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黎族服饰

黎族服饰

黎族服饰
黎族服饰

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十·黎族服饰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妇女精于纺织,黎族家庭手工业纺织技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黎锦”、“黎单”闻名于世,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黎族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制成。着色时,将布料、线团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料身染上色彩后,变得坚挺,因为植物颜料,自身都含有胶质,既是染料,又是浆料。、

黎族民间的纺织工具有轧花机、弹棉弓、捻线纺轮、脚踏纺车、绕线架、撷染架、踞织机等。虽不复杂,但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却驰名中外。尤其是“双面绣”最为出色,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也有的为了突出织花的花纹,在它的沿边加绣彩线。图案多是信手绣出,不用摹描。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几何纹等。但不同地区有所侧重。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红、黄、白等几种,配色和谐,绚丽华美。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银箔,云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更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

(一)女子着装

黎族女子服装上装色彩基本上是黑、蓝两种,平面直线裁剪,无领无纽,对襟或贯头式。下装为织花筒裙。服饰的款式与颜色比较多变与鲜艳,有对襟与偏襟、直领与圆领,有纽与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筒裙的长度从短在膝上到长及脚踝而各具特色。如沿海平原地区妇女多着长筒裙,深山地区妇女多穿中

筒裙或短筒裙。这正反映出服装形制的确立是与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的需要相关联的。筒裙是黎族妇女最喜爱的服装,民族特色浓郁。筒裙是用手工纺纱织成的裙子。由于裙头裙脚同样宽窄,无褶无缝,状似布筒,故名筒裙。筒裙有箍筒、短筒之分。不管长筒、短筒,底色都只有黑、蓝二种,另用各种彩色线织成花、鸟虫、兽、人物花纹或几何图案,色彩艳丽。每当喜庆,黎族姑娘身空筒裙,衬以彩色头巾和绣边襟上衣,载歌载舞。绚丽的筒裙,是黎族妇女勤劳智能的结晶,代代相传,人人会织,她们只用简单的竹、木构成的“踞织机”,不用图祥,访问演出可织出精美的图案花纹。

黎族妇女擅长于纺织绣染,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驰名中外。黎锦图案多样,主要有蛙纹、舞人纹、牛鹿纹、竹木纹、昆虫纹和花草纹等。在色彩上,一般以黑、红为主,间配黄、白等颜色。通常都是以黑布红布为主,以黄,白,绿等色饰以花纹,图案。这些黎族织布或服装上的图案花纹都是黎族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接触到的东西,较常见的有山水、花草、人、马、鸡、鸭、龙蛇、蛙、鸟等动、植物像。制作手法上,不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而是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通过精巧的手艺,进一步形象化,其想象力之丰富,令人赞叹不已。这些织锦图案体现了妇女的审美意识、生活风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及艺术积累的文化现象。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黎族社会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宗教活动以及传说中吉祥或美好形象物等。这些图案大体可分为人形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生产用具、自然界现象和汉字符号等纹样。其中人形纹、动物纹和植物纹是最常用的织锦图案。

人形纹主要有婚礼图、舞蹈图、青春幸福图、百人图、丰收欢乐图、人丁兴旺图、放牧图、吉祥平安图等,它寄寓了人们对生育繁衍、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黎族妇女通过夸张和变形的工艺创造手法,把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场景反映在织物上,使图案造型具有可视性和艺术性。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礼图,它主要流行于乐东、三亚、东方等市县,是典型的人形纹样,它将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亲以及送彩礼和拜堂等活动场面反映在筒裙上,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其场面开阔,热烈壮观,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地域风情。

动物纹主要有龙凤、黄猄、水牛、水鹿、鱼虾、青蛙、乌鸦、鸽子、蜜蜂、蝴蝶等,其中,龙纹、青蛙纹最为常见。龙纹是流行在白沙、琼中一带最为普遍的黎锦图案,反映了黎族人民把龙当作高贵、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青蛙纹图案在民间流传很广,在黎族的传统观念里,青蛙有表达母爱和避邪的功能。反映在服饰上的蛙纹有严格的对称结构,图案以“田”字形纹样为主体,中间有四只具有抽象性的青蛙纹,用动和静的对比手法,显示青蛙在田间生活的主要特征,画面充实,节奏协调。有的地方的青蛙纹样,采用夸张与变形的表现手法,把青蛙前腿省略,后脚加长,表现出青蛙跃跃欲跳的神态,图案构思大胆,造型简洁,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植物纹主要有木棉花、泥嫩花、龙骨花、竹叶花等花卉,以及藤、树木、青草等。常见的有木棉纹、花草纹等。木棉是黎族纺织的主要原料之一,黎族妇女普遍喜欢用木棉纹样做为织锦纹样,图案以木棉树为主,有根部、分枝,分枝下有钥匙纹(又称“任意花”),还有花和绿叶,以此象征根深叶茂,家庭美满幸福。花草纹流行于五指山地区一带服饰图案纹样,图案以长柱形花纹作族系标志,整体纹饰近似汉文的倒“巾”字形,上有野草和菱形连续纹样。寓意根深叶茂,家族人丁兴旺,繁衍生息。

黎族女子的衣裙图案很多,一般都是带有图腾的性质,是同一血缘集团的标志,也是民族内部支系团结的象征。女子出嫁前文身和织绣衣绣中都编织有祖先沿袭下来的古老图案。据说在以前只有纹身的黎族女子才能的到本支系的认可。

据考古资料证实,黎族先民早在一万年以前就已在海南岛上劳作生息。在长期的繁衍、迁徙发展过程中,黎族形成了五个方言群体分别是“侾”、“杞”、“赛”、“润”、“美孚”。五

个支系的服装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支系,由于居住的地理位置不同,不同乡镇的服装也有所区别。

侾黎主要分布于海南西南部,以乐东为中心,加上三亚、东方形成一个大的聚居区,也有部分散居于白沙、昌江、陵水等地。黎人口约占黎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是黎族人数最多的一支。侾黎女子上衣为大襟,是汉化的产物。裙装有长筒裙和中筒裙之分。靠近沿海汉区的多穿着长筒裙,花纹不明显,通常为横条纹或水波纹。山区地带妇女多头裹黑巾,穿着中筒裙;上衣开襟无领,襟边系铜钱,胸前佩带银制项圈。“罗勿”妇女还将长短不同的衣服互套,不掩盖花纹,以显示心灵手巧。

杞黎主要分布在保亭、琼中、通什市、乐东尖峰。杞黎妇女头戴方格纹头巾,上衣为蓝黑色,无领长袖,无扣开襟,衣襟两边各有一行铝质扁圆形装饰。衣摆有挑花边饰,袖口处镶有三寸宽的白布边。上衣内穿衣褂,颈上戴多个直径不等的银质项圈;下穿紧身及膝中筒裙,图案色彩对比鲜明,多以红、黄、绿为主调

赛黎主要分布在三亚,保亭,陵水。赛黎妇女上身主要穿着长袖圆领包胸衣,下身穿长筒裙,多为横条纹或水波纹。盛装时戴两头绣花巾,插银钗,戴小耳环、项圈,手戴玉镯,胸挂银牌、珠铃,腰系银链。

润黎主要居住在白沙县,人口约占黎族人口的百分之六。润黎又称“本地黎”,意思是最早在海南岛上居住的黎族。史书记载最早的黎族穿“贯头衣”就是指润黎。润黎女子头缠黑布,脑后梳髻,上插雕刻精细的骨簪。上衣为宽松的贯头式,下身穿紧身的超短裙,裙长在30厘米左右,最短的仅有24厘米。润黎妇女服装整体造型为形,非常时髦,极富现代感。润黎的织锦织工精细,图案多以祖先、龙、凤为题材。

美孚黎主要分布于昌化江下游两岸的东方和昌江两县,人口约占黎族总人数的百分之四,是黎族最小的一支。女子头裹黑白相间的头巾,上衣黑蓝色,平领、开襟,用红线结扣;下身穿又长又宽的筒裙,用扎染或刺绣装饰。

黎族服饰为平面直线裁剪,这种裁剪较为简单,易学。黎族妇女的服装有几个较为突出的特点。首先,在裁片分割上十分讲究。裁片分割的长宽比例适度,各裁片的分割配置也十分均衡匀称。衣服大多为对称的对襟,也有不平行的衣襟。衣服上的分割线通常缀以花边,变不利为有利,变得更加美观。其次,黎族妇女讲究服装与饰物整体搭配。通常黎族妇女上衣的前胸部位都不加刺绣,只是单纯的棉布,这样在盛装佩带饰物时,银项圈、胸牌等饰物就可以被深色的上衣底布衬托出来,从而更加突出饰品的闪亮效果。

黎族妇女经常扎球形发髻于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节日盛装时常配以银钗。

少数民族多爱饰以饰品,以显示富贵或身份。黎族妇女喜欢佩戴各种饰物。如发簪、项圈、耳环、手镯、戒指和脚圈等。多以银饰为主。但各支系和地区的装饰不同,侾黎戴的耳环大且多,有的地区妇女从小戴起,每长一岁加戴一个,成年时,约戴10—20个,重达三四斤。平日覆盖头上,好像帽子。杞黎妇女喜戴玉米粒大小的蓝白色玻璃珠相间穿成的项链,或筷子粗的圆锡(或银)多条项圈,或前扁阔后细圆的锡质新月形项圈。头戴风帽式头巾,在黑底上织红、黄色几何纹,尾端留着长穗,覆于脑后。本地黎妇女则爱插银质的或雕刻精美的骨质发簪。美孚黎妇女插豪猪毛作发簪,缠以黑白相间的短头巾。台黎妇女喜戴玉镯、瓦镯和银(或“锡”)质圆形镯。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和筒裙,常常嵌入金银箔、云母片、明片、羽毛等,也有的缀以贝壳、串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一方面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同时这些装饰是财富的象征。

(二)男子着装

男子服饰,主要由上衣、腰布、下服和红、黑头巾组成。因居住地域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和语言的差异,黎族共分为五个支系。各支系间的男子的装束和上衣差别不太大,多为开胸、无钮、无扣,仅有一条绳子绑住。衣的背后下部边缘多有无边穗。而下服就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1.孝黎

男子固有的服饰是腰布和上衣。腰布,又称丁字裤或犊鼻裤。有些地方称为吊铲。这种是由上端的梯形布和下端的长方形布构成,两块布都是木棉布或野生麻粗布,梯形布上沿裁成腰围的长度或稍长一些,围在腰上并盖到臀部中间。腰布下端布条的长度,要根据穿者身材而定。多数腰布都没有任何装饰。罗活、抱怀在腰布前面下端的布条绣有小小的波纹和几何图案。这种腰布往往用蓝色棉或麻线在宽5厘米左右的边上绣有十字型纹样。姑娘喜欢刺绣这种图案,送给自己的男朋友,代表忠贞的爱情。上衣开胸无钮,有长袖和短袖两种,都是用两块长布条构成两侧缝着衣袖。背面是中间开襟,对襟无领,对襟上端有一线系扣,四周衣缘留有约寸许长的衣穗。领口常常缝着蓝色的花边,同时在缝合处及衣领上用白色棉线绣有十字纹样。上衣是以很精粗的浅红色或灰色的野生麻纤维织制而成。裤为一块宽约五寸的三角布(黎语称为“编”);多数人头缠黑布,不留巾角。男子没有外出时,经常穿木屐。木屐制作比较简单,是在一块木板下面钉着二块高7厘米左右的牙齿,并在前端挂着简单的皮带即可。除此之外,哈方言还有奥雅服、峒长服、勇士服等。勇士服称为军装,是仿照汉族古代军装而制作的。蓝色棉布的汉式无袖上衣,裤子和有红带子的蓝色绑腿。孝族勇士经常卷着蓝色的大头巾,有时在头巾上还戴有特别大的军帽,有时不卷头巾,而只戴军帽。这种军帽用稻杆编织而成,它的圆形顶部是小而矮。帽沿很阔而有点弯曲,顶部和帽沿用蓝棉布镶边,并缝在顶部下端的两条绳子紧紧扣在头上。

2.杞黎

杞黎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早,服饰汉化程度较深。男子服饰由腰布和上衣构成,但并不经常穿上衣。杞黎的腰布是由海岛棉或野生麻等纤维粗布制成。杞方言黎语称为“缏”,裁剪很简单,由前后重叠的两条同样的布构成,而每条布分上下两块布片合缝起来,上布片是菱形的,而菱形的下部是根据人腰部大小而异。底边一侧缝着另一块方形布片,方形的长边同菱形的布片缝在一起,短边是20~25厘米,而菱形那一部分的衣边在它约一半的地方缝合,缝合的底边全长正好贴在身体周围,腰布的前后两片相扎在一起。这样腰部和大腿的前后部掩盖到膝头上。男上衣无领、无袖、无扣,仅有一条小绳子系着,多是敞开前胸。上衣为自然色彩,黑色或浅黄色较多。有用木棉自织的,也有用麻织的。裁剪也十分简单,就是把两块布料横叠并排着,按身材进行剪裁。剪裁后将两条布的一侧缝在一起构成背部。不缝合的一侧构成上衣的前侧,前侧圆形领口缝着棉布花边,上衣没有任何花边。只是在衣脚下边扎上较多的穗子。头缠红布巾或黑布巾,在额前留有中角,高出头顶;腰扎布带或麻绳;颈戴数十个铜钱串成的项圈;右手腕绑一圈红色或青色线圈,意为“保佑平安”。

3.润黎

润黎男子下穿两块倒梯形布吊檐,上身穿麻衣,喜欢挂蓝白色玉串珠。润黎的织锦织工精细,图案多以祖先、龙、凤为题材。润黎男子主要是由丁字裤和上衣组成,润黎男子的丁

字裤较简单,规格不大。把垂在前面的带子缠在腰间,有些地方用带子将丁字裤从下往后拉紧,系于后腰间。还有一种丁字裤是用各种有花纹图案的布垫做成的。两端用线串上珠子或铜钱做穗子,扎在腰间,走路或摆动时叮当作响。男子腰带是用比较粗的布料做成的,其中比较多的是织有色彩简单的几何纹。腰带的两端有各式各样的花纹做边饰,而且还用各种色彩的丝线做成穗子。穗子里面带有白色的珠子。润黎男子服饰由于受汉族影响较早,故上衣多穿汉式衣服,或者已经变化的汉式上衣。但在祭祀时,所穿上衣是在汉服基础上加以改造成为黎族特色的刺绣上衣。这种刺绣一般来说不是直接绣,而是从汉商那里买来的衣服上加以剌绣,即将原来布料用各种色线刺绣在小块棉布上面,多见蓝色布,然后缝到上衣的背部或口袋上作装饰。润黎兵士(也叫勇士)服,头部戴麦杆做成的帽子及青色的头巾。身上还穿着装弹药用的青色胸挂。这种胸挂是模仿汉族的胸挂制作而成。这种胸挂从头套在脖子上,下头围在身上。然后用带子扎过来,胸挂横向缝着三条红色的小布条与底下垂直交合,在该处缝成装弹药盒口袋。

4.赛黎

赛黎男子服饰近似通什地区的镶拼绫锦、泥金银绘、刺绣、印染,此外还有堆绫、贴绢。由于汉化较早,赛黎男子装束比较简单,过去把发髻置于额前,但不插发梳。一般到了冬天才用黑色布或深蓝布巾缠在头上。下穿长不过膝的吊裙。吊裙织有黑色或青色的几何形花纹图案。上衣是用棉或麻纤维织成的粗布料,长袖开胸,无领,无扣,胸前仅用一对小绳代替钮扣。后因为这种服饰做起来费时,靠近汉区买布容易,所以渐渐以汉装所代替。

5.美孚黎

美孚黎男子的装束与润方言一样,把长发挽在脑后,不同之处仅发髻在脑后稍微高一点,而且把发簪插入发髻里,但往往要插一根豪猪刺,也有用单针形的骨片插在髻里。骨片雕刻简单的几何形图案,并涂上黑色。美孚男子髻后,是用白色或蓝色头布扎着,盛装头巾是在边沿加以刺绣简单花纹图案,但有时候也可以用白布代替头巾使用。男子有时戴棕榈叶的帽子,这种帽子是采用大蒲葵叶编成,然后再用竹片来加固,结实耐用。美孚黎男子服饰,同其各支系黎族男子的服饰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别。美孚黎男子服饰主要是用海岛棉和麻纤维粗布制作而成,色彩有深蓝色。下服与其他方言不同的是,没有围腰的丁字裤,而是一种由两条方形的深蓝色的粗布裁剪成的。同时,这两条布上端缝着5厘米的白色粗棉布,并连着带子,这两条布有18厘米左右是互相叠起来的,一条长线紧扎在腰间,没扎的一侧是叠着的,穿戴时仅仅从腰部伸到膝盖。这与杞方言所穿的“缏”(腰布)有明显区别的地方。男子最喜欢把烟袋吊在腰上。男子上衣和女子上衣的裁法是一样的,由两条相同方形布构成以遮住上身的前后两侧,袖边及上衣领前下面以暗褐色棉布连成,上衣无领,仅有一颗布钮,有时连一个钮扣都没有。裤子是黑蓝色围裙,长距膝盖约寸许,围裙由前后两幅布连接,前幅小后幅大,合口处用白布镶边。男子喜欢穿木屐。

总而言之,黎族男子服饰多由对襟无领、无扣,部分无袖的上衣,丁字型的腰布或短裙为下服,以及包头巾、木屐等组成,装饰品极少。正如黎族的女子服饰,男子服饰的花纹也多为以鸟兽等为原形的简单的菱形图案。由此可见黎族服饰与自然的紧密相连。其花纹的繁复、简单,色彩的和谐、简约,透露出黎族服饰的平凡却不失魅力。另外,黎族男子服饰大多数都是较为宽大的,便于劳作,这也体现了黎族服饰源于生活,源于实践的特点。

黎族的服饰,因其支系和地域的不同而各有特色。解放后,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原有的服饰已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变化更为迅速。现在,除了在原来比较偏僻的地区,偶尔还能看见少数男人穿原来的服装外,绝大部分地区的男子都已改穿汉装;妇女服装略比男子好,在东方县的美孚黎支妇女、昌江县王下乡的杞黎支妇女还穿戴比较完整的民族服装。其他地区的青年妇女,服饰已与当地汉族没有什么差别了,只有少数中、老年妇女还穿本民族筒裙。有些地区,如琼中县大部分,万宁县的南桥、兴隆、牛漏和三更罗,白沙县北部的细水、光雅至儋州市、临高交界的地区,昌江县的十月田、乌烈和俄俄港等地,男女老少早就改穿汉装了。此外,随着民族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情况不断改善,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受到外来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喜欢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并掌握这些工艺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代的变化,黎族服饰渐趋汉化。如今,难以见到原汁原味的黎族服饰了吧。

黎族传统服饰是黎族社会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积淀而形成的,它根植于黎族的社会生活中,它凝聚着黎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及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是黎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黎族服饰对于探讨海南黎族的社会发展历史、文化艺术、民俗原生态、宗教信仰、生产生活和民风习俗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及研究和保护价值,对中华民族服饰的丰富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黎族虽然有语言无文字,但黎族服饰尤其是黎族织锦与黎族文身一样,都是这个民族的“甲骨文”,它们背后蕴含着丰富而神秘的文化信息,非常值得去挖掘和研究。

黎族虽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和语言,但黎族人民的服饰上的图案与花纹就给了我们足够的资料去了解这个民族,我们可以充分分析他们的民族性格与心理特点。如今,黎族服饰已被列入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开始意识到黎族服饰的历史意义,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这一快要消失的文化遗产。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将保护这一遗产付诸于行动,使其得到传承与发展。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1、汉族 2、蒙古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

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 似当今的“四片瓦”。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7、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花包头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 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8、壮族

黎族服饰 韵悠长

黎族服饰韵悠长 8月14日晚上在海口人大会堂演出的那场"黎风古韵锦绣海南"黎族服饰文化秀场,让古老的织锦技艺再次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黎族服饰是黎族同胞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文化,是黎族人民辛勤和智慧的结晶。其中黎锦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入选了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将黎族特有的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展现黎族的民族文化精髓,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黎族服饰文化,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注入浓郁的民族色彩。这几天摄影天地里相关美图让人眼界大开,掀起了宣传黎族文化的热潮。为了更好的理解黎族服帖的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黎家在上片的同时,找了一些资料一并发上供各位雅赏。 黎族织锦,一般包括挑花、刺绣、扎染(古称绞缬染)和蜡染等民族工艺。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见到一件件出自黎族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帽、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龙被和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这些工艺精巧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因而驰名古今中外。据《后汉书》卷86《南蛮列传》记载:"武帝末(前87年),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蛮不堪役,遂攻郡杀幸。"在当时,黎族人民穿的贯头上衣,就是用"广幅布"做成。这种布料是黎族妇女利用多年野生木棉制作而成的。关于木棉,《尚书?禹贡》就有这样的记述:"岛夷卉服,厥篚织贝。"三国吴国人万震也在他的《南州异物志》中写道:"五色斑布似丝布,吉贝木所作。此木熟时,状如鹅毛,中有核,如珠绚,细过丝绵。人将用之,则治其核。但纺不绩,任意小轴牵引,无有断绝。欲为斑布,则染之一色,织以为布,弱软厚致。"唐代中叶,黎族妇女用同样原料织成被子、食单(桌布)和盘斑布,被列为上贡封建朝廷的珍品。宋代志书更多地记录了黎族妇女在棉纺工艺方面的卓越成就。在宋人笔记

黎族服饰

海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十·黎族服饰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黎族妇女精于纺织,黎族家庭手工业纺织技术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代其棉纺织就领先于中原,“黎锦”、“黎单”闻名于世,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黎族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宋朝以前,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汉族,元朝黄道婆将黎族的纺纱、织布等技术加以改进传播到内地,迅速推动了长江下游棉纺业的发展,掀起了被海内外学者称誉的持续数百年的“棉花革命”,使棉织品取代麻织品成为生活必需品,黄道婆也成为中国纺织业的始祖。古称"吉贝"布、"崖州被"、"棉布",是黎族的一种特色花布,远在春秋时期就盛行,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制成。着色时,将布料、线团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料身染上色彩后,变得坚挺,因为植物颜料,自身都含有胶质,既是染料,又是浆料。、 黎族民间的纺织工具有轧花机、弹棉弓、捻线纺轮、脚踏纺车、绕线架、撷染架、踞织机等。虽不复杂,但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却驰名中外。尤其是“双面绣”最为出色,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也有的为了突出织花的花纹,在它的沿边加绣彩线。图案多是信手绣出,不用摹描。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几何纹等。但不同地区有所侧重。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红、黄、白等几种,配色和谐,绚丽华美。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银箔,云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更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 (一)女子着装 黎族女子服装上装色彩基本上是黑、蓝两种,平面直线裁剪,无领无纽,对襟或贯头式。下装为织花筒裙。服饰的款式与颜色比较多变与鲜艳,有对襟与偏襟、直领与圆领,有纽与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由于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筒裙的长度从短在膝上到长及脚踝而各具特色。如沿海平原地区妇女多着长筒裙,深山地区妇女多穿中

智慧树知到2019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单元测试答案

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说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内含了文化一次,这里的文化其含义是: 以下不属于《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有: 有个游牧民族的孩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总是走?不能停在一个地方不走么”?妈妈回答说:“不能,我们停在一个地方不走,这块土地会疼的。”由此可见,游牧民族对待土地的态度是: 了解文化的方法,是要: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不但要下马观花,还要观叶、观茎、观根,还要看看土壤、气候、环境、动物、人群。有一句成语表示是: 瑞典人说,“太有钱就是不道德”,这是他们对财富的标准。因为太有钱了,就意味着: 汉族是由华夏民族为核心发展而来,华夏的夏指的是: “一个民族失去自己的文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失去了一切就等于面临消亡。”这是谁说的? 鄂伦春人的生活方式是: 韩国和加纳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基本相同。但现在韩国依靠文化产业,成为世界第大文化产业大国。 以下对文化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西方“文化”概念,源出于拉丁文culture,其含义有: 文化就是我们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的原则。待人接物包含以下哪些方面: 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融合时期包含以下几个阶段: 尊重文化,是对待他者文化的最高原则。以下哪几个不符合这一原则: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这句话是谁说的? 盘古神话比盘瓠神话: 盘瓠神话源于: 盘古神话属于 盘古神话的最大困惑是: 盘瓠神话反映了南方民族的: 《回回原来》讲述的是回族: 回族的祖国是: 陈克礼的身份是: 回族的宗教信仰是: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大致时间是: 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有: 盘瓠的神性主要有: 回族的主要族源有: 回族主要分布在: 蒙古族常见男名“帖木儿”的意思是 下列蒙古族男名中有“幸福”含义的一个是 “格日乐”蒙古族女名中的常用词,意思是: 乌云其木格、格日勒巴图、巴图斯琴、斯琴格日乐这一组兄妹连名体现的规则是 “罗布桑”是蒙古族人名中一个常见的藏语词,含义是 我国土族最大的聚居区在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答案 土族头饰土族语叫 土族头饰中体积最大的一种是 不属于民和三川那顿节的主要内容是 那顿节期间巡游各村的“神”是 土族自称 属于纳顿节面具舞必演的节目是: 蒙古族的三大不朽史学名著是 作为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符号有: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海南黎族的风俗及受教育情况 黎族是中国岭南民族之一。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人口数目达到1247814.以农业为主,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民族语言为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在接近汉族的地区和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黎族群众一般都能讲汉语(指海南方言),苗语等,同时黎语也吸收了不少汉语的词汇,尤其是解放后吸收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词汇。海南黎族分为哈方言、杞方言、闰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大方言区,各地方言区的黎族服饰各有特色,黎族服饰工艺细致精巧,严谨大方,花纹和色彩的运用与调配非常讲究,主要与黑、白、宗,为基本色调,加入红、蓝、黄、青、绿等调配。勤劳智慧的黎族人民,通过美丽的服饰来寄托美好的愿望,渲染喜庆气氛,表达对平安吉祥幸福美满的热切追求,现代的黎族服饰设计者正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把黎族服饰之特点与个名族服饰之精华,巧妙而完美的融合起来,在原有的服饰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它标志着文明的升华,也标志着名族的发展和进步。 黎族文化考究:黎族的是海南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独有的文化。海南黎族的历史考究主要认为是古骆越人渡海入岛,与岛上古人类相互融合,造就了今天的黎族。1992年,我国考古专家在三亚市落笔洞发掘出约一万年前的古人类牙齿化石,以及近年在五指山、陵水、乐东等地考古发掘出了约四、五千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主要是石器),说明在四、五千年前或至一万年前,海南岛就已人类居住。这些人是不是当今之黎族,尚待考证。所以,目前我国学术界当前对黎族来源的研究观点认为,海南岛黎族来源于古骆越人(因为当时骆越人的分布地域包括当今之海南岛),于殷周之际(约三、四千年前)渡海入岛。殷周之际渡海入岛的这批骆越人是当今黎族的组成部分,他们与生活在海南岛上的古老人类相互融合,不断演变,造就了今天的黎族。黎族的形成,渡过悠悠岁月,趟过漫漫长河,其称谓源自何时呢?黎族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交往时自称“赛”。西汉曾以“骆越”、东汉以“里”、“蛮”,隋唐以“俚”、“僚”等名称泛称中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包括黎族在内)。“黎”这一专有族称,是汉族对其称谓,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 黎族先祖依靠的原始生产工具,打鱼狩猎,刀耕火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最早开拓了海南岛。秦汉时期,封建王朝开始统治海南岛。汉武帝于公元前110年打开琼岛,设置珠崖、儋耳两郡。南北朝时,俚人领袖冼夫人统领了包括海南岛在内的岭南地区,岛上1000余峒俚人均归附冼夫人。冼夫人率其先请命于梁朝,后又归属于隋朝。唐朝以后,海南岛成了与南海诸国繁荣贸易往来的交通要冲。随着中央政权对海南岛统治不断巩固,部分大陆汉人、苗族和回族也陆续先后不断迁徙入岛,与黎族土著居民杂居。大量移民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铁器生产工具和农耕生产技术,使黎族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明、清两代,封建地主经济在黎族社会中已占统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与当地汉族相近,出现了定期的市场和墟场。但在五指山腹地则仍保留原

《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课稿

《椰子妹--黎族服饰椰壳娃娃》教学设计说 课稿 教研活动:海南省施琼英中学美术课题工作室沙龙活动教研主题:乡土文化主题《椰子》研究课说课 教研时间:20XX年11月22日 说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说课人: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评委:周晓阳:海南省教育培训院美术教研员 尹文涛:海南省海口市华侨中学 刘惠玲:海南省海口实验中学 黄琼:海南省海口一中 黄林:海南省 主持人:施琼英: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基本信息 课题 初中美术教案七年级:时间:20XX年11月22日 乡土教材课程开发──《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教学设计 作者及工作单位 张喆海南陵水思源实验初级中学 教材分析

《椰子妹—黎族服装椰壳娃娃》是海南省的黎族服饰文化是黎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以海南黎族的语言区域分也哈、杞、润、赛、美孚五种主要的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服饰。其中在每种语言中也有小的服饰上的区别。准确认识不同语言的服装对于学生们认识海南黎族历史有重要意义。由于黎族不断汉化,黎锦都在面临着失传的威胁。破译它才能更好的传承它! 在本节课中用椰壳与黎族服装有机的结合,也是在海南省椰壳产品开发的又一个可创新的项目。对于旅游岛的资源开发做出自己的贡献。借助半成品和装饰材料的恰当结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尝试在材料上的不同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也对黎族服装都有一些认识,但对于不同的语言区域的服装进行过资料的精查找。进一步定位每种语言的具体服饰特点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我们学生对黎族服装充满了兴趣和好奇心,进一步的点播黎族服装很有必要。 学生的眼界和思路也在不断的提升,采用不同的材料也可以产生很大的变化,形成不同的娃娃效果。拓展学生的实际能力,发挥潜能。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椰子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对椰子产生强烈

黎族服饰文化

黎族服饰文化 说起黎族文化,总有道不完文化历史,特别是服饰文化——源于自然。 黎族服饰的生态原料,主要利用海岛上的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过去绝大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 黎族的踞织腰机,是黎族妇女织布的主要工具,织布时穿着藤腰带,用双足踩织机经线木棍,席地坐着织布,称:脚控经线,手操纬线。如图: 黎族服饰的刺绣是其服饰的另一重要工艺,也叫黎绣。主要用在筒裙、花被和巾帽上。它的刺绣历史悠久,艳丽多彩,久负盛名。宋代周去非写到黎族刺绣时称:“裙皆吉贝,五色灿然”。刺绣方法有:综杆提花、通经断纬桃花、经丝先扎染再织纬、或夹鸟雀羽毛作局部装饰等。黎绣针法非常多,有直针、扭针、珠针、铺针、切针等。花纹多以 抽象

的人物、动物、植物、吉祥文字等,这种图案绣方法在黎族地区较为普遍。 黎绣最初是为了穿着耐磨耐用和避寒的实用功能需求而产生的,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装饰。刺绣的布局,还有另一种作用,即为宗教和区分各支系部落的标志。 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黎族共有五个支系,各支系间服饰明显不同。 而黎族男子一般都喜欢包鬃,这是黎族男子的传统发式。黎族男子服饰相对简单,上衣是无领对胸开襟,下身是穿前后幅布的吊前襟。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 色彩灿然。 无纽之别,上衣也有缀以贝壳、铜线、穿珠等饰品,来加强声色效果,同时显示财富。 裙子很有特色,绣花织纹,四周缝合成筒状,故被称为筒裙。筒裙有长短之分,长的及脚面,短的齐膝。 “黑”代表着土地,代表着禾苗发青发黑,也就代表着生命和力量,而一切邪恶污秽也出于黑暗止于黑暗,因此黑也意味着避凶趋吉。把“美”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则体现了黎族人的社会性别观,与其他民族相比,黎族也认为女性应该是美的化身,但这种美不是那种猥亵女性的美,而是“善”的外在表现。

首先给大家展示的是黎族服饰中的美孚方言

首先给大家展示的是黎族服饰中的美孚方言:美孚方言妇女穿长裙折在前,织花。衣服为方领对襟上衣,衣边绣花。该方言妇女筒裙比其他方言的妇女筒裙都要宽长。 孚方言男子服饰下服是由两条方形的粗布裁剪成。穿戴时仅仅从腰部伸到膝盖。上衣袖边及 上衣领前下面以暗褐色棉布连成,上衣无领,仅有一颗纽扣 杞方言黎族妇女所居住的地理环境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区,所穿的筒裙都是长至膝的筒裙。筒裙色彩十分鲜艳,图案纹样丰富。以人形纹为主,动物纹为辅,也有植物纹样。 杞方言男子腰布由前后重叠的两条同样的布构成,上衣没领子,没袖,也没钮扣,仅有一条小绳子系着,多是敞开前胸。上衣为自然色彩,灰色较多。 哈方言妇女织锦多以绣为技,常见的花纹图案有人纹、菱形纹等。有穿长筒裙和短筒裙。长裙长至小腿多折于右侧衣服有领有扣开襟。短裙遮住膝盖。衣服多为黑和蓝色。 。 哈方言男子腰布前面下端的布条绣有小小的波纹和几何图案。上衣有袖,但都很短。上衣下面常垂着8~12厘米的流苏做为装饰。料以木棉布或野生麻粗 布。(哈方言特殊服饰,也称“大麻衣”。这种大麻衣宽而大,整条长至膝盖下部,是奥雅在“做鬼”时穿用的。一般不需要染上色彩,多为原麻色。) 润方言妇女穿短筒裙,其裙子在各方言黎族妇女中最短,筒裙上下仅长28--38厘米。衣服为贯首衣。衣边两侧绣花多为龙纹鸟纹马纹等。头裹大黑头巾尾部绣花 润方言男子的丁字裤较简单,规格不大,仅能掩盖羞处。上衣受汉族影响较早,故而是汉服基础上加以改造成为黎族特色的刺绣上衣。 赛方言服饰主妇女身着各种浅色高领镶边右大襟上衣,与汉族服饰有相似之处。下穿长筒裙,达小腿部。筒裙花纹简单,多为成组细小的几何形花纹,有的为彩条花纹。 赛方言男子下穿长不过膝的吊裙。吊裙织有黑色或青色的几何形花纹图案。上衣是用棉或麻纤维织成的粗布料,长袖开胸,无领,无扣,胸前仅用一对小绳代替钮扣。 总结 黎族服饰,主要是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织制缝合而成。远古的时候,有些地方还利用楮树或见血封喉树的树皮作为服饰材料。这种服饰材料,是从山上砍下树皮,经过拍打去掉外层皮渣,剩下纤维层,然后用石灰浸泡晒干而成。黎族祖先利用这种树皮纤维来缝制成的衣服、被子、帽子等,称为“树皮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探析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审美探析 ---以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例 摘要:海南黎族在其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历程中,创造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黎族人民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也是黎族人民内在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体现。 关键词:黎族;传统服饰;文化 黎族是我国岭南地区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早发明和使用树皮布以及种植棉的民族,这一独特的民族凭借着辛勤劳作和智慧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海南黎族传统服饰内容丰富,形式优美,工艺考究,具有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在海南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对海南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不仅有利于为海南岛的建设提供历史文化上的支持,而且也有利于黎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1 海南黎族传统服饰的现状 黎族传统服饰是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历程中,通过本民族的智慧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演变和不断地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服饰文化。海南岛作为黎族人民分居和聚居的地方,由于和大陆隔海相望,交通闭塞,无法和外界保持畅通和频繁的交流,这才使得黎族传统服饰得以保持较为原生态的服饰文化。 但由于民族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的情况不断改善,原生态民族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现在黎族男女传统服装服饰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很少有人穿,即使是在乡村也比较少见,而喜欢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并掌握这些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加之在工业化的冲击下,黎族聚居地区充斥着大量廉价的服饰服装,而制作过程复杂,制作速度慢,且制作成本颇高的的黎族服饰就变得不那么容易让人接受。同时,黎族同胞也在不断地接受汉文化的教育,这使得很多黎族人民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对于本民族的传统服饰文化也慢慢地缺乏了解和认可。

黎族服饰调查报告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 ——黎族服饰文化调查与分析研究者:黄赛菲、罗茹、王人催 学校:三亚市第四中学 辅导老师:林爱珍邱际波

目录 1、封面 (1) 2、目录 (2) 3、摘要 (3) 4、调查对象与思路 (3) 5、黎族服饰的来源和存在的社会问题 (4) 6、收获与建议 (8) 7、鸣谢 (9) 8、参考文献 (9) 9、附件 (10)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 ---黎族服饰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者:黄赛菲罗茹王人催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浪潮的不断推进和黎族汉化形势的不断加剧,对于黎族这个少数民族的了解和推广的人数越来越少,因此我们针对黎族特有的传统服饰在三亚展开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和个体调查等方式进行深入了解,由此得出结论并反映出黎族文化现如今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此次调查呼吁人们重视保护文化遗产,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开来。 关键词:文化遗产黎族服饰文化传承 一、调查对象与思路 此次调查分两大不同的民族:黎族和汉族。针对汉族我们还将调查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海南本地人另一类是大陆人。对于黎族人又分为不同年龄进行调查。在查阅资料和结合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分析得出黎族服饰的来源、发展、传承以及现如今黎族服饰逐渐淡出黎族人民生活领域的原因,并提出我们一些关于黎族服饰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二、黎族服饰的来源和存在的社会问题: 约在3000年前的商周之际,一支源于古代的“百越”部落就已定居海南岛,在改朝换代的历史发展中,这支部落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服饰,称之为黎族传统服饰。黎族服饰色彩鲜明,美观适用,在古代颇为中原人士所赞赏。 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中曾提过:“男子著短衫,

黎族五种方言研析

黎族织锦五种方言图案分析 黎族五种方言区妇女传统服饰 哈方言 哈方言系黎族五种方言中人口最多的一支,约占黎族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大部分聚居在海南岛乐东黎族自治县,哈方言妇女服装服饰系黎族五大方言区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支,根据服装服饰、花纹图案、款式格调、主体花纹和色彩搭配的不同,该方言区又可分为哈应、抱由、罗活、志贡等方言区。 哈应妇女服饰特点主要是以黑色为基调,显得坚实、庄重。上衣款而大,无领对襟长袖,衣领用红布镶边或绣花边作为一种装饰,衣无纽扣,主要以短红色小绳线或短红布条索系。上衣腰下左右两边各开叉口,上衣对襟的左右两边及衣下端边缘部分,织绣有菱形纹、几何形花纹图案。筒裙宽而长,一般长度及膝盖,筒裙腰下主要部位花纹为彩条经纬线,织绣有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哈应方言妇女的服饰丰富多彩,具有本民族的个性和风格,老年妇女的头巾多为黑色,几乎没有花纹图案,中、青年妇女头巾两端织绣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哈应方言妇女一般都喜欢佩戴大型银耳环,盛装打扮时,手、脚都带银镯,颈戴银项圈,早期有纹脸、纹肢的习俗。 抱由方言服饰的特点是以黑色为底,上衣前摆较长,后摆较短,无领对襟长袖。衣无纽扣,用短红色小绳线或短红布条索系。上衣织绣的主体花纹图案,是用几何纹和人纹为装饰。筒裙花纹图案色彩较为艳丽,整体花纹图案以粗狂的线条来体现,增加花纹的立体感。筒裙的织锦花纹图案以人纹作为主体的装饰纹样。 哈发言男子服饰特点是款式淳朴简单,主要是素面抹布或棉布缝合而成。分两种款式,一种为常见的短款,短衣长度一般长至腰下,通常在生活、生产劳动时穿戴;而另一种长袍长度及小腿处,多为节庆、重大法事时穿戴,长袍的袖口及衣边绣有花纹作为一种装饰,显得庄重大方。 杞方言 杞方言分布较广,主要聚居在五指山,人口仅次于哈方言。杞方言妇女的服饰因居住环境不同,其款式格调、色彩、图案都略有差异。五指山水满乡杞方言妇女上衣以黑色为底,无领对襟长袖,无纽扣,用短红布条缝上作索系,衣襟左右对排用金属银纽缝上作为一种装饰,每排有五个大圆形银纽、五个小长方形银纽组合而成,穿戴时对襟并拢,胸前银纽并成长排,银光闪耀,非常华丽美观。筒裙一般长及膝盖,主体花纹为人形纹、几何纹,衬托动植物和花卉等纹饰。杞方言男子服饰特点是,上衣对襟无领,无纽扣,用短麻线作索系。服装款式单调,独具地方特色。 润方言 润方言主要居住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中部和南部。润方言妇女的服饰非常独特,富有本民族的风格和特点。女子上衣主要以黑色为底,衣不开襟,短而宽,长袖无领,领口呈V字形,用蓝白色琉璃珠子缝制在领口边沿做装饰。润方言妇女的V字形领口衣款式,是一种最古老的“贯头衣”,因穿戴时以“贯头而著”得名。“服饰与时推移,与世流迁”,经过不断演变,“贯衣头”V字形领口起了

黎锦服饰特点与时尚潮流风格比较研究

设计学185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2012 · 10◆ 周建宏 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大概在3000 多年前的商周时期,黎族就开始在海南岛定居繁衍生息,传说黎族 的女始祖黎母就出生在海南省琼中县的黎母山。随着时间的流逝、 时代的发展,黎族现在主要聚集在海南岛的三亚、五指山、东方、 白沙、乐东、保亭、昌江、陵水等地区。在物宝天华的海南,他们 一直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吸取天地精华,创造自己的神话。 海南黎锦织造伴随着黎族定居海南岛产生,已有悠久的历史, 作为汇聚黎族文化精髓的黎锦,是黎族独特的史书,浓缩了黎族的 历史与文化,同时也为人们打开了一扇探寻黎人内心世界及织造历 史的窗口。黎族人采用图画描述的方式将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想要表 达的事物织绣在黎锦上,黎锦既可以是黎族日常穿着的衣物,同时 也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与海瓷、花梨木并称为“海南三宝”。 黎锦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 石”,黎族人民是我国掌握纺织技艺最早的民族之一。纺染织绣是 黎族纺织的四大工序,主要以手工为主,锦之大美无言,就在于它 取材于自然,美在天然,巧若天成。黎族女性心灵手巧,她们采木 棉花果或者野生植物内的棉、毛纺成线作为纺织材料,用简朴的木 质轧花机、脚踏式纺车,纺出无数的经纬纱线,然后通过染、织、 绣等工艺流程,制作出为世人称颂的黎锦,在我国棉纺织史上写下 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黎族的染色技艺很特别,即采用多种野生和培植的草本植物, 以及天然的有色化合物矿物质制成纯天然的有色染料,如青、绿、 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 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水煮制 成。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织绣出来的成品绚丽多彩,形 式多样。黎族的传统刺绣工艺融绣法、色彩、图案三者为一体,讲 究施针严谨,针脚整齐,掺色柔和,虚实得体。刺绣分为单面绣和 双面绣,单面绣流行范围广,品样丰富多彩,刺绣部位主要是在袖 口、衣领、头帕、肩部、背部等;双面绣工艺精细,针法疏密均 匀,色彩庄重高雅,正反两面的花纹图案、色彩、针法相同,正反 两面皆可观赏。 黎锦织物的图案品种繁多,内容极为广泛,归纳起来约有150 种,大体有人形纹、自然纹、植物纹、动物纹、生产和生活工具 纹、汉文字纹、几何纹以及汉字符号等纹样,不同的方言区服饰图 案皆有所侧重。表现手法上,大多由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几何图 形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图案转化上,黎族女 性不是单纯地摹拟自然景物,而是根据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形 象加工变形制作而成,构思之大胆,设计之巧妙,无不闪烁着黎族 妇女的智慧与创造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黎族因地域分布和生活习俗的差异而形成了哈、杞、润、赛、 美孚五种不同的方言,相对应服饰也有五个支系,以白沙县、琼中县、乐东县、东方县、保亭县为代表,各支系间的服饰特点亦明显不同。润方言主要集中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的中部和南部,润方言妇女的服饰非常独特,富有本民族的风格和特点。女子上衣主要以黑色为底,衣不开襟,短而宽,长袖无领,领口呈V字形,用蓝白色琉璃珠子缝制在领口边沿做装饰,衣侧和袖口饰有精细的双面绣纹样。下着黎锦短筒裙,润方言妇女筒裙短而窄,个别上下长仅有28厘米,是五种方言妇女筒裙款式最短者,故泛称“超短裙”。润方言黎锦服饰图案以人形纹、动物纹为主,植物纹为辅,画面颇有情趣。男子一般包头帕,上穿无领对襟衣,下着吊产,衣物有少量绣饰,赤足。哈方言系黎族五种方言中人口最多的一支,大部分聚居在海南岛乐东黎族自治县,哈方言妇女服装系黎族五大方言区中最为丰富多彩的一支,根据服装服饰、花纹图案、款式格调、主体花纹和色彩搭配的不同,该方言区又可分为哈应、抱由、罗活、志贡等方言区。哈应妇女服饰特点主要是以黑色为基调,显得坚实、庄重。上衣宽而大,无领对襟长袖,衣领用红布镶边或绣花边作为一种装饰,衣无纽扣,主要以短红色小绳线或短红布条做系。上衣腰下左右两边各开叉口,上衣对襟的左右两边及衣下端边缘部分,织绣有菱形纹、几何形花纹图案。筒裙宽而长,一般长度及膝盖,筒裙腰下主要部位花纹为彩条经纬线,织绣有色彩艳丽的花纹图案。哈方言黎锦服饰图案多以人形纹、动物纹为主,植物纹、生产工具纹为辅,画面造型生动,构图饱满,色彩浓烈,内容丰富,概括性强,具有本民族的个性和风格。杞方言主要聚居在五指山,杞方言妇女的服饰因居住环境不同,其款式格调、色彩、图案都略有差异。杞方言妇女上衣以黑色为底,无领对襟长袖,无纽扣,用短红布条缝上做系,衣襟左右对排用金属银纽缝上作为一种装饰,每排有5个大圆形银纽、5个小长方形银纽组合而成,穿戴时对襟并拢,胸前银纽并成长排,银光闪耀,非常华丽美观。筒裙一般长及膝盖,主体花纹为人形纹、几何纹,衬托动植物和花卉等纹饰,画面构图大胆,色彩多样。杞方言男子服饰特点是,上衣对襟无领,无纽扣,用短麻线做系。服装款式单调,独具地方特色。保亭是赛方言的主要聚集地,这一带的黎族女子善织,头帕和筒裙皆是精美的黎锦织物。女子包筒状头帕,喜佩各种银饰,上穿无领对襟衣,下着筒裙,赛方言黎锦服饰图案多以人形纹、动物纹为主,另外衣服还嵌入云母片、河蚌壳及羽毛,以示平安吉祥。男子上穿无领对襟衣,腰系宽式吊产。东方县美孚黎女子长发挽髻于脑后,包黑白条纹布头巾,上穿大领对襟衣,下着扎染织花长筒裙。美孚方言黎锦服饰图案以人形纹、动物纹和汉字纹为主,用波浪纹和曲线纹装饰,画面色彩斑斓。男子头戴斗笠,穿大领对襟衣,服装样式较女装宽大些,下着 黎锦服饰特点与时尚潮流风格比较研究【内容摘要】黎族服饰文化渊源流长,内涵丰富,文化积淀深厚,不论是服饰始祖“树皮布”“广 幅布”直至今日五彩斑斓、款式多样的黎锦服饰,还是服饰的花纹图案、装束色泽,都蕴含着丰富的 民族特色和极大的文化价值,这不仅充实和丰富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在 服饰多元化的当下社会,如何处理好传统黎锦与现代时尚之间的关系,是黎锦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黎锦服饰 时尚风格 潮流元素 比较

黎族文化

社会学论文 题目:海南黎族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姓名徐四 所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09行政管理2班 学号 20090704310048 指导教师李芬 日期 2010 年 10 月 20 日

海南黎族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永远是中华宏伟画卷上浓重的一笔,其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发展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生动证明。了解和发掘民族文化,有利于把握过去,展望未来。海南黎族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的足迹,将是人类考察海南丰富历史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海南黎族物质精神文化发展 海南黎族是海南岛上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中部琼海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市,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五指山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其人口占海南岛少数民族的绝大多数。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第六次尚在进行中,结果未知),海南少数民族人口为136万,其中,黎族人口117万。勤劳朴实的黎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特殊文化。黎族地处偏远,历史上受外界影响较小,所以千百年来仍保持着自己特有的文化。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到来,黎族文化既在其内涵上有所增加和改变,同时也在受着严竣的挑战。本文将从其社会管理体制,物质文化的变迁。精神文化的发展三方面论述黎族的特色历史。 一社会管理制度 海南黎族有着多个群体结构形式,而比较重要的一种社会结构是“合亩制”。其原始形态是有若干个小家庭构成,这些小家庭均有着血缘关系。它有着这样的特点:首先血缘关系是合亩制组织的基础,合亩有大有小。其次,合亩内生产工具为各家所有,也就是集体所有。

再次,生产所获由“亩头”支持分配,按户平均原则。由几个合亩组成自然村,再由自然村组成峒,所以它的社会组织就是:总管(峒长)--哨管(管辖数村)--里头(村头)--亩头(辖所属合亩)。不能越级,既有现代特点,又有鲜明的原始社会性质--劳动工具和成果归集体所有,其深深的打上了生产力低下的烙印!特别体现在农业生产上,亩头的集权就生动的体现出来,翻地,必须由亩头先动犁,而后大家跟着。插秧,亩头必须先示例的插几棵秧,大家才能下田插。这种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黎族自身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直到一九四八年,这种社会组织制度才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二物质文化变迁 海南黎族物质文化在千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文记载“巢居洞深,绩木皮为衣,以木棉为毯”,可见历史上黎族的生活,如今呢,又发生那些变迁呢?本文将从吃,穿、住、行等方面加以研究。 A 吃。即农业问题。虽然黎族也有家庭副业,狩猎,本文还是从农耕重点谈谈。解放前,黎族农业发展极其缓慢!而一系列的因素制约着其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奇缺,黎族一般把他们信奉的石头作为其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和技术不到位,还有严格的农业分工制约。最值得一提的是其深深的封建精神阻碍着农业的发展。一般选田,种田,收割都要慎重的选好日子,以求丰收!种种原因,导致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差。如今,随着生产工具的传入,特别是铁质工具的出现。先进技术的引进,思想意识的进步,共同劳动意识的作

关于黎族服饰

黎族服饰,主要利用海岛棉、麻、木棉等原料织缝而成。有些地方用“树皮”(野生麻类),作为纺织原料,这种“树皮”从山上采剥回来,先放在河里浸数天,将表皮用薄竹片刮除再放到锅里煮熟,晒干后再拆成丝,然后搓成细线,用来织布。 黎族服饰,过去绝大部分是自纺、自织、自染、自缝的。其染料以采集植物为主,矿物为辅。青、绿、蓝等颜料多用植物叶子制成,黄、紫、红等色彩利用植物花卉加工而成,棕色是利用树皮或者根块切成碎片后投入少量石灰(溪河螺自烧而成的石灰)煮水制成。着色时,将布料、线团放在染缸中浸数回,使其均匀,料身染上色彩后,变得坚挺,因为植物颜料,自身都含有胶质,既是染料,又是浆料。 黎族民间的纺织工具有轧花机、弹棉弓、捻线纺轮、脚踏纺车、绕线架、撷染架、踞织机等。虽不复杂,但所生产的棉织工艺品却驰名中外。尤其是“双面绣”最为出色,多作为上衣的装饰,如衣侧花,后背花等。也有的为了突出织花的花纹,在它的沿边加绣彩线。图案多是信手绣出,不用摹描。黎族服饰图案的取材,多采用平日喜闻乐见的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以及几何纹等。但不同地区有所侧重。这些图案的造型稚拙夸张,构思大胆巧妙,运用直线、平行线、方形、三角形等构成整齐的富有装饰风格的花纹图案。在色彩上,一般采用红、黄、白等几种,配色和谐,绚丽华美。黎族妇女的头巾,上衣,筒裙往往嵌入了金银箔,云母片、明片或羽毛,也有缀以贝壳、穿珠、铜钱、铜铃或流苏等,更产生了有声有色的特殊效果。 黎族服饰体现了南太平洋区域服饰文化的特点。黎族共有五个支系,各支系间服饰明显不同。白沙县本地黎服饰较为原始,女子穿青布贯头衣,衣侧和袖口饰有精细的两面绣纹样,下着黎锦短筒裙,最短者仅为七寸长,赤脚。妇女挽髻于脑后,骨簪雕有精细花纹。男子传统装束为上穿无领对襟衣,下着吊产,赤足,包头帕,衣物有少量绣饰,琼和保亭一带的杞梨善织,筒裙和头帕皆用精美的梨锦制作。女子穿无领对襟衣、筒裙、包筒状头帕,喜佩各种银饰。男子上穿无领对襟衣,腰系宽式吊产。好看,好玩,尽在布联网。 乐东县侾黎女子穿对襟开胸无纽扣上衣,领襟和后背有粗犷的绣饰,家织青色条纹布中筒裙。男子传统装束为条纹布对襟无纽扣中长衣,系兜裆布,头扦羽毛。现已多穿汉装。东方县美孚黎女子上穿大领对襟衣,下着扎染织花长筒裙,长发挽髻于脑后,包黑白条纹布头帕。男子穿大领对襟衣,服式较女装宽肥些,下着及膝包裙,脚穿木屐,头戴斗笠。保亭县德透黎女子穿立领大襟窄袖紧身翘襟上衣,织花长筒裙,花鞋,喜欢佩带各种银饰。

独具特色海南土著黎族服饰黎锦调查报告

独具特色海南土著黎族服饰黎锦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 独具特色的海南土著黎族服饰 -- 黎锦的调查报告 I、开题报告开题时间:2021 年 7 月 5 日拟结题时间:2021 年 7 月 26 日 研究背景:略 II、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记录表课题名称海南独具特色的民族土著服饰--黎锦 活动时间 2021 年 7 月 5 日-2021 年7 月 26 日 活动地点学校、海南省博物馆、海南黎锦织贝有限公司 主持人李薇 记录员杨吉、陆颖 参加成员杨吉陆颖李映伍静活动目的了解海南黎锦 指导教师:韩艺 杨吉 陆颖 李映 伍静 课题组长:李薇

活动过程讨论提出方案、记录基本内容、进行实地访谈、上网查阅资料、整合形成报告 III、结题报告 III.1 课题背景中国有 56 个民族黎族是其中之一。黎族的土著服饰--黎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它的历史已超过 3000 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 III.2 研究目的 III.2.1 通过对黎族文化的考察了解黎锦图案、工艺流程等问题学习科学获取数据的基本方法 III.2.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III.2.3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III.2.4 开拓视野感受丰富多彩的黎族文化 III.3 研究方法 a、网络搜索 b、查阅书籍、历史文献c、采访博物馆馆长黎锦公司的工作人员 III.4 研究过程 III.5 采访记录 .......省略第一阶段: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黎族黎锦的有关制作工艺第二阶段:实地进行访谈向相关工作人员了解一些有关黎锦的文化进行适当的记录第三阶段:小组讨论撰写结题报告III.6 分析讨论 1、黎绵技艺有四种类型:纺、染、织、绣特别染、单面织和双面绣技艺这些纺织技艺源远流长以口传身授的方法代代相传从先秦一直延续至今。 年代掌握黎锦的人数 20 世纪 50 年代约 5 万人 20 世纪70 年代约 2 万人现在不足千人 且多是年过七旬的老人。掌握絣染古老技艺的不足两百人双面绣技艺的仅五人龙被制作技艺则已无人完整掌握...... 2、 黎锦的工艺纺染织绣黎锦的图案人形

黎族服饰纹案有哪几种及其含义

1、黎族服饰纹案有哪几种及其含义? 《婚礼图》,发现于海南岛的古崖州。它忠实地把黎族婚娶礼仪习俗中的“迎亲”、“送新娘”、“送彩礼”和“拜堂”等情节,集中反映在织锦图案上。它描绘了新郎新娘和前来参加婚礼的众多村民的画面。其场面广阔,热烈壮观,内容丰富。在这里,我们除了赞叹黎族织锦技艺高超外,它还能为研究和了解黎族风俗习惯提供资料。从中可以看出黎族婚礼仪式和汉族的婚礼也有不少的相似之处,从而了解到在历史上的黎汉民族的交往和互相影响及其文化的渗透。 《纺织纹》,“男猎女织”,自古以来都是黎族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创作取材的主要源泉之一。《狩猎纹》和《纺织纹》是互相联系的。《纺织纹》反映的是众多女性在纺织的画面。制作者采用均齐式平视体的表现手法,描绘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在自己的家里纺纱、错纱、挑花织布。画面中的每一格标中间安排一个人纹图案,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的黎族人民,村村寨寨,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纺织。人纹头顶上是房屋,屋外高悬着许多兽骨,表示猎获丰收,人丁兴旺。 《狩猎纹》在黎族地区的农村,每到春冬农闲时节,村里就得组织男子放狗进山围猎,女子则在家里进行农田管理、纺织以及各种活动。每次围猎前必须举行宗教仪式,获得猎物实行平均分配,猎狗也得一份。黎族妇女把这种狩猎生活反映在织锦图案上。我们将这幅纹样图案,取名为《狩猎纹》。《狩猎纹》分前幅后幅两部分。前幅主要是描绘黎族集体打猎归来的欢悦场面。后幅内容为猎人家里挂着一定数量野兽的下颌骨,表示屋的主人是打猎能手。精明的猎人是

机智勇敢的象征,在黎族人民中享有较高的荣誉,并获得众人的尊敬。作品构思巧妙,形象生动。 《青蛙纹》图案在民间流传很广,黎族地区有的用它作门帘、窗花,有的将它织绣在服饰上。据了解,在黎族人民传统的观念里,青蛙表达母爱和用于“辟疫”。 《龙纹》是流行在白沙、琼中一带最为普遍的黎族服饰图案。一般以白布做底白,然后纹上红、黄、绿和黑色做垂直线,把黎锦重表现、重创造、追求情韵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不仅仅是追求形的酷似。它的色调跳跃,对比鲜明,线条清楚。人们在欣赏和使用它的同时,自然会产生美的联想。龙纹在历史上称之为“夏以龙为图腾,禹受禅基时,蟠龙迅速从藏身之地飞出来。夏王朝在旗上画着两龙相交的纹样”。在黎锦双面绣上的龙纹,据考证有二种类型:一是爬行龙,一般作横向平直。龙头向前,身躯作爬行状,额顶有角,躯下有足,图案多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接近几何图案,纹样简练。二是蛟龙纹样,其结构较为复杂,呈腾飞状,头上双角,与云纹结合同时出现。黎族人民把龙当作高贵、华丽、吉祥、幸福和美好的象征,在个别支系中把龙当作图腾崇拜。在黎族民间传颂着的龙,不仅能呼风唤雨,而且善良、勇敢,热爱人间生活。有个民间传说:有一年出现罕见的大旱,大地干裂,是龙帮助黎民呼风唤雨种下山兰并获丰收。 2、黎族纹身的内涵及价值? 纹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习俗,是世界民族中一种罕见的原创性文

保护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保护原生态黎族文化刻不容缓 导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正面临着传承的问题。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黎族文化作为海南独有的原生态文化现状不容乐观,黎锦工艺、纹面女、船型屋、民歌等都濒临失传和消失,抢救原生态黎族文化显得刻不容缓。 一直以来,由于海南岛特殊的地理位置,黎族文化鲜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在现代文明进程中较为缓慢,许多古老的耕作方式、生活习性、思想观念等仍深深影响着黎族后代。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交流,大量黎族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正在迅速消亡,比如延续几千年的黎族文身习俗,尽管承载着黎族独特的民族记忆,但随着文身老人的离去,文身的工具、工序、技法等都将永远的消失。因此,黎族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黎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也急需有所突破。 09年,9月29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正式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此同时,在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黎族三月三节、黎族民歌、黎族打柴舞、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族树皮布制作技艺、黎族钻木取火技艺、黎族竹木器乐、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黎族服饰等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保护民族文化,建立海南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同时也有人表示担心,由于我国对黎族传统文化的研究起步较晚,抢救力度不够,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一些精湛的工艺技术,已随着年代的流逝而逐渐离我们远去,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入又使得黎族传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逐渐消失,精神文化方面又添加许多新的内容,黎族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浩大且艰巨。 究竟黎族文化遗产现状如何,抢救措施进行到哪一步?本刊将以连续报导的方式一一解读。 黎锦—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 黎锦的价值; 存续三千年的黎锦工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就称其为“吉贝布”,到宋、元、明朝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其纺织技艺领先于中原1000多年。到清朝时,“吉贝布”被誉为“黎锦”。黎锦精细、轻软、耐用,古语称“黎锦光辉若云”,从宋代到清代,它的极品都是向朝廷进贡的珍品。 黎锦是黎族妇女源自生活的独特创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朴素的哲学思想。运用夸张变形的几何图案、想象丰富的抽象艺术,表现其刀耕火种、狩猎捕鱼、男耕女织、喜庆丰收、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的情景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民间传说的内容,隐约、含蓄地表现原始社会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黎族信奉万物有灵,盛行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直到1949年前,整个黎族社会特别是合亩制地区,仍盛行原始宗教。在大量的黎锦图案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幅黎锦都是一个故事,浓缩了黎族的历史与文化,是黎族独特的史书。 黎锦因其巨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为中外收藏家所珍爱。尤其是黎锦的极品—龙被,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珍品之一,更为收藏家所青睐。 黎锦现状; 传统黎锦所需要的原材料难觅、种植范围越来越小、手工技艺好时长、母女相传的黎锦技艺传承方式濒临消失…..黎锦传统手工艺现存空间狭窄,在现代手工业的冲击下,不得不与之展开艰难的生存博弈。虽然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实际保护中种种特殊困难,迫使黎锦技艺不得不走上现代改良之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