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0816中美关系新博弈

20100816中美关系新博弈

中美关系新博弈

2010-08-11

最近中国的一连串演习,火爆场面的背后,却还有一些值得品味的地方。军演并不再是黄海一隅的角逐。中国未来的整体战略思维已经通过连续军演给串联起来,无论对内对外,都可以算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就黄海方向而言,三部曲是显而易见的。无非是东海舰队海空实兵演练、南京军区黄海方向演练远程火箭炮打击、济南军区大规模防空演练。有心人把三次演习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实际上已经体现出了中国在北方进行针对美国的军事防御方针。显然,中国并不准备以大舰队前出与美国进行海上战略角逐,而是纵深梯次防御,从海上到岸防再到内陆纵深防空。至济南军区大规模防空演练时,背景已经是济南和郑州遭遇打击。这之后,其实很容易猜测,已经只能是北京了。大概出于政治因素,北京就不在演习中具体纳入。可是以空间为代价大纵深防御和美国进行战略消耗的决心是能看到的。

在南海方向,气氛反而完全不一样。相对来说,演习的进攻性更为浓厚。三大舰队齐聚南海的姿态与黄海方向以现有力量抗击的方式完全不同。规模空前的海上实弹演习,也同样打出了一个声音。即南海方向在未来战略布局中的空前重视。

反过来看,美国不断在黄海方向施压,其需要的结果是什么?不断地升级,就是为了压中国一头吗?那么,其实美国一开始就能够做到,并不用反复折腾。从不在黄海刺激中国再到航母必进黄海的姿态改变,反映了其中的微妙变化。而这个微妙变化的间歇期,正是以中美在南海的矛盾激化为背景的。希拉里发表刺激性讲话,杨洁篪外长的严厉反击,中美南海的斗争表面化了。这条战线看似平静,却酝酿着更为重要的博弈。

不客气地说,就南海方向而言,美国的图谋失败了。这才有后来的恼羞成怒,从单纯的政治布局到军事手段的使用。原本美国可是期待通过更为策略化的手段来调动中国。要知道,美国政治意图最强大的保障就是军力。先是航母到越南,然后是航母进入黄海。并不像是简单的政治斗争的策略,更多了一种恼羞成怒的味道。仿佛是宁愿牺牲一部分利益来挣这个面子。

至于美国最初传言航母进黄海的一个阶段,和中国的相关应对,也并不孤立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斗争的重心竟然不在风起云涌的黄海。南海,才是美国一系列动作的目标。做一个推想,如果中国在黄海方向顶不住美国这排山倒海的巨大压力,就会怎么样呢?由近了说,调集东海甚至是南海方向的力量北上。从远了来说,军事建设的重心发生变化也不无可能。

事实上,在若干年前,渤海和黄海方向确实是中国军事战略的第一重心。中国的首都在那个方向,同时也是主要的经济区和工业区。因而,北海舰队的发展也就获得了理所当然的重视。世界在变,中国在变,时代对中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不再是简单地消极防御,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需要踏上反弹的征程。今天的中国,已经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庞大的战争潜力为后盾,有信心接受全面战争的洗礼。这个时候,渤海和黄海方向并不是最佳的突破方向。道理很简单,美国在西太平洋方向的重点就在中国的东面。渤海和黄海对于中国来说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区,缺乏有效进入大洋的水道。甚至由于日韩两国的立场以及美国的军事基地的存在,北海舰队的主力几乎处于被压制和封锁的状态。很难发挥战略突击的意义。从北海舰队新驱的配置上也可以一定程度看出中国的选择。没有直升机库,算是一个明确的方向。051C型导弹驱逐舰更多是作为一种防空前哨存在。这与南海方向的052C有着显著的差异。

168、169、170、171,这四艘国产主力导弹驱逐舰的归属以及核潜艇基地的存在已经充分说明了南海方向寄托了什么样的希望。既是中国海军走向大洋的希望,更是中国力量延伸到更为广阔空间的希望。当然,信号不仅仅这些,包括在渔政船和海监船的部署和运作上,以及两栖战舰的配置上都可以看出,中国在为

南海方向的政治斗争,甚至是可能的军事斗争做着全方位的准备。南海方向的事态,也在潜移默化中开始升温升级。这一点倒不光是一面之词。美国方面的反应也是一种佐证。美国为何要动用自己的力量深度介入南海?无非是感觉到南海方向出现风险,已经不放心东南亚国家自身的意志和力量。当然,这种举措也并不是现在才有,几年前已经有这个趋势了。只是由于斗争的深入,这种趋势在去年和今年被日益放大。无暇号事件算是一个比较显著的标志。双方不再默契地低调,转而把这种针锋相对公开化。到了杨洁篪外长严厉驳斥希拉里的时候,矛盾已经尖锐到中美外交大员直接打擂的高度。

前面提到了,中国抗美三部曲让美国很失落。因为美国蓄势待发的一拳给打空了。虽然中国没有就现有北方力量进行前出的有效抗击,但是却用另一种方式表明了南海战略方向的坚决态度。言下之意,中国可以冒济南和郑州遭遇打击的风险,只要美国有胆量全面战争。这就和对三峡大坝进行核捆绑一样,虽然中国不明确认定,但就是那么个意思。美国的威胁并不能够打乱中国整体的战略部署。美国之前的戏,到这里就基本上白唱了。绝对意义上,美国到这里也并不吃亏,甚至还有小赚。毕竟美国是冲突的发起者,也是冲突的主动方。中国被来回折腾,这对国内的士气,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显然是个打击。可是美国的利益标准是不赚大便宜就算吃亏。所以,美国不能容忍一拳打空。特别是在

南海,中国竟然敢驳掉美国国务卿的面子,打击美国在东南亚的威信,实在是不能忍了。更何况,站在美国的角度,威信也是一种软实力,可以转化为硬实力。美国要保全帝国的威势,就必须做出一个大动作。

于是,美国最后还是试图要用绝对的实力来捞上一票。先是航母出现在南海,然后宣称必然进黄海。这是要以绝对的实力为后盾对中国实现一轮压制和打击。或者还抱有那么一点侥幸,希望这种压力能够迫使中国既有战略发生改变。到这一步,美国并不是占多大便宜的问题了。双方撕破脸皮,无非就是互伤。难道美国还真敢从黄海去炸济南,炸郑州,甚至炸北京?反倒是中美关系再入低谷成为必然。于是,双方在哪怕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必然有一定时间不能够合作。这对于双方来说,当然都是有损失的。区别在于,美国涨了士气,中国受了气。这方面中国的损失是大一点。这主要是由绝对实力对比造成的。到了拿实力硬碰硬的时候,中国还真干不过美国。这一点,要客观地承认。未来应对这类问题,中国还需做更多的功课。既然硬拼显然不行,那么就可以采用田忌赛马的思路。毕竟,美国航母来了黄海,又不意味着没有薄弱方向。中国可以把北海舰队派到日本海游弋和演习,想办法拉上俄国即可。有利益吸引,不怕俄国人不上钩。也可以进一步加大南海方向的步子。当然,这种调整对自身是有影响。可是这种时候,主动去进行互伤的操作是打破幻想,让美国

清醒过来的最好药剂。不给美国点教训,大概类似黄海军演危机的事件会不断上演。

要说中国这抗美三部曲,其实已经击中了美国的软肋。就是料定美国没有勇气在北面真正攻击中国的领土。无疑,那样做意味着全面战争。中国有信心以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实现对全面战争的遏制。既然如此,那美国大军云集在黄海方向还能产生什么作用呢?已经失去斗争的着力点了。可是,若要在未来转移战略方向,重点围堵中国南海突破,那对美国来说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灾难。且不说南海方向美国处于绝对意义上的外线位置,光是力量的调动和重新部署就将对美国的现有战略体系造成巨大的冲击。更何况,力量被中国全面调动,也就意味着美国首次被中国在整体战略上占据先手,即便从信心角度上,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反先的过程,意义不下于解放战争中的挺进大别山。

在中美较量的过程中,也许黄海危机及其伴生的南海问题升级并非最波澜壮阔的一页。可是,若双方按照现有的线路走下去,那么这将是未来波澜壮阔的起始音符。南海问题的斗争已经掀开了一些伪装,美国更为直接地参与进来。无论中国和美国都无法逃避,更多的投入是大势所趋。随着力量的汇集,斗争更为白热化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当然,迷雾之后的一孔之见是否道中一二,还得看接下来的大戏如何上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