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精删版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精删版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精删版
管理学周三多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精删版

总论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

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它。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是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4.请解释伦理、道德的内涵

伦理最初的自然形态是风俗习惯。道德是指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上)达到的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而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因此,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5.解释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和推己及人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

答: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主要表现为:

(1)功利主义道德观

①内涵。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②社会结果。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手段,如果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则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同时,功利主义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所以很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2)权利至上道德观

①内涵。权利至上道德观认为,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②社会结果。其积极的一面是它保护了个人权利;消极的一面是,在强调个人权利时,可能会影响组织的整体利益,并演变为各人自私自利,任性放纵的无组织状态。

(3)公平公正道德观

公平公正主要是指支付薪酬的依据应当只是员工的技能、经验、绩效或职责等因素,而不是其他各种似是而非的因素。这种道德观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实践中情况却十分复杂。

(4)社会契约道德观

社会契约道德观认为,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这种道德观实质上是功利主义道德观的变种。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

契约具有很强的情境特征,在很多场合是相关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

(5)推己及人道德观

推己及人道德观是中国儒家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在现实中,能体现其思想的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等,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却经常被讥讽为“书生气”,或“竞争不力”。

实践中,无论组织或个人往往是根据具体事情和具体情况综合运用的,不可能“从一而终”。客观上看,由于影响道德的因素十分复杂,组织要实行合乎道德的管理(即道德管理)并不容易。

6.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解释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传统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为股东实现组织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增进和保护社会福利是政府和非盈利组织的责任;社会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企业不只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还要对社会负责,企业的责任不只是创造利润,还应包括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实体.企业不仅是“经济细胞”,而且是“社会公器”,因而具有伦理属性,并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a.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b.企业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合道德规范c.社区福利投资d.社会慈善事业e.自觉保护自然环境

7。全球化经营的一般环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⑴政治法律环境

①国家政治体制。②政治的稳定性。③政府对外来经营者的态度。④法律环境。

⑵经济和技术环境

①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②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发展能力。③市场规模及其准入程度。

④科技发展水平。⑤社会基础设施。

⑶文化环境

①权力距离。②不确定性的避免。③个人主义或集体主义。④男性化或女性化。

⑤长期导向或短期导向。

⑷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因素。

8.全球化经营的任务环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1.供应商

2.销售商

3.顾客

4.竞争对手

5.劳动力市场及工会

9.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有哪些?请分析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

(1)出口:包括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

优点:作为国际经营的初级方式,出口方式并不需要企业拥有丰富的国际化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其次,出口方式的资源投入相对较少,风险也相对较小。

局限性:非生产性成本支出较大是出口进入方式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出口进入方式下,企业往往会遇到东道国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此外还需要支付高额的运输和保险费用。控制程度低是出口方式的另一个缺点。在出口进入方式下,本企业难以对其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企业对营销渠道及其运行效率的控制必然会被削弱,于是国际经营计划的实施与发展所必须的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

(2)非股权安排:包括特许、合同制造和管理合同等。

优点:从事非股权安排的企业在进入东道国时,可以绕开贸易壁垒,节省关税支出;还可以通过技术渗透实施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

局限性:相对于出口,非股权安排的资源投入增大,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大。由于不涉及股权,就大多数情况而言,非股权安排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是相当有限的。另一种威胁,这种进入方式极易造成技术泄密,从而使企业丧失所有权优势。

(3)国际直接投资:包括合资进入、独资进入,新建进入和购并进入等多种方式。

优点:合资能够比较好的优惠待遇,与东道国投资者共同投资经营企业,可以减小由于东道国政治环境因素变化而带来的政治风险,借助东道国投资方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对东道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独资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上有独特的优势:一是不存在与其他投资者的利益冲突和调整问题,可以享有完全的经营自主权;二是有利于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整体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现,有利于资源和生产配置、利益实现方面进行最佳的调整;三是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四是保证母公司转移给子公司的技术资产不易扩散。企业的新建进入有利于与跨国企业整体战略更紧密的协调配合,有利于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购并进入有利于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市场,可以省掉建厂的时间从而迅速建立起国外的产销体系,有利于节省企业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充分利用被购并企业的现有资源,有利于降低行业进入障碍,减少竞争对手。

局限性:合资企业在经营目标经营战略和策略等方面难以协调统一,影响合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际企业在整体经营战略的制定调整和实现等方面受到制约,合资经营会受到跨文化冲突的困扰。独资企业资本投入大,风险大,区别待遇。新建形成生产能力所需的投入大,周期长。购并进入国外市场信息收集的难度大,购并企业的管理模式与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有较大差异,国际企业对被购并企业的有效控制与管理缓慢有风险

10.信息的定义: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就成了信息。

11.一般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答:一般信息系统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输人、处理、输出、反馈和控制。

(1)输人是系统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或提供原始数据的设备)

(2)处理是把原始数据加工或转换成有意义和有用的信息的过程

(3)输出是系统处理后的结果即有意义和有用的信息

(4)反馈是指当管理者对输出的结果不太满意或希望得到更好的结果时对输入进行调整

(5)控制是对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等过程进行监视使这些过程保持正确。

决策与计划

1.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参考管理学教材:P93-94

2.简述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

答:(1)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2)计划的性质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查计划的性质

①计划工作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②计划工作是管理活动的桥梁是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③计划工作具有普遍性和秩序性。

④计划工作要追求效率。

3.理解计划的类型及其作用。

答:计划的类型有

(1)根据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描述了组织在较长时期(通常为五年以上)的发展方向和方针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较长时期内从事某种活动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绘制了组织长期发展的蓝图。短期计划具体地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目前到未来的各个较短的阶段特别是最近的时段中应该从事何种活动。

(2)从职能空间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及人事计划。业务计划的内容涉及“物、供、产、销”财务计划的内容涉及“财”人事计划的内容涉及“人”。

(3)根据涉及时间长短及其范围广狭的综合性程度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期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战略性计划显著的两个特点是长期性与整体性战略性计划是战术性计划的依据。从作用和影响上来看战略性计划的实施是组织活动能力形成与创造的过程。战术性计划是指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其需要解决的是组织的具体部门或职能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的行动方案。战术性计划是在战略性计划指导下制定的是战略性计划的落实。战术性计划的实施则是对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

(4)根据计划内容的明确性标准可以将计划分类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导性计划只规定某些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给予行动者较大自由处置权指出重点但不把行动者限定在具体的目标或特定的行动方案上。具体性计划虽然更易于计划的执行、考核及控制但是它缺少灵活性而且它要求的明确性和可预见性条件往往很难得到满足。

(5)根据计划的程序化程度可以将计划分为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西蒙把组织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例行活动指一些重复出现的工作对这类活动的决策是经常反复的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构因此可以建立一定的决策程序。每当出现这类工作或问题时就利用既定的程序来解决而不需要重新研究。这类决策叫程序化决策。与此对应的计划是程序性计划。另一类活动是非例行活动这些活动不重复出现。处理这类问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程序因为这类问题在过去尚未发生过或其性质和结构捉摸不定或极为复杂因为这类问题十分重要而需用个别方法加以处理。解决这类问题的决策叫做非程序化决策与此对应的计划是非程序性计划。计划的作用是计划工作给组织提供了通向未来目标的明确道路给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提供了基础。计划工作着重管理创新。

4.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1)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2)入侵者。

(3)替代品生产商。

(4)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5)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5.影响行业进入障碍的因素有哪些?

答:

(1)规模经济。

(2)产品差别化。

(3)转移成本。

(4)资本需求。

(5)在位优势。

(6)政府政策。

6.简述目标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

(1)总体市场分析。

(2)市场细分。

(3)目标市场确定。

(4)产品定位。

7.理解各种战略类型的内涵。

答:战略类型包括基本战略姿态成长战略和防御性战略。

(1)基本战略姿态企业基本战略揭示企业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一种基本战略姿态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比如多元化和一体化战略都可以是成本领先或特色优势战略姿态。同样一种战略形式可以为多种基本姿态服务比如多元化战略既可以实现成本领先的战略姿态又可以实现特色优势的战略姿态。

(2)企业核心能力与成长战略企业成长的基础是核心能力。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一体化、多角化和加强型战略等战略形式在企业内扩张另一种方式是核心能力通过出售核心产品、非核心能力的虚拟运作和战略联盟等战略形式在企业间扩张。

(3)防御性战略在企业成长的道路上经常采取一些防御性战略。以退为进以迂为直以使企业更加健康地成长。常采用的防御性战略有收缩、剥离和清算等方式。

组织

1.名词解释:

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于上级指挥。

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2.何谓部门化?部门化的形式有哪些?这些不同形式有何特征?

答(1)部门化是指按照职能相似性任务活动相似性或关系紧密性的原则把组织中的专业技能人员分类集合在各个部门内然后配以专职的管理人员来协调领导统一指挥。

(2)部门化的形式有职能部门化、产品或服务部门化、地域部门化、顾客部门化、流程部门化、矩阵型结构和动态网络型结构。

(3)各种类型的特征是

①职能部门化。

②产品或服务部门化。

③地域部门化。

④顾客部门化。

⑤流程部门化。

⑥矩阵型结构。

⑦动态网络型结构。

3.何谓管理幅度?如何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

答:管理幅度也是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如何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参见《管理学》P147

4.试比较管理人员内部晋升与外部招聘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内部晋升的优点和局限性

(1)内部提升制度的优点

①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②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

③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④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

(2)内部提升制度的弊端

①可能会导致组织内部“近亲繁殖”现象的发生。

②可能会引起同事之间的矛盾。

(1)外部招聘的优势

①具备难得的“外部竞争优势”。

②有利于平息并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③能够为组织输送新鲜血液。

(2)外部招聘局限性

①外聘者对组织缺乏深入了解。

②组织对外聘者缺乏深入解。

③外聘行为对内部员工打击。

5.试分析组织变革的内涵与必要性

内涵: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明确组织活动的内容或重点,并据此对组织中的岗位、机构以及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组织发展的要求。

必要性:任何一个组织,无论过去如何成功,都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我并与之相适应。组织变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效能。在动荡不定的环境条件下,想要使组织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就必须自觉地研究组织变革的内容、阻力及其一般规律,研究有效管理变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积极引导和实施组织的变革。

6.组织变革过程中包括哪些主要工作?

(1)人员变革

(2)结构变革

(3)技术与任务变革

7.何谓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有何特征?

答: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有四个特征

(1)超个体的独特性。

(2)相对稳定性。

(3)融合继承性。

(4)发展性。

8.如何塑造企业文化?

答:塑造企业文化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

①组织价值标准要正确、明晰、科学具有鲜明特点

②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

③要切实调查本组织员工的认可程度和接纳程度使之与本组织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和谐过高或过低的标准都很难奏效

④选择组织价值观要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认真听取员工的各种意见并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筛选出既符合本组织特点又反映员工心态的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模式。

(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①利用一切宣传媒体宣传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精要使之家喻户晓以创造浓厚的环境氛围。

②培养和树立典型。榜样和英雄人物是组织精神和组织文化的人格化身与形象缩影能够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为组织成员提供可以仿效的具体榜样。

③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有目的的培训与教育能够使组织成员系统地接受组织的价值观并强化员工的认同感。

(3)提炼定格

①精心分析。在经过群众性的初步认同实践之后应当将反馈回来的意见加以剖析和评价详细分析和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时可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的合理意见。

②全面归纳。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化的整理、归纳、总结和反思去除那些落后或不适宜的内容与形式保留积极进步的内容与形式。

③精练定格。把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的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伦理与行为予以条理化、完善化、格式化再经过必要的理论加工和文字处理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

(4)巩固落实

要巩固落实已提炼定格的组织文化首先要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领导者在塑造组织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任何一种组织文化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当组织的内外条件发生变化时组织必须不失时机地丰富、完善和发展组织文化。这既是一个不断淘汰旧文化和不断生成新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组织文化由此经过不断的循环往复达到更高的层次。

领导

1.何谓领导

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

2.领导的作用

(1)指挥作用:指在组织活动中,需要领导帮助组织成员认清所处的环境和形势,指明活动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路径。

(2)协调作用:指组织在内外因素的干扰下,需要领导来协调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和活动,炒作共同的目标前进。

(3)激励作用:指领导为组织成员主动创造能力与发展空间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行为。

3.领导权力的来源

(1)法定性权力。是由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决定的。

(2)奖赏性权力。是个人控制对方所重视的资源而对其施加的影响的能力。

(3)惩罚性权力。是指通过强制性的处罚或剥夺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4)感召性权力。是由于领导者拥有吸引别人的个性、品德、作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赞钦佩、羡慕而自愿地追随和服从他人。

(5)专长性权力。是知识的权力,指人在某一领域所特有的专长而影响他人的能力。

4.领导者风格类型

按权力运行方式划分

(1)集权式领导者(2)民主式领导者

按创新方式划分:

(1)魅力型领导者。(2)变革型领导者

按思维方式划分

(1)事务型领导者(2)战略型领导者

5.管理学方格论

(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领导只注重支持和关心下属而不关心任务和效率。

(1,1)贫乏型管理,领导不愿努力工作,工作绩效和对人员关心都很少。

(5,5)中庸之道型管理,领导维持足够的任务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

(9,1)任务型管理,领导指关心任务效果,不重视下属发展和士气。

(9,9)团队型管理,领导者通过协调和综合工作相关活动而提高任务效率和士气。

6.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指导型领导(高任务-低关系),告诉下属应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以及何时何地做。

(2)推销型领导(高任务-高关系),领导者同时提供指导行为和支持行为。

(3)参与型领导(低任务-高关系),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决策,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

(4)授权型领导(低任务-低关系),提供较少的指导或支持。

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8.成就需要论

(1)成就的需要(2)依附的需要(3)权力的需要

9.何谓激励因素?何谓保健因素?双因素理论对我们可提供哪些启示?

答: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构成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激励因素是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2)保健因素是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

的作用只能起到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

(3)双因素理论对我们提供的启示有①在激励时应注意区别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②当前中国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工资和奖金不仅仅是保健因素如果运用得当也表现出显著的激励作用。③应注意激励深度问题。④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内在激励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10.何谓沟通?管理沟通的功能是什么?

沟通是借助一定手段把可理解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中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功能是:

1、收集资料与分享信息

2、改善企业内的人际关系

3、调动职工参与企业的积极性

4、组织创新的重要来源

11.比较不同沟通方式的优点和局限性。

答:(1)按照功能划分沟通可以分为工具式沟通和感情式沟通。。

(2)按照行为主体来划分沟通可分为个体间沟通与群体间(或团队问)沟通。

(3)按照所借助的中介或手段划分沟通可分为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语言沟通、体态

语言沟通、语调沟通和电子媒介沟通等。

(4)按照组织系统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5)按照方向沟通可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6)按照是否进行反馈沟通可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各有点和局限性自由发挥)

12.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答:影响有效沟通的障碍包括下列因素

(1)个人因素

(2)人际因素

(3)结构因素

(4)技术因素

克服沟通中的障碍一般有以下准则:

(1)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

(2)培养听的艺术。

(3)创造一个互相信任、利于沟通的小环境。

(4)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

(5)建立特别委员会,定期加强上下级的沟通。

(6)组成非管理工作组。

(7)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

控制

13.何谓控制?为什么要进行管理控制?

答:控制是管理工作的最重要职能之一。它是企业计划与实际作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控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

控制的必要性在于

(1)环境的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

(3)工作能力的差异

14.控制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控制有何特点?

答:(1)根据确定控制标准 z 值的方法将控制过程分为

①程序控制。程序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 z 值是时间函数即 Z=f(t)。

②跟踪控制。跟踪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 z 值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若先行量为加则 Z=f(w)。

③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的特点是没有明确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 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已达状态 Kt 的函数也就是说Z 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即 Z=F(Kt)。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企业最高领导人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很难进行程序控制或跟踪控制。而必须进行自适应控制。他们往往要根据过去时刻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已经达到的状态凭自己的分析、判断、经验、预感做出重大的经营决策使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发生的新变化。

④最佳控制。最佳控制的特点是控制标准 Z 值由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 X传递因子 S 和 K 及各种附加参数 C即Z=max f(X、S 、K、C)或 Z=f(X、S、K、C)。

(2)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将控制分为

①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

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②同期控制。同期控制亦称现场控制或过程控制是指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下属的工作进行现场监督其作用有两个。首先可以指导下属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工作。其次可以保证计划的执行和计划目标的实现。

③反馈控制。反馈控制亦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惟一的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15.控制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的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

答:(1)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的工作

①确立标准。

②衡量工作成效

③纠正偏差。

(2)进行有效控制要求灵活使用以下控制方法

①适时控制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企业经营活动的偏差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不利影响的扩散。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能够反映偏差产生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

②适度控制要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③客观控制控制工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状况符合企业实际的。

④弹性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可能遇到某种突发的、无力抗拒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企业计划与现实条件严重背离。有效的控制系统应在这样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运营也就是说应该具有灵活性或弹性。

16.何谓预算控制?预算控制的方法有哪些?

答:预算控制是指根据预算规定的收入和支出标准来检查和监督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

控制方法:

(1)收入预算。

(2)支出预算。

(3)现金预算。

(4)资金支出预算。

(5)资产负债预算。

创新

何谓创新,创新与维持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1)创新的含义: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

(2)创新和维持的联系和区别

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也是系统中大部分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要花大部分精力从事的工作。管理的维持职能便是要严格地按预定的规划来监视和修正系统的运行尽力避免各子系统之间的摩擦或减少因摩擦而产生的结构内耗以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仅有维持是不够的。为适应系统内外变化而进行的局部和全局的调整便是管理的创新职能。由于社会的需要是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向系统供应的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也在不断改变。系统如果不能适应这些变化以新的方式提供新的贡献则可能被社会所淘汰。系统不断改变或调整取得和组合资源的方式、方向和结果向社会提供新的贡献这正是创新。

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周三多版)

管理学练习题及答案(周三多)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职能 3、?科学管理? 4、霍桑试验 5、系统管理理论 6、权变管理理论 7、?管理科学?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哪位管理学者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主张() A、赫伯特·A西蒙 B、彼得·F·德鲁克 C、弗雷德·E·费德勒 D、弗里蒙特·E·卡斯特 2、管理的核心是() A、处理组织内部资源的稀缺问题 B、处理与组织外部的关系 C、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D、处理组织内部与组织外部的一致性关系 3、管理具有与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的一面,这里是 指() A、管理的自然属性 B、管理的社会属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艺术性 4、管理者必须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这里强调的是( A、管理的科学性 B、管理的艺术性 C、管理学的历史性 D、管理学的实用性 5、?X—Y?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麦格雷戈 B、赫兹伯格 C、梅奥 D、马斯洛 6、社会合作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法约尔 B、西蒙 C、巴纳德 D、卢桑斯 7、系统与权变理论把人看作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8、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巴纳德B.西蒙C.卡斯特D.卢桑斯 三、多项选择 1、管理的二重性是指() A、管理的自然属性 B、管理的社会属性 C、管理的科学性 D、管理的艺术性 2、下列关于管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统一的 B、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是分离的 C、管理过程是动态中的管理 D、管理过程中静态中的管理 E、管理过程也是信息变换的过程 )

第四版管理学课后所有答案

第一章: 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第四题答案: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 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第五题答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 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二:试验法。 三演绎法一般——个别 第二章: 第一题答案: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守信——信誉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题答案: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

管理学原理课后思考复习题

管理学原理课后思考复习题2 1.管理者出席社区的集会或社会活动时,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2.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较不重要是哪一项技能。 3.保证企业中进行的一切活动符合所制定的计划和所下达的命令,这是管理的.职能。 4.管理中哪项职能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5.假如管理者认为解雇工厂中20%的工人是正当的,因为这将增强工厂的盈利能力,使余下的80%的工人更有报障,并且符合股东的利益,那么这位管理者接受的道德观是属于哪一种道德观类型 6.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什么层次。 7.如果一个人只在符合自己的直接利益时才遵守规则,那么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一种层次 8.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什么? 9.如果组织面对的是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通常其决策重点的是如何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而不应是如何对竞争对手的行为作出快速反应、如何如何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外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说法正确吗? 10、如果组织面对的是垄断程度较高的市场,其决策重点通常不是的是如何改善生产条件而是如何完善营销网络、何扩大生产规模、如何降低生产成本的说法正确吗? 11.非程序化决策的决策者主要是处于哪个层次的管理管理者? 12.针对解决的问题,相关专家或人员聚在一起,在宽松的氛围中,敞开思路,畅所欲言,寻求多钟决策思路,这种方法是什么决策方法? 13.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是根据计划的明确性明确性的性质分类的方法是否正确?14.在经营计划调整中,适用于品种比较稳定的是情况下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调整常采用的方法是滚动计划法还是综合评价法? 15.根据价值链分析法,不属于基本活动的是内部后勤还是技术开发? 16、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是什么? 17.矩阵组织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18.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的含义是什么? 19.某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委派给一位市场经营的副总经理,命其负责所有地区的经销办事处,但同时总经理又要求各地区经销办事处的经理们直接向总会计师汇报每天的销售数字,而总会计师也可以直接向各经销办事处经理们。总经理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 20.面谈的主要不足是什么? 21.内部提升和外部招聘是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但是二者各有利弊。你认为在哪种 情况下宜化先采用内部提升的方式。 22.认为各种领导方式都可能在一定环境内有效,这种环境是多种外部与内部因素的综合 作用体是现有领导理论的哪一种? 23.管理方格论中,表示领导者只重视任务效果而不重视下属的发展和土气的是哪一种类型。24.根据权变理论,在环境较差的情况,采用那种类型的方式比较有效。 25.某企业多年来任务完成得都比较好,职工经济收入也较高,但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却很差,该领导很可能是管理方格中所说的那种类型? 26.某人以前只有宾馆管理经验而无航运业管理经验,但被聘航空公司的总裁后,短短三年,就使这家亏本企业成为高盈利企业。有人你认为下述四种说法哪中说法有明显的错误A最高管理者不需要专业知识,人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就够了

管理学(第三版)+戴淑芬)课后习题答案

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管理概述 一、判断题 对对错错错错对错对错错对错错错 二、简答题 1.组织的活动有两类———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组织是直接通过作业活动来达成组织目标的,但组织为了确保这一基本过程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还需要开展管理活动,管理是促进作业活动顺利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保证。 2.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在 管理实践中,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工作的艺术性,这种艺术性将会表现为随意性;不注重管理工作的艺术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管理的科学性来自于管理实践,管理的艺术性要结合具体情况并在管理实践中体现出来,二者是统一的。 3.现有竞争者,潜在竞争者,替代品生产者,供应商,用户。 4.将内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复杂的非结构问题结构化,为群体决策过程中的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明确地识别自身的优势、劣势,把握外部机会和威胁;给决策者提供更多的方案。 5.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清为什么。要做某事的能力。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而言,概念技能决定了其能否为组织。确定正确的目标和战略。概念技能也是高层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基础。 6.首先,管理职能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其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完成不同管理职能的重点有所不同,相对而言,高层管理者在计划、组织和控制上所花的时间要多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领导职能上所花的时间要少于中层和基层管理者。 7.有效率的企业不一定都有效果。效率和效果哪一个重要,要看具体的情况和所面对的问题。 8.一般说来,应该是从基层管理者做起;随着管理层次的变化(从基层到高层),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相对降低,对概念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9.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所以相对大企业有一些自身的管理特点。例如,小企业对环境反应比较敏感;组织结构简单,规范化程度低;沟通及时迅速;管理工作人情味浓,常依赖于某个(些)人;管理控制简单;等等。 10.优点:有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促使企业注重长远利益。缺点:可能会导致行业过度竞争,造成竞争成本上升。 11.管理者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需要正确确定组织目标(或做出正确的决策),正确设计和维护组织,并且要科学授权和有效激励,最后还须适当地控制。 12.应关注的一般环境因素有:技术因素,如清洁技术的变化等;经济因。素,这对清洁业务的需求有宏观上的影响;自然因素,当自然环境污染严重时,会增加对清洁业务的需求;社会因素,这可以影响对清洁业务的接受程度和劳动力供应等问题;政治法律环境因素,这决定了清洁行业经营的合法性等问题。 13.影响协同效应的因素有:协调,要素的质量以及互补、相容的程度,内外部环境。 14.一般说来,应该相信企业能够从对社会责任的行为中受益。但可以有不同观点,要加以论证。

周三多管理学第四版试习题

欢迎阅读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在管理的基本职能中,属于首位的是( )。 A. 计划 B. 组织 C. 领导 D. 控制 2. 政策指导矩阵属于( )。 A. 集体决策方法 B. 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 C. 风险型的决策方法 D. 定量决策方法 3. A. 计划 4. A. 5. A. 6. A. B. C. D. 7. A. 8. A. C. 9. 某企业在成立之时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设立了生产、营销、财力等各个管理部门,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产品由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出三个大的品种,它们的制造工艺和用户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各个部门的主管都感觉到管理上有诸多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进行如下组织结构调整。( ) A. 按职能标准划分部门 B. 按产品划分部门 C. 按地区划分部门 D. 设立矩阵组织 10. 下列不属于组织结构特性的是( )。

A. 复杂性 B. 分权性 C. 规范性 D.集权性 11. 如果组织面对的是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那么下列通常不是其决策重点的是()。 A. 如何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 B. 如何对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快速反应 C. 如何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D. 如何降低生产成本 12. 某企业规定,员工上班迟到一次,扣发当月50%的奖金,自此规定出台之后,员工迟到现象基本消除,这是哪一种强化方式?()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忽视 13. A. B. C. D. 14. A. 15. A. C. 16. ) A. 17. A. 18. A. 19. 团队型的领导在工作中主要表现出()。 A. 更多地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和较少地注意管理效率的提高 B. 既不大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也不注意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 C. 虽不大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但却非常注意管理效率的提高 D. 在更多地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的同时,也非常注意管理效率的提高 20. 公司总经理把产品销售的责任和权力委派给一位副总经理M,但同时又要求各地经销部的经理直接向公司总会计师K汇报当天的销售指标,K可以直接向各地经销部经理下达指令。总经理的这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1]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1]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1.试述管理的含义。 2.试论述管理的特点。 3.为什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4. 试述管理属性及管理属性两重性的意义。 5. 什么是管理,并试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6.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 7.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试述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扮演着哪些角色 8.管理的一个著名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 答(1)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 (2)正确地设计和维护组织; (3)科学的授权和实施有效地激励; (4)进行适当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答:(1)在管理实践中逐步产生管理思想。 (2)管理思想在发展中的归纳总结,形成了管理理论。 (3)管理理论作为具体的管理思想而去指导管理实践,同时,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 2.管理理论发展的全部历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管理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 3.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激励工资制度的内容。 4.简述从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来看,科学管理理论体现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 5. 试述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6.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你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7.简述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所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答案同9) 8.试述霍桑试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答案同9) 9.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10. 简述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11.根据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权力有哪几种类型 12.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第三章管理环境 1.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2.简述驱动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 第四章决策 1.为什么决策要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2.为什么决策不能做到“最优” 3.简述决策的类型。 4.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决策可分为那几种分别由哪个层级的管理者负责 5.简述集体决策的优点。

周三多-管理学1-8章练习题-(含答案).doc周三多-管理学1-8章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载体”是()。 A计划B组织 C领导D控制 2、管理的核心是()。 A财务控制B战略制定 C处理和人际关系D设计运行组织结构 3、“组织共同劳动而产生,反映了社会协作劳动本身的要求,力求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这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4、“由社会生产关系决定,反映一定社会形态中统治阶级的要求,受到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按统治阶级意志挑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维持和完善生产关系。”这是指管理的()。 A科学性 B艺术性 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 5、“没有实践便无所谓管理”是指管理学哪一特征()。 A应用性 B综合性 C复杂性 D独立性 6、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方法是管理学研究的哪一种方法。()A比较方法 B归纳法 C试验模拟方法 D可行性试验 7、比较管理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是伴随()的发展于经济国际化的趋势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A跨国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有限责任公司 D独资公司 8、()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体目标、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等。 A专业管理人员 B高层管理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9、()的主要职责是:指挥和从事具体的管理活动。 A专业管理人员 B高层管理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10、()对于任何层次的管理人员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 A技术技能 B人事技能 C决策技能 D概念技能 11、按照人本原理的观点,现代管理的核心是()。 A人是管理的主体 B有效管理的关键是员工参与 C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D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12、在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中,()是根本。 A物质动力 B精神动力 C信息动力 D外界压力 13、在现代管理中,()是管理的主体。 A人 B财 C物 D信息 14、“管理活动应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相同的产出,或以相同的投入实现尽可能多的产出。”这是管理的()。A人本原理 B系统原理 1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及其解答

《管理学基础》课后思考题汇总 1.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什么P11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这一简短的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涵: ①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②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③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④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2.管理者的角色有哪些P21 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3.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P54、59、60 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泰罗。其理论主要观点有: ①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②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③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根据以上观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的管理制度: ①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功效; ②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 ③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④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⑤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成为执行职能。 评价:泰罗的代表作是《科学管理原理》,与泰罗同时代的对管理改革作过贡献的还有甘特、布雷斯夫妇、福特、法约尔,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共同构成了泰罗制。 ⑴他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学管理方法来代替单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和管理的旧方法。这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也为管理实践开辟了新局面。 ⑵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绩效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期发展的需要。 ⑶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这就使得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⑷泰罗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进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⑸泰罗的一系列主张主要是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的范围比较小,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窄。 4.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P60 法约尔的代表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6个方面的职能: ⑴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 ⑵经营职能:即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 ⑶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⑷安全职能:即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 ⑸会计职能:即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 ⑹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控制5项。 法约尔还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管理学原理第三章自测练习题

Chapter Three: Foundations of Planning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included in the definition of planning? a. Define the organization’s objectives or goals. b. Establish an overall strategy for achieving these objectives or goals. c. Allocate resources and develop a chain of communication. d. Develop a hierarchy of plans to integrate and coordinate activitie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rgument against formal planning? a. Planning focuses on the future. b. Planning may create rigidity. c. Planning replaces creativity. d. Planning ignores prior successes. 3. Which of following is not one of the reasons why managers should engage in planning as that was stated in the text? a. Planning reduces cost. b. Planning minimizes waste and redundancy. c. Planning provides direction. d. Planning facilitates control. 4. Plans that determine specific details about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s that are to be achieved are called a. strategic plans. b. tactical plans. c. long-term plans. d. detailed plans. 5. Successful plans may provide a.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b. only success. c.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d. increased awareness of chang e. 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MOST accurate? a. Many studies confirm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ning and performance. b. All organizations that plan extensively outperform those that plan less formally. c. All organizations that plan outperform those that do not. d. Many studies confirm that planning does not lead to greater performance because labor unions are weak. 7. _____ plans are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breadth. a. Directional and specific b. Single use and standing c. Strategic and tactical d. Long-term and short-term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popular way to describe plans? a. breadth b. time frame c. specificity d. length 9. Tactical and strategic plans differ in all of the following ways except

管理学题库(周三多)

管理学题库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 A.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 B.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D.梅奥的霍桑试验理论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 A.亚当·斯密 B.泰罗 C.韦伯 D.法约尔 3、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 A.提高工资 B.使用标准化工具 C.实行职能工长制 D.提高劳动生产率 4、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 权,这是泰罗所提倡的 A.职能工长制 B.工作定额原理 C.例外原则 D.心理革命 5、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实行了 A.平均奖金制 B.差别计件工资制 C.平均工资制 D.计件工资制 6、管理的本质是 A.是一种手段 B.是一项职能 C.是活动或过程 D.是一种资源 7、管理的核心是 A.协调人力物力 B.处理好人际关系 C.建立组织机构 D.尽量减少支出 8、提出经营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只是前者的一个职能的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法约尔 C.韦伯 D.梅奥 9、广泛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众多学科的成果属于管理学的 A.一般性特点 B.多样性特点 C.历史性特点 D.实践性特点 10、古典管理理论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自我实现人 C.复杂人 D.社会人 11、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12、()提出了重视管理中人的因素 A.铁锹实验 B.金属切制实验 C.霍桑试验 D.搬运生铁试验 1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人们对“管理”一词本身也有不同的理解。这里有两种不甚规但耐人寻味的解 释;一种是“管理就是你不管,下属就不理你”;另一种解释是“管理就是先理(梳理)然后才能管”。 对这两种解释,你的看法是:() A.前者代表了典型的集权倾向,后者反映出一种民主的气氛。 B.两种解释都片面地强调了管理工作中的控制职能,只是思考和表达角度不同而已。 C.后一种更科学,因为强调了“理”,但也有不妥,似乎“理”好了,就不需要管了。 D.前者可应用于基层管理,后者可应用于高层管理 14、企业管理应随机而变,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和方法是()的观点。 A.社会系统学派 B.经验主义学派 C.权变学派 D.管理科学学派 15、关于管理中的例外原则,以下哪种理解最为合适?() A.上级将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去处理,自己只从事重大的、非程序化问题的决策 B.上级只接受下级关于超出标准的例外情况的报告 C.上级将一般的日常事务全权交由下级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 D.上级在授予下级日常事务处理权的同时,保留对其执行结果的监督权,并集中精力处理例外事件 16、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越是处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其对于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的需要,就越是按以下顺序排列:() A.首先是概念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人际技能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第一章 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基本职能。 3、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都赫特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7、管理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职能三类技能。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9、控制的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的对象应当是组织中所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章 1、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四个阶段。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框架。 3、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4、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6、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两类。 第三章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5、建立健全各种法律法规,最根本的一点是要严明。 第四章 1、伦理的功利观认为决策要完全依据其后果或结果作出。 2、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是从组织自身角度看问题,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4、综合社会契约理化观主X把实证和规X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 第五章 1、根据赫伯特。西蒙的观点,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化原则,而不是最优化。 2、战术决策旨在实现组织中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各资源的合理使用。 3、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不确定型决策。 4、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行问题,而非程序性决策涉及的是例外问题。 5、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诊断问题。 6、按决策的性质分,有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7、盈亏平衡点分析是在把生产总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基础上,分析成本、产量利润三者关系的计量方法。 8、不确定型决策无法预知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11905

第一章 1.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答: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特征:1、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管理应当是有效的3、管理的本质是协调4、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3. 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答: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的出现是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管理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5.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哪些角色?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答:有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6.分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方法目标。 答: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 1.理解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并思考对现代企业经营有何启示。比如,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现代企业做到这几点才能在企业中得人心,每个人都积极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工作效率才会提高。“明法、一法”明法是法律公布于世。一法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请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答:斯密认为日用必需品供应情况的好坏,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这个国家的人民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巧和判断力的高低;二是从事游泳劳动的人数和从事无用劳动人数的比例。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认为分工可以减少支付工资这一好处。 3.科学管理理论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泰罗为什么要研究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其理论的实质是什么?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谈谈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的启发。 答:因为当时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也逐步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单凭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剧烈争夺的局面了。泰罗认为单凭经验进行管理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实质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内容: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现代管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环境中,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建立竞争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优势会使你在绩效上比对手更为强大。如果想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可以减少产品或服务上资源的消耗,提高效率;提高质量,不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速度、灵活性,并且不断更新业务技能不断创新;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对顾客的需要做出快速有效的回应。二、维护道德规范。过大的压力使管理者做出一些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例如为了降低成本买回不合格商品等。是发展自己的拓展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管理多样性的员工队伍。要认识到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员工的必要性,尤其是不同民族,还有个性突出的90、00后。 四、四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如何高效率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新技术和电子商务,建立自己的高效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项挑战。 2.试述中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提升领导者的素质有哪些途径? 素质方面:1、具备全局挂念、大局观念。2、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主动性,用于承担责任。3、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有效的时间观念。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公司利益永远是第一位。5、具备稳健的心态和良好的人格魅力。 能力方面:1、具备战略眼光、战略规划能力和及时总结改进工作的能力。2、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分析判断能力、缜密的思维。3、具备良好的内部沟通协调能力、适当的交际公关能力。4、具备严格的执行力、学习能力、教导能力,灵活有效的工作方法。5、具备把握原则的能力和可靠的自我把控能力。 提升方法:(1)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2)注重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3)不断反省,在总结反省中完善。(4)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 3.为什么说管理学是软科学?你是如何理解的? 软科学是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新兴学科群。它是与电子计算机"软件"的性质和功能相类比而得名的。在管理学中,若将组织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看成硬件的话,则管理可看成软件。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员的内在潜力,有效地利用财力、物力和技术,用最少的消耗达到组织目标,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一层含义。此外,管理者必须借助于被管理者及其他各种条件来创造价值,在这种价值中很难区分出有多少是由管理而得到的,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二层含义。某些管理措施是否有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出,很难在事前准确地评价,这是将管理学看作软科学的第三层含义。 4.西方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演变过程包括哪些方面? 1.从总结企业的具体管理经验到阐述一般管理原理的演变过程 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从总结企业具体管理经验开始的。泰罗从伯利恒钢铁公司长期工作的经验和多次试验中,总结和提炼出了“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作为矿业公司的总经理,首先从总结管理本企业经验开始的。到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管理理论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而是大大专业化和职业化了。其研究不再指某个具体企业。理论来自于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实践经验和总结,它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归纳到演绎的反复研究过程。 2. 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决策人”、“复杂人”、“文化人”、“网络人”、“知识人”假设的演变过程。在西方管理理论的研究中,普遍重视对人的研究。不同的管理理论几乎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本性、动机等不同的认识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泰罗、法约尔及其以前的亚当·斯密等人,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主张在管理中实行严格的规章制度,建立严密的组织结构,并推行以物质刺激为主的管理方法。 梅奥、马斯洛等行为科学家则认识到人不仅是“经济人”,还是“社会人”,因此主张在管理中要通过不断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来调动他的积极性, 到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则更进一步地把人看作是“决策人”、“复杂人”、“自我实现的人”、“网络人”、“知识人”等,因此极力主张实行参与式或灵活多变的管理,以适应日趋民主化、复杂化的管理环境。 纵观管理理论的发展,每一次大的理论突破,几乎都是基于对人的认识的飞跃;各种管理理论的不同,也多是基于对人的认识不同。因此,人是管理中的决定因素,关于人的理论假设也是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出发点。3.从把管理组织看作是封闭系统到把它们看作是开放系统。在管理理论发展的初期,由于客观条件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所限,对于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管理理论的研究一般都限于某个企业和某项工作局部的、封闭的系统,较少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 40年代以来,由于系统科学的发展和运用,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由局部向整体,由封闭系统向开放系统的转变。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系统管理理论学派,其中有社会系统学派和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把管理系统看成是开放的、动态的系统,不但深入地研究管理系统内部的各个影响因素,而且考虑系统外部环境。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分析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系统理论在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广泛运用,是管理科学研究中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进一步提高管理科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从以定性分析为主,到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使用的演变过程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1]

.试述管理地含义. .试论述管理地特点. .为什么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试述管理属性及管理属性两重性地意义. . 什么是管理,并试述管理地基本职能. .什么是管理?管理地对象和目地是什么? .根据明茨伯格地理论,试述管理者在平时地工作中扮演着哪些角色? .管理地一个著名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地做到这一点?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答()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地方案作出正确地决策; ()正确地设计和维护组织; ()科学地授权和实施有效地激励; ()进行适当地控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地形成与发展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管理理论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在管理实践中逐步产生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在发展中地归纳总结,形成了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作为具体地管理思想而去指导管理实践,同时,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修正. .管理理论发展地全部历史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简述管理理论地三个发展阶段)? .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激励工资制度地内容. .简述从对管理人员地要求来看,科学管理理论体现出地科学管理四原则. . 试述科学管理地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地主要内容以及你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地评价. .简述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地问题》中所阐述地几个主要观点.(答案同) .试述霍桑试验所得出地基本结论(取得地主要研究成果).(答案同) .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地主要观点. . 简述韦伯理想地行政组织体系地特点. .根据韦伯地观点,被社会接受地权力有哪几种类型? .简述现代管理理论地主要学派. 第三章管理环境 .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地关系. .简述驱动行业竞争地五种力量. 第四章决策 .为什么决策要遵循地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为什么决策不能做到“最优”? .简述决策地类型. .按决策地重要性程度,决策可分为那几种?分别由哪个层级地管理者负责? .简述集体决策地优点. .简述决策工作地基本过程(步骤). .试论述决策要受到哪些因素地影响? .试述决策地过程(步骤)及影响因素. .简述使用德尔菲法进行决策地要点. .简述头脑风暴法地实施原则.

管理学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创新和激励,以人为中心,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3、个人素质包括人的品德、知识水平和能力三方面的内容。 4、管理者的任务就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 5、管理者的目标: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他的任务,或者说是用现有资源更高质量地完成他的任务。 6、管理者的范围是指管理者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7、成功的管理者用在组织中晋升的速度快慢作为标志。有效的管理者用工作成绩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下属对对其满意和承诺的程度作为标志。 8、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组织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以一般组织的管理为研究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 1、管理者是指(C) A.组织的高层领导 B.组织的中层领导 C.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D.组织的员工 2、管理对象是指(D) A. 组织中的人员 B.组织中的财、物 C.组织的技术 D.组织的人、财、物、信息、技术、时间等一切资源 3、管理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如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技能等。高层的管理人员对这些技能的需要,按迫切性排序是(C) A.首先是概念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人际技能 B.首先是技术技能,其次是概念技能,最后是人际技能 C.首先是概念技能,其次是人际技能,最后是技术技能 D.首先是人际技能,其次是技术技能,最后是概念技能 三、判断题 1、管理人员有必要使自己成为某领域的技术专家,这样才能与组织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 并实施有效的管理。(错) 2、仅靠书本就可以掌握管理学。(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