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矿业大学读书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读书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读书报告
中国矿业大学读书报告

煤与瓦斯共采

专题报告

姓名:马鹏

学号: 01100015

班级:采矿10-1班

“煤与瓦斯共采”专题报告

第一章:我国瓦斯治理理念与煤与瓦斯共采技

术 (4)

1.1我国煤炭开采面临的挑

战 ............................................................................. (4)

1.2绿色开采理

论 ............................................................................. .. (6)

1.2.1绿色开采理论的背

景 ............................................................................. .. (6)

1.2.2绿色开采的内涵及技术体

系 .............................................................................

(7)

1.3.瓦斯治理理念转

变 ............................................................................. (8)

1.3.1、我国煤层气资源及特

点 ............................................................................. . (9)

1.3.2煤与瓦斯共采理念的提

出 .............................................................................

(10)

1.3.3淮南矿区瓦斯综合治理的先进理

念 (10)

第二章:瓦斯抽采技术的历史及发展现

状 (12)

第三章:煤与瓦斯共采的理论及技术体

系 (14)

3.1基于关键层理论的o形圈机

理 ..............................................................................

14

3.1.1.采动裂隙及卸压瓦斯的分

类 .............................................................................

14

3.1.2采动裂隙o形圈的形

成 ............................................................................. . (15)

3.1.3利用o形圈理论抽采卸压瓦斯的原

则 (16)

3.2瓦斯及采动岩体渗流理

论 ............................................................................. . (16)

3.2.1、瓦斯流动理论基础的研究现

状 (16)

3.2.2、采动岩体渗流理

论 ............................................................................. . (19)

3.3: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体

系 ............................................................................. .. (20)

3.3.1瓦斯抽采体

系 ............................................................................. (22)

3.3.2卸压瓦斯开采抽采工程技术体

系 (23)

3.3.3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

术 .............................................................................

(25)

第四章:煤与瓦斯共采存在的问题及展

望 (27)

4.1煤与瓦斯共采理论有待研究和提

高 (27)

4.1.1煤层地质构造复杂、瓦斯抽采难度

大 (27)

4.1.2煤层瓦斯抽放不稳定、渗透率低下、利用困

难 (27)

4.1.3共采资金投入不足、观念有待提

高 (27)

4.2煤与煤层气共采重点研究方

向 .............................................................................

.. 28

4.2.1煤与瓦斯共采机理研

究 ............................................................................. .. (28)

4.2.2瓦斯浓度、渗流规律、采动裂隙场的透气规律研

究 (28)

4.2.3提高煤层气采出率、优化煤层气抽放方

案 (29)

“煤与瓦斯共采”专题报告

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炭矿井的致命杀手之一,频繁的瓦斯灾害事故严重影响到了企业的正

常生产,使高瓦斯矿井损失严重,许多企业因此经营困难,甚至濒临破产。同时频发的瓦斯

事故夺去了数以千计的矿工的生命,一度使煤矿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备受国家及社会关注。举例说明,从2001年到2008年之间,煤炭事故统计见表二:(张涛,王晓明,2010)有表可知,瓦斯爆炸事故以致死8013人次高居事故排行首位,煤与瓦斯突出致死3740人次排第三,而这两项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50.1%,瓦斯事故名符其实的成了我国煤矿事故中最大的灾害!

治理瓦斯灾害一直是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一项难题,同时也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在该领域不断有科技创新成果问世,瓦斯灾害事故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的的提出,对我国高瓦斯煤层的开发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方向,并在一些高瓦斯矿区的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效果极为显著。

本读书报告通过查找文献,总结了我国瓦斯治理的理念转变,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煤与瓦斯共采”的理论及技术体系进行了阐述,并把该技术在我国高瓦斯矿区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检索得出了该技术理论体系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煤与瓦斯共采依旧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

第一章:我国瓦斯治理理念与煤与瓦斯共采技术

1.1我国煤炭开采面临的挑战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我国的能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化石的自然赋存比例。我国煤炭资源储量5.57万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占国内化石能源储量近95%,每年煤炭资源的产量和消耗量分别占能源总量的76%和70%左右,如图一、图二所示:国家《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中已经确定,中国将“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战略”;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发展战略2030~2050》煤炭年需求高达38亿吨,在能源结构中比例仍占50%。显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的主导能源不可替代(袁亮,2010)。相对石油、天然气、风能、水电、以及核能,我国煤炭资源具优势明显,能长期为国家能源需求提供保障,而且相对投资强度低,周期较短,效益好,技术更成熟,是最为易得的一次能源;在国际社会复杂的时期,煤炭资源能稳定国内对能源的需求,具有战略意义。

但是,我国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正面临一些新的严峻的挑战,

煤炭的科学开采势在必行。通过资料整理,得出我国煤炭开采的5个制约因素:(袁亮,钱鸣高,2010)

第一,深部煤炭开采的资源制约。我国煤炭资源地理分布不均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东部资源在长时间的开采下都已转向了深部,华北、东北地区的矿井

已基本达到了千米的采深。我国煤炭资源埋深在1000米以下的储量达2.95万亿吨,占总量的53%,所以开采进入深井是必然的趋势。

第二,煤炭开发基地西移中的生态环境及长距离输送制约。由于东部资源的日渐枯竭,煤炭供应基地西移加快了步伐,我国新型煤炭基地在西部的建设已取得了辉煌的进展,原产煤第一大省的产量在2010年被内蒙古赶超,退居第二,我国新疆和内蒙以及陕西的煤炭储量非常可观,将承担起国家能源供应的重任。问题在于,我国煤炭能源消费的主题不在西部,而是东部一带经济发达的省区,煤炭资源的输送将严重制约西部地区煤炭的产能,运输费用大大的提高了企业成本。同时,我国西部的生态坏境脆弱,煤炭资源的开采将对地区生态造成影响,需要企业加大投入,政府严格把关,大力发展绿色开采理论。

第三,安全高效生产能力制约。煤矿安全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煤炭工业科技研究的重点。我国煤田地质构造复杂、开采深度大、条件差、难度大。由于多期地质作用的影响,煤层软、透气性差但瓦斯含量高,煤层顶板条件差异大,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危害严重。煤层自然发火期短,煤尘爆炸危险性大,煤岩尘还严重地影响着矿工的健康安全。特别是我国北方煤田下部煤层受底部奥陶系灰岩水的严重威胁等,都先天制约着我国煤炭工

业的正常发展。从2000年以来,我国煤炭百万的死亡率从5.7下降到2012年的0.374(摘自煤炭安监局网站),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人有较大的差距(10倍左右),我国煤炭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第四,资源回收率制约。煤炭资源回采率低,资源浪费严重。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煤炭企业的资源回收率平均只有40%左右,小煤矿的资源回收率更低,平均只有15%,与国际上产煤国家一般都在60%以上、高的可达到70%到80%相比,差距很大,尽管随着近年来科技进步开采技术的提高,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近年来有所提高,但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摘自煤炭资源网)。

第五,环境容量制约。煤炭的产能、利用受环境容量的限制。煤炭利用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燃煤电站烟尘排放总量基本控制在300万t左右、燃煤c02排放量约50亿t/年,居世界第二位,约是篇二:电网络理论读书报告中国矿业大学

级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电网络理论

考试时间

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

任课教师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

读书报告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选择了嵌入式系统方向的研究。为了打好基础,首先,我用了一小段时间复习了大学阶段学习的51系列单片机。其次,我开始学习avr单片机,主要是以atmega16为主。下面是我关于atmega16方面的读书报告。

avr单片机是atmel公司推出的较为新颖的单片机,其显著的特点为高性能、高速度、低功耗。它取消机器周期,以时钟周期为指令周期,实行流水作业。avr单片机指令以字为单位,且大部分指令都为单周期指令。而单周期既可执行本指令功能,同时完成下一条指令的读取。通常时钟频率用4~8mhz,故最短指令执行时间为250~125ns。

主要优点:价格相对性价比来说也算便宜,硬件结构适合c语言编程,功能相当齐全,不容易解密。抗干扰能力强,军工产品中也经常能看到。缺点:通用寄存器一共32个(r0~r31),前16个寄存器(r0~r15)都不能直接与立即数打交道,因而通用性有所下降。同时也因为功能寄存器太过不容易学,不适合新手。

vr系列没有类似累加器a的结构,它主要是通过r16~r31寄存器来实现a的功能。在avr中,没有像51系列的数据指针dptr,而是由x(由r26、r27组成)、y(由r28、r29组成)、z(由r30、r31组成)三个16位的寄存器来完成数据指针的功能(相当于有三组dptr),而且还能作后增量或先减量等的运行。 atmega16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结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时钟周期指令执行时间,atmega16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mips/mhz,从而可以减缓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

atmega16 avr内核具有丰富的指令集和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所有的寄存器都直接与运算逻单元(alu)相连接,使得一条指令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同时访问两个独立的寄存器。这种结构大大提高了代码效率,并且具有比普通的cisc微控制器最高至10倍的数据吞吐率。 atmega16有如下特点:16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具有同时读写的能力,即rww),512字节eeprom,1k字节sram,32个通用i/o口线,32个通用工作寄存器,用于边界扫描的jtag接口,支持片内调试与编程,三个具有比较模

式的灵活的定时器/计数器(t/c),片内/外中断,可编程串行usart,有起始条件检测器的通用串行接口,8路10位具有可选差分输入级可编程增益(tqfp封装)的adc,具有片内振

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一个spi串行端口,以及六个可以通过软件进行选择的省电模

式。

工作于空闲模式时cpu停止工作,而usart、两线接口、a/d转换器、sram、t/c、spi

端口以及中断系统继续工作;停电模式时晶体振荡器[1]停止振荡,所有功能除了中断和硬件

复位之外都停止工作;在省电模式下,异步定时器继续运行,允许用户保持一个时间基准,

而其余功能模块处于休眠状态;adc噪声抑制模式时终止cpu和除了异步定时器与adc以外

所有i/o模块的工作,以降低adc转换时的开关噪声;standby模式下只有晶体或谐振振荡

器运行,其余功能模块处于休眠状态,使得器件只消耗极少的电流,同时具有快速启动能力;

扩展standby模式下则允许振荡器和异步定时器继续工作。

本芯片是以atmel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生产的。片内isp flash允许程序存储器

通过isp串行接口,或者通用编程器进行编程,也可以通过运行于avr内核之中的引导程序

进行编程。引导程序可以使用任意接口将应用程序下载到应用flash存储区(applicationflash memory)。在更新应用flash存储区时引导flash区(boot flash memory)

的程序继续运行,实现了rww操作。通过将8位risc cpu与系统内可编程的flash集成在一

个芯片内,atmega16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单片机,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提供了灵活而低成

本的解决方案。atmega16具有一整套的编程与系统开发工具,包括:c语言编译器、宏汇编、

程序调试器/软件仿真器、仿真器及评估板。

※产品特性

高性能、低功耗的8位avr微处理器

先进的risc 结构

131条指令

大多数指令执行时间为单个时钟周期

32个8位通用工作寄存器

全静态工作

工作于16mhz时性能高达16mips 只需两个时钟周期的硬件乘法器

非易失性程序和数据存储器

16k字节的系统内可编程flash,擦写寿命:10,000次

具有独立锁定位的可选boot代码区,通过片上boot程序实现系统内编程,真正的同时

读写操作

512字节的eeprom,擦写寿命:100,000次

1k字节的片内sram 可以对锁定位进行编程以实现用户程序的加密

jtag接口(与ieee 1149.1标准兼容) 符合jtag标准的边界扫描功能

支持扩展的片内调试功能

通过jtag接口实现对flash、eeprom、熔丝位和锁定位的编程

※外设特点

两个具有独立预分频器和比较器功能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

一个具有预分频器、比较功能和捕捉功能的16位定时器/计数器

具有独立振荡器的实时计数器rtc 四通道pwm

8路10位adc,8个单端通道,2个具有可编程增益(1x,10x,或200x)的差分通道

面向字节的两线接口

两个可编程的串行usart

可工作于主机/从机模式的spi串行接口

具有独立片内振荡器的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

片内模拟比较器

特殊的处理器特点

上电复位以及可编程的掉电检测

片内经过标定的rc振荡器

片内/片外中断源

6种睡眠模式:空闲模式、adc噪声抑制模式、省电模式、掉电模式、standby 模式以及扩展的standby模式i/o和封装

32个可编程的i/o口

40引脚pdip封装,44引脚tqfp封装,与44引脚mlf封装

※工作电压

latmega16l:2.7 - 5.5v

atmega16:4.5 - 5.5v ※速度等级

8mhz的atmega16l

0-16mhz的atmega16

atmega16l在1mhz,3v,25°c时的功耗

正常模式:1.1ma

空闲模式:0.35ma

掉电模式:<1μa

※引脚功能

端口a(pa7..pa0)端口a做为a/d转换器的模拟输入端。端口a为8位双向i/o口,具

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

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在复位过程中,

即使系统时钟还未起振,端口a处于高阻状态。

端口b(pb7..pb0)端口b为8位双向i/o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

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

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在复位过程中,即使系统时钟还未起振,端口b处于高

阻状态。

端口b也可以用做其他不同的特殊功能。

端口c(pc7..pc0)端口c为8位双向i/o口,具有可编程的内部上拉电阻。其输出缓冲

器具有对称的驱动特性,可以输出和吸收大电流。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

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在复位过程中,即使系统时钟还未起振,端口c处于高

阻状态。如果jtag接口使能,即使复位出现引脚pc5(tdi)、pc3(tms)与pc2(tck)的上拉电

阻被激活。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关于近代史的读书笔记 一应当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政治史的研究,在一段时间里,相对而言,显得有些被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是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兴起,并成为热点。当时回顾过去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着重在革命史、政治史,觉得有拓宽领域的必要,于是文化领域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文化热”中,又出现贬政治史的现象,有的研究者认为政治史的研究是浅层次的、表像的,只有文化的研究才进入到历史的深层,才是中心。随后,中国近代社会史也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也出现与”文化热”中类似的说法,贬抑政治史的研究,甚至有主张用社会史取代历史的。这些说法是否确切,是值得推敲的。我虽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但并不认为文化是历史的中心。在同白寿彝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曾经谈到什么是历史的中心的问题。白先生认为:历史主要是写政治,政治是历史的脊梁,经济虽是基础,但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更要受政治的制约,文化不能作为历史的中心。话虽不多,却很精辟。 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前几年曾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国际上强烈的反应。这篇文章认为未来国际冲突不是经济的、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西方文化和儒学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冲突。显然,这是把文化作为社会的

中心,是起决定作用的。不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社会中,文化无疑有其应有的作用,但它不居于中心地位,不起决定作用。就现实国际社会而言,首要的是经济、政治利益,美国向他国推销其价值观、文化,也是为了实现其经济、政治利益。海湾战争,其根本因素也不是所谓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的基础上撰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他在“文章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充分的、深刻的和更详尽论证的解答”。尽管他在书中仍然力图说明根本因素是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但也不能不承认“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次资源战争”。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将由依靠西方军事力量保护其安全的沙特政府和酋长国政府控制,还是由有能力并有可能利用石油武器反对西方的独立的反西方政权的控制?西方未能推翻萨达姆·侯赛因,却获得了某种使海湾国家在安全上依赖西方的胜利。战争之前,伊朗、伊拉克、海湾合作委员会和美国曾为获取对海湾地区的影响展开了竞争。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1]这里认为这场战争的关键是争夺对“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备”的控制权,“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都说到了实质所在。同是伊斯兰文化的国家,为了石油、战略地位等经济的、政治的利益,彼此之间可以打起仗来,也可以支持、参与美国组织的对伊拉克

《历史的真相》读书报告

《历史的真相》读书报告 ——后现代主义史学之我见 《历史的真相》一书,不只是有关近年来史学界主要思潮的分析与叙述,同时也是近几十年来主要批判思想发展与影响的说明。作者是从历史研究的实务经验来讨论问题的,书中没有什么高深难懂的理论,有的是其独特的视角、大胆的反思和全面广阔的思考。书中的叙述穿插了史学史、历史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潮,以及社会变迁的相关内容,还包含着历史哲学的思考。 作者主要探讨了三种绝对主义的发展及其对史学的影响。首先是启蒙运动时代信奉的科学的英雄主义模型,第二是笃信进步的观念,第三是知识绝对主义。作者对人们观念中奉为经典的观念进行了解构和分析,然后提出疑问,得出自己的观点。作者指出,一切论述都是相对的, 都与当时的立场相关, 当时相信的事就变成真理。科学作为一切真理的源头和模式的地位被推翻,而深埋于历史背后的事实真相是可怀疑的和相对主义的。所有的历史都是暂定的,谁也不能自认是定论,只有历史学的民主实践才最有助于理解我们的世界。 十八世纪,自然科学与其实验方法渐渐成为衡量一切真理的准则,科学变成了一切知识的绝对范本,即“科学的英雄主义范式”。他们认为如果科学是中立的,而且是普遍适用的,全然是天才一手促成的,这就把近代科学起始的其它要素都抹杀了。这种抹杀使历史变得枯燥无味,或者说抹杀了历史的真相。 经过史家的不懈努力, 终于向历史的权威学说提出了挑战。挑战首先从历史的科学性开始, 这就从根本上打破了由一股势力支配历史学话语的局面。启蒙运动打破了用基督教神学阐释历史的范式,第一次出现了诠释历史的多种方式。十九世纪中叶,历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三位史学大家孔德、达尔文、马克思, 都是科学绝对真理的倡导者。孔德指出历史揭示科学定律,用实证主义为阐释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法则;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法则来解释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马克思则试图为整个人类历史总结出相同而具有普适性的科学定律。到二十世纪末,孔德的实证主义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法则相继受到挑战和颠覆,惟有马克思的唯物史仍然保有活力。 史学研究的转变是从孔德和斯宾塞开始的。培根的《新工具》使实证主义大为发展。黑格尔和孔德等人的现代史理论, 为历史的重要性提供了一种知识依据。兰克学派称,历史学家应当以追求历史真相为目的。至二十世纪,韦伯和涂尔干对实证主义提出挑战。二十世纪中叶, 库恩提出用社会因素解释科学革命起源,向历史科学的研究范式提出了挑战。库恩的理论从根本上动摇了科学的英雄主义范式。面对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浪潮,作者主张历史学的民主要鼓励对传统观点持怀疑态度, 同时也要相信历史的真实性与可知性。福柯和德里达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他们向知识的客观性与语言的稳定性等观念发起了挑战。福柯认为,“真实和真理不过是包藏着权力意志的话语”,提倡挖掘被遮蔽、被忽视的历史真相。科学家强调科学事实的客观性, 其实就是在用一种意识形态的解释来掩盖其做出选择和阐述时起作用的主观意志。因此,历史学的真实性、客观性、历史叙述形态,都曾是后现代主义者攻击的对象。 历史研究中没有绝对的真理与客观,结论是折衷与调和的产物,是话语制造知识,而不是知识在制造话语。而历史发展是多线的、多层的演进,一种方式难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读《回归大学之道》有感 财税金融系:廖中强对于一名刚进大学从教不久的年轻老师来讲,能在学院组织的学习中读到哈佛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先生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这本书,实乃受益匪浅。作者以一名世界名校领导人的卓然眼光,对大学之道真诚的反思、理性的论证,说理透彻、切中大学之道的精髓,真知灼见。让一度对大学之道迷茫的我对其认知逐渐清晰。 作者开篇就回顾并梳理了整个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其历史的回顾,作者提出了诸如现今的大学教育水平是否真的持续提高了?大学生们是否比往届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是否提高了写作和表达能力?教学质量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它能像商品那样的量化么?等一些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将解答这些疑惑贯穿于后面的所有内容之中,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在整本书中,作者强调了本科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提出了教师应该对本科教育应该持有的态度,并从多元化的美国高校体制中,提炼出了一组具有普遍意义的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准确而优雅的书面表达能力;运用逻辑和数理推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提到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适应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素养;培养学生广泛的学术兴趣;提升就业能力等。作者接着指出了美国大学在实现这些目标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以此深刻的揭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障

碍,诸如学生一味地追求高薪、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脱节等。 读罢此书,我心久久不能平静,引发了许多思考和感悟。虽然德雷克先生根据美国本科教育的现状,站在美国教育的立场反思、解决的是其本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各种问题。同时也有国情的差异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教育现状的差异等问题,但大学的本质是相同,尤其是在世界全球化加深,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的今天,美国大学出现的问题其实与我们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甚至是相同、想通的。作为一个新老师,诸如有关的学术问题、教育体制问题、课程设置改革等等需要较全面而精深的理论和实践作为支撑的较复杂和深层的问题是我无能力也无权置喙的。但通过自身的认知和理解也在几个方面获得认识和感悟。如,教师的本科教育态度。当前大学老师尤其是权威的教授专家,大多存在对大学角色的认识差异、教师间缺乏合作、忽视教育目的、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忽视教学方法、忽视课外活动等六大问题。又如,大学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多方面的,这些目标应该广泛接受且经过谨慎的界定,诸如“诚信”、“种族宽容心”等价值观与行为就是这样的目标。具体来讲就是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 其中关于教师本科教育态度中我感悟最深的就是:当今大学老师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众所周知,人类进行任何一项人类活动之前,如果不明确活动的目的,就很难做到有效的规划。目标就是方向,没有清晰的目标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所做的事是盲目没有方向的,目标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敬告青年》敬告什么 周三10-11节翻译学院商务外语B班雷雨晴学号:15307146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在上海(后期迁至北大)创办《新青年》(原称《青年》杂志,第二期改名为《新青年》)为标志,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而《敬告青年》一文,就是陈独秀为《新青年》撰写的创刊词,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所以《敬告青年》的写作背景相当于是新文化运动的写作背景。 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黑暗。经济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政治舞台,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因此,新文化运动是受当时经济、政治、思想等各方面的影响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敬告青年》开门见山就指出了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于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自然淘汰之途,予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生尊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尊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

会则社会亡。”比喻十分恰当而具有说服力,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的重要性。接着,他提倡科学与人权并重,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青年杂志》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用科学与民主“改造青年的思想,辅导青年的修养”。为了将民主科学的思想发扬光大,他指出了六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论证:(一)自主而非奴隶的,“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三)进取的而非退隐的,“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这六条标准的要求都是从当时的实践出发,强调反对自古以来的封建专制、反对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自由、民主和科学精神。陈独秀将中西文明相互对比,并且大加赞扬欧洲文明,尤其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同样对推动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思想解放产生了一定影响,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最近读了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感悟颇多,对这段历史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读之前,我先给自己设置了两个疑问:中国共产党建立新社会之前,任何一个人或是组织能否改变旧中国的命运?若不能,为什么呢?若是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失败,抑或者根本未曾出现,是否必然还会有另一个组织来完成相同的伟业?简而言之,呼啸的历史巨轮滚动之方向,究竟是早已设定好,还是碰巧转向既定的方向?带着疑惑,我翻开了《中国近代史》的扉页。 蒋先生其实早已看的明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无一不是通过改革而国力强大,不至受到外国凌辱。而中国于人于地,均不在他国之下,“我民族何以遇着空前的难关呢?”“我们是落伍了!”因此“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中国人能近代化吗?”数言之间,总论已为全书、为中国近代史定下了基调,中国近代史根本只是无数尝试近代化的先知与更多被触动的既得利益者之间的战争史。 这场战争始于鸦片战争,这一战打开了中国紧闭了百年的国门,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就鸦片战争而言,对于英国,工业革命成功之后走向扩张之路,她的发展必得经由向外输出货物换取金银以充国力之路。因此,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迟早是要打开的。而18世纪末期英国在印度半岛取得统治性地位之后,对于她而言这一战的客观条件也已成熟。对于清政府,于外交、海关、法权的处置都不甚合理,同时鸦片这样一种商品是她所万万不能接受的,而禁言行为种种总欠考虑。于是战端骤起,于是签下了《南京条约》。 依我看来,鸦片战争之必然远大于偶然。其时中国早已落后于西方诸强之后,仍不自知;而西方诸强纷纷完成了近代化进程,由于资本主义产业内部的自身要求,必然是想要走向同英国一般向欠发达地区输出产品以换取硬通货扩大再生产之路。即使战事不以鸦片起也难保其他缘故。贪婪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禁烟未错,单看禁烟之手段和方法又是否错了?似乎也没错。那为何结果却差之千里呢?旧时代已发展到极致的中国不堪近代世界洪流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改变是唯一的出路,屈辱的历史是历史的契机,历史巨轮开始缓缓转动。 而此中的林则徐注定是一个悲剧,后人永远只记住他是勇敢禁烟,英勇剿夷的民族英雄,在琦善这类抚夷派小人的衬托下身影无比高大。真实的林则徐绝不希望如此。觉悟后的他突破了传统,在思想上也转为积极的形态,为魏源、为后人毕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材料。然这积极性终被他自己的士大夫情结所埋没,可惜!可叹!就剿夷和抚夷而言,剿夷难道“夷”能剿尽吗?抚夷难道“夷”的要求有能力一直抚下去吗?既然不能,那剿夷作甚?抚夷作甚?是为了给民族的发展和振兴的时间与空间啊!殊途同归,奈何走错了方向,错过的时间再也追不回了,非痛不知醒,人又有谁能免俗呢? 随后粉墨登场的代表人物当属洪秀全与曾国藩。洪秀全本是一介布衣,屡试不第,最终选择打着耶稣教的幌子建立反政府武装。农民起义按蒋先生的说法已是旧社会的“老圈套”了,而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的最大特点即是借助了上帝神化了自己。此举看似新颖,其实西方的上帝只是一个幌子,与陈胜吴广时期的“大胜王”别无二致。所谓“天人合一”,其实却是为了利用底层民众的无知,无知则无畏,无畏则大事可期也。除了宗教这个利器之外,洪秀全还抓牢了种族这个武器,看来现在所倡之中华民族观念当时并未确立,汉族自命,排满者前赴后继,洪也不过借助这一方法团结大多数底层的民众而已。但其实作为他的追随者,与之前的“圈套”无二,真正向往的是他“有田共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施政纲领”。而他的最终失败缘于改革的失败,他未能将所描绘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太平天国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早晚之事。然而他究竟是不愿,还是不能?我们无从猜测,只是以我所见,他可能觉得实现这个理想的效益远低于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却没想到因此从可能的正统掉落至流寇。 与洪秀全对应的自然是曾国藩。他从埋首的古籍中走出,践行着其所学所想,不失为一位大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京华烟云》有感 在老师布置作业后不久,我们组的组长就带领大家开始各自的阅读。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去百度阅读和超星图书找了一些书籍看,一共有以下六本:《围城》,《家》,《京华烟云》,《呐喊》,《平凡的世界》,《活着》。 1.A在百度阅读看的是钱钟书的《围城》。 该书写于1944~1946年,诚如夏志清先生所说,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首先《围城》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揭示一个存在困境,故事又发生在动荡的抗战年代,小说里人物的命运随着时代迁流,真切地反映出那个战争年代的人的生存状态,有一种实实的在场感。其次《围城》最为人称道的是精彩生动的描写,一个个妙喻把作者的想像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围城》还包含深刻的文化寓意,作者本身就是渊博的大学者,他把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寄寓在小说中,彰显精湛的艺术造诣。总之,《围城》是部浅的人读来有趣、深的人读来有味的伟大的小说。 2.B在百度阅读看的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该书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对于这本书,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此言不假,作者以有力的笔法,将整个时代缩影到小小的北平,缩影到曾、姚、牛三大家族。书中写得最出彩的是女子,落落大方、温良恭俭的木兰,率真可爱、敢爱敢恨的莫愁,多愁善感的红玉,贤良传统的曼娘……她们或古典、或现代、或保守、或开放、或老实本分、或工于心计,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在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近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下,家族兴衰、

采矿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关与我国矿体设计及相关问题的探索 系别:地矿与建筑工程系 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 学生姓名:孙满福 指导教师:高立兵 2015年2月1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专家组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工程设计与软件开发类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主要任务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3)研究路线与关键技术; (4)实验条件; (5)进度计划; (6)参考文献等; 4.科研论文类的开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研究的目的; (2)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3)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4)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5)进度计划; (6)参考文献等; 5.开题报告的撰写应符合科技文献规范,且不少于2000字;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包括科技期刊、教科书、专著等。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题目关于我国矿体设计及相关问题的探索 课题类型理论性问题论文课题来源教师自拟 成果形式论文同组同学无 一、研究目的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将这些资源合理地利用也是矿井开发的首要问题。如今矿石资源被应用于各个行业,由此可以看出矿产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矿产资源的利用首先要进行矿产的开采,而矿产的开采需要涉及各个方面。其一就是要进行矿体和矿井的设计。只有精心的计划和作出正确的方案,才能更好地将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减少矿石的损失与贫化,使之物尽其用。矿体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矿体中的矿石能否完全地开采出来,及矿体矿体开采完毕后能否按照经济、技术指标回填?且矿体的设计与周围的环境破坏程度也离不开。安全,作为矿山开采工作的重点,也是矿井设计的重点。如何使矿体中的矿石经济最大化,怎样保护环境,怎样使矿山成为数字化矿山,使矿石的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是矿山矿井设计必要考虑的问题,以上也是我写该片论文的出发点。使得在理论学习上能进一步掌握矿山矿井设计的方法。 二、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矿山的发展都向数字矿山发展。国外,加拿大已制订出一项拟在2050年实现的远景规划:即将加拿大北部边远地区的一个矿山实现为无人矿井,从萨得伯里通过卫星操纵矿山的所有设备实现机械自动破碎和自动切割采矿;芬兰采矿工业也于1992年宣布了自己的智能采矿技术方案,涉及采矿实时过程控制、资源实时管理、矿山信息网建设、新机械应用和自动控制等28个专题;瑞典也制定了向矿山自动化进军的“Grountecknik 2000”战略计划。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也相继开展了采矿机器人(MR)、矿山地理信息系统(MGIS)[1、2]、三维地学模拟(3DGM)[3]、矿山虚拟现实(MVR)[3]、矿山GPS定位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1997年7月,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制定了一项关于煤炭勘探与开采的三年研究计划,投入3100万澳元,围绕资源评估、采矿工艺革新、矿井瓦斯控制与利用、自动化、安全和材料精细控制等六个方面、按18个专门项目进行研究。其中地质评估与急救响应是最具特色的两项。1)地质评估:开发了一个基于3D块体模型的软件来评估矿井或采区的地层环境(沉积环境);并且通过一个交互式3D(和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十五篇 【一】 徐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今天终于看完了大陆的版本,相比较于繁体版本显然是删节了不少,已经有朋友指出了,就不多说了。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踫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 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二】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回归大学之道---读后感 张严 《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讲述了德雷克·博克考察美国大学生取得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的目标之间的差距。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有长获,但是在写作、批判性思维、数理能力和道德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还远未达到期望的水平。多数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他们在外语口语、文化和美学养成、以及准备成为活跃而富有知识的公民方面并未取得长足的进步。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本书共计十二章节,在第三四五章节和最后三章节在我看来比较易懂和重要,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35页)第四章学会表达(49页)第五章学会思考(65页)第十章培养广泛的兴趣(153)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169)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187)。 首先看看我对第三章的感悟,正如书上介绍的卡诺奇所说:“如果对大学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认识,我们就无法知道实践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如何,甚至无法知道所谓‘高等教育的质量’的内涵是什么。”不仅仅是学生,有些教师也没有真正理解大学之道,高中的老师经常告诉我们现在好好努力,等考上好的大学了,就不苦了,想干嘛就干嘛。这句话虽然可以激励中学生好好学习但是这潜意识的告诉了他们上大学就是去玩的,去混个毕业证,轻松悠闲自在。这个观点完全脱离了大学之道的轨迹,我们必须要回归大学之道。 再次学会表达,总结一下包括两方面: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要提高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师生间需要在课堂内外频繁的交流;教师需要布置比其他课程更多的作业;教师需要仔细批改作业并向学生提供指导与改进意见,而不仅仅是给出一个分数;教师需要花大量时间与学生单独交流,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每次作业的质量,更要让他们理解有效写作的基本原理,为他们创造终身学习的条件。口头表达能力,一个会说话的人具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中国古时鬼谷子的徒弟下山后,游说各国,改变了天下格局好几次。 然后学会思考。学生之所以无法有效的思考课堂内容,或是无法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新的问题和情景,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课程的基本概念。一些学生之前的认识与新学的概念之间存在冲突,另一些学生则完全没有理解所学科目的基本原理。许多教授在授课时对基本概念一笔带过,因为他们太过于熟悉,相反学生们理解起来就相当的困难学生之前的错误认识也可能干扰到对新问题的理解过程。总之要重视定义。 接下来对于兴趣没有什么可以总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校如果能增加选修课的范围,减少对必修课的学习,定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不少兴趣。虽然都懂但是确实重要,懂得如何运用自己兴趣的人,也是很棒的人。 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讲可以说是对于自己未来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刘桥二煤矿开采研究与分析指导教师李维光 学院工学院 专业采矿工程 学号2012180422 姓名李鱼 日期2016年1月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 (一)设计部分 目前,在我国一次能量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以上。煤炭不仅是我国的基本燃料,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电力、钢铁、石油加工、水泥、化学原料五大行业都离不开煤炭,因此,煤炭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为使我国能源战略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稳步高效地发展煤炭工业。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己知含煤面积约55000k了,探明总储量在9000亿t以上,居世界前列。自1989年,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煤炭产量的1/4以上,而缓倾斜厚煤层煤炭产量又占我国总产量的40%以上,我国很多矿区赋存有3. 5~6. 0m厚的煤层,这类煤层在邢台、开滦、徐州、充州、淮北、阜新、双鸭山、义马、西山、铜川、阳泉等矿区均为主采煤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工业日趋向大型化、集中化、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己成为煤矿企业的基本经营理念,尤其是市场经济的激励机制极大地促进了采煤技术与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引进国外大采高装备技术后,综采工作面日产量可达万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据目前国内外开采技术的发展,大采高综采是指采高在3. 5~6. 0m,工作面使用大功率双滚筒采煤机和重型刮板运输机割、运煤,用大吨位液压支架(支架工作阻力、单架支护面积和支架支撑高度大)控制顶板,一次采全高的综采技术。其设备趋于大型化、重型化和自动化,其特点是技术先进、性能可靠、装机功率大、生产效率高。 对于煤层倾角小于30°的厚煤层(3.5~6.0m)开采,大采高综采与综采采煤法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煤炭资源回采率高;煤炭含研率低;回采工作面煤尘、煤的自然发火和瓦斯涌出安全性好;对于3~4m不适宜综采开采的厚煤层,大采高具有工效高、成本低等优点。大采高综采与分层开采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工作面生产能力大,有利于合理集中生产;回采工效和煤炭资源回收率高、巷道掘进率和维护量低;回采工艺和巷道布置简化,综采设备搬家次数少,搬家费用省,增加生产时间;节省材料(人工假顶材料等)和回采成本低等。 高产高效大采高综采生产能力大、回采率高、安全条件和经济效益好,是目前国内外厚煤层(3. 5~6. 0m)开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优势使得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但是,经过矿山实践和许多专家、学者多年的现场观测及理论研究发现,大采高综采与一般综采(采高<3. 5m)相比,这种新的回采工艺工作面内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差、事故率高,尤其严重的是高架(大采高支架的简称)稳定性事故率高达19%以上,远高于一般采高综采面,高架的咬架、倒架事故直接引发的顶板事故及调整支架的难度、材料和工时的消耗,严重制约了大采高综采效能的发挥。采场支承压力是引起矿山压力显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开采煤层、顶底板及其作用范围内的煤岩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支承压力作用下,工作面煤壁前方煤层发生压缩和破坏,相应的部位易出现顶底板相对移动以及支架受力变形等支承压力的显现,主要表现有:回采工作面煤壁片塌、冒顶和底鼓;冲击地压和煤层突出;超前巷道两帮煤壁压缩和片塌。煤层上方若赋存有坚硬岩层,大采高采场垮落的直接顶岩石往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读书报告

青年之将奋起吾国之将辉煌 ——关于《敬告青年》的读书报告 1914年,留寓日本的陈独秀在数次革命失败后痛感国人“视公众之安危,不关己身之喜戚”的麻木心态。由于厌倦了少数几个冒险家的革命,他致力于将救国的重点转向寻找改变国人麻木心态的良方。第二年,37岁的陈独秀回国,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敬告青年》。陈独秀文风铿锵有力,字字直指人心。虽然这是一篇白话文夹杂着古文的文章,读起来羞涩难懂,但陈独秀犀利新颖的白话文风和披荆斩棘的行文思路的确让人畅快人心。 在文章开始,陈独秀就抛出这样一个观点“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社会则社会死”。当时袁世凯欲破坏民主共和体制,蓄意复辟;而在思想上则更康有为等人大肆鼓吹尊孔复古,为复辟制造舆论环境。面对混乱的局势及民族生存之危局,陈独秀清醒的认识到要摆脱中国持续被冠以弱国称谓的局势,决不能寄托希望于康有为这样的“陈腐朽败之分子”,而“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陈独秀把青年时期归结为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借此他鼓励青年要“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其智能,力排陈朽腐败者以去”。于此同时,陈先生还认为在当时中国社会的环境中青年已经逐渐出现心智老成的现象,他敬告青年们要“发挥人间固有之

智能,抉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间”。那么什么是新鲜思潮什么又是腐朽文化呢?陈独秀借此提出了自己的六种定义。 自由的而非奴隶的。“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这是陈独秀先生所一直推崇的独立自由的思想,他要开拓自由之风入青年之胸怀。这里他还引用了尼采的话把道德分为两类“有独立心而勇敢曰贵族道德;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另外他还指出欧洲历史就是自由开放的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定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他从政治,宗教,经济,民权等等方面阐述了自由独立之分的重要性。要求具有新鲜血液的青年要勇于破除陈旧,勇闯自由独立之先风,而不是去做一个无独立意识,听信教条的无意识青年。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在这一部分中,陈独秀先生指出“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世界无时不刻不在改变,唯有不断地寻求进步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陈独秀先生的文章中来讲,他认为我们中华民族法律,体制,学术,礼俗与世界先进文化差距甚远,如果继续“矧在吾国,大梦未觉,故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还怎么与强国竞争,故需要我们更新思想,打开国门,接受新风。作为青年,我们更应该认清优胜劣汰的现实环境,追求进步,破除保守思潮。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大学古本序有感 《大学古本序》是阳明先生在治理南赣后写下的一篇文章。阳明先生秉承孔子”述而不作”,一生没有太多著述,但对于五经之一、《礼记》中的《大学》,却是多次进行阐述和讲解,并特意写了《大学古本序》、《大学问》和《大学古本旁释》。而《大学》也是弟子入王门前的必读。 《大学》讲的是”大人”的学问,那什么才是”大人”呢?大人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人。大人之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通达”大人”的路径。《大学》中有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阳明先生在这篇序中只谈到了诚意,他认为”《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整篇《大学》三纲八目,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诚意”.这是《大学》中最根本的地方,格物、致知、正心,都是用诚意的功夫。 如何诚意?诚意的功夫在哪里?答案是格物,真正踏踏实实地去为善去恶,最终达至我们的良知。 心之本体原本是无善无恶的,我们要找到一条路径回归这种状态。这个路径就是”意”,有善有恶意之动,意动的时候我们就要为善去恶,把诚意之功做到极致。当我们把为善去恶做到极致时,便能够像《大学》所讲的三纲要那样——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将自己本是光明、至善的心逐渐呈现出来。 阳明先生认为,大学之道在”亲民”而非”新民”.”亲民”是天地万物本为一体,我就是他,他就是我,彼此如同亲兄弟、左右手。 阳明先生讲《大学》,是要我们明白一个更大的道理:为什么会有大人和小人之别?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是大人,都有一颗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是我们将自己与万物的联系一点点切割开,越来越小,成为了小人。今天,我们要回归那种圆满的状态,获得全新的境界和格局,找到全新的人生目标和方向。 政商关系,一个”亲”字,一个”清”字。”亲”是儒家的核心,”清”是道家的核心。我们学习《大学》离不开这个”亲”字。现今,我们国家提倡的”一带一路”就是亲天下、通天下、利天下。虽然它只是一个倡议,没有强制性,各国却纷纷愿意参加,为什么呢?它与其他方案有什么不同?答案就是共赢共享,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天地万物一体的精神。 《大学》中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诚意”,一个是”亲民”.抓住这两个要点,我们不仅可以修炼自己的心灵,更重要的是可以亲天下、利天下。如此,才能真正在未来成就更大的事业。 郁万进 有感于 开篇”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已经点明了全文主旨。不难看出,”大学”的重点在于”诚意”,在于”格物”,从而最后推导出了全文的重点”致知而已矣(良知而已)”! ”不以致良知为本而专注于格物诚意就是妄想”的理念在全文中有了非常好的论证。致良知是诚意之本体。去人欲,就是致良知。人欲去则良知致、意诚,从而可以恢复其本体,这就是衡量至善的原则。 在企业中我们作为这大军中的一员,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诚意”、”格物”,我们最重要的是”良知”!没有良知就没有本心,没有本心(基本态度和正意)又何从谈后面的种种,更不论信誓旦旦的风雨同舟。 但是古人的良知跟现在的良知肯定是有出入的。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良知是肤浅的,而古人一向把严于律己加己身,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更加的严苛。所以我们在理解古人的话语或者

采矿工程开题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四、研究进度安排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院(部)领导审核意见: 学院负责人签字: 学院盖章: 年月日课题来源:1.科(教)研项目;2.实验;3.生产实习;4.工程实践;5.社会调查;6.其它

胶带输送机张紧装置演化历史综述 (一)胶带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发展概述 胶带运输机张紧装置的作用是:(1)保证胶带在驱动滚筒分离点具有适当的张力,以防止胶带打滑; (2)保证胶带周长上各点具有必要的张力,以防止由于胶带的悬垂度过大引起胶带运动不平稳而撒料;(3)补偿胶带的塑性伸长和过渡工况下弹性伸长的变化;(4)为胶带 的重新接头提供必要的胶带长度;(5)对于综采工作面用的可伸缩式胶带输送机,可用来贮存多余的胶带[1]。 为了保证胶带输送机的正常运转、起动和制动,对张紧装置的布置要考虑以下几点:(1)张紧装置要尽可能布置在胶带张力最小处,以便减少张紧装置的结构尺寸,工作时减小胶带附加力;(2)长度在300m 以上的水平运输或者坡度在5%以下的倾斜输送机,张紧装置应设在紧靠驱动滚筒的空载侧;(3)对于距离较短的胶带输送机和坡度为5%以上的上倾输送机,张紧装置应尽量布置在输送机尾部,并用尾部滚筒作为紧张滚筒;(4)不论哪一种张紧装置都必须布置或张紧滚筒绕入和绕出分支与滚筒的位移线平行,而且施加的拉紧力要通过滚筒的中心[2]。张紧装置的行程应根据输送机的长度和轮廓来确定。以织物作衬垫的输送机的张紧行程约为机长的%%,钢丝绳芯带的张紧行程约为机长的%[3]。(二) 张紧装置的种类 张紧装置按其结构型式可以分为螺杆式、重锤式、绞车式和油气缸式等[4]。 1、螺杆式 螺杆式张紧装置可以分为刚性螺杆式及弹簧螺杆式。按螺杆的受力形式可以分为受拉和受压螺杆式。 刚性螺杆式张紧装置就是利用人力旋转螺杆进行张紧的。这类装置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外形尺寸较小。但由于输送机牵引构件在工作过程中并不是保持张力恒定,因此,必须定期 进行检查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不能保证张力恒定,过载时不能自动调节张力。所以,它只适用于张紧行程比较短的小型胶带输送机[5]。 对于弹簧螺杆式张紧装置,由于弹簧的弹性,比刚性螺杆式张紧装置较能适应牵引构件的张力变化。对于可移式胶带输送机,推荐优先采用弹簧螺杆式张紧装置。 2、重锤式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 【篇一:近代史读书笔记】 《中国近代史纲要》 “炮火下的觉醒” ——荣维木 [键入作者姓名] 学号: 读史 人类之伟大,乃是掘出精神的力量;民族之文化,乃是把握历史的选择。大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羞辱史,当我们不怕谈起,常言道:读史使人明智。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我选择的书是抗日战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炮火下的觉醒》,最主要讲的是卢沟桥事变。这段抗日的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的羞耻,还有反思! 品史 全文有八章:一、是谁打破了华北的宁静 二、乱局的产物——冀察政务委员会 三、中国抗日教亡运动的兴起 四、暴风雨的前夜 五、卢沟桥事变爆发 六、日本的阴谋和宋哲元的抉择 七、平津血战 八、中国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实现

全书的高潮是第五章,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占领中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 一个士兵失踪借口,要进入北平(今天的北京市)西南的宛平县城 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吉星文团奋起还击。掀开 了全民族抗日的序幕。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 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 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 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随即爆发。 卢沟桥事变解释的是书名中的“炮火下”,觉醒则是第八章的内容。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性抗战的开始,中国在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 模的反法西斯战场。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 形成;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7月,日本法西斯集团 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七七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 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 世界大战的战火。 七七事变后,中、日两国政府对宣战问题是十分重视的,各自都进 行过充分的酝酿和讨论,结果还是考虑到本国的利益而没有正式宣战,也没有正式宣布绝交,双方只是在外交上把各自的驻对方大使 召回。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活动不仅威胁到人民大众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残 存的一点和平幻想彻底破灭,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作出了积极反应。 前所未有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充分体现了“民族意识胜过一切”的思想,在大敌当前的紧急关头,产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机 唤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无情的战争教育了全国各族人民, 从沿海到内地、从都市到偏乡僻壤的全中国人民都被动员起来了。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读书报告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读书报告 《走向世界丛书》是从1980年开始出版,1986年出齐了第一辑36本的一系列丛书。它摘选了中国近代多人的亲历西方或日本的记述,并在1840-1980的140年中挑选了极为特殊了前70年,十月革命前的七十年。后七十年的的历史是极为复杂,互相交融,前后徘徊的,也是已经相对成年的;而前七十年的历史则从“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开头开始,近乎于单线发展,易于跟踪,且意义重大。这七十年,是生死存亡的七十年,是脱胎换骨的七十年,是寻找救命药的七十年,是追寻真理的七十年。 作者在《走向世界丛书总序》的序言中说道,“一个民族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历史,就是他打开眼界和走向世界的历史”。李侃在本书的序言中说,“‘走向世界‘是近代历史赋予中国人的时代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说,“中国近现代史,究其主流与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救亡图存”因为国门被撞开,“实现民族复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规模从外国提取生存经验。中国近代史,与中国从前的任何一个时代的历史的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部紧密与外国相连的,正式登上世界舞台的历史。对西方的学习,如空气一般,浸入了中国近代的每一寸肌体。 一、当世界走向中国 钱钟书序文里说,“中国‘走向世界’,也可以说是‘世界走向中国’;咱们开门走出去,正由于外面有人推门,敲门,撞门,甚至是破门跳窗进来。”每每当我读到此处,我都陷入深深的如果论:如果,如果当初中国大步迈向了世界,正如当时西方诸国无处不抵的航船,世界的历史,又会被怎样的重写?中国为何迟迟没有走向世界,非得先等世界破门跳窗而入? 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曾想,以唐太宗的智慧与眼界,以开唐盛世的开放文化环境与文明交流,都没有人意识到“他国”也是一面重要的镜子。如果唐太宗没有意识到,那么古代中国上下五千年,再没有人可能意识到。中国的封闭,难道是血脉里注定的宿命,再没有人能打破? 距离,只对突破了她的人存在意义。中国大陆与日本岛之间的险海,对日本人来说是求知路上的风浪与与生命的考验,然而对中国人来说,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天堑。黄遵宪1887年写《日本国之自叙》还说道,“昔契丹主有言,我于宋国之事纤悉皆知,而宋人视我国事如隔十重云雾。以余观日本士夫,类能读中国之书,考中国之事,而中国士夫好谈古义,足己自封,于外事不屑措意,无论泰西,即日本与我仅隔一衣带水,朝发可以夕至,亦视之若海外三神山,可望而不可即,可不谓狭隘与?”如果中国自古对于如此近邻都是这样态度,又怎么能指望他走出去看世界? 林鍼作为最早游览西海者之一,他回乡后写下的游记收到的评论不过是恭维他的壮游,欣赏他的艳遇,或大讲“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因为“父母在不远游”的封建基本道德信条,他不得不附言一篇来表孝心。所有人的评论中,竟只有一位妓女有一句“思乡不羡寄居虫”有着过人的才识。 郭嵩焘曾比较过西方与东方的伦理观念,他说“中国圣人之教道,足于己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