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版本A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CMS/M1―20XX年

CMS02―20XX年

20XX年―11-01发布

20XX年―11-01执行

20XX年-11-1发布20XX年-11-1执行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参考文件

3 定义

4 认证依据

5 方针和目标 5.1方针 5.2目标6对文件的管理 6.1 批准发布 6.2 手册的分发控制 6.3手册的更改控制7 认证基本条件8认证申请8.1确认认证范围8.2 申请9 审核策划9.1 审核准则

9.2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期限9.3 审核特性9.4 审核机构和人员9.5 审核实施10 管理记录

11 认证结果评定和批准11.1判定不符合原则11.2批准认证的条件11.3审查和审定

11.4认证批准12 颁发证书12.1 认证证书表述12.2证书发放

13 保持认证的必要条件14 获得认证后的监督14.1 认证后监督的内容14.2 监督的频次14.3 监督的方式14.4 监督结果评价

1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15.1认证标志15.2 认证标志的使用15.3认证证书15.4 认证证书的使用

15.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误用16 扩大认证范围

17 认证的暂停、撤销和注销17.1 暂停认证的条件17.2 撤销认证的条件17.3 注销认证的条件18 重新认证19 认证要求更改20 保密21 责任22 纠纷23内部审核24 费用

26 认证中心组织机构及其职权26.1 认证中心总部及其职权26.2非法人认证分支机构及其职权26.3审定委员会及其职权27 附则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组织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并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确保具有与组织的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能力,并管理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影响组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所需要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本手册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

于实际的计量检定、校准和测量活动(如产品的设计、检测、生产和检验;整个组织管理过程中的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等活动)。

以下情况可建立测量管理体系:-顾客在规范要求的产品时;-组织在规定所提供的产品时;-立法和执法机构有要求时;-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确认和评审。

相关方在认证或注册活动中愿意将ISO *****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输入的,可以在认证或注册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要求的标准或依据;

建立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将有助于组织对其它标准的采用,如ISO 9001标准(GB/T*****-20XX年的第7.6条款)和ISO *****标准(GB/T *****-1996的第4.5.1条款)中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控制的有关要求;

组织用其他标准建立质量、环保、安全等体系时,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如测量设备、测量方法、人员能力、环境条件有要求的,也可以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间比对等需要测量提供保障的,也可以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本手册适用于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实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满足第三方认证制度规定,为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服务提供规范,必要时,在认证合同中补充相关的技术要求。 2 参考文件

在制订本手册时,参考了下列标准或规范的条文内容。在公布时,还指出了这些文件的有效版本。所有标准和规范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尽可能采用这些标准和规范的最新版本。

GB/T*****-20XX年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20XX年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20XX年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3 定义

本手册应用上述参考文件中给出的和下述的术语和定义:3.1 计量检测体系

为确保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的计量要求而必需的一组相关的或相互作用的计量法制、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的要素。

3.2 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示例:公司、集团、商行、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慈善机构、代理商、社团或上述组织的部分或组合。

注1:安排通常是有序的。注2:组织可以是公有的或私有的。

3.3 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示例: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3.4 测量管理体系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 3.5 测量过程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3.6 测量设备

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3.7 计量特性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可区分的特性。

注1. 测量设备通常有若干个计量特性。

注2. 计量特性可作为校准的对象。

3.8 计量确认

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1. 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

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 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注3. 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注4.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注5. 附录A给出了计量确认过程框图。

3.9 计量职能

组织中负责确定并实施计量检测体系的行政和技术职能。

3.10 审核准则

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审核准则用作与确认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3.11 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3.12 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也能指出改进的机会。

3.13 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

3.14 受审核方

被审核的组织。3.15 审核员

经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3.16 审核组实施审核的若干名审核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注:通常指定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组长。3.17 技术专家

向审核组提供特定知识和技术的人员。

注1:特定的知识和技术是指与受审核的组织、过程或活动

有关的知识和技术。注2:在审核组中,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

3.18 审核方案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

注:一个审核方案包括用于策划、组织和实施审核的所有必要的活动。

3.19 审核计划

对一项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3.20 审核范围

审核的内容和界限。

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间段的描述。 4 认证依据

审核依据标准为:GB/T *****-20XX年/ISO *****: 20XX年《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5 方针和目标 5.1方针

紧跟国际认证标准;保证认证的公正性;创建国家一流的认证机构;提高全国计量测试水平。 5.2目标

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对保证产品质量、物料交接、能源结算、环境监测、安全防护、经营管理和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本认证中心积极推动全国企业开展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科学的测量管理模式,争取五年内有20XX年个以上企业达到ISO*****国际标准,并努力成为国家一流水平的认证机构。6. 对文件的管理 6.1 批准发布

本手册由质量监督部、机构管理部、认证部、培训部、财务部、办公室等部门共同编写,经审定后,由总经理批准发布。6.2 手册的分发控制

a)手册分受控版本和非受控版本两种。受控版本的页面上方标有版本标识和带有斜线的修改次数。修改次数用阿拉伯数字(0、1、2、3 )表示。b)手册的发放按存在形式分为电子和书面两类:

电子手册一般通过内部的信息网在控制状态下由计算机进行即时传递,使用者均可在网上查阅所有经授权的手册。

书面手册采用下列两种方法:

― 受控手册活页装订。受控版本的封面在左上角标有受控编号。手册的分发由办公室负责,编制分发清单,登记造册,保存分发记录。

― 非受控手册由办公室负责作发放登记,不受更改控制。

6.3手册的更改控制

a)手册的修改必须经过各主要业务部门的评审,由办公室审定后,由总经理批准。所有的更改控制均由办公室负责;

b) 当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修改内容过多时,应进行改版。7 认证基本条件

a) 申请认证方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可以承担法律责任;

b) 被认证方是申请认证方或是申请认证方的一部分或是其下属单位;被认证方建立了测量管理体系,可以独立运行;

c) 被认证方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在现场审核前应运行3个月以上;d) 被认证方承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e) 申请认证方/被认证方遵守认证中心的规定,承诺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后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f) 按合同规定支付认证费用。8认证申请

认证中心统一制定认证申请书,内容覆盖必要的认证信息。由法人或经过授权可以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正式向认证中心提出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申请。

9审核策划

审核策划的依据是认证申请书和合同。认证中心总部或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通过合同评审了解申请认证方的需求,在能力范围内受理认证申请,策划认证审核。申请认证方如有“结合的审核"需求,认证中心总部或其分支机构关注与其他认证领域审核的协调。9.1审核准则

审核准则为:GB/T *****-20XX年/ISO *****: 20XX年《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审核准则还包括被认证方所适用的程序、标准、法律法规、计量管理要求、合同要求或行业规范。

9.2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期限

认证中心总部或其分支机构根据申请认证方的要求,在《审核计划》中规定审核目的、审核范围和审核期限:

a)审核目的是:通过审核,确定被认证方的测量管理体系是

否满足GB/T*****-20XX年标准要求,是否向认证中心提出通过认证的建议;

b) 审核范围包括组织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各项活动对计量的要求;

c) 审核计划与实施能够满足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需要;

d) 审核期限的规定应能够满足审核取证的需要,符合性直接证据可以追溯到被认证方的测量管理体系正式运行以前,但应有间接证据表明审核时仍具备这样的能力。9.3审核特性认证中心总部或其分支机构通过沟通,了解被认证方的基本特性,配置相应的审核资源,制定《审核计划》时主要考虑以下情况:

a) 活动涉及的专业范围;

b) 被认证方的规模、审核区域的数目;c) 复杂程度;

d) 相似性及多现场情况;e) 被认证方和审核区域的位置;

f) 风险程度;

g) 被认证方对语言方面的特殊需求;

h) 因地域、民族、习惯、文化背景产生的管理差异,通过沟通交流了解这样的差异给审核带来的特殊需求和合理性;

i) 因社会问题引发的管理需求,合理解决由此引发的管理问题。9.4审核机构和人员9.4.1对审核机构的要求

a) 审核机构是指认证中心总部或其分支机构组成的审核组。

b) 一般情况下,按申请单位所在行政区或行业划分由分支机构组织的审核组进行审核。分支机构对审核组的人员组成、审核质量、审核程序等要进行评定和批准。

c) 没有建立地区或行业分支机构的,由认证中心总部组织的审核组进行审核。认证中心总部对审核组的人员组成、审核质量、审核程序等要进行评定和批准。9.4.2 对人员的要求由认证中心制定、发布各类认证人员准则。由认证中心总部或分支机构对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人员进行评价和确认。申请认证方/被认证方有权拒绝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参加审核组。9.5 审核实施

审核组进行初审、复评和扩项审核或获证方的质量手册发生变化时要进行文件审核,出具文件审核报告。

初审、监督、复评审核不分阶段,必要时进行初访。9.5.1 文件审核

由被认证方提供质量手册或/和其他文件,审核组进行文件审核,确认管理体系与审核准则的符合性。通过文件审核,使审核组对被认证方有初步了解,利于沟通和审核。9.5.2 现场审核现场审核按《审核计划》进行,需要被认证方积极配合。应满足认证合同和认证方案对审核的基本要求。

审核组到现场了解被认证方的基本情况、生产布局、生产过程及覆盖产品的主要过程,现场确认认证范围,初步了解测量管理体系运作情况。审核组通过现场审核,收集客观证据,综合评

价申请认证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有效。审核组向认证中心总部或分支机构报告被认证方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确认测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能否持续满足认证准则的要求。9.5.3 审核报告

审核组根据审核收集的信息,提出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报告。审核报告经被认证方确认,需要时提出不同意见。10 管理记录应保持记录以证实审核管理的实施。11 认证结果评定和批准11.1判定不符合原则

应划分不符合类型和不符合程度。按不符合类型分为:文件不符合、实施不符合和效果不符合三种。按不符合程度分为:主要不符合和次要不符合两种情况。

主要不符合是指受审核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本规范的要求不符合,或造成系统性、区域性严重失效的不符合,以及造成严重后果的不符合。次要不符合是指孤立的人为错误,体系文件偶尔未被遵守,造成的后果不严重,以及对系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的不符合。11.2批准认证的条件

a) 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已经采取补救/纠正措施;

b) 审核结论为符合/基本符合准则要求,审核组同意推荐批准认证;c) 经审查、审定未发生影响批准认证的事件;d) 遵守认证协议。11.3审查和审定

认证中心总部组织审定人员对审核资料进行审查和审定,被认证方应配合工作,必要时采取补救/纠正措施。11.4认证批准

经评定符合认证的条件的,批准认证,颁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经评定,不能满足认证要求的,由认证中心向申请认证方发认证不合格通知书,说明不合格内容,给予最长三个月的整改期限。被认证方应采取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使测量管理体系达到和保持认证要求的水平,提出复查申请和纠正/纠正措施证据,并交纳复查费。认证中心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对组织进行审核,以证实测量管理体系能否满足要求。复查合格的,按程序批准认证。复查不合格或超过整改期限未提出复查申请的,发注销认证申请通知书。

12 颁发证书12.1 认证证书表述

认证证书具有以下内容:

a) 申请认证方名称,申请认证方具备法人资格的,以法律文书名称为准;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以法人名称后缀被认证方名称;

b) 被认证方(未独立申请认证,但自成管理体系)名称;c) 认证依据标准;

d)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及其过程;e) 注册号;

f) 颁证日期、换证日期和有效期;g)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分支组织。12.2证书发放

认证证书发给申请认证组织或其授权的人员。13 保持认证的必要条件

获证方满足下列必要条件,可以保持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a) 保持获证时的法律地位;

b) 测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GB/T*****-20XX年国家标准及相关准则要求,运行有效;c) 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及其过程质量满足明示标准要求;

d) 建立程序,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或投诉,或测量管理体系变更时,及时报告认证中心;e) 不违规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f) 接受监督审核;g) 交纳认证费用。14 获得认证后的监督

14.1 认证后监督的内容

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再评价,是否持续满足认证要求;对获证方遵守法律法规承诺的评价;认证标志的使用;顾客的投诉;

文件化体系的更改;更改涉及的区域;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特性的实现情况;

对上次审核期间确定的不合格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持续改进计划的实施情况;需要时其他选定的要素。14.2 监督的频次在证书有效期内,由认证中心总部提出对获证方的监督审核时间建议,最长不超过12个月。若发生下述情况增加监督频次:获证组织对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了重大更改;

有足够信息表明获证组织发生了组织机构、生产条件、产品变更等影响到其认证基础的更改;

获证组织的产品出现严重问题或用户提出投诉未得到处理时;其他需要考虑的情况。14.3 监督的方式

采用日常监督和现场审核相结合的方式。14.4 监督结果评价

监督审核是认证监督的主要环节,获证方的组织结构和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变化是监督审核的重点。

通过监督审核,认证中心总部提出可以继续保持认证资格的,经过综合评审,符合保持认证的必要条件的,认证中心发《确认通知书》及其年度确认标志。

经过综合评审,不符合保持认证的必要条件的,则暂停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且应在六个月内进行整改,经过评定合格后,可继续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逾期将撤消认证证书,同时不得使用认证标志。1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获证方应正确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a) 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方可使用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b) 建立证书及标志使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使用程序;c) 认真做好测量体系认证证书及标志使用记录;

d)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使用的场合应与证书、标志的内涵一致。15.1认证标志

三A标志:明示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经认证中心认证符合ISO*****测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

二A标志:明示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经认证中心认证符合ISO*****测量管理体系标准,除“7.2 测量过程”、“8.3.2

不合格测量过程”条款以外要求的;

一A标志:明示一个组织所运行的测量管理体系经认证中心认证符合ISO*****测量管理体系标准,除“7.2 测量过程”、“7.3.1 测量不确定度”、“8.2.4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8.3.2不合格测量过程”条款以外要求的;15.2 认证标志的使用

a) 获证组织可直接使用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如需要,可向认证中心索取标志的电子版。获证组织可采用单一色调图样复制,标志图样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但不可以变形使用,字迹必须清晰。

b) 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志(标识)使用在产品上(包括有形产品;单个包装箱或容器里的产品;随产品能到用户手中的标签、说明书、合格证等;在测试/分析活动中,它可以是一份测试/分析报告)。

c) 只有在注明“该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了由XX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依据GB/T*****-20XX年标准进行的认证”的情况下,方可将标志(标识)使用在运输产品的大包装上,需保证此包装到不了最终用户手里。

d) 可以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标志正确应用于广告和有关宣传媒体。e) 获证组织使用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及标志的期限与认证证书一致。15.3认证证书

认证证书有效期为5年(跨5个年度);如获证方要求继续

使用认证证书,应在证书有效期内接受复评。15.4 认证证书的使用

获证方可以:

a) 在认证证书的有效期内有权正确使用证书和标志;

b) 将证书和标志及有关信息用于商业行为,获得合法经济利益;

c) 对其它单位和个人妨碍本组织使用证书和标志的行为提出投诉。15.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误用

获证方误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可能导致认证的暂停或撤销。最主要的误用形式(不排除其他误用形式)表现如下:

a) 使用证书及标志和相关信息时,损害认证中心声誉;b) 证书及标志变形使用;

c) 向其它组织和个人出售和转让证书及标志;

d) 使人误解获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范围外的产品/管理体系或区域也得到认证;e) 使人误解产品也得到认证;

f) 在认证证书暂停期间继续使用证书及标志。

一旦发现误用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责令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其正确使用。16 扩大认证范围

获得认证后,如需扩大认证范围,向认证中心提出扩项申请,一般扩项审核与监督审核或复评审核同时进行,需要时,也可独立进行。17 认证的暂停、撤销和注销17.1 暂停认证的条件

a) 获证方的测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不能保证测量管理体系持续达到明示标准要求;b) 获证方不能按时接受认证监督审核,与获证时间或上次监督审核时间间隔超过12个月;c) 获证方的测量管理体系/重要测量结果不能达到认证的要求,审核组经现场审核建议暂停认证证书的使用;

d) 获证方未按规定使用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不正确宣传认证资格、误导宣传;e) 用户对认证证书覆盖的测量管理/重要测量结果提出重大投诉;f) 国家质量监督抽查发现证书所覆盖产品因测量失准造成的质量不合格;g) 其它需要暂停认证证书的情况。暂停期限最长为六个月。17.2 撤销认证的条件

a) 获证方达不到认证规定要求,给用户或消费者造成损害的;

b) 获证方接到《暂停使用认证证书及标志的通知》后,未按期采取纠正措施或未申请恢复

认证证书的;

c) 获证方转让认证证书或认证标志的;d) 获证方失去法人资格或已破产的;

e) 获证方的法律地位、测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更未通报认证中心的;f) 不接受认证中心监督管理的;g) 严重违反《认证合同》规定的;h) 违反其他有关认证管理规定的。17.3 注销认证的条件

认证要求变更后,获证方不愿意执行新的要求,或由于其他原因不愿拥有认证证书,提出注销认证证书的书面申请,并交回认证证书、停止使用认证证书及标志。18 重新认证

暂停认证证书后,须提出恢复认证证书的申请,经评审决定是否恢复使用认证证书。注销认证证书的,满足认证要求后,可以随时申请认证。撤销认证证书的,满一年后,可以申请认证。19 认证要求更改

认证要求更改时,认证中心制定《认证要求更改实施方案》,规定过渡期,通知获证组织,获证组织根据自身情况完成过渡。

过渡期内,获证组织应满足认证证书中明示的要求。20 保密

认证中心承诺为认证客户保密,如有证据表明,认证中心因认证接触被认证方的商业、技术秘密,而泄露给第三者(法律有规定除外),承担相应法律责任。21 责任

认证中心不承担有关获证方的产品责任,凡涉及责任问题,依照相应的法律制度处理。22 纠纷

如产生纠纷,按申诉、投诉程序处理,必要时,诉诸法律。23内部审核

23.1总部要定期组织对分支机构工作的内部审核;23.2分支机构要参与对总部工作的内部审核。

24 费用

实施认证的收费,按《收费标准》执行。25 公告

对获得认证的组织,在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网站上公布。

26 认证中心组织机构及其职权26.1 认证中心总部及其职权

认证中心总部内设机构有:质量监督部、技术交流部、机构管理部、认证部、培训部、财务部和办公室等。

a) 组织建立认证分支机构;指导和帮助分支机构对企业开展认证工作;b) 负责起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认证规则、认证细则等文件;c) 组织审核员进行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

d) 组织审定委员会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结果进行审定;e) 颁发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f) 设立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培训机构,承担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员、内审员的培训、考核和发证;组织制定培训课程;将审核员报“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进行注册。

26.2非法人认证分支机构及其职权

a) 接受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申请;

b) 组织注册审核员进行测量管理体系的认证;c) 将认证结果报认证中心总部;d) 组织内审员的培训。26.3审定委员会及其职权

审定委员会由专家组成。a) 对上报的认证报告进行审定;

b) 对审核员和审核组的工作质量提出意见;c) 对认证中心总部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提出意见。27 附则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目录 手册更改记录 前言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公司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对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测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公司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为此公司按照GB/T 19022—2003 / 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和CMS-2006《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建立本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简称测量体系)。 2013年公司成立了以管理者代表为首的测量管理体系领导小组,负责测量体系的

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职能的策划和资源的配置,组织专门人员编制并形成了《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简称《测量手册》),相关的《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简称《程序文件》)、技术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测量手册》从总体上描述了本公司的测量体系,协调相关程序文件的编制,是公司测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测量人员的行为准则,具有唯一性。体系所有的文件和记录可作为对本公司员工培训的教材,也可作为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依据,以及公司接受顾客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的依据. 本手册所说的测量过程,不是泛指对体系运行结果的测量,而是指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是支持公司产品质量的特定过程。 本手册和公司管理体系的手册相协调、相互兼容,其规定的内容是体系手册中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要求的细化、补充和完善。 本手册阐明的管理原则之一是强调在建立、实施测量管理体系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考虑到在GB/T 19022—2003 /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中提出的确认要求涵盖了测量管理体系要求,为了进一步满足确认规范的要求,本手册将按照该规范编写管理手册. 公司质保部是本手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手册的编制、修订、发放并监督执行,按《文件控制》程序予以控制。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为建立和有效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强化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控制管理,并通过为公司的生产加工过程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不断提高产品的检测水平和质量层次,使公司的生产经营、质量、计量和其他管理活动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经最高管理者决定现任命公司质保部部长孙承南为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 1、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主持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使体系真正溶入到ISO9001管理体系中。 2、决定测量管理体系负责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 3、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总质量目标和各部门的质量分目标; 4、负责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 5、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负责策划内部审核;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精

Q B B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BB集团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公司概况 BB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教玩具之都”温州桥下小京工业区,成立于1995年12月,现有占地面积30多亩,拥有近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在职员工238人。目前公司拥有十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年产值已超亿元。 BB以追求卓越品质为己任,严格按高标准运作管理企业。产品均选用无毒环保的原材料,出厂前经过严格的检验测试,确保产品符合欧盟EN1176玩具安全标准,并且在产品创意、品质控制和保证方面得到玩具专家的认可,先后通过了ISO9001认证、CE认证、ISO14001认证、OHSAS18000认证等,先后被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授予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中国海关A类管理企业”、“中国驰名商标”、“温州市名牌产品”、“温州市知名商品”、“温州市诚信民营企业”、“温州市村企结对共建新农村功勋企业”、“品牌管理突出贡献奖”等诸多项荣誉称号,并连续七年被授予“浙江省AAA级资信企业”。 授权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 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公司依据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实

施、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特任命 同志为我公司主管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如下:a)贯彻国家计量法规,按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并确保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b) 主持制订测量管理体系负责有关职能部门的计量职责,报总经理批准; c) 审核测量管理体系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并确保目标实现; d) 审核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和管理性程序文件,推动建立文件化测量管理体系; e) 组织各部门准备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所需的输入资料,提出改进的建议; f) 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组织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向总经理汇报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g)有权处理公司计量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布停止使用某种测量设备的命令,直至计量问题得到解决。 批准: 日期: 2010年3月1日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儿童游乐设备产品的设计、生产、质量控制、工艺测量过程,能源计量检测测量过程,安全环境监测等测量过程,对公司所有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设备的配备、使用、检定/校准规定了总要求,以证明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能满足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提出的计量要求。 本公司按照GB/T 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依据CMS—2006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测量管理体系,规定了本公司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要求,和按照ISO 9001:2008标准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均遵照八项管理原则,是相互相容的。 本公司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可完全和充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版本A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CMS/M1―20XX年 CMS02―20XX年 20XX年―11-01发布 20XX年―11-01执行 20XX年-11-1发布20XX年-11-1执行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参考文件 3 定义 4 认证依据 5 方针和目标 5.1方针 5.2目标6对文件的管理 6.1 批准发布 6.2 手册的分发控制 6.3手册的更改控制7 认证基本条件8认证申请8.1确认认证范围8.2 申请9 审核策划9.1 审核准则 9.2 审核的目的、范围和期限9.3 审核特性9.4 审核机构和人员9.5 审核实施10 管理记录 11 认证结果评定和批准11.1判定不符合原则11.2批准认证的条件11.3审查和审定 11.4认证批准12 颁发证书12.1 认证证书表述12.2证书发放

13 保持认证的必要条件14 获得认证后的监督14.1 认证后监督的内容14.2 监督的频次14.3 监督的方式14.4 监督结果评价 1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15.1认证标志15.2 认证标志的使用15.3认证证书15.4 认证证书的使用 15.5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误用16 扩大认证范围 17 认证的暂停、撤销和注销17.1 暂停认证的条件17.2 撤销认证的条件17.3 注销认证的条件18 重新认证19 认证要求更改20 保密21 责任22 纠纷23内部审核24 费用 26 认证中心组织机构及其职权26.1 认证中心总部及其职权26.2非法人认证分支机构及其职权26.3审定委员会及其职权27 附则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它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它对增强顾客满意,实现组织目标,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并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确保具有与组织的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能力,并管理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产生的、影响组织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所需要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在本手册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权威认证通行国际 传递信任服务发展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北京国标联合认证有限公司Beijing International Standard united Certification Co., Ltd. 2015年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背景 测量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中,测量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拿最简单的说,老百姓到市场上买东西需要称重量,做衣服需要量尺寸,检测雾霾和食品安全等都需要测量。总之,没有测量,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都无法想象。 在现代计量学中,测量既是核心的概念,又是研究的对象,因此,人们常把“测量”称为计量。建国以来,我国的计量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飞跃。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以建立计量基准作为国家科研规划项目的重中之重,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相继建立了100余项计量基准,确立了“计量基准体系”,为我国计量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80年代起,我国的计量事业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使计量全面进入了商贸、安全、健康、环保等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逐步建立了我国的法制计量体系,并在工业领域全面建立和完善了计量保障体系。进入21世纪后,在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指引下,我国计量事业又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计量测量能力居世界前列,计量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但计量工作的基础仍较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实施了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国际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和测量管理体系的质量要求。对企业而言,该标准不仅对企业的检测设备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也提出了对企业测量过程及测量数据控制的要求,并提出了测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专家认为,这是企业计量管理发展的一个新的飞跃,对新时期我国进一步加强企业计量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与国际一致的更高要求。对此,我国在国务院颁布的《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提出了明确的对策。“规划”指出“依据测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标准和国际建议要求,完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制度,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与此同时,我国也将测量管理体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管理,保证计量单位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推动我国企业计量工作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是指由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证明企业(或其他组织)能够满足顾客、组织、法律法规行对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质量管理要求,并符合国家标准GB/T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质量管理要求》的认证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认证机构是指依法设立的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 第三条国家对测量管理体系实行统一的认证制度。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自愿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推广测量管理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国家认 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负责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六条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由国家认监委按照认证认可条例有关规定审核批准,并征求国家质检总局意见。获得批准的认证机构,方可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第七条申请设立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用其认证人员应当具备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条例,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应当有30名以上具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资格的专职审核人员。 第八条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认监委制定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确定认证标准、技术规范和认证程序。 认证机构可以制定内部相关规范、规则、报国家认监委备案后实施。 第九条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履行以下职责: (一)在批准的业务范围内按规定要求开展认证工作。 (二)按照规定对获得认证的企业,颁发或者撤销认证证书,决定允许或者停止使用认证标志; (三)对认证标志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四)对认证企业的持续符合性进行监督检查; (五)受理有关的认证投诉、申诉和争议工作。 第十条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设置非法人分支机构需要得到国家认委的批准,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工作。 第十一条从事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审核人员经过注册后,方可从事相应的认证活动。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全套文件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手册及全套文件 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第一章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1.目的: 规定测量管理体系中所有人员的职责。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测量管理体系有关领导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3.职责: 3.1、人事部负责组织确定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3.2、管理者代表批准计量岗位职责和权限。 4.内容: 4.1、公司总经理: 1) 主持公司测量管理的全面工作,促进各级员工贯彻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标准和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 2)任命管理者代表,以确保公司的测量管理体系按照GB/T19022-2003标准的要求得以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领导、组织公司计量工作,保证其行使监督的权限。 3)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提供必需的资源。 4)批准《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5)批准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计量职责和权限,确保公司计量方针和目标得以实现。6)批准公司年度计量工作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7)主持管理评审会议,确定测量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 4.2、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 1) 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总经理报告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全公司范围内提高员工的计量意识。 4)向公司全体员工传达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测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5)在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中与咨询、认证机构保持联络。 6) 组织制定并审核公司测量管理手册、计量方针和目标。 7) 批准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8) 任命内部审核组长,开展公司测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9) 审核公司计量工作年度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4.3、公司工程师等: 1)协助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开展计量管理工作。 2)监督管理各自分管部门的计量工作。 4.4、质量部(计量职能部门): 1) 组织制定公司计量工作年度计划和重大测量管理改造或创新项目方案。 2) 组织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GB/T19022-2003标准。 3) 组织编制公司测量管理手册,对测量管理手册进行管理。 4) 对各单位的测量管理体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5)对专职计量员和兼职计量员的工作表现提出建议。 6) 组织编制测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和记录表格,对文件和记录进行管理。 7) 管理全公司的测量设备台帐。 8)组织设计生产经营必需的测量过程,并组织管控。 9) 对各单位的测量管理体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10)对专职计量员和兼职计量员的工作表现提出建议。 11)组织全员计量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全员计量意识,提高全员测量管理的能力。 12)处理计量纠纷,实施计量奖惩。 4.5、计量管理员(专职): 1) 组织计量要求导出。 2)组织测量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包括自校准);A类管理范围(必须强制检定):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如COM3000.8508A.精密电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 一、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测量管理对于各个领域的企业和组织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许多企业决定进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本文将介绍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最新要求和标准。 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概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是通过对企业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认证,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认证管理办法被制定出来,旨在指导企业如何建立、实施和改进测量管理体系,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标准要求 1. 管理体系建立 企业需要制定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策划和目标,明确负责人和具体的工作流程。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文件和程序,以确保测量活动的可追溯性和准确性。 2. 测量设备与工具 企业需要对测量设备和工具进行有效管理,包括设备的校准、维护和保养。同时,还需要制定检验和验证的程序,确保测量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测量过程控制 企业需要建立测量过程的控制措施,包括样品的采集、标识和存储,测量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同时,还需要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以解决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偏差。 4. 数据分析和改进 企业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同时,还需要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以提高测量管理体系的效果 和可靠性。 四、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步骤 1. 需求分析 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进 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明确认证的范围和目标。 2. 文件准备 企业需要准备相关的文件和记录,包括测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 工作指导书等,以满足认证的要求和标准。 3. 内部审核 企业需要进行内部审核,对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以确保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认证评审

测量管理手册

1 范围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按照IS01001 2 :2003《测量管理体系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测量过程、国家JJF1112-200 3 《计量检测体系确认规范》和国家计量法规及地方政府行政部门要求,结合本企业计量管理的实际状况、产品特点和顾客需要,建立文件化的测量管理体系,着重从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计量确认和测量管理体系的实现及测量管理体系的分析与改进四个方面进行描述,阐明了本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组织结构、资源配置以及从确定顾客的测量要求到测量管理体系满足顾客的计量要求,并通过持续改进使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达到顾客满意的要求。 本手册适用于向顾客证实本企业测量管理体系的测量管理要求,并将测量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从本企业内部质量管理需要为确保满足计量要求提供合格产品的计量的保障能力。适合于立法和执法机构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和审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条款通过本手册的引用而构成本手册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手册,然而,本公司将及时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手册。 GB/19001-2000/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 求 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本手册应用GB/T19001-2000/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22-2003/ 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和VIM:1993 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 4 总要求 本公司按照IS010012 :2003 标准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充分考虑到顾客、包括内部顾客的测量要求,遵循国家的计量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本公司计量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已形成文件,加以实施、保持和改进,可确保满足顾客规定的计量要求。 本公司在计量室、化验室、性能室、生产车间和有关的其他场所配备的各种计量标准器、工作用测量设备、检验和试验设备以及安全防护、环境控制和经营管理用的测量设备可满足保证生产符合产品标准和顾客各种要求的产品,满足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环境监测和经营管理的各种要求。同时充分考虑到配备的测量设备如不能满足计量要求所带来的风险,为防范风险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储备了一定数量的测量设备和不合格产品的追溯措施等。 本公司制定了《文件控制程序》,要求体系文件按照规定的程序更改,使其不断发展,持续改进。 5 管理职责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编号:Q/YQJ/CLSC 受控状态: 现行状态:有效分发号: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依据IS0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 要求编制) B版 发布日期 2011年04月01 日实施日期2011年04月01 日 烟台清韵家纺有限公司发布 1g a solution of the specimen, its membership of the hydrochloric acid of not less than (and except for the requirement) 1.5mL. Total for silver salt method determination without adding hydrochloric acid. Reagent blank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same method. 12.3.2 vegetable oils: weighing 5.00g samples placed in a 50mL ceramic crucibles, plus 10G magnesium nitrate, magnesium oxide on top cover 2G, place the Crucible fire heat until just smoking, immediately remove the Crucible, in case the contents overflow. Smoke after small, then heated to carbonization full. To move the crucible ... 13.2 by wet digestion fluid in the sample digest solution, reagent blank solution and towels plus 3mL arsenic standard solutions of potassium iodide solution (150g/L), O.5mL acid stannous chloride solution, mix well, let stand 15min. 3G zinc capsules, respectively immediately stuffed with lead acetate cotton air scoop, tip and tube insert tube filled with 4mL silver salt solution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最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行业对于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要 求越来越高,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了规范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实施,各国制定并不断完善测量管理体 系认证管理办法。本文将对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最新情况进 行介绍。 一、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概念和意义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指的是针对企业的测量活动进行评估和认证,确 保其测量过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 质量。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测量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国际标准与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1. ISO 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ISO 10012是针对测量管理体系的国际认证标准,其最新版本为 ISO 10012:xxxx,是全球最广泛实施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ISO 10012标准规定了测量管理的基本原则、需求和指南,包括测量相关的 组织结构、人员培训、设备管理、测量过程控制等内容,帮助企业建 立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 2. 各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

各国根据ISO 10012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以确保认证的有效性和权威性。这些管理办法主要包括认证机构的审 核程序、认证标准的适用范围、认证费用的核算方法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特点不同,各国的测量管 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也有所差异。 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最新进展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要求,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 办法在不断演进和完善中。以下是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的最新 进展: 1. 强调风险管理: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越来越注重风险管理,要求企业在测量过程中识别和评估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ISO 10012:xxxx标准要求企业制定并实施风险管理计划,确保测量活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推动技术创新: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鼓励企业采用新的测 量技术和设备,以提升测量精度和效率。一些国家在管理办法中明确 了对于新技术和设备的支持和认可机制,为企业创新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3. 强化数据保护:由于测量活动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测量 管理体系认证管理办法对于数据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认证机构要 求企业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确保数据的安全、保密和可追溯性。

cms04-2019《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CMS)是一种国际性的认证体系,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CMS认证标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国际认可的权威标准,为组织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CMS认证标准的意义 CMS认证标准的出现,对于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同时也可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CMS认证标准还可以帮助组织获得国际认可,为其产品和服务打开国际市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CMS认证标准的要求 1. 管理责任 CMS认证要求组织的领导层必须承担管理责任,确保测量管理体系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有效的实施。领导层需要制定政策和目标,指导和促进测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资源管理

组织必须合理配置和管理各类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和技术等,以确保测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3. 测量过程管理 组织需要建立科学的测量过程管理体系,包括测量计划编制、测量过 程控制、数据分析和处理等环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改进行动 组织需要不断开展改进活动,包括问题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以提高测量管理体系的效能和可持续性。 5. 绩效评价 组织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定期对测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 和管理评审,以发现问题、改进措施,确保测量管理体系持续符合相 关要求。 三、CMS认证标准的适用范围 CMS认证标准适用于各类组织,包括企业、政府机构、科研院所等。

无论组织规模大小、所属行业,都可以通过遵循CMS认证标准,建立和实施科学的测量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产品服务质量,增 强竞争力。 四、CMS认证标准的国际认可 目前,CMS认证标准已经获得了国际认可,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国际性组织和机构均认可CMS认证标准,并给予其高度评价。对于寻求国际认可和拓展国际市场的组织来说,通过CMS认证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CMS认证标准对于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同时 也可以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组织应该积极采取 措施,遵循CMS认证标准,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为自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CMS认证标准是一个国际性的认证体系,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产品和服务符合相 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CMS认证标准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国际认可的权威标准,为组织提供了全面的指导, 帮助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引言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已成为企业全面提升质量、效率、效益和品牌形象的必经之路。测量是一个与生俱来的需求,它涉及到我们工业生产及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在这个大背景下,为了确保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际上发布了ISO10012-1《测量 管理体系介绍》的标准,并通过组织对有关企业的测量管理体系进行认证,进一步提升测量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二、测量管理体系标准 1. ISO10012-1标准概述 ISO10012-1标准是指,在实验室内进行测量、检验和监 测的管理体系,也用于评估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能力和技术能力,进一步保证实验室分析过程中的数据的可靠性。该标准适用于所有进行测量、检验和监测的实验室,无论是在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在检验和认证等公司和机构中使用。 ISO10012-1标准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①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要求(如管理责任、文件控制、内部 审核等); ②测量仪器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③量具管理的要求(如现场量具的使用、标记和校准);

④测量结果的处理、分析和记录等。 实行ISO10012-1标准可以在保证测试、校准和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测量和检测实验室的工作水平和科技水平,也为监管机构和客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2.实施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 (1)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管理体系下,制定各项管理规范,进一步规范测量过程的各个环节。管理体系认证实践证明,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规范性、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高,能够有效保证测量过程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试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2)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首先,使用合格、准确的测试仪器和仪表能够避免测量误差,降低测试次数和测量重复次数,进而降低企业的测试成本;此外,基于国际标准建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测试过程,彻底消除“清单式”测量和测量管理模糊不清等现象,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3)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测量体系认证是企业进一步提高自身品牌声誉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客户选择企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华为公司的荣誉就是凭借精湛的测量管理策略和系统,而被全球范围内的客户广泛认可的。 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实施步骤 1. 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建立与企业业务相适应的、符合ISO10012-1标准的测量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测量管理的文件,以及测量设备管理、量具管理、测量结果处理、内审等运行程序和测量管理的制度标准。

管理体系认证管理手册

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编审人员名单编制:xxxxx 审核:xxxx 批准:xxxxx

目录 管理手册编审人员名单---------------------------1 目录----------------------------------2 颁布令----------------------------------4 授权声明---------------------------------5 公司简介---------------------------------6 第1章前言------------------------------ 7 第2章适用范围、删减说明及引用标准------------------ 10 第3章术语和定义--------------------------- 11 第4章管理体系----------------------------12 4.1 /S4.1 总要求------------------------12 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16 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17 4.2 /S4.4.4 文件要求----------------------18 4.2.1 总则---------------------------18 4.2.2管理手册-------------------------19 4.2.3/S-4.4.5文件控制---------------------19 4.2.4/S-4. 5.3记录控制---------------------20 第5章管理职责----------------------------21 5.1管理承诺--------------------------21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1 5.3/S-4.2 管理方针----------------------21 5.4策划---------------------------22 5.4.1/S-4.3.3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22 5.4.2 管理体系策划-----------------------22 5.5职责、权限与沟通---------------------22 5.5.1/S-4.4.1职责和权限--------------------22 5.5.2管理者代表------------------------28 5.5.3/S-4.4.3内部沟通---------------------28 5.6 /S-4.6管理评审-----------------------29 第6章资源管理----------------------------32 6.1 资源提供--------------------------32 6.2/S-4.4.2 人力资源----------------------32 6.3基础设施--------------------------33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新标准)

Q/KH $$$$$$$$$$$$$$$$企业标准 Q/ KHG 07.00-2013 测量管理体系手册 依据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发布

目录 前言 (1) 公司概况 (2) 颁布令 (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4) 1范围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总则 (5) 3。1术语和定义 (5) 3。2职责 (7) 3。3计量法制要求 (7) 3。4技术能力要求 (7) 4总要求 (8) 5管理职责 (8) 6 资源管理 (12) 6.1人力资源 (12) 6。2信息资源 (14) 6。3物资资源 (16) 6.4外部供方 (17) 7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17) 7。1计量确认 (17) 7。2测量过程 (18) 7.3 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20) 8体系分析和改进 (20) 8.1总则 (20) 8。2审核和监视 (21) 8。3不合格控制 (22) 8.4改进 (23) 附录1公司行政组织机构图 (24) 附录2 测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25) 附录3测量管理体系技术组织机构图 (26) 附录4生产工艺流程图 (27) 附录5测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 (28) 附录6测量管理体系手册更改记录 (30)

前言 为了保证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顾客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测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加强对测量管理的运作领导,依据GB/T19022-2003/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及CMS04—2010《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为本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第一层纲领性文件,各项计量工作的管理均应符合本标准要求,也是对外提供计量保证的承诺性文件. 为保证测量管理体系的全面贯彻实施和有效运行,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遵守并执行本标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并有权利和义务及时提出手册中的不适宜处和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标准选用的测量管理体系过程基本覆盖了计量法制、技术能力和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标准中规定的要求,但本公司暂无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不适用“计量人员”条款规定的内容要求;本公司暂无建立用于计量检定的最高计量标准器,不适用“计量标准”条款规定的内容要求;本公司不涉及测量设备制造和修理、零售商品销售的各类过程,不适用“特定要求”条款规定的内容要求。 1

测量检测体系管理手册范本

注2:计量要求可从规定的产品要求或被校准、验证和确认的测量设备要求中导出。 2.2.3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示例: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

注: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2.2.4 顾客的要求:它代表了市场的需求、政府和法律的要求、所有内部和外部用户的意见;主要体现在:对产品技术指标的要求、产品标准、技术规范的要求、合同的要求,以及法律法规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公正性的要求,还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模拟市场时的相互要求。 2.2.5测量过程: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2.2.6测量过程控制:对从测量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监视和分析,连同纠正措施,以便使测量过程连续地维持在规定的要求之内。 2.2.7 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2.2.8 计量确认:为确保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所需的一组操作。 注1:计量确认通常包括: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注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预期使用要求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注3:计量确认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最大允许误差等。 2.2.9 计量器具的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和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或出具检定证书。 我国规定的强检项目: (1)两大类:社会公用;企事业单位作为量值传递用的最高标准。 (2)四个方面:贸易结算;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医疗卫生。 2.2.10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注1:校准结果既可赋予被测量以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 注2:校准也可确定其它计量特性,如影响量的作用。 注3:校准结果可以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中。 2.2.11溯源性: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测量标准或国际测量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2.2.12测量准确度(精密度):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约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2.2.13测量误差: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值的真值。 2.2.14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特性,用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定材料赋值的物质或材料。

CMS04 2021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CMS04 2021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cms04-2021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一、计量法制要求1总则 2计量单位3计量人员4计量标准5强制性测验6特定建议 二、技术能力要求1总则 2检测能力3检测水平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引言1范围 2规范性提及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建议5管理职责5.1计量职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目标 目录 5.4管理评审6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6.2信息资源6.3物资资源6.4外部供方 7计量证实和测量过程的同时实现7.1计量证实7.2测量过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8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8.1总则 8.2审查和监控8.3不合格掌控8.4改良 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标准 一、计量法制建议 1总则 非政府的测量管理体系(以下缩写“体系”)应当合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有关的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建议。以下建议就是按现行的计量法律法规明确提出的,其随后例如存有修改,则按修改后的建议实行。2计量单位 组织在从事下列活动,应当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a)制发公文、统计报表; b)生产、销售产品,标示产品标识,基本建设产品采用说明书;c)制订标准、规范、规程、技术文件;d)出示测验、校准、检验、测量数据; e)国家规定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其他活动。3计量人员 专门从事计量测验的人员应当所持适当的有效证件。

4计量标准 非政府用作计量测验和(或)校准的最低计量标准器应经有关的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按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建议考核合格后投入使用。5强制性测验 组织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用于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和环境监测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应按规定要求实施强制检定。6特定要求 6.1专门从事计量器具生产和(或)维修的非政府应当按照《生产、维修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履行职责适当的法律相关手续,并分担适当的法律责任。 6.2从事定量包装商品生产的组织应遵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要求。6.3从事零售商品销售的组织应遵守《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 二、技术能力建议1总则 体系的计量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应满足顾客、组织和法律法规对计量的要求。2检测能力 计量检测能力应当满足用户以下建议: a)质量管理体系对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b)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要求; c)职业身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职业身心健康的监控和测量的建议; d)经营管理、能源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的要求。3检测水平 须要时,计量检测水平必须满足用户以下建议: a)采用先进的计量检测技术和测量设备以满足组织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对计量检测的要求;b)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计量检测体系和计量检测数据。 三、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建议开场白 一个有效的测量管理体系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适应预期用途,它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和管理不正确测量结果的风险是重要的。测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管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可能产生的不正确结果而影响该组织的产品质量的风险。用于测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从基本的测量设备的验证到测量过程控制中统计技术的应用。在本标准中,术语“测量过程”适用于实际的测量活动(例如在设计、测试、生产和检验中的测量活动)。以下情况可以引用本标准: §顾客在规定所建议的产品时;§供方在规定所提供更多的产品时; §立法和执法机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