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版权所有,请勿乱转。如需转载,请联系博主)

摘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道教自身结构和社会地位,观点鲜明地指出限制道教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才,而壮大道教人才队伍的关键在于抱定“道兴教必兴”的理念,走“固本培元”的间接路线,通过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潮流,解放教内思想,脚踏实地牵头发展和弘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优秀道文化,竖立起道文化在文化界的先进地位,强化千百年来道教传承和弘扬道文化的大本营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来关注、相信、加入、壮大道教大家庭。

关键词:道教发展人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解放思想脚踏实地道文化

近来,道教界颇不太平,因个别不自律的道人行为不当,在人间世掀起滔天巨浪,让本就在宗教界处于弱势地位的道教,蒙受巨大冲击。

身为道教一份子,由是而想到当前道教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适逢崆峒山心忧道教前程,来函征取此类文章,惶恐之余,郁结于心的一些拙见,似也找到宣表之窗口。

于是提笔作文,将拙见略作陈述,惟愿贻笑于大方之家之余,能有幸为观教风者得焉,成来日兴教方略之参考。

道教发展,余以为,当从“知止”开始。“知止”者,知道目标也。知止而后能动。

道之儒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言甚妙。虽说讲的是如何做人,但格物致知,用在道教的发展上,何尝不适用?

反思近年来道教的发展,不难发现:自改革开放,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以来,道教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虽然一直在奋进中发展,但对于自身发展目标,却缺乏清醒认识。而目标不明,则不知所求为何,不知所求为何,则发展易限于迷乱和彷徨,而迷则易邪,彷徨则不前。两相作用,道教近来发生的某些道士行为不当的丑闻,则属必然。不光必然,将来还有发生的可能。长此以往,道教的健康、和谐发展,便没了保证。

因此,当务之急,乃是清醒地认识道教发展的目标,然后对自身进行定位,定位之后,安静下来,瞄准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限制的因素,思考前进的方式,最后,才能在发展上有所得、有所成。

那么,道教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什么?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限制的因素是什么?前进的方式,又应该是什么呢?

一、道教的定位和发展目标

给道教定位的目的,是明确发展的目标。

道教的定位,由客观与主观两个部分组成。客观定位是指,道教在外部环境中那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功能性地位。在这里,我特别用了“功能”一词。目的是强调说明,道教是因为有实用价值而存在,并非是可有可无,无用的。而主观定位是指,对于道教界内部人士而言,因道教的客观定位而产生的为了满足道教客观的发展需要,实现道教的客观社会功能,而应该具备的配套的主观认识。

1.1客观定位

道教在社会之中,所客观拥有的地位,因其具备的功能,分为两个:1,道教信仰是中华民族的客观必须;2,道教是外来教派进入中国发展时,平衡宗教势力、缓解外来文明冲击的最坚定、最可靠、也是最后的阵地。

1.1.1道教信仰是中华民族的客观必须

道教,是一种土生土长,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虽然正式立教不到两千年,远远地落后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但由于他因道而立,而道学,始于中华文明始祖伏羲氏所作之八卦,而伏羲氏又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取火种、正婚姻、教渔猎,制订社会秩序,将中华民族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带入人类文明纪元,故而使道学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客观本源、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文明基因的同时,因道而立教,担负着承载道文化、弘扬道文化的道教,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客观必须。

千百年来,从张道陵创建教团开始,道教便一直担负着承载和弘扬道文化的责任,面向人间世,极大地普及了道文化,如果没有了道教的存在,道文化将不可避免地如先秦时期那般束之高阁,局限在由少数高端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组成的圈子之内,相应的,民众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将异常的缓慢。而民众对中华文明基因的认识不明确,当精英阶层的认识也出现问题时,便容易受到来自上层的误导,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严重的错位,导致恶劣的后果。

事实上,即便是在有道教存在的情况下,这个错位,也是产生了的。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虽然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伏羲氏开创的道文化,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脉便人为地更换了汤药,受到了极大的扭曲。以致有近代新文化运动时,主流知识分子不知中华文明的正源乃是道文化,不知有道,只知有儒,只知要打倒封建礼教,进而发展到彻底否认传统文化,主张抛弃传统,全面西化的事情发生。全盘西化的后果,经过近百年的实践,后果现在已经知道了,便是“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而应对之策,现在也有了,是重拾曾经丢掉的传统文化,以传统的继承消弭道德的缺失。

然而可悲的是,受两千年封建礼教的惯性影响,在提倡重拾传统的今天,学术界依然以儒为首,而无视道的本源,空余传统文化血统最纯正的道教孤军奋战,摇旗呐喊。

有道教的存在和努力,尚且如此,如果没有道教,结果将会如何?概如落毛之凰凤,斩首之天龙,不如鸡蛇也。

1.1.2道教是外来教派进入中国发展时,平衡宗教势力、缓解外来文明冲击的最坚定、最可靠、也是最后的阵地

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先生此话,引发的巨大争议,至今不绝于耳。有云先生所说,乃是为中华文明正本清源,有云先生所谓,乃是指道教亦为封建毒苗之一,需要一并地拔除。

鲁迅先生说这话时,时值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之际,站在今天的角度,实事求是地来看,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是毒,西方文明是药,而如今,阴阳变换,乾坤倒转,西方那一套成了毒,而传统反而成了药了。

所以,直到今天,我们才能明白鲁迅先生这个评语的宝贵之处。因为不论鲁迅先生所指为何,亦不论主观认识还是客观认识,都必须承认:继承了中华文明本源的道教才是中国的根柢,是外来教派、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发展时,平衡宗教势力、缓解外来文明冲击的最坚定、最可靠、也是最后的阵地!

试问:外来宗教信仰进入中国,势力膨胀到有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时,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看似对宗教有不敬之意,其实不然。一阴一阳之谓道,宗教有积极的一面,就必然有黑暗的一面。中世纪时期,十字军东征,就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谁能保证历史不会重演?所以在客观上,必须要提防。

至于如何应对,历经中世纪宗教统治的黑暗,深受宗教独大之害的西方人用了政教分离来化解。但这样的做法,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因为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国本不是一家,不分也是离,想合却合不到一块,而且这些宗教在人为的操控下,于内并不一定服从中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于外也并不一定服从全人类的利益,因此外来宗教发展得愈壮大,不稳定因素便越大。但用行政手段强行匡正,又有失信仰自由的人道法规,所以,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用信仰对信仰,以宗教制宗教,进行平衡。

但阅遍国内宗教界,儒教没有成团,佛教成团了,却非本土,所剩的唯有道教。

又问:当外来文明进入中国,泛滥到有可能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时,又如何应对?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经过百年西化历程后,现在的我们正深受其害。应对之策,前面已经说了,已经明确,那便是弘扬传统文化,对抗道德沦丧。

为了达成类似今天“反三俗”的目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舆论机构为先锋,从气功热到百家讲坛,从百家讲坛到全民养生,相关的努力已经持续了许多年了,其结果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陷入一推则壮,一壮则老,一老便出负面冲击的

发展怪圈,而当传统文化的普及大起大落时,西方糟粕文化对国人心灵的侵蚀,却依然坚挺如故。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历练,使民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弘扬成为一种奇特信仰的同时,在相关负面事件的影响下,民族文化的统一战线,也呈现出了全面收缩的态势。如最早出现的气功热,自邪教事件后,一蹶不振;百家讲坛泛滥之后,大红大紫的仅是小说家;养生潮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经的这个博士、那个神医,红一个倒一个。最后,终于轮到了道教。

诚然,受个别人不当行为的影响,此次道教学说貌似也出现了“信任危机”。但是,从客观上来看,全中国,再也找不出如此一个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为职业、为使命,并为此而坚定不移的庞大组织,而从主观上,明白的人自然明白,所谓的“问题”,仅是个别人的行为。

而当全社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潮流由动转静、由狂热转向清醒时,那些因某些个人、某些机构依靠炒作推动起来的潮流,必然逐渐平息,而承载了中华文明根柢、经历了两千年历史、两千年风雨考验的道教,其平衡宗教势力、缓解外来文明冲击的最坚定、最可靠、也是最后阵地的地位,将会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受推崇。

事实上,目前这个趋势已经开始缓慢地成形。越来越多的其他教派的教徒,在格物致知之后,受道教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的吸引,开始转而信仰道教。这一点,对于身处道教之中,而又有机会接触许多信徒的道长来说,感受大约尤为明显。

因此,我们可以预料,道教,他不光是抵抗外来糟粕文化入侵的最后阵地、桥头堡,在不久的将来,如果形势上需要,他还可能会随时转化成为传统文化逆向输出的前沿阵地!

缺乏了这个认识,对于道教内部人士而言,便抓不住这个机遇将道教发展好,而对于观人风来说,也难以从根本上振兴传统文化,振兴整个中华民族。

1.2主观定位

道教事关传统文化和民族的复兴,其客观地位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主观上应该如何对待他,如何发展他,如何运用好他呢?

主观的定位,也可以分为内外两个仪。但外部的对待、外部的发展、外部的运用,我们坚信,政府有政府的打算和通盘的考虑。因此,在此不做评述。我们仅从内部人士、从道教界人士的角度,来考虑分内应该要具备的认识。

这个认识,个人认为,起码应有三个:1,道教发展的目标是平衡宗教界的势力,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维持社会的稳定;2,道教是统治阶层维持社会和谐的一个社会工具;3,严于律己,自觉维护道教的良好形象,是道教界人士首先要做的事。

1.2.1道教发展的目标是平衡宗教界的势力,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维持社会的稳定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说明万事万物,在客观上都是互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忽视、不顾外部环境的发展而独立存在。而庄子在《逍遥游》中,对这种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要用“小大之辨”的眼光看待事物之间的联系。“小大之辨”,即为马克思唯物哲学中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联系,而马克思唯物哲学进一步指出: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道教作为人类社会体系中的一个组织单位,与社会之间,是“小”与“大”、“局部”与“整体”、“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因此,其发展,必然要服从社会的利益。同时,由于道教虽是中华文明本源的载体,但归根到底却是一个宗教而不是严谨的学术组织,因此,在社会这个大框架下,他又从属于宗教界这个小框架。

由于宗教影响的主要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类精神信仰的需要,因此,道教达成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的手段主要是传播和普及向善的优良道德信仰,抵制邪教思想,并兼顾平衡宗教界的势力,防止社会各界因信仰空虚而滋生邪教产生的土壤,或者出现某个教派一家独大的阴阳失调的病症局面。

因此,对于以济世度人为己任的道教徒而言,认识到道教发展的目标是平衡宗教的势力,维护社会的稳定,是最终的目标和自身的崇高使命是很重要的。

一方面,我们不能妨害信仰的自由,以完全排斥的心态来看待外来宗教和外来文化,导致教派之间出现不和谐,引发矛盾冲突,当外来宗教势头过盛,我们只能以发展自身的方式来作为应对,另一方面,当道教发展过于强大时,我们又必须冷静下来思考、加强对自身的审查,防止自身成为破坏平衡的因素。

当然,当前的道教,离强大还很远。兵法家云:胜五为上,胜七为中,胜十为下。道教目前,连“二”都不到,尚属于“平衡因素”,而不是“被平衡的对象”,因此,当以发展为首要任务。

1.2.2道教是统治阶层维持社会和谐的一个社会工具

说道教是统治阶层维护社会和谐的一个社会工具,或许有些伤教内人士的感情,也有否认信仰自由政策的嫌疑。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很现实,也是很必要的一个认识。

实事求是地来看,在任何一个国家,最上层的社会建筑,永远都是政府,而政府的天职,就是维持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而为了履行责任,实现社会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他们在制订民族大计时,会有一个全盘的考虑,一个整体性的计划,而在这个整体的计划中,整个社会中的存在,从个人到制度,从社团到组织,莫不是政府用来维持社会和谐、发展的工具。个人、社团或组织,如果不服从规划,

各行其是,便会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构成威胁,成为客观上必须要限制的不稳定因素。

例如宗教领域。在西方,中世纪时基督教凌驾于政府之上,为了一己私利,发动了十字军东征,给欧洲带来了长达千年的无尽灾难。最后,民众不得不奋起抗争,推翻了宗教的狭隘统治,建立了代表全盘利益的共和政府。

同样的问题,在东方也有发生。东方的宗教史上,中国也好,日本也罢,政府抑佛、灭佛的事件屡有发生。究其根源,无非两个原因:1,势力过于强大,无形之中威胁到社会的稳定;2,不服从政府统一规划,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因此,道教若要有一个好的发展,争取一个好的、平稳的发展机遇,就必须要有爱国爱教,紧密地团结在以党和政府为核心、国家宗教局为直接领导的周围,服从党和政府有关宗教发展的整体规划,发挥好维持社会和谐的特殊作用的政治觉悟。

1.2.3严于律己,自觉维护道教的良好形象,是道教界人士首先要做的事

前面已经说了,道教不论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都需要发展,需要服从党和政府的统一规划,而党和政府,也已经认识到道教的重要地位,在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扶持道教,给了道教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但道教的实际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呢?

在中道协的正确领导下,这些年来,道教一直紧跟国宗局的战略步伐,在壮大教团组织、扩大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

但不可否认的是,近来个别道人的不当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对道教这些年来的成就,有一个抵消的效应,使人们对道教有了怀疑,怀疑道教学说的真实性,怀疑道人的价值观,以为道教,不过是一群人为了一己私利而创造出来的骗人的工具。这对道教的发展,造成的无形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然而,这还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不当行为后果。一个人的不当行为,就能掀起如此大波澜,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倘若人人如此,道教直接便可被当成邪教取缔,还有何脸面谈发展?还有何资格谈承担维护社会和谐的崇高使命?

但,这类事情,偏偏在不断的发生,过去在发生,现在在发生,不采取措施,未来有可能还会发生。

因此对于道教徒而言,发展道教的第一步,除了要在主观上、整体上认识到道教的社会定位,还必须要在个体的层面,认识到自身行为对道教发展所可能带来的积极的或负面的影响,严于律己,自觉地维护道教的良好形象,为道教的发展,切实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限制道教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才

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于内,认识到道教要发展的是人,看到道教存在哪些问题的是人,根据问题想到解决方案的是人,最后,能执行方案将问题圆满解决的还是人。于外,认识到道教在维持社会稳定和谐上的特殊作用,因此而为道教的发展提供方便条件的是人,不能认识到道教的社会价值,打压道教发展的还是人。人对道教发展的限制或促进作用,可以从道教发展的日常模式上有个清醒的认识。

2.1道教发展的日常模式

生产,有生产关系,各种与生产相关的因素以共同信封的某种价值为核心,形成持续的运作。道教的发展虽然不是生产,里面的人与人之间,同样有一个互动的、促进道教不停变化关系。而这个关系,就是道教发展的日常模式。

道教徒这个群体,不论是散居的,抑或住庙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住庙道士为核心,居士、信士为外延的两个部分,或者说两个仪,其中,道士是阳,居士和信士是阴。而阴阳两仪,又按照负阴而抱阳的运行规律,推动道教的发展。也就是说,道教发展的日常模式是,以追求信仰的核心价值为团结核心,道士带领居士、信士,一个在前拉,一个在后推,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外部世界以及内心世界而努力前进,共同推动道教的日常发展。而这个模式能否健康、正常运行的关键,在于道士有无能力,启发、壮大以及带领好居士、信士群体。

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关系是不是健康的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不健康的,而不健康的关键,就在于道人。

2.2限制道教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

张继禹副会长在前些年发表的《关于道教现状和弘扬道教问题的思考》一文中指出,道教的发展,目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道教徒的文化素质,普遍地有待提高,人才匾乏,难以肩负起弘扬教旨的重任;一些道教徒不注重自身道德素养和宗教修养,倾心于世俗名利,缺乏纯洁的宗教感情和虔诚的信仰,致使济世度人的功能微弱;教戒规仪不整、一些宫观管理混乱、散居道士管理涣散、道风不正,个别人还附和巫觋术数活动,背道向利、假道谋私,致使道教含垢;道教宫观组织和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文化建设和交流联系,难以相互激发,彼此促进等等。

张会长概括的那些问题,究其根源,都是道教徒不该做的做了,该做的却不做,破坏了道教的健康发展模式而产生的。所以,从根本上来说,限制道教发展的关键,其实是人。而解决道教发展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培养人才。

2.3欲立者立人欲达者达人

俗话说“欲立着立人,欲达者达人”,道教若想立足于宗教界之林,有一个腾达的发展,就必须面向社会,广泛收纳和培养人才。

但道教的人,是怎么来的呢?是培养起来的。目前来说,道教人才的培养,局限于教内。也就是宫观举荐人才进入道学院进修、学习的方式。这种模式,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为道教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但是,这仅仅只是培养,我们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人才的来源问题。

道教的人来自何方?道士也好,居士、信士也好,归根到底都是来自于社会的。社会上的人,有了道教的信仰,有了出家弘道的心愿,这才有了信士、居士和道士。如果没有了社会上信道、入道、修道的人,道教的人才就从源流上断掉了。人才的来源一断掉,道教便会缺乏足够多的优秀人才,而没有足够多的优秀人才的把持,其发展壮大,就无从谈起。

比如,中国道教协会2002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国有3万多名道士和道姑,有1500多座道观,当然,在中道协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最近几年道教的发展,宫观的数量和道众的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我们假设一个宫观的发展壮大,在理想条件下仅仅只需要一个优秀的当家,那么整个道教,就需要1500个优秀的道长才能勉强撑得起道教当前的全盘发展,而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1500个道长,又需要1500个接班人。两者相加,就是3000人。而这3000与30000的比例是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每十个道众中至少要有一个具有当家才能的人,道教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个兵里就要有一个将军,这个比例,是十分惊人且很难达到的。如果按照“三”才能“生万物”,一个宫观需要三个理想人才才能活起来的道法,这个比例还将扩大,还将更加的惊人。

当然,单看内部比例,这个比例固然难以达到,但敞开人才来源的大门,与社会接轨,又显得十分容易了。因为中国有十三亿人,三千与十三亿的比例是四十三万分之一,四十三万个人里面选一个,事情就会容易许多。

但如何才能拥有这么多的人才呢?

三、解决人才问题的方案

人才匮乏的问题,是宗教界普遍存在而且重视的问题之一。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上,目前存在一阴一阳两种模式。阳,是主动的宣传,大力的吸纳;阴,是被动的收取。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教理教义比较奔放,入世、进取的意念比较强烈,属于前者;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教理教义偏向含蓄,出世的思绪浓重,属于后者。一进一退,外来宗教发展势头比佛道两教迅猛,就是必然的现象了。

而同属被动吸取人才的佛教和道教,道教又要差一点。形成这种局势的原因有很多,但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教理教义。

在教理教义上,道教本质上强调今生、强调过程,追求出世和入世的平衡和统一,佛教本质上强调来世、强调结局,追求的是及时行善消除罪业,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因此许多看破俗世的人,自然而然的便会加入出世的佛教。近来发生的清华天才学子在某佛寺出家的事情,引发了社会上一个大的关注,由此扯出了许

多名校高材生出家的陈年往事,但他们都选择了佛教,而不是道教作为出家的所在,究其原因,便是教理教义的差别所致,也是佛教一直以来,发展势头比道教强盛的原因之一。而同样是这个原因,往深处挖去,又直接引出了当代佛教人才济济的另一个原因。

据悉,当代佛教大约有相当一部分的年轻法师,其来源都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超生而被父母遗弃在佛教的寺庙门口,被寺庙领养的孤儿。这些孤儿,由寺庙和佛教居士共同抚养长大,虽然没人要求他们出家,而是任由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将来做主,但他们大部分都选择了出家,构成了当代佛教的中坚力量。那些父母,为什么不把超生的孩子放在道教的门口?这便是教理教义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中国的佛教,出家人必须住庙,而且修了众多的庙宇,又以慈悲为怀济世度人的大乘法门为要旨,人家把孩子交给佛教,信得过。而道教,就算同样的慈悲为怀济世度人,但散居和住庙混杂,庙宇也不如佛教多,在群众的心目中,便难以承接这样的功德。

这样的分析,并不是为了说明,道教追求出世与入世平衡的教理教义有何不对。事实上,从某个角度来说,与佛教的教理教义相比,道教的教理教义,更加的科学。但问题是,我们道教徒,没有将它发扬好。

例如,道教常说自身使命是“弘道扬教”,道教的“道”是无所不包的,做人有“人道”,经商要有“商道”,入世有“为人处世之道”、喝茶有“茶道”,治国有“王道”等等。这么多的“道”,都是各行各业所必须的,所实用的,而且都为我们道教要“弘”的“道”所包含,但我们“弘”了其中的哪一条呢?千百年来,我们就孜孜不倦地“弘”了一个“仙道”,一个“养生之道”,其他的“道”,虽然也有人弘,但扮演主角的是研究道学的学者,而非我们道教徒。

孔夫子说:“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我们有目标,但搞错了目标,我们有目标,但没有实现目标的能力,不能“陈力就列”,最终的结果便是发展陷入“停止”。所以,道教如果要发展,就必须要对症下药,“陈力就列”,而要陈力就列,个人认为要在主观认识上和客观实践两个方面,做到如下两点:

1,主观认识上:必须抱定“道兴教必兴”的理念,走“固本培元”的间接路线,通过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潮流,解放教内思想,脚踏实地牵头发展和弘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优秀道文化,竖立起道文化在文化界的先进地位,强化千百年来道教传承和弘扬道文化的大本营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来关注、相信、加入、壮大道教大家庭。

1.1抱定“道兴教必兴”的理念,走“固本培元”的间接路线是指:表面上看,我们要弘扬的是道教,但“弘道扬教”,弘道要走在前面才行。因为,道教因道学而立,没有伏羲画下的八卦,没有老子“道德五千言”开创的道家学派,就不会有道教的产生。对于道教来说,道学是“本”,道教是“元”,又或者说,道学是“皮”,道教学说作为道学的一个部分,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要发展道教,就要抱定”道兴教必兴”的理念,走“固本培元”的间接路线,发展道学。道学这个“本”与“源”发展起来了,人才匮乏问题、发展缓慢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1.2通过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潮流,解放教内思想,脚踏实地牵头发展和弘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优秀道文化,竖立起道文化在文化界的先进地位,强化千百年来道教传承和弘扬道文化的大本营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相信、加入、壮大道教大家庭是指:从客观国情来说,中国是一个唯物主义路线为主的国家,从道家学派的属性上来说,道学也是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因此,不论道教承认不承认,在客观上,一方面,不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是从唯物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道教。例如,道教要搞活动,只能说是“弘扬道文化”,打着“道文化”的牌子,而不能用“道教文化”。这样的现实,看似对道教不公平。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从道学的角度来说,却没有任何的不公平。因为,“道”是无所不包的,它既包含了让道教立足、外界看来涉嫌迷信的、唯心的神仙学说,又包含了看似与唯心相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既然社会主流是科学发展观,而道学又包含了科学,那么作为以“弘道”为宗旨和使命的道教,就应该解放思想,借助这个潮流,发展道学,从客观上来说,也只有解放思想,发展和弘扬道学中科学的部分,道学才能发展得起来。另一方面,道教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人才,不光要有教内的人才,还要有为道教护法的居士和信士,而要拥有这样的人,首先必须要让他们关注道教,进而相信道教学说,然后加入道教的大家庭。但怎么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呢?举办各类道文化节,是一个方式,但关注而已,人家未必相信。毕竟,中国教育的主流,是唯物主义,读过书的、拥有较高素质的人,大多是唯物主义者。因此要让他们相信道教的学说,就必须在解放思想,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潮流,发展道学的大思想的指导下,脚踏实地地牵头发展和弘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优秀道文化。不牵头,便没有功德,也无法表现出道教的龙头作用,无法提高道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牵头做了,而且做出了成绩,竖立起了道文化在文化界的先进地位,道教千百年来传承和弘道道文化的大本营的地位才能名符其实,才能让社会各界刮目相看。道学发展起来并且得到了世人的承认,作为道学一部分的道教学说,自然也会得到发展和世人的相信,世人相信了道教学说,自然会加入,进而壮大道教的大家庭。而这个过程,其实也是道教发展、实现所承担的社会使命的过程。

2,客观实践上:必须募集资金,组织学术团队,对历史上积累下来的道学理论,在现代的自然科学认知背景和学术环境下,进行一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大胆疏理和发展,构建一个与主流相符的、面向未来的、令人信服的道学理论体系。

2.1必须募集资金,组织学术团队是指:道教的发展,根本上在于道学的发展,但“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所以道学的发展又需要人才,而道学发展的过程中,又能创造人才,道学和人才之间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关系,而两者都发展了,道教也就发展了。所以,归根到底,道教的发展,关键在于集中物力财力,组织人才发展道学。这是进行实践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个平台,一切都是空谈。

2.2对历史上积累下来的道学理论,在现代的自然科学认知背景和学术环境下,进行一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大胆疏理和发展,构建一个与主流相符的、面向未来的、令人信服的道学理论体系指的是发展道学的具体手段。

道学,自老子写下“道德五千言”以来,其后的发展,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升华。而在量的积累过程中,由于当时落后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大量牵强的资料和辩论被归入道学之内。这些资料,在当时看来没问题,很正确,但在现代的知

识条件下,就有了很大的问题,很大的错误。如炼外丹,前人认为黄金是不腐的,所以炼成“金丹”服食之后,人也会像黄金那样长生不腐,这就是典型的伪命题。这样完全错误的东西,虽然是道学中仙学部分发展中的一个历史资料,有保留下来供后人评说的必要,但是,就不能与那些正确的理论放在一起,不然,人家在看书的时候,到底是以相信的态度去看,还是以不相信的态度去看?正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相信,他就上当受骗了,不相信,与正确的理论失之交臂,同样也会造成损失。而最终受损的,是道教。因为不相信的,自然是不相信,而相信的,因一些错误的引导上当之后,也会变成不相信。

所以,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给信众一个正确的参考教材。而这个教材的形成,要求我们有组织地在现代自然科学认知背景和学术环境下进行,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资料,进行一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大胆疏理和发展,构建一个与主流相符的、面向未来的、令人信服的道学理论体系,开创一个道学发展的新局面。

道教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

道教的起源及其社会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创造了独特的思想文化,学术界与道教界基本上是有共识的。然而,道教成立的时间至今仍存在不同的看法与分歧。至于对道教作用的评价,更是仁者不一。 对于道教产生的时间问题,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道教由皇帝和老子创立,称其为“黄老道”。以皇帝道历纪元,其元年作为道教创立的年份,以此计算,道教创立至今已有4700年多的历史。另一种意见则认为道教是东汉末年由张陵创立,至今也已有1800年的历史。而当今的道教界人士虽有“东汉张陵说”但更多时候则表达了“黄老道”的看法。再追溯到民国以前的道教文献,就不难发现,皇帝对于道教而言的确拥有开创者的地位。《正统道藏》中,讲述历史的神仙传记之第一部是王瓘的《广皇帝本行记》,该书采撷了先秦《列子》、《庄子》等古籍有关皇帝的资料,通过综合加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关于皇帝修行道德、治国修仙的故事框架,凸显了皇帝在道教中的领袖作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这部书被道教视为“资治通鉴”开篇第一卷第一位神仙人物就是轩辕皇帝。其作者赵道一在叙述了皇帝诸多坟事之后评论说:“轩辕屈皇帝之尊,礼七十二师,然后垂衣裳而天下治。当是时也,君明臣衣,民淳俗朴。以有天下而不耻下问,是故神人悉愿归之,民到于今称之。此后世所以

有皇帝王霸之品者,于此乎可见矣。”“神人悉愿归之”,充分表明了作者把皇帝作为道教组织的观点。在作者看来,归向皇帝的不仅是作为信徒的“人”,还有被人作为崇拜对象的“神”。“悉愿”二字值得注意,“悉”指全部,“愿”是自愿。人神归向皇帝就不是个别行为,而带有全局性意义。赵道一的评述并非个人看法,而是代表了唐宋以来道教界的根本主场。这种以皇帝为道教创始的看法不仅一直得到大陆道教的坚持。而且得到了港台以及海外华人道教组织的继承。港台以及海外道教界也采用皇帝纪元之道历,说明海内外道教界都认可以皇帝作为道教创始的首要标志。然而,当我们回头看看,1980年以来甚至更早以些时候出版的学术著作,就会发现另一种不同的情况。除了个别学者同意道教界关于“皇帝创始说”之外,绝大部分的道教研究学者都采“东汉成立说”无论是道教史著作还是一般的专题研究论著,无论是专著还是论文,在阐述道教诞生问题时尽管也会把文化渊源追溯到皇帝时期甚至更为久远,但在言及道教成立标志的时候,则把眼光定在张陵所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等东汉时期的道派。由于学者的论述有一套内在的逻辑,看起来也相当合理,但这种论说实际上并没有得到道教界的普遍认同。虽然在一般情况下,道教界也学术界并不会产生冲突,但问题毕竟是存在的。 造成以上分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是对宗教要素看法不同,认识角度不同,不言而喻,大部分学者们判断道教成立标志是根据一般宗教要素做出的。按照大部分学者意见,构成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佛教与道教在我国的发展融合及其碰撞 摘要:佛教是外来文化它的发展对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有着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促进道教的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形成对立统一的体系,共同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关键词:佛教、道教、发展、融合、冲击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由于各个时代的人们不同的追求而各种宗教也随之产生而得到发展。其中对我国影响比较有大的有道教与佛教。 佛教在中国的产生及其发展 佛教对中国来说是外来产物,它起源于印度是由释迦牟尼创立。中国佛教源于印度佛教,它既是对印度佛教的继承又是对印度佛教的发展。佛教在传入中国内地之前,已在西域地区广泛流传。自汉武帝时代开辟对西域的交通以后,西域各国与中国内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从而为印度佛教的传入准备了条件。佛教传入内地的最初年代以很难确定了。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一下面两种说法较为可信。 在裴松之所注的《三国志》中,曾引用曹魏鱼豢所著《曹魏·西戎传》内容,其中有关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使者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的记载。大月氏在公元前130年左右移居大夏,其实大夏已有佛教流传,大约公元一世纪时,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王朝成为中亚一大强国,同时也是这一地区的佛教中心。所以,汉哀帝时大月氏王派人来汉地传授佛教,当然是可能的。

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流传更为广泛的是“白马驮经”的故事。居多种典籍(如《二十四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的记载,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曾于夜晚梦见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绕而行。第二天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梦见的想必就是佛。”于是汉明帝派使者,西行求法,在大月氏抄经42章,用白马驮回来,收藏于皇室图书档案馆“兰台石室”中。这一汉明帝感梦求法的记载也大体可信。后人在上述的是实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于是就出现了“白马驮经”的传说。 总之,大约早在两汉交替之际,即公元一世纪前后,印度佛教就以开始通过西域地区,逐渐传入中国内地。而在我国的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时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代诗人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当时京城佛教盛行状况的形象描述,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继东晋十六国长期分裂之后,南北朝的对峙状态有持续了160余年,这种局面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朝佛教是在帝王们的普遍提倡下兴盛起来的。宋高祖刘裕篡位时,曾有人建僧徒之口以符瑞劝进,故刘宋一朝对佛教始终十分尊重。在他们看来,佛教“近可以系心,退足以招劝”,既能够有效地收拢人心,宋文帝认为“若是率土之滨,皆纯此化,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正因为有政府这样的支持才能使佛教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 道教的长生及其发展

中国道教与科学

中国的道教与科学 一、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道教的根,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上,可以说,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智慧的人类,中国道教的胚胎就开始孕育、发生了。道教的源,包罗自然崇拜、原始巫术、鬼神信仰、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谶纬神符、方仙道、黄老道和儒、墨、阴阳诸家学说以及燕齐文化、巴蜀文化的某些部分;可以说,凡是能参与历史宗教形成过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主流部分和非主流即异端部分)的诸因素,都一齐向着道教的发生与形成,情有独钟地奔涌去了。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二、道教文化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从积极方面看,在科学技术上,道教文化崇尚自然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与道教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化学、矿物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大都发源于道家。 1.仙道贵生——道教的长生观及对中国医学和养生学的影响。 对生命或长寿的思考是人类的一项最具普遍意义的课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悠久而光辉的主题。而在这追求生命长久的漫漫历程中,跋涉得最为劳苦艰辛,表现得最为执着热烈,所留下的足迹也最为鲜明深刻者,当数中国的道教文化及道教思想家、养生家们。道教的长生方法主要包括清静无为、节欲避害、阴阳平和、形神相安及心斋、坐忘、服气、服饵、外丹、内丹、导引、行蹻…它们都分属于养神、养形、适应自然三大部分。其中导引按摩、道教气功、道教武术、呼吸修炼都是流传较广的养生之术。除此之外,对传染病和体内寄生虫的认识和防治,在道教的科学探索中得到了提高。从早期道书对人体内“三尸”的讨论,逐渐发展出对体内具体的寄生虫的观察和防治。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的以青篙治疗疟疾的方法, 具有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有关道教发展的一些思考 (版权所有,请勿乱转。如需转载,请联系博主) 摘要: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道教自身结构和社会地位,观点鲜明地指出限制道教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人才,而壮大道教人才队伍的关键在于抱定“道兴教必兴”的理念,走“固本培元”的间接路线,通过借助科学发展观的潮流,解放教内思想,脚踏实地牵头发展和弘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优秀道文化,竖立起道文化在文化界的先进地位,强化千百年来道教传承和弘扬道文化的大本营的方式,吸引社会各界来关注、相信、加入、壮大道教大家庭。 关键词:道教发展人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解放思想脚踏实地道文化 近来,道教界颇不太平,因个别不自律的道人行为不当,在人间世掀起滔天巨浪,让本就在宗教界处于弱势地位的道教,蒙受巨大冲击。 身为道教一份子,由是而想到当前道教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适逢崆峒山心忧道教前程,来函征取此类文章,惶恐之余,郁结于心的一些拙见,似也找到宣表之窗口。 于是提笔作文,将拙见略作陈述,惟愿贻笑于大方之家之余,能有幸为观教风者得焉,成来日兴教方略之参考。 道教发展,余以为,当从“知止”开始。“知止”者,知道目标也。知止而后能动。 道之儒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言甚妙。虽说讲的是如何做人,但格物致知,用在道教的发展上,何尝不适用? 反思近年来道教的发展,不难发现:自改革开放,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以来,道教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虽然一直在奋进中发展,但对于自身发展目标,却缺乏清醒认识。而目标不明,则不知所求为何,不知所求为何,则发展易限于迷乱和彷徨,而迷则易邪,彷徨则不前。两相作用,道教近来发生的某些道士行为不当的丑闻,则属必然。不光必然,将来还有发生的可能。长此以往,道教的健康、和谐发展,便没了保证。 因此,当务之急,乃是清醒地认识道教发展的目标,然后对自身进行定位,定位之后,安静下来,瞄准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找出限制的因素,思考前进的方式,最后,才能在发展上有所得、有所成。

由张伯端开创金丹南宗,是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流

由张伯端开创的金丹南宗,是中国道教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流派。与以往的内丹派别相比,金丹南宗无论是在具体的炼养方法上、还是在抽象的理论建构上,都有着相当大的突破和提高。特别是它关于性命问题的思考,更具哲理意味。对于性命问题的思考,无疑是整个金丹南宗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在阅读南宗的典籍时,我们可以发现,与此问题相关的文字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当然,所有与之相关的讨论,如"神气"、"阴阳"、"心"等,并不总是直接在"性""命"的概念下展开,但如果我们以"性命观"来统摄所有相关的问题,却不仅有其传统上的依据,亦有其内在理路上的根由。 本文将以南宗的性命观为核心,着重研究整个南宗修持方法的理论基础。我们将尽量通过对其内在理路的把撑,尽可能多地呈现其原始的丰富性,而不是简单地用现成的理论框架来组织和整理材料。 一、性命 在南宗的思想传统里,相较而言,张伯端更喜欢用"性""命"这个概念来阐发自己的思想。然而张伯端并没有对"性""命"这个概念给出明确的界定。他在言及"性""命"时,更多地是指两种不同的修持进路,如《悟真篇序》云:"但以命术寓诸易象,性法混诸微言耳"。张伯端对于"性"的理解,较偏重于佛家"慧"和"觉"的方面,所以他常常以"本源真觉之性"、"真如觉性"等说法来指称"性",有时甚至直接援用佛家经典,将"性"等同于"正觉三昧"。他在《悟真篇·禅宗歌颂》中如是说道: 夫学道之人,不通性理,独修金丹,如此既性命之道未备,则运心不普,物我难齐,又焉能究竟圆通,迥超三界。故《楞严经》云:"有十种仙,皆于人中炼心,坚固精粹,寿千万岁,若不修正觉三昧,则报尽还散入诸趣",是以弥勒菩萨《金刚经颁颂》云:"饶君百千劫,终久落空亡"。故此《悟真篇》中先以神仙命术诱其修炼,次以诸佛妙用广其神通,终以真如觉性遣其幻妄,而归于究竟空寂之本源矣。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张伯端在谈到"性"的时候,更主要的是强调其觉悟的层面,其间受禅宗影响的痕迹十分显著。 张伯端以下,如石泰、白玉蟾等,在论及"性""命"时,更倾向于将"性""命"等同于"神""气"。石泰《还源篇》云: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基本信仰 道教发展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创立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在洪荒时代,由于人力有限,经常受到自然灾害,所以人就对自然产生敬畏,希望得到自然的庇护,自此开始出现道教各种神的雏形,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对自然敬信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这些都为后来道教的发展及繁荣打下基础。东汉时期为道教的发展初期,其中,汉明帝身体力行,修心养性,并且在洛阳皇宫中积存了大量的秘书、列仙图和道术秘方。桓帝时曾派中常侍左官到苦县(今鹿邑县,是老子李耳的老家)祭祀老子,并下令将天下所有祠庙中的其他神主、偶像毁掉,改祀黄帝、老子。 隋唐时,道教发展达鼎盛时期。隋炀帝于大业元年(605年)建都洛阳,虽然对道佛均崇,但诏令道先佛后。洛阳御苑就是按道教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仙境修建的。唐时,唐高祖曾下诏宣布道教为首,儒学为次,佛教第三,并自称老子后裔,大崇道教。直到北宋时期,道教仍在繁荣发展。北宋建都汴京,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太宗祖籍洛阳,因崇信道教。金元时期流传的道教为“正一道”、“太一道”和“真大道”,后陕西王重阳所创全真道在河洛兴起,上述三教均不再传。王重阳对道教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弟子又创了好几派,使得道观遍布。 明代嘉靖皇帝崇信道教,也大力推崇道教。但是,由于明初朱元璋对道教采取抑制政策,因而基本没有大的发展。清代统治者偏重佛教,曾宣布佛教为国教,所以禁止道教传播。虽在民间活动较盛,但道观及活动规模都很小。 民国时期,曾宣布废除道教,但民间仍有道教信仰活动。冯玉祥驻洛,倡导打神办学,很多道观多被用来办学,庙产亦被充公。到建国前夕,道教在洛阳几乎泯灭。1958年,人民政府实行宗教制度改革,原道教重点活动场所的职业人员和宗教活动相对集中,以便于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与其他各教一样,道教活动全部停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事务部门恢复工作,对历次政治运动中的不适做法进行纠正,平反了冤案,退还庙宇财产,安置道教职业人员,在宪法允许的范围内,道教活动逐渐走向正常。 道教基本信仰 其一,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因此道教有了庞杂的神明系统,信奉的神仙有很多,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等。 其二,道教的另一个信仰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据文献记载,汉魏六朝时,修仙学道之士荟萃是山。宋代道经尊此山为真武修炼之地,武当山道教正式形成。元代,武当山宫观教团日益发展。明代,自永乐皇帝大建武当山宫观祠庙始,明皇室长期奉行扶植武当山道教的政策,使其呈现出200余年的鼎盛局面。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进程中,武当山道教创造、包融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Wudang Mountains is our country famous Taoist shrines.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cultivation way, meta is a mountain.The Song Dynasty: respect the mountain - the practice of Taoism officially formed, Wudang Mountains.The Yuan Dynasty, the Wudang Mountains Temple community development.Since the Ming Dynasty, Emperor Yongle Temple Temple was constructed in Wudang Mountains, Ming room pursue long-term construction Wudang Mountains Taoist policy, so that it shows the situation of its 200 years.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Wudang Mountains, embracing Taoism to create rich and colorful cultural content, is still in Chinese society has a broad and profound impact.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鲁迅,1918),它在中国文明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武当山道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得到历代统治者的捧持和推崇,明朝时达到鼎盛:先后被皇帝封为“大岳”(明成祖),“治世玄岳”(明世宗),使其地位高于五岳,被尊为“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雄镇打岳而祀超百代”。武当山成为专为朝廷祈福禳灾的“皇室家庙”、“天下第一山”(北宋米芾),在道教领域中取得了独尊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全国的道教活动中心,影响深远,在中国道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Taoism is China's native religion, "China is totally rooted in Taoist" (Lu Xun, 1918), it i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Wudang Mountains Chinese Taoism Taoism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s development, rulers of holding and respected, Ming Dynasty reached its peak: has been the emperor as "big mountain" (emperor), "Zhi Shi Xuan Yue" (Shizong), make its position above the mountains, was honored as the "four great mountains are arch then, five common ancestor" "Xianyue" crown "," town play Yue and worship of emi".Wudang Mountains is designed for the blessing of the "Royal Jiamiao s disaster", "the best in all the land" (song Mi Fu), in Taoist field was obtained in first position, becoming the country's largest temple and the Taoist activities, far-reach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a Taoism wrote down brilliant canto. 真武,古称玄武,民间俗称真武大帝。玄武本是中国古代宗教中的北方之神,其形象为龟蛇。道教兴起后,玄武被纳入道教神系,并与北极大帝信仰相结合,逐渐演变为道教大神。唐代宫廷中已供奉玄武神像,北宋真宗时因避圣祖赵玄朗名讳,乃改称玄武为真武。宋初已经在民间流行的道经如《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等,称真武是净乐国太子,在黄帝时入武当山修道,历时42年,功成飞升。南宋流行的道经《玄帝实录》等,称真武因降魔有功,被玉帝封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由于宋朝北方边境一直遭受游牧民族的军事威胁,为了乞助于道教神灵以解除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安定民心,宋朝君臣对道教皆相当崇拜,对真武神顶礼膜拜。宋真宗、仁宗、徽宗、钦宗、孝宗、宁宗、理宗诸帝虔祀真武,屡封尊号。上行下效,民间早有的真武崇拜也日益炽盛。元代武当山道士编刊了《武当福地总真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经书,使真武神在武当山修仙得道的故事更丰满完善,进而使武当山成了世人崇奉的真武道场。 六朝时,武当山便被《荆州图记》称为“嵩高之参佐,五岳之流辈”。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编写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武当山列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元成宗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加封真武神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的圣旨云:“武当

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目前,中国最流行的五大宗教有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其中只有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本文将简单向你介绍一下道教的起源、发展及一些基本知识。 一千八百多年前,道教在四川创立,后来逐渐流行到全国各地。那么它是怎么形成的那?其实道教并不像国外一些宗教一样短期内由某个人创立的,而是有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道教最早的组织出现在东汉,三国演义里的张角便是太平道的创始人之一。历史上确有其人,传说张角是钜鹿人,他又两个弟弟,一个叫张宝,一个叫张梁。他的手下还有八大弟子。他们常以治病的方式传道,以河北为中心,经过十余年的时间,信徒总数竟达到了十万之众。张角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于公元184年发动起义,起义军皆身着黄巾。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巾起义”。最后黄巾起义虽然被各地武装镇压了下来,太平道也随着起义的失败销声匿迹,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影响并没有泯灭,直至宋宣宋徽二年的方腊起义还公然尊张角为教主。顺帝时,张道陵用符水咒语给人治病,借此传教。因其治病的方法奇特,而且每有奇效,虽有投奔者络绎不绝。它规定:“凡信徒入教者,必须教五斗米。”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叫五斗米教的原因吧。张天师显然不像张角那么有野心,而是专心发扬道教,他在世时,五斗米教就已经有了道书、教义、组织和戒律,还崇奉老子为教主。不过在那个天下大乱、自立为王的年代,英雄岂有不出手之理。果然,张天师死后,其孙张鲁便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地方政府,虽然最后还是投降了曹操,不过五斗米教正借此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影响日大。 但是太平道和五斗米教的基本信徒都是平民百姓,其传播手段不依赖于官方,其交易简单、组织单纯,被后世称为原始道教。 而晋魏南北朝时期才是道教的成长期。这一时期涌现了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一批著名的道教领袖,他们从神学理论、组织制度等方面对道进行了改造。使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关系。既吸收了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等观念。也吸收了儒家理论道德观。比如,人可以修炼成神仙,修炼就要有方术、道术。于是就产生了吐纳导引、外丹内丹、养气服气等众多理论。就这样,道教从开始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逐渐发展。老子也成了至高无上的太上老君,更出现了门神、财神,王母娘娘等众多神仙。 如今,道教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他独特的理论体系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许地山《道教史》简介

许地山《道教史》简介 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融通中西,不仅擘划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更开创了一种圆融通博且富于个性特征的治学门径与学术风范,而后者也正是当今学术界,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相信这一设计,会比单出原著,或笼统抽绎当时学风特点,来得更切近可靠。原著是垂范后世的经典之作,导读为鞭辟入里的精赅之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也许是本丛书有别于坊间同类丛书不可替代的特点而弥足珍藏。汉人将庋藏要籍的馆阁比作道家蓬莱山,有“汉家石渠阁,老氏蓬莱山”之称,后世遂称藏书阁为“蓬莱阁”,因借取而为本丛书名。 本书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书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经历了十几年的曲折后出现的“世纪回眸”热潮所尤为心仪的核心问题。本丛书辑取其中尤具开创性而篇幅不大者,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大师们的学术个性。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国内外研究道教的一个起始时期,或曰发轫时期。《道教史》是这一时期中的突出成果,其突出之处,主要在于它是第一部道教的专史。……许地山先生因而也便成为系统梳理道教历史的先驱者。 本书对于道教形成的思想渊源的阐述,基本上与《道家思想与道教》相同,但更加集中于道家巫觋以为神仙家思想与道家的关系,更加明确地提示了道教形成的主要思想来源,也指出其行为系统的主要来历。 目录 《道教史》导读 弁言 绪说 一上品道、中品道与下品道 二方内道与方外道 三清静说、炼养说、服食说及经典科教说 四正真教、反俗教、训世教 道教前史 第一章道底意义 第二章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甲老子是谁 乙《道德经》 丙老子底思想 丁道论 戊人生论 己老子底论敌 第三章老子以后底道家 甲关尹子

道家思想的发展史

1、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尹》、《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暗示道家思想与伏羲、女娲、神农、黄帝、伊尹、许由、巢父、伊尹、姜太公、辛甲、鬻子、管子等人的治世思想有关。另外,与儒家文化起源于周文化不同,道家学者多出自宋、楚、秦、齐等国,暗示道家思想与夏朝、殷商文化密切相关。 2、成型:春秋末年,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 3、兴盛:老子以后,战国时期,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六大派,除了老庄学派外,杨朱学派、黄老学派、彭蒙田骈慎到派、老子学派和宋尹学派都曾兴盛一时,其中以黄老派最盛。其时,黄老思想不但成为田齐的治国思想,并通过百家争鸣对诸子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在楚国和吕不韦统治时期的秦也发挥过一定作用,以至于在战国末期形成了蒙文通先生所说的“黄老独盛压倒百家”的局面。 4、挫折:秦国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组织人员编撰《吕氏春秋》,此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显然,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并在统一中国后不久焚书坑儒,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 5、辉煌:汉朝建立后,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在反思秦统治思想的基础上,开始选择道家作为治国思想,并造就了一个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6、压制:汉武帝执政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崇尚儒术”,道家的发展暂时受到压制。 7、复活: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之风兴起,道家思想重新复活,不过这一次的重点不是黄老,而是对老庄的重新阐释,并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魏晋玄学。此后老庄成为道家正统,一直延续至今。 8、潜藏:魏晋南北朝后,虽然道家思想屡次成为大乱之后治国的急救包,也是部分士大夫失意之后的精神寄托,但它绝大多数时候处于边缘化状态,只能在文艺科技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直到唐宋时期道家又发展至鼎盛,故学者言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家实力却压倒二教。到了元朝道家继续南北朝边缘化状态。另外,道家思想曾和佛教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禅宗,且道家对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起过重要作用。 9、复兴:晚清,随着西方的冲击,儒家统治秩序受到强烈冲击,再加上道家与西方自由民主等观念多有相合之处,故道家思想再次复兴。1991年,董光壁先生首先精炼提出了当代新道家的概念,并得到陈鼓应等人热烈响应,此后有唯道论、道商、天道自由主义、自化论等新的理论出现,其中像道商这样的理论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中国十大道观

中国十大道观 中国十大道观 《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观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以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道观作为道家供奉修行的地方,也体现了当时中国建筑艺术的精湛。道观是要保持的清静、整洁和庄严。道观是中国道教供奉神像和进行宗教活动的庙宇。源于中国本土的道教同儒教、佛教一起,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当中,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白云观北京白云观道教全真第一丛林——北京白云观,位于西便门外二里许,是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自元以降,久为全真“第一丛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全国性道教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先后设在这里。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同时,它又以收藏道教文物最丰富,保存最完整而吸引着国内外大批信徒和游人。 据《北平庙宇通检》记载:白云观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故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刘九

霄《再修天长观》记,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建此观。今白云观的老君坐像为当时所制石刻。金正隆五年(1160年),北京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火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为庆贺殿宇落成,观内举行了三天三夜大道场,金世宗率百官大内臣前来观礼,并赐名曰:“十方大天长观”,并命当时著名道士阁德源为本观主持。著名道士孙道明曾于此编修《大金玄都宝藏》。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二月,皇太后病危,命请设“普天大醮”七昼夜于本观。一月后,皇太后病愈,遂在观之西地,建丁卯瑞圣殿以奉太后本命之神。泰和二年(1202年)正月望日,天长观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建成后,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祐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元初邱长春真人自雪山东归,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至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盘山栖云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舍馆又焕然一新。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邱长春真人羽化于此,同年,成吉思汗谕旨改称为“长春宫”。次年,尹志平等在长春宫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 元末,连年争战,长春宫原殿宇日渐衰圯,后重修工程改以处顺堂为中心展开,明初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基

道教在唐代的发展

道教在唐代的发展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影响力和规模却一直以来不如佛教。这和统治者的政策当然是有很大关系的,到了唐代,李氏皇族奉道祖老子李耳为先,对道教实施了一定的扶植,道教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一】道教的历史发展 道教一直以来都奉老子为祖,即先秦春秋时期“百家争鸣”中道家的创始人——李耳。但事实上,作为一种宗教,道教的出现相对要晚得多。 公元2世纪时,道教第一位“天师”——张道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其后的张鲁、张角等人都是其中的知名人物。但不得不承认,此时的道教仍缺乏严格的教义,多带有蒙昧的迷信色彩,组织也较为混乱。而它的竞争者,佛教则拥有着严格的教义,而且拥有着以寺庙为核心的严格组织。 到了北魏统治时期,中国北方出现了一个改良的道教,它的创始人是寇谦,经过上清派、灵宝派道士的推演,此时道教已形成了整套的仪范和程式:三斋、九斋、十二斋。在这个时期,道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北朝统治者的支持,因为相对而言,道教的发展需要的财力支持更少,不像佛教,随处可见富丽堂皇的大寺庙。佛教的过度发展终于招致了统治者的嫉恨,北周武帝时,就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而同时期的道教则还有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道士陶弘景还编撰了著名的《真灵位业图》,这是道教的第一部神仙谱系,对道教的意义重大。 到了隋朝,道教的地位有所降低,因为隋朝的宗教格局基本上是以佛教为支撑的,而道教的影响甚微。隋炀帝在长安兴建了120个佛寺,而道观只有10个。 【二】为何崇道 隋末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乱世,豪杰四起,英雄辈出,逐鹿中原。 李渊,起兵于太原,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李氏也是陇西贵族的其中一脉。乍一看出身并不卑微,但事实上,在结束了五胡乱华的乱世之后,汉族人对少数民族的排斥情绪还是比较大的,而李渊一族就带有鲜卑的血统。即便不是这样,历代统治者在掌握政权以后,也都会为自己的出身添上一笔神话的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唐代的统治者们为自己找到了老子这一高贵的祖先。 其实选择道家的原因很多,并不止这一条:隋末的战争中,李渊就很好地利用了道教的符谶来使自己显得更顺天意;相对佛教,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是更好的意识形态。另外,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陈寅恪先生也提到了北朝文化对唐的影响,而北朝的统治者大多都还是倾向于道教的。 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把儒、释、道三教代表人物召集在一起,令之论议。史载,李渊对这一次论议的评价是“三教虽异,善归一揆”,但事实上,整个唐朝,除却武则天当政时期,都还是推崇道教的。 【三】国教 唐朝道教的地位在很多地方有表现: 1、管理机构。唐代对宗教事务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道士隶属宗正寺,而僧

论嵇康的神仙道教思想

论嵇康的神仙道教思想 魏晋时期,道教由早期的民间组织逐步向世胄高门渗透,使得大批名士贵族成为它的虔诚的信徒,高层士族们纷纷效仿,一时蔚然成风。正始时期的玄学名士何晏、王弼、嵇康等都有着学道成仙的宗教信仰,并且付诸实践积极修行,服食导引以求长生。其时儒学式微,玄风昌炽,神仙道教思想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士人思想上的新变,使得儒学、玄学、仙学鼎足而三,共同打造出一个新型的学术思想体系出来。譬如嵇康,历来被称誉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但罕言其文士道教徒的事实,一方面是他的宗教实践,辟谷导引、服食丹药、求仙访道等实行,见载于史籍;另一方面,就其思想体系而言,历来的看法是源于老庄自然哲学,正象他自己所说的“老、庄,吾之师也”,但考虑到嵇康诗文中漫逸着的浓郁的游仙气息,还有他关于道教养生理论的精微阐发,目之为道教的而不仅是道家的哲学思想体系似乎更具有说服力。以下结合《太平经》、《老子想尔注》等早期道教典籍来阐述之。 一 汉魏时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与道家学说的逐步复兴,导致儒家经学的式微与崩毁,汉武以来学术思想的大一统局面已然荡然无存。儒学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道家学说便得以堂而皇之地登上历史舞台。何晏、王弼、嵇康等玄学家应运而生,肩负起重建新的文化体系的历史使命,相继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思想。在他们的努力下,玄学勃兴,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新兴的玄学文化思潮的基点是以儒济道、儒道融通,即以道为体,以经过道家理论改造的儒学为用,亦即内玄外儒之道。它主张以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来审视、调和、整肃各种社会关系,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但残酷的现实政治与文化构想的美好蓝图相去甚远,使得玄学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很难以社会政治为途径走向现实。事实上,自曹操专任刑名法术以来,就使士阶层对现实政治产生出厌倦情绪,及至司马氏假托名教残酷迫害玄学名士,更使得士阶层对玄学文化体系能否陶铸现实政治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以至激发出嵇康、阮籍那样的无君论来。现实政治既不能按照文化构想予以重建,士阶层就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修身养性中疏离政治,寻求个人安身立命之道,因而变得高蹈与虚无起来。于是自竹林玄学伊始,阐发《老子》虚静养生之道、《庄子》逍遥游之义就成了与玄学理论主体若即若离的一大支流。学术思潮的转向,刺激了士阶层追慕养生游仙的神仙道教的崛起,探讨现实肉体通过导引服食等途径得以实现长生飞升理想的文士方仙道凛然成为一时风尚。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玄学走向了仙学,一方面它既保持玄学批讨《老》《庄》的思想传统,另一方面又汲取、融合汉末以来神仙道教的理论养分,以虚役实,以天驭人,以仙御道,去寻求解决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的别样良方。 魏初一大批文士与道教关系密切,嵇康也不例外。如卿希泰《中国道教史》说嵇康曾拜道士为师,“可说他完全是一个道教信徒”。孙明君则撰有《嵇康与文士道教》一文,提出嵇康创立所谓的“文士道教”一说,认为文士道教是广大教徒从下层社会向中上层知识分子阶层的转移,促进了民间道教向士族道教、官方道教的转化,着重强调了嵇康作为文士道教的开创者之功。嵇康是一个虔诚的道教信徒,他将修道成仙作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坚信通过服药导引、辟谷等术可致长生,从而孜孜不倦地构建了一套神仙长生及养生理论,用来指导自己的现实人生。就其学术体系而言,它不再是表现为一种纯粹的玄学思想体系,而是有意的糅合进了道教哲学的某些因子,这一思想旨趣的新变,使得浸淫于他骨子里的虚静无为的庄老之学一跃

道家符的起源

道家符的起源 因为家人信仰道教的关系,让我对道家符的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一些书籍,让我了解到道家符的起源是很古老的,是由一些符的历史演变而成的。 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方术曾经是那样广泛的存在着。大到国家的禅代更新,小到百姓的消灾驱邪,择日行事,都要借助于方术。尤其在民间,影响更为深广。它为那些希望自己长生不老,青春永驻,永远快乐的人带来美妙憧憬。而对于那些不堪受现世苦难,急于寻求解脱者,则给予一种永脱轮回。为急功近利者找到了寻求富贵的捷径,为兢兢度日的小百 姓心中升起了丰衣足食的美妙景象。 历朝历代以来,它都是中国道教、民间论坛、神坛或庙会都经常使用的为人消灾解厄运用的。而且,也是传统家业社会经常使用的玄学秘术。它是最无法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其存在之真伪虚实,来证明其功能之大小有无。说起道家符,不得不提的便是神鬼玄秘之事,一般人对道家符的神秘力量,概括为怀疑或肯定或否定等三种心态。无论如何,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四周,尽管科技日益昌盛,人类已经开始在太空中漫步,也无法用科学的逻辑去证明神鬼的有无。 因此,谁都无法抹去或者否定符咒之术。在这个世界上无时不刻的都会产生许多奇迹,让人无法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无法去推翻。 什么是符咒呢?咒”是发号命令的语言,“符”是神佛力量汇集表现的体现,也是一种打“人”的工具。实质上,符咒就是一种神佛表现灵力灵迹的唯一表现方式。符咒又有正邪之分,若是邪符,当然而且必然要藏私,隐瞒重点,顶多亦只点到为止。邪术,昌天下人神之大讳,害人又自损阴德。《灵信宗教网—简单购中国》 请出符时,必然先得念出咒语。而相对于道家符的起源,咒的历史是比符还要早的。 翻阅字典查到咒的解释一为“某些宗教或巫术中的密语,也即是祷祝。”二为“诅咒”。祝是咒的早期形式。一些通灵散文明确记载巫祝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并求上天消之灾解难的一种仪式。古代巫祝并称,可见祝的产生跟巫师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能够通天达地,沟通鬼神与人之间的联系。 它逐渐为道教所改造利用,成为治病、消灾、改命的一种术数。汉末黄巾起义、领袖人长角兄弟等人就是利用符水咒法来替人治病,后来便发展成了一种专门的治疗方法。道教认为符可以遣神役鬼,镇魔押邪,祈福招财,安宅治病等。符的来源,据引“黄帝出军诀”,黄帝兴兵讨伐,战于逐鹿、士卒死伤甚重,黄商爷天叹息,心中痛苦万分,就在他苦思对策时,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睡梦中他看见西王母派遣来的一个身着狐皮大衣的人授予他一符,并且鼓励他道:“太一在前,天一备后,得此兵符,战无不克”。黄帝醒后,悟得其符,及立坛祈祷,祭以大牢,不久巨龟衔符从水中钻出,将符放于坛上,黄帝再次叩头,将符着重地佩在了身上,然后再去攻打蚩尤,这时战役就进行的异常顺利了,最后,终于生擒了蚩尤。

道教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道教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 丁树栋 (山东省诸城市精神卫生中心,山东诸城262200) 【摘要】道教作为中国的固有宗教,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医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东方古代哲学思想,特别是宗教哲学思想,就是中医思想体系的源头。中医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研究中医学思想必须十分重视中医思想体系的源头,因此研究道教文化对中医学思想发展的影响是研究中医固有理论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道教文化;中医学发展;影响 道教是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成熟以“道”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深深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道教文化是东方古代哲学的主要支柱之一。道教的学术思想,完全渊源于道家的内容,而道家学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原始宗教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的总汇,笼络贯穿中国文化上下古今。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1道教文化对中医诊疗的影响 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并结合当时的思想文化基础而形成和发展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可溯源于先民们的巫祝祭祀鬼神,那时即有了道教的雏形,之后,在古代神仙信仰的基础上,沿习方仙道、黄志道的某些观念和修持方法,于东汉中期最终形成了道教。道教利用“符水”、“咒说”为传教手段并兼修医术,随后道教即与中医学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并对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葛洪作为道教人物,研究神仙、丹道之学,并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等医学著作。他揉合道教文化与医学内容,总结了一些临床特效药物,如莨菪子治癫狂,鹿角末治乳痈,并记载了许多真菌类药用植物。他对恙虫病的研究比国外早1000多年。首创用狂犬病的犬脑髓敷贴被狂犬咬伤患者的伤口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是世界免疫学的最早记载。另外,他对于肺结核尸注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他的汞与丹砂还原试验,是世界上最早用化学合成法制成的产品之一,是炼丹术在化学上的一大成就。后来炼丹术传到欧洲,促进了世界制药化学的发展。所以说道家人物葛洪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大大地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发展[2]。 隋唐道家、医药学家孙思邈著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他坚持自种自采,非常重视道地药材。他总结了许多有效的防治经验,如用鹿或羊的甲状腺治甲状腺肿大;用动物肝脏治夜盲症;槟榔治绦虫病;尿沉渣治小儿病;谷皮、防风、防己、细辛、蜀椒、吴茱萸等含维生素B的药物治脚气病等等,这在世界医学史上的都是很先进的。特别是在《大医精诚》一文中提出了医生的最高医德规范,至今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早在十一世纪,我国古代道家们便成功地从人尿中提取出相当纯净的性激素结晶制剂,道家叫“秋石还原丹”,并运用于临床实践,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是世界激素疗法的最早记载。综上可以看出,中医药学的很多重大进展都与道教文化有关,因为道教医学本身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作用[3]。 2道教文化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根据史书记载,养生思想最早起源于老子的长生思想。道家“重人贵生”,这是道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明显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道家就是养生家,道教可以说是养生教。道教的核心原理就是“无为”,它呼吁人们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回归婴儿”。道家养生之学,就是从自身病痛老死问题引出人们在其机体生理上,在其起居生活上如何自己调理以适应天地(大自然)变化,而求得某种自如的一种修养学问。道教文化认为人和地球天体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机体,认为人身便是一小宇宙,因此它从天文地理、地球物理等方面研究人身生命的规律,建立了一整套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在这种原则的指导之下,道家们有做物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