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4):39~41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久荣

摘要:分析了我省玉米生产基本概况、生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影响我省种植玉米面积的主要因素。明确了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及价格趋势,并提出发展我省玉米生产的对策。既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加强玉米种业管理、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扩种青贮玉米、调整育种目标、改进玉米品质等。

关键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767(2006)04-0039-03

The Complexion of Corn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al Tactic

GUO Xiao-ming

(The Institute of Maiz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6)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dvantage, shortage of the production of

cor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mea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it's planting. And talks abou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al tactic of the corn production, that is improving the yield of corn, con-

dition of corn production, scientific devotion, the management the seeds, deeper machining of

corn, the area of silage maize, the quality of maize and adjusting the target of the breeding, and

so on

Key words:Heilongjiang province; maize; corn production; tactic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其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第二位,仅次于大豆;总产量约占全省粮豆总产量的40%,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玉米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省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玉米市场的走向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作物杂志,2004,(2):25.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状况,对明确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及价格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玉米带最北部,玉米种植几乎遍布全省,但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我省第一、二、三积温带,即北纬

45°~47°,有效积温在2 800~2 200℃。玉米播种面积在1998年之前常年在230万hm2左右,是我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在玉米总播种面积中,普通玉米占90%以上,青贮玉米近两年发展速度较快,年播种面积在10万hm2左右,糯、甜、高赖氨酸等特用玉米年播种面积约6万hm2。1999年后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中1999年面积最大,但此后玉米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下降,2000年不足200万hm2,2004年恢复至214hm2。2005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据省统计局统计为273.0万hm2。近几年黑龙江省玉米年总产在800~1 200万t,单产在4 000~5 000 kg/hm2;玉米总产量约占我省粮豆产量的40%,玉米商品率在70%以上,每年大约有300万t以上需销往省外和国外,因此,玉米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我国粮食安全及国内玉米市场有较大影响。

表近5年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总产量情况

年份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面积(万hm2) 265.2 180.1 211 223.7 200.1 214.2

总产量(万t) 1228.4 790.8 819.5 1070.5 831 1050

目前黑龙江省玉米种植以单交种为主,仅有部分农场种植少量三交种。由于我省特殊的气候条件,玉米生产上应用的品种较多,一般年份全省生产上玉米品种多达60余个,其中种植在0.67万hm2以上的有25个左右, 13.3万hm2以上的一

般为4~5个。目前生产上的玉米品种我省自育的占60%左右,其中有黑龙江省农科院系统各单位选育的玉米品种占全省种植面积的50%左右。

2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优势

2.1 适于玉米种植的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有利于玉米生长黑龙江省全省耕地面积1 100万hm2,位居全国第一,人均占耕地面积多;且黑龙江省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热、水资源丰富且与玉米生长进程同步,玉米种植自然条件优越,玉米生产潜力大,玉米生产的资源成本系数较低。

2.2 具有较高的比较优势在黑龙江省四大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小麦)中,除水稻外,玉米比较效益高于大豆和小麦,斤粮成本相对较低。

2.3 具有较强的品种、技术储备优势近几年我省玉米科技工作者通过努力,在玉米育种、栽培、植保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科技优势。在玉米新品种选育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省自育品种在生产上几乎处于绝迹的地位,通过近十年的努力,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自育品种占全省种植面积50%以上,近几年我省品种覆盖面积近一步扩大;同时选育了一大批优质玉米品种,如高淀粉玉米新品种龙单13、龙单16、龙单23、龙单25、龙单28、龙单29、巴单4、庆单3号等,其淀粉含量均达到73%以上,同

时这些品种的生产潜力、抗病性、生态适应性均表现优良,其中龙单13、龙单16已成为我省主栽品种,龙单23、龙单25等品种推广面积正逐步扩大。选育推广了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龙高1号、龙高2号、丰禾2号等;以“垦粘号”为代表的糯玉米品种不但在我省广泛种植,在我省部分地区已形成糯玉米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同时我省糯玉米品种已在我国十多个省市有种植。在我省近几年正积极开展高油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其中有2个组合已参加省生产试验和区域试验,将有望审定推广,另外,根据我省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审定推广了龙辐208、龙青1号、黑饲1号、东青1号等青贮玉米品种。

2.4 畜牧业发展迅速,玉米需求量日益增大黑龙江省委、省政府贯彻黑龙江省第9次党代会提出加快畜牧业发展、实现畜牧业“半壁江山”步伐的精神,玉米作为饲料主要原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黑龙江省提出“奶业振兴计划”,到2005年全省奶牛存栏将达到120万头,按每头奶牛需0.07~0.1 hm2青贮玉米计算,需青贮玉米面积10 hm2以上,加上肉牛、羊等饲用,发展潜力很大。

2.5 发展外向型产业经济区优势明显与美国和国内其它地区相比,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具有区优势,表现在与其相邻的俄罗斯、朝鲜、日本和韩国等存在相当大的玉米供求缺口,其中日本和韩国是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玉米进口大国,

这给黑龙江省玉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发展外向型的玉米产业,开拓邻国的玉米市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3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存的问题及影响玉米种植面积的主要因素

3.1 基础设施落后,抗灾能力差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玉米生产主要依靠老天爷,2004年前三年黑龙江省持续干旱,造成我省单产水平不高,玉米生产单位成本较高,生产经济效益下降。

3.2 生产规模小、成本高,整体效益差黑龙江省虽人均耕地较多,但由于分散经营,每户耕地面积多者不过3~4 hm2,少者只有1~2 hm2;与美国农场主拥有300 hm2以上土地面积相比生产规模很小,造成劳动成本高、生产手段落后,玉米生产整体效益不高。

3.3 品质问题突出造成黑龙江省玉米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一是分散经营后每户农民选择的品种不一,甚至一户选择2个以上品种,收获后农民习惯混收,粮食收购企业混收混储,造成玉米商品粮大小粒混杂、黄白粒相间、甚至混有异物;二是黑龙江省无霜期短,个别年份由于早霜,一部分玉米未正常成熟,玉米商品粮品质下降。

3.4 运距长、运输成本高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商品粮主产区与主销区最远的一个省份,把玉米运至南方主销区的运费高于国内玉米商品粮主产区其它省份,造成黑龙江省玉米

国内贸易中的成本劣势。

3.5 玉米价格不稳玉米价格的高低和玉米销售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种植玉米的生产积极性,一般来说,新玉米上市价格在0.18元/kg(30%含水量)或标准玉米含水量0.23元/kg以上,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较高,低于此价格玉米种植面积明显下降。另外,在黑龙江省玉米、大豆混合主产区(第二、三积温带),农民选择种植玉米或大豆,主要看上年玉米与大豆价格比,若大豆单价/玉米单价高于2.5以上,农民倾向于种植大豆;如该比值低于2.5,农民倾向于种植玉米;而在我省第一积温带,由于玉米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高,生产玉米的积极性高于种植其它作物。

3.6 玉米销售相对较晚,是玉米面积难以进一步扩大的另一障碍由于我省属于高纬度地区,玉米收获时含水量大多在35%以上,在年前自然降水只能至30%左右,玉米在次年4月以前难以大量销售,由于春节、春耕等农民需资金,即使玉米价格较高、比较效益好,特别是第二、三积温带农民也不可能全部种植玉米。

4 我省玉米生产发展对策

4.1 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黑龙江省玉米年总产量虽已达到1 000万t左右,还远不能满足对玉米日益增长的需要,快速增加玉米生产总量是当务之急。在播种面积难以扩大的条件下,努力创造条件提高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总产量

的唯一之路。玉米是丰产潜力很大的禾谷类作物,理论上其单位面积产量可达52.5 t/hm2,美国小面积已达到22.5 t/hm2,我省玉米单位面积产量还相差甚远,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4.2 改善玉米生产条件,提高产业化生产水平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机械化耕作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从而提高我省农业生产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做好“三下乡”工作,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从而,提高我省玉米单产。另外,增加玉米科技投入是从物质上提高我省玉米单产、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保证。

4.3 加强玉米种业管理玉米良种是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之一,它已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商品。玉米种业也是一种企业行为。加强玉米种业管理,规范玉米种业的企业行为和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提高玉米种子质量,从而发挥优良玉米种子的丰产潜力,提高产量[1]。

4.4 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玉米深加工是改进和提高种植玉米效益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产品多层次利用和增产增收的重要阶梯。

4.5 扩种青贮玉米,促进畜牧业发展随着我国农业从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畜牧业逐渐成为农业的

发展重点,玉米作为畜牧业主要饲料来源,已经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

4.6 调整育种目标,改进玉米品质我省玉米越区种植现象严重,由于生育期延长,造成子粒后期脱水困难,含水量高,容重低,子粒光泽度差,营养价值下降。因此,要抓住玉米商品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解决目前普通玉米低质量的现状,要进行玉米品种创新,按市场需求研发玉米新品种,解决玉米适销对路问题[2]。

参考文献:

[1] 孙本喆,郭新平.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玉米科学

2003,(专刊):32-33〃

[2] 许崇香,左淑珍,王红霞.我国玉米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J].现代化农业,2004,(9):14-15.

414期郭晓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青冈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谷类作物。1998年开始玉米总产量已经超过稻谷和小麦,居世界首位。玉米不仅生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而且具有食用、饲用和多种工业用途。因此,20年来世界玉米生产发展迅速,预计21世纪玉米生产发展前景广阔。世界玉米工业的大发展,尤其是用玉米制造酒精在21世纪会有大规模的发展。随着地球上一次性能源的日趋枯竭,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新的世纪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玉米生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种植面积的扩大,单产水平的提高,总产量增加。近年来国际能源危机不断显露,世界能源日见紧缺,价格高启,而燃料乙醇却以它低廉的价格和环保优势,以迅雷之势打入市场。玉米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材料,需求迅猛增长。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国。我国玉米深加上产品已有1000多个品种,主要有淀粉及其衍生物、淀粉糖系列、变性淀粉系列、医药类系列、发酵类系列及副产品系列等几大类。重点产品有玉米淀粉、变性淀粉、淀粉糖、味精、食用酒精与燃料乙醇、赖氨酸、化工醇等。 1 青冈县的玉米生产现状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青冈县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可以概括为:种植面积在波动中增长,由1990年的58579公顷发展到2010年的115510公顷,面积翻番;产量稳步增加到2010年的101.2万吨,是1990年的5倍;随着加工企业的进入,加工业迅速扩大。 1.1 玉米种植情况 青冈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耕地面积216.1万亩,处在举世闻名的寒地黑土地带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区位条件,使青冈跻身全国粮食主产区之列。玉米在青冈已有近百年的种植历史,始终是种植业的当家品种。近年来,玉米面积年均稳定在180万亩左右,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百万亩绿色玉米生产基地县。优良的玉米品质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为青冈发展玉米产业提供了坚强保证。 1.1.1 玉米播种面积的变化 1990年以来到2010年,青冈县玉米种植面积依次为58579公顷、68768公顷、65579公顷、50775公顷、56893公顷、69987公顷、83351公顷、80043公顷、65588公顷、68524公顷、45551公顷、67298公顷、86126公顷、80034公顷、92238公顷、94207公顷、96872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4):39~41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唐久荣 摘要:分析了我省玉米生产基本概况、生产优势、存在问题以及影响我省种植玉米面积的主要因素。明确了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及价格趋势,并提出发展我省玉米生产的对策。既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加强玉米种业管理、发展玉米深加工业、扩种青贮玉米、调整育种目标、改进玉米品质等。 关键词: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767(2006)04-0039-03 The Complexion of Corn Productio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al Tactic GUO Xiao-ming (The Institute of Maiz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150086)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dvantage, shortage of the production of corn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mean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it's planting. And talks about

the further developmental tactic of the corn production, that is improving the yield of corn, con- dition of corn production, scientific devotion, the management the seeds, deeper machining of corn, the area of silage maize, the quality of maize and adjusting the target of the breeding, and so on Key words:Heilongjiang province; maize; corn production; tactic 玉米是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其播种面积位居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第二位,仅次于大豆;总产量约占全省粮豆总产量的40%,是我国重要的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因此,玉米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省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我国的玉米生产和玉米市场的走向有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作物杂志,2004,(2):25.通过分析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状况,对明确我国玉米供求关系及价格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 1 黑龙江省玉米生产基本情况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玉米带最北部,玉米种植几乎遍布全省,但玉米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我省第一、二、三积温带,即北纬

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工业化报告)

附件2 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工业化报告) 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按照《哈工大联合基金》章程的要求,设立《黑龙江发展蓝皮书(工业化报告)》编撰委员会,负责蓝皮书的编撰工作。为加强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保证基金使用的公开性和公正性,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蓝皮书将列入中国社科院主编的全国各省区发展蓝皮书系列,对黑龙江发展进行全面对比、评价,科学反映黑龙江省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果,向社会展示黑龙江省工业化进程的真实状况。并对未来的趋势给出预测,针对问题和挑战,提出战略性的对策建议。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适用于蓝皮书的组织管理、立项管理、实施管理、经费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 第二章组织 第四条《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的编辑、撰写工作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组织实施。 (一)组成《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编辑委员会; (二)编辑委员会由黑龙江省政府相关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相关负责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组成; (三)编辑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人、委员若干人; (四)编辑委员会选任《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主编一人、副主编若干人具体负责《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的撰写工作; (五)《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的主编对编辑委员会负责。 第五条编辑委员会负责具体参加《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编写人员的选择与考核; 第六条《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的具体编写人员面向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师公开选聘,并由编委会视需要特聘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人员参加编写工作。 第三章编撰人员管理 第七条欲参加《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编写工作的教师需向学院提出申请。 第八条参编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参加编写《黑龙江省发展蓝皮书》的主要成员应当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和管理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716107169.html, 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 作者:陈先兵 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2期 摘要:目前玉米种植者越来越多,而由于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玉米的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大,这些都导致了玉米的总产量不断上升,而市场本身对于玉米的需求并没有随着产量的提高而增加,这就导致玉米对于市场的供应量过大,从而降低了玉米本身的价格。因此对于国家来说必须要适时针对玉米生产的不同现状进行合理的政策和经济调控,保障生产者利益。 关键词:玉米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玉米的产量正在逐步稳定的朝着高产量的趋势发展,但是由于产量的增加以及供大于求的现状反而造成了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那么目前政府需要做的就是采取一些可行的措施,使得玉米的价铬稳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稳定农业生产的态势,那么本篇文章就针对玉米重治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希望能够为玉米种植者以及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思路。 一、玉米重治产业发展现状 1.玉米市场供应过多 在前几年农业发展态势较好的时期,由于当时对于玉米的需求量很大,而种植玉米的农户比较少,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中,玉米的价铬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农户纷纷放弃以前种植的小麦、谷子这些农作物,开始种植玉米,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产量提高,但是近年来,由于农户大面积种植玉米,玉米产量大幅度增加,市场上供大于求,从而导致了玉米价铬的下降。 2.国外玉米对国内玉米价铬造成冲击 近年来我国对于国外玉米的进口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因为国外玉米在价格上占了一定的优势,那么在激烈的竞争过程中难免对我国本土玉米种植起到一定的冲击,是得农户利益受损。 3.玉米种植成本提高 经济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土地、种子还是人力,相较于之前都有所提高,农户在种植玉米时的成本相较于以前有了明显增加,另一方面玉米的价铬不断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户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二、玉米种植香瓜问题策略分析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

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分析 乔柳杨 (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要]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黑龙江省 农、 林业发展提供机遇,为未来承担碳减限排义务做准备以及为低碳交易提供理论指导。黑龙江省应为发展低碳经济创造宽松环境,发挥哈尔滨低碳产业先行者作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和林业低碳项目,推进节能减排和“绿色技改”,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使黑龙江省早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形态。 [关键词]黑龙江省;低碳经济;路径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11-08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一、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目标 黑龙江省是我国资源大省,重工业、高耗能产业集中,区域性水环境、生态系统已经遭到破坏。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围绕低碳经济的能源和产业新技术开发应用,有利于黑龙江省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有助于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 (二)有利于促进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低碳经济积极倡导生物质能源和再生能源的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可在农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建设粮食、蔬菜、畜产品出口基地。大力开发省外、国外农产品市场,提高农业外向度。加快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园艺型、技术型特色农业,开发农业科技园区、自然保护区、小城镇建设等旅游资源,开辟精品农业观光旅游线路。大规模开发和建设风力发电,积极发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热利用等。通过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清洁能源革命,可以极大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为黑龙江省农、林业发展提供机遇 农作物,尤其是水稻在控制温室气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黑龙江省有全国最大的黑土地,水稻种植面积占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1%。因此,大力发展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选育低排放的高产水稻品种,研究和发 展微生物技术,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制约黑龙江省公益林发展的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合理地确定生态效益补偿标准。通过对低碳资产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为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参考,从而促进黑龙江省林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提供生态功能区的服务功能。此外,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主要的林区,是巨大的“低碳”,通过积极开展CDM 项目,能够吸引负减排义务的国家来黑龙江省投资造林,从而带动全省林业发展。 (四)为未来承担碳减限排义务做准备 长期以来,我国在保护全球气候方面承担的相应义务的压力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还可能进一步增加,有可能在将来承担减排义务。黑龙江省则是责无旁贷,所以,对黑龙江省低碳问题的研究,尽早做好减限排的基础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为低碳交易提供理论指导 CO 2无节制的排放导致地球大气CO 2浓度上升、气候变暖。所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地球的CO 2排放空间作为一种具有稀缺性的资源进行有偿的分配,形成有效的交易机制。无论是国际间的低碳交易还是国内的低碳交易,在低碳量和价值量的确定方面都应有较为准确的依据和标准,对黑龙江省低碳问题的研究可为确立这方面的标准提供理论指导。 二、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分析 (一)发展绿色低碳农业 绿色低碳农业是指以“绿色环境”、“绿色技术”、“绿色产品” 为主体,以生产、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核心的农第2012年第12期(总第411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12,2012Total No.411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12-0018-0218--

玉米品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玉米品种的密度与其产量有直接的关系,每一个优良品种都要有其合理的种植密度,才能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即要合理密植。 玉米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三因素构成。穗数基本由株数决定,是产量构成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变化较大,也是易于人为控制的因素;穗粒数由植株个体营养条件、穗分化时期及开花授粉时期的气候条件决定;粒重主要由品种遗传特性决定,一般变化较小,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但粒重的大小又受抽雄后光合生产率与光合产物向子粒运输的效率、时间和数量等因素影响。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均与种植密度有关。在某一范围内,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多,超过这一范围,因空秆率提高,穗数反而下降。穗粒数和粒重一般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所以,玉米种植密度必须考虑影响产量三因素的协调发展,生产上应通过合理密植协调和统一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之间的矛盾,使三因素的乘积达最大值,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 以2010年河北裕丰玉米研究中心的4个玉米新品种密度试验为例:参试品种有承玉18、承玉19、承 365、承421,依次用A、B、C、D表示。留苗密度设5个处理。承玉18的5个处理分别为3500、4000、4500、5000、5500株/667m2,株距分别为0.32、0.28、0.24、0.20、0.16m,小区株数分别为95、110、120、135、150株,行株数分别为19、22、24、27、30株;承玉19、承365、承421的5个处理分别为2500、3000、3500、4000、4500株/667m2,株距分别为0.44、0.37、0.32、0.28、0.25m,小区株数分别为70、80、95、105、120株,行株数为14、16、19、21、24株。处理共分为A1 A5、B1 B5、C1 C5、D1 D5,计20个处理。 该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8m2,5行区,行长6m,行距60cm,收获中间3行计产。对各品种分别进行指数回归分析,求得各品种最佳留苗密度。通过田间收获及室内考种,指数回归分析见图1 。 图1 品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根据产量,通过指数回归分析结果如下。估 计值计算:A品种667m2产量变换的依变量平均 5.05,回归系数0.2113,回归截距403.7719;估计值= 403.7719Xe0.2113X;每667m2最佳密度=4700株,产量= 703kg。B品种估计值=634.3177Xe0.2853X;最佳密度= 3500株,产量=817.9kg。C品种估计值=365.3479Xe0.2471X; 最佳密度=4000株,产量=543.9kg。D品种估计值= 565.3479Xe0.2667X;最佳密度=3750株,产量=779.9kg。 相关系数检验:A品种=-0.7896;B品种=-0.7896;C 品种=-0.3927;D品种=-1.026**。 通过田间观察、室内考种和指数回归分析,承玉18 (A)品种估计值=403.7719Xe0.2113X,相关系数检测不显 著,每667m2最佳留苗密度应为4700株,可获最高产 量703kg;承玉19(B)品种估计值= 634.3177Xe0.2853X, 相关系数检测不显著,最佳留苗密度应为3500株, 可获最高产量817.9kg;承365(C)品种估计值= 365.3479Xe0.2471X,相关系数检测不显著,最佳留苗密度 应为4000株,可获最高产量543.9kg;承421(D)品种 估计值=565.3479Xe0.2667X,相关系数检测极显著,最佳 留苗密度应为3750株,可获最高产量779.9kg。从而 看出矮秆,紧凑型,耐密植的品种承玉18,株高、穗位 变化不大,而且秃尖小,空秆率低,无倒伏,适于密植高 产。高秆大穗形品种承玉19、承365每667m2最佳密 度为3500、4000株。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穗位逐 渐增高,而且空秆率、倒伏率提高。应以稀植为好。承 421是个稳产品种,产量在2500 4500株之间,变化幅玉米品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 冯海侠 (河北省承德县农牧局,承德100731)

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现状

关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字号 ? ? ? 评论邮件纠错 2013年10月17日14:31来源: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一、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省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林地面积245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080.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7.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5.7%。全省湿地面积884万公顷,居全国第一,其中天然湿地面积55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8%,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1/7。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进而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次产业比重逐渐减小,二、三次产业比重增大,逐步形成了森林培育、木材加工、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森林生态旅游、林化产业等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集中呈现为:林产工业产品初加工向深精加工产品发展、绿色食品向寒带生物产业提档、矿产开发向绿色矿业转型、森林旅游向低碳旅游升级转变,产业基础日益坚实,经济结构良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2012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1203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为38.2:46.8:15;森林培育年净增林木蓄积5000万立方米以上,为林业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生产木材315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业年创产值560.5亿元;森林绿色食品产值188.1亿元,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森林生态旅游业产值178亿元。依托林业产业的就业人员200余万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链各环节运转,促进了生态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职工和林区农民收入,为林区社会和谐稳定及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黑龙江省林业产业主要包括: (一)森林的培育与采伐产业。虽然黑龙江省林业木材采伐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每年递 减,但林木采伐依然是很多地方产业经营的主要手段。鹤岗市,有3家木材加工企业,规模都不大,全市林业产业发展依然以采伐木材为主,近年来木材价格整体下滑,其产业收入受到严重影响。林木种苗方面,传统的由国家投资各林场组织生产的经营方式依然主导,种苗产业没有形成大的项目和产业规模,从调研走访的地市看,除黑河建有一个中俄科技产业园之外,大多数地方没有形成真正的种苗产业基地,发展空间亟需拓展。 (二)林木加工产业。目前,黑龙江省林木造纸行业以齐齐哈尔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牡丹 江恒丰纸业(600356,股吧)、佳木斯佳纸股份三大核心,形成了三大林浆纸产业群,其中包

小麦玉米等作物测产计算方法

长宽各1米收获测产,按地块可用5点取样,最后平均出1平方米的产量,乘以即为亩产。理论产量公式计算:亩产量(公斤/亩)=亩穗数(万穗)×穗粒数(个)×千粒重(克)×100。 田间测产的目的一是总结丰产经验,二是为生产单位制定预分方案提供依据。 一、农作物测产计算公式 (一)水稻、小麦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数/斤粒数 (二)玉米 亩产(斤)=亩穗数×穗粒数/斤粒数 (三)谷子、高粱 亩产(斤)=亩穗数x穗粒重(克)/500 (四)甘薯 亩产(斤)=亩株数×单株平均薯重(斤) (五)棉花 籽棉亩产(斤)=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x单粒重(克)/500 =亩株数x每株有效铃数/每斤铃数 皮棉亩产(斤)=籽棉亩产(斤)x衣分率(%) 二、田间测产方法

(一)查测(查穗粒数) 沿对角线取3-9个测点。小株作物的测点长方形,面积6平方尺;大栋作物取60平方尺所需的行长。 行长(米)=60(平方尺)/平均行距(尺)/3 在每个测点上查数农作物的株数或穗数;在测点内依次取20株或穗,查数每株的果铃数或每穗的粒数。根据各测点的平均株(穗)数和每株平均铃数或每穗平均粒数,算出每亩总铃数或每亩总粒数。根据品种常年千粒重,结合当年条件,估计出每斤铃数或每斤粒数,计算出每亩产量。为了使测产接近实际应扣除一定损耗。 (二)割测 1.每个田块选3一9个测点,小株作物每个测点割取6平方尺面积的作物;大株作物每个测点收获60平方尺面积的产品,进行脱粒、风干、称重,求出各测点的平均产量。 2.小株作物将各测点平均产量乘上lO00;大株作物将平均每个测点产量乘上100,算出每亩产量。割测的亩产也要扣除一定的损耗,才能接近实际产量。 3.红薯、马铃薯、花生等作物,可先测出每亩株(窝)数,然后按对角线取3-9个测点,每个测点刨3—5株(窝),求出乎均每株(窝)产量,乘上每亩株(窝)数,算出每亩产量。 1 玉米与小麦的测产计算方法 一玉米测产 (一)理论测产

我国玉米的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作物之一,是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玉米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喜暖湿气候,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适宜种植。玉米产量的高低,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生产的发展。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03年以来,在市场的拉动下,我国玉米供求关系由供大于需逐步转向供求平衡甚至供应偏紧的状况,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 关键词:玉米生产发展趋势问题和差距生产总量生产条件 I

Abstract Corn as China's three largest crop, maize is an important food crop, feed crop and economic crop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national econom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orn in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cultivation, because of its hi humid climate, in our country major area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Maize yield, economic efficiency has a direct impact on China's food security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Corn is China's second largest food crop. Since 2003, pull in the market, our country corn supply demand relations by supply exceeds demand gradually shifted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and supply slant tight situation,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orn production to ensure grain safety of China, increase farmer income, promoting th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has important meaning Key words: Corn production development trend problem and gap production tot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II

黑龙江玉米品种

[转] 种业三国之黑龙江玉米品种详解大全2013-10-6 17:48阅读(1)转 黑龙江省玉米 第一积温带 吉单517 品种来源:以自选系吉VO22为母本,吉85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吉VO22是由吉林省农科院1 992年以国外早熟密植玉米杂交种(Vokga)为基础材料,经过8个世代自交选择,于1997年育成的中早熟玉米自交系。吉853是由原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与哲盟农科所合作,1985年选自黄早四×自330。生育期126天,积温2600.稳产,抗逆性好,在松嫩平原盐碱地地区表现优秀。 吉单505 品种来源:1996年以自选系吉V022为母本,外引系351为父本杂交育成。生育日数:出苗至成熟121天,抽丝期比四单19早2天,成熟期与四单1 9相同,需≥10℃活动积温2550℃。 吉单535 品种来源:以吉V022为母本、吉V016为父本选育而成。母本是以欧洲早熟密植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是以承351×丹9046的 F2群体为基础材料,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28天,积温2700 吉单528 品种来源:2001年以自选系吉V417(吉V993×Mo17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吉V016(承351×丹9046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生育期125天,积温2550 吉单536 品种来源:2000年以自选系吉V993(国外早熟耐密杂交种为基础材料)为母本,以自选系吉V016(承351×丹9046为基础材料)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 吉单261 品种来源:母本W9706,来源为(Mo17×U8112)×Mo17;父本吉853,来源为330×黄早四在东北地区生育期126天,比对照四单19晚3天,与对照本玉9相同。 丰单1 品种来源:以丰系96-108为母本、丰系96-28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品种。母本丰系96-108以Mo17×合344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经6代以上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丰系96-289以木母×吉853为基础材料,采用系谱法6代以上连续自交选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 及特点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边陲,地域辽阔,是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为45.48万平方公里,辖内设哈尔滨、齐齐哈尔、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市、伊春、佳木斯、七台河、牡丹江、黑河、绥化12个省辖市和1个大兴安岭地区。2009年末,全省总人口3826万人,农业人口占比44.5%。耕地相对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两大平原耕地占全省耕地总面积80%,有利于集约化经营生产。全省的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占耕地面积70%以上,素以黑土地闻名天下。全省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为平地,低平地和漫岗地形,坡度在5以上,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生产经营。2009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154.3亿元,粮食产量4353万吨,比上年增长3.0%;四大粮食作物产量“三增一减”:水稻产量1574.5万吨,增长3.7%;玉米1920.2万吨,增长5.4%;小麦116.3万吨,增长30.0%;大豆591.9万吨,下降4.6%。 二、特点 (一)垦区农业生产已接近现代农业化标准。黑龙江垦区农业发展现状基本达到了现代农业的标准。一是农业装备水平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截止目前,垦区现已装备266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6%,其中旱田96.5%,水田95.3%。2009年末拥有农用机械总动力604.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1%;农用大中型拖拉机4.79万台,增长9.5%,其中100马力以上拖拉机4913台,

1 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分析

1 森林资源现状与消长分析 1、1全国森林资源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1)全国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5 894.1万公顷,与上一次清查间隔期内比较,我国森林面积净增1 370.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前期的15.12%(按原森林郁闭度标准是13.92%,这次清查采用森林郁闭度大于或等于0.2界定为森林(原为0.3)的新技术标准)增加到16.55%,净增了1.43个百分点;人工林面积净增1 025.2公顷,年净增205万公顷;天然林面积净增345.1万公顷,年均净增69万公顷。 第1-5次清查全国主要森林资源概况 2)各省市有林地面积差异较大,黑龙江、内蒙、四川、云南有林地面积最高,均超过10000000公顷,北京、宁夏、江苏、海南、上海有林地面积较低。 3)森林覆盖率地域差异明显,各省市森林覆盖率差异较大,福建省森林覆盖率最高,达到60.52%,其次是台湾、江西、浙江,均达到50%以上,而青海省森林覆盖率最低,仅为0.43%,新疆为1.08%、宁夏2.2%、上海3.66%、江苏4.51%、甘肃4.83%、西藏5.93%、天津为7.47%,均低于10%,从森林覆盖率地域性差异来看,由于热量、水分等因素,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最低,而东南各省最高。 各省市森林覆盖率空间分析

1、2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林木蓄积消耗量呈上升趋势,林木蓄积生长量继续大于消耗量 1)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用现象依然严重,且数量巨大;全国合计林业用地总面积2570473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536323万公顷,疏林地面积71950万公顷,灌木林地面积344457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6151万公顷,苗圃地面积1225万公顷,无林地面积570367万公顷。间隔期间,有281万公顷林地被改变用途或征占改变为非林地,年均56.2万公顷;有林地逆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及疏林地为569.9万公顷,年均114万公顷。两项合计,间隔期内有林地损失850.9万公顷,年均损失有林地170.2万公顷,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0.18%。与上期相比,由有林地转变为非林地的数量年均增加12.2万公顷,增长幅度为27.73%。 两次调查期间,全国(不含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西藏自治区)林业用地因改变林地用途或被征占用转为非林地1081.4万公顷,年均216.3万公顷,林地保护的形势严峻。 2)部分省市林业用地面积变化较大,与第四次森林资源清查相比较,黑龙江,云南、广西、内蒙四省林业用地面积大幅度下降,而新疆,青海,河北3省林业用地面积分别增加了680800、651800、504100公顷。 3)林业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占22.2%,疏林地和灌木林地占16.2%,经济林、竹林、未成林和苗圃地占11.4%,林分用地只有50.2%。 林业用地面积中,有林地林分面积比重最高,在有林地中,林分面积1291994 万公顷,占有林地的84.10%;经济林面积202221万公顷,占13.16%;竹林面积42108万公顷,占2.74%;在无林地中,宜林荒山荒地面积469271万公顷,占无林地的82.28%;采伐迹地面积25060万公顷,占4.39%;火烧迹地面积6008万公顷,占1.05%;宜林沙荒地面积70028万公顷,占12.28%,宜林荒山荒地所占比重最高。 4)除个别省市外,全国各省市有林地面积增加,与上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相比较,云南省有林地面积增加3469000公顷,其次分别是江西、广西、四川等,天津有林地面积与上次森林资源清查相同,没有增加,而上海、北京、江苏、青海、宁夏等省市有林地面积增幅较低。 第四、第五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各省有林地面积比较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东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号: 我国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maize production in China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网络教育学院 所学专业:农学 研究方向: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哈尔滨 2017年5月

摘要 玉米是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营养丰富、有益健康,市场容量大,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随着玉米产业的生产发展,其在我国粮食安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使玉米在更多的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玉米不仅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又是食品、化工、燃料、医药等行业的重要原料。本文在产量、进出口、需求等多方面对目前玉米产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结了玉米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和阐述了目前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对未来玉米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并对玉米产业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玉米生产发展;玉米需求;发展趋势

Abstract Maize is the second largest grain crop in our country. It is rich in nutrition, healthy and large in market capacity.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od sources for human being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ize industry,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ain security of our country. The use of high-tech means to increase corn production, while making corn in more area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At present, cor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eed crop, but also an important raw material in the food, chemical, fuel, pharmaceutical and other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import and export, demand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corn industry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summed up the corn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analyzes and expounds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rn industry,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ize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and on corn industry development trend forecast. Keyword: Maize production development;Corn demand;Developing trend 目录

黑龙江省_水玉米_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黑龙江省 水玉米 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史桂荣 摘要本文客观地分析了黑龙江省 水玉米 产生的原因,对种植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提出了黑龙江省 水玉米 的解决途径,并对黑龙江省玉米品种的选育目标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玉米;黑龙江;子粒含水量 黑龙江省是我国玉米主要产区之一,也是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玉米总产量、玉米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三,供给国家的商品粮率位居全国第二,年种植面积约240万hm2,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12%左右,占黑龙江省农作物总面积的26%,玉米总产占黑龙江省粮豆总产的44%。因此,黑龙江省玉米品质的优劣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效益的高低乃至全国的玉米生产均有一定的影响。 1 水玉米 产生的原因 所谓 水玉米 即在玉米收获期玉米子粒含水量在35%以上甚至更高。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玉米带的最北部,玉米收获后气温下降较快,玉米晾晒、干燥时间短,玉米子粒脱水速度较慢,玉米脱粒时含水量在25%左右甚至更高,远远达不到国家粮库对收购玉米子粒含水量的要求,故称为 水玉米 。这种玉米的商品粮等级低,销路差,并且玉米的烘干、运输成本增加,从而使玉米生产经济效益降低。其产生原因如下。 1.1引入品种熟期过晚 1985年前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全面推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普遍提高,玉米播种期的提前及播种时间的缩短,种植早熟玉米品种已不能适应当时的生产需求,因而在黑龙江省部分市县先后引入吉林等地中晚熟玉米品种如吉单101、四单8号之后,玉米产量得到迅速 史桂荣,副研究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150086,哈尔滨市学府路368号 收稿日期:2001-01-21提高,刺激了全省各地特别是中南部地区普遍引入吉林等地玉米品种,加之这期间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在大部分年景玉米可正常成熟,引入品种的熟期问题被忽略了, 水玉米 问题在不同年际间和不同地区时有出现,但并未引起广泛注意。 1.2玉米市场求大于供 在1990~1995年我国玉米产量与消费量处于同步增长阶段,玉米市场求大于供,玉米质量问题远远小于数量问题,因此 水玉米 问题自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1.3不能提供熟期适宜的品种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科研单位在1980年前将玉米育种目标定位于 早熟、高产 ,致使1985年前后不能给黑龙江省玉米生产提供熟期适宜、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也是产生 水玉米 的原因之一。 由于上述原因,造成了黑龙江省特别是中南部地区玉米品种 越区种植 现象严重,第一积温带甚至第二积温带部分地区种植长春地区的玉米品种,造成当地常年实际有效积温甚至低于玉米品种生育期间所需积温的不正常现象,因而在不少地区相当多的农户在收获期玉米未能达到正常的生理成熟,玉米子粒的含水量正常年景都在35%左右,如遭遇早霜玉米子粒含水量甚至高达45%以上。如1999年由于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9月14日遭受一场重霜,比哈尔滨地区初霜期提前1周左右,致使不少生产田玉米未达到正常成熟,据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于1999年9月28日在黑龙江省双城、呼兰、绥化(分别为第一积温带上限、第一积温带中下限和第二积温带上限)三市县种子公司试验地采样,本育9玉米品种收获期含水量在39.7%、42.6%和47.7%。高水分不完全成熟的玉米必然造成玉米子粒内含物少,千粒重和容重低,外观颜色差,商品品质较低,市场竞争力下降,玉米生产效益降低。

山东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玉米作为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山东省的粮食生产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畜牧业以及玉米深加工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玉米逐渐成为该省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山东省的农业生产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玉米生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山东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从整体上把握山东省玉米的生产状况尤显必要。 1山东省玉米生产现状与特征 目前,山东省玉米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德州、潍 坊、聊城、菏泽、济宁、临沂、青岛7个地区,2012年 7个地区的玉米播种总面积为232.4万hm 2,总产量 为1655万t ,面积占比高达77%,产量占比达83%。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玉米无论是在播种面积、总产量还是在单产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从玉米产量、播种面积、单产、以及收益4个方面入手,分析了山东省玉米发展现状以及特征。 1.1玉米总产量增长趋势明显 改革开发以来,山东省的玉米产量有了大幅的 提升,虽然在中间有过起伏和波动,但是整体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从图1可以看,1978-2012年,玉米的总产量由 621万t 提高到1995万t ,占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的比 重由27%提高到44%,1986年玉米产量首次突破 1000万t 开始,其后一直维持在高位,虽有波动,但 是整体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997年由于玉米播种面积减少同时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出现,山东省玉米产量出现了大幅的下滑;1998-2002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下降趋势明显,玉米总产量在这期间一直波动; 2002年以后,玉米产量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态势;2003-2005年,分别较2012年增长7%、6%和15%, 截止到2012年,玉米产量达到1995万t ,是1978年玉米产量的3.2倍。 在2001年以前,除1980-1982年期间,玉米产量与小麦的产量差距很大,小麦在山东省的粮食生 山东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朱 峰 孙兆明 李树超 (青岛农业大学经管学院 山东青岛266109) 摘要: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山东省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考察1978-2012年山东省玉米播种面积、单产、总产的情况及生产特征,分析了山东省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玉米生产发展对策。关键词:玉米生产;发展对策;山东省 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产业创新团队(66813a3)。 作者简介:朱峰(1990-),男,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电话151********;E-mail :jingguanzhufeng@https://www.doczj.com/doc/2716107169.html, 通讯作者:李树超(1963-),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企业经营战略。电话:182********;E-mail:lsc@https://www.doczj.com/doc/2716107169.html, 数据来源: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下同。图1 1978-2012年山东省玉米、小麦 总产量变化趋势(单位:万t ) 6--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及产量情况 玉米在中国布局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狭长玉米种植带,这一带状区域集中了中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和产量的90%。吉林、河北、山东、河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四川、云南、陕西是玉米播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其中吉林、河北、山东的种植面积均占全国的10%以上。 我国玉米种植地区分布图 2、我国玉米产量情况 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玉米种子的优化史。改革开放以来,玉米品种经历了六代更替,玉米产量增长亦经历了两个阶段: (1)70-90年代单产增幅较大,涨幅超过50%,但面积增加较小,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单产增加所致,而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成为推动单产增加的第一要素; 根据各地调查春季玉米螟基数情况,今年东北大部百秆活虫数偏高,春玉米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长势良好,6月份东北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西北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预计一代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程度与上年相当。其中,黑龙江、吉林大发生,辽宁、内蒙

古偏重发生,新疆、黄淮和华北大部中等发生,江淮、西北其他地区、西南大部偏轻发生。预计全国一代玉米螟发生约1.6亿亩。 全国大部地区玉米螟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较常年接近或偏晚1-3天(具体数据见表1)。预计6月中下旬至7月末,江淮、黄淮、华北、西北、东北将陆续进入一代幼虫为害盛期。 一、东北春玉米主产区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偏高 据春季各地剥秆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以东北3省和内蒙古虫量较高。与常年平均值比,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东、江苏、重庆偏高10%以上,山西和河南偏高近7%,黑龙江和河北等10省(区、市)偏低;与上年相比,内蒙古、山西、河北和陕西等10省(区、市)偏高,其余9省(区、市)偏低(具体数据见表2)。 各地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数统计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