方法上庐山的人会坐缆车从上面下来,然后再走一段时间台阶下到三叠泉)到缆车的地方,然后继续往上走,不用走回头路了,这样就到庐山上了,然后可打车到第一种方法中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