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经济学 第7章

城市经济学 第7章

(完整版)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

(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城市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完整版 2的全部内容。

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三章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学解释 1.比较优势:是个人、企业或国家以低于其他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2.绝对优势:生产同样商品,劳动生产率绝对差异导致生产优势不同,即使用相同数量的资源 生产出比竞争者更多的产品或服务的能力。 3.机会成本: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4.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①专业化分工;②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 5.规模经济的作用:①规模经济激励企业扩大规模;②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引起人口和产业的 聚集,为城市形成提供基础。 6.地方化经济:是指某行业的企业生产成本随着行业总产量的提高而降低。 7.地方化经济形成的原因:①中间投入品;②劳动力市场的共享; ③知识的溢出。 8.城市化经济: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总产量上升而下降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 济。 9。城市化经济与地方化经济的区别: ①城市化经济源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规模,而不单单是一个行业的规模; ②城市经济为整个企业带来利益,而并非只针对某一个企业. 10.互补品: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如裤子和鞋 带.一起购买降低购物成本。 11。互替品:指两种商品之间具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即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使用价 值。一般而言,某种商品的替代品如果价格上升,则会因为替代品需求量的下降而导致该商品需 求量的上升,反之亦然。 第四章城市经济增长 1.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经济动态演化的过程,是城市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 规模、数量的扩张与质量的提高。 主要内容包括:①城市创造价值的不断增长;②城市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 2.城市经济增长理论:①增长极理论;②需求指向理论;③供给指向理论;④内生增长理论; 3.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 ①增长极构建的基础是抽象的经济空间,而非地理空间 ②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子在所有地方,首先出现在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 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4.城市增长极理论:

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2、城市地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变化的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和新领域的研究 第二节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1)描述性研究,即描述城市现象的空间现状; (2)解释性研究。即研究城市现象的因果关系; (3)评价性研究,即既要认识资源空间分配不平衡性,又要识别那些符合效益和社会公平标准的可供选择的状态。 二、城市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是各种人文要素和似然要素的综合体。 1、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P7) 2、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3、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4、与城市生态学的关系 第三节西方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阶段: 一、1920年以前(一战刚结束) 城市地理学在地理学体系中式一门年轻的学科,至今不过半个多世纪。在此之前,城市地理学属于聚落地理学(或称居民点地理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1920-1950 三、1950-1970 四、1970年以来 第四节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 1、1949年以来的兴起阶段 2、1949-1966年的相对萧阶段 3、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 4、1976-1990年的振兴阶段 5、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分析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 周伟林 郝前进 等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城市社会问题及经济学研究思潮 1.1 世界城市化与城市社会问题的阶段性演变 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主要的城市社会问题 1.3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思潮 第二节研究方法及本书的主要框架 2.1 城市社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2.2 本书的主要框架 第二章 人口迁移 第一节人口迁移的含义和规律 1.1人口迁移的含义 1.2人口迁移的分类 1.3人口迁移的规律 第二节迁移决策的微观动力因素 2.1两地收入差距 2.2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就业市场状况 2.3两地间的迁移距离 2.4个人的迁移网络 2.5移民的个人特征与迁移决策 第三节迁移决策的宏观理论 3.1推力—拉力理论 3.2四因素模型 3.3引力模型 3.4农村-城市迁移理论 第四节移民的社会融合 4.1影响移民社会融合的积极因素 4.2影响移民社会融合的消极因素 第三章 城市交通 第一节交通与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1交通成本与住房租金成本间的权衡 1.2单中心城市下的最优人口分布与拥挤度 1.3分散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拥挤度 1.4进一步的拓展 第二节交通拥挤定价理论 2.1一般道路最优拥挤定价

2.2瓶颈路段拥挤定价理论 2.3交通拥挤的次优定价理论 2.4 拥挤定价理论的拓展 第三节工作时间表差异化与交通拥挤 3.1实行工作时间表差异化的成本与收益 3.2工作时间表差异化与薪资水平差异化 3.3进一步的拓展方向 第四节公共交通 4.1公共交通的起源 4.2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成本—收益分析 4.3公共交通与其它出行方式——交通模式的选择第四章 城市住宅 第一节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 1.1家庭住房调整的决策过程 1.2社区变迁 1.3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第二节住房可支付能力 2.1最基本的指标:房价收入比与月付收入比 2.2评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其他指标 2.3住宅可支付能力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城市住房政策 3.1住房供给政策 3.2住房需求政策:消费者补贴 3.3住房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城市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收益 1.1受教育者个人的收益 1.2教育的外部收益 第二节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 2.1政府介入教育的原因 2.2教育的成本分担 2.3政府的教育政策 第三节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 3.1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 3.2高等教育需求模型 第四节过度教育 4.1过度教育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4.2过度教育发生率 4.3过度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4.4过度教育收益率 第六章 歧视 第一节歧视的基本概念

《城市经济学》各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城市经济学》 练习题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城区(urban area) 2.大城市地区 二、单项选择题 1._____ 是城市经济学和其他经济学科区分点。 A.区位选择 B.空间研究 C.城市经济 D.以上都不是 2 ?城市经济学中由区位选择引起的最重要的问题发生在_____ o A.住房 B.工厂选址 C.城市中心 D.城市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不属于传统城市的问题的是 A.住房不足 B.环境污染 C.犯罪 D.劳动力不足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传统城市的问题的是__________ A.人口拥挤 B.交通拥挤 C.歧视 D.就业困难 2.城市经济学是研究 _____ 和________ 区位选择的科学 A.经济 B.厂商

C.环境 D.家庭 四、填空题 1.城市化地区包括 _____ 和 _____ o 2.城市边缘是 ______ 的城市化地区。 3.传统城市问题包括住房不足、环境污染、犯罪、人口和交通拥挤、_______ 和 五、判断说明题 1.大城市地区不包含乡村地区。 2.政府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等同于市场方法。3?城区产业不能以农业为主,但可以有农业。 六、简答题 1?为什么称为城市经济学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或构成 七、论述题 如何看待城市问题? 第一部分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章为什么城市会存在 一、名词解析 1.机会成本

2. 绝对优势 3. 规模经济 4. 木地化经济 二、单项选择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域是工厂生产价格 家庭生产的区域。 A.低于 B.高于 C.等于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经济和地方化经济出 现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不同的 C.不一定相同 3. 以下是互补品的是 _____ o A. 服装和饮料 C.冰淇淋和牙膏 4. 企业群落 _____ 劳动力市场的效率。 A.提高 C.二者没有关系 5. 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之间的贸易会 A.增加 D.二者没有关系 6. 如果在交通运输屮规模经济的存在,商品的运输成本随着运输量的增加而— A.增加 B.不变 C.下降 D.二者没有关系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 所有。 A.国家 B.农村集体 C.城市居民 D.以上都是 三、多项选择题 1. 城市工作机会集中的原因包括— A. 地区的比较优势 B .生产的内部规模经 济 C.生产和销售的聚集经济 D.城市的交通优势 2. 下列对运输规模经济说法正确的是 ___ A.运输成本随运输量的增加而下降 B.大宗运输将可以形成 C. 贸易企业将建立,替代家庭收集、运输、分配商品 D. 贸易企业在交通成本低的交通要道——路口、港口、河流交汇口选址 四、 简答题 1?城市发展的条件 2. 规模经济的原因 3. 聚集经济的类型 五、 论述题 D. A 和 C B.相同的 D.以上都不是 B.项链和手机 D.裤子和鞋子 B.降低 D.看具体情况 B.减少 C.不变

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经济学(二)

第二讲市场和政府,政府的作用 第三章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很行,为什么还需要政府? 回顾我们学过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两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是因为市场规则可以激发人的动力,利用人追求自私 的本性,通过互相交易来利他,这样,每个人都有劳动和交换的动力,每个人的境遇都会通过竞争、交易而改善。 但是,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原理六、七中的“通常”和“有时”二个短语可圈可点, 这就是主流经济学家们都同意的大市场、小政府,能由市场解决的交给市场,这是绝大多数的情况;实在不行了才交给政府,这是少数的情况。反过来就不能成立了。然而,何为“通 常”、何为“有时”,却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情况,而是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制度中有所变化, 这是因为,实际上每个国家的局限条件不同,这些条件有时导致政府做某些事更加有效率, 有时导致市场做某些事更加有效率。 3.1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斯蒂格利茨认为,人们对市场的不满主要在三个方面:忽视经济学的规律,收入再分 配问题和私人市场名副其实的失灵1。我们分别来讨论这三种情况。 3.1.1 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和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t) 首先,忽视经济学规律的人会对市场有很多抱怨,房价为什么那么高?交通为什么总 是拥堵?学了经济学,我们知道,很多人们不满意的结果是由于稀缺带来的,经济学家把很多情况并不看作是市场出了问题,而是经济生活中不容置疑的事实。这些事情能不能变得更好?也许;这些事情能不能够完全解决?可能做不到。 把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所有涉及的人的境况都不因此而恶化,这样的变化叫做 帕累托改进。这是依据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1848-1923)命名的。很明显,经济学家所要追求的更好的那条路是帕累托改进,而做出帕 累托改进是非常难的。因为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一个政策或者做法如果不能改变资源稀缺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P129-137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 周伟林 严冀 等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导论 1.1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1.1.1城市和城市经济学 1.1.2城市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1.2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1.2.1城市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 1.2.2 城市经济学:若干前沿问题 1.2.3 本书概要 第二章 城市集聚经济 2.1 城市的出现 2.1.1 从农村到城市:一个简单的城市模型 2.1.2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2.1.3 动态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 2.2 城市集聚经济——实证研究和应用 2.2.1 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2.2.2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政策 2.2.3 中国城市的集聚经济 2.3 集聚经济研究前沿 2.3.1导论:新经济地理学派对集聚经济的研究 2.3.2外部性和城市形成 2.3.3 规模报酬模型 第三章 城市企业区位理论 3.1 经典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3.1.1韦伯模型的基本框架 3.1.2韦伯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3.1.3 韦伯模型和城市的发展

3.2 企业区位模型——理论的扩展 3.2.1中间区位原理 3.2.2 企业区位选址: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 3.2.3 穆斯区位模型 3.3 城市企业区位理论前沿 3.3.1 引论 3.3.2 制造业企业选址理论 3.3.3零售业企业选址理论 第四章 城市体系的结构和演化 4.1 中心地带理论与城市体系 4.1.1 中心地带理论 4.1.2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理论 4.2 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分析 4.2.1 外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4.2.2 内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4.2.3 异质家庭的城市体系模型与城市收入差异分析 4.3 城市体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4.3.1对规模-等级规则的再回顾 4.3.2 城市体系理论和规模-等级规则 4.3.3 城市体系的随机增长模型:规模-等级规则的另一个解释 第五章 城市的经济增长 5.1 基本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5.1.1经济基础模型 5.1.2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5.1.3 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5.2 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的讨论 5.2.1增长乘数效应分析 5.2.2 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 5.2.3 城市经济增长的累积因果效应 5.3 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 5.3.1 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 5.3.2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分析 第六章 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 6.1 城市土地 6.1.1城市土地的涵义 6.1.2城市土地的特征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经济学第3章

第三章城市土地市场与城市空间结构 重点:城市土地市场的空间价格与空间均衡理论及其渊源、竞标租金与价格空间 变化、替代效应与土地利用强度、城市空间规模与城市蔓延、城市土地制度与空间 规划、城市住房市场与住房政策 难点:竞标租金与价格空间变化、替代效应与土地利用强度 前言 (一)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 1.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城市土地市场的空间价格与空间均衡理论(城市空 间分析的基础),基于土地是城市中最核心的资源。 2.理论渊源——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1826 年,《孤立国 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说明围绕着一个中心城市,农业生产的分布呈现同心圆 的状况,由内向外生产的集约度(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递减,表现为不同的农作物和不同的生产方式由内向外有规律的空间分布。 (2)集约度递减的原因在于存在两种替代关系:一是交通成本与地租的替代关系,距离中心城市越远,交通运输的成本越高,导致生产者能够支付的地租越低。二是随 着地租的下降,生产者又会用土地来替代资本和劳动,从而导致了生产集约度的下降。 (二)城市经济学对杜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城市经济学对杜能理论的继承表现在其理论采用了杜能的单中心模型,即讨论 围绕着一个给定的中心,经济活动如何分布;而作用于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机制又 沿用了杜能提出的两种替代关系。 2.城市经济学对杜能理论的发展 (1)研究生产用地的同时着重研究了居住用地的空间选择和区位决定 (2)在居住用地的分析中又讨论了住户的居住面积在空间中的变化

第一节竞标租金与价格空间变化 (一)土地市场的竞标租金 1.竞标租金厂商对单位面积土地的投标价格,它与土地的区位(单中心城市)相关,在生产成本和利润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成本越高,厂商能够支付的土地租金就越低,“竞标租金”越低。 2.基本分析 (1)假设城市的中心是商品市场(单中心模型),所有的厂商都要把产品运到市中心去销售。那么在距市中心越远的区位上,运输成本越高,竞标租金就越低,表现为一条下行的线,其斜率由单位距离的交通成本所决定。 (2)城市中有众多的厂商,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不同的,他们的生产成本不同,运输成本也不同,对同一区位的土地的竞标租金就也不同。表现为多条不同的竞标租金线。图中的A、B、C、D 代表四个不同的厂商,各自有一条竞标租金线。根据“价高者得”的原则,每一块的土地都分配给出价最高的厂商来使用,A 厂商得到O - d1 的土地,B厂商得到d1-d2 的土地,C 厂商得到d2- d3 的土地,D 厂商得到d3- d4 的土地。市场中的实际地租随距离而变 化的曲线,就是各厂商竞标租金的外缘线,称为市场租金梯度线,即地价曲线,从 城市中心向外呈下降的趋势。 (二)住房市场的竞标租金 1.在城市中的每一个区位上,住房都被出租给出价最高的住户来居住。 2.住户的出价与其收入、消费偏好和通勤成本有关。

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经济学(三)

第三讲 城市财政 第四章城市财政 政府的钱从哪来、用到哪去? 城市财政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具体执行了国民收入再分配和转移支付的职能。是对上一章的具体描述和安排。 4.1 地方政府的运行 4.1.1 地方政府的职能 马斯格雷夫(Musgrave,1980)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政府职能: 1、稳定性。政府使用货币和财政政策控制失业和通货膨胀。 2、收入再分配。政府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的方法,重新分配收入和财富。 3、资源配置。政府制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决策。当政府决定生产某一特定产品时,它必须决定如何分配这些资源;当政府向私人部门提供补贴或者征税时,将影响私人部门的资源配置决定。 这些政府职能是由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但侧重有所不同。国家政府主要负有制定稳定政策的责任,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只有在国家水平上才更加有效。在收入再分配领域,国家主要负责区域之间的支付转移和再分配,缓解由于地理差别带来的不平衡;城市主要负责城市内部的支付转移和再分配,而政府税收则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分享。在资源配置领域,除了一些国家重大的设施是由国家政府主导配置之外,在城市中的大部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都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因为地方政府对提供当地所需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更有效率。 无论中外,城市的公共产品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以美国为例,大多数服务——警察保护、学校、道路、消防、图书馆、公园——主要是由州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这部分支付占美国公共部门支出的40%。在许多领域,州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在增长,少数领域(比如教育)联邦政府的资助也在增加。例如,虽然现在州和地方政府仍然负责小学和中学教育,联邦政府仍然提供6%的资金。在中国,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城市中的道路、地铁、自来水、公园、博物馆和图书馆等大部分的公共产品都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铁路、高铁、电力网络、区域防洪、高等级的高速公路等由国家政府负责提供。也有一些项目是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分担的,例如九年义务教育,其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全额负担,在经济比较困难的西部地区,主要由国家政府全额承担,另外的一些地区则由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按比例分担。

《城市经济学》(中级)教学大纲(2010)

《城市经济学》(中级教程) (教学大纲) 一、 任务与要求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成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深入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发展中出现的城市问题及其对策,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的迫切需求。对于经济工作者,特别是区域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和未来建设管理者来说,研究城市经济运行的理论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地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 1.了解城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脉络、重大城市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2.深入阅读城市经济学的经典著作,理解和掌握城市经济的基本运行规律; 3.熟悉城市经济研究方法和基本技能。 二、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分四个专题讲解,共计十二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 1.1 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1.2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1.3 城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1.4 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与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和推荐书目 [参阅文献] 1. 周伟林等编著:《城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藤田昌久等著:《集聚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3.奥沙利文著:《城市经济学》第6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思考题] 1.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研究内容是什么?城市经济学理论流派在我国和国外的发展各 有何特点? 2.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有何特点?请比较城市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侧重 点?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122134 课程名称:城市经济学 课程性质:选修课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总学时:51学时 总学分:3分 先行课程:高等数学、经济学基础 课程简介: 《城市经济学》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推荐教材: 冯云廷.城市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目: [1] 周伟林等.城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 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上海: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 [3] 夏南凯等.城市经济与城市开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城市规划学刊,J,。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的研究角度认识城市与城市系统、城市经济运行、城市经济关系和城市经济规律,具有解决城市公共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在概要介绍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以及理论研究脉络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些理论问题,深入进行文献阅读、理论讲解、问题探讨,从而使学生对城市经济运行理论具有较为深入的理解,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区域和城市经济研究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时安排: 章次内容总课时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本内容 4 第三章城市经济结构 4 第四章城市经济发展机制 4 第五章城市经济效益分析 4 第六章城市开发概述 4 第七章城市空间的需求与市场分析 6 第八章城市空间开发的投入与产出 6 第九章城市开发的外部效应 5 第十章城市基础设施开发 4 第十一章城市土地开发 4 第十二章城市功能区开发 4 合计 51 第一章绪论

周伟林《城市经济学》

周伟林《城市经济学》目录 第一章城市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 1.1 城市和城市经济学 1.2 城市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流派 第二节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2.1 城市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 2.2 城市经济学:若干前沿问题 2.3 本书概要 第二章城市集聚经济 第一节城市的出现 1.1 从农村到城市:一个简单的城市模型 1.2 城市集聚经济:基本理论 1.3 动态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 第二节城市集聚经济———实证研究和应用 2.1 集聚经济的存在性 2.2 集聚经济和城市发展政策 2.3 中国城市的集聚经济 第三节集聚经济研究前沿 3.1 新经济地理学派对集聚经济的研究 3.2 外部性和城市形成 3.3 规模报酬模型 第三章城市企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经典的韦伯工业区位论 1.1 韦伯模型的基本框架 1.2 韦伯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1.3 韦伯模型和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企业区位模型———理论的扩展 2.1 中间区位原理 2.2 企业区位选址:运输成本之外的因素 2.3 穆斯区位模型

第三节城市企业区位理论前沿 3.1 引论 3.2 制造业企业选址理论 3.3 零售业企业选址理论 第四章城市体系的结构和演化 第一节中心地带理论与城市体系 1.1 中心地带理论 1.2 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理论 第二节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分析 2.1 外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2.2 内生城市工业结构模型 2.3 异质家庭的城市体系模型与城市收入差异分析 第三节城市体系: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1 对规模—等级规则的再回顾 3.2 城市体系理论和规模—等级规则 3.3 城市体系的随机增长模型:规模—等级规则的另一个解释第五章城市的经济增长 第一节基本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1.1 经济基础模型 1.2 凯恩斯乘数增长模型 1.3 新古典城市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节城市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的讨论 2.1 增长乘数效应分析 2.2 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 2.3 城市经济增长的累积因果效应 第三节城市经济增长的政策分析 3.1 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模式 3.2 城市经济增长:政策分析 第六章城市土地利用及其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土地 1.1 城市土地的涵义 1.2 城市土地的特征 1.3 城市土地的分类

城市规划视野下的城市经济学

第八章城市土地经济 8.4 土地的特性 8.4.1 土地的自然特性 1)不可移动性 土地和其他商品不同的是它不可移动。因此只能就地利用,是买者进行选择,然后状态独有,优劣之分,所以出现了级差地租。 2)原始性 供给的相对有限性,土地是自然的产物,有限性和独占性。 3)不可毁灭性 作为空间位置是永存的,但狭义上,作为耕地是“可毁灭的”。 4)独特性 没有两块完全相同的土地,不能实现完全替代。 8.4.2 土地的人文特性 1)用途多样性 因而出现了利用的竞争、优选问题,拥有者趋向于最高收益的用途。土地利用选择的一般顺序是:商业、办公、居住、工业、耕地、牧场、森林、不毛荒地。 2)社会经济位置的可变性 环境、交通、市场距离等可变,并经常处于变化中; 经济学家奥尔森:最优的区位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区位”生产者根据市场公共产品“投入——产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有意识选择的结果。 3)合并和分割的可能性 作为实体,地球表面的土地都是联结在一起的。不过,从农田开始,土地就被划分成一块一块供不同的农民耕作,因此也就有了土地权益的分割。在城市中更是这样,土地的产权不仅可以在平面上进行分割,还可以在空间上进行分割;不仅可以在空间上分割,还可以在时间上分割。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土地产权既包括完整的产权,即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也可以仅指使用权。按照张五常和科斯的论证,仅使用权私有,仍然是资源所有权的清晰界定,两权的分离对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所有人没有任何影响。使用权所有人的在土地上的合法权利受到土地法明确保护,土地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1” 土地的产权作为权益可以合并或分割,可以买卖、互换、赠与、继承、征用、调整、1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130,142,144,146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作者:————————————————————————————————日期: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比价利益的存在为市场交换提供了可能,并为商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2)规模经济:当技术和要素价格不变时,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带来更大产出的经济现象。 ——存在规模经济时,生产必须在一定的规模上进行,才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集中生产的产品数量主要取决于规模经济、市场区域和运输成本三方面的约束。

第八章讨论题

城市经济学第八章 1.举例说说如何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 一、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的优势产业 ●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为重点,构筑现代产业发展新框架。如安徽淮北市谋求六大主导产业的发展。一是做大做强 煤电产业。二是培育壮大非煤产业。强力推进食品工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等主导产业发展,着力培育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 二、强化项目支撑,强化园区支撑,强力推进招商引资 ●以扩大有效投入为支撑,集聚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为现代产业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一是 强化项目支撑,抓好重大项目建设。二是强化园区支撑,积极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三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合作,增加地区投资。 三、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以统筹城乡为抓手,拓展现代产业发展新领域。以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为契机,统筹城乡产业发 展,构建城乡现代产业一体发展的新格局。一是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速城乡之间的要素融合与产业对接,初步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促进城乡产业互融发展。 四、打造良好环境,积极为现代产业发展创设一流的空间和条件 ●以优化环境为支撑,增添现代产业发展新引力。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理念,打造良好环境,积极为现代产业 发展创设一流的空间和条件。一是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积极推行阳光政务,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经济行为,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城市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三是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比较我国南北方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说明南北方产业集群在形成机理上有什么异同。 3.你认为中等城市产业集群在形成中有哪些困难?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威海缺乏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群体。 ●从产业衔接上看,威海市产业链条不够发达,产业关联度欠缺、配套能力差,集中度明显不够。整个五大产业群 中的运输设备、机电工具、电子信息产业的关联度都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据了解,荣成华泰汽车所需的发动机、空压机、前后桥等主要部件均从韩国进口,其他56.2%的部件靠国内配套,市内配套率仅为2.5%。例如围绕在山东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旁的配套企业,大多是在韩国已经成熟的配套企业,威海当地一些企业的技术水平还不能完全达到要求。 ●从产业布局上看,产业配置雷同,社会化合作程度差,同一产业中的相关企业难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从产业规划设计看,威海市产业园区缺乏明确定位,产业链相对集中的园区载体很少,更多园区仅仅是作为众多 产业不相干企业的“扎堆”之所。这边是电子企业,那边是服装加工厂,旁边紧挨着渔竿厂,没有关联度、没有产业协作。根本没有从产业划分、专业化分工、产业配套等方面进行资源合理配置。 ●从产业市场发育上看,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作用还不够明显。和全国的市场互动还没有发展起来,更多的 是本市内的经济自给自足。 ●1、产业结构低端化,产业价值链断裂 益阳市主要产业结构低端化问题比较突出,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含量较低,附加值低,以纺织业为例,益阳市主要以粗纱为主,高支纱(200支以上)基本没有。 ●2、产业规模不大,集聚效应不强 益阳市主导产业在市域内比较优势明显,但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与国内产业集群发达地区相比,其规模更是相形见绌。 ●3、人才、技术、资金、企业家精神等资源要素不同程度的短缺 产业集群是各相关要素在某地域以恰当比例结合而形成的立体系统,要素的不完备性或组合比例非适当性都会造成集群发展的各种问题。据调查,益阳市企业对于人才、技术、资金的吸引都存在较大难度。企业拥有自主技术较少,对引进的技术吸收消化能力较弱。企业家素质不太高,或是小富即安,或是肥水怕流外人田,或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

最新城市经济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城市经济学产生背景 1、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 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是经济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区域经济学的分支。 2、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是地理学范畴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3、城市的起源:防御说、分工说、地利说 4、城市的定义:(1)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市——商品交易的场所。 (2)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形成的较大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 5、城市的特点:密集、高效、多元 6、城市的功能:基本功能(包括载体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特殊功能 7、城市的类型:(1)按功能分(综合性、工业、矿业、交通港口、风景旅游) (2)按人口规模分(<50万,小城市;50万-100万,中等城市;100万-300万,大城市;300万-1000万,特大城市;>1000万,巨大城市) (3)按行政地位分:4级:省级(直辖市)、副省级、地级市、县级市 8、城市化:(见下章) 9、城市管理:4方面:社会管理、经济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即人、财、物、环境。(请自行了解每方面管理的大致内容) 如:世界三大经济区?中国八大经济区?基尼系数?恩格儿系数?城乡规划包括的5内容? 第二章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1、城市化理论 提出:西班牙——赛达《城市化的理论问题》——1867年首次提出 定义: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包括3个内容:(1)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2)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3)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产生动力:农产品剩余、劳动力剩余 过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了解各过程特点) 类型:(了解各类型基本特征) (1)向心型——离心型(扩散) (2)外延型——飞地型 (3)景观型——职能型(间接) (4)积极型——消极型(假、过度) (5)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测度指标: (1)主要指标法: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 (2)复合指标法 2、集聚经济理论 提出:德国——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1909年提出 定义: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关生产和服务职能在地域上集中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类: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 3、经济区位论(3个: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 ——农业区位论

《城市经济学》授课主要内容

城市经济学主要内容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一门以城市系统为对象,研究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揭示城市形成、发展及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规律的应用性学科。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经济学 第一节城市产生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一、城市定义的多种论述 二、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从生产力角度分析 三、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 四、"城"与"市"的有机组合 第二节城市的界定、特征与构成 一、城市的界定 二、我国设市及镇的标准 三、城市的特征 四、城市的构成 五、城市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未来趋势 一、前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二、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三、后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 四、走向信息时代的城市 第四节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 一、城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三、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四、城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城市化普遍规律 第一节城市化的涵义、起源与测度 一、城市化的涵义 二、城市化的起源 三、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第二节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相关因素 一、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二、城市化的相关因素 第三节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与基本形式 一、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 二、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三、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 第四节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一、集聚经济效益 二、规模经济效益 三、优位经济效益 四、外部经济效益 第三章世界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 第一节世界城市化进程 一、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 二、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三、发达国家与"逆城市化" 四、发展中国家与"超前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

第二节中国城市化的历程 一、城市化的史前阶段——古代城市的发展 二、城市化的起动阶段——近代城市的发展第四章经济区、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 一、经济区的概念与内涵 二、城镇体系的构建与类型 三、中心城市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一、城市经济发展现状 二、城市经济发展问题 三、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第六章城市经济结构 一、城市经济内在结构 二、城市经济外在联系 第七章城市人口经济 一、城市人口经济的概念 二、城市人口经济的特征 三、城市人口经济的分类 第八章城市土地经济 一、城市土地经济概述 二、城市土地经济分析 三、城市土地经济管理 第九章城市住宅经济 第十章城市基础设施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