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蒙古族游牧文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

论蒙古族游牧文化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

蒙古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环境观浅析

姓名崔宇

学号00960016

专业旅游管理

年级 2009 级

2012/4/27

摘要:游牧民族具有保护草原、保护森林、保护水源、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牲畜的优良文化传统和生态习俗。游牧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和价值体系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达到社会经济、文化、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游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保护

在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所谓的巨大的物质和技术现代化和社会进步,都是以人类无法弥补和承受的生态环境破坏和无谓牺牲为代价获取的。人类在经济技术进步与人类精神、心灵和情感低迷相悖的矛盾中 ,痛苦地反思和反省人类多元文化和文明成果,以全新的视野重视解读和检讨人类不同文化模式和类型时,却惊奇地发现,游牧文明与当今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计和构思有着惊人的不谋而合,在人们过去最不经意的游牧人与畜群的关联当中,却蕴含着当今世界最先进和科学的文明思想和成果。草原上的点点蒙古包与散落的羊群是游牧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生活图景也是游牧文化与自然环境相融会的典型写照。正是在诗情画意的岁月里游牧文化始终执着地表达着一个古老而新鲜的主题——天人合一。

一、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历史上,居住在我国西北地区的藏、蒙等少数民族曾有过本民族内部的法律和文化,其中,既有在整个民族中通行的文化,也有区域性的或部落内部的文化,这些文化并不是简单、朴素的习惯法,而是由民族内部的统治阶层或部落成员共同协商制定而形成游牧民族生态环境保护文明。

(一) 草原保护

草原是牧民的生存之本,所以他们非常重视对草原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基于长期的牧业生产实践,牧民不仅对破坏草原的行为了然于胸,而且熟知不同行为对草原的破坏程度不同。比较发现,蒙古族游牧社会对引起草原失火和草原开垦行为的处罚是最重的,比如在古代蒙古族的法律中,对故意引起草原火灾和草原开垦的行为,最轻的处罚是要求赔偿5畜加1匹马,最严重的则会招致“诛其家”的杀头之罪。其他行为,如越界放牧、不按规定时间割草等,虽然对草原也有破坏,但程度较轻,所以处罚也相对较轻。为了达到保护草原的目的,除了处罚措施,在民族传统文化中还有一些奖励机制,如发现草原荒火并积极灭火者、发现

有人砍树及时举报者,都会受到相应的奖励。《六旗法典》规定:“失放草原荒火者,罚一五。发现者,吃一五。”《三旗法典》134条规定,发现有人砍树并及时举报者,可获得没收之物。

(二) 植物资源和水资源保护

在蒙古族游牧地区,人们也很重视对森林等植物资源和水资源的保护,如禁止随意砍伐活树、神树,禁止乱挖药材,不准越界砍柴,禁止在水源地便溺等,违反者会受到罚款、没收所得、没收工具等不同形式的处罚。在藏族牧区,侵犯神山、泉水、神湖者,会受到脱光衣服、鞭打、驱逐出境等处罚。在蒙古草原,传统文明中严格禁止人们在水源地便溺、洗涤破衣服,因为这些行为容易使水源遭到污染,危及人畜健康。蒙古族习惯法要求牧民在取水时必须使用器皿,而不能用手掬水,因为草原上水资源缺乏,用器皿舀水既可以避免浪费水,还可以保持水源干净。

(三) 动物保护

蒙古族传统文化重视对动物的保护,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禁止打猎。在蒙族牧区,打猎活动通常是被禁止的,从而使生息在此的野生动物受到较好的保护。第二,严格限制狩猎时间、种类和数量。蒙古族传统法律规定,从冬初头场大雪到来年牧草泛青为止是狩猎的季节。蒙古族牧民传统的猎物主要有狐狸、狼、熊、虎等凶猛动物,这主要出于对畜群的保护,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第三,主张放生。蒙古族传统法律不允许将同一种类的动物全部杀掉,如果捕获10只以上的动物,就必须留下几只放生。第四,禁止猎杀怀胎动物、动物的幼崽和处于哺乳期的动物。第五,设立禁猎区。在古代,蒙古王公往往会在草原上划定一些禁猎区,进入这类区域打猎会受到处罚。

二、蒙古族禁忌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禁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包含着一些合理的内容。

(一) 生产活动禁忌

生产活动中的禁忌是指人们因为某种信仰、观念和认识而在生产实践中被禁止或限定的行为。"萨满"教就是由此而衍生出来的游牧民族的特有宗教。与佛教的偶像崇拜不同,萨满教崇拜自然,认为自然界最高的神是"长生天",也就是"

腾格里"。受萨满教和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蒙族普遍信仰多神灵,而且认为神灵无处不在,高山、湖泊、森林之中都是神灵的寄居地,因而成为人们的敬畏之地。在蒙古草原上,人们忌讳在神山上挖掘、采集、砍伐、打猎,忌讳伤害神山上的兽禽鱼虫,不能以污秽之物污染神山,不允许将神山上的任何物种带回家,不能捕捞水中的动物。蒙古族牧民在采集药材时禁止连根拔起,在青草出芽或出苗时不准动土,禁止砍伐树木,不能随意在草场上挖坑。

(二) 日常生活禁忌

一是禁忌污染水资源。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普遍禁止向湖水、泉水、河水便溺、吐痰、倾倒污秽之物。蒙古族禁止在泉水中洗脚、洗衣服,忌讳随便向水里扔东西,如动物的尸体、烧坏的牛羊皮、奶制品、垃圾等;忌讳在水源附近修建厕所、畜圈等有碍卫生的各种设施,也不准在水源地洗衣服、游泳和洗澡。这些禁忌有利于保持水的干净和卫生,节约水资源,从而保证了人畜用水安全。二是禁忌伤害动物。不论何种动物,在没有造成对人畜的威胁伤害时,不得侵害它们。草原繁茂则五畜兴旺,人民也会幸福安康,这一点游牧民族的体会最为深刻,于是在诸多律令文化中首先关注的是保护草原,对毁坏草原者的刑罚几乎达到酷苛的地步。三是禁忌损害植物。蒙古族自古有着善待和珍视花草树木的行为,为了鼓励种植和对动物的人道主义关怀,萨满教把施舍的范围扩大到了其他生命形态。

三、蒙古族游牧文化中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

(一)游牧文化中朴素的环境保护思想

游牧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这反映在他们的神话、传说和信仰上便是动植物图腾崇拜和人神的组合崇拜。按蒙古族习惯凡对蒙古族人生产、生活起过重要作用的草原、森林、江河、湖泊、山岭等均要祭祀,这种对树小、森林的崇拜抑制了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当然以上这种朴素的环境保护观是一种自然结果而不是游牧民族有意识的行为,所以在社会发展中很容易受到利益驱动。因此有必要加强和引导牧民的有意识环保行为,强化宣传民族传统文化中可贵的环境保护思想,促进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二)游牧文化活动行为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机构设置

元代设上林署令、上林署丞清代设营缮、虞衡、都水、屯田专司环境保护一

职。此外游牧民族政权还颁布过一些有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法令条文。如禁止用网捕猎鹰、鹞和其他观赏鸟类,这种保护措施虽然并非出于明确的环保目的但客观上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蒙古族群众有种保护草场传统而有效的方法——草库伦即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把草原一块块地围圈起来防止牲畜随意进入在栏杆内用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这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有关专家认为草库伦“不仅可以逐步改善草原生态环境而且在人类生产劳动的作用下人为地调整和积极建设水、草、林、料基地使之成为最有利、成分复杂的草原生态结构。

(三)游牧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

生态环境是由地形、壤、岩石、水源、气候、植物、动物等组成的。它是人类赖以生产、生活的基础不仅制约着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定着人所创造的文化艺术。游牧民族经历了从狩猎到游牧、从游牧到定居、从单一畜牧业到多种经营等民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环境观浅析几次显著的文化选择过程始终以人与自然和谐一的主线演绎着他们的生活和艺术。他们的文化既是自然生态环境决定的结果也是人创造性适应这种环境的结果。虽然总地来说文化选择不仅要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还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但社会环境却无不带有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宗教信仰来看即使到了后期佛教、萨满教等一神教传人后蒙古族宗教信仰的变更也大都限于上层社会作为反映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一直断断续续在社会的基层存在着。

四、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对当今环境保护的启示

游牧民族生态环境保护的优良传统和价值体系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达到社会经济、文化、人口、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人类的活动无非就是两大类一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一是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二者紧密相关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但由于人类早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成为自然环境的适应者因而现代人根容易将二者的关系对立起来产生一种面对自然界的主人翁错觉只看到人对自然的改造放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盲目的“环境乐观论”。容易看到的是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容易忽视的是

社会体制、政治主张、文化思想等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因素对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责任。所以我们只有走出仅仅局限在人与自然关系自身以求解决矛盾的思路进人人与社会的领域进而以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解决为前提才有可能真正科学地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

(二)理智对待人类行为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文化不仅是在人与自然环境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关系中产生的而且在这种关系中不断更替、进化土动与被动相伴相生。人类虽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发生作用或影响但却不能改变物质自然界是一切创造性的最终源泉的基本规定性表现为自然环境对人和人类活动的限制或制约。自然界的存在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扩展也是无限的这些决定了人类创造性、主动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所以人类的任何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探寻传统环保观念的现代存在方式

由于历史的原因游牧文化中的生态环境观只能以特定的、适用的形式寄存于其他文化形态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不变的观念与不断变化的表现形式之间必然会发生冲突。为了使这种不变的生态环境观永远成为人们自觉的理念和行为就必须寻找一种现代存在方式使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发展和更新,为旧俗的消失寻找新的方式代替,同时,填补新方式的推进需要有效的办法和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