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社会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

一、导论

(一)文化人类学的定义及学科名称的发展

1.学科名称的定义

2.学科名称的发展

(二)对文化人类学有贡献的重要思想家

二、古典进化论学派

(一) 古典进化论学派产生的背景

1.人类学知识的增长与研究组织的建立

2.殖民贸易的促进

3.进化论思想的催生

(1)达尔文生物进化的理论。(2)斯宾塞的进化概念和社会进化的理论。

(二) 泰勒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泰勒的"文化"定义

2.泰勒的进化论观点

(1) 所有进化论的相同看法;(2)泰勒提出的两大原则;(3)泰勒划分进化的三个阶段。

3.泰勒的宗教理论

(1)泰勒的宗教定义;(2)宗教观念产生的原因;(3)万物有灵论。

4.泰勒的人类学研究方法

(1)比较法;(2)残存法:(3)统计法。

(三)摩尔根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摩尔根的原始社会分期理论

2.摩尔根关于氏族制度的发现

(1)氏族的涵义;(2)氏族社会与国家;(3)氏族组织的作用和它的构成原则o

3.摩尔根的家庭史研究

(1)亲属称谓的两种基本形式;(2)家庭在人类历史上的五个阶段。

4.对摩尔根的评价

(1) 主要贡献;(2)理论缺陷。

(四)其他进化论者的研究

1.巴斯蒂安的人类心理一致说

(1)人类心理一致说;(2)基本观念与民族观念。

2.巴霍芬的母权论

(1)最初的家庭是以女性计算世系的;(2)母权制度或妇人政治;(3)从群婚制到对偶婚制的过渡是由妇女完成的。

3.麦克伦南的内外婚姻制度(1)内婚制;(2)外婚制。

4.弗雷泽的《金枝》

(1)巫术阶段、宗教阶段和科学阶段;(2)相似律与接触律;(3)图腾的定义。

5.韦斯特马克的父权制

6.马雷特的泛生论

(1)泛生论;(2)泛生论与泛灵论的主要区别。

三、传播论学派

(一)德、奥历史传播学派

1.拉策尔的人类地理学理论

(1)文化发展的图集;(2)形式的评判标准;(3)民族学对象。

2弗罗贝纽斯的文化神话理论

文化圈及其特征。

3.格雷布内尔的"文化圈"

(1)形式标准;(2)量的标准。

4.施密特的"文化圈进化论"

(1)"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2)文化圈进化论及其特点。

(二)英国传播学派

1.里弗斯的理论

2.史密斯与佩里的"极端传播论"

(1)史密斯的"埃及中心论";(2)佩里的"太阳之子论"

四、历史特殊论学派.

(一)博阿斯的文化相对主义理论

1.特殊论与相对论的文化观

(1) 博阿斯的文化定义;(2)历史特殊论;(3)文化相对主义。

2.文化区理论

文化区、文化中心与文化边区。

3.古典物理学的归纳方法

(二)克鲁伯的文化形貌理论

1."超机体论"的文化观

2.文化的形貌

(1)基本形貌;(2)次级形貌。

3.亲属称谓和文化区的理论

(1)亲属称谓类别;(2)文化区、文化高峰、强度。

(三)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其他主要人物

1.罗维的人类学研究

(1)与古典进化论的主要分歧〈2〉亲属称谓的类型。

2.萨丕尔的文化与语言的研究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设。

五、法国社会学学派

(一)杜尔克姆的文化人类学理论

1.杜尔克姆的社会学思想

(1)机械的结合与有机的结合;(2)社会事实只能依据其他的社会事实来解释;(3)集体意识、社会事实及其特征。

2.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

(1)宗教的定义与特征;(2)宗教的起源与本质;(3)宗教的功能。

3.概念和范畴的起源

(1)概念和范畴的起源、功能及其他特点:(2)杜尔克姆的人类学传统。

(二)莫斯的交换理论

1.爱斯基摩人的宇宙观

2.礼物交换

(1)礼物交换的特点;(2)礼物交换的原因和功能。

(三)法国社会学学派的其他学者

1.列维一布吕尔的原始息维理论

(1) 非逻辑思维;(2)互渗律。

2.赫尔兹的象征人类学研究

3.范.盖内普的"通过礼仪"

(1)分离阶段;(2)过渡或通过阶段;(3)统合或组合阶段。

六、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一)拉德克利夫一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

(1)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人类学研究;(2)强调共时性研究;(3)建立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4)坚持社会进化论。

2.图腾崇拜的研究

(1)图腾崇拜的研究对象;(2)图腾崇拜的原因;(3)图腾的本质与功能。

3.亲属关系的研究

(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理论1.文化的功能主义理论

(1)马林诺夫斯基与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在功能主义理论上的相同点与区别;(2)马林诺夫斯基功能主义理论的主要特点。

2.巫术与宗教的研究

(1)巫术与宗教产生的原因;(2)巫术与宗教的功能。

3.原始法的研究

(1)原始法的定义;(2)原始法的强制力;(3)原始人与现代文明人的共同点o

4.田野工作方面的贡献

(1)田野工作的原则;(2)田野工作的要求。

(三)功能主义学派的其他主要人物

1.埃文思一普里查德的研究

(1)社会结构的研究;(2)原始宗教的研究。

2.福蒂斯的祖先崇拜研究

3.格拉克曼的仪式冲突理论

(1)结构功能主义的特点;(2)仪式的功能。

4.弗思的社会结构研究

(1)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的涵义;(2)文化人类学的目标。

(四)美国的结构功能论者

1.沃纳的人类学贡献

(1)"扬基城"系列研究;(2)霍桑工厂的试验。

2.雷德菲尔德的农村社会研究

(1)"民俗文化"或"民俗社会"的特点;(2)"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理论。

七、文化与人格学派

(一)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1)无意识理论;(2)人格的理论。

2.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1)心理变态与宗教;(2)图腾与禁忌。

(二)卡迪纳的基本人格结构

1、新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1)共同点(2)不同点。

2、"基本人格结构"说

(1)"基本人格结构"的涵义;(2)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

(三)本尼迪克特的国民性研究

1.文化模式论

(1)民族精神;(2)日神型与酒神型。

2.现代国家的民族性研究

(1)日本社会的结构;(2)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度性因素;(3)罪恶感与耻辱感文化。

(四)米德的文化决定人格论

1."来自南海"的研究

(1)"青春期危机"与文化;(2)性别角色与文化。

2.文化传承与代沟

(1)前塑文化及其特征;(2)同塑文化及其特征:(3)后塑文化及其特征。

(五)林顿与克拉克洪的研究

1.林顿的文化与人格研究

(1)身份与角色的理论;(2)文化与人格的关系;(3)家庭与婚姻;(4)文化涵化的研究。

2.克拉克洪的文化与价值研究

(六)心理人类学的研究

1.跨文化的比较研究

(1)"轴"的概念,中、美文化中轴的比较;(2)初始群体与二级群体的研究。

2.人格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1) 许烺光的人格观;(2)人与人格。

(七)泛文化的研究

1.泛文化研究的内容

(1)泛文化研究的涵义;(2)泛文化研究的11个重要方面。

2.默多克的家庭研究

(1)"核心家庭"的概念;(2)亲属称谓制度的六种基本类型。

3.怀亭的泛文化比较研究

(1)A型文化及其特点;(2)B型文化及其特点。

八、新进化论学派

(一)怀特的普遍进化理论

1.文化的主要特征

(1)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使用符号;(2)符号与标记的区别。

2.文化进化的标志是人类获取能量的增长

(1)文化的进化历史阶段;(2)评估文化进化的水准或文化发展的公式。

3.技术发展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基础

(1)技术系统;(2)社会系统;(3)思想意识系统。

4.文化决定发明与革新

(1)两个重要的命题;(2)文化的指数式发展。

(二)斯图尔德的多线进化理论

1.多线进化论

(1)文化进化的三种观点;(2)核心文化系统和外围文化系统。

2.文化生态学

(1)传统生态学与文化生态学的区别;(2)文化生态学研究的范围。

3.文化类型的理论

(1)"社会文化整合水平"的概念及其意义:(2)家庭的特点;(3)群落(村落或社区)的特点;(4)国家的特点。

(三)塞维斯和萨林斯的进化理论

1.一般进化与特殊进化

(1) 进化的二重性;(2)生物的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3)文化的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

2.进化的"二律背反"

(1)创造机制与保守机制,趋异原则与稳定性原则;(2)高级文化类型自身多样性的不断增长和不同文化类型同质性的不断增长。

3.进化潜力法则

(1)进化运动的本质性特征:(2)种系间断性原理与区域间断性原理o

4.早期国家或政治组织的进化

(1)理论来源;(2)队群社会、部落社会、酋邦制社会、国家。

(四)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1.主位与客位的研究方法

(1)"客观的"和"主观的"与"主位方法"和"客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2)"主位方法"和"客位方法"的来源与特点。

2.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1)基础结构(生产方式和人口再生产方式);(2)结构(家庭经济与政治经济);(3)上层建筑;(4)思想的或主位的上层建筑。

九、结构主义人类学

(一)列维一施特劳斯的理论

1.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

(1)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思想;(2)现代文化人类学中的结构思想;(3)现代心理学中的结构思想。

2.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

(1)结构的概念:(2)结构主义方法。

3.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

(1)传统亲属关系研究的两大缺陷:(2)亲属关系结构必备的三种内在要素;(3)亲属关系结构的最基本形式;(4)有限交

换结构与普遍交换结构;(5)婚姻交换的意义。

4.神话的结构

(1)列维一施特劳斯分析神话的主要方法;(2)神话的基本结构。

5.野性的思维

(1)科学思维的两种模式;(2)图腾崇拜问题的两种倾向;(3)图腾崇拜背后的三种观念:(4)列维-施特劳斯结构主义主

要思想和观点。

(二)荷兰结构主义研究

1. 德.荣格的二元性研究

2.尼达姆的结构与感情

3.范.巴尔的女性与互惠性

(1)互惠的特点:(2)交易的特点。

十、象征人类学

(一)利奇的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1.社会结构的动态研究

(1)利奇结构功能主义的特点;(2)"动态平衡"理论:(3)研究社会规范或社会制度与个人之间关系的视角。

2.象征体系的结构分析

(1)符号与象征的区别;(2)象征的社会一结构分析方式与结构主义分析方式;(3)两义性。

(二)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1.洁净与肮脏

(1)道格拉斯的思想渊源;(2)人类分类体系与社会秩序的关系。

2.群体与格栅

(1)"群体"与"格栅"的概念;(2)强群体强格栅社会;(3)强群体弱格栅社会;(4)弱群体强格栅社会;(5)弱群体弱格栅社会。

(三) 特纳的仪式象征论

1.政治仪式的研究

(1)、象征的定义与性质;(2)研究象征的方法:(3)象征产生的原因;(4)分类的源泉。

2.仪式过程的研究

(1)特纳的后期研究的特点;(2)阈限前、阑限、阑限后三阶段;(3)阑限阶段的象征主义特性;(4)"社会结构"与"人的特殊关系"。

(四)科恩的双向度的人

1.社会的制度与关系

(1)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亲属制度和宗教仪式制度;(2)权力关系与象征符号关系。

2象征符号的类别

(1)神圣的象征符号;(2)世俗的象征符号;(3)现代社会中个人需要象征行为的原因。

十一、解释人类学

(-)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

1.韦伯的社会行为理.

(1)韦伯的观点;(2)格尔茨的"文化"定义。

2.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

(1)文化系统、人格系统和社会系统;(2)文化系统的作用。

3.哲学家赖尔"心的概念"。

(1)心身二元论;(2)"disposition"概念;(3)精神之外在的理论。

(二)、格尔茨的文化解释理论

1.民族志的性质

(1)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2)"浅描"与"深描"。

2.文化与社会

(1)文化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误区的两种形式;(2)格尔茨关于文化系统与社会系统是相互独立的思想。

3.宗教文化论

(1)宗教的定义;(2)宗教产生的原因;(3)宗教观点与常识的、科学的和美学艺术的观点;(4)"传?quot;宗教与"理性"宗教的概念:(5)宗教理性化及其原因。

4.象征分析或戏剧类比

(1)朗格的情感理论;(2)边沁的"深层游戏"的概念

专业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

社会学专业建设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 (2006-2010年) 一、建设意义与必要性 1.1 建设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社会问题的治理和社会运行的引导及社会整合能力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国家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了尽快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社会学学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对国家社会控制能力的提高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社会学是一门在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功能的学科。在发达国家,社会学是与经济学、法学等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学科。在美国,约有2000所大学设有社会学系,社会学国际学术组织和学术交流十分活跃,其自身也在同其它学科交叉研究中形成了173个分支。 我校社会学专业起步较高、发展迅速,在生活方式研究、网络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优势。但由于地缘等因素的制约,与国内水平高的学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不足。我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发展水平和总体实力,估计处于20名左右,居于第二层次的中上水平。 面对21世纪新的机遇与挑战,哈工大社会学专业将根据未来发展趋势迅速调整主攻学术方向,保持优势方向,培育新兴方向,按照高速度、高水平的超常特色式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建设具有理工科特色的哈工大社会学专业。 “十一五”期间,通过“985工程”等学科建设项目的实施,将为社会专业的迅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哈工大社会学学科始建于1995年,已有十年的历史,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和理工科大学中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的学科之一。现有教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教授5人,副教授1人,是一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学科队伍,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特色突出。社会学专业现为“社会工程与管理”博士点的依托单位,并拥有社会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社会学本科专业。目前,有硕士和本科生120余人,其中硕士生30余人(已有50多人获得硕士学位),本科生90余人。本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

社会学概论网上作业

1 社会学正式出现于(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四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 社会学的创始人:(A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马克思 D.马克斯·韦伯 3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 B.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4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C ) A.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客观存在的实体 C.社会关系的总和 D.聚集到一起 5 中国古代儒家所传说和向往的最高社会理想是:(A ) A.社会

B.小康社会 C.理想国 D.和谐社会 6 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 ) A.孔子 B.马克思 C.孔德 D.韦伯 7 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A )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8 《自杀论》的作者是(C ) A.奥古斯特·孔德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马克斯·韦伯 9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10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D) A.1952年8月 B.1958年6月 C.1978年12月 D.1979年3月 11 社会学在中国的恢复和重建后,对中国社会学产生较大影响的社会学家是(B ) A.晏阳初 B.费孝通 C.景汉 D.本文 12 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 D.科学技术 13 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 A) A.文化特质 B.文化特质丛 C.文化丛 D.文化模式

社会学理论试题集

华农大社会学专业07级 西方社会学史复习参考之四 拓展部分(作为以后深入和继续学习参考) 4 简述科层制的特点,正负功能及未来发展趋势 6 简述韦伯关于“感召性权威合法化”的论述? 7 米德关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观点。 8 默顿怎样批评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 1试论述“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争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歧实质。 2 试论帕森斯“结构功能模式”同马克思的“社会实践结构论”的联系与区别。 5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8 异化劳动 9 普遍化的他人 6 米德怎样论述社会组织的心理基础。 7 简述布迪厄关于惯习“habitus”的基本观点。 8 简述城邦社会学的主要学术贡献及局限性。 4 试论哈贝马斯对西方社会学理性观的批判与重建。 5 有序的社会秩序是通过哪些环节建构的?谈谈你对此问题的见解。 6 试论世纪初期社会思潮的历史地位。 8 反功能 9 合法性 12 主观主义 13 异化 16 社会几何学 18 姿势对话 21 实践的模糊逻辑 22 时空抽离化 3 什么是社会行动?它大约可分几类? 6 布劳怎样分析社会交换论中的内部报酬与外部报酬? 7 莫顿的中程理论分析原则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析原则区别 9 布劳怎样从微观的社会交换研究上升到宏观的社会结构研究? 10 简述利奥塔关于“重写现代性”的基本观点。 4 联系中国社会发展实践,详述帕森斯的A-G-I-L的模式理论。 6 试论帕森斯关于文化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 3 实体性社会结构 4 社会稳定 5 社会运行 6 宗教冲突 7 话语方式 8 次级结构 9 普遍语用学 10 社会建构论 11 秩序 8 简述帕森斯的模式变量理论。 9 简述吉登斯关于“时空抽离化”的论述。 2 依据人的社会化理论,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当前青少年社会化障碍问题的认识。 3 举例论述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4 联系当代社会专业化的趋势,论述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5 模式变量 6 实践的逻辑 4 教育制度的显功能 7 莫顿如何批判宏关结构功能主义的? 4 为什么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7 话语实践(福柯) 8 叙事知识(利奥诺) 10 本体性关怀(吉登斯)15 制度化(帕森斯) 16 旋转的中轴(贝尔) 8 怎样理解利奥塔对“元话语”的批判? 9 怎样来理解吉登斯的“方法论置括号”? 4 比较分析帕森斯的AGIL社会系统模式与丹尼尔.贝尔中轴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5 怎样借鉴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观念更新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中的意义? 6 概念行图示(贝尔) 7 认识的子集(利奥塔) 8 双重解读(布迪厄) 9 压抑文明(马尔库塞) 10 解放的认识兴趣(哈贝马斯) 1 当代社会学主要丛哪些角度去研究社会化问题? 2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福建师范大学-2019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01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详见学校当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考查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 (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 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前冲刺卷(1~3)【圣才出品】

2020年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考前冲刺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B.二元经济结构是指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结构 C.二元经济结构是指计划与市场并存的经济结构 D.衡量二元经济结构的指标包括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指数 2.下面关于等产量曲线,表述错误的是()。 A.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越大 B.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C.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D.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所有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组合描述出的轨迹 3.()属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A.H-O理论 B.绝对优势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贸易扭曲理论

4.关于汇率决定的一般理论,说法错误的是()。 A.一价定律是关于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商品价格定价规律的一种理论 B.根据费舍效应,名义利息率之差等于预期通货膨胀之差 C.根据国际费舍效应,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会导致该国货币价值下降,该国名义利息率相对于外国的利息率降低 D.远期与即期汇率的关系为:E t-E0=E0(R f-R h),其中E t、E0分别为远期汇率和即期汇率,R f、R h分别为国外利息率和国内利息率 5.按经济性质分类,一般把财政支出划分为()。 ①转移性支出 ②社会文教费 ③购买性支出 ④国防费 ⑤行政管理费 A.①③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 6.增值税的类型包括()。 ①生产型增值税 ②收入型增值税

③消费型增值税 ④复合型增值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不包括()。A.消费信用控制 B.优惠利率 C.再贴现政策 D.预缴进口保证金 8.下列属于货币市场的有()? ①银行间债券市场 ②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③股票市场 ④债券市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8春福师《社会学原理》在线作业一

(单选题) 1: ()是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A: 角色紧张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中断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迪尔凯姆理论的核心是关于()的概念。 A: 社会制度 B: 社会文化 C: 社会事实 D: 社会群体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是社会的本质和基础。 A: 生产力 B: 生产关系 C: 社会制度 D: 社会文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是一切社会中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要素。 A: 自然环境与人口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思想文化因素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社会制度的()是制度运行并发挥作用的保证。 A: 规范系统 B: 组织系统 C: 设备系统 D: 概念系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是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A: 角色紧张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中断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社会分层是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差别。 A: 社会分工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力 D: 社会制度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首先是()。 A: 社会文化 B: 社会制度 C: 社会群体 D: 现实社会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社会流动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 泰勒 B: 梅奥 C: 索罗金 D: 孔德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包括()。 A: 家庭的影响 B: 学校的影响 C: 社会的影响 D: 政治的影响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包括()。 A: 劳动生活方式 B: 物质资料的消费方式 C: 精神生活方式 D: 闲暇生活方式 正确答案: (多选题) 3: 构成社会控制体系的主要因素有()。 A: 控制主体 B: 控制客体 C: 控制手段 D: 控制设备 正确答案: (多选题) 4: 所谓实证研究,孔德提出四种方法()。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比较法 D: 历史法 正确答案: (多选题) 5: 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包括()。 A: 政治组织 B: 经济组织 C: 文化组织 D: 宗教组织 正确答案: (多选题) 6: 文化的特性包括()。 A: 象征性 B: 复合性 C: 多样性 D: 共享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 7: 普通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大体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A: 社会的结构 B: 社会的运行及其规律性 C: 社会的文化 D: 社会观念 正确答案: (多选题) 8: 现代社会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A: 定量化 B: 整体性 C: 技术性 D: 理论性 正确答案: (多选题) 9: 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包括()。 A: 社会渐变 B: 社会革命 C: 制度改革

精选-《西方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汇总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单选题: 1.自1838年(D)提出社会学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韦伯 B.斯宾塞 C.迪尔凯姆 D.孔德 2.1838年孔德提出(D)概念至今,仅仅170多年的历史,社会学获得了迅速发展。 A.社会形式 B.工具理性 C.有机团结 D.社会学 3.孔德将(B)作为社会学的两大研究主题。 A.公平与正义 B.秩序与进步 C.效率与公平 D.个人与社会 4.从客观的个人主义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B)。 A.社会主义 B.自然主义 C.主观主义 D.唯物主义 5.从客观的(B)出发,斯宾塞在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与回答上表现出明确的自然主义。 A.社会主义 B.个人主义 C.集体主义 D.唯物主义 6.斯宾塞认为,根据社会管理调控方式进行划分,社会进化类型是:(D)→工业社会。 A.游牧社会 B.农业社会 C.封建社会 D.军事社会 7.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现象 B.社会规律 C.社会组织 D.社会事实 8.齐美尔提出要建立关于社会形式的社会(B)。 A.物理学 B.几何学 C.心理学 D.动力学 9.齐美尔曾提出要建立正确研究社会的社会(C)。 A.物理学 B.生物学 C.几何学 D.动力学 10.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社会事实 B.社会形式 C.社会规律 D.社会行动 二、填空 1、帕累托将人类行为分为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 2、孔德人道宗教基本教义是爱是原则,秩序是基础,进步是目的。 3、涂尔干社会团结的类型是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4、斯宾塞社会学理论两大支柱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有机体论。 5、斯宾塞将社会分为尚武社会和工业社会两种类型。 6、韦伯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地理解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 7、个人与社会关系上存在两种对立观点社会唯识论和社会唯名论。 8、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是《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 9、米德将人类心智分为和两种类型。 10、西方社会学理论三大流派马克思主义学派、韦伯学派、孔德学派。 11、戈夫曼分析框架的两种类型喜剧分析和印象管理。 12、齐美尔纯粹社会学基本认为是纯粹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社会形式是由活生生的纯粹总和构建起来的,形式社会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并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三、不定项选择 1、孔德认为人类智力发展的阶段是什么? 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2、帕累托对政治精英的分类是什么? 狐狸,狮子 3、古典社会学理论有哪三大传统?

政治经济学考试范围总结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含义: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含义:由社会生产和生活需要本身最终决定,并又有支付能力的市场需求直接决定了应该或必须投入到各类产品生产上去的劳动量 两者的辩证联系:第一种含义涉及价值决定,第二种含义涉及价值实现。 简单再生产 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新生产的产品仅够补偿已经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扩大再生产 大于原有规模的生产,新生产的产品除了用以补偿已经消耗掉的各种物质资料以外,还有剩余部分,可以追加到生产中去,借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 利息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根本来源是雇佣工人创造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生产力P2 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是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基本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将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题,它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支配作用。只有通过人对自身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各种生产的要素才能结合起来形成能动的生产过程,制造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 生产资料是构成生产力的物的因素。其中,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承担人的劳动的传导体。劳动对象则是人们通过劳动资料将劳动加于其上的物体。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是从劳动资料的变革开始的,因此劳动资料成为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 除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这两个基本要素外,信息、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也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体现在劳动技能的提高和生产资料的创新与改进上,便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生产关系P2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人与

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国际经济学复习参考(2020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 名词: 1、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 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 象有国际贸易纯理论与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 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指数等。 2、绝对利益: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 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 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 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4、国际分工:是指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分工从 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 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市场产生的前提,而 国际市场则是国际分工的表现。(机工社445页) 5、贸易乘数: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研究一国对外 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其政策含义:一国出口收入应更多的购买国内产品,如果出口收入中较大部分用于进口,则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小,反之较大;因此当需求倾向不变时,出口收入的增量应尽量少用 于进口,这样可以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刺激作用。(395-396)

社会学复习资料

导论 一、最早提出社会学的是---孔德 二、社会学的定义 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代表人物(严复) 1.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此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特点 2、综合性特点 3、科学性特点 4、应用性 四、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社会的转型与巨变。 2、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帝国主义的出现。 3、资本主义建立后的社会问题、矛盾。 4、民众对正常社会秩序的渴望。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传统 1、英国功利主义传统 (1)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 (2)经济人观点。 (3)社会学功能理论、理性选择理沦和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2、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

(1)法国的实证主义传统。 (2)实证主义的意涵。 (3)反对迷信,提倡科学。目的是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然法则。 (4)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3、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2)人类世界是被有意识选择的世界,不受自然法则的支配。(3)研究行为者的主观意图。 (4)研究社会内部的文化特征,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各个社会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4、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 (1)美国人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实用。 (2)美国人的第二个特征是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五、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 1.坚持实践原则 2.坚持科学分析视角 3.坚持辩证思维方式 4.坚持研究方式的批判性 5.坚持理论视野的开放性

六、韦伯 韦伯和新教伦理(1)反对马克思经济是社会变迁动力学说,提出宗教是社会变迁动力。(2)提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七、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 城市社会学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拓展 1、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城市研究 2、芝加哥社会学派与中国社会人类学的渊源 八、社会学冲突 (1)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 (2)人类社会的主要冲突源自人类所需资源的稀缺 (3)社会通常是在利益冲突之中整合在一起 九、符号互动论、 1)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 (2)人类社会的主要冲突源自人类所需资源的稀缺 (3)社会通常是在利益冲突之中整合在一起 十、冲突论代表 (1)代表人物乔治·米德、库利、托马斯。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的双重性。 重视对社会微观层次的研究,强调个人的特殊性。 重视经验世界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归纳出理论。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点 很多高校经济学专业考试包含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今天凯程考研晶晶老师就为大家整理了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1.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该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又被称为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2.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运行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体制。它决定着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基础上应该怎样从事经济活动和在怎样的相互关系下从事经济活动。 3.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 4.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 5.商品经济: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到共产主义阶段,其会消亡。 6.劳动价值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其他任何生产要素都不是价值的源泉;形成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但具体劳动不是价值的源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活劳动,即正在进行的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抽象劳动。物化劳动即死劳动,只是作为过去劳动的凝结物,在新的商品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身的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 7.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指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8.生产力: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力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9.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特点。生产关系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②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他们的相互关系;③产品分配形式。 10.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的生产效率,常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政治经济学》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政治经济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经济部分)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部分)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政治经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简答题(共70分,5小题,每小题14分) (2)论述题(共80分,2小题,每小题40分) 三、考查范围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劳动创造商品价值;第三节价值形式和货币;第四节商品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三章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和前提条件;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三节资本主义工资;第四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第四章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第三节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五章资本运行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资本主义地租 第六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自由竞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 第七章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征和新趋势 第一节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第二节现代资本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第三节现代科技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 第八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节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纲领和经济发展战略 第九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大纲及指南》考试大纲习题精解(绪 论)【圣才出品】

第1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 【考点】国际经济学 【解析】国际经济学是指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及应用,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开放经济 【考点】开放经济 【解析】开放经济也称“开放型经济”,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与世界市场或外地市场有着密切联系(如存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往来)的经济。在开放经济中,存在着一定规模的进出口贸易流或资本流,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3.国际分工 【考点】国际分工

【解析】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社会分工从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二、论述题 试述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对象及方法。 【考点】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对象及方法 【解析】(1)国际经济学的产生 国际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国家之间经济往来频繁,国家成为国际经济往来和活动的主体,便产生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即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而当国家的经济活动以国际为背景时,为了探讨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就有必要产生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国际经济学是经济的一般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中的延伸和应用,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①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 以生产要素国际间不能流动为前提,在排除政府和其他人为干预以及货币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的分配和贸易模式等问题,其基本内容是纯理论探讨。 ②国际贸易政策研究 贸易政策在多数情况下是以各种垄断因素对自由贸易实行的某种限制,也包括政府为鼓励自由贸易而制订的政策,这些政策从而对经济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2015年自考社会学概论复习要点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四个条件: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的积累;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多选题]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有() A.社会变革的需要; B.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C.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D.阶级斗争的需要 E.解决社会问题的需要 [答案]ABC [解析]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变革的需要、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以及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例题·单选题]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 A.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B.社会变革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发展; D.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在社会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中,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社会变革的现实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1、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秩序和进步是孔德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2、卡尔·马克思。马克思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 3、赫伯特·斯宾塞。社会有机体和社会进化。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1、埃米尔·涂尔干。社会事实,失范理论,社会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方法。 2、马克斯·韦伯。社会行动及其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科层制 [例题·单选题]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的思想家是() A.斯宾塞; B.涂尔干; C.马克思; D.孔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孔德被称为“社会学之父”,首次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 [例题·单选题]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 A.大有机体; B.超有机体; C.进化有机体; D.聚合有机体。 [答案]B [解析]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论认为社会是一个超有机体。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芝加哥学派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 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四个方面) (二)结构功能论 1、帕森斯:著作、AGIL功能分析图式 2、默顿:著作、显功能与潜功能 (三)冲突理论 1、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社会学概论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孔德第一次提出社会学这个 新名词以及建立这门学科的大体设想 2.孔德不但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的 基本想法,因此他被称为社会学的创始人 3.社会学产生的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启蒙运动、工业革命。②思想条件,西方近现代 以来的社会思想、空想社会主义。③学术条件,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得到发展 4.孔德:法国他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他对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的区分 和研究对象的概括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斯宾塞: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社会进化论的创始人认为社会的进化同生物的进化一样存在生存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著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著有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韦伯:德国社会学家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提出理解类型的观点及价值中立的主张5.1873年萨姆纳在耶鲁大学讲授社会学课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芝加哥大学形成了社 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6.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 万木草堂讲授群学 1897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1903年出版,定名为群学肄言 严复中国引入西方社会学的第一人 7.197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中指出社会学要尽快补课 8.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视角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

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9.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最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0.多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①整体性观点②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③科学性④应用性 ⑤建设性和批判性 11.社会学的功能/意义: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②有利于制定 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③提供组织管理的知识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⑤促进科学的社会治理 12.社会的含义:①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 人的社会。②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③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13.社会实在论/唯实论:认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 理论是社会实在论的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的行动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成。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认识个人韦伯 14.社会的构成要素:①社会的主体是人,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②社会关系(血缘、地 缘、业缘) ③社会行动 15.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器物和其 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社会学理论试题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40分) 1.文化物质2。群体内聚力 3、角色冲突4。人格 5、性存在6、有机团结(杜尔克姆) 7.镜中我(库利) 8。情境定义(托马斯) 9、扩散性-----专一性(帕森斯) 10、权威结构(达伦多夫) 二、简答题(第题15分。共60分) 1.简述我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特点 2.简述集合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形式的基本条件 3.简析马克思“阶级论”与帕雷托“精英论”之间的关系 4.简述布劳“社会交换”概念的基本特征及其同“经济交换”的差异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列举当前我国“社会越轨”现象的主要表现。并选用适当理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2、试用社会学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化”增长的主要表现及其蕴含的问题 05年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40分) 1、EAP方案 2、东亚福利模式(Asian Welfare Model) 3、社会工作督导 4、选择性福利供给 5、社会排斥 6、第三条道路 7、反移情

8、社会工作基本价值观 9、小组工作 10、社会救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析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关系中需要扮演的主要角色。 3、简述福利国家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社会学专业试题 社会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功能主义 2、性别角色 3、文化堕距 4、集合行为 5、标签理 论6、泰罗制 7、迟发展效果8、社会解组(杜尔克姆) 9、实证(孔德)10、价值合理性行动 二、简述题 1、科层制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2、简述中国社会失范的表现及其成因 3、社会学对“权力”的性质及其作用的主要观点。 4、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的各自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三、 1、用相关理论结合中国转型社会分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 2、用相关理论并结合实例分析中国现代风险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3、阐述结构功能论和符号互动论对“结构”和“行动”之间的关系的解释模式的不同,并谈谈你的看法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新版)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2021年最新版) 精选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事业单位考试大纲必看题库知识点《政治经济学》 (2021年最新版) 1、单选题价值规律对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是_____。A: 市场价格围绕生产成本上下波动 B: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运动 C: 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围绕价值波动,从而影响各个市场主体的利益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商品的价格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价格与价值不一致的现象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且恰好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2、单选题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_____。 A: 剩余价值规律 B: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C: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 价值规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选项A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B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选项C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多选题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有_____。 A: 简单商品经济 B: 发达商品经济 C: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D: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参考答案: AB 本题解释: 【答案】AB。解析:商品经济的发展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它是以生产资料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使用价值(物品)方面的需要,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发达商品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且是为了价值(货币)。发达商品经济分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4、多选题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缺一不可。当生产者把商品卖给消费者时_____。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章节题库】(内外均衡理论)【 圣才出品】

第10章内外均衡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支出调整政策 【考点】支出调整政策 【解析】支出调整政策是指通过影响国内收入和国内总支出,或者通过控制货币供给量、收缩或扩张国内投资和消费总需求来调控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以达到内部均衡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支出调整政策主要由凯恩斯理论所表明的需求管理政策,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成。通过实施支出调整政策可达到相对于收入而改变支出水平的目的。 2.支出转换政策 【考点】支出转换政策 【解析】支出转换政策是指能够影响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改变支出构成而使本国收入相对于支出增加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直接管制措施。狭义的支出转换政策指汇率政策。 3.丁伯根法则 【考点】丁伯根法则 【解析】丁伯根法则是指由丁伯根提出的关于国家经济调节政策和经济调节目标之间关系的法则。其基本内容是,为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必须具备n种政策工具。该法则为用不同政策配合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提供了

依据。 4.米德冲突 【考点】米德冲突 【解析】米德冲突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汇率政策、关税、出口补贴、进口配额限制等直接管制措施来追求内、外部均衡,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冲突。则为解决米德冲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种政策工具必须配合使用。 5.内外均衡 【考点】内外均衡 【解析】内外均衡是指英国经济学家米德的“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工具。内外均衡是指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来实现资源的充分配置、物价稳定,同时可以获得有保证的经济增长。对外均衡是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品的供求处于均衡状态。 二、简述题 简述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考点】内外均衡理论 【解析】内外均衡理论是指米德的“两种目标,两种工具”的理论模式,即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则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两种

社会学试题整理

西方社会学理论资料 名词解释: 1. 初级群体(库利) 初级群体的属于引自斯莫尔和温森特1894年所著的《社会研究导论》一书。库利将个人每天臵身其中的初级群体,如家庭、儿童游戏群伙、邻里和其他类似的社会群体成为“人性的摇篮”和个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他认为,“我所说的初级群体,其特征是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与合作。它们在许多意义上都是初级的,但主要在与他们是形成个人社会性与社会理想的基础。”在他看来,正式在初级群体中,个人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属于社会,并且了解到人们具有的共同思想,从而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同时指出,在初级群体中不仅有和谐,也有竞争、倾轧和仇视。初级群体不依赖于大社会,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大社会的精神。 2. 镜中我(库利) 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一个人对于自我有了某种明确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种想法——涌现在自己心中,一个人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取决于别人思想的、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这种类型的社会我可以称作…反射的自我?或曰…镜中我?。” 库利的镜中我概念有三个阶段或三重含义构成。 ①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 ②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 ③由上述想象中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这是自我反映的阶段。 库利提出“镜中我”的概念,用以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有机的和稳定的联系。他认为问题不在与承认个人或社会哪一个处在优势,而是要考虑个人如何存在于群体之中,以及群体如何存在于个人之中。与他的群体论相一致,他假定:“一个单独的个体是未曾经验过的抽象;同样,一个社会,当被视为与个体分离的事物时也是如此。真实的是,人的生活可以从个人方面去考察,也可以从社会的,即总的方面去考察。”他的这种认识与极端原子论的个人主义相对立,而以相互作用或相互渗透作为社会学研究的特征。 3. 价值中立性与价值相关性(韦伯) 价值相关性是指在研究工作开始之前,研究者在选题和收集材料上所表现出的主观兴趣,同时,又指在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后,研究者在实际应用结论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目的性。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根据其所在社会中人们所持有的一般文化价值,选择经验中的某一部分题材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特定时代的价值目标对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的选择和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