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技术

高频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技术

高频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技术
高频乳腺X线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术的操作技术

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癌的诊断方法很多,包括体检、乳腺X线摄片、B超、乳腺导管内窥镜等等,但最终的确诊仍然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是获得术前病理诊断最常用的手段,它包括穿刺针活检和手术活检两种方法。乳腺癌的手术,尤其是根治性手术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术前明确诊断是乳腺肿瘤外科的一个重要原则。 穿刺针活检的优点: 与手术活检相比,穿刺针活检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少,无疤痕,病人只需要局部麻醉,且费用也相对低廉。最重要的是穿刺活检可以使一部分乳腺良性病变的患者免去了不必要的手术。对于体检发现乳房肿块的患者,也可采用手术活检与手术治疗同时进行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利于手术前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且延长了手术的时间。术前穿刺针活检若为恶性病变,不仅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包括手术和术前的辅助化疗),而且有利于医师和病人共同讨论手术治疗的方式,例如是否采取保留乳房的手术等。 穿刺针活检不会引起癌症转移 事实上对肿瘤的各种刺激,包括一般的机械挤压、手术等都会导致肿瘤细胞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但这并不一定发生转移,因为机体免疫系统会很快将它们杀灭。研究发现乳腺癌的转移主要还是与肿瘤和机体内环境本身的因素有关。至于癌症在穿刺针道上种植的问题,那也不必多虑,因为肿瘤无法在短期内种植生长,而且手术会将穿刺针道及穿刺处的皮肤组织一并切除。国外曾有大量对接受过穿刺针活检的乳腺癌患者的随访研究,时间最长达15年,结果发现穿刺针活检后2周内进行手术治疗并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目前也没有证据证实穿刺针活检后延期1个月手术会对患者不利。 所以乳腺的穿刺针活检是一种安全而可靠的诊断方法,病人不必担心它会造成癌症的转移。一旦穿刺针活检证实为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及时的进行正规的治疗,切莫讳疾忌医或迷信江湖郎中所谓的“秘方”而延误了治疗。

肺部穿刺活检方法

肺部穿刺活检方法 一些肺部疾病要用到活检的方法来检查一些疾病,比如说肺癌,在做肺癌检查的时候是需要哟娜到肺部活检,通过肺部活检来检查才能更好的确诊自己是不是肺癌,通过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肺癌疾病才好及时的做治疗,这样的疾病必须要确诊之后才可以对症的治疗,而肺部穿刺活检的检查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么肺部穿刺活检方法是什么? 肺癌穿刺活检技术在CT,或者B超的精确引导下,能够非常容易做到一针命中,避免了由于反复穿刺带来的损伤,肺癌种植转移的风险大大降低。而且活检后,可以马上向活检的针孔,注射少量抗癌药物,以防止转移;注射止血药物,以防止出血; 注射止痛药物,以减轻疼痛。由于采用的是很细的穿刺针,在局部麻醉之后穿刺,患者基本没有痛苦,几天后穿刺针孔自然愈合。因此,可以说穿刺活检,没有什么痛苦或者不良反应。 由于肺癌穿刺活检的风险,比纤支镜的风险大,少量的出血是肺癌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很难避免,因而其并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肺癌穿刺活检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肺弥漫性病变。

二、不能进行治疗者。 三、肺周围型病症无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难以诊断者。 四、由于肺癌穿刺活检,属于损伤性检查方法,宜选直径小于2.0mm穿刺针,以减少并发症。 五、对肺动脉高压,重症肺气肿,肺动静脉瘘,上腔静脉综合症,有出血倾向的肺癌患者,视为穿刺活检的禁忌证。 优点: 1、在医学影像方面就CT、透视,使用哪一种技术取决于病灶的部位、大小、性质与医生的熟练程度、习惯及病人的熟练承受能力。应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比较简单,且并发症少。 2、CT图像密度分辨率高,能清楚显示病灶的大小、囊实性、有无坏死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不受气体、脂肪与骨骼等干扰,影像无重叠,可用薄层扫描,定位准确,能判断针尖的位置,所以,安全性好,活检的成功率高,可达90%,治疗效果也

乳腺活检穿刺系统

乳腺活检穿刺系统数量:1套预算金额:76.5万元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技术参数: 1、系统使用环境及总体要求: 1.1 系统支撑临床环境条件: 1.1.1 手术麻醉信息系统: 环境:手术室17间(含日间手术室),苏醒室4床, 仪器设备:麻醉仪监护仪输液泵 1.1.2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1: 环境: 综合ICU 12床 仪器设备: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 1.1.3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2: 环境: 心内CCU 8床 仪器设备: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 1.2 总体要求: 1.2.1 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为基础,以过程监控为目的,支撑患者的监测/监视临床管理业务。 1.2.2 以数字化科室为架构,支撑数字化科室及临床学科可持续发展。 1.2.3 最大限度实现安全,高效,低能耗,舒适,便捷的麻醉临床业务环境。 2、系统功能要求: 2.1 为麻醉监控服务: 2.1.1 实时自动采集各医疗仪器数据: 2.1.1.1 实时自动采集监护仪、麻醉监护仪、输液泵等患者的仪器全参数临床数据。 2.1.1.2 系统还需支持BIS,尿液计量仪,体外循环机,血气分析等临床设备的数据采集。 2.1.1.3 系统还需支持血液动力学参数监测设备的C.O.、HR、ABPs、ABPd等参数的数据自动采集,并能 与身高、体重等输入参数综合,自动演算出包括人体表面积、每搏输出量、全身血管阻力等二 次参数。 2.1.1.4 并可根据临床需要用数值或趋势曲线的方式在麻醉记录表及重症体温单上表示。 2.1.1.5 已读取仪器参数的表示与否,可由用户根据临床需求指定。 2.1.1.6 对由于患者体动产生的错误数据用户可根据权限进行修正或删除。 2.1.1.7 仪器参数表示的间隔和时间点可用用户设定。 2.1.2 麻醉记录表必须具备功能: ★2.1.2.1 可根据临床信息的起始时间决定麻醉记录表的起始时间;可根据信息的疏密改变麻醉记录表时间变幅; 2.1.2.2 可根据临床事件的添减信息项目,被添加的项目能自动参与规定的临床计算。 ★2.1.2.3 能进行各单项麻醉气体/麻醉用药/治疗用药输入量的自动合计计算。 2.1.2.4 能进行水平衡的出量,入量,余量以及总水平衡量的自动计算。 2.1.2.5 能用便利适当的方式随时记录麻醉及监护过程的各种事件。 2.1.2.6 能用帖纸的方式表示麻醉评分等或用便条的方式记录随即事件信息。 2.1.3 PACU麻醉重症监护表:PACU重症体温表具有具有纸面体温表的全部功能外还须能: 2.1. 3.1 如实反映监控过程功能,可根据临床信息的起始时间决定重症体温表的起始时间;可根据临床 信息的疏密改变重症体温表时间变幅。 2.1. 3.2 临床信息整合;能用便利适当的方式随时记录监护过程的各种事件。 2.1. 3.3 临床信息自动处理;可根据临床事件的多寡添减信息项目,被添加的项目能自动参与规定的临 床计算,能进行水平衡的出量,入量,余量以及总水平衡量的自动计算。 2.2 术前管理服务: 2.2.1 手术申请;记录由医院各科向麻醉科申请手术患者的相关信息。 2.2.2 术前访视;麻醉医师进行术前访视并根据术前检查检验结果和根据患者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2.2.3 麻醉诱导管理;系统通过术前麻醉记录和麻醉记录单处理患者在诱导期用药、事件,体征信息。 2.2.4 麻醉准备;系统根据术前访视与患者或家属签定知情同意书,麻醉同意书,有创监测同意书等文

乳腺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乳腺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当乳腺病变通过综合影像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疑诊乳腺癌拟进行手术治疗者,需要对病灶进行病理学检查。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USCNB)因其无放射性,操作简便快捷,实时显示等优势成为国内目前应用最多的穿刺取材方式。 3.1适应症 临床可触及到且超声可显示的乳腺瘤样病变或非肿块性病灶,需明确良恶性(B1-RADS 4)。 临床触及不到但超声可检出的乳腺瘤样病变,需明确病变性质。 影像典型的乳腺癌及复发性乳腺癌,术前及治疗前活检,指导治疗。 新辅助化疗后为了评价疗效,需再次行病理检查,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3.2禁忌症 患者一般状况差、无法耐受穿刺术。 超声无法显示病变。 有严重出血倾向。 4.进针区域内皮肤破溃、感染或结痂。 3.3操作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1.患者需提供近期的血常规及凝血检查结果,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感染等,结果异常暂时不能穿刺。经过治疗,以上检查结果正常后再行穿刺活检。 2.穿刺当日不必空腹,应适当进食进水,以免穿刺前后因紧张或疼痛,发生虚脱等症状。 3.患者需仔细阅读并亲自签署《穿刺知情同意书》,了解穿刺过程、穿刺风险及可能并发症,有疑问及时咨询相关医生。 4.精神紧张患者应消除紧张情绪后再行穿刺,必要时可服用适量镇静剂或更改穿刺日期。 (二)器材准备 穿刺针组织学检查所用活检针根据内径的大小分为不同型号,国外最常使用14G活检针,而国内医院更多使用16G及18G活检针,针长10-20cm左右,配以自动活检枪使用。细胞学或抽吸液体使用20-22GPTC针。 探头乳腺穿刺多采用高频探头,如肿瘤位置较深需应用穿刺架引导时也可采用低探头。因探头多为工程塑料质地,且匹配层不宜反复擦拭,所以穿刺前探头的消毒不宜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熏蒸及高温消毒等方式。目前常用一次性无菌防护套套在探头外面并固定好后使用。 穿刺引导架乳腺穿刺可不使用引导架,根据肿瘤深度自超声探头的一端倾斜相应角度进针,一般可清晰显示穿刺针全貌(图1,图2)。当乳腺肿瘤位置深在,与胸壁或大血管关系密切且肿瘤穿刺径大于

超声引导下粗针乳腺穿刺活检术

超声引导下粗针乳腺穿刺活检术 目的论述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112例临床资料。结果经病理分析,乳腺增生26例,纤维腺瘤8例,良性分叶状瘤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脂肪瘤8例,慢性化脓性炎症13例,乳腺浸润导管癌25例,乳腺导管内癌11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9例,乳腺髓样癌5例、乳腺黏液癌5例,乳腺癌患者病灶形态不完整,边缘光滑程度差,回声多部均匀,后方回声衰减程度大,病灶钙化严重,纵横比明显偏高,阻力指数(RI)较高。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诊断方法。 标签:超声;乳腺;穿刺活检术 乳腺肿物一成为全世界女性常见疾病,多数为良性肿块,若对肿块不予重视(特别微小肿块,则可能转化为恶性,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1],超声引导下乳腺穿刺活检术是在超声引导下利用活检枪配以活检针对乳腺内可疑病变进针穿刺,取得活體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的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对120例乳腺肿物患者,行穿刺活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均为女性,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8.3岁,双乳病变10例,左乳病变65例,右乳病变45例,肿块直径在8~45mm,其中有12例临床通过表面触诊无法触及,患者无明显症状,但出现淋巴结肿大。 1.2方法①设备:飞利浦IU22,探头频率5.0~10.0MHZ,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穿刺枪,16G切割活检针,取材长度15mm或22mm。②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健侧卧位,首先找到肿物的位置,观察肿物形状及回声情况,特别是肿物血供情况,选定穿刺点后,无菌薄膜包裹探头,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局麻,活检针在B超引导下呈15°~45°进针,不同方向取3~5条肿物组织,固定于10%福尔马林中,送病理检查。 1.3术前准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检查血常规、出血凝时间,主动与患者讲述术前准备,穿刺取组织过程中会发出枪击声,减少患者紧张情绪及疼痛感。压迫止血:穿刺后无菌纱布加压10min,无血性渗出后,患者安返。预防感染,超声引导下粗针乳腺穿刺,创伤小,穿刺当天忌洗澡。 2 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穿刺后有3例年轻女性出血较多,压迫止血10min后,均止血,有1例因过度紧张在穿刺后出现头晕,通过吸氧,心里疏导后缓解。在120例乳腺肿块中,乳腺良性肿瘤65例,包括乳腺增生26例(21.6%),纤维腺瘤8例(6.6%),良性分叶状瘤7例(5.8%),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2.5%),

乳腺定位穿刺针在切除肺结节中的应用

肺结节是指肺内孤立性的类圆形病灶,直径小于3cm,不伴有肺炎和局部淋巴结增大,是胸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准确、及时地判定结节性质是明确诊断该病的难点和有效治疗的关键。2012年3月起本院对13例肺结节患者采用CT引导乳腺定位穿刺针在胸腔镜下切除肺结节,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年龄23~78岁,平均54.3岁。病变位于右肺6例,左肺7例,双肺转移瘤1例,结节直径在 2.5cm以下。所有患者均无穿刺禁忌证,且胸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怀疑恶性肿瘤。术前均未做穿刺等病理学检查。 1.2操作方法 1.2.1选择穿刺针选择德国产乳腺定位穿刺针,型号为275S090102(20G×100mm)。 1.2.2CT定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患者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然后行胸部CT全程平扫,找出病变所在最佳穿刺层面,定出最佳穿刺点、进针深度及与水平线所成进针角度,然后通过CT打出光标,确定病灶所在层面相对应的体表位置,并做好标记。 1.2.3穿刺方法常规消毒标记点周围皮肤、铺无菌巾单后,用一次性注射器(5mL)吸取2%利多卡因3mL,沿标记点逐层浸润麻醉至胸膜。乳腺定位针沿麻醉针眼刺入胸壁,嘱患者平静呼吸2~3次后屏气,按照CT事先测得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快速穿过胸膜,进入肺内病灶中,如果针尖不在病灶内,可进行适当调整,直至确定针尖刺入病灶内。将定位针继续穿刺进入1.5cm左右,释放回钩,固定肺结节及周围肺组织,剪断胸壁皮肤外金属线,覆盖无菌敷料。 1.2.4手术方法将患者送往手术室,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健肺通气,胸腔镜下夹起残留胸腔的金属丝,提拉肺组织,行肺楔形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2结果 本组13例肺穿刺定位准确率为100%,其中1例回钩部分移位,过多楔形切除肺组织后,取材满意,一次取材满意率为100%,4例患者穿刺后出现无症状气胸,未予处理。病理检查结果9例为恶性病变,4例为良性病变;8例为胸腔镜下行单纯肺楔形切除,5例为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后再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术后未见出血、空气栓塞及穿刺针道肿瘤细胞种植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好,无死亡病例。3讨论 肺结节是指肺内孤立性的类圆形病灶,直径小于3cm,无肺炎和局部淋巴结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体检愈发受到重视,同时,伴随着CT和MRI的普及,肺结节患者越来越多。肺结节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上缺乏特异性,影像学上表现形态多样,良、恶性不易断定,常造成误诊而耽误治疗。近年来,临床上对该类患者均主张外科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效果。有文献报道,肺部结节病变中良性病变占50%~70%,恶性病变占35% ~50%[1]。本组中良性病变4例(30.8%),恶性病变9例(69.2%),恶性病变比例较文献报道偏高,可能与本组中老年患者偏多有关,并提示40岁以上肺部结节患者恶性病变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准确、及时地判定结节的性质是明确诊断的难点和治疗的关键。目前,对肺结节良、恶性的判定首先依赖于影像学检查[2-3]。一般认为影像学上结节形态是否规则、边缘是否清晰、有无毛刺和有无钙化灶等可以作为区分良、恶性的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等因素以及医生的经验可以初步判定病变的良、恶性。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上述诊断方法仍然有一定的误诊率[4],且诊断随意性较大,难以为肺结节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具有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确切证据。有学者认为,应把所有的肺结节都作为恶性肿瘤加以证实或排除[5]。目前,病理学诊断被认为是诊断肺结节性质的唯一“金标准”,因此,肿物切除或活检是获得病理诊断的主要方法。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而难以接受,而穿刺活检虽然创伤小,但其标本量少、准确性有限,确诊率偏低[6],而且可造成气胸、肿瘤播散等不良后果。本组全部病例均经胸腔镜手术切除并获得病理学诊断加以确诊,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胸腔镜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文献报道,胸腔镜下手术与剖胸手术对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和病灶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术中切除标本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如为良性则结束手术;如为恶性,则应行小切口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目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性手术效果确切,5年生存率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无明显差异[8],且并发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手术[9]。其实,无论是开胸手术还是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结节,术中寻找肺结节,尤其胸腔镜下肺小结节的寻找,往往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因此,术前定位穿刺非常重要。近年来,CT定位下细针肺穿刺技术应用于肺结节手术已被医学界认同,而本研究采用CT引导下乳腺定位针穿刺并固定肺结节,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如为良性病变,在胸腔镜下行单纯肺楔形切除,如为恶性 乳腺定位穿刺针在切除肺结节中的应用 谭登华,徐克平,汪性展,陈正海,王罗筛,王志兵(淮安市肿瘤医院/楚州医院胸外科,江苏淮安223200)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乳腺定位穿刺针在胸腔镜下切除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13例肺结节患者在CT 引导下进行乳腺定位、穿刺针穿刺并固定肺结节,胸腔镜下行肺楔形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13例肺结节患者肺 穿刺定位准确率为100%,一次取材满意率为100%。结论CT引导下乳腺定位穿刺针在胸腔镜下切除肺结节术中具有 重要应用价值,其操作简便,肺穿刺定位准确率高,有利于肺结节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穿刺术;胸腔镜检查;结节病,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活组织检查,针吸;乳腺定位穿刺针 文章编号:1009-5519(2012)23-3610-01中图法分类号:R814.42文献标识码:B (下转第3616页)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意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物品准备】 1、器械准备:胸穿包一个 (内有弯盘1个孔巾1条试管2个、载波片3-4片、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穿刺针2套、镊子两把) ,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棉签缸、碘伏棉球缸、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记物1个。 2、药品准备:2%利多卡因10ml,碘伏,龙胆紫1瓶(定位标记用)。 3、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 【操作程序】 1、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扫描,直径>3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2.5 mm。 2、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 4、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 5、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者

乳腺癌的活检技术方法

乳腺癌的活检技术方法 乳房活检方法包括皮肤穿刺活检,细针穿刺(FNA),核心穿刺活检(CNB)和手术活检。一般来说,经皮活检应作为一线方法进行,然后进行明确的手术。精确的乳腺组织活检技术有利于乳腺癌的诊断,为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 皮肤穿刺活检: 使用经皮肤穿孔活可以区分良性和恶性皮肤变化。对于疑似乳腺佩吉特病,浸润性乳腺癌的皮肤受累或乳腺癌的皮肤复发,具有诊断意义 细针穿刺: 使用10或20mL注射器和23至27号针头进行细针穿刺活检。在保持注射器上的负压的同时,针在旋转手腕的同时,使得针扭转。然后将所取标本排出到标本固定溶液中以病理科评估。 乳房触诊细针穿刺: 乳房触诊细针穿刺多年来一直用于诊断可触及的乳房肿块。当病变可触及时,特别是大而明显的病变时,可以作为非影像学引导程序快速进行细针抽吸。在任何活组织检查程序之前获得适当的乳房成像至关重要,以避免可能出现所取组织是正常的乳腺组织。对于被认为是可疑的病变,无论是通过触诊,还是通过影像学技术引导取样,都需要仔细的影像学检查确定肿块的位置。 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 对于不可触及的病变或模糊状态下可触及的病变,超声可用于指导细针穿刺提高诊断率。

细针穿刺主要优点是: 它具有较小的侵入性,可以很快准确地明确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主要缺点是无法区分原位癌和侵袭性癌症以及由于缺乏经验所导致假阴性结果。 核心穿刺活检: 通常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在局部麻醉剂渗入皮肤后,进行小的皮肤切口,通过该切口引入核心活检针。应选择病变的最短路径,同时考虑手术计划,以便将活检时的针道包含在手术切除的位置中。 真空辅助: 核心穿刺活检可以在有或没有真空辅助的情况下进行。与非真空辅助CNB相比,使用真空辅助定向活检(VAB)装置可以获取更多的组织。目前,7,8,9和10号规格的VAB装置都比较容易获得。使用较大直径的装置能获取更大量的组织。 在选择的可疑恶性肿瘤的病例中,在确定的手术切除之前,在放射科医生和外科医生之间的病例检查之后可以进行第二次图像引导的VAB尝试,因为已知的恶性诊断将有助于手术计划。 图像引导: CNB通常使用一种形式的图像引导来执行,例如乳房DR,磁共振(MR)成像等影像学检查。 立体定向: 立体定向通过对核心活组织检查进行乳房X线照相引导。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可以在患者直立或俯卧的情况下进行,具体取决于机器。对于俯卧的立体定向活检,患者俯卧在检查床上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适应证】 1.外围肺肿块鉴别困难者。 2.原因不明的局限性病灶。 3.不能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的肺癌,为明确组织类型便于选择治疗者。 【禁忌证】 1.患有出血性疾病或近期严重咯血者。 2.严重肺气肿,心肺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者。 3.肺部病变可能是血管性疾患,如血管瘤或动静脉瘘等。 4.剧烈咳嗽不能控制不合作者。 5.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大咯血者。 【准备】 1.术前准备 (1)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 (2)摄胸部CT扫描,以确定进针的部位和角度; (3)术前45min 给予可待因30mg 口服,地西泮10mg 口服或肌注; (4)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 2.用品准备清洁盘,特制细穿刺活检针或活检枪,50ml 注射器,2%利多卡因,玻璃片,无水乙醇固定液及10%福马林。 【方法】 1.根据胸部CT片明确病灶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确定患者体位及进针部位。 2.将体表定位器置于初步确定的进针部位,胸部CT扫描,选取无肋骨或肩胛骨阻挡,离病灶距离最近,能避开大血管、明显的支气管、肺大疱、叶间裂及病灶坏死区的体表位置为进针点,测量好由此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3.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选取合适活检针,根据定位角度和深度进针,在进入胸膜腔之前行胸部CT扫描确认进针方向和深度,并酌情调整。在针尖接近胸膜时嘱患者屏气,按既定方向和深度迅速进针,然后再行CT扫描明确针尖位置,如位置不对,则根据扫描所见,判断拟改变的角度和深度加以调整,直至针尖位于病灶边缘内侧。 4.当活检针的针尖位于病灶边缘内侧时即可行活检。活检方法则根据活检针不同而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