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论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论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论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论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于电子表格的需求预测方法实验二基于Flexsim的排队系统模拟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成绩: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一基于电子表格的需求预测方法

一、实验简介

基于运筹学的物流需求预测与物流网点设施规划是物流系统建模的基础内容之一。在线性回归模型以及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求解过程中,Excel电子表格是有效的计算机仿真工具。属于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在Excel中建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的方法;

2、掌握用Excel求解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方法(添加线性趋势线、回归分析报告)。

三、实验内容

1、“美食佳”公司半成品年销售量预测

“美食佳”餐饮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20多年来经营稳定,创出了品牌。作为餐饮连锁企业,“美食佳”在抓好店内消费服务的同时,针对春节、“五一”、“十一”等几个大的节假日,推出了“美食佳”特色半成品的对外销售。表1显示了从1987年到2006年共20年间,每年“美食佳”特色半成品的销售量情况:

表1

要求:

①在平滑常数为0.25的情况下,用指数平滑法预测公司该产品在2007年的销售量。

②寻找进行指数平滑预测时的最优平滑常数。

2、“家家有房”公司建筑许可证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家家有房”开发公司准备开发房产,但是要想开发房产必须先拿到建筑许可证,现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建筑许可证数量主要与该地区人口的密度有关,如下表2所示:

表2

要求:建立一个能反映许可证颁发数量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的回归模型,并预测当人口密度为7000时许可证的颁发数量。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第一个小实验步骤及结果

1.打开excel 2013,把基本数据录入表格框内。

2.用平滑指数法计算当平滑常数为0.25时,2007年的销售数量。

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中的指数平滑功能进行预测。“工具”--- “加载宏”,“加载宏”---“分析工具库”,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将会在“工具”菜单下出现“数据分析”选项。“工具”--- “数据分析”,在出现的“数据分析”----“指数平滑”,如图:

3在“指数平滑”对话框中,在“输入区域”输入“b2:b21”单元格,“阻尼系数”输入“0.75”,在“输出区域”输入“c2”单元格,单击“确定”按钮,将会看到如图3-4中单元格c2:c21的输出结果。将单元格c21往下复制,便得到2007年的指数平滑预测值7.96。

寻找进行指数平滑预测时的最优平滑常数。

步骤1:计算均方误差。在单元格f2中输入公式:“=average((b2:b21-c2:c21)^2)”,作为数组运算,需要同时按住shift、ctrl、alt三个键作为输入结束,计算均方误差mse

步骤2:利用模拟运算表及查找引用函数功能,寻找最优平滑常数。

在单元格e7:e24中给出不同的平滑常数(大于0小于1),在单元格f6中输入公式:“=f2”,选定单元格e6:f24,在“数据”菜单中选择“模拟运算表”,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做如图所示的参数设置,利用一维模拟运算表功能计算不同平滑常数下的mse值

然后比较在不同平滑常数下,比较对应的均方误差的大小,均方误差最小的即为最优平滑常数。即a=0.35

第二个小实验步骤及结果

1、先把原始数据录入表格中,如图所示

2、打开菜单栏,点击EXCEL选项,选择加载项,点击转到。如图:

3、选择分析工具库,点击确定,如图:

4、在分析数据库中找到回归,点击确定。

5、在弹出界面中做如下设置。

6、表格空白区域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数据分析情况。

14655.248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专业年级2011级物流工程指导教师张莹莹 小组成员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 物流工程系 2014年9 月12 日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 项目分 值 优秀 (100>x≥90) 良好 (90>x≥80) 中等 (80>x≥ 70) 及格 (70>x≥60) 不及格 (x<60) 评 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参考标准 学习态度15 学习态度认 真,科学作风 严谨,严格保 证设计时间并 按任务书中规 定的进度开展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比较 认真,科学作 风良好,能按 期圆满完成任 务书规定的任 务 学习态度 尚好,遵守 组织纪律, 基本保证 设计时间, 按期完成 各项工作 学习态度尚 可,能遵守组 织纪律,能按 期完成任务 学习马虎, 纪律涣散, 工作作风 不严谨,不 能保证设 计时间和 进度 技术水平 与实际能力25 设计合理、理 论分析与计算 正确,实验数 据准确,有很 强的实际动手 能力、经济分 析能力和计算 机应用能力, 文献查阅能力 强、引用合理、 调查调研非常 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理 论分析与计算 正确,实验数 据比较准确, 有较强的实际 动手能力、经 济分析能力和 计算机应用能 力,文献引用、 调查调研比较 合理、可信 设计合理, 理论分析 与计算基 本正确,实 验数据比 较准确,有 一定的实 际动手能 力,主要文 献引用、调 查调研比 较可信 设计基本合 理,理论分析 与计算无大 错,实验数据 无大错 设计不合 理,理论分 析与计算 有原则错 误,实验数 据不可靠, 实际动手 能力差,文 献引用、调 查调研有 较大的问 题 创新10 有重大改进或 独特见解,有 一定实用价值 有较大改进或 新颖的见解, 实用性尚可 有一定改 进或新的 见解 有一定见解观念陈旧 论文(计算 书、图纸)撰写质量50 结构严谨,逻 辑性强,层次 清晰,语言准 确,文字流畅, 完全符合规范 化要求,书写 工整或用计算 机打印成文; 图纸非常工 整、清晰 结构合理,符 合逻辑,文章 层次分明,语 言准确,文字 流畅,符合规 范化要求,书 写工整或用计 算机打印成 文;图纸工整、 清晰 结构合理, 层次较为 分明,文理 通顺,基本 达到规范 化要求,书 写比较工 整;图纸比 较工整、清 晰 结构基本合 理,逻辑基本 清楚,文字尚 通顺,勉强达 到规范化要 求;图纸比较 工整 内容空泛, 结构混乱, 文字表达 不清,错别 字较多,达 不到规范 化要求;图 纸不工整 或不清晰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无线信道建模与仿真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红河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摘要 移动通信最近几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对无线信道的研究也成了当前通信行业的主题,特别是对无线信道的建模与仿真也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果。无线信道模型分为自由空间模型、无线视距模型和经验模型,本文首先研究了无线信道模型的特点,建立了无线信道的的模型,对自由空间模型和经验模型Okumura-Hata 模型、COST-231 Hata模型以及COST231-WI模型进行了比较,并将其用Matlab软件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无线信道、Hata模型、COST231-WI模型

Abstract Mobile communication several years obtained the development recently which progresses by leaps and bounds, The people have also become the current correspondence profession subject to the wireless channel research. Specially has also received many scholars' attention to the wireless channel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Has also yielded the very big result in this domain research. Wireless channel model is divided into free space model, the wireless line of sight and empirical model,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reless channel model is established radio channel model, on the free space model and empirical model Okumura-Hata model, COST-231 Hata model and COST231-WI model were compared, using Matlab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nalyzed. Keywords: Wireless channel, Hata model, COST231-WI model

Witness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

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名称:流水线仿真系统 专业:11级物流管理 姓名:XX XX XX 学号:201----- 实验地点:管理学院办公楼四楼实验室实验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

一、实验目的 (1)part、machine、conveyor、labor 实体元素、variable 逻辑元素的使用; (2)掌握可视化输入、输出关系的建立; (3)掌握 report 工具栏的使用和分析,并根据分析,进行系统优化设计 二、实验设备 Witness 2008Educational Version 、PC机一台 三、实验容 1、学习元素的定义 2、学习各元素可视化的设置 3、学习各元素细节的设计 4、运行模型 四、实验步骤 1.构建第一阶段(Stage1.mod)模型 1)定义元素 定义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元素:

2)建模元素详细设计 这一阶段主要是输入机器加工时间、改变元素的名字 3)建立元素之间的逻辑规则 各个元素之间的逻辑规则,规则输入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工具栏和鼠标,一是通过元素细节对话框。 下面以机器为例: ●点击选中Weigh图标,然后单击element工具栏中的visual input rule图标,出现input rule for weigh 对话框: ●规则文本框的缺省值为pull――; ●在规则文本框中输入“PULL Widget out of WORLD”,定 义了机器Weigh 加工完成一个Widget 之后,从本系统模型 的外部WORLD 处拉进一个Widget 进行加工。 规则定义结果显示如图 4)运行模型 模型运行100 分钟会有19widgets 被加工完成。 2.构建第二阶段(Stage1.mod)模型 1)本阶段需要添加的机器为清洗(wash)、加工(produce)、 检测(inspect),添加的输送带为C1、C2、C3,同时添加了 一个逻辑元素――变量output,用于动态显示模型中加工完 成的小零件的数量。机器及输送带的名称见本阶段最后的图

武汉理工大学数学建模与仿真论文

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数学建模课程论文题目:金属板的切割问题 姓名:李冬波 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自动化 学号:012121136329 选课老师:何朗 2014年6月22日

摘要 金属板的切割问题要求对金属板的切割方式进行构思,希望通过数学可以达到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可能性。应该先通过穷举的方法找到所有可能性,在所有可能性中保留最优的可能性。所谓最优即效率较高、成本较低的可能。 在确立了6种切割模式的基础上,再建立非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以模式为基点,将题中订单需求转化为求解金属原料此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在通过LINGO软件的数学规划模型求解功能求解出目标函数值,并通过检验证明,该模型求解出的最少原料使用量与具体切割模式是完全满足题目要求的。 关键词:切割模式、非线性规划、 LINGO

目录 一、问题重述 ------------------------------4 二、问题假设 ------------------------------4 三、模型建立----------------------------------------------5 符号说明------------------------------------------------5 建立模型------------------------------------------------5 四、模型求解----------------------------------------------6 五、求解结果---------------------------------------------7 六、结果检验分析---------------------------------------7 七丶结论-----------------------------------------------8 八、参考文献---------------------------------------------8

仓储物流中心的仿真模型

目录 项目概述 (2) 1 课程设计内容 (3) 2.仿真的目标 (3) 3 Flexsim仿真步骤 (4) 3.1 模型建立 (4) 3.2 参数设置 (5) 3.3 模型运行 (8) 3.4 模型优化 (9) 3.5仿真模型运行及结果统计 (10) 4结论 (12)

项目概述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市场对企业物流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仓储型物流中心系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对其运行效率的研究也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计算机仿真软件能够进行离散系统建模仿真,是仓储物流中心仿真分析的理想选择。根据仓储型物流中心基本组成和作业流程,将仓储型物流中心剖析为入库、存取、出库三个部分。通过模拟仓储物流中心系统,对仓库物流过程进行整体分析。结合各个作业特点,对仿真的总体流程进行研究,找出其瓶颈,并对其进行优化。

1 课程设计内容 ①仓储型物流中心是指将进货的商品临时保存在仓库中,然后根据需要出库的物流中心。以仓储型物流中心的模型为例,学习自动立体仓库、处理器、暂存区、传送带、机器人、运输器等设备来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关于这些设备的设定方法。 ②系统描述:具有自动立体仓库的出货传送线的模型。从2处投入口进来的2种商品沿传送带流动,在合流点合流的商品在装货中转站由机器人堆放在货架上。存储在货架的经传送带传输,在卸货中转站由机器人将商品卸下投放到分流线上去。 2.仿真的目标 在进行系统仿真时,首先要确定仿真的目标,也就是仿真要解决的问题:然后是系统调研阶段,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系统的总体流程、各种建模参数,以便建立系统模型:最后进入实际建模阶段总的说来可以将仿真过程分为三个部分:①系统分析阶段:②仿真模型建立:③仿真结果输出及分析。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2.建立Process system 点击“process system”窗口中“process”—“new”,新建“Pread”、“Pinit”、“Pstore”“Pdock” 3.建立实体Load 首先建立第一个Load,单击Load,在其窗口下,单击“New”出现命名为“Lstock”,单击“Edit Graphic”,单击Place,将实体放在模型上,并对其的颜色、大小、位置等进行设置,单击Done回到刚才的画面,点击New Creation。同理创建Lfront, Lmiddle,Lback,LfrontBox,LmiddleBox,LbackBox… 4、建立队列Queues 单击Queues,在其窗口下,单击New,命名为Qstock,设置其数量和容量,然后单击Edit Graphic,单击Place,将Queues放在模型上,并且可以设置其的颜色、大小、位置等,其操作类似于实体。同样增加队列Qfront、Qmiddle、Qback… 第二步:绘制Path mover图 1、创建Path mover系统 Path mover系统是用来仿真车辆或者操作人员等沿着一定路径运动的系统。 打开system,新建一个Path mover系统,命名为“path1”。 2、绘制引导路径 引导路径是机车行走的路径,可以为单向,也可为双向。 (1)进入Pathmover编辑窗口,单击Single line,画出“path1”的所有引导路径。若要对路径进行编辑,可单击select选中相应的路径后点击Edit对它进行各种参数的设置。(2)绘制完所有引导路径后,需要对弯道进行连接。单击Filet,再在图上选中要连接的两条路径,可对弯道半径进行设置。重复该操作,直至所有的路径都连通为止。得到引导路径。 3、设置控制点 控制点是车辆拾取、释放实体的位置,或者车辆停留的位置;控制点限制路径上同时移动的车辆的数量;机车需声明下一个控制点才能离开当前点;控制点的容量决定路径上机车的数量。 点击Control Point,在引导路径上绘制控制点,分别命名。也可通过Select选中控制点,

物流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Flexsim实验 学院: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专业班: 141803 姓名:龙振坤 学号: 14180325 2019年5月19日

一、实验目的 用flexsim模拟仓库分拣系统。 二、仿真实验内容(简要阐述仿真模型) 将五种不同货物通过分拣传送带分拣到五条传送带上,再由叉车将这五种货物分别运送到不同的货架之上。 三、仿真模型建模步骤 1、打开软件flexsim,并新建文件。 2、拉出所需要的离散实体: 发生器、暂存区、分拣传送带、传送带(5个)、叉车(3个)、货架(5个)。(如图) 3、设置分拣传送带、传送带、货架参数,并调整位置 分拣传送带布局:第一段平直,长度为5;第二段弯曲,角度为90°,半径为5;第三段平直,长度为20。传送带布局:长度为10。 货架布局:10层10列。

4、连接各个离散实体 将发生器与暂存区用“A”连接;暂存区与分拣传送带用“A”连接; 分拣传送带与传送带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3、4、5与货架1、2、3、4、5分别用“A”连接; 传送带1、2与叉车1用“S”连接;传送带3、4与叉车2用“S”连接;传送带5与叉车3用“S”连接 5、设置各个离散实体的参数 发生器: 分拣传送带: 传送带:在临时实体流处勾选使用运输工具

6、运行文件 运行结果 四、课程体会及建议 课程体会: 作为flexsim软件的初学者,一开始在完成各种实例,熟悉各种操作的命令时确实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由于老师的耐心解答、同学的帮助、以及自己通过网络所寻求到的帮助,最终能够逐布掌握flexsim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以目前的眼光看来,flexsim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管理类模拟软件,这是我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的。对于我来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这门课不仅让我了解并掌握了一种从新的软件、一种没有见过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我的一种工程思想的培养。在使用flexsim的过程中,深感整体性思想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中,每一个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各个离散实体的配合,选择何种实体型,使用何种函数命令,构成怎样的连接,这些都是功能可以最终实现的关键。 课程建议: ①没有使用麦克,声音过小,中后排听课效率低;②投影设备老化,颜色浅,清晰度低,部分操作难以看清,尤其是在输入一些代码的时候;③版本存在差异,属性界面略有区别,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很难跟上老师的脚步,强烈建议以后将该课程改为在机房上课。

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实验项目名称: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实验学时: 4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2018.4 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 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熟悉MATLAB 控制系统工具箱中线性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相关函数; 2.熟悉SIMULINK 模块库,能够使用SIMULINK 进行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PC 机1台并安装MATLAB7.0以上版本。 三、实验过程 1. 熟悉线性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模型的相关函数。 (1)tf ( )函数可用来输入系统的传递函数 该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G = tf ( num, den ); 其中num, den 分别为系统传递函数的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系数向量。返回的G 为系统的传递函数形式。 但如果分子或分母多项式给出的不是完全的展开的形式,而是若干个因式的 乘积,则事先需要将其变换为完全展开的形式,两个多项式的乘积在MATLAB 下借 用卷积求取函数conv( )得出,其调用格式为: p=conv(p1,p2) MATLAB 还支持一种特殊的传递函数的输入格式,在这样的输入方式下,应该 先用s=tf(’s ’)定义传递函数算子,然后用数学表达式直接输入系统的传递函 数。 请自己通过下面两个例子来演示和掌握tf ()和s=tf(’s ’)算子这两种输 入方式。 例1 设系统传递函数 134223523423+++++++=s s s s s s s G 输入方式一:num = [1, 5, 3, 2]; den = [1, 2, 4, 3, 1]; %分子多项 式和分母多项式 G = tf ( num, den ) %这样就获得系统的数学模型G 输入方式二:s=tf(’s ’); G=( s^3 + 5* s^2 + 3* s + 2)/( s^4 + 2*s^3 + 4* s^2 + 3* s + 1) 任务一:将下列传递函数分别采用上面两种输入方式进行输入,并截图记录。 ① 432534++++=s s s s G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姓名:李春立 20110402088 吴可为 201104020117 陈诗涵 201104020119 丘汇峰 201104020115

目录 一、企业简介 (2)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2) 1................................ 模型描述:2 2................................ 模型数据:3 3.............................. 模型实体设计4 4.................................. 概念模型4 三、仿真模型内容——Flexsim模型 (4) 1.................................. 建模步骤4 2.............................. 定义对象参数5 四、模型运行状态及结果分析 (7) 1.................................. 模型运行7 2................................ 结果分析:7 五、报告收获 (9)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 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

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输到分类输 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器检验合格 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 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 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暂存区上; 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材料都到达时,就可 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 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 normal(400,50) B: normal(400,50) C: uniform(500,100) D: 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装置将其推 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验器旁的暂 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B为96%,C的合格 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货物送至货 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为返回60 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区17,18,21容量为 10;

基于mastercam建模与仿真加工本科学位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组合装配体的CAD/CAM建模与 数控加工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级(3)班 指导教师:职称: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 Master CAM就是其中之一。MastermCAM是集于CAD与CAM于一体,是一套完整的CAD/CAM交互型图形集成系统,自诞生以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是目前世界上安装套数最多的CAD/CAM软件之一。目前在我国机械加工行业也是使用较普遍的一种软件,它可用于数控机床,数控铣床,数控镗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机床等,而且能数用于多种数控装置的机床。可实现产品的设计,工程图绘制,2-5坐标的镗铣加工,车削加工。2-4坐标的切割加工,钣金下料等,该软件使用方便,容易掌握,被广泛用于机械制造业和模具行业的零件二维绘图三维设计,数控自动编程与加工。 本设计从实际出发,通过Mastercam X设计一个组合装配体零件,然后对整体零件凸模与凹模进行详细的工艺分析,走刀路径模拟和仿真加工过程。在完成此加工仿真典型实例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基于MasterCAM软件进行模具加工仿真的一般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CAM加工方案包括机床类型选择、刀具路径选择和加工参数设置;数控加工工艺包括加工方案的选择、毛坯材料的选择、毛坯结构尺寸与建模、工装夹具的设计和装配、刀具卡、切削用量的计算、量具选择与检验方法、热处理等。在仿真加工中对比了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加工效果。 关键词:组合装配体,数控铣床,仿真加工,CAM,MastercamX

ABSTRACT MastermCAM is set in CAD and CAM at an organic whole, is a complete set of CAD/CAM interactive graphics integrated system, since its birth, to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 world's most cycle of installed one of CAD/CAM software.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is mechanical processing industry is a more common use of a software, it can be used for numerical controlled machine, CNC milling machine, CNC and boring machine, processing center, nc wedm etc, and can count for a variety of numerical control device of machine tools. Can realize the design of the product, engineering chart drawing, 2-5 coordinates of boring and milling, turning processing. 2-4 coordinates of cutting processing, metal materials, the software is convenient to use, easy to master, is widely used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mould industry part 2 d graphics 3 d design, CNC automatic programming and processing. This design from reality, through the Mastercam X to design a combination of assembly parts, and then the whole part of convex die and the concave die for detailed process analysis, tool path simulation and Simulation of machining process. Upon completion of the machining simulation based on typical exampl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MasterCAM software for mold processing general simulation method, and has carried on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CAM processing scheme including machine type selection, the tool path selection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Settings; Numer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processing scheme selection, blank material choice, the blank structure size and modeling, tooling/fixture design and assembly, cutting tools, cutting the amount of calculation card, measuring choice and inspection method, heat treatment, etc. In the simulation processing in contrast the rough machining, half finishing and finish machining processing effect.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现代物流模拟课程设计指导书 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0.3

目录 一课程简介 (3) 二课程目的 (3)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要求 (3) 四课程进度安排 (3)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3) 六课程内容 (4) (一)物流系统概述 (4) (二)物流系统模型概述 (5) (三)物流系统仿真 (6) (四)现代物流模拟实验模块 (7) 模块一: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 (7) 模块二: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 (9) 模块三: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 (10) 模块四:物流节点设施布局模型与仿真 (11) 七参考教材 (11)

一课程简介 《现代物流模拟》为经济管理专业的综合实验课,它通过实战式的仿真情境,将学生置身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并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生产企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活动中,从战略定位,到市场营销活动,到订单活动,到采购与库存决策,到物料供应,到生产与新品研发,到销售与资金运作,从而让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概况,把握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二课程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具体案例情境下的物流问题,训练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创造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三课程设计方式与要求 1 学生分组确定各小组成员(每4人构成一个小组),并商量确定课程设计的主题项目,主题项目为现代物流模拟实验的四个模块; 2 各小组根据已选定的主题进行系统建模与设计; 3 课程设计过程中,各小组独立完成,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4 课程设计完成后,各小组成员提交实验报告,并由一名小组代表陈述本小组实验方案(以PPT 形式展示)。 四课程进度安排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操作技能、设计质量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等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分依据: 1、学生学习态度是否良好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仿真》 实验报告书 实验报告题目: 物流系统仿真学院名称: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2015年5月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物流系统仿真 二、实验要求 ⑴根据模型描述与模型数据对配送中心进行建模; ⑵分析仿真实验结果,找出配送中心运作瓶颈,提出改进措施。 三、实验目得 1、掌握仿真软件Flexsim得操作与应用,熟悉通过软件进行物流仿真建模。 2、记录Flexsim软件仿真模拟得过程,得出仿真得结果。 3、总结Flexsim仿真软件学习过程中得感受与收获。 三、实验设备 PC机,Windows XP,Flexsim教学版 四、实验步骤 1 货物得入库检验过程模型描述 三种货物以特定得批量在特定得时间送达仓库得暂存区,由两名操作员将它们搬运到相对应得检验台上去,检验时需要操作员对检验设备进行预置,并在完成检验时自动贴上相应得标签。货物经过检验后,通过不同得三个传输带传送到同一个位置。 构建模型布局 为验证Flexsim软件已被正确安装,双击桌面上得Flexsim图标打开应用程序。一旦软件安装好您应该瞧到Flexsim菜单与工具条、实体库,与正投影模型视窗.

第1步:在模型中生成所需实体 从左边得实体库中拖动一个发生器到模型(建模)视窗中。具体操作就是,点击并按住实体库中得实体,然后将它拖动到模型中想要放置得位置,放开鼠标键。这将在模型中建立一个发生器实体,把其余实体按照同样得方法生成。如下图所示。一旦创建了实体,将会给它赋一个默认得名称,在以后定义得编辑过程中,可以对模型中得实体进行重新命名。 完成后,将瞧到上面这样得一个模型.模型中有1个发生器、1个暂存区、3个处理器、3个输送机、1个分配器、2名操作员与1个吸收器。 第2步:定义物流流程 (1)连接端口

建模与仿真

实验设计(论文)报告 课题名称:单一生产线建模与仿真 学校: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2011年 4 月 16 日

摘要:针对传统数值方法难以求解复杂排队系统模型的问题,采用新一代面向对象的Simio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采用Simio 软件构建序列表和运输器的仿真模型,认识关于SOURCE,SERVER,SINK 等对象的更多建模知识,对基于部件类型的处理时间及单个发生器和多种处理类型进行设定,然后对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系统的方案进行思考和改进。分析结果表明,利用Simio软件可方便地对各领域的模型及其相关问题进行建模仿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实体序列表;运输器;处理时间;发生器

目录 一.序言 1.1 Simio系统仿真背景 1.2 系统建模与仿真现状分析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Simio系统仿真的模型 2.1 模型的选择 2.2 建立模型 2.2.1系统模型 2.2.2建立模型的步骤 三.仿真的运行与调整 3.1 仿真的运行 3.2 仿真的调整 3.2.1 能力选择调整 3.2.2 参数选择的调整 四.结论分析 五.建议

一、序言 1.1背景 Simio是由一个极富行业经验的团队所创造的。本软件的缔造者C. Dennis Pegden博士拥有30年以上的仿真经验,是公认的行业领军人物。当前在仿真软件市场份额上领先的SLAM和Arena就是在他的领导下研发的。团队的其他成员的背后同样也闪耀着一连串仿真行业突破性进展的光芒。正是这样一个团队,现在聚集到一起,集中他们的全部智慧以及总计超过100年的仿真经验为你创造出了下一代的仿真工具,也许是最好的仿真工具Simio。 作为仿真工具的革命性进展,Simio完全是从零开始开发的。它采用了继“面向事件”和“面向过程”之后的“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并支持这三种建模方法的无缝衔接。Simio还同时支持离散和连续系统建模,以及基于“智能主体”(Agent-Based)的大规模应用。这些不同的建模范式可以在同一个模型中自由地揉合。 1.2 Simio系统建模与仿真现状分析 当前,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分析、研究各种复杂系统的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和非工程领域。仿真可定义为:在全部时间内,通过对系统的动态模型性能的观测来求解问题的技术。对复杂物流系统进行仿真,起目的是通过仿真了解物料运输、存储动态过程的各种统计、动态性能。但由于现代生产物流系统具有突出的离散性、随机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希望通过对生产物流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

物流系统flexsim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f l e x s i m仿真 实验报告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物流系统仿真实验 通达企业立体仓库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翟晓燕教授专业:物流管理1101

目录

一、企业简介 二、通达企业立体仓库模型仿真 1.模型描述: 仓储的整个模型分为入库和出库两部分,按作业性质将整个模型划分为暂存区、分拣区、储存区以及发货区。 入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 ①.(1)四种产品A,B,C,D首先到达暂存区,然后被运 输到分类输送机上,根据设定的分拣系统将A,B,C,D分拣到 1,2,3,4,端口; ②.在1,2,3,4,端口都有各自的分拣道到达处理器,处理 器检验合格的产品被放在暂存区,不合格的产品则直接吸收掉; 每个操作工则将暂存区的那些合格产品搬运到货架上;其中,A, C产品将被送到同一货架上,而B,D则被送往另一货架; ③.再由两辆叉车从这两个货架上将A/B,C/D运输到两个 暂存区上;此时,在另一传送带上送来包装材料,当产品和包装 材料都到达时,就可以在合成器上进行对产品进行包装。 出库部分的操作流程是:包装完成后的产品将等待被发货。 2.模型数据: ①.四种货物A,B,C,D各自独立到达高层的传送带入口端:

A:normal(400,50)B:normal(400,50)C:uniform(500,100)D:uniform(500,100) ②.四种不同的货物沿一条传送带,根据品种的不同由分拣 装置将其推入到四个不同的分拣道口,经各自的分拣道到达操作 台。 ③.每检验一件货物占用时间为60,20s。 ④.每种货物都可能有不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产品放入检 验器旁的暂存区;不合格的吸收器直接吸收;A的合格率为95%, B为96%,C的合格率为97%,D的合格率为98%。 ⑤.每个检验操作台需操作工一名,货物经检验合格后,将 货物送至货架。 ⑥.传送带叉车的传送速度采用默认速度(包装物生成时间 为返回60的常值),储存货物的容器容积各为1000单位,暂存 区17,18,21容量为10; ⑦.分拣后A、C存放在同一货架,B、D同一货架,之后由 叉车送往合成器。合成器比例A/C : B/D : 包装物 = 1: 1 :4 整个流程图如下: 3.模型实体设计

最新物流建模与仿真期末复习资料

1、系统模型定义模型是把对象实体通过适当的过滤,用适当的表现规则描绘出的简洁的模仿品。 2、模型的特点 (1)它们都是被研究对象的模仿和抽象; (2)它们都是由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反映被研究对象某些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 (3)反映被研究对象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体现系统的整体特征。 3、按照模型的形式分,模型有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 (1)抽象模型 用概念、原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对系统进行描述所得到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图形模型、计算机程序、概念模型 (2)形象模型 模拟模型和实物模型 4、建立模型的步骤 (1)根据系统的目的,提出建立模型的目的-为什么建模型 (2)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提出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解决哪些问题 (3)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构思要建立的模型类型、各类模型之间的关系等,即构思所要建立的模型系统。-建一些什么样的模型?它们的关系? (4)根据所构思的模型体系,收集有关资料-模型需要哪些资料? (5)设置变量和参数-需要哪些变量和参数? (6)模型具体化--模型的形式是什么? (7)检验模型的正确性--模型正确吗? (8)将模型标准化--该模型通用性如何? (9)根据标准化的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使模型运行--计算时间短吗?占用内存少吗? 5、建立模型的注意事项 (1)明确目的,确定构成要素 (2)模型的简单化和高精度模型 (3)没有固定不变的建模方法 (4)模型的验证 (5)没有人类介入的系统模型 6、系统仿真技术是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7、系统仿真的组成要素 (1)实际系统:行为输入输出行为 (2)实验框架:有效性某种假设、限制条件 (3)基本模型:假想的完全解释 能解释实际系统的所有输入-输出行为的模型 (4)集总模型:简化从基本模型或根据实验者对实际系统的设想,按照把各个实体集总在一起并简化它们的相互关系而构造的模型。 (5)计算机:复杂性 8、系统、模型及仿真的关系 系统是研究对象,模型是系统抽象,仿真则是通过对模型的实验以达到研究系统的目的。

汽车建模与仿真论文

基于Simulink的汽车ABS建模与仿真分析 摘要:汽车防抱死系统(ABS)是一种在制动时能够自动调节车轮制动力,防止车轮抱死以取得最佳制动效果的制动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提高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对汽车的行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ABS的工作原 理,分析了ABS的系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 建立了一个车辆制动防抱系统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制动;防抱死系统;建模仿真 Abstract:Anti-lock braking system(ABS) is a kind of device,which can regulate the wheel’s braking force automatically,prevent the wheels from locking and acquire the best effect during braking.This device is significant to steering safety.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operation of ABS,analysed the system model of ABS,established a simulation model of vehicle ABS on Matlab/Simulink and had an analysis about the results. Key words:braking;ABS;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前言 汽车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汽车运输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汽车的制动性能是表征汽车行驶安全性的一个主要指标,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过长和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随着汽车拥有量和汽车平均行驶速度的不断提高,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研究和改善汽车的制动性能成为汽车设计与开发部门的重要课题。在汽车制动过程中,ABS会自动调节车轮轮缸的制动压力,把车轮滑移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车轮产生抱死,达到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操纵稳定性、并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 开发汽车的ABS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车试验来确定汽车ABS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参数,也可以通过对汽车ABS系统的仿真研究初步确定ABS系统的参数,再确定实际汽车ABS系统的结构。通过少量的试验验证发现,后一种方法需要付出小的代价,研究开发周期短,是一般AB S系统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 1工作原理 ABS的基本控制是通过传感器监测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制动状态,有电子控制单元对个车轮轮速、参考车速、加减速度及滑移率等重要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比较,根据这些参数对制动压力发出增压、保压或减压的控制指令,驱动调节器调节制动压力来控制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车轮运动状态,使车轮保持在最佳制动状态,获得最佳制动效果。 滑移率的定义:s=1-wR/v 式中:s—滑移率,%;v—车身速度,m/s;w—车轮速度,rad/s;R—车轮半径,m 。s=0时,车轮处于纯滚动状态;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