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2阿基米德原理习题

10.2阿基米德原理习题

10.2阿基米德原理习题
10.2阿基米德原理习题

10.2浮力

一、填空题

1、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所受的重力.

2、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N(g取10N/kg,空气的密度取1.29kg/m3)

3、一艘轮船从海里到河里,所受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 __牛;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将___ ___;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千克/米3;g取10N/kg)

5、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该物体的密度

是 kg/m3。(ρ水=1.0×103kg/m3,g=10N/kg)

6、一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 m3,油轮受到的浮力是 N。若码头卸下了100 m3的燃油,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m3。(燃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取g =10 N/kg)

7、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

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已知铝的密度为2.7×lO3kg/m3。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

于_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8、小华家乡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底全是一些鸡蛋大小的鹅卵石,每年夏秀小华都要到河里游泳,每次她都发现由河心处走向河岸时,会感觉到脚底被鹅卵石硌得越来越痛,这是因为小华由河心走向河岸时,小华受到的浮力越来越_______ ,河底对小华脚底产生的压强越来越____________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小华的重力__________。

9、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竖直挂一小铁块,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8N。然后设法把小铁块慢慢浸入水中(悬线仍保持竖直),某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4.5N,此时小铁块手的浮力为_______N;小铁块刚完全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3.8N,若再把小铁块进入水中深度增加些(小铁块未接触容器底),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量27 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7 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

____________N,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g取10 N/kg)。

二、选择题

11、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

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12、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13把质量相同铜块和木块分别浸没入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A铜块大 B木块大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4、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部完全浸没在水中.木块会上浮.铁块要下沉。在木块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铁块受到的浮力大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5、两手分别拿着体积相同的一个木块和一个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木块上浮,石块下沉,最后两物体受到浮力大的是( ) A.木块 B.石块 C.一样大D.不能确定

16、一个小球悬浮在容器内的盐水中,缓慢往容器中加一些水,则该球( )

A.上浮至水面 B.下沉至水底 C.仍然悬浮D.先上浮后下沉

17、将一小木块分别放入盐水、纯水、酒精中漂浮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情况是( )

A.在盐水中最大 B.在纯水中最大 C.在酒精中最大 D.在三种液体中一样大

18、把三个体积相同的铁球,分别放在煤油、水和水银中,如图1-2所示,其中受

浮力最大的是中的铁球,受浮力最小的是中的铁球。

19、如图11所示,体积相等的物体A、B、C浸入某种液体中,平衡

后如图所示,它们受到液体的浮力大小分别为F A、F B、F C,则()

A.F A<F B=F C B.F A=F B>F C C.F A>F B>F C D.F A<F B<F C

20、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越大

C.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2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

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压强之比为()

A 8:1

B 4:3

C 1:2

D 4:1

22、小明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阿基米德原理)”

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秤的示数F1、F2、F3、

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F2-F3=F4-F1 B.F1=

F4F2=F3C.F1=F2=F3=F4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23、14.跳水运动员入水的过程中,他所受浮力F随深度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说明理

由:

24、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

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 随时

间t 变化的图像,取g=10N/Kg 。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 、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20N

C 、在t 1至t 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 3

三、实验,探究题

25、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

量.(g =9.8 N/kg)

26、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

为 N ;如果直接将该物体投入水中,该物体将 (选填“上浮”、

“悬浮”或“下沉”);从图乙、丙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

与液体的 有关。

27、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3N 的物体A ,物体A 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如 图17所示.(1)图中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是 N .物体A 所受浮力是 N .(2)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 ,A 在水中会 (选填“下沉”、“上 浮”、“悬浮”).判断的依据是 。

28、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图甲和图乙中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相等,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大小的关系是:F1

(1)由图甲和图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2)由图乙和图丙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3)由图丙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29、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用弹簧测力计 、小石块、烧杯、小桶等进行实验操作,图13所示a 、b 、c 、d 是四个步骤示意图。设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 1、F 2、F 3、F 4,由四个图中_________两个图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以求出小石块受到的浮力;被排开液体的重力为_________;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30、某组同学利用如下器材和步骤验证“阿基米德原理”(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2)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通过图中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3)在进行步

骤C时看到的现象是:.(4)DE两步可以算出小桶

中水的重力,这个重力跟相等.(5)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

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

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如图不同,这个步骤是

(选填代号即可).

31、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研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2)分析图,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一小团橡皮泥、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将橡皮泥团放入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橡皮泥团下沉至杯底。步

骤二:将橡皮泥团捏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a)

小明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团受到的浮

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二次呈“碗

状”时受到的浮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形状有关。 (b)同

组的小红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结论,她指出小明的实验有一处错误,

所以才会得出错误的结论,错误的原因是:他只关注了橡皮泥形状

的改变,没有控制物体都要。

四、计算题

32、“业余侦探”小星发现两个并拢的“可疑”鞋印。为了估测那个人的体重,小星在

方格纸上描下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部分的轮廓如图,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5cm2。测量时,

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为了测量压强,他在紧挨鞋印旁边地面用压

力测力计竖直向下压一薄垫片,垫片的重力不计,与地面接触的面积是10cm2,当垫片下

陷的深度与鞋印的深度相同时,测力计读数是15N.根据以上数据,试求(g取10N/kg):

(1)垫片对地面的压强;(2)“可疑”人的质量。

33、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

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 m2)(g取10 N/kg).求:(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2)容器底对

桌面的压强.(3)水对A点的压强.(4)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4、如图所示,铁桶重20N,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0N的水,水的深度2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多大?(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多大?(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多大?

35、密度是0.6×103 kg/ m3的木块,体积是4 m3当它浮在水面上时,取g=10 N/kg,求:(1)木块重力;(2)木块受到的浮力;(3)木块排开水的体积;(4)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36、一个物块浮在水面上,它没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50cm3,露在水面上的部分体积是25cm3。问:(1)物块受到的浮力多大?(2)物块的质量是多大? (3)物块的密度是多大?

37、有一个空心铝球,重4.5N,体积为0.5dm3,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①结合计算,说明它为什么上浮?②漂浮的空心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38、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读数是1.65 N,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0.9 N.求:(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的密度.(g =10 N/kg)

10.2浮力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向上水

2、3.87×104

3、不变变大

4、3×104变小不变

5、1 4×103

6、3×106; 220

7、1.2 1.2×103

8、小大不变

9、1.3 不变10、10 竖直向上0.001

二、选择题

11C 12D 13B 14C 15B 16B 17D 18水银,煤油 19A 20B 21D 22A 23A 24B

三、实验,探究题

25、 1.96 0.98 0.98 1×10-4 0.98 26、下沉种类

27、(1)1.2.1.8.(2)下沉.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8、(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浮力也越大(2)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也越大(3)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29、a、c F4 -F2 F4 -F2 =F1-F3

30(1)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2)B和C;(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减小;(4)受到的浮力;(5)C.

31、(1)物体浸入液面下的体积(或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DE (3)2.4N (4) a 小于 b V排相同(或完全浸没在水中)

四、计算题

32、(1)1.5×104Pa (2)42kg33、G =60N(2) P=66.7 Pa (3) 6.5× 103 (4) 104

34、(1)2.5×103Pa (2)50N (3)5×103Pa 35、2400 2400 2.4 1.6

36、(1)0.49 (2)0.05kg (3)0.67g/cm3

37、(1)上浮(2)0.041dm3

38、(1)0.75 N (2)7.5×10-5m3 (3)2.2×103kg/m3

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B组

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B组 一、填充题 1.将体积相等的软木球和铁球浸没在水中,在释放的瞬间,木球受到的浮力______铁球受到的浮力;当木球浮在水面,铁球沉底后,木球受到的浮力______铁球受到的浮力(选填“>”、“=”、“<”). 2.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体积为500厘米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牛. 3.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 a、F b、F c,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物体的质量是m a、m b、m c;则这三个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相同质量的实心铁球和空心铁球浸没在水中,它们所受的浮力是 [ ] A.一样大;B.实心球大; C.空心球大;D.无法确定. 2.用绳子系好铜块,让它分别浸没在水中距水面1米和2米深的地方,铜块受到的浮力 [ ] A.1米深处大;B.2米深处大; C.一样大;D.无法确定. 3.浮在水面上质量相同的两块冰,甲块是实心的,乙块中含有小木块,则 [ ] A.甲块冰受的浮力大; B.乙块冰受的浮力大; C.两块冰受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一个铁球和一个铝球分别用弹簧秤挂着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相等,则铁球和铝球的体积 [ ] A.一样大; B.铁球大; C.铝球大; D.无法确定. 三、计算题

1.一个体积为1000厘米3的物体浮在液面上,受到的浮力大小为4.9牛,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这个物体的密度,这个物体是什么材料做的? 2.金属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重时,弹簧秤示数为15.68牛顿,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称重时,弹簧秤示数为13.72牛顿.另有一木块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重,弹簧秤示数为5.88牛顿.现在将金属块连同木块一起浸没在水中用弹簧秤称重,弹簧秤示数为11.76牛顿,求木块的密度? 3.氢气球和下面悬挂物体的总质量为16.9千克,悬挂物体的体积为4(分米)3;如图2所示,当物体全部浸没水中时,气球恰好停留在水面上,求氢气球的体积.(ρ空气=1.29千克/米3,ρ氢气=0.09千克/米3) 四、说理题 海水的密度比河水大,所以轮船从江河里行驶到海里时,受到的浮力增大了.这种讲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 一、1.=,< 2.3.92 3.F b,F a,F c,m b,m a,m c 二、1.C 2.C 3.C 4.C 三、1.0.5×103千克/米3,松木 2.0.75×103千克/米3 3.10米3 四、(略)

阿基米德原理实流程及数据

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说明:此页用来搜集实验数据 实验1:测量物体的浮力 测量浮力的方法:称重法 实验准备: 勾码,弹簧测力计,烧杯,水 实验步骤: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______N 2.将勾码浸没在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F=________N 3.示数变_______(大/小),示数差_______N 4.F浮=_______N 实验2: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准备: 勾码,弹簧测力计,上端开口的烧杯1,烧杯2,水 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勾码的重力F1=_____N,测出空烧杯2的重力G杯2=_____N; 步骤二:将水倒入烧杯中至开口处; 步骤三:将勾码浸没在水中,排出水,并测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2=_____N,求出勾码所受到的浮力F 浮 = F1- F2=_____N 步骤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出G 水+G 杯2 =____N; 步骤五:计算出水的重力G 水 =______N; 步骤六:比较G 水与F 浮 的大小。 G水______F浮

课堂练习 1、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 如图所示.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 是( ) A.F l B.F2C.F3 D.F4 2、体积相等,形状不同的铅球、铁板和铝块浸没在水中不同深 度处,则( ) A.铁板受到的浮力大 B.铝块受到的浮力大 C.铅球受到的浮力大 D.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吊着一个金属球,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4 N;若将金属球慢慢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变大/变小),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将逐渐_______ (变大/变小);当金属球的一半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 N,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N;当金属球全部浸没在水中后,这时金属球受到的浮力是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4、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悬挂重l0N的金属块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N,此时金属块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7N,竖直向上 B.10N,竖直向下 C.3N,竖直向下 D.3N,竖直向上 5、所受重力相等的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用细线悬挂而浸没在水 中,则() A.悬挂铜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 B.悬挂铁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 C.悬挂铝球的细线所受的拉力最大 D.三根细线所受拉力一样大 6、在打捞过程中潜水员多次下潜勘查,当潜水员浸没海水后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其所受浮力的大小,压强的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7、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铝球分别投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 A.铝球最大B.铁球最大C.铜球最大D.三个球一样大 8芳芳在家探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6所示。请仔细观察图示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两图可知,鸡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___N。 (2)根据B、C两实验,她就得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 与液体的密度有关,你认为对吗?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阿基米德原理专题练习题答案完整版

阿基米德原理专题练习 题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阿基米德原理专题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专题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力的条件:当F 浮>G 物 时,物体将浮,最后;当F 浮 M 物 时,物体将,最后;当M 排

2.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ρ酒精=0.8×103千克/米3)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A ) A.大于8克B.等于8克C.小于8克D.无法判断。 3.密度条件:当ρ 排>ρ 物 时,物体将,最后;当ρ 排 <ρ 物 时,物体 将,最后;当ρ 排=ρ 物 时,物体将。 练习 1.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静止时如下左图所示,三个小球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着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如 上右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3.如右图所示,容器中盛的是水,由此可以断定()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木球一定是空心的 C.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4.一只空心金属球刚好悬浮在水和酒精的混和液中,要使金属球下沉,则应() A.在杯中加水 B.在杯中加纯酒精 C.从杯中取出一些液体 D.将杯子倾斜一定的角度 5.根据所给的密度表,判断下列情况中的实心石蜡球是上浮、下沉还是悬浮?

《_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1]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力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浮力是前面所学的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又一个重点;浮力是本章的关键,为以后研究物体浮沉条件奠定基础;浮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由于这部分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总有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因此,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推理等方法,努力激发使这一部分教学不枯燥,争取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浮力”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常识课的学习中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说陌生,是因为要把有关浮力的认识从感性提高到理性,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如力的测量、重力、二力平衡、二力的合成等重要知识,还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科学的分析、推理、归纳等。在第一节浮力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了称重法求浮力的方法,学习了影响浮力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铺垫和准备。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 2、会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2)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五、教法的选择 1、将被动观察改为主动探究,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实验。 2、探究模式采用与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模式,猜想——设计——验证——分析归纳——评估。 六、学法的指导 在课堂上着力开发学生的三个空间 1、学生的活动空间。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试验,全体学生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探究过程,得到发展。 2、学生的思维空间。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体验、感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思维碰撞,培养思维能力。 3、学生的表现空间。通过把自己的想法、结果展示给大家,学习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的愉悦。 七、教学准备 空易拉罐(自备,每组1个)、盘子每组1个、弹簧秤每组1只、小石块每组1块、溢水杯每组1套、细线、烧杯、水等 八、课堂主线设计: 知识线索:(隐线)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 情景线索:(明线)阿基米德鉴定王冠是否掺假 逻辑线索:(思维线索)在不损坏王冠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测出王冠的体积,进而求出王冠的密度。 九、教学过程

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题

浮力阿基米德原理计算题 1、把体积为4×10- 3m3的小球浸没在酒精中,问:小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ρ酒精=0.8×103 kg/m3)(g取10N/kg) 2、重力为54N的实心铝球浸没在水中时,铝球受的浮力是多大?(g取10N/kg)(ρ =2.7×103kg/m3) 铝 3、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重3.8N,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mL 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求:(1)金属块的体积;(2)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4)金属的密度是多少?(g取10N/kg) 4、如图13所示,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体重为2.7N,将其一半浸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2N,求:(g取10N/kg) (1)物体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小(2)物体的体积是多少 (2)物体的密度为多少。 5、如图所示,在水中有形状不同,体积都是100厘米3的A、B、C、D四个物块,A的体积有2/5露出水面,D的底面与容器底紧密贴合,求各个物块所受的浮力。

6、一个实心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示数是10N,当把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测得示数是6N,求:石块密度。(取g=10N/kg). =7.9×103kg/m3)挂在弹簧测力计上,若将铁7、一个体积为1000cm3的铁球(ρ 铁 球浸没在水中,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它在空气中称时的4/5,求铁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g取10N/kg) 8、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物体完全浸没盛满水的容器中(未碰到容器底及侧壁),溢出了0.24kg的水,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1.2N, 求:(1)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2)该物体的体积(3)该物体的密度 9、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 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已知铝的密度为2.7×l03kg/m3。 求(1)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2)液体的密度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教学内容

课题:浮力总复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 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 5、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说明: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G

(完整版)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含答案

阿基米德原理习题精选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下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外?(). A.物体的体积B.物体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D.物体所在的深度 E.物体的形状F.物体排汗液体的体积G.物体的重力 2.如图所示是同一长方体放在液体中的情况.长方体在图()中 受到的浮力最大,在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 3.选择正确答案(). A.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大 B.潜水员在水面下50米比在水面下10米受到的浮力大 C.将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 D.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 4.将挂在弹簧秤下的物体放入酒精中,弹簧秤的示数等于(). A.物体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减去它受到的浮力 C.物体受到的浮力 D.物体受到的浮力减去它受到的重力 5.如图所示,A为木块,B为铝片,C为铁球,且 V A=V B=V C,把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 A.由于铁的密度大,所以铁球受的浮力最大 B.由于木块要上浮,所以木块受的浮力最大 C.由于铝片面积大,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也大,因此铝片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物体所受浮力一样大 6.如图所示,若A物压在B物上,A物露出水面体积为 V1,若将物A用细绳挂在B下,B 物露出水面体积 V2,则() A.V1> V2 B.V1= V2 C.V1< V2 D.无法比 较大小 7.把一个密度为10.2×103kg/m3的实心合金块投入水银中,这时合金块浸入水银中的体积和总体积之比为()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6×103kg/m3) 8.一木块浮在水面上时,总体积的1/5露出水面,把它放在另一种液体中,总体积的1/3露出液面,则水与这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A.5∶6 B.15∶8 C.6∶ 5 D.3∶5 9.在盛水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冰,待冰全部熔化后将发现杯中水面()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10.一木块浮在煤油中,露出体积的1/4,当它浮在另一种液体中时,露出体积的1/2,则木块在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之比和煤油与这种液体密度之比分别是() A.1∶1,1∶2 B.1∶1,2∶3 C.1∶3,1∶2 D.3∶1,3∶2 11.有一木块在水中上浮,从开始露出水面最后静止漂浮在水面上的过程中() A.木块所受的浮力,重力都在逐渐变小 B.木块所受的浮力,重力都不变 C.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大,重力不变 D.木块所受的浮力变小,重力不变 12.重38N的铁桶里装满水,水重98N,用手提住铁桶,将这桶水浸没在河里(桶未露出水面,也不碰到河底)此时所用力为() A.零B.小于38N C.大于38N而小于136ND.等于38N

10.2阿基米德原理习题

10.2浮力 一、填空题 1、浸在水中的苹果受到竖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苹果排开的所受的重力. 2、某热气球充气后体积为3000m3,则该热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N(g取10N/kg,空气的密度取1.29kg/m3) 3、一艘轮船从海里到河里,所受浮力,排开液体的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姣龙号”将“接触”5000米深海,当其排开海水的体积为3米3时,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__ __牛;该潜水器从1000米深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压强将___ ___;浮力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海水的密度近似取:1×103千克/米3;g取10N/kg) 5、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知: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该物体的密度 是 kg/m3。(ρ水=1.0×103kg/m3,g=10N/kg) 6、一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 m3,油轮受到的浮力是 N。若码头卸下了100 m3的燃油,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m3。(燃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取g =10 N/kg) 7、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 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已知铝的密度为2.7×lO3kg/m3。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 于_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 8、小华家乡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河底全是一些鸡蛋大小的鹅卵石,每年夏秀小华都要到河里游泳,每次她都发现由河心处走向河岸时,会感觉到脚底被鹅卵石硌得越来越痛,这是因为小华由河心走向河岸时,小华受到的浮力越来越_______ ,河底对小华脚底产生的压强越来越____________造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小华的重力__________。 9、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下竖直挂一小铁块,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5.8N。然后设法把小铁块慢慢浸入水中(悬线仍保持竖直),某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4.5N,此时小铁块手的浮力为_______N;小铁块刚完全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3.8N,若再把小铁块进入水中深度增加些(小铁块未接触容器底),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量27 N,把它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17 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 ____________N,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物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m3(g取10 N/kg)。 二、选择题 11、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p B,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则()A.p A=p B F A=F B B.p A=p B F A< F B C.p A<p B F A=F B D.p A>p B F A>F B 12、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A、和物体本身的重力大小有关 B、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C、和物体的密度大小有关 D、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 13把质量相同铜块和木块分别浸没入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A铜块大 B木块大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练习(第四节阿基米德原理) 1.下列关于浮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B.同一木块分别漂浮在水面和酒精上,在酒精面上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面上的浮力C.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自身的重力决定 D.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排开液体的重力决定 2.外形相同的4个小球放人液体中,静止时如图7-12所示,则受到浮力最小的是 () A.A球B.B球C.C球D.都相等 3.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 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80N B.30N C.50N D.110N 4.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都浸没在水中, 发现两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少了2N,那么这两个物体一定有 相同的() A.密度B.体积C.质量D.重力 5.两手分别拿着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A.因为木块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B.因为石块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小 C.因为木块体积较小,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D.因为石块体积较大,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6.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一定能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浮力大小的一组数据是()A.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B.物体体积和物体密度 C.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在处的深度D.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休积 7.将金属块的一半浸没水中,排开了0.6kg的水,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g取10N/kg) 8.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1:3,若把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之比为_____________。 9.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 N,体积为4 ×10-4m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g取10N/kg)10.把重17.8N的实心铜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8N,铜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N,铜球的体积是________cm3。(g取10N/kg)11.重48.06N的铜块,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ρ铜=8.9×103kg/m3,g取10N/kg) 12.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鹅卵石,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

浮力经典例题及详解(强烈推荐)

初中物理浮力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 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精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浮=ρ液gV排,公式表明了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小只跟液体的密度 .......有关.根据公式分析题目叙述的内容,问题就可以.....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迎刃而解了. 解A选项:物体浸没在水中,无论深度如何,V排不变,水的密度不变,F浮不变.A 选项不正确. B选项: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密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B选项不正确. C选项:重力的大小对物体所受的浮力无影响.例如:大铁块比小铁块要重一些,但将两者浸没于水中,大铁块受的浮力反而大些,因为大铁块的V排大.C选项不正确.D选项: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于水中,V排相同,ρ水相同,F浮铁=F浮木,铁块和木块受的浮力一样大. 答案D 注意:物体所受的浮力跟物体自身的重力、自身的密度、自身的形状无关. 例2质量为79g的铁块,密度是7.9g/cm3,这个铁块的质量是多少?重多少?将这个铁块浸没于水中,排开水的质量是多少?所受浮力是多少?(g取10N/kg)精析这道题考查学生对计算物体重力和计算浮力的公式的区别. 计算物体重力:G=ρ物gV物 计算物体在液体中受的浮力:F浮=ρ液gV排.可以说:从计算的方法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计算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已知:m=79g=0.079kgρ铁=7.9g/cm3 求:m铁、G铁、m排、F浮 解m铁=0.079kg

G 铁=m 铁g =0.079kg ×10N /kg =0.79N V 排=V 铁= 铁 铁 ρm = 3 7.8g/cm 79g =10 cm 3 m 排=ρ液gV 排=1g /cm 3 ×10 cm 3 =10g =0.01kg F 浮=m 浮g —0.01kg ×10N /kg =0.1N 从上面的计算看出,铁块的重力和铁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大小完全不同,但计算方法委相似,关键 是区别ρ液和ρ物,区别V 排和V 物,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是死记硬背,乱套公式. 例3 用弹簧测力计拉住一个重为43N 的空心铜球,全部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3.25N ,此铜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m 3 .(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 /m 3 ) 已知:G =43N ,浸没水中F =33.2N 求:V 空 解 可在求得浮力的基础上,得到整个球的体积,进一步求出实心部分体积,最后得到结果. F 浮= G —F =43N —33.2N =9.8N V 排= g F 水浮 ρ= kg /N 8.9m /kg 100.1N 8.93 3??=1×10—3m 3 浸没:V =V 排=1×10—3m 3 球中所含铜的体积V 铜= 铜 铜 ρm = g G 铜铜 ρ = kg /N 8.9m /kg 100.1N 433 3?? ≈0.49×10—3 m 3 V 空=V —V 铜=1×10—3m 3—0.49×10—3m 3 =0.51×10—3 m 3 答案 0.51×10—3m 3

实验12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原卷版)

实验十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或者 【实验目的】: 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金属块、量筒(小桶)、水、溢水杯、 【实验步骤】: ①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1。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示数V1。 ③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测力计的示数F2和此时液面的示数 V2。 ④根据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 浮=F1-F2)。 ⑤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2-V1),再通过G水=ρ(V2-V1)g 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 重力。 ⑥比较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的关系。(物体所受浮力 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实验数据】: 次数物重 G(N) 拉力 F拉(N) F浮= G-F拉(N) 杯重 G杯(N) 杯+水重 G杯+水(N) 排开水重 G排=G杯+水-G杯(N) 比较F浮和 G排 1 2 3

【实验结论】: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考点方向】: 1、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 1、弹簧测力计使用之前要上下拉动几下目的是:。 2、实验中溢水杯倒水必须有水溢出后才能做实验,否则会出现什么结果: 答:。 3、实验前先称量小桶和最后称量小桶有何差异:。 4、实验结论:。 5、实验时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记录相关测量数据目的是:。 6、实验中是否可以将金属块替换为小木块,为什么? 答:。 7、如果用塑料方块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8、实验过程中,难免有误差存在,请说出一些容易导致误差的原因:。 【创新母题】: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直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4)另一实验小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其不足是:。 (5)为了改善上述不足之处,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案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的教案设计 (1)教材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轮船漂浮的原因,学习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阿基米德原理是流体静力学中的一条基本定律,是解决浮力问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知识体系上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定性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探究浮力的大小,是上一节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并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物体的浮沉条件奠定基础 (2)教法建议 本节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阿基米德原理,所以让学生做好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是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

利于学生理解。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学情分析 教材通过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当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F浮=G排液,还可推导出F浮=,从而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其它因素无关。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多停留在感性阶段,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这一点,更不能熟练应用。因此,进行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教学之前,首先安排了一课时时间,让学生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通过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使学生亲身感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材料、形状、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同时,通过该探究活动,也可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问题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这一切,都能为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很好的基础。 (4)学法建议

阿基米德原理-专题练习题(答案)

阿基米德原理专题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专题一物体的浮沉条件 1.力的条件:当F浮>G物时,物体将浮,最后;当F浮M物时,物体将,最后;当M排ρ物时,物体将,最后;当ρ排<ρ物时,物体将,最后;当ρ排=ρ物时,物体将。 练习 1.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体积相同,静止时如下左图所示,三个小球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2.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着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如上右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 是。 3.如右图所示,容器中盛的是水,由此可以断定()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B.木球一定是空心的C.铁球一定是实心的 4.一只空心金属球刚好悬浮在水和酒精的混和液中,要使金属球下沉,则应() A.在杯中加水B.在杯中加纯酒精C.从杯中取出一些液体D.将杯子倾斜一定的角度 5.根据所给的密度表,判断下列情况中的实心石蜡球是上浮、 下沉还是悬浮?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巧妙理解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巧妙理解 刘 勤 (电子科技大学) 本文通过巧妙的理想实验的分析,得出任意形状物体所受浮力的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以让广大学生更容易理解不规则形状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浮力的公式。并且我们也可以用很接近理想实验的真实实验进行验证和课堂演示。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的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对浮力的计算来源于阿基米德,提出了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气体)受到的重力。 下面,我们以液体为例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讨论分析,同样的结果可以应用于气体中的浮力。对于形状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物体各侧面受到的压力公式推导出物体所受浮力: 排液浮V g F ..ρ= (1) 如图1所示。 图1形状规则的物体在液体中 对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公式(1)不容易直接理解,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本文提出一个理想实验,可以更简单地理解各种形状(包括规则形状及不规则形状)物体受到的浮力,而且可以被真实实验验证。 排 V

图2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在液体中 如图2所示,假设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块如图中所示,全部体积悬浮在液体中。因此,物块所排开的那部分液体的量等于物块所占据的那部分体积所包含的液体。我们将物块体积占据部分标记为排V ,如图2中所示。 现在我们假设理想地将排V 体积物块全部移出,而盛进与容器里面完全一样的液体,如图3所示。 图3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在液体中的理想实验 我们将这部分体积的液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显然,这部分液体在全部液体里应该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因此其周围液体对这部分液体应该有一个整体向上的力(即浮力),而且这个力的大小应该和盛进这部分液体的重力相等,这样才能使那部分液体处于受力平衡。 所以,无论物块是什么形状,我们都可以用上述理想替换的方式将物块所占体积里盛入液体,从而都可以推出:浮力等于所排开液体(等于所占体积可以盛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表达即是: 排液排液浮V g G F ..ρ== (2) 浮 F V

阿基米德原理练习题

1 阿基米德原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浮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 B .同一木块分别漂浮在水面和酒精上,在酒精面上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水面上的浮力 C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自身的重力决定 D .物体浸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排开液体的重力决定 2.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3.将质量为0.5kg 的物体,轻轻放入盛满清水的溢水杯中,溢出0.2kg 的水,则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g 取10N/kg ) A.5 N B.0.5 N C.2 N D.0.2 N 4.将一重为80N 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 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 A .80N B .30N C .50N D .110N 5.外形相同的4个小球放人液体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受到浮力最小的 是( ) A .A 球 B .B 球 C .C 球 D .都相等 6.将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然后都浸没在水中,发现两支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都减少了2N ,那么这两个物体一定有相同的( ) A .密度 B .体积 C .质量 D .重力 7.小明将一个西瓜和一个梨子放入水缸中,发现西瓜浮在水面上,而梨子却沉 入水底, 如图所示。此时西瓜与例子受到的浮力相比较( ) A.西瓜受到的浮力大 B.梨子受到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用线吊着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已 知甲铁球的体积大于乙铁球,那么甲球和乙球所受浮力大小是 ( ) A .甲球大 B .乙球大 C .甲、乙球一样 D .无法比较 9.两手分别拿着一小木块和一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 ) A .因为木块上浮,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B .因为石块下沉,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小 C .因为木块体积较小,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D .因为石块体积较大,所以受到的浮力较大 10.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一定能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浮力大小的一组数据是( ) A .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 B .物体体积和物体密度 C .液体密度和物体所在处的深度 D .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 11.两个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若它们受到的浮力相等,则这两个物体一定 ( ) A .密度相等 B .体积相等 c .质量相等 D .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 12.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鹅卵石,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 ) A .脚越来越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 B .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 C .脚越来越不疼,因为水的浮力越来越大了 D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的浮力越来越小了 二、填空题 13.将金属块的一半浸没水中,排开了 0.6kg 的水,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__。 (g 取10N /kg ) 14.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5 N ,体积为 4 ×l0-3 m 3,当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 , 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_。(g 取10N /kg ) 15.把重17.8N 的实心铜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5.8N ,铜球 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 N ,铜球的体积是 ________c m 3。(g 取10N /kg ) 16.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如图所示。“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情况下气囊排开水的体积会 ,受到的浮力会 (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在“阿基米德解开王冠之谜”的故事中,若王冠在空气中称时 重 5N ,浸没在水中称时重4.7N ,则这顶王冠浸没在水中所受 的浮力为_________N ,它排开的水重为__________N 。 18.铁球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0.8牛,铁球受到的浮力为 牛,当铁球全部浸入水中后,它受到的浮力为 牛。 19.如图所示,将重为2N 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 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m 3。(g=10N/kg ) 20.人们游泳时,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慢慢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假如一位重500N 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受,则人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N ,排开水的体积为 m 3 。(g=10N/kg,,水的密度1.0×103kg/m 3) 21.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密度是 kg/m 3.由 该物质构成的体积为4×10-5m 3的实心物体,重是 N ,把它浸没 在密度为1.0×103kg/m 3的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 .(g=10N/kg) 22.如图所示是小华利用合金块、水等器材来探究浮力的实验情景。设计甲 乙、丙所示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合金块浸 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为 N ,合金块的体积为 m 3, 其密度为 kg /m 3.(g 取10N /kg) 23.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为14.7N 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8N ,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为 N ,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m 3 。

浮力总复习(全面内容超详细)

个性化辅导教案 授课时间: 2013年5月日备课时间: 2013年5月 15 日年级:初三科目:物理课时:2 学生姓名: 课题:浮力总复习老师姓名:张婉 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 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求浮力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 1、浮力的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 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5、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ρ液 >ρ物 (3)说明: G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 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