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经意的一句话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不经意的一句话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教学案例

不经意的一句话,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彭浦第四中学曹小云初三的教学面临学生毕业、升学,教学任务重。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期望,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都集中在学生的成绩单上。学生的成绩就像紧箍咒,束缚着老师,也束缚着学生。老师的教要为围绕考试来教,考什么教什么。学生的学也围绕考试来学,不敢越雷池半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无暇顾及。但是初三的一节复习课中不经意的一句话,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带给我许多思考。

那是去年的三月中旬,密度的复习正在进行中。前一节课复习密度的概念及计算,这一节课复习密度的测量及密度的相关练习。首先我围绕密度公式,复习了密度测量的常规方法。上课时为了刺激学生的视觉,我特意在讲台上放上一套实验所需的器材:复习中讲到需要测质量则举起天平,需要测量体积则拿出量筒。我还带了一块橡皮泥,因为上新课时我曾经让学生测量过它的密度。密度测量的原理、器材、步骤一一复习到位,密度测量的复习顺利完成。这时出于习惯,我不经意的带了一句:“密度测量还有别的方法吗?”对这句话能引起学生多大的反应,我没抱任何希望,因为这不是考试的重点。就在我要继续下一教学环节时,没想到一个平时不爱说话、上课眼神若即若离、成绩平平的男生站了起来:“老师,没有量筒能不能测出它(橡皮泥)的密度呢?”对这位男生的话,有的同学还没反应过来,有的同学埋怨他别耽搁时间了,有的同学嫌他较真。停了一会儿,我故意说:“哎,你可难住我了,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没有量筒能不能测出它的密度呢?”其他学生一听难住老师了,个个都直起了腰,眼睛盯着我。停了一会儿,我接着说到:“你们帮帮老师,想个办法PK了他。”教室里同学们议论纷纷了:有的三三两两在讨论,有的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过了一会儿,有位女生站了起来,自信且有点激动的说:“老师,有办法,先用天平测出空杯的质量,再用杯子装满水,测出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我示意她说慢点,并且按照她说的用粉笔在黑板上将每次测量的质量用字母表示出来。等她把步骤说完后,又追问一句:“你的实验原理呢?”她不慌不忙地来到黑板前,沉着的将

她的思考一边说一边写地将过程写在黑板上(如下方法二)。其他学生听明白也看懂了,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这时我又故意说:“关键时刻还是女同胞肯帮我,男同学该出手时不出手啊……”“不,老师还有办法。”课代表站了起来,显然是受了我激将的作用,课代表直径走向黑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写,一边说……。对他想出的办法(如下方法三),我适时地说:“课代表的办法已经不是用天平、量筒这些器材,而是用了我们都没想到的弹簧秤。嗯,不错!不错!不错!”同学们又一次掌声响起。“还有没有其它办法呢?”“老师,还有办法。”班长站了起来……。就这样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创新方法让我惊讶,一次又一次的创新思维火花迸出。直到下课,我们居然共有5种测量橡皮泥密度的方法。

下课后,同学们围在讲台前,意犹未尽,不肯离去。

没想到,不经意的一句话,点燃了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教学反思:1、学生的创造思维超出我们的想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创造力,尽管有的很幼稚,有的很离奇,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爱迪生、莱特兄弟、富兰克林那样的创造发明天才,但对待学生的创造发明能力,只要有那么一点迹象,就应该努力去发掘、去放大、去培养。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民族发展的需要。决不能因功利思想、眼前的利益而或扼杀,或忽视,决不能!

2、教师上课时有几句话要常挂在嘴边:“对了!还有呢?”“嗯,很好!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办法吗?”“不错!这道题还有其他答案吗?”这几句话虽然很普通,但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的智慧,成为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导火索。所以,这几句话老师说出来,看似不经意,其实是用心良苦。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并不冲突,相反有益而无害。正如密度的测量这一课,学生创新出的测量方法正是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运用而产生的,这不比平时单纯复习这些知识,效果来得更好吗?

4、这五种测量橡皮泥密度的方法中,除了第一种是教课书中介绍的、也是要求学生学会的以外,其余四种都是学生创新出来的。这四种方法可以在下一节课中安排学生实验,进一步巩固教学成果,并发现、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5、这节课虽然没有按照成原来的教学计划进行,但我认为学生创新出的四种测量密度的方法是最好的、最灿烂的教学成果,这是考试也不一定考得出

的思维火花。祝愿这火花越来越旺盛。

附:测量橡皮泥密度的五种方法:

一、常规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橡皮泥。

步骤:1.用天平测出橡皮泥的质量m

2.用量筒测量一定量水的体积V1

3.将橡皮泥投入量筒中的水中,测出水中,测出水和橡皮泥的总体积V2

4.橡皮泥的密度:ρ=1

2v v m - 二、测质量法:

器材:天平、空瓶、水、橡皮泥。

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m1 ②在空瓶中注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2 ③把待测橡皮泥放入空瓶中,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3 ④再往放有橡皮泥的瓶中注满水,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m4 ⑤橡皮泥的密度:ρ=3

41213m m m m m m +---ρ水 原理:橡皮泥的质量是m3-m1,石块的体积是实验步骤(2)杯中水的体积减去步骤(4)杯中水的体积即

水ρ12m m --水ρ34m m -然后代入密度公式即可算出待测橡

皮泥的密度。

三、称重法:

器材:弹簧秤、细线、烧杯、水、橡皮泥

步骤:(1)用弹簧秤测出橡皮泥的重力G ,再算出其质量g G (2)将挂在弹簧秤上的橡皮泥浸没在烧杯的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 ,再算出橡皮泥所受浮力G —F (3)橡皮泥的密度:ρ=F G G —水

ρ

原理:由阿基米德原理F 浮=ρ水gV 排求出V 排,因橡皮泥浸没,故:V 物=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