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三年级家乡下册教案

吉林省三年级家乡下册教案

吉林省三年级家乡下册教案

(完整版)家乡教案下册六年级

第1课、东北话 授课内容: 东北话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 2、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方言 教学难点: 能真正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频文件《说方言》《龙江剧》《二人传》。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吗?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乡土的芬芳、故园的眷恋、根的追寻.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怀。尤其是那些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看到家乡人,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中长长大的。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知

师:先来说说“乡音”。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可以说是“南腔北调”,我们的家乡话叫什么呢?谁知道? 师:谁会说?说一两个词语也可以。 (1)说一说东北话。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方言在我们的生活巾渐渐隐退了,看看你们能把这些东北话翻译成普通话吗? [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 (2)发现了吗,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演员把它运用到小品、相声、评书等艺术表演之中? 师:东北活最接近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最富亲和力的一种语言。白山黑水养育了我们豪放、热情的个性,东北话也带有这一特点。 (3)各地方言都带有当地人鲜明的性格特征,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 [课件播放:侯宝林的相声] (4)读一读: 话说东北话 三、总结 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黑土地上,有我们割舍不断的乡土情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珍视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吧。

四年级上册海西教案

课题武夷山水双 世遗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武夷山水奇特自然风光。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武夷山水奇特自然风光。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 工具 PPT 预习 要求 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1、谈话导入 武夷山是一张赠给世界各国朋友的“名片”。这张“名 片”记录着武夷山奇特自然风光的美誉,还记录着武夷山获得 的世界级荣誉。国际友人有了这张“名片”,将对武夷山更回 充满向往之情,武夷山的知名度也将随之提高。 2、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武夷山的地理位置。 (2)武夷山水有哪些奇特自然风光。 (3)武夷山地名的由来。 3、请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 4、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什么风景名胜? 5、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请收集有关资料,为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制作一张名片。

教后记

课题石鼓名山多 史迹 课时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石鼓名山有哪些景点。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石鼓名山有哪些景点。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 工具 预习 要求 收集有关石鼓名山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1、出示资料。 鼓山,耸立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区仅17 公里。据传山上有巨石如鼓,每当风雨大作,便簸荡 有声。鼓山海拔969米,它既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 地,也是福州主要风景区。鼓山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 分东西南北四路,计一百六十多景。鼓山有历代名人 摩崖题刻约四百段,集中在灵源洞深处,真、草、隶、 篆皆备,宛如一座书法宝库。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 白云峰麓。因寺中有一泉水涌出,故名。该寺已具有 近千年的历史了。现寺门上的匾额“涌泉寺”三字为 清康熙皇帝所书。 涌泉寺掩映在层峦叠嶂,苍松翠柏之 中,游客来此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感。 主体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以及藏经阁、钟楼、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 【知识结构】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请到我的家乡来》教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在哪里”,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我是家乡小导游”,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家乡的特产真不少”,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我的家乡人”,本课四个板块之间是先地理后人文的逻辑顺序。先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在此基础上了解家乡独特的自然风光,懂得它的独特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有关,接着了解并懂得家乡丰富的特产也与家乡的地理位置有关,最后了解让自己佩服的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特点,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让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与情感体会建立在环境和人这两个维度上,获得立体的、完整的感受。这节课我上的是《请到我的家乡来》的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个板块“我的家乡在哪里”和第二个板块“我是家乡小导游”。 学情分析: 随着三年级学生生活空间逐步从家庭和学校扩展到家乡,生活空间的扩大要求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为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逐步从情感上认同自己的家乡,需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感知到的自然环境、物产和人人手,因此本课的活动涉及大量的家乡景物资料,课前我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调查搜集资料,让他们对以往一知半解的东西加以消化健全。 教学措施: 由于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地图,对地图的学习侧重于简单读图,并具备最基本的使用地图技能,上课时利用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家乡的空间位置,增进对家乡的认识。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逐步从情感上认同自己的家乡,我利用准备好的家乡风景图和学生自己准备的有关家乡的资料,通过“我是家乡小导游”这一活动,让学生分成“景点介绍组”、“景点照片、门票展示组”、“传说讲述组”、“绘画组”这四组来介绍自己的家乡,让他们感知家乡的美,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最后把学生们搜集到的资料贴在一张大画纸上,做成一张家乡宣传剪报,并在剪报前合影留念,以此来升华他们对家乡的爱。 教学目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授课日期:月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了解负数的作用 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道0既不是正数 又不是负数 正数都大于0 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 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 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 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 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 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

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 (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 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 我呢 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 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 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 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 )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 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 是零上4摄式度 (教师结合课件 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 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 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 它们一样吗?(不一样 一个在0℃以上 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重难点】 借鉴本组描写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课前准备】: 师:1. 搜集相关资料 2. 提出对本次习作的疑问或想法 生:1. 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的风俗。 2. 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教学理念】: 本次的习作,只要是关于家乡的风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内容。习作前应指导学生将调查了解到的家乡的风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例如,各地不同的饮食、建筑、语言、节日、工艺品、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可以交流。如果学生有到外地旅游的经验;如果学生没有去过外地,也可以说一说本地的风土人情。在习作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 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想好后,组织学生交流,相互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听一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作业检查、上节习作点评、开心辞海。 一、温故而知新,加深印象 教学安排: 1、抽查积累作业,让生明白课下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度。 2、评讲上次的作文,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鼓励并改进二、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今天,我们来一起谈谈节日,好吗?你知道哪些节日呢?跟大家交流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2.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自己知道的节日。如何将节日分类呢? 3.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总结:

我为家乡做贡献 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教案

我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思路 “我为家乡做贡献”主题,是学生在前面比较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家乡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家乡的变化对学生是一个鼓舞,并且,家乡还将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作为家乡的一员,我应该为家乡做点什么,这是需要每个学生思考和实践的事、。教师要鼓励学生喜欢为家乡做什么就做什么,形式不限,愿意做宣传的就去做宣传,愿意劳动的就去劳动。为家乡贡献一份力量,是热爱家乡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为家乡做贡献,可以从点点小事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目标 态度: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查找资料的能力,利用不同的方法学会初步进行研究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乡环境保护方面的一些内容。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教学准备 1.收集家乡环境污染的资料,并做分析。 2.有条件的学校到当地的环保部门做调查,收集详细的数据。 3.实验用材料,植物、水等。 4.查阅资料,空气污染的危害、水污染的危害等。 教学过程 1.我是家乡的宣传员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能收集到的资料,利用班会、校会、广播等形式向全班或全校同学进行宣传,使更多的同学了解你的家乡,认识你的家乡。 2.举办“家乡成就展” 把收集来的有关家乡建设成就的图片,办一期“家乡成就展”。可以在全校各班巡回展出,并把展览送到自己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 3.我为家乡***提建议

对家乡的交通、住房、生产等多方面可以提出我们的设想和建议,请班委会的几个同学将大家的设想和建议整理好之后,送到居委会或村委会,供居委会和村委会的领导参考。 4.参加服务性劳动 为家乡生产第一线的劳动者做点力所能及的、服务性的工作。 5.讨论会:治理污染 有这样一个情境,请学生讨论: 一场暴雨冲垮了家乡某村鱼塘附近的一条水渠,水渠里的水流进了鱼塘,养鱼专业户张老汉赶紧把鱼塘附近的水渠堵住。第二天,鱼塘里白花花地泛起一片死鱼。张老汉以为水中缺氧,赶紧打开供氧的机器,结果无效,鱼全部死光了。于是,张老汉到法院状告附近一座小型化工厂,声称化工厂的污水毒死了他鱼塘里的鱼。化工厂的领导否认说,化工厂的污水流到了附近的一片荒地上,并没有流进张老汉鱼塘附近的那条水渠里。 6.学生设计活动:欢迎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目的是培养学生设计活动的能力,抓住家乡的主要特点,比较合理地设计出活动的形式、范围、内容等。可建议学生参考以下内容 走进农家新居,了解家乡的住宅变化;品尝农家饭,看看家乡人民饭桌上的变化;观光家乡的自然风光,认识家乡的自然美; 了解家乡的历史古迹和历史人物;吃特产,感受家乡的名贵特产;做一些简单的农业劳动,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 总之,活动应该是多样的,学生自愿参加某种形式的活动,自发、自觉、自愿,最终达到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目的。

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二课家乡美

课题第一课家乡美总课时4课时 主备人辅备人 集体备课 学习目标 1.从聆听《故乡是北京》、《牧歌》,演唱《杨柳青》、《大雁湖》四首作品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四个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2.从聆听上述两首作品中懂得演唱形式和演奏形式对故乡情及其表现力。 3.从演唱上述两首民歌中,了解北南两地民歌音调的风格,从而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交流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进行抄写记录。 4.掌握多样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不同打击乐器伴奏与歌曲的配合,随伴奏学习京腔京韵。重点难点重点:对于无规则的打击乐伴奏怎样才能与歌曲配合的好 怎样将声音表现的短促而有弹性 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唱准切分节奏 难点:打击乐器与歌曲的配合以及切分音 教学用具打击乐器、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二度备课 第一课时 表演《杨柳青》 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杨柳青》是江苏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歌曲表达了江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杨柳青》的演唱。 设问:我们班上是否有江苏人。你听到过这首民歌吗?你能哼唱吗? 3.轻轻地跟着录音哼唱一次。 先把词单独练习念几遍,然后再跟录音哼唱。

4.学唱曲调: (1)可以分句学唱,但要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2)设问:曲调由哪几个音构成?(1 2 3 5 6) (3)第二乐句、第三乐句的要唱好。 (4)设问:曲调中出现几次“ xx x0 ”?在出现 “ xx x0 ”时,可以按节奏轻轻拍手。 (5)完整地、欢快地唱全曲。 5.学唱歌词: (1)朗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尤其是衬词要读得流畅。 (2)把歌词填入曲调后歌唱,注意情绪与速度。 将歌曲唱的比较熟练后,练习P9的发声练习,师生探讨怎样唱的短促而有弹性。 (3)如班上有江苏的学生,请他教大家方言,然后用方言演唱。 6.表演歌曲: 选择打击乐器三角铁、双响筒、铃鼓为歌曲伴奏。 注意每一句的节奏都不一样,注意附点以及弱起小节的准确演奏。先逐句进行练习,再将一个乐器的完整演奏呈现,最后将三个乐器合在一起进行演奏。 7.小结:江苏风格的民歌,江苏人民唱自己家乡的歌。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1.组织教学 随《大雁湖》伴奏音乐进教室。 2.学做简单的蒙古基本动作 1)谈话导入:我们祖国有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56个),说说你知道几个少数民族,我们是属于哪个族?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1 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家乡教案下册三年级

第1课、绘地图 授课内容: 绘地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位置图,及学校的位置图。 2.通过绘制地图让学生了解到居住地有哪些隐患。 3.经历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体验归纳总结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或学校的地形图并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教学难点: 了解居住地及学校的“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教育孩子要远离。 教学准备: 吉林省地图,伊通地图,靠山地图,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吗?位于我们吉林省地图上的那个地址? 二、探究新知:(听、看、讲、想、做) 1.在下面地图上找到你的学校。(想、做) 2.小组成员交流书中的表格相互补充班上汇报。(看、听、讲、想、做) 3.试一试(看、听、讲、想) (1)为你的学校绘制一幅“学校地图”。 (2)用同样的方式给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画一幅地图。 4.试一试 (1)选择画的最准确的“学校地图”和“居住地地图”用彩笔标出“有安全隐患的地方”。 (2)组内成员交流,班上汇报 总结:我们的学校和居住地都有“有安全隐患的地方”请大家远离那些有危险的地方保护我们的生命。 5.看读一读的内容:每个人的家乡地图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所获知识点。 (2)小组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有困难的同学组内的同学帮助。

第2课知情者说 授课内容: 知情者说 教学目标: 1.知道了解家乡的历史,同时关注家乡的发展过程。 2.使学生了解“吉林地名的由来”。 3.真正体会家乡的发展,从而达到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点: 知道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同时推举出同学中博学多闻的人。 教学难点: 搜集住过的村镇或小区过去是什么样子? 教学准备: 文字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自己的家乡过去是什么样子吗?和我们现在比起来有哪些不同? 总结:很多家乡的历史内容保存在家乡人的记忆中。 二、探究新知: 1.你的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历史上,它是怎么发展的,你知道吗? 2.你住的村镇或小区,过去是什么样子?家乡人谁最清楚? 3.小组成员交流相互补充班上汇报。(看、听、讲、想、做) 4.试一试(看、听、讲、想) (1)在你看来,谁最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 (2)怎样才能获得关于家乡发展历史的知识? (3)学生交流评选“家乡的历史档案库”。注意:比一定局限在评选人物。 4.试一试 能做到博学多闻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那你的同学中也有博学多闻的人吗? (1)小组内交流评选组内博学多闻的人! (2)班级交流,选出历史上知识最丰富的班级人物吧! 5.看读一读的内容:“吉林”地名的由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边读边画所获知识点。 (2)小组成员交流,班上汇报,有困难的同学组内的同学帮助。 (3)学生汇报通过阅读资料了解到“吉林”是如何以来的? 三、总结作业 你们知道“伊通”地名的由来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一负数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正数、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和意义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教材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天气预报”“存折明细中存入和支出的对比”,进一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教材在活动情境中完善在直线上表示数的基本模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 教材第2~4页相关内容。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负数的应用价值。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 师说出游戏规则:我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春天到了,又是外出游玩的季节。外出时除了要准备日常用品外,还要了解各地的天气情况。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天气预报截图。 师:图中的-27℃表示什么意思呢?它与我们以前所学的数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新数——负数。 一、正、负数的认识。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出示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温度计上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5小格呢?

三年级下家乡教案

三年级家乡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学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学教材一共安排了3个综合性活动主题,每个主题又由若干二级主题构成。二级主题活动可以根据城乡、地域和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选择、替换和补充。这些主题都是围绕认识家乡、探索家乡、热爱家乡的活动学习展开,使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事物逐步扩展到更大范围的家乡。 二、教学目标: 1、促进儿童综合性发展,培养学生融入周围的环境、爱家乡、参与家乡建设、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儿童。 2、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获得反思和激励。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从而用心灵感受家乡的美丽。 5、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珍惜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6、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富饶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我们生活在她的博大胸怀之中感受到快乐。 7、使学生能通过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从而养成热爱生活和乐于探究的品格。 三、教学措施: 1、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注重创设活动体验的真实情景和条件,而非在课堂里单纯讲授。 3、针对本校所处的环境组织教学,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开发本地的课程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课程的地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要与校本课程结合实施。 5、将吉林省的省情、地情、乡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6、 三、教学时数: 15课时

第一课飞吧!小鸟 教学目的: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中鸟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知道我们吉林省的省鸟的相关知识,了解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育学生热爱、保护家乡的鸟类。 教学准备: 调查家乡的自然环境中鸟的种类和数量,并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学时间:累计节数:1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吉林省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家乡的鸟类品种也点有全国的三分之一左右。下面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授 1、学生汇报。 2、教师提问: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了哪些问 题啊?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1、第一单元负数 单元分析: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具有相反方向的量,或某种量的增大和减小,也可用这种量的某一状态为标准,把它们看作是向两个方向变化的量。从而产生了负数,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去安排在中学中学习,现在提前到六年级学,是算术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教学要求: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 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课时安排: 1、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1课时 2、用数轴表示正负数…………………………1课时 第一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 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及读写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

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1)现在你能看出长沙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高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高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长沙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长沙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的能力。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习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3)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地倾听。 3.情感与价值 (1)创设交际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与同学交流,交流时做到内容真实,表达流利。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 【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各地民风民俗。 2.向父母或长辈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 3.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中国人过节也是非常讲究的,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悦耳的童谣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 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过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要吃 粽子、赛龙舟……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历代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就是风 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 习惯也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的风 俗”的写作指导课。 二、了解何为“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 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之差异,称之为 “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三、说家乡风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家乡都有哪些节日风俗。老师给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第七册音乐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歌曲: 快快长小蜜蜂鹿甜甜的咧如今家乡山连山大树桩你有几岁童谣山谷静悄悄 读谱知识: 1.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它们的作用。 2.会唱一个升记号的调的歌曲。 3.学习切分音。 4.认识常用速度标记(二) 欣赏: 教学要求:介绍西洋管弦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及乐队。介绍音乐家聂耳。 发声基本要求: 1.在气息的支持下,逐步扩展音高。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视唱: 1.视唱在C调号上的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三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 4.在教师的帮助下视唱在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 5.在教师指导下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6.在教师指导下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7.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练耳: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包含有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 教材难点: 本册的难点在于读谱知识,将临时变音记号和固定变音记号唱准并会认;二声部合唱听辨,要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 教材重点: 音乐感觉表现力的培养。 音乐知识的兴趣及掌握。 声音训练:和谐、统一位置。 对所学音乐作品的兴趣、爱好。 第一课快快长 教学内容: 歌曲:快快长 读谱知识:变音记号 综合训练:1.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声乐练习 2.听音练习

欣赏:大森林的生命(少年叙事歌曲) 教学目的: 一.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种树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己快快成长的愿望。 二.认识变音记号,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三.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少年英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 歌曲分析:作者:胜民词文杏曲 题材:歌中以树木的生长比喻儿童的成长,表达了孩子们热切希望自 己可棵快快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心情的创作歌曲。 曲式结构:一段体 调式:C大调 拍号:2/4拍 教学时间: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谈话:回顾三年的音乐课学习情况 2.复习一首大家最喜欢的歌 3.提出要求:上课专心听讲,学好知识,为今后三年的学习获得更大的成绩打好基础。 复习 1.五线谱:高音谱号 2.G大调 F大调 读谱知识 1.临时变音记号:变音记号记在任何一个音符的前面,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2.区别:(1)记在高音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旋律所遇到这个音的地方都唱 成带“#”“b”的音。(2)用在某音符上的变音记号仅对本音符和同一小节内再次出现的相同音高的音有效。 3.若在同一小节中变化音后该音再次出现需唱(奏)本音位时,则应标记还原 记号。 4.变音记号的种类(简单介绍) 练耳、听音 1.听唱 2.听辨、模唱、听唱 3.这首练习曲取材于优美的新疆民歌,唱时应注意宁静、抒情的气氛,变化音的出现给人以月亮缓慢升起的感觉。用mp—mf—mp的音量和比较含蓄的音色歌唱。 鼻韵母发音位置要保持统一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跳音练习:mi ma注意气息、口型、笑肌、气流 2.《半个月亮爬上来》E—F 要求:用“mu”演唱,声音柔和、连贯 基本练习 1.节奏练习

浙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家乡人,家乡情 教案

3、家乡人,家乡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家乡的历史名人,了解名人对家乡的贡献。 2、能发现为家乡做贡献的平凡家乡人。 3、能唤起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教学重点: 了解名人和平凡的家乡人对家乡的贡献,唤起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 教学难点: 唤起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激发起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感。教学准备: 课件、插图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单元的最后一课,突出了家乡之美不仅在于景美、物美,更在于为家乡建设发展做出贡献的家乡人之美。古往今来,家乡涌现出许多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是家乡的骄傲。教科书同时让学生了解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不仅有名人、伟人,还有无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持、无私奉献的平凡人。为了促进学生了解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家乡人在家乡建设发展中做出的可贵事迹,发掘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情谊,教科书设计了采访“平凡的家乡人”的主题活动。最后借用古诗升华学生的家乡情,以诗寄情、以文传意,使学生热爱家乡人,珍视家乡的文化传统,进步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名人知多少 1、情境营造与情感导人。 教师借助图片,通过有感情的叙述,导出相关内容。

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乡有着动人的美景、诱人的美食,还有无数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的家乡人。如聂耳、秋瑾、祖冲之、丁玲焦裕禄等各地名垂青史的人物。 2、寻古探今访名人。 教师出示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家乡历史上的名人和现代的家乡名人。 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在小组内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名人事迹,以及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3、小结提升。 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家乡的名人为家乡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他们是家乡的一张张名片,向世界展示着家乡独特的魅力。 活动二:平凡家乡人 1、言语导入: 家乡的发展离不开千千万万普通家乡人的奉献。除了家乡名人,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家乡人,他们默默奉献,平凡的他们是家乡的骄傲。 2、故事提问与事迹展示。 根据教科书“故事屋”中的材料,提问: (1)故事中出现了几位平凡的英雄? (2)他们为自已家乡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为什么他们如此“平凡“却又是“英雄“? 3、体验“小记者“。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当回小记者,以“平凡的家乡人“为主题,寻找采访自己身边平凡的家乡人,了解他们在家乡建设发展中的事迹,并尝试撰写一份新闻稿,体会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无数默默无闻的平凡家乡人的努力,并为平凡的家乡人而自豪。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六下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课件出示地图:点击南京出示温度计和南京的图片。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这里有个温度计。我们先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B、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气温比0℃要高,是零上4摄式度。(教师结合课件,突出上海的气温在零刻度线以上)。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以0℃为界线,用象+4或4这些数可以来表示零上温度,用-4这样的数可以表示零下温度。 2、试一试:学生看温度计,写出各地的温度,并读一读。(写在卡片上) 3、听一段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将你听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温度记录下来。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家乡的桥》教案 教材分析:《家乡的桥和塔》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家乡的桥》是在《家乡的桥和塔》的内容上分出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放在认识桥的艺术特点并用绘画的形式创作家乡的桥。改动的理由是:在一课时中有桥又的塔的教学内容太多,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把教材内容分为桥和塔各1课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一课一得。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桥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能根据需要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用浓墨和淡墨,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3、引导学生体验桥的造型美。 教学重点: 1、了解各种桥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的造型美。 2、能灵活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浓墨和淡墨,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教学难点: 能根据需要选择毛笔的中锋和侧锋,配合桥周围的景物添画桥。 教学准备: 学生:毛笔、墨汁、宣纸、中国画颜料、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件、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桥,观察了解各种桥的结构和造型。师:孩子们看到“桥”你会想到什么呢?每当看到桥老师就会想到毛主席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啊,一座桥连接了两岸,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我们来欣赏一下历史上有名的桥。(1、它们在结构和造型上有哪些特征?) 2、观看课件出示的图片,了解历代名桥,体会桥的不同结构。小组交流感受,绘制简笔画体验桥的造型美。 3、师小结(分类范画)。 二、发展阶段 1、欣赏国画中的桥,(利用多媒体演示)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画了哪结构的桥? (2)他们怎样用笔墨来表现桥的? (3)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国画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一画呢?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 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3、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利用国画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大胆的想象、构思,配合周围景物自由地创造和添画桥。(配乐)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业展示、评价。 (1)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请已经画好的小组,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看一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小组推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