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廖小明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昆明650500)

[摘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生态文化本身内涵丰富,近年来学界研究集中于生态文化本身、生态文化延伸关联问题和生态文化实践应用问题三个方面。现有研究呈现起步时间晚、成果较多、研究方向和路径相对比较宽阔、研究类型比较丰富的特点,但也存在问题不够集中、研究深度明显不够、与现实问题的关联性分析和研究不够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述评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45(2013)05-0014-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尤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不仅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说明了发展生态文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熟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于生态文明乃至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日益活跃,总体上涵盖了生态文化本身的研究、延伸关联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问

题的研究三个方面。这些研究既有诸多值得肯定之处,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试对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作简要评析,以期为深化生态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化研究的状况

生态文化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内涵、特征、体系结构、意义价值等方面,现将国内近年来的研究状况作简要梳理。

(一)有关生态文化本身的研究

以生态文化本身内涵、特征、体系结构、意义价值的理解,是生态文化研究的基本立足点。近年来,围绕这些内容,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文化内涵、特征的探讨。陈璐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以人与自

Review on Ecological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LIAOXiaoming

(SchoolofPhilosophyandPoliticalandLaw,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 〕Developmentofecologicalcultureistheimportantbaseofconstructing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logicalcultureconnotationisrich.Meanwhile,inrecentyears,theacademicresearcheshavefocusedonthefollowingthreeaspects:ecologicalcultureitself,ecologicalcultureextensioncorrelationproblemsandecologicalcultureapplication.Thesestudiesaredistinguishedbythelatebeginning;manyachievements;relativelywiderresearchdirectionandpath.However,therearealsoproblems:thefocuslacks;thestudyisobviouslynotdeepenough;theresearchoftherealisticproblemsisnotdeepenough.Theseproblemsneedtobefurthersolved.〔Key words 〕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logicalculture;review

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OFDALIUNIVERSITY

第12卷第5期2013年5月Vol.12

No.5

May2013

[DOI ]10.3969/j.issn.1672-2345.2013.05.004

然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人类的生死存亡及人生意义为终极关怀〔1〕。南文渊和卢守亭认为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所构成的整体文化系统〔2〕。陈寿朋和杨立新认为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观),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式〔3〕。对生态文化进行哲学层面的内涵和本质认识甚至进入了马克思主义“异化”概念的视野,如杨杰从哲学和生物学视角下探析异化根源〔4〕,对理解生态文化的本质不无裨益。二是关于生态文化与文化生态、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关系的理解。徐建认为生态文化侧重点在“文化”上;文化生态重心在“生态”上〔5〕。鄂云龙从方法论的角度,在文明与文化以及生态层面厘清了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6〕。三是关于生态文化的内容、类别和体系结构的研究。卢风从理念层面和制度层面概括了生态文化的内容体系〔7〕。卞文忠将生态文化的基本内容归结为四个方面〔8〕。四是关于生态文化的建设意义和作用的研究。孙文辉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概括〔9〕。陈璐从这些层面分析了生态文化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0〕。王丽和肖燕飞探讨了生态文化对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11〕。五是关于生态文化缺失或发展不足的原因和建设生态文化的路径分析。王丛霞和陈黔珍分析了生态文化兴起的原因〔12〕。王婷探讨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13〕。

(二)生态文化的延伸和关联问题的研究

除了对生态文化本身相关要素以及意义、作用等的关注和研究,近年的研究中,对生态文化的研究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研究视角,集中体现为在特定背景、视域、对象、领域下对生态文化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研究可为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文化提供借鉴。一是在特定背景和视野下对生态文化问题进行的探讨。黄治东探讨了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化建设问题〔14〕。杨卫军分析了生态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及对后者的作用〔15〕。赵建军研究了低碳经济视域下的生态文化建设〔16〕。二是将某一民族(族群)的生态文化作为特定研究对象的研究。刘荣昆研究了傣族的生态文化思想及生态文化建设对策〔17〕。李学术重点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异化及其原因〔18〕。王永莉整体分析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环境保护问题〔19〕。吴丽娟研究了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变迁中的体系危机与维度转换问题〔20〕。袁爱莉研究了哈尼族服饰生态文化〔21〕。邓家鲜和张朝举通过研究认为,在全球化日益推进,生态文学日渐丰产的今天,当代云南白族作家的创作,在形成独特的文学价值趋向的同时有着强烈的生态文化意识,在对白族文化的认同和生态现状的揭示批判中,表达着改变生态现状的强烈愿望和对诗意栖居的追求〔22〕。杨锐铣等研究了大理白族竹文化符号〔23〕。三是在某一学科理论下研究生态文化的相关问题。靳瑞芳立足于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文化学、环境教育学、课程论等学科领域的交叉点上对农村生态文化和环境伦理教育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24〕。卢文涛和向洪在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分析了生态文化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制度效能〔25〕。杨卫军在环境伦理学视域下分析了生态文化建设的意义〔26〕。四是将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思想观念作为特定对象的研究。张慧对传统生态智慧进行了探析〔27〕。郭家骥认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和云南各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为中华文明和云南各民族文化的长期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保护与复兴,将为中华文明和云南各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28〕。五是关于某一区域或领域的生态文化的研究。苏美蓉等研究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问题,尤其提出了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途径以及评价指标〔29〕。郭会平等探讨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问题和路径〔30〕。马华专门研究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31〕。丁蕴一等研究了美国生态文化〔32〕。谭艳萍研究了日本生态文化的十一种类型〔33〕。李叔

第12卷

总第113期廖小明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君探析了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机制〔34〕。杨艳斌研究了网络媒体的生态文化理性〔35〕。匡跃辉等研究了“两型社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问题〔36〕。六是关于某些思想家或学术流派的生态文化思想的研究。宋周尧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内容〔37〕。吕振斌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文化的新发展及其当代价值〔38〕。蔺运珍探讨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的基本内容〔39〕。张秀丽和封学军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中华古代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思想之间的关系〔40〕。王诺在对生态主义和环境主义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41〕。

(三)生态文化应用性问题的研究

由于生态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学科领域广泛,现实针对性强,意义和价值大,因此,除了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在更加广阔的应用性领域上对此进行了探讨,如罗芬等在森林生态文化视角上研究了生态文化解说可视化的问题〔42〕。贾中在生态文化视角上探讨了医院建筑设计问题〔43〕。李钧梳理了从“生态”到“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学”的语源生成、内涵延展,及其文化学意义〔44〕。盖光研究了生态文化和社会生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结构的一致必然呈现社会文明健康性生态,并促使人类真正行走于生态性生存和发展的路径〔45〕。浙江省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吉模式’研究”课题组,以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试点地区安吉为案例进行调查,并初步形成了“安吉模式”研究论证报告,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成果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已经不是单纯的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借鉴和利用生态文化的角度视野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生态文化提供了思考和启示,值得关注。

二、近年来生态文化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一)近年来生态文化研究成果的基本特点

综上几个方面梳理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呈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第一,起步时间晚,成果较多,但高水平研究成果缺乏。生态文化的研究主要兴起于2007年以后,这在宏观思想层面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在全社会的倡导是基本一致的。值得肯定的是,近年来,特别是十七大以后的几年中,相关研究成果还是比较多。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特别是起步晚的客观现实,使得生态文化研究成果相对来说不够成熟,高水平研究成果比较缺乏。第二,研究方向和路径相对比较宽阔,但比较分析相对缺乏。上述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视域有:围绕生态文化本身内涵、体系结构等的研究;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和实践下研究生态文化的意义、价值、建设路径等问题;从文化资源的承接、丰富和发展的角度研究生态文化;在环境伦理学、生态学等学科背景下研究生态文化问题;研究某一地区、民族(族群)的生态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等;在生态文化学的学科理论上研究相关的其他问题;研究某一流派或某些思想家的生态文化思想等。可见视野还是比较宽阔,但是,仔细分析可以看到,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比较分析相对缺乏,尤其缺乏在不同学科视野上进行比较分析的成果,换句话说,仅有一种视野是不够的,应在多种视野上的综合比较分析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生态文化的内涵,揭示其发展规律,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系统性的对策。第三,研究类型比较丰富,但成熟成果缺乏。生态文化是一个涉及到多学科交叉的知识体系,相关研究不仅思路多、角度多,而且类型比较丰富,有纯理论性的探究,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有联系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还有漫谈式的普及宣传教育形式。这一方面体现了生态文化的涉及领域宽泛,另一方面也说明生态文化具有宽泛的问题域,是一个值得全面研究的主题。但是,我们也要客观看到,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或对策分析,其水平尚待提高。生态文化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在理论的分析上深入下去,又在对策的分析说明上下功夫,才能使研究更有生命力,更能够出高水平研究成果。

(二)关于生态文化研究的几点不足

虽然近些年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

大理学院学报

总第113期社会科学

的成果,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研究过于零散,问题不够集中,特别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目前的研究领域宽泛值得肯定,但是,这种十分零散和随意的研究往往难以集中到对生态文化相关的重点和重大问题上,比如对生态文化的内容体系的系统建构、对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内在关系的全面深刻的分析、对生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以及文化强国建设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生态文化的价值彰显等,都需要全面深刻的分析。二是研究深度明显不够,尤其是理论研究,高水平成果比较缺乏。对生态文化的研究不仅需要多领域、多角度,更要在与生态文化本质内涵、意义和价值的揭示上深度挖掘,不仅让大众知道什么是生态文化,更要让大家知晓为什么建设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正所谓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目前的理论研究在深度挖掘、深入分析方面尤其需要加强。三是与现实问题的关联性分析和研究不够,成果应用价值不够突出,可供决策咨询参考的、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成果不多。上述研究中也有一些成果注重联系实际问题的分析,如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联系起来的研究,将生态文化与森林文化建设相结合的研究,将生态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新思想观念相结合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但是,围绕生态文化进行的研究必须在全面分析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找出制约生态文化发展的原因,系统思考生态文化建设的要素体系,不仅明确生态文化建设和基本向度,还要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为生态文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参考。四是缺乏对学科基础上的综合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如前所述,现有研究成果角度多、领域广、成果多,但是,总体上看,这些分析往往是分散和单一的,缺乏对比分析,缺乏综合分析。生态文化涉及到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环境伦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如何既重视理论研究的多角度,又重视多学科基础上的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当前和今后生态文化研究尤其

值得努力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璐.试析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创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1(4):148-151.

〔2〕南文渊,卢守亭.对生态文化的一点认识〔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6):513-518.

〔3〕陈寿朋,杨立新.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J〕.道德与文明,2005(2):76-79.

〔4〕杨杰.哲学和生物学视角下的异化根源〔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11):60-64.

〔5〕徐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研究: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6〕鄂云龙.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J〕.环境教育,2009(7):5-11.

〔7〕卢风.论生态文化与生态价值观〔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3(1):89-98.

〔8〕卞文忠.论生态文化及其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9〕孙文辉.论生态文化建设的伟大意义〔J〕.今日中国论坛,2006(2/3):32.

〔10〕陈璐.浅析创建生态文化的意义及其现实可能性〔J〕.理论界,2011(5):71-73.

〔11〕王丽,肖燕飞.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刍议〔J〕.广西社会科学,2009(2):125-128.

〔12〕王丛霞,陈黔珍.生态文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07(10):37-40.

〔13〕王婷.生态危机解读与生态文化建设〔J〕.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

〔14〕黄治东.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化建设〔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8.

〔15〕杨卫军.生态文化与和谐社会〔J〕.理论导刊,2007(5):25-26.

〔16〕赵建军.低碳经济视域下的生态文化建设〔J〕.林业经济,2009(11):75-77.

〔17〕刘荣昆.傣族生态文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

〔18〕李学术.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7(8):163-168.

〔19〕王永莉.试论西南民族地区的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13-

16.

第12卷

总第113期廖小明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20〕吴丽娟.东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变迁中的体系危机与维度转换〔J〕.满族研究,2011(1):102-109.

〔21〕袁爱莉.源于自然审美的哈尼族服饰生态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3):56-59.〔22〕邓家鲜,张朝举.当代云南白族作家文学中的生态意识探勘〔J〕.大理学院学报,2012,11(8):5-10.

〔23〕杨锐铣,王丽玲,董文渊.大理白族竹文化符号研究〔J〕.

大理学院学报,2012,11(11):65-69.

〔24〕靳瑞芳.农村环境伦理教育的生态文化使命〔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25〕卢文涛,向洪.生态文化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制度效能: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

2010(3):81-84.

〔26〕杨卫军.环境伦理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化基础〔J〕.前沿,2010(7):179-181.

〔27〕张慧.先秦生态文化及其建筑思想探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8〕郭家骥.生态文化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5(6):80-84.〔29〕苏美蓉,杨志峰,张妍.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浅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9):53-54.

〔30〕郭会平,李艳芳,张素珍.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石家庄生态文化建设为例〔J〕.安徽农

业科学,2007,35(24):7641-7642.

〔31〕马华.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清江论坛,2010(1):71-

73.

〔32〕丁蕴一,郭崇,刘畅,等.美国生态文化观察与思考〔J〕.中国城市林业,2011,9(2):67-69.

〔33〕谭艳萍.品读日本生态文化〔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42-44.

〔34〕李叔君.社区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机制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5):65-70.〔35〕杨艳斌.网络媒体的生态文化理性〔J〕.新闻爱好者,2011(11):76-77.

〔36〕匡跃辉,谢华,尹小礼.“两型社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0(6):

179-180.

〔37〕宋周尧.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J〕.

岭南学刊,2006(3):18-22.

〔38〕吕振斌.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文化的新发展及其当代价值〔J〕.学理论,2011(1):109-110.

〔39〕蔺运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化思想及其时代意蕴〔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1):5-10.

〔40〕张秀丽,封学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历史文化奠基与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3):

64-69.

〔41〕王诺.“生态的”还是“环境的”:生态文化研究的逻辑起点〔J〕.鄱阳湖学刊,2009(1):102-109.

〔42〕罗芬,王怀採,李穗菡.生态文化解说可视化的研究:基于森林生态文化视角〔J〕.中国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

30(12):102-107.

〔43〕贾中.医院建筑生态文化理论及设计创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44〕李钧.生态文化是“反智主义”吗?〔J〕.文化学刊,2009(6):107-112.

〔45〕盖光.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47-5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2AZD001)子课题

[收稿日期]2012-12-18[修回日期]2013-01-20

[作者简介]廖小明,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杨朝霞)

大理学院学报

总第113期社会科学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研究概况?(《哲学动态》1998年第11期) 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邹爱兵 (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530004) 90年代以来,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学界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范畴,并对这一范畴的思想内容展开了讨论。现将近年来的研究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涵义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还有一些学者虽未给生态文明下一个较为规范的定义,但依然提出了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通过破除自我中心论而实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共存共荣,或者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进化,与地球表层的共存,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人类应形成一种“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从而使人类的一切活动既能满足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又能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实现资源增殖和信息增殖。 二、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问题 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而工业文明价值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生态文明则要求形成一种“人—自然”系统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 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无论是工业文明还是生态文明,均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因为人类倡导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环境,最终也是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一种是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一种是相对人类中心主义。工业文明是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而生态文明则是以相对人类中心主义为其价值观的。 三、关于生态文明的地位、作用及独立性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工业文明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从兴盛走向衰亡,一种新的更高级的文明——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大文明,大文明是未来社会文明的主要形态,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未来社会整体文明中的一种。 传统的和现实生活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把生态文明看成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对此,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独立的内容,它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把生态文明看成是物质文明或精神文明的一个内容而否认它的相对独立性,就不能反映现代新文明的客观实际和生态时代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从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还是从现代文明建设的新的构成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来说,生态文明及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案(最新) 一、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涉及指标完成的基本情况 《X年XX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中X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在全疆排名均在第13位。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增长质量三个一级指标中共包涵21个二级指标,涉及行业部门有:州环境保护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林业局、畜牧兽医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统计局7个部门。 环境治理:环境治理8项指标,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率全疆排第5名;氨氮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3名;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1名;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率全疆排第14名;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完成年目标69.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完成年目标44.17%;污水集中处理率完成年目标84.3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全疆排第4名。 生态保护:生态保护8项指标,其中:森林覆盖率完成年目标55%;森林蓄积量(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完成33.64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完成年目标33.64%;湿地保护率完成年目标28%,全疆排第11名;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陆域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比例)无正向指标;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任务完成率)完成年目标100%,全疆排第1名;新

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221.1公顷,无正向得分记录;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完成3.5公顷,全疆排第13名。 增长质量:增长质量5项指标,其中:人均GDP增长率年增长9.6%,完成年目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无正向得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1.4%;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无正向数据;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 0.07%。 二、X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时代抉择,是建设生态优美新X的重要举措。从X 年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指标看,全州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如下发展短板: (一)环境治理存在的短板 根据X年环境统计年报数据分析,全州废水排放量主要是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占到废水排放量的98%。X年全州废水排放量为686.46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6.14万吨,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680.32万吨。X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519.88吨,其中: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26吨?/span>,城镇生活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511.62吨。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研究综述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研究综述 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研究与运用,是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的分析发现,高校已基本形成了理论教学、校园文化、大众传媒、管理载体、大学生环保社团为主的五条途径,而教育方法则贯穿于这五种途径的始终。目前对这五条教育途径的运用和开发的程度还比较低,对教育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分散、浮于表面,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且通过研究发现,实践性、隐性教育的加强将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今后发展的方向。 标签: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路径;高校 从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十八大报告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加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高校作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无疑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接班人,是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践行者,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将影响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因此,本文通过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理论的研究,为不断优化和创新生态文明教育路径,为新形势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一、相关概念的研究 1.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 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还未形成统一的说法。方创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应该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这四大范畴。”[1]这主要从教育内容方面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并未提出确切概念。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和领导管理能力、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2]这是广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概念,是站在全社会的视角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杨志华、严耕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校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的新型人才而展开的教育。”[3]这是狭义的概念,专指高等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与本文的研究相契合,因此本文以此概念作为研究的基础。 2.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的概念 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教育路径研究还比较少,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辞海》中对路径进行过界定,即道路和门径,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路径就是途径和方法的总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可以理解为在生态文明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答: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探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表现。生态文明与生态自然观有着紧密的联系,生态文明是生态自然观的应有之义,生态自然观对现今世界生态文明发展及实践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生态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而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 3.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科学研究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答:(1)思维与想像的有机统一;(2)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3)常用“灵感”出现;(4)分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相结合;(5)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其基本特征为敏感性、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精确性、变通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一)整合思维的培养。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二)发散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三)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四)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一种强烈和稳定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采用科学探究的内容,学会发现新问题,发现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形态及其相互关系?答:系统自然观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系统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既存在着又演化着,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既是简单的、线性的又是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是在工程技术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人工自然观主张人工自然界是人类通过采取、加工、控制和保障等技术活动创造出来的,它具有目的性、客观物质性、实践性、价值性和中介性等特征,它在总体上经历了一个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既遵循天然自然规律,有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向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形成的。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生态系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与自然界和谐

侗族情歌的民俗文化生态 (1)

侗族情歌与侗族的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侗族情歌的生存离不开侗族的民俗活动,侗族情歌在侗族传统活动和婚俗中繁衍生息,不断壮大和延伸。侗族的民俗活动是孕育侗族情歌的肥沃土壤,情歌是民俗文化的外延,侗族民俗以自身的生命力延续着侗族情歌的传播及其发展。 一、传统习俗文化对情歌的影响 爱情在侗族人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生最美好的情感来歌颂和体验。他们的恋爱不是“谈”成的,而是“唱”成的。 1、传统歌会对歌 侗族群众的传统歌会实际上就是侗族的情歌会,它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挑选对象的主要活动方式。他们在歌会活动中相识,通过你问我答的对歌活动了解对方,并产生好感,从而选择自己的意中人。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中旬、八月十五等,是侗族群众固定的传统歌会日期。每逢歌会,侗族的青年男女都会精心收拾打扮一番,盛装参加。按侗族习惯,歌会主要的形式是对歌,一般是两人一组,由歌喉圆润、声音清脆的人主唱,另一个伴唱。先唱“问姓氏歌”互相了解姓氏。如果没有姻亲血缘关系,方可唱“借带歌”,也就是小伙子向姑娘借“把凭”。如, (男):姣在一坡郎一坡,姣在山顶郎山脚。心想跟妹讨根带,可惜家贫钱不乖。(女):身上无及难挡寒,郎要把凭理应当。有钱买得天王伞,无钱难上又加难。 这是侗族小伙子向姑娘求爱的一种方式。这时,姑娘可以通过山歌提出许多问题,让小伙子回答,以了解小伙子的才学、智慧和真实感情。如若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就将随身携带的手帕、手钏、带子一类的东西交给小伙子作为信物,这类信物叫做“把凭”。姑娘将“把凭”交给小伙子后,算是结为“朋友”,男女双方可以公开约定下次见面的日期和地点。相反,若姑娘无意,便用委婉的山歌拒绝,并鼓励小伙子积极生产,努力工作。 从侗族的传统对歌活动中可以看出,侗族的对歌活动实际上是以婚恋为中心目的展开的。通过这些对歌活动来增强男女的交流,从而使更多的年轻人找到自己的婚恋对象。 2、迎宾习俗中对歌 侗族是一个团结、爱好交往的民族,有着集体作客的习惯。当客寨的客人到了主寨做客,主寨的人要举行隆重而又风趣别致的迎宾仪式。迎宾的第一步是唱“拦路歌”。每当客方的歌队进入主方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主人则会用板凳、木柴、竹杆、绳子等杂物设置障碍堵住路口,由主寨姑娘拦住客方的后生或主寨的后生们拦着客方的姑娘唱“拦路歌”,唱出各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则唱起开路歌。如,主唱: “砍根青刺把路拦,杉树挡在寨门边,根根杉树有枝桠,你把哪枝剔上前”。客唱: “青刺拦路拦不住,杉树不能搁寨边,不怕杉树枝桠多,我先提斧砍树尖”。主唱: “我们拦路不让行,寨口筑起三道门,一道门楼一番理,讲清道理才准进”。客唱:“莫拦大路放人行,拦路也要看情形,你们拦路该去拦那有钱客。何必拦住单身汉不放行”。就这样客方逐一推翻对方拦路的种种借口,一唱一答,一来一往,主客两边的气氛非常热烈。每当客人们用歌答复了主方提出的逗趣性盘问后,主方则拆去一件拦路的障碍物,一 吴海清侗 族 情 歌 的 民 俗 文 化 生 态怀化学院音乐系 [ 关 键 词 ] 侗 族 情 歌 民 俗 文 化 [ 摘 要 ] 侗 族 情 歌 是 侗 族 数 量 最 多 、 质 量 最 优 、 生 命 力 最 强 的 一 个 歌 种 。 它 历 史 悠 久 、 内 涵 丰 富 、 曲 调 多 样 、 亲 切 自 然 , 表 现 了 侗 族 人 民 对 美 好 爱 情 的 渴 望 和 追 求 。 文 章 从 侗 族 的 传 统 习 俗 和 婚 姻 习 俗 两 方 面 对 侗 族 情 歌 的 民 俗 文 化 生 态 进 行 分 析 , 探 索 侗 族 情 歌 的 生 存 和 发 展 特 点 。 文化心旅WENHUAXINLV 参考文献: [1]黄明政.侗族大歌的民 间文化生态[J].民族音乐。 2008(02) [2]潘明栋.侗族琵琶歌的 文化研究.黄河之声.2010(05) [3]吴岚.湘西侗族情歌的 音乐特征与演唱艺术研究 [D].2006(06) [4]吴国春.七十二寨侗族 拦路歌[J].理论与当代。2010 (1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 基金课题“湖南怀化侗戏的唱 腔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 目编号:2010YBB260 湖南省民族民间非物质 文化研究基地委托项目:广西 龙胜侗戏研究。项目编号: HHUW2009-81 175

弘扬生态文化

弘扬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独立成篇系统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传承与创新,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和重大抉择。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实质,对于进一步弘扬生态文化,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的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绿色发展理念是对奢侈消费、资源低效高耗、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否定,是科学发展的思想精髓,也是生态文化的时代内容与创新。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经济建设是基础,政治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枢纽,生态建设是保障。生态良好、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和高尚的心灵境界,是构成美丽中国的基本

要素。人们都向往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气清地净,老百姓渴望着能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空气、吃上安全食品、住上敞亮房子、有个舒适的宜居环境。这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是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森林文化、湿地文化、和竹文化、茶文化等生态文化载体建设,提高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公信度和参与度,增强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治理环境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影响力。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吸收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我们必须继承、发展和弘扬生态文化,以文化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增强核心凝聚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中的作用。生态文化代表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入生态文化研究、挖掘、修复,继承、发展和创新建设,不断增强生态文化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将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发展活力,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可持续发展的拓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现了“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附件2 “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快打造“江西绿色生态”区域高端品牌,促进质量提升,根据《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中办发…2017?57号文)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江西绿色生态)建设方案》(中办发…2017?8号文)等工作要求,鼓励市场主体运用绿色生态标准化理念和方法,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有序开展“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结合江西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组织申请“江西绿色生态”评价及评价机构对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开展评价活动,适用于本细则。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是指组织的产品或服务按照《“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规定,依据“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先进性评价活动,并获得“江西绿色生态”标志和证书的一种品牌形象。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的“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是由江西绿色生态标准创新联盟(以下简称“标准创新联盟”))联合相关技术机构,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品牌、技术、管理等体现先进性、引领性,及持续满足顾客需求等方面,依据《“江西

绿色生态”品牌评价通用要求》(DB36/T 1138-2019)和相应的“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实施的第三方评价活动。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五条标准创新联盟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市场监管局”)统一指导及监督下,组织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和保护工作。 第六条标准创新联盟设立“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办公室(设在标准创新联盟秘书处单位,以下统称“评价机构”),负责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的组织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主要职责:(一)制(修)订“江西绿色生态”品牌发展规划、年度评价计划; (二)组织“江西绿色生态”联盟标准研制、培育推广等工作; (三)组建并管理“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审专家库; (四)组织“江西绿色生态”品牌评价工作; (五)组织“江西绿色生态”产品(或服务)的宣传、培育、跟踪及监督管理工作; (六)建设并维护“江西绿色生态”品牌网络管理系统; (七)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条标准创新联盟各理事单位、联盟成员单位负责本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理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过去一、二百年中遇到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在短短30年的发展中就集中暴露出来。可以说,口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己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中国工业化、加快,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迅速扩大。2013年,“雾霆”成为中国的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霆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霆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在生态方面,上世纪80年代,沙漠化每年扩展2100平方公里。到90年代,每年扩展达2460平方公里,其损失难以估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破坏严重。我国己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至15%的平均水平;湿地丧失和功能退化的速度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把发展的速度和生态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其必须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特殊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目标涵盖了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使人们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即必须立足于当前的生态环境、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政治制度和人口状况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彻底转变传统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字发展理念,其次,大力推进文明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再次是

生态文明国内外研究现状资料

生态文明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现代社会和现代人已经陷入一场严重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面临严峻挑战。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可持续发展思想由共识变成各国人民的行动纲领,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意识、执政理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日益得到全球共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理论范畴与实践方向研究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 学术界围绕人类生态意识、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指出生态文明比工业文明更具理性的哲学观、价值观、科技观和更高级的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1)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即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2)生产技术的大转变,即从有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转变;(3)目标与行为的大转变,即从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多重目标转变;(4)伦理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大转变,用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价值观代替人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因而把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和终极关怀扩展到非人的自然界,并赋予生态环境应有的道德地位,用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哲学,代替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 有的学者认为,关于社会文明,有两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是价值观问题。每一文明形态都有其特定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并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文明的兴衰。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学者们认为:生态文明把人本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因此,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归根到底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 关于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性选择;认为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观也是以人为中心的;认为生态文明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继承和超越;强调平等,拒绝中心论。 2.1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及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 关于生态文明的功能地位,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更高层次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另一种观点认为,未来社会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这四种文明有机统一的大文明,而生态文明只是其中的一种。 关于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有论者指出,生态文明不是一种单独的文明,而是一切文明的共同基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生态文明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一个层次,但绝不是简单的三种文明相加。不仅包含着自然生态文明,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生态文明。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相互依赖。物质文明是基础,政治文明是保障,精神文明是主导,生态文明是前提。生态文明支配着物质文明,物质文明支配着精神文明,而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又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建设的保障,它以自身中介性的作用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统为一体,并使三种文明相互影响。还有论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系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考核2个指标体 系

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注: 1. 标★的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中资源环境相关指标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

要》中确定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标◆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及本市相关专项规划、工作方案等提出的主要监测评价指标;标△的为其它绿色发展重要监测指标。一级指标权重与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一致,每项一级指标下,按二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权重,三类指标权重之比原则上为3:2:1,部分指标权重根据现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适当调整。 2.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测算,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和相关部门规划目标,测算各区绿色发展指数和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绿色生活指数6个分类指数。绿色发展指数由“公众满意程度”之外的38个指标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而成,指数值在〔60,100〕之间。 计算公式为: i i N i Y W Z ∑ == 1 (N=1,2, (38) 其中,Z 为绿色发展指数,i Y 为指标的个体指数,N 为指标个数,i W 为指标i Y 的权数。 绿色发展指标按评价作用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按指标数据性质分为绝对数和相对数指标。在计算指数时,将绝对数指标转化为相对数指标,将逆向指标转化为正向指标,将总量控制指标转化成年度增长控制指标,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计算个体指数。

3.公众满意度调查为主观调查指标,经过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组织的抽样调查来反映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各区城镇和乡村居民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16个区的公众满意程度。调查结果不参与总指数计算,进行单独评价,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4.绿色发展指数所需数据来自各部门的年度统计,各部门负责按时提供数据,并对数据质量负责。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政法学院 10级行政管理一班 100203017 李少爽 100203018 李胜男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多数学者都认同它是指关于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文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指出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郇庆治在《环境政治国际比较》中认为,生态文明应该是基于后工业主义社会的,在新的价值理念——即传统经济理性服从于社会与生态理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方式的重建,它应该是一种基于多元原则、共享原则与合作原则的2文明。宋林飞在《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生态文明主张认识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更

3要建设生态。在这方面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而对其内涵的实质性争议不多。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 1 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绿叶,2006.10 潘岳。中国严峻的社会难题 2 郇庆治.环境政治国际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2 3 宋林飞.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社会科学2007. 12 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 4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5明程度”。(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6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 7(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 1.2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渊源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8(1)儒家生态文化;(2)佛教生态文化;(3)道教生态文化(4)易经中的生态文化。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思想:(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关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系;(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3)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近年来国内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廖小明 (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昆明650500) [摘要]发展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生态文化本身内涵丰富,近年来学界研究集中于生态文化本身、生态文化延伸关联问题和生态文化实践应用问题三个方面。现有研究呈现起步时间晚、成果较多、研究方向和路径相对比较宽阔、研究类型比较丰富的特点,但也存在问题不够集中、研究深度明显不够、与现实问题的关联性分析和研究不够等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述评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45(2013)05-0014-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尤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族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这不仅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说明了发展生态文化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作用。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熟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于生态文明乃至国家的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性,相关研究日益活跃,总体上涵盖了生态文化本身的研究、延伸关联问题的研究和实践应用问 题的研究三个方面。这些研究既有诸多值得肯定之处,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试对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化的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作简要评析,以期为深化生态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化研究的状况 生态文化本身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体系,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到内涵、特征、体系结构、意义价值等方面,现将国内近年来的研究状况作简要梳理。 (一)有关生态文化本身的研究 以生态文化本身内涵、特征、体系结构、意义价值的理解,是生态文化研究的基本立足点。近年来,围绕这些内容,学者们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生态文化内涵、特征的探讨。陈璐认为生态文化就是基于对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正确认识,以人与自 Review on Ecological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LIAOXiaoming (SchoolofPhilosophyandPoliticalandLaw,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 〕Developmentofecologicalcultureistheimportantbaseofconstructing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logicalcultureconnotationisrich.Meanwhile,inrecentyears,theacademicresearcheshavefocusedonthefollowingthreeaspects:ecologicalcultureitself,ecologicalcultureextensioncorrelationproblemsandecologicalcultureapplication.Thesestudiesaredistinguishedbythelatebeginning;manyachievements;relativelywiderresearchdirectionandpath.However,therearealsoproblems:thefocuslacks;thestudyisobviouslynotdeepenough;theresearchoftherealisticproblemsisnotdeepenough.Theseproblemsneedtobefurthersolved.〔Key words 〕ecologicalcivilization;ecologicalculture;review 大理学院学报 JOURNALOFDALIUNIVERSITY 第12卷第5期2013年5月Vol.12 No.5 May2013 [DOI ]10.3969/j.issn.1672-2345.2013.05.004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持续雾霾天气的出现,“生态文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更高文明形态的必然选择,人类从顺服、敬畏自然到盲目的征服自然,必然要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合理状态。应当看到,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人口剧增、粮食紧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欠衡、贫富差距扩大化等诸多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选择生态文明道路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已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三、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重大挑战 1.我国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一方面,我国历来是世界人口大国,这一点不容忽视。尽管我国从建国初期就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仍然使我国人口每年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口的素质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 2.资源能源短缺问题突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源能源。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对资源能源的需求,同时,由于长期粗放增长,导致我国资源的保障能力快速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资源能源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瓶颈作用日益显著。虽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较大,但人均资源拥有量相对不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源短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3.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无序开发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导致因盲目开发带来的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逐年严重,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加速,沙尘暴现象频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 四、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也是现实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渗透到物质、制度、思想等诸多层面,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既是发展问题,又是民生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对的重大挑战。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多选题】 以下属于道法自然发展观的有()。 ?A、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B、 物无贵贱,万物一齐 ?C、 以天合天,无以人灭天 ?D、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我的答案:CD 2 【判断题】 “以天合天,无以人灭天”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 我的答案:× 【单选题】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出自()。?A、 《论语》 ?B、 《老子》 ?C、 《中庸》

?D、 《庄子》 我的答案:B 2 【多选题】 以下属于道法自然和谐观的有()。 ?A、 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 ?B、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C、 以天合天,无以人灭天 ?D、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我的答案:BD 【多选题】 道法自然生态发展思想包含的三个维度是()。 ?A、 整体观 ?B、 发展观

?C、 和谐观 ?D、平衡观 我的答案:ABC 2 【判断题】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我的答案:√ 【单选题】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 ?A、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B、 正确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C、 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D、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 我的答案:A 2 【判断题】 顺应自然就是要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我的答案: 对

【多选题】 与道法自然生态发展思想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是()。?A、 尊重自然 ?B、 敬畏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我的答案:ACD 2 【多选题】 保护自然就是要做到()。 ?A、 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 ?B、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C、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D、 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的答案:ABCD

教师生态文化研究-教师研究的新发展

教师生态文化研究:教师研究的新发展 摘要:教师生态文化研究是在对教师的行为研究、教师的认知加工研究、教师的实践知识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研究教师,十分关注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但它同时也存在着过分关注细节和缺乏教育学视角等不足。 关键词:教师生态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文化互动主义;教育学视角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1-0099-02 成为一个好教师的秘密是什么?什么决定了一个教师是好教师?这个问题提出来容易,回答起来却颇有难度。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教师研究的不同取向。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也在推进,教师研究也成为西方教育研究者瞩目的焦点之一。从关注教师特征和教师行为的教师研究,到关注教师认知加工过程和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教师研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个体的不可还原性和教育实践的复杂性。教师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外在到内在的重大转变和发展,人们对教师的认识也越来越丰富和深化。许多研究都试图为我们提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他是怎么行动的,又是怎么思考的,真正支配他们的行为的内在观念是什么,但这些研究还主要局限于教师个体,而很少关注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很少关注教师工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对教师生态文化的研究则有利于弥补这一不足,它为教师研究指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一、教师生态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 1.过去关于教师的研究缺乏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把握 过去对教师行为的研究和对教师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都是将教师看做是一个抽象的人,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研究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的,但绝大多数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主要关注的也还是教师个体,很少研究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教育目前的许多研究和实践的框架来自于萧恩的‘反思性实践者’模型”,但它过分地把这种反思性的思考和实践看做是个体的行为[1],而对教师生态文化的研究正好能弥补这一缺憾。教师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成长与发展的,所以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真正地认识和了解教师。个人主义虽然常被看做是个人解放的思想上的来源,但“在许多方面它阻碍了绝大多数个体进行真正的自我认识和对他们生活的真正掌握”[2]。另一位研究者也认为,“教师的知识和专业知识太经常地被认为具有个人性,然而他们认为,把知识看做产生于特定语境和情境的互动或许更为恰当。教师的工作知识对情境的依赖丝毫不亚于对个人的依赖,知识存在于各种系统中——文化的、物理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3]。 2.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互动主义的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