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讲义.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讲义.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讲义.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讲义.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讲座 现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可以说,选手们都是经过各省市层层选拔的技能高手,在技术上他们几乎可以代表当地职业院校师生的最高水平,然而,比赛就一定要分出胜负,胜者,实至名归。至于负者,不少教练和领队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总是会提到这么一句话:选手的心理素质还是不够硬。那么,竞赛场上,心理与技术,哪个更重要呢 郭建球老师是广东省技能竞赛汽修专业部分选手的教练,他认为,竞赛场上,选手心理处于第一位,体力耐力位居第二,第三才是技术。就技术而言,为了备战技能竞赛,各地无一不是精挑选手,并从教练、训练设备、竞赛工具等方面加大投入,因此,在各方体力、技术、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的作用。这一点在体育比赛上也充分得到证明。世界跨栏冠军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就曾说过,刘翔能夺取冠军,和他过硬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关系。 赛前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现象: (一)、高原现象 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成绩停止不前,甚至完全找不到感觉。其实这是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练习效果与成绩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这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技能大赛之前的备战训练是相当紧张的,不少同学日以继夜,全力投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练越糊涂。但“高原现象”不是极限。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技能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成绩到了极限。 (二)“瓦伦达效应”

2017年心理咨询师各章节考点推送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2017年心理咨询师各章节考点推送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咨询师每日重点免费推送,鸭题榜学委绿豆乔每日帮你梳理考试重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助你考试顺利通关!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1、神经系统 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组成,分为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并转化成神经冲动,或者接受前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现将神经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将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到其他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分叫突触。神经系统的灰色部位是树突和细胞体集中的地方,白色部位是轴突经过的地方。神经元分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三种,也叫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2、外周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运动和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从解剖上看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功能上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躯体神

经是到达感觉和运动器官的神经,支配控制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分布在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肠胃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 3、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脊髓和脑。脑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大脑)组成。 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包括延脑(延髓)、桥脑、中脑。从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来的神经纤维,经延脑的椎体交叉向对侧传导,产生对侧传导和支配状况。延脑中还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又叫生命中枢。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速记:延髓是脑与脊髓相连的部分,所以叫延髓。经过一座桥脑,到达中脑。整个组成脑干。) 间脑位于脑干之上。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其它感觉器官来的神经元都要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才能到达大脑)。下丘脑是大脑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活动的中枢,调节内脏活动。 小脑的功能包括:保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

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内容: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总之,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 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活动的过程、人格、心理状态。 心理现象的内容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那些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动态过程,亦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通常把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知)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现象。简要介绍概念: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情感过程(情) 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 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行)。 4、知、情、意、行的关系 知是产生情、意的基础;行是在知的基础上,在情的推动下产生的,它能提高认识,增强情感,磨练意志;意控制、调节情,提高知。 二人格 ? 1 个性倾向性: 个体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 2 个性心理特征: 个体身上经常稳定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都是心理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 3 自我监控(自我意识) 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三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在特定情境中形成的暂时性的心理持续状态。例如,在思维过程中的苦 思冥想、浮想连翩、灵感状态、顿悟状态;情感中的轻松愉快、兴高采烈、应激状

生理心理学-(李新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即研究外界事物作用于脑而产生 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的科学。生理心理学正是以脑为中心,研究心理的生理机制或行为的生理机制。 2.研究对象和任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 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 解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智力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脑立体定位技术 ●脑损伤法 ●原理: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具体方法: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吸出损伤电解损伤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冰冻方法神经化学损伤 ●刺激法(电刺激法,化学刺激法)原理: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电记录法:原理: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递质、受体),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分子遗传学技术:原理: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脑成像技术:定义: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和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 和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5-HT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

基础心理学笔记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2.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 动机;能力和人格。 5.认知也叫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想象。 6.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7.心理师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8.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9.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10.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11.动物心理学发展经历了感觉(无脊椎)、知觉(脊椎)和思维萌芽(灵长 类)三个阶段。 1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客观 现实既包括自然界,也包括人类社会,还包括人类自己。 1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1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15.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心理决定行为,行为表现心理。 16.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7.罗马医生盖伦提出“气质”概念,并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 18.19世纪中叶,心理学诞生于德国,实验法的采用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19.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20.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 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1.学派(5个)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 22.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采用了内省实验的方法。 23.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在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 机能作用。创始人是杜威和安吉尔。 24.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采用实验观察法。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25.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整体大于部 分之和。 2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人的心理包含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他把人的 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 27.当代心理研究的主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生理心理 学。 28.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2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30.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 则。 31.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观察法(更多的应用到儿童)、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法)、个案法(长期追踪)、实验法(主测者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3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大纲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3251 课程名称:心理学与生活 英文名称: Psychology and Life 课程类别:通识课 学时: 32 学分: 2 适用对象:非心理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把心理学理论知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心理学这门科学,同时关注这门科学在一般大众生活中的应用。本课程在突出基础心理学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同时,兼顾可读性和普及性。共有十二个专题,既包括导论性质的心理学研究对象、发展历史和研究方法等,又包括心理过程为主体的感知觉和意识、学习与认知、智力与创造力等章节,以及行为和心理动力、人格等阐述个性心理的内容,并把成长与个体心理发展、压力管理与健康心理学等归入课程体系的范畴。意在加强心理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内容叙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尽量采用浅显易懂的图表、生动的日常生活案例和趣味实验。 Psychology and Life links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with people’s daily life, work and study. It introduces psychology in an accessible way and focuses on its application in real life. This course emphasizes the scientificity and knowledge as well as takes readability and popularity into account. There are twelve topics, including an introductory one about the objects, history and method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 topics devoted to psychological process like sensory perception, consciousness, learning, cognition, intelligence and creativity. It also includes topics that explain individual traits like behaviors, psychological force and personality, and those that dwell on growth,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pressure management and health psychology.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stresses plain but appealing language, clear and simple charts, vivid cases of daily life and interesting experimen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最新生理心理学讲义:神经解剖学知识

生理心理学讲义:神经解剖学知识 神经解剖学知识 1.神经解剖将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2.中枢神经系统由颅腔里的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颅腔里的脑又可分为大脑、小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脑六个脑区。椎管内的脊髓分31节。 3.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自主神经)。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4.神经组织学根据脑与脊髓内的细胞聚集和纤维排列将其分为灰质、白质、神经核和纤维束。灰质和神经核是由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细胞树突组成。白质和纤维束是由神经细胞的轴突(神经纤维)组成。 5.在大脑中,灰质分布在表层,称为大脑皮层;白质在深部,称为髓质。在脊髓中正好相反,灰质在内,白质在外。根据大脑皮层细胞层次不同,可将皮层分为古皮层、旧皮层和新皮层(占大脑皮层90%)。 6.根据解剖部位从前向后,又可将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

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的运动功能为主。 7.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8.边缘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边缘叶(包括胼胝体下回、扣带回、海马回及其海马回深部的海马结构)。 9.边缘系统:边缘叶及皮层下一些脑结构,如丘脑、乳头体、中脑被盖等,共同构成边缘系统,具有内脏脑之称,是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的高级调节控制中枢,也是情绪、情感的调节中枢。 10.在大脑髓质(白质)深部有一些神经核团,称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尾状核与豆状核组成纹状体,对机体的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 11.间脑位于大脑与中脑之间,被大脑两半球所遮盖,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大部分组成。 12.丘脑是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整合中枢。它将传入的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后,再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部位。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功能。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和内脏功能的调节中枢。底丘脑是锥体外系的组成部分,调节肌张力,使运动功能得以正常进行。 13.中脑、桥脑和延脑统称脑干,它的腹侧由脊髓与大脑之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传递神经信息。 14.脑干的背侧面上下排列着12对脑神经核。中脑的背侧有4个凸出,称四叠体,由一对上丘和一对下丘组成,分别对视、听信息进

《心理学》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

《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058专转本资料] 2009年11月02日星期一下午 03:13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所组成: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树突较短,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比树突长,也称神经纤维。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常,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运动柙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问,起联络作用,是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二)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 神经细胞膜内膜外保持的电位差,叫做极化状态。 神经细胞有个特点,即所谓不应期。不应期是指神经细胞发生一次冲动之后,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对任何刺激不做反应了。膜的通透性在复原之前,它是不能再接受刺激的。因此,神经细胞冲动是脉冲式的,即使刺激是连续的,它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也是间断的。 (三)刺激过程和反应过程 客观事物或是以物理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或是以化学的性质影响人们的感受器,感受器受影响后发生变化,引起传人神经的变化,再引起中枢(脑)的变化,这就是刺激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是信息的转化。 二、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发布时间: 2007-10-30 10:16:51 被阅览数: 1282 次来源:苏州自学考试网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05621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2006-12-05 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0754)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心理的生物学基础》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独立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考生基本掌握有关心理现象发生与变化的生理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与掌握其他心理学专业课程打基础。 本课程是《基础心理学课程》等之后的后继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可使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现象生理机制的基础知识、原理和研究方法,加深对脑与心理关系的辨正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学会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心理及心理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二、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考核知识点 1、研究的对象、性质和意义 2、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3、相邻学科 4、研究历史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 概念 (2) 研究对象与性质 (3) 刺激法、电记录法和PET技术 (4) 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5) 近代的主要研究 2、领会: (1) 研究的意义 (2) 各种方法与技术的基本特点 (3) 冯特的贡献和现代进展 3、应用: 谈谈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关系。 第二章注意的神经过程 (一)考核知识点 1、注意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2、注意的神经生物学理论 (二)考核要求 1、识记: (1) 警觉网络中NA, DA, 5-TH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 (2) 顶叶、中脑上丘和丘脑枕核在注意定向中的作用 (3) 丘脑闸门控制理论 2、领会: (1)额叶在执行网络中的作用 (2)形状识别的选择性神经模型 第三章感觉过程 (一)考核知识点 1、视网膜的结构特点 2、颜色视觉的现代观点 3、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4、视皮层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5、声音频率与强度分析 (二)考核要求 l 、识记: (1) 视网膜中各种细胞的主要功能 (2) 颜色视觉过程的三阶段 (3) 视皮层神经元的简单细胞,复杂细胞、方位柱、颜色柱、优势眼柱和超柱 2、领会: (1) 外侧膝状体对视觉信息的平行处理

心理学知识连线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与辨析——连线训练 人格趋于完善、自动 反射不能或错误再认、重现 技能歪曲知觉 学习个体遗传,特有模式 品德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问题解决只看到通常功能 错觉社会道德准则算法策略积极倾向性 遗忘神经系统参与下功能固着自发形成 表象心理准备状态原型启发动机性偏差 记忆符号系统健康人格解决当前问题 定势客观事物形象利他行为异化或干扰 语言积累保存个体经验自利偏差一定情景引起 学习迁移随机搜索 想象特殊形势 幻想宁静状态 催眠静息现象感觉一般、本质特征反映睡眠凭借记忆知觉事物整体反映 冥想觉知状态观察个别属性反映 观察力概括、间接反映 注意激发、调节、维持概念知觉过程 需要干扰、阻碍思维知觉能力 动机态度体验心境一时不能提取 意志顺利、有效激情永远不能恢复 挫折努力过程应激出乎意料 情绪为适应和改造人际交往爆发式 压力动力特征人际认知感染性 能力稳定、习惯化人际吸引交流、交换 气质指向和集中暂时性遗忘推测、推断 性格意识能动作用永久性遗忘互相接纳、吸引 行为特殊症状抑郁知觉、体验和分享应对缺乏不平衡状态移情过度忧愁和伤感 归因推断其原因 情绪情感过程态度、体验 梦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实验法收集被试各种材料 实验室实验法标准化 自然/现场实验法有目的 测验法借助一定的仪器 调查法深入而详尽 书面调查法(问卷法)实际生活情境中 口头调查法(访问法)被试书面回答 临床法与被试交谈 个案法系统、综合地描述

一般能力包括信息加工,问题解决过程 认知包括焦点意识、下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液体能力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意识水平包括即智力,观察、注意、思维、记忆、想象力 表象特征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 教育心理学理论篇——连线训练 教育学创始人冯特(1879年) 科学心理学创始人桑代克(1903年) 教育心理学创始人夸美纽斯(1862年) 现代心理学流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机能主义心理学弗洛伊德(开创)、霍妮、沙利文、弗洛姆 行为主义心理学马斯洛(开创)、罗杰斯(开创) 完美主义心理学冯特(开创)、铁钦纳 精神分析心理学华生(开创)、托尔曼、赫尔、斯金纳 人本主义心理学(塔式格)韦特默、考夫卡、苛勒 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理论班杜拉 认知理论桑代克(三条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社会学习理论布鲁纳(强调学习主动性,强调学生的认知结构及独立思考)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形式训练说贾德 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经验概括说—— 关系转换理论洛克 认知结构说苛勒 记忆的神经心理机制:记忆机能定位说、记忆机能整体说、SPI理论、记忆分子学说 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基本表象理论、双重编码理论 概念结构的理论:特征表说、原型说(鸟的原型)

最新心理咨询师《生理心理学》讲义第一章感觉

心理咨询师《生理心理学》讲义第一章感觉 特异感觉系统和非特异感觉系统 感受阈值:即刚能引起主观感觉或细胞电活动变化的最小刺激强度。 (重点题)(问答题)感受器的适应:随着刺激物长时间持续作用,感受灵敏率下降,感受阈值增高,此现象称感受器的适应。 (重点题)(问答题)感受野:把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如果把微电极插在视觉中枢的某个神经元上,记录其电活动,凡能引起其电活动显著变化的视野范围,就是该视觉神经元的感受野。 (填空)眼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外部世界千变万化的视觉刺激转换为视觉信息,这种基本功能的实现,依靠两种生理机制,即眼的折光成像机制和光感受机制。前者将外部刺激清晰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后者激发视网膜上化学和光生物物理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光感受功能,产生是感觉信息。 眼动的生理心理学机制:通过眼外肌肉的反身活动,保证使运动着的物体或复杂物体在网膜上连续成像的机制,也就是眼动的生理心理学机制。 (重点题)(问答题)眼睛的随意运动有哪几种方式?它的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 答:眼睛的运动有许多方式,当我们观察位于视野一侧的景物又不允许头动时,两眼共同转向一侧。两眼视轴发生同方向性运动,称

为共轭运动。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称为辐合。物体由眼前近处移向远处时,双眼视轴均向两颞侧分开,称为分散。辐合与分散的共同特点是两眼视轴总是反方向运动,称为辐辏运动(重点题)。辐辏运动和共轭运动都是眼睛的随意运动。人们在观察客体时,有意识地使眼睛进行这些运动,以便使物像能地投射在视网膜上最灵敏的部位――中央窝上,得到最清楚的视觉。 (问答题)非随意的眼动 (重点题)(问答题)微颤的生理心理学意义是什么?什么是适应现象(感受器的适应)?考试大论坛 答:在两次扫视之间,眼球不动,称注视,其持续时间约在150-400毫秒之间。注视期间,眼睛并非绝对不动;事实上此时眼睛发生快速微颤。微颤运动保证视网膜不断变换感受细胞对注视目标进行反映,从而克服了每个光感受细胞由于适应机制而引起的感受性降低。 追随运动:是观察缓慢运动物体时,眼睛跟随物体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的角速度可达500/秒。 颜色视觉信息的光生物化学基础 (填空)(选择)光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视杆细胞之中,是产生明暗视觉信息的基础。颜色视觉的光生物化学基础在于视锥细胞内的视蛋白结构不同。 视网膜上有哪几种细胞?排列方式及电传导方式?(填空)(选择)

生理心理学完整

一、名解 1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性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2功能柱:具有相同感受野并且有相同功能的视皮层神经元,在垂直于皮层表面的方向上是柱状分布,只对某一视觉特征发生反应。 3超柱:在大脑视皮层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种特征检测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对各种视觉综合反应的基本单位叫超柱。 4视感受单位:一个神经节细胞及与其相互联系的全部其他视网膜细胞,所构成的视觉最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5:(正电子发射层描述)是一种对人脑代谢无损伤性连续测定方法,能够动态活体研究人脑功能与其区域性糖代谢率之间的关系。 6:指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之一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用于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7朝向反应:指由新异强烈刺激引起的机体现行活动突然中止,头面部甚至整个机体转向新异刺激发出的方向的一种反对活动。8习惯化:强化S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减少—递质释放减少—后电位减少,无生物学意义。 9敏感化:强刺激重复—前膜离子内流增加—递质释放增加—后电位增加,有生物学意义。 10次发行饮水:是一种预见性的生理心理反应,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将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在吃饭中喝汤和饭后饮水,以及不论是否口渴每日定时喝茶都是。 11:(大脑平均诱发电位)一组能够反应心理活动中脑功能瞬间变化的脑电波。根据潜伏时可分为早成分,中成分,晚成分。12大脑半球功能一侧化:对正常被试和割裂脑病人的研究表明,大脑两半球在认知活动中的功能是不对称的。左侧大脑半球的言语功能和抽象思维功能优于右侧半球。右侧半球的空间概括能力的形象思维功能和情感信息处理优于左半球。 二、填空 1、生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与脑机能定位论相对应的学说称为(脑等势学说)。 3、人的心理反应不仅制约于(外界刺激),也制约于脑干非特异

青少年冥想训练解析

青少年冥想训练解析 一、美国儿童青少年冥想训练的盛行 当前,使用正念冥想治疗儿童多动症、焦虑、学习困难、社交困难、问题行为的实证研究日渐增多,研究不仅训练青少年冥想,还教授亲子冥想和教室冥想的操作方法。而加入冥想和接纳技巧的教养方式被认为是继行为干预训练和认知教育之后的“第三次浪潮”,是教育教养方式的重要转换[1]。研究发现,冥想训练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焦虑、多动,具有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改善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功能,减少注意损伤和负性情绪,使大脑专注力更强、记忆力更好、处理多重任务的能力更高,并能增加主观幸福感。对多动症儿童的父母进行单独训练可以增加积极的亲子互动;如果亲子都参加冥想训练,孩子服从行为会更多,教养会变得充满乐趣[2]。对多动症并发学习障碍儿童进行冥想训练,儿童自我报告的内在问题如焦虑显著减少,父母报告的儿童自我管理行为显著增加、问题行为显著减少[3]。一项针对八名15~20 岁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进行的冥想干预发现,冥想使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杀倾向减弱[4]。在美国,青少年冥想训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时代和理论背景。首先,情感障碍发病率增加,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情感能力的提高,重视情绪劳动。然而针对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认知教育和行为训练效果不理想。而重视情意训练的人本主义理论处于发展停滞状态,在情绪体验加工方面没有再进一步发展出有价值的指导理论。此时后人本心理学强调人与“大精神”“存在巨链”的联系,认为冥想训练可在一个崭新格局中产生影响。其次,被美国《时代周刊》视为20 世纪最伟大圣者的克里希那穆提非常重视冥想,把冥想视为自由、创造的必经之路。克氏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必须先改变个人意识。只有每个人的内心净化、安静了,整个社会的互爱、和谐、伦理才有可能。他一直强调自我觉察(觉知)以及了解自我局限、宗教与民族制约的必要,认为个体需要觉知,觉知自我的局限性,觉知思虑的危害性,觉知习惯的盲目性,才可能清醒、轻松走出思虑的困境。他认为冥想能消解过去的负面能量也能产生新的能量[5]。克氏的倡导引发了风靡美国乃至波及世界的冥想热潮。再者,青少年冥想训练是在成人冥想卓有成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许多研究证明了正念对疼痛管理、免疫力等各种问题的有利影响。对冥想减压项目的元分析表明,冥想干预对于缓解各种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健康人群的精神压力卓有成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补充替代医学中心网站信息显示,2010 年财政拨款1003 万美元援助34 项与正念冥想有关的科研项目,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内的20 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参与研究。冥想的研究方向正逐步从缓解心理病人的症状转向探究其积极效应,如增强幸福感、怜悯和同情,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互动,以及青少年心理治疗、教育教 养、团体拓展训练等。 二、青少年冥想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机制 无论是心理治疗领域的冥想训练,还是课堂教学练习冥想,无论增强心理能力的冥想拓展训练,还是亲子冥想,都有共同的训练原则,这些原则用于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随行感悟。(一)冥想的基础态度 1.不加批判:不对自己的情绪、想法、病痛等身心现象不作价值判断,只是纯粹觉察。 2.耐心:对自己当下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放下功利和浮躁心态,对自己的身心保持好奇。 3. 初心:常保“初学者之心”,愿以赤子之心的热情和好奇面对每个身心事件。 4. 信任:信任自己,相信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不向外攀援,不依赖权威知识,唯求问心无愧。 5.无为:不努力强求想要的治疗目的,只是无为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现象,以达到觉悟。 6.接受:接受现状,愿意如实观照当下的身心。 7.放下好恶评判:仅分分秒秒觉察当下发生的身心事件。(二)冥想动作与觉知内容 冥想通常包括如下活动:1. 身体扫描;2. 瑜伽伸展运动;3. 静坐禅修;4. 静观饮食;5. 静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神经元的概念、结构、功能与种类,神经冲动的产生及其传导过程,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掌握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与结构,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和环形通路,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的概念区别,经典性条件反射与工具性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关系;掌握两种信号系统的概念、联系,能正确区分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熟悉中枢神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掌握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的概念并且能正确进行区分;掌握扩散和集中与相互诱导(正诱导、负诱导)的概念并能根据具体事例进行区分;能联系实际分析强化时程表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纲内容与重点】 第一节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种类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 神经系统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神经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它们的具体功能均有不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三部分所组成: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细胞体为神经系统提供能量。树突较短,负责接受来自其他神经元的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轴突比树突长,也称神经纤维。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由细胞体传至远处,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肌肉与腺体。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机能。通常,通过树突及细胞体接受传来的信息,细胞体对信息进行整合,然后通过轴突将信息传给另一个神经元或效应器。 神经元按其功能特性,可分为感觉(传人)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三种。感觉神经元收集和传导身体内、外的刺激,到达脊髓和大脑;运动柙经元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联络神经元又称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问,起联络作用,是把信息从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传向另一部分的神经元。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即两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信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突触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它决定着信息传递的方向、范围和作用。

积极心理学概念及沉静训练理论

实践学校积极心理学开篇 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二、积极心理学的常见问题 第二章沉静训练 一、什么是沉静训练? 二、沉静训练带给我们什么? 三、沉静训练名人 四、腹式呼吸 五、沉静训练注意要点 六、演练 第一章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 ——柏拉图(约公元前400年) 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如何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积极心理学可以称为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开辟的领域,这个领域重点关注的是那些可以提升生命价值的事件。 每个人一生都会有巅峰和低谷,而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低谷。虽然与其它心理学的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把挫折看得更加微小,但是也承认挫折的重要性:生命中美好的一面与糟糕的一面同等重要。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的核心并不只是避免麻烦、防止困扰,因而更加关注人生中那些风景美好的一面。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是那些发生在正常轨道上的事件。积极心理学认为,要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以通过消除恶劣的环境,也可以通过发现品格和塑造品格来实现。

积极心理学1998年正式命名,主要创建者以及积极倡导者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博士,时任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也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创始这一领域的原因是一些心理学家认识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更多关注人类有偏差的方面而致力于如何纠正偏差。心理病理学的这一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同。在理解、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心理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有超过十几种的疾病,在过去被认定为无法医治,而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有效的治疗方法,无论从心理方面还是药理方面。 但是这种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部分科学心理学家都不重视研究如何使人们做正确的事情,并且那些杰出的心理学家、优秀的演讲者和知名专家们很少谈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展使得心理学家的内在假设显示出的是人类天性的病态模型。 积极心理学认为,现在已经到了矫正这种不平衡的时候,需要向病态模型提出挑战了。我们需要将同等程度的关注放在优势和弱点上,一方面修补坏的世界,另一方面塑造好的事物,一方面帮助那些有疾病的人,另一方面充实那些健康个体的生活。心理学家致力于提升人类的潜质,因此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需要在关注病态模型之外,寻找更多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一个最重要的基本假设就是,人类善良美好的一面与病态的一面同样真实存在着。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这些话题并不是次要的、派生的、虚幻的、附带发生的或者其他猜想出来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的悠久历史,在东方可以延伸到儒家和道家,在西方可以延伸到雅典哲学家。这些智者的书籍里设计的问题有一些都可以概括到积极心理学的范畴下。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美德本身是否是它的奖励?快乐是什么?追求快乐的过程应该是直接的,还是通过完成其他的追求实现?他人和社会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例如孟子提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仁义精神,是正气,所有也叫“浩然正气”。一个人如果有了“浩然之气”会怎样呢?第一,他就会以天下为己任,以正义为担当,而且“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第二,他就会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第三,他还会成为世界上最美的人,因为他的身上有一种人格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二章: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系统与脑 第一节:神经系统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是脑的建构材料,人脑由15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 2.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虽然在形态大小和类型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细胞体和突触构成,细胞体是由细胞核和细胞浆和细胞膜组成,突触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个部分 3.突触是神经元之间赖以传递神经冲动,进行通讯联系的特殊连结装置,突出的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4.突触的机能主要是使神经元之间发生联系,进行通讯联络,使神经冲动有效的在神经系统中传导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但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即由突触前膜传向后膜而不能逆转,正是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性才能保证信息有效的传向中枢和大脑,从而产生心理活动 6.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神经系统进一步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7.脑位于脊髓的上方,包括脑干,小脑,大脑四个部分 8.脑干:延髓,脑桥,中脑合称为脑干,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 9.延脑的机能比脊髓复杂,它不仅仅是食物的反射和某些防御机制的反射的中枢,而且是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反射性自动调节也是延脑实现的因此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10.中脑:中脑包括了一对大脑脚和一个四叠体,中脑除了参与传导上行下行的神经冲动,还参与完成瞳孔的反射,眼肌,睫状肌运动的调节和控制姿势反射,也是探究反射的中枢11.脑干网状结构:位于脑干中央的狭长区域,是由散在的神经细胞群,与纵横纤维交织而成。网状结构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调节系统,即网状结构激活系统和抑制系统,控制着觉醒状态 12.脑干一方面使大脑出于觉醒状态和警戒状态,另一方面使大脑对于特异的刺激在感觉中枢中引起的感觉有清楚的意识,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不仅对控制着觉醒,保持主义和清楚的意识状态起着主要作用,而且在知觉,学习动机,情绪的唤醒与活跃的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状结构的抑制系统可引起大脑皮层活动的水平降低。两种系统的协调活动是维持大脑皮层正常功能的根本保证 13.间脑:位于脑干的上方,由丘脑和下丘脑组成。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除嗅觉外,丘脑是各种感觉的中继站下丘脑是植物神经系统的皮层下中枢,也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下丘脑还调节着体温,摄食和饮水,性行为等生理过程。在情绪活动中下丘脑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4.小脑:小脑位于延脑与脑桥的后方,包括两个小脑半球,小脑的主要技能是维持身体平衡,保持协调的姿势,保证随意以及不随意动作的实现,调节肌肉的紧张度使运动协调15.几条主要的沟裂把大脑分为四个叶,额叶,枕叶,顶叶,颞叶。顶叶控制感觉,额叶控制运动,枕叶控制控制视觉,颞叶控制听觉 16.周围神经系统,是连结中枢神经和全身感受器,效应器的神经组织的总称,包括各种神经丛和神经节 17.躯体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是由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组成的,脑神经一共有12对 18.植物神经系统:植物植物性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与情绪反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大脑皮层的机能系统

人体生理心理学类

人体生理心理类: 第一篇(Baby hypothesis) In our lab today, we'll be testing the hypothesis that babied can count as early as five months of age. The six babies here are all less than six months old. You'll be watching them on closed-circuit TV and measuring their responses. The experiment is based on the well-established observation that babies stare longer if they don't see what they expect to see. First, we're going to let two dolls move slowly in front of the babies. The babies will see the two dolls disappear behind a screen. Your job is to record, in seconds, how long the babies stare at the dolls when the screen is removed. In the next stage, two dolls will again move in front of the babies and disappear. But then a third doll will follow. When the screen is removed, the babies will only see two dolls. If we're right, the babies will now stare longer because they expect three dolls but only see two. It seems remarkable to think that such young children can count. My own research has convinced me that they have this ability from birth. But whether they do or not, perhaps we should raise another question --- should we take advantage of this ability by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s at such a young age? They have great untapped potential, but is it good for parents to pressure young children? 第二篇(sleep) Do you have trouble sleeping at night? Then maybe this is for you. When you worry about needing sleep and toss and turn trying to find a comfortable position, you're probably only making matters worse. What happens when you do that, is that your heart rate actually increases, making it more difficult to relax. You may also have some bad habit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problem. Do you rest frequently during the day? Do you get virtually no exercise, or do you exercise strenuously late in the day? Are you preoccupied with sleep, or do you sleep late on weekends? Any or all of these factors might be leading to your insomnia by disrupting your body's natural rhythm. What should you do, then, on those sleepless nights? Don't bother with sleeping pills. They can actually cause worse insomnia later. The best thing to do is drink milk or eat cheese or tuna fish. These are all rich in amino acids and help produce a neurotransmitter in the brain that induces sleep. This neurotransmitter will help you relax, and you'll be on your way to getting a good night's sleep. Until tomorrow's broadcast, this has been another in the series "Hints for Good Health." 第三篇(Children interact) T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shyness and discuss recent research on ways to help children learn to interact socially. Many people consider themselves shy. In fact, forty percent of people who took part in our surve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