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对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对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者:刘忠梅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进出口贸易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而在此过程中,语言沟通是实现互通贸易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当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针对欧美市场,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才能满足与海外客户之间进行沟通联络的现实需要。本文从国际贸易专业进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入手,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国贸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国际贸易英语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前言:

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是进入国际贸易行业的基本前提。因此,为了实现与海外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络,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在充分了解外国人的经营理念和风格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由于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市场主要是针对欧美市场,因此,要求国贸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是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国贸专业的英语教师必须认清当前形势,认识到国贸专业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致力于探索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使得英语教学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高要求。

1. 国际贸易专业进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英语应用能力是进入国贸行业的基本前提

目前,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商务活动的对象大多欧美市场,因此,外贸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是与国外客户打交道的基本要求。为了满足与海外客户沟通联络的需要,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使沟通更加顺利,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利益。

1.2 开展英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在高校国贸专业实行英语教学,有助于满足我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培养出具有扎实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且能参与国际交流和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开展英语教学不仅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培养国际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2. 当前高校国贸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水平较低是国贸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受限的重要原因

现有从事国贸双语教学的大多数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双语教学实践培训,在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双语教学方式及双语教学经验的积累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对自己精心准备的授课内容尚可用英语讲授清楚,但对书本知识进行拓展方面还存在很大困难,其课堂用语和讲授用语能力极为有限,师生交流用语和教师反馈用语表达困难,难以用英语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驾驭,更谈不上用英语与学生充分地进行各种自由讨论和交流。这就使双语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个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理解双语教学教材的内容和背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另外,中国和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于这些原因,致使许多学生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不一定能够坚持下来。然而,目前的双语教学却往往忽略了这些问题。

2.3 国际贸易专业英语可选的教材有限

对于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来说,缺少原版教材,而对于由国内某些知名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可选教材也不是很多见,主要有葛霖主编的《对外贸易实务英语读本》、曹菱主编的《外贸英语实务》等。这些教程主要适用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也有综合国际贸易理论特别是WTO知识和贸易实务知识编写的,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教程专业性不强,内容较浅显,语言上或多或少地会存在一些偏差。

3. 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3.1 加强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教师只有通过一定的测试和评价才有资格进行授课;其次,做好英语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如可以利用具有留学经历的老师实施双语教学,也可以选择外语基础比较好,专业知识扎实,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并愿意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到其它有条件的院校去进修学习等。

3.2 针对学生的外语程度,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国际贸易专业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而异,有选择地、分层次地开展教学活动。在低年级阶段要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进行强化训练,从而使学生达到“学会用英语表达”和“用英语学知识”的双重目标,从而加快完成从“用英语学习”到“用英语表达”过渡到“用英语思维”三个阶段。另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破除学生害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