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二○○三年十二月 177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

研究的若干思考*

王汎森**

本文是作者對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它涉及三個方面。第

一是史料方面,強調對私密性史料的重視及利用,並強調對地方性思

想文化材料的重視。第二,本文探討了一些方法論的問題,像「事件

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強調如果不能時時警覺於兩者之不同,

則容易對史實作出錯誤的解釋,或是忽略了歷史發展過程中歧出、複

雜的層面。第三,本文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近代傳

播網絡的形成與思想文化史之關係,如對保守派人物研究,如對地方

上小讀書人的角色與功能的研究等。最後,本文仍強調,思想史研究

的最重要工作是對重要文獻縝密而深刻的閱讀。twscholar 關鍵詞:思想史 文化史

*本文在2003年3月蔣經國基金會於普林斯頓召開的「中國文化與社會研

究新視野」中發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兼所長

178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對於史學家尤其適用,研究歷

史的人,即使觀點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稱滿洲人從來沒有入關(李濟

語)!但是,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界的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許國科會人文處歷史學門通過計劃的名單是觀察國內史學趨

勢的一項好材料。從近年來所通過的專題計劃名單,我們可以看出,

整體而言,臺灣史學界對種種西方新史學風氣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

文化史的影響最大,其特點有幾個。第一是認識到文化的建構力量之

強大,從而對各種界域的歷史建構的過程,或是對過去被視為是本質

式的或約定俗成的種種現象,以文化史的建構性角度加以解釋。第二

是各種過去所忽略的新問題的討論(如出版史、生態史、情欲史、閱讀史等),

第三是與性別、後殖民主義,以及與國族主義有關之研究。

沒有人能否認以上種種新發展大幅地擴大了歷史的視界,我在此

不想重覆這些新動向。此處所談的,純粹是我個人實際進行研究工作

時的一些反思。

近一、二十年來,不管是與近代思想文化史有關的文集、出版史twscholar 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歷史眼光的改變以及政

治氣候的變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尤其是中國大陸,

正在經歷一個「恢復歷史記憶」的時期,也就是對民國時代非左派的

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好奇與興趣,連帶的,也使得與這些人物相關

的各種材料大量問世。在林林總總的材料中,「私密性的文件」(private

document)很值得注意。譬如大量日記被整理出版,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

的,如《胡適的日記》1(臺灣)、王闓運(1833-1916)的《湘綺樓日記》2、

1胡適,《胡適的日記》(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1990),共18冊。

2王闓運,《湘綺樓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7),共5冊。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79

劉大鵬(1857-1942)的《退想齋日記》3、《吳宓日記》4、金毓黻(1887-1962)

的《靜晤室日記》5、朱峙三的《朱峙三日記》6、陳範予(1901-1941)的

《陳範予日記》7、繆荃孫(1844-1919)的《藝風老人日記》8等。此外當

然還有許許多多未被印出的日記,從晚清以來,估計在一、兩千部以

上,許多存在縣、鎮級的圖書館,如果能審慎而有效地使用這些日記,

幾乎可以按年按日排纂出各個階段、不同階層的人對歷史事件的看

法、心態的變化、思想資源的流動等等問題,使得我們可以不侷限於

探討思想家的言論,而能從一個新的廣度與縱深來探討思想、文化史。

書信也是一宗值得注意的新材料。如《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9、《羅

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10、《陳垣來往書信集》11、陳寅恪(1890-1969)

的書信12等等皆是。

除了「私密性文件」之外,地方性的材料也值得注意。過去因為

3劉大鵬遺著,喬志強標注,《退想齋日記》(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1998),共

10冊。twscholar 5金毓黻著,金毓黻文集編輯整理組校點,《靜晤室日記》(瀋陽:遼瀋書

社,1993),共10冊。

6《朱峙三日記》刊於《辛亥革命史叢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頁223-337。

7陳範予著,阪井洋史整理,《陳範予日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8繆荃孫著,李一華等編,《藝風老人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共10冊。

9耿雲志主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合肥:黃山書社,1994),共

42冊。

10長春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王慶祥、蕭立文校注,《羅振玉王國維

往來書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11陳垣著,陳智超編著,《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2陳寅恪著,《陳寅恪集.書信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180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史學界將較多的心力放在在全國性的事件,或在全國舞台上扮演重要

角色的思想人物,比較忽略地方的材料。除了地方士人的著作外,各

種地方小報、宣傳冊子、習俗調查,通俗書刊,如果善加利用,都可

能投射出新的光彩,它們有許多仍然保存在各地的檔案館、文史館

中。近年來,中國大陸整理了清末民初各地的報紙,包括了許許多多

晚清以來地方上的小報紙,從中很可以觀察到一個時代的變化如何在

一個極不起眼的地方社會中發生的作用,以及地方與全國性舞台的關

係。

此外,也有一大批未參與近代的主流論述的所謂保守派或舊派人

物的著作,陸續引起注意,劉咸炘(1896-1932)的《推十書》13即是一例。

劉咸炘是四川成都一位「足不出里閈」的舊派人物,他獨立發展出一

整套以章學誠的思想為基礎的著作,其豐富性與獨特性相當值得注

意。此外像王闓運、王先謙(1842-1917)等人的作品也被陸續整理出來,

提供許多的方便。

最後,一些始終被注意、但史料卻很零散的社團材料,也陸續被

整理出版。像清季在文化與政治上都起過關鍵性作用的「南社」,近twscholar 年來因著《南社叢書》的出版,提供了遠比一、二十年前更豐富得多

的素材,可以比較深入地進行分析。

在研究方法方面,首先我要談思想的社會功能,我想說的是「思

想的形形色色使用」,這個詞是從英國哲學家奧斯汀(John Austin,

1911-1961)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14發展出來的。我們除了探討

思想的意蘊,還應留心這一思想的形形色色使用以及它們的社會、政

13劉咸炘,《推十書》(成都:成都古籍出版社,1996)。

14John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81

治功能。思想有時被用來劃分群體,甚至與權力的得到或失去息息相

關,有些是用來幫助維繫社會菁英地位,有些是合法化世俗的願望等

等,不一而足,(譬如周作人《知堂回想錄》中描述「革命」一詞在學校裡如何

被作為低班的人反抗高班同學的思想依據。)15既然要談思想的社會功能,則

思想與自我利益(self interest)之間的關係便值得釐清,在思想的傳播過程

中,人們的理性選擇(rational choice)也值得注意。

此處我想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思想的形形色色的使用。16儒家的經

典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道德教化功能之外,17在民間有時還被當作宗教

經典使用,用來驅鬼、祈雨、敬神等,上層菁英在詮釋儒家經典,下

層百姓或讀書人,也用他們的生活經驗在詮釋、使用儒家經典,18還

15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敦煌文藝出版社,1998),頁76-77。

16我注意到,人們在探討下層民眾文化時,有意無意間出現一種錯覺,認為

真正值得注意的只有通俗宗教,通俗化的儒家是不值得注意的。

17有時儒家經典還被當成養生訣。陸世儀《思辨錄輯要》(臺北:廣文書局,

1977),卷10:「先君少時曾授儀以儒家養生訣云,于鄒學師屏上得之,

其言曰:『動靜必敬,心火斯定,寵辱不驚,肝木以寧,飲食有節,脾土twscholar 不洩,沈默寡言,肺金乃全,澹然無欲,腎水自足,其言極平易,極精微,

極簡要,極周 ,通於大道,絕勝導引諸家。』」(頁6)

18以明代來集之的《對山堂續太平廣記》中搜集的一些故事為例,可以看到

它們如何被用來治病驅鬼。在《風俗通》中有一則說「武帝迷于鬼神,尤

信越巫。董仲舒數以為言,帝驗其道,令巫視仲舒。仲舒朝服南面,誦咏

經論,不能傷害,而巫者忽死。」那麼儒家的經書可以抵抗巫。在儒家經

典中,似乎《易經》與《孝經》特別具有這種能力,來集之引某一部《江

西通志》,說德安有一位江夢孫(字聿修),家世業儒,博綜經史,他出

任江都令時,聽說縣廳經年鬧鬼,歷任皆遷于別廳。江夢孫不管,他升廳

受賀,在夜間則「具袍笏端坐,誦《易》一遍,而鬼怪乃息」。此外,《說

頣》一書也記載北齊時權會夜間乘驢出東門,突然覺得有一人牽著驢頭,

有一人隨後,走入迷路,權會覺得有異,乃「誦《易經》上篇一卷未盡,

前二人忽然離散。」吳均的《齊春秋》則記載顧歡以孝經去病的故事。書

182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有像清初潘平格以《孝經》祈雨,19像《綠野仙蹤》中齊貢生以《大

學》來趕鬼,並且認為《大學》是比道教經典更有力的驅鬼利器,20像

清季太谷學派以宗教性質來重新詮釋大部份儒家經典皆是這方面的

例子。

不過,此處要強調一點,我們不能過度將思想化約為只是現實操

作的一部份,思想家的作品及獨特性仍值得最認真看待,即使是思想

或概念與各種現實事務緊密纏繞,但我們看待這個問題時必須承認,

行動者一方面是深深涉足於現實的糾葛,同時也仍然可能是思想的真

誠信持者。我個人的看法是,思想與政治等層面不能互相化約,在歷

史行動者身上,它們根本是層層套疊的,即同時是某些抽象形上思想

的信持者,但也在具體的行動中運用它們,不能因後者而否定前面那

個領域的存在,反之亦然。而且不同的思想派別,其實也可能起著區

分不同政治派別的作用,形上的與世俗的層面總是互相套疊,互相滲

透,人的意識本來就是如此複雜。

第二,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 1886-1944)曾經說,研究古代的歷史

要像「倒著放電影」(regressive method)21,要從古代建築物在地面上所留twscholar 下的陰影倒回去追索該建築的模樣,對於史料稀少零碎像法國農村史

的研究而言,他的方法很有道理。

中說「有病邪者,以問歡。歡曰:『君家有書乎?』曰:『惟有《孝經》。』

歡曰:『可取置病人枕邊,恭敬之,當自差。』如其言,果愈。」(以上

轉引自鄭振鐸,〈經書的效用〉,《鄭振鐸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

社,1988),頁344。

19見我的〈潘平格與清初思想界〉,《亞洲研究》23(1998): 224-268。

20李百川,《綠野仙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頁617。

21Peter Burke, 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23-24.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83

但近代思想文化史是一個史料非常多的領域,而且整體的歷史輪

廓也比較清楚,我個人認為,在方法論上應該是順著放電影,也就是

努力回到最初的「無知之幕」,一步一步展向未來。

我們對百年來的歷史知道得太熟了,所以我們已逐漸失去對所研

究問題的新鮮感,需要「去熟悉化」(defamiliarized),才能對這一段歷史

產生比較新的了解。對某一個定點上的歷史行動者而言,後來歷史發

展的結果是他所不知道的,擺在他面前的是有限的資源和不確定性,

未來對他而言是一個或然率的問題,他的所有決定都是在不完全的理

性、個人的利益考量、不透明的資訊、偶然性,夾雜著群眾的囂鬧之

下作成的,不像我們這些百年之後充滿「後見之明」的人所見到的那

樣完全、那樣透明、那樣充滿合理性,並習慣於以全知、合理、透明

的邏輯將事件的前後因果順順當當地倒接回去。

換言之,「事件發展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是相反的,在時

間與事件順序上正好相反,一個是A→Z,一個是Z→A。太過耽溺於

「後見之明」式的思考方式,則偏向於以結果推斷過程,用來反推回

去的支點都是後來產生重大歷史結果的事件,然後照著與事件進程完twscholar 全相反的時間順序倒扣回去,成為一條因果的鎖鏈。但是在歷史的發

展過程中,同時存在的是許許多多互相競逐的因子,只有其中的少數

因子與後來事件發生歷史意義上的關聯,而其他的因子的歧出性與複

雜性,就常常被忽略以至似乎完全不曾存在過了。如何將它們各種互

相競逐的論述之間的競爭性及複雜性發掘出來,解放出來,是一件值

得重視的工作。在近代中國,原有的秩序已經崩解,任何一種思想都

有一些機會成為領導性論述,同時也有許許多多的思潮在競爭,必需

擺脫「後見之明」式的,或過度目的論式的思維,才能發掘其間的複

雜性、豐富性及內在的張力。

184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此外,一個大致知曉全幅歷史發展的人,與一個對未來會如何發

展一無所知的歷史行動者,對事件中各個因子之間的複雜情況與各因

子之間的關係的了解與分析明顯不同。我們可以想像後代史家會多麼

容易對「事件發展邏輯」所特有的非透明性、歧出性、偶然性,作出

錯誤的解讀與詮釋。同時也能意會到想要「去熟悉化」是一件多麼艱

難,甚至永遠不可能達到的目標。但是對這兩種邏輯之間重大差異的

自覺,恐怕是史家所應時刻保持的。

第三,我們已經充份了解韋伯(Max Weber, 1864-1920)所說的思想、習

俗等所構成的「世界圖象」對歷史發展所扮演的類似火車「轉轍器」

的功能,22但是如果更深入地看,思想與政治、社會、教育、出版、

風俗、制度之間,是一種佛家所謂的互為因緣,或是用諾伯特.埃利

亞斯(Nobert Elias)的話說,是一種「交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的關係。23

韋伯也曾經說過,人是搭掛在自己所編織的意義網絡之上的動

物,此話誠然,但人同時也是搭掛在其生活網絡與社會網絡之上的動

物,後面兩者與思想有非常深刻的關係。當社會生活形式產生深刻變

化之時,便與一種新的思想產生親和性(affinity)的關係,思想像一株樹twscholar 木,它生活在社會生活的土壤之中。如果我們比較深入地了解舒茲

(Alfred Schutz, 1899-1959)對日常生活世界的分析,24或許可以把握「思想」

22Max Weber, From Max Weber tr. H. H. Gerth and C Wright Mill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p. 280.

23Robert van Krieken, Nobert Elias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 11-12, 49,

55-61, 103-104.

24Schutz這方面的著作很多,如The Collected Papers of Alfred Schutz vol. I: The

Problem of Social Reality (The Hague: Nijhoff, 1962);還有他與Thomas

Luckmann的The Structure of the Life-World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85

與「生活」之間交互依存的關係。

遠的不說,是什麼樣的社會生活變化,使得「過去」成為一個陌

生的國度,25使得「傳統」成為一個流行的概念,使得形形色色的新

思潮得以越閘而出。是什麼樣的社會生活變化,使得較早一批出身於

港澳或租界或沿海通商口岸的思想家而言,把他們生活中所見所感的

東西化為歆動一時的思想言論。

思想與社會、政治、教育等複雜的「交互依存」性關係,使得跨

領域的研究變得相當迫切。近來自然科學已經出現了學科重組的新發

展,十九世紀以來逐漸定型的一些學科劃分,面臨了改組的命運,而

新出現的學科常常是跨領域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在思想史研究中,跨

領域研究也是一條值得重視的路。(譬如近幾十年來,有關中國上古思想史

的一些新看法是與人類學分不開的。)

在研究課題方面,首先我們在研究近代思想文化史時,太過注意

浮沈於全國性舞台的人物或事件,或是想盡辦法爬梳庶民的心態,但

比較忽略了「中層」的思想文化史,如果地方上的人物被史家注意到,

通常也是因為他後來成為舉國所矚目的人物,像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成twscholar 都的吳虞(1872-1949),或杭州一師的施存統(1899-1970),但是除了這些後

來上升到全國舞台的思想人物外,許多小地方都有它豐富而多采多姿

的變化,在地的讀書人也敏感地尋找思想文化上的出路。瑟圖(Michel de

Certeau, 1925-1986)說,在大波浪之下的海底魚兒們游水的身姿也值得我

們注意。26這裏所指的是縣或鄉鎮這一級的思想文化活動。有幾個立

25David Lowenthal,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6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186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即可以探究的問題:沒有這些在地的讀書人,通文墨的種種身份(如

陰陽生)的人,精英的論述可能下及在地社會嗎?他們是不是被動「啟

蒙」的一群,他們與主流論述的大知識份子之間的關係,他們在大思

潮風行草偃之時,是否維持其在地性的思想特色,或者根本應該反過

來思考,上升到全國舞台的大知識份子事實上始終帶著在地性的思想

色彩。

以江南一些古鎮中的小讀書人與整個時局變化的關係為例,江蘇

的幾個古鎮像南潯、周莊、同里、黎里、用直,它們都是一些富含明

清江南古典氣息的小鎮,但在清末民初,其地的讀書人,醞釀了一些

動能,在地方上也都興辦了許多新的事業,這些動能並不全然與主流

論述相合拍,但他們都有摸索各種出路的努力。(以周莊為例,《峴聲》、

《新周莊》這類地方小報紙是了解當地思想文化動態的好材料)其中只有後來與

南社有關的詩人,如柳亞子(1887-1958)、陳去病(1874-1933)等較為大家所

知。

如果我們比較仔細地觀察,這些原本十分古老、封閉的地方社群

中思想與知識的生產與流動,他們如何得到書刊,他們讀什麼書報,twscholar 訊息溝通的網絡,地方新興起的輿論,幾個零星的「有機型知識份子」

如何獲得外部訊息,如何把外面的主流思想議論變造成淺白的語言,

傳達給在地的人民,如何成為組織者與宣傳者,並使自己取得了原先

舊科舉功名擁有者在地方上所享受的優越地位等,都很值得注意。27

第二,過去,我們似乎將太多注意力放在新派人物,即使被注意

到的所謂保守派,也常常是與新派人物保持密切對話的人(如梁漱溟

27這些地方上較早的一批舊讀書人,譬如周莊的諸福坤,南社的最早幾位先

驅,早年皆受學於他,他們的思想意態顯然已經醞釀著一些變化了,但我

們對此等人物卻只有吉光片羽的了解。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87

[1893-1988]之《東西文化及其哲學》28,其中牽就陳獨秀[1879-1942]與胡適[1891-1962]

之處甚多),對於舊派人物的豐富性了解相對較少。尤其是他們的論點

常常隱晦地表達在他們對經書的註解或詩詞之中,更增加其了解的困

難。

受舊文化薰陶較深的讀書人,有一整套價值觀,對於自己所屬這

個文明的「理想的自我形象」有一套看法,對於種種長期積累的「文

化理想」也有其堅持,故對許多舊派人物而言,所謂進步的東西,在

他們看來是一種墮落與破滅。所以常常是社會文化已經變得面目全

非,但是舊讀書人掛在口頭上的始終是「理想上」應該如何如何。只

要這「理想上應該如何如何」的心理不曾變化,則不管現實的變化有

多大,他們心目中仍將以這些「文化理想」衡量、評判現實,想盡一

切努力回到那個「文化理想」。所以,這些「文化理想」的內容,舊

派人物的思想世界與傳統的「文化理想」的關係,以及在什麼時候以

及在什麼情況下,主流論述嚴重地挑戰或破壞了這些「文化理想」,

都值得探究。此外我們已經知道「新派」不停地在變,但我們較忽略

的是舊派人物也不停在變,他們也在以獨特的方式回應時局。twscholar 第三,「一隻燕子能否代表一個春天」?如果一種想法只是出現

在某位思想家的筆下,而沒有傳播開來,那也就只是一隻燕子而已。

因為我們討論的是思想史,所以不能太心安理得地以為一隻燕子

就代表一個春天,也就必需要考慮思想傳播的問題,而考慮這個問題

時,便不能不注意新式報刊及印刷的流行所帶來的革命性的變化。胡

適曾說,一個商務印書館遠比一個北大有力量,即因為他認識到這一

個現象。

28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里仁書局,1983)。

188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此處只舉幾個簡單的例子。首先,新報刊與各種印刷物將思想帶

到原先所到不了的地方,形成了一個網絡,而且深入到原先不可能接

觸到這些思想資源的大眾,形成了一個縱深,新刊物是定期出版的,

所以形成了時間的持續感。作者與讀者之間形成了一種超越親緣、地

緣的聯絡網與對話關係,而且形成一種聲氣相通的擬似社團,原先對

事情的零星反應可能透過報刊而形成了集體輿論,它們所產生的影響

非常廣泛而複雜。

以「官」與「民」的關係為例,掌握在非官方手裏的傳播網提供

了表達各種軼出官方正統的思想,人們不必透過上書的方式,而是直

接在報刊上表達。當時人不免產生一種不解,即社會上出現一種怪現

象,下層官員或百姓有意見時,不循正常的書奏管道,而是逕交各種

報刊發表。當時人的不解正好反映了一種新的訊息網絡的興起,這種

新網絡促成新式「輿論」的出現,造成一種公共輿論,這種公共輿論

和以前官方的采詩采風不同,成為一種相對於官方而言具有獨立意味

的領域,甚至與官方的意識形態競爭,並常常拂逆或左右官方的意

志。我覺得在晚清轟傳一時的「楊乃武與小白菜」的事件,便已透露twscholar 出《申報》等大媒體所形成的公共輿論,如何挑戰官府的判決,而官

方的權威,官方的意識形態等,也都廣泛地受到這一類公共輿論的新

挑戰。29

新報刊與印刷物的流傳,也使得菁英的上升管道逐漸多元,在科

舉之外,有些人靠著在報刊發表文章成為言論界的驕子,即使沒有功

名,也可以迅速積累象徵資本,成為新的社會菁英。思想上「主流論

述」的產生與運作方式也產生了新的變化。不過,報刊與印刷固然使

29關於此案之過程,見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頁380-383。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89

得多元的思想可以公開表達流傳,並與官方正統意識形態競爭,但反

過來說,某些論述也可能憑藉強勢媒體的力量,壓抑了在地的、多元

的聲音。

第四,近代中國感覺世界(structure of feeling)30與「自我認知的框架」

(frames of self-perception)31的變化也值得注意。此處再以南社為例,柳亞

子、陳去病這群震動清末歷史的人,整天聚會飲酒,流連於酒樓、古

墓、遺跡,寫詩作文,做的完全是舊文人的事,寫的都是舊體的詩詞,

他們較少發表時論,但他們的詩詞展現一種不安於現在、不滿於現

狀,一種激情、悲憤與豪興,鼓吹活潑淋漓的少壯風氣,其中固然少

不了革命的、民族主義的想法,但是這些思想都在《民報》等刊物中

闡述再三了,他們的詩詞所發揮的作用毋寧是以文學催促舊的漸漸消

滅,暗示民族的更生,整體而言是在帶動一種感覺世界的變化,而這

種變化歆動了一時的文化界,與革命思想交互作用。從這個例子看

來,如何捕捉感覺世界的變化,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

此外,「自我感知的框架」也在變。形形色色的新思想、新概念、

新名詞,紛紜呈現,而又層層交疊,生活在這個由新概念、新名詞所twscholar 編織而成的政治文化之下的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與行動的方向都起了

變化。年輕的讀書人所理解的常常只是幾個粗淺浮泛的概念,可是因

為對舊的已經失去信心,對新的、未知的世界無限嚮往,一兩個名詞、

一兩個概念,便成為一種形塑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思想資源。我們應如

何捕捉這些飄移的訊息,從而勾勒出晚清以來「自我感知的框架」的

30Ramond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73), pp.

45-48.

31借自Clifford Geertz,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

Inc., 1973), p. 239。

190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情狀?

克塞勒克(Reinhart Koselleck)在一篇文章中說了一個故事,他說在德

國的一個小地方,古來的習俗是未成年的子女不能上桌吃飯,有一天

一個少年從外面回來,他父親先是賞了他一個耳光,然後告訴他,從

今以後,他可以上桌吃飯,家人對此突發事件非常錯愕,忙問父親這

到底是為什麼,這位沒有什麼知識的父親回答說:「人們說這是進

步!」32這本來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小故事,但在這代中國隨時隨地在

發生。舉一個例說,晚清書刊中滿紙的「公理」、「公法」……,五

四以後,青少年的口頭禪「向上的生活」、「進步」、「反動」、「主

義」,或是他們在詩文中常用的「自然的」與「有意識的」之對立,

便發生這種作用。「向上的生活」、「有意識的生活」,成為塑造「自

我感知框架」的關鍵詞,就像那位父親一知半解地說「人們說這是進

步」。

最後,我想以四點作為這篇短文之結束。

第一,比較研究也是不可忽視的,這方面前輩史家已經作過種種

努力,但是大多是以現代化的理論為基礎來進行,我們應該擺脫這個twscholar 理論支架,把近代中國思想和同一段時期印度、東歐等地區的思想發

展進行比較。此外,我們如果更加深入地了解近代歐洲思想學術,並

把中國放進當時世界思想脈絡中去理解,必然會得到較為深刻的見

解。

第二,從年代上來說,一九五○年代以後的臺灣與中國的思想歷

史,目前仍是一片相當荒蕪的園地,而這五十年中海峽兩岸所經歷的

32Reinhart Koselleck, 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 translated by Todd

Samuel Presner and others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 218.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91

思想變化非常複雜、深刻,應該得到特別的重視。

第三,有許多普遍感到興趣的問題,像隱私的觀念、人權、友誼、

宇宙觀、時間、空間的觀念等,還較少被放在近代思想文化史的脈絡

中加以探討,值得進一步開拓。

第四,雖然我在前面談了這麼多,但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

我們仍然不能忽略對於一群又一群思想家們的原典的閱讀與闡釋,如

果把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陳獨秀、胡適等人的思想從近代歷史

上抽掉,那麼,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對於

重要思想家的著作進行縝密的閱讀,仍然是思考思想史的未來發展時

最優先、最嚴肅的工作。twscholar

192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Reflecting on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Fan-sen Wang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Regarding the use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I would like to emphasize

three things: first, historians in this field should make better use of private

documents, including numerous newly available diaries and personal

correspondence. Second,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terials

relating to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ves. And third,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materials concerning the local worlds of readers.

As for methodology, I would like more reflection on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hought. On one level, one might ask of any document what it is twscholar overtly about. But might also consider the numerous uses of these thoughts

on various occasions. For example, one might look at the numerous uses of

the classics; Confucian classics were sometimes used as social texts and

sometimes as mystical ones. It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how the literati

interpreted these texts; in fact, everyone was using them. For example,

even though Confucius claimed to have no interest in religious matters, his

texts were used to exorcize spirits, etc.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nterdependence among thought, everyday life, politics, economics, etc.

On the topic of methodology, I want to remind my colleagues that we are

always trapped by a certain historical logic. The logic of the historical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193

actors who are the objects of our study is necessarily quite different from

our own, yet we tend to confound them as one. Specifically, we tend to

thin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ing everything that has happened since,

even while the historical actors we study could not possibly know such

things. They progressed from A, to B, and to C, while we start from Z and

work backwards. Knowing the consequences of all historical events is

actually the opposite of how history truly evolved. There are many dangers

embedded in this situation, as we neglect those streams of events or ideas

that did not bear fruit, although they may have been very important at the

time. We confuse A-Z and Z-A logic, assuming they are the same, and

thereby we miss an abundan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detail,

obscuring what really happened.

As for research topics, I propose focusing on several things. First, I

believe we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small, local intellectuals.

We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nationally renowned elite and to the grass

roots of peasants and merchants, forgetting that there is a history in

between these two. Local intellectuals are in fact agents who played very

complicated roles in modern intellectual history. This topic deserves twscholar further inquiry. Secondly, I believe we have far too little knowledge about

modern cultural conservatives, as we are always focusing on new, radical

thinkers, leaving others aside. We thereby neglect to observe the cultural

creativity and complexity of conservative thinkers. Third, the new press,

including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constituted a new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that transformed the intellectual climate quite dramatically,

especially as regards the 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relation of these to official policy, the rise of new social elites and

various other phenomena. These should be looked into more closely. A

fourth topic deserving of further research is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feeling. This is something beyond the strictly intellectual that profoundly

194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shaped people’s actions.

Additionally, I would to promote a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intellectual history. That has been done before, but alway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modernization theory, so now a new type of comparison

should be possible. In particular, we should compare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laces with somewhat similar experiences, such as Eastern

Europe, Russia, India, China, and Japan. They have in common their

experience of contact with an expanding and hegemonic “West”. Finally,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he 1950s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s has

hardly been explored.

Keywords: intellectual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twscholar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读书笔记 提及中华民族漫长5000年历史中最重要的时期,莫非中国近代那风云变幻的60十年,即1840年—1919年这段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无论是社会、政治,还是文化领域哦的变革都在风起云涌,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的量变叠加产生了质变。这关键的60年不仅本身十分重要,更是对以后直至今天的中国历史都起着决定性影响。这短短的60年中,中华民族带给世人无数次叹息和惊喜。 龚书铎教授主编的《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便是用客观而冷静的口吻,细致地记录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为中国进步在文化上所做的种种努力,看似平静的文字下,暗藏着这几十年中华民族的挣扎以及斗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大致了解一百年前中国知识分子的事迹以及中国近代文化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给自己以前对这段时期不够完备的历史知识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同时,这本书也给了我许多思考。 首先在宏观方面,该书很好地向我展示了一个研究历史以及其他学科的角度。该书在前言中就提到,研究和撰述文化史的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定义文化,因为广义文化的概念几乎无所不包,作者选择按照狭义文化来撰写。事实上,无论是何方面的历史研究,都需要事先为自己的研究核心下好定义。马克思·韦伯说过,研究不是停留在自在之物本身,而是我们去赋予其意义。社会科学如是,人文科学更应该如此。为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赋予准确阐释应该是研究的第一步。第二个问题是用什么体例来撰写该书。在面对整体综合和具体领域分门别类两种体例的选择时,作者选择了将它们结合起来。因为文化与社会政治和经济互相作用,文化自身各个具体领域也是互相影响渗透,需要有宏观的宗论,也需要具体领域的阐述来展示各个方面的特点。这样的布局,让读者既可以整体把握,又能深入各个不同层面,条理清晰。 同时,作者将文化史放在社会整个政治经济大背景下论述,接着再对文化各个细分领域各个击破,有学者评价其“宏观不空,微观不琐”。这也给我提供了一种研究新闻传播演变的思路。众所周知,新闻学,特别是传播学,都不是简单的可以独立研究的学科,它和其他各个学科的融合性很强,其中许多理论也是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借鉴或演化而来,因此,研究新闻传播的演变,必须要将其跟社会大背景,以及其他领域的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弄清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其次,这本书的几乎每一部分内容分析都一遍遍向我强调了,评价历史事实和人物需要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王泛森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对于史学家尤其适用,研究历史的人,即使观点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称满洲人从来没有入关!但是,过去一、二十年来,史学界的新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许国科会人文处历史学门通过计划的名单是观察国内史学趋势的一项好材料。从近年来所通过的专题计划名单,我们可以看出,整体而言,台湾史学界对种种西方新史学风气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文化史的影响最大,其特点有几个。第一是认识到文化的建构力量之强大,从而对各种界域的历史建构的过程,或是对过去被视为是本质式的或约定俗成的种种现象,以文化史的建构性角度加以解释。第二是各种过去所忽略的新问题的讨论(如出版史、生态史、情欲史、阅读史等),第三是与性别、后殖民主义、以及与国族主义有关之研究。 没有人能否认以上种种新发展大幅地扩大了历史的视界,我在此不想重复这些新动向。此处所谈的,纯粹是我个人实际进行研究工作时的一些反思。 一、史料 近一、二十年来,不管是与近代思想文化史有关的文集、出版史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历史眼光的改变以及政治气候的变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尤其是中国大陆,正在经历一个「恢复历史记忆」的时期,也就是对民国时代非左派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好奇与兴趣,连带的,也使得与这些人物相关的各种材料大量问世。在林林总总的材料中,「私密性的文件」(private document)很值得注意。譬如大量日记被整理出版,我个人印象比较深刻的,如《胡适日记》(台湾)、王闿运的《湘绮楼日记》、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吴宓日记》、金毓黻的《静晤室日记》、《朱恃三日记》、《陈范予日记》、缪荃孙的日记等。此外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未被印出的日记,从晚清以来,估计在一、两千部以上,许多存在县、镇级的图书馆,如果能审慎而有效地使用这些日记,几乎可以按年按日排纂出各个阶段、不同阶层的人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心态的变化、思想资源的流动等等问题,使得我们可以不局限于探讨思想家的言论,而能从一个新的广度与纵深来探讨思想、文化史。书信也是一宗值得注意的新材料。如《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陈垣来往书信集》、陈寅恪的书信等等皆是。 除了「私密性文件」之外,地方性的材料也值得注意。过去因为史学界将较多的心力放在在全国性的事件,或在全国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思想人物,比较忽略地方的材料。除了地方士人的著作外,各种地方小报、宣传册子、习俗调查,通俗书刊,如果善加利用,都可能投射出新的光彩,它们有许多仍然保存在各地的档案馆、文史馆中。近年来,中国大陆整理了清末民初各地的报纸,包括了许许多多晚清以来地方上的小报纸,从中很可以观察到一个时代的变化如何在一个极不起眼的地方社会中发生的作用。

世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

专题三世界近现代的思想文化 ●高考趋势展望 本专题主要包括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思想、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自由主义思想、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思想、近现代的科技文化、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等。从近年的高考来看,文化方面命题的能力倾向主要侧重于知识的纵横联系,并从政治、经济、地理、社会等各方面挖掘其成因。从涉及的知识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考查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和资产阶级经济思想也有所涉及。如选择题有文艺复兴的基本思想(2001年全国)、代表作品(2000年广东)、启蒙思想的主张(2000年广东)(2001年全国)(2001年上海)(2004年上海)、罗斯福新政的内容(2001年上海)、作用(2003年广东)、凯恩斯的基本主张(2002年上海)、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认识(2000年全国春季)、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结构的影响(2002年全国)、特点(2004年天津)、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科研成果(2002年上海)、牛顿理论的指导作用(2000年全国春季)、东西方科技特点的比较(2003年全国)。主观题考查过的有对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评述(2002年全国春季)、对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分析(2004年江苏)、评述美国总统杰斐逊的主张、启蒙科技对经济发展、劳动力构成、产业结构的影响(2001年全国)、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格局及国家经济结构的作用(2003年北京春季)等。 在“3+文科综合”考试模式下,文化史的命题将突出对文化概念、科技、思想等方面的考查。文化与政治、经济、地理等各种社会现象是紧密相连的,因此文化现象极易成为跨学科综合的考查切入点,因而文化专题在命题中具有持续不衰的生命力,关键在于考查角度的灵活设计。在复习中注意:(1)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之间的传承、比较及与中国历史相关问题的比较,形成学科内综合;(2)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理解文化各领域的成果,运用图表、时间线索、比较等方法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主干知识整合 1.西方思想文化的发展 (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是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其中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突出强调人性、人文主义,其核心是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因而被称为是“人的发现”。文艺复兴打破了欧洲思想文化界在宗教神学控制下的局面,摧毁了教会的精神枷锁,促进了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但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处于初步形成时期,力量还比较弱小,这一时期的斗争仍披着古典文化或宗教的外衣。 思考讨论 启蒙运动在内容方面比文艺复兴运动有哪些发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提示:主要发展在于强调理性,将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统治。原因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关。 (2)17~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去驱散封建教会的黑暗,它猛烈抨击腐朽落后的王权、神权和特权,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了完整的政治构想——议会制度、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运动为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对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3)19世纪初~19世纪末,民族主义、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成为社会政治方面的三大思潮。19世纪中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的工人运动和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作用。 思考讨论

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纲目 绪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一)近现代文化史研究的三个阶段 (二)重要研究成果述评 (三)新研究范式的尝试 二、中国近现代文化的特点 (一)中学新教材中关于中国近现代文化特点的论述 1、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2、中国现代文化的特点 (二)龚书铎等人的论述 1、龚书铎论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 2、首次全国性的中国近代文化史学术讨论会 (三)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第一编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历程 第一章物质层面文化变革 第一节学术回顾 一、1997年前国内的研究概况 二、1997年以后的研究概况 第二节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 一、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的原因 (一)近代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大炮与西学 (三)体用之争 二、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的兴起与深化 (一)四个群体 (二)四个内容 三、物质层面的文化变革的评价 第二章制度层面文化变革 第一节戊戌维新研究 一、学术回顾 (一)研究的分期 (二)21世纪以来 (三)研究的思考 二、维新派的文化主张 (一)原因 (二)理论基础 (三)文化主张 三、变革的评价 (一)性质 (二)地位 (三)传承 (四)失败的原因

第二节清末新政研究 一、学术回顾 (一)改革开放以前 (二)改革开放以来 二、清末新政的原因 (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深 (二)慈禧太后的作用 (三)中国近代化运动演化的必然结果 三、清末新政的内容 (一)1901-1905年的“新政” (二)清末预备立宪的主要内容 四、清末新政的评价 (一)清朝预备立宪的评价 (二)对资政院、咨议局新的评价 (三)失败的原因 第三节辛亥革命 一、学术的回顾 (一)阶级基础 (二)性质与实质 (三)胜利与失败 (四)革命与现代化 (五)历史地位 (六)总体评价 (七)研究的思考 二、革命代替改良 (一)原因 (二)文化争论 第三章观念层面的文化变革 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研究 一、学术回顾 (一)关于新文化运运产生的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的含义 (四)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五)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思想的关系问题 (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缺点 二、关于新文化运动研究的思考 (一)五四时期评孔思潮研究述评 (二)五四文化启蒙运动的文化思考 三、文化层面的文化变革 (一)文化变革的阵地 (二)文化变革的内容 第二节、东西文化之争 一、学术回顾

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思与文

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二○○三年十二月 177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 研究的若干思考* 王汎森** 本文是作者對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它涉及三個方面。第 一是史料方面,強調對私密性史料的重視及利用,並強調對地方性思 想文化材料的重視。第二,本文探討了一些方法論的問題,像「事件 的邏輯」與「史家的邏輯」,強調如果不能時時警覺於兩者之不同, 則容易對史實作出錯誤的解釋,或是忽略了歷史發展過程中歧出、複 雜的層面。第三,本文提出了一些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如近代傳 播網絡的形成與思想文化史之關係,如對保守派人物研究,如對地方 上小讀書人的角色與功能的研究等。最後,本文仍強調,思想史研究 的最重要工作是對重要文獻縝密而深刻的閱讀。twscholar 關鍵詞:思想史 文化史 *本文在2003年3月蔣經國基金會於普林斯頓召開的「中國文化與社會研 究新視野」中發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兼所長

178 王汎森新史學十四卷四期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這句話對於史學家尤其適用,研究歷 史的人,即使觀點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稱滿洲人從來沒有入關(李濟 語)!但是,過去一、二十年來,史學界的新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或許國科會人文處歷史學門通過計劃的名單是觀察國內史學趨 勢的一項好材料。從近年來所通過的專題計劃名單,我們可以看出, 整體而言,臺灣史學界對種種西方新史學風氣非常敏感,尤其受到新 文化史的影響最大,其特點有幾個。第一是認識到文化的建構力量之 強大,從而對各種界域的歷史建構的過程,或是對過去被視為是本質 式的或約定俗成的種種現象,以文化史的建構性角度加以解釋。第二 是各種過去所忽略的新問題的討論(如出版史、生態史、情欲史、閱讀史等), 第三是與性別、後殖民主義,以及與國族主義有關之研究。 沒有人能否認以上種種新發展大幅地擴大了歷史的視界,我在此 不想重覆這些新動向。此處所談的,純粹是我個人實際進行研究工作 時的一些反思。 近一、二十年來,不管是與近代思想文化史有關的文集、出版史twscholar 料等都出版得很多,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歷史眼光的改變以及政 治氣候的變化,使得原先不被注意的材料大量出土。尤其是中國大陸, 正在經歷一個「恢復歷史記憶」的時期,也就是對民國時代非左派的 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好奇與興趣,連帶的,也使得與這些人物相關 的各種材料大量問世。在林林總總的材料中,「私密性的文件」(private document)很值得注意。譬如大量日記被整理出版,我個人印象比較深刻 的,如《胡適的日記》1(臺灣)、王闓運(1833-1916)的《湘綺樓日記》2、 1胡適,《胡適的日記》(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1990),共18冊。 2王闓運,《湘綺樓日記》(長沙:岳麓書社,1997),共5冊。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李帆、孙燕京、张昭军、郑师渠中国近代文化史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李帆、孙燕京、张昭军、郑师渠中国近代文化史 考博真题-参考书-状元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3人,下设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共3个专业。 中国史专业下设瞿林东的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向燕南的传统学术思想与史学;汪高鑫的中国史学思想史;张越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王培华的历史文献学;张升的历史文献学(含历史地理文献);晁福林的先秦史;张荣强的汉唐史;宁欣的隋唐五代经济—社会史;游彪的宋辽夏金史;倪玉平的明清史;王东平的北方民族史;张涛的易学文化;李帆、孙燕京、张昭军、郑师渠的中国近代文化史;朱汉国的中国现代社会史;张皓的中国现当代政治史。 二、考试的科目 中国近代文化史的考试科目为:①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②2630中国近现代史(1840-1949)③3716中国近代文化史 三、导师介绍 李帆: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学术兼职有《史学史研究》编委会副主任等。 孙燕京,女,1956年8月出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讲授历史学院本科基础课、全校公共选修课、留学生选修课、硕士、博士研究生理论与专题课、专业方向等课程。 张昭军: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70年10月生,山东省淄博市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2009-2010年度东京大学日

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研究员。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现致力于20世纪思想文化史研究。 郑师渠,1946年出生,男,汉族,福建福州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 四、参考书目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

新课标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0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分解试题全国卷

0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 【解析】材料中只是提及《墨子》中关于一些数学和物理知识的记载,并未体现出其它学派的思想主张,故A项错误;《墨子》中有关于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古代中国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子》中 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对当时社会生产的研究和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贵族阶层是不太可能去研究科学的,故D项错误。【答案】C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考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孟儒学思想;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点,分别归纳孔孟的儒学思想和汉代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孔孟思想要求统治者施行仁政,以民为本,以道德教化民众;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小问发展,宋明理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更加重视《论语》《孟子》;宋明理学吸收佛道思想,更加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答案】(1)不同: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 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之中国近代思想变迁 专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面对西方侵略者坚船利炮的挑战和国家的衰败,中国的有识之士不断探索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此,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 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追求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列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改造,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西学东渐”下的近代思想始终结合救亡图存和近代化两大时代主题。近代中国经历了学习西方的探索过程,也展现了思想解放潮流的渐进过程。 考向预测 1、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及资产阶级三 大阶层(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派)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阶段历程,中西方制度,文化碰撞中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的相互关系均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 2、基本概念:能否正确理解洋务派、顽固派、“中体西用”、“维新派”、“革命派”、“保皇派”、“激进派”、“西学东渐”等概念或专有名词事关本专题得分效率,应下功夫理解。 3、史观:本专题涉及的内容既体现了中国在政治思想领域的近代化历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明冲突融合对中华文明进步发展的影响,也给命题留下广阔的空间。 4、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本专题暗含“思想解放和与时俱进”的社会热点,复习时要注

意相关知识的训练。 核心知识一中国近代三大阶级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的思想演变历程 知识结构 重点强调 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特征 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 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 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 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 3、爱国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救亡图存,为了民族独立、 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联系,体现了强烈的反专制反侵略的爱国性质。 4、继承性和发展性: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 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过程。各种思想主张或理论成果都是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5、由被动到主动: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如辛亥革命)的过程,维新变法昙花一现,辛亥革命成果落空,最终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民族、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二、近代中国人学西方不断深化的过程 1、学技术、器物:学军事、工业技术,如新思想萌发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的主张,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以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从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一、中国古代史阶段特征 (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1、政治:(1)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2)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3)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4)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1)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2)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3)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思想文化:(1)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2)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3)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1、政治:(1)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3)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经济上:(1)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2)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3)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2)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3)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1)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2)政权更替频繁;(3)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4)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 2、经济:(1)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2)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3)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3、思想文化:(1)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3)文学艺术成就突出。 (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 1、政治:(1)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3)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2、经济:(1)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2)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3)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3、思想文化(1)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2)教育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习题精选

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人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谭嗣同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巨,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之,则霏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这说明谭嗣同( ) A、主张暴力推翻清政府 B、希望回归君民共主的传统 C、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D、以儒学为变法的理论基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畲《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C、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05年,严复在与孙中山交谈中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丁。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严复认为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 A、推翻君主专制 B、建立立宪政体 C、发起暴力革命 D、开展民众启蒙 【答案】: 【解析】: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纲要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纲要 (基于人教版必修三课本辑录) 一、中国思想文化史 1、先秦(远古-BC221) (1)背景:(春秋战国)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束缚,纷纷对社会变革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 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表现: 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儒家:孔子(春秋)—孟子、荀子(战国);从初步创立到蔚然大宗 ☆道家:老子(春秋)—庄子(战国),以“道”为世界本源,朴素辩证法 ☆法家:韩非子(战国),系统的法家理论,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 ☆墨家:墨子(战国),兼爱、尚贤、非攻 科技:天文学方面,设有羲和、火正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历法方面,夏代《夏小正》,商代《殷历》,使用干支纪日法。医药学方面,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奠基之作。司南 文学艺术: ☆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之基础,儒家经典-《诗经》;浪漫主义文学开端,屈原创作《楚辞》 ☆汉字与艺术: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至商朝,汉字形成完整体系,大篆,小篆(秦篆);绘画方面,彩陶画《鹳鱼石斧图》远古绘画中的杰作,战国《人物龙凤图》,《人驭龙图》中国绘画从萌芽走向成熟。戏剧方面。从原始歌舞到春秋战国出现专门艺人,优伶 2、秦汉时期(BC221-220) (1)时代特征: 政治上:国家统一,秦朝主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并在汉代进一步加强 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实行了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经济恢复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良好局面,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2)表现: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由董仲舒提出,并由汉武帝予以贯彻实施,儒家思想一举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科技上:世界上最早的纸(西汉前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更加普及;数学方面,东汉《九章算术》标志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体系;天文学方面,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观测记录;农学方面,中国最早的农书《氾胜之书》;医药学方面,奠基之作《黄帝内经》西汉成书,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 文学方面:汉赋,体现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艺术方面: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3、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1)时代特征: 政治方面: 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士族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方面: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三国统治者都采取了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吴、东晋、南朝各政权

华师中国近代文学史资料

一、选择、填空 1、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文学的性质是 反帝反封建。 2、中国近代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发扬。 3、人心思变,要求“以变应变”是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4、1895年,严复在天津的《直报》上发表论文《原强》,文中引述了英国达尔 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学说。 5、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于1898年以《天演论》为题正式 出版。 6、西方近代文化的科学与民主精神的传播,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部分 地改变了近代中国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 7、进化的文学发展观表达得最为明确系统的是王国维。 8、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在近代文学的各个领域中,几乎都得到了表现。 9、黄遵宪是近代最先明确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人。1864年他在《杂感》中提 出我手写吾口,1887年他在《日本国志》中对这种思想作了明确的表述。10、在近代的文学通俗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是裘廷梁。他于1897年发表于《苏 报》的论文《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中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11、近代文学的分期原则是按照以文学发展为依据并参考历史发展的文学史分期 原则。 12、近代文学出现了古代文学中所没有的许多新题材,如反帝题材、华侨题材、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题材、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题材、外国现代生活题材等。13、中国近代文学题材的扩大,新人物、新意境、新思想、新名词的出现,新的 艺术手法的吸取,都无不与西方文化的撞击有关。 14、近代文学中的审美意识在文学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上,向着文学为大众、为民 族、为人生的审美观念的飞跃和转化。 15、由于中国近代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致使文学的读者群也日益扩大,逐渐 形成以工、农、商、学、兵为主体的新的读者群。 16、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爱国主义诗人有龚自珍、魏源、张维屏、张际亮、朱琦、 林昌彝。 17、早期的康有为写了不少感慨时事、关心国家安危的诗歌,如《过虎门》、《感 事》、《出都留别诸公》等。 18、19世纪70年代开始,一大批早期维新派作家进一步改革了散文创作,出现 了突破桐城派藩篱的某些倾向。如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薛福成的《筹洋刍议》、郑观应的《盛世危言》、陈炽的《庸书》、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黎庶昌的《西洋杂志》等。 19、1895—1897年间,谭嗣同、夏曾佑、梁启超提倡“新学之诗”,开始创作多 “寻扯新名词以表自异”的新诗。 20、梁启超的散文《清代学术概论》,形成了“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及外国 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的“新文体”。 21、传奇剧本有梁启超的《新罗马》、《劫灰梦》。 22、《新青年》宣传文学革命,发表了李大钊的《青春》、《今》,鲁迅的《我之节 烈观》,胡适的《文学改良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向封建文化发起猛攻。 23、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基本特性,从鸦片战争时期的文学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政治思想史 1、解释“经世致用”。 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2、龚自珍是如何揭露清末的“衰世”的? (1)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 (2)揭露封建官僚的腐败堕落 (3)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4)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 3、试述龚自珍的改制思想在三大领域是如何进行的。 第一,在经济上,针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力图调整封建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缓和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农宗》里提出按宗法家族授田的土地分配办法: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加重内外大臣的权力,并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加重大臣的权力;改善君臣关系;改变君臣礼仪;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学术为政治服务。 4、林则徐“民惟邦本”的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1)相信“民心可用,民力可恃”。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还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多次发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 (2)重视人民生计,主张“藏富于民”。财政方面,他主张由官局先铸银钱,在民间流通使用;主张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允许华人出国经商,与洋商争利;漕运方面,提出“官督帮收”等办法以革除积弊外,又提出利用商人的“沙船”雇佣沿海渔民运送漕粮,使官运与商运并行;开发矿务方面,林则徐上奏建议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 5、解释“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来打败外国侵略者。“师夷”是手段,“制夷” 是目的。途径:设立译馆,专译西书。聘请西方技师。内容:军事技术。生产技术。 6、简述魏源的人才思想。 1、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人与法的比较: 人与才的比较: 人与武器的比较: 2、人才的标准: 第一,必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要能愤恨外国侵略者,忧国忧民。 第二,必须掌握先进的军事技术,要能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 第三,必须具有求“实”的精神,勇于参加实践。 3、发现人才的方法:第一,必须要有爱才、求才的满腔热情。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发展历程

小议中国近现代史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文化发展历程 回首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具体历史道路,我们不能不瞧到,在曲折中前行的中华民族,我们发现,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化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得突出,时至今日,文化既就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就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已经成为党与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 基于这一现象的现代意义,我将结合本学期所修读的《中国近现史纲要》谈谈我国近现代史文化发展历程: 一、近代文化的变迁 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国第一次遇到了来自西方侵略势力的冲击,这就是旷古未有的,这就是声光化电等科学文明用强力形式对古老落后的农业文明的挑战,从而引发了从体制到思想领域的全面危机。这一时期经济的多种成分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1、复杂性。这一阶段既有资本主义文化,又有封建主义文化;既有殖民 主义文化,又有爱国主义文化;既有西方近代文化,又有中国传统文 化;既有新文化,又有旧文化;各种文化既有互相矛盾冲突,也有互相 制约、影响,甚至互相结合或融会。 2、区域性。在东南沿海与沿江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人们 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社会风气也日渐 开放。然而,在广大内地、农村,经济基础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仍然 就是受封建经济的支配。相应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没 有发生什么变化。 3、基础薄弱。由于封建地主经济成分的强大,并占据主体地位,而资本 主义经济成分十分微弱,造成了近代新文化缺乏坚实牢固的经济基 础。传统士大夫中的一些开明之士一定程度上能够认同西学,学习 西学,实际上,她们一直在新与旧之间徘徊。 二.现代文化的起点——“五四”运动 1.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政治文化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化。它所蕴涵 的思想认识、价值理念与意识形态,则融入到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之中。

主题7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

高考历史“主题”复习全程突破指导—— 主题7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 主题内容认知 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是近现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领域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爱国性和阶段性。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并成为思想文化的主流。学习本专题历史,要掌握思想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和分析文化成就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掌握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派政治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活动和作用;加强对共性与个性特点的理解,提高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题复习目标:把握近现代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发展线索,概括和归纳中共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程,分析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总结规律和经验教训。 主题知识概要: 一、近代前期 1.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洪秀全的探索,《资政新篇》。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1912年:洋务思想;早期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孙中山三民主义。 二、近代后期 1.1919~1927年:马克思主义传播;新三民主义。 2.1927~1937年: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3.1937~1945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人民战争路线,持久抗战方针;整风运动;中共“七大”。 4.1945~1949年:党的优良作风建设;工作重心转移。 三、新中国建国后 1.1949~1956年: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八字方针,整风运动。 3.1978~今: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形成。 考点详情例析 〔例1〕(2001年全国高考题)《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理解。该文件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不论从土地分配原则,还是从产品分配方案上看,都体现出小农经济的平均主义思想,尤其产品分配方案,充分体现出绝对平均主义的理想。 〔答案〕B 〔例2〕(2001年全国高考题)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将历史事件置于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从而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的能力。“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是革命战争时期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是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均应注意的问题。而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新政权将定都北平,中共将取得和建立全国政权。显然,“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和“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是这一形势下最需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C项是正确的。一些考生错误地选择B项或D项,表现出对题目所给信息不能正确分析其深层含义,对中共在从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转变过程中所面临的任务缺乏正确了解。 〔答案〕C 〔例3〕(2001年全国高考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提出

中国思想文化史复习资料(大)

中国思想文化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淮南子》:总结性的理论巨著,它标志着黄老道家思想发展到了高峰。本名《鸿烈》,共二十一篇。他是淮南王刘安招致宾客数千人集体写作的一部书。以老、庄哲学为基点,兼综儒、法、阴阳各家思想,具有鲜明的道家思想。以老子的自然观念为基础,以阴阳、四时、五行为架构,重点论述了作为本原性的“道”与万物现实存在的“道”的统一问题。认为万事万物各有各的存在方式,主张用多样性统一的眼光来对待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中的事物。坚持人必须以道为依归的思路。它总结了历史上的兴亡、成败、祸福的经验,认为君主治国的根本打法就是无为。 石渠阁会议:汉宣帝于甘露三年召开的讨论五经异同的会议。有22名学者参加,由萧望之记录各种分歧的论点,然后又宣帝亲自裁决。会议结果设立了梁丘《易》学,大、小夏侯《尚书》学、《穀梁春秋》博士,又分立大戴小戴两家《礼》博士。至此,经学十四博士基本建立。 白虎观会议:东汉建出四年,章帝接受杨终建议,按照石渠阁会议的精神对经学进行重新审定,在白虎观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李育、班固、贾逵等。会议的结果,由班固整理成《白虎通德论》。与石渠阁会议相比,白虎观会议统一经说分歧的意图更加明显。《白虎通德论》把汉代今文家记忆一部分古文家的经说,分门别类地作了一番全面的整理。虽然各家各拍的手法任然存在,但有了这样一部由诸儒共同商订之书,对制约经书诠释的离异现象无疑有很大帮助。 《五经正义》:孔颖达在贞观年间,奉召与颜师古、司马才章、王恭、王琰等人撰写“五经”义训共一百八十余篇,取名《五经义赞》,太宗下诏改为《五经正义》。编纂是从贞观年间到永徽年间,历时二十余年,由于它属于集体编撰,因而水平难免参差不齐,内容尚有前后冲突,体验也非整齐划一。它的主要功绩在于经书字句的整理和考订,而缺乏思想上的发展和创新。它的政治性大于学术性,作用主要是给当时的学术界提供一个统一而且规范的官方经典文献。它对于入学的官学化和标准化,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对儒学义理的深化和辨析,则依然存在不足。 《复性书》:作者李翱,对韩愈的性三品说加以调整,修补其中的理论漏洞。认为,韩愈把人性分成三个等级,是人性的先天差别过于绝对化,不利于儒学的发展。在《复性书》中,他模仿孟子问题,自设问答对人性加以论证。认为凡人之性于圣人之性是一样的,桀纣之性等同于尧舜之性。之所以体现不出真正的人性,是由于其情欲掩盖了真实的人性。为了使人人都能恢复本性,就必须限制生活中的情欲,主张“灭情复性”。 《坛经》:慧能记载,禅宗的代表性著作,。所谓“坛”,是佛教道场的主要部分,指专门用来陈设佛像、经书。庄严供养的地方。“经”一般是释迦牟尼本人的传教记录才能叫“经”。《坛经》以慧能的言论称经,表明慧能及其思想在中国佛教中享有的特殊地位。 《明夷待访录》:作者黄宗羲,他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恶,指出帝王是唯一的害民之贼。有人称赞《明夷待访录》是"人权宣言"。他对封建专制进行猛烈的批评,说它是公私不分,权利义务不平,没有公法可言。因此他反对"一家之法",主张"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他为了求得人权平等,主张非废除秦汉以来的"非法之法"不可;要求得天下太平,非废除专制的君本制度,而改为民本制度不可。《明夷待访录》文字的特点是,他对于封建的现状,批判很尖锐,而且是披着夏、商、周三代外衣的理想,托古改制。 《日知录》:作者顾炎武,《日知录》内容宏富,贯通古今。三十二卷本《日知录》,其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