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2

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2

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2
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2

执笔教师:韩伟珍

学习课题: 化学方程式总汇日期:2013.9.27

新课标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 P6 Na与O2反应(点燃) P6 Na与H2O反应: P6

K与H2O反应: P6

2、卤素单质F 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 P8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② P9

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 P9

4、Mg与H2O反应: P14

5、Na与Cl2、反应(点燃): P19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H2 N2 H2O

CO2 CH4 P2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P30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氧化反应)

正极(铜):(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P36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P42

4、Na2SO4与CaCl2反应: P45

执笔教师:韩伟珍

学习课题: 化学方程式总汇日期:2013.9.27

5、高炉炼铁:

P45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P53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54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P60 (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P60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P60

(4)聚合反应:P60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P62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2)取代反应

①与Br2的反应: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

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执笔教师:韩伟珍

学习课题: 化学方程式总汇 日期:2013.9.27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P67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P67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P68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 3CH 2OH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4KMnO CH 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

P68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P68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 P69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①蔗糖水解反应: P73 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P73 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P73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 2O ?→?酸甘油+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 反应)

油脂+H2O ?→?碱甘油+

蛋白质+H 2O ??→

?酶等各种

执笔教师:韩伟珍

学习课题: 化学方程式总汇日期:2013.9.27

新课标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1、2HgO受热分解: P80-P81 Ag2O受热分解:

2、CO还原Fe2O3

①C 还原ZnO

②C 还原MgO

③O2还原Cu2S

④Al 还原Fe2O3(铝热反应)

⑤Fe还原CuSO4:

3、电解NaCl:

①电解NaOH:

②电解MgCl2

③电解Al2O3

4、石油的催化裂化,例如:C4H10裂化得到乙烯和乙烷: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练习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复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13C-NMR(核磁共振)、15N-NM 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u thrich 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 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 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 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3.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4.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5.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为a、b、c,它们的离子A n+、B n-、C m-具有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n > m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 > b > c B. a > c > b C.a = b + m + n D.a = c – n - m 6.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6和8 B.19和16 C.12和17 D.10和8 7.同周期的X、Y、Z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O4<H2YO4<HX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X>Y>Z C.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弱到强 8.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ClO4>HBrO4>HIO4 B.碱性:NaOH>Mg(OH)2>A l(O H)3 C.稳定性:PH3>H2S> HCl D.非金属性:F>O>S 9. .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如Cl2)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10.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 B.H2X C.XH4 D.XH3 11. 医学研究证明,用135 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135 53I I叙述正确的是() A.135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B.135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135 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D.135 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12.下列物质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H2O2B.NH4Cl C.N2 D.Na2O2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必修1、必修2化学方程式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 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 a C l2 + N a2S O4 ==== B a S O4↓+ 2N a C 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 a C l2+N a2C O3=====C a C O3↓ +2N a C 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 a2C O3+2H C l=====2N a C l+H2O +C 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 u O+C 高温 2C u+C 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 e+C u S O4=====F e S O4+C 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 a C l2+N a2C O3=====C a C O3↓+ 2N a C 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 a+O2 N 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 a+O2====2N 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 a2O2+2H2O====4N a O 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 a2O2+2C O2====2N a2C O3+O2 10、钠与水反应:2N a+2H2O====2N a O 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 e+4H2O(g)====F e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 l+2N a O H+2H2O====2N a A l O2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 a O+H2O====C a(O 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 e2O3+6H C l=====2F e C 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 l2O3+6H C l=====2A l C 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 l2O3 + 2N a O H ===== 2N a A l O2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 e C l3 + 3N a O H ===== F e(O H)3↓+3N a C 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 e S O4 + 2N a O H ==== F e(O H)2↓+N a2S 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 e(O H)2+2H2O+O2==== 4F e(O 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 e(O H)3 F e2O3+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 l2(S O4)3+6N H3·H2O==== 2A l(O H)3↓ +3(N H3)2S 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 l(O H)3 + 3H C l ==== A l C 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 l(O H)3 + N a O H ==== N a A l O2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 l(O H)3 A l2O3+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 e C l3+F e====3F e C 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 e C l2+C l2=====2F e C 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 i O2+4H F====S i F4+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 i+4H F====S i F4+2H2↑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A .C B .F C .S D .Ne 2.已知某粒子 n A Z R ,则元素R 的原子序数是( )。 A .Z B .A-Z C .Z-n D .Z+n 3.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A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4.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小于1的是( )。 A .r (Na +)/ r (Na) B .r (Cl -)/ r (Cl) C .r (Na)/ r (Mg) D .r (Ca)/ r (Mg) 5.有A 、B 、C 、D 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 反应放出氢气,将A 投入C 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 ,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 .A > B > C > D B .D >B >A >C C .B >A >C >D D .C >A >B >D 6.下列事实不能.. 说明非金属性Cl >I 的是( )。 A .Cl 2+2I -==2Cl -+I 2 B .稳定性:HCl >HI C .酸性:HClO 4>HIO 4 D .酸性:HClO 3>HIO 3 7.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原子半径:F <Mg <K B .稳定性:PH 3>H 2S >NH 3 C .酸性:H 3PO 4<H 2SO 4<HClO 4 D .碱性:Al(OH)3<Mg(OH)2<KOH 8.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锂(Li )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B .砹(At )为有色固体,AgAt 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 .在氧气中,铷(Rb )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D .HBrO 4的酸性比HIO 4的酸性强 9.X 元素的阳离子和Y 元素的阴离子都具有与Ar 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 的原子序数比Y 小 B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 大 C .X 的原子半径比Y 大 D .X 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 大 10.已知下列反应:Cu+X 22、2Y 、2X -+Z 2 2Z - +X 2,X 2、Y 、Z 2为三种元素的单

必修一、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相关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一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先加HCl酸化---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3、2Na + O2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8、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9、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0、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1、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 12、Al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 + 3NaOH ===== Al(OH)3↓+ 3NaCl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讲解

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方程式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Na与H2O反应:P23 K与H2O反应:P23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P23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 ②P23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P23 4、Mg与H2O反应:P21 第二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1、Na与Cl 2、反应(点燃):P34 2、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P34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P33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H2N2H2O CO2CH4P35 3、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P36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P41 4、SO2和O2 的反应P43 N2 和H2 的反应P43 4、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氧化反应) 正极(铜):(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P50 5、实验室制氯气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2Cl–+MnO2Mn2++Cl2↑+2H2O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P59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60

① ② ③ ④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P69 (2) 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 P69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P60 ① ② ③ (4)聚合反应:P91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P71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2)取代反应 ① 与Br 2的反应 : 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石油的催化裂化,例如:C 4H 10裂化得到乙烯和乙烷: P67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P77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P77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P77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 3CH 2OH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4KMnO CH 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 4Li + O2 2Li2 O 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 Na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 K与H2O反应: 2K+2H2O===2KOH+H2↑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F2 + H2 === 2HF Cl2 +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Cl Br2+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Br I2+ H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 Cl2+2NaBr===Br2+2NaCl ② Cl2+2NaI===I2+2Na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 4、Mg与H2O反应:Mg+2H2O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OH)2+H2↑ Al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

Mg与HCl反应: Mg+2 HCl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gCl2+ H2↑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 化氢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方程式汇总

必修2化学方程式汇总及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 Na与O2反应(点燃) Na与H2O反应: K与H2O反应: Mg与H2O反应: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 、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 ②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 4、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电子式:H2N2H2O CO2CH4Na2O2H2O2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 ①Zn-Cu稀硫酸原电池 负极(锌):(氧化反应) 正极(铜):(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经过外电路流向。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②铅蓄电池 负极是,正极是,电解质溶液是硫酸溶液; 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以30%的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负极:(氧化反应); 正极:(还原反应); 总反应:。 ④以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氧化反应); 正极:(还原反应); 总反应:。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① ② ③ ④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 (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① ② ③ (4)聚合反应:

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2

执笔教师:韩伟珍 学习课题: 化学方程式总汇日期:2013.9.27 新课标高一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 P6 Na与O2反应(点燃) P6 Na与H2O反应: P6 K与H2O反应: P6 2、卤素单质F 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 P8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 ② P9 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 P9 4、Mg与H2O反应: P14 5、Na与Cl2、反应(点燃): P19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P20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H2 N2 H2O CO2 CH4 P2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P30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氧化反应) 正极(铜):(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P36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P42 4、Na2SO4与CaCl2反应: P45

执笔教师:韩伟珍 学习课题: 化学方程式总汇日期:2013.9.27 5、高炉炼铁: P45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P53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54 ① ② ③ ④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P60 (2)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P60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P60 ① ② ③ (4)聚合反应:P60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P62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2)取代反应 ①与Br2的反应: ②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 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反应方程式: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练习题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A.氧B.氟C.碳D.氮 2.X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 B.H2X C.XH4 D.XH3 3.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 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135 53I叙述正确的是 A.135 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B.135 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135 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ⅦA族D.135 53 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 4.下列关于3 2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3 2He原子核内含有2个中子B.3 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 C.3 2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3 2He和4 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5.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F2<Cl2B.金属性强弱:K<Na C.酸性强弱:H3PO4<H2SO4 D.碱性强弱:NaOH<Mg(OH)2 6.X、Y、Z为短周期元素,这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4、6,则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Z B.X3YZ C.XYZ2D.X2YZ3 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生成碱的金属元素都在ⅠA族 B.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ⅣA族 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第二周期Ⅳ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 8.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9.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C.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 D.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10.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 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1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 ..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D.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12.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和O3互为同位素B.O2和O3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等物质的量O2和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3.含硒(Se)的保健品已开始进入市场。已知硒与氧、硫同主族,与溴同周期,则下列关于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比硫强B.氢化物比HBr稳定 C.原子序数为34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 14.已知质量为数为A的某阳离子R n+,核外有X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A.A-x B.A-x-n C.A-x+n D.A+x-n 15. 对于 A Z X和A+1 Z X+ 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16、某粒子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电荷为0,则它的化学符号是C A.13Al B.13Al C.13 C D.13 C 17、对于A Z X和A+1 Z X+两种粒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一定相同,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 B.化学性质及乎相同 C.一定都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18、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A.原子半径:Cl>S>O B.还原性:Na>Mg>Al C.稳定性:HF>HCl>HBr D.酸性:HClO4>H2SO4>H3PO4 19、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B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C.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D.Li、Z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20、H218O和D2O分子中的中子数,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21、X元素的阳离子与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22、某元素X气态氢化物与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则该元素: A.在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ⅦA族, B.在周期表中处于第2周期ⅤA族

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学必修二化学方程式 总结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4Li+O22Li2O 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 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 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F2+H2===2HFCl2+H2=2HCl Br2+H2=2BrI2+H2=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 ②Cl2+2NaI===I2+2Na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 4、Mg与H2O反应:Mg+2H2O=Mg(OH)2+H2↑ 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 Mg与HCl反应:Mg+2HCl=MgCl2+H2↑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 28H 2 O与NH 4 Cl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催化剂 △ 2H 2 O+O 2 ↑ 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 5、高炉炼铁:2C+O2===2CO Fe2O3+3CO2Fe+3CO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必修2化学方程式总汇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Li 与O 2反应(点燃) 4Li + O 22Li 2O Na 与O 2反应(点燃) 2Na + O 2Na 2O 2 Na 与H 2O 反应: 2Na + 2H 2O = 2NaOH+H 2↑ 2、卤素单质F 2 、Cl 2 、Br 2 、I 2与氢气反应 F 2 + H 2 = 2HF 、Cl 2 + H 2 = 2HCl 、Br 2 + H 2 = 2HBr 、I 2 + H 2 =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Cl 2可以从溴化物(或碘化物)中置换出Br 2(或I 2): ① Cl 2 + 2NaBr = Br 2 + 2NaCl ② Cl 2 + 2KI = I 2 + 2K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 2可以从碘化物中置换出I 2:Br 2 + 2KI = I 2 + 2KBr 4、Mg 与H 2O 反应: Mg + 2H 2O = Mg(OH)2↓ + H 2↑ 5、Na 与Cl 2、反应(点燃):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 2O 与NH 4Cl 的反应 Ba(OH)2·8H 2O+2NH 4Cl==BaCl 2+2NH 3↑+10H 2O 2、原电池原理 (1)概念: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2)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 典型的原电池(Zn-Cu 原电池) 负极(锌): 负极(锌): Zn - 2e - = Zn 2+ (氧化反应) 正极(铜): 正极(铜): 2H + + 2e - = H 2↑(还原反应)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Zn + 2H + = Zn 2+ + H 2↑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 (2)取代反应(与Cl 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 C 2H 4 + 3O 2 ??→ ?点燃 2CO 2+2H 2O (2) 加成反应(与Br 2的反应): CH 2=CH 2 + Br 2 → CH 2BrCH 2Br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① CH 2=CH 2 + H 2 CH 3CH 3 ② CH 2=CH 2 + 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③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乙醇) (4)聚合反应: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 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与O 2的反应):2C 6H 6+15O 2 ??→ ?点燃 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 ① 与Br 2+ Br 2 ??→?3FeBr + HBr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 章知识点总结 https://www.doczj.com/doc/27521668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章知识点复习及强化训练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第一周期____种元素包括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_____种元素包括元素 第三周期_____种元素包括元素 周期第四周期_____种元素 (横向)长周期第五周期_____种元素 第六周期_____种元素 第七周期_____种元素 2、族主族 (A) 共七个主族 族副族 (B) 共七个副族 (纵向) 第VIII 族:第_______纵行。 ______族:稀有气体元素 ⅠA 包括元素ⅡA 包括元素 ⅦA 包括元素零族包括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1、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元素的单质和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难易:越易置换出氢气则金属性越。 b.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金属性越强则碱性越。 c.金属单质和另外金属盐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d.一般而言,原电池负极材料的金属性比正极材料。 e.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的金属单质金属性越。 2

2、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是: a.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 b.元素单质和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非金属性越强则越与氢气化合,且气态氢化物越。 c.非金属单质和另外非金属盐溶液中的置换反应 d.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 e.同周期从左至右金属性,非金属性。 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非金属性。 3、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1、最外层电子数: 2、原子半径: 3、最高正价:最低负价: 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①同一元素的阳离子半径相应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相应原子半径,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价态的离子,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 ②同一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阴离子、阳离子半径也在变小, 但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③同一主族元素原子,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价态离子,从上到下, 半径也 3

必修二化学方程式汇总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4Li + O22Li2 O 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 钾可以与氧气生成更复杂KO2 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 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 F2 + H2 === 2HF 冷暗Cl2 + H2 === 2HCl 光照或点燃 Br2 + H2 === 2Br 加热I2 + H2 === 2HI 加热边加热边分解,可逆反应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 ②Cl2+2NaI===I2+2Na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 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 Al与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 Mg与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 5、Na与Cl 2反应(点燃): 用电子式表示NaCl的形成过程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吸热反应,烧杯变凉)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电流流动方向由铜到锌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 2H2O2 催化剂 △2H2O+O2↑ 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 5、高炉炼铁:2C + O2 === 2CO Fe2O3 + 3CO ==2Fe + 3CO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相对清洁的化石燃料)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H4(g)+2O2(g) ? ?→ ?点燃CO 2 (g)+2H2O(l)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答案

必修二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除燃烧外,有机物必须用结构简式表示) 1.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 CH 4 +Cl 2 CH 3 Cl+HCl CH 3 Cl+Cl 2 CH 2 Cl 2 +HCl CH 2 Cl 2 +Cl 2 CHCl 3 +HCl CHCl 3 +Cl 2 CCl 4 +HCl 2.乙烯通入溴水(或通入溴的CCl 4 溶液)中 CH 2 = CH 2 + Br 2 CH 2 BrCH 2 Br 3.乙烯与水反应 CH 2 = CH 2 + H 2 O CH 3 CH 2 OH 4.乙烯与溴化氢反应 CH 2 = CH 2 + HBr CH 3 CH 2 Br 5.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 CH≡CH + HCl H 2 C = CHCl 6.苯和浓硝酸反应 -NO 2 NO 2 +H 2 O 7.苯和液溴反应 + Br 2 Br + HBr 8.苯和氢气反应 + 3H 2 9.某烃燃烧 CxHy+(x+y/4)O 2 xCO 2 +y/2H 2 O 10.乙醇与钠反应 2C 2 H 5 OH+2Na 2CH 3 COONa+H 2 ↑ 光光 光光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浓H 2 SO 50-60℃ Fe 催化剂 加热、加 点

11.乙醇催化氧化 2CH 3CH 2OH+O 2 2CH 3CHO+2H 2O 12.乙醛氧化成乙酸 2CH 3CHO + O 2 2CH 3COOH 13.银镜反应 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14.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CH 3CHO+2Cu(OH)2+NaOH CH 3COONa+Cu 2O ↓+2H 2O 15.乙酸与钠反应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16.乙酸与碳酸钠反应 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17.乙酸与氢氧化铜反应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18.乙酸与乙醇酯化反应 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19.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CH 3COOC 2H 5+H 2O ? CH 3COOH+ C 2H 5OH 20.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CH 3CH 2OH 21.硬脂酸甘油酯与烧碱混合加热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3 C 17H 35COONa+CH-OH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u △ 催化剂 水浴加 水浴加 催化剂 △ 稀硫酸 △ △ △

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单元知识点总结 甲烷 甲烷燃烧 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 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 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 加热) 乙烯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 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 (条件为催化剂) 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 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加热,浓H2SO4) 乙炔 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 (条件为点燃) 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

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 3 CaO + CO 2 2CaO+5C 2CaC 2+CO 2 CaC 2+2H 2O→C 2H 2+Ca (OH )2 C+H 2O CO+H 2高温 C 2H 2+H 2→C 2H 4 ----乙炔加成生成乙烯 C 2H 4可聚合 苯 苯燃烧 2C 6H 6+15O 2→12CO 2+6H 2O (条件为点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 6H 6+Br 2→C 6H 5Br+HBr 苯和浓硫酸浓硝酸 C 6H 6+HNO 3→C 6H 5NO 2+H 2O (条件为浓硫酸) 苯和氢气 C 6H 6+3H 2→C 6H 12 (条件为催化剂) 乙醇 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 C 2H 5OH+3O 2→2CO 2+3H 2O (条件为点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 3CH 2OH+O 2→2CH 3CHO+2H 2O (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 3CH 2OH→CH 2=CH 2+H 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 2CH 3CH 2OH→CH 3CH 2OCH 2CH 3+H 2O (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 140摄氏度) 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 CH 3COOH+C 2H 5OH→CH 3COOC 2H 5+H 2O 乙酸 乙酸和镁 Mg+2CH 3COOH→(CH 3COO)2Mg+H 2 乙酸和氧化钙 2CH 3COOH+CaO→(CH 3CH 2)2Ca+H 2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