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与讲解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与讲解

物态变化专题训练与讲解

1、夏天的早晨,佛山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A、0℃

B、15℃

C、25℃

D、40℃

2、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收热量的是:

A. 熔化、凝华和凝固

B. 液化、升华和汽化

C. 汽化、熔化和升华

D. 凝华、液化和熔化

3、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 人呼出的水蒸气

B.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4、冰常用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

A. 冰总是比水凉

B. 冰善于传热

C. 冰透明干净

D. 冰在化成水时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不变

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A、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B、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C、结束游泳上岸后身上会感到有点冷

D、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

6、在①冰熔化;②酒精蒸发;③水沸腾;④铁水凝固的四个过程中,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是: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7、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8、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 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 -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 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内一面的玻璃上

D. 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9、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10、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是因为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

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

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0C而熔化

D、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0C而使冰雪熔化

1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

13、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____(高/低)温物体,这是因为______ ,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____(高/低)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

14、如图1所示,三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应该是(a )_____(b)_______(c)_____

15、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如图2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

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 ___________ (液化/汽化)现象,并 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

16、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海波被加

热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_;物体在凝固过程中,都要________热量,而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将_______。

17、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 的缘故. 晒粮

食时,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可以提高粮食的 _,把粮食摊开可以增大粮食的__________,这样有利于粮食中水分的 _,干燥得快。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

18、现在人们都食用碘盐,为了防止盐中的碘_______,盛装食盐的容器一定要有盖子。气体打火机的

燃料是丁烷气体,是用 的办法使它变成液态装入打火机的。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 。

19、蒸发和沸腾都是________现象。液体在蒸发和沸腾时都要______热(填“吸”或“放”),在沸腾

时温度__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变”)。

20、学校组织学生打肝炎预防针时,医生用酒精棉在同学的手臂要注射的部位擦拭消毒,这时被擦的部

位会有_______的感觉,这是因为___ __的缘故。

21、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物态可以变化,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22、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入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图11 图2

专题02 物态变化-2023年中考物理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02 物态变化 目录 一、热点题型归纳 【题型一】温度 【题型二】熔化和凝固 【题型三】汽化和液化 【题型四】升华和凝华 【题型五】三个图像 二、最新模考题组练 【题型一】温度 【典例分析】 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答案】D 【解析】A.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 B.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 C.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 D.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提分秘籍】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我们常说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如果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相同。

2.温度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是否适合测量待测物体的温度,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并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并估测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4.体温计体温计是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变式演练】 1.(2022·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 C.寒暑表的示数是21℃ D.寒暑表的示数是39℃ 【答案】C 【解析】A.寒暑表的量程是-35~50℃,故A错误;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 CD.由寒暑表的分度值和液柱指示刻度可知,寒暑表的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物态变化精练附讲解答案

物态变化经典题型 1、地面的水___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___成小水滴或____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____.”对于引号中这段文字空缺的内容,下列填充正确的是 A.汽化液化凝固云 B.蒸发液化凝华雨 C.蒸发液化凝华云 D.蒸发凝华液化雨 【答案】 C 【解析】 掌握风、云、雨、雾、霜、露、雾凇几种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风:空气密度不均匀造成的.云:水蒸气的液化或凝华.雾、露是水蒸气的液化.霜、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华.地面的水汽化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故选C. 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要明确“固体清新剂”使用时的状态变化.“固体清新剂”使用时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选D. 3、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解析】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 水蒸气无色透明,看不到。能看到的都不是水蒸气。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 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里冒出来的温度较低的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A、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衣服上的水分变成水蒸气,发生了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了凝固现象,不符合题意; C、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是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变成液体的,属于液化,符合题意; D、在饮料中添加冰块降温,利用了冰的熔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解析】 (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A、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从减弱空气流动和降低温度两个方面,减慢了水果中水分的蒸发,符合题意; B、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 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变化 一、单选题 1.要给体温计消毒,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 B. 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 用自来水冲 洗 D. 在沸水中煮2分钟 2.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装有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 铁块化成铁水 B. 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 湖水表面结冰 D. 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面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像的是() A. B. C. D. 5.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 北方的菜窖里,冬天常常放一桶水利用水结冰时放热,可防止蔬菜冻坏 D.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6.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甲图:春天冰雪融 化 B. 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 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 干 D. 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7.我校物理实验室中有一批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其中有一支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为8℃,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83℃.小军同学用此温度计在我校物理实验室中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测得水的沸点是80℃,则此时水的实际沸点是() A. 100℃ B. 98℃ C. 97℃ D. 96℃ 8.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其中只有一支温度计刻度不正确,如图所示,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放在盛有酒精的敞口容器中,它们的示数都是15℃,那么这支刻度不正确的温度计是() A. 甲温度计 B. 乙温度 计 C. 丙温度 计 D. 无法判断 9.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措施中最好的是() A. 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加一段非常细的管子 B. 把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做小些 C. 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粗 些 D. 把温度计玻璃管的内径做细些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计 1.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A.−173℃ B.−100℃ C. 273℃ D. 100℃ 2.温度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玻璃管的容积大得多,这主要是为了() A. 造型美观,使用方便 B. 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 C. 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然表示该温度 D. 玻璃泡内液体体积有细微变化,就可以使管内液柱有明显的变化 3.给体温计消毒,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用自来水清洗 B.在沸水中煮 C.用酒精棉擦 D.在酒精灯上烧 ℃℃℃,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 ℃℃ ℃℃ ℃℃ ℃℃ 5.如图所示,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位置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丙 6.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不同,主要是由于酒精和煤油的()A.沸点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比热容不同 D.导电性不同 ℃~100℃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将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6℃,放在l标准火气压下沸水中时示数为86℃.则 (1)该温度计每1小格代表的温度值是多少℃; (2)用该温度计测一杯温水的温度时示数为26℃,则温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3)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 考点二:熔化与凝固 —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50℃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资料-物态变化 一、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1、定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的单位是 摄氏度,符号是℃。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摄氏温度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 度为0℃;纯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0 ℃到100 ℃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3、温度计的使用: ①使用前需要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要 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③读数时玻璃泡仍然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等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视线与温度计中液体的上表面相平。 ④液体温度计测量范围不能低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 也不能高于其沸点。 二、三种常用温度计 1、实验用温度计: ①实验室里测量物体的温度 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20℃~110℃ ③温度计中的液体是水银或煤油

2、寒暑表 ①用寒暑表测量室温 ②分度值是1℃,量程是-30℃~50℃ ③寒暑表中的液体是酒精 3、体温计 ①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 ②分度值是0.1℃,量程是35~42℃,人体正常体温是37℃ ③体温计中的液体是水银,使用体温计前,要用力甩几下, 体温计液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能从这个缩口处断开,因此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进行读数。 三、物态变化 1、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吸热。 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液化放热。 3、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 4、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放热。 5、升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吸热。 6、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四、热学现象 1、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①蒸发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需要温度达到沸点。 ③蒸发是缓慢的气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气化现象。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4物态变化(知识点复习+例题讲解+过关练习)-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

专题04物态变化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相同,物体的冷热程度就相同;例如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 2.符号: (1)摄氏温标(常用):t (2)热力学温度:T 3.单位: (1)摄氏温标(常用单位):摄氏度(℃) (2)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4.摄氏温标: (1)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2)读数:某地气温-3℃;读作: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换算关系:T=t + 273.15(无需掌握) 5.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1)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 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2)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3)使用: 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 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1】以下是常见的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教室里的室温约为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变式1】关于物体的冷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冷 B.一壶10℃的水比一杯10℃的水热C.零下10℃的铁块比零下10℃的木块冷 D.100℃的沸水与100℃的铁块一样热

专题04 物态变化(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精讲讲练(全国通用)

第四课物态变化 基础知识过关 一、温度及其测量 1.温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摄氏度,符号:℃。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沸水的温度为100 ℃;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2.温度计 (1)工作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2)使用方法:①看: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③读: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凹液面相平。 3.体温计:刻度范围为 35-42 ℃,分度值为 0.1℃;体温计有缩口,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 二、熔化和凝固 1.定义

熔化前:持续吸热,温凝固前:持续放整个过程持续吸整个过程持续放热,1.定义

考点一:温度计的使用 1.(2022•遵义)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A.10℃B.20℃C.28℃D.40℃ 【答案】C 【解答】解:适合游泳的水温有很多,一般室内游泳池的水温在26~28℃,而儿童池和残疾人池的水温则略高一些,所以下水前应试试水温,最适宜的水温约为28℃。 故选:C。 2.(2022•鄂州)妈妈对你说,今天降温了,看看墙上挂的寒暑表,自己选择合适的衣服。 如图所示,关于该寒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寒暑表的量程是﹣50~50℃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0.1℃ C.寒暑表的示数是21℃ D.寒暑表的示数是39℃ 【答案】C 【解答】解:A、寒暑表的量程是﹣30~50℃,故A错误; B、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故B错误; CD、寒暑表的分度值是1℃,则其示数是2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2021•成都)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初中物理考点讲练考第03讲 物态变化(典题精练)(解析版)

第03讲—物态变化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一、单选题 1.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作为开幕式的倒计时,彰显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下列与节气有关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雨水,冰雪消融B.立夏,雾绕山峦 C.霜降,霜满枝头D.大寒,滴水成冰 【答案】C 【详解】A.冰雪消融,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雾是小液滴,气态水蒸气变为液态的雾,属于液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霜的形成,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冰晶,属于凝华,故C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D.先汽化后液化 【答案】D 【详解】学生在煮菜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发生的是汽化现象,然后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这是发生了液化现象,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 故选D。 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 【答案】D 【详解】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以露的形成是属于液化,故ABC 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B.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D.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高中物理物态和物态变化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物理物态和物态变化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形状不规则的金属一定是非晶体 B.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C.木船浮在水面上是由于表面张力 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体表面垂直 C.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管内径越小,管内水面越高 D.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不可以 3.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他们利用透明胶带对石墨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得到了厚度只有0.34nm的石墨烯,是碳的二维结构。如图所示为石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根据以上信息和已学知识判断,石墨烯属于() A.离子晶体B.原子晶体 C.金属晶体D.分子晶体 4.石墨和金刚石的性质有很大差异,是由于() A.石墨是各向异性的,而金刚石是各向同性的 B.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 C.它们都是各向异性的 D.它们的物质微粒形成不同的结构 5.达因值是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是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之间单位长度内互相牵引的力。则1达因其值为() A.1 × 10-5N B.1 × 10-5N/m C.1 × 10-5N/m2D.1 × 10-5N/m3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砖块吸水是毛细现象

B.毛巾的一角浸入水中,水会沿毛巾上升,使毛巾湿润 C.毛细现象表现为: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上升,不浸润细管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D.钢笔从墨水瓶里把墨水吸进笔中是毛细现象 7.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B.电子手表中的液晶在外加电压的影响下,能够发光 C.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 D.笔记本电脑的彩色显示器,是因为在液晶中掺入了少量多色性染料,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色光的吸收强度不一样,所以显示出各种颜色 8.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玻璃、天然石英和金刚石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二、多选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 B.液体的饱和蒸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人对空气干爽与潮湿的感受主要取决于空气的相对湿度 D.液体具有流动性是因为液体分子具有固定的平衡位置 E.一定质量的0℃的水变成0℃的冰,其内能一定减少 10.关于晶体、液晶、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和液晶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B.液晶就是液体,具有液体的所有性质 C.液晶是介于晶体与液体之间的一种中间态 D.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11.用力与液体内部的分子对附着层分子作用力之间的大小关系,下列现象中,是由液体的表面张力造成的是() A.游泳时弄湿了的头发黏在一起 B.熔化的铁水注入内空且为球形的砂箱,冷却后铸成一个铁球 C.脱湿衣服感觉很费劲 D.绸布伞有缝隙但不漏雨水

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05 物态变化(讲练)(解析版)

专题05 物态变化讲和练 1.了解: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物态变化概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会: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分析物态变化种类;利用理论解释自然现象。 3.理解:熔化和凝固概念;晶体的熔化过程及规律;汽化和液化的概念;沸点与大气压强的关系;升华和凝华规律。 4.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吸放热;沸腾和蒸发的规律;影响蒸发的三种因素;汽化和液化过程的吸放热;升华和凝华过程的吸放热。 5.能:分析物态变化的类型。 6.认识: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现象。 1.(2019·贵港)亲爱的同学们,经过两年的初中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7cm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0g 【答案】B。 【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A不符合题意;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7cm,故B符合题意; C.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故C不符合题意;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D不符合题意。故应选B。 2.(2019·岳阳)下列测量仪器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A.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B.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

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读取液体体积 【答案】B。 【解析】A、图中所示刻度尺没有放正,故A错误; B、图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使用方法正确,故B正确; C、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会腐蚀砝码,故C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故D错误。故选B。 3.(2019·哈尔滨)下面对哈尔滨美景描述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 【答案】A。 【解析】A.初春,太阳岛上冰雪变成涓涓水流;属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盛夏,防洪纪念塔广场花朵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滴形成的,故属于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深秋,中央大街的树上挂着洁白的雾淞;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形成的,故属于凝华现象,C不符合题意。 D.隆冬,松花江水变成剔透的冰;是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题意。正确答案是A。 4.(2019·湘潭)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图象(选填“熔化”或“凝固”)。 (2)第10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3)该物质的熔点是℃。 (4)组装图1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 (5)灯内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酒精的热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中考物理专题3 物态变化(解析版)

专题3 物态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目 1.(2020·四川省雅安市)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 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 B. 夏季,小卉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一段时间后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 秋季,小卉发现清晨操场边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箱——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 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内,眼镜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答案】B 【解析】 【分析】 (1)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答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 (2)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热; (3)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 (4)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放热。 【详解】A.春季,小卉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加速度快蒸发,故A错误; B.矿泉水瓶中的冰块熔化,熔化吸收热量,故B正确; C.秋季,小卉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由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冬季,戴眼镜的小卉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2.(2020·四川省雅安市)将盛水的烧瓶加热,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并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所示。关于烧瓶内的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停止沸腾 B.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增大,水会再次沸腾 C. 因没有继续加热,浇上冷水时,水的内能减小,不会沸腾 D. 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水面气压减小,水会再次沸腾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详解】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水沸腾,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瞬间水的温度还保持在沸点,但无法继续吸收热量,此时停止沸腾;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故选D。 3.(2020·四川省成都市)在“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常因口罩佩戴不严实,出现眼镜“起雾”的情况。“起雾”是因为发生了() A. 液化现象 B. 汽化现象 C. 熔化现象 D. 升华现象 【答案】A 【解析】 【详解】“雾”是人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暖,遇到冷的眼镜会液化放热。 故选A。 4.(2020·山东省泰安市)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3讲 物态变化 强化训练 (含答案)

2024中考物理备考专题 第3讲物态变化强化训练 基础题 1. (2022年版课标素材题)如图所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2.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滴上一滴水,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第2题图 A. 液体的温度有关 B. 液体的种类有关 C. 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 液面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3. (2023陕西)“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伟大成就之一.古人通过观测天体运行,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的规律,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描述了“霜降”前后的气温变化.下列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自然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第3题图 A. 露和霜都是固体 B. 露是由霜熔化形成的 C. 霜是由露凝固形成的 D. 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4. (2023山西)西周晋侯鸟尊是中国青铜器中罕见的珍品,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如图所示).制作鸟尊等青铜器时,先用泥土制成“内范”,在其外部涂适当厚度的蜡,将蜡雕刻成所需形状,称之为“模”,然后在“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范”.通过加热使蜡液流出形成空腔(模具),在空腔中倒入青铜液,待青铜液冷却后,打碎“外范”和“内范”,就得到与“模”一样的青铜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4题图 A. 将蜡加热到液态是熔化过程,会放出热量 B. 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 C. 青铜液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需吸收热量 D. 青铜和蜡熔化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5. (2022年版课标素材题)(2023十堰改编)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图 A. 地表水吸热,液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汽化成小水滴 C. 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固成小冰晶 D. 小冰晶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2024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 物态变化 强化训练 (含答案)

2024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强化训练命题点1温度、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 1. (2022贺州)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摄氏温度为() A. 0 ℃ B. 20 ℃ C. 80 ℃ D. 100 ℃ 2. (2021成都A卷)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 A. 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 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 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3. (2022广东省卷)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直管内的水银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________℃. 第3题图 4. (2022江西)晨检测温是学校防疫的重要措施之一.如图所示,测温枪测得某同学的体温为________,其体温________(选填“正常”或“不正常”). 第4题图 命题点2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5. 传统文化(2022福建)如图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

第5题图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凝固 6. (2022荆州)“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 先升华后凝华 B. 先凝固后汽化 C. 先熔化后液化 D. 先汽化后液化 7. (2022山西)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周围会冒“白气”.“白气”的成因与下列谚语中加点字涉及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霜.前冷,雪后寒 B. 水缸出汗.,不用挑担 C.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D.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8. 2022课标新增活动建议(2022长沙)铸造青铜器时,工匠将铜料加热化为铜液注入模具,铜液冷却成形,青铜器铸造初步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料化为铜液需要放热 B. 铜料化为铜液是熔化 C. 铜液冷却成形需要吸热 D. 铜液冷却成形是凝华 9. (2022江西)如图所示,下列情景中所描述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10. 传统文化(2022重庆B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大量中华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露.是冰熔化形成的 B. “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冰.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雪.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霜.降水泽枯,岁晚木叶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基础强化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专项训练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专项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 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出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B.夏天,小明将糖水放入冰箱制成了冰棍,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晶莹的露珠,这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D.冬天,房屋上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2、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 3、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4、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倒计时方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序曲,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在开幕式一开篇就向世界展现本届开幕式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质。下列自然现象,由凝华形成的是() A.霜降,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B.冬至,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C.立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D.白露,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5、下列物理现象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题型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易错题型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春季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家中的地板很潮湿,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 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吸热来制冷的 C.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 D.天气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都出现了“雾凇”的美景是凝固现象 【解析】A、夏天,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地板、天花板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所以家中的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故A 正确; B、电冰箱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在冰箱冷藏室内的管子里迅速汽化, 从冰箱内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故B错误; C、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液化的,故C错误; D、天气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树 枝上形成“雾凇”,故D错误。 故选:A。 2.很多俗语都是先辈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其中蕴含了深刻的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霜前冷,雪后寒﹣﹣霜和雪都是由空气中的小水珠凝固而成的小冰晶B.雪落高山,霜降平原﹣﹣高山气温低,雪降落到地面不容易熔化所以经常看到雪

C.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外表面的水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缸壁液化而来的 D.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夏天扇扇子加快体表汗液蒸发,蒸发吸热制冷让人感觉凉爽 【解析】 A、霜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A错误; B、雪的熔点是0℃,高山气温低,达不到雪的熔点,所以雪降落到高山地面 不容易熔化所以经常看到雪,故B正确; C、“水缸出汗,不用挑担”中,“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运动温度较低的水缸液 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 D、夏天扇扇子,身上感到凉爽,这是因为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 蒸发吸热制冷让人感觉凉爽,故D正确。 故选:A。 3.周末,小华在家中烧开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她锅里的水量太少了,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冷水(水量比锅里的少)。 下面最能大致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水温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 C.D.

专题3 物态变化 真题强化训练(解析版)

专题3 《物态变化》真题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四川成都中考)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答案】D 【解析】 温度计感温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否则会造成所测温度不准确,故A错误;将感温泡浸没热水后,应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故B错误;读数时温度计不应离开热水来读数,否则会造成读数有偏差,故C错误;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值保持水平,图中俯视读数或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D正确。故选D。2.(2021广西柳州中考)如图所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 A.100℃B.37℃C.20℃D.0℃ 【答案】D 【解析】 冰是晶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故选D。 3.(2021黑龙江哈尔滨中考)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冰雪的消融B.雾凇的形成

C.云海的形成D.白雾的消散 【答案】A 【解析】 冰雪的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云海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白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2021广西桂林中考)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A.橡胶B.沥青C.冰块D.石蜡 【答案】C 【解析】晶体由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常见的非晶体有橡胶、石蜡、沥青、玻璃等。故选C。 5.(2021山东菏泽中考)下面四幅图片所展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冰雪融化B.滴水成冰C.气结成露D.气凝结霜【答案】B 【解析】 固态的冰雪变成液态,是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固,故B符合题意;气结成露,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气凝结霜,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21青海西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考)口罩成为常态防疫“神器”,戴眼镜的人们常因口罩佩戴出现镜片模糊的情况,这是液化现象。下列实例中与它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B.夏天,清晨草叶或树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答案】B 【解析】 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 符合题意;霜是气态变成固态的凝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

专题5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

专题5 物态变化压轴培优专题训练(解析版) 1.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内,盛有一些0℃的水,如果将容器内的空气迅速抽去,那么发生的现象是() A.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均为0℃ B.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不变 C.容器内只有0℃的水,水的质量减小 D.容器内只有0℃以下的冰,水全部被抽走 【答案】A。 【解答】解:用抽气机迅速抽去容器内的空气,造成容器内气压下降,凝固点升高,水的蒸发加快,蒸发吸热,即表面的水从内部的水吸热,造成内部的0℃水放热而凝固为0℃的冰,但水的快速蒸发造成液面上气压变大,快速蒸发不再继续,因而容器内有一部分水结成冰,冰和水的温度均为0℃,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某同学在做萘的熔解[熔化]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如果记录和作图没有错误,则以下判断中错误的是() A.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 B.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 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 D.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 【答案】A。 【解答】解:A、这个图显示的应该是萘从固液混合态慢慢冷却之后又加热的过程。所以“在t1时刻刚停止加热,t2时刻又开始加热”的前半句是错误的。 B、0到t1是萘正在结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液态的萘不断变成固态的萘,但因为是晶体 而不会有温度变化,但熔化过程肯定是放热的,当然是不需要加热的。所以“在t=0的时刻显示的温度就是萘的熔点”; C、“在0~t1的时间内含有萘的放热过程”是正确的; D、t1到t2的时间段里,萘已经全部是固体了,但由于温度还比常温高,所以仍在放热 冷却,所以“在t1~t2的时间内萘在不断地放出热量”正确。 故选: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