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授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一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是还未成年的学生。基础教育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 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首先,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其次,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换言之,基础教育要先教会学生成人才切合基础教育中“基础”二字之义。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做一个认同社会,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

的,成绩好的是合格产品,成绩差的属于淘汰的次品。这就是统一发展带来的恶果。由于先天的、环境的、人为的种种原因,各个学生的智力、专长不是处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消灭差异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相反,应该把差异看成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去开发。基础教育应该是多元发展的,应该让各种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大的发展。这也要求基础教育评价应该将学生的发展看成是个别化的和差异性的。今天的基础教育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评价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发现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善于并乐于识别学生独特的智力强项和弱项,为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提供支持。

农村基础教育隶属于整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它与城市基础教育一样都具有基础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基础性,即要满足每个适龄青少年的“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二是普及性,即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处于社会哪个阶层、群体的适龄青少年.都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三是全面性,即培养每个适龄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无论是农村基础教育还是城市基础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总的只有一个,即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农村基础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有远见的教育家提出,未来学校的教育必须培养智力发展的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发展上,而不是在知识的传授上。学校要注意进行解决问题的训练,学习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分

析研究,进行实验和尝试,得出恰当的答案,才能学到。在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远比解决问题应具备的知识重要。

在研究未来的课程中,学生不是靠记忆来学习,而是靠通晓来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的追求知识;不是依靠老师的指导经验,而是靠学生的首创精神;不是依靠传统的教科书,而是利用各种知识的媒介。

我国最新的教育方针

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二是为了培养能够继续学习的人。教育目的赋予学生生存能力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学能力,二是应试能力。只有具备自学能力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社会发展;只有具备应试能力的人,也才能继续学习和完成学业走向社会获得工作职位的机会。

理想的学校是个什么样子?应该有琅琅的读书声。还有呢?要有响亮的歌声和学生爽朗的笑声。理想中的教师是个什么样子?应该有堪为世范的师德。还有呢?在他的课堂上,能看到学生始终专注的神情。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目标下,很有必要回到学校教育的原点上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

一、办什么样的学校?

办什么样的学校,这是每位校长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农村学校更是如此,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在对学校教育投资建设等资源性配置方面,一直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使得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教育极不均衡。目前,一所农村学校、一所县城学校、一所省城学校,无论是校舍建设、资源配置,还是师资力量的差别都是及其明显的,教学质量的差距当然是更加

明显。那么,农村学校要完全走城市学校的道路是很难行得通的。城市学校的优质资源、优秀教师、优质生源,形成优秀的教育质量,吸引了大批农村学生涌入县城,县城学生涌向大城市“寻租优质教育”。

农村学校处境尴尬,一方面基础薄弱,教学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好不容易培养的优秀学生却成了城市学校的优质生源。择校现象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煽动之下愈演愈烈。那么农村学校的发展出路在哪里?在此情境下,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显得由为必要和迫切。现实发展要求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将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理念变为学校的精神力量,引导师生精神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收获幸福的地方,学生对学校充满喜爱之情。因此,只要发扬学校自身的优势资源,创办特色学校,让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激发,让每位老师体味成功,这将是所成功的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这样,也就避免了学校如近亲繁殖般,百校一面似曾相识,没有个性特色的问题。学校特色的实质,核心是文化。农村学校更应是一个地方文化素养最高之所在,有浓厚的读书气氛、学习气氛,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生一进校门,到处都能感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学生一出校门,对学习充满了想念。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了师生收获幸福的地方。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学生一生都会想念。

二、怎样办好学校?

那么农村学校的发展出路在哪里?在此情境下,思考办什么样的学校显得由为必要和迫切。现实发展要求校长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将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理念变为学校的精神力量,引导师生精神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收获幸福的地方,学生对学校充满喜爱之情。因此,只要发扬学校自身的优势资源,创办特色学校,让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激发,让每位老师体味成功,这将

是所成功的学校,人民满意的学校。这样,也就避免了学校如近亲繁殖般,百校一面似曾相识,没有个性特色的问题。学校特色的实质,核心是文化。农村学校更应是一个地方文化素养最高之所在,有浓厚的读书气氛、学习气氛,从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生一进校门,到处都能感受到人文文化的熏陶;学生一出校门,对学习充满了想念。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成了师生收获幸福的地方。这样的学校、这样的老师,学生一生都会想念。

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基础。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整体薄弱。教师不学习,仅靠原来的“剩饭”,无论如何引不起学生的“食欲”。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只是学习本专业的主体性知识,更要学习以往不够重视的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支撑性知识,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总结实践性知识。在校长的引导下,学生具有书生气,教师具有书卷气,校园充满书香气,整个校园飘溢着浓浓的书香。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怎能不喜好学习读书呢?尤其在当下功利性读书风气的影响下,读书漫画化、视频化、快餐化。据调查,许多学生根本未读过《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所了解的大都是从电视剧、动画片中得知。这种阅读理解的快餐化,显得浅薄、幼稚,方便面、汉堡包、肯德基偶尔吃一回无妨,经常吃反而会营养不良。读书也一样,书本阅读的高峰体验唯有从书中才能体验。让教师与书为伴,才能提升教师的素质。唯有教师爱读书,学生才会喜读书。目前学校最大的弊病是:教师不读书,教学生读书;教学生作文,自己却不著一字。怪不得学生读了十多年书,上了几千堂语文课,语文依然不能过关。其次,向成功的学校学习,并且将其本土化,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新的办学理念,让人眼花缭乱,引进的几乎是完全照搬,缺乏的是融会贯通和因地制宜,各种新理论理念的术语张嘴就是,但实际操作依然照旧,新瓶装旧酒,缺乏具体实践,理论的掌握和实践的层面未能很好的

结合起来。

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具有方向感,又能热爱学习,热爱教育,作为当代校长必备的条件,这还不够。学校教育是个慢的艺术,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各具特性的人,不是整齐划一的工厂产品。对于我们农村学校而言,更需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持之以恒坚持下去。雄鹰和蜗牛是能到达金字塔的两种动物,农村学校校长就要学习蜗牛的精神:一是永远向前向上,二是有足够的耐力和耐心,三是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欲速则不达。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心中的理想,建设特色学校,确定方向后坚持下去。

行走于浮躁功利喧嚣的世界,很容易使人盲从,或者无所适从。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农村人去城市,看见自来水很方便,回来后买了个漂亮的水龙头插在墙上,但始终没有水出来。在学习先进学校的过程中何尝不是有过这样的行为呢?其实,不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办学成功经验的学习,本身要有切实需要发展的内驱力,更要有因地制宜的本土化改造、创造性运用。江苏洋思、河北衡水、湖北黄冈、山东杜郎口、深圳翠园中学,这些神话般的学校,前往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可有谁敢说自己的学校即将成为洋思、黄岗、翠园呢?再漂亮的鞋也一定得和自己的脚,我们学洋思什么?学杜郎口什么?学深圳什么?学校的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的特色是什么?这些问题思考明确,才会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有了定风丹,不至于迷失方向,从而立于不败之地,不会在社会转型期被各种社会、文化困惑所纠缠,无所适从。当然,更不能培训学习后一蹶不振,认为差距太大,条件不具备,无从学起,或认为人家发达教育是发达的经济堆积起来的,从而产生消极思想,妄自菲薄,不思进取。如果那样,我们只能等到经济发展起来后再办教育?因此作为校长要树立高远目标,办特色学校,自加压力,顽强拼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三、培养什么人?

学校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是工厂产品。因此,学校三年、六年教育培养的结果,不应只是一张简单的成绩单,而是应有远比这些更丰富更广泛的内容,不只是拥有技术能力的人才,还应是合格的社会公民。“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是总的说法,学生在不戴校徽、不穿校服时,他们文雅的举止,文明的语言,得体的行为,高尚的品德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学校教育的力量。反观当今,2009年的三起杀师事件,2010年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青少年学生犯罪的残忍和他们对所犯罪行的漠视与无知,令人震惊,发人深思。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德育教育,在应试教育功利化倾向之下土崩瓦解,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正在为此承担越来越严重的苦果、后果。看看报纸听听新闻,看看身边所发生的惨剧,不能不让人后怕。我们的教育怎么了,当人们将所有的口水指向学校时,做为学校要冷静思考,我们的学校教育怎么了?在社会疯狂追求学业成绩,家长痴迷学习成绩的扭曲评价体系下,学校是不是偏离了教育的原点问题: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首先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化的合格的公民,其次才是拥有技能的人才,否则象拥有优异高考成绩的马加爵,对其本人、家庭;对他人、社会有何作用,高考成绩优异的大学生自杀等事实明确的昭示了这一点。因此,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尤其是学生评价体系必须修正。培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热爱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有责任感、有感恩意识、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的学生,应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目标。

四、怎样培养人?

通俗地说,学校要教育孩子懂事。杜郎口中学的校长崔其升面对前来学习的校长教师们说:杜郎口二十年内无人能超越。有人说其狂妄。崔校长说:参观

学习我们教学、管理,丢掉了最根本一点:教学生懂事。真理是朴素的。学生懂事了,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也许大家是深有体会,看到许多父母端着饭碗满屋追着孩子喂饭,“吃一口,就吃一口”。结果孩子一顿饭下来,大人往往是满头大汗,但一碗饭也不见得吃多少。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听话,不学习,问题出在哪儿呢?紧紧抓住学生学习成绩,鞭策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是适得其反。那么,怎样培养人呢?学校应将德育放在首位,并且将抽象的高、大、全式的品德教育,变为实在的日常生活细节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安全自护习惯。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卫生、生活、安全习惯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中感受良好的习惯带来的益处;在艺术、生活中感受亲情、友情、恩情。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有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就会有责任、敢担当,才会主动学习。这样,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获得自主的方法和能力,学习效果当然是事半功倍。就像孩子需要吃饭,自己又会吃饭,孩子还用得着父母满头大汗地劳累吗?

怎样培养人?归结起来,首先要匡正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人,培养人的什么?其次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要真正尊重他们,如果是发自心底的关爱和尊重,哪怕再严厉的批评学生也能接受,反之哪怕是再优美话语都是作秀。第三,要重视日常细节、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第四,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多为孩子着想,站在他们的角度,学校生活美妙吸引人,学生还会逃课,上网?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学生还会爬在桌子上睡觉?第五,重视学生身体健康,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教育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农村学校学生教育问题上来说,出发点要在做人上下功夫,策略上要从关心入手,留守儿

童比例高,缺乏家人关爱。对于那些进入城市学习,由于未能抵住外面的诱惑,反而沾染了一身毛病的学生也不能放弃。第六,学生的教育管理,过于严厉大可不必,一点小感冒就用青霉素打吊针,副作用比感冒本身危害大。

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必须要思考的核心问题。对此有了明确认识,拥有深刻而丰富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有明确的高远目标;敢想敢做,有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教育家办学的理论水平和校长办学的实践,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路还有多远呢?

孔子办学,说“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弟子三千,贤者无数。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说:从学校走出来,学生带走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理想,对知识的渴望,做人的原则。学校让老师、学生充满了怀想,老师和学生在这里通过读书、学习从而走上通往幸福的路,学生在这样的校园里,“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学生懂事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尊重别人,热爱自己、热爱家乡、热爱学习,有理想、有感恩、有责任。这样的学校,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而这恰是校长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 理念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学习材料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问答 1、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 ⑴关注每一位学生。 ⑵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⑶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是什么 ⑴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⑵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⑶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⑷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⑸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⑹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⑴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⑵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⑶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⑷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4、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性;主要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 5、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是什么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素质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走进课堂,课程管理模式打破了过于集中的格局。当然缺点也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忽视态度、情感与价值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过重,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课程实施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评价方式单一化,缺乏体现最新评价思想和观念的有效评价方法与策略等。 第八次:始于1999年。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

基础教育改革 (1).

一、名词解释 1、素质教育: ①、一定与应试教育对应? ②、素质教育好,考试也不差 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的发展的要求,以面向权益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波、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和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 2、艺术思维: ①、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数学与哲学思维方式不同 ②、国家轻视,但他很重要,与之对应的是诗性思维 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与特性思维相似,艺术思维也注重情感,意会和想象。教育上的艺术思维可以很集中的体现在对艺术生的教育上。他们拥有着与众不同的浪漫思想以及浓烈的艺术思维。 3、判断力教育: 多元化时代急需判断力教育 是一种擦亮眼睛,驱逐黑暗,朝向真、善、美的强的意志活动。它是一种崇尚质疑、辩驳和探究的教育活动。一个人的判断力即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选择

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一个人“知-情-意-行”的逻辑一致性,标示着一个人的判断能力水平,一个人的判断能力决定着一个人的认识实践的结果。 4、新教育实验:(名词解释或简答 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逐步构建了以“五大观点-六大行动-四大改变”为行动逻辑的实践模式。 “五大观点”: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让师生与类崇高精神对话。 “六大行动”: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 “四大模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师的科研方式。 5、全面发展教育: ①、理论结合实际 ②、回归实际、生活 ③、书本知识、个体经验结合 ④、如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 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是对含有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摘要:本文试图从教育课程、现实问题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经历了20年的改革和发展,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造就成千上万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给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课程教材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旋涡的中心,目前所受到的关注日益突出,批评和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教育界内外乃至整个社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意见,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些批评意见对未来课程教材改革的走向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以及高考制度和方式的改革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措施,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明确的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光明的前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

方面是当务之急。但是,任何改革的过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如何估计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复杂性和困难性?这是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必须对改革可能出现的偏差和误区有所预见,作好认真的准备。从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不对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困难性有充分的准备,改革可能最终成为纸上谈兵,或走弯路乃至最终失败。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到人的培养和发展的事业,是牵涉到基础教育整体和各个局部的关键领域,是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共同完成的任务,这就规定了课程改革的继承性、广泛性、艰巨性和持久性。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和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那种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的干预的作法,将使课程改革可能再次出现政策和实践相互脱节的空壳化的情形,从而难以走出那种急进的、急躁的、急于求成的改革误区。国内外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企图通过一次改革解决所有问题的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和思考来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和问题,也许会使我们能够有更清楚的认识,并从中寻找答案。我们试图从以下7个方面来把握课程改革的整体趋势。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基础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终极目标,使课程领域重新出现了科学化和心理学化的潮流。国际教育界早在70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题

一、填空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 )”,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目标、( )目标和( ) 目标。 3、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 )、( )为中心的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 )和(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 )、( )。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的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 )和( )的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 。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的呈现方式、()方式和( )方式的变革。 一、填空题 1、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教师、课堂、书本 4、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综合课程 5、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6、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教学、评估、考试命题 8、甄别与选拔 9、开发者10、教学容、教师的教学、师生互动 二、简答题 1.谈谈你对“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为主体”的认识。

要点:第一,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第二,教师不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唯一中心,应该更多地成为一位平等交流中的主持人、引导者,成为课堂活动的有效的组织者,正确地引导和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师的(主导)引导下,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新课程提倡的“促进者”这一教师角色的理解。 要点:第一,教师是促进者,这是新课程教师角色的最突出的特点,它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唯一的角色定位。第二,以往把教师角色仅仅定位于知识的传授者,带来的是教师凌驾学生之上的绝对权威,缺少师生的平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第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侧重于怎样让学生学会知识,与学生一起探讨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策略,这种促进者的角色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第三,结合教学实践。 3.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你将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点:第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第二,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开展小组性的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中获取多种信息,并以小作业或长课题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4.简述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课程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1)课程体现学校培养人才的蓝图;(2)课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3)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4)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5.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或:怎样认识学生是影响课程标准编制的重要理论基础?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育目标体系中属中间层次,它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各级教育所应达到的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1.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和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具有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诚实、勤俭、不怕困难等良好品德,以及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使学生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些自然、社会和生活常识,培养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能力,以及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体育方面:培养学生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会使用几种简单的劳动工具,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龄初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提出来的。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为学生今后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打下“初步”基础,是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特征。 2.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初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观点,具有良好的品德,以及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 (2)智育方面: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 (3)体育方面: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 (4)美育方面: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5)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择业的一般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初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继续,又是为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成人高中打基础的教育。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处于学龄中期(少年期)。学龄中期是从儿童到少年又由少年走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因而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打基础最关键的时期。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初步”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初中教育最重要,但目前又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教育界和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初中教育目标的全面实现。3.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并且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目标如下: (1)德育方面: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道德思维和道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我们看到的实情是,知识的授受作为教育的中心已成为一个非常基本和普遍的现象。知识的授受占据了教育的绝大部分的时空,消耗着教师和学生的大量时间、精力。这种单纯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灌输一记忆式的教学。而这是造成现行教育诸多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是还未成年的学生。基础教育给予每个人最初的生活体验。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生活是他们一生中一个极为丰富、极为重要的时期。基础教育中比知识授受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有健康的体质、正常的智力、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丰富的情感,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确信,授受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确信,在基础教育中还有远比知识授受更值得关注的事。基础教育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是人才还是公民? 人才并不是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但是在实践中这个问题却显得很模糊,少数尖子生的选拔与培养成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基础教育被办成了单纯的升学预备教育。为青少年儿童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它是教育的第一层次。而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则是教育的第二层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健康人格的合格公民,是基础教育的底线,以此为目标的教育评价,是基础教育的底线评价。首先,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其次,培养人才的倾向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公平性。人应该是先成人再成才,换言之,基础教育要先教会学生成人才切合基础教育中“基础”二字之义。基础教育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做人,做一个认同社会,又能被社会所认可的人。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我们的学生就象是工厂流水线上生产出的标准产品,预先制定了产品的质量标准,然后按规格统一生产。于是我们的学生也就分为了两种:学业成绩好的和学业成绩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的理解和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反应 从国际教育发展看,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是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许多国家的政府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都十分重视中小学课程改革。诸如重视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国际视野,身心健康等,都是各国教育期待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英语已经成为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学习和掌握外语对于国家和个人本身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做好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可以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视野,使学生的成长融入国际化发展潮流。 二、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基础的必然要求 我国英语现行的课程中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和弊端 1. 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语言的实用性。 英语本身作为一门语言,用于交际中使用。现在大本分教师将考试练习作为讲授的重点,忽视了对于语言使用的讲解和操练。学生学会的语言得不到练习,不知道在什么情景下合理的使用。使得长期以来我们处于一种封闭式的教条英语学习氛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 2. 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目前在学生身上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不会的学习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味的填鸭、灌输讲授枯燥的语法知识。只要求学生记住标准答案,忽略了让学生动手动脑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 3. 教育评价上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的教育功能。 在英语教学中的评价合理使用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提高。但目前,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忽略评价,学生并不能及时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长期处于盲目学习的状态。上述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以及

发展的个性和全面性,不利于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面对上述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也正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实行课程改革是完全必要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 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英语的课程改革注重强调的是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培养学生饿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学习笔记

学习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学习时间:10月21日地点:教师办公室 主持人:胡德月主讲人:李素芹 主讲内容: 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一)改变课程功能,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改革课程结构,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改革课程内容,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四)改变学习方式,倡导建构的学习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使用的能力。 (五)改变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 课程评价的发展方向 1、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 2、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3、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 4、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 5、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 (六)改革课程管理,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内容:如何搞好课改 时间:2013年11月1日地点:多媒体教师 主持人:胡德月主讲人:谌宏伟 主讲内容:略,自己把上次做的笔记归纳一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文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学院:教育学院 年级:2006级2班 姓名:李晓阳 学号:222006305211063 指导老师:范蔚教授

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理论认识的综述 (李晓阳 222006305211063) 【摘要】自2001年我国教育部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已经经历了近八个年头。在这期间,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给予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从政府官员到学生家长,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育工作者纷纷献言献策,或总结经验,或积极探索,或针砭时弊,或解读政策。下面,我将就一些近年来关于对新课改的理论认识进行总结概括,希望对现行的课改有所裨益。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综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部于2001年启动的一项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2004年9月,引人注目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首先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个省(自治区)启动。从2006年秋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省份增加到10个。这些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全面铺开。本次课改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因此被一些人称作是一场“革命”。既然是一场“革命”,那就要有大动作,要有新气象,要与旧传统泾渭分明。 以下,我将就新课改的原因、目标、特点、具体教学方法现存问题及新的探究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原因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以我国的基础教育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而为培养“四有”新人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强我国在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还表现在由于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长期压抑,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削弱甚或消失。因此,本着“人的发展”的理念,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进行着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就我国而言,课改历经了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学校课程中应试教育仍然势力强大,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并未得以根本性扭转,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以落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潜意识中,并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平性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发展,还学生以自由,与体现主体性思想不谋而合;公开性或开放性原则与教育的不断变化相,追求终身发展理念异同工;公正性原则与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让全体学生有所发展的观念殊途同归。基础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必要之举,而且是教育改革制度化、改革行为合法化、增强改革成果有效性、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政策介入教育实践问题的重大尝试。同时,对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标准、师生关系等方面做出了相应调整,张显出课程改

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019-2019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 标 一、2019-2019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为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体目标是:——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 ——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 整个改革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2019-2019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2019-2019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二、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适用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形成纵向衔接、层次递进的目标。新课程体系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发扬人文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民主法治精神,做负责任的现代公民。 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对中华民族命运具有责任感;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参与国际社会活动的意识。 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具有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具有为国家发展和人类和平而服务的态度。四、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具有克服困难、应付挫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包括:(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①人的发展是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通过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②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完成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任务,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论述遗传素质的含义及其在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包括一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特点、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遗传素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不决定人的发展 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 (1)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①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 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②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①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井华和概括。②教育实 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 说明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 学内容、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 产的手段、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l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