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静力性能计算书

船舶静力性能计算书

船舶静力性能计算书
船舶静力性能计算书

船舶静力性能计算书

船舶静力学课程设计

内容

1. 计算与绘制静水力曲线

2. 计算与绘制邦戎曲线

3. 计算与绘制稳性插值曲线

4. 计算与绘制可浸长度曲线

5. 计算与绘制纵向下水曲线

船舶的主要尺度

总长

L=米

Z

垂线间长

L=米

bP

型宽B=米

型吃水T=米

型深D=米

船舶静力学课程设计(Ⅰ)任务书

一、 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与绘制静水力曲线与邦戎曲线

二、 作业内容

1. 静水力曲线

(1) 水线面积曲线 )(z f S = 比例 1cm= (2) 漂心纵向坐标曲线 )(z f x f =

比例 1cm= (3) 型排水体积曲线 )(z f V =

比例 1cm= (4) 型排水量曲线 )(z f =?

比例 1cm= (5) 浮心纵向坐标曲线 )(z f x c = 比例 1cm= (6) 浮心垂向坐标曲线 )(z f z c =

比例 1cm= (7) 每厘米吃水吨数曲线 )(z f q = 比例 1cm= (8) 横稳心半径曲线

)(z f r =

比例 1cm= (或横稳心垂向坐标曲线) )(z f Z m = 比例 1cm= (9) 纵稳心半径曲线

)(z f R =

比例 1cm= (或纵稳心垂向坐标曲线) )(z f Z mz = 比例 1cm= (10) 每厘米纵倾力矩曲线 )(z f M om = 比例 1cm= (11) 水线面系数曲线 )()(z f C w =α

比例 1cm= (12) 横舯剖面系数曲线 )()(z f C M =β

比例 1cm= (13) 方形系数曲线 )()(z f C B =δ 比例 1cm= (14) 棱形系数曲线

)()(z f C P =?

比例 1cm=

2. 邦戎曲线

(1) 绘制甲板边线以下的船体轮廓线

(2) 计算与绘制横剖面面积曲线)(z f A = 比例 面积:1cm= 吃水:1cm=

表1 S 、f x 、x I 、yf I 、α计算表

水线号 n L l /== m )(3

2

l = 吃水T = m ,

3)(2l =

站号 半宽坐标 y i (m ) 面积 乘数 惯矩 乘数 面矩函数 (Ⅱ)×(Ⅲ) 惯矩函数 (Ⅱ)×(Ⅳ) 坐标立方

y i 3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1 -11 121 0(尾) -10 100 1 -9 81 2 -8 64 3 -7 49 4 -6 36 5 -5 25 6 -4 16 7 -3 9 8 -2 4 9 -1 1 10 0 0 11 1 1 12 2 4 13 3 9 14 4 16 15 5 25 16 6 36 17 7 49 18 8 64 19 9 81 20(首) 10

100

总和∑' 修正值ε 修正后∑

符号

=

S ∑)(2Ⅱl

(m 2) LB

S

=f x ∑∑)

()(ⅡⅤl

(m )

2

3

)()(2f

yf x S l I ?-=∑Ⅵ

(m 4) 42

()3()

x I l m =

∑Ⅶ 设计结果

表2V、D、δ、q计算表

t = T/n = mγ= t/m3

水线号吃水

T i(m)

水线

面积

S i(m2)

成对和

自上而下

之和

排水体积

)

(

2

V

t

V

i

=

(m3)

排水量

D i=γ(Ⅵ)

(t)

方形系数

LBT

V

i

i

=

δ

每厘米吨数

100

)

(Ⅲ

γ

=

i

q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0 ————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3 x c计算表t=T/n= m

水线号水线面积

S i(m2)

漂心坐标

x fi(m)

S i·x fi

(Ⅱ)×(Ⅲ)

成对和

自上而

下之和

排水体积

V i(m3)

浮心纵坐

)

(2

)

(

t

x

ci

=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0 ————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4 Z c计算表t=T/n= m

水线号排水

体积

V i(m3)

成对和

自上而下

之和

)

(

2

t

(Ⅱ)

(Ⅴ)吃水

T i(m)

浮心垂向坐标

Z ci=(Ⅶ)-(Ⅵ)

(m)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0 ————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5 r、R、Z m、Z mz计算表

水线号排水

体积

V i(m3)

横向

惯矩

I xi(m4)

纵向

惯性

I yfi(m4)

横稳心

半径

r i=I xi/V i

纵稳心

半径

R i=I yfi/V i

Z ci

横稳心垂向

坐标

Z mi=r i+Z ci

纵稳心垂向

坐标

Z mzi=R i+Z ci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0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6 M cm计算表

水线号排水量

△i(t)

纵稳心坐

R i(m)

△i·R i

(Ⅱ)×

(Ⅲ)

L(m)

纵倾1cm力矩

)

(

100

)

(

100Ⅴ

=

?

=

L

R

M i

i

cm

ⅠⅡⅢⅣⅤⅥ0 ————

1

2

3

4

5

6

7

8

9

10

表7 邦戎曲线计算表 t=T/n = m

横剖面 站 号 0水线

第1号水线 第2号水线 第3号水线 第4号水线 第5号水线 y 0

y 1

σ1=

(y 0+y 1)

面 积

A 1=σ1

×t

y 2

σ2=σ1 +(y 1+y 2)

面 积 A 2=σ2×t

y 3

σ3=σ 2 +(y 2+y 3)

面 积 A 3=σ3×t

y 4

σ4=σ 3 +(y 3+y 4)

面 积 A 4=σ4×t

y 5

σ5=σ 4 +(y 4+y 5)

面 积 A 5=σ5×t

艉↑ ↓ 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1=

A 2=

A 3=

A 4=

A 5=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舯横剖面系数

i

M T B A C ?=

C P =C B /C M

船舶静力学课程设计(Ⅱ)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大倾角稳性计算

二、作业内容

(1)绘制乞氏剖面图(9垂线)比例:1:

(2)计算吃水T= m,船舶倾角θ=10°,20°,30°,40°,50°,60°时之排水体积及回复力臂。

(3)根据计算之结果,绘制稳性插值曲线。

(4)根据稳性插值曲线计算与绘制该船在满载状态时的静稳性曲线和动稳性曲线。并求极限动倾力臂l amax及极限动倾角θdmax。

(给定满载时的重心高度Z g= m)

(5)当横摇角θ0= ,进水角θi= ,由静稳性曲线和动稳性曲线求极限动倾力臂l amax及极限动倾角θdmax。

郭氏法计算表格(一)

入水楔形体积

乞氏剖面站号

i=1 i=2 i=3 i=4 i=5 i=6

5

1

=

?

15

2

=

?

25

3

=

?

35

4

=

?

45

5

=

?

55

6

=

?

a1a12a13a2a22a23a3a32a33a4a42a43a5a52a53a6a62a63

1 2 3 4 5 6 7 8 9 ∑

出 水 楔 形 体 积

乞氏剖面 站 号

i=1

i=2

i=3

i=4

i=5

i=6

51=? 152=? 253=? 354=? 455=? 556=?

b 1

b 12

b 13 b 2

b 22

b 23

b 3

b 32

b 33

b 4

b 42

b 43

b 5

b 52

b 53

b 6

b 62

b 63

1 2 3 4 5 6 7 8 9 ∑

∑∑-=22b a W i

∑∑+=33b a I i

郭氏法计算表格(二)

吃水T 0= m n =乞氏剖面站数 Z c (T 0对应的浮心高度)= m T 0-Z s = m C = m )cos(?θ-

)(?θ-

V 0(T 0对应的排水体积)= m 3 L /n =L /9= T 0-Z c = m

V 0(T 0-Z c )=

CV 0=

船 长L = m =???θ9

21L

=???θ9

31L

==

?0

3.5710

θ rad Z s (假定重心高度)= m

i

W i

I 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0.996 5° 9 85° 0.966 15° 8 75° 0.906 25° 7 65° 0.819 35° 6 55° 0.707 45° 5 45° 0.574 55° 4 35° 0.423 65° 3 25° 0.259 75° 2 15° 0.087 85° 1

∑I i cos(θ-φ)i (各栏垂向总和) 注:

1. V 0及Z c 由静水力曲

线图上查得。 2. I i 及W i 取自表格

(一)的计算结果。 ∑W i (W i 自下向上连续和)

∑???=

i

W L V θδθ9

21

V θ=V 0+δV θ

∑-???=

i

i

I L M )

cos(9

31?θθθ

sin θ

V 0(T 0-Z c )sin θ co sθ CV 0co sθ

M θ’=V 0(T 0-Z c )sin θ+CV 0co sθ M=M θ-M θ’ l 0=M /V θ (T 0-Z s )sin θ Ccos θ

△l =(T 0-Z s )sin θ+Ccos θ

SZ=l θ=l 0+△l

稳性插值曲线数值汇总表

Ⅰ水线Ⅱ水线Ⅲ水线Ⅳ水线Ⅴ水线

横倾角排水体积静稳性臂排水体积静稳性臂排水体积静稳性臂排水体积静稳性臂排水体积静稳性臂θ°VθlθVθlθVθlθVθlθVθlθ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静稳性曲线和动稳性曲线计算表

满载吃水

T= m

重心高度

Z g= m

假定重心高度

Z s= m

Z g-Z s= m

横倾角θ假定重心

S的静稳

性臂l’

(m)

sinθ(Z g-Z s)sinθ

静稳性臂

l=l’-(Z g-Z s)sinθ

(m)

动稳性臂

?

=

3.

57

2

10

d

l

(m)

0 0

100.1736

200.3420

300.5000

400.6428

500.7660

600.8660

700.9397

800.9848

90 1.0000

根据静稳性臂和动稳性臂曲线

①求极限动倾力臂l qmax= m。

极限动倾角θdmax= 度。

②当横摇角θ0= 度求

求极限动倾力臂l qmax= m。

极限动倾角θdmax= 度。

③当横摇角θ0= 度,浸水角θi= 度

求:求极限动倾力臂l q= m。

船舶静力学课程设计(Ⅲ)任务书

三、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与绘制可浸长度曲线

四、作业内容

1. 根据邦戎曲线,计算与绘制限界线下的横剖面面积曲线及其积分曲线。

比例:面积1cm= m2

体积1cm= m3

2. 根据邦戎曲线绘制十条极限纵倾水线,其中

水平1条

首纵倾4条

尾纵倾5条

3. 计算各极限纵倾水线的进水体积V i及其重心位置X i,并绘制进水体积v w~x w曲线。

比例进水体积1cm= m3

4.根据第1项和第3项的数据求可浸长度并绘制可浸长度曲线。

已知限界线在甲板边线下76mm。

可浸长度曲线计算表1

(横剖面面积曲线及积分曲线计算表)l=L/n

站号横剖面面积成对和自上而下之和

体积

)

(

2

1

?

=l

V

ⅠⅡⅢⅣⅤ0(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尾)

可浸长度曲线计算表2(极限海损水线下V 1,M 1,x w 及v w 计算表)

计算要求 力 臂

乘 数 K i 极 限 海 损 水 线

L = m l = m (l)2= m 2 V = m 3 x 0= m M = m 4 Ⅰ

横剖

面积 A i (m 2) 横剖面积 对舯之矩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

A i K i

A i (m 2)

A i K i

横 剖 面 站 号

艉 艏 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10 0 11 1 12 2 13 3 14 4 15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总和∑’

A i ;∑’

A i k i 修正值 ε

修正后总和∑A i ;∑A i k i

)(20

31m A L

V i ∑=

v w =V 1-V (m 3)

M 1=(l)2∑A i K i

m=M 1-M

ω

ωv m x =

(m)

船舶静力学课程设计(Ⅳ)任务书

五、课程设计题目

计算与绘制船舶纵向下水曲线

六、作业内容

1. 根据已知条件,绘制下水布置图。(比例:1:)

2. 由行程S= m开始每隔m计算船的艏艉吃水。

3. 利用邦戎曲线及表格计算船在各行程时的浮力,浮力对前支点的力矩,浮力对滑道末端点力矩及下水重量前支点的力矩,下水重量对滑道末端点的力矩。

4. 计算船艉上浮后船舶浮态。

5. 绘船艉上浮(示意)图。

6. 绘制纵向下水曲线图。

三、已知条件

1. 船长L= m

2. 邦戎曲线图

3. 下水重量D c= t

4. 下水重心位置X g= m

5. 重心距前支架距离l G= m

6. 龙背坡度α=

7.滑道坡度β=

8. 潮水在滑道末端处的高度m

9. 前支架处距艏垂线距离m

四、计算结果

1. 船尾开始上浮时的行程S= m

2. 船尾上浮时的前支架受力R= t

3. 前支架离开滑道后端时行程S c= m

4. 完全浮起时的行程S= m

5. 最小艉弯力矩= t·m

下水计算表(1)

水面在滑道端点以上 m l=L/n

行程 m

艉垂线在滑道端点以前或以后 m 吃水:艏 m ;艉 m 行程 m

艉垂线在滑道端点以前或以后 m 吃水:艏 m ;艉 m 站号

横 剖

面 积 (m 2) 辛氏 乘数 f (V ) (Ⅱ)×(Ⅲ) 矩 臂 f (M ) (Ⅵ)×(Ⅴ) 横 剖面 积 (m 2) 辛氏 乘数 f (V ) (Ⅱ)×(Ⅲ) 矩 臂 f (M ) (Ⅵ)×(Ⅴ)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Ⅱ Ⅲ Ⅳ Ⅴ Ⅵ 0 尾 1/4 0 1/4 0 1/2 1 1/2 1 1/2 1 3/4 1 3/4 1 2 2 2 2 2 3 1 3 1 3 4 2 4 2 4 5 1 5 1 5 6 2 6 2 6 7 1 7 1 7 8 2 8 2 8 9

3/4 9

3/4 9 2

1

9 1 2

19

1 2

19 10 首

1/4

10

1/4

10

总 和 ∑f (V )= ∑f (M )= 总和

∑f (V )= ∑f (M )=

浮力

∑==)(3

2

V f l V γ

γ 浮心至艉垂线距离

==∑

∑)()('

V f M f l X m

浮心距前支梁 l c = m 浮力对前支架力矩 M γ’= t·m 浮心在滑道端点以后 S 0= m 浮力对滑道端点力矩 M γ t·m 船之重心距滑道端点 S G m 重量对滑道端点力矩 M D = t·m

t

m

m t·m t·m t·m m t·m

下水计算表(2) (船艉浮起后)

水面在滑道端点以上 m l=L/n 行 程 m 前支架处吃水 m 假定龙骨坡度

行 程 m 前支架处吃水 m 假定龙骨坡度 站号

横 剖

面 积 (m 2) 辛氏 乘数 f (V ) (Ⅱ)×(Ⅲ) 矩 臂 f (M ) (Ⅵ)×(Ⅴ) 横 剖面 积 (m 2) 辛氏 乘数 f (V ) (Ⅱ)×(Ⅲ) 矩 臂 f (M ) (Ⅵ)×(Ⅴ)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Ⅱ Ⅲ Ⅳ Ⅴ Ⅵ 0 尾 1/4 0 1/4 0 1/2 1 1/2 1 1/2 1 3/4 1 3/4 1 2 2 2 2 2 3 1 3 1 3 4 2 4 2 4 5 1 5 1 5 6 2 6 2 6 7 1 7 1 7 8 2 8 2 8 9

3/4 9

3/4 9 2

19

1 2

19

1 10

10 首

1/4

10

1/2

2

19

总 和 ∑f (V )= ∑f (M )= 总和

∑f (V )= ∑f (M )=

浮力

∑==)(3

2

V f l V γ

γ 浮心至艉垂线距离

==∑∑)

()('

V f M f l

X c m 浮心距前支梁 l c = m 浮力对前支架力矩 M γ’= t ·m

t

m

m t ·m

沥青路面结构计算书

新建路面设计 1. 项目概况与交通荷载参数 该项目位于西南地区,属于二级公路,设计时速为40Km/h,12米双车道公路,设计使用年限为12.0年,根据交通量OD调查分析,断面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1849辆/日, 交通量年增长率为8.2%, 方向系数取55.0%, 车道系数取 70.0%。根据交通历史数据,按表A.2.6-1确定该设计公路为TTC4类,根据表 A.2.6-2得到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车辆类型分布系数 根据路网相邻公路的车辆满载情况及历史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到各类车型非满载与满载比例,如表2所示。 表2.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所占比例(%) 根据表6.2.1,该设计路面对应的设计指标为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根据附表A.3.1-3,可得到在不同设计指标下,各车型对应的非满载车和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如表3所示。 表3. 非满载车与满载车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根据公式(A.4.2)计算得到对应于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8,109,551, 对应于无机结合料层疲劳开裂的当量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为562,339,245。本公路设计使用年限内设计车道累计大型客车和货车交通量为4,989,710,交通等级属于中等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方案 初拟路面结构如表4所示。 表4. 初拟路面结构 路基标准状态下回弹模量取50MPa,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Ks取1.00,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系数Kη取1.00,则经过湿度调整和干湿与冻融循环作用折减的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为50MPa。 3. 路面结构验算 3.1 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验算 根据表G.1.2,基准等效温度Tξ为20.1℃,由式(G.2.1)计算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等效温度为21.5℃。可靠度系数为1.04。 根据B.3.1条规定的分层方法,将沥青混合料层分为6个分层,各分层厚度(hi)如表5所示。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别计算设计荷载作用下各分层顶部的竖向压应力(Pi)。根据式(B.3.2-3)和式(B.3.2-4),计算得到d1=-8.23,d2=0.77。把d1和d2的计算结果带入式(B.3.2-2),可得到各分层的永久变形修正系数(kRi),并进而利用式(B.3.2-1)计算各分层永久变形量(Rai)。各计算结果汇总于表5中。 各层永久变形累加得到沥青混合料层总永久变形量Ra=19.2(mm),根据表3.0.6-1,沥青层容许永久变形为20.0(mm),拟定的路面结构满足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1.1.总平面设计 本设计为一幢7层宾馆,首层层高为 4.5m,二至七层层高均为3.6m,考虑通风和采光要求,采用了南北朝向。设计室内外高差为 0.45m,设置了3级台阶作为室内外的连接。 1.2.平面设计 本宾馆由客房及其他辅助用房组成。设计时力求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紧密,尽量做到符合现代化宾馆的要求。 (1)使用部分设计 1.客房:客房是本设计的主体,占据了本设计绝大部分的建筑面积。考虑到保证有足够的采光和较好的通风要求,故将宾馆南北朝向,东西布置。 2.门厅: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内外过渡,人流分散的交通枢纽,对于宾馆而言,门厅要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给人舒适的第一感觉,因此,门厅设计的好坏关系到整幢建筑的形象。 (2)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走廊连接各个客房、楼梯和门厅各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过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畅通和建筑防火的要求,本设计中走廊宽度为2.4m。 楼梯是建筑中各层间的垂直联系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必经通道。本方案中设有三部双跑楼梯以满足需求。 为满足疏散和防火要求,本宾馆设置了两部电梯。 (3)平面组合设计 该宾馆采用内廊式,由于本建筑的特殊功能,各个客房与服务台都需要有必要的联系。 1.3.立面设计 本方案立面设计充分考虑了宾馆对采光的要求,立面布置了很多

推拉式玻璃窗,样式新颖。通彻的玻璃窗给人一种清晰明快的感觉。 在装饰方面采用乳白色的外墙,窗框为银白色铝合金,色彩搭配和谐,给人一种亲切和谐放松自由的感觉,一改过去的沉闷和死板,使旅客可以轻松自在的在宾馆休息与生活。 1.4.剖面设计 根据采光和通风要求,各房间均采用自然光,并满足窗地比的要求,窗台高900mm。 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内排水,排水坡度为2%,结构找坡。 为了符合规范要求,本设计中采用了两部电梯,满足各分区消防和交通联系的要求。 1.5.建筑设计的体会 本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交通联系的方便,达到人流疏散和防火的要求,对房间的布置及使用面积的确定,达到舒适、方便。立面的造型及周围的环境做到相互协调;整个建筑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使人,建筑和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 本次建筑设计使我们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并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及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这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既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模板

目录 一、说明 二、外板 1、船底板 2、平板龙骨 3、舭列板 4、舷侧外板 5、舷侧顶列板 三、甲板 1、强力甲板 2、其它甲板 四、单层底 1、实肋板 2、中内龙骨 3、旁内龙骨 4、舭肘板 五、双层底 1、中桁材 2、非水密旁桁材 3、水密旁桁材 4、实肋板 5、水密实肋板 6、内底板 7、货舱区舷侧底部结构 8、双底部分外底纵骨 9、双底部分内底纵骨 10、肘板 六、舷侧骨架 1、货舱区域(#34~#131) 2、机舱部分(#10~#34) 3、首尖舱

4、尾尖舱 七、甲板骨架 1、露天强力甲板计算压头 2、甲板各区域压头值 3、首楼甲板骨架计算 4、尾~#8尾楼甲板骨架 5、#8~#29尾楼甲板骨架 6、尾~#35主甲板骨架 7、#35~#134主甲板骨架 8、#134~首主甲板骨架 9、#35~#134平台骨架 10、机舱平台骨架 11、首尖舱平台骨架 12、主甲板机舱舱口纵桁 13、货舱端横梁 八、水密舱壁 1、舱壁板厚 2、扶强材 3、桁材 4、内舷板纵骨架式骨架 九、首柱 十、机座 十一、支柱 1、支柱负荷计算 2、支柱剖面积计算及支柱壁厚十二、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1、首楼后壁 2、尾楼前壁 3、首尾楼舷侧 4、甲板室 十三、货舱围板 十四、舷墙

一、说明 本船主要运输矿石及钢材,兼顾煤碳及水泥熟料等货物。航行于长江武汉至宁波中国近海航区及长江A、B级航区。船舶结构首尾为横骨架形式,中部货舱区采用双底双舷、单甲板、纵骨架式形式,所有构件尺寸均按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要求计算。 1、主要尺度 设计水线长:L WL107.10米 计算船长:L 104.10米 型宽:B 17.5米 型深:D 7.6米 结构计算吃水:d 5.8米 2、主要尺度比 长深比:L B= 104.1 17.5= 5.95>5 宽深比:B D= 17.5 7.6= 2.30 ≤2.5 舱口宽度比:b B l= 10.4 17.5=0.594 <0.6 舱口长度比:l H l BH= 28 33.6= 0.833 >0.7 3、肋距及中剖面构件布置 尾~#10及#140~首肋距为600mm #10~#140 肋距为700mm 本船规范要求的标准肋距为: S = 0.0016L+0.5 = 0.0016×104.1+0.5 = 0.667 m (以下均同)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

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与计算书 1 工程简介 本路段属于安图至汪清段二级公路.K0+000~K3+500,全线设计时速为60km/h的二级公路,路面采用60km/h的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度为10m,行车道宽度为2×3. 5m,路肩宽度为2×0.75m硬路肩、2×0.75土路肩。路面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为12年。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以BZZ-100表示;根据沿线工程地质特征及结合当地筑路材料确定路面结构为:路面的面层采用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和6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土。 2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本设计路段自然区划位于Ⅱ3区,当地土质为粘质土,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4)》表F.2查得,土基回弹模量在干燥状态取39Mpa,在中湿状态取34.5Mpa. 3 设计资料 (1)交通量年增长率:5% 设计年限:12年

。 4 设计任务 4.1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4.2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计算,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验算 4.3 绘制沥青路面结构图 5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5.1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 为标准轴载,以BZZ -100表示。标准轴载计算参数如表10-1所示。 5.1.1.1 轴载换算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 35 .41 21∑=? ?? ??=k i i i P P n C C N ,()11 1.211c m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5.1.1.2 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设计规范,二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年限取12年,车道系数η=0.7,γ=5.0% 累计当量轴次: ()[][] 329841405 .07 .005.8113651)05.01(3651112 =???-+=??-+= ηγ γN N t e 次 5.1.2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 5.1.2.1 轴载验算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轴载换算公式为: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建筑设计 一、建筑概况 1、设计题目:++++++++++++ 2、建筑面积:6500㎡ 3、建筑总高度:19.650m(室外地坪算起) 4、建筑层数:六层 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二、工程概况: 该旅馆为五层钢筋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6500m2,建筑物平面为V字形。走廊宽度2.4m,标准层高3.6m,室内外高差0.45m,其它轴网尺寸等详见平面简图。 三、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本地区基本风压 0.40kN/㎡,基本雪压0.35kN/㎡(按你设计的城市查荷载规范) 2、抗震烈度: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1g(按你设计的城市查抗震规范) 3、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地点冰冻深度0.7M;(按你设计的城市查地基设计规范)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场地土;(任务书如无,可按此) 场地土层一览表(标准值)(可按此选用)

注:1)地下稳定水位居地坪-6m以下; 2)表中给定土层深度由自然地坪算起。 4、屋面做法: 防水层:二毡三油或三毡四油 结合层:冷底子油热马蹄脂二道 保温层:水泥石保温层(200mm厚) 找平层:20mm厚1:3水泥砂浆 结构层:100mm厚钢筋砼屋面板 板底抹灰:粉底15mm厚 5、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或铺地砖 120㎜厚现浇砼板(或按你设计的楼板厚度) 粉底(或吊顶)15mm厚 6、材料 梁、柱、板统一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PB335,箍筋采用HPB235,板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四、建筑要求 建筑等级:耐火等级为Ⅱ级 抗震等级为3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五、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1、采光、通风设计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从而形成“穿堂风”,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 2、防火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Ⅱ级,建筑的内部装修、陈设均应做到难燃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及降低蔓延速度,公共安全出口设有三个(按设计),可以方便人员疏散。因该为旅馆的总高度超过21m属多层建筑,因而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45-95)规定,楼梯间应采用封闭式,防止烟火侵袭。在疏散门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各层均应设有手动、自动报警器及高压灭火水枪。 六、建筑细部设计 1、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2、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船舶稳性校核计算书

一、概述 本船为航行于内河B级航区的一条旅游船。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04)第六篇对本船舶进行完整稳性计算。 二、主要参数 总长L OA13.40 m 垂线间长L PP13.00 m 型宽 B 3.10 m 型深 D 1.40 m 吃水 d 0.900 m 排水量?17.460 t 航区内河B航区 三、典型计算工况 1、空载出港 2、满载到港

五、受风面积A及中心高度Z 六、旅客集中一弦倾侧力矩L K L K=1 ? 1? n 5lb =0.030 m n lb =1.400<2.5,取 n lb =1.400 式中:C—系数,C=0.013lb N =0.009<0.013,取C=0.013 n—各活动处所的相当载客人数,按下式计算并取整数 n=N S bl=28.000 S—全船供乘客活动的总面积,m2,按下式计算: S=bl=20.000 m2 b—乘客可移动的横向最大距离,b=2.000 m; l—乘客可移动的横向最大距离,b=2.000 m。 七、全速回航倾侧力矩L V L V=0.045V m2 S KG?a2+a3F r d KN?m 式中:Fr—船边付氏数,F r=m 9.81L ; Ls—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水线长,m; d—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型吃水,m; ?—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型排水量,m2; KG—所核算状态下的船舶重心至基线的垂向高,m; Vm—船舶最大航速,m/s;

a3—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a3=25F r?9 当a3<0,取a3=0;当a3>1时,取a3=1; a2—修正系数,按下式计算; a2=0.9(4.0?Bs/d) 当Bs/d<3.5时,取Bs/d=3.5;当Bs/d>4.0时,取Bs/d=4.0;

钢结构设计计算书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书 专业:土木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设计资料和结构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铺板设计 1.1初选铺板截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2板的加劲肋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1.3荷载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3.次梁设计 3.1计算简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2初选次梁截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3.3内力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4截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4.主梁设计 4.1计算简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4.2初选主梁截面尺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5.主梁内力计算 5.1荷载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5.2截面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6.主梁稳定计算 6.1内力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 6.2挠度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6.3翼缘与腹板的连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 7主梁加劲肋计算 7.1支撑加劲肋的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7.2连接螺栓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7.3加劲肋与主梁角焊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7.4连接板的厚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7.5次梁腹板的净截面验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8.钢柱设计 8.1截面尺寸初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8.2整体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8.3局部稳定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8.4刚度计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 8.5主梁与柱的链接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9.柱脚设计 9.1底板面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9.2底板厚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9.3螺栓直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10.楼梯设计 10.1楼梯布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 、刚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 1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 100KN ⑴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轴载换算: 双轴一双轮组时,按式 i 1.07 10 5 p °型;三轴一双轮组时,按式 N s i N i P i 16 100 式中:N s ——100KN 的单轴一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R —单轴一单轮、单轴一双轮组、双轴一双轮组或三轴一双轮组轴型 i 级轴载的总重KN ; N i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轴一轮型系数,单轴一双轮组时, i =1 ;单轴一单轮时,按式 3 2.22 10 P 0.43 计算; 8 0.22 2.24 10 R 计算

N i1 NA 注:轴载小于4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 3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g r 0.08,则 , :t 30 N N s (1 g r ) 1 365 834.389 (1 0.08) g r 4 4 量在100 10 ~ 2000 10中,故属重型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横断面 由表3.0.1,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 ~中。根据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 级,查表 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 24cm ,基层采用水泥碎石,厚 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厚 20cm 。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 3.75m ,长5.0m 。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式中:E t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 E 0——路床顶面的回弹模量, E x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回弹模量, E 1,E 2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回弹模量, h x ――基层和底基层或垫层的当量厚度, 1 365 0.2 6900125362 其交通 0.08 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 设计弯拉强度:f cm 结构层如下: E 。 35.0MP a ,水泥碎石 E 1 1500MP a ,石灰土 E ? 550 MP a 5.0MP a E c 3.1 104 MP a 水泥混凝土 24cm E = . x .g'-iF 水泥碎石20cm E :=150OMP Q 石灰土 20cm E =53C MPa E x h 2 D x h ; E z h ; h x 12 3 1500 0.2 12 4.700(MN ( 12D ( W E t 12 6.22 0.202 1500 0.202 550 2 2 1025MP a 0.202 0.202 m 0)2 ( 1 4 3 550 0.2 (0.2 12 m) ( 1025 0.380m 1 )1 E 2h 2 0.2) 4 2 ( 1500 0.2 550 0.2 1 )1 1.51(牙) E 。 0.45 6.22 1 1.51 (^) 0.45 35 4.165 E x 、0.55 1 1.44( ) 1 E E 1 ah E ( -) 4.165 0.38635 1.44 (些)0.55 35 0.786 1025 丄 ( )3 212276MP a 35 按式() s tc 计算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如下: h 12 E 1 h ;E 2 2 3) 确定基层 E , E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模板

5000吨江海直达船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标记 数量 修改单号 签字 日期 图样标记 总面积m 2 编制 标检 校对 打字 审核 共 29 页 第 1 页 审定 批准 日期

目录 一、说明 二、外板 1、船底板 2、平板龙骨 3、舭列板 4、舷侧外板 5、舷侧顶列板 三、甲板 1、强力甲板 2、其它甲板 四、单层底 1、实肋板 2、中内龙骨 3、旁内龙骨 4、舭肘板 五、双层底 1、中桁材 2、非水密旁桁材 3、水密旁桁材 4、实肋板 5、水密实肋板 6、内底板 7、货舱区舷侧底部结构 8、双底部分外底纵骨 9、双底部分内底纵骨 10、肘板 六、舷侧骨架 1、货舱区域(#34~#131) 2、机舱部分(#10~#34) 3、首尖舱

4、尾尖舱 七、甲板骨架 1、露天强力甲板计算压头 2、甲板各区域压头值 3、首楼甲板骨架计算 4、尾~#8尾楼甲板骨架 5、#8~#29尾楼甲板骨架 6、尾~#35主甲板骨架 7、#35~#134主甲板骨架 8、#134~首主甲板骨架 9、#35~#134平台骨架 10、机舱平台骨架 11、首尖舱平台骨架 12、主甲板机舱舱口纵桁 13、货舱端横梁 八、水密舱壁 1、舱壁板厚 2、扶强材 3、桁材 4、内舷板纵骨架式骨架 九、首柱 十、机座 十一、支柱 1、支柱负荷计算 2、支柱剖面积计算及支柱壁厚十二、上层建筑及甲板室 1、首楼后壁 2、尾楼前壁 3、首尾楼舷侧 4、甲板室 十三、货舱围板 十四、舷墙

一、说明 本船主要运输矿石及钢材,兼顾煤碳及水泥熟料等货物。航行于长江武汉至宁波中国近海航区及长江A、B级航区。船舶结构首尾为横骨架形式,中部货舱区采用双底双舷、单甲板、纵骨架式形式,所有构件尺寸均按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2001)要求计算。 1、主要尺度 设计水线长:L WL107.10米 计算船长:L 104.10米 型宽:B 17.5米 型深:D 7.6米 结构计算吃水:d 5.8米 2、主要尺度比 长深比:L B= 104.1 17.5= 5.95>5 宽深比:B D= 17.5 7.6= 2.30 ≤2.5 舱口宽度比:b B l= 10.4 17.5=0.594 <0.6 舱口长度比:l H l BH= 28 33.6= 0.833 >0.7 3、肋距及中剖面构件布置 尾~#10及#140~首肋距为600mm #10~#140 肋距为700mm 本船规范要求的标准肋距为: S = 0.0016L+0.5 = 0.0016×104.1+0.5 = 0.667 m (以下均同)

路面结构设计计算书有计算过程的样本

公路路面结构设计计算示例 一、 刚性路面设计 交通组成表 1) 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双轮组单轴载100KN ⑴ 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面层层底拉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① 轴载换算: 16 1100∑=? ?? ??=n i i i i s P N N δ 式中 : s N ——100KN 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i P —单轴—单轮、 单轴—双轮组、 双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 级轴载的总重KN; i N —各类轴型i 级轴载的作用次数; 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i δ—轴—轮型系数, 单轴—双轮组时, i δ=1; 单轴—单轮时, 按 式43.031022.2-?=i i P δ计算; 双轴—双轮组时, 按式22.05 1007.1--?=i i P δ; 三轴—双轮组时, 按式22.08 1024.2--?=i i P δ计算。

轴载换算结果如表所示 车型 i P i δ i N 16)(P P N i i i δ 解放CA10B 后轴 60.85 1 300 0.106 黄河JN150 前轴 49.00 43.03491022.2-?? 540 2.484 后轴 101.6 1 540 696.134 交通SH361 前轴 60.00 43.03601022.2-?? 120 12.923 后轴 2?110.00 22.052201007.1--?? 120 118.031 太脱拉138 前轴 51.40 43.0340.511022.2-?? 150 1.453 后轴 2?80.00 22.051601007.1--?? 150 0.969 吉尔130 后轴 59.50 1 240 0.059 尼桑CK10G 后轴 76.00 1 1800 2.230 16 1 )( P P N N i i i n i δ∑== 834.389 注: 轴载小于4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② 计算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表设计规范, 一级公路的设计基准期为30年, 安全等级为二级, 轮迹横向分布系数η是0.17~0.22取0.2, 08.0=r g , 则 [][] 362 .69001252.036508 .01 )08.01(389.8343651)1(30=??-+?=?-+=ηr t r s e g g N N 其 交通量在4 4102000~10100??中, 故属重型交通。 2) 初拟路面结构横断面 由表3.0.1, 相应于安全等级二级的变异水平为低~中。根据一级公路、 重交通等级和低级变异水平等级, 查表 4.4.6 初拟普通混凝土面层厚度为24cm, 基层采用水泥碎石, 厚20cm;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 厚20cm 。普通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为宽3.75m, 长5.0m 。横缝为设传力杆的假缝。 3) 确定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tc s E E , 查表的土基回弹模量a MP E 0.350=, 水泥碎石a MP E 15001=, 石灰土

船体结构规范计算书

目录 1.计算说明 (3) 2.本船主尺度及计算参数 (3) 3.外板 (3) 4.甲板 (4) 5.单层底结构 (5) 6.舷侧骨架 (6) 7.甲板骨架 (7) 8.支柱 (9) 9.平面横舱壁 (10) 10.平面纵舱壁 (12) 11.浮箱结构计算 (13) 12.泵舱结构计算 (16)

1. 计算说明: 本船为无人的非自航的箱形驳船,在甲板上承载新下水船舶。并通过下潜、使新船下水。港内作业,属遮蔽航区。主船体采用纵骨架式结构,滑道部位特殊加强。浮箱采用横骨架式结构。全船结构设计依据中国船级社1996年《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2篇之第2章“船体结构”、第5章“油船”及第12章“驳船”部分的要求进行计算。同时,满足中国船级社1992年《浮船坞入级与建造规范》中的有关要求。 2. 本船主尺度及计算参数: 1)船长L=60 m; 2)船宽B=35 m; 3)型深D=6 m; 4)计算吃水d=4 m; 5)方形系数C b= ▽/(L*B*d)≈1; 6)L/D=10, B/D=5.83; 7)纵骨间距S=0.0016L+0.5=0.6m=600mm; 8)肋板、强横梁及强肋骨间距S=2m 。 9)甲板负荷P 及甲板计算压头h: ①一般部位:P1=10t/m2=100kP a ,h1=0.14P1+0.3=14.03m; ②滑道部位:P2=25t/m2=250KP a,h2=0.14P2+0.3=35.3m; 3. 外板 3.1船底板 3.1.1 据规范5.2.1.1,船中部0.4L区域内的船底板厚度应不小于: t1=0.056sf b(L1+170)=0.056×0.6×1×(60+170) =7.728mm t2=6.4sf b d=6.4×0.6×1×6=9.41mm

船舶稳性和吃水差计算

船舶稳性和吃水差计算 Ship stability and trim calculations 1.总则General rules 保证船舶稳性和强度在任何时候都保持在船级社认可的稳性计算书规定范围内,防止因受载不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船体结构永久性变形或损伤。Ensure stability and strength of the ship at all times to maintain stability within stability calculations approved by the classification societies in order to prevent due to load improperly resulting in stress concentration which will cause the ship structure permanent deformation or subversion. 2.适用范围Sphere of application 公司所属和代管船舶的稳性、强度要求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company owned and managed ships stability and strength 3.责任Responsibility 3.1.大副根据本船《装载手册》或《稳性计算手册》等法定装载资料,负责合理配载或对 相关部门提供的预配方案进行核算,确保船舶稳性及强度处于安全允许值范围。Based on the ship "loading manual" or "stability calculations manual" and other legal loading information, the chief officer is responsible for making reasonable stowage plan or adjust accounts of the pre plan from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ensure stability and strength of the ship in a safe range of allowed values. 3.2.船长负责审批大副确认的配载方案和稳性计算。 The captain is responsible for checking and approving the stowage plan and stability calculation that has been confirmed by chief officer. 4.实施步骤Implementation steps 4.1.每次装货前,大副必须对相关部门提供的预配方案仔细核算,报船长审核签字后才可 实施。 Every time before loading, the chief officer should carefully adjust accounts of the pre stowage plan from the relevant department and transfer it to captain, the stowage plan should be implemented after captain reviewing and signing. 4.2.船舶装货前后大副应认真进行船舶稳性及强度计算校核,包括装货前的预算和装货后 的船舶局部强度和应力状况的核算,货品发生变化后,要重新进行计算。计算时充分考虑自由液面,油水消耗,污水变化及甲板结冰等对船舶稳性产生的影响,确保船舶在离港、航行、抵港的过程中均满足要求。 Every time before loading, the chief officer should carefully calculate and check the ship’s stability and strength, including calculation before loading and the partial strength and stress condition of the ship after loading, if cargos changes, the stability and strength should be re-calculated. When calculating, should fully consider the free surface, water and oil consumption, sewage and water ice on deck and other changes on the impact of ship stability, to ensure that the ship departure, navigating and arriving at port in the process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4.3.开航前,大副应完成初稳性高度和强度的计算。稳性计算结果应满足: Before departure, the chief officer should complete the calculations of height of initial stability and strength. Stability calculation results should be satisfied as below: hc - ⊿h > hL 式中:hc:计算的初稳性高度The calculating height of initial stability ⊿h:自由液面修正值Free surface correction value hL:临界初稳性高度The critical height of initial stability 船舶静水力弯矩和剪力以及局部强度不得超过允许值。 Hydrostatic moment of force, shear force and partial strength of the ship can not to exceed the allowable values. 4.4.大副要将每航次的稳性计算资料包括积载图留存,并将稳性计算中的重要内容摘录记 在航海日志中,报船长审核确认签字。 The chief officer should preserve such documents including stability calculation information and stowage plan, and record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stability calculation into the log, which shall be reported to captain to verify and sign.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设计总概况: 1.规模:本工程是一栋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面积约3000㎡, 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6.5m 和2.5m,纵轴轴距为4.5m ;框架梁、柱、板为现浇;内、外墙体材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 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 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 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 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四层框架结构。 1.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气象资料 A.基本风压值:0.35kN/㎡, A.基本雪压值:0.25kN/㎡。 B.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为1.2m; C.室外气温:年平均气温最底-10℃,年平均气温最高40℃; 2水文地质条件 A.土层分布见图1-1,地表下黄土分布约15m ,垂直水平分布较均匀,可塑 状态,中等压缩性,弱湿陷性,属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fak=120kN/㎡。

B.抗震设防等级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地震设计分组为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C.常年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8m ,地质对水泥具有硫酸盐侵蚀性。 D.采用独立基础, 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 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独立基础的挖土方量是最为经济的,而且基础本身的用钢量及人工费用也是最低的, 整体性好, 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因此独立基础在很多中低层的建筑中应用较多。 二、设计参数: (一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为一般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 重,故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耐久等级二级(年,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防水Ⅱ级。 (三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应进行必要的抗震措施。 (四设防类别丙类。 (五本工程高度为15.3m ,框架抗震等级根据GB50223-2008《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高度不超过24m 的混 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六地基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图1-1 土层分布 第二章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 第一节结构设计

货船完整稳性计算书

船舶静力学计算及稳性衡准系统V4.0(0406) WH000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船舶完整稳性计算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船名: 杨小城船 数据库名: 杨小城船.mdy 图纸号: 委托单位: 计算标识: 计算单位: 扬州华海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计算签名: 审核签名: 批准签名: 计算日期: 2009 年04 月11 日 程序编制单位: 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

船舶稳性计算书 CALCULTION ON STABILITY 一概述 1选用规范: 2004年版《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第六篇稳性(以下简称《规则》)2船舶种类: 干货船---- 货船 3航区: J2级航段, A级航区 4主要要素: 船长L -------------------- 110.000 m 垂线间长Lp -------------------- 106.300 m 型宽 B -------------------- 19.200 m 型深 D -------------------- 7.060 m 设计吃水T -------------------- 6.300 m 舭龙骨面积Ab -------------------- 0.000 m^2 设计航速Vm -------------------- 16.000 km/h 水的重量密度r -------------------- 1.000 t/m^3 船型特征TYPE -------------------- 常规船型 5计算说明: 本计算书用静水力数据计算 进水位置极限静倾位置项目垂向坐标纵向坐标横向坐标垂向坐标纵向坐标横向坐标 单位(m) (m) (m) (m) (m) (m) 位置 1 7.580 -41.210 7.600 7.080 0.000 9.600 6结论: 本船完整稳性满足《规则》要求

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1.1工程名称:长春市第89中学2#教学楼 1.2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 5879m2;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二 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1.3标高位置:本工程室外高差0.45m,室内地面设计标高±0.000。 1.4结构形式及墙体材料: 结构形式:本工程为框架结构 墙体材料: 1、砌体材料采用190厚蒸压粉煤灰空心砌块; 2、砂浆为M5.0水泥砂浆; 3、外墙采用190厚砌块加80厚保温层,共270厚(按300厚计算); 1.5屋面工程(内排水): 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采用APP柔性防水层和细石刚性防水层两道设防。屋面保温采用阻燃聚苯刚性防水层,阻燃型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130厚。做法见详图。 1.6防水工程: 卫生间楼面采用SBS防水卷材防水,立墙卷高200,凡设有地漏处地面均向地漏找坡1%,其楼面均低于其它房间20mm。 1.7装饰工程: 1、外墙装饰见立面图。 2、所有室内木门刷清漆三遍,刷油前先做刮腻子,砂纸打平,刷底油等基层处理。 3、全部外露铁件均刷防锈漆一道,面漆两道 ,达到二级耐火等级要求,所有木构件均刷防腐漆。 1.8其它: 1、凡本图未表明地方均遵照国家有关规范,规程施工; 2、对本图所提供的门窗类别、材料、室内外装修材料及做法,由其它原因变更时应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商定后进行调整; 3、本工程采用标准图无论采用局部或全部,施工中均应结合本工程协调处理; 4、本工程中排水、暖通、电气、通讯等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应协调且与土建

专业预留孔洞沟槽,避免在墙体或者楼板上凿洞及出现明线或管线相互干扰现象,准确预埋管件; 5、外墙面施工前应先做出样板,待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施工。 第二章设计内容 本部分设计包括建筑图纸7张 表1 建筑成果 图纸名称比例图幅图号 建筑总说明见图A1 6-1 底层平面图1:100 A1 6-2 标准层平面图1:100 A1 6-3 正立面图1:100 A1 6-4 楼梯详图1:50 A1 6-5 剖面图及节点详图 1:100 (1:20) A1 6-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