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大纲

一、论述部分:

1.试论述21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

①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

③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

2. 试述H—O 理论的基本原理。

(1)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不变以及既定的商品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余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2)根据要素富裕度的价格定义,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劳动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更便宜,资本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更便宜,可见不同的要素价格将产生不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也就是说各国的相对要素富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3)因此,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样可以使贸易双方获益。

3.试述关税同盟效应

(1)关税同盟的效应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方面。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导致贸易规模的增加,一些原来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同盟内部其他国家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取代。贸易转移指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

(2)关税同盟除了具有上述静态效应外,还有动态效益。

①建立关税同盟能够加强同盟内的竞争,够消除贸易壁垒;

②各国生产者面临同盟国低成本产品的威胁,必须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③关税同盟形成的市场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贸易壁垒取消后,同盟国低成本的生产者面对更大的市场,可以出口更多商品,所以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

④同盟内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强,各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产品单位成本降低;⑤刺激非成员国到关税同盟内投资设厂,就地销售,避免关税同盟对非成员国产品继续保持歧视性贸易壁垒;

⑥建立关税同盟后,劳动力和资本可以使同盟内各国的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4.试述倾销的认定与反倾销的实施条件

(1)倾销指出口国以比国内更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是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歧视。(2)由于倾销经常被企业用来作为争夺国外市场的手段,这时倾销变成了一种不公平竞争,为此,关贸总协定在努力降低各国关税壁垒的同时,允许各国对倾销征收关税,以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

(3)如何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 WTO 反倾销协议》明确规定主要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它的正常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具体来说,看这一产品的价格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价格,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①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②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

(4)进口国是否对倾销采取反击措施还要看倾销是否真正伤害了本国产业。根据 WTO 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倾销成立;②国内产业受到损害;③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如果调查结果表明倾销存在、产业受损,进口国政府就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一般是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出口国厂商不合理的价格。

5.试述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由汉密尔顿提出,经过李斯特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最早、最重要的贸易保护理论。

(2)其基本理念就是,当处于幼稚阶段的国内产业无法与成熟的国外产业相竞争时,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实施保护,给国内产业足够的时间成长,直到具有和国外产业同样的竞争力之后,就可以取消保护。

(3)李斯特的理论一直被经济落后国家广泛引用,成为他们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论据。

二、简答题

1.简述述倾销与反倾销。

(1)倾销指出口国以比国内更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2)如何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主要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它的正常价值在国外市场销售。

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倾销成立;②国内产业受到损害;③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2.简要阐述里昂惕夫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对里昂惕夫悖论进行解释

答:

(1)按照H-O理论,美国应出口准备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验证却与此相反。

(2)里昂惕夫在对美国的外贸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与H-O理论恰好相反。即“美国参与国际分工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生产专业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基础上。

(3)里昂惕夫之谜不仅促成了一些类似的研究工作,也引起了对“谜”的不同解释:①劳动效率的差异。②人力资本的差异。③贸易壁垒的存在。④未考虑自然资源因素。⑤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

(4)里昂惕夫对美国的外贸统计数据分析表明,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出口的则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与H-O理论的结论大相径庭,揭示了美国的人力资本优势。

3、简述加入WTO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1)直接影响

①政府保护国内市场的传统方式基本不再适用;

②政府支持国内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方式必须改变;

③政府涉外经济管理的角色和方式必须转变;

④政府涉外经济管理的机构必须调整;

(2)间接影响

①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②加快建立国内统一市场;

③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4 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是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分的;

(3)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联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4)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5.简述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互通有无,调剂余缺;(2)可以阻止利润率的下降趋势;(3)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生产总量,推动经济的发展;(4)是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

6.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及关税与非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非关税的特点:①灵活性和针对性;②更能有效限制进口;③隐蔽性与针对性。(2)对国际贸易的影响:①对世界贸易发展速度和国际贸易额的影响②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7.简述二战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兴起的原因及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1)兴起的原因

①科技革命的发展;

②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

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反霸斗争的发展;

(2)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①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

②促进了新兴工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使生产水平迅速提高;

④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8.当代各国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各国鼓励出口方面的主要措施有:

①出口补贴②出口信贷③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④商品倾销

⑤外汇倾销⑥促进出口⑦出口管制⑧经济特区措施。

9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它包括哪些内容?

(1)指进口国通过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对进口商品建立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保护国内市场的目的。

(2)技术性贸易壁垒内容包括:

①技术标准与法规②合格的评定程序③包装和标签要求

④产品的检疫检验制度⑤绿色技术壁垒

10.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1)不同的组织形式反映了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发展程度,反映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干预和联合的深度与广度。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优惠贸易安排②自由贸易区③关税同盟④共同市场④经济联盟⑤完全经济一体化

11.简述中国加入WTO的基本原则立场?

(1)恢复原缔约国,而非重新加入

(2)以关税减让为承诺条件,而非承担具体进口增长义务

(3)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

12.跨国公司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1)全球战略目标(2)生产经营规模庞大(3)内部实现一体化

(4)国外分支机构众多(5)重视直接对外投资

1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分析。

(1)机会

①消除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

②有利于发挥我国的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③有利于我国企业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④会使两岸四方的经贸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

⑤有利于降低以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为主企业的成本;

(2)挑战

①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适应;

②在国内市场依靠垄断和特权进行垄断竞争的企业将受到挑战;

③质次价高的产品将受到国内外物美价廉的同类商品的激烈竞争;

④以粗放式竞争为主的企业将受到集约式竞争的挑战和压力;

⑤信用恶劣、法制观念淡薄的企业将受到公平竞争和法制的严惩

14. 什么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产品之间地贸易。

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包括:

(1)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相互倾销、规模经济导致的双向贸易;

(2)要素禀赋决定了垂直差别产品的双向贸易;需求差异也会导致行业内贸易;(3)同质产品之间发生行业内贸易是由于运输成本和地理位置、间歇性贸易、转口贸易或复出口贸易、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等造成的。

15.什么是进口替代战略?它有哪些缺陷?

(1)进口替代战略,指一国广泛运用贸易壁垒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竞争,用本国的商品生产替代进口。(2)缺陷

①由于受到保护,国内工业没有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往往缺泛提高效率的动力;

②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③国内资源有限以及进口市场封闭,很难从发达国家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最多建立起初级制成品的国内生产体系;

④难以形成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内生产;

16.简述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不足

(1)要素禀赋论,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它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2)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3)不足

①与现实不符,尤其是二战后的贸易格局与从理论中得到的结论不一致;

②忽视了技术的革新、技术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合同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职责、合同的授权委托、洽谈、承办、会签、订阅、履行和变更、终止及争议处理和合同管理的处罚、奖励;

本标准适用于龙腾公司项目建设期间的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厂内各类合同的管理,厂内所属各具法人资格的部门,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3 定义、符号、缩略语

4 职责

4.1 总经理:龙腾公司经营管理的法定代表人。负责对厂内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以法人代表名义或授权委托他人签订各类合法合同,并对电厂负责。

4.2 工程部:是发电厂建设施工安装等工程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负责签订管理基建、安装、人工技术的工程合同。

4.3 经营部:是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设备、材料、物资的订购合同。

4.5 合同管理部门履行以下职责:

4.5.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办法并逐步完善规范;

4.5.2 参与合同的洽谈、起草、审查、签约、变更、解除以及合同的签证、公证、调解、诉讼等活动,全程跟踪和检查合同的履行质量;

4.5.3 审查、登记合同对方单位代表资格及单位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技术装备、信誉、越区域经营许可等证件及履约能力(必要时要求对方提供担保),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

4.5.4 保管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合同专用章,并按编号归口使用;

4.5.5 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对合同文本资料进行编号统计管理;

4.5.6 组织对法规、制度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工作;

4.5.7 在总经理领导下,做好合同管理的其他工作,

4.6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及材料、燃料供应部兼职合同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

4.6.1 在主任领导下,做好本部门负责的各项合同的管理工作,负责保管“法人授权委托书”;4.6.2 签订合同时,检查对方的有关证件,对合同文本内容依照法规进行检查,检查合同标的数量、金额、日期、地点、质量要求、安全责任、违约责任是否明确,并提出补充及修改意见。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提出解决方案;

4.6.3 对专业对口的合同统一编号、登记、建立台帐,分类整理归档。对合同承办部门提供相关法规咨询和日常协作服务工作;

4.6.4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各类合同,建立合同统计台帐,并负责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题 加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进口控制,实行较高程度的保护,鼓励满足本国需求的生产,抑制出口,属于()类型的贸易战略。 A、强外向型经济 B、中度外向型经济 C、强内向型经济 D、中度内向型经济 2.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结果是: 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D.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3.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A.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B.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机会的度量。 C.取决于相关产品国内产出占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D.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 4.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 ) 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 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 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 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5.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赫克歇尔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凯恩斯 6.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在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中,中国的工资水平将会( ) A.趋于上升 B.趋于下降 C.保持不变 D.升降不定 7.里昂惕夫之谜是指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集度( ) A.高于其进口商品 B.低于其进口商品 C.低于其进口替代商品 D.高于其进口替代商品 8.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是( ) A.土地密集型产品 B.资本密集型产品 C.技术密集型产品 D.劳动密集型产品

9.关税配额的含义是指( ) A.对进口品既有配额限制(超过配额,不许进口),又要征收进口关税 B.对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征收低关税,对关税配额外的进口征收高关税 C.一国免税进口的数量限额,超过限额的进口要缴纳常规关税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优惠限额,超过限额的不能享受优惠待遇 10. 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解释,采用CIF条件成交,货物装船时从吊钩脱落掉入海里造成的损失由( ) A.卖方负担B.买方负担C.承运人负担D.买卖双方共同负担 11. 墨西哥拥有丰裕的非技术工人,而美国拥有丰裕的技术工人。在开放贸易后,从长期看,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将 A.在两国都下降。 B.在美国上升,在墨西哥下降。 C.在美国下降,在墨西哥上升。 D.在两个国家都上升。 12. ( )是指以物易物,即货物出口的一方在进口某一价值货物的同时,向对方提供等值的出口货物,通常不涉及到第三方 A. 补偿贸易 B. 易货贸易 C. 抵消贸易 D. 互购贸易 13. 进料加工是指( )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辅助材料(简称料件)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销往国外的一种贸易方式 A. 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给有关经营单位 B. 可由国外客户购买后提供也可由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C. 我国加工单位用外汇购买 D. 我国有关经营单位用外汇购买 14. 某进出口公司6月间在现货市场上出售钢板一批,进货价为每公吨1150美元,9月份交货,为了避免市场价格下跌的风险,该公司以相同价格和数量在期货市场购进9月份交割的期货合同,这种做法被称为( ) A. 卖期保值 B. 买期保值 C. 多头 D. 空头 15. 寄售协议中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代理关系 B. 买卖关系 C. 委托与受托关系 D. 上下级关系 16. 补偿贸易是买方以( )形式从卖方购进机器设备等 A. 赊销 B. 代销 C. 返销 D. 信贷 17. ( )是指不享有独家经营权的代理。 A. 购货代理 B. 独家代理 C. 一般代理 D. 销售代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选题 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D ) A 、嘉图 B、赫克歇尔 C、里昂惕夫 D、亚当.斯密 2、从世界围看,世界各国之间货物与服务交换的活动称为( A ) A、国际贸易 B、对外贸易 C、多国贸易 D、双边贸易 3、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资料以( B ) A、欧元表示 B、美元表示 C、本国货币表示 D、日元表示 4、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 A )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 5、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1.6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1.7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 B ) A、3.3万亿美元 B、 1.6万亿美元 C、 1.7万亿美元 D、 1.5万亿美元 6、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 7、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8、在专门贸易体系中,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的是( A ) A、海关结关 B 、货物通过国境 C、交纳税费 D、订立合同 9、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某公司,该公司又将这批货物转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对而言称为( C ) A、间接进口 B、间接出口 C、转口贸易 D、易货贸易 10、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 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1、 200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为2万亿美元,GDP为10万亿美元,因此,美国当年的对外贸易系数约为( D ) A、 2% B、 4% C、 10% D 、20% 二、多选题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国际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 D各国的政策 2.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确切地反映对外贸易规模的是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C.进口额D.出口额 3.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产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 A、初级产品出 B、进口替代 C、出口导向 D、出口替代 4.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产业内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5、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表明。 A.对外贸易 B.贸易顺差 C.有形贸易 D.贸易差额 6、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7、转口贸易又称() A.间接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 8、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A.贸易往来 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 D.国际商品 9、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10、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称为() A.总贸易体系 B.专门贸易体系 C.转口贸易体系 D.对外贸易体系 11、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 D.服务贸易 12、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A.10% B.11% C.12% D.9%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小论文

浙江GDP增长代价与对策 10012135 张佳萍 [摘要]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自然资源耗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等负效应,如资源锐减,环境污染等,这些都成为经济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制约。形成这些负效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一味地追求GDP的快速增长。绿色GDP是一个衡量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本文根据浙江省GDP增长的情况,分析了GDP增长中的代价并对如何减少GDP增长中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对如何构建绿色GDP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对绿色浙江的建设能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浙江经济,GDP,增长代价,绿色GDP 一.浙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发展之快 用“快速列车”来形容浙江经济的飞速发展是恰如其分的。从1978年到2003年,浙江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年增长率达到13.1%,人均GDP从40美元增加到2 44O美元。2004年浙江成为中国第4个GDP超过万亿元的省份。目前,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8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浙江省比2002年又增加了4个,达到30个,占了全国的近1/3。[1]浙江经济发展一直以快速、稳健而闻名,作为全国经济总量第四个超万亿的省份,浙江经济模式曾经全国闻名。浙商也成为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投资者经营者群体。 (二).经济发展之险 浙江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就人均而言却是能源缺乏、土地资源有限、森林资源与环境容纳力极不充裕。资源短缺阻碍浙江经济发展,据调查,浙江现在可用于工业用地的耕地不足400万亩,按一年使用50万亩的速度计算,8年后浙江的工业用地将告罄;同时,浙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矿产资源短缺、劳动力资源短缺等一系列瓶颈。 受此影响,浙江企业成本上升很快,一些企业出口订单无法完成,一些新增投资受阻,企业纷纷外迁,影响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阶段、宏观形势、体制条件尤其是资源环境情况的变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资源约束将会是未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因素。所以浙江经济发展是快中有险,经济快速发展造成的一系列负效应就是经济发展的为线所在。所以,要考虑如何保障资源供给、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浙江资源供给状况的发展战略。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向高级化发展。使得浙江经济发展快而无险。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可以使所有贸易国的消费超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 3、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有效,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国际分工也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4、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但在现实中一般很难实现。() 5、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如果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可流动要素劳动的实际报酬不变,X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报酬增加,而Y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报酬下降。() 6、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出口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 7、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如果X商品和Y商品的价格同时都上升,则所有投入生产的要素的实际报酬都上升。() 8、如果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绝不会发生贸易。() 9、根据贸易理论,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10、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关系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间贸易则完全是由规模经济引起。()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际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额、出口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2.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3.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 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4.调拨价格:也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化生产与经营中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扶植幼小的海外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5.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凭借对研究、开发、生产、出口进行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的关税和配额等措施和手段,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夺取他国的市场份额。 6.普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进行长期斗争,在1968年通过达成普惠制决议之后取得的。该决议规定,发达国际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原则) 7.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对于来自任何国家的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进口国主管当局通常按进口商的申请先后或过去某一时期的实际进口额批给一定的额度,直至总配额发放完为止,超过总配额就不准进口。 8.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补偿税,是对于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奖金或补贴的外国商品进口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9.反倾销税:是对于实行倾销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附加税。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行倾销,并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是构成征收反倾销税的重要条件。 10.国际服务贸易的含义和范围:国际服务贸易指涉及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的交易。具体的解释是: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邮电、网络提供的境外服务;2:境外消费消费者在境外得到服务而进行的消费;3商业存在:允许外国投资者到本国开设服务型企业;4自然人流动:允许国外单独个人到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11.新贸易壁垒:是相对于传统贸易壁垒而言,是以技术壁垒为核心,包括绿色壁垒和社会壁垒在内的所有阻碍国际贸易自由进行的新型非关税壁垒。 二、问答题: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题库与部分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2.绝对优势 3.要素禀赋 4.H-O定理 5.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6.里昂惕夫悖论 7.差异产品 8.产业内贸易 9.对外贸易依存度 10.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11.贸易条件 12.要素密集度: 13.倾销: 14.消费的示范效应 15.雷布津斯基定理 16.关税 17.非关税壁垒 18.幼稚工业 19.关税同盟 20.出口导向 21.进口替代 22.关贸总协定 23.世界贸易组织 24战略性贸易政策 25自由贸易区 26共同市场 27完全经济一体化 28萨缪尔森-斯托尔珀定理 29贸易创造 30贸易转移 二、选择题 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D.不可度量。 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 (A) 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 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 3.消费者剩余是: (C) 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生产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 B.消费者通过支付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 C.以下状况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消费者购买商品所需要支付的价格低于他们中一些人愿意以及能够为该商品所支付的价格。 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 4.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 A.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 B.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5.如果出口供给比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那么: (C) A.进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B.出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C.出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 D.进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 6.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D) A.Bertil Ohlin. B.Eli Heckscher.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大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Theory and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课程学时:68 课程学分:4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前提知识储备的课程主要有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积分、国际经济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熟悉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分析工具,掌握国际分工的理论依据和贸易利益的分配,熟练掌握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经济特区等贸易政策与措施,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发展,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国际贸易政策及措施,并把握当今国际商务活动的特点和趋势以及WTO的知识,能够正确分析和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与现象,为进一步完善相关专业技能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了解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1.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2.对外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 3.经济发展决定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节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3.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 (1)“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 (2)“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 (3)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1)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缓慢发展阶段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化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 分工、国际贸易理论;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 影响。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 A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世界贸易量 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 .提高 B. 下降 参考答案: 1. A 、 2. A 、 3. B 、 4. D 、 5. A 第一章 国际分工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 )。 C .不变 3?—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D. 变化方向不确定 )来反映。 A ?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量 4.转口贸易又称( A .直接贸易 C .过境贸易 B. 贸易差额 D. 国际贸易量 ) B. 间接贸易 D. 中转贸易 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 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 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A .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 .赫克歇尔 D.俄林 2. 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A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 .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3. 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 A ?培育自由竞争的能力 B.追求国内贵金属货币的积累 C .垄断国际市场 D.追求使用价值的增加 参考答案: 1. A 、 2. B 、 3. B 复习思考题 1 .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 什么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 3. 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5.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简述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7. 怎样认识和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8. 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成本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 吗?即使进行贸易,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吗?两国还会实行自由贸易吗? 参考答案: 1-7 题答案参考教材 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完整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大纲 一、论述部分: 1.试论述21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 ①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 ③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 2. 试述H—O 理论的基本原理。 (1)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不变以及既定的商品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余的国家能生产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2)根据要素富裕度的价格定义,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劳动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更便宜,资本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家生产的资本密集型产品更便宜,可见不同的要素价格将产生不同的商品相对价格,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也就是说各国的相对要素富裕度,是国际贸易中各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基本原因和决定因素。(3)因此,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富裕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样可以使贸易双方获益。 3.试述关税同盟效应 (1)关税同盟的效应包括静态效应和动态效应两个方面。静态效应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贸易创造指关税同盟建立后导致贸易规模的增加,一些原来在本国生产的产品被同盟内部其他国家更低成本的进口产品所取代。贸易转移指从同盟外非成员国的更低成本的进口被同盟内成员国相对更高成本的进口所取代。 (2)关税同盟除了具有上述静态效应外,还有动态效益。 ①建立关税同盟能够加强同盟内的竞争,够消除贸易壁垒; ②各国生产者面临同盟国低成本产品的威胁,必须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强竞争力。 ③关税同盟形成的市场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贸易壁垒取消后,同盟国低成本的生产者面对更大的市场,可以出口更多商品,所以更容易实现规模经济。 ④同盟内专业化分工程度加强,各成员国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产品单位成本降低;⑤刺激非成员国到关税同盟内投资设厂,就地销售,避免关税同盟对非成员国产品继续保持歧视性贸易壁垒; ⑥建立关税同盟后,劳动力和资本可以使同盟内各国的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 4.试述倾销的认定与反倾销的实施条件 (1)倾销指出口国以比国内更低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是国际贸易中的价格歧视。(2)由于倾销经常被企业用来作为争夺国外市场的手段,这时倾销变成了一种不公平竞争,为此,关贸总协定在努力降低各国关税壁垒的同时,允许各国对倾销征收关税,以消除国际贸易中的不公平。 (3)如何确定某一进口产品是否存在倾销,《 WTO 反倾销协议》明确规定主要看这一产品是否以低于它的正常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具体来说,看这一产品的价格是否符合以下条件: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价格,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则低于①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情况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②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销售费等费用和利润。符合其中任何一个条件,则倾销存在,否则不算倾销。 (4)进口国是否对倾销采取反击措施还要看倾销是否真正伤害了本国产业。根据 WTO 规定,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倾销成立;②国内产业受到损害;③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如果调查结果表明倾销存在、产业受损,进口国政府就可以实施反倾销措施。一般是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出口国厂商不合理的价格。 5.试述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内容。 (1)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由汉密尔顿提出,经过李斯特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最早、最重要的贸易保护理论。 (2)其基本理念就是,当处于幼稚阶段的国内产业无法与成熟的国外产业相竞争时,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实施保护,给国内产业足够的时间成长,直到具有和国外产业同样的竞争力之后,就可以取消保护。 (3)李斯特的理论一直被经济落后国家广泛引用,成为他们保护本国工业的主要论据。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题(开卷)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题(开卷)(补)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最后一次修订是在( D )。 A.2001年11月 B.2002年1月 C.2003年11月 D.2004年3月 2.保障措施与反倾销性质上的差异表现为( D )。 A.实施保障措施所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要比实施反倾销的前提条件更为严格 B.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只能是4年,反倾销的实施期限一般为5年 C.实施保障措施时出口方成员可获得补偿或行使报复权,而反倾销不允许 D.保障措施是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的产品进口实施的限制措施,反倾销主要是针对当竞争行为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征收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期限是( C )。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4.我国于哪一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A.1947年 B.1995年 C.2000年 D.2001年5."保障措施"作为一个正式的法律规则术语,首次出现在( C )。 A.《GATT1947》第19条 B.《GATT1994》第19条 C.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保障措施协定》中 D.美国《1974年对外贸易法》中 6.当前,遭受反倾销诉讼次数最多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中国 C.巴基斯坦 D.印度 7.目前与反倾销相比,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A )。 A.比较小 B.比较大 C.差不多 D.很难判断 8.受世界贸易组织约束的贸易扭曲行为包括( B )。 A.垄断 B.倾销 C.特别保障措施 D.高

额关税 9.实施临时保障措施的方式是( A )。 A.提高进口关税 B.数量限制 C.配额 D. 关税、配额并用 10.保障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C )。 A.100天 B.200天 C.4年 D.3年11.关税按征税的目的分类(B)。 A.进口税和出口税 B.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C.进口附加税和特惠税 D.从量税和从价税 12.一国对外国产品进口施行限制往往会导致该商品在进口国(A )。 A.国内价格上涨 B.国内价格下降 C.国内价格保持不变 D.其他影响 13.《基础电信协议》正式生效于(C)。 A.1995年1月1日 B.1997年2月15日 C.1998年1月1日 D.1997年12月13日 14.商品价格在货币价值(A),商品价值(A)时会提高。 A.不变、提高 B.不变、降低 C.降低、提高 D.提高、不变 1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第八轮谈判的三大议题是(D)。 A.反倾销、反补贴、服务贸易 B.政府采购、反倾销、农产品贸易 C.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反补贴 D.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 二.多项选择题 1.按商品形式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AB)。 A.有形商品贸易 B.无形商品贸易 C.总贸易 D.专门贸易 E.转口贸易 2.有关国际贸易的形成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CE)。 A.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同时产生的 B.国际贸易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1、判断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2、单选题(10题。每题1.5分,共15分) 3、计算分析题(2题。每题12分,共24分) 4、简答题(2题。每题8分,共16分) 5、论述题(1题,15分) 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1.1.按交易内容区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1.2.按移动方向区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 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 1.3.按运输方式:海运贸易,空运贸易,陆运贸易,多式联运贸易 2.国际服务贸易的分类(4个小类的内涵) 2.1.过境交付:通过电讯、计算机网络实现的视听、金融、信息等服务; 2.2.境外消费:提供旅游服务,接受外国留学生等; 2.3.商业存在:外国公司在本国开办商店,设立金融机构、会计事务所等; 2.4.自然人流动:一国的医生、教授到另一国从事个体服务以及劳务输出等。 3.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之间的区别)、复出口、复进口、净出口与净进口的含义 3.1.出口贸易,将本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因外销而运出国境 3.2.进口贸易,将外国生产和加工的商品外购后,因内销而运进国境 3.3.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 民,对丙国来说列入过境贸易 3.4.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分别签订进口合同 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3.5.复出口,输入本国的外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出时 3.6.复进口,输出国外的本国货物未经加工再输入时 3.7.净出口与净进口,一国往往在同一种商品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在一定时期 内,若该商品出口金额大于进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出口;反之,若该商品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其差额则称为净进口 4.海运贸易(地位) 4.1.是指通过海上各种船舶运送货物的贸易行为,它是国际贸易最主要的运输方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D )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 2、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 D )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 B外国贸易 C商业贸易 D海外贸易 3、一国在其境内设有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 B ) A 大于国境 B 小于国境 C 等于国境 D 与国境无关 4、一国关境与其国境相比( D ) A关境可以小于国境 B关境可以大于国境 C关境可以等于国境 D以上都对 5、以货物通过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D )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 D专门贸易 6、转口贸易又称( A ) A间接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 7、贸易顺差是指( 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8、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 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 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年该国贸易依存度为( C )。 A.出口贸易依存度力16.6% B.进口贸易依存度为20% C.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6.6% D.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6.6% 9.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 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B ) A、对外贸易方向 B、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对外贸易结构 D、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0、当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 B )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 11、在世界贸易中,( A )国家是世界贸易的主体,是各国主要市场。 A发达资本主义 B发展中 C不发达资本主义 D转型 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 世界出口总额 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 13、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个进口商品,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是( B ) A贸易依存度 B贸易条件 C贸易结构 D贸易比率 14、具体商品的进出口属于( A )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进出口贸易 D商品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考试试卷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考试试卷

《国际贸易》(第1单元-第13单元)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中国生产手表需要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9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 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 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2.假设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劳动人数比美国少40人,生产每单位呢绒比美国少10人,则下列错误的是()。 A 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 英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 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 美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是()。 A 替代型国际分工 B 混合型国际分工 C 水平型国际分工 D 垂直型国际分工 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指出,()。 A 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 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 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获利更多

D 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5.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主要政策主张是()。 A 禁止货币出口 B 禁止贵重金属外流 C 奖出限入,包装贸易出超 D 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 世界出口总额 B 世界进口总额 C 一国进出口总额 D 国际贸易量 7.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 A 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 B 它以货币金额表示 C 它只计算有形贸易 D 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8.假定A国生产X和Y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0和120单位劳动,B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90和80单位劳动,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B国不生产 9.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也越大。 A 初级产品 B 工业制成品 C 工业原料 D 都不是 10.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万亿美元。 A 7.9 B 3.5 C 7.2 D 3.7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考试试卷12页

《国际贸易》(第1单元-第13单元)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中国生产手表需要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9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 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 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2.假设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劳动人数比美国少40人,生产每单位呢绒比美国少10人,则下列错误的是()。 A 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 英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 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 美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是()。 A 替代型国际分工 B 混合型国际分工 C 水平型国际分工 D 垂直型国际分工 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指出,()。 A 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 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 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获利更多 D 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5.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主要政策主张是()。 A 禁止货币出口 B 禁止贵重金属外流 C 奖出限入,包装贸易出超 D 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 世界出口总额 B 世界进口总额 C 一国进出口总额 D 国际贸易量 7.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 A 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 B 它以货币金额表示 C 它只计算有形贸易 D 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8.假定A国生产X和Y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0和120单位劳动,B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90和80单位劳动,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B国不生产 9.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也越大。 A 初级产品 B 工业制成品 C 工业原料 D 都不是 10.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万亿美元。 A 7.9 B 3.5 C 7.2 D 3.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名词解释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1、贸易顺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 贸易总额,又称“出超”。 2、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进口贸易总额大于出口 贸易总额,俗称“入超”或者“贸易赤字”。 3、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外贸进口、出口总额基 本相等。 4、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 指标。(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5、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地域 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得比重表示。 6、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与该国国民经济之间的重要指标。(它一般表现为 一国对外贸易额与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7、要素密集度是指生某种商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8、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将某种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看做该种产品的生 命周期。 9、自由贸易区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之间通过签订协约或者协定,取消相互之间的 关税和玉灌水有同等效力的其他壁垒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10、关税同盟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签订或者协定,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 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并且同时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11、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签约或者协定,相互取消关税与关税

与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建立共同对外关税。 12、经济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经济体通过签约或者协定,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 的目标,还要再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经济体经济政策的协调。 13、关税是由海关代表国家,依据本国制定的关税政策、公布实施的税法及海关进出口 税则,对进出口的自由流通的货物及物品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14、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是限制进口是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指一国政府对一定 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护着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则不准进口或者在征收较高关税后方可进口。 15、战略性贸易政策通常是指,政府通过某种干预手段改变或者维持不完全竞争企业的 某种战略行为,是国际贸易朝着有利与本国获取最大限额度利益的方向改进。 16、自愿出口配额制又称为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家或者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者 压力下,资源规定在某一时期内(通常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进口国的出口限额的制度。 17、进口许可证制是指进口国政府规定某些商品的进口必须先按规定向指定的发证机 构提出申请,在获得进口与可证后方可进口,海关凭进口与可正接受申报和验收,否则一律不准进口的制度。 18、海关估价是一国海关为了征收关税,根据统一的价格标准,确定某一进口或者出口 货物价格的过程,由此确定的价格称为海关完税价格或者海关价格。 19、进口替代是指一国采取关税、数量限制和外汇管制等严格的保障措施,限制某些重 要工业产品的进口,扶持和保护本国有关工业部门发展的政策。 20、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者地区,以维护国家或者地方安全、保障人民健康、保 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理由,通过制定复

7历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历年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汇总: 16、试对李斯特保护幼稚产业理论学说作一评价(4) 积极意义:①保护幼稚产业理论把经济发展看作一个规律性的历史过程来研究,强调国际贸易中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强调各国应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对外贸易政策。 ②认为国家生产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而建立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是提 高生产力的关键,因而有必要对国内处于发展中的、有前途的,但遭遇到国外有力竞争的产业部门采取适当的保护。 ③强调保护的过渡性和有选择性,强调贸易保护是达到发展工业、发展生产力目的 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认为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步降低保护,最终走向自由贸易。 ④对美、德当时经济政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缺陷:①对生产力的理解比较含糊,对影响生产力的因素分析也很混乱。 ②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歪曲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 ③保护对象的选择缺乏客观具体的标准。 17、简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4) ①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②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③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④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18、简述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形式。(4) ①大幅度削减关税 A、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 B、欧共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 成关税减让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降。 C、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 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②降价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一些国家程度不同地放宽了进口数量限制,扩大了进口自由化;放宽或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19、简述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4) ①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 贸易国家。 ②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 ③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强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 浓重的政府干预色彩。 ④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都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 ⑤战后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之间贸易自由化超过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 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贸易集团内部的自由化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不同商品贸易自由化程度也不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机械设备的贸易自由化超过工业消费品的贸易自由化。 ⑥战后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20、简述贸易自由化作用评价(4) ①战后贸易自由化推进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的高速发展。 ②战后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各国贸易政策发展的总趋势。 ③战后贸易自由化为国家贸易、经济,为可通过协商、协调获得发展提供了先例。 21、简述管理贸易、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的区别(4) 管理贸易是介于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它是以协调国家经济利益为中心,以政府干预贸易环境为主导,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全面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贸易制度。 管理贸易不同于自由贸易,管理贸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由竞争,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夹杂了许多人为干预因素。 管理贸易不同于保护贸易,保护贸易只关心本国的经济利益,而管 理贸易则是在寻求整体利益平衡的前提下,在兼顾贸易伙伴经济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22、简述管理贸易实现的机制和途径(4) ①通过国际会议对贸易进行意向性的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