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

美学

美学
美学

1.美学与哲学的关系:

美学与哲学的关系密切。美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个科学的对象,而是一个哲学的对象。美学本身就是一门哲学性质的学科,它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美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一个哲学思辨性质的问题。古希腊以来的美学理论探讨都是建立在人们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基础之上的,是人们审美活动的哲学反思。美学产生于柏拉图之问:"美是什么?"这里所问的美,不是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这种把人的注意力从感性现象引向抽象的本质的方式,遵循了古希腊形而上的哲学传统。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其学科框架、理论范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带有同时代的哲学印记。另外历史上的大美学家几乎都是大哲学家。西方现代美学与哲学的复杂关系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美学与哲学难以分割的关系。西方现代美学所拒斥的其实只是西方传统哲学,它所依附的仍是西方现代哲学。

2.美如何成为学:美成为学的具体性在于美所寓于其中的实体。

(1)西方文化使美学成为学:

西方美学有三个基础:对事物本质的追求是第一个基础,也是西方文化形成美学的最早和重要基础;对心理知、情、意的明晰划分是第二个基础,引出了以审美心理为核心的美学;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是第三个基础。

(2)各非西方文化具体接受西方美学体系而从现代文化结构中产生美学。

(3)各非西方文化在承认了美学的基础上在自己的历史中以现在的美学为框架汇集相关资料,构成本文化的美学。

3.美作为学的历史:

(1)中国:1949以前,朱光潜的美即距离、直觉、内模仿、移情;20世50年代至60

年代,四大派别;1978至今,李泽厚的人类学本体论美学,主体性实践哲学(2)西方(三种走向分裂的美学范式):

基本结构内容代表人物地位

现象-本质(本体论为中心)从美的本质到所有美的现象,是美的本质与美的具

体事物的关系,既体现了古代社会静态结构,又体

现了人在审美中不断提升自己

柏拉图奠定基础

主体-客体(认识论为中心)从美的本质转到美感的本质,从审美客体转移到审

美主体,美学中“以人的内心构造和心理感受谈论

美”的新潮出现

鲍姆加

登、康德

体系化的近

代西方美学

一般-典型(美-艺术)从美的本质到各门艺术,感性认识的完善主要体现

在艺术上,各门艺术从技术中区分开来,成为统一

具有意义的美的艺术而形成了美学的另一种新潮。鲍姆加

登、黑格

转折

4.“自然的人化”在实践活动中成为审美对象:

李泽厚认为:美是在人们社会生产实践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中,经自然的人化而产生的。审美关系是人类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审美对象(审美客体)也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5.西方美学的发展过程:

西方美学发展过程分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古希腊罗马至十六世纪,在哲学上着重对本体论中的“是”或“存在”进行探究,从而建构了本体论美学;第二阶段从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由于人性、人道主义等的复苏与张扬,从理性主义出发探寻知识、真理等问题,在美学上也出现了认识论转向;第三阶段是语言学阶段,即语言学转向,使语官取代了理性而上升到哲学的王座之上。

经过逻辑实证主义、现象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发扬,一直延伸到当代前沿思潮中,后结构主

义、后现代主义对语言的关注即是证明。可以说,整个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美学均处在“语言转向”的不停变动之中。

6.柏拉图之问(决定每一具体美的事物之为美的美的本质是什么)

它使西方产生了美学;改变了关于美的概念,确立了美是什么的思维方式;出现了追求美的悖论。

7.柏拉图之问引发了西方文化的精神困境。

8.美的本质的追求史:(详见笔记)

从古希腊到中世纪的美本质观: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罗丁、托马斯·阿奎那;近代美学的本质观:休谟、博克、狄德罗、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马克思;现代美学的本质观:分析哲学之美本质观、存在主义哲学之美本质观;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论争:主观论、客观论、主客统一论、客观与社会统一论。

9.美的本质是一个假命题:

分析美学从命题与事物的对应关系(图像论与美的本质有无意义)、美的词性(美的词性与美的本质的迷误)、美的句型(美的句型与美的意义的迷误)三方面证明了: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假问题。

10.言说美的三种新方式:美是一个开放的家族;美存在而不可言说;美在于人与神相遇。

11.美如何存在:语言上讲美是怎样被使用的;实际上讲审美现象究竟是怎样的。

12.美学中的“美”:在柏拉图建立的没血的基本用法中等同于美的本质;在现象学美学中等同于审美对象;

在审美现象中,美是审美对象之一,与崇高、悲剧、荒诞对象相对;在审美心理学中美等同于美感。

13.美从何谈起(这本身是一种智慧):从审美现象;从理论。

三种态度三种属性人类基础

认识态度知识属性物的物理性

功利态度实用属性物的可用性

审美态度审美属性物的形象性

14.美与美感:

美=客体形象+主体美感;美感=客体美+主体快感。

美与美感具有同一性,在形象直觉中,美既等同于(审美特质)美感又不等同于(来源、载体)美感。

它们同时产生于审美过程中,共同存在,不可分割。有了美感才有美,有了美才能体会到美感。

15.美:基于心理距离(心理距离:即审美态度,人们摆脱现实功利欲念,欣赏关照事物,使事物的形象

性从现实中得以独立呈现的态度。即虚静态度。虚,排除先存观念,静,排除杂乱欲念)

心理距离使人(主体)成为审美之人(审美主体)。心理距离-加括号-虚一而静:它的功能是双向的,人成为审美主体,物成为审美对象,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成为纯粹的审美关系。意味着人从自身的复杂性中摆脱出来,与内部的各种需求、欲望拉开距离;客体的所有非审美属性也被括了起来,只向主体呈现纯形象外观。

心理距离是主体成为审美主体,客体成为审美客体的初始条件。

16.美:呈现为直觉形象(直觉形象近乎等同于形象直觉,一个强调主体,是主体直觉中的形象;一个强

调客体,是客体形象呈现在主体直觉中,二者都是主客观的统一。)

美=直觉形象=形象直觉=美感。直觉形象是主客体完成转换的标志。

17.美:表现为内模仿和移情

(1)内模仿:当主体面对客体时,人的直觉会按照客体的性质进行模仿活动。是人在审美时知觉依据对象的性质状貌进行的身体内部的模仿活动,并由此带来快感。

内模仿是知觉、身体、心理三位一体的运动。它指出了美感产生的物质载体-身体的内模仿以及内模仿的来源-客体的客观形象。它讲主体模仿客体,突出了客体的作用。它还突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动态联系。

(2)移情:人在审美时设身处地把自我情感和趣味外移投射到对象中,并和对象产生共鸣,达到物我同一的审美效果。

移在客体上面的情感的性质总与客体自身的性质或性质的某方面有同质之处。移情讲的是主体移向客体,突出的是主体的作用。移情是主客体的浑然合一。

(3)内模仿和移情的关系:移情是以内模仿为基础的,它从内模仿完结处开始。内模仿的身体运动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情感,将产生的情感投射到客体上面,是客体具有主体内心感觉到的情感,便产生了移情。

18.美:体现为主客同构

(1)两个解释系统:西方完形心理学和中国美学的气韵神形理论。

(2)完形心理学:将客体分为三个层面:表现性、骨架结构、轮廓外形。力的式样来自于骨架结构,存在于完形心理学所讲的任何事物。它是主客同构的基础。力是虚而无形的,式样是实而有形的。

完形理论认为:身体运动模仿的是课题的力的式样,这种身体模仿的结果是形成力的式样,正是在主客两者力的式样的同构中,美感(美)产生了。

(3)两种事物只要有内在同构性,就能归于一类;同构强调了主客的同一是内在的同一;同构是交流中的同构。

19.艺术的深度:艺术的深度存在于作品中,只有在人在艺术审美一层层深入中才显示出来,人性的深度

蕴于人的内心之中,只有面对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的激发中才显露。没有人就没有办法呈现艺术作品的深度,没有艺术作品人性的深度也无法呈现。

20.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在主体,表现为一种非思想所能穷尽的情味,可感到而难以言说,可意得而难

以形求,活的形象不能完全为主题所概括,就形成了象外之象和意外之意,这种韵外之致不是作品自身形成的,是在主体的情味中形成的,只有当主体从思想进入情味时,才能感受带思想所不能穷尽的情味,作品的韵外之致和主题的味外之味同时呈现,相互交汇,重叠交融。宇宙之境不能为有线的时空所表现才会出现韵外之致。

21.如何理解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相同点:现实和艺术本质上一致。它们有共同的本源-自然之物;它们具有相同的深度-

达到艺术审美中所达到的主客体深度;现实与艺术可以互换。

不同点:现实和艺术的意味不同。

22.美的基本审美类型:

(1)美的特征:美具有一切审美对象都有的形象可感性;客体具有物的尺度的完善性(事

物的本来面貌和正常尺度以及正常中的优秀者);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美的对象符合人

的尺度,与人有由历史实践活动而来的内在同一性。

(2)美的分类:优美、壮美、典雅。

区别空间时间力量性质

优美形态娇小缓慢弱柔

壮美形体巨大疾速强刚

典雅是从世俗的差异中显现出来的,它超凡脱俗,却包含了优美和壮美。

(3)悲的分类:悲态、悲剧、崇高、荒诞。

悲态:由人生失意的沉痛升华为宇宙人生本体询问的感伤情怀。表现的是对人不能把我的东西的一种顺应、理解,在此基础上超越对象。

悲剧:对不能把握的有形事物的一种抗争,是走向崇高的死,多展现社会冲突、人与人冲突。抗争、行动、毁灭是悲剧的三要素。

崇高:不仅仅局限在社会或艺术中,可以只是一个场景,是在崇高中走向生。是人尚未把握的客体,与人的心理内容和感官知觉都产生矛盾冲突的客体。

崇高与人敌对;战胜敌对,由痛感转向快感

壮美与人同一;从快感到更大的快感

荒诞:最深沉的宇宙人生中的最大矛盾,没有具体的对象,是理性的失败,主体永远不

能战胜客体。

(4)喜的分类:怪、丑、滑稽。

怪:对正常的物的尺度的一种变形,集中化、典型化、概括化、简括化、抽象化。包

括事物的变形、事物关系的变形、整个世界图景的变形。

丑:对正常的物的尺度的偏离,畸形。

怪理性产物;主动追求变形

丑理性产物;不情愿无奈遭遇

滑稽:感性形式出发,是事物、事件、言行不伦不类的组合;内容上是被历史所否定

的,它偏离或低于正常的历史尺度。

滑稽的分类:意识到偏离而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偏离;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偏离,

而把偏离作为正常的东西显示出来;明知自己的偏离却要掩盖自

己的偏离,甚至炫耀自己的偏离。

23.特定的文化中,审美所包括的内容?

24.美学角度如何看待“网络文学”?

25.如何理解得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26.郑板桥《题画》

27.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和“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博克。

28.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29.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康德。

30.18世纪德国美学家康德提出了审美不设利害理论,审美与功利和欲念无关。《判断力批判》区分了美感和快感,一般快感都要涉及到利害计较,都只是欲念的满足。距离不及:实用功利;距离太过:不能欣赏和理解对象。

高校美育教育

高校美育教育 程啟鹏101103204 2012.3.28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实现美育的重要途径。我们都知道,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如果说自然科学更关心的是物的话,人文科学更注重人的发展。 当下的美育状况 大学生层面的反映出的问题比较及表,主要有: 1.大学生普遍缺乏最基本的美育常识。很多大学生不明确甚至不清楚美学及美育的含义,访谈中发现很多大学生普遍认为美学是与美术有关的,美育是美术教育的简称而已,更不用指望他们体会美育对自己培养一个健全人格的意义了。他们了解智育、德育及体育远比美育深刻,这个结果对于实行多年的高校美育是很遗憾的,从本质上讲高校的美育大部分努力是付诸东流的。 2.部分大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审美观念偏颇。由于美育在高校教育中没有健康地发展起来,当下的大学生由于理论上的迷惑和实践上的困窘,导致部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缺失,审美观念偏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度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深刻的改变了大众的消费观念,来自西方社会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感性欲望,大众化、快餐化的文化环境,尤其对当代大学生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导致许多大学生极端物质,缺乏了理性的规范与道德意志。 高校方面中存在的美育问题: 1.高校缺腿发展,美育受冷落。我调查到的,在广西的主要高校中,提及美育的都是停留在转发上级的指示上,在教学大纲中提及美育也是寥寥几字,另外的形式就是出现在高校教师对美育的研究成果中。由于美育在高校实际教育行动上没有得到重视,美育没有得到也智育、德育和体育一样的平衡发展的机会,表现在美育教师的严重贫乏,教材寥寥无几,相关经费匮乏。 2.教师的引导不足,美育贯彻流于浮浅。令人欣慰的是多数高校教师对中外美育理论是有一定了解的,还有不少的教师在不同程度上探索美育的出路,但是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的审美意义 悲剧,作为戏剧主要体裁之一,主要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矛盾所造成极其悲惨的结局,构成戏剧主要内容的作品。它的主人公大都是代表着一些人的愿望及理想,而这种愿望却具有着极其困难的实现方式。悲剧往往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话说,“悲剧即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达到提高思想情操的目的。”悲剧是西方发展得最早也是发展最为完善的艺术类别之一,因此西方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理论也发展得比较早和比较完善,我们现在所发展和研究的美学上的悲剧都是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悲剧的起源 悲剧作为传统美学范畴,在西方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它渊源于古希腊酒神颂和山羊之歌。尼采写过一本《悲剧的诞生》,这是他的第一步著作,被学者们看作他的哲学的诞生地。尼采提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两个概念来说明悲剧的本质。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酒神精神,“酒神因素比之于日神因素,显示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归根到底,是它呼唤整个现象世界进入人生。” 对于同一个概念,亚里斯多德是这样认为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有特定的

对象,特定的人物。作用是引起的恐惧与怜悯之情,使人的感情得到“陶冶”,具有“净化”灵魂作用。但是,自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之中对悲剧作了经典性规定以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悲剧理论就逗留在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之内,也就是在一种“神力”的命运观点之内逗留、徘徊,直到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悲剧的“冲突论”才改变了这种悲剧命运观的传统。那么,是谁最早提出了“冲突论”?在中西方美学研究界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西方美学史上悲剧“冲突论”的最早提出者就是黑格尔。而黑格尔则认为: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的原因造成的,悲剧的根源和基础是两种实体性伦理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所代表的伦理力量都是合理的,但同时都有道德上的片面性。每一方又都坚持自己的片面性而损害对方的合理性。这样两种善的斗争就必然引起悲剧的冲突。 悲剧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和一种戏剧形式最早起源与古希腊。一直以来,古希腊在丰富多彩的古希腊神话与传说里都具有着悲剧性的英雄形象,如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为民造福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杀死斯芬克斯为民解难的俄底浦斯等等,他们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为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所吞没;或虽然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取得胜利,却命运多舛,最终遭受强大的自然的残害而死亡。这些故事虽然反映的是古希腊人与自然的抗争、博斗和相互的矛盾冲突,但这些神话

审美与人的自由

审美与人的自由 编者致谢: https://www.doczj.com/doc/273320602.html,/s/blog_4962038a01000b3z.html 2007-06-29 18:13:59 这是一篇目前在网上搜不到的名作,我是一字字输上去的,与博友一起分享。版主:幽冬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人类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改变的宿命。 客观规律从不顾及人的主观愿望,或服从,或毁灭,人类别无选择;物理法则总是以冰冷的面孔回敬人类的一腔热血;而人类自身呢?人创造出社会,同时也把一张谁也无法挣脱的网套在自己身上;人有理智,但理智所制定的无数的规范、条例、标准、定理则常常将活脱脱的生命纳入程式化的教条之中;人的物质欲望更每每使人拜倒在金钱与权势的脚下……那么,什么是人之自由?在哪里、以何种方式才能获得自由?只要有,即便一瞬,也当以千古鬻之。环顾壁垒森严的宇宙,人类常常陷于悲观绝望之中。而令我惊异的是,人类居然造就了能够超越一切的一瞬,尽管它神秘而短暂,象梦一般去来无迹。然而,许许多多天才的心灵都将这短短的瞬间视为永恒,视为人类唯一能走向自由的捷径。 这就是审美。 孔子是最讲究规范的哲人,但他把“游于艺”作为礼治天下的极致,把“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审美活动视为人生的峰巅境界。老庄反对任何规范,他们所追求的那种内心冥寂、与时而动、与物而化、无所不适的逍遥游,本身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忘怀一切者便超越一切。古希腊人崇尚如醉如狂的酒神,荒山上的纵舞欢歌使他们度过了无数个无忧无虑、完全沉浸的夜晚。尤其是当人类的觉醒发现自我异化之后,更把走向自由的希望寄于审美之中。康德用审美在不可逾越的现象与本体、知性与理性、科学与道德的对立之间架起了通道;席勒的一生是追求自由的一生,审美是他的最终归宿;黑格尔循规蹈矩是举世闻名的,但也不能不承认审美令人解放;马克思认为人类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便是审美能力的丧失,对异化的扬弃便是使人的一切活动都带有审美的性质——自由选择、自由的创造和自由的享受。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等人也都把审美作为人类冲破一切束缚、获得心灵自由的精神活动。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审美是以情感为核心的全身心的综合运动,它既是自愿的又是能动的,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肯定。在审美中,主观情趣可以超越客观法则,感性动力可以超越理性教条,精神享受可以超越功利欲求,个体生命可以超越社会压力。 一 审美的自由是主观对客观的超越。 审美活动必须以每个人的自愿为基础,个人的主观情趣是选择客观对象的标准。工人不能自己选择机床,农民难以选择土地,士兵只能拿到发下的武器,学生只能用规定的教科书……然而,当这些从事不同职业的不同的人进入审美领域之后,却能获得根据自己的主观情趣进行选择的充分自由。你修养浓厚喜欢“阳

浅论美学教育

浅论美学教育 毛坝小学刘光华 随着人们对艺术教育作用的深入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然而在我国农村,由于诸多因素,相当多的中小学还没有真正落实美术课,美术教学还存在着大面积的“空白”。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艺术教育没有应有的地位,不能发挥相应的培养作用。而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也就成了教育界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 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的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艺术教育并不是以培养小画家为目的的,而是通过艺术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我国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就曾说过“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的一般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最大效用”。这可以看作是普通美术教育同时也是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 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原因,中小学教育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师资匮乏等多方面的问题,而美术课作为副课更受到施教者和学习者的忽视。不可否认,美术课承担着中小学生的审美养成任务,其目的主要在于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并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扩展学生的学习知识面,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于那些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足的农村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一)农村经济落后,教学资源匮乏 如今的农村与过去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镇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特别体现在公共文化设施的缺乏上。例如,农村中小学,有的学校附近除了一望无际的田野,没有任何与美术相关的公共设施。再加上农村本身经济落后,地方无力对教育有更大的投入,从而直接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学资源的匮乏。 其次,美术相对其他科目而言不会对升学造成影响。这样,在学校和家长看来,美术就是“鸡肋”,不能和语、数、外相比,也就更不会在艺术教育方面增加投入。 基于上述原因,农村中小学美术所能够得到的内部和外部的教育资源是极为匮乏的,而某些学校教学器材和专业图书之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种由经济和地域问题导致的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可说是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二)师资不足,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由于地处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不要说优秀的教师,就连刚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也不愿意去,这必然会导致师资严重不足。无条件吸引师资,所以根本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中小学在教学上基本是实行包班制,部分老师兼语、数、外与美术教学于一身。而且这些教师中的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美术培训,没有美术教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更有甚者,部分教师认为美术课并不重要,经常把美术课改为体育课和自由活动课,或者干脆布置作业变成作业课。这种对农村孩子美术熏陶和教育的忽视,导致了农村孩子的美术修养和城镇孩子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另外,因为我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和青少年审美意识养成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大部分专职教师接受的还只是学院式的造型技术培养,与青少年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一定距离,缺乏可资借鉴的教学手段,这也使教学效果不能尽如人意。 (三)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缺乏 从学生方面来说,尽管部分农村中小学开设了美术课,但并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其主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简析中国传统美学的意义与价值 作为研习中国书画的一名学生,也许对中国的传统美学体会更多更深刻一些,兴趣也更浓。可以说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下面从以下几点试析:人生哲学,独特性,人生美艺术美,其价值。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体现在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这种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其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

美学基础知识大盘点

第二章美论 从文献资料来看,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把美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 (1)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他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 (2)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3)美的东西不仅使漫无边际的,而且也是自相矛盾的 (4)美不是事物的某一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此无法把美当成是某中美的东西 (5)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 西方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一些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求解途径: (1)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 (2)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 (3)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求美 (4)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 (5)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6)从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活动中求解美 (7)关于美论的情景把握和有效性分析 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的核心内涵是把美堪称某种客观的物质属性,代表性观点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提出美是和谐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 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抓住了美具有感性行使这一特点。 从事物的客观书相中探求美的片面性在于: (1)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谈美的本质 (2)客观事物的感性形式是构成美的重要因素

(3)认为美在事物的形式特性的说法也不是和一切美的事物,尤其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诸多事物的美 二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也就是从抽象的精神存在物种寻求美,其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是理念。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一处“理念说”的是柏拉图,认为理念是美的本质 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而且也认为美是理念。 三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其核心的理论去向九十八玫瑰聂为人的某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其代表性的学说优美在愉快和美在无意识的欲望登 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的做法有和积极意义,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是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深入到了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看到了美育人的主观世界之间的关联,这是合理性的,导致的结果是:(1)容易混淆美和美感的区别,(2)个人都会从各自的心意状态触发取衡量美,甚至会出现“趣味无可争辩”的情形,如此一来,美就失去了衡量的标准。 真正从美学理论上来阐明美食愉快的是英国经验派的一些美学家 经验派的基本观点是重视感觉经验 真正严格地区分美感和快感的还是康德 荣格看来人的心理结构包括仪式,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 四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的核心内涵是,美不是孤立的,美不美并不完全取决于事物本身,而是要看他与人及其周围其他的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然后才能说是美的或是丑的,代表观念是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苏格拉底和罗马时期的贺拉斯。 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把“关系”作为美学的理论基础,系统地提出自己关于美的见解的,还是狄德罗。他把“关系”当成是美的本质,当成美之所以为美的根本原因。 关于狄德罗的观念,我们可以看出由三中关系: (1)一是鼓励地就每一种事物的本身而言,也就是他在内在的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成。关系,从这种关系所产生的美,称之为“真实的美” (2)二是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3)三是事物与人的关系 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说法,其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过去把美当成某种单一的现象,或是某种鼓励的因素,而从自然和社会生活各种相互的关系中来理解美。其不足之处在于,他只是从直观的形式来理

浅析审美的自由感

浅析审美的自由感 “在本质上,美的自由是一种精神性的自由,也就是说在审美过程中,人们对自由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由的体验,是一种自由感。”①自由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对一件作品我们会觉得它是美的,但却并不一定觉得它是自由的。审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深厚的阅览经验就很难看出一幅作品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由于审美对象,艺术作品本身可能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审美主体在爱好、休养、能力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美感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深浅层次来。②所以对艺术家们的作品来说,要体会它们的内在情感我们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在面对一件作品的时候,首先要能够迅速的进入审美状态。而审美状态是以日常生活状态为入口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当看到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时,要以审美状态的角度去欣赏它,去发掘其令我们内心产生愉悦感的源头。长此以往在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形成一种审美趣味,“即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审美趋向、审美爱好、艺术爱好和审美判断力。”③但人们投入生活中的大部分情感都是非审美的,这给我们审美能力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审美活动还必须要以每个人的自愿为基础,个人的主观情绪是选择客观对象的标准。不同职业的人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凭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工人不能选择医生的职业,学生不能选择像企业家一样去经营一个公司,科学家不能像画家一样去做伟大的画作……但在审美领域他,们却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情绪进行选择。“人们对。美的事物的欣赏,同时也是对该事物是否美的一种情感性的评价和判断。”④不过也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有较大的主观性。美或不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情人眼里出西施”美感除了具备客观标准外还有很强的主观性。 审美始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要将审美上升到自由的高度则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由是一种精神,而精神是不能被驯服且拒绝为他们所驱使的;它曾经使艺术始终朝着生命之亘古荒原的边界进发,并作为探索生命的激情和行动的拓荒者而生存下来。”⑤可见自由对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对所有的作品我们都不可能一眼就看出它所象征的意义,它所代表的内涵,因为有些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容易被人接受的大众化的作品。法国在1876年赠送给美国独立100周年的自由女神像就是一件很具审美韵味同时也很容易让人体会到其自由感的作品:女神双唇紧闭,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古代长袍,右手高擎长达12米的火炬,左手紧抱一部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的书板,上面刻着《宣言》的发表日期“1776.7.4”字样。当我们第一眼看到她时就可以领略到其所代表的那份自由感。 美是自由的形象,几乎任何自由的形象都可以通过美表现出来。美虽然寓居在现象领域,却可以表现出丰富的内涵和完整的和谐的生命形式。⑥艺术家们在创作一件时首先需要考虑到的不仅仅是如何表现这件作品的美,还应当考虑到它的更深层次的内涵。于是美感和它的内涵就构成了一定的内在性的联系:美感带动内在情感的流露;内在情感推动美感的表达。当一件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正义感时,它就必须在集中表现作品自身美的同时嵌入具备自由感的元素。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美学是中世纪神学美学向近代人文美学过度的一个环

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审美趣味:①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什么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②能力或 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③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 2.艺术品的他律性:①艺术品的中介功能是为他者存在,受他者制约。②艺术品的基本特 质决定于创作主体,也受制于接受主体。 3.仿象:①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向。②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 甚至非常逼真。 4.趣味教育:①梁启超的美育观②不同于强制教育,以趣味为目的③肯定了美育的独特性 和独立价值。 5.审美直观:①直观性是审美经验的一种重要特征,其特点是不经过概念和推理就直接把握 到对象的审美特征:②审美直观包括两种形式: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前者是指主体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后者则是指主体通过直觉直接把握到对象的本质特征。 6.审美理想:①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②他始终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中,是 主体通过自己的想象力与理解力的协调运作创作出来的③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位置,在审美活动中发挥持久而重要的作用。 7.崇高:①具有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②给人以 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鼓励③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 8.美育代宗教说:①蔡元培提出②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③美育是进步的,而宗 教是保守的④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 9.审美需要: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渴望在对象化的 活动中能动地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的精神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新的充实和新的显现。 10.审美形态:指在审美活动中展现出来,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 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11.审美理解: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的理解活动。他始终保持对象 的感性形象,将感性形象与主体头脑中的审美想想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判断的过程。审美理解还具有多义性特点。 12.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 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13.人文学科:是指研究人的一些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如:精神,理想,价值等问题的 一个科学门类。 14.优美:优美是指审美对象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的形式特征,给人以清新,秀丽,柔 媚,娇小,纤巧,精致,幽静,淡雅,轻盈等感受的一种审美形态。 15.自我调节:指人或自我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克服,校正与目标间 的偏差,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16.艺术创造力:指艺术家通过艺术想象力把艺术感触丰富,充实起来,用恰当的形式符号 表现在物体上,使艺术品得以完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想象力在生产意向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17.审美理想: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实施中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之中的。 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是主体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协调运作创造出来的。审美理想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的位置,他一旦形成就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必然会在主体的审美活动中发挥着持久而重要的作用。

《美学基本原理》考研复习资料笔记

绪论 1、美学发展大体经历了哪些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美学发展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①大体分为:前学科阶段。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的《美学》第一卷出版,他以为人的心理活动包括“知情意”三方面,研究“知”的为逻辑学;研究“意”的为伦理学;研究“情”的为美学,至此,“美学”逐渐获艺术界公认。康德和黑格尔都是在鲍姆加登感性学基础上,以感性为思考中心,致力于解决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自由统一问题。前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提出了“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劳动创造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等重要命题,对美、美感、美的规律等美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马克思主义美学。沿着哲学方向发展的有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美学,克罗齐直觉主义美学,沿着心理学方面向研究的以费希纳实验美学为开端,以及谷鲁斯的“内模仿说”等;从艺术社会角度研究的有接受美学、系统论美学。 ②1750年,鲍姆加登“美学”概念提出,经过康德、黑格尔、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努力,逐渐深入,代表了古典美学最高成就,但他们的美学都是建立在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上的,存在根本缺陷。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使包括美学在内的一切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2、美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历来美学家有哪些不同的看法? ①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之间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研究范围自然包括构成这一关系的客体(美)和主体(美感)两大方面,而人类的审美活动也不能例外,因此还包括美的创造问题所以,围绕审美关系而出现的美、美感、美的创造三大方面,构成了美学研究的三大领域。 ②不少美学家认为美学就是“艺术哲学”,其研究对象就是艺术,如黑格尔;有人认为美学除了研究艺术中的美与丑外,还应研究生活中的美与丑,并以后者为主要对象,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在我国,有人认为美学即艺术观,是关于艺术的一般理论;有人主张美学研究范围应当是很广阔的;还有人认为美学必须以艺术为中心、重点;前苏联美学界主张研究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的审美现象等等。 3、美学与哲学、伦理学、心理学、艺术理论、自然科学等的关系如何? ①美学曾长期隶属于哲学,随着发展才逐渐独立。哲学为美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对美学研究其着指导作用。 ②伦理学基本范畴是善及其对立面恶、美与善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美学与伦理学不能截然分开。 ③心理学探讨人类心理活动一般规律,而人类审美活动从意识活动的心理形式来说,是一种特殊心理活动,因此,美学发展离不开心理学发展。 ④对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个方面,所以,美学与艺术理论都会研究艺术美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等问题,因此,两者关系尤为密切。 ⑤美学作为人类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同自然科学发展之间是不容忽视的。自然科学一方面受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摄,另一方面,它以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哲学(美学)发展及思维方法的发展。 ⑥美学虽与这些学科互为沟通,但有自己特定的范围,是其它任何学科不能代替的。

必读书目美学以及文艺理论修订稿

必读书目美学以及文艺 理论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章安祺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20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文学理论》(美)韦勒克、沃伦着,刘象愚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5.《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美)韦斯坦因着,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版 7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版 8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着,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年版 9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9 《美学三书》李泽厚着,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 10 《中国诗学》叶维廉着,三联书店 1992 年版 11《西方文艺理论名着教程》胡经之等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12 《西方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年版 13 《西方现代文论选》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 年版 14 《 20 世纪外国文论经典》程正民、曹卫东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 2 004 年版 15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张隆溪着,三联书店 1986 年版 16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17 《现代西方美学史》朱立元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版 18 《 20 世纪西方美学名着选》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19《文艺对话集》柏拉图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20 《柏拉图诗学和艺术思想研究》陈中梅着,商务印书馆 2002 年版 21 《诗学·诗艺》(希腊)亚里士多德、(罗马)贺拉斯着,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及其意义(1)

教 育 评 论1997年第2期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 走向及其意义 □冉铁星 一 20世纪中国教育美学的走向,包含着许多值得发掘和思考的意义。限于篇幅,这里只就笔者的感受简单谈一点管见。 教育美学的兴衰有着深刻而特殊的社会背景。说其深刻,就在于教育美学如同其他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一样,必然受到一定社会背景的制约和影响。教育美学在世纪初期和后期两次崛起以及在中期沉寂,正好与时代的背景相吻合。本世纪初,破旧立新的社会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处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中国的门户向世界敞开,西学东渐触动了东方文明的自觉,一些深邃而浑沌的古老智慧在近代理性精神的催化下焕发出青春。王国维、蔡元培等就是受到西方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启发,在我国倡导起美育。本世纪后期,教育美学的复兴则正好处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也不约而同地受到国外各种学科思想的影响。显而易见,这种影响根植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开放。言其特殊,即教育美学与其他文化形式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社会需要和土壤。可以看到,每当某种伦理精神破坏或失落,社会上功利思潮盛行、机械行为泛滥、国民精神萎靡、个性片面发展时,美及美育的呼声就会情不自禁地响起。梁启超视美为人生自由之所在,王国维、蔡元培欲以美育代宗教,周扬称美育是培养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手段, 陈元晖提出要从美学研究中寻找教育本质之最终答案,后起之秀们则认定现代教育的走向在于美育及其理论——教育美学等等,这些主张大都在一种拨乱反正、重塑人文精神的特殊背景下产生。同时,这种背景既是迫切的社会需要,也给教育美学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 教育美学的建设成效系于倡导者和研究者的主体性。教育美学发展的两大波峰有着明显的不同,从倡导的规模、研究与实践的广度上看,后者明显大于前者;但从研究及其思想的深度看,后者显然还没有超过前者。例如,在学科体系的构建及美育的具体实施上,后来者远远超过前辈;但在美育及教育美学的性质和功能的探讨上,前辈的认识在某些方面则显得高出一筹。美育新民、美育救国、美育代宗教等等思想,如果除去其中唯心的成分,用历史唯物主义去加以分析改造,则会闪现出天才的远见卓识。提及这一点并不是这里的主要目的,关键的意义在于:前后两期的倡导者和研究者所体现的主体性,对教育美学的发展及其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的主体性主要指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学术事业心、创造精神及学科知识结构。并不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就可以看出,前后两次高潮由“热”变“冷”,原因是大不一样的:前次更多地是由于战乱频繁,无暇顾及如镜中之花的教育美学;后次则更多的是因为主体性相对不够,拿不出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实施操作,既成效明显又让人信服的教育美学。平心而论, 22

蔡仪美学的当代意义(一)

蔡仪美学的当代意义(一) 【内容提要】 美学界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反思,过于看重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而忽视了这些理论的现实价值。事实上,20世纪中国美学有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论述,对于当前的美学研究极具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蔡仪美学所具有的当代价值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蔡仪美学作为美论的客观派曾遭到主流美学的批判与排斥,但是,蔡仪美学关于“美在典型”的论说、自然美的理论,以及用“美的观念”解释美感、审美个性差异、艺术中的雅与俗、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及艺术创新等问题,对今天开拓与深化美学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缺乏蔡仪美学这一研究视角,中国现当代美学就缺少了一个必要的逻辑环节。【关键词】美学蔡仪当代意义典型 如何面对蔡仪美学 20世纪中国美学的焦点是美的本质问题。在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出现了四个派别: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美的本质也就是美的现象之所以产生的最终根源。如果我们不抱任何成见的话,就会发现,美事实上与对象的客观属性、与作为类的人、与个体的人都有关联。这就决定了美学研究从各个角度来寻找美的本质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每一派理论都具有相应的现实的和理论的依据。 那么,我们很快就会发现:美学大讨论引发的争执不是同一层次的、平级的理论问题的交锋,其实质是研究途径之争。具体而言,他们争论的核心在于从哪个角度、哪个层面来定义美,而不是某一角度、某一层次上的不同看法。主观派认为,单纯的对象无所谓美不美,只有主体感受到了美才有美,所以美的本质在于主体的情感愉悦。客观派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对象的客观属性是我们审美情感和审美愉悦产生的前提,美的根源应当从对象的性质上寻找。客观社会派反对主观派,与客观派有一致之处,但又认为,对象之所以引起美感从最终的根源看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关。显然,他们分别在从物到人、从人类到个体、从客观到主观之间寻找某一个逻辑环节,来探讨美的本质。 但正如前面所说,美的现象与这些不同层次的问题都有联系,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入手,都具有逻辑上的可能性。而美学争论的实质却又是研究角度的分歧,所以,争论如果停留在美学自身之内就难分胜负。他们惯常的做法是以自己对美的不同层次的理解来反驳对方的观点,因此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这种反驳是徒劳无功的。按道理,这些最富智慧的头脑应当发现,自己的理论虽有根据和价值,但既然不能令他人信服,而又不能真正驳倒对方,就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理论存在着不足,他人的研究也有存在的合理性。若此,就应当虚心采纳别人的研究成果,走一条彼此兼容的、相互协作的研究道路。但历史没有做这种选择。 何哉?原因就在于他们援用美学之外的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理论。本来,美的本质可以不涉及唯心、唯物的哲学本体论问题,因为美不等于物质,美的本质不等于世界的本质,唯物者也可以认为美就在于美感。受当时政治环境和文化大背景的影响,在美学内部难决雄雌的讨论,便鬼使神差地演变为哲学的、更是政治色彩浓郁的大是大非的争论。美学界一时谈“心”色变。其具体做法是,证明别人的观点要么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要么是唯心主义的,总之,力图证明除自己的理论之外,其他理论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因而都是糟粕、谬误,不值得认真对待。有了这种偏激态度,自然彼此之间批判得多,吸收得极少。 今天,我们理应拨开哲学和政治上的层层迷雾,回归美学自身的领地来看待这些理论。我们的结论是,各派在各自的理论向度内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其理论体系尤为完整、精致,以致我们可以不信其中某一派,但又无法反驳它。就蔡仪美学而言,我们万万不可站在其他某一派别的立场上,以其为标准来衡量、评价它,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彼此探讨的角度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很多评价,如“机械论”、“前主体性”等等,都不能真正

美学基础知识

一、中国美学思想的历史演变 中国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有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但是,无论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佛教美学或禅宗美学思想,都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情与理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认识与知觉的统一。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美学思想始于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形成各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的核心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伦语·颜渊篇》)。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仁就是做人的道理,也就是爱和同情心”,但是儒家思想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墨家学派主要以重生产的实用美学思想:“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子佚文》)补充了儒家重人而忽视物的不足,充实了社会美的基本内容;道家则进一步形成了重人性、人情的意境美学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补充了儒家的重人的功利价值而忽略个性自由的不足;法家则产生了重视社会规律的创造美学思想:“道也,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文雅·释诂》)补充了儒家重礼仪而忽视社会变革的不足。 两汉在先秦基础上又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一是以《淮南子》为代表,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中心,综合先秦、儒、法各家的美学思想;一是以杨雄为代表,继承发扬了思想中合理进步的因素,同时又表现出不受儒家思想束缚的气概。两汉美学思想的重要特征是:以儒、道为主干又集各家之精华。 (二)魏晋南北朝美学思想 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从人物品藻开始,波及诗、文、画、山水、庭院等。艺术的全面发展和繁荣以及艺术家大量涌现,是中国美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建立期。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两汉艺术繁荣与发展迅速,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顾恺之的《论画》,宗炳的《画山水序》,还有阮籍的《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王羲之的书论,陶渊明的诗及《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从汉代到魏晋,在哲学思想发展史上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即从宇宙认识论转变为人格本体论,也就是说魏晋玄学抛弃了汉代阴阳五行说那种对宇宙系统的经验性的描述,代之以人类社会人们关切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哲学思考。玄学家阮籍在《大人先生传》中说:“呜呼!时不若岁,岁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神。神者自然之根也。”“余以为形之可见,非色之美;音之可闻,非声之善。”意思是说形象、音乐之美是来源于色彩、声音而又超于色彩、声音本身的一种美。这种崇尚自然、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美,正是魏晋时期美学的重要特征。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美学笔记(全套完整版)

————————————————————————————————作者:————————————————————————————————日期:

美学 18C中期,一般认为第一个给美学学科命名的人是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1735第一次运用此概念。1750年发表了“Aesthetic/aesthetic”命名的著作。他将美学看做哲学体系的一部分,将美学视为独立学科,影响巨大。鲍姆嘉通被西方人称为“美学之父” 王国维,1904发表《红楼梦评论》、1908发表《人间词话》 1907在《静庵文集续编》中说“余渡哲学有日矣……”并由此转向文学 蔡元培:1916提出“美育代宗教”观念 朱光潜:1933年完成博士论文《悲剧心理学》, 宗白华:诗集《流云》 邓以蛰:《诗与历史》、《书法之欣赏》 蔡仪:《新艺术论》、《新美学》。贡献:主要在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研究美学 二十世纪下半叶:我国美学研究有两个黄金期。一是1957-1962年的全国性美学大讨论,当时形成当代美学“四大派”(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时间派)。代表人物是高尔泰,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二是文革十年,美学遭殃,观察多年,直到七十年代后期才开始复苏,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美学是热门学科之一。这一时期,美学界的著名人物,除了四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王朝闻,蒋孔阳,周来祥,叶朗等 美学学科的属性和特点 美学既非自然科学,亦非社会学科,尽管它们之间有联系。 康德认为,“没有对于美的科学,只有对于美的批判”“因为谈到对美的科学,那就应当在其中科学的,也就是通过证明根据来决定事物是否必须被看做美的;因而关于美的这个批判,如果是属于科学的,它就决不会鉴赏判断” 这朵桃花是植物(认识判断) 这株桃花香(感觉判断) 这朵梅花美鉴赏(审美)判断超功利人心灵中有共通感 美学是人文学科或人文科学,主要特点: 1、反思性。人文学科的研究关涉人对自身生存方式。生有意义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而主要 不是自然,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美学研究审视我们欣赏美,创造美和艺术的方式。主要引导我们反思自己做出审美判断的方式和条件 2、主观性。人文学科的研究离不开价值原则的确定,因而具有较强主观性。美学研究反思 并建立美与审美的标准,表现出人对生存的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与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研究对对象的冷冰冰的客观态度是不同的。 这种主观性还表现在,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更侧重反思,直观和体验对于审美判断的批判,对于艺术品的批评,依赖于个体的内心直觉,生命体验 3、综合性。美学是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与其他学科具有广泛、密切的关系 在西方美学史上,美学首先与哲学,伦理学联系在一起。美的问题在哲学的视域探讨 其次,美学与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联系在一起 近代以来,美学受到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心理学,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方法渗透到美学研究中

《美学的理论》【意】贝内德托

《美学的理论》【意】贝内德托.克罗齐著田时纲译 一直觉与表现 p4 在艺术作品中能直觉的不是时间或空间,而是特性和个体面貌。 P5 直觉的最低界限是感觉,是无定形的物质,由于是纯粹的物质,精神永远不能把握物质自身。精神只能运用形式并在形式中把握物质, 纯粹的物质给予我们动物性,即人身上那些野蛮和冲动的东西,而不是精神支配,人性就在于精神支配。 P7 任何真直觉或真表象同时也是表现。未在表现中对象化的东西就不是直觉或表象,而是感觉和自然性。 直觉活动越能直觉就越会表现。假若这个命题听起来有些荒谬,其原因之一无疑是通常赋予词汇“表现”的含义过于狭窄,只限于言语的表现;其实还存在非言语的表现,诸如线条、色彩、音调的表现, 当您能将自己的印象和感受构建,就能做到心明眼亮。 P9 直觉是表现,并且只是表现(既不多也不少)。 二直觉与艺术 p10 艺术是直觉,但直觉并不都是艺术。 P12 即直觉的或表现的认识的科学,这种认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 天才不是从天而降的东西,而是人性本身。 P13 在美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是材料与形式,或通常所说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材料被理解未经审美地构建的感受与印象,形式被理解为表现的建构,即表现的精神活动。 P14艺术是认识,是形式,不属于感受领域,不是心理材料。 P15 所有印象都可能进入审美表现或审美建构,但没有任何印象必然如此。 审美表现是综合,在审美表现中不能区分直接和间接的。一切印象在审美表现中一律平等,因为都被审美化。 P16 印象不仅受器官制约,而且受作用于器官的刺激制约。 表现必须以印象作为前提,独特的表现,须以独特的印象作为前提。 P17 【作为解放者的艺术】人对印象加工,自己就从印象中解放出来。人把印象客体化,就脱离印象并凌驾于印象。 P19 思想不能没有语言而存在。 P20 直觉形式是一种简化或独特的表现,这种形式对我们足矣,但不足以轻而易举地把思想传达给另一个人或多一个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