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188
NodeB 设备数据配置一、教学目标:理解NodeB数据配置步骤掌握设备层数据配置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NodeB设备层数据配置三、教学过程设计:1.NodeB数据配置步骤:NodeB数据配置步骤有三步:一是设备层数据配置,主要包括BBU单板的增加、RRU链的增加以及RRU 的增加;二是传输层数据配置,主要包括设置以太网端口属性、增加SCTP链路、增加IUBCP 链路、增加IP Path链路、NodeB操作维护通道以及IP路由等,这一步的链路数据对应RNC侧的Iub接口数据;三是无线层数据配置,主要包括增加NodeB站点,增加扇区信息,增加小区信息。
这一步的无线小区数据对应RNC侧的无线小区数据。
这一节重点介绍第一步:设备层数据配置。
2.设备层数据配置:参考这个BBU设备面板图,第一步首先需要增加BBU的4块必配单板。
比如基带处理板WBBP、主控板WMPT、风扇板UBF以及电源单板UPEA。
表中是NodeB单板所在的槽位范围,其中单板所在的框号为0 。
第一步依次在0号框ADD添加7槽的主控板WMPT、3槽的基带处理板WBBP、16槽的风扇板UBF以及19槽的电源单板UPEA。
第二步增加RRU链。
可以使用该命令增加一个RRU链或者环,目的是为了在链或者环上增加RRU,RRU链和环在一个NodeB内部统一编号,通过组网方式区分。
链/环头接口板槽位,即为连接此条链/环的基带板所在槽位。
刚才添加的基带处理板WBBP在3号槽位。
WBBP单板上光口有3个,这里选0号光口。
第三步增加RRU,可以使用该命令增加一个RRU,增加RRU之前必须首先增加RRU链/环。
表中显示的是RRU的框号范围、槽位号和单板类型。
增加RRU之前必须首先增加RRU链/环。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NodeB网管操作与维护指导一RNC操作与维护工具Application Launcher Client (2)1.1使用Fault Management查看告警 (3)1.2使用RNC RNW Object Browser查看小区状态 (7)1.3闭锁/解锁小区 (8)二使用Telenet 工具(TANG)登录RNC (9)三基站操作软件BTS Site Manager (10)四基站维护作业计划操作指导 (12)4.1日常维护 (12)4.2检查基站告警 (12)4.3 检查基站机柜 (15)4.4 基站PDH性能监控 (15)五常见的几种基站告警分析 (18)5.1AAL2 path unblock not accomplished (18)5.2Ais on unit [x],interface [y] (18)5.3Antenna line device failure (18)5.4BTS internal SW management problem (19)5.5BTS master clock tuning failure (19)5.6Failure in optical RP3 interface (20)5.7Fan failure (21)5.8System module failure/ RF module failure (21)5.9VSWR alarm (21)5.10WCDMA CELL OUT OF USE./CELL FAULTY. (21)5.11FAILURE IN WCDMA WBTS O&M CONNECTION. (22)5.12EBER on unit 1, interface X. (22)六基站重启操作 (22)一RNC操作与维护工具Application Launcher Client各地RNC用户名:Nemuadmin密码:nemuuserApplication Launcher登陆后界面如下:1.1 使用Fault Management查看告警i. 当前告警:显示当前RNC上的所有告警,包括告警等级、告警号、告警对象、告警产生时间、告警信息等。
BBU1324已经支持IP方式启动,1327和1306的R3.5版本正在测试中,后续也会支持,本文档以1324为例说明一下IP方式启动的相关配置方法。
1、IP启动方式的参数配置需要在NodeB启动成功后,通过LMT-B的配置模块进行设置,然后复位系统后,NodeB就会按照配置采用IP方式启动。
2、NodeB启动成功后,打开LMT-B的配置模块—NodeB系统信息,设置参数如下:1)NodeB传输方式双击“NodeB传输模式“,在弹出对话框中设置1(IP方式)或者3(IP优先);2)RNC管理端IP双击“RNC管理端IP”,设置IP地址,这个地址是在网络规划中已知的,也就是设置的时候需要知道和NodeB所连接的RNC的管理端IP地址。
3)FTP服务器地址此处的FTP地址是用于远程启动的,如果采用本地FTP启动,可以不配置此参数,在NodeB启动时候手动输入本地FTP的IP即可。
注:远程启动时,如果所连接的是RNC1000的3.0版本,则需要配置FTP的IP地址;如果是3.5版本则不用配置;RNC2000只有3.5版本,所以不用配置FTP的IP地址,就可以远程启动。
4)以太口的MAC地址打开LMT-B配置模块—IP链路信息/地址列表/SCTPStream/IMA组/MLPPP组,在“FE 接口链路信息”中,修改MAC地址,如果RIB板卡上已经插入了电口模块,则会显示相应信息。
建议设置的MAC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为00,例如MAC地址为:00:01:02:03:04:055)RIB网络接口信息打开LMT-B配置模块—NodeB配置信息,右键单击RIB板卡,选择“网络接口信息”。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新建一个网络接口。
网络端口编号:65537(网络端口只有:0x10001和0x20002,其中红色的1和2表示以太网端口号,绿色的1和2表示网络端口号,转换成10进制数为65537和131074)。
接口类型:暂时可以随意设置。
华为常用指令(NodeB)与原GSM不同的是:现在NodeB的操作除了在通过RNC上外,还可以直接连接NodeB进行操作,相比RNC的指令,NodeB的指令更为简洁.1.脚本导入后请检查NODEB的传输状态:执行命令DSP E1T1: CN=0, SRN=0, SN=6, SSN=255;确定每条E1都是正常可用;执行命令DSP IMAGRP: SN=6, IMAGRPN=0;确保IMAGRP状态为激活可用;执行命令DSP IMALNK: SN=6, IMALNKN=0; IMA链路号依次填写;确保每条IMALNK状态为激活可用;2.检查信令链路执行命令DSP SAALLNK:;参数值不用填写,确保每条信令链路都为正常可用.执行命令DSP AAL2PATH:;参数值不用填写,确保每条AAL2信令链路都正常可用.3.检查GPS状态执行命令DSP GPS:;参数不用填写,确保GPS搜星正常, 经纬度数值都有显示.4.检查小区和载波:8PATH天线查询小区状态为命令:DSP LOCELL: LOCALCELLEID=0;DSP LOCELL: LOCALCELLEID=4;DSP LOCELL: LOCALCELLEID=8;确保3个小区的状态为激活可用,小区参数有数值显示,65535除外,如果小区参数显示65535表示小区不正常,还未建立.注:6PATH天线的小区查询为DSP LOCELL: LOCALCELLEID=0;DSP LOCELL: LOCALCELLEID=1;DSP LOCELL: LOCALCELLEID=2;5.检查载波执行命令DSP CARRIERRES参数不填写,确保每个载波状态可用,如果不可用,请先检查单板状态。
执行命令DSP BRD:查看3、2、1、槽的BBI和BBP单板状态是否正常,如果正常而且载波还是不可用请联系RNC侧同事,定位问题。
RST BRD (BBP,BBI)华为常用指令(RNC)1.查看小区状态;DSP CELL:NODEBNAME=XXXXX;2.查询传输:DSP E1T1:框号:槽号(根据基站资料查询到) 单板类型:AOU3.查询RNC本局基本信息LST RNCBASIC 输出 MCC+MNC+RNCID4.查询RNC信令点设置LST OPC5.查询RNC区域编号LST LA(位置区) LST RA(路由区) LST SA(服务区)6.查询RNC CS/PS域基本信息:如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LST CNDOMAIN LST CNNODE LST N7DPC7.查询RNC下所有NodeB,CELLLST NODEB LST CELL8.查询HSDPA控制信道对的分配情况:LST HSCONTROLCHAN如:HS-SICH分配在时隙1的16/16码道;HS-SCCH分配在时隙6的16/1,16/2上;查询HSDPA高速下行物理共享信道分配情况:LST HSPDSCH如:TS3,4,5的所有码道16/1—16/16。
一、RRU长时间起不来DSP BRDVER //查询单板版本信息RRU软件版本必须为:RRUxaV201R002C02SPC420,若显示为:NULL,则说明RRU软件版本不对。
解决方案:让基站督导把该RRU所在光纤倒回3槽位UBBP上、后台在TD侧手动增加一条与之对应的RRU链,把该RRU加上、待该RRU起来以后软件会自动升级到SPC420,这时再把该条光纤倒回到2槽位LBBP板上相对应的光口,再在LTE侧手动添加RRU链、RRU。
二、S1链路异常告警原因:该告警是由于NODEB标识重复造成的。
解决方案:LST ENODEBFUNCTION//查询ENODEB功能配置(查看NODEB标识) MODE ENODEBFUNCTION//修改NODEB标识该项(该标识由网优提供)RST BTSNODEB//复位基站备注:可以通过导出整个RNC的NODEB标识,让后通过工具导出NODEB 标识,找出重复的NODEB标识。
三、新建LTE(单模)小区不可用告警解决方案:LST CLKMODE//查询参考源时钟工作模式(此时一般为“手动”模式)SET CLKMODE//设置参考源时钟工作模式为“自动”模式,而共模LTE站点LTE侧时钟参考源模式必须设置为“手动”。
四、小区无法建立告警1.LST BBP(查询BBP配置)2.MOD BBP——修改“工作模式”该项为“TDD_TL(支持CMCC TDS&TDL双模)”五、新建D频段站点(频带为38)新建D频段站点必须新装RRU3257,LBBP(B4版本)必须装在4槽位。
六、小区服务能力下降告警A类1.DSP SFP(查看光模块速率——9.8G/6.3G/)2.MOD RRUCHAIN 修改CPRI线速率(修改为与实际的光模块速率匹配)B类(宏基站)基站情况描述:基站规划了6个小区,且该站上目前已经有3块LBBP基带板,所有小区都能激活并且都已经建立,LST ALMAF 显示“小区服务能力下降告警”1:分析:1块LBBP(主板——出纤连接RRU的那块板件)最多3个支持3个小区,而扩展上去的LBBP(背板)每块只支持一个小区,所有该站还需要扩一块LBBP板件,小区需要绑定基带板。
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6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关于本章介绍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
手动方式常用于调整导入模板文件或配置文件后的NodeB数据。
操作步骤步骤1 6.1 创建逻辑NodeB(初始)步骤2配置NodeB设备层数据。
l 6.3 增加分布式基站设备层数据(初始)l 6.2 增加宏基站设备层数据(初始)步骤3配置NodeB传输层数据。
步骤4 6.7 增加NodeB无线层数据----结束6.1 创建逻辑NodeB(初始)介绍增加逻辑NodeB的方法。
逻辑NodeB用于向RNC标识一个NodeB的存在。
应用场景NodeB初始配置选配/必配必配涉及的网元NodeBl NodeB名称必须符合windows目录名的命名规则,且保证NodeB名称在RNS内部唯一。
l一块WSPUb单板下最多只可增加50个逻辑NodeB。
前提条件已打开RNS。
配置准备表6-1配置NodeB基本信息数据准备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操作步骤步骤1在CME 主界面的CME 配置对象框中单击,再单击配置任务框的“NodeB CMExpress ”,进入“NodeB CM Express ”界面。
步骤2单击,或双击左侧空白表记录,进入“NodeB Basic Information ”界面,如图6-1所示。
图6-1 “NodeB Basic Information ”界面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l在RNC全局信息中设置“RAN Sharing Flag”为“YES”时,可见参数“CnOpIndex”并通过该参数设置可浏览逻辑NodeB及其对应物理NodeB信息的运营商索引值。
l在RNC全局信息中设置“RAN Sharing Flag”为“NO”时,仅可见参数“SharingSupport”且仅能设置为“NON_SHARED”,可浏览逻辑NodeB及其对应物理NodeB信息的运营商索引值在RNC侧运营商信息中设置且仅能为一个。
请参见增加RNC基本数据(初始,基于CME)。
步骤3单击新增一个逻辑NodeB,选定并单击后编辑参数。
步骤4单击完成并保存配置结果。
步骤5单击,刷新数据。
步骤6配置结束后,单击“Close”退出“NodeB Basic Information”界面。
----结束6.2 增加宏基站设备层数据(初始)介绍宏基站设备层数据的配置方法,三种类型宏基站的配置方法基本相同。
1. 6.2.1 创建物理NodeB(初始,通过手动配置方式)设置NodeB基本信息。
2. 6.2.2 增加基带框单板(初始)介绍配置宏基站基带框单板的方法,包括NMPT、NBBI/HBBI、NBOI/HBOI、HULP、NDLP/HDLP、NDTI/NUTI、NMON。
3. 6.2.3 增加上行基带资源组(初始,宏基站)配置上行基带资源组,可使宏基站的上行基带资源被合理分配。
4. 6.2.4 增加RRU(初始,宏基站)宏基站可以通过NBOI/HBOI单板扩展射频单元,包括MRRU、RHUB和PicoRRU(PRRU)。
5. 6.2.5 增加射频模块(初始)介绍增加宏基站射频处理模块MAFU和MTRU的方法。
6. 6.2.6 增加NGRU(初始)NGRU为GPS接收机,它是NodeB的外部设备,用于UE定位和给NodeB提供时钟源。
7. 6.2.7 增加NEMU(初始)NEMU是环境监控模块。
8. 6.2.8 增加NCMU(初始)NCMU是BTS3812A/BTS3812AE的温度控制板,用于控制空调或者热交换器的温度。
9. 6.2.9 增加NPMU(初始)NPMU是电源环境监测模块。
10. 6.2.10 增加NPSU(初始)NPSU为宏基站的供电单元。
11. 6.2.11 增加蓄电池(初始)蓄电池是宏基站的备用电源设备,根据基站电源备用需求选配蓄电池。
12. 6.2.12 增加ALD(宏基站)配置宏基站的天线设备,包括RET(电调天线)、TMA(塔放)和RET_2G(2G基站上的RET)。
6.2.1 创建物理NodeB(初始,通过手动配置方式)设置NodeB基本信息。
应用场景NodeB初始配置选配/必配必配涉及的网元NodeB前提条件已6.1 创建逻辑NodeB(初始)。
配置准备表6-2创建物理NodeB数据准备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操作步骤步骤1在CME配置对象框中单击,再单击配置任务框中的“NodeB CM Express”,进入“NodeB CM Express”界面。
步骤2在“NodeB CM Express”界面,单击,进入“Physical NodeB Basic Information”界面。
步骤3在“Physical NodeB Basic Information”界面的左侧选定一个逻辑NodeB,单击,弹出“Create Physical NodeB”对话框,如图6-2所示。
图6-2“Create Physical NodeB”对话框按住“Ctrl”键可选择多个逻辑NodeB。
步骤4根据准备数据选择“Series”和“Version”,在“Template”下拉列表框中选择“Do not use template”,单击“OK”。
步骤5物理NodeB创建成功后,弹出导入NodeB的“Information”对话框,单击“确定”返回“Physical NodeB Basic Information”界面。
步骤6双击“Physical NodeB Basic Information”界面右侧区域,或单击,进入“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
l分布式基站的“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如图6-3所示。
l宏基站的“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如图6-4所示。
图6-3 “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分布式基站)NodeB 初始配置指南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 (初始)图6-4“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宏基站)步骤7选择“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的“Basic Info”页签,在该页签中配置NodeB基本信息各参数。
l单击,进入“FTP SSL IP Configuration”界面配置NodeB作为FTP客户端时,访问的FTP服务器IP地址及其目的端口。
如图6-5所示。
图6-5“FTP SSL IP Configuration”界面目的端口与服务器IP地址一一对应。
可以设置多条不同的IP地址端口对应值,但最多只能设置20条记录。
l单击,配置时区及夏令时相关参数。
步骤8单击完成并保存配置结果。
----结束6.2.2 增加基带框单板(初始)介绍配置宏基站基带框单板的方法,包括NMPT、NBBI/HBBI、NBOI/HBOI、HULP、NDLP/HDLP、NDTI/NUTI、NMON。
应用场景NodeB初始配置选配/必配必配涉及的网元NodeB配置NDTI/NUTI时,单板属性中参数MaxVPI与MinVPI的差值不能大于5。
前提条件已6.2.1 创建物理NodeB(初始,通过手动配置方式)。
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配置准备表6-3配置基带框单板数据准备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操作步骤步骤1进入“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
1.在CME配置对象框中单击,再单击配置任务框中的“NodeB CMExpress”,进入“NodeB CM Express”界面。
2.在“NodeB CM Express”界面,单击,进入“Physical NodeB BasicInformation”界面。
3.在“Physical NodeB Basic Information”界面选定物理NodeB后,单击,进入“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
步骤2在“NodeB Equipment Layer”界面选择“Device Panel”页签。
l BTS3812E的“Device Panel”页签,如图6-6所示。
l BTS3812A/BTS3812AE的“Device Panel”页签,如图6-7所示。
图6-6“Device Panel”页签(BTS3812E)图6-7 “Device Panel ”页签(BTS3812A/BTS3812AE)步骤3右键单击0号框的10~11号槽位,增加NMPT 。
NMPT 必须首先配置。
步骤4右键单击0号框的00~01号槽位,增加NBBI/HBBI 或NBOI/HBOI 。
步骤5配置上/下行处理板。
l 右键单击0号框的02~07号槽位,增加HULP 。
l右键单击0号框的08~09号槽位,增加NDLP 或HDLP 。
步骤6右键单击0号框的12~13号槽位,增加NDTI 或NUTI 。
l 12~13号槽位中配置的NUTI 添加扣板方法与14~15号槽位NUTI 相同。
l12~13号槽位中,NUTI 与NDTI 可以混插。
步骤7右键单击0号框的14~15号槽位,增加NUTI 。
NodeB 初始配置指南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 (初始)步骤8右键单击0号框的16号槽位,增加NMON。
在弹出的NMON“Board”页面的“NMON Bool External Alarm”页签中,设置端口参数“WorkMode”为“CUSTOM”后,可以配置该端口输入告警数据。
----结束6.2.3 增加上行基带资源组(初始,宏基站)配置上行基带资源组,可使宏基站的上行基带资源被合理分配。
应用场景NodeB初始配置选配/必配必配涉及的网元NodeBl同一个上行基带资源组内的小区可以进行更软切换,同频小区应尽量分在一个上行基带资源组内。
l上行基带资源组应尽量少,如3×4扇区载频模式可分为两个资源组,每个资源组支持6个小区。
前提条件已配置以下单板中的一种:l上行基带处理板HULP。
l可提供上行基带资源的NBBI/HBBI/NBOI/HBOI单板。
配置方法请参见6.2.2 增加基带框单板(初始)。
NodeB初始配置指南 6 通过手动方式增加NodeB(初始)配置准备表6-4配置宏基站上行资源数据准备表6-5配置Iub接口传输共享功能数据准备操作步骤步骤1在CME配置对象框中单击,再单击配置任务框中的“NodeB CM Express”,进入“NodeB CM Express”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