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汉语语法课程

课程标准

汉语语法课题小组

汉语语法课程标准

目录

1、课程的性质

2、课程教学目的

3、课程教学内容

4、课程教学环节

5、本课程的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

6、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7、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8、课程成绩的考察方法及评定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语法是语言中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语言中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词、短语构成句子,都是有规律的。在汉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在日常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

汉语教师要熟练掌握汉语语法,如词的分类、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导学生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适当运用于表达实践。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标志,因此汉语的组织高度依赖语序,同样的两个词结合在一起由于顺序不一样,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例如:“中国人民”和“人民中国”表达的意思就不同。另外,汉语的语序与很多民族语言的语序也是有区别的。例如,用汉语说“我唱歌”,用蒙古语、藏语等民族语言说就成了“我歌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找出汉语与学生母语在这方面的差别,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给学生一页纸,教师要储备几本书,现代汉语方面的知识是一名汉语教师必不可少的,但是汉语教师要时刻牢记,在教学中万不可把这些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汉语交际能力的学生,不是光会背汉语知识却不会运用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多练、多运用,在应用中掌握汉语。

三、教学内容

汉语语法教学内容应体现基础课的特点,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各单元在以文体划分单元训练项目的同时,将语言训练项目与之交叉。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成分及语法特点、基本句型和几种较为特殊的句式、汉语特有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使用以及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等将穿插安排在各课的训练项目中。

四、教学环节

1、写前指导

(1)学习语法。针对不同的写作训练项目,以范文为例进行写作指导。

(2)课堂练习。结合每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完成相应的训练,将语

言训练项目的讲解穿插其中。

(3)布置语法练习内容。命题作文给出几个可供选择的作文题,半命题

作文给出命题要求。同时给出适当提示,如写作要点、写作要求等。

2、运用语法实践

由学生独立完成。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五、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汉语语法是以培养学生书面运用能力为主的一门语言专项技能课。阅读

课、听力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会话课、写作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课程以初级阶段的汉字、精读、会话等课程为基础,与中级阶段的精读、会话、

报刊阅读及其它文化课相互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它是对其它课

程所学汉字、词汇、语法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对这些课程所学内容的补

充、提高。

六、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各部分内容均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采

取课堂提问和书面练习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并通过

写作训练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每节课均安排一定形式的写作训练。

七、本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每学期6—8次课外交际运用语法练习。

八、本课程成绩的考查方法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为必修课,采取学期考试方式,按百分制评定课程成绩。

《英语词汇学》教学大纲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英语词汇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英语词汇学 二、课程类别:英语专业限选课 三、教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为34学时, 总学分为2分四、开课时间:本课程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五、教学对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六、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英语词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用所学的知识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内容: 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学生需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有关词汇学书籍。检查学生的阅读质量主要采取由学生复述阅读内容,并对阅读内容中的思想和观点作出个人的评价。教师重点讲解学生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完成基础词汇学理论的学习后,应根据所学词汇学理论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完成自己的学期论文。 Chapter I A General Survey of English Vocabulary Chapter II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English Words Chapter III Word-Formation (I)Chapter IV Word-Formation (II) Chapter V Word Meaning and Semantic Features Chapter VI Polysemy and Homonymy Chapter VII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Chapter VIII Meaning and Context Chapter IX Changes in Word Meaning Chapter X English Idioms Chapter XI American English Chapter XII English Dictionaries and How to Use Them 八、时间安排:本学期6-13周进行课程的讲授,14周组织学生复习,15周考试。详见下表。 周次日期 星期/节次 讲授内容 备注 第一周月 日 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10.1310.13周五.3.4周五.7.8General survey of English vocabulary;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English words 第七周10.20周五.3.4Word-formation(I)第八周 10.2710.27 周五.3.4周五.7.8 Word-formation(II)

汉语修辞学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得分:34 1. “刚才仿佛有人探了一下头似的”属于 。 A. 明喻 B. 暗喻 C. 表比较 D. 表不确定 满分:2 分 2. “他的眼光iE 像一把刀,刺得老王缩小了一半。”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 A. 夸张 B. 比拟 C. 借代 D. 反语 满分:2 分 3. “姑娘忍不住咬了一下嘴唇,把一个苦笑吞了下去。”使用了拟物手法。 A. 比喻 B. 拟物 C. 夸张 D. 对偶 满分:2 分

4. 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这是什么句式? A. 长句 B. 短句 C. 整句 D. 散句 满分:2 分 5. 我国最早把“修”和“辞”连用(“修辞立其诚”)的著作是。 A. 《论语》 B. 《孟子》 C. 《易经》 D. 《老子》 满分:2 分 6.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是形容词活用,表达了诗人登高远望,游目骋怀的气度。( ) A. 形容词活用 B. 动词活用 C. 名词虚指 D. 数词泛用 满分:2 分 7. 属于事务语体的是( ) A. 广告 B. 新闻

C. 论文 D. 诗歌 满分:2 分 8. 我和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是什么句式? A. 顺装句 B. 倒装句 C. 长句 D. 短句 满分:2 分 9. 下列句子中代词的运用,恰当的是( ) A. 弟弟发来短信说,我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我。 B. 弟弟发来短信说:“我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我。” C. 弟弟发来短信说:“他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他。” D. 弟弟发来短信说,我在学校很好,不用惦记他。 满分:2 分 10. “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 A. 无生命事物拟人化 B. 有生命事物拟人化 C. .把人拟作物 D. 把一物拟作另一物 满分:2 分 11. 《修辞学发凡》一书把修辞格分为____. A. 二十种 B. 三十种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理工学科部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 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二○一五年七月

《水工程经济与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工程造价基本知识 课程内容: 1、基本建设和分类。 2、基本建设程序。 3、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基本要求: 1、熟悉基本建设和分类。 2、了解基本建设程序。 3、了解基本建设项目划分。 4、掌握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重点:基本建设和分类、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本章难点:建设工程造价和文件。 第二章水工程造价编制与组成 课程内容: 1、投资估算。 2、设计概算。 3、施工图预算。 4、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基本要求: 掌握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 本章重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本章难点: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价款结算与竣工决算。第三章工程定额 课程内容: 1、定额概述。 2、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 3、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 4、单位估价表。 5、工程预算定额。 基本要求: 1、熟悉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2、掌握单位估价表。 本章重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

本章难点:企业定额与施工定额、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工程预算定额。第四章水工程概预算费用与计价程序 课程内容: 1、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水工程计价程序。 3、水工程费用计算。 4、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工程量清单计价。 基本要求: 1、熟悉水工程费用与组成。 2、了解水工程计价程序。 3、掌握水工程费用计算。 4、了解水工程造价构成分析。 5、学会工程量清单计价。 本章重点:水工程费用与组成;水工程费用计算。 本章难点:水工程费用计算。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给水排水工程系统概述。 2、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图预算编制实例。 5、给水排水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基本要求: 1、了解给水排水工程系统。 2、熟悉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掌握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本章重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本章难点:给水排水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第六章消防工程施工图概预算编制 课程内容: 1、消防工程系统概述。 2、工程量计算规则与计价表套用。 3、工程量清单项目设置。 4、消防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例。

汉语综合课程考核实施方案(汉语言进修)

汉语综合课程考核实施方案 (汉语言进修)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汉语综合 学时492学时 试点专业语言进修生 开课时间3月/9月 课程总成绩100分 课程性质考试课 二、课程性质和简介 本课程以辽宁医学院语言进修生为授课对象,以全面提高学习者听、说、读、写综合汉语交际能力为宗旨,以保证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顺利通过HSK(汉语水平考试)为目标。本课程分初、中级两个学习阶段。 完成初级阶段综合汉语的课程后,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汉语就日常生活和学习进行沟通,并能进行一些基本的语段表达。此外,通过对汉语的学习,也能够进一步了解与汉语交际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 完成中级阶段综合汉语的课程后,学习者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将会得到全面的提高,对于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将更加完善、得体。通过掌握相关的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了解基本的中国文化知识,具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本课程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汉语》为教材,共计492课时,分4个学期完成。 三、考核形式、内容及要求 分为两种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两种方式,平时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一)平时考核(占20%) 1、目的: 通过平时考核,准确了解学生对基础汉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平时

考核,准确了解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通过平时考核,教师可以根据考核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课堂教学。 2、考核办法 (1)随堂测试(占10%):每一章最后一次课,以随堂考试的形式考核该章的重点汉字书写,重点词语造句、重点语法句式运用。 (2)课堂出勤(占5%) 考核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按出勤率给分。 (3)学生作业(5%) 考核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 (二)期末考核(占80%) 期末考核是在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期末考核的命题依据《辽宁医学院考试管理规定》辽医院字〔2007〕186号和《辽宁医学院课程考核改革实施办法(暂行)》辽医院字〔2011〕253号,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和汉语水平考试教学需要而执行。 题型分为拼音汉字、完型填空、连词成句、排列短语顺序、用词造句、阅读理解或写短文等。 形式:闭卷 时间:120分钟。 四、考核时间与进度 (一)平时考核时间与进度 1、随堂测试:每章结束时。 2、学生作业:每章三次作业。 (二)期末考核时间与进度 期末考核由学校学期末统一组织。 五、考核成绩评定标准及比例 本课程的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各项任务的考核比例为: (一)平时考核(占20%) (二)期末考核(占80%) 六、教研室及主讲教师职责

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

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 2000年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对词汇量的要求是800个,另外要求400-500个认读词汇,合计1200-1300词。 2000年版《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对词汇量的要求是1200个,另外要求750个认读词汇,合计1950词。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项目组1996-1997年对大学新生词 汇量的调查,重点大学新生的词汇量约1800-2200,边远民族地区学校新生的词汇量约1400-1600。 据此,新修订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词汇量的起点定为:一级1800词,预备级1200词;四级应达到的词汇量累计4200词,六级应达到的词汇量累计5500词,六级后应达到的词汇量累计6500词。 国内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 自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设立新学堂,英语教学就进入了中学课程。1911年民国成立后,中学英语教学得到了发展,并逐步颁布了相应的课程标准。 解放后为规范中学英语教学,教育部制订了相应的课程或大纲。这些英语教学标准或大纲中对词汇量的要求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各种各样的原因也不断在变化。这些数字上的变化详见下面的几个表。解放前大学中没有现在的这种大学英语(原称公共英语)性质的课程。故表二无解放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表一: 中学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

表二: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量的要求

表三: 中国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词汇量的要求

国外和港台地区对词汇量的研究或要求 对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究竟需要多大的词汇量,至今人们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 有学者认为如果阅读一般题材的读物和报刊需要30000词,但这不包括专业技术杂志,如果要包括专业技术杂志则所需词汇量要大得多(Allen,1983)。 Goulden认为英语为母语的20岁的大学生的词汇量为20000词族(word families),如果以每个词族平均有三个派生词,则其词汇量为60000词。5岁上学的儿童的词汇量为4000-5000词族,即约词,并以每年1000词族增加(Read, 2000)。 也有研究表明,美国中学毕业生的词汇量平均为47000词,而大学生大约认识58000词(章扬恕,1990)。由此我们可以基本认定,作为有文化的英语本族语者,其词汇量大约为60000词。而一般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词汇量显然不 会需要这么大。根据统计,英美人在表达时大约使用3000-10000词。Thorndike编写的Te acher’s Word Book收词20000词,分为20级,每级1,000词(章扬恕,1990)。 那么对于以英语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应掌握多少英语单词才是合适的呢对此国外的语言教育学家也做了大量 的研究。West编写的A General Service List of English Words 收录核心词2000词,如果加上其中的派生词则达到约6000词。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一、填空题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 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 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20. 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 24.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 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 26. 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生活积累和知识素养。 27.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议对》。 28. 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 惟陈言之务去”,即强调词语的新鲜活泼,这是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之一。 29. 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基本方法有:精心挑选、修饰点染、巧妙配合。 30. 成语具有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的特点。 31. 借用成语原形,但感情色彩不一样,这种成语活用的方式叫易色。 32. 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有:意蕴深厚、文字精炼、生动具体、风趣诙谐、新鲜别致、。 33. 对偶从意义看,有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 34. 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是双音节化。 35. 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的语音段落是“七音节”式。 36. 四句一组的诗,第一句、第四句一韵,第二句、第三句一韵,中间两句被其他两句所环抱,这种押韵方式叫抱韵。 37.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这句运用了双重否定句句式。 38. 大体上说来,平声长而扬,仄声短而抑。 39. 韵文中的韵类似音乐中的再现,同一类的乐音在句中重复,可使语流具有一种回环美;平仄安排得当,声调平衡交替,声音显得错落有致,节奏分明,具有抑扬美。 40. 运用比喻的要求是贴切、新颖、巧妙。 41. 把物当作人来描述的修辞格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或者把某种物当作其他物来描述的修辞格叫拟物。

《林业技术经济学》(新版)教学大纲

《林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林学专业2007级 学时数:27 学分数:1.5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门课程是林学专业的选修课。林业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科学,或称边缘科学。它是对为达到某种预定目的而可能被采用的各项不同的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进行计算、分析、比较和评价,从而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方案的科学,即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林业技术经济学也是林业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论(0.5学时) 要求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研究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全面理解:技术经济的概念,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简述林业技术经济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第一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基本原理(1.5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如何处理林业生产中不同技术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 全面理解:经济效果原理。 难点分析:经济效果原理和如何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 第二章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和评价标准(2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方案经济比较的可比条件。 全面理解:评价林业技术方案的客观标准。 难点掌握:资金的时间价值。 综合运用:资金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第三章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2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全面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 重点掌握: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难点分析:林业技术经济效果指标体系。 第四章林业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3学时) 一般了解:林业技术经济效果研究的一般步骤,以及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内容。 全面理解: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盈亏平衡分析。 难点分析:因素分析。 第五章技术经济预测和决策(4学时) 一般了解:技术经济预测概述。 全面理解:定性预测法、回归预测、时间序列预测以及其它方法,马尔科预测技术,技术经济决策和效用曲线。 难点分析:回归预测和效用曲线的应用。 第六章线性规划(1学时) 本章内容要做好自学的基础上再进行讲解,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到数学内容的较多,难于在有限时间内讲解清

对外汉语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育发展情况 1.对外汉语教育基本概念 (1)母语与外语 (2)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 (3)目的语与媒介语 2、对外汉语学科构架 (1)基础理论 (2)应用理论 (3)应用研究 (4)教育实践 (5)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 3、学科特点 (1)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文教学的关系 (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3)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4)交际能力 4、对外汉语教育发展历史 (1)1949年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2)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3) 第一份对外汉语教学学术刊物 (4)学科地位的确立 (5)著名对外汉语教学专家:吕叔湘朱德熙邓懿王还杜荣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法 2、教学模式 3、语法翻译法 4、阅读法 5、听说法

6、全身反应法 7、团体学习法 8、暗示法 9、自然法 10、交际法 11、任务式教学 12、侵入式教学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1、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 2、课程设计 3、教学大纲 4、结构大纲 5、功能大纲 6、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7、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四、对外汉语教材及测试 1 著名的对外汉语教材 (1)《老乞大》 (2)《语言自迩集》 (3)《汉语教科书》 (4)《基础汉语课本》 (5)《实用汉语课本》 (6)《中文听说读写》 (7)《新实用汉语课本》 2 教材的分类 (1)综合型教材与分技能教材 (2)单元制教材与单课制教材 (3)结构型教材与功能型教材3 教材选用的原则

4 语言测试的种类 5 语言测试的效度 6 语言测试的信度 7 汉语水平主干考试及分支考试种类 8 教学评估 第二部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一、第二语言习得基本概念 1.习得与学习 2.外语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 3.语言习得机制 4.中介语 5.普遍语法 6.母语迁移 7.化石化 8.教师语言、外国人话语 9.个体差异 10 认知风格 二、第二语言习得基本理论 1. 对比分析 (1). 对比分析 (2). 对比分析强势说及弱势说 (3). 对比分析的意义和局限 2. 偏误分析 (1).偏误分析理论背景 (2).偏误和错误的区分 (3).偏误分析研究的步骤 (4)偏误的五个来源 (5)偏误分析的贡献 (6)偏误分析的局限

英语词汇学教学大纲2013

《英语词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语词汇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学时数及学分:专业必修课,第7期,32学时,2学分 教材名称及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及书号:《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张韵斐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ISBN: 978-7-303-00143-9 本大纲制定时间:2013年11月 本大纲审定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专业限选课,授课对象为本科专业高年级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系统地总结英语词汇知识, 从而更科学地学习英语词汇,运用词汇学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来分析和理解英语词汇, 正确地使用英语词汇。其次,本课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对所观察到的语言现象加以分析和总结的技能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语言的理解、欣赏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学习现代英语词汇学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了解词的来源、词的形态、词的构成方式、词的语义特征、各种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词的联想与搭配等内容,观察美语和英语词汇的区别,掌握常用词汇知识在语言实践中的运用方法与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课程的重点:词的构成方式,语义特征,语义变化,词汇衔接和语篇连贯。 课程的难点:词汇衔接和语篇连贯。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总的学时为32学时。每课为2-4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如下: Chapter 1 A General Survey of English vocabulary 1.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vocabulary 2.Classifications of English word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teria 本章节讲授重点: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English words? What are the three phases of English vocabulary? How can we classify English vocabulary? Chapter 2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of English words

现代汉语词汇学考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生(07·假期)课程班考试题 考试时间:2007年7月(孙银新副教授) 科目:现代汉语词汇学班别:07假期姓名:_____ 学号:______分数:_____ 考试题: 一、关于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你是如何理解的?试加以评述。(20分) 1. 基本词汇 普通话词汇里,有些词是全民族使用得最多的,一般的生活当中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几乎用不着什么解释的。这样的词是词汇当中最主要的成份,叫做基本词。基本词的集合体叫做基本词汇,是词汇的基础。 2. 基本词汇的特点 ⑴全民性 ⑵稳定性 二、现代汉语的词和词素有哪些不同?举例说明应该如何判定现代汉语的词?(20分)词素又叫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法单位,是构成词语的要素。词是汉语中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法单位;1. 词,由语素组成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里的独立,就与“词素”区别了,词素是不能独立的最小的音意结合体。例“乡”这是个“xiang"和字形的结合,但不能独立运用,”乡村”就是一个词了。区别词和词素,用替换法。 三、汉语的造词和构词,造词法和构词法有何不同?试举例分析说明。(20分) 造词法和构词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是研究词是用什么语言材料,什么样的造词方法来创造词,是一种造词方式。后者是从词的构造来分析,分析词成分的意义,作用及其间的关系,是一种结构方式。所以:构词法不涉及单纯词,造词法说明一些单纯词如何创造出来,如:咕咚用的是语音学造词的“单纯拟声“。 另外两者都是分析词语的方法,但侧重点不同。比如“银币”和“银耳”这两个词: 1. 按构词法分析:都属限定式,前一个成分限定后一个成分; 2. 按造词法分析:“银币”属于句法学造词中的主从式,“银耳”属于修辞学造词中的比喻式。

汉语修辞学名词解释

语言的内部规律: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系统和规则 修辞的性质:修辞学就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是由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所决定、并贯穿语言运用全过程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修辞的任务:学习修辞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修辞的方法和技巧,并注意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觉的加以应用,不仅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会有帮助,而且对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也不无裨益。 修辞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要素。从功能着眼研究这些语言要素的特点、规律经过综合运用后所可能体现出来的表达效果,即是从实用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 .修辞研究的领域:修辞研究应当涉及语言表达的一切领域,在字、词、句之外,像句群、段落、篇章、修辞方式以及跟语言表达密切相关的逻辑学和风格学。 修辞的基础:把话说通,做到文从字顺。所谓把话说通就是要求用词造句必须合乎语言的规范。语言的规范,是指语言运用中明确一致的标准。决定句子、文章正误优劣的四个方面的因素事理,逻辑;规矩,习惯;情味,色彩;声音,语气。 语言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言本身的环境,第二种是指语言的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民族、地区、社会的特点, 同义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指一些基本意思相仿而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的语言形式。惟其基本意思相仿,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成为可能,惟其在修辞色彩上各有差别才使“同义的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有了必要,这也许就是修辞学与“同义的语言形式”之间一切联系的基本出发点。 广义的同义形式: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基本相同意思的语言形式都属语言的同义形式。 狭义的同义形式:只包括一般的同义词语和句式,而不应当包括那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创新的变异方式。 同义形式的选择:按照表达的需要恰当地选择和安排同义的词语和句式,是修辞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

《工程经济》教学大纲

重庆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程经济》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课教研组编写教师:魏佳强 2013年2月23日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概述。 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选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较强。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时:27 适用对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成专学生 考核方式:该课程的考核方法分两部分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教学对象:2011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二年级上学期的成专学生。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由技术科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渗透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具有理论面宽、实践性强、政策性要求高等特点。基本任务是研究建筑工程专业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及其在项目前期决策中的应用,并对建筑工程项目资金筹措、项目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设备更新分析、价值工程、风险决策与风险管理等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初步的经济分析、科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本课程由浅入深地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行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成为一名技术强、能力过硬并具有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技术管理人才。 三、本课程与该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专业课,用到的知识较为全面,既牵涉基础课,又涉及专业基础课,与其有密切联系的课程有:《建筑构造》、《建筑法规》、《建筑材料》、《工程量计价》。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 四、教学方法 工程经济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应用性很强。在教学方法上,要在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和学会工程经济规范条文的应用,熟悉各种经济指标,能熟练地运用规范进行各种基本构件的经济效果评价。 作业对熟悉基本理论和计算应用是不可缺少的,所以要有计划地根据课程的进度,安排足够的习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规范的相关规定。

汉语语法课教学大纲

××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汉语语法课程 课程标准 汉语语法课题小组

汉语语法课程标准 目录 1、课程的性质 2、课程教学目的 3、课程教学内容 4、课程教学环节 5、本课程的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 6、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要求 7、课程课外练习的要求 8、课程成绩的考察方法及评定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语法是语言中词、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语言中语素构成词,词构成短语,词、短语构成句子,都是有规律的。在汉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随课文学习和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并能在日常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 二、课程教学目的 汉语教师要熟练掌握汉语语法,如词的分类、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导学生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并适当运用于表达实践。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汉语没有形态标志,因此汉语的组织高度依赖语序,同样的两个词结合在一起由于顺序不一样,在汉语中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例如:“中国人民”和“人民中国”表达的意思就不同。另外,汉语的语序与很多民族语言的语序也是有区别的。例如,用汉语说“我唱歌”,用蒙古语、藏语等民族语言说就成了“我歌唱”。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找出汉语与学生母语在这方面的差别,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给学生一页纸,教师要储备几本书,现代汉语方面的知识是一名汉语教师必不可少的,但是汉语教师要时刻牢记,在教学中万不可把这些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我们要培养的是有汉语交际能力的学生,不是光会背汉语知识却不会运用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中多练、多运用,在应用中掌握汉语。 三、教学内容 汉语语法教学内容应体现基础课的特点,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各单元在以文体划分单元训练项目的同时,将语言训练项目与之交叉。标点符号的使用、句子成分及语法特点、基本句型和几种较为特殊的句式、汉语特有的虚词及关联词语的使用以及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等将穿插安排在各课的训练项目中。 四、教学环节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DOC)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

古汉语词汇学

小议“古汉语的词类活用” ——读《古汉语词义论》有感 文学院对外汉语系10级八班赵锦颖1100100268 学过古代汉语的人都对词类活用这一现象有所接触和了解,这是古代汉语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是,到底什么是词类活用?大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十分了解。作为一名对外汉语的学生,古代汉语是专业必修课程,又因为自己对于古典文学始终偏爱有加,所以在这门功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虽然没能学精,但还是收获了很多。而古汉语词汇学这门课更使我对其有了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汉语历经了千年的岁月,虽始终没有出现断代,但时光还是给了它很多改变。这些变化涵盖了方方面面,如字形、语法、词汇系统、语音等等。那些古代典籍,如今我们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才能有所理解,同时不能确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没有偏差。而正确理解古代典籍,对词义的正确把握是必要的功底。 《古汉语词义论》这本书共分为八个章节,对古汉语词汇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论述。其中,我最感兴趣和印象最深的便是古代汉语词汇的活用。下面我就自己的收获谈谈对词类活用的认识。 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十分常见。要掌握词类活用,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词类活用。同词类活用常会一同出现的词有“转化”、“兼类”、“引申”等。很多人都混淆了这几个概念,下面我就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谈谈这几者的区别和关系。 其中“转化”和“引申”的关系较为亲近,它们同是字或词从旧义产生新义的途径,但不尽相同。它们的不同在于:引申是通过语义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通过义素的增减变化而产生新义。如果是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总有共同的义素,但一般说来不会是旧义的全部义素整个的进入新义;如果是间接引申,那么旧义与新义之间可能没有共同的义素。由引申产生的新义,可以与旧义属于不同的词类,也可以和旧义属于同一词类。“转化”则是通过语法变化的手段产生新义,即:是一个词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使它改属另一个此类,从而也就使它的词义发生改变。有转化所产生的新义,其词性一定是与旧义不同的。例如: 《史记·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 《左传·成公十七年》:“我师师于刍扬。”

汉语修辞学课程作业

《汉语修辞学》课程作业 《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 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修辞 修辞修饰文辞;作文;亦指文辞或修饰文辞. "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词,後引申为一切的言词。修辞本义就是修饰言论,也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修辞学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3.同义词 同义词是名称不同但表达的词条意思相同的词条. 4.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 5. 骈立四字格 以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声调铿锵和谐,表义精炼的词语 二、简答 1.修辞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修辞学主要研究的是词格(即通常所说的修辞方法)、言语修辞活动(主要与语境、语体有关)、言语风格等 什么是成语活用有哪两种形式成语本身不仅是现代汉语词汇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具有构成辞格的特殊功能,它是汉语言的精萃,它既有稳定性的一面,又有灵活性的一面,即成语活用。它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灵活多变。成语活用有两种形式,一、成语的套用.二、成语的简用.

2.词语的变异有哪几种类型 语言变异的界定:语言作为人们交流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沉淀出一套系统的常规用法,形成了各种语言体系。但是事物是变化和发展的,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语言会产生各种非常规的使用形式,并在人们的不断使用中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普遍传播,最后变为常规用法。那些非常规的语言形式就被称为语言变异。一、区域变异: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碰撞与融合是引起文化变迁及语言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词语中这类语素变异类型有以下几种:1.区域变异:一是外源语素。二是自源语素。三是方源语素。二、阶层变异:在多种因素的刺激下,包括媒介特性的客观刺激和大众情感的主观刺激,新词语中出现了非常规搭配的BBA式或ABB式变异,B 语素在成人用语中一般不重叠使用,但其重叠式可以出现在儿童学习语言时期。而新词语却选择其重叠形式进入构式,且构式具有开放倾向,表明当前社会用语往往会受年轻人语言记忆痕迹回放的影响,显现出类似儿童习语诉求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值得关注的阶层语言变异现象。三、组合变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类是修辞变异,可概括为两种情况:使用仿词的修辞手法,造成的语言变异。 3.朱自清有一篇着名的散文,内容是关于回忆父亲的,为什么题目用了《背影》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第二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对偶 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2.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 3.叠用 亦作“迭用”。重叠应用。

《化工技术经济》教学大纲

《化工技术经济》教案大纲 课程编号: 总学时:(理论教案学时,实践教案学时) 学分: 基本面向:化学工程与工艺类本科生 所属单位(教研室、实验室):化学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工业的技术特点,紧密联系中国国情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学习和掌握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其任务是运用技术经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注重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化工生产的紧密结合,研究化学工业和化工过程中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结合,力求提高化工过程及设备、乃至整个工业的能源、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局部和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了解经济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化学工业的特点; .通过学习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经济效益指标、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效计算、投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增强经济效益观念,提高效益分析能力; .理解和应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掌握工程项目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能对生产、科研、设计等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技术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属于化学工程的选修课程,可以为先学习化工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以增加了解本课程化工技术可行性和合理性,优化设计。 四、本课程的教案内容 (一)绪论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教案内容和教案环节的安排; 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化工技术经济学的形成及作用; 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目的与要求: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了解化学工业的概念和特点; . 明确技术和经济的关系; . 了解化工技术经济学的作用; . 明确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经济观念。 (二)化工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经济效益的概念和评价原则; 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投资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 设备折旧的计算方法; 成本及费用的估算; 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 目的与要求: . 理解经济效益的概念、评价原则和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了解投资的基本概念和项目资产的组成; . 掌握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的估算方法; . 了解设备的折旧和折旧率; . 掌握设备折旧计算的基本方法; . 了解成本及费用的概念; . 掌握成本及费用的估算方法; . 理解销售收入、成本、利润与税金之间的关系。(三)化工技术经济的基本原理 可比原则;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和衡量; 利息与利率;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 资金等效值的概念; 资金等效值的计算方法。 目的与要求: . 了解可比原则的概念和应用;

英语词汇学最新教学大纲

英语词汇学 (English Lexicology) 课程编号:05100290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总学分:2 总学时:36 一课程目的及要求: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英语词汇学是一门以当代语言学多种理论为指导,全面深入研究英语词汇的专业课程。英语词汇学课程重在揭示现代英语词汇的普遍规律,侧重分析研究现代英语词汇现象,兼顾英语词汇的纵向演变和发展。 本课程旨在帮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习者强化英语词汇知识,系统地了解现代英语词汇的过去和现状,把握英语词汇学习与使用的规则和特点。既要培养学生理解语言现象和分析语言问题的理论水平,又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二、课程主要内容: 英语词汇学导言(词汇学的性质、重要性、学习方法) 词的基本知识(词和词汇的定义与区别,声音与意义和拼写之间的关系,词汇划分的基本原则及各类词的主要特点) 英语词汇的形成与发展(英语的亲属关系,英语词汇形成和发展的三个时期及其特点,现代英语词汇发展的趋势和方式) 英语构词法I (词的个构成成分,各成分之间的区别,对词进行结构分析)英语构词法II (现代英语主要构词法,这些构词法在英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 词的意义(了解“意义”的不同含义,词义的理据,几种常见意义) 语义关系和语义场(词与词之间的几种主要语义关系,它们的概念和特点)词义的演变(词义变化的必然性,词义变化的主要方式,词义变化的原因)词义与语境(两种不同的语境,语境对词义的重要作用) 英语习语(英语习语的概念、范畴、特点及其分类原则,习语的作用) 英语词典(不同类型词典的形式、内容、范围及特点) 三、教学方式 以讲解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在讲授基本的词汇学概念和原理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课后查阅资料,收集语料,描写语言和分析语言等活动,同时指定阅读材料并作课堂汇报。 四、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自编 参考书目: 1.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 汪榕培、卢晓娟:《英语词汇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 张维友:《英语词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张韵斐,周锡卿:《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5. 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6.拉耶芙斯卡娅,《英语词汇学引论》,商务印书馆,19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