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作业答案

微生物作业答案

微生物作业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书上和PPT都有,自己查找)

一.<绪论ppt> 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衣原体、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微生物的五大共性: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 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最基本的是体积小,面积大。因为体积小,面积大,比面值大,营养物质吸收面值、代谢废物的排面值、环境信息交换面值大,即:营养物质吸收和废物代谢快、环境信息交换快。

3.简述巴斯德、科赫对微生物学的主要贡献。

答:①巴斯德: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将病原微生物减毒制成疫苗;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②科赫:配制固体培养基,并建立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分离到许多病原菌;提出了科赫法则。

二.<1ppt: 第一章>1、概念:细菌;原核生物;芽孢;伴孢晶体;荚

膜;

2、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答:由于G■菌和G-细胞壁化学成分的差异,引起了两者对染料(结晶紫与

碘的复合物)物理阻留能力的不同。G+菌细胞壁肽聚糖网层厚,乙醇脱色后,网孔缩小,而且不含类脂,乙醇处理后不会出现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留在壁内,使其呈紫色;G- 菌细胞壁网层少,交联差,而且含类脂多,乙醇处理后,细胞壁出现缝隙,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溶出,呈无色,复染后被染成复染剂的颜色。

3、什么叫菌落?分析细菌的个体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答: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个体形态与群体的相关性:

①无鞭毛、不运动的细菌:较小、厚、边缘整齐的半球状菌落。

②有鞭毛、运动强的菌:大、扁平、边缘多缺刻、不规则菌落。

③有糖被的菌:大、透明、蛋清状菌落。

④有芽抱的菌:粗糙、不透明、多褶的菌落。

4、细菌及放线菌的菌落特征答:细菌菌落特征: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易挑取、质地均匀、正反面或边缘与中心颜色一致。

放线菌菌落特征:干燥、不透明、表面致密、丝绒状、表面呈粉末、难以挑取、正反面颜色不同。

5、典型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答:具有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抱子丝等结构,通过载玻片培养等方法可清楚观察到细胞呈丝状分支,菌丝直径很细;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单细胞状态。

6、简要说明G-菌和G+菌肽聚糖单体构造的差别?

答:差别:①G+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分子是L-Lys , G-菌四肽尾第三个氨

基酸是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②G+菌有肽桥,G-菌则无特殊肽桥。

三.<2ppt :第二章>1、概念:真核微生物;菌物界;假菌丝;真菌丝;蕈菌

2、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

3、真菌的特点

答:(1)、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体;

(3)、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4)、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5)、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或)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6)、陆生性较强。

4、酵母菌的菌落特征(比较与细菌菌落异同点)答:相同点:表面光滑湿润、较透明、质地均匀;与培养基不结合,易挑取;中央与边缘、正面与反面颜色相同。

不同点:酵母菌:菌落颜色单调;菌落大而突起;生长较快;多带酒香味。细菌:菌落颜色多样;菌落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生长很快;一般有臭味。

5、霉菌的菌落特征(比较与放线菌菌落异同点)答:相同点:表面干燥、不透明;与培养基结合紧密,不易挑起;菌落颜色多样,正反面颜色一般不同。

不同点:放线菌:菌落小而致密;常带有泥腥味;生长较慢。霉菌:菌落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往往带有霉味;生长一般较快。

6、填图题:真核细胞构造;根霉的形态和构造;青霉和曲霉分生孢子

头的构造;蕈菌的典型构造.< 画图>

答:1真核细胞构造:书本P45:图2-1典型真核细胞构造的模式图;

2、根霉的形态和构造:书本P60:图2-12根霉的形态和构造;

3、青霉和曲霉分生抱子头的构造:书本P61 :图2-13青霉和曲霉的分生抱子头;

4、蕈菌的典型构造:书本P65:图2-17蕈菌的典型构造。

四.<3ppt :第三章>1、概念:病毒;亚病毒、类病毒、噬菌体、、裂解量、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溶源性

2、病毒的特点、病毒的结构及对称体制

答:特点:①个体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②无细胞结构(分子生物);③只含单一核酸;④严格细胞内寄生(活的细胞);⑤复制方式增殖;

⑥离体以无生命的大分子状态存在⑦;对抗生素不敏感;⑧有些病毒核酸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

结构:由蛋白质组成的衣壳,由核酸构成的核心及包膜(有些病毒有)。对称体制: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复合对称。

3、 E. coli 的T 偶数噬菌体结构

答: E.coli 的T 偶数噬菌体由头部、颈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①头部是二十面体对称,由衣壳和核心组成的;②颈部有颈环和颈须两部分组成;③尾部是螺旋对称,分别由尾鞘、尾管、基板、刺突、尾丝组成。

4、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答: 1 、吸附:尾丝接触宿主细胞受体,尾丝散开,随即就付着在受体上,从而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表面。

2、侵入:尾丝收缩,基板构象发生变化,促使尾鞘中的蛋白质亚基发生复杂的移位,并紧缩成原长的一半,由此把尾管推出并插入细胞壁和膜中,头部的核酸迅即通过尾管及其末端小孔注入宿主细胞中。

3、增殖:核酸的复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4、成熟:把已合成的各种“部件”进行装配。

5、裂解:当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由水解细胞膜的脂肪酶和

水解细胞壁的溶菌酶等的作用,促进了细胞裂解,从而完成了子代噬菌体的释放。

五.<4ppt :第四章>1、概念:碳源、氮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固体培养基

2、简述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答: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为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

①光能自养型的能源为光,氢供体为无机物,基本碳源为CO2;

②光能异养型的能源为光,氢供体为有机物,基本碳源为CO2 及简单

有机物;

③化能自养型的能源为无机物,氢供体为无机物,基本碳源为CO2;

④化能异养型的能源为有机物,氢供体为有机物,基本碳源为有机物。

⑤3、什么是鉴别培养基?试以EMB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答:鉴别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

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

以EMB培养基为例:EMB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可抑制G+细菌,在低酸度下,这两种染料会结合并形成沉淀,起着产酸指示剂的作用。

其中G-细菌中不能发酵乳糖的菌不产酸,菌落无色透明;G-细菌中能发酵乳糖的细菌分两类:①产酸力强,菌落在透射光下呈紫色,反射光下呈绿色金属闪光;②产酸力弱,菌落呈棕色。

4、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功能答:(一)、碳源,功能:

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提供碳元素。

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碳元素。

3、为微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二)、氮源,功能:

1、为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物质(蛋白质、核酸)提供氮元素。

2、提供微生物代谢产物中的氮元素。

(三)、能源,功能:1、为微生物代谢提供能量。

(四)、生长因子,功能:

1、为微生物提供重要细胞化学物质(蛋白质、核酸、脂质、辅酶、辅基)中的组分。

2、参与代谢。

(五)、无机盐,功能:

1、细胞内分子的成分(P、S、Co Mo等);

2、调节渗透压(Na+、等);

3、酶的激活剂(Mg2+ Cu2+等);

4、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S0、Fe2+、NH4+、NO2- );

5、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NO3- 、SO42-);

6、调节PH的稳定。

(六)、水,功能:

1、优良溶剂,保证生物生化反应的进行;

2、维持大分子结构稳定;

3、参与生化反应;

4、保证了细胞内的温度不会因新陈代谢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骤然上升(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