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贺新郎》教案

《贺新郎》教案

《贺新郎》教案
《贺新郎》教案

《贺新郎》教案

高二语文组熊高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⒈学习赏析诗歌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

⒉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⒈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⒉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古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感受诗人毛泽东的宽广胸怀,认识人生的价值。

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和情感世界。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词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了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式】下发导学案,生自读品味,分七个小组,讨论并展示,师引导点拨

【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分发导学案。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收集送别诗三首,自己试写一首小诗,以备课堂交流。

、明确展示程序:小组抽签——交流讨论——板书——代表结合板书讲解——补充或质疑——小组评价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播放电影《杨开慧》主题曲导入。

二、各小组代表抽签,并将抽签结果标在黑板上。

三、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将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四、各小组代表结合板书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一)探究一——诵读:怎样读好这首词?

(小组代表讲解朗读要领,试读——读后请同学提意见——齐读——给该小组评分——听录音)明确:上片和下片的前句要读出词人告别爱妻时愁苦、凄然、失落,以及对爱妻的宽慰、怜爱,故需语速缓慢,声调低沉。从“凭割断愁丝恨缕”开始,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声调要高扬才能够显出诗人的豪情和气概。(学生齐读)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词的名家范读录音,进一步感受《贺新郎》的魅力。

(二)探究二——绘景: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抓住关键词,结合景物特点,用一段文字再现当时的画面。

(小组代表结合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再现场景——评价——给该组评分)

(三)探究三——悟情,之一:中国诗歌讲究“诗言志,歌咏言”,这里所说的“志”,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在《贺新郎》这首词里边,诗人到底言了什么“志”,抒发了什么“情”呢?(先由一小组代表发言——补充或评价——给该小组评分)

明确:这首词好就好在把儿女柔情的缠绵和革命激情的昂扬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这昂扬和缠绵里,形象地衬托出一对胸怀大志的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

探究三——悟情,之二:刚才,我们在鉴赏这首词的时候发现,在这些满含离情别绪的诗句中,诗人并非一味地直接抒情,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寓于景物、细节或画面之中,以此来传递自己的感情。请在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你读过的诗词,谈谈你们的感受。

(另一小组代表发言——补充或评价——给该小组评分)

明确:作者用“挥手”“凄然相向”“热泪欲零还住”的细节,来传递自己的离情别绪。借景抒情,作者用“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用苍凉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凄苦的心境。“愁思恨缕”采用了一种化抽象为具象的手法,将自己那无边的愁思比喻成具体的“丝”和“缕”,将离愁用丝缕来比喻出来,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四)、探究四——拓展:古人分别之际,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别或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而且这离愁别绪也是多种多样的,都有哪些呢?。请选择二首送别诗,探讨送别诗一般表达了怎样的离愁别绪。

(二小组依次进行:代表展示——赏析——齐读——评分)

、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或相思之情。

、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

、借送别言志。这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

、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

(五)、探究五——运用:月末假结束,要与父母告别;高中毕业,要与同学分别;出差在外,要与亲人离别……同学们,把你最美好的别离留下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吗?请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一次别离,用适当的表达技巧,写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离别时的(惆怅、孤寂、伤感、鼓励、劝勉等)情绪。

(代表展示——自评——朗读——点评——评分)

五、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贺新郎》的学习,不仅知晓了伟人柔情的一面,而且也对古代诗词中送别诗所表现的主题有了概括的认识,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未来的学习中有备而战,战而胜之!

最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让我们再一次重温《贺新郎》的魅力吧!

刘克庄贺新郎吾少多奇节

贺新郎 刘克庄 吾少多奇节。颇揶揄、玉关定远,壶头新息。一剑防身行万里,选甚南溟北极。看塞雁、衔来秋色。不但槊棋夸妙手,管城君、亦自无勍敌。终贾辈,恐难匹。 酒肠诗胆新来窄。向西风、登高望远,乱山斜日。安得良弓并快马,聊与诸公角力。漫醉把、栏干频拍。莫恨寒蟾离海晚,待与君、秉烛游今夕。欢易买,健难得。 诗词注释: 1.奇节:指远大抱负 2.揶揄:嘲弄。玉关定远:班超以平定西域功封定远侯。壶头新息:东汉名将马援封新息侯。晚年出征五溪,卒于壶头。 3.南溟:南海,指极南之地。 4.槊棋:握槊与弈棋,两种古代的棋艺活动。 5.管城君:笔别称管城子,管城侯。勃敌:强敌、对手。 6.终贾辈:终军、贾谊,皆西汉政治活动家。年少有才,抱负甚大。 7.寒蟾:冷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赏析: 词作开头,以“吾少多奇节”,统摄上片内容。运用了一系列的典故,塑造了一个满腔热血,矢志报国的爱国青年形象。即年少时颇自负,年少轻狂,抱负很大。总是取笑定远侯班超、新息后马援,仗剑行走天涯,练就一身武艺,即便是南溟北极也不怕。看尽大漠风沙,经历了四季的春花秋月,自觉哪怕是终军、贾谊之辈也难与己匹敌。 下片,“酒肠诗胆新来窄”与上片的“吾少多奇节”形成截然的反差,一“新”字使情感从上片的自负轻狂、踌躇满志,一下变得落寞。”“新”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近来”“新近”之意,“窄”可以理解为“小”之意。近来酒肠诗胆都小了,也就是说自己近来不胜酒力,也没什么诗胆,更谈不上年少时的狂妄了。什么原因呢?原因一,“向西风、登高望远,乱山斜日”中“西风”“斜日”既是实景也暗指人生晚景,人在他乡。原因二,“安得良弓并快马,聊与诸公角力。漫醉把、栏干频拍。”这里就有了辛词的意味了,刘克庄是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慷慨激昂。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liǎo),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以,从这里,不难看出年少时的抱负难以实现,即壮志难酬导致作者近来心境的落寞。“莫恨寒蟾离海晚”中的“离海”指人在天涯之意,”海”指“涯”古人王勃有诗为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要遗憾此刻凄霜冷月人在天涯,让我们暂时把酒言欢,欢聚一刻。作者不愧是辛派此人,豪迈洒脱也就在此,结句“欢易买,健难得”

古诗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翻译赏析

古诗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翻译赏析 《贺新郎·梦绕神州路》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元干。其古诗全文如下: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前言】《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作品。此词上片述时事。“梦绕神州路”四句为第一层,写中原沦陷的惨状;“底事昆仑倾砥柱”三句为第二层,严词质问悲剧产生的根源;“天意从来高难问”至“送君去”为第三层,感慨时事,点明送别。下片叙别情。“凉生岸柳销残暑”至“断云微度”为第一层,状别时景物;“万里江山知何处”至“书成谁与”为第二层,设想别后之心情;“目尽青天怀今古”至最后为第三层,遣愁致送别意。全词感情慷慨激昂,悲壮沉郁,抒情曲折,表意含蓄。【注释】⑴贺新郎:词牌名。⑵胡邦衡:即胡铨,字邦衡,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高宗时进士,为枢密院编修官,因反对与金议和,忤秦桧,一再被贬。待制:宋时官名。⑶神州: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此指中原地区。⑷画角:古管乐器。传自西羌。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等制成,因表面有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振士气,肃军容。帝王出巡,亦用以报警戒严。⑸

故宫:指汴京旧宫。离黍:亡国之悲。⑹底:何。如:底事,犹言何事。昆仑倾砥柱:传说昆仑山有天柱,天柱崩则天塌。九地黄流乱注:黄河中有砥柱,砥柱崩则黄水泛滥。此皆九州覆灭之灾也。 ⑺狐兔:语出范云《渡黄河》诗,“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谓荒凉无人也。⑻“天意”二句:暗指帝心难测。⑼南浦:本义为南面水边,后常用以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有“送美人兮南浦”。王逸注曰“愿河伯送己南至江之涯”。江淹《别赋》有“送君南浦”。张铣注曰“南浦,送别之地”。⑽耿:通“炯”,光明。斜河:银河。⑾“万里”句:胡铨远贬至广东,故云。⑿回首:回想。对床夜语:指朋友间长夜深谈,亲密相处。⒀“雁不到”二句:胡铨贬所在新州(今广东新兴),雁飞不到,借指别后音信难通。谁与:寄给谁。⒁儿曹:儿辈。恩怨相尔汝:语出韩愈《听颖师弹琴》“妮妮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谓儿女亲昵之语也。⒂大白:酒杯。⒃金缕:即《金缕曲》,又名《贺新郎》,即指此词。【翻译】我辈梦魂一直萦绕着未复的中原。值此金秋在萧萧的风声之中,一方面号角之声连绵不断,似乎武备军容十分雄武,而一方面想起故都汴州,已是禾黍稀疏,一片荒凉。为何似昆仑天柱般的黄河中流之砥柱,竟然崩溃,以致浊流泛滥,使中原人民遭受痛苦,使九州之土全成沉陆?又因何使衣冠礼乐的文明乐土,变成狐兔盘踞横行的惨境!天高难问,人间又无知己,只得胡公您一人同在福州,而今又要送您别去,此情能向谁倾诉!我与您在水畔饯别,征帆既去,但不忍离去,伫立到江边以致柳枝随风吹飘起,产生

古代诗歌赏析刘克庄杜甫《贺新郎杜子昕凯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贺新郎·杜子昕凯歌刘克庄 尽说番和汉。这琵琶、依稀似曲,蓦然弦断。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叹凡处、城危如卵。元凯后身居玉帐,报胡儿、休作寻常看。布严令,运奇算。开门决斗雌雄判。笑中宵、奚车毡屋,兽惊禽散。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段。也莫靠、长江能限。不论周郎并幼度,便仲尼、复起嗟微管。驰露布,筑京观【注】元凯:泛指贤臣、才士。幼度:东晋名将谢玄的字。微管:代称管仲。露布: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风格豪迈慷慨,表达了作者对宋军最终力挫强敌、得胜归来的喜悦之情。 B.上阕写琵琶弦断,渲染了紧张气氛,暗示胡人再次侵略,战事爆发。 C.“报胡儿、休作寻常看”意指南宋城池,几处危急,胡人攻势凶猛,不可小看。 D.下阕用典,赞扬杜子昕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功勋不下古人。 15.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有人评价他的诗词“批判锋芒有时比辛(弃疾)更尖锐”。试结合本词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三)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骏马设喻,反面证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句是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写出刘裕当年气势如虹,极具豪迈气概。 (3)《曹刿论战》中曹刿判断齐军没有伏兵,鲁国可以乘胜追击的依据是“,。” 14.(3分)C 15.(6分) 运用口语化语言,“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叹几处、城危如卵”,直接表达对胡人频繁入侵的痛恨,对南宋朝廷束手无策、国土沦丧的愤懑之情。直斥朝中大臣,“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此段”一句,表达对他们尸位素餐,不能为君王解决外敌之忧的痛斥。 直指南宋朝廷的软弱,“也莫靠、长江能限”,指出南宋朝廷希图依靠天险拒敌的不切实际的侥幸心理。 全诗揭露了南宋朝廷上下面对外敌入侵毫无作为的现实,批判直指弊端,尖锐不留余地。(每点2分,答出3条即可。)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吾视其辙 乱望其旗靡 注意以下字的书写:骐、骥、辙、靡。

古代诗歌刘克庄《贺新郎杜子昕凯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贺新郎·杜子昕凯歌 刘克庄 尽说番和汉。这琵琶、依稀似曲,蓦然弦断。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叹几处、城危如卵。元凯后身居玉帐,报胡儿、休作寻常看。布严令,运奇算。开门决斗雌雄判。笑中宵、奚车毡屋,兽惊禽散。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此段。也莫靠、长江能限。不论周郎并幼度,便仲尼、复起嗟微管。驰露布,筑京观。 【注】元凯:泛指贤臣、才士。幼度:东晋名将谢玄的字。微管:代称管仲露布: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风格豪迈慷慨,表达了作者对宋军最终力挫强敌、得胜归来的喜之情。 B.上阕写琵琶然弦断,渲染了紧张气氛,暗胡人再次侵汉,战事爆发。 C.“报胡儿、休作寻常看”意指南宋城池,几处危急,胡人攻势凶猛,不可小看。 D.下阕运用比拟,引用典故,赞扬杜子听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功勋不下古人。 16.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有人评价他的诗词“抒情痛快淋漓,批判锋芒有时比辛(弃疾)更尖锐”。试结合本词内容分析这一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论证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王维《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翠竹青莲之中勤劳的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图景。 (3)姚鼐《登泰山记》中描写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映照下的色彩和形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新郎·九日》原文及翻译

《贺新郎·九日》原文及翻译 一、《贺新郎·九日》原文 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 二、《贺新郎·九日》原文翻译 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 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 三、《贺新郎·九日》作者介绍 刘克庄,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古诗贺新郎·端午翻译赏析

古诗贺新郎·端午翻译赏析 《贺新郎·端午》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 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释】 ①綀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②结束:妆束、打扮。 ③钗符艾虎:《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④观渡:《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⑤灵均标致:屈原风度。屈原字灵均。 ⑥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 ⑦椒:香物,用以降神;醑:美酒,用以祭神 ⑧角黍:粽子。 ⑨“把似”句:假如屈原而今醒过来。

【翻译】 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彩绘的帷帘敝开,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摇丝绢小扇。中午的清风驱散暑气,显得格外清亮。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 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orG原的风致万世流传。他生平带着芳草,胸襟怀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谁信在千载之后,他在江底的灵魂还会把米粽垂涎。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才把粽子扔进江中给蛟龙解谗。唉,这些传说是多么荒诞。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与世皆醉死在当年,反而省去许多苦恼怨烦。想到这里便有兴作此词以为笑谈,凭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赏析】 本词为端午节吊古之作,咏端午节的风俗人情,提起端午节自然联想到屈原。词人托屈原之事,抒自己的怨愤之情。上片写端午节时当地的事物风光,少年们身穿盛装,争渡看龙舟,而词人却因年纪大,疏懒于此,这是情怀的不同。开头写石榴花开,点明季节。接下写自己的轻闲自在,实质却有“闲愁最苦”的意味,要从反面见意。“任陌头”几句描绘年轻人争渡的场面,动态感很强。 下片赞颂屈原的品格,对端午节民众投粽的民俗予以批评,认为是对屈原的愚弄,有举世皆浊我独醒之慨。思致超妙而文笔诙谐,已

《贺新郎》教学设计

《贺新郎》教学设计 熊高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⒈学习赏析诗歌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 ⒉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⒈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⒉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古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感受诗人毛泽东的宽广胸怀,认识人生的价值。 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和情感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词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2.了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式】下发导学案,生自读品味,分七个小组,讨论并展示,师引导点拨 【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分发导学案。 2、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3、收集送别诗三首,自己试写一首小诗,以备课堂交流。 4、明确展示程序:小组抽签——交流讨论——板书——代表结合板书讲解——补充或质疑——小组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播放电影《杨开慧》主题曲 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灵动的文字。这是电影《杨开慧》的主题曲,这首歌曲的歌词来源于青年毛泽东的《贺新郎》一词。现在,让我们顺着这袅袅余音进一步品味这首词。 二、各小组代表抽签,并将抽签结果标在黑板上。 三、小组讨论交流,并将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提醒: 如果字数过多,请板书关键词。 在小组代表板书的时间里,我建议其余同学试背这首词。 请抽到“拓展”探究的二个小组结合一下,所选的诗词不要出现重复。

四、各小组代表结合板书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一)探究一——诵读:怎样读好这首词? (小组代表讲解朗读要领,试读——读后请同学提意见——齐读——给该小组评分——听录音) 生:这首词中既有伤离别,也有豪情。上片和下片的前5句要读出词人告别爱妻时愁苦、凄然、失落,以及对爱妻的宽慰、怜爱,故需语速缓慢,声调低沉。从“凭割断愁丝恨缕”开始,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我觉得声调要高扬才能够显出诗人的豪情和气概。(学生齐读)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词的名家范读录音,进一步感受《贺新郎》的魅力。(听录音) (二)探究二——绘景: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抓住关键词,结合景物特点,用一段文字再现当时的画面。 (小组代表结合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再现场景——评价——给该组评分)示例:从此就要和你挥手告别远去。在分别之际,我们凄苦的心啊,哪能承受住如此难舍的悲伤的相望!从此,我又将独自一人浪迹天涯。何时是归期?只好把我此时的离愁别苦的心情向你说了又说。可纵是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倾诉不尽!我知道,此刻你的心也和我一样柔肠寸断。我看见你的眼角眉梢都写满了离愁别恨。但坚强的你,却在强忍着悲哀,不让泪水落下。也许,你还在误会我上次的信中所说的话,悲痛中还带着些许的怨气。但是,我相信,我们之间的误会就像那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消逝的。因为啊!仔细想想,在这个纷纷攘攘的人世间,我们是最知心的患难夫妻。谁也没有你我最了解对方。可是,此时我对你难舍的眷恋和深藏在心底的痛苦,即使是洞察秋毫的老天爷也不见得知道啊! 今天早晨,东门路上的冬霜凝结得好厚好厚啊!半空中一轮残月还斜照在家门前的池塘上。显得是那么的凄凉!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潸然泪下!突然,又听见火车启动的汽笛声,更让我肝肠寸断,难舍难分啊!别了,我的爱妻!别了,我亲爱的孩子们!从此,我又将孤身一人去闯荡天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不得不抛家别业,远离亲人!临行前,我希望你割断这千般愁万种恨,坚强勇敢地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我们应该像昆仑山的绝壁倒塌和台风横扫宇宙那样,彻底摧毁这万恶的旧世界,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新世界。请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革命的胜利中夫妻相逢,就像那雄鹰一样和着绚丽的云霞,在天空中比翼翱翔! (三)探究三——悟情,之一:中国诗歌讲究“诗言志,歌咏言”,这里所说的“志”,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在《贺新郎》这首词里边,诗人到底言了什么“志”,抒发了什么“情”呢? (先由一小组代表发言——补充或评价——给该小组评分) 生:我认为作者抒发自己和妻子的依依惜别之情,更多的是自己伤离别。 生: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豪情和壮志。 师:欣赏诗词是不能脱离文本空谈的,你们所概括的诗人的情感在诗歌中是怎样具体体现的呢? 生:开头“挥手从兹去”,挥挥手,从此就要分别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相见;“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执手相看泪眼,“眼角眉梢都似恨”;何况

古典诗词鉴赏: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赏析 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辛弃疾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鸶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正是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贺新郎》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译文】 手持酒杯与你在长亭话别,你安贫乐道的品格恰似陶靖节,俊逸杰出的才干又像那卧龙诸葛。不知何处飞来的林间鹊鸟,踢踏下松枝上的残雪。好像要让我们俩的破帽上,增添上许多花白的头发。草木枯萎,山水凋残,冬日的景物都失去了光烨。全靠那稀疏的梅花点缀,才算有几分生机令人欣悦。横空飞过的两三只大雁,也显得那样孤寂萧瑟。 你是那样看重信用来鹅湖相会,才相逢又轻易地匆匆离别。遗憾的是天寒水深江面封冻不能渡,无法追上你,令人怅恨郁结。车轮也如同生出了四角不能动,这地方真让惜别的行人神伤惨切。试问,谁使我如此烦恼愁绝?放你东归已经后悔莫及,好比铸成的大错用尽了人间铁。长夜难眠又传来邻人悲凄的笛声,但愿那笛音止歇,不要让长笛迸裂。 【注释】 1、陈同父:即陈亮(1143—1194),字同父(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 2、东阳:即今浙江金华。 3、来:访问,探望。 4、鹅湖: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山上有湖,原名荷湖,因东晋龚氏居山养鹅,更名鹅湖。 5、朱晦庵:即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早期主战,晚年主和,与辛、陈政见相左。 6、紫溪:在铅山县南四十里,为建阳、上饶的必经之道。 7、既别之明日:别后的第二天。 8、追路:追随,追赶。 9、鹭鹚林(l c ln):地名,古驿道所经之地。南宋史弥宁《鹭鹚林》诗:驿路逢梅香满襟,携家又过鹭鹚林。含风野水琉璃软,沐雨春山翡翠深。 10、方村:村庄名,在鹭鹚林西南。 11、怅(chng)然:失望的样子。 12、不遂:没有成功。 13、泉湖:地名,在信州东,方村附近。 14、《乳燕飞》:《贺新郎》的别名,因苏轼《贺新郎》有乳燕飞华屋句而得名。 15、见意:表达意见。 16、索词:要我写词。 17、心所同然:两人内心所共同想到的。 18、长亭:古时在城外道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旅休息,或饯别亲友。

37、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宋) 【原文】 实之三和有忧边之语,走笔答之。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在今福建省)人。以荫补官,淳佑六年(1246)赐同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学士。前后四次在朝为官,又四度罢官。理宗赏识他“文名久著,史学尤精”。他的词继承了辛派词人的爱国主义传统及豪放风格。有《后村长短句》。 【注释】 ①贺新郎:词牌名之一。此调始见苏轼词,原名“贺新凉”,因词中有“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句,故名。后来将“凉”字误作“郎”字。《词谱》以叶梦得词作谱。此调声情沉郁苍凉,宜抒发激越情感,历来为词家所习用。后人又改名“金缕衣”、“金缕词”、“金缕歌”、“风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和朋友王实之六首唱和词中的第四首。同作者其它豪放词作一样,字里行间洋溢着济世救国的激情和宏伟志向。 “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想起“千

钧一发”的危急。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于是发一声问: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当时,蒙古贵族屡屡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夕,但统治者却不思进取,嫉贤妒能。头三句的劈空而下,将形势的紧迫,统治者的麻木不仁,请缨报国之志士的热忱,尽情表达出来,纸上铮铮有声。 接着,作者抒发任人唯贤的议论。以“未必”二字起句,道出了作者的自信,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试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轻时有“泼韩五”的浑号,出身行伍,既没有名师传授,也未遇神仙指点,但是却能在谈笑之间大战两河,成为抗金名将。有了这些名将贤相,“国脉微如缕”的惨状也就有扭转的可能了。 以下又连用西汉张良遇谷城公(即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和唐将李筌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而俱立大功的两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作者频频使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既增加了感染力,而且一气呵成,逻辑严密,虎虎有生气。这种宏论高议,以诗的语言和情感发出,更具一种动人的力量。刘词议论化、散文化和好用典故的特点,于此可见一斑。 下片,作者进而联系到自己的遭遇。“棋柝联句”,表达作者报国从军的夙愿。但这一宏愿都成了过去的梦了。登楼远望,揽镜自照,伤感一事无成,痛心国势日非,愁肠百转、感慨万千。一声长叹,将那长期以来怀才不遇、屡屡丧失杀敌报国之机的心情,尽数迸发了出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下边两句,将当时边境上疾风扑面、黑云压城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北风,暗指北来的蒙古兵,它既点出了入犯的方向,也渲染了入

《贺新郎》教案

《贺新郎》教案 高二语文组熊高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⒈学习赏析诗歌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 ⒉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⒈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⒉通过本词的学习,掌握古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感受诗人毛泽东的宽广胸怀,认识人生的价值。 ⒉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积累和情感世界。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词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了解送别诗常见的表达内容,提高古诗鉴赏能力。 【教学方式】下发导学案,生自读品味,分七个小组,讨论并展示,师引导点拨 【教学用具】录音机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分发导学案。学生朗读诗歌,借助注释,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收集送别诗三首,自己试写一首小诗,以备课堂交流。 、明确展示程序:小组抽签——交流讨论——板书——代表结合板书讲解——补充或质疑——小组评价 【教学步骤】一、导入,由播放电影《杨开慧》主题曲导入。 二、各小组代表抽签,并将抽签结果标在黑板上。 三、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将讨论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四、各小组代表结合板书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质疑。 (一)探究一——诵读:怎样读好这首词? (小组代表讲解朗读要领,试读——读后请同学提意见——齐读——给该小组评分——听录音)明确:上片和下片的前句要读出词人告别爱妻时愁苦、凄然、失落,以及对爱妻的宽慰、怜爱,故需语速缓慢,声调低沉。从“凭割断愁丝恨缕”开始,尤其是在结尾部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声调要高扬才能够显出诗人的豪情和气概。(学生齐读) 下面我们再来听一下这首词的名家范读录音,进一步感受《贺新郎》的魅力。 (二)探究二——绘景: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抓住关键词,结合景物特点,用一段文字再现当时的画面。 (小组代表结合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再现场景——评价——给该组评分) (三)探究三——悟情,之一:中国诗歌讲究“诗言志,歌咏言”,这里所说的“志”,指的是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在《贺新郎》这首词里边,诗人到底言了什么“志”,抒发了什么“情”呢?(先由一小组代表发言——补充或评价——给该小组评分) 明确:这首词好就好在把儿女柔情的缠绵和革命激情的昂扬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这昂扬和缠绵里,形象地衬托出一对胸怀大志的青年男女之间真挚的感情。 探究三——悟情,之二:刚才,我们在鉴赏这首词的时候发现,在这些满含离情别绪的诗句中,诗人并非一味地直接抒情,而是将自己的情感寓于景物、细节或画面之中,以此来传递自己的感情。请在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联系你读过的诗词,谈谈你们的感受。

古诗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翻译赏析

古诗贺新郎·乳燕飞华屋翻译赏析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前言】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抒写闺情,表现女子孤独、抑郁的情怀,为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上阕写静谧的夏日午后,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后趁凉入睡,又被风吹竹声惊醒;下阕写伊人观赏石榴花,惜花怜人,情丝缱绻,对花落泪,相思断肠。全词以华美艳丽的形象,婉曲缠绵的情韵,曲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怀,描写细致,形象生动,言尽意远,韵味无穷。 【注释】 ⑴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 ⑵乳燕:雏燕儿。飞:宋赵彦卫《云麓漫钞》谓见真迹作“栖”。 ⑶桐阴:梧桐树阴。

⑷生绡:未漂煮过的生织物,即丝绢。 ⑸扇手:白团扇与素手。 ⑹清熟:娄稳熟睡。 ⑺枉:空白。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曲:形容处所幽深的样子。 ⑻风敲竹: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⑼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蹙:皱。 ⑽幽独:默然独守。 ⑾秾艳:色彩艳丽。 ⑿“芳心”句:形容榴花重瓣,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⒀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⒁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 【翻译】 小燕子飞落在雕梁画栋的华屋,静悄悄无人梧桐阴儿转过了正午。傍晚清凉时美人刚出浴。手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枕睡得香熟。此时不知是谁在推响彩绣的门户?空叫人惊醒了瑶台好梦。侧耳听却原来是阵阵风在敲竹。 石榴花半开像红巾叠簇,待桃杏等浮浪花朵落尽,它才会绽开与孤独的美人为伍。细看这一枝浓艳的石榴,花瓣千层恰似美人芳心紧束。又恐怕被那西风吹落只剩叶绿。来日如等到美Org人来到,在花前饮酒也不忍去碰触。那时节泪珠儿和花瓣,都会一同洒落,声簌簌。

《贺新郎》原文赏析及理解性默写

古诗词第五首 贺新郎·国脉微如缕 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tuò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注释: 国脉:国家的命脉。长缨:指捕缚敌人的长绳。 韩五:韩世忠,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轻时有“泼韩五”的浑号。 金汤:指坚固的防御工事。张许:指张巡、许远,安史之乱时,他们坚守睢阳,坚贞不屈。 译文: 国家命脉日渐衰弱,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材。如不信,试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张良遇谷城公传授《太公兵法》、唐将李筌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而立下大功,但是就算他们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 少年时期也曾雄心壮志、心怀家国,只叹从未实现。登楼远望,揽镜自照,伤感一事无成,痛心国势日非,愁肠百转、感慨万千。听说北面蒙古骑兵来势汹汹,进攻时利用的冲梯,屡次狂舞于边城。不要再大谈空想而不以身抗敌,自古以来敌人真正难以抵抗的是战场上的勇士,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有志儿郎,不要在发无聊呻吟,赶快投笔从戎,保家卫国吧! 赏析: “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想起“千钧一发”的危急。一个极形象的比喻,说明国家的命脉,实在已经衰微不堪。于是发一声问:不知何时才能请得长缨,将敌方首领擒缚!当时,蒙古贵族屡屡攻宋,南宋王朝危在旦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赏析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赏析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词作鉴赏 正如本词自注所述,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词,乃是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而作,抒写了作者罢职闲居时的寂寞与苦闷的心情。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此词约作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其中有“停云堂”,即取陶渊明《停云》诗意。 辛弃疾的词,爱用典故,在宋词中别具一格。这首词的上片一开头“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即引用了《论语》中的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就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之意。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也是很自然的。这里“只今馀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用以强调“零落”二字。接着“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数语,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写出了世态关系与自己此时的落寞。“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于自然,不仅觉得

贺新郎(辛弃疾)

贺新郎(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赏析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自浙江东阳来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作者。作者和陈亮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极为投契。陈亮在带湖住了十天,又同游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后来,陈亮因朱熹失约未来紫溪(地名,在江西铅山县南),匆匆别去。辛弃疾思念陈亮.曾先写《贺新郎》一首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就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的和词以后,再次回忆他们相会时的情景而写下了这首词。从时间上看,这首词可能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天。 上片写友情。前四句以陈登、陈遵作比,说明作者与陈亮思想一致、情投意合的深厚友谊。中三句写他们旷达的胸怀与不慕富贵荣华的高尚情操。后四句写他们为国事担忧而发的恢宏议论以及因无人响应而产生的牢骚。下片论国事。前四句从抗战派与投降派的尖锐矛

盾出发,提出了为什么祖国遭受分裂这一严重问题。实际上是?quot;南北分裂,已成定势这一投降主义谬论的批判。中四句,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摆出了人材不得重用却又高喊搜罗人材以致堵塞了收复中原的通路这一严酷现实,揭露了投降派坚持屈辱求和打击抗战派的反动政策。最后四句,通过男儿到死心如铁和补天裂这样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他们争取祖国统一的决心。 这首词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和陈亮在思想一致的基础上所结成的战斗友谊,抒发了他们坚持抗战,志在统一的壮志豪情。 这是一首唱和词,但与一般酬答往来的庸俗之作大不相同,它写得感情饱满,痛快淋漓,内容丰富,形象鲜明。值得提出的是,这首词始终注意描绘和歌颂陈亮这一胸怀大志的人物形象。就全词来看,作者的笔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历史人物来赞美陈亮的宽阔胸怀与远大理想;二是通过对时政的抨击和对富贵的蔑视来突出陈亮的高尚品格;三是通过陈亮的言论男儿到死心如铁来歌颂陈亮为国牺牲的决心和坚定立场。词中把写景、抒情、用典、使事结合在一起,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鉴赏 此词的突出特点在于,把即事叙景与直抒胸臆巧妙结合起来,用凌云健笔抒写慷慨激昂,奔放郁勃的感情,悲壮沉雄发场奋厉的格调。 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在于以情感人。古今中外的优秀作,无不充溢着激情。该词即是如此。作者与陈亮,都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

初中语文 古诗文赏析 刘克庄《贺新郎 送陈真州子华》赏析(含译文)

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赏析(含译文)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刘克庄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译文】 向北眺望通往中原的路,试着议论议论,这一场恢复中原的大事,该怎么嘱咐?记得太行山王善、杨进聚众百万,曾经接受东京留守宗泽驾驭。现在朝廷对义兵左右为难就象握着毒蛇骑着老虎。你到京东路去义军领袖会高兴,料想他们一定会放下武器拜你为父。谈笑间,平定齐鲁。 黄河两岸一派萧条只见乱跑的狐兔,试问当年、祖逖离开这里后,还有人来过否?多少在建业新亭洒泪的士大夫,谁真正想到过中原那一大块国土?算起来恢复大业必须由适当的人来做。应该笑象我等书生心里胆怯,向车中、关闭起来象新媳妇。空空地目送,边塞的鸿雁飞去。 【注释】

①平章:议论,筹划。公事:指对金作战的国家大事。 ②分付:安排,处理。 ③“记得”二句;指靖康之变后在河北、山西等地结集的抗金义军,其中有不少归附东京留守宗泽。 ④把作:当作。握蛇骑虎:比喻危险。 ⑤真吾父:用郭子仪事。郭子仪曾仅率数十骑入回纥大营,回纥首领马而拜,说:“真吾父也。” ⑥两河:指河北东路、西路,当时为金统治区。狐兔:指敌人。 ⑦祖生:祖逖。这里指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宗泽、岳飞等。 ⑧“多少”二句:谓士大夫只会痛哭流涕沽名钓誉而不去行动。新亭,用新亭对泣事。块土:犹言国土。 【赏析】 这首送陈子华的词,写法特别。“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突如其来地提出一个因北望中原而产生的问题,起势突兀,引人注目。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接着才指出问题的具体内容:即是该怎样对待沦陷区的义军。问题从南、北宋之际说起,当时的爱国将领宗泽为抗击金军,招抚了义军首领王善、杨进等人,他敢于招抚被人视为“寇盗”

古诗贺新郎·吴江翻译赏析

古诗贺新郎·吴江翻译赏析 《贺新郎·吴江》作者为宋朝诗人蒋捷。其古诗全文如下:浪涌孤亭起,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帝遣江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斗吐出、寒烟寒雨。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翚、掷向虚空里。但留得,绛虹住。五湖有客扁舟舣,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奈鹭也、惊飞沙渚。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之何处?鼓双楫,浩歌去。【前言】《贺新郎·吴江》是南宋词人蒋捷的作品,作于宋亡以后作者漂泊东南时期的作品。词中主旨在于借重虹亭抒发作者在宋亡之后无处容身的隐痛。词语言凝炼,意境奇幻,是一首极具特色的佳作。【赏析】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作者漂泊东南时期的作品。词中主旨在于借重虹亭抒发作者在宋亡之后无处容身的隐痛。吴江,即吴淞江,是大湖的一个支流,东流入大海。江上有长桥,又名重虹桥,上有重虹亭,甚为宏丽,为苏杭之间必由之路。姜夔曾有词云“重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遇。”风光甚为旖丽。“浪涌孤亭起”,就起得突兀奇谲,显出了垂虹亭的气势。翻滚江涛,孤亭屹立,巨浪腾空涌起。这样有气势的建筑,在词人眼里,“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蓬莱山是海上三神山之一,当年秦皇、汉武都曾派臣前往寻访仙人,可惜都未能找到,但却有亭子飘落到了人间。可见重虹亭来历非同寻常。仙山上飘来的亭子,谁来护持它呢?“帝遣江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斗吐出、寒烟寒雨。”八根柱子上有八条蛟龙环绕,并能喷

烟吐雨,显示出亭子外观极为壮丽。“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翚、掷向虚空里,但留得,绛虹住。”但来自仙山神力的亭子也遭劫难,昨夜巨鲸翻动了地轴,把飞檐抛到天空,只把垂虹桥留了下来。这个巨鲸实指人间的巨怪,这里是指蒙元贵族。元兵于1275年(德佑元年)攻宋,平江府通判王矩之、都统制王邦杰迎降于常州,元丞相伯颜进入平江府。垂虹桥是必经之路。说重虹亭毁于此时,也非无根之果也不至纯属垂虹亭的被毁,象征着国家灭亡。下片“五湖有客扁舟舣”,转写词人吴江之行。从太湖里驾着小舟停靠在垂虹桥边,目睹亭子残破,作者都积于心中多时的愤懑,便喷发出来。“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垂虹亭本来是蓬莱山上群仙的聚会之所,但飘坠到这里,仙人们如果重来,目睹亭子被毁,恐怕他们无法留驻。借群仙的难驻,表明了山河改易使神仙也不再留恋人间。这里安排得匠心独具,不直抒感慨,比直接抒发感慨要委婉得多,深刻得多。“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奈鹭也惊飞沙渚。”词人想借白鹭为群仙报信,但白鹭也被惊飞。此处思维之奇,亦难以片言卒说。把沙洲飞鹭等拉进了神奇境界。“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词写至此,真情流露出来。“万重乌云遮蔽”,四海茫茫,何处是容身之地呢!词人的亡国之痛,从这两句里集中地表现出来。词人在入元之后,始终不肯出仕,终老竹山。是其一贯思想使然。词中在易代之后,俯仰身世,无所寄寓,与古代诗人契合。结语“鼓双楫,浩歌去”,再现词人遗世独立之风貌,让人想起王闾大夫之风味。读来让人在意犹未尽之余,感慨系之。这首词语言

古诗贺新郎·夏景翻译赏析

古诗贺新郎·夏景翻译赏析 《贺新郎·夏景》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 【前言】 苏轼所作的词,《贺新郎·夏景》是夏景时期贺新郎的作品。此 词于婉曲缠绵的笔致中糅入人生失意的悔慨,多了些沉厚隽永的意蕴,故婉而不柔靡,丽而不艳浮。此词被收录于晚清词人朱孝臧整理的《宋词三百首》。 【注释】 ①手弄句:生绡,未经漂煮的生丝织物,这里指丝绢。团扇,汉成帝妃班婕妤,因遭赵飞燕姊妹谮毁失宠,幽居长信宫,作《团扇诗》以自伤。其诗云:“新裂齐oRG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 团似明月。”借团扇秋凉被弃比喻恩情中断。后因以“团扇”喻指佳 人薄命失宠。此暗用其意。 ②一时:一并,一齐。 ③瑶台:玉石砌成的台,神话传说在昆仑山上,此指梦中仙境。

④又却二句:用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⑤红巾蹙:形容石榴花半开时如红巾皱缩。 ⑥浮花浪蕊:指轻浮斗艳而早谢的桃、李、杏花等。韩愈《杏花》:“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⑦秾艳二句:秾,艳丽;华丽。千重似束,形容石榴花瓣重叠,也指佳人心事重重。 ⑧秋风惊绿:指秋风乍起使榴花凋谢,只剩绿叶。 ⑨两簌簌:形容花瓣与眼泪同落。清黄蓼园《蓼园词话》云:“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翻译】 厅室内静无人声,一只雏燕儿穿飞在华丽的房屋。梧桐树阴儿转向正午,晚间凉爽,美人刚刚汤沐。手里摇弄着白绢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渐渐困倦斜倚,独自睡得香熟。帘外是谁来推响彩乡的门户?白白地叫人惊散瑶台仙梦,原来是,夜风敲响了翠竹。 那半开的石榴花宛如红巾折皱。等浮浪的花朵零落尽,它就来陪伴美人的孤独。取一枝艳丽榴花细细看,千重花瓣儿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又恐怕被那西风骤起,惊得只剩下一树空绿,若等得美人来此处,残花之前对酒竟不忍触目。只有残花与粉泪,扑扑籁簌地垂落。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上片写美人,下片掉转笔锋,专咏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原文

贺新郎·九日(刘克庄)原文 湛湛长空黑①,更那堪、斜细,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滴②。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③。到而今、春华落尽④,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⑤。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孤负酒⑥,怕黄花、也笑人岑寂⑦!鸿去北,日西匿⑧。 【注释】 ①湛湛(zh n):深远的样子。 ②牛山:在山东临淄县南。 ③凌云笔:高超的大手笔。 ④春华落尽:意谓豪情已消尽。春华:的花朵,比喻文采。 ⑤南朝狂客:指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共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 ⑥黄花:菊花。 ⑦岑寂:寂寞。 ⑧匿:隐藏。 【】 上片写重阳节登高望远所引起的感喟。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满天密布深黑的乌云,再加上阵阵斜风细雨,真是

满城风雨近重阳,使人心乱如麻,愁思似织。下面四句说平生目空一切,他自称一生枘凿,壮夫瞋懦,通人嫌拗。(《水龙吟》)曾因泳《落梅》讥刺时政,东君廖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致遭权臣忌恨,由此病废十年,但他并不因而畏怯,这在他病后仿梅绝句中可以看出,梦得因桃却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也被累十年。重阳本来是登高之佳节,由于风雨凄凄,只能登上高楼,放眼遥望千山万壑,浩荡秋色,也即是群玉峰头,万里秋无极。(赵以夫《龙山令》)高楼百尺,用刘备语,刘备与许汜共论天下英雄;许汜说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由于许汜只知求田问舍,营个人私事,因此陈元龙与许汜不多讲话,并让他睡下床。刘备批评许汜自私,并且说,要是我的话,就自己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上。事见《三国志魏志陈登传》词中的百尺高楼,是指英雄志士登临望远之所。 接着四句是登高楼后触目伤怀。自己本是一介书生,如今垂垂老矣,忧国之心尚在,他于送黄成父还朝时说:时事祇今堪痛苦,未可徐徐俟驾。好着手、扶将宗社。(《贺新郎》)个人受谤废黜都不介意,只有恢复神州,是他最大愿。面对千崖,联想起唐代杜牧在池州刺史任上写下的《九日齐山登高》诗末两句云:古往今来只如此,朱山何必独沾衣?他同意杜牧所云,感触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很多人共有的心情,因此也不必像齐公那样在牛山独自泪下沾衣。但作者在此虽认为不必为个人得失计较,同时也突出神州泪之可贵。虽然往事一去无迹,却仍然不能在记忆中抹去,至此词意陡转,过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